544 lines
73 KiB
Plaintext
544 lines
73 KiB
Plaintext
前言
|
||
第一章 海南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的工作方法
|
||
一、调查对象
|
||
海南各市、县不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农林外来入侵植物。
|
||
二、调查内容
|
||
各种外来入侵植物俗名、中文名、学名、英文名、科别、属别、鉴别特征、生物学特征、原产地、发现时间、分布现状、危害及清除方法和清除难易程度等。
|
||
三、调查时间
|
||
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
|
||
四、调查方法
|
||
在海南省各市、县分农业生态系统(包括菜地、稻田和经济林等几种用地类型)、草地生态系统(人工草地、荒地和河谷天然草场等)和雨林生态系统(原始林和次生林),以资料调研、野外调查及向周围村民询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各种入侵植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俗名、中文名、学名、英文名、科别、属别、鉴别特征、生物学特征、原产地、发现时间、分布现状、危害及清除方法和清除难易程度等。
|
||
第二章 海南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现状、危害程度及趋势
|
||
一、海南目前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现状和种类数量
|
||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调研得知,现在海南岛逸出为野生状态归化的外来植物约有48个科120个属的165种,其中,外来植物较多的前5个科分别是豆科(Leguminosae)、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苋科(Amaranthaceae)、大戟科(Euphorbaiceae),约占外来植物总数的50%。在这些外来植物中在海南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约有84种(附表)。
|
||
这些入侵植物大多繁殖率高、扩散性强,所到之处其他物种常被逐渐排除,形成单优群丛,由于其对土壤养分、水分竞争力极强,极大地消耗当地土壤的养分、水分,破坏当地土壤的可耕性并占据其他物种的生态位,与农作物等争夺资源,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及农林业生产。同时,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大多能够分泌有毒的化感作用气体,抑制周围植物生长,影响家畜的觅食。这些外来物种现在大多已侵入到海南的农田、荒地、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各种生态系统,对当地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等造成一定影响。
|
||
二、海南各市县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
|
||
(一)海口市
|
||
在海口市发现的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吊球草、短柄吊球草、山香、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合欢、大黍、地毯草、弓果黍、红毛草、黄花稔、地胆草、飞机草、藿香蓟、加拿大蓬、金腰箭、三裂叶蟛蜞菊、野茼蒿、银胶菊、假臭草、黄脉爵床、马缨丹、假马鞭草、假烟叶树、牛茄子、水茄、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仙人掌、大、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三裂叶蟛蜞菊、银胶菊、黄花稔、飞机草、加拿大蓬、假马鞭草等,在海口各地的荒地、农田、绿地均可见到。
|
||
(二)临高县
|
||
分布在临高县的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吊球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合欢、大黍、地毯草、弓果黍、蒺藜草、黄花稔、地胆草、飞机草、藿香蓟、加拿大蓬、金腰箭、三裂叶蟛蜞菊、野茼蒿、银胶菊、羽芒菊、假臭草、土荆芥、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牛茄子、水茄、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皱果苋、野甘草、五爪金龙、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仙人掌、空心莲子草、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银胶菊、黄花稔、仙人掌、藿香蓟、凤眼莲、假马鞭草等。
|
||
(三)澄迈县
|
||
吊球草、短柄吊球草、飞扬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合欢、地毯草、弓果黍、蒺藜草、两耳草、铺地黍、黄花稔、飞机草、藿香蓟、加拿大蓬、金腰箭、三裂叶蟛蜞菊、野茼蒿、银胶菊、羽芒菊、假臭草、黄脉爵床、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牛茄子、水茄、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仙人掌、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阔叶丰花草、三裂叶蟛蜞菊、含羞草、光荚含羞草、黄花稔、藿香蓟等。
|
||
(四)定安县
|
||
吊球草、山香、光荚含羞草、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黄花稔、飞机草、加拿大蓬、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曼陀罗、蛇婆子、刺苋、野甘草、凤眼莲、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灯笼草、野西瓜苗、独脚金、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银胶菊、含羞草、光荚含羞草、阔叶丰花草、藿香蓟、凤眼莲等。其中比较严重的主要有假臭草、飞机草、假马鞭草、银胶菊、光荚含羞草、地毯草等。
|
||
(五)文昌市
|
||
吊球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铺地黍、黄花稔、肖梵天花、地胆草、飞机草、加拿大蓬、三裂叶蟛蜞菊、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野牡丹、凤眼莲、仙人掌、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刺苋、加拿大蓬、三裂叶蟛蜞菊、阔叶丰花草、飞机草、光荚含羞草、马缨丹等。
|
||
(六)儋州市
|
||
吊球草、短柄吊球草、山香、飞扬草、金刚纂、麻风树、蓖麻、巴西含羞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金合欢、无刺含羞草、银合欢、大黍、地毯草、弓果黍、假高粱、两耳草、铺地黍、香根草、红毛草、黄花稔、赛葵、肖梵天花、地胆草、飞机草、藿香蓟、加拿大蓬、金腰箭、三裂叶蟛蜞菊、野茼蒿、银胶菊、羽芒菊、三叶鬼针草、假臭草、黄脉爵床、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牛茄子、水茄、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仙人掌、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灯笼草、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三裂叶蟛蜞菊、藿香蓟、凤眼莲、仙人掌等。
|
||
(七)屯昌县
|
||
吊球草、山香、光荚含羞草、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蒺藜草、铺地黍、黄花稔、飞机草、加拿大蓬、羽芒菊、三叶鬼针草、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假烟叶树、牛茄子、水茄、曼陀罗、蛇婆子、刺苋、野甘草、凤眼莲、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飞机草、马缨丹、含羞草、凤眼莲、光荚含羞草等。
|
||
(八)琼海市
|
||
吊球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合欢、地毯草、弓果黍、两耳草、红毛草、黄花稔、飞机草、加拿大蓬、三裂叶蟛蜞菊、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曼陀罗、蛇婆子、刺苋、野牡丹、凤眼莲、仙人掌、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三裂叶蟛蜞菊、马缨丹、仙人掌、凤眼莲、加拿大蓬等。
|
||
(九)昌江黎族自治县
|
||
吊球草、蓖麻、巴西含羞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无刺含羞草、大黍、地毯草、弓果黍、两耳草、红毛草、黄花稔、飞机草、加拿大蓬、三裂叶蟛蜞菊、银胶菊、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凤眼莲、仙人掌、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黄花稔、三裂叶蟛蜞菊、阔叶丰花草等。
|
||
(十)白沙黎族自治县
|
||
吊球草、短柄吊球草、山香、金刚纂、麻风树、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合欢、地毯草、弓果黍、蒺藜草、假高粱、两耳草、铺地黍、香根草、红毛草、草胡椒、黄花稔、赛葵、肖梵天花、地胆草、飞机草、藿香蓟、加拿大蓬、金腰箭、三裂叶蟛蜞菊、野茼蒿、银胶菊、羽芒菊、假臭草、土荆芥、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牛茄子、水茄、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大、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灯笼草、野西瓜苗、独脚金、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飞机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胶菊、藿香蓟、加拿大蓬等。
|
||
(十一)东方市
|
||
吊球草、蓖麻、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合欢、大黍、地毯草、弓果黍、红毛草、黄花稔、肖梵天花、飞机草、加拿大蓬、三裂叶蟛蜞菊、野茼蒿、银胶菊、羽芒菊、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凤眼莲、紫茉莉、仙人掌、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马缨丹、光荚含羞草、三裂叶蟛蜞菊等。
|
||
(十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
||
吊球草、短柄吊球草、蓖麻、光荚含羞草、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黄花稔、地胆草、飞机草、藿香蓟、加拿大蓬、三裂叶蟛蜞菊、羽芒菊、假臭草、土荆芥、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凤眼莲、紫茉莉、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马缨丹、光荚含羞草、藿香蓟、阔叶丰花草等。
|
||
(十三)五指山市
|
||
吊球草、短柄吊球草、山香、麻风树、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草胡椒、黄花稔、地胆草、飞机草、藿香蓟、加拿大蓬、三裂叶蟛蜞菊、野茼蒿、银胶菊、羽芒菊、假臭草、土荆芥、心叶落葵薯、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牛茄子、水茄、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大、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飞机草、马缨丹、假臭草、三裂叶蟛蜞菊、光荚含羞草、银胶菊、假马鞭草、加拿大蓬等。
|
||
(十四)万宁市
|
||
吊球草、蓖麻、光荚含羞草、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红毛草、黄花稔、飞机草、加拿大蓬、银胶菊、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仙人掌、含羞草决明、望江南、灯笼草、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黄花稔、飞机草、马缨丹、仙人掌、银胶菊等。
|
||
(十五)乐东黎族自治县
|
||
吊球草、蓖麻、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合欢、地毯草、弓果黍、铺地黍、香根草、黄花稔、肖梵天花、地胆草、飞机草、加拿大蓬、野茼蒿、银胶菊、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仙人掌、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飞机草、假臭草、光荚含羞草、银胶菊、马缨丹、假马鞭草等。
|
||
(十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
||
吊球草、麻风树、光荚含羞草、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假高粱、铺地黍、红毛草、草胡椒、黄花稔、地胆草、飞机草、加拿大蓬、野茼蒿、羽芒菊、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曼陀罗、蛇婆子、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凤眼莲、仙人掌、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光荚含羞草、马缨丹等。
|
||
(十七)陵水黎族自治县
|
||
吊球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合欢、大黍、地毯草、弓果黍、蒺藜草、假高粱、两耳草、铺地黍、红毛草、黄花稔、地胆草、飞机草、加拿大蓬、野茼蒿、银胶菊、假臭草、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牛茄子、水茄、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仙人掌、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光荚含羞草、假马鞭草、仙人掌等。
|
||
(十八)三亚市
|
||
吊球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银合欢、大黍、地毯草、弓果黍、蒺藜草、假高粱、两耳草、铺地黍、红毛草、黄花稔、飞机草、加拿大蓬、野茼蒿、银胶菊、羽芒菊、假臭草、黄脉爵床、马缨丹、假马鞭草、阔叶丰花草、假烟叶树、牛茄子、水茄、曼陀罗、蛇婆子、龙珠果、刺苋、野甘草、五爪金龙、野牡丹、凤眼莲、紫茉莉、仙人掌、单刺仙人掌、万寿菊、含羞草决明、望江南、灯笼草、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含羞草、马缨丹、藿香蓟、三裂叶蟛蜞菊、假马鞭草、仙人掌等。
|
||
(十九)五指山自然保护区
|
||
吊球草、含羞草、地毯草、光荚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黄花稔、地胆草、飞机草、马缨丹、假马鞭草、刺苋、野甘草、加拿大蓬、菊芹、假臭草、假马鞭草、曼陀罗、蛇婆子、野甘草、野牡丹、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飞机草、含羞草、假臭草等。
|
||
(二十)尖峰岭自然保护区
|
||
吊球草、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黄花稔、地胆草、飞机草、马缨丹、假马鞭草、刺苋、野牡丹、野甘草、光荚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加拿大蓬、假臭草、曼陀罗、霍香蓟、蛇婆子、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灯笼草、芫荽、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假臭草、飞机草、马缨丹、光荚含羞草、藿香蓟、野牡丹等。
|
||
(二十一)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
||
吊球草、含羞草、地毯草、弓果黍、黄花稔、地胆草、飞机草、银胶菊、心叶落葵薯、马缨丹、假马鞭草、蛇婆子、刺苋、野甘草、刺芹、光荚含羞草、加拿大蓬、假臭草、牛膝菊、马缨丹、假马鞭草、曼陀罗、野牡丹、望江南、野西瓜苗、独脚金、象草、棕叶狗尾草。其中比较严重的有:飞机草、假臭草、马缨丹、含羞草、光荚含羞草、加拿大蓬、假马鞭草等。
|
||
三、外来入侵物种(植物)对海南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和趋势
|
||
生物入侵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入侵物种可直接或间接降低其入侵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破坏本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其影响仅次于生态环境的丧失而位居第二位,其后果是导致不同生物地理区域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均匀化,并最终退化、失去其服务功能。海南外来入侵物种(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②与当地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杀死当地物种,影响本地物种生存;③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④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使依赖于当地物种多样物种生存的其他物种没有适宜的栖息环境;⑤大量利用本地土壤水分,不利于水土保持,造成土壤干燥,使得土壤肥力愈来愈低,甚至形成荒芜之地;⑥影响遗传多样性。
|
||
总体来说,对海南农林业生态系统影响较为严重的主要是假臭草、飞机草、光荚含羞草、含羞草、马缨丹和假马鞭草等。它们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大于林业生态系统,主要是在许多入侵地形成大面积的单优群落,大量利用本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并且这些外来入侵植物都难以清除和控制,在近年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
||
第三章 海南外来入侵物种(植物)防治方法
|
||
一、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途径
|
||
(一)自然途径
|
||
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种子的生长、繁殖慢慢侵入其他生态系统,这种过程极为缓慢,且传播的距离也很小。另一类是通过媒介入侵,如动植物疾病,其侵染具有不确定性,可由伤口感染后随动植物的移动传入新的区域。媒介包括:自然媒介,如风、水流等;生物媒介,如各种动物,植物可以通过被其取食或黏附将种子传播到另一个地区,这种传播方式更有效、传播距离也更远。
|
||
(二)人为途径
|
||
人类无意识的引入外来种和人类有意识的引入入侵种,都可以将某一物种带出其自然分布边界。前者主要是通过船舶、集装箱、空运等渠道,后者如生产上的引种、天敌引种、转基因植物等。人类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都显著影响着生态系统,人类有意无意地将加速了生物的传播。例如,在过去的300年里美国佛罗里达州大约25%的动植物都是由人引入的,造成数百万英亩[1]的土地被入侵。在夏威夷,大约有45%的植物和25%~100%的动物种群是由人引入的,导致该地区约大部分地区被入侵生物占据。与过去200万年中生物在自然状态下入侵相比,20世纪由于人为的活动使得外来生物入侵成功的几率提高了1800倍。纵观20世纪外来生物的入侵过程,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的传播引起的,通过传播的就达44%,船舶上的污水槽、锚孔和船底抽水泵、压水舱内的缝隙等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携带容器。
|
||
由人为传播引起的外来生物入侵在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在时间上也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由于全球及区域贸易的发展,人为因素引起生物入侵的几率大大增加,造成生态风险和经济损失,并且这种状况会进一步恶化。
|
||
二、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扩散机制
|
||
(一)入侵种的生物学特征
|
||
外来植物的入侵已引起世界普遍关注,强调并迅速提高对外来植物的预警能力是目前首当其冲的任务,由此,如何预测植物的入侵能力,也就成为入侵生态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早在1895年,达尔文就曾指出外来种需要具备“侵略性”才能进行扩散,一直到现在人们才开始重视入侵生物特征的研究。
|
||
典型入侵杂草的生物学特征:兼具无性及有性繁殖能力,从种子发育到性成熟的时间短,对环境异质性有很强的耐受力,尤其是通过表型的可塑性变化表现出对环境胁迫的高度适应性。另外,典型杂草的特征可用于评价外来植物杂草化风险的指标。对大尺度的植物区系所作的分析显示,一些植物的生长形式和生境特征可以用来预测入侵的成功与否。入侵的成功与否与植物的高度、生活形式和竞争力有关。在外来植物区系中的菊科植物,总是比当地植物区系的更占优势。有研究发现草本植物的入侵性可以用它在原产地的纬度范围来预测。
|
||
对于任何入侵到新环境中的生物,适宜的气候、丰富的寄主等条件无疑是生存下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自然状态下一个物种要入侵到其他生境的必备条件就是该物种在现有生境内存在重复的生态压力。成功入侵的生物必须几个显著的特征:生命周期短(2~3年)、生长快、早熟(典型的雌雄异体,偶尔有雌雄同体)、高繁殖力、宽生态幅、广适性、群居性、与人类活动具有某些关联(如食物资源,能在江河口、江河流域、湖泊或人工运河、水库、港口等生境生存)、食性广;具有重新入住恢复生境的能力;遗传变异性及可逆性大,因为基因组丰富的物种其繁殖能力较强,具有基因渗入高杂交性,易产生杂交后代,其适应性较强,经过进化后易成为入侵种。如米荠属植物和旱金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入侵物种的基因也会发生变化,在特殊的刺激和胁迫(环境因素和食物因素)下,其繁殖行为、适应性、危害性和形态特征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可能发生染色体水平的变异,从而使入侵物种能更好的适应本地环境。从细胞DNA-C值的角度探讨了其含量与植物入侵性的关系,结果发现:当细胞DNA-C值较低时,细胞小、发育快,其世代间隔短,物种适应性强、分布广,入侵能力就越强。这些特性使外来种在一些环境中获得对土著种的竞争优势,或能占据土著种不能利用的生态位,从而入侵成功。
|
||
然而,另一些学者对入侵种生物学特征的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看法。许多具有Bake特征的植物并不具有入侵性,而有些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Bake特征的植物却成为入侵植物。因此,利用这些特征对植物进行风险分析是没有依据的,也是不现实的。Tina Heger等人对此也持相同看法,认为并不是所有入侵生物都具有上述特征,而不具有上述特征的生物同样可以成为入侵种。因此,这些特征并不能有效地区分入侵种与非入侵种,那只是一种理想的入侵生物。事实上,入侵生物并不一定要具有某些特殊的特征。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染色体数目、大小、倍性在细胞水平的变化被认为可能与植物入侵性相关,因为染色体数目、大小变化是物种在细胞水平上的一种表型变异形式,而细胞水平累积的效应有可能决定着植物整体水平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决定植物的分布范围,最终与入侵性相关。但是,这些领域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
||
(二)入侵地的生境特征
|
||
生物要入侵成功,不仅与环境影响因子、自身特性有关,还与被入侵的生境状况有关,这种生境状况包括被入侵生态系统的特征以及生态系统对入侵生物的抵御。
|
||
外来入侵种必须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包括食物、光照和水)才能成功入侵。在经常受到人类干扰或已经退化的生态环境中外来入侵种比较容易扩张。某一环境内可利用的资源如果发生波动,那么种群的入侵性亦会随之变化。外来物种正是借助这些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而得到发展。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空间、光照和水等资源都已经被充分利用,没有闲置生态位,外来物种必须形成相当势力后,才可能与本地物种竞争。有的生态系统虽然已经有利用其系统资源的本地物种存在,但是入侵物种在身体构造和生理等特性上,在资源利用方面,比这些本地物种有更多的优势,因而能够逐渐抢占这些资源,排挤本地物种。繁殖能力强的物种,在其原来的生态系统中必然有天敌生物,或以其为食,或寄生,或能够与其竞争,或能够分泌物质抑制其生长,从而控制其种群数量。可是在引入的地区,如果没有这种自然控制机制,这些物种就有可能肆无忌惮地大暴发。在岛屿或隔离地区(如湖泊、被隔离的水域等)被入侵的可能性比较高,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常常缺乏控制机制,所以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温和、旅游业和自由贸易发达的区域,因缺少入侵种天敌或群落内物种对入侵种未产生遗传上抗性(特别是病虫害)的生态系统,更易发生外来生物入侵。另外,人类进入生态系统的频率与外来物种入侵的机会存在相关性。一些原有的生态系统本身不一定具有很高的被入侵的可能,但是由于人类频繁出入,容易带入外来物种。同时人类的频繁活动常常使生态系统受到干扰,这些干扰也容易给物种入侵创造机会。
|
||
生态系统抵御外来生物入侵的特征表现在: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成熟的年龄结构,没有外来干扰和具有较高的投影盖度。然而,生态系统是否具有抵御外来生物入侵的能力在实验中还未得到证实。群落生物多样性降低会降低对外来生物入侵的抵御能力,但该结果只能在某一营养级水平上才能得到证实。
|
||
(三)物种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
||
关于入侵种与本地种之间的关系及种间灭亡目前有两个假说:一个是Davis等人于2000年提出的“可利用资源波动理论”,假设某一生境内可利用的资源发生波动,那么种群被外来种入侵的可能性亦会随之变化,即种群被入侵的脆弱性会增加。另一个是Hubbell于2001年提出的“生物多样性与生物一元地理学不确定理论”:将群落分为三级,即群落(community)、亚群落(metacommunity)、次群落(meta-metacommunity),并在群落各级水平上建立了生物多样性模型,用以对全球生物入侵进行研究。
|
||
入侵生物与被入侵生态系统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入侵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入侵者来说,并非都具有关键的特征,每一个特征都是物种适应新环境的结果。1990年,Cornelius等人建立了一个“锁和钥匙模型(key–lock mode)”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生物入侵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入侵种在被入侵的生态系统中找到了适合的生态位,这是“钥匙”和“锁”之间的正确搭配,这种“钥匙-锁”之间的现象经常可以用来解释那些成功入侵的例子。
|
||
Alexander等人研究了生境与轮虫种群动力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当用无序混乱环境代替有序环境时,单位面积轮虫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的摆动,其种群动力学在两种生境(有序和无序状态)条件下也随之发生混乱,两种生境耦合性进一步加大,紧接着便发生了入侵。这证明了当一个生境状态发生混乱时,其内部的生物种群数量亦会发生摆动,并会入侵内部处于有序状态的相邻生境。
|
||
外来种的入侵性和生境的可入侵性是研究生物入侵机制的两个关键因素,外来种的传入是对被入侵生态系统的一种干扰。齐相贞等人通过模拟发现,外来种在入侵时和入侵后都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拓殖率小的外来种由于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无法成功定殖而被排斥在生态系统之外;拓殖率大的外来种由于自身优势具有很强的入侵性,在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内会成功地入侵,并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及生态系统的稳定。入侵不一定会一直持续下去,或许在百年或几百年的时间内入侵种会突然灭绝,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
||
在入侵生物间还存在一种互助关系,增加了入侵生物成功定居的几率。例如,在美国夏威夷,来自大西洋的一种高灌木入侵了那些缺氮的火山岩地区,因其能够固氮使土壤变得肥沃,帮助了其他生物的入侵。一种寄生性真菌可增加杂草入侵那些具有较大生物多样性群落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寄生性真菌的帮助,该杂草在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群落内却很难定居下来。
|
||
外来种在入侵过程中,发生了适应性和非适应性进化。适应性进化可以体现在形态、生活史、生态位和行为进化上。非适应性进化与自然选择无直接关系,它是由遗传漂变或外来种奠基者的“瓶颈效应”所造成的。一般说来,由环境和种间作用关系促成的进化反应属于适应性进化,而遗传漂变和“奠基者效应”,促成的进化反应属于非适应性进化。
|
||
(四)入侵的过程
|
||
入侵种与本地种在进化时间上存在差异,但被入侵地的无机环境条件却与入侵种起源地相同或相似。物种跨越了临界地理边界(major geographical barrier),即当一个物种经过某一地理边界后,其繁殖能力降为零的可能性,就存在生物外来异质性(biological foreignness),人们将“生物外来异质性”作为区分生物是否是生态入侵的标志,一旦某一物种进入一个地区后存在“生物外来异质性”就认为是生态入侵。发生生态入侵,是物种完全越过“临界地理边界”进入一个新的地域,构建其种群后进行扩散,而并非物种本身单一的扩散,并且外来种在不同的空间水平上以各种方式进行入侵。
|
||
生物入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一个物种从进入新环境到反客为主,通常要经历几个阶段,并且各阶段都关系着生物能否最终入侵成功。不同的研究者对各个阶段的划分也不同。张润志等认为,入侵包括迁徙扩散(自然或人为)、潜伏积累(适应演变)、竞争发展(种群爆发)等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生物本身的演变、适应、竞争暴发的过程;另一方面就是新的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与功能所发挥的排斥与接受的过程。Paul等认为,生物入侵包括两个阶段:定居,其种群数量能自我稳定繁殖和生存;扩散,使其种群占据新的区域。自然死亡率与个体性比决定了一个种群数量是否能稳定下来,而出生率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种群是否向外扩散。Kolar则认为需要经历扩散、释放、定居三个阶段。第一步扩散阶段,入侵种能否存活与其借助的途径有关。在释放阶段,入侵种与被入侵的生态系统间发生相互作用,这决定了入侵种是否能够成功定居下来。成功入侵的生物经历了三个阶段:扩散、入侵、定居,在这三个阶段过程中凡能增强物种成活率的特征最终都将有助于入侵成功,例如虾虎鱼和鲶鱼的入侵成功部分是因为它们的缝隙属性,它们常躲在缝隙和小洞内并在里面产卵,这正好可利用船泊上的缝隙。这种行为与入侵能力的大小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但却有利于扩散,使入侵和定居成为可能。而鲽类入侵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不能适应产地与入侵地之间盐分浓度的变化。
|
||
Tina Heger等人建立了入侵阶段模型(model of steps and stages),见图1。按时间将入侵过程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把入侵的过程形象的比喻为楼梯,将理想状态下的单一生物入侵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一个物种要发生入侵必须要经历一个阶段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在入侵过程中,入侵种也许要“爬几次楼梯”,每次到达的高度也不同。许多入侵个体或种群仅停留在较低的位置而永远都不能到达更高的位置。这个模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可以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来解释我们面对的生物入侵难题。
|
||
图1 入侵阶段模型(Heger,2001)
|
||
三、外来入侵物种控制策略和清除技术
|
||
(一)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策略
|
||
1.建立适应本国(地区)的外来入侵种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入侵种引入的管理
|
||
外来物种能否入侵,只有通过风险评估才能确认。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各国、各地区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评估体系。通过评估确定物种引入的风险,限制引入的目的、区域、数量和次数,制定监测和限制其逃逸和扩散的方法。它可以用于“外来物种引入许可证体系”过程的评估,也可以用于当地管理部门管理当地外来物种,进行早期预警,确定监测重点对象,制定控制对策,以及开展宣传教育等。
|
||
2.建立外来入侵种防御体系,控制外来有害物种的引入
|
||
对付生物入侵的最好措施是动植物检疫,采取建立相应的国际法规和制度以及加强检疫的做法来保护各国的利益,虽然可以尽量减少外来入侵种可能造成的危害,使国际贸易为零风险,但这恰恰与国际贸易的开放相违背,零风险实际上限制了国际贸易。这对矛盾的调和,实际上就是检疫的妥协。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开展国际贸易,又要把好检疫关,保证国土安全,这就对目前的管理措施和法律框架提出了挑战。需要通过国际合作的方法来有效预防和管理。同时,也需要各国和各地区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措施,建立国家及地区(如省份)防御体系。
|
||
3.建立外来入侵种早期预警体系,在外来入侵种暴发以前,尽早地探测到其入侵的可能性和潜力
|
||
加强检疫和控制引入,并不能完全阻止外来物种入侵,总是会有外来物种有意或无意地被引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并可能形成入侵。如果不能及时探测到新的入侵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①控制成本极高,不可能采取人工清除;②入侵已经不可逆,根本无法清除。因此,早期预测入侵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
||
4.建立物种引入后的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外来物种引入地对该物种种群数量变化的监测
|
||
对于已经确认的,或者已经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外来入侵种,或者被评估为具有较高入侵性危险指数,但仍然被引入的物种,需要严密监测,一旦有扩展或再次入侵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为了能够及时控制入侵种的大爆发,需要建立良好的快速反应体系,制定针对入侵的快速反应计划。计划应该包括,一旦探测到入侵现象,能够迅速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研究,提供物种信息,制定控制计划,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并迅速提供能够保证这一系列行动的经费等。一旦预防措施失败,则需要制定长期地治理计划,采取适当的措施清除或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
|
||
5.建立健全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体系
|
||
许多地方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外来种的法规或条例,应迅速制订防止外来生物入侵的相关法规和入侵种管理法规,从法制上高度重视生物入侵问题。由于外来入侵生物威胁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仅靠某一个或几个部门是不够的,应成立包括农业、林业、环保、海洋、贸易、检疫、卫生、国防、司法、教育、科研等主管部门在内的统一管理协调委员,从国家和地区利益的高度来全面管理外来入侵种。同时,为了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必须明确责任界限,在经济贸易中需要建立合理的潜在外来入侵种引入的经济控制机制,明确引入外来物种者应该承担的经济上的责任,包括对引入物种的危险性进行评估、验证、监测和治理的义务,以及如果外来入侵种造成危害,引入者应该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等。如果这些责任被计算入经济成本中,引入者就会以谨慎的态度对待物种引进。
|
||
6.建立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有效地控制外来生物入侵
|
||
控制外来入侵种牵涉的范围十分广泛。在国际上,控制外来入侵种必然涉及国际贸易、海关检疫等,因此会给经济和外交带来一些影响,近十年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生态问题,对入侵生物的潜在入侵性及基因演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却缺乏系统、全面地研究,而生物入侵的控制技术措施(例如,天敌引入等)也涉及国际合作与研究。因此,必须加强各国在防治外来生物入侵方面的合作交流,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战略高度,为解决生物入侵问题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信息。同时,在国内,外来入侵种问题涉及许多部门,包括立法、执法、进出口管理、林业、农业、环保、园艺、海洋、渔业、科研和教育宣传等。这些部门在此共同的问题上的理解与合作,决定着能否有效地控制外来入侵种。只有建立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才能有效地控制外来生物入侵。
|
||
7.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建立新的生物防护道德规范
|
||
防治生物入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林植物保护部门和科技推广部门应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起新的道德规范,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意识,使全社会参与到防止生物入侵的行动中去。一旦人们对外来物种入侵这种生物污染像对化学污染一样不能接受的时候,处理外来入侵种问题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
||
8.加强对生物入侵及其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
|
||
在此方面,首先要尽快查清本地现有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状况等;再次,要加强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机制、防治及综合治理的研究工作;最后应加强本地生态系统和土著种的恢复、利用工作,减少外来物种引进,建立以本地种为主的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对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长期控制的目标。
|
||
(二)外来入侵物种的清除技术
|
||
1.外来入侵物种的清除原则
|
||
(1)因地制宜 对于各种防治措施,需要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
|
||
(2)及时发现、尽早清除 应该在入侵的早期对其进行人工控制或根除,这样才较为容易。
|
||
(3)防治与利用结合 对于外来的入侵物种,如果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应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及利用,以解决利益上的冲突问题。例如,对入侵植物的防治中,结合对其种子控制、树体控制、发展木材加工业,加大对入侵植物的开发利用,这样可以降低40%的利益损失。
|
||
(4)局部与整体结合 对某一入侵生物的防治,需要局部与整体共同采取措施才能更为有效。另外,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控制生物入侵。
|
||
2.外来入侵种的清除方法
|
||
(1)人工清除 依靠人力,在开花结果前拔除外来植物,或者利用机械设备来防治外来植物,这种方法已经被用于凤眼莲、飞机草、假臭草等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防治。
|
||
(2)生境管理清除 使用火烧和放牧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消耗外来物种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必须在充分掌握当地植被生长周期等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否则火烧和放牧后,如果没有当地植物的及时恢复,很可能反而促进外来物种的滋生。使用水淹方法可以消灭旱生植物,使用排空水的方法可以清除水生的入侵物种,但是需要确定调节水位可以彻底杀死入侵物种,如果这些物种可以以孢子、种子等形式度过这些变化,这种方法就是不可取的。
|
||
种树常常是控制外来杂草的好方法,因为树木的遮蔽将利于下层耐阴植物生长,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阻止外来杂草滋生的作用。
|
||
另一种控制外来杂草的方法是覆盖地表。地面上覆盖一层有机物质可以大大减少杂草生长,保持土壤湿润,并调节土壤温度,增加土壤肥力。
|
||
覆盖物质可以是树叶、麦秆、干草、树皮、树枝、锯木屑、木片、各种种子壳等。也可以使用黑色塑料膜,但使用后,需要清除这些不能降解的制品。
|
||
(3)化学方法清除 化学农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等特点。但在防除外来生物时,化学农药往往也杀灭了许多种本地生物。利用农达、草甘膦、克芜踪等防除凤眼莲、假臭草、银胶菊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
||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从外来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将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生物防治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在原产地考察、采集天敌,天敌的安全性评价,引入与检疫,天敌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的释放与效果评价,天敌和入侵种种群监测。因为天敌一旦在新的生境下建立种群,就可能依靠自我繁殖、自我扩散,长期控制有害生物,所以生物防治具有控效持久、防治成本相对低廉的优点。通常从释放天敌到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对于那些要求在短时期内彻底清除的入侵物,生物防治难以发挥良好的效果。
|
||
但是引进天敌防治外来有害生物也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性,释放天敌前如不经过谨慎的、科学的风险分析,引进的天敌很可能成为新的外来入侵生物,从而带来“引狼入室”的后果。国际上杂草生物防治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引进天敌控制杂草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天敌安全性等新的挑战。天敌昆虫仙人掌螟蛾(Cactoblastis cactorum)曾成功地控制了澳大利亚、南非、美国(夏威夷)等地的仙人掌(Opuntia spp.),但在1989年,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发现该虫威胁当地的另一种花卉,成为一种严重的害虫。
|
||
(5)综合治理 将生物、化学、人工、生境管理等单项技术融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达到综合控制入侵生物的目的,具有以下特点:①速效性。在实施的前期,在一些急需除掉有害植物的地方,将有选择地使用一定品种和剂量的除草剂,以在短期内迅速抑制有害植物种群的扩散蔓延,从而加快控制速度。②持续性。由于除草剂只能取得短期防效,难以持久,因此,使用除草剂后,可释放一定数量的专食有害植物的天敌昆虫并使其建立种群定居,长期自我繁殖,并逐渐达到和保持植物天敌之间的种群动态平衡,从而取得持续控制的结果。③安全性。与单一应用化学除草剂相比,综合治理对化学除草剂的品种、使用浓度、剂量及应用次数都有严格的限制,所选择的除草剂对其他生物安全,使用浓度、剂量、次数都大大低于常规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环境影响不大。④经济性。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以生物防治为主,在释放天敌后,天敌可自我繁殖,建立种群,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基本上不再需要人工增殖,具有一次投资、长期见效的优势,防治成本相对较低。
|
||
(三)外来入侵物种清除时的注意事项
|
||
1.要进行清除前的生态效应评估和清除后的清除效果评估
|
||
应在清除前评估对外来物种之间以及本地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的营养作用,对外来物种潜在的功能进行评估,以适应清除后的情况,避免有害的生态效应。如外来捕食者和外来被捕食者共生时,消灭外来被捕食者,迫使捕食者转而以本地被捕食者为食,也会引起很多麻烦,在有些生态系统中没有土著植被,入侵树种可能会给本地动物种群提供有用的栖息地。迅速消灭入侵种,且不恢复本地植被,不但加大了新物种入侵的可能性,且使得本地动物群失去遮蔽和食物,可能造成某些本地种的丧失或灭绝。同时,消灭后的控制也是极其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管理者可以用文件证明成功清除的积极效果,而且也提供了吸取教训的机会,使管理者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减少消极影响。许多常规的生态研究把清除程序看做是大规模的生态系统实验,这将加速积累有关系统对清除外来物种的反应方面的知识。
|
||
2.清除必须进行充分的规划
|
||
没有进行充分的规划,清除入侵物种对本地物种和生态环境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这种无意造成的影响有多种类型。如对非目标生物过量喷洒毒药,将有毒物质转移到食物链,这都是使用清除手段引起的问题。有些清除手段未取得成功,是因为并未彻底清除目标生物,或者忽视了个体的存在,要么就是没有采取措施减少清除后再次入侵的可能性。仅仅清除入侵物种也许还不能让生态系统恢复,因为一些入侵物种改变了栖息地的条件,使其不适于本地物种生存。因此,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需要进行充分的控制规划,包括确定主要的目标物种、控制区域、控制方法和时间,计划的制订需要有生态学家的直接参与,采用的方法应当充分论证,确保方法的有效性,并避免引起更大的生态破坏。
|
||
随着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的入侵物种的数量不断增加,继之而来的是入侵物种排挤本地物种,在入侵的后期阶段,很可能取代本地物种的功能作用,利用食物链和功能作用系统来确定预测可能出现继发性影响的生态条件。将清除融入全面的评估和恢复过程,这将有助于保护本地生态系统免受偶然的或负面的影响。
|
||
四、海南主要外来入侵物种(植物)
|
||
(一)吊球草
|
||
中文名
|
||
吊球草
|
||
拉丁名
|
||
Hyptis rhomboidea Mart.& Gal.
|
||
英文名
|
||
Rombic Bushmint
|
||
中文异名
|
||
四方骨、假走马风
|
||
科名
|
||
唇形科
|
||
科拉丁名
|
||
Labiatae
|
||
鉴别特征
|
||
茎直立、粗壮,高0.5~1.5m,呈四棱形。叶纸质,披针形;长8~18cm;叶表面疏被短硬毛,背面沿脉疏被柔毛,全部密被腺点,边缘有钝齿;叶柄长1~3.5cm。花多数,密集成腋生、单生的球形小头状花序,直径约1.5mm,具苞片;花萼果时增大,萼齿锥尖;花冠乳白色,长约6mm,外被微柔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短,先端2圆裂,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子房裂片球形,无毛。小坚果长圆形,腹面具棱,栗褐色,基部具2个白色着生点。
|
||
生物学特性
|
||
一年生草本,常生于山坡、林缘、旷野、村旁等地。花期4~10月。种子繁殖。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为泛热带杂草。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南各地,海拔1000m以下的空旷荒地上。
|
||
危害
|
||
1922年在海南采到标本。为一般果园、茶园及路埂杂草,危害轻。但若疏于管理也会大肆蔓延。对本土植物有一定的化感作用。
|
||
控制方法
|
||
对吊球草的防治,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还要消灭渠道上的杂草,清洁灌溉水,以减少田间草籽来源。有机肥料腐熟后再用。可利用克芜踪、除草醚等除草剂防治。
|
||
(二)短柄吊球草
|
||
中文名
|
||
短柄吊球草
|
||
拉丁名
|
||
Hyptis brevipes Poit.
|
||
英文名
|
||
Short Handle Rombic Bushmint
|
||
科名
|
||
唇形科
|
||
科拉丁名
|
||
Labiatae
|
||
鉴别特征
|
||
茎具四棱和槽,被贴生疏柔毛。叶纸质,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7cm,宽1.5~2cm,上部叶较小,顶端渐狭,基部狭锲形,腹面榄绿色,背面较淡,两面均被具节疏肉毛,边缘具不整齐的锯齿,近无叶柄。头状花序直径约1cm;总苞片多数,针状,长5~7mm,被缘毛;总花梗长5~16mm,密被贴生疏柔毛;萼钟状,长2.5~3mm,直径约1.5mm,结果时增大,外面被短硬毛,萼齿约为萼长之半,锥尖,直伸;花冠白色,长约3.5mm,外面被微柔毛。
|
||
生物学特性
|
||
一年生直立草本,花期6月。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美洲,现在广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口、澄迈、儋州、白沙、琼中、五指山,低海拔空旷荒地。
|
||
危害
|
||
一般果园、茶园及路埂杂草,危害轻。但若疏于管理也会大肆蔓延。对本土植物有一定的化感作用。
|
||
控制方法
|
||
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还要消灭渠道上的杂草,清洁灌溉水,以减少田间草籽来源。有机肥料腐熟后再用。可利用克芜踪、除草醚等除草剂防治。
|
||
(三)山香
|
||
中文名
|
||
山香
|
||
拉丁名
|
||
Hyptis suaveolens(L.)Poit.
|
||
英文名
|
||
Wild Spikenard
|
||
中文异名
|
||
臭草、假藿香、毛老虎、山薄荷、毛射香
|
||
科名
|
||
唇形科
|
||
科拉丁名
|
||
Labiatae
|
||
鉴别特征
|
||
茎高60~200cm,钝四棱形,具平展疏长刚毛,上部较密。叶薄纸质,卵形,长5~11cm,宽1.5~9cm,生于上部及分枝上的较小,先端略钝,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波状;两面均被疏柔毛,尤以脉上较多;叶柄长0.5~6cm。花具短梗,2~6朵排成腋生聚伞花序,有时单生;萼在花后增大,被疏长毛及淡黄色小点,具10脉。花冠蓝紫色,长6~8cm,檐部二唇形,上唇2圆裂,裂片外反,下唇3裂,中裂片凹成囊状。小坚果长圆形,仅两枚成熟,扁平,暗褐色,具细点,基部有2个着生点。
|
||
生物学特性
|
||
一年生直立、粗壮、多分枝草本,揉之有香气,常生于开阔地、草坡、林缘或路旁。通常全年开花结果。种子繁殖。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口、定安、儋州、屯昌、白沙、五指山,海拔1000m以下的草坡、林缘或路旁。
|
||
危害
|
||
19世纪末在台湾采到标本。果园、茶园中杂草,危害较轻,但若成片生长,也会降低作物产量。可沿道路入侵到林缘。
|
||
控制方法
|
||
由于该种全草供药用,在防治上可以结合其功能,对其生长区进行合理规整,以防止种子进入田园。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除掉。也可利用除草剂敌稗、灭草松等防治。
|
||
(四)红花酢浆草
|
||
中文名
|
||
红花酢浆草
|
||
拉丁名
|
||
Oxalis corymbosa DC.
|
||
英文名
|
||
Violet Woodsorrel
|
||
中文异名
|
||
大酸味草、铜锤草
|
||
科名
|
||
酢浆草科
|
||
科拉丁名
|
||
Oxalidaceae
|
||
鉴别特征
|
||
株高达35cm,无地上茎,地下有多数小鳞茎,外层鳞片膜质,褐色,被长缘毛,背面有3条纵脉,内层鳞片三角形,无毛。叶具3小叶,基生;叶柄长,被毛;小叶阔倒卵形,长1~4cm,顶端凹决,两侧角钝圆形,基部宽楔形。二歧聚伞花序,有5~10朵花,花序梗基生,长10~40cm。花淡紫红色,花梗长5~25mm;萼片5,披针形,长4~7mm,先端有2枚暗红色长圆形腺体;花瓣5,倒心形,长为萼片的2~4倍,无毛;花柱5,被锈色柔毛。蒴果圆柱形,长1.7~2cm,被毛。
|
||
生物学特性
|
||
多年生草本,常生长于低海拔的山地、田野、庭院和路边,适生于潮湿、疏松的土壤。种子数量大,其鳞茎容易分离,繁殖迅速。花果期6~9月。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世界温暖地区广泛归化。
|
||
海南分布现状
|
||
三亚、保亭。多生于旷野或菜地上。
|
||
危害
|
||
19世纪中叶在香港被报道。该种在我国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广为栽培,逸生后成为园圃和田间杂草。茎易随带土苗木传播。
|
||
控制方法
|
||
防止随带土苗木扩散,在发生地挖除小鳞茎,或用2,4-D钠盐或二甲四氯等除草剂防除。
|
||
(五)飞扬草
|
||
中文名
|
||
飞扬草
|
||
拉丁名
|
||
Euphorbia hirta L.
|
||
英文名
|
||
Garden Spurge,Asthma Weed
|
||
中文异名
|
||
大飞扬草
|
||
科名
|
||
大戟科
|
||
科拉丁名
|
||
Euphorbiaceae
|
||
鉴别特征
|
||
茎高30~60cm,被褐色或黄褐色的多细胞粗硬毛。叶对生,披针状长圆形、长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cm,宽5~13mm,先端极尖或钝,基部略偏斜,两面均具柔毛;边缘于中部以上有细锯齿,中部以下较少或全缘;叶柄极短,长1~2mm。花序多数,于叶腋处密集成头状,基部无梗或仅具极短的柄,肯具柔毛;总苞钟状,高与直径各约1mm,被柔毛,边缘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腺体4,近于杯状,边缘具白色附属物;雄花数枚,微达总苞边缘;雌花1枚,具短梗,伸出总苞之外;子房三棱状,被少许柔毛;花柱3,分离;柱头2浅裂。蒴果三棱状,直径1~1.5mm,被短柔毛,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种子近圆状四棱,每个棱面有数个纵槽,无种阜。
|
||
生物学特性
|
||
一年生草本,常生长于农田、荒地、路旁等砂质土壤中。花果期6~12月。种子繁殖。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非洲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澄迈、儋州,三亚、乐东、东方等地,生于向阳山坡、山谷、路旁、旷野、林旁或灌丛下,多见于沙质土上。
|
||
危害
|
||
最早于1820年在澳门采到标本。旱田和草坪杂草。全株有毒,有致泻作用。
|
||
控制方法
|
||
可用甲基砷酸钠以及2,4-D等阔叶除草剂防除。
|
||
(六)金刚纂
|
||
中文名
|
||
金刚纂
|
||
拉丁名
|
||
Euphorbia antiquorum Linn.
|
||
中文异名
|
||
霸王鞭、火殃簕。
|
||
科名
|
||
大戟科
|
||
科拉丁名
|
||
Euphorbiaceae
|
||
鉴别特征
|
||
灌木,高达1m。含白色乳汁;分枝圆柱状或具不明显的3~6棱,小枝肉质,绿色,扁平或有3~5个肥厚的翅,翅的凹陷处有一对利刺。单叶互生;具短柄;托叶皮刺状,坚硬;叶片肉质,倒卵形,卵状长圆形至匙形,长4~6cm,宽1.5~2cm,先端钝圆有小尖头,基部渐狭,两面光滑无毛。杯状聚伞花序,每3枚簇生或单生,总花梗短而粗壮,长约4mm;总苞半球形,直径约1cm,黄色,5浅裂,裂片边缘撕裂;雌雄花同生于总苞内;雄花多数,有一具柄雄蕊,鳞片倒披针形,边缘撕裂,中部以下合生;腺体4枚,2唇形,下唇大,宽倒卵形,无花瓣状附属物;雌花无柄,生于总苞中央,仅有一个3室的上位子房,花柱分离,基部多少合生,先端2裂。萌果球形,光滑无毛,直径约1cm,分果稍压扁。
|
||
生物学特性
|
||
灌木,花期4~5月,扦插繁殖。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印度。
|
||
海南分布现状
|
||
儋州、白沙、定安等地。生于房舍附近或园地,多栽培作观赏或绿篱,间有逸为野生。
|
||
危害
|
||
尚未发现危害。
|
||
控制方法
|
||
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除掉。
|
||
(七)麻风树
|
||
中文名
|
||
麻风树
|
||
拉丁名
|
||
Jatropha curcas Linn.
|
||
中文异名
|
||
黄肿树、芙蓉树、假花生。
|
||
科名
|
||
大戟科
|
||
科拉丁名
|
||
Euphorbiaceae
|
||
鉴别特征
|
||
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树皮平滑,苍白色;枝具突起的叶痕。叶片纸质或近膜质,卵状圆形或圆形,长7~16cm,全缘或具3~5裂片,基部心形,裂片顶端渐尖或急尖,掌状脉5~7条,末端达边缘,幼时脉上披毛;叶柄长6~18cm。二歧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长6~10cm;总花梗长,中部以上具分枝,无毛或散披白色茸毛;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8mm,被茸毛或近无毛。雄花:花梗短;萼片倒卵状长圆形,基部稍连合,长约6mm,淡绿色,里面被茸毛;腺体5个,近圆柱状,长约1mm;雄蕊10枚,排成两轮,外轮5,分离,内轮的花系下部合生,花药线状长圆形,长约1.5mm。雌花:花后花梗延长,萼片分离,长圆形,顶端急尖,长约6.5mm,其中2枚稍狭;花瓣分离,长圆形,长约5mm,淡绿色,里面散被毛;腺体5个,近于正方形,长0.7mm;子房卵圆形,8室,花柱箭形,顶端2裂。硕果近球形,直径约2.5cm,黄色,成熟时裂成8个2瓣裂的分果。种子长圆形,长约1.6cm,干时黑色,平滑。
|
||
生物学特性
|
||
灌木或小乔木,花期4~5月。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美洲地区,现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
|
||
海南分布现状
|
||
儋州、白沙、五指山、保亭、万宁、屯昌等地。多为栽培,亦有野生,多生于平地路旁灌木丛中。
|
||
危害
|
||
常栽培作绿篱,但多为药用栽培植物。麻风树全株有毒。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内含大量毒蛋白,但以种子含量最高。其毒性与蓖麻毒蛋白类似。种子中还含有少量氢氰酸及川芎嗪。毒蛋白有强烈的胃肠道刺激作用,可导致出血性胃肠炎。川芎嗪是一种生物碱,能够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引起血压下降,还可抑制呼吸中枢出现产生呼吸困难。食2~3粒即中毒,7~8粒可致死。
|
||
控制方法
|
||
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除掉。
|
||
(八)蓖麻
|
||
中文名
|
||
蓖麻
|
||
拉丁名
|
||
Ricinus communis L.
|
||
英文名
|
||
Castorbean
|
||
科名
|
||
大戟科
|
||
科拉丁名
|
||
Euphorbiaceae
|
||
鉴别特征
|
||
株高达1~5m,枝、叶和花序通常被有白霜,茎多液汁。叶盾状着生,轮廓近圆形,直径20~90cm,掌状5~11中裂,边缘有锯齿,网脉明显;叶柄粗而中空,基部具盘状腺体;托叶长三角形,早落。总状或圆锥花序,苞片宽三角形,花萼裂片卵状三角形。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具软刺,3室。种子椭圆形,平滑,斑纹淡褐色或灰白色,种阜大。
|
||
生物学特性
|
||
一年生粗壮草本或草质灌木,常生于低海拔的村旁疏林、河岸和荒地。生长快,植株高大,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与生存竞争力。花期几乎全年或6~9月。主要依靠种子繁殖。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非洲东北部,现全世界热带至温暖带地区栽培归化。
|
||
海南分布现状
|
||
儋州、昌江、东方、琼中、万宁、乐东,栽培或逸为野生。
|
||
危害
|
||
根据659年《唐本草》记载,蓖麻早年作为药用植物引入。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油脂作物推广栽培。种子容易混入其他作物种子中引进并扩散到新的区域。蓖麻逸生后成为一种高大的杂草,排挤本土植物或危害栽培植物;在南方,多年生的蓖麻也是多种病虫害的寄主,并为一些虫害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蓖麻种子含有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若误食种子,可造成中毒,甚至死亡。
|
||
控制方法
|
||
将逸生植株在结果前清除,必须带根拔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化学防治时,选用豆草隆、甲磺隆等叶吸收性的除草剂,并在苗期生长势差时使用效果较好。
|
||
(九)巴西含羞草
|
||
中文名
|
||
巴西含羞草
|
||
拉丁名
|
||
Mimosa invisa Mart. ex Colla
|
||
科名
|
||
含羞草科
|
||
科拉丁名
|
||
Leguminosae
|
||
鉴别特征
|
||
直立,亚灌木状草本;株高达60cm,茎五棱柱状,沿棱上密生钩刺,其余被疏长毛,老时毛脱落。叶长10~15cm;叶柄及叶轴有钩刺4~5列;羽片7~8对,羽状排列,长2~4cm,有小叶20~30对;小叶线状长圆形,长3~4mm,被白色毛。头状花序具短的总花梗,单生或2个生于叶腋,当花未开放时直径约5mm,开放后连同花系直径约1cm;花紫红色,极多数;萼极小,4齿裂;花冠钟状,下部合生,中部以上4瓣裂,外面稍被毛;雄蕊8枚,花系长为花冠数倍;子房圆柱状,花柱细长。荚果长达2cm,宽约4mm,荚节有刺毛。
|
||
生物学特性
|
||
亚灌木状草本,花果期3~9月。
|
||
原产地:原产巴西。
|
||
海南分布现状
|
||
儋州、昌江。栽培或逸为野生于低海拔荒地、路旁。
|
||
危害
|
||
为旷地、旱地和果园杂草。全株有毒,牛误食能致死。
|
||
控制方法
|
||
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或可利用克芜踪、除草醚等除草剂防治。
|
||
(十)光荚含羞草
|
||
中文名
|
||
光荚含羞草
|
||
拉丁名
|
||
Mimosa sepiaria Benth.
|
||
中文异名
|
||
簕仔树
|
||
科名
|
||
含羞草科
|
||
科拉丁名
|
||
Leguminosae
|
||
鉴别特征
|
||
落叶灌木,高3~6m;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cm,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mm,宽1~1.5mm,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mm,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mm。荚果带状,劲直,长3.5~4.5cm,宽约6mm,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革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
||
生物学特性
|
||
灌木。
|
||
原产地: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南各地,逸生于疏林下或用做树篱栽培。
|
||
危害
|
||
常栽培作绿篱,生长快,植株高大,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与生存竞争力。主要依靠种子繁殖,种子成熟后常四处飘散,影响农田耕作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
||
控制方法
|
||
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人工砍除。
|
||
(十一)含羞草
|
||
中文名
|
||
含羞草
|
||
拉丁名
|
||
Mimosa pudica L.
|
||
英文名
|
||
Humble Plant,Sensitive Plant
|
||
中文异名
|
||
知羞草
|
||
科名
|
||
含羞草科
|
||
科拉丁名
|
||
Leguminosae
|
||
鉴别特征
|
||
株高可达1m,茎圆柱状,具散生钩刺及倒生刺毛。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触之即闭合下垂;羽片通常2对,近指状排列,长3~8cm;每一羽片具10~20对小叶,小叶线状长圆形,长8~13mm,宽1.5~2.5mm。花小,多数,淡红色,组成直径约1cm的头状花序;雄蕊4枚,外伸。荚果长圆形,长1~2cm,宽约5mm,扁平,边缘波状并有刚毛。每荚节含1粒种子。
|
||
生物学特性
|
||
亚灌木状草本,常生长于旷野荒地、果园、苗圃。花期3~10月,果期5~11月。种子繁殖。荚果由人或动物散布。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已成为泛热带杂草。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南各地。栽培或逸生于旷野、荒地。
|
||
危害
|
||
于明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华南地区,《南越笔记》(1777)中即有该种的记载。为南方秋熟旱作物地和果园杂草。全株有毒,广东西部和广西南部曾有牛误食中毒死亡的报道。
|
||
控制方法
|
||
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除掉,也可利用克芜踪、除草醚等除草剂防治。
|
||
(十二)无刺含羞草
|
||
中文名
|
||
无刺含羞草
|
||
拉丁名
|
||
Mimosa invisa Mart. ex Colla var. inermis Adelb.
|
||
科名
|
||
含羞草科
|
||
科拉丁名
|
||
Leguminosae
|
||
鉴别特征
|
||
高可达1m,茎圆柱状。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触之即闭合下垂;羽片通常2对,近指状排列,长3~8cm;每一羽片具10~20对小叶,小叶线状长圆形,长8~13mm,宽1.5~2.5mm。花小,多数,淡红色,组成直径约1cm的头状花序;雄蕊4枚,外伸。荚果长圆形,长1~2cm,宽约5mm,扁平,每荚节含1粒种子。
|
||
生物学特性
|
||
草本,花期3~10月,果期5~11月。种子繁殖。荚果由人或动物散布。
|
||
原产地: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
||
海南分布现状
|
||
儋州、昌江,逸生于旷野、荒地。
|
||
危害
|
||
本变种可作胶园覆盖植物,但全株有毒,牛误食能致死。
|
||
控制方法
|
||
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除掉,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可利用克芜踪、除草醚等除草剂防治。
|
||
(十三)银合欢
|
||
中文名
|
||
银合欢
|
||
拉丁名
|
||
Leucaena leucocephala(Lam.)de Wit.
|
||
英文名
|
||
White Popinac
|
||
中文异名
|
||
白合欢
|
||
科名
|
||
豆科
|
||
科拉丁名
|
||
Leguminosae
|
||
鉴别特征
|
||
高2~6m,幼枝被短柔毛,老枝无毛,具褐色皮孔,无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轴被柔毛,托叶小,三角形;羽片4~8对,长5~16cm,在最下一对羽片间有黑色腺体1枚,小叶通常5~15对。头状花序常1~2腋生,直径2~3cm,苞片紧贴,被毛,早落;总花梗长2~4cm;花白色,花萼长约3mm,顶端具5细齿,外面被柔毛;花瓣狭倒披针形,长约5mm,背被疏柔毛;雄蕊10枚,通常被疏柔毛;子房具短柄,上部被柔毛,柱头凹下呈杯状。荚果带状,长10~18cm,宽1.2~1.8cm,顶端凸尖,基部有柄,纵列,被微柔毛。种子6~25粒,褐色,扁平,光亮,长约6mm。
|
||
生物学特性
|
||
灌木或小乔木,常生于低海拔的荒地或疏林中。幼株对冻害比较敏感,成熟植株具有较强的抗冻害能力。由于银合欢根系能够深入到土壤深层,因此抗旱能力非常强。花期4~7月,果期8~11月。种子繁殖。
|
||
原产地及分布
|
||
美洲热带地区,现广布于热带地区。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口、临高、澄迈、儋州、琼海、白沙、东方、乐东、陵水、三亚。生于旷野或荒草地。
|
||
危害
|
||
1645年由荷兰人引入中国台湾。在我国华南广泛引种栽培。银合欢不但生长快,而且通过化感作用影响其他树种的生长。枝叶有弱毒性,牛、羊啃食过量可导致皮毛会脱落。
|
||
控制方法
|
||
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人工砍除。
|
||
(十四)大米草
|
||
中文名
|
||
大米草
|
||
拉丁名
|
||
Spartina anglica C. E. Hubb
|
||
科名
|
||
禾本科
|
||
科拉丁名
|
||
Gramineae
|
||
鉴别特征
|
||
多年生湿生草本植物。天然杂交种。比亲本欧洲海岸米草S.maristma(Curtis)Fcrnald及美洲互花米草S.alterniflora Loiset的植株更高大,故名大米草。株高20~50cm,最高的可达100cm。根系发达,基部腋芽可长出新蘖和地上茎,蔓延生长,形成新株;茎秆坚韧;叶披针形,叶色呈浅绿色,叶背有暗绿色蜡质光泽,叶表皮细胞具大量乳状突起,水分不能透入,叶的背腹面均有盐腺,根吸收的盐分大都由此排出体外;圆锥花序;成熟种子易脱落,千粒重9g左右。耐盐、耐淹性强,能在其他植物不能生长的海滩中潮带生长。耐旱能力差,不能在海潮不到的高滩或长期淹水的低滩长期生存。
|
||
生物学特性
|
||
多年生湿生草本植物。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英国南海岸。在英、美、荷兰、联邦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有栽植,中国已有31种。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南沿海各县市,生于海滨淤地。
|
||
控制方法
|
||
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除掉,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也可利用除草剂敌稗、灭草松等防治。
|
||
(十五)大黍
|
||
中文名
|
||
大黍
|
||
拉丁名
|
||
Panicum maximum Jacq.
|
||
英文名
|
||
Guinea Grass
|
||
中文异名
|
||
坚尼草、普通大黍
|
||
科名
|
||
禾本科
|
||
科拉丁名
|
||
Gramineae
|
||
鉴别特征
|
||
具粗短根状茎,须根发达。株高1~3m,秆较粗壮,质较坚硬,具4~8节,节密被柔毛;叶鞘具疣毛,尤以近基部为甚,节密生柔毛;叶舌膜质,长约1mm;叶线形,质地坚硬,长10~50cm,宽6~20mm,上面基部具硬疣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开展,长25~30cm,主轴粗,直立具条纹,分枝细,粗糙,斜向上升,下部裸露,基部者呈轮生状,腋间具柔毛。小穗灰绿色,长圆形,顶端尖,长约3mm,无毛;小穗柄侧生者通常短于小穗而弯曲;第一颖长约为小穗的1/3,宽卵形,具不明显的3~5脉,顶端钝或稍尖,基部包卷小穗;第二颖与小穗等长,具5脉;第一花或可具3雄蕊,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脉;内稃与外稃等长,具2脉。谷粒淡黄色,长约2.5mm,具横皱纹。
|
||
生物学特性
|
||
多年生草本,根系较深,耐长期干旱,在炎热、湿润、年降水量大于1000mm的热带地区生长良好,但不耐寒。花果期6~11月。种子和根状茎繁殖。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热带东非,现于热带及亚热带广泛栽培和归化。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南岛各农场。主要在海口、临高、儋州、昌江、东方、陵水、三亚。用于栽培,生于山地灌丛中或旷野草地。
|
||
危害
|
||
1908年从菲律宾引入中国台湾,香港亦引种作为牧草。在荒野路旁归化。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已成为常见杂草。
|
||
控制方法
|
||
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除掉,也可利用除草剂敌稗、灭草松等防治。
|
||
(十六)地毯草
|
||
中文名
|
||
地毯草
|
||
拉丁名
|
||
Axonopus compressus(Swartz)Beauv.
|
||
英文名
|
||
Tropical Carpetgrass,American Carpet Grass
|
||
中文异名
|
||
热带地毯草、大叶油菜
|
||
科名
|
||
禾本科
|
||
科拉丁名
|
||
Gramineae
|
||
鉴别特征
|
||
具长的匍匐茎,节着土生根并分枝。杆扁,节密生灰白色柔毛,高15~50cm。叶鞘松弛,扁而具脊;叶舌长约0.5mm;叶片质较柔薄,先端钝圆,上面通常被柔毛,边缘具细柔纤毛,秆生叶长5~20cm,宽8~12mm,匍匐茎上叶较短。豆状花序2~5枚呈指状排列,最上2枚成对而生,通常长4~8cm。小穗长圆状披针形,长2.2~2.5mm,着生于穗轴一侧,疏生柔毛;第一颖不存在;第二颖与第一外稃等长,先端尖,背面疏生柔毛。谷粒椭圆形,长1.8~2mm,先端疏生少数柔毛。
|
||
生物学特性
|
||
多年生中生禾草,喜湿热的气候,适于生长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沙土或沙壤土上,在肥沃的沙壤土、壤土上生长最好,不耐寒旱,不耐涝。在我国南方生长在海拔800m以下低山丘陵的沟边、湿润的缓坡、开阔草地上、果园及林下。花果期夏秋季。种子或匍匐枝繁殖。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引种栽培作草坪和牧草,常逸为野生。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南各地。生于荒野、路旁潮湿处。
|
||
危害
|
||
1940年引入中国台湾栽培,常植作草坪或作牧草。逸生后蔓延迅速,排挤本土草本植物,还成为农田和果园杂草。
|
||
控制方法
|
||
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除掉,也可利用除草剂敌稗、灭草松等防治。
|
||
(十七)弓果黍
|
||
中文名
|
||
弓果黍
|
||
拉丁名
|
||
Cyrtococcum patens(Linn.)A. Camus
|
||
科名
|
||
禾本科
|
||
科拉丁名
|
||
Gramineae
|
||
鉴别特征
|
||
一年生草本,秆较纤细,通常无毛,上部直立,高15~30cm,下部平卧地面,节上生根,根圆柱形,长达25cm。叶片披针状线形,长3~8mm,顶端长渐尖,基部稍收窄或近圆形,两面贴生短毛,毛于老时逐渐脱落,脉间具小横脉;边缘稍粗糙,或有近基部边缘被疣基纤毛,叶鞘通常短于节间,无毛或被疣基毛,边缘一侧被纤毛;叶舌膜质,长约0.5mm,无毛。圆锥花序短小,长4.5~9cm,宽2~5cm;分枝腋内无毛,较纤细,小穗柄大都是长于小穗;小穗长1.5~1.8mm,颖及第一外稃质较厚,近纸质,无毛或被微毛,绿色或成熟时黄棕色;第一颖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2,具3脉,顶端尖,第二颖舟形,长约为小穗的/3,具3脉,顶端钝;第一小花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脉,顶端钝;第二小花长约1.5mm,具极短的柄,外稃淡黄色,光滑,背部强弯拱。冬季抽穗。
|
||
生物学特性
|
||
一年生草本,冬季抽穗。
|
||
原产地:原产东南亚地区。
|
||
海南分布现状
|
||
海南各地,生于草地或灌丛中。
|
||
控制方法
|
||
对田园中的植株要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其除掉,可利用耕翻等措施在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不同时期除草,也可利用除草剂敌稗、灭草松等防治。
|
||
(十八)蒺藜草
|
||
中文名
|
||
蒺藜草
|
||
拉丁名
|
||
Cenchrus echinatus L.
|
||
英文名
|
||
Bear-grass,Bur-grass,Sandbur-grass,Southern Sandbur
|
||
中文异名
|
||
刺蒺藜草
|
||
科名
|
||
禾本科
|
||
科拉丁名
|
||
Gramineae
|
||
鉴别特征
|
||
高15~50cm,秆扁圆形,基部屈膝或横卧地面而于节上生根,下部各节常分枝。叶长5~20cm,宽3~10mm;叶鞘具脊;叶舌短,具纤毛。总状花序顶生,长3~10cm,穗轴粗糙;小穗2~6个,包藏在由多数不育小枝形成的球形刺苞内,椭圆状披针形,渐尖,长4.5~7mm,含2小花,第一颖具1脉,第二颖具5脉,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第二小花两性。刺苞总梗密被短毛。
|
||
生物学特性
|
||
一年生草本,在潮湿的热带地方终年都开花。常生于低海拔的耕地、荒地、牧场、路旁、草地、沙丘、河岸和海滨沙地,能耐受反复修剪。种子繁殖。刺苞具多数微小的倒刺,可附着在衣服、动物皮毛和货物上传播,种子常在刺苞内萌发。
|
||
原产地及分布
|
||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广布于南纬33°至北纬33°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
海南分布现状
|
||
临高、澄迈、屯昌、白沙、陵水、三亚。生于近海边的沙地上。
|
||
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