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knowledge_base/agriculture/content/水产养殖动物病原细菌学.txt

1224 lines
481 KiB
Plaintext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前言
上篇 细菌与病原细菌要览
第1章 细菌与细菌学概说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1 细菌细胞的化学成分
细菌细胞的化学成分以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两种形式存在。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类脂和碳水化合物等各种大分子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各种酶类也有一些蛋白质存在于菌细胞结构成分中类脂是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其中的甘油三酯是富含能量的贮藏物质、磷脂是各种膜的组分它们的非水溶性特征与控制透过性有关碳水化合物既是结构成分也是贮藏物质核酸是贮藏遗传信息的物质并在蛋白质合成中具有重要功能。菌细胞中也存在许多较小的有机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以及各种辅酶。在菌细胞的干物质中有机成分可达99%。
各类有机成分中都有为数众多的不同种化合物已知一个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细胞中至少有5000多种有机物分子表1-2列出了细菌细胞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菌细胞中的无机成分包括小分子无机物和多种离子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它们在菌细胞中的含量仅约为干物质的1%表1-3列出了菌细胞中常见的无机离子及其主要功能。表1-2、表1-3均引自李阜棣、胡正嘉主编《微生物学》第5版2000
表1-2 细菌细胞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表1-3 细菌细胞中的无机离子及其功能
在菌细胞的各种组分中水是含量最多的物质以重量计含水量占70%90%。细胞中的生化反应都是在液相中进行的,水是理想的生物学溶剂。虽然纯水的电化学性质呈中性,即电子和质子数相同,但其氢、氧两元素成分的负电性完全不同,其电荷有些不对称,因而产生极性,于是水成为很好的溶剂,易于同其他分子的氢键结合及具有黏附性,显示大的表面张力和高比热,水的极性也有利于使非极性物质团聚在一起。
1.2 细菌的形态与大小
不同种细菌的形态差别较大但就单个菌细胞来讲常见的基本形态为球菌coccus复数为cocci、杆菌bacillus复数为bacilli及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等三种图1-1引自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2005细菌的大小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实践中常根据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方式进行描述如球菌中单个存在的为单球菌cocci成双存在的为双球菌diplococci三个及其以上排列呈链状的为链球菌streptococci四个在一起呈田字状排列的为四联球菌tetrads八个叠在一起的为八叠球菌sarcinae多个排列在一起呈葡萄串状的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i杆菌中近似球状的为球杆菌coccobacillus单独散在的为单杆菌bacilli成双存在的为双杆菌diplobacilli三个及其以上排列呈链状的为链杆菌streptobacilli菌体形成分枝的杆菌为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菌体末端膨大的为棒杆菌coryneform bacillus螺形菌中螺旋不足1周菌体仅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的为弧菌vibrio螺旋为1周或多周菌体有两个及其以上弯曲捻转呈螺旋状的为螺菌spirillum
图1-1 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模式图
球菌呈正规的圆球状或近似球状如豆状、肾状或矛头状等表示其大小的是菌体直径μm一般在1.0μm左右杆菌一般呈正规的圆柱状也有的近似于卵圆状即上述的球杆菌两端多为钝圆也有的为平截或稍尖菌体的大小差异较大表示其大小的是菌体的宽度和长度即宽μm×μm在常见的杆菌中较大的为1.01.25μm×3.08.0μm中等大的为0.51.0μm×2.03.0μm较小的为0.20.4μm×0.71.5μm螺形菌呈弯曲弧菌或螺旋状螺菌的圆柱状两端钝圆或尖突表示螺形菌大小为同杆菌的但其长度仅为菌体两端间距并不是像杆菌那样菌体实际的长度其真正长度应按螺旋的直径和圈数来计算弧菌一般长2.03.0μm螺菌一般长3.06.0μm。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的细菌形态外还有一些具有其他形态的细菌。如柄细菌stalked bacteria的细胞上有柄stalk、菌丝hyphae、附器appendages等细胞质伸出物菌细胞呈杆状或梭状并有特征性的细柄鞘衣细菌sheathed bacteria如球衣菌Sphaerotilus能形成衣鞘sheath杆状菌体呈链状排列在衣鞘内成丝状另外人们还发现了细胞呈星状、方形的细菌。可见图1-2、图1-3引自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著杨文博等译《微生物生物学》2001及图1-4引自沈萍主编《微生物学》2000。在水产养殖动物中的病原细菌一般多数为杆菌其次是弧菌及球菌。
图1-2 柄细菌特征形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3 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单个细胞2μm宽
图1-4 星状细菌Stella a star-shaped bacteria
另外古生菌又称古细菌与真细菌具有类似的个体形态但它们多生活于一些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极端环境中如高温、高盐和高酸等。图1-5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所示的隐蔽热网菌Pyrodictium occultum是迄今所发现的最耐热的生物之一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5℃该菌不同细胞的直径差异范围可达0.32.5μm图1-6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 2006所示的热原体属Thermoplasma没有细胞壁其形态也像真细菌中的支原体属Mycoplasma一样呈多形性。
图1-5 隐蔽热网菌
图1-6 从热泉hot spring中分离的火山热原体T.volcanium细胞电镜照片投影技术
对于细菌形态的描述通常是借助于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的。描述时包括菌细胞的基本形态特征、排列形式、大小、有无芽孢和荚膜及鞭毛等特殊结构、染色反应尤其是革兰氏染色等方面其中的芽孢常规染色不易着色、荚膜及鞭毛等均需相应的专门染色才能显示所以常是在特定需要时才予以描述。如常可引发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其形态与大小的特征一般为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散在或有的成双排列无芽孢端生单鞭毛大小多在0.30.8μm×1.02.0μm的杆菌。
需要说明的细菌的形态明显地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的成分与浓度及pH、气体的性质与量等均可使细菌形态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呈对数生长期logarithmic phase时的形态比较典型在菌龄老或生长环境中含有不适宜于细菌生长的物质如抗生素、药物、抗体、溶菌酶以及高浓度NaCl等细菌常可出现不规则的多形性polymorphism称为衰老型或衰退型involution form。由环境条件改变所引起的这种多形性是暂时的当获得适宜的环境后又可恢复本来的正常形态。另外有的细菌即使是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其形态本身即成很不一致的多形性如嗜血菌属Haemophilus的细菌。再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大小与所用固定、染色方法有关经干燥固定的菌体比活菌体的实际长度一般要缩短1/31/4若用衬托菌体的负染色法其菌体往往大于普通染色法的甚至比活菌体还要大在具有荚膜的细菌中最易出现这种现象。因此实践中对细菌形态、大小的描述需指明所用培养基、培养温度与时间、气体环境和所用染色方法等。
在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综合记述了“最小和最大的细菌”现将其列出供参考芬兰科学家E.O.Kajander等1998发现了一种能引起尿结石的纳米细菌nanobacteria其细胞直径最小仅为50nm甚至比最大的病毒更小一些。这种细菌分裂缓慢3d才分裂1次是目前所知最小的具有细胞壁的细菌。纳米细菌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就独立生命个体到底能有多小的讨论。因为人们一般认为维持一个独立细胞生活的生物大分子所需的基本空间至少需要140nm如果低于250nm就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生命必需的生化活动了。病毒可以更小但病毒是依赖寄主细胞进行复制的通常并不把它们视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所以纳米细菌很可能是以一种特殊的生活规律维持生命的。有人认为1996年在火星陨石中发现的一种直径10nm的微小化石成分可能就是一种纳米细菌。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地下数公里发现的超微型细菌则被认为是由于在地下深处营养的长期极度贫乏导致细菌细胞的萎缩所致这些细菌的大小通常仅为正常细菌大小的千分之一也是纳米级的细菌用代谢产生的CO2作指标计算出这些超微菌的代谢速率仅为地上正常细菌的10-15有人认为它们需要100年才能分裂一次。
迄今为止所知的个体最大的细菌则是德国科学家舒尔茨H.N.Schulz1999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一种硫细菌sulfur bacterium其大小一般在0.10.3mm但有些可达0.75mm能够清楚地用肉眼看到。这些细菌生活在几乎没有氧气的海底环境细胞基本上全部由液体组成利用吸收到体内的磷酸盐和硫化物获得维持生命的能量。这些积累在细胞内的硫化物使细菌呈现出白色甚至像珍珠一样因此科学家将这种细菌命名为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即“纳米比亚硫黄珍珠菌”。见图1-7图中箭头所指的是直径在0.5mm的一个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菌体其体积几乎与下面所示的果蝇头部的大小相当。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细菌的代谢活动可在其生活的海底水域中产生丰富的磷酸盐足以构成磷灰石沉淀的条件可能是地球上磷元素循环的关键环节。
图1-7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菌体
1.3 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3.1 细胞壁
1.3.1.1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
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大2080nm和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teichoic acid亦称垣酸。肽聚糖是以1550层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的网套覆盖在整个细胞上与细胞膜的外层紧密相连图1-10引自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2005。磷壁酸为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所特有是由多个850个核糖醇ribitol或甘油glycerol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成的一种酸性多糖图1-11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 2003在核糖醇或甘油上通常还含有D-丙氨酸和其他的糖如葡萄糖、半乳糖和鼠李糖等。根据结合部位可将磷壁酸分为壁磷壁酸wall teichoic acik和膜磷壁酸membrane teichoic acid两种其中的壁磷壁酸长链一端与肽聚糖上的胞壁酸共价联结另一端伸出肽聚糖层游离于细胞壁外其含量会随培养基成分有所改变用稀酸或稀碱液可以提取膜磷壁酸又称脂磷壁酸LTA其长链末端糖脂与细胞膜外层糖脂共价联结另一端则亦穿越肽聚糖层呈游离状态可用45%热酚水提取,也可用热水从脱脂的冻干细菌中提取。
图1-10 G+细菌细胞壁结构
图1-11 磷壁酸的结构
大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含脂量极低但在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细菌的细胞壁却含有丰富的叫做分支菌酸mycolicacid的脂类其结构中的R1和R2为很长的碳氢链棒杆菌的分支菌酸由3235个碳原子组成分支杆菌的分支菌酸由7585个碳原子组成分支菌酸与肽聚糖复合在一起分支杆菌之所以具有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ing的特性是因其细胞中含分支菌酸的缘故。在白喉棒杆菌C.diphtheriae和结核分支杆菌中有一种被称为索状因子cord factor的分支菌酸的衍生物具有毒性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另外在A群链球菌streptococcus A细胞壁中有特异性M蛋白具有抗吞噬作用。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细胞壁中有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一种单链多肽相对分子质量约13000它与肽聚糖共价结合对胰酶敏感具有抗吞噬作用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SPA将磷壁酸上的噬菌体受体遮盖住所以它还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作用。
1.3.1.2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
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较薄1015nm但结构较复杂图1-12引自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2005除含有12层的肽聚糖结构外还有其特殊组分的外膜OM。外膜位于G-菌细胞壁外层是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三部分组成的膜有时也称其为外壁OW
图1-12 G-细菌细胞壁结构
1脂多糖 脂多糖LPS是G-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lipid A、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O-特异侧链O-specific side chain三部分组成习惯上将G-菌细胞壁中的LPS分子作为一个整体称为细菌内毒素endotoxins。LPS三部分的特性为①类脂A也称脂质A是一种糖磷脂由N-乙酰葡糖胺双糖、磷酸与多种长链脂肪酸组成它是G-菌内毒素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各种G-菌类脂A的化学结构与成分极为相似无种属特异性②核心多糖位于类脂A的外层由2-酮基-3-脱氧辛糖酸KDO、一种七碳糖L-甘油-D-甘露庚糖、半乳糖及葡糖胺组成一端通过KDO残基连接在类脂A上另一端通过葡萄糖残基与O-特异侧链相连同一属细菌的核心多糖相同所以具有属的特异性③O-特异侧链位于LPS的最外层露在表面之外是由数个至数十个最多可达40个重复的寡糖单位如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n及阿可比糖36-二脱氧-D-半乳糖或其他糖所构成的多糖链糖的种类、顺序和空间构型是菌株特异的这就形成了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及株的特异性。
2外膜蛋白 外膜蛋白OMP是指嵌合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蛋白有20余种但多种OMP的功能还未清楚。其中的脂蛋白lipoprotein是一种通过共价键使外膜层牢固地连接在肽聚糖内壁层上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200。另有两种蛋白研究的较为清楚都称为孔蛋白porin每个孔蛋白分子是由三个相同相对分子质量3600蛋白亚基组成的一种三聚体跨膜蛋白中间有一直径约1nm的孔道通过孔的开、闭可阻止某些抗生素进入外膜层。已知有两种孔蛋白一是非特异性孔蛋白nonspecific porin其充水孔道可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800900的任何亲水性分子如双糖、氨基酸、二肽和三肽另一为特异性孔蛋白specific porin或specific channel protein其上存在专一性结合位点只容许一种或少数几种相关物质通过其中最大的孔蛋白可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如维生素B12和核苷酸等。除脂蛋白和孔蛋白外还有一些OMP与噬菌体的吸附或细菌素的作用有关。
3周质空间 周质空间periplasmic spaceperiplasm又称周浆空隙、壁膜间隙在G菌中一般指细胞壁的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厚约1215nm一薄层肽聚糖处于其间呈胶状。在周质空间中存在着多种周质蛋白periplasmic proteins包括水解酶类如蛋白酶和核酸酶等、合成酶类如肽聚糖合成酶等、结合蛋白具有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受体蛋白与细胞的趋化性相关等。目前对周质空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在G+菌中无周质空间、有的认为也存在在G-菌中,有的认为是仅在肽聚糖内膜与细胞膜之间。
1.3.1.3 古生菌的细胞壁
尽管古生菌可以是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但研究表明其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特性却与真细菌不同。
在古生菌中,除了热原体属没有细胞壁外,其余都具有与真细菌类似功能的细胞壁。然而,从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来看,则差别甚大。已研究过的一些古生菌,在它们的细胞壁中没有真正的肽聚糖,而是由多糖(假肽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构成的。综合起来,古生菌的细胞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假肽聚糖细胞壁 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古生菌的细胞壁是由假肽聚糖pseudopeptidoglycan组成的。它的多糖骨架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N-acetyltalosaminouronic acid以β-13糖苷键不被溶菌酶水解交替连接而成连在后一氨基糖上的肽尾由L-Glu、L-Ala和L-Lys三个L型氨基酸组成肽桥则由L-Glu一个氨基酸组成。
2独特多糖细胞壁 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古生菌的细胞壁含有独特的多糖并可染成革兰氏阳性。这种多糖含半乳糖胺、葡糖醛酸、葡萄糖和乙酸不含磷酸和硫酸。
3硫酸化多糖细胞壁 一属极端嗜盐古生菌——盐球菌属Halococcus的细胞壁是由硫酸化多糖组成的。其中含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和它们的氨基糖以及糖醛酸和乙酸。
4糖蛋白细胞壁 极端嗜盐的另一属古生菌——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的细胞壁是由糖蛋白glycoprotein组成的。其中包括葡萄糖、葡糖胺、甘露糖、核糖和阿拉伯糖而它的蛋白部分则由大量酸性氨基酸尤其是天冬氨酸组成。这种带强负电荷的细胞壁可以平衡环境中高浓度的Na+从而使其能很好地生活在20%25%高盐溶液中。
5蛋白质细胞壁 少数产甲烷菌的细胞壁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但有的是由几种不同蛋白组成如甲烷球菌属Methanococcus和甲烷微菌属Methanomicrobium而另一些则是由同种蛋白的许多亚基组成的如甲烷螺菌属Methanospirillum
1.3.1.4 缺壁细菌
缺壁细菌泛指那些无细胞壁或细胞壁成分不全的细菌,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通过人工方法去除的。虽然细胞壁是原核生物的最基本构造,但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在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发生缺细胞壁的种类;此外,在实验室中,还可用人为的方法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壁进行酶解获得缺壁细菌。现将四种类型的缺壁细菌,做以下归纳:
水产养殖动物病原细菌学
1L型细菌 1935年Klieneberger等在所工作的英国李斯德预防医学研究所Lister Institure of Preventive Medicine发现一种由自发突变所形成的细胞壁缺损细菌——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它的细胞膨大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由于李斯德预防医学研究所的第一字母是“L”故称其为L型细菌L-form of bacteria。后来发现许多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都可形成L型。严格地说L型细菌应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所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CWDB菌株。
2原生质体及球状体 原生质体protoplast是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的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球状体sphaeroplast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着部分细胞壁尤其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原生质体一般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形成。原生质体和球状体的共同特点是无完整的细胞壁细胞呈球状对渗透压极其敏感革兰氏染色阴性即使有鞭毛也无法运动对相应噬菌体不敏感细胞不能分裂等等当然如在形成原生质体或球状体以前已有噬菌体侵入则噬菌体仍能正常复制、增殖和裂解菌体同样如在形成原生质体前正在形成芽孢则该芽孢也仍能正常形成。原生质体或球状体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故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
3支原体 支原体属Mycoplasma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因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所没有的甾醇所以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1.3.2 细胞壁外的表层结构
1.3.2.1 表面层
表面层简称S层S-layer是某些细菌的一种特殊表层结构完整地包裹菌体。由同型蛋白或糖蛋白组成呈类晶格结构分子量为40170ku多为弱酸蛋白含有40%60%的疏水氨基酸没有或很少有含硫氨基酸。在G真细菌和G古生菌中S层存在于胞壁肽聚糖层上在G真细菌中S层同胞壁外膜的LPS相连接在某些缺肽聚糖层的G古生菌中S层同细胞质膜直接相连并部分嵌入其中这时它成为细胞质膜外的唯一的胞壁组分。S层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可作为保护性外被、细胞吸附和识别、分子筛、捕捉分子和离子、酶的支架和毒力因子等细菌表面的很多酶是以S层作支架而存在的。
1.3.2.2 糖被
糖被又称被外多糖是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糖被的有无、厚薄等除与菌种的遗传性相关外还与环境尤其是营养条件密切相关。按糖被的结构有关固定层次、层次厚薄等又可将其分为荚膜capsule或macrocapsule大荚膜、微荚膜microcapsule、黏液层slime layer和菌胶团zoogloea。糖被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多肽或蛋白质尤以多糖居多。
1荚膜及微荚膜 荚膜是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分泌并包裹在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性物质较紧密地结合于细胞壁外。荚膜较厚一般≥0.2μm具有明显的外缘和一定的形状可经特殊的荚膜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因此亦称大荚膜微荚膜较薄0.2μm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可用免疫血清学方法显示。图1-13显示一种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的荚膜负染色的不着色区此图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3
图1-13 一种不动杆菌的荚膜
2黏液层及菌胶团 若产生的黏液性物质量大与细胞表面的结合比较疏松且边界不明显比较容易变形所以也常易扩散到培养基中。在液体培养时会使培养基的黏度增加则称为黏液层。另外有的细菌如生枝动胶菌Zoogloea ramigera分泌的黏液能将许多菌体黏合在一起形成大型黏胶物则称为菌胶团它是细菌群体的共同糖被。
糖被中富含水其含糖组分依菌种不同有所差异甚至在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间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践中可依此进行细菌的免疫血清学分型。大部分细菌的糖被由多糖组成如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与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等的糖被是葡萄糖和果聚糖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等的糖被是杂多糖有些细菌的糖被由多肽或多肽与多糖的复合物组成如炭疽芽孢杆菌的是聚-D-谷氨酸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的为多肽与多糖的复合物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的糖被为多肽—多糖—磷酸复合物。糖被的存在并不是细菌生存所必需的用理化方法将其去除后并不影响细菌的生命活动。
糖被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保护作用。因其富含水分,可保护细菌免于干燥的损伤;抗吞噬作用,能够逃避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有保护菌体避免或减少受溶菌酶、补体、抗菌抗体、抗菌药物等物质的损伤作用。②致病功能。糖被为细菌主要表面抗原,它构成了某些病原菌的毒力因子,同时也是某些病原菌发挥致病作用时所必需的黏附因子。③贮藏养料。糖被是聚合物,所以也是细菌的一种贮藏性物质,可以在营养缺乏时动用。
1.3.3 细胞壁外的附件
1.3.3.1 鞭毛
细菌的鞭毛是一端连于细胞膜、一端游离细长的波形纤丝状物。几乎所有螺形菌、约半数的杆菌和少数球菌均有鞭毛鞭毛长1520μm、直径0.010.02μm不同种细菌的鞭毛数量不一从12根到数十根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亦称鞭毛蛋白flagellin
根据鞭毛着生的位置和数目可将其分为几种类型。仅在菌体的一端着生一根鞭毛的称为一端单毛菌monotricha或单毛菌在菌体两端各着生一根鞭毛的称为两端单毛菌amphitrichate或双毛菌在菌体的一端或两端生有多根一丛鞭毛的称为丛毛菌lophotricha仅在一端着生的也常称一端丛毛菌cephalotricha在菌体周身遍布有许多根鞭毛的称为周毛菌peritricha。图1-14和图1-15均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3
图1-14 几种主要类型鞭毛菌
图1-15 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的鞭毛与菌毛×15 000
1鞭毛的结构 细菌鞭毛由基体base body、鞭毛钩hook和鞭毛丝filament三部分构成。图1-16及图1-17引自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2005
图1-16 革兰氏阴性菌鞭毛的超微结构
图1-17 细菌鞭毛超微结构示意图
①基体又称基础小体指嵌在细胞壁与细胞膜中的鞭毛根部由1013种不同的蛋白质亚基组成。G菌的基体由一根圆柱和两对同心环组成一对是Mmembrane环和Ssupramembrane简称M环M ring和S环S ring附着在细胞膜上另一对是Ppeptidoglycan环和Llipopolysaccharide简称P环P ring和L环L ring连接在细胞壁的肽聚糖和外膜的脂多糖上。G+菌的细胞壁无外膜其鞭毛只有M和S一对同心环。
②鞭毛钩又称钩状体位于鞭毛伸出菌体之处呈约90°的钩状弯曲。鞭毛由此转弯向外延伸成为鞭毛丝。它是连接鞭毛丝与基体的部分较短直径较鞭毛丝大约0.017μm由与鞭毛蛋白不同的单一蛋白质组成。
③鞭毛丝又称丝状体指伸在细胞壁之外的纤丝状部分呈波形是由数条鞭毛蛋白亚基并排螺旋状排列围成的一个中空圆柱体。鞭毛丝抗原即细菌的鞭毛抗原简称HhauchH抗原。鞭毛蛋白是一种弹力纤维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骨骼肌中的肌动蛋白actomyosin相似可能与鞭毛的运动性有关。
2鞭毛与细菌的运动 鞭毛具有推动细菌运动的功能因此也常将鞭毛称为细菌的运动器官。一般认为细菌鞭毛主要是通过其基部旋转rotation来推动细菌运动的它犹如轮船的螺旋桨。鞭毛基部的基体可视为“马达motor它以细胞膜上的质子动势proton motive potential作为能量在有关蛋白的共同作用下推动鞭毛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使菌体运动图1-18及图1-19引自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2005。细菌的运动速度很快如单鞭毛的霍乱弧菌每秒钟移动可达55μm周毛菌的移动较慢每秒钟为2530μm。
图1-18 鞭毛旋转与细菌运动之间的关系
图1-19 鞭毛的运动机制
细菌的运动具有趋向性taxis或tactic movement表现为趋化性chemotaxis和趋渗性osmotaxis等。这是因为能运动的细菌具有接收环境信号的特异信号受体signal receptor能接收不同的理化和生物性刺激而作出相应反应如果信号是化学物质则表现为趋化性。在G菌中受体分子存在于壁膜间隙有的受体分子也是具有运输功能的结合蛋白作为相应化学物质的结合受体在G+菌中受体分子是胞壁蛋白有的也具有运输作用。在水体沉积物中的有些细菌如向磁水螺菌Aquaspirillum magnetotacticum具有趋磁性magnetotaxis沿地球磁场方向运动。当环境中存在对菌体损伤的有害物质时有鞭毛的细菌当获得信号后可以转变运动方向逃离有害物质以保存自体。另一方面有些细菌的鞭毛是与致病性有关的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等能通过活泼的鞭毛运动可以穿透覆盖在小肠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使菌体黏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繁殖并产生毒性物质等以致病变的发生。
已知鞭毛并非是使细菌具有运动功能的唯一结构有些细菌能运动但并非依赖于鞭毛。如螺旋体Spirochaeta无鞭毛可靠其轴丝axial fiberaxial filament的旋转或收缩进行弯曲扭动或蛇一样运动若游离生活则细胞沿纵轴游离、若固着在固体表面则细胞就向前爬行另一群称为螺原体Spiroplasma的细菌也是靠细胞弯曲运动的但未发现其有轴丝其运动机制尚不清楚还有一些细菌如黏细菌myxobacteria及发硫菌属Thiothrix、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颤蓝细菌属Oscillatoria、纤发菌属Leptothrix、螺菌属Spirillum、噬纤维菌属Cytophage中的少数细菌能做沿着固体表面的滑行运动即滑动gliding motiligy某些水生细菌可通过其气泡来调节它们在水中的位置某些蓝细菌Cyanobacteria它们只能在潮湿的固体表面移动。
3鞭毛的位相变异 在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有的细菌鞭毛抗原H抗原具有两相相和第Ⅱ相被称为双相菌仅有其中一相的为单相菌。将同时存在第相和第Ⅱ相的双相菌株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基所得菌落有的是第相、有的是第Ⅱ相若任意挑选第相或第Ⅱ相中的1个菌落在培养基上多次移种后其后代可以出现部分是第另一部分是第Ⅱ相的菌落这种现象被称为鞭毛的位相变异phase variation。在刘志恒主编《现代微生物学》2002简述了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鞭毛抗原位相变异的机制现摘录如下供参考。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鞭毛蛋白抗原有两种分别由H1和H2基因编码。细菌鞭毛蛋白由H1基因编码表达时细菌的鞭毛血清型为H1型细菌鞭毛蛋白由H2基因编码表达时细菌鞭毛的血清型为H2型即Ⅱ相。相或Ⅱ相的细菌进行分裂时分别以1/100的频率产生另一相的子细菌。
H1基因和H2基因分别位于不同位置H2基因与编码阻遏H1基因表达的阻遏蛋白Rh1repressor of H1基因连锁图1-20。H2基因表达时rh1基因也同时表达阻遏蛋白Rh1便阻遏H1基因的表达当H2基因不表达时rh1也不表达这时H1基因便表达鞭毛的血清型便从H2型转变为H1型。
图1-20 编码H1与H2-rh1基因结构与表达
H2-rh1转录单位的表达受其上游995bp一段DNA的排列方向控制这段DNA的两端为14bp的反向重复序列1RL 1RR。H2-rh1的启动子位于995bp序列的末端起始密码子与这段序列相隔16bp。这段序列中有编码重组酶基因hin催化这段序列末端的反向重复序列进行特异性位点重组。当启动子靠近H2-rh1转录单位时则H2-rh1转录单位表达细菌鞭毛的血清型为H2型。995bp片段倒位后启动子结构就远离H2-rh1转录单位H2-rh1就不能表达H1基因便表达细菌的血清型便转变为H1型。
1.3.3.2 菌毛
菌毛曾有多种译名如纤毛、伞毛、线毛或须毛等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直径0.0030.014μm、中空、短长0.22.0μm、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黏附于物体表面的功能图1-21由本书作者提供。菌毛着生于细胞膜上穿过细胞壁后伸展于体表。在许多G菌和少数G+菌的菌体表面均存在菌毛每个菌体约有250300根菌毛其化学组分是菌毛蛋白pilin菌毛由许多菌毛蛋白亚基围绕中心作螺旋状排列呈中空管状。
图1-21 显示一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毛F1987
菌毛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黏附作用尤其是肠致病性的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霍乱弧菌等能依赖其菌毛黏附于肠上皮细胞发挥致病作用淋病奈瑟氏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能借菌毛在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定殖致病还有的通过在有机物质表面黏附在某些传染病的传播上发挥作用如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借其菌毛黏附在甲壳类水产动物表面传播疾病还有的细菌好氧菌或兼性厌氧菌能通过菌毛使菌体吸附在固体或液体表面形成菌膜pellicle和浮渣scum以获得充分的氧气。另外菌毛也是许多G菌的抗原成分称为菌毛抗原属于表面抗原即KK抗原的范畴。
1.3.3.3 性毛
又称性菌毛sex-pili或F-pili或性丝见于少数的G菌中图1-22由本书作者提供。其构造与组成同菌毛相似但比菌毛少一个菌体一般仅110根、长且粗。性毛受质粒携带的一种称为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 factor的基因编码故亦常将性毛称为F菌毛带有性毛的细菌称为F+菌或雄性菌无性毛的为F菌或雌性菌。当F+菌与F菌相遇时F+菌的性毛与F菌的相应性毛受体结合F+菌体内的质粒或核质片段等遗传物质可通过中空的性毛进入F菌体内这个过程称为接合conjugation。细菌的毒力、耐药性等性状可通过此方式传递。此外性毛也是某些噬菌体吸附于菌细胞的受体。
图1-22 显示一株同图1-21的大肠埃希氏菌的性毛
1.3.3.4 纤丝
纤丝指存在于菌细胞表面、比菌毛短且细的多、可覆盖整个菌细胞表面的一种毛发状结构。目前对多数细菌这种纤丝的性质与功能尚未十分明了对有的已有所了解。已知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细胞壁上的脂磷壁酸LTA就是这种纤丝结构它与M蛋白结合交织排列于菌体表面能够介导细菌与宿主细胞的纤连蛋白fibronectin或其他表面分子相结合发挥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LTA是几乎所有G菌都有的一种组分可能对许多G菌都有促进黏附的作用。
1.3.3.5 微管与微泡
细菌中存在的微管与微泡结构在一般的《微生物学》书中尚较少记载。下述的相应内容及图均引自蔡保健著《医学微生物电子显微镜图谱》1990以供参考。
微管是几乎所有真核细胞中均有的蛋白质性质的细胞器曾有人报道过细菌中的奇异变形菌Proteus mirabilis有微管构造但在其他细菌中很少见到。通过对脑膜炎奈瑟氏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的超微结构研究发现血清群B的细菌中有微管结构存在。微管的直径大约为916nm至于它的功能尚不能确定。图1-23显示细菌的微管结构微管直径1214nm在菌体内、外均可见到图1-24显示细菌经负染色后可见到微管样构造从菌体内通向菌体外图1-25显示菌体内大量的微管样构造图1-26显示微管从菌体内通向菌体外并可见右上侧的一根鞭毛与菌体内的基体相连。
图1-23 细菌的微管结构×82 000
图1-24 显示经负染后可见的微管样构造从菌体内通向菌体外×38 500
图1-25 显示菌体内含有的大量微管×150 000
图1-26 显示微管从菌体内通向菌体外及鞭毛×176 000
微泡是很多种细菌中都存在的大小不等的泡状结构一般只见到它有一层电子较致密的膜有些细菌在菌体内和菌体外都有这种结构直径为1070nm。微泡的形成是由菌体内出现通过细胞壁形成开始时可见到菌体与微泡相连然后渐渐脱离菌体。微泡内含有细菌内毒素并可能与细菌的毒力和致病力有关。图1-27显示经负染后见微泡与菌体相连这种微泡较大它只有一层电子致密的膜图1-28为超薄切片图像显示菌体周围有数量较多、直径为30nm大小的小微泡。
图1-27 细菌的较大的微泡×88 000
图1-28 细菌的小微泡×78 000
1.3.4 细胞质膜
细胞质膜cytoplasmic membrane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ne、细胞膜cell membrane或内膜inner membrane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富有弹性、呈双层膜结构的半透性薄膜图1-29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
图1-29 细菌细胞质膜结构的模式图
细胞质膜很薄约510nm由磷脂占20%30%和蛋白质占50%70%组成。其基本结构是磷脂双层phospholipid bilayer含有高度疏水的脂肪酸和相对亲水的甘油两部分磷脂的亲水和疏水两重性质使它具有方向性。由双层磷脂构成的质膜其疏水的两层脂肪酸链相对排列在内亲水的两层磷酸基则相背排列在外类似于G-菌细胞壁外层的双层磷脂结构,称为单位膜。这种排列结构,使质膜成为有效控制物质通过的屏障。
在常温下磷脂双分子层呈液态其中嵌埋着许多具有运输功能、有的分子内含有运输通道的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或称内嵌蛋白intrinsic protein含量约为膜蛋白的70%80%不容易从质膜中抽提出来也不溶于水溶液具有两亲性amphipathic。其疏水区段埋于类脂中、亲水区段伸向质膜外有的伸向质膜内、外两边又称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上面“漂浮”着疏松地附着于膜许多具有酶促作用的周边蛋白peripheral protein亦称边缘蛋白或周缘蛋白或称膜外蛋白extrinsic protein含量约为膜蛋白的20%30%,它们可溶于水溶液。此两类蛋白均可在磷脂表层或内层作侧向移动,以执行其相应的生理功能。
古生菌的质膜不同于其他原核生物它含二醚而不是酯其中甘油单位通过醚键连接到分支的长链碳氢化合物类异戊二烯上而不是同脂肪酸相连。古生菌能够在严酷的极端环境中滋生可能是由于醚键对高温和低pH等条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上一般不含胆固醇等甾醇这一点与真核生物明显不同。但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生物支原体则属例外在其细胞膜上因含有五环类固醇物hopanoides而增强了坚韧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缺壁所带来的不足。多烯类抗生素因可破坏含甾醇的细胞质膜所以可抑制支原体和真核生物的生长但对其他原核生物则无抑制作用。
细胞质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②构成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③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膜和多糖等的重要基地④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⑤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1.3.5 内膜系统
1.3.5.1 间体
间体mesosome又称中体或中介体是一种由细胞质膜内褶形成的囊状结构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多见于G+菌每个菌细胞含一至少数几个常位于菌体侧面侧中介体或靠近中部横隔中介体侧中介体与某些酶如青霉素酶的分泌有关横隔中介体可能与DNA复制、分配以及细胞分裂有关。
1.3.5.2 光合作用内膜
光合细菌有这种内膜系统细胞内的捕光色素存在其内。不同光合细菌的内膜结构不一样有的只是简单地陷入细胞之中有的则具备复杂的层状排列结构称为类囊体thylakoids如蓝细菌的光合作用膜。
1.3.5.3 非光合作用内膜
有些需氧的、氧化无机物和一碳化合物的细菌其呼吸酶类位于复杂的内膜系统上,这些简单物质氧化时产生的能量低,为获得强呼吸性活性,需要大量内膜以作补偿。
1.3.6 细胞质及内含物
1.3.6.1 核糖体与协作蛋白
核糖体或核蛋白体是核糖核蛋白体ribosome的简称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复杂细胞基质其中1/3为蛋白质、2/3为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呈粗糙的球形大小约1415nm×20nm分子质量大约为2.7×106u由50S和30S两个亚单位组成的70S其中50S亚单位含有1个5S rRNA和1个23S rRNA以及约32种不同蛋白30S亚单位含有1个16S rRNA和约21种不同的蛋白图1-30引自李阜棣、胡正嘉主编《微生物学》第5版2000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些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及红霉素能分别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和50S亚基结合后干扰其蛋白质合成从而呈现抑菌作用但这些药物对人的核糖体真核生物为80S则无作用。
图1-30 原核生物核糖体结构示意图
由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不同自然形式并非自发完成的现已明了新合成的多肽链是依靠一类特殊的“协作蛋白helper protein”来完成折叠的这种蛋白被称作“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它仅能识别未折叠的多肽或部分变性蛋白不与天然蛋白结合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在有些情况下当新的多肽发生不适当折叠或聚集为非功能复合物时分子伴侣总是参加抑制折叠错误的发生或转变任何错误的折叠。另外分子伴侣还有保护细胞免受热损伤及其他不利的恶劣条件的作用当细胞遇到高温及其他不利因素时分子伴侣的浓度显著增加此时的分子伴侣往往也被称作热激蛋白heat-shock protein或恶劣蛋白stress protein。如将大肠杆菌的培养温度从30℃提高到42℃则在5min内有20种不同的热激蛋白大量增加若提高到致死温度热激蛋白仍然被合成但其他蛋白大都停止合成。再者分子伴侣还在其他蛋白质越膜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3.6.2 贮藏物
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不是细菌的恒定结构不同种细菌有不同的胞质颗粒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环境或生长期亦可不同可作为能源或结构成分的材料它们无膜或有一层薄膜包裹。
1聚-β-羟丁酸 聚-β-羟丁酸PHB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种折射的、单层膜包起来的、大小变化很大的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用亲脂类染料苏丹黑sudan black或尼罗蓝nile blue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见到。PHB颗粒是D-3-羟丁酸的直链聚合物其中的n一般大于106。PHB于1929年被发现现今已发现60个属以上的细菌能合成并贮藏PHB。这类细菌大多数在富碳源、贫氮源的条件下生长时有PHB颗粒积累当生长条件逆转时则PHB颗粒便降解所以PHB颗粒是一种碳源和能源的贮藏物它相当于真核细胞中的脂肪。近年来又发现在一些好氧菌和厌氧光合菌中还存在类PHB化合物它们与PHB仅是R基不同RCH3时即为PHB这类化合物统称为聚羟链烷酸PHA
2多糖类贮藏物 包括糖原和淀粉类在真细菌中以糖原为多许多细菌在碳源过量而氮源限量的条件下生长时有大量可高达菌体干重的50%)糖原积累。细菌淀粉和糖原同属于葡聚糖,都是碳源和能源的贮藏物。
3异染粒 异染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又称迂回体或捩转菌素volutin granules这是因其最早是在迂回螺菌Spirillum volutans中被发现并可用美蓝或甲苯胺蓝染成红紫色的缘故。颗粒大小为0.51.0μn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分子呈线状其n值在26106之间一般在含磷丰富的环境下形成功能是贮藏磷元素和能量并可降低细胞的渗透压。在白喉棒杆菌和结核分支杆菌中很易见到因此也可用于对有关细菌的鉴定。异染粒常位于菌体两端因此又称极体polar body
4藻青素 藻青素cyanophycin通常存在于蓝细菌cyanobacteria是一种内源性氮源贮藏物同时还兼有贮存能源的作用。一般呈颗粒状由含精氨酸和天冬氨酸11的分支多肽所构成相对分子质量在25000125000范围内。
5元素硫颗粒 硫细菌sulfur bacteria、紫色细菌purple bacteria、绿色细菌green bacteria和蓝细菌等光合细菌在富含H2S的环境中会有高折射的元素硫颗粒形成或贮存在菌体内或分泌到菌体外元素硫颗粒也是硫源与能源的贮存物。
1.3.6.3 磁小体
1975年由勃莱克摩R.P.Blakemore在一种称为折叠螺旋体Spirochaete plicatilis的趋磁细菌中发现。目前所知的趋磁细菌主要为水螺菌属Aquaspirillum和嗜胆球菌属Bilophococcus的细菌。这些细菌细胞中含有大小均匀长度在20100nm、数目不等每个细胞内有540颗的磁小体magnetosome其成分为Fe3O4是外包一层磷脂、蛋白或糖蛋白膜的磁块晶体形状为平截八面体、平行六面体或六棱柱体等。其功能是导向作用即借鞭毛游向对该菌最有利的泥、水界面微氧环境等处生活。
图1-31为水螺菌属的向磁水螺菌的负染色电镜照片该菌现已归入磁螺菌属Magnetospirillum名为向磁磁螺菌Magnetospirillum magnetotacticum。菌细胞大小为0.3μm×2μm菌细胞内含有排列成链的磁小体磁小体颗粒使菌细胞沿磁场线排列该菌株分离于Durham New Hampshire的一个水处理厂图1-32显示了从向磁磁螺菌细胞内分离出来的磁小体颗粒每个颗粒约50nm长此两个图均引自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著杨文博等译《微生物生物学》2001
图1-31 向磁磁螺菌
图1-32 磁小体
1.3.6.4 羧酶体
在某些硫杆菌Thiobacillusspp.细胞内散布着由单层膜非单位膜围成的多角体内含物大小约10nm因其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所以被称为羧酶体carboxysome又称羧化体它在自养细菌的CO2固定中起作用。
1.3.6.5 气泡
气泡gas vocuoles是在许多光合营养型、无鞭毛运动的水生细菌中存在的充满气体的泡囊状内含物大小约0.21.0μm×0.075μm内由数排柱形小空泡组成气泡膜不具有常规的膜结构仅由片状排列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20000组成。其功能是调节细胞比重以使漂浮在最适水层中获得光能、O2和营养物质每个细胞中含几个至几百个气泡。如鱼腥蓝细菌属Anabaema、顶孢蓝细菌属Gloeotrichia、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暗网菌属Pelodictyon、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细菌的一些种中都有气泡。
1.3.6.6 质粒
质粒plasmid是存在于多种细菌中能自主复制的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通常都是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小型双链DNAcccDNA但在疏螺旋体Borrelia和链霉菌Streptomyces中发现有线状双链DNA质粒。此外在链球菌Streptococc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梭菌Clostridium和链霉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中还发现有单链环状质粒的存在。质粒上只有很少的基因一般不超过30个它们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遗传性状如接合或致育、抗药、产毒和致病等但这些性状并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多数质粒会自行或经某种理化因子处理后消失这一过程叫做质粒消除或自愈curing。有的质粒还能以附加体episome的形式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在染色体的控制下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有的质粒如抗药性质粒DNA中还有插入序列IS或转座子Tn因而能在质粒与质粒之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跳来跳去”所以具有介导细菌之间基因交换与遗传重组的重要功能。质粒有一定的宿主菌范围如G-菌的某些质粒不能在G+菌体内复制和表达反之亦然但有些质粒如RP4等耐药性质粒和性因子F质粒可在多种宿主菌细胞内存在它们被称为随和性质粒promiscuous plasmid或随意性质粒。在基因工程实验中为克服宿主范围的障碍往往可构建一些“穿梭质粒shuttle plasmid使“穿梭”于G+菌和G-菌之间或大肠杆菌与酵母菌yeast这样的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之间。质粒的种类很多相互间有相容性compatible和不相容性incompatible现象相容是指不同类的质粒能在同一宿主菌中共存不相容是指亲缘关系密切的不同质粒不能在同一宿主菌中共存。质粒分子的大小相差很大小至几个kb大至1000kb以上。有的质粒仅1个拷贝有的可超过100拷贝。有的质粒人们尚不知其特性和表型被称为隐蔽质粒cryptic plasmid或隐性质粒。有的质粒是与细菌染色体同步复制的其复制受到较严格的控制称为严谨型质粒stringet plasmid一般每个宿主细胞中仅含13个较低的拷贝数分子量一般较大如F、pSC101、RK2质粒等与染色体不完全同步复制的质粒为松弛型质粒relaxed plasmid其复制是在松弛控制之下每个宿主细胞中含有10个以上的较多拷贝数分子量一般较小作为基因工程载体主要是经改建的松弛型质粒如ColE1、pBR322质粒等。
1.3.7 核区
核区nuclear region又称核质体nuclear body、原核prokaryon、拟核nucleoid、核基因组genome、细菌染色体bacterial chromosome和染色质体chromatinic body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是细菌遗传信息的载体即基因组。它是一个大型环状双链DNA分子经高度缠绕而成的超螺旋结构其中央部位还有RNA与支架蛋白长度一般为0.253.00mm。每个细菌所含的核区数与该细菌的生长速度有关一般为14个在快速生长的细菌中核区DNA可占细胞总体积的20%。细菌的核区除在染色体复制的短时间内呈双倍体外一般均为单倍体。另外有的细菌本身就含两条染色体这与细胞生长分裂过程中复制的染色体的几个拷贝是不同的如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就存在两条染色体。再者细菌染色体一般以环状DNA分子存在但也有以线状存在的如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fumefaciens就有一条环状染色体和一条线状染色体。
细菌染色体DNA分子是一个很长的闭合环状closed-circular双链只有反复折叠形成高度缠绕的致密结构——超螺旋supercoiled才能存在于长度仅有DNA分子几百万分之一的菌体内。如大肠埃希氏菌染色体DNA是由约4700kb组成长约1.0mm但其菌体长仅23μm。小心地将大肠埃希氏菌染色体分离出来置于电镜下观察发现其由50100个结构域domain或环loop组成图1-33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3。每个环的大小在50100kb这些结构域的环其末端都固定在蛋白质—膜的核心core或支架scaffold此核心或支架与内膜系统中的间体相连。这种支架结构可起着阻止DNA分子旋转的屏障作用以确保结构域在拓扑学上是相互独立的。此外还在DNA复制后两个DNA子分子的分离中起作用。
图1-33 大肠埃希氏菌染色体的结构域
1.3.8 芽孢
芽孢spore是为数不多的产芽孢细菌spore-forming bacteria于生长发育后期在其菌体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折光性强、含水量极低、具有抗逆性的休眠体。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细菌细胞质、核质脱水浓缩形成的因其在菌细胞内形成所以也常称为内芽孢endospore或偶译为“内生孢子”。芽孢形成后其菌体细胞即失去活性芽孢可暂时留存于菌体但通常是菌体自溶、崩溃芽孢脱出游离于环境之中。每个细菌细胞只产生一个芽孢所以芽孢无繁殖能力一个芽孢发芽只能形成一个菌体细菌数量并未增加它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与其相比未形成芽孢而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体则可称为繁殖体vegetative form。芽孢的大小、形状和在菌体中的位置随菌种的不同有所差异此亦可作为对细菌鉴别的一个依据。如破伤风梭菌C. tetani的芽孢呈圆球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菌体宽使细菌形似鼓槌此类芽孢常被称为顶端芽孢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比菌体窄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此类芽孢常被称为中央芽孢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的芽孢多数为近端生呈椭圆形此类芽孢被称为偏端芽孢游离于菌体之外的芽孢称为游离芽孢图1-34显示了几种主要类型的芽孢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3。成熟的芽孢具有多层结构图1-35引自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2005图1-36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由外到内依次为①芽孢外壁exosporium这是一个保护层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组成②一层或几层芽孢衣sporecoat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大多数为角蛋白其中半胱氨酸和疏水氨基酸的含量很高芽孢衣很致密通透性差能抗酶和化学物质的渗入③皮层cortex很厚约占芽孢总体积的一半主要由一种为芽孢所特有的肽聚糖组成此种肽聚糖由丙氨酸亚单位、四肽亚单位、胞壁酸内酯亚单位重复组成图1-37a。此外还含有一种芽孢特有的化学物质——吡啶二羧酸DPA以及大量的Ca2+两者结合成吡啶二羧酸钙DPA-Ca图1-37b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3它们赋予了芽孢异常的抗热性皮层的渗透压很高④芽孢核心core通常由芽孢壁、芽孢膜、芽孢质和芽孢核区组成内含核糖体与DNA含水量极低。
图1-34 细菌芽孢的几种类型示意图
图1-35 炭疽芽孢杆菌的芽孢×151 000
图1-36 细菌芽孢结构模式图
图1-37 芽孢特有的皮层肽聚糖和DPA-Ca的结构
芽孢是代谢活性很低,对干燥、热、化学药物(酸类和染料)和辐射等具有高度抗性的休眠体。在很难觅到生物的沙漠中,就有大量枯草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芽孢。
绝大多数产芽孢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其中主要为好氧的芽孢杆菌属和厌氧的梭菌属细菌还有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和颤螺菌属Oscillospira只有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和锥柱杆菌属Metabacterium是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中的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也能产生芽孢。
在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5中记述产芽孢细菌通常在必需的养料碳源和/或氮源耗尽后停止生长即过了对数期转入稳定期时形成芽孢各种细菌有其形成芽孢的最适条件包括pH、供氧情况、温度、营养、培养基中的离子浓度和种类等。从形态上看芽孢形成sporegenesis可以划分为7个阶段图1-38形成芽孢前在菌体中往往先出现两个核区。阶段轴丝形成两个核区中的核物质渐渐浓缩并融合成一种丝状结构即轴丝axial filament阶段Ⅱ芽孢隔壁形成细胞膜内陷形成横膈膜即芽孢隔壁septum将菌体隔成一大一小的两个细胞阶段Ⅲ前芽孢形成小细胞被大细胞的细胞膜包在里面形成具有双膜的前芽孢forespore此时抗辐射性提高阶段Ⅳ原皮层形成先是合成芽孢肽聚糖并沉淀在双膜之间然后合成DPA并吸收大量Ca2+产生DPA-Ca复合物形成原皮层primordialcortex此时折光率提高芽孢外壁于此阶段开始出现且外膜消失阶段芽孢外衣形成先合成半胱氨酸和疏水氨基酸并沉淀在膜外表形成芽孢外衣阶段Ⅵ形成芽孢内衣芽孢衣形成结束此时内、外皮层也发育完毕芽孢成熟并出现抗热性阶段Ⅶ芽孢释放此时菌体裂解释放出芽孢遇合适条件后芽孢萌发形成营养细胞。
图1-38 芽孢形成的各个阶段
芽孢的萌发分为活化、发芽和生长三个阶段。通常一个芽孢如果没有被活化它在营养丰富的基质中也不会发芽。活化可由热刺激引起6070℃热处理几分钟常能引起休眠终止然后开始发芽芽孢休眠期破坏芽孢膨胀芽孢衣破裂和溶解芽孢内容物释放出来代谢活动增强芽孢的耐热和其他抗性消失折光缺失。许多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和糖类能在芽孢活化后引发萌芽。在营养环境里萌发后的核心开始生长芽孢原生质体形成新的物质最终发育成一个不含芽孢的营养体细菌图1-39取自诸葛健、李华钟主编《微生物学》2004
图1-39 芽孢的萌发
1.3.9 伴孢晶体
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还在芽孢旁边形成一粒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图1-40引自诸葛健、李华钟主编《微生物学》2004图1-41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3。一个细菌一般只产生一个伴孢晶体它的干重可达芽孢囊重的30%左右,由 18种氨基酸组成。伴孢晶体能杀死200多种昆虫尤其是鳞翅目的幼虫所以可将这类产伴孢晶体的细菌制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物农药即细菌杀虫剂。
图1-40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芽孢和伴孢晶体
图1-41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伴孢晶体示意图
1.3.10 细菌其他休眠状态的结构
细菌的休眠结构除上述的芽孢外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如固氮菌属Azotobacter细菌可产生厚壁、球形的孢囊cyst能抗干旱、紫外线和电离辐射但抗热性不强一个营养细胞仅能形成一个孢囊因此与芽孢一样也没有繁殖功能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发芽和重新进行营养生长甲基弯曲菌属Methylosinus细菌能形成外生孢子exospore虽抗干旱和热但不含吡啶二羧酸DPA黏球菌Myxococcus产生的黏液孢子myxospore对干旱、超声震动和紫外线等有较强的抗性但其抗热性远比细菌芽孢差此外还有由蛭弧菌属Bdellovibrio形成的蛭孢囊bdellocyst等等。
2 细菌的营养与代谢
2.1 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2.1.1 碳源
碳源source of carbon是在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为细菌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碳是细菌的基本营养元素可占一般细菌细胞干重的50%。从CO2到各种各样的天然有机化合物都可以作为细菌的碳源只是不同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的碳素化合物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仅能吸收利用CO2作为唯一碳源许多种类细菌能利用各种糖类和有机酸、很复杂的化合物如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仅能被很少种类的细菌所利用。绝大部分碳源物质被利用时还常常同时使细菌获得氧和氢分子氧是一些细菌不可缺少的成分分子氢则可作为能量来源。因此碳源物质通常也是能源物质但有些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的细菌所需能源则并非来自碳源物质。通常在实验室中培养细菌时所用碳源主要有葡萄糖、蔗糖、果糖、淀粉、甘油和一些有机酸等。
2.1.2 氮源
氮源source of nitrogen为细菌提供氮素来源此类物质主要用来合成菌细胞的含氮物质一般不作为能源只有少数自养菌能利用铵盐、硝酸盐同时作为氮源与能源。在碳源物质缺乏的情况下某些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利用某些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氮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也是核酸等重要细胞物质的必要元素。细菌能利用的氮源较广泛从分子态氮和无机氮化合物到有机含氮化合物都可以作为氮源只是不同细菌能够利用的氮源种类有较大差异。分子态氮一般只能被一部分细菌吸收同化多数细菌都能利用铵盐和硝酸盐绝大多数细菌都能从各种有机含氮化合物如尿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等吸收氮素成分。通常在实验室中培养细菌时所用氮源主要有蛋白胨peptone、牛肉浸膏beef extract、酵母浸膏yeast extract、铵盐、硝酸盐和尿素等。
2.1.3 无机盐
无机盐inorganic salt是细菌生长必不可少的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和作为某些细菌生长的能量物质等。其中又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前者包括磷、钾、镁、钙、硫、钠等后者有铁、硼、铜、锌、钼和钴等。由于不同种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尽相同所以微量元素这个概念也是相对的。通常在培养细菌时一般常是加入磷酸盐、硫酸盐、氯化钠等作为大量元素的来源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并不需要专门加入某种微量元素因为这些微量元素可以从其他营养物质所含的微量矿物质、自来水等中获得过量的微量元素会对细菌产生毒害作用。
2.1.4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通常指那些细菌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但细菌自身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包括某种维生素、氨基酸和核苷三类。最早发现的生长因子在化学本质上是维生素vitamin即早在1901年E.Wildiers发现酵母菌不能合成对其自身生长所需要的全部成分需要外界加入称为“生物活素bios以前曾用于表明促进酵母生长物质的专有名词的生长因子还发现在麦芽中存在这种可透析的、耐热的“bios”实际上即维生素B复合物。目前发现的许多维生素都能起到生长因子的作用。不同细菌对生长因子的需要量和种类不同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具有自己合成它们生长所需的全部生长因子的能力因而能在只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的基础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对于不能合成或只能合成部分它们所需生长因子的细菌培养时则需加入所需生长因子如科氏梭菌C.kluyveri生长需要生物素和对氨基苯甲酸。除了我们所了解的必需加入某种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的细菌在培养时加入培养基中外有时对某些细菌生长所需生长因子的本质还不了解通常在培养基中要加入酵母浸膏、牛肉浸膏及动植物组织液等天然物质以满足其需求。
2.1.5 水
水是细菌生长必不可少的,其生理功能主要有:①起到溶剂与运输介质的作用;②参与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③维持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④作为热的良好导体,能有效地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并及时将热迅速地散发到胞外,从而有效地控制细胞内温度的变化;⑤保护充足的水分,是细胞维持自身正常形态的重要因素;⑥细菌通过水合作用与脱水作用控制由多亚基组成的结构,如酶、鞭毛等的组装与解离。因此,在培养细菌时,培养基中的水分是要充足的。
2.2 细菌的营养类型
2.2.1 光能无机营养型
光能无机营养型photolithotroph或称光能无机自养型photolithoautotrophy亦称光能自养型photoautotrophy是一类能以CO2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并利用光能进行生长的细菌蓝细菌cyanobacteria、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属于这种类型。这些细菌都具有光合色素所以能使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供菌体利用。
2.2.2 光能有机营养型
光能有机营养型photoorganotroph或称光能有机异养型photoorganoheterotrophy亦称光能异养型photoheterotrophy。此类细菌不能以CO2作为主要碳源或唯一碳源需以简单的有机物如有机酸、醇等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另外此类细菌在生长时大多数除需要某些简单有机物外还需少量维生素。它们中的一些类群还能在黑暗、好氧条件下停止合成光合色素依赖于环境中的少量有机物进行化能异养在有光、厌氧条件下才表现为光能有机营养型。
2.2.3 化能无机营养型
化能无机营养型chemolithotroph或称化能无机自养型chemolithoautotrophy亦称化能自养型chemoautotrophy是一类能从无机物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并以CO2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的细菌。由于无机物氧化时产能有限以致此类细菌的生长较迟缓。按被氧化无机物种类的不同可将此类细菌分为不同的类群包括氢细菌hydrogen bacteria、硝化细菌nitrifying bacteria、硫化细菌sulfur bacteria和铁细菌iron bacteria。此类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和水域环境中在自然界物质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2.4 化能有机营养型
化能有机营养型chemoorganotroph或称化能有机异养型chemoorganoheterotrophy亦称化能异养型chemoheterotrophy。这是一类以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的细菌大多数细菌均属此类已知的所有致病菌均属此种类型。另外根据此类型细菌利用有机物性质的不同又可将它们分为腐生型metatrophy和寄生型paratrophy两大类前者可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如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作为碳源后者则是寄生在活的寄主机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离开寄主就不能生存在腐生型和寄生型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中间类型即兼性腐生型facultive metatrophy和兼性寄生型facultive paratrophy已知的致病菌几乎都是这种兼性寄生型。
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某种氨基酸、维生素等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则称为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相应的野生型菌株称为原养型prototroph。这种营养缺陷型菌株常用来进行细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另需明确无论何种分类方式不同营养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的。异养型细菌并非绝对不能利用CO2只是不能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而且在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也可将CO2同化为细胞物质同样自养型细菌也并非不能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另外有些细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时其营养类型也会发生改变如紫色非硫细菌purple nonsulphur bacteria在无有机物时可以同化CO2为自养型当存在有机物时又可以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此时它为异养型。再者紫色非硫细菌在光照和厌氧条件下可利用光能生长为光能营养型在黑暗与好氧条件下能依靠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生长此时为化能营养型。细菌营养类型的可变性无疑有利于提高细菌在环境条件变化时的生存适应能力。
2.3 细菌的代谢
2.3.1 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亦称异化作用是指通过一系列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作用将复杂的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产生能量的过程。一般可将分解代谢分为三个阶段图1-42引自沈萍主编《微生物学》2000第一阶段是将蛋白质、多糖及脂类等大分子营养物质降解成氨基酸、单糖及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第二阶段是将第一阶段产物进一步降解成更为简单的乙酰辅酶A、丙酮酸以及能进入三羧酸循环的某些中间产物在这个阶段会产生一些ATP、NADH及FADH2第三阶段是通过三羧酸循环将第二阶段产物完全降解生成CO2并产生ATP、NADH及FADH2。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产生的ATP、NADH及FADH2通过电子传递链被氧化可产生大量的ATP。
图1-42 分解代谢的三个阶段
2.3.2 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亦称同化作用是指从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等化合物。合成作用必须具备三要素即小分子前体物质、能量和还原力这三要素主要是从分解代谢中获得因此细胞中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是密切相关的分解反应常常不进行到底有些中间产物根据细菌的需要直接转入合成途径。合成代谢所利用的小分子物质除来源于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图1-43引自沈萍主编《微生物学》2000也可是环境中的小分子营养物质。
图1-43 合成代谢示意图
在代谢过程中细菌通过分解代谢产生化学能光合细菌还可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这些能量除用于合成代谢外还可用于细菌的运动和运输另有部分能量以热或光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细菌产生和利用能量及其与代谢的关系如图1-44引自沈萍主编《微生物学》2000所示。
图1-44 能量与代谢关系示意图
无论是分解代谢还是合成代谢,代谢途径都是由一系列连续的酶促反应构成的,前一步反应的产物是后续反应的底物,细胞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地调节相关的酶促反应,来保证整个代谢途径的协调性和完整性,从而保证细胞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除了产生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初级代谢产物和能量外,还会产生一些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色素、抗生素、细菌素、激素、生物碱和毒素等。次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限定在某些特定细菌中生成,因此它们没有一般性的生理功能,也不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虽然对它们本身可能是重要的。尽管次级代谢产物对菌细胞本身的生理功能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但这类产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也是细菌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另外,已知有的次级产物是与病原菌的致病作用相关联的,如病原菌所产生的毒素,是构成病原菌直接的毒力因素。
3 细菌的生长繁殖
3.1 细菌的个体生长
细菌一般是以二等分分裂法binary fission进行无性繁殖的裂殖fission。一个菌体分裂为两个菌体的间隔被称为世代generation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generation time即代时。因而代时也就是群体菌细胞数目扩大1倍所需的时间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大肠埃希氏菌及许多其他病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裂一次仅需20min称为一代但细菌染色体DNA的复制约需40min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上一轮的复制还未完成时下一轮的细胞分裂已经启动此外染色体DNA存在多个复制叉可使子代的染色体DNA同时开始部分复制。结核分支杆菌的繁殖较慢一般需1820h才分裂一次。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细菌二分裂时DNA先复制接着形成横隔壁最后子细胞分裂。另有少数细菌以其他方式进行繁殖如柄杆菌属Caulobacter细菌的不等二分裂unequal binary fission即通过二分裂后形成两个不同的子细胞其一有柄、不运动另一有鞭毛、无柄、能运动暗网菌属Pelodictyon细菌的三分裂trinary fission即该属的细菌一般也是按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但有时一个菌细胞也可以按Y形形成三个子细胞蛭弧菌属Bdellovibrio细菌的多分裂亦称复分裂multiple fission即蛭弧菌寄生于细菌细胞内先形成弯曲的长杆状菌体然后多处同时分裂成多个弧形子细胞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细菌的出芽繁殖亦称芽殖budding即先在母体细胞表面形成一个小突起并逐渐增大再脱离母体细胞后形成新的个体子细胞。
3.2 细菌的群体生长与生长曲线
3.2.1 迟缓期
迟缓期lag phase亦称延缓期是细菌在一个新环境中的适应过程表现为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合成和积累足够量的酶、辅酶和某些中间代谢产物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此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按菌种、接种菌的菌龄和菌量以及营养物质的不同表现出差异一般约为14h。
3.2.2 对数期
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又称指数期exponential phase细菌表现生长迅速以恒定速度进行分裂繁殖。此期的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20→21→22→23→24……在生长曲线图上活菌数的对数呈直线上升增长极快达到顶峰状态。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均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抗菌药物的作用均较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理化反应、药物敏感性、致病作用与毒力强度等均以选用此期的为佳。一般的细菌对数期在培养后的818h。
3.2.3 稳定期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积聚pH下降等使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死亡菌数逐渐上升细菌的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时为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此期的总菌数虽仍有增加但活菌数保持相对不变。此期的细菌形态和生理性状常有改变如革兰氏阳性菌的染色反应可变为阴性一些细菌的芽孢、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也多在此期产生。
3.2.4 衰亡期
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数越来越多死菌数超过活菌数为衰亡期decline phase或death phase。此期细菌形态明显改变出现多形态的衰退型菌体变长、肿胀或扭曲有的菌体自溶以致难于辨认生理代谢活动也趋于停滞。因此陈旧培养的细菌难以鉴定。
细菌的生长曲线,在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中均有一定意义。但需明确,这种生长曲线只是在体外人工培养的条件下才能观察到;细菌在自然界或人类、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时,因受多种环境因素和机体免疫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和制约,情况甚为复杂,是不可能出现在人工培养基中那种典型生长曲线的。
3.3 环境因素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
3.3.1 温度的影响
3.3.1.1 细菌生长的温度
根据细菌的生长温度范围和最适生长温度的不同通常可将细菌分为低温型psychrophiles、中温型mesophiles和高温型thermophiles三种类型表1-5
表1-5 细菌的生长温度类型
1低温型 亦称嗜冷型只能在较低温度环境条件下生存一般分布在终年冰冻的两极地区也常被称为专性低温型。另外则是兼性低温型psychrotrophs此类菌分布较广主要存在于海洋、河流、湖泊及冷藏食品中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多数都属于这种兼性低温型。另外冷藏食品的变质往往是低温型细菌作用的结果。
2中温型 亦称嗜温型,自然界中大多数细菌都属于此种类型,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中,动植物体上及哺乳动物生活的各种环境中。人、哺乳动物及禽类等陆生动物的病原菌,都属于这种中温型;水产养殖动物的一些病原菌,也属于这种中温型。
3高温型 亦称嗜热型主要存在于堆肥和沼气发酵池等环境中。另外则是极端嗜热型hyperthermophiles亦称超嗜热型或超高温型主要存在于温泉和大洋底火山喷口等处。此类高温型菌常在堆肥、厩肥和秸秆分解的高温阶段大量生长繁殖。
掌握某种细菌的生长温度类型,对于人工培养细菌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在细菌生长温度范围内的不同温度条件下,其形态特征、代谢产物等常会表现不一致,这并不是细菌的变异。因此,在对细菌的分离、鉴定时都需为其提供最适的生长温度;对某种细菌在形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方面的记载,在没有特定指出某种温度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均指的是最适温度的结果。
3.3.1.2 抑制或杀灭细菌的温度
低于细菌生长的最低温度可以降低酶反应速度使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但并不能杀死细菌。通常情况下常用这种方法在实验室里保存菌种如在4℃普通冰箱、-20℃普通冰柜、-78℃干冰、-196℃液氮条件下对不同种类的细菌做菌种保藏。当高于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时有时细菌虽能生长但会发生一定的变异如在形态、代谢和毒力等方面的变异。毒力变异有时可获得能够用于制备疫苗的弱毒菌株即所谓通过逐渐提高培养温度来进行毒力的诱变。另外再提高温度细菌不仅生长受到抑制作用一定的时间还能致死细菌。在一般的细菌学实验室常采用干热及湿热的方法灭菌sterilization以杀灭不需要的细菌也包括培养基等实验所需物品。干热灭菌常采用的是干热灭菌箱的热空气法一般是171℃加热1h或160℃加热2h以上、火焰烧灼法如实验室中常使用的酒精灯火焰烧灼接种环等湿热灭菌常使用的主要有水煮沸法在水中加入1%碳酸钠或2%5%石炭酸可增强效力、高压蒸汽灭菌法常是115℃或121℃作用1530min
3.3.2 氧的影响
氧对于好氧细菌的生长虽然可以通过好氧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以满足其生长需要。但另一方面需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时进行呼吸作用中的O2被还原为H2O这一过程需要依次加入4个电子形成的中间产物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化物O-2对细菌又有毒害作用。但需氧菌aerobe具有破坏毒性中间产物的酶类接触酶catalase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催化H2O2的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使2分子超氧化物形成1分子H2O2和1分子氧O2
水产养殖动物病原细菌学
厌氧菌anaerobe细胞中不存在上述分解有害氧化物的酶类因此厌氧菌一旦接触氧气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此外氧还可以改变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势Eh。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存它们具有两套呼吸酶系一套是有氧时能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氢受体的好氧呼吸酶系一套是无氧时以代谢中间产物为受氢体进行发酵作用的酶系。属于微需氧菌microaerobe的种类不多它们在充分通气或严格厌氧的环境中均不能生长只能在微量氧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
3.3.3 氢离子浓度
环境中的氢离子浓度即酸碱度pH对细菌的生命活动有很大影响酸碱度通常以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pH来表示。自然界中从pH111范围内都有细菌生活但仅有很少数种类能在pH2以下和pH10以上生长大多数种类生活在pH49的环境中要求低pH或高pH的细菌分别称为嗜酸菌acidophiles和嗜碱菌alkalinophiles有的细菌生活在pH1011的碱湖和高碳酸钠的土壤中。每种细菌都有最适pH和一定的pH适应范围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在6.57.5在培养细菌时需要对培养基的pH进行调节以保证细菌的正常生长有的细菌种类可在pH1时生活在中性pH时完全不能生长被称为专性嗜酸菌obligate acidophiles如真细菌中的硫杆菌Thiobacillus、古生菌中的硫化叶菌Sulfolobus和热原体Thermoplasma。氢离子浓度对细菌的作用机制一是影响细胞膜电荷和营养吸收二是影响酶的活性三是改变环境中营养的可给性或有害物质的毒性。
3.3.4 营养物质的组成和浓度
在前面述及了营养物质及其功能,培养细菌时要根据不同种类细菌的营养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营养物质。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组成不同,往往对细菌生长有很大影响。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的氮源、碳源组成的培养基中,在相同的培养时间内,其生物量的增加可相差很大,甚至有的不能生长。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对细菌生长也有很大影响,这首先表现在对生长速率的影响,在细菌培养中某种基本营养物质被耗尽也可使细菌的生长停止,即使此时培养基中没有任何毒性物质的存在,而且其他营养物质仍很丰富,当添加少量这种营养物质时,则细菌的生长仍可重新开始。
总体来讲在进行细菌的培养时需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为其提供相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保证其能够正常生长繁殖。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来讲一般均不需要特殊的营养物质常用的细菌培养基一般均能满足其营养需要pH一般在7.07.2适宜的生长温度多在2530℃多数为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
4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4.1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是DNA主要指的是位于核区染色体上的DNA。另外也包括有些细菌所具有的质粒DNA。染色体DNA携带了决定细菌基本代谢功能的全部基因gene也就是细菌的基因组genome。基因是一个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DNA片段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细菌的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但人们不能直接见到基因组的构成情况只能通过性状反映出来性状是基因表达的最终结果。生物可见或可以测定的性状称为表现型简称表型决定表型的遗传因子DNA链的碱基序列称为基因型每个基因虽然编码一种功能蛋白并可能对代谢产生影响但有些性状是由许多基因所决定的如细菌的鞭毛和运动性则涉及鞭毛结构成分合成的许多基因以及同生活环境发生作用的基因。在遗传学genetics上每一基因都用3个小写英文字母作为符号用斜体字表示如lac 表示乳糖lactose基因但乳糖的代谢涉及一组基因它的每个特定基因是在3个字母符号后面加大写英文字母来区别如lacZ 表示β-半乳糖苷酶的结构基因同基因型相应的表型也用3个字母表示但不用斜体字且第一个字母大写如上面的乳糖代谢特性为符号Lac+,若缺乏乳糖代谢能力则在右上角加“-”号即Lac-细胞缺乏合成组氨酸能力的表型则为His-菌株具有对利福平rifapin抗性R的表型为Rifr对利福平敏感S的表型为Rifs。
质粒DNA编码一些特殊的生物学性状尤其在病原菌中更为重要有些能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称毒力质粒或Vi质粒virulence plasmid它们决定着病原菌一些毒力因子的表达。另外还有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抗性质粒resistance plasmid即R质粒等都是与细菌的致病作用相关联的。
4.2 细菌的常见变异现象
4.2.1 形态变异
形态变异指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出现非典型形态的变异。如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典型形态为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卵圆形短杆菌但在陈旧的培养物或含NaCl为30g/L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物可见球形、杆状、丝状、酵母状、哑铃状等多种形态并存的多形性。
4.2.2 结构变异
结构变异主要是某些产生荚膜、芽孢、鞭毛等特殊构造的细菌在不适宜的条件下会发生不产生这些特殊构造的变异如有鞭毛的普通变形菌Proteus vulgaris能在培养基表面迁徙生长swarming growth phenomenon形成波纹状的薄膜若在培养基中加入1g/L石炭酸后则能使其失去产鞭毛的能力其生长限于接种部位并形成单个菌落再将其移接于不含石炭酸的培养基后又可恢复鞭毛的产生这种从有鞭毛变异为无鞭毛的现象称为Hhauch薄膜-Oohne hauch无薄膜变异H-O变异因此也常用H代表细菌的鞭毛、O代表细菌的菌体相应的鞭毛抗原亦称H抗原、菌体抗原亦称O抗原。
4.2.3 菌落形态变异
菌落形态变异主要是指细菌菌落从光滑型S型变为粗糙型R型的变异称为S→R变异。这种S→R变异经常伴随着S型抗原的丧失和病原菌毒力由强变弱等性状的改变如某些G菌的菌落从S型变为R型时其细胞壁的脂多糖侧链丢失同时也丧失致病力一些G+菌如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编码多糖荚膜的基因发生突变后菌落也由S型变为R型并丧失荚膜形成能力和毒力。另一种情况是发生R→S变异如炭疽芽孢杆菌的菌落通常是R型的一旦发生S型的变异则其毒力亦随之减弱或丧失。
4.2.4 抗原变异
抗原变异指由细菌基因突变而引起其抗原结构发生改变的变异类型如上面提及的荚膜变异、鞭毛变异和S→R变异等均伴发这些抗原的变异。
4.2.5 毒力变异
毒力变异指病原菌毒力的减弱或增强的变异如上面提及的荚膜变异、S→R变异或炭疽芽孢杆菌的R→S变异等均伴发相应的毒力减弱或丧失的变异不产外毒素的白喉棒杆菌在经β-棒杆菌噬菌体溶源化后能产生白喉外毒素,则属于毒力增强的变异。
4.2.6 耐药性变异
耐药性变异指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对该种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变异主要通过自发突变以及抗性遗传因子R质粒的传递所引起。这种变异与抗菌药物的存在并无关系细菌获得抗性后即使在没有药物的条件下生长繁殖数代一般也不丧失这种抗性。
4.2.7 营养缺陷型变异
细菌因受紫外线照射或化学诱变剂的作用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丧失了代谢途径中的某种酶同时丧失了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的能力必须在外界加入这些营养物质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这种变异为营养缺陷型auxotroph变异。
4.3 细菌变异的机制
4.3.1 突变
突变指细菌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突然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多数的突变都可以产生一定的表型效应。广义的突变包括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on和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狭义的突变则仅指基因突变。突变可以是自发产生即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也可以是人工诱发即人工诱变induced mutation。细菌每分裂106109次即可发生一次自发突变。根据细菌的种类不同自发产生的突变率mutation rate差别很大人工诱发的突变是在诱变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许多物理和化学的如紫外线、X射线、烷化剂、亚硝酸、碱基结构类似物、吖啶橙类染料等均可作为诱变因素可使突变率比自发产生的提高101000倍。另外有人认为所谓自发突变实际上也是由于细菌自身代谢产物诱导的突变。
染色体畸变又称染色体突变chromosomal mutation、染色体变异chromosomal vatiation是指染色体的一大段发生了变化表现出相应的遗传效应因此也称大突变larger mutation主要包括染色体结构上的缺失delection、重复duplication、插入insertion、易位translocation和倒位inversion基因突变又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是基因内发生的可遗传的结构变化基因内一个或多个位点上的碱基替换replacement或由于碱基的插入、缺失造成移码frame shift所导致的突变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表型效应容易发生突变的位点称为突变热点hot spot of mutation
某种细菌在自然环境下大多数所具有的表型菌株称为野生型株wild type strain发生某些性状改变突变后的菌株称为突变型株mutant strain。野生型株发生突变称为正向突变forwatd mutation若经再次突变又恢复到原来的性状则称为回复突变back mutationreverse mutation。性状的回复不一定恢复到原来的基因型第二次突变也可能是一个抑制基因突变suppressor mutation代偿了第一次突变在性状上的改变。若第二次突变发生在同一基因的不同部位则称为基因内抑制突变intragenic suppressor mutation若第二次突变发生在不同基因则称为基因间抑制突变intergenic suppressor mutation
4.3.2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4.3.2.1 转化
转化指受体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外来DNA片段使其基因型和表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尽管许多细菌间都可进行转化作用但细菌种内只有部分菌株可以接受外源DNA而且只是在细菌生长过程的某时期和状态下才容易吸收DNA分子这种细胞称为反应潜能细胞competent cell或感受态细胞。转化过程中外源DNA首先与受体细胞壁上的接受位点相结合并由可逆态成为不可逆态然后通过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上的核酸酶将其中一条链降解降解产生的能量协助把另一条链推进受体细胞与染色体上同源DNA区段进行重组。另外也发现有完整的双链被摄取的情况但双链DNA被摄取后则由DNA结合蛋白或胞内的小泡vesicles包裹转运到受体染色体区其中一条链被切除降解另一条链则与单链进入受体菌的情况相同即是与受体菌DNA整合。再者若转化的是完整质粒的DNA分子则可不发生重组也称为转染transfection
受体菌细胞通过转化获得外源DNA片段并发生重组后使其原有的两股DNA序列发生了改变其中一股与原来的是一样的另一股则多了一段外来的序列。因此在复制时两股各自复制成两条不同的双股DNA链在细胞分裂后一个仍保持原来的性状另一个则带有供体菌的DNA片段获得相应的新性状这种通过转化获得外源DNA并表现相应遗传性状的受体菌细胞也被称为转化子transformat图1-46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3。转化是受体菌处于感受态时发生的其转化频率可以用受体细胞群体中接受外源DNA的细胞比率表示即转化子占存活细胞的百分率通常在0.1%1%之间最高可达20%也可以用每微克供体DNA获得的转化子数表示即转化子/μgDNA。为研究方便也有人将细菌转化分为自然遗传转化natural genetic transformation和人工转化artificial transformation前者是指某些细菌的一种生理特性后者是指用人工方法诱导所产生的转化。
图1-46 转化过程示意图
4.3.2.2 转导
转导是指通过噬菌体为媒介把一个细菌供体菌的DNA片段转移到另一个细菌受体菌并使受体菌发生遗传变异获得新性状的过程。在转导过程中被转移的DNA片段称为转导因子transduced element通过转导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重组受体菌称为转导子transductant。转导可在许多细菌中发生但不是所有细菌也不是所有噬菌体都能进行转导作用。根据噬菌体和转导DNA产生途径的不同可将转导分为普遍性转导general transduction和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 transduction
1普遍性转导 指的是供体基因组的任何基因都有同等机会被转导且供体细菌既可以是溶源性也可以是非溶源性的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直接参与转导过程因而在噬菌体和供体细菌之间并不需要有同源性。这种普遍性转导的结果一种情况是外源DNA片段与受体菌的染色体整合可形成稳定转导子被称为完全转导complete transduction图1-47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 2003另一种情况是外源DNA 片段不能与细菌染色体整合仍保持游离状态也不能自身复制但仍可表达其功能表现为单线遗传随着细菌分裂的增多便渐渐被淘汰这种情况被称为流产转导abortive transduction图1-48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 2003
图1-47 完全普遍性转导示意图
图1-48 普遍性转导的流产转导
2局限性转导 又称专一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是指噬菌体只能转移供体菌染色体上原噬菌体整合位置附近的基因必须以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为媒介大多在溶源性细菌间进行而且噬菌体DNA直接参与了转导过程。这种转导的发生是在溶源状态下的前噬菌体prophage离开宿主染色体时会发生错误切割约10-6将宿主的某些基因通常是与噬菌体两侧相邻的基因整合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上将其本身DNA上的一段留在细菌染色上当这样的噬菌体侵染另一宿主菌时便使受体菌获得了这部分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性状这些丢失了自身一部分基因、并被同等长度的宿主基因所取代而形成的噬菌体被称为缺陷噬菌体defective phage通过转导获得了供体部分遗传特性的重组受体菌即为转导子此时的受体菌也被称为缺陷溶源菌defective lysogenic bacteria
4.3.2.3 接合
接合是指通过细菌的供体与受体细胞间的接融来转移DNA的过程是遗传物质的单向转移unidirectional transfer
1质粒的转移 质粒可分为接合型质粒conjugative plasmid和非接合型质粒nonconjugative plasmid前者可通过接合的方式转移主要包括F质粒F plasmid即致育性质粒fertility plasmid、R质粒resistance plasmidR plasmid即抗性质粒resistance plasmid、Col质粒colicinogenic plasmidCol plasmid即大肠杆菌素colicin质粒、毒力质粒virulence plasmid等。质粒转移到新的细胞受体有的单独存在有的还能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能够自我转移的质粒含有转移基因tra两个不同的细胞借助于性菌毛接触后进行DNA的转移。以F质粒为例DNA的转移从质粒分子上ori T即转移起点origin of transfer基因位点开始首先由核酸内切酶将质粒DNA ori T的两股DNA中的一股切开一个缺口此股DNA链经由性菌毛进入受体菌细胞在受体细胞中通过碱基配对而互补复制为双链DNA分子缺口由连接酶ligase封口形成环状DNA分子留在供体菌细胞中的单股DNA分子也通过碱基配对合成一条新链恢复原来状态。两个细胞分开接合转移作用完成图1-49引自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著,杨文博等译《微生物生物学》 2001
图1-49 接合性质粒的转移
2质粒与染色体基因的诱动转移 有些质粒进入受体菌细胞后可整合到染色体上成为附加体episome并与宿主染色体同步复制由于tra 基因的存在可以带动宿主染色体基因的转移能够转移部分染色体DNA的菌株称为高频重组Hfr菌株。所以质粒不仅能自身转移而且有诱动染色体上基因的转移作用。含有独立存在的F质粒的细胞称为F+能够作为F+或Hfr的受体细胞称F-即无F质粒。整合到染色体上的F质粒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当F质粒从Hfr菌株染色体上脱落时会出现一定概率的错误基因交换从而使F质粒带上宿主染色体的遗传因子这时的F质粒称为F质粒当F质粒转入F-菌时F-菌可同时获得这一部分新的基因所以F质粒有类似转导中的温和噬菌体起着基因载体的作用这种通过F质粒转移基因的过程又常称为性导sex duction
除了上述三种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外溶源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和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也是遗传物质转移和重组的形式。溶源性转换指的是侵入细菌的噬菌体在溶源期能以前噬菌体的形式在细菌内与细菌的染色体发生重组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并获得新的性状。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酶体或青霉素处理使其失去细胞壁变为原生质体后进行融合融合的双倍体细胞寿命很短但在此期间可发生染色体重组重组不限于个别基因可获得有多种不同表型的重组融合体融合体经培养后可返回为有细胞壁的细菌则可从中再选择出所需要的重组菌。
4.4 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
4.4.1 在对病原细菌检验方面的应用
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要作出正确的判定不仅要熟悉细菌的典型特性还要了解细菌的变异规律涉及到形态、菌落、生化反应、毒力和抗原性等各种性状的变异。在从临床分离的菌株中有时会因某种性状的变异导致不易识别但其遗传物质的改变一般不会太大的所以可通过检查其DNA来进行鉴定如做DNA中GC mol%测定、DNA分子杂交、核酸探针nucleic acid probe检测某特异性DNA片段、16S rRNA的分子分类鉴定等。
4.4.2 在对细菌性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应用细菌疫苗进行接种,是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预防相应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目前,所应用的细菌疫苗主要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前者则是根据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理论,通过选择或人工使其毒力减弱的方法来获得。目前,人工致弱细菌的毒力来获得弱毒变异菌株,主要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完成的,即改变决定毒力的基因,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某种细菌抗原血清型的复杂性及有的在不同型间不能交互免疫的特性,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多种保护性抗原在同一菌株表达的工程菌株。
随着抗菌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已使许多细菌性病害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抗菌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类的频繁使用,临床分离的耐药变异菌株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在日常应用抗菌类药物做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病害预防时,应交替更换用药,不宜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在发病后用药治疗时,最好先通过药物敏感性测定,选择对相应病原菌高敏的药物使用,以保证治疗效果。
5 水体中的细菌
5.1 淡水中的细菌
淡水生境分为静水湖泊和池塘等和流水大小河溪两种情况它们的理化特性不同细菌的组成和数量也各有差异。淡水中的细菌多来自于土壤、空气、污水或动植物尸体等尤其是土壤中的常随土壤被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泊中。来自土壤中的细菌一部分生活在营养稀薄的水中一部分附着在悬浮于水体中的有机物上一部分随着泥沙或较大的有机物残体沉淀到湖底淤泥中成为水体中的栖息者如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无色杆菌属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的一些种。另外也有很多细菌在进入水体后因不能适应水体环境以至死亡。因此水体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一般要比土壤中的少。
在远离人们居住地区的湖泊、池塘和水库中有机物含量少细菌相对也少并以自养型种类为主如硫细菌sulfur bacteria、铁细菌iron bacteria和球衣细菌等以及含有光合色素的蓝细菌、绿硫细菌green sulphur bacteria和紫硫细菌等。另外还有色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和微球菌属等腐生型细菌它们能在营养物含量低的清水中生长。
处于城镇人口密集区的湖泊、河流以及下水道中有机物的含量高细菌的数量也多其中大多数是腐生型细菌数量较多的是无芽孢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变形菌属Proteus、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产碱菌属Alcaligenes的细菌等另外还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弧菌属Vibrio和螺菌属等的一些种有时甚至还会含有伤寒typhoid fever、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shigellosis、霍乱等的相应病原菌。
5.2 海水中的细菌
海水含有相当高的盐分一般为3.2%4%含盐量越高则渗透压越大。海洋中的细菌多为嗜盐菌halophiles并能耐受高渗透压如盐生盐杆菌Halobacterium halobium。深海1000m以下中的细菌还能耐受低营养、低温23℃和很高的静水压少数细菌可以在60.795MPa下生长,如水活微球菌[Micrococcus aquivivus该菌即现为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的柠檬色动性球菌P.citreus]和浮游植物弧菌Vibrio phytoplanktis
接近海岸和海底淤泥表层的海水中和淤泥上细菌数量较多离海岸越远细菌数量越少。一般在河口、海湾的海水中细菌数约为105个/ml而远洋的海水中只有10250个/ml。许多海洋细菌能发光称为发光细菌luminous bacteria
6 细菌的分类命名与鉴定
6.1 细菌的分类单元
6.1.1 种以上的分类单元
6.1.1.1 种
种是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目前细菌分类中已经描述的种仍主要是根据各种特征其中主要是表型特征综合分析划分的。因此细菌的种可以看作是具有高度特征相似性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群菌株的总称。但由于对细菌种的划分尚缺乏统一的客观的标准分类学上已经描述的种潜在着不稳定性有的种可能会随着认识的深入、分种依据的变化等将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能够引起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发生“弧菌病vibriosis”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在1984年出版的《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第1卷中包括生物型biovar和生物型ⅡbiovarⅡ现已将生物型Ⅱ提升为种的分类位置即奥氏弧菌V.ordalii生物型即鳗弧菌。
6.1.1.2 属
属是介于种或亚种与科之间的分类等级也是生物分类中的基本分类单元。通常是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密切相关的种归为一个高一级的分类单位即属。在系统分类中任何一个已命名的种都归属于一个属。当某一个种与其他相关属的种具有重要的区别时也可以鉴定为只有一个种的属。一般来讲细菌属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但属的划分现也缺乏客观标准。因此属水平上的分类也会随着分类学的发展而变化属内所含种的数目也会由于新种的发现或种的分类地位的改变而变化。如上面所述的鳗弧菌现已调至由MacDonell和Colwell等于1985年提议并已得到细菌国际命名委员会认定的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 MacDonell and Colwell 1986名为鳗利斯顿氏菌L.anguillarum相应在弧菌属内也减少了该种。
6.1.2 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6.1.2.1 亚种
亚种也缩写为subsp.或ssp.是指当某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且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性状但又不足以区分成新种时可以将这些菌株细分为两个或更多的比种等级小的分类单元及亚种亚种是正式分类单元中地位最低的分类等级。变种variantvar.是亚种的同义词在《细菌命名国际法规》ICNB1976年修订本发表以前变种是种的亚等级因“变种”一词易引起词义上的混淆1976年后细菌种的亚等级一律采用亚种subsp.而不再使用变种var.)。
6.1.2.2 型
form或type是亚种以下的细分当同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存在的生物学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分为不同的型常用于细菌尤其是病原菌中紧密相关菌株的区分如不同的血清型、致病型等。由于“type”一词既代表“型”又可代表“模式”为避免混淆现在对表示型的词作了修改用“-var”代替“-type”。现将较为常用的型的含义及其表达方式列于表1-6引自沈萍主编《微生物学》2000中。
表1-6 常用型的术语及其含义
6.1.2.3 菌株
菌株strain是指由一个菌体单细胞繁衍而成的克隆clone以及在无性繁殖系中的一个细菌细胞或细菌细胞群体。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任何一种细菌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细菌的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或人工构建所获得某一菌株的变异型或工程菌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原来的菌株相区别。所以一种细菌可以有许多的菌株它们在遗传上是相似或一致的。菌株是细菌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由于在同种或同一亚种的不同菌株间作为分类鉴定的一些主要性状是相同的但在不直接影响定种或界定亚种的某些性状如有的生化性状、代谢产物和产量的性状等上是可有或大或小差异的且在不同株间可能存在重要差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除了需注意菌株的种名外还要注意菌株的名称。菌株的名称常用数字编号、字母、人名、地名等表示所用符号有的是随意的但一般均有具体含义有的为收藏该模式菌株type strain或参考菌株reference strain的菌种保藏机构的缩写。如枯草芽孢杆菌ASI.398Bacillus subtilisASI.398和枯草芽孢杆菌BF7658Bacillus subtilis BF7658分别代表枯草芽孢杆菌的两个菌株ASI.398和BF7658分别为菌株的编号。此两个菌株前者可用于生产蛋白酶后者可用于生产α-淀粉酶另外其模式菌株为ATCC6051Bacillus subtilis ATCC6051即在ATCC保藏的模式菌株编号为6051。
上述的型、菌株等虽不是法定的分类名称但却是较为普遍使用的习惯用语其含义相对来讲比较明确。在细菌分类中还常用群group、组section、系series这些类群名称用在不同场合常常有非常不同的含义可以是种水平上的类群也可以代表属以上等级分类单元的集合。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区别。另外培养物culture也是在细菌学工作中常用的名词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细菌的细胞群或生长物如细菌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和营养肉汤培养物等若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细菌细胞繁殖产生的则称之为该细菌的纯培养物pure culture在细菌分类鉴定、生物学性状研究、菌种保藏等工作中均使用的是纯培养物。
6.2 细菌分类单元的命名与模式的指定
6.2.1 细菌分类单元的命名
6.2.1.1 属名
属名采用一个单数主格名词或当作名词用的形容词来表示可以是阳性、阴性和中性首字母要大写。如Bacillus 芽孢杆菌属阳性拉丁词原意为“小杆菌”因该属细菌有芽孢所以译为“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 梭菌属中性源于希腊词原意为“纺锤状菌”Edwardsiella 爱德华氏菌属阴性为纪念美国细菌学家爱德华P.R.Edwards 1901—1966以其姓氏命名。
对于亚属分类单元的命名,与属名是相同的。
6.2.1.2 种名
和其他生物一样细菌的种名也一直是采用瑞典科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地质学家、医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é 1707—1778在1753年提出的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命名即种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加词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首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名加词常用形容词要与属名的性别一致也可以用人名、地名、病名或其他名词名词用主格或所属格形式种名加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如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其中Pseudomonas是属名假单胞菌属阴性aeruginosa是种名加词是拉丁语形容词阴性原意为“铜绿色的”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其中Mycobacterium是属名分枝杆菌属系希腊词源的复合词中性tuberculosis是种名加词是希腊词和拉丁词缀合成的名词所属格形式意为“结核病的”Edwardsiella tarda迟钝爱德华氏菌其中Edwardsiella是属名爱德华氏菌属阴性tarda是种名加词是拉丁语形容词阴性原意为“缓慢”这里意为不活泼。当泛指某一属细菌但不特指该属中任何一个种或未定种名可在属名后加sp.或spp.分别代表species缩写的单数和复数形式表示如Edwardsiellasp.一种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spp.(某些种的爱德华氏菌)。
6.2.1.3 亚种名
亚种名为三元式组合即由属名、种名加词和亚种名加词构成也称为三名法。同时在种名加词和亚种名加词之间加上表示亚种的正体字subsp.(亚种的缩写词)。如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亚种名为:
水产养殖动物病原细菌学
6.2.1.4 属级以上分类单元的名称
亚科、科以上分类单元的名称,是用拉丁或其他词源拉丁化的阴性复数名词(或当作名词用的形容词)命名,首字母都要大写。其中,细菌目、亚目、科、亚科、族和亚族等级的分类单元名称,都有固定的词尾(后缀),具体的词尾构成是:目为-ales、亚目为-ineae、科为-aceae、亚科为-oideae、族为-eae、亚族为-inae。
此外在分类单元名称的后面还可附上命名人的姓名和命名年号如Edwardsiella tarda Ewing and McWhorter 1965这表明该菌迟钝爱德华氏菌是由Ewing和McWhorter于1965年命名的。
在正式出版物中属、种和亚种等级分类单元的学名应用斜体字印刷其中表示亚种的缩写词subsp.需用正体以便识别。如气单胞菌属的学名为Aeromonas嗜水气单胞菌的学名为Aeromonas hydrophila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的学名为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salmonicida。
6.2.2 命名模式及其指定
由于细菌分类单元的划分缺乏一个易于操作的统一标准所以为了减少因采用不同标准界定分类单元所造成的混乱细菌系统分类也像其他生物分类一样采用“模式概念”。即根据ICNB的要求正式命名的分类单元应指定一个命名模式简称模式作为该分类单元命名的依据。种和亚种指定模式菌株type strain亚属和属指定模式种type species属以上至目级分类单元指定模式属type genus。因此当某一菌株被鉴定为一个新种或新的亚种时该菌株就应指定为该种或该亚种的模式菌株如果有几个菌株同时被鉴定为一个新种或新亚种则必须指定其中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菌株作为该种或该亚种的模式菌株。模式菌株应送交菌种保藏机构保藏以便备查考和索取。模式种和模式属的确定也大体如此。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的模式属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埃希氏菌属的模式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的模式菌株为ATCC11775。
6.2.3 新名称的发表
6.2.3.1 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一个分类单位taxa的命名要符合ICNB方具有合法性。ICNB中所规定的细菌分类阶元即如前所述的从低到高为亚种、种亚属、属亚族、族亚科、科亚目、目亚纲、纲。ICNB在“分类单位的命名”一章中规定不包括种以上的分类阶元是一个独立的词并拉丁化种名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加种的形容词亚种名必须是四体结合即属名种的形容词亚种缩写词subsp.+亚种形容词。
6.2.3.2 生效发表
一个分类单位名称的生效发表要符合下述要求①发表在IJSB/IJSEM上发表的时间即是生效发表时间其他刊物上的发表只是有效发表②在IJSB/IJSEM上发表时要有此新分类单位的描述或有效发表的文献参考③在IJSB/IJSEM上发表时要有此新分类单位的模式对于新合并分类单位要有引用的模式。
6.2.3.3 优先发表
细菌名称发表的优先权从1980年1月1日算起在此之前发表的并由系统细菌国际委员会ICSB批准的所有细菌名称都认定是1980年1月1日生效发表的。在此之后最先发表的正确名称具有优先权。
发表新名称时要在新名称之后加上所属新分类等级的缩写词如新目“ord.nov.”、新属“gen.nov.”、新种“sp.nov.”、新亚种“subsp.nov.”等其后面的“nov.”是“novel新的”的缩写。如Ishimaru等于1996年首次报道了对牙鲆具有致病作用的一种新病原弧菌即鱼肠道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 Ishimaru et al 1996Ishimaru KAkagawa-Matsushita Mand Muroga K.1996Vibrio ichthyoenteri sp. nov.a pathogen of Japanes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46155159。
6.3 三界生物的划分与细菌分类系统
6.3.1 三界生物的划分
最初根据生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把地球上的生物分为动物界Animalia和植物界Plantae两类且在生物学界统治了多年。到20世纪30年代Chatton1937主要根据生物细胞的结构把所有生物分为了原核生物prokaryotes和真核生物eukaryotes两大类当时Chatton对真核生物的定义是细胞存在由膜包围的核和细胞器原核生物的细胞缺少这些结构从20世纪60年代起原核生物—真核生物间的双歧进化学说dichotmy随着区分它们的指标不断变化也被称为教条并较长时间地束缚了人们探讨生命进化的思想。此外在近代还有人提出过诸为三界、四界、五界和六界的生物分类系统。这些分类系统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没有很好反映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进化学家沃斯Carl R. Woese等人1977用寡核苷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60多种不同细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较后发现一群序列奇异的细菌——产甲烷细菌完全没有作为细菌特征的那些序列于是提出了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古细菌archaebacteria随后又经对包括某些真核生物在内的大量菌株进行16S rRNA18S rRNA序列的分析比较又发现极端嗜盐菌和极端嗜酸嗜热菌也和产甲烷细菌一样具有既不同于其他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的序列特征而它们之间则具有许多共同的序列特征于是沃斯等人提出了将生物分成为三界后来改称三个域domain即古细菌、真细菌eubacteria和真核生物。1990年沃斯等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做是细菌的一类又把三界改称为Bacteria细菌、Archaea古生菌和Eukarya真核生物即生命系统构成的“三域说Three Domains Proposal并构建了三界生物的系统树图1-50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
图1-50 全生命系统树
Woese的三界理论提出后国际上对生物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更广泛的研究。其中除了继续对rR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外还在其他特征也含许多表型特征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结果表明三界理论虽然是在16S rRNA序列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的但对其他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三界生物的划分。德国进化生物学家Gunter Wachtershauser在评论这一生物进化理论时说“Woese是从海洋中举起了一块完全淹没了的陆地”“这最终使生物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因为这是第一次在研究进化时包括了所有的生物”。Woese自己也兴奋地写到“谈到分子序列一个生物进化学家就感到进入了自由王国他们现在能透过寒武的墙去窥视地球40亿年进化历史的全貌”。不过我们也不难发现Woese的“rRNA生命树”是一个无根的进化树这个树并未回答生物进化的关键问题即生命的共同祖先进化树的根是什么也尚未阐明三界生命间的进化关系这些均还有待于人们去深入探讨。
6.3.2 细菌分类系统
6.3.2.1 伯杰氏细菌分类系统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际上不少细菌分类学家都曾对细菌进行过全面的分类提出过一些在当代有影响的细菌分类系统。但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细菌进行全面分类的、影响最大的是《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它是伯杰氏细菌分类系统的综合和标准目前已成为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的主要参考书。
《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是由美国细菌学家协会现在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发起编写的最初指定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细菌学教授伯杰David H.Bergey 1860—1937作为编委会主席在1923年出版了第1版随着细菌分类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相继在1925、1930、1934、1939、1948、1957、1974和1994年出版了第2至第9版。1957年第7版后由于越来越广泛地吸收了国际上细菌分类学家参加编写如1974年第8版的撰稿人多达130多位涉及15个国家现行版本撰稿人多达300多位涉及近20个国家所以它的近代版本反映了出版年代细菌分类学的最新成果因而逐渐确定了它在国际上对细菌进行全面分类的权威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所提出的分类系统已被各国普遍采用。尽管该书编辑们一再坚决否认但还是被普遍看作是国际上通用的“正式的”或“官方的”分类。
1984—1989年陆续出版的四卷册《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第1版是在《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8版1974的基础上根据10多年来细菌分类所取得的进展修订的在着重于表观特征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分类、数值分类特别是DNA相关性分析及16S rRNA寡核苷酸编目在生物种群间的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阐述体现了细菌分类的研究从表观向系统发育体系的发展。此外还附有每个菌群的生态、分离和保藏及鉴定方法。该手册主要依据表型将细菌划分为33群。
1994年又将《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版14卷中有关属以上分类单元的分类鉴定资料进行少量的修改补充后汇集成一册并仍用原来的《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书名出版所以将其称为《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9版。此第9版《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几乎是《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版14卷的缩写版共含35群细菌除了对细菌各属关键表观特征的描述外属内种的鉴定特征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的对于鉴定工作是很方便的。
由加里蒂George Garrity主编的《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分为5卷于2001年第1卷始陆续发行。此版纳入了研究rRNA测序所产生的许多概念并同常规分类信息结合起来向自然系统发育分类系统迈进了。新修订的第2版5卷本大致的分类及其在各卷中的安排为第1卷为古生菌、蓝细菌、光合细菌以及系统发育最早分支的细菌第2卷为变形杆菌包括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极为多样的革兰氏阴性菌第3卷为低GC含量50%mol以下的革兰氏阳性菌第4卷为高GC含量50%mol以上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放线菌及相关的革兰氏阳性菌第5卷为浮霉状菌、螺旋体、丝杆菌、拟杆菌、梭杆菌及衣原体等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第2版与第1版的最大区别是在很大程度上根据系统发育资料而不是根据表型特征对分类群和整体安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第2版将原核生物分为古生菌域和细菌域古生菌域分有2门8纲细菌域分有23门31纲。过去根据表型特征归类在一起的菌属有的现在根据系统发育分类已被归类在不同的目、纲甚至不同的门中如在第1版中微球菌属Micrococcus是和其他菌属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归在一组进行分类描述的但在第2版中则由于系统发育与放线菌相关则将其归在了放线菌门、放线菌纲中革兰氏阴性菌分类调整的幅度也很大。
6.3.2.2 《原核生物》分类系统
斯塔尼尔Stanier和范·尼尔Van Niel在1962年指出原核生物是一群与其他生物有明显界限而又有关联的单细胞生物。1981年由Stanier等主编的第1版《原核生物》The Prokaryotes对原核生物界的全面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2年由Balows等主编的《原核生物》第2版完全遵照原核生物系统发育的顺序描述了每个分支上细菌的属或更高的分类单元。这个原核生物系统发育是以Woese的rRNA序列同源性为基础首次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建立了真正的系统发育树。16S rRNA序列同源性不仅建立了原核生物系统发育学而且还证实了原核生物由古生菌和细菌两大群组成两者间的亲缘关系不比它们之一与真核生物的关系更密切表明生命是以三种形式存在即如前所述的在1990年Woese把它们所定义的古生菌域、细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原核生物》第2版主题编排上与第1版有本质的不同第2版完全按照系统发育树进行了各章节的编排。当然这也有存在的问题一是一些表观特征相近而系统发育上无关的菌群将在不同章节中描述二是一些系统发育不确定的菌群无法归属。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第2版将所有内容分为六部分.引言中介绍了微生物学的广泛性、原核生物的多样性、系统发育、分离鉴定、保藏及应用;Ⅱ.包括的章节为原核生物的生命周期、习性、厌氧生长、互营作用,并在一系列概要性的章节中,介绍了人们所熟悉的表观特征群;Ⅲ.按系统发育学,介绍古生菌有关的目和属;Ⅳ.按系统发育学,介绍细菌域中的各个分支,是《原核生物》的主要内容;Ⅴ.包括那些已建立了固定的共生作用的微生物;Ⅵ.包括还未确定系统发育关系的菌群。
6.4 细菌分类鉴定的指征
6.4.1 传统分类
6.4.1.1 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一直被作为对细菌分类和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因其不仅易于观察比较,而且不少形态学特征是依赖于多基因的表达,以致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实践中对细菌的鉴定,更常是将形态学特征作为检验的第一步内容。对细菌形态特征的检查,主要包括基本形态、大小与排列形式、有无某种特殊结构、某些细胞内含物和染色反应等。
6.4.1.2 培养特征
细菌的培养特征主要指的是在不同培养基、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如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好氧或厌氧培养、CO2条件下培养、不同温度或不同pH条件下培养等的生长情况。尤其是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和对氧的需要更常用于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6.4.1.3 生理生化特性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是对被检菌株归属和种类判定的主要内容。鉴定时对生理生化性状的选择,目前主要依据的是《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及《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其中,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蛋白质及氨基酸的代谢试验、碳源与氮源利用试验和酶类试验等。另外,上面所述及的一些培养特征内容,亦属于细菌生理特性的范畴。
6.4.1.4 型别特征
对型的鉴定通常是在特定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或出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对不同形态型、生物型的鉴定,是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完成的;不同致病型,需通过对不同种动物(如鱼类致病菌对不同鱼类做感染试验)进行致病作用检查、或对同种动物做不同致病性的检查来确定;不同血清型,需用已知的免疫血清通过免疫血清学,如常用的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的测定来予以明确;不同噬菌型,需用已知的噬菌体做噬菌体溶菌反应来确定。
6.4.2 数值分类
细菌的性状和特征虽然是分类的依据但如何利用测定的各项指标尤其是表型特征来划定细菌的分类位置使之尽量符合进化规律是一个重要问题。在上面所述及的传统分类可以认为是一种定性分类相对来讲数值分类numerical taxonomy则为一种定量的分类方法。在传统分类法中研究者常常认为细菌的某些性状是主要指标另一些则列为次要的这样则有时会妨碍人们寻找生物的客观进化规律。数值分类法与其相比的特点是采用较多的分类特征并根据“等重原则”对各个分类特征不分主次同等对待。
数值分类法是通过广泛比较分类单位的性状特征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性similarity再根据相似性的数值划分类群的一种分类方法。数值分类法的思想最初是由法国植物学家阿丹森Michael Adanson于1757年提出来的由于当时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缺少有效的计算工具而未能实现。直到1957年英国生物学家斯尼思P.H.A.Sneath及其同事首先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细菌的数值分类这种方法才开始用于生物分类。
数值分类法是根据生物表型特征总的相似性分类所以其分类结构所表示的是一种表型关系并不直接表示生物的系统发育因此数值分类所划分的类群又称为表元phenon或表观群phemotic group以区别于传统的分类单元。但通过对数值分类结构的分析可以将其分类结果作为建立或修改传统自然分类单元如种、属等的依据。数值分类使生物分类从传统分类的定性描述发展到进行定量分析的水平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客观的聚类方法并实现聚类过程的自动化。
6.4.3 化学分类
6.4.3.1 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古生菌两种细胞分子特性十分不同的类群如前所述它们的细胞特性既不同于真核生物且在其相互间也有区别。根据G+细菌胞壁肽聚糖分子中肽链第3位氨基酸的种类、中间肽桥和邻近的四肽交联位置可将它们归纳为5种不同的类型类是第3位的氨基酸为内消旋的二氨基庚二酸m-DAP与邻近的肽链以3-4交联这类细菌包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诺卡氏菌Nocardia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节杆菌Arthrobacter及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属中的某些种Ⅱ类是第3位为赖氨酸与邻近的肽链以3-4交联这类菌包括链球菌Streptococcus、片球菌Pediococc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微球菌Micrococcus、乳杆菌、节杆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属中的某些种Ⅲ类是第3位为LL-DAP与邻近肽链以3-4交联这类包括链霉菌Streptomyces、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节杆菌、丙酸杆菌属中的某些种Ⅳ类是第3位为L-鸟氨酸与邻近肽链以3-4交联这类菌包括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属中的某些种类是第3位上的结构不固定中间肽桥包括二氨基酸、第2位的D-谷氨酸和第4位的D-丙氨酸之间的羧基在内,属于这类菌的有某些节杆菌和其他菌等。
6.4.3.2 枝菌酸分析
枝菌酸mycolic acid及其他极性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枝菌酸的有无和分子特性是诺卡氏菌形放线菌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s分类必不可少的化学指征。从分子结构上看枝菌酸属于α-烷基-β-羟基高分子脂肪酸。
使用气质联用色谱仪分析枝菌酸根据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多少可将枝菌酸分作四类约含80个碳原子的分支杆菌酸mycobcteomycolic acid约含60个碳原子的诺卡氏枝菌酸nocardomycolic acid约含40个碳原子的红球菌枝菌酸rhodomycolic acid约含30个碳原子的棒杆菌枝菌酸corynomycolic acid。简单的薄板层析TLC方法也可以对枝菌酸进行定性分析。
6.4.3.3 磷酸类脂分析
磷酸类脂phospholipid属极性脂与蛋白质、糖等构成细胞膜对于细胞的物质运输、代谢及维持正常的渗透压都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磷酸类脂为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甲基乙醇胺PME、磷脂酰甘油PG和含葡萄糖未知结构的磷酸类脂phospholipids of unknown structure containing glucosamineGluNus等五种。Lechevalier夫妇分析了放线菌48个属的磷酸类脂组成将好氧放线菌分为5种磷酸类脂类型。通常是用硅胶薄板层析TLC方法进行磷酸类脂定性分析。
6.4.3.4 脂肪酸组分分析
脂肪酸fatty acid通常以极性脂的形式存在是一项重要的分类特征。脂肪酸组分一般较为复杂分别归属三种类型即直链、分支和复杂形式的脂肪酸。如糖单孢菌属Saccharomonospora的脂肪酸是由iso-anteiso-分支和直链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混合物假诺卡氏菌属中以iso-分支脂肪酸为主其主要组分是iso-C16O同时含有C16O和10-甲基-C16O等组分Reichert et al.1998。脂肪酸的链长、双键位置和数量及取代基团在细菌中具有分类学意义。脂肪酸分析应在标准化的条件下进行因为不同组分的相对含量因菌龄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异。用作脂肪酸分析的菌体应在生长的稳定期收获在高度标准化的培养条件下细胞的脂肪酸甲基脂fatty acid methyl estersFAMEs组分是一较稳定的分类学特征。脂肪酸定性分析结果应用于属和属以上的分类水平。脂肪酸定量分析结果可为种和亚种分类提供有用的基本资料。脂肪酸分析可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非极性的柱如OV-1柱可清楚地分开所有主要组分而极性柱主要用于鉴别不饱和与二甲基分支脂肪酸组分。
6.4.3.5 醌组分分析
细菌细胞膜上的醌有泛醌ubquinone辅酶Q和甲基萘醌menaquinoneMK即维生素K甲基萘醌的侧链由不同的异戊烯单位构成常用来分析醌的方法有薄板层析TLC法和高压液相法等。Jeffries等人的研究表明甲基萘醌分子中的多烯侧链长度和3位碳原子上多烯侧链的氢饱和度对于放线菌具有分类学意义。此后Yamada、Collins、Minnikin等人建立了醌在不同菌分类鉴定中的指标并划分了放线菌的甲基萘醌类型。
6.4.3.6 全细胞蛋白SDS-PAGE分析
全细胞SDS降解蛋白质片段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一种通过分析蛋白图谱来获取化学分类信息的快速技术。在高度标准化的培养条件下它是一种分群和大量比较相近菌株的较好方法。这项技术另一个好处是它与DNA-DNA杂交有很好的相关性以及鉴定在种的水平上的分类区别。全细胞蛋白SDS-PAGE已经用于改进几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属如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和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等的分类。
6.4.3.7 核糖体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由于全细胞蛋白电泳图谱较为复杂核糖体蛋白的图谱用于一些高G+C mol%革兰氏阳性细菌如放线菌分类已开始受到重视。一般原核生物的核糖体蛋白含有五十多种组分而且其变化也较其他蛋白质保守。最近几年核糖体蛋白图谱已开始用于小四孢菌Microtetraspora、小双孢菌Microbispora、马杜拉菌、小单孢菌、链霉菌和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等的分类研究。目前核糖体蛋白作为分类指征有单相凝胶电泳图谱比较核糖体蛋白种类、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测定AT-L30蛋白的相对电泳迁移率REM和测定氨基酸序列三个层次。Ochi1995通过对链霉菌属的81个典型种的核糖体蛋白AT-L30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并根据氨基酸序列构建了聚类树状谱结果发现形成的4个核糖体蛋白氨基酸序列类群与已有的表观数值分类的结果有相关性同时也指出这一结果与16S rRNA序列分析的一致性比数值分类更高。因此核糖体蛋白的2D-PAGE技术可以是多相分类中的方法之一。此外ATPase、延伸因子、同工酶、反转录酶及分子伴侣等某些特殊蛋白亦开始用于分类研究并证明有分子保守性、方法简便等优越性。
6.4.4 分子分类
6.4.4.1 DNA中碱基组成G+C mol%)分析
DNA分子中所含的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四种碱基其组成和排列顺序决定着生物的遗传性状所以DNA碱基组成是各种生物的一个稳定特征。它不受菌龄以及突变因素以外外界条件的影响即使个别基因突变碱基组成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分类学上用G+C占全部碱基物质的量百分数G+C%[G+C mol%G+C/G+C+A+T×100]来表示各类生物的DNA碱基组成特征。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碱基组成亲缘关系近的生物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G+ C mol%含量若生物之间GCmol%含量差别大则表明它们关系远。现有数据表明高等植物的G+Cmol%范围大约为35%50%脊椎动物G+Cmol%约为35%45%原核生物中G+Cmol%变化幅度宽达22%80%这也足以表明原核生物是一个极为多样性的类群。目前虽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各级分类单元的G+C含量标准但大量资料表明同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G+C含量差别应在4%5%以下测定方法本身的误差可能高达2%同属不同种的差别应低于10%15%通常低于10%。所以G+C含量已经作为建立新的微生物分类单元的一项基本特征它对于种、属甚至科的分类鉴定有重要意义。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螺菌属Spirillum不同种的G+C含量范围宽达38%66%后来《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结合其他特征已将其分成三个属螺菌属、海洋螺菌属Oceanospirillum和水螺菌属它们的G+C含量分别为38%、42%51%和49%66%过去根据形态学特征曾认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关系很近的两个属因而长期放在一个科内由于G+C含量的差异分别为30%38%和64%75%表明它们亲缘关系相当远现在根据16S rRNA序列资料已进行新的调整。然而值得强调的是G+C含量的分类学意义主要是作为建立新分类单元的一项基本特征和把那些G+C含量差别大的种类排除出某一分类单元。但绝不能认为G+C含量相近的生物它们亲缘关系就一定相近因为G+C含量并没有反映出碱基在DNA分子中的排列顺序G+C含量相同或相近只表明它们具有亲缘关系相近的可能性是否真正同源还需要碱基排列顺序分析比较或其他特征的进一步证实。测定DNA碱基组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热变性温度法、浮力密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细菌分类中由于热变性温度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而最为常用。
6.4.4.2 核酸分子杂交
生物的遗传信息以碱基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形式线性地排列在DNA分子中不同生物DNA碱基排列顺序的异同直接反映这些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碱基排列顺序差异越小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反之亦然。由于目前尚难以普遍地直接分析比较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所以分类学上目前主要采用较为间接的比较方法——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来比较不同微生物DNA碱基排列顺序的相似性进行微生物的分类。核酸分子杂交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DNA-DNA杂交和DNA-rRNA杂交。
1DNA-DNA杂交 DNA-DNA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是分析DNA同源性homology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源性通常以同源%表示DNA同源性分析是确立正确的分类位置、建立自然分类系统最直接的方法。其原理是对双链结构的DNA分子进行加热处理解链互补结合的双链可以离解成单链即DNA变性若将变性了的DNA分子进行缓慢冷却处理退火已离解的单链又可以重新结合成原来的双链DNA分子这一过程叫DNA的复性。不仅同一菌株的DNA单链可以复性结合成双链来自不同菌株的DNA单链只要两者具有同源互补的碱基序列它们也会在同源序列之间互补结合形成异源双链heteroduplex这就称之为DNA-DNA分子杂交。不同微生物之间DNA同源程度越高其杂交率就越高两者的亲缘关系也就越近若两个菌株DNA分子序列完全相同则应100%地杂交结合。
自20世纪60年代将DNA-DNA杂交技术应用于细菌分类以来已经对大量的菌株进行过研究它对于许多有争议的种的界定和建立新种起了重要作用。DNA-DNA杂交可以在总体水平上研究细菌间的关系用于种水平上的分类学研究。1987年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ICSB规定DNA同源性≥70%或杂交分子的热解链温度差≤2℃为细菌种的界限也有许多资料表明DNA-DNA杂交同源性在60%以上的菌株可以认为是同一个种同源性超过70%为同一亚种同源性在20%60%是同属不同种的关系。在细菌分类中DNA-DNA杂交已被确定为建立新种的必要标准之一。DNA的杂交值和结合率可以反映出两基因组间序列的相似性。已经证明每错配1%杂交热稳定性降低1%2.2%,但目前还不能确切地将杂交值或结合率转换为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
2DNA-rRNA杂交 研究表明当两个菌株DNA的非配对碱基超过10%20%时DNA-DNA杂交往往不能形成双链因而限制了DNA-DNA杂交主要应用于种水平上的分类。为了进一步比较亲缘关系更远的菌株之间关系需要用rRNA与DNA进行杂交。rRNA是DNA转录的产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碱基序列的变化比基因组要慢得多保守得多它甚至保留了古老祖先的一些碱基序列。因此当两个菌株的DNA-DNA杂交率很低或不能杂交时用DNA-rRNA杂交仍可能出现较高的杂交率因而可以用来进一步比较关系更远的菌株之间的关系进行属和属以上等级分类单元的分类。DNA-rRNA杂交与DNA-DNA杂交的原理和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技术细节上有些差异如DNA-rRNA杂交中用同位素标记的是rRNA而不是DNA等等。rRNA同源性与序列相似性、基因组大小、基因组中rRNA基因的数目以及基因组的复制状态均有关与DNA结合的rRNA百分比不是rRNA同源性的可靠量度。
6.4.4.3 16S rRNA序列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微生物的系统发育主要是通过分析和比较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征特别是蛋白质、RNA和DNA这些反映生物基因组特征的分子序列作为判断各类微生物乃至所有生物进化关系的主要指征。
大量的研究表明蛋白质、RNA和DNA序列进化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进化速率相对恒定也就是说这些分子序列进化的改变量氨基酸或核苷酸的替换数或替换百分率与分子进化的时间成正比。因此这些生物大分子被看作是分子计时器molecular chronometers或进化钟evolutionary clock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各种生物的进化过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类群的生物大分子序列的改变量来确定它们彼此系统发育相关性或进化距离。在两群生物中如果同一种分子的序列差异很大时表示它们的进化距离远这两群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很早就分支了。如果两群生物同一来源的大分子的序列相同说明它们处在同一进化水平上。
虽然蛋白质、RNA和DNA等生物大分子都可以提供生物进化的信息但并不等于所有各类大分子都广泛适用于生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在众多的生物大分子中最适合于揭示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是rRNA尤其是16S rRNA。16S rRNA所以被普遍公认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的“分子尺”这是因为①rRNA参与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功能是任何生物都必不可少的而且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其功能保持不变。②在16S rRNA分子中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③16S rRN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适中便于序列分析。在5S rRNA、16S rRNA、23S rRNA三种分子中5S rRNA约含120个核苷酸虽然它也可以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加以利用但由于其信息量小应用上受很大限制23S rRNA虽然蕴藏着大量信息但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约含2900个核苷酸使得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工作量大使用时难度较大而16S rRN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适中约含1540个核苷酸含有足以广泛比较各类生物的信息量加上rRNA在细胞中含量大约占细胞中RNA的90%也易于提取。④16S r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中其同源分子是18S rRNA因此它可以作为测量各类生物进化的工具是一个比较客观和可信度较高的分类指征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生物进化的研究之所以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把可以测量所有生物进化关系的“尺子”。这把“尺子”是如前所述由美国进化学家沃斯C.R.Woese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发现的他用这把尺子对微生物系统发育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发现了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古细菌Michael W.Gray1996The third form of lifeNature383299
16S rRNA序列分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16S rRNA寡核苷酸分类目录16S rRNA oligonucleotide catalog方法即16S rRNA寡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二是扩增16S rRNA的基因即16S rDNA后与特定的质粒载体连接进行克隆测序或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其中16S rDNA已成为研究细菌系统发育建立自然分类系统的主要依据之一。
1寡核苷酸分类目录分析法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寡核苷酸分类目录亦称编目分析法。序列测定大致的做法是将纯化的16S rRNA用核糖核酸酶如T1核酸酶处理水解成片段并用同位素如32P体外标记也可以在培养微生物时进行活体标记然后用双向电泳层析法分离这些片段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确定不同长度的寡核苷酸斑点在电泳图谱中的位置即获得16S rRNA寡核苷酸的指纹fingerprint。根据寡核苷酸在图谱中的位置小片段的寡核苷酸分子序列即可确定。对于不能确定序列的较大片段核苷酸还需要把斑点切下再用不同核糖核酸酶或碱水解进行二级分析有的可能还要进行三级分析直至弄清所有片段的序列为止。在此基础上对6个或更多核苷酸的片段按不同长度进行编目。将所有要比较的微生物的序列目录编好后即可对这些序列目录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相似性系数法和序列印迹法比较各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性系数法是通过计算相似性系数SAB值来确定微生物之间的关系。A和B两菌株的相似性系数SAB2NAB/NA+NB其中NAB代表两菌所含相同寡核苷酸的碱基总数NA和NB分别代表两菌寡核苷酸所含碱基总数。如果SAB等于1说明所比较的两菌株rRNA序列相同是同一进化时间的微生物若SAB值小于0.1则两菌亲缘关系很远。序列印迹法是通过序列比较后若发现某些序列仅为某种微生物所特有这些序列即可作为该种微生物的印迹序列signature sequence印迹序列通常出现在某一特定系统发育群的全部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中所以它可以作为该系统发育群的标志。印迹序列对于把微生物归入适当类群或用来制备核酸探针鉴定微生物有重要意义。如上面所述的伍斯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古细菌认为生命应分三界的理论就是采用寡核苷酸编目分析法对大量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来的。
216S rDNA的PCR产物直接测序 首先分离和纯化总DNA然后以总DNA为模板使用通用保守引物经PCR扩增16S rDNA。通常使用的两个保守引物分别对应于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16S rDNA的第827位碱基27f和第14921513位碱基1492r。具体序列为27f正向引物为5-AGAGTTTGATCCTGGCTCAG-3、1492r反向引物为5-TACGGCTACCT TGTTACGACTT-3。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应呈1.5kb左右的带并有足够的浓度50ng/μl。纯化后的PCR产物用自动测序仪进行序列测定。
获得16S rDNA序列后对于进化和系统分类的研究常用一种树状分支的图形来概括各种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这种树状分支的图形被称为进化树phylogenetic tree亦称系统发育树简称系统树。通过比较生物大分子序列差异的数值构建的进化树称为分子进化树。
进化树是由相互关联的分支线条做成的树形图具有时空概念分支线代表着属或种等分类单元分支的末端和分支的连接点称为结node代表生物类群末端的结代表仍生存着的种类进化树还有时间尺度其分支长度代表着已经发生在两线条间的分子进化时间距离或者用两个结之间的分支长度变化来表示分子序列的差异数值。系统树分无根树unrooted tree和有根树rooted tree两种形式无根树只是简单表示生物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不反映进化途径如图1-51a的上图只简单表示在A、B、C和D四种生物中A与B比A与C或D的关系更亲近在有根树图1-51b不仅表示出A、B、C、D的亲疏而且反映出它们有共同的起源及进化方向。构建有根的系统树是相当困难的如上述假设的简单例子中连接4种生物的无根树只有3种可能而有根树则存在15种可能的连接方式图1-51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仅分别代表其中的两种连接方式。
图1-51 系统树
构建分子进化树是在进行序列测定获得原始序列资料后由计算机排序使各分子的序列同源位点一一对应然后计算相似性或进化距离evolutionary distance。在此基础上使用适当的计算机软件根据各微生物分子序列的相似性或进化距离构建进化树。计算机分析系统发育相关性构建进化树时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其中常用的是最节省分析法或称简约法parsimony analysis。这种方法推断谱系的原则是在所有可能的谱系关系中涉及进化改变的序列特征数最少的谱系是最可信的。因此在比较过程中要找到比较决定性的序列。这种分析方法是基于这样一种假定进化变化的发生是沿着最短的途径、发生最少的变化从祖先进化成今天所比较的生物种类。
有人建议如果鉴定菌株的16S rRNA序列比其他已知细菌种的差别大于3%就应考虑是新种因为两种细菌相同16S rRNA序列小于97%时DNA杂交同源性会小于70%这是同种细菌的最低值。如果16S rRNA序列的差别大于5%7%则可以考虑是新属《布氏微生物生物学》第9版2000。当然种的确定还应该同其他鉴定指标一起综合判断。
6.4.4.4 DNA指纹技术
DNA指纹技术DNA-fingerprinting techniques通常指那些以DNA为基础的分型方法对微生物的种进行鉴别的技术。传统的分型方法主要是通过表型分析的方法如生化分析、血清学分析或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等进行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直接基于DNA的分型方法这些方法简便易行分辨率高且重复性好已成为多相分类研究的常规方法。
最早在细菌分类中应用以DNA为基础的分型方法是全细胞基因组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其方法是提取全细胞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之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型性即RFLP分析这种方法的缺点是DNA酶切片段组分往往较复杂难于比较。如果选用专一识别68个碱基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则DNA片段数量就会大大减少这就是低频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LFRFA但是这样切出的DNA片段太大而不能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开只能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开LFRFA被认为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DNA分型法之一。核酸分子印记ribotyping分析是将DNA酶切以后电泳然后转移到膜上与标记的rRNA探针进行杂交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简便快速。PCR技术出现以后应运而生了随机引物PCRAP-PCR分析、随机扩增的多型性DNA分析RAPD、DNA扩增指纹分析DAF、DNA扩增与限制性酶切分析相结合的扩增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ARDRA、扩增片段长度多型性分析AFLP等。
DNA内切酶片段的分子探针印记法rDNA ribotyping是分子细菌学中常用的技术。其原理是将同一属的实验菌株与该属有效描述的模式菌株提取DNA进行DNA酶切片段与非同位素如Dig标记的rDNA探针杂交以比较分类单位间的DNA同源性所用的rDNA探针多为Dig-11-dUTP标记的P64Dig-P64。Dig俗称地高辛是一种非放射性标记系统使用Dig-UTP进行探针标记、杂交后与相应的地高辛抗体作用经化学方法显色具有灵敏、安全的优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选择是根据细菌DNA中G+C mol%高低和酶的识别位点。根据Liu等1992、Yoon J.H.1996的报告BamHI消化G+、高G+C mol%细菌的DNA的杂交图谱多型性较好。
6.4.4.5 rDNA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
转录间隔区序列ITSs是指rRNA操纵子中位于16S rRNA和23S rRNA、23S rRNA和5S rRNA之间的序列。近年来人们发现不同菌种16S23S rDNA间隔区两端即16S的3端和23S的5均具有保守的碱基序列。不同间隔区所含tRNA数目和类型不同具有长度和序列上的多型性而且较16S rDNA具有更强的变异性因而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一种分子指征。ITSs序列分析适用于属级以下水平的分类研究。1997年Yoon等人测定了22株糖单胞菌属Saccharomonospora细菌1623S rDNA和235S rDNA的ITS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属1623S和235S的ITSs的核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7.6%±3.9%和83%±2.2%除青色糖单胞菌S.glaucaK194与青色糖单胞菌典型种及其他菌株235S的ITSs相差1bp外没有发现种间差异绿色糖单胞菌S.viridis1623S的ITSs较其他种小。ITSs的这些特征使之在对糖单胞菌属鉴定上成为比16S rRNA序列更有用的工具。
6.4.4.6 随机扩增的多型性DNA分析ARDRA
ARDRA技术是用高度保守的16S rRNA基因来研究生物体间进化关系这个基因存在于所有细菌中功能恒定由高度保守区和高变区组成。尽管16S rDNA序列被认为是当前系统学的金标准但是它比ARDRA慢而且贵这就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只有11%的有效描述种被测序的主要原因。ARDRA与16S rDNA测序的不同之处在于16S rDNA的切割和片断在凝胶上的分离这一技术可用于菌属内的分类单个群中的相关种并已经改进了几个菌属的分类如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RDRA可以用于菌种的进化关系的聚类分析选择相关分类单位以做以后的多项分析。ARDRA方法主要包括菌体培养、DNA的制备、16S rDNA序列的PCR扩增、16S rDNA序列的不同限制性酶切、片段的凝胶电泳分离、用溴化乙啶EtBr使带在凝胶上显现、转换、修正以及不同指纹分析结合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分析等步骤。为了建立某一分类单位ARDRA技术的标准化菌株需要从不同的分类单位中选择。DNA的制备使用Pitcher1989等人的包括溶菌酶浓度10mg/ml的方法对革兰氏阳性菌DNA提取快速有效。DNA质量未降解可以通过DNA在含EtBr的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来确定。用保守引物做16S rDNA的PCR扩增几对保守引物组合可在PCR中测试。常用引物及序列包括pA5-AGAGTTTGATCCTGGCTCAG-3正向、MH15-AGTTTGATCCTGGCTCAG-3正向、MH35-AGAGTTTGATCATGGCTC AG-3正向、Ari/CT5-CTGGCTCAGGAC/TGACCGCTG-3正向、pH5-AAGGAGGTGATCCAGCCGCA-3反向、MH25-TACCTTGTTACGACTTCACCCCA-3反向其中pA-pH、MH1-MH2、Ari/CT-pH、pA-MH2、MH3-pH、MH1-pH是常用的组合对。
每个PCR产物经含EtBr的1%的琼脂糖凝胶检测后就可以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选择是通过从EMBL数据库中随机抽取若干细菌的16S rRNA序列放入Gene Compar 2.0软件包中进行的。这个软件可以模拟对16S rRNA序列的限制性酶切由软件包提供并且给出理论上的片段及其大小。因为用了许多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筛选要符合以下要求①识别位点是4个碱基因为它们给出许多片段②产生片段数量最少4个最多9个③片段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很难在常用凝胶上分离④没有重复片段片段大小一样⑤片段能够在凝胶上很好地分开。
酶切片段50900bp在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通过CCD-相机胶的图像被数字化用一个参照标记对胶进行转换、修正并用Color Vision Software以TIFF-文件储存在计算机里比较扩增的16S rDNA的理论指纹根据Gene Compar软件包。最后使用Coefficient of Dice计算图谱的相似性并通过UPGMA-algorithm软件做树。
上述简要记述了目前对于细菌分类鉴定的指征但在一般的细菌检验工作中并不需要对这些方面均予以测定其中还是以传统分类的内容作为最常用和不可少的。实际上数值分类也属于传统分类的范畴只是更为客观化了。在细菌分类学研究中化学分类和分子分类尤其是DNA-DNA杂交、16S rDNA序列与系统发育学分析已是目前细菌分类位置确定的重要指征。因此在日常的细菌分类鉴定工作中可根据具体目的选择相应的分类鉴定指征其原则是准确定位被鉴定细菌的相应分类位置。
7 细菌种类的多样性
7.1 真细菌种类的多样性
7.1.1 真细菌的系统发育
7.1.1.1 类群1紫色光合细菌及其有关细菌
目前将类群1称为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um变形杆菌门是细菌中包括属最多的而且在生理特性上最具有多样性α、β、γ、δ和ε等五个纲组成。其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紫色细菌包括在α、β和γ这三个纲中但一些有机化能营养的属如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醋单胞菌属Acetomonas即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和一些无机化能营养的属如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贝日阿托氏菌属Beggiatoa等也包括在这三个纲中δ和ε这两个纲只包括非光合作用的细菌。
尽管所有的肠道细菌、大多数的假单胞菌、自生和共生固氮细菌以及大多数化能无机营养细菌在形态和生理及生态分布的表型上与紫色细菌有明显的区别但在系统发育上却都与紫色细菌有关。由紫色细菌谱系可以引伸出各种各样在生理特性和生态分布上有差异的重要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的结果指明AAAUUGG序列用以鉴别α纲的紫色细菌、CYUUACACAUGY表示任意一个嘧啶是β纲的序列特征、ACUAAAACUCAAAG序列存在于大多数δ纲紫色细菌的16S rRNA中目前尚未发现γ和ε纲的特殊序列特征。
7.1.1.2 类群2绿硫细菌
绿硫细菌green sulphur bacteria绿菌门亦称绿色细菌green bacteria由于绿硫细菌具有独特的光合色素菌绿素c或d、绿色体chlorosome以及其自养代谢所以绿硫细菌与其他细菌之间缺乏密切的系统发育关系。绿菌属Chlorobium的所有种均不运动只有绿硫细菌类群中的绿滑菌属Chloroherpeton以滑行运动。寡核苷酸AUACAAUG序列是绿硫细菌的特征性识别标记。
7.1.1.3 类群3无硫绿细菌
从生理特性、所含色素和细胞的细微结构上看绿屈桡菌属Chloroflexus与绿菌属关系密切但在系统发育上无关系。绿屈桡菌群包括两个非光合作用的属即滑柱菌属Herpetosiphon和热微菌属Thermomicrobium它们是细菌中一个独特和古老的谱系。CCUAAUG寡核苷酸序列为无硫绿细菌绿屈桡菌门提供了一个标记。
7.1.1.4 类群4蓝细菌
目前对蓝细菌蓝细菌门的分类仍注重于形态指标那些单细胞的蓝细菌在系统发育上则呈多样性。AAUUUUYGG寡核苷酸序列是蓝细菌的识别标记。
7.1.1.5 类群5浮霉状菌属-小梨形菌属)
浮霉状菌属Planctomyces-小梨形菌属Pirella浮霉状菌门这个类群包括芽生细菌在自然界中自由生活时许多种都是以柄或固着器附着在基物表面上。这个类群与其他细菌十分不同但又是细菌中的一个主要分支。CUUAUUCG寡核苷酸序列是这个类群成员的识别标记。其中的小梨形菌属现已转为小小梨形菌属Pirellula因Pirella 是在真菌fungi中用过的名称所以改名。
7.1.1.6 类群6螺旋体
螺旋体螺旋体菌门的主要类群包括自由生活无致病性的螺旋体属Spirochaeta、寄生并致病的疏螺旋体属Borrelia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如引起人回归热病的回归热疏螺旋体B.recurrentis和引起人性病——梅毒的苍白密螺旋体T.pallidum本群中的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则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根据独特的形态和运动方式螺旋体被归为一群而且这些特征其实也是系统发育的指征。AAUCUUG是螺旋体一个亚群的高度特异性序列而UCACACYAYCYG则是大多数螺旋体的特征性序列。
7.1.1.7 类群7拟杆菌属-黄杆菌属)
拟杆菌属Bacteroide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拟杆菌门这个类群的特点是包括许多属的细菌从而构成革兰氏阴性细菌一个主要的系统发育系。群内的拟杆菌属形成一个亚系噬纤维菌属Cytophaga和黄杆菌属则形成另一个亚系两个亚系是相对同源的在群内存在一个由专性厌氧的拟杆菌属和专性好氧的生孢噬纤维菌属Sporocytophaga组成的混合生理型。UUACAAUG寡核苷酸序列是拟杆菌属的识别标记而CCCCCACACUG是滑行细菌类群的标记。
7.1.1.8 类群8衣原体
该类群只包括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种,其中有引起性病和沙眼的病原菌。通过比较寡核苷酸序列,虽然衣原体(衣原体菌门)与浮霉状菌属有较远的相关性,但两群的共同点是其细胞壁均缺乏肽聚糖成分。
7.1.1.9 类群9异常球菌属-栖热菌属)
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栖热菌属Thermus异常球菌-栖热菌门这个类群仅包括G+、高度抗辐射的异常球菌属以及G、化能有机营养、嗜热的栖热菌属。两个属的共性是含有非典型的细胞壁壁中肽聚糖的二氨基庚二酸为鸟氨酸所替代。序列分析表明该类群紧密成群其起源可能相近CUUAAG寡核苷酸序列是此群的识别标记。
7.1.1.10 类群10革兰氏阳性细菌
杆状和球状的G+菌其中包括形成芽孢的细菌、乳酸菌、棒状杆菌、放线菌、大多数厌氧和好氧的球菌都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系统发育群。在这一群中还包括无细胞壁的支原体支原体在系统发育上可以看成是无细胞壁的梭菌。这种紧密的系统发育关系提示出经典地从形态来探讨系统发育的不确切性。使人感到惊奇的是某些光合细菌也与这个类群有亲缘关系。根据rRNA序列分析的结果可以将G+菌再分为两个主要类别即含有相对低的G+Cmol%类别和高G+Cmol%类别。CUAAAACUCAAAG寡核苷酸序列对高G+C类别是高度特异的在低G+C类别尚未发现寡核苷酸序列标记。
7.1.1.11 类群11栖热袍菌属-栖热腔菌属)
这个类群只包括栖热袍菌属Thermotoga-栖热腔菌属Thermosipho栖热袍菌门这两个属都是嗜高温的细菌目前仅从地热的海洋沉积物中可以分离到。其中栖热袍菌是严格厌氧并且能发酵产能的细菌生长温度为5590℃最适温度约为80℃栖热腔菌属在形态上有别于栖热袍菌属并且G+C比率较低。由于这两个属的极端嗜热性以及它们接近生物总系统发育树的根部图1-52所以栖热袍菌属和栖热腔菌属的发现对早期生物为嗜热的这一假说是有力的支持。
7.1.1.12 类群12产液菌属-氢杆菌属)
产液菌属Aquifex-氢杆菌属Hydrogenobacter产液菌门这个类群中也仅只包括极端嗜热的此两个菌属。其中的产液菌属在目前仅发现一个种即嗜火产液菌A.pyrophilus在氢杆菌属中目前仅发现两个种喜酸氢杆菌H.acidophilus和嗜热氢杆菌H.thermophilus。产液菌属能在95℃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85℃氢杆菌属的最高生长温度约为80℃最适生长温度为7075℃比产液菌属的生长温度要低一些。氢杆菌也是专性化能无机营养只能氧化氢。在细菌的系统发育树中图1-52占据最根部的位置。嗜热、能氧化氢、行无机化能营养细菌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地球上最早期细菌是超嗜热的论点。
7.1.2 真细菌的主要类型
7.1.2.1 G-细菌(变形杆菌门)
这是原核生物中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细菌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相当简单横向二分分裂运动的种以自由游动方式进行营化能有机营养其生长主要为异养方式但有些种在H2的环境中可以自养生长。多数为腐生菌有些为寄生菌。寄生菌中有的是条件致病菌有的为专性致病菌。其生态分布相当广泛如水中、土壤、动植物体及人体。G菌中的许多种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和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一些属内的部分种细菌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
1需氧性G杆菌和球菌 此群细菌大多为腐生菌但生理类型各异包括具有高度氧化力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ds、农业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根瘤菌rhizobia和一些固氮菌nitrogen-fixing bacteria、生产醋酸等有机酸的重要工业用菌及病原菌。主要包括①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②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③固氮菌属Azotobacter细胞卵圆形、个体较大通常为1.52μm或更大在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培养基上菌体可形成丰厚的荚膜或黏液层使菌落呈黏液状细胞内具有特殊的防氧保护机制可在好氧条件下自生固氮每消耗1g葡萄糖至少可固定10mg大气中的氮素固氮酶中的钼可用钒替代固氮菌主要分布在土壤和水中。④根瘤菌属Rhizobium细胞杆状可呈多形态在碳水化合物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产生大量胞外黏液根瘤菌刺激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在根瘤中根瘤菌以只生长不分裂的类菌体bacteroids的形式存在类菌体被一层类菌体周膜periobacterial membrane包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氧、氮和营养环境能有效地进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除根瘤菌属外的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固氮根瘤菌属Azorhizobium、中间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也都是与植物共生的根瘤菌。⑤甲基球菌属Methylococcus和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虽然甲基球菌属是球状细菌、甲基单胞菌属是直或弯曲或分支的杆菌但两个属的共同特征是在好氧和微好氧条件下以甲烷、甲醇、甲醛等一碳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它们又称为甲烷氧化菌由于它们这一独特的生理特性人们认为将来有可能利用甲烷这种廉价和广泛的碳源培养甲烷氧化菌以获得无毒的细菌蛋白来扩大人类蛋白食品的来源。⑥醋杆菌属Acetobacter细胞椭圆形至杆状、直或稍弯曲本属细菌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将乙醇氧化成醋酸对酸性条件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并将醋酸或乳酸进一步氧化成H2O和CO2其生长的最佳碳源是乙醇、甘油和乳酸是制醋工业的菌种醋杆菌多分布于植物的花、果实以及葡萄酒、啤酒、苹果汁和果园土中有的种可引起菠萝的粉红病和苹果、梨的腐烂病有的菌株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合成纤维素这在细菌中是非常罕见的纤维素微丝缠结成片层将菌体包埋起来在液体培养基静止状态下培养可形成一层纤维素膜。
2需氧性G螺菌和弯杆菌 许多需氧性G杆状细菌具螺旋状外形但不像螺旋体那样柔韧而是坚韧的螺菌和弯杆菌借鞭毛运动鞭毛单生或丛生。大多数为对人类无害的腐生菌常生活在各种水域中有些为寄生菌致病或不致病表1-7
表1-7 一些弯曲杆菌和螺旋状G细菌的特征
蛭弧菌属属名中的bdello-是一个组合形式意思是“依附于别人”中有一类特别的细菌称为食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它们可以寄生在另外一些菌体上利用寄主的细胞组分作为营养生长发育也可以无寄主而生存图1-53是该菌的生活周期示意图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食菌蛭弧菌大小在0.30.4μm×0.81.2μm靠端生单鞭毛能很快运动在有合适的寄生菌细胞存在时便进入宿主菌细胞在周质区定居鞭毛脱落并分泌多种消化酶将宿主菌细胞的原生质转化为自己的营养物菌体伸长成螺旋状然后以多分分裂方式断裂形成多个子细胞并长出鞭毛最后裂解宿主菌细胞释放出来。蛭弧菌可侵袭各种革兰氏阴性菌但不侵袭革兰氏阳性菌。林茂等2006研究了蛭弧菌BDH21-02菌株对鱼类病原菌的噬菌谱结果表明对常见的病原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弧菌属Vi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中某些种均有明显裂解作用同时对鱼类细胞毒性试验表明不影响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在蛭弧菌增殖培养中宿主菌逐渐减少但很难被彻底裂解至无因此提出在生产蛭弧菌时所用宿主菌必须选用对动物及人安全不造成重大影响的菌种或菌株如此蛭弧菌可无需过滤除菌则能直接投放水体。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可作为蛭弧菌生产过程中的宿主菌。
图1-53 食菌蛭弧菌生活史示意图
蛭弧菌看起来具有一种特殊的袭击方式并且是胞膜内质性的当蛭弧菌细胞捕食进攻时穿透其胞壁并在壁与膜之间壁膜间隙进行复制最终形成一种球形结构的蛭质体bdelloplast。图1-54是侵袭和渗透阶段的电子显微照片其中a示一个食菌蛭弧菌准备侵袭假单胞菌的电镜完整细胞影像b和c示蛭弧菌侵袭大肠埃希氏菌的超薄切片的电镜照片其中b示早期穿透、c示完全穿透蛭弧菌细胞被捕食细胞的蛭质体膜所包围并在细胞膜与细胞壁的间隙复制图1-55为对图1-54的图解显示侵袭发生在一个高速运动的蛭弧菌和一个革兰氏阴性菌之间从吸附到穿透细胞进入捕食的膜壁间隙一旦进入则蛭弧菌便伸长并在4h内释放出子代蛭弧菌子细胞释放的数量与被捕食细胞的大小相关如每个被侵袭的大肠埃希氏菌可释放56个蛭弧菌、但螺菌可释放2030个。此两个图均引自[美]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著杨文博等译《微生物生物学》2001。另一方面还分离到另一类具有捕食性的细菌被命名为吸血弧菌属Vampirovibrio Gromov and Mamkayeva 1980
图1-54 蛭弧菌吸附和穿透一个捕食细胞的步骤
图1-55 食菌蛭弧菌侵袭细菌的发展过程
3兼性厌氧G-细菌 这是一个大的类群按形态、鞭毛和氧化酶反应可分为三个科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弧菌科Vibrionaceae和巴斯德氏菌科Pasteurellaceae
①肠道细菌肠杆菌科是由一大群形态相似的G小杆菌组成它们是兼性厌氧菌发酵糖类产酸、产气或不产气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周生鞭毛或不产生鞭毛能运动或不能运动。正常栖居环境为人和动物的肠道也存在于土壤和水域中与植物在一起营腐生、共生和寄生生活。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和志贺氏菌属Shigella细菌是食物和水传播的肠道病原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中的肺炎克雷伯氏菌K.pneumoniae是人和动物的大叶肺炎病原菌在低氧分压或厌氧条件下能够固氮是研究生物固氮生化和遗传的重要材料它也存在于土壤、植物根圈、水域和人畜肠道中曾从白蚁后肠中分离到能与很多禾本科植物根系联合固氮。各种欧文氏菌属Erwinia细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常引起作物的疫病、萎蔫病和腐烂病。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的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一般不致病但当它转移至非正常的定居部位时也可致病如肾炎、膀胱炎和泌尿道感染也有些特定血清型的菌株本身即为致病性的另有某些菌株能产生肠毒素enterotoxin能引起婴儿和幼畜严重腹泻大肠杆菌也被作为检查饮水卫生标准的指示菌它又是微生物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材料首先报道的细菌基因重组是大肠杆菌K12菌株最早发现的细菌质粒是大肠杆菌致育因子F因子近年来分子遗传学和遗传工程方面对大肠杆菌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常被用来构建新的工程菌。肠杆菌科中变形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耶尔森氏菌属Yersinia、沙雷氏菌属Serratia等中的一些种也是某些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
②弧菌群弧菌科成员都是极生鞭毛、兼性厌氧、G、弯杆或逗点状具发酵能力存在于淡水、海水或人和动物肠道中。重要属有弧菌属、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其中弧菌属、气单胞菌属中的不少种是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病原菌。
4厌氧性G杆菌和球菌 专性厌氧的G杆菌属于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细胞多形态或弯曲杆状生存于绝对厌氧环境中如反刍动物的瘤胃。G厌氧性球菌是人和动物口腔、肠道和瘤胃中的正常栖居菌如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
5异化硫酸盐还原G细菌 这是一群生理相似、形态各异、严格厌氧、G细菌。它们利用有机化合物以硫酸盐为末端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最终还原产物为H2S排出体外。在含有机质和硫酸盐的缺氧环境中如污染湖泊和河流的沉积物、污水净化过程中的消解污泥以及瘤胃和肠道中常发生这种还原作用。这一类群包括不同温度要求和嗜盐等几个生理类型的细菌DNA的G+C mol%为3767。
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中这一群细菌属于脱硫弧菌目的不同科中描述了27个属如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脱硫葱状菌属Desulfobulbus、脱硫微杆菌属Desulfomicrobium、脱硫单胞菌属Desulfomona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热脱硫杆菌属Thermodesulfobacterium、脱硫菌属Desulfobacter、脱硫杆菌属Desulfobacterium、脱硫球菌属Desulfococcus、脱硫念珠菌属Desulfomonile、脱硫线菌属Desulfonema、脱硫八叠球菌属Desulfosarcina、硫还原菌属Desulfurella、脱硫单胞菌属Desulfuromonas。它们在地球化学上参与硫矿的生成产生的H2S在缺氧条件下能被光合硫细菌氧化成S在有氧条件下可被无色硫细菌氧化成S0积累成矿。还原产物H2S对植物根系有毒害作用能腐蚀地下和水下金属管道造成鱼类死亡和环境污染。
6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及衣原体 这三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大小和特性均介于通常所指的细菌与病毒之间表1-8是这几类微生物主要特征的比较。
表1-8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
表1-8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与细菌、病毒的比较(续)-1
①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群缺少细胞壁的真细菌是介于一般所指细菌与立克次氏体之间的一类原核微生物是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最早从患胸膜肺炎的牛体中分离得到以后从其他动物和人体中陆续分离到了这一类细菌所以先后被称为胸膜肺炎微生物PPO和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支原体突出的特征是不具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柔软且可扭曲形态多样常出现不同大小的球状、环状、长短不一的丝状、杆状及不规则形状等多种形态丝状体常分支呈丝状真菌样形体所以现称其为支原体又称菌质体。典型的菌落像“油煎荷包蛋”模样。除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一般不使人致病但有较多的支原体能引起畜、禽及作物的病害。
根据对固醇的需要可将支原体分为两个类群一为需固醇类群有支原体属Mycoplasma、厌氧支原体属Anaeroplasma、螺原体属Spiroplasma和脲支原体属Ureaplasma二是不需固醇类群包括无胆甾原体属Acholeplasma和热原体属Thermoplasma
在植物病害中有一类产生黄化和丛枝症状的病害最初由于其症状与病毒病害相似所以受到植物病毒学家较多关注。后来由日本学者土居养二Doi.Y等人于1967年在发生矮缩病的桑树韧皮部中发现了与动物病原支原体类似的微生物并从此认为植物上的许多黄化、丛枝型病害也是由此类微生物引起的。这类微生物最初被译为类支原体MLO或类菌质体到目前为害植物的这种MLO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1995年L.P.Zreik建议将MLO建立一个新属即植原体属Phytoplasma并已由国际支原体组织会议IOM的分类委员会讨论正式作为植物MLO的属名但MLO作为原名称还仍可采用。
②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形体微小的杆状或球杆状、绝大多数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它不仅是动物细胞的寄生者也寄生在植物细胞中寄生于植物细胞中的立克次氏体被称为类立克次氏体RLO。美国医生、病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病理学教授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 1871—1910在1906年对落基山区的斑疹伤寒进行了广泛研究又于1909年赴墨西哥研究并首次发现人的斑疹伤寒病原体因研究此病于1910年牺牲于墨西哥城为了表示纪念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类病原体。
立克次氏体的形态结构和有些特性与细菌相似细胞大小为0.30.5μm×0.82.0μm类球状、杆状或丝状有的多形性无鞭毛不运动。细胞壁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还有与细菌内毒素相似的脂多糖复合物但脂质含量高于一般细菌很多细胞膜主要由磷脂组成。细胞内有丝状核质区、70S核糖体、包涵体或空泡。核酸是RNA和DNADNA为正常双链形式。立克次氏体行二分裂方式繁殖但繁殖速度较一般细菌慢912h繁殖一代。它对许多抗细菌的抗生素是敏感的。立克次氏体细胞膜因较疏松以致“渗漏性”较大。很多立克次氏体的能量代谢极其有限它们只能氧化谷氨酸不能氧化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或有机酸。立克次氏体的可透性细胞膜使得它们易从宿主细胞获得一些重要的物质包括像NAD+和辅酶A这样大的辅酶但同时也会使一些重要物质离开立克次氏体所以立克次氏体一旦离开宿主就很快死去。这就形成它们必须由蚤、蜱、螨等吸血节肢动物作为媒介而在动物间传代的特殊生活方式所以立克次氏体为虫媒微生物。立克次氏体在虱等胃肠道上皮细胞中增殖并大量存在其粪中人受到虱等叮咬时立克次氏体便随粪从抓痒时抓破的伤口或直接从昆虫口器进入人的血液并在其中繁殖从而使人感染得病。当节肢动物再叮咬病人吸血时人血中的立克次氏体又进入其体内增殖如此不断循环。立克次氏体可引起人与动物患多种疾病是人、兽共患病原体如引起人类患落基山斑点热、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热等疾病。
立克次氏体严格的细胞内寄生这一点又与病毒相似。它们大多数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须用鸡胚卵黄囊、敏感动物组织细胞(骨髓细胞、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以及实验动物(豚鼠、小鼠、大鼠和猴等)进行传代培养。
③衣原体:衣原体是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过去误认为是“大型病毒”,现已明了其生物学特性更接近细菌、不同于病毒。
衣原体是已知细胞型微生物中生活能力最简单的它没有产ATP的系统因而只能在鸡胚等活组织中培养目前可用多种细胞培养衣原体。衣原体的蛋白质中缺少精氨酸和组氨酸这表明它们的繁殖不需要这两种氨基酸。衣原体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大小两种细胞类型的生活史图1-56引自杨正时、房海主编《人及动物病原细菌学》2003。小细胞称原体EB非生长型细胞球状直径约0.3μm壁厚且硬具感染性中央有致密的类核结构RNA/DNA1大细胞称网状体RB又称始体initial body生长型细胞多形直径约1μm壁薄且脆不具感染性无致密类核结构RNA/DNA3。
图1-56 沙眼衣原体的生活史
衣原体感染始自原体具有高度感染性的原体被易感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吸附后通过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进入宿主细胞形成吞噬小泡阻止与吞噬溶酶体融合。原体在泡内细胞壁变软增大形成致密类核结构的网状体网状体在空泡中以二分裂方式反复繁殖形成大量子细胞然后子细胞又变成原体。这种有大量衣原体在其中复制的空泡称为包涵体inclusion body包涵体成熟后其膜和宿主细胞膜均破裂将EB释放到细胞外再感染新的宿主细胞。整个周期3540h。与立克次氏体不同衣原体不需媒介它直接感染宿主。
已发现的衣原体有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和羊群衣原体C.pecorum等。沙眼衣原体引起沙眼、小儿肺炎以及多种疾病非淋球菌尿道炎、附件炎、淋巴肉芽肿和新生儿眼炎等鹦鹉热衣原体引起鹦鹉、鸽、鸡、鹅以及牛、羊等动物多种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鹦鹉热衣原体的天然宿主是鸟类和人以外的哺乳动物但当人吸入鸟的感染性分泌物后能导致肺炎和毒血症因此鹦鹉热衣原体也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
7螺旋体 螺旋体的菌体细长、柔韧、弯曲呈螺旋状并因此得名。是一群形态结构和运动机理独特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大小在0.13.0μm×3500μm无鞭毛但能作特殊的弯曲扭动或蛇一样的运动不产生芽孢具有一般“细菌”的基本结构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这类细菌以前曾被误认为是介于原生动物和细菌之间的一类微生物其理由是未发现螺旋体的细胞壁。经深入研究现已证实螺旋体细胞的主体仍然是由细胞质和核区组成在细胞的外围则裹以细胞质膜和细胞壁细胞壁没有其他细菌那样坚韧形成原生质柱protoplasmic cylinder在原生质柱外缠绕着轴丝axial filament也称周质鞭毛periplasmic flagella轴丝与原生质柱再由三层膜包围称为外鞘outer sheath螺旋体的细胞则由原生质柱、轴丝和外鞘这三部分组成图1-57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
图1-57 螺旋体的形态
每个螺旋体细胞具有2100条以上的轴丝视螺旋体种类不同有差异超微结构和化学组成类似于一般细菌的鞭毛一端连于细胞、一端游离在末端附着处有基钩basalhook和盘状物insertion disc固定在一端延伸到菌体长度约2/3处因此分别固定于两端的轴丝在菌体中部发生重叠。螺旋体靠轴丝的旋转或收缩运动其运动与所处环境有关在液体环境中游离生活时可游动或沿纵轴旋转与屈曲运动在固体基质上可向前爬行或蠕动。
螺旋体广泛分布于水生环境水塘、江湖和海水和动物体中哺乳动物肠道、睫毛表面、白蚁和石斑鱼的肠道、软体动物躯体和反刍动物瘤胃中都有螺旋体。有些是动物体内固有的微生物区系有些能引起梅毒syphilis、回归热relapsing fever、游走性红斑erythema migrans即莱姆病Lyme disease和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等。螺旋体有6个属它们是螺旋体属Spirochaeta、脊螺旋体属Cristispira、密螺旋属Treponema、疏螺旋体属Borrelia、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和短螺旋体属Brevinema螺旋体在系统发育上形成一个独特的细菌系。
8鞘衣细菌 鞘衣细菌sheathed bacteria是多个细胞相连成丝状的细菌其特征为能分泌产生一个中空管状的鞘套图1-58引自李阜棣和胡正嘉主编《微生物学》第5版2000。研究最多的是球衣菌—纤发菌群Sphaerotilus Leptothrix group的细菌其鞘套为脂蛋白—多糖复合体构成在含铁水域中生长时能在鞘套内沉积氢氧化铁。纤发菌属Leptothrix细菌在含锰水域生长时还能氧化锰形成含有二氧化锰的鞘套但球衣菌属Sphaerotilus细菌只氧化Fe2+。这两属细菌全是专性化能有机营养型细菌,二分分裂繁殖,在伸长的细胞链顶端生成极生或亚极生鞭毛的游动孢子,脱离母体后附着在固体物质表面,再繁殖成一条围有鞘套的细胞链。
图1-58 鞘衣细菌的形态和衣鞘示意图
9有附属物及无附属物、芽殖及非芽殖的细菌 有些细菌在细胞表面产生细胞质性的突起物如柄stalk、菌丝等突起物的直径比母细胞小内含细胞质外具细胞壁称为附属物prosthecae。这类细菌与典型的真细菌区别在于它们的繁殖方式、特殊的形状和完整的生活史。
①有附属物、芽殖的细菌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为此类细胞呈杆状末端尖或呈椭圆形、卵形和菜豆形。可产生单极生或双极生的丝状物长度不一。其繁殖方式独特形成生活史。母细胞附着在固体基物上→长出丝状物→丝状物末端形成芽体→芽体膨大并长出1根鞭毛形成子细胞→脱离母细胞并游动→子细胞失去鞭毛并成熟为母细胞图1-59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 2006。在有些情况下子细胞不脱离母细胞可以从另一端或每一端长出丝状物也可以不形成丝状物芽体直接由母细胞长出。生丝微菌属是好氧的化能有机营养型可以从含有大量锰沉积物的水管中分离到。
图1-59 生丝微菌属的菌细胞分裂周期
②有附属物、非芽殖的细菌柄杆菌属Caulobacter为此类细胞呈杆状或类弧状、纺锤状。这种细菌具有十分独特的不对称细胞分裂方式图1-60引自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2版2006形成非芽殖的分裂周期。幼龄细胞一端着生1根鞭毛老龄细胞具柄柄同样具有外膜、肽聚糖、细胞质膜和细胞质。其生活史为细胞延长以收缢方式行二分分裂无隔膜→在一端长出1根鞭毛成为游动细胞→与母细胞脱离游动→固着在新的基物上→鞭毛消失由长鞭毛处形成新柄。
图1-60 柄杆菌属的菌细胞分裂周期
③无附属物、非芽殖的细菌嘉利翁氏菌属Gallionella为此类细胞呈肾形子细胞分裂后迅速变圆。在含有亚铁的天然水或矿质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胞从细胞的凹面处分泌出胶质的氢氧化铁形成由一束数量很多的细丝构成的无机质的柄图1-61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柄的宽度为0.30.5μm长度可达400μm。二分分裂繁殖在分裂过程中连续产生柄扭曲或不扭曲产生叉状分支。细胞旋转式运动引起柄的扭曲。若细胞离开柄则靠1根单极生鞭毛运动。
图1-61 嘉利翁氏菌属细菌的形态
④无附属物、芽殖的细胞浮霉状菌属Planctomyces为此类细胞呈球形、椭圆形、泪珠状或球茎状。个体较大最大可达3.5μm细胞长有由多纤维组成的刺突、束、刺毛它们不完全是用于连接细胞和基物而是通过固着器将细胞连接成同源的聚集物呈玫瑰花结或花束状图1-62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芽殖具有生活史循环无柄母细胞发芽→具鞭毛的游离细胞→失去鞭毛→无柄可发芽的母细胞。
图1-62 浮霉状菌属细菌的形态
10滑行细菌和黏细菌 滑行细菌是一类在形态和生理特性呈多样性而且亲缘关系并不密切的细菌其共同点是细胞不借助可见的运动器官是进行滑行运动有些滑行细菌在运动时是沿着长轴在向前旋转有的则是只保持细胞的一边与基物表面接触向前滑行。这类细菌不形成子实体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除贝日阿托氏菌属Beggiatoa的某些菌株进行化能无机营养外其他均为化能有机营养。
黏细菌Myxobacteria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由黏液和菌体黏孢子构成形态各异、颜色鲜艳、肉眼可见的子实体。黏细菌的DNA中G+Cmol%为6771高于其他所有的细菌。严格好氧呼吸产能代谢化能有机营养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在生活世代中有营养细胞和子实体两个阶段黏球菌属Myxococcus的橙黄色黏球菌M.xanthus是研究细菌发育的典型材料之一图1-63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 2006。它们所产生的胞外酶能水解蛋白质、核酸、脂肪和各种糖有些种可分解纤维素大多数的种能溶解真核和原核生物。常见于树皮、土壤、堆肥和各种食草动物的粪便中。
图1-63 橙黄色黏球菌的生活周期
11蓝细菌 蓝细菌是一大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光能营养菌。由于它们具有与植物相同的光合作用系统历史上曾被藻类学家归为藻类algae称为蓝藻blue algae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对蓝细菌细胞结构的研究表明蓝细菌的细胞核不具有核膜没有有丝分裂器细胞壁由含有二氨基庚二酸的肽聚糖和脂多糖层构成革兰氏染色阴性分泌黏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细胞内含有70S核糖体虽具有叶绿素的光合色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含有叶绿素a、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包括藻蓝素和藻红素的类囊体thylakoids。蓝细菌的这些与原核生物相近的特征使它们成为细菌家族的一员。以藻蓝素占优势的色素使细胞呈现特殊的蓝色故而得名为蓝细菌。按形态可分为五大类群包括29个属。
蓝细菌的光合作用由于产氧和有叶绿素a类似于真核绿色植物而与不产氧和有菌绿素的光合细菌不同但又有别于绿色植物没有叶绿素b有β-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PBP。所以蓝细菌并非全为蓝绿色也有黄色甚至褐色。藻胆蛋白的相对含量与环境有关在绿光下藻体呈红色因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含量相对高于藻蓝蛋白phycocyanin而在红光下更多地合成藻蓝蛋白呈绿色这是蓝细菌利用有效光源的一种适应能力。许多蓝细菌具有气泡可在水中漂浮趋向有光处。
蓝细菌的光合器有两种不同的构型一是位于细胞膜的外膜下面呈一连续层但大多数是位于类囊体的膜层中类囊体的外层表面分布有不连续的颗粒体称藻胆蛋白phycobilisomes内含藻胆蛋白图1-64引自李阜棣、胡正嘉主编《微生物学》第5版2000。其光合作用过程通常情况下包括光合系统和Ⅱ并产O2但有硫化物存在时许多蓝细菌也像厌氧的紫色光合细菌那样只利用系统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从营养和代谢来看蓝细菌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有少数海洋蓝细菌要求维生素B12。
图1-64 蓝细菌细胞结构示意图
蓝细菌有单细胞和丝状体两大类形态它们的主要类群如表1-9所示。蓝细菌DNA的GCmol%范围很广达3571因而它们是遗传性状很不相同的类群。
表1-9 蓝细菌主要类群
蓝细菌中有许多固氮的种类,在农业上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是保持土壤氮素平衡的重要因素,在水稻田中培养蓝细菌作为生物肥源,可提高土壤肥力。
一部分丝状蓝细菌中有一种特化细胞——异形胞heterocyst鱼腥蓝细菌属Anabaena的异形胞圆形厚壁折光率高图1-65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 2003内含蓝细颗粒。异形胞分布在丝状体中间或末端为有异形胞蓝细菌固氮的唯一场所。异形胞来自营养细胞它与邻接营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互相进行物质交流。异形胞的藻胆素含量很低而且没有产氧的光合系统Ⅱ。异形胞的厚壁中含大量糖脂可降低氧气扩散进入。异形胞的这些特性都是为对氧敏感的固氮酶创造一个厌氧固氮场所没有异形胞的丝状蓝细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时就在营养细胞中固氮。而其他没有异形胞的蓝细菌则通过其他途径来创造固氮所必需的厌氧条件。
图1-65 蓝细菌的异形胞
蓝细菌的细胞大小直径一般为0.51μm如聚球蓝细菌属Synechococcus也有大到60μm的如巨颤蓝细菌Oscillatoria princeps这是已知原核微生物中较大的细胞。细胞形态极为多样球状或杆状单生或团聚体如黏杆蓝细菌Gloeothece和皮果蓝细菌Dermocarpa等属。丝状蓝细菌是由许多细胞排列而成的群体包括有异形胞的丝状蓝细菌如鱼腥蓝细菌属分支的丝状蓝细菌如飞氏蓝细菌属Fischrella。螺旋状蓝细菌少见只有螺旋蓝细菌属Spirulina也曾称“螺旋藻”它是没有异形胞的丝状蓝细菌。
蓝细菌通过无性方式繁殖单细胞的种类为二分裂如黏杆蓝细菌或多分裂如皮果蓝细菌。大多数丝状蓝细菌的细胞分裂是单平面的如鱼腥蓝细菌和颤蓝细菌等。而分支的丝状蓝细菌进行多平面方向的分裂如飞氏蓝细菌。一些有异形胞的丝状蓝细菌形成静息孢子akinete图1-66引自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 2003它也是一种特化细胞厚壁、色深与异形胞相似着生在丝状体的中间或末端具有抗干旱或冷冻的能力。丝状蓝细菌还常有通过其丝状体断裂形成短的片段——段殖体hormogonium的方式繁殖。
图1-66 一种鱼腥蓝细菌的静息孢子
蓝细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海水和土壤中。富营养的湖泊或水库中所见到的水华water bloom常常就是蓝细菌形成的。蓝细菌抗逆境的能力较强所以在温泉7073℃和盐湖等一些极端环境中也能生活。在贫瘠的岩石等处有不少能固氮的蓝细菌生长着它们甚至能通过岩石隙缝而向岩石内生长是使岩石分解和土壤形成的“先驱生物”。在沙漠中蓝细菌常以结成片的“壳”覆盖在土壤与岩石表面在干旱时休眠在短时间的冬雨和春雨中生长。一些蓝细菌还能与真菌、苔类、蕨类、苏铁科植物、珊瑚甚至一些无脊椎动物共生。
12其他G细菌 这里简要介绍的包括化能无机营养细菌chemolithotrophs和光能营养细菌。
化能无机营养细菌是一群通过氧化无机物质获取能量的细菌它们在形态、生态和所需能源上各不相同包括硫化氧化菌、硝化细菌和氢细菌。在营养上大多是自养型生长在无机培养基上通过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固定CO2有些是兼性化能无机营养菌能够在有机培养基上进行异养生长如氢氧化细菌还有一些是混合营养菌mixotrophs它们可在有机和无机来源的物质上获得能量和营养是化能无机营养型的异养菌chemolithotrophic heterotrophs它们利用无机分子获取能量同化有机物质进行生长。生态上化能无机营养菌广泛分布在陆地和水域生境中氧化无机物是某些元素循环中的主要作用者。
①硫化氧化菌sulphur-oxidizing bacteria研究最多的是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的一些种它们是G、极生鞭毛的小杆菌氧化硫化物、元素硫或硫代硫酸盐获取能量。有些硫杆菌还能氧化亚铁获取能量通常在需氧呼吸中进行这类作用但脱氮硫杆菌T.denitrificans在缺氧条件下利用硝酸盐代替O2作为电子受体。大多数硫杆菌是严格的自养菌在含有机质的培养基上生长很差但新型硫杆菌T.novellus和中间硫杆菌T.intermedius等是兼性自养菌当生长在有硫化物可供作能源的有机培养基上它们同化有机碳。硫杆菌属的DNA中GCmol%相当宽5268揭示了此类细菌在遗传上的异质性但按生理区别对它们进一步划分为几个种的DNA中GCmol%上,则可看出在遗传上的同源性。
硫杆菌广泛分布在含无机硫和铁的陆地和水域中如污水、河口、湖沼的淤泥中。由于硫化物氧化产生的硫酸使周围环境极度酸化故有些种能高度耐酸并在酸性条件下旺盛生长如铁氧化硫杆菌T.ferrooxidans就常生存在酸性土壤如泥炭土和酸性废矿中。
②硝化细菌nitrifying bacteria能将氨氧化为亚硝酸和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的细菌总称为硝化细菌它们共同完成氨转化为硝酸的硝化过程。分属两个生理群分两阶段进行硝化作用。第一群氧化氨为亚硝酸称亚硝酸菌有4个属分别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coccus、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na、亚硝化叶菌属Nitrosolobus第二群氧化亚硝酸为硝酸称硝酸菌有3个属分别为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硝化球菌属Nitrococcus。它们都是专性化能自养菌细胞球形或杆状G无芽孢严格需氧周生或极生鞭毛细胞内具复杂的膜系统。硝化作用最终产物硝酸不会像硫氧化产生硫酸那样大大降低环境pH因为硝化细菌对酸敏感随着硝酸的产生环境pH开始下降抑制硝化细菌生长影响到硝化作用的进行阻止了酸的继续产生。
③氢细菌hydrogen bacteria这类细菌能氧化H2获取能量为兼性化能无机营养菌和自养菌。在有氧条件下以糖、氨基酸和其他有机酸为能源和营养源生长故通常将其归属于化能异养型但当在有O2、H2、CO2存在的环境中异养代谢受到抑制则能进行典型的化能无机自养的代谢过程。这类细菌包括产碱菌属Alcaligenes和假单胞菌属的一些种以及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的一些菌株。
光能营养细菌是一群利用光能转化为生物代谢活动能量的原核微生物它们具有一种或多种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磷酸化作用。许多光能营养细菌能以CO2为碳源光解水作电子供体或利用H2S或H2作还原剂进行完全自养性生长也有利用光能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进行光能异养性生长的有个别光能营养细菌就只能进行光能异养性生长。根据它们所具有的色素体系可分为绿色和紫色两大类群如紫色硫细菌、紫色无硫细菌、绿色硫细菌和绿色无硫细菌等。
7.1.2.2 G+细菌
G+细菌是细菌中重要的一大类群,细胞形状为球形或杆状,多数规则,其排列呈单个、成对,或成链或成分支菌丝;有些具多形态,有些属能形成耐热的芽孢;腐生和寄生类型,有些是人和动物的专性致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1G+球菌 革兰氏阳性G+球菌是在系统发育和遗传特性上差异很大的一群细菌球形、有机营养和不形成芽孢仅仅是它们共同的形态学和生理特征。根据它们分裂后细胞聚集排列状态图1-67引自李阜棣、胡正嘉主编《微生物学》第5版 2000和呼吸类型进行分科可将其分为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和消化球菌科Peptococcaceae
图1-67 G+球菌分裂后细胞的聚集排列状态
①微球菌科在几个平面上分裂形成不规则的细胞或呈包裹状的一堆细胞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具有含血红素的呼吸酶类包括接触酶类。主要有两属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前者为需氧菌不发酵葡萄糖DNA中G+Cmol%为6672后者为兼性厌氧菌发酵葡萄糖DNA中G+Cmol%为3040。
②链球菌科链球菌科及其他球状乳酸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在一个或两个平面上分裂成对、链状和四联状兼性或耐氧厌氧菌。主要通过乳酸发酵获取能量与微球菌不同一般没有包括接触酶在内的含血红素的呼吸酶类说明了它们具有更为厌氧的特性。
③消化球菌科厌氧性球菌细胞成对、四联和不规则簇状聚集与兼性厌氧的链球菌不同它们不是以乳酸发酵为其特征。包括消化球菌属Peptococcus、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八叠球菌属Sarcina
2乳酸细菌 G+、通常不运动、不生芽孢、产生乳酸作为发酵代谢中主要的异型乳酸发酵或唯一的同型乳酸发酵产物为特征的细菌在形态上既有上述链球菌科的球状又有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杆状细菌表1-10
表1-10 乳酸细菌的几个重要属
3G+杆菌 包括一大群不同的细菌,从专性需氧到专性厌氧,从短杆状到长杆状(常为不规则形)等,主要根据它们能否形成芽孢再进一步细分。
①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于不同纲和目的两个科最重要的两个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梭菌属Clostridium前者为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后者多为专性厌氧菌。它们是土壤中的腐生菌化能异养型在降解有机质中具有重大作用有些种是人、动物和昆虫的病原菌。
芽孢杆菌属的细菌根据形态和生理特征分种形态上的区别在于细胞大小、芽孢形状和大小及位置生理上按生长温度和发酵类型来区别。梭菌属的细菌除少数几种外都是专性厌氧菌它们缺少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接触酶故限于底物水平磷酸化上根据发酵特征包括丁酸、丁醇、丙酮、混合酸、氨基酸和嘌呤发酵以及发酵乙酸和CO2进行分种它们的DNA中G+Cmol%为2243反应了遗传上的异质性。
能生成芽孢的细菌不仅限于芽孢杆菌和梭菌两属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还包括G-的硫酸还原厌氧细菌——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细胞排列呈立体孢囊状的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和微嗜氧、接触酶阴性的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这是一群形态、生理和遗传上都表现出一定异质性的细菌但都能生成芽孢故列入芽孢杆菌科。
②无芽孢杆菌除乳酸细菌中的乳杆菌属外还有一些无芽孢G+杆菌其特征为细胞形态明显不规则和有变化包括两端尖、垒球棒状和丝状杆菌也有能从杆状转变为球状的。如属于棒状细菌Corynebacteria的棒杆菌属、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细胞呈多形性的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细胞有分枝的分枝杆菌属等。
棒杆菌属细菌的细胞呈直、略弯常呈一端膨大的棒状。因行折断分裂常呈八字形和栅状排列。兼性厌氧有的为好氧化能有机营养类型。其细胞壁中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和阿拉伯糖、半乳糖。呼吸链中有甲基萘醌细胞内含有枝菌酸。腐生型的棒杆菌生存于土壤、水体中如产生谷氨酸的北京棒杆菌C.pekinense利用该菌种根据代谢调控的机理已筛选出生产各种氨基酸的菌种。寄生型的棒杆菌可引起人、动植物的病害如使人患白喉病的白喉棒杆菌。
节杆菌属为好氧、触酶阳性的杆菌进行呼吸代谢胞壁肽聚糖含赖氨酸磷酸类脂类型为PI主要甲基萘醌为MK-8、MK-9H和MK-10DNA的GCmol%含量为5970。这个属最突出的特征是呈杆状—球状生长循环图1-68引自刘志恒主编《现代微生物学》2002。当节杆菌生长于对数期时菌体呈不规则、分枝杆状通过突然分裂而繁殖进入稳定期后菌体变为球形一旦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上球形细胞又开始出芽生长再次变为生长活跃的杆菌有雏形分枝但无真正菌丝体。虽然节杆菌常常能从鱼、污水和植物表面分离到它们最主要的栖息地还是土壤是土壤微生物菌群的重要组成者。由于节杆菌对干燥和营养缺乏有很强的耐受性所以非常能够适应土壤的生境它们甚至能够降解一些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矿化具有重要意义。
图1-68 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的杆状-球状生活史Prescott et al. 1999
丙酸杆菌属细菌细胞多变的形态是这类细菌形态学上突出的特征虽为一端圆一端尖的棒杆状但老龄细胞对数生长后期则多呈球形。在排列方式上也是呈多样性或单个、成对、成短链或呈V形、Y形细胞对或以“汉字”状簇群排列。细胞壁中含有LL-DAP和m-DAP厌氧至耐氧化能有机营养类型。能发酵乳酸、糖和蛋白胨产生大量的丙酸及乙酸使乳酪具有特殊风味是这类细菌生理上独特特征。从牛奶、奶酪、人的皮肤、人与动物的肠道中可分离出有的种对人有致病性。费氏丙酸杆菌P.freudenreichii是工业上用来生产丙酸和维生素B12的菌种。
双歧杆菌属细菌的细胞形态呈多样性长细胞略弯或有突起或有不同分支或有分叉或产生匙形末端短细胞端尖也有球形细胞。细胞排列或单个或成链或呈星形、V形及栅形。厌氧有的能耐氧。发酵代谢通过特殊的果糖-6-磷酸途径分解葡萄糖。存在于人、动物及昆虫的口腔和肠道中。近年来许多实验证明双歧杆菌产乙酸具有降低肠道pH、抑制腐败细菌滋生、分解致癌前体物、抗肿瘤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效的生理功能。
7.1.2.3 放线菌
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主要以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靠菌丝片段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因其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过去曾认为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微生物”。然而用近代生物学技术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从系统发育上看放线菌除高温放线菌外与全部G+细菌一起同属于这一大分支中的高G+Cmol%6072群。
比较原始的放线菌细胞是杆状分叉或只有基质菌丝substrate mycelium没有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典型的放线菌除发达的基质菌丝外还有发达的气生菌丝和孢子丝sporophore图1-69引自李阜棣、胡正嘉主编《微生物学》第5版 2000
图1-69 链霉菌的一般形态和构造模式图
基质菌丝也称营养菌丝、基内菌丝是紧贴固体培养基表面并向培养基里面生长的菌丝能产生黄、橙、红、紫、蓝、绿、灰、褐、黑等色素或不产色素色素脂溶性或水溶性水溶性色素在培养过程向培养基中扩散可使菌落周围培养基呈现颜色。气生菌丝也称气中菌丝是自培养基表面向空气中生长的菌丝有波曲、螺旋、轮生等多种形态气生菌丝可分化形成孢子丝。孢子丝是在气生菌丝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其排列方式在不同种间有差异有直形、波浪弯曲形或螺旋状孢子丝有交替生、丛生、轮生是分类上的依据孢子丝形成孢子起繁殖作用图1-70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 2006
图1-70 链霉菌不同类型孢子丝着生结构
放线菌的孢子有球形、椭圆形或瓜子形等各种形状孢子表面还有不同的纹饰图1-71引自李阜棣、胡正嘉主编《微生物学》第5版 2000。孢子呈白、黄、绿、淡紫、粉红、蓝、褐、灰等颜色。
图1-71 放线菌的孢子形态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链霉菌为代表,其早期菌落类似细菌,后期由于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形成而变成表面干燥、粉粒状并常有辐射皱折,菌落一般小,质地较密,不易挑起并常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另一类中以诺卡氏菌为代表,菌落一般只有基质菌丝,结构松散,黏着力差,易于挑起,也有特征性的颜色。
放线菌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广泛利用各种糖类和碳水化合物为碳源和能源利用有机氮或无机氮为氮源其中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放线菌还能利用分子态氮。许多种类能产生抗生素、维生素和各种酶类尤以产生抗生素著称。某些放线菌为人、畜或植物病原菌如人、畜的放线菌病和马铃薯疮痂病等。
放线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土壤中最多。大多腐生,少数寄生,在分解复杂有机质中起重要作用。弗兰克氏菌能与众多的非豆科植物共生结瘤固氮,在绿化造林、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上有重要作用。在年老植物根系上,往往有较多的放线菌定殖。利用放线菌与真菌的颉颃关系,有可能用来防治某些植物根部的真菌病害。在堆肥、稻草、垃圾堆制的自热过程中,会引起嗜热放线菌的富集,诱导产生耐高温、热稳定的纤维素酶、蛋白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促进纤维素进一步分解,加速堆肥腐熟,也是开发高温酶类的来源。
1多腔孢囊放线菌 这类放线菌包括嗜皮菌属Dermatophilus、地嗜皮菌属Geodermatophilus和弗兰克氏菌属其共同特征是菌丝进行纵向和横向分裂直接产生孢子菌丝形成细胞群或孢子簇细胞壁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DAP
2孢囊放线菌 这类放线菌以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进行繁殖为突出特征孢子的分裂和排列方式用于区分不同的属①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孢囊球状、棒状或不规则状产生圆形或近圆形具丛生鞭毛的游动孢子多分布在腐烂植物和土壤中②指孢囊菌属Dactylosporangium孢囊指状或棒状其内可产生规则的球形孢子排列成单一行列16S rRNA寡核苷酸编目表明该属在系统发育上与游动放线菌属、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的关系密切③游动单孢菌属Planomonospora产生梭形、具周生鞭毛的游动孢子是该属的特征多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土壤中。
3链霉菌 链霉菌具有发达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是区分各种链霉菌明显的表观特征产多种抗生素是这类放线菌最突出的生理特性。包括几百个种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是放线菌中种类最多的一属该属的孢子丝可呈直形、波曲和螺旋形螺旋形有开环螺旋形钩状、松螺旋、紧螺旋之分孢子丝在排列方式上又有簇生、单轮生、二级轮生之别孢子丝可产350个孢子孢子呈球形、椭圆形或杆状有的表面光滑有的表面具有瘤状、刺状、毛发状或鳞片状等饰物孢子丝的形状、排列方式、孢子表面饰纹是分种的重要表型特征该属可产生1000多种抗生素用于临床的已超过100种如链霉素、卡那霉素、丝裂霉素等是放线菌中产抗生素最多的属此外该属的种还可以产生维生素、酶和酶抑制剂多数腐生型的链霉菌在土壤中生长分解土壤中其他微生物难以利用的有机物对土壤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土壤改良中具有积极意义少数寄生型的种能引起植物病害如疮痂病链霉菌S.scabies可导致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
4其他放线菌 主要有以下几个属的放线菌,它们各自有其相应的一些特征。
①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在单轴分支的孢子梗上产生圆形的单生孢子是该属最突出的表观特征。腐生型的小单孢菌具有很强的分解纤维素、几丁质的能力是土壤和水体中常见的放线菌。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庆大霉素gentamycin是由该属中的棘孢小单孢菌M.echinospora产生的。
②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在系统发育上该属归于G+菌DNA低G+C菌群G+Cmol%为3042说明该属与其他放线菌在遗传上远缘。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均可产生单个孢子是该属的特点多分布在高温的堆肥、厩肥和自热草堆中有些种可产抗生素。
③诺卡氏菌属Nocardia和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诺卡氏菌属又名原放线菌属培养15h至4d的菌丝体产生横膈膜后可突然断裂成长短近一致的杆状或带叉的杆状体或球状体以此复制成新的多核菌丝体是该属突出的特点多数种只有营养菌丝、无气生菌丝一些具有极薄气生菌丝的种也可以产生杆状或椭圆形的孢子该属可产生多种抗生素如对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和麻风分支杆菌M.leprae有特效的利福霉素rifamycin以及抗G+菌的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此外有的诺卡氏菌在石油脱蜡、烃类发酵、处理含氰废水方面有实用价值。拟诺卡氏菌属在形态特征上与诺卡氏菌属相似有的种可引起人和动物眼及肺部感染。
④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该属的放线菌可产生多种抗生素如抗禽类球虫病的马杜霉素madumycin等。
⑤放线菌属Actinomyces该属最突出的特征是无气生菌丝不形成孢子通过营养菌丝断裂成V、Y形体进行繁殖。多数是致病菌如引起牛大颌病lumpy jaw的牛型放线菌A.bovis以及引起人后颌骨肿病和肺感染的衣氏放线菌A.israelii等。
7.2 古生菌种类的多样性
7.2.1 古生菌的系统发育
7.2.1.1 第1类群
近根部的甲烷嗜热菌以及能还原硫的超嗜热古生菌包括硫还原球菌属、硫化叶菌属、热变形菌属、热网菌属、热球菌属和火球菌属它们统归为泉古生菌门超嗜热菌的寡核苷酸标记是UAACACCAG和CACCACAAG。
7.2.1.2 第2类群
产甲烷古生菌包括产甲烷球菌属、产甲烷杆菌属、甲烷嗜热菌属、产甲烷八叠球菌属和产甲烷螺菌属AYUAAG序列是极端嗜热菌的标记。
7.2.1.3 第3类群
极端嗜盐的古生菌独立成群包括嗜盐杆菌属、盐球菌属、嗜盐碱球菌属AAUUAG序列是极端嗜盐菌的标记。
7.2.1.4 第4类群
嗜酸、嗜热的热原体也是独立成群AAAACUG和ACCCCA寡核苷酸序列是热原体的遗传标记。
7.2.1.5 第5类群
还原硫酸盐的古生菌从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形成H2S产少量甲烷仅包括古生球菌属。
谱系树中的第2类群、第3类群、第4类群和第5类群构成了广古生菌门。
7.2.2 古生菌的主要类型
7.2.2.1 极端嗜盐古生菌
根据16S rRNA的序列分析并结合其他生物学性状将极端嗜盐古生菌extremely halophilic archaea划分为8个属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盐红菌属Halorubrum、盐棒杆菌属Halobaculum、富盐菌属Haloferax、盐盒菌属Haloarcula、盐球菌属Halococcus、嗜盐碱杆菌属Natronobacterium、嗜盐碱球菌属Natronococcus。目前已增加到15个属。
所有嗜盐古生菌的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细胞壁不含肽聚糖质膜中含有醚键的类脂。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有别于真细菌和其他古生菌在盐杆菌和盐球菌的细胞内存在着多拷贝的大质粒这些大质粒的G+Cmol%为5760与核区DNA中6668的比率有明显的差异质粒DNA占细胞总DNA的25%30%远远超过真细菌0.5%3%的含量。嗜盐菌核区DNA存在着高度重复性同时具有古生菌类型的RNA聚合酶。
嗜盐菌采用二分分裂法进行繁殖,无休眠状态,不产生孢子,大多数嗜盐菌不运动,只有少数种靠丛生鞭毛缓慢运动。所有的极端嗜盐古生菌均为化能有机营养类型,大多数的种以氨基酸或有机酸作为碳源和能源,并需要一定量的维生素作为生长因子,少数种可较弱地氧化糖类。大多数的种行专性好氧呼吸,一些盐杆菌的种可进行厌氧呼吸,通过耗糖发酵以及硝酸盐或延胡索酸盐的无氧呼吸链来进行。
这些细菌在盐湖和晒盐场以及含盐浓度高的土壤等高盐环境中普遍存在在用晒制粗盐腌制的食品中也常见。按照公认的定义极端嗜盐古生菌最少需要1.5mol/L约9%NaCl才能生长大多数种类最适生长的NaCl浓度为24mol/L12%23%最高生长的NaCl浓度为5.5mol/L大约32%)的饱和浓度,当然,有的种类这时生长很慢。
极端嗜盐古生菌的细胞呈杆状或球状其主要特点是细胞膜上存在着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它具有利用光能驱动质子泵的作用故极端嗜盐古生菌可利用质子梯度所产生的能量合成ATP。
该类古生菌的典型代表是盐杆菌属其主要特征为在最适条件下生长时细胞呈杆状大小在0.51.2μm×6.0μm。在老的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常出现多形性弯曲和膨大的杆状、棒槌形、球形以丛生鞭毛运动有的菌株有气泡细胞以缢缩分裂方式繁殖。
大多数菌株严格好氧但有的兼性厌氧。生长需要镁离子550mmol/L在蒸馏水中细胞溶解。生长最适温度3550℃、最高温度55℃、最低温度1520℃在pH 5.58.5条件下生长。化能异养生长需要氨基酸大多数菌株分解蛋白质。表1-12所列为极端嗜盐古生菌各属在形状、生境方面的特征。
表1-12 极端嗜盐古生菌的形状和生境
7.2.2.2 产甲烷古生菌
产甲烷古生菌methane-producing archaea由于其分解代谢的产物是CH4甲烷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并对甲烷的形成进行了研究。由于产甲烷新种的不断发现截至1990年根据D. R. Boone的统计产甲烷细菌的总数为55种。1997年有的学者根据形态特征、可利用的底物及DNA中G+Cmol%将产甲烷古生菌划分为7个类群18个属。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中记载了20个属根据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16S rRNA序列可将它们分为7群各群的代表属如表1-13所示。产甲烷古生菌在形态上具有多样性已分离到的产甲烷古生菌可分为球形、八叠球状、短杆状、长杆状、丝状和盘状。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时甲烷产生菌有自发荧光这是识别甲烷产生菌的一个重要方法。
表1-13 产甲烷古生菌代表属的主要特征
产甲烷古生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有的为G+有的为G。由于它们的细胞壁不含有肽聚糖用革兰氏染色作为产甲烷古生菌的分类指征是不适宜的。产甲烷古生菌的质膜主要是由醚键连接的类异戊二烯组成而不是通过酯键连接的磷脂。16S rRNA寡核苷酸的序列分析可以提供与该菌形态和生理发育相一致的系统发育体系。产甲烷古生菌是严格的厌氧菌它们的细胞内不含有过氧化氢酶也不含有过氧化物酶因此氧对它们有毒害作用不能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通常生长在与氧气隔绝的水底、反刍动物的瘤胃和厌氧消化器中。在进行自养生长时CO2是碳源利用H2作为CO2的还原剂以合成有机物利用甲烷发酵或乙酸盐呼吸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乙酸可刺激生长。某些种需要氨基酸、酵母膏和酪素水解物等作为生长因子如瘤胃甲烷菌需要支链脂肪酸。所有的产甲烷古生菌都能利用NH4+作为氮源少数的种可以固定分子态的氮。与其他古生菌不同的是所有的产甲烷古生菌都需要金属镍作为产甲烷辅酶F430的成分镍四吡咯除镍之外铁和钴也是产甲烷古生菌所需要的重要微量元素。
此类古生菌的代表是甲烷杆菌属它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呈弯曲至直的杆状或长丝状宽0.51.0μm不形成芽孢产生菌毛不运动。革兰氏染色反应不定严格厌氧菌嗜中温种最适生长温度3745℃、嗜热种是55℃或更高。通过将CO2还原成CH4而获得能量生长电子供体限于H2、甲酸和CO氨为唯一氮源硫化物可作为硫的来源。
7.2.2.3 超嗜热古生菌
超嗜热古生菌hyperther-mophiles archaea是古生菌界中能在100℃以上的温度环境中生活的嗜热微生物。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80℃左右有的种类如热网菌属Pyrodictium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5℃。这种温度范围不仅对高等动植物是致死温度就是对耐热的真细菌来说也是不能存活的温度。超嗜热古生菌分布在地热区炽热的土壤或含有元素硫、硫化物热的水域中。由于生物氧化作用富硫的、热的水体及其周围环境往往呈现酸性pH5左右有的可低于1。这些高热、高酸、高硫的环境常被称为硫黄热泉solfataras或热硫滩。但是主要的超嗜热古生菌多栖息在弱酸性的高热地区。一种被称之为菌株121strain 121的超嗜热古生菌是以Fe为电子受体图1-73引自沈萍、陈向东主编《微生物学》第2版2006其最高生长温度可达121℃并因此得名Kashefi K et al.Extending the upper temperature limit for life.Science 2003301934
图1-73 能在121℃生长繁殖的“121株”的细胞形态
绝大多数的超嗜热古生菌专性厌氧以硫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化能有机营养或化能无机营养的厌氧呼吸产能代谢。超嗜热古生菌的呼吸类型呈现高度多样性不论是以有机物还是以无机物作为呼吸底物进行化能有机营养或化能无机营养硫元素在各类型的呼吸作用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或者作为电子受体或者作为电子供体。目前我们所了解的超嗜热古生菌多分离自陆地的火山地区和海底的火山口、海底硫黄热泉及海底热流的喷出口。现已对18个属的超嗜热古生菌进行了形态、生理和遗传特性的研究。在形态上不同属种差异很大除了一般的杆状和球状外还有圆盘状、不规则球状、圆盘上带附丝、杆状外面有包被等显示了细菌外形的多样性。
硫化叶菌属Sulfolobus是第一个被分离鉴定的极端嗜热古生菌Brock et al.1970生长在富硫的酸热泉中温度达90℃以上pH为11.5。通常为球状但有的种具有垂叶。进行有氧代谢时将H2S或S0氧化成H2SO4固定CO2作碳源它也能进行有机营养生活。在无氧下硫化叶菌还能还原Fe3+为Fe2+但不能以此生长在有氧时可氧化Fe2+为Fe3+这一特性已成功地用于高温下对铁矿和铜矿的洗滤。同硫化叶菌相似的兼性好氧菌是酸双面菌属Acidianus但它主要是进行厌氧生长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都能利用S0有氧时氧化S0作电子供体形成H2SO4无氧时以S0作为电子受体H2作电子供体形成H2S所以S0对酸双面菌代谢的作用决定于O2是否存在。酸双面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90℃65℃到95℃均能生长。
热网菌是海洋火山极端嗜热菌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古生菌之一因为它的生长最适温度为105℃超过了水的沸点82℃开始生长可高达110℃。细胞为圆盘状或不规则盘状。热网菌为严格厌氧性在中性条件下利用H2进行化能无机营养生长以S0作电子受体。加入有机物质对生长有刺激作用。细胞G+Cmol%为62比其他极端嗜热古生菌均高。从类似环境中分离的热叶菌属Pyrolobus生长温度更高达113℃这是目前所知的微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热网菌属的细胞最高能在110℃生长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热网菌可以产生占细胞蛋白总量80%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具有两种酶活性一种活性为催化ATP合成的酶活性、另一种活性是作为一种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in当外环境的温度达到生长温度的最高极限接近细胞内蛋白质变性时这种分子伴侣通过重折叠refolding来保持其他蛋白质分子对高热的稳定性当在接近热网菌最适生长温度105℃的100℃时只产生少量的分子伴侣这就暗示只有在生长温度的最高极限时才会大量产生防止蛋白质变性的分子伴侣。
上面提到的几属古生菌不能以硫酸盐作电子受体古生球菌属Archaeoglobus是硫酸盐还原极端嗜热古生菌。它们能氧化H2、乳酸、琥珀酸、葡萄糖等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也能以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细胞为不规则球状具有鞭毛。在6492℃中生长最适为83℃。除了还原硫酸盐外另一突出特征是含有某些只在产甲烷古生菌中发现的辅酶如辅酶F430和甲烷喋呤methanopterin还有导致甲烷形成的酸类。实际上古生球菌作为硫酸盐还原菌生长时能够产生少量甲烷。古生球菌属细菌栖息于海底热水流火山口。
甲烷嗜高热菌属Methanopyrus是产甲烷的极端嗜热古生菌杆状G+。分离于海洋的水热喷口附近的沉淀物中生长温度85110℃最适温度为100℃。在系统发生上它是已知古细菌中最古老的种类同极端嗜热菌和甲烷产生菌都有相似的表型。它利用H2和CO2产生CH4在100℃下生长迅速代时少于1h。但同大多数甲烷产生菌不同的是甲烷嗜高热菌的细胞中含有大量糖酵解衍生物环23-二磷酸甘油酸溶解于细胞质中浓度可达1mol/L这种物质可能起热稳定剂的作用以防止细胞内DNA和酶的变性。这种菌被发现于约2000m深的海洋中这里温度可达350℃但水仍为液态。因此有人认为很可能还有其他极端嗜热甲烷产生菌能在110℃甚至更高温度下生长。
超嗜热古生菌的生长温度比任何已知的原核生物的生长温度都要高得多。目前已经探明超嗜热古生菌之所以能够在7011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有的种属甚至可以在超过110℃的温度下正常生长关键在于这类古生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大分子物质对热的稳定性。对于耐热蛋白质来说这种稳定性一方面取决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肽键的折叠以及耐热蛋白的酶活性另一方面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的23-二磷酸甘油酸可溶性物质的保护作用增强了对热的稳定性。对于DNA来说则是通过一种与真核生物细胞组蛋白密切相关的结合蛋白和高浓度的23-二磷酸甘油酸来防止和保护在高热条件下DNA的变性和解链。
热球菌属Pyrococcus这类嗜热古生菌它们对DNA的保护装置在于细胞内含有高浓度的23-二磷酸甘油酸DNA与可溶性的细胞质结合或者通过特异性的DNA结合蛋白的活性来对抗高热对DNA的解链破坏作用使DNA的解链温度随可溶性细胞质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目前认为当温度达到120℃时微生物体内的DNA、ATP、NAD+水解酶及蛋白质均会遭到破坏、失活生命将不复存在。然而对于一些超嗜热古生菌如热叶菌属细菌当温度升至113℃时菌体通过保护性物质能很快地适应高热得以生长。如此看来对于微生物生存的温度极限目前应该界定为低于120℃。113℃是超嗜热古生菌——热叶菌生存的最高温度。
这里顺便提一下以便比较真细菌中也有极端嗜热的种类。栖热袍菌属Thermotoga的生长温度为90℃最适为80℃存在于陆地和海洋热泉中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利用糖和蛋白质进行厌氧生活。产液菌属Aquifex的生长温度可达95℃最适为85℃存在于海洋火山热泉它们为专性化能无机营养型只利用H2、S0和S2O2-3作为电子供体以O2或NO-3作电子受体进行厌氧或微好氧生活。栖热菌属Thermus的生长温度为6080℃PCR技术中所用的热稳定Taq-DNA多聚酶来自于水生栖热菌T.aquaticus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7072℃。
7.2.2.4 无细胞壁的古生菌——热原体属
在古生菌中有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a cell-wall-less archaean很像无细胞壁的支原体由于它们无细胞壁、嗜热、嗜酸、行好氧化能有机营养所以被称为热原体Thermoplasma
热原体的细胞形态多样有球形直径0.22.0μm和各种丝状结构细胞仅由1个3层结构的细胞膜所包裹缺少真正的细胞壁G-兼性厌氧专性嗜酸嗜热在5559℃和pH为12时生长最好在接近中性时细胞自溶。有的种具有多根鞭毛能够运动。热原体能抵御外界渗透压的变化、对抗外环境的低pH和高热极端环境是因为它们虽然没有坚韧的细胞壁但发育出一种带有甘露糖和葡萄糖单位的四醚类脂tetratherlipid的脂多糖化合物作为质膜的主要成分同时质膜中也含有糖肽但没有固醇类化合物这样的质膜使热原体表现出对渗透压、酸、热的稳定性。热原体在55℃、pH2的合成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可达0.3mm呈深褐色、扁平和颗粒状有的菌落周边半透明呈典型的“煎蛋状”。目前已知的热原体属只有三个种嗜酸热原体T.acidophilum、氧化硫热原体T.thiooxidans和火山热原体T.volcanium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热原体的基因组像真细菌中的支原体一样热原体也只有一种极小的基因组其DNA中的碱基约为1100kbG+Cmol%为46。与其他原核微生物显然大不相同的是在DNA的碱基周围裹以结合蛋白这种球蛋白颗粒的组成很像真核细胞中的核小体并且很坚硬其蛋白组分也类似于真核细胞核小体中的组蛋白经氨基酸测序比较两者显示出有意义的同源性。从系统发育上看热原体属于广古生菌。
7.2.3 古生菌——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
细菌真细菌、古生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三界学说的建立和发展为进一步探讨生命起源和进化提出了新的思路。在生命出现前的原始地球上大气的组成是还原性的富含大量的水蒸气、CH4、NH3、H2S和少量的H2。宇宙大爆炸的能量使氨基酸、核苷酸、糖类、脂类等生命物质得以出现由此演化成原始生命。早期地球高热、高盐、高湿、低pH、无氧、充满还原性的气体是一种极端环境只有克服和适应这种极端环境条件的生命才能得以生存和繁衍下去。在当时大约100℃或者更高温度的环境中唯有超嗜热的生物才可能生长这种超嗜热生物应该是类似的超嗜热古生菌。从16S rRNA序列分析的数据比较表明古生菌在系统发育中的进化比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缓慢这种缓慢的进化过程特别表现在超嗜热古生菌中。究其原因这可能与超嗜热古生菌与它们所栖息的极端高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生活在高热环境中的生物必须保持其基因的稳定性和保守性即使由于进化这些基因也不会发生重大改变以保持其特殊的表型特征。
可以认为类似于超嗜热的古生菌可能是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因为它们厌氧、化能有机或化能无机的营养代谢等表型特征能符合所推测的早期地球地质化学条件下原始生物的表型特征。能氧化H2、还原硫的超嗜热古生菌类似于甲烷嗜热菌的产甲烷微生物都属于地球上早期的细胞类型它们可能演化成古生球菌、热棒菌、热变形菌以及各类产甲烷的古生菌。氢代谢途径出现在超嗜热古生菌中古生球菌以H2作为电子供体将硫酸盐还原成H2S甲烷球菌和嗜热甲烷菌利用H2还原CO2生成甲烷这显示出H2作为电子供体在地球早期生命发育和进化中的作用。虽然超嗜热古生菌和产甲烷古生菌作为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的证据还不够充分还有许多奥秘没有解开还有许多令人质疑的问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但至少我们可以认为具有嗜热、厌氧、低pH、氧化H2、还原硫及硫酸盐、产甲烷等特性的各类古生菌可以适应早期地球的环境而得以生存繁衍下来成为现代各类古生菌的祖先。
主要参考文献
[1]欧阳健明,周娜.纳米细菌及其诱发肾结石形成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学通报2005325151155
[2]林茂,杨先乐,薛晖等.蛭弧菌BDH21-02对鱼类细胞及病原菌的作用.微生物学通报2006331711
[3]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李阜棣,胡正嘉.微生物学第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黄秀梨.微生物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刘志恒.现代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9]唐珊熙.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0]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1]徐建国.分子医学细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杨正时,房海.人及动物病原细菌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3]韩文瑜,冯书章.现代分子病原细菌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4]闻玉梅.现代医学微生物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15]路福平.微生物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6]诸葛健,李华钟.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7]蔡保健.医学微生物电子显微镜图谱.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8][美]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杨文博等译).微生物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9][英]Henderson BPoole SVilson M陈复兴、江学成等主译.细胞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第2章 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感染与抗菌免疫
1 细菌感染
1.1 细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1.1.1 构成感染发生的条件
1.1.1.1 病原细菌
尽管前已述及病原细菌的概念但在实践中又常根据病原细菌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将其分为专性致病菌obligate pathogen与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专性致病菌指的是有些细菌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它对于易感动物来讲都是具有致病性的即通常所指的病原菌或致病菌另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只有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才可致病此类细菌被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相对于致病菌来讲那些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则被称为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 bacterium或非致病菌。实际上非病原菌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如所谓的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也被列为非病原菌的范畴但它们本质上是具有致病潜能的另外从易感动物的角度来看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均可认为是相对的。
病原细菌的存在是感染发生的前提,这些病原菌还须具备一定强度的毒力、足够的数量和适当的侵入门户,才有可能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感染。
1毒力 病原细菌能引起宿主感染或发病的这种性能被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它是一个质的概念。细菌的致病性是相对于特定宿主而言的其中有的仅对人类有致病性也被称为人的病原菌有的仅对某种或某些动物有致病性也被称为动物的病原菌有的则对人类、某种或某些动物均具有致病性也被称为人、动物共患病的病原菌即人、动物共染病原菌。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病原菌对同种宿主机体或同种病原菌对不同的宿主机体可引起不同的病理过程和不同的疾病。显然致病性所描述的是细菌种species的特征。
相对于致病性来讲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被称为毒力virulence它是一个量的概念所描述的是细菌株strain的特征。一方面在各种不同的病原菌间其毒力常是不一致的另一方面在同种细菌甚至同菌型的病原菌也会因菌株不同存在毒力上的差异分为强毒、弱毒或无毒菌株。但并不是所有的某种病原菌均明确地存在强毒、弱毒、无毒菌株且毒力也是随宿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存在差异的。病原菌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毒力差异主要是与构成毒力的物质基础的质和量的不同相关联的。一般情况下细菌性感染的发生是由具有一定强度毒力的菌株所引起的且可因具体的强度差异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直接涉及感染的发展与结局弱毒及无毒菌株不会引起感染发病也常可作为对相应细菌感染特异免疫的疫苗使用。
2数量 感染的发生,除病原菌必须具有一定的毒力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数量。所需数量的多少,一方面是与病原菌的毒力强弱有关的,一般是毒力越强则所需的菌数越小,反之则需菌数越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宿主的免疫机能状态,免疫力越强则所需菌数越大,反之则需菌数越小。
3侵入门户 亦即侵入部位,具有一定毒力和足够数量的病原菌,若侵入易感机体的部位不适宜则也不能引起感染。一般情况下,各种病原菌均有其特定的适宜侵入部位,这与病原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微环境有关;有的病原菌的合适侵入部位不止一个,能通过多个部位侵入机体引起感染。
1.1.1.2 易感动物
就病原菌与非病原菌来讲,除了上面所述及的外,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是相对于易感动物所界定的。另一方面,易感动物又可以被认为是相对于病原菌所界定的。在水产养殖动物中,某种水产养殖动物尤其是鱼类,常常对多种病原菌均是易感的。
1.1.1.3 外界环境因素
水产养殖动物,是否发生细菌感染或感染后的轻重程度,除了取决于病原菌和水产养殖动物易感程度外,也直接受外界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季节和水温等的影响,同时也与人工养殖的整体条件有关,有时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关联到感染的发展与结局。
总体来讲,病原细菌和易感水产养殖动物的并存,潜在了细菌感染发生的可能,但也不是必然的,因至少仅病原菌方面还直接关联到毒力强度、数量和侵入门户等;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可促使这种细菌感染的发生。
1.1.2 感染的类型
1.1.2.1 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这是按病原菌的来源划分的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感染其病原细菌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来源于水产养殖动物体外的水生境多种病原细菌可以通过空气、土壤、饵料、带菌的陆生动物尸体或植物等进入水体另外则是发病或病死水产养殖动物向水体散播病原菌还有则是有些病原细菌如嗜水气单胞菌等本身就广泛分布于水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则可附着于健康水产养殖动物体表或侵入体内引起相应的感染这些途径的感染被称为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二是来源于水产养殖动物自身的体表或与外界相通的天然腔道如消化道实际上存在于体表含鳃表面的某些病原细菌也是来源于水中的在天然腔道中的有的是原本构成正常菌群normal flora的、有的则是原本来源于水体或饵料但以隐伏状态留居的病原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出现越位生存时它们则能以寄生parasitism的形式大量生长繁殖并引起相应的感染这种途径的感染被称为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在感染的细菌来源方面,水产养殖动物与人类、陆生动物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异。在人类、陆生动物中,经常易出现的形式是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相对较少。在水产养殖动物中,由于特定的水生境,使得内源性感染与外源性感染几乎具有同等的重要位置,主要是因为水中的病原细菌经常会附着于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表、黏膜和鳃丝表面,处于一种临床健康的带菌状态,一旦条件适宜则会引发感染。
1.1.2.2 单纯感染及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
按在一起病例中所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数来划分若仅是由某一种病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被称为单纯感染pure infection或单一感染single infection由两种及其以上的病原细菌同时参与的感染被称为混合感染mixed infection在水产养殖动物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单纯感染或某几种病原菌混合感染之后常常是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有另外的某种或某几种病原菌侵入或原来存在于机体体表、消化道内或鳃表面等的的某种细菌所引起的感染被称为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在水产养殖动物中此三种感染类型均有存在的尤其是由于水产养殖动物所处的特定水环境水体常有多种病原菌的存在细菌很容易进入消化道附着于体表或鳃表面等以致发生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情况与人和陆生动物相比则机会更多些。另外对这些感染类型的划分也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如上述的混合感染亦常被称为同时感染coinfection在先有病毒或细菌感染又夹杂真菌感染者常被称为双重感染double infection或混合感染在两种病原菌先后感染时称为叠加感染supper infection被某种病原菌感染尚未愈又再次被其感染的称为重复感染repeated infection被某种病原菌感染痊愈后又再次被其感染的称为再感染reinfection
一般情况下,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发生后,均比其中某一种病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表现出的病情严重且复杂,同时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治的难度。在做病原细菌检验时,对于水产养殖动物尤其要注意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这也是与水产养殖动物的水生境分不开的。至于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的区分,主要是看不同种病原菌的检出情况,若在同一起病例的被检鱼中,多数个体均被同时检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且在初代分离时所出现的细菌数量(常是以菌落数计)差异是不明显的,则可视为混合感染;若在同一起病例的被检鱼中,所有个体仅被检出同一种病原菌(单纯感染)或某几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其中仅有少数的个体还同时被检出另外的病原菌且常表现为细菌数量较少,此种情况则无论后者(病原菌)的致病力强弱,则均可被视为继发感染,前者为原发感染菌,后者为继发感染菌。另方面,继发感染菌在一般情况下均要比原发感染菌的毒力弱,但这也是相对的,因其还与在发生感染时周围环境中及侵入时的数量、侵入部位及机体对该菌的易感程度、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1.1.2.3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按在水产养殖动物发生某种病原菌感染后所表现出的临诊症状划分若表现出相应病原菌感染所特有的明显临诊症状的感染过程被称为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在感染后并不呈现明显临诊症状仅呈隐蔽经过的被称为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隐性感染也被称为亚临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在有的个体虽然外表看不到症状但其体内可呈现一定的病理变化有的个体则是既不表现症状又无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发生隐性感染后能排出病原菌散播传染一般仅能通过细菌学和免疫血清学的方法检查出来当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会转为显性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在水产养殖动物即使是发生细菌性的显性感染其特征性的临诊症状也不像人或陆生动物发生细菌性的显性感染那样明显可被界定多数情况下均是仅表现出一般性的摄食减少或废绝、游动迟缓或不动、易浮游于水面或静止于养殖池的一侧等因此对于水产养殖动物某种细菌性病害的特征临诊症状描述常是比较困难的如由于大量腹水所造成的腹部明显膨胀这一临诊症状常被认为是某些水产养殖动物因迟钝爱德华氏菌所引起的爱德华氏菌病所具有的特征症状但实际上除了爱德华氏菌病外的其他一些细菌性病害也是存在的仅是在爱德华氏菌病时可认为是更常出现的。另一方面对于水产养殖动物显性感染的界定还不应仅仅限于是否存在明显临诊症状也应包括明显的体表病理变化内容如常是由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细菌所引起的鲢、鳙打印病stigmatosis显然是显性感染但其所表现出的“印章”状皮肤和肌肉组织的溃烂看来似乎是临诊症状但其实际上应属于病理变化的范畴。再者在作为群体养殖的水产养殖动物中真正的隐性感染是难于发现的这也导致了一旦发现发生感染则就是显性的隐性感染常是在出入境、引种等的检疫过程中会被检出。
另外,有时病原菌在所致的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并未立即消失,可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与水产养殖动物体的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种情况被称为带菌状态,处于该带菌状态的水产养殖动物为带菌者,它可经常或间歇排出病原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并能构成感染症的再次发生。因此,在细菌性病害流行过后继续维持一定时间的用药治疗,对控制由此种情况所引发的再感染也是很重要的。再者,与带菌状态相类似的一种形式是潜伏感染,指当机体与病原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处于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时,病原菌较长时间地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潜伏的病原菌就能大量生长繁殖并引发病害,这也提示,为有效控制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有计划地用药预防是一个重要方面。
1.1.2.4 顿挫型感染和一过型感染及温和型感染
也是按在感染后的临诊表现划分的,若在发病的开始时症状较轻,特征临诊症状尚未见出现即行恢复的被称为一过型感染或消散型感染;在发病伊始则症状表现较重,但在特征临诊症状尚未出现即很快消退症状并转为健康的被称为顿挫型感染;还有一种情况是其临诊症状表现一直是比较轻缓的类型,这种类型一般被称为温和型感染。这些感染类型应当说在水产养殖动物中均是存在的,顿挫型感染常见于病害流行的后期。
1.1.2.5 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按所感染的部位划分若病原菌仅局限于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定病理变化的则称为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如常见的鲢、鳙打印病、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等均为较典型的局部感染若感染发生后病原菌及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并能使各主要组织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及全身症状则称为全身感染generalized infectionsystemic infection。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感染中很多都属于全身感染的类型如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所引起多种水产养殖动物的爱德华氏菌病、由某些病原弧菌所引起多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弧菌病等均能引起多种组织器官发生相应的病变并能检出大量的病原菌。在全身感染中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毒血症toxemia 病原菌在侵入的局部组织中发生繁殖后只有其所产生的外毒素exotoxin进入血液循环并常通过血流到达一定的易感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的特殊毒性症状其病原菌并不进入血液。典型的例子则是由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所引起的人及某些陆生动物的破伤风tetanus。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感染中这种毒血症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2菌血症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地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体内适宜部位后再生长繁殖并引起致病此期可被称为菌血症bacteremia阶段。这种情况只是在病原菌浸染机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且多数病原菌在很多情况下是进入血液后即行生长繁殖其后果一般均是引发败血症感染。
3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有的还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被称为败血症septicemia感染。实际上病原菌还常常是在全身各适宜的组织脏器中同样大量生长繁殖并引起相应的病理损伤。在水产养殖动物的多种细菌病害中均因败血症感染以致病变严重甚至死亡。
4脓毒血症pyemia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化脓性病灶。这种情况在人、某些陆生哺乳类动物中还是较为常见的如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所引起的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在水产养殖动物中即使是由化脓性细菌所感染但真正的化脓性病变也并不显著。
5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由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菌体崩解后释放出内毒素endotoxin致病的一种感染类型。在水产养殖动物中此种感染类型尚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记载和报道但这种感染类型的存在是肯定的它是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一个感染特征。
1.1.2.6 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这也是按临诊症状划分的,在某种病原菌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该种病原菌感染的相应病害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的,称为典型感染;若感染发生后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有差异则被称为非典型感染。此两种感染类型,亦均属于显性感染的范畴。
1.1.2.7 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一般常以群体发病的水产养殖动物死亡率(%)作为判定病害严重性的主要指标,若该病并不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的大批死亡,则可称之为良性感染;相反,若引起大批死亡,则可称为恶性感染。在水产养殖动物的不同种细菌病害,表现既有良性感染也有恶性感染;即使是同一种细菌病害,有时呈良性感染、有时呈恶性感染。发生良性感染或恶性感染,既取决于病原菌本身的毒力强度,亦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无论是在不同种细菌性病害间,还是同一种病害的不同病例间,确切界定其良性感染与恶性感染的值(%)尚不是很明确,常是按相对的印象值或大致的对比值来界定。
另外,尽管发病后的死亡率不是很高,但却在体表或体内其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的病变,已失去养殖及商品价值,此类型的感染亦应列入恶性感染的范畴。如典型的鲢、鳙打印病,其死亡率常是比较低的,但其体表皮肤、肌肉大面积溃烂的病变,即使用药做有效治疗,其溃烂组织也常难于完全恢复正常,常会留下一定程度的病痕。
1.1.2.8 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这是按发病后的病程划分的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的病程较短从几天到23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的病程一般发展缓慢常在1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显或甚至不表现出来。在急性感染中若表现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1d内突然死亡症状和病变均不显著此种类型被称为最急性感染常发生于病害的流行初期若临诊表现不如急性感染那样显著病程稍长些与急性感染相比是一种比较缓和的形式被称为亚急性感染。细菌病害的病程长短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和病原菌的致病力等因素同一种细菌病害的病程也不是经常不变的在不同种水产养殖动物间更可能会表现有差异一种类型常易转变为另一种类型。
1.1.3 细菌病害的流行形式与病程发展阶段
1.1.3.1 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根据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其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染范围的大小(即流行强度),可将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细菌性病害的表现分为下面四种形式。
1散发流行 病害表现随机发生、无明显规律性局部地区病例或发病与死亡的水产养殖动物零星地散在发生各病例或发病与死亡水产养殖动物在发病时间、地点上没有明显的关系这种情况称为散发流行sporadic亦称散发性。出现这种散发的形式可能主要原因包括①水产养殖动物群体对某种细菌感染的免疫水平较高如天然免疫水平较高或通过人工免疫已使大部分个体获得有效保护等②某种病原菌的隐性感染比例较大偶尔在某些个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③某种病原细菌的感染需要特定的条件。
2地方流行 在一定的地区和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可称为地方流行endemicenzootic亦称地方流行性或叫做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地方流行性的含义一般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示在一个地区的一个较长时间里发病的数量稍超过散发性的另一方面是除了表示一个相对的数量以外有时还包含着地区性的意义。如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形成芽孢污染了某个地区则使该地区成了常在的疫源地若防疫工作不良则每年都有可能会出现一定数量的病人或易感病畜。
3流行 所谓发生流行epidemicepizootic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水产养殖动物群出现比寻常为多的发病或死亡个体它没有一个发病或死亡的绝对数值界限仅是指病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相对名词亦称流行性。因此任何一种病害当其称为流行时各地、各水产养殖动物群中所出现的发病或死亡数是很不一致的。流行性病害的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此类情况往往是病原菌的毒力较强、能以多种方式传播水产养殖动物的易感性较高。
“暴发”是一个不太确切的名词大致可作为流行性的同义词。一般认为某种细菌病害在一个水产养殖动物群体或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短期间该病害的最长潜伏期内突然出现很多发病或死亡个体可称为暴发outbreak
4大流行 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形式波及很大的范围被称为大流行pandemicpanzootic亦称大流行性。
1.1.3.2 病程的发展阶段
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其病程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明显发病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和转归期convalescent period四个阶段。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病害同样符合这一规律。
1潜伏期 从病原细菌侵入机体并进行生长繁殖时起,到病害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时止,此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不同的细菌性病害,其潜伏期的长短常常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种细菌性病害,潜伏期长短也存在较大的变动范围。这是由于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种属、品种或个体的易感性是不一致的,病原菌的种类、数量、毒力和侵入途径及部位等情况有所不同所出现的差异性,但相对来讲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情况下,急性感染的潜伏期差异范围较小,慢性以及症状不很显著的感染其潜伏期差异较大且常不规则。对同一种细菌性病害来讲,潜伏期短时则一般表现病害经过较严重,潜伏期延长时则病害经过亦常较轻缓。从流行病学的观点来看,处于潜伏期中的水产养殖动物之所以值得注意,主要是因其可能是传染的来源。
2前驱期 病害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害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从多数细菌性病害来讲这个时期仅可察觉到一般的症状尤其在水产养殖动物更是如此如表现出食欲减退、不愿游动或游动异常等。各种细菌性病害及各不同的病例所表现的前驱期长短不一通常为数小时至12d的时间。
3明显发病期 继前驱期之后,病害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是病害发展到高峰的阶段。这个阶段因有很多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表现出来,以致在临床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不过,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多种细菌性病害来讲,即使是发展到了明显(发病)期,但也是在很多情况下均仅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不像在人或某些陆生动物发生某种细菌性感染后能在此期出现特征症状。因此,以某种症状来进行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是相对困难的。
4转归期 病害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进入转归期。若病原菌的致病性能增强或水产养殖动物体的抵抗力减弱或两者兼具,则感染的过程以水产养殖动物的死亡为转归;若水产养殖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也包括使用有效抗菌药物的治疗),则机体逐渐恢复健康,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体内的病理变化逐渐减弱、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此则是以恢复健康为转归。机体转为健康后,还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留特异免疫应答反应,以增强对病原菌再感染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也有的在转愈后的一定时间内还有带菌及向外界环境排菌的现象存在,但病原菌最终还是被消除。
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病害来讲,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观察的是养殖群体并不是某个体,以致上述的病程发展分期有时是难于界定的,很多情况下是仅能描述其明显(发病)期与转归期,尤其对急性感染的病例更是如此。
1.1.4 细菌病害的传播途径
1.1.4.1 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指的是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病害有很多种都是以此种途径传播的。
按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又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菌通过被感染的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源与易感水产养殖动物直接接触如咬伤所引起的传播方式这种情况不是多见的且常是在被感染的个体发生感染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通过这种传播途径造成的感染也被称为直接接触感染。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菌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从传染源将病原菌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被称为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可能是生物即媒介者vector也可能是无生命的物体即媒介物vehicle或称污染物fomite。在人、陆生动物的传染病中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的途径较多如通过空气、食物饲料及饮水、土壤、节肢动物等的传播在水产养殖动物因其特定的生活环境以致其常见的间接接触传播途径主要是污染的饵料、皮肤和黏膜的创伤等。
1污染的饵料 水产养殖动物通过摄入被病原菌污染的人工饵料或直接的生物饵料,则有可能通过消化道途径引起感染,这种途径也被称为消化道感染。实际上,在水产养殖动物的消化道感染并不仅限于污染的饵料,水中的病原菌(包括水中固有的及通过发病水产养殖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他带菌物污染水环境等)也多可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消化道感染的,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细菌病害来讲,并非仅限于那些消化系统病害,有些病原菌可通过胃肠道进入全身,引起某些特定组织器官或全身性的感染。
2创伤 完整的皮肤、黏膜对多种病原菌均是有效的屏障,一旦皮肤、黏膜发生损伤(裂隙或创伤等),原来附着于皮肤、黏膜或水中的病原菌,则可通过这种损伤的部位侵入,引起局部感染甚至侵入机体引起全身性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引起的感染也被称为创伤感染,在水产养殖动物还是较为常见的,因存在于水中的病原菌时刻可以接触这种损伤部位。
1.1.4.2 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指的是从母体至其后代的两代之间的传播从广义上讲也属于间接接触传播的方式。在人及哺乳类动物主要包括经胎盘传播母体经胎盘血流将病原菌传播感染胎儿、经卵传播携带病原菌的卵细胞发育以致使胚胎感染、经产道传播病原菌经阴道通过子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在水产养殖动物垂直传播的主要是经卵传播。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复杂,每种传染病一般均有其特定的传播途径,有的可能仅有一种途径,有的则有多种途径。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病害来讲,多数都不是仅限于某一种途径的。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通过切断病原菌继续传播的途径,以防止易感动物受到感染,这是防制水产养殖动物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1.1.5 水产养殖动物群体细菌病害的量度
1.1.5.1 比
用一个统计值A除以另一个不包括A的统计值B所得的比值AB或A/B称之为比。如在同一场或同一混养群的两种水产养殖动物为12或1/2同一水产养殖动物群中发病的与未发病的之比为15或1/5等。在比的分子不包含在分母中分子和分母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
1.1.5.2 比例
一个统计值A与另一含A的统计值AB的比值A/AB称之为比例。比例的分子是分母中的一部分如一个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发病的比例是1/5表示在全部的水产养殖动物个体中有1/5的个体发病、4/5的个体未发病所以发病的个体和未发病的个体的比是1/4。
1.1.5.3 率
在一定时间内总体中出现某事件的频数称之为率。设某事件的数量为A在总体中非A的数量为B则率为A/A+B表示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总暴露者中发病者的比值这时发病数为A、健康数为B。在流行病学中的率是比例频数通常用百分率、千分率、十万分率等表示。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病害中常用的是描述病害分布情况的率。
1动态率 在一定时间内,群体中新发生某事件的频率。此种情况的分子是新发生某事件的总数(如新病例数即新出现的发病个体),分母是该时间内暴露群体的平均数。动态率以发病率为代表,其他如死亡率、罹患率和治愈率等也均是动态率。
①发病率I又称病害发生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某种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发生某种病新病例个体的频率。
发病率是群体中健康个体到患病个体变化频率的动态指标用来描述病害分布、探讨病害决定因素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在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病害的统计时发病率不是很常应用的更多的是应用累计发病率CI
如在一个牙鲆养殖量为1000尾的群体中发生爱德华氏菌病在第1周观察时有100尾发病、第2周观察时见又有50尾发病如此则观察期第1周的CI100/100010%、观察期为2周的CI100+50/100015%。
②罹患率AR度量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在较短时期内新发病例个体频率的指标如在统计因饵料或水体等共同来源的病原菌所造成的暴发或流行时常使用罹患率。
罹患率和上述的发病率都是用来表示群体中在一定时期内新病例(个体)的发生频率,因此有时也将罹患率泛称为发病率。
③死亡率某水产养殖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死亡的个体总数与该群体同期水产养殖动物平均数之比称为死亡率mortality ratedeath rate若按病害的种类计算时则称为某种病害的死亡率。
某病死亡率是病害分布的一项重要指标,因其可以代替发病水平且不易搞错,对病死率高的病害的流行病学研究很有价值,但对于症状轻微且致死率很低或不致死的病害,进行死亡率分析是不合适的。
④病死率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水产养殖动物中因该病死亡的频率被称为病死率fatality rate这是在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统计中较为常用的。
⑤继发率当水产养殖动物群体发生某种细菌病害时在第一个病例个体受其感染在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发生的病例个体为续发病例。以续发病例数为分子、以该群体内接触者总数为分母以百分数表示则称为续发率SAR
2静态率 表示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某事件的频率的比例,分子为特定时间内该群体中处于某种状态(感染、免疫应答或患病等)的动物数,分母为被检动物总数。静态率以患病率为代表,另外还有感染率和携带率等。
①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又称现患率为某个时间内某病的病例数包括该时间内的新、老病例但不含此时间前已死亡及已痊愈的与同期群体的平均数之比。
患病率是经现况调查得出的频率做疾病普查时得出的即是此率。因是现况调查所以调查的时间不能拖得太长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完成。患病率按一定时刻计算时则称为点时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 rate若按一段时间计算时则称为期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rate。患病率的统计对病程短的病害价值不大因病程短的只有在病害明显的短期内进行现况调查才能检出对于病程长的病害则有较大价值因病程长的病害比病程短的病害更容易在现况调查期间被检查出来。所谓的期间患病率实际上是患病率和发病率的结合是对确定的调查时期内存在病例个体总数的量度以P代表期间患病率、P代表调查期间开始时的点时患病率、I代表调查期间的发病率则PPI期间患病率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调查者通常需要区分老、新病例因此一般所说患病率均是指的点时患病率。
在实践中,也常用静态率的方式来统计死亡率,尤其在大规模水产养殖动物群体中做细菌性病害的调查更常用,即采用广义的内涵统计,指的是某病害所致某种水产养殖动物病死数占该种水产养殖动物总数的百分比。它能表示出该病在水产养殖动物群中造成死亡的频率,但不能说明病害发展的特性,仅在发生死亡数很大的急性病害时,才能反映出流行的动态;当发生不易致死的病害时,尽管流行规模较大但死亡率却很低,则不能表示出流行范围广泛的特征,此种情况做患病率的统计则很重要。
②感染率某些水产养殖动物在感染了某种病原细菌后并不一定发病但可以通过细菌学、免疫血清学等方法检测出来这种统计数字为感染率infection rate
感染的动物包括带有临诊症状和不带临诊症状的、检出带有病原菌和检不出来带有病原菌,但有曾感染过该病原菌证据(如免疫血清学反应阳性)的动物。因感染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对感染率影响很大,所以在分析比较时应特别注意。另外,感染率是与上述的患病率在意义上相近的概念,实际上在有些情况下两者可以互用。感染率的用途比较广泛,可以用它来推论该病的流行态势,也可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尤其在一些慢性感染病害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是常应用的。
③携带率携带率camier rate是与上述感染率相近似的概念分子为群体中携带某种病原体的动物数分母为被检动物的总数。如果检查的是某种病原菌则称为带菌率另外还有病毒感染的带毒率、寄生虫感染的带虫率等。
1.2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及相关内容
1.2.1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
1.2.1.1 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殖、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这种能力被称为病原菌的侵袭力。病原菌表达这种侵袭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殖colonization 亦称定居常常是病原菌感染的第一步。实现定殖的前提是细菌要黏附于某些特定组织细胞的表面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的黏膜上皮细胞以免被呼吸道的纤毛运动、肠蠕动、黏液分泌等活动所消除继之在局部繁殖、积聚毒力因子或继续侵入细胞和组织直至形成感染。凡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被统称为黏附因子adhesive factor相应的结构成分被称为黏附素adhesin但在实践中常将黏附因子与黏附素通用。已经明了的黏附因子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fimbria复数为fimbriae其次是某些非菌毛类物质。
①菌毛菌毛是一种重要的黏附因子有些菌毛无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tissue tropism型菌毛能与细胞表面的D-甘露糖残基D-mannoside结合不论何种动物、何种组织细胞的D-甘露糖均可但大多数细菌的菌毛黏附素具有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如大肠埃希氏菌的K88F4菌毛仅能黏附于猪的小肠前段987PF6菌毛则仅黏附于猪的小肠后段CFAF2及CFAⅡF3仅黏附于人的小肠P菌毛仅黏附于人的尿道上段。
②非菌毛黏附素具有黏附作用的非菌毛类物质被统称为非菌毛黏附素afimbrial adhesin。主要包括a.鞭毛蛋白。如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鞭毛鞘蛋白、百日咳鲍特氏菌Bordetella pertussis和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的鞭毛蛋白它们可参与细菌的黏附作用。b.血凝素。如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甘露糖抗性MRHA血凝素霍乱弧菌的血凝素包括甘露糖抗性和非抗性的、岩藻糖抗性和非抗性的、可溶性的也在细菌的黏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细菌的表面蛋白。如弗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脑膜炎奈瑟氏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及某些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的黏附作用是由其外膜蛋白所决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一种分子量为210ku的表面蛋白质来介导其与纤维黏连蛋白FN简称纤连蛋白的黏附。d.纤毛样物质。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黏附素其化学本质是糖脂这与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蛋白质不同如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到宿主上皮细胞时菌细胞壁成分脂磷壁酸LTA起着黏附识别分子作用LTA的游离类脂在细菌表面形成微毛结构构成细菌黏附过程中的配体部位。e.糖类。藻酸盐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一种外多糖由于能与颊部和气管细胞结合及支气管黏蛋白结合因而它在细菌与这些物质的黏附中起一定作用抗藻酸盐抗体能抑制其与气管细胞的结合口腔链球菌Streptococcus oralis是牙齿菌斑的主要成分它附着在牙齿表面是通过含有甘油己糖重复单位组成的一种多糖经磷酸二酯连接到α-吡喃半乳糖残基的C-6上和通过吡喃半乳糖-β13与鼠李糖吡喃糖键相衔接。f.脂多糖。许多研究指出脂多糖LPS在空肠弯曲菌与上皮细胞的黏附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该菌带有大量的阴电荷疏水性弱的菌株要比疏水性强的菌株与人肠细胞系结合的要多岩藻糖和甘露糖可以部分抑制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细菌的LPS可完全抑制其黏附岩藻糖能抑制空肠弯曲菌的LPS与细胞的结合用过碘酸盐处理LPS也能抑制这种结合其他细菌中LPS有黏附素功能的有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弗氏志贺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
细胞或组织表面与黏附素相互作用的成分称为受体receptor多为细胞表面糖蛋白其中的糖残基往往是黏附素直接结合部位如大肠杆菌型菌毛结合D-甘露糖、霍乱弧菌的4型菌毛结合岩藻糖及甘露糖、大肠杆菌的F5K99菌毛结合唾液酸和半乳糖部分黏附素受体为蛋白质最有代表性的是细胞外基质ECMECM的成员有1型及4型胶原蛋白CA、层粘连蛋白LM、纤维粘连蛋白FN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素原结合蛋白受体为胶原蛋白。
表2-1列出了细菌一些黏附素及其相应的特殊附着物引自Henderson B、Poole S、Vilson M著陈复兴、江学成、李玺等主译的《细胞微生物学》2001
表2-1 细菌黏附素和与其结合的细胞或组织
2感染的建立 黏附对于病原菌和它的宿主来讲,除了使其保持在宿主的组织、细胞表面外,还能继之发生其他一系列后效应,其最终是将建立感染的发生,可以认为细菌与宿主细胞的黏附,是引起疾病病理改变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前奏。
①细菌生物膜很多的研究显示细菌一旦与附着物黏附就有可能在那里形成一种被称为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的复杂结构。这是细菌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附着于固体表面形成外观呈膜状的多细菌复合体。多细菌形成这种生物膜后其形态、生理发生改变个体间表现出相似的行为相互协调共同享有最经济合理的生存条件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复杂对热、抗生素、射线等有强的抵抗力。简单来讲生物膜是由生物细胞细菌、真菌、藻类和它们产生的细胞外生物高分子biopolymer构成的生物膜可以是高度通道性的可容许含有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水流通一般来讲上皮细胞表面并不能承受这种类型的厚的生物膜一个可能的方式是单层膜的形成有关此膜对细菌黏附到宿主细胞的影响尚知之甚少但有证据表明确实发生了细菌的黏附诱导性改变。如Finlay等报道伤寒沙门氏球菌黏附到肠上皮细胞后产生了一些新的蛋白质。同时还发现在淋病奈瑟氏球菌黏附到HeLa细胞后其生长速度比未黏附的菌细胞明显加快。显然这些都是与感染的建立相关的。
②抗吞噬作用病原细菌除了必须获得营养以生长、繁殖外在发生黏附或已侵入到体内的病原菌还需依赖其克服宿主广泛的防御机制才能生存其中的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不与吞噬细胞接触如通过所产生的外毒素来破坏细胞骨架以抑制吞噬细胞的作用如链球菌的溶血素hemolysim等。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如某些病原菌所产生的荚膜capsule或macrocapsule即大荚膜及微荚膜microcapsule、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i的M蛋白、伤寒沙门氏菌的Vi抗原等具有抗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或通过这些物质的释放来迷惑吞噬细胞使病原菌在体内迅速繁殖。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如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细菌的某些成分可抑制溶酶体与吞噬小体的融合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细菌被吞噬后能很快从吞噬小体中逸出并直接进入细胞质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大量过氧化氢酶能中和吞噬细胞中的氧自由基这些构成了病原菌能在宿主吞噬细胞内生存的重要方面。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病原菌可通过分泌外毒素或蛋白酶来破坏吞噬细胞的细胞膜或诱导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直接杀死吞噬细胞。
③抗体液免疫作用抗宿主的体液免疫作用属于克服宿主特异防御机能的范畴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抗原伪装主要是在细菌表面结合机体某些组织成分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细胞结合性凝固酶结合血纤维蛋白或通过SPA结合免疫球蛋白等来保护自身。抗原变异是逃避机体特异免疫机能的重要方面病原菌通过发生表面抗原的变异以致机体内存在的原特异抗体不能识别但这种变异多数并不是在病原菌进入体内后于短时间内即可发生的也有些病原菌如淋病奈瑟氏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赫氏蜱疏螺旋体Borrelia hermsii和支原体Mycoplasma能持续产生一些新的免疫原性表面分子以迷惑和逃避体液免疫反应前两种菌的有关抗原位于菌毛上淋病奈瑟氏球菌黏附于宿主细胞是由菌毛介导的其主要亚单位是一种PilE蛋白质。据估计该菌能产生多达106种的这种蛋白质的不同抗原变种使其能持续地逃避抗体黏附性SIgA的保护作用赫氏蜱疏螺旋体的一种免疫显性脂蛋白的抗原变异是引起回归热的致病因子之一。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Ig如嗜血菌Haemophilus等可分泌IgA蛋白酶破坏附着于黏膜表面的IgA以利于其侵入组织内。逃避抗体的作用病原菌可通过所产生的LPS、OMP、荚膜和S层等成分与相应特异抗体结合后保护自身免受抗体的攻击另一方面这种结合也有逃避补体、抑制抗体产生的作用。上述的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属于逃避抗体作用的范畴。
④内化作用某些细菌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之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称为内化作用internalization。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李斯特氏菌、衣原体等严格的胞内寄生菌intracellular parasites亦称专性胞内寄生菌obligate intracellular parasites及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Yersinia等胞外寄生菌extracellular parasites的感染都离不开内化作用这些细菌一旦丧失进入细胞的能力则毒力显著下降。内化作用对病原菌发挥致病作用的意义在于可通过这种移位作用进入深层组织或进入血液循环病原菌借以从感染的原发病灶扩散至全身或较远的靶器官宿主细胞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病原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的杀灭作用。
⑤体内生长一旦病原菌定居于宿主表面或体内后将依赖其自身的能力在此处持续性地进行生长和增殖。细菌可以应用的营养和物理化学条件通常依赖于侵入和定居的特殊部位如组织黏膜表面、组织细胞间或细胞内、血流等部位为细菌的生长增殖提供不同部位的环境但这与对细菌在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繁殖条件不同现在还很少知道细菌在体内生长时实际利用的营养物质以及细菌是如何从宿主细胞及体液或分泌物中获得这些营养的。然而细菌表现出的组织趋向性已被证明是部分地由于宿主细胞产生的特殊分泌性产物所致这些产物对某种细菌生长或刺激其生长是必需的。如在牛的布鲁氏菌性流产中病原菌——流产布鲁氏菌Brucella abortus局限于胎盘和绒毛膜中主要是因在这些部位存在的赤藓醇erythritol能刺激其生长。
在直接影响细菌在体内生存的金属离子方面已被广泛研究的是铁对细菌生长和毒力的影响以及细菌和宿主之间对这种重要物质的竞争已知铁对细菌来讲是重复的微量营养对绝大多数细菌的核苷酸还原酶、顺乌头酸酶及许多与电子转移和氧化分解代谢有关的酶的激活是必需的同样也与许多细菌毒素的合成、调节是有关联的宿主试图控制病原菌生长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是通过形成铁与蛋白的复合物如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的转铁蛋白transferrin、主要存在于乳汁中的乳铁蛋白lactoferrin、还有铁蛋白iron-protein来限制游离铁的有效性以控制细菌的生长但细菌已经进化了一些方式来逃避该防御机制如有些致病菌可结合和降解乳铁蛋白、有些可通过从含铁复合物中提取与结合铁来获取铁但细菌是如何从这些含铁蛋白质中将铁转移和内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另方面一个比较明了的机制是某些细菌所产生的载铁体siderophore这是细菌在低铁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与Fe3+有极强的亲和力目前将铁载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异羟肟盐类hydroxamate具有单个或两个异羟肟酸功能团气菌素aerobactin是其代表能低抗血清的灭活作用另一种为酚盐类phenolate由23-二羟基苯甲酸23-DHS与氨基酸偶联而成肠菌素enterobactin是其代表能被血清灭活。大肠杆菌具有这两种载铁体细菌通过摄取含铁蛋白所结合的Fe3+形成含铁螯合物然后通过特异的主动运输使Fe3+进入菌体细胞。
⑥体内扩散细菌分泌的蛋白酶称为胞外蛋白酶extracellular proteinase它们具有激活外毒素、灭活血清中的补体等多种致病作用有的蛋白酶本身就是外毒素。此外最主要的是作用于组织基质或细胞膜并造成损伤增加其通透性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的扩散。此类常见的有a.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以前称扩散因子spreading factor能分解结缔组织的透明质酸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等可产生b.胶原酶collagenase主要分解ECM中的胶原蛋白见于梭菌Clostridium和气单胞菌等c.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主要分解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间质霍乱弧菌及志贺氏菌Shigella可产生d.磷脂酶phospholipase又名α-毒素可水解细胞膜的磷脂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可产生e.卵磷脂酶lecithinase能分解细胞膜的卵磷脂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f.激酶kinase能将血纤维蛋白酶原激活为血纤维蛋白酶包括链球菌产生的链激酶streptokinase亦称链球菌纤维蛋白溶酶streptococcal fibrinolysin和葡萄球菌等产生的葡激酶staphylokinase亦称纤维蛋白溶酶fibrinolysin以分解血纤维蛋白防止形成血凝块g.凝固酶coagulase细菌在体内的扩散也可通过内化作用完成特别是细胞结合性凝固酶可为细菌提供抗原伪装使之不被吞噬或机体免疫机制所识别见于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1.2.1.2 毒素
由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被归入细菌毒素的范畴。按细菌毒素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等的不同可分为外毒素exotoxin和内毒素endotoxin两大类通常情况下一般是将外毒素简称为毒素。
1外毒素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具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是在菌体内合成后分泌于菌细胞外发挥毒性作用所以被称为“外毒素”但也有少数外毒素是存在于菌体细胞的周质间隙只有当菌体细胞裂解后才释放至胞外发挥作用。与毒素toxin相对应的希腊词toxikon箭毒生动地形容了毒素发挥作用必须是经释放后并作用于一定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
外毒素主要由某些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如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C.botulinum、白喉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产气荚膜梭菌、溶血性的酿脓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如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霍乱弧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等亦能产生外毒素。
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很强肉毒梭菌外毒素纯化结晶品1mg能杀死2000万只小鼠毒性比KCN强1万倍。Arnon1978报道肉毒梭菌外毒素对人的致死量为10-9mg/kg体重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外毒素毒性一般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不同种病原菌所产生不同的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并引发特征性的病症。如破伤风梭菌外毒素即破伤风毒素tetanus toxin中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肌肉的强直性痉挛肉毒梭菌外毒素即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选择性地作用于眼神经和咽神经引起眼肌和咽肌麻痹但也有一些外毒素具有相同的作用霍乱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气单胞菌等许多细菌均可产生作用类似的肠毒素enterotoxin。外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作用这种抗体称为抗毒素antitoxin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相应毒素引起的中毒症。外毒素在0.4%甲醛溶液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留原有抗原性称之为类毒素toxoid。类毒素注入机体后仍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作为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使用。多数外毒素不耐热一般在6080℃经1080min即可失去毒性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ST能耐100℃经30min的作用。
大多数外毒素由A、B两种亚单位组成有多种合成和排列形式。A亚单位为毒素的活性中心称活性亚单位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B亚单位称结合亚单位能使毒素分子特异性地结合在宿主易感组织的细胞膜受体上并协助A亚单位穿过细胞膜。A、B亚单位单独均无毒性A亚单位必须在B亚单位的协助下结合至受体释放到细胞内才能发挥毒性作用因此毒素结构的完整性是其致病的必备条件B亚单位可单独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并阻断完整毒素的结合B亚单位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阻断完整毒素结合细胞可作为良好的亚单位疫苗。有的外毒素是不具有典型A-B亚单位结构的如一些溶血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等。
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不同等可将其分为神经毒素neurotoxin、细胞毒素cell toxin和肠毒素三大类。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宿主的神经系统如破伤风毒素、肉毒毒素等细胞毒素主要是能破坏宿主细胞如白喉棒杆菌产生的白喉毒素能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A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能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肠毒素主要作用于肠道如霍乱弧菌、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产生的肠毒素能引起宿主的腹泻等。
2内毒素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组分只有当细菌在死亡后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释放出来所以被称为“内毒素”。螺旋体Spirochaeta、衣原体Chlamydia、立克次氏体亦含有LPS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的脂磷壁酸LTA具有LPS的绝大多数活性但无致热功能。
许多不同种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相同的LPS骨架即由O-特异性多糖侧链O-specific side chain、非特异性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和脂质Alipid A三部分组成图2-1引自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 2000也被称为内毒素复合物。O-特异性多糖位于菌细胞壁的最外层由若干重复的寡糖单位组成它不仅在血清学上决定了细菌的种、型抗原特异性而且与细菌抗补体溶解作用密切相关。其中的脂质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组分脂质A由一个磷酸化的N-乙酰葡萄糖胺NAG双体和67个饱和脂肪酸组成是一种特殊的糖磷脂它将LPS固定于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上。不同种革兰氏阴性菌脂质A的化学组成虽有差异但较相似所以在不同种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由内毒素引起的毒性作用都大致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2-1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内毒素
①发热反应极微量内毒素注射入人体15ng/kg体重体温可于2h内上升维持4h左右。其机制是内毒素作用于肝枯否氏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的内源性热原质再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所致。
②白细胞反应注射内毒素后血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骤减系与其移动并黏附至组织毛细血管床有关。12h后LPS诱生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因子neutrophil releasing factor刺激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流使数量显著增多且有左移现象。但伤寒沙门氏菌内毒素是例外始终使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数减少机制尚不清楚。
③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当血液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可导致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内毒素作用于血小板、白细胞、补体系统和激肽系统等形成和释放组胺histamine、5-羟色胺5-hydroxytrytamine、激肽bradykinin等血管活性介质使小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以致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血液淤滞于微循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器官毛细血管灌注不足、缺氧、酸中毒等严重时则形成以微循环衰竭和低血压为特征的内毒素休克。
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微血栓广泛沉着于小血管中可发生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病理过程或综合征。由细菌内毒素引起的DIC发生机制主要是凝血系统被激活血小板被激活并大量聚集红细胞破坏白细胞促凝物质释放。
⑤施瓦茨曼反应Shwartzman reaction亦称内毒素出血性坏死反应是内毒素引起DIC的一种特殊表现有局部和全身两种类型。若将革兰阴性菌培养物上清或杀死的菌体注入家兔皮内824h后再以同样或另一种革兰阴性菌行静脉注射约10h后在第一次注射处局部皮肤可出现出血和坏死如两次均为静脉注射则动物两侧肾皮质呈现坏死动物最终死亡以上分别是局部和全身施瓦茨曼反应。该现象不是抗原抗体结合的免疫应答反应因两次注射仅隔短时间且两次注射的革兰阴性菌可为并无抗原交叉者。
⑥其他小量内毒素能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多克隆抗体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活性诱生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IL-6等免疫调节因子。因此适量的内毒素有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包括抗辐射损伤、促进粒细胞生成、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和佐剂活性等。
内毒素的性质稳定、耐热经100℃作用1h不被破坏需经加热160℃作用24h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加热煮沸30min才被灭活。内毒素不能用甲醛脱毒成类毒素以内毒素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可诱导产生针对其中多糖成分的特异性抗体但该抗体不能中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表2-2列出了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点可供对比参考。
表2-2 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值此述及动物、植物、微生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统称为毒素已知有数千种可按化学本质分为蛋白毒素和非蛋白毒素两大类。毒理学Toxicology的研究对象是所有对生物有毒性的物质毒素学Toxinology仅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仅研究活微生物所产生的毒性物质。在已发现的300多种蛋白或多肽类的毒素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几乎各占一半。很多学者认为内毒素、外毒素的分类方法不是很恰当的容易引起误解建议将内毒素称为菌内毒物endobacterial poison蛋白毒素则泛指细菌在对数生长期或裂解后所释放的对动物或宿主细胞有毒性的蛋白质但在目前还是广泛在延用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分类。
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中一些主要病原菌的某些毒力因子及其特点等已被较为详细地研究与描述如气单胞菌属、弧菌属Vibrio细菌的某些种及鲑亚科肾杆菌Renibacterium salmoninarum等。
1.2.2 与细菌毒力相关的其他物质
1.2.2.1 细菌的蛋白质折叠网络
对于病原菌来讲其毒力因子如菌毛、黏附因子、侵袭因子及毒素等均为菌体表面或分泌性蛋白这些毒力因子需要在胞质中折叠成熟后表达于细菌表面或分泌到胞外发挥生物效应。毒力因子蛋白质的折叠与在细菌胞质中存在的由多种因子组成的一套紧凑的胞质蛋白质折叠网络相关联迄今已在多种病原菌中发现此网络并证明对毒力有决定性作用如二硫键催化酶Dsb、脯氨酸同体异构酶PPI、丝氨酸内切酶tegP、转录因子σE和二元信息传导系统CpxRA等。
已知Dsb包括DsbA、B、C、D、E、F、G七个成员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含有一个-Cys-X-X-Cys-活性基团。其中两个半胱氨酸Cys残基可自身形成二硫键或将二硫键交给底物蛋白使后者得以氧化因细菌表面蛋白或分泌性蛋白多具有二硫键所以需要“氧化型折叠”。DsbA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和同体异构酶isomerase的功能所以可识别并改正错误的二硫键。DsbA是一种分子量为21ku的胞周间蛋白具有催化一些输出蛋白二硫键形成的作用已被证明是一些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的毒素、表面结构如菌毛和其他一些黏附因子、或Ⅲ型分泌系统成分的生物合成所必需的。研究表明DsbA失活会导致霍乱毒素CTX和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LT失活因为此类毒素的B亚单位必须形成二硫键才具有活性DsbA失活时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产生无活性的P菌毛而失去毒力其原因是菌毛蛋白亚单位和帮助菌毛蛋白亚单位装配的分子伴侣均需要形成二硫键才具有活性。总之DsbA与多种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关它作为一个必需的催化剂在启动一些分泌性蛋白或表面呈递因子如毒素、黏附因子、Ⅲ型分泌系统成分的正确折叠中具有重要作用。DsbA还与肠道病原菌——弗氏志贺氏菌5型菌株在细胞内的存活及细胞间的扩散有关其具体机制尚有待阐明。由于DsbA似乎存在于绝大多数病原菌中所以针对该催化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可能会对那些获得了多重耐药机制且用目前已有抗生素又难以治疗的病原菌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2.2.2 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
细菌有许多分泌性蛋白secreted proteins和外露蛋白surface-exposed proteins如志贺氏菌的侵袭性蛋白ipaBCD就是分泌性蛋白、细菌的菌毛等就属于外露蛋白。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这些分泌性蛋白和外露蛋白必须要穿过细菌的内膜inner membrane和外膜outter envelope才能到达细菌的表面这就需要细菌的分泌系统来完成。
目前,认为细菌的分泌系统有三个类型:Ⅰ型、Ⅱ型和Ⅲ型。由Ⅰ型分泌系统分泌的蛋白质直接从胞浆到达细胞表面,如大肠杆菌的α-溶血素由Ⅱ型分泌系统分泌的蛋白质使用通用分泌通路general secretion pathway到达胞周间然后再通过通道蛋白穿越外膜在胞周间停留时分泌性蛋白的一部分N-端氨基酸序列被切除所以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和位于胞浆内的蛋白质明显不同区别就在于N-末端氨基酸序列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的束状菌毛BFP就是通过Ⅱ型分泌系统分泌的型分泌系统的相似Ⅲ型分泌系统也是一步性分泌所分泌的蛋白质不在胞周间停留也不被切割型分泌系统不同之处是Ⅲ型分泌系统具有较多的蛋白质参与。Ⅱ型分泌系统和Ⅲ型分泌系统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具有较多的蛋白质参与共享一些外膜蛋白成分但是Ⅱ型分泌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要在胞周间停留并被切割。
概括起来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需要能量这是任何分泌系统都需要的②是一种多成分分泌系统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高度保守③能够把效应分子effector molecules直接从胞浆输送到细胞表面④在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时病原性细菌才启动Ⅲ型分泌系统分泌效应分子是谓接触依赖性分泌contact-dependent secretion如EPEC的BFP黏附对激活此分泌系统起关键作用⑤温度、盐浓度等环境因素可诱导分泌装置和效应分子的合成⑥编码Ⅲ型分泌系统的许多成分的基因与编码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的鞭毛输送装置的基因有一定的同源性⑦Ⅲ型分泌系统包括效应分子、调节蛋白、结构蛋白、伴侣蛋白chaperones⑧编码Ⅲ型分泌系统的基因通常聚集在一起DNA片段较大可位于质粒、噬菌体或染色体上⑨编码Ⅲ型分泌系统的基因可在细菌间传递⑩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获得Ⅲ型分泌系统基因的非致病性细菌可成为致病性的。
1.2.3 细菌的超抗原
1.2.3.1 超抗原的分类
SAg可分为T细胞SAg和B细胞SAg其中的T细胞SAg可分为TCR的αβ 型SAg和TCR的γδ型SAgTCR的αβ 型SAg又可被分为外源性SAg和内源性SAg。
1外源性SAg 主要是某些细菌的毒素包括葡萄球菌的葡萄球菌肠毒素SE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链球菌的M蛋白和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的膜蛋白等。其中SE有A、B、C、D、E共5种主要的血清型SEC型又可以分为SEC1、SEC2、SEC3的3个亚型。所以也有人认为SE共有7个血清型。对SEA型的研究最为深入1988年即已报道了SEA基因的全序列。细菌性SAg的共同特点是均为由细菌分泌具有水溶性的蛋白质对靶细胞无直接伤害作用可与MHC-Ⅱ类分子结合活化CD4+和CD8+的T细胞。
2内源性SAg 病毒主要是反转录病毒Retroviridae感染机体后病毒基因组的单股RNA通过反转录酶RT反向转录的双股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的某个部位成为前病毒provirus并随细胞分裂持续存在于细胞DNA中可产生内源性SAg。如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MTV侵犯淋巴细胞其反转录的DNA整合到淋巴细胞DNA中并在体内持续表达病毒蛋白质产物即内源性抗原亦被称为小鼠的次要淋巴细胞刺激抗原MLSA。MLSA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相同的小鼠间能产生强烈的混合白细胞反应MLR反应的细胞为T淋巴细胞、刺激细胞为B淋巴细胞1988年才证实了MLSA的功能TCR识别MLSAMLSA活性的主要决定因素看来是表达特殊的Vβ的基因片段MLSA作为自身抗原被识别因为与MLSA反应的T细胞在胸腺成熟过程中已被清除。
此外热休克蛋白HSP能强烈刺激γδT细胞增殖并激活其杀瘤活性。葡萄球菌A蛋白SPA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gp120病毒特异糖蛋白能与某些亚型的B细胞结合并刺激其增殖所以属于B细胞SAg。
1.2.3.2 超抗原激活T细胞的特点
SAg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与普通抗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点表2-3主要表现在①强大的刺激能力②被T细胞识别前无须经APC处理③与T细胞相互作用无MHC限制性④选择性识别TCR-β链V区⑤不仅可激活T细胞而且可能诱导T细胞的耐受⑥激活T细胞时的免疫识别位包括MHC结合位MHC binding site和与TCR-Vβ区结合的T细胞表位T cell epitope两类。在所谓强大的刺激能力方面一般普通的多肽抗原刺激机体后仅能刺激1/104106的T细胞而SAg在较低的浓度10-12摩尔时就可刺激大部分具有TCR-Vβ或TCR-Vγ序列的T细胞增殖被激活的T细胞可达总数的5%20%引起强烈的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且普通抗原必须在体内引导和加强priming and boosting才能在体外检测到T细胞增殖反应也正因此特点才导致了“超抗原”的命名。
表2-3 超抗原与普通抗原比较
1.2.3.3 超抗原的生物学意义
在超抗原的生物学意义方面,集中表现在超抗原可参与多种病理或生理效应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SAg与某些病理过程 SAg刺激大量T细胞活化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并继之使巨噬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激活这种过强的应答可能产生毒性效应引起发热、体重减轻和渗透压平衡失调等。亦发现多种细菌性食物中毒、某些类型的休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某些自身免疫病等疾病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均与SAg的生物学作用有关。
2SAg与自身免疫应答 SAg的强大刺激作用可能激活体内自身反应性T细胞诱发某些自身免疫病另方面SAg可在T细胞TCR-Vβ与B细胞表面的MHC-Ⅱ类分子间发挥桥连作用从而可能激活多克隆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
3SAg与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 在SAg的过强刺激下T细胞可能会因被过度激活所耗竭导致T细胞功能或数量的失调继发免疫抑制状态。另方面内源性SAg作用于胸腺细胞并通过克隆选择清除对SAg的反应细胞从而建立免疫耐受对于外源性SAg如SEB如将其注射给新生的小鼠亦可诱导免疫耐受若给成年小鼠少量、多次注射有时也可诱导免疫耐受。
4SAg与免疫自稳和抗瘤效应 在胸腺细胞发育过程中SAg可能参与阳性选择过程从而有利于免疫自身稳定。在SAg的直接刺激下细胞毒性T细胞CTL大量被激活各亚类T细胞激活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已有研究资料显示SAg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抗癌效应分子。
1.2.4 细菌的致病岛
对于绝大多数的病原菌来讲其致病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一般需要两类基因的参与。一是参与基本生理过程的基因为致病菌与非致病菌所共有二是致病菌所特有的毒力基因virulence gene亦称致病基因包括编码黏附素、侵袭素invisin、毒素等毒力因子的一系列基因这些毒力基因常位于转座子Tn亦简称Tn因子Tn element、质粒和噬菌体等可移动的遗传物质上。另外则是它们常聚集成簇位于染色体的某些特定区域被称为致病岛Pais或毒力岛通常也称为毒力块virulence block或毒力盒virulence cassette
对致病岛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Goebel等在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的研究中发现在该菌染色体上存在的所谓“溶血素岛haemolysin island除了编码α-溶血素(α-haemolysin等毒素外还编码另外一些与该菌尿道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如P菌毛P fimbriae因此溶血素岛就被重新命名为致病岛。随着对各种病原菌毒力基因和致病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许多病原菌中都存在致病岛致病岛这一术语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且其定义也有了较大的改变。目前我们通常所说的致病岛是通过以下的主要特征来体现的①携带一个或多个致病基因。致病岛能编码黏附因子、侵袭因子、铁摄取系统、Ⅲ型分泌系统等已知毒力相关因子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将可能发现致病岛编码的另外毒力因子。②存在于病原菌中。在非病原菌或相关菌株中一般是不存在的致病岛最初是在细菌染色体中发现的。随着对侵袭性质粒的不断研究发现在这些质粒的某些区域也具有典型的致病岛特征为了区别则将它们称为“致病岛前体paiprocursors”或“前致病岛pre-Pais”。③占据较大的基因组区域。致病岛往往占据较大的基因组区域通常在20100kb也有的近200kb或更大另外在许多病原菌中常含有编码毒力因子的特异性110kb的DNA片段相对于大的致病岛来讲它们被称为致病小岛islets。④G+C mol%特殊性。致病岛DNA片段的G+Cmol%往往不同于宿主菌DNA比宿主菌的明显高或明显低并且使用的密码子codon也不同。⑤形成一个独特的致密遗传单位。在一些致病岛这个遗传单位的两侧通常与正向重复序列direct repeat sequence相连这些重复序列可能是致病岛在插入宿主基因组时通过重组产生的。⑥边缘常与tRNA基因相界。致病岛往往位于细菌染色体的tRNA位点内或附近或位于与质粒、噬菌体整合有关的位点。⑦携带其他基因。致病岛常携带有隐性或功能性移动因子如插入序列IS、整合酶Int、转座酶transposase等的编码基因。⑧不稳定性。致病岛通常具有不稳定性致病岛的丢失常可通过两边的正向重复序列和内在的IS序列及可能存在的同源序列而发生。
也有学者认为细菌的致病岛还应包括位于质粒和噬菌体上的与细菌毒力有关的、其G+Cmol%和密码的使用与宿主菌明显不同的DNA片段并认为致病岛的获得与新出现的病原菌有一定的关系。
1.2.5 病原菌毒力及毒力因子测定
1.2.5.1 毒力的测定
一般在下述情况下均需对病原菌菌株进行毒力的测定①对所分离鉴定的某种细菌的菌株进行测定通过毒力强度来确定其相应的病原学意义尤其对原发感染菌、混合感染菌、继发感染菌的明确更是需要的②所保藏的某种病原菌的模式菌株type strain、参考菌株refercence strain需通过毒力测定后明确其相应的毒力强度以作为对同种病原菌菌株研究的参照或攻毒试验的菌株③在细菌疫苗的研究中首先考虑的是毒力强度问题弱毒株、无毒株可作为疫苗株使用强毒株则用于对疫苗效力检验的攻毒用菌株。目前对于细菌毒力的测定仍主要是采用对供试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的方法且为比较实用的。
1半数致死量 通过一定的接种途径、在一定的时限内、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实验动物发生半数死亡所需要的最小活细菌数或毒素量(其中毒素量一般是专指用于测定某种细菌外毒素的)。
2半数感染量 因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使实验动物当然也包括病毒对实验用鸡胚和细胞发生感染但并不一定能引起死亡此时常用ID50来表示其毒力其测定与LD50相类似仅是在统计结果时以感染代替死亡。
需要说明的是:①由于使用的是实验动物且接种途径又常是非自然感染途径,所以这类指标只能作为病原菌真实毒力强弱的参考,并应明确表达实验动物的种类、体重或年龄、接种途径、观察判定的时限、因接种病原菌致其死亡或感染的确定指标等;②通常使用的实验动物主要是小鼠,其次是豚鼠及家兔等,但这些实验动物并非对某种病原菌均是易感的,即使是易感也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因此导致了不宜对任何病原菌做毒力测定均直接使用某种实验动物来作出毒力的判断,应是对那些已研究确定了某种实验动物可作为该病原菌毒力指标测定的才有意义,这一点尤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来讲更是不可忽视的,也因此导致了对某种病原菌毒力测定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明确某种实验动物在某种病原菌毒力测定中的可用性及其与实际毒力的相关性;③在分离和鉴定了某种动物的病原菌之后,要测定其毒力及病原学意义,最好使用本动物,但对某些大动物或珍稀动物来讲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此时则可考虑使用实验动物,对一些常规的小动物还是最好使用本动物直接测定;④对从某种动物分离鉴定的病原菌做对本动物的人工感染试验,以复制同自然发生的相应病害并借以确定其病原学意义,实际上从对病原菌本身来讲也可列为毒力测定的范畴,这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更是常用的,但它应列为一种定性实验的范畴。
1.2.5.2 毒力因子的测定
对病原菌某种毒力因子如黏附作用、毒素和侵袭性等的测定常是在分离并经鉴定为某种病原菌后进行的。①对已知某种病原菌的某种毒力因子表达情况的测定②研究某种病原菌的毒力因子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对于毒力因子的测定常采用的是已被学术界公认或标准化的体外方法包括直接测定毒力因子产物及毒力基因等有时也需要做动物试验的体内法如对某种毒力因子尤其是新发现的某种毒力因子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或测定。另外用于细菌侵袭性测定的瑟林尼试验Séreny test亦属于体内测定的范畴。
1.2.6 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1.2.6.1 毒力增强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回归易感动物是增强细菌毒力的最实用方法。易感动物包括本动物及已被明确为易感动物的实验动物接种后从一定时限内呈现典型感染发病或死亡的动物中重新分离回收的细菌则为恢复其毒力的相应菌株。对于水产养殖动物来讲最好还是选用本动物。这种情况常被应用在实验室人工培养基上长期传代或冻干保存的菌种包括模式或参考菌株或所分离鉴定的菌株若维持其相应毒力则应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一次毒力复壮或在应用其作为对某分离鉴定的菌株毒力测定时的对照用菌株之前也需做毒力复壮以保证其在试验中反映出其真实的毒力强度。需要注意的是所用动物、接种途径与剂量CFU、所表现的临诊症状及病变、发病与死亡的时间、分离回收细菌所用的组织材料等对不同的病原菌来讲均应有明确的相应指标其原则是必须按公认的、经典的标准进行。
1.2.6.2 毒力减弱的方法
为了获得毒力减弱或无毒的某种病原菌菌株,常需进行人工致弱毒力,这种情况最多被应用于对细菌疫苗用菌株的培育,而且要求其必须是具有遗传稳定性的,实际上属于毒力的人工诱变范畴。根据细菌毒力变异的规律和特点,常被采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病原菌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连续多次传代培养后,毒力一般都会逐渐减弱,甚至失去毒力。
2改变培养条件 一是在高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常采用的方法是逐渐提高培养温度进行诱导;二是改变该病原菌最适培养的气体条件,如减少氧气、增加二氧化碳气体等;三是在该病原菌适宜生长的人工培养基中,加入某些不利于其正常生长繁殖的某种化学物质,以诱导其变异。
3通过非易感动物 强制性地对某种病原菌做对非易感动物的接种,并在非易感动物中传代,则可使其发生毒力变异,而且常常是遗传稳定性的变异。
4基因工程 采用现代基因工程方法去除病原菌的毒力基因或用点突变point mutation即基因突变的方法使毒力基因失活可获得无毒力或弱毒的相应菌株但这种方法对于毒力因子表达是由多基因调控的菌株来讲是难于奏效的。
2 抗菌免疫
2.1 抗原与抗体
2.1.1 抗原
2.1.1.1 抗原的性质及特异性
抗原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一方面取决于抗原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接受抗原刺激的机体反应性。自然界中的物质种类繁多,作为抗原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性质:
1异物性 某种物质,若其化学结构与宿主的自身成分相异或机体免疫细胞从未与它接触过,则这种物质相对于机体来讲就被称为异物,这种异物性是抗原物质的首要性质,亦即构成抗原物质的前提,因为免疫应答的本质就是识别与排斥异物的应答。就传染性病害的抗原来讲,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都是这种具有异物性质的抗原物质。
2一定的理化性状 抗原均为有机物质但有机物质并非均为抗原物质。有机物成为抗原必须具备下列理化性状①大分子胶体。作为完全抗原的物质其分子量一般在10ku以上在一定范围内其分子量越大则抗原性越强。②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抗原物质除应为大分子外其表面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凡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酪氨酸等的蛋白质其抗原性较强某些多糖的抗原性是由单糖的数目和类型所决定的如血型物质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荚膜多糖等抗原表面均有较复杂的结构。③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分子构象conformation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三维结构它决定该抗原分子是否能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互相吻合从而启动免疫应答这种构象发生细微改变就可能导致其原有抗原性发生改变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是指抗原分子的特殊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越易接近则越易启动免疫应答。④一定的物理性状。抗原的物理性状关联到免疫原性的强弱一般具有环状结构的蛋白质其抗原性比直链分子的强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的抗原性为强颗粒性抗原如细菌颗粒较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提取物为强。
3完整性 具备上述性状的物质需经非消化道途径进入机体,如注射(肌肉、皮下、腹腔等)或吸入等,并接触免疫活性细胞,才能成为良好抗原。此外,抗原的免疫原性也与机体的应答能力有关,如同一种抗原在人及不同的动物则表现出不同的情况,这一点尤其在水产动物表现更为突出。
4特异性 所谓特异性specificity是指物质之间的相互吻合性或针对性、专一性。抗原的特异性表现在免疫原性特异性和反应原性特异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某一特定抗原只能激发机体某一特定的免疫应答即产生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后者是指某一特定抗原只能与其相应的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后出现反应。①特异性是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理论基础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簇AD。AD是存在于抗原表面的特殊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抗原通过AD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此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因此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大小与相应抗体的结合部位相当。虽然一个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由组成它的所有残基共同决定但其中有些残基在与抗体结合时比其他残基起更大的作用这些残基被称为免疫显性基团immunodominant group。抗原分子表面能与抗体结合的决定簇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包括抗原表面功能价及其内部非功能价一般指的抗原结合价为功能价。有些半抗原只能和抗体分子一个结合点结合是单价抗原大多数天然抗原分子结构十分复杂分子表面带有多个相同和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是多价抗原。②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可精确区分物质间的极细微的变异。这种特异性不仅取决于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而且与化学基团的空间排列和立体构型密切相关。③抗原或抗体除与其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有时还可与其他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被称为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若两种不同的微生物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则称为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或交叉反应抗原cross reacting antigen具有这种共同抗原的则能发生交叉反应。
2.1.1.2 抗原的种类
抗原物质种类繁多,其分类也相对比较复杂,任何某一种分类方法都不能概括所有抗原,目前一般用以下几种抗原分类方法:
1根据抗原来源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按此可将抗原分为①异种抗原xenoantigen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如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②同种异型抗原alloantigen指来自于同种但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性物质如人的红细胞抗原和白细胞抗原③自身抗原autoantigen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成分④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e antigen指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Forssman抗原即是一种典型的异嗜性抗原该抗原由Forssman发现他将用豚鼠多种脏器制成的悬液免疫家兔所得抗体除能与豚鼠的相应脏器抗原反应外还可凝集绵羊红细胞。
2根据抗原在免疫应答中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进行分类 按此可将抗原分为①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这类抗原需在巨噬细胞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TD-Ag如血细胞、血清蛋白和细菌等②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这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辅助仅少数抗原属于TI-Ag如细菌的脂多糖LPS、荚膜多糖和聚合鞭毛素等。
3根据抗原的来源分类 按此可将抗原分为①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如天然抗原动植物的蛋白质及微生物和同种异体抗原等、人工抗原与化学物质结合的天然抗原、合成抗原化学合成的高分子氨基酸复合物、基因工程抗原将编码免疫原性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克隆化并与适当载体DNA分子相结合后引入受体细胞中使之表达即能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可作为疫苗即基因工程疫苗②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如自身隐蔽抗原、变性的自身成分、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决定簇、肿瘤抗原、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抗原等。
4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 根据抗原的性能,可将抗原分成如在前面有述的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亦即半抗原。
5根据抗原的化学组成分类 根据抗原的化学组成成分不同,可将抗原分为蛋白质抗原、脂蛋白抗原、糖蛋白抗原、核蛋白抗原及多糖抗原等。
在水产养殖动物的抗菌免疫研究与实践中所涉及到的抗原就是细菌抗原bacterial antigen。细菌抗原比较复杂它的每种结构都由若干抗原组成因此细菌是多种抗原成分的复合体。根据细菌的结构其抗原组成有菌体抗原somatic antigen、鞭毛抗原flagllar antigen、荚膜抗原capsular antigen和菌毛抗原pili antigen等。①菌体抗原亦被称为O抗原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抗原其化学本质是脂多糖LPS的特异多糖侧链②鞭毛抗原亦被称为H抗原鞭毛的抗原性主要取决于鞭毛丝属于蛋白质类抗原即鞭毛蛋白③荚膜抗原亦被称为K表面抗原是细菌的主要表面免疫原其成分多为酸性多糖类仅有少数种类细菌如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的荚膜成分是γ-D-谷氨酸多肽的均一聚合体;④菌毛抗原:由菌毛素组成,也属于蛋白质类抗原。
2.1.2 抗体
2.1.2.1 Ig分子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英国生物化学家波特R.R.Porter和美国生物化学家埃德尔曼G.M.Edelman共同发现IgG分子的化学结构。后经许多学者证实其他几类Ig具有与IgG相似的基本结构。
1四肽链结构 各类Ig的基本单位都是四条肽链的对称结构图2-2引自[美]M.T.马迪根等著,杨文博等译《微生物生物学》 2001包括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两条重链间、两条轻链间及重链和轻链间分别借二硫键连接此即Ig的基本结构basic structure亦称Ig的单体。①重链。重链大约由420440个氨基酸组成其上结合有不同量的糖所以Ig为糖蛋白。根据H链抗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μ链、γ链、α链、δ链、ε链由它们组成的Ig分别称为IgM、IgG、IgA、IgD、IgE这也是对Ig的基本分类。其中IgM是由5个IgM单体通过接合链joining chainJ链连接成的5聚体有10个结合价具有IgM1、IgM2两个亚类IgG多为单体有两个结合价具有IgG1、IgG2、IgG3、IgG4四个亚类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血清型的大多为单体分泌型SIgA的为由J链连接的双聚体IgA具有IgA1、IgA2两个亚类IgD为单体是B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IgE为单体其重链较γ链多一个功能区CH4。②轻链。轻链由213214个氨基酸组成根据轻链化学结构和抗原性的差异可分为κ型和λ型一个Ig分子的两条轻链型别完全相同绝无可能κ型和λ型共同存在于同一Ig分子中。
图2-2 免疫球蛋白单体IgG的基本结构
2恒定区与可变区 可变区在多肽链的N端此区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称为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在V区内某些区域氨基酸残基的组成和排列次序比V区内其他区域更易变化被称为高变区HVR实际上即是特异性抗原与Ig结合的位置。恒定区在多肽链的C端此区的氨基酸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及含糖量都比较稳定所以称为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
2.1.2.2 Ig的生物学活性
Ig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IgM、IgG、IgA、IgD、IgE各类免疫球蛋白又分别有其相应的特性和作用特点。
1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Ig的首要功能是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在体内介导多种免疫生理和病理效应在体外引起多种抗原—抗体反应。Ig的Fab段可变区与相应抗原决定簇的立体构型必须吻合两者所带电荷也需互相对应才能结合。抗原和抗体结合后Ig的Fc段变构从而产生其他生物学活性。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反应早期阶段产生的主要Ig不嗜细胞但可结合补体有多个结合价是高效能的抗微生物抗体具有强杀菌、溶菌、溶血、促吞噬以及凝集、中和毒素和病毒等作用IgG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Ig在体内含量高、分布广、且较其他Ig更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弥散到组织间隙中发挥强抗感染、中和毒素及免疫调理作用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SIgA具有抗菌、抗毒、抗病毒作用SIgA对机体局部免疫如保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等具有重要作用IgD在血清中含量很低其功能亦不很清楚主要是B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IgE又称反应素或亲细胞抗体含量很微易与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合是引起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
2激活补体 抗体IgG1、IgG3、IgG2、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发生变构其重链恒定区上的补体结合点暴露从而使补体被激活也称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IgG1、IgG3和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能力最强IgG2的作用较弱。IgG4、IgA及其他Ig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但其Ig聚合物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 Ig能通过其Fc段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等都表达Fc受体。不同类别的Ig可与不同的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效应。IgE的Fc段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的Fc受体FcεR结合表现出极高的亲和力已与细胞结合的IgE一旦与特异性抗原相结合就能触发这些细胞脱颗粒而导致型超敏反应。IgG的Fc段能与吞噬细胞、NK细胞、B细胞等的Fc受体结合分别介导调理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胞饮抗原等也能与Ts细胞的Fc受体结合导致抑制因子的释放。
4Ig的双重性 Ig具有双重性它既可显示抗体活性即通过V区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又由于其Fab段和Fc段的免疫原性可被抗体形成细胞所识别。抗Fab段的抗体主要针对轻链抗原决定簇因重链的免疫原性标记如类和亚类的标记主要分布在Fc段上。
一般认为鱼产生的抗体为IgM类软骨鱼类的IgM为五聚体或者是五聚体和二聚体以及单体的混合物硬骨鱼类的IgM为四聚体图2-3引自渡辺翼《魚類の免疫系》2003。抗体除存在于血液外皮肤黏液及肠道黏液、鳃黏液及组织液中均有存在有些鱼的皮肤黏液中的抗体浓度高于血液鲤和鲽的卵中也可能检测到抗体。另一方面在[英]R.J.罗伯茨主编李耀祖华鼎可译《鱼病学教程》1988中记述“在超免疫状态的鲫鱼中已记述有一种小分子的免疫球蛋白具有类似IgG的作用而且Trump和Hildmann1970曾报告在用牛血清白蛋白免疫的鲫鱼中有在抗原性及电泳上均明显不同的两类抗体不过这些作者尚未声称这种抗体与哺乳动物的IgG或任何其他已知免疫球蛋白组为同类抗体”。再者在渡辺翼《魚類の免疫系》2003中记述鱼类主要存在的是IgM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存在IgD的遗传子。
图2-3 鱼类IgM模式图
2.2 抗菌免疫应答
2.2.1 非特异性免疫
2.2.1.1 保护性屏障
黏膜和皮肤是鱼类抵御细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这些屏障的保护作用是极为有效的。由表皮黏液细胞产生的黏液,极易将碎屑和微生物黏住并清除掉。黏液、鳞片、真皮和表皮,一起构成鱼体的完整防御屏障。
2.2.1.2 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
当病原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侵入皮肤或黏膜到达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则发挥吞噬作用这些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杀灭称为完全吞噬complete phagocytose也有些细菌尤其是胞内寄生菌及许多病毒被吞噬后不能被完全消灭称为不完全吞噬incomplete phagocytose这种吞噬甚至是对病原体起到了保护和扩散作用。
在鱼类其白细胞也与哺乳类的一样具有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还有栓细胞相当于哺乳类的血小板。粒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分化为不同的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杀伤NK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及组成等在不同的鱼类有较大差异。能发挥吞噬作用的白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虽然也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及栓细胞也具有吞噬活性但对栓细胞吞噬异物后的消化处理功能尚有疑问。
2.2.1.3 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在鱼类的体液中,存在着一些天然的抗微生物物质,能非特异性地抑制或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但这些物质在鱼体中的物理性质、诱发机制及其在防御体系中的生理学意义,目前了解的尚不甚清楚。
1补体 补体C是由机体多种组织细胞合成的存在于正常动物血清中具有类似酶活性的一组蛋白质被激活后能表现出一系列的免疫生物学活性主要是协同其他免疫活性物质直接杀伤靶细胞和加强细胞免疫功能。补体由C1q、r、sC9构成实际上参与补体攻击病原微生物等异物作用的还有备解素P、D因子、B因子等一起构成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在正常情况下补体成分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清中只有在被激活后才可发挥作用。哺乳动物的补体在54℃下加热20min即可被灭活鱼类的补体对热更敏感45℃下即可被灭活。补体被激活有两条途径一是经典途径CCP亦称C1激活途径二是替代途径ACP亦称旁路补体途径或C3途径图2-4引自战文斌主编《水产动物病害学》2004。多数研究工作者发现鱼体的Ig和相应抗原结合后并不能激活哺乳动物的补体哺乳动物以经典途径为主但在鱼类则以替代途径为主且其活性要比哺乳动物的高10倍所以在鱼类其替代补体途径在防御中是重要的。
图2-4 补体的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激活过程比较
2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是患组织损伤、感染和炎症的人类及大多数动物的血清中出现的第一个具有某种保护功能的蛋白质这个急性期出现的蛋白质在Ca2+存在下具有识别和沉淀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细胞壁的C多糖CPS的特性CRP是首先在人的血清中发现的。在水产动物中现已知CRP存在于多种鱼类中也有发现在蟹和软体动物中存在。与哺乳类动物所不同的是CRP可能为鱼血清中的一种正常成分可能是抵御多种微生物的一条常备防线。CRP对存在于病原细菌细胞壁中多糖等分子的亲和力或许有助于使这些病原菌的毒力降低以更易于被吞噬细胞所攻击。值得注意的是CRP在琼脂扩散试验中能与被结合的物质形成如同抗原抗体反应那样的沉淀线因此在用这种试验方法检测鱼血清的抗体活性时不要把有CRP存在的情况误认为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3干扰素 干扰素IFN是人及多种动物的一种重要抗病毒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与抗细菌作用无关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糖蛋白。虽然受病毒感染过的细胞都能产生干扰素但也被认为主要由巨噬细胞所产生。鱼体干扰素的产生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如虹鳟在10℃条件下接触病毒4d后能在血清中查出干扰素但在15℃条件下则2d即可查出。
4溶菌酶 在许多鱼类的黏液、血清及巨噬细胞中均存在溶菌酶可能是对多种病原菌感染的重要非特异性防御因子。已知在鲽科鱼类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浆内具有溶菌酶在血清中的溶菌酶可能是来自于这些细胞的在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鲽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溶菌酶但在缺乏吞噬细胞的其他组织如肝脏中因无类似于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的细胞则溶菌酶的含量就很低给鲽静脉注射胶乳颗粒5min内能使血浆中的溶菌酶增多50%。有证据表明,鱼体溶菌酶的浓度、活性受季节性因素制约,在夏季水温升高时,则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和活性均增高。至于在黏液中的溶菌酶来自于何处尚不明确,因为产生和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并不含有溶菌酶。
5天然溶血素 已知在鱼类血清中存在一种被称为天然溶血素的小分子蛋白质,具有溶解异己红细胞的功能,可能是酶类。如虹鳟血清中的这种天然溶血素能溶解各种异己红细胞,但不溶解其他鲑科鱼的红细胞。有人认为,该物质可能亦具有杀菌作用,但尚不十分明确。
2.2.2 特异性免疫
2.2.2.1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的过程可以划分为致敏阶段sensitization stage、反应阶段reactive stage和效应阶段effective stage三个阶段。
1致敏阶段 亦称感应阶段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从被识别到免疫活性细胞ICC即T淋巴细胞和/或B淋巴细胞活化的阶段。除少数可溶性抗原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免疫活性细胞外多数抗原尤其是颗粒性抗原如细菌需经抗原提呈细胞APC如巨噬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并传递抗原信息给免疫活性细胞才能启动免疫应答反应。
2反应阶段 亦称增殖与分化阶段是指免疫活性细胞被激活后转化为相应的母细胞再进行分化与增殖以及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阶段。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淋巴母细胞最终成为效应性淋巴细胞并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母细胞最终成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分子。在T、B淋巴细胞分化过程中有一部分将停止分化不形成终末细胞成为静止状态的淋巴细胞被称为免疫记忆性淋巴细胞分别为记忆性T淋巴细胞Tm和记忆性B淋巴细胞Bm
3效应阶段 此阶段是指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体液免疫效应或抗原与效应T淋巴细胞结合及效应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所产生的细胞免疫过程。
2.2.2.2 细胞免疫
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是机体通过上述的免疫应答过程使T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性T淋巴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所实现的最终目的是清除抗原异物。与对人体及家畜和家禽的细胞免疫机理和功能等有关研究相比较对鱼类细胞免疫的研究及抗细菌感染的作用还相对比较肤浅尤其是对鱼类细胞免疫机理和功能的特点还有诸多问题不甚明了。不过鱼类的细胞免疫及其抗细菌感染作用是可以明确的典型的证据是在鱼类也存在迟发型超敏反应和同种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已明确鱼体在经抗原物质刺激后会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CTL及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IL-2、IL-3及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F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集落刺激因子CSF等。细胞免疫的抗细菌感染作用主要表现在CTL的直接杀伤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与消化处理功能等方面。
2.2.2.3 体液免疫
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是机体通过上述的免疫应答过程使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所实现的抗体是直接的体液免疫效应分子。在前面有述及鱼类的抗体主要是IgM类也同人体及家畜和家禽的体液免疫应答一样鱼类抗体的产生也存在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和回忆应答anamnestic response的规律。已知鱼类经抗原物质刺激后在血液中相应抗体尚未能检测到之前肾脏和脾脏中的抗体产生细胞增多这可表明鱼的肾脏和脾脏是抗体产生的主要器官。体液免疫的抗细菌感染作用主要表现在中和细菌毒素、免疫溶菌作用需有补体的参与、免疫调理作用、抑制细菌生长作用这一点不是广泛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等。
2.3 抗菌免疫的实际应用
2.3.1 免疫学预防
免疫学预防是指通过人工接种疫苗vaccine的方法来预防相应的传染病属于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在鱼类的免疫学预防与人及家畜、家禽等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包括在商品疫苗种类、疫苗的接种途径及免疫效果等多方面但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明显有所增多。目前在鱼类病原细菌疫苗方面研究较多且相对较明确的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斑点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即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奥氏弧菌Vibrio ordalii、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鲇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等。现在还主要是制备成灭活的全菌体疫苗通过注射、浸泡或口服等途径进行接种。其中诱导全身免疫最为适宜的接种方法是直接注射。
2.3.2 免疫学治疗
免疫学治疗是指通过接种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相应免疫制剂使机体被动获得特异性免疫属于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目前在人及陆生哺乳类动物中用于免疫学治疗的制剂主要是抗毒素antitoxin及抗血清antiserum前者主要是用于直接中和体内的相应细菌外毒素后者主要是针对某种病原细菌的相应抗血清。在水产养殖动物中免疫学治疗还几乎是很少被采用的其关键点可能主要是应用价值问题其特异性治疗效果还是可以肯定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聂品.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进展.水产学报.19972116973
[2]张永安,聂品.鱼类体液免疫因子研究进展.水产学报.2000244376381
[3]徐德海,吴淑勤.国外鱼类疫苗研究进展.国外水产.1992414
[4]叶巧真,何建国,翁少萍等.中华鳖气单胞菌菌细胞苗和菌化学成分疫苗研制.水产学报.2000242167170
[5]刘志恒.现代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战文斌.水产动物病害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7]肖克宇,陈昌福.水产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8]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9]唐珊熙.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0]黄秀梨.微生物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吴信法.兽医细菌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3]刘秀梵.兽医流行病学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4]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5]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6]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7]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18]杨正时,房海.人及动物病原细菌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9]韩文瑜,冯书章.现代分子病原细菌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0]徐建国.分子医学细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1]龚非力.基础免疫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2]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3]房海,余广海.动物微生物学(理论部分).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4]田在滋,何明清.动物传染病学(理论部分).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5]黄琪琰.水产动物疾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6]孟庆显.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7]俞开康,战文斌,周丽.海水养殖病害诊断与防治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8]陈锦富,胡玫.淡水养殖病害诊断与防治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9]董德祥.疫苗技术基础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科技出版中心2002
[30]王明俊.兽医生物制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1]卢锦汉,章以浩,赵铠.医学生物制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32]Henderson BPoole SVilson M陈复兴江学成李玺等主译.细胞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33][英]R.J.罗伯茨(李耀祖,华鼎可译).鱼病学教程.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34][加]P.W.HochachkaT.P.Mommsen昌永华余来宁译.鱼类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卷——分子生物学前沿.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5]室賀清邦,江草周三.魚病学概論.東京恒星社厚生閣1996
[36]渡辺翼.魚類の免疫系.東京恒星社厚生閣2003
[37]森勝義,神谷久男.水產動物の生体防御.東京恒星社厚生閣1995
第3章 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感染的确立与抗菌药物防治
1 病原菌检验与细菌感染的确立
1.1 病原菌检验
1.1.1 病原菌的分离
1.1.1.1 病料的选定
用做细菌分离的病料,其选定原则通常是根据所发病害特点,选择其具有明显(有时需要是特定典型的)眼观病变的组织,或因病变所出现的渗出物(如水产养殖动物发病后常易出现的腹水)等。除了注意同时使用发病濒死及刚刚病死的新鲜水产养殖动物外,还应尽可能多地取这些病(死)水产养殖动物及对每个又尽可能多地取相应病变组织(材料)用于做细菌分离,最大限度地保证其科学有效性,这对于存在继发感染的病害尤为重要。
1.1.1.2 严格的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贯穿于细菌检验工作的始终,它是保证结果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处所强调的无菌操作,主要指的是对分离细菌用病变组织(材料),包括对所用病变组织(材料)的采集与处理,目的在于排除一切可能会带来污染的细菌,这对处于水生境的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病原菌检验来讲尤为重要。
1.1.1.3 使用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结合对病料做直接抹(涂)片染色后镜检细菌的结果,在已圈定为某种或某几种可疑病原菌的情况下,则应选择这些病原菌适宜生长发育的培养基用于细菌分离,且最好是同时使用几种培养基(含选择性培养基),以便于在分离后对菌落做对比观察,并有助于发现其分离的规律性和准确性。对于在确实难以圈定可疑菌种范围的情况下,更宜做多方面的考虑来决定培养基的选用,此时应以宜多不宜少为原则。对于增菌培养,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宜使用的,其理由一是增菌培养的一般是仅利于某种特定细菌的生长,不利于或能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液体培养基,此种情况完全处于目的性分离,但尽管这种培养基的选择性再强,也难于使其他细菌均不生长。另外,则是液体培养若其他细菌在材料中再少,也将容易生长繁殖扩大数量,直接影响到增菌后再进行固体培养基的分离。
在培养条件方面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多为好氧菌因此在非特殊需要进行厌氧培养或CO2培养的情况下均需做好氧培养。对于培养温度由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特殊水生境温度相应病原菌也是相适应的所以一般采用2228℃培养条件即可只有适宜37℃培养的病原菌才可在此条件下培养。有些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如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等在37℃条件下是不生长的并常作为与其他气单胞菌相鉴别的一个重要指标。
1.1.1.4 “优势理论”的使用
在细菌分离中的“优势理论”,指的是对于同一种及不同种的被检材料,在使用的同一种及不同种培养基上,某种细菌均表现为优势生长(菌落数量大)状态。此种细菌最大的可能是被检目的菌,且最大的可能为原发病原菌。此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是,在不可避免且为严重污染的被检材料,或在所使用的培养基中有不适宜该种细菌生长的培养基,这些情况则应认真核对和辨别。
1.1.1.5 形态特征的对比
在对细菌分离培养后,对于是否还有其他可能在这些培养基上均不生长(或培养条件不宜等)的疑问,通过对所分离菌做对相应水产养殖动物的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病原学意义仅是一个方面;另一个也是较为重要的则是,在自然病(死)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变组织材料中,发现同所分离菌纯培养在形态特征、染色反应相同的细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有多数病原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纯培养菌,一般均比在病变组织材料中稍小些或容易出现不甚规则形态的菌体(如长丝状菌体等),但最基本的形态特征、染色反应(常用革兰氏染色)是一致的。这些还可以通过在经用纯培养菌做人工感染后的病(死)水产养殖动物病变组织材料中,也是与自然病(死)水产养殖动物具有同样形态特征、染色反应的细菌来核证。这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水生境,常会出现两种或多种病原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是尤为重要的。
1.1.2 病原菌的鉴定
1.1.2.1 鉴定指征的选择
尽管目前对于细菌的分类鉴定已进入多相分类polyphasic taxonomy阶段但使用细菌形态特征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培养特征cultural characteristics、生理生化特性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等这些表观分类学指征phenotypic information对细菌分类单位taxon复数为taxa进行描述的传统分类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也称描述分类仍是普遍被采用且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对细菌的常规检验、细菌学科研、新菌种的发现来讲均是有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的。仅就这种传统分类方法来讲其所涉及的具体试验项目也是很多的以致对一种细菌的鉴定是相对较繁琐的常规来讲是所测项目愈多愈有利于对菌种的归类判定。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并非是所测项目愈多则收效愈佳关键在于所测项目是否能真正反映出被检菌的特征如此也显示出了对细菌鉴定时的经验值的重要性。在常规的细菌鉴定中一般情况下是对被检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形态特征及染色反应此是必测的、测定了在某些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否有动力、进行了氧化酶和OF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试验等之后结合被检菌的来源生境对有一定经验的细菌学工作者来讲则能将被检菌大致甚至有时是较准确的划归到属甚至到种的范围在经此已基本圈定的基础上再择一些认为是具有区别意义的重要项目进行测定后即可作出相应的菌种判定主要指常见的病原菌。总体来讲不要盲目地去做诸多项目要择其确有鉴定意义与另外的种能鉴别的的项目进行测定但这些常常是对常规菌种鉴定工作来讲的。对科研工作尤其是对新菌种的鉴定则应尽可能地进行多项指标的测定以丰富其相应的内容。另方面目前已常被采用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非常有助于对细菌的准确鉴定结合上述的传统分类更能保证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尤其对新菌种的鉴定更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1.1.2.2 使用的测定方法
所测项目内容均必须使用具有明确记载、学术界公认的、标准的、规范的方法,对结果的判定时也是如此,切忌随便操作,对所测项目的可疑结果需认真分析原因,进行重复试验并尊重客观结果。对一项内容具有多种方法的,常常有的方法是专门用于对某种或某些种细菌检验的,此时必须予以明确,即使是泛义的方法也常会因方法不同将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则需注明所用方法,以避免可能会导致在他人应用另外方法时所测结果的不一致性。此外,就同一种细菌、同一项指标及同一种测定方法来讲,有的也会因所使用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如气体或温度等)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结果,此时则需标注相应的测定条件。
1.1.2.3 抗原血清型的检定
对于细菌做血清型检定属于免疫血清学检验的范畴。此种情况常是被应用于在对细菌进行鉴定后进一步进行血清型的划分目前尚仅被明确地应用于某些种类的细菌。血清型检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此种细菌已有明确的血清分型此时则需应用标准的分型用单因子血清按相应规定的方法进行血清学试验予以分型以确定所分离鉴定菌株的抗原血清型二是对尚无明确血清分型的菌种测定所分离鉴定的同种不同株间的血清型差异此时可以自行制备血清应用目的在于了解各分离鉴定菌株的血清同源性homology。血清型的检定对某些细菌的病原意义确定因有些种的细菌仅其中某些特定血清型为致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等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在一次流行中几乎为同一种血清型的菌株。
1.1.2.4 动物回归试验
严格地讲,动物回归试验并不属于细菌鉴定的范畴,它属于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感染检验的内容,目的在于确定所分离鉴定的细菌是否为被检病例的病原菌(病原学意义)。但由于如上有述的某些病原菌在机体组织中与纯培养菌常在形态特征上可能会表现出某些差异,此时则可通过在自然病例的病(死)水产养殖动物组织中、纯培养菌、人工感染病(死)水产养殖动物组织中的细菌形态特征(含染色反应)对比予以核证。
1.1.2.5 菌种判定
对于供试菌经鉴定后做准确的菌种判定是说明该种细菌能引起所检水产养殖动物相应感染症的关键问题。应根据各项鉴定指标的结果严格按国际权威的《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最新版目前为1994年出版的第9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最新版目前为于2000年陆续分卷出版的第2版上所记载的及在《国际系统和进化微生物学杂志》IJSEM上新发表的菌种进行。在菌种归类判定的实践中常有的情况是所测项目内容与前述这些经典记载的存在某些性状反应结果的差异除了反应结果不定的以外此时则需对这些性状予以复试并采用相应的不同方法若复试结果仍是存在差异则需检查这些性状指标是否为在决定菌属、菌种中必需的重要指标此可通过相应菌属的定义及菌种的描述作出判断若符合菌属定义但为某种所必需的指标则不能轻易作为种的判定可再考虑为其他相近种或变异菌株最终的判定则可再进一步通过基因水平的测定如16S rRNA基因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等作出若非所必需的指标且差异项较少一般是可作出相应菌种判定的其前提是所有必需指标都是相符的但同样也是通过16S rRNA基因等的进一步测定核证为妥。在作出菌种判定后若作为检验报告出示或公开发表则应使用统一的汉译菌名并在其后括号内加入学名关于细菌名称目前我国有由蔡妙英、卢运玉、赵玉峰主编的《细菌名称》第2版科学出版社1996由杨瑞馥、陶天申主编的《细菌名称英解汉译词典》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由赵乃昕、张明主编的《医学细菌名称及分类鉴定》第2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等专门书籍可供使用。对于细菌新种、新亚种或新生物型等来讲需在经多项指标测定并确认属于在此前尚无记述的之后再按《细菌命名国际法规ICNB》予以定名。
1.1.3 病原菌的药敏测定
对所分离鉴定的病原菌进行对常用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其意义一是能指导于对相应细菌性病害的选择用药,二是能用于研究同种细菌的耐药谱及耐药规律。实践中,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包括琼脂扩散法、稀释法和联合药敏试验法等,其中,以琼脂扩散法中的纸片扩散法最为常用。尽管药物进入体内发挥抗菌作用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在非特殊情况下其效果还是与体外测定的结果相平行的。若仅仅是出于对所检病例治疗的目的,由于经细菌分离、鉴定后,再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决定用药种类,常需较长时间,为及时选择用药治疗,则可采取在分离细菌的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的方法。
1.2 细菌感染的确立
1.2.1 被检发病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确定
1.2.1.1 科赫法则
德国医生、细菌学家科赫Robert Koch 1843—1910是细菌学乃至整个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细菌学尤其是病原细菌学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就包括所提出确定病原菌的“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科赫在通过对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进行动物感染当时用的是炭疽病羊的血液及人工培养的炭疽芽孢杆菌接种到实验动物小鼠体内等一系列试验基础上根据其本人的经验和接受其前辈——德国病理学家、解剖学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ocob Henle 1809—1885于36年前提出的看法在1884年提出了为证实病原细菌所必须的条件即“科赫法则”这一法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某一微生物当被怀疑是病原体时它一定伴随着病害存在即在同一病害的不同发病个体中均能查见在健康者中是不存在的②必须能从原寄主上分离到该微生物培养成为纯培养③用所纯化的该微生物人工接种易感的寄主必须能诱发同样的病害④必须从人工接种的寄主内能重新分离到同一微生物并培养成纯培养。顺便述及“科赫法则”作为一种看法是由亨勒于1848年最先提出的是科赫发明了细菌分离与培养方法又首先通过对炭疽病的研究予以试验求证并将其具体化和科学化所以被称为“科赫法则”。另方面科赫在研究炭疽芽孢杆菌与炭疽病的病因关系中还进行了另外一系列试验来验证病原体的生物专一性他表明了用另一种也形成芽孢的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接种则不会引发炭疽病他还将引起其他疾病的病原细菌和炭疽病的病原菌区分开来从这些研究使他在当时作出的结论是“只有一种细菌能引起这种特殊的疾病用其他细菌接种或者不能致病或者导致其他疾病。”这也是最早对病原菌致病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的研究。
“科赫法则”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传染病尤其是病因单一的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确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鉴定一种新的病原体时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对疾病病因研究的深入,“科赫法则”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也相应暴露出来,该法则把病原微生物作为传染病的唯一原因,其中忽略了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对病害产生的影响。事实上有不少传染病或某种传染病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完全符合该法则,但其病原也是能被肯定的,如健康带菌或隐性感染、有的病原菌迄今尚无法在体外人工培养、有的病原菌可以在明显健康的机体内分离到,等等。尽管用现代科学来衡量这些内容发现尚有些不完善,但它确实从病原微生物的角度涵盖了其精髓,因此不仅在当时极大地推进了病原微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水平的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for genes应运而生取得共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此主要为引自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第3版2001①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特定的基因或其产物在无毒力的菌株中则无②若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决定毒力的基因被损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力菌株后能使此无毒力菌株成为有毒力菌株③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④在被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本书作者认为这一法则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病原菌毒力因子的表达常常是由多基因调控的、有的毒力基因产物并不一定能有效引发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检测不到明显毒力基因的菌株并不一定绝对不能引起致病等等另一方面事实上这一法则与经典的“科赫法则”相比这一所谓基因水平的科赫法则注重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毒力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经典的“科赫法则”是认识了现象与规律实际上它们的本质应当说是一样的仅是在“科赫法则”提出的时代尚未对基因有所认识但也从病原菌的特征上反映出了相应的本质。
1.2.1.2 Evans氏假说
上述“科赫法则”是针对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所建立的不能被应用于非传染病因此还需要建立一种能包括一切疾病的病因理论。1976年Evans氏提出了与现代因果概念相一致的病因假说其特点是认为疾病是由多因素病原体、环境和宿主等作用所引起的属于一种多元病因理论。该假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此主要是引自刘秀梵主编《兽医流行病学》第2版2000①暴露于某假设病因的个体发生某病的比例应显著高于未暴露于该假设病因个体患该病的比例②在所有其他危险因素都均衡的条件下患病动物应比未患病动物更普遍暴露于假设病因③在前瞻性研究中暴露于假设病因的动物其新发病个体数显著高于未暴露于该假设病因的动物④在时间上暴露于假设病因后疾病的分布应呈正态曲线分布⑤暴露于假设病因后宿主从轻微到严重的应答反应呈符合逻辑的生物学规律梯度⑥暴露于假设病因后应有规律地出现暴露前未出现的可测量的宿主应答反应如特异抗体等若在暴露前有这种宿主应答则在暴露后应答的强度应增加未暴露个体不应出现这种现象⑦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现场进行人工复制疾病时暴露于假设病因动物的疾病频率应高于未暴露动物⑧除去假设病因后该病的发生频率应下降⑨防止或改变宿主的应答反应如通过特异免疫接种等应减少或消除在正常情况下暴露于假设病因所发生的疾病⑩疾病和假设病因之间的所有关系和联系在生物学上和流行病学上都应是可信的。
Evans氏假说考虑到致病因子、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在影响疾病分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适应于传染病及非传染病能较好地反映出病因的本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该假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要确定假设病因因素与所研究疾病之间的联系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这就要涉及动物组群之间的比较而不是个体的联系。某因素与某病表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联系并不一定就证明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因果性的证明因果联系的逻辑推理需要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该病因引起疾病的机理描述从因到果的一系列事件。当缺乏实验证据时确定流行病学联系有很大的预防价值因其能指出减弱或消除哪些因素疾病将减轻或不再发生。
1.2.2 感染症的确定
1.2.2.1 甲醛处理材料及检验
无菌操作将病料称重后加适量无菌生理盐水一般为W/V 在1/5左右用玻璃组织研磨器充分磨细后装于适量玻瓶中按0.5%量加入甲醛溶液并充分摇匀置37℃感作24h其间摇动35次取出用普通营养肉汤瓶或管和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接种各2份分置37℃和28℃条件下培养24h无菌生长为合格。以此作为供试材料分别接种同种、同龄健康水产养殖动物同时以同数量、同批水产养殖动物做接种生理盐水的对照统一隔离饲养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均应在试验观察期内正常存活。
1.2.2.2 过滤除菌材料及检验
同1.2.2.1中的研磨悬液用细菌过滤器过滤除菌后最好是再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的双抗处理作为供试材料同1.2.2.1中所述方法做接种感染试验。若接种感染组发生同自然病例样的发病、死亡及病理变化(对照组需正常存活),对病(死)水产养殖动物做细菌检验为无菌生长,则可初步判定为非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可能性是存在病毒的感染,需进一步做病毒学的检验予以明确;若感染组和对照组均无发病与死亡情况(正常存活),则可初步排除可能存在的病毒感染。
1.2.2.3 不处理材料及检验
同1.2.2.1中的研磨悬液不做任何处理直接作为供试材料同1.2.2.1中所述方法做接种感染试验。若接种感染组发生同自然病例样的发病、死亡及病理变化(对照组需正常存活),对病(死)水产养殖动物做细菌检验能有规律地检出细菌,且与从自然病(死)水产养殖动物中直接做细菌检验所检出的细菌相同,则可初步判定为相应的细菌感染症,再对检出的细菌予以鉴定明确;若感染组和对照组均无发病与死亡情况(正常存活),则可初步排除为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症,但这种情况则需以自然病(死)水产养殖动物做直接的细菌检验也应是无菌检出的,若从自然病(死)水产养殖动物做直接的细菌检验曾经检出,则需进一步研究这种细菌在离体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可能因素等,不宜简单地作出非细菌感染的结论。
1.3 病原菌及其感染的现代特征
1.3.1 宿主范围特征
以往在更多的情况下,某种病原菌常常是仅限定于对某种特定水产养殖动物宿主发生侵害,导致出现相应感染类型的病害,也因此出现了相应的病名。近年来,发现一些病原菌致病的宿主范围明显在增大,且有不少在各不同宿主间的易感程度并无显著差异。无论何种原因,但总不会是可能这些水产养殖动物与这种病原菌在以前一直没有过接触。
1.3.2 病理变化特征
在过去所认识的一些病原菌,常常是某种病原菌仅限于引发水产养殖动物特定的感染并表现出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并也因此命名了相应的病害。现在看来,有不少种类的病原菌已完全不是过去的面目,表现出了在不同种甚至同一种易感水产养殖动物中,能引发差异明显的不同病理变化特征的感染。从病原菌的角度讲,是这些病原菌的致病性发生了改变;从水产养殖动物来讲,是它们对这些病原菌的易感性增强了。
1.3.3 病原菌种类特征
这里所述及的病原菌种类,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的病原菌在不断被发现,这些病原菌原本在自然界是存在的,但其是原本为非病原菌经毒力变异后形成的,还是原本即为病原菌但因条件不适未能显示出致病作用,一时尚难于解释清楚;仅就通过毒力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基因突变等能使原本非病原菌变异为病原菌这一点来讲,毒力变异能出现新病原菌是不必怀疑的。二是,有不少在以往一直被认为是水产养殖动物的非病原菌,但在近年来陆续发现它们对水产养殖动物是具有致病作用的,且有的表现出了毒力强、致病宿主广泛等特征,使人们不得不对它们的本质重新认识;这些细菌与前述的所谓新病原菌有所不同,它们似乎没有在对相应被感染的水产养殖动物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显著毒力变异,常常是仅以原本面目但却在某些水产养殖动物引起了感染的发生,无疑使水产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病害变得越来越复杂化。
1.3.4 感染类型特征
1.3.4.1 非单纯感染的病例在增多
以往多是某种病原细菌的单纯感染,现在所报道的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有不少是两种细菌或两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或二重感染。
1.3.4.2 温和性感染及慢性感染的病例在增多
在过去所记述的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多为急性且症状表现明显或严重,现在有不少是症状轻缓的温和性感染或病程较长的慢性感染。
1.3.4.3 全身性感染的病例在增多
就现在所报道的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资料来看,多数病例均为全身性感染,过去长时期被认为是引发局部感染的病原菌,也表现出了全身性感染的致病作用,这无疑似乎是与这种病原菌在水产养殖动物的进一步适应所分不开的。
1.3.5 流行形式特征
近年来,水产养殖动物细菌病害的流行,较多的显示是在一定区域的地方流行,大流行的形式已不多见,这是与不同养殖场的环境条件、养殖条件、防疫程序等方面的差异密切相关的。同时,也反映了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防治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1.3.6 耐药性特征
病原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已成为医学及兽医学临床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给相应临床治疗带来了麻烦,但这一点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表现并不很突出,显然最大的可能是与众多的抗菌药物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中并未广泛应用有关,但对那些人或陆生动物与水产养殖动物共染的病原菌来讲,还是应予注意的。
1.3.7 理化性状特征
从自然病水产养殖动物所分离的野生菌株在有些种病原菌表现出与记载的相应种、也包括模式菌株type strain或参考菌株reference strain的某些理化性状指征存在差异这些有差异的理化性状甚至出现在对该种鉴定的主要指征但又不足以构成新种sp.nov.或新亚种subsp.nov.常会给通过表观分类学指征对菌种的准确鉴定带来困难。此种情况下更显出了在对细菌进行鉴定时结合数值分类numerical classification、分子分类如细菌DNA中G+Cmol%及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等的多相分类的重要意义。
如上所述,病原菌及其感染所表现出的现代特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且某种原因常不是独立的。仅就水产养殖动物来讲,至少包括:①病原菌在水产养殖动物的逐渐适应;②水产养殖动物从自然生境向高密度集约化人工养殖的转变;③天然鲜活饵料向人工饵料的转变;④微生态的失调;⑤病原菌毒力的变异(增强或减弱);⑥不同养殖场间养殖与防疫技术水平的差异;⑦病原菌在特定环境中使某些理化性状发生变异;⑧长期使用单种类抗菌药物用于防治;⑨水产养殖动物对病原菌易感性的改变(增强或减弱)或抗菌药物压力的作用;⑩病原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水环境中的富集;⑾几种水产养殖动物的混养,导致可能出现的病原菌宿主范围的逐渐改变;等等。无论何种原因,这些特征的出现提示,在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准确诊断与有效用药防治、病原菌的准确分离与鉴定等方面予以注意。
1.4 细菌病害的监测与控制
1.4.1 监测
1.4.1.1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工作,也是监测的基础工作。主要涉及到的资料,包括发病与死亡情况、暴发与流行情况、病原菌的分布与规律、隐性或慢性感染、抗菌药物或疫苗的使用及其效果等。
1发病与死亡情况 主要是调查、统计某种或某些种细菌病害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以明确相应病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程度,指导于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在进行发病与死亡情况的调查、统计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明确相应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不可将可能是由于其他非由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的某种原因导致的个体(甚至群体)不正常或死亡均列为细菌病害引起,这一点尤其在水产养殖动物中更为重要。因为在大群体、高密度的水产养殖中,常会出现一些个体的不正常,甚至属于“自然减员”的死亡情况。
2暴发与流行情况 对一些细菌病害做暴发或流行情况的调查与统计,有助于掌握这种病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同时,通过对引起暴发或流行原因的分析与判断,可以作出相应细菌病害发生的预测,提前指导及时、有效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
3病原菌的分布与规律 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细菌病害来讲,其病原菌的分布与规律,主要涉及对病(死)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水体及饵料中病原菌的测定。
从病(死)水产养殖动物中分离病原菌时,一定要保证在无菌操作的前提下,从被检病(死)水产养殖动物中均有规律地检出某种(或混合或继发感染的某几种)病原菌,并应通过与发病情况、病理变化、人工感染试验,确证所检出的细菌为相应病原菌的综合判定相结合,以确立其相应病原学意义。不可在分离获得了某种细菌后,则作出为相应病原菌的结论,因为至少还要考虑到是否存在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问题,更何况是还需对所分离细菌要做病原学意义确立的,这一点对于水产养殖动物所处的特定水生境常会接触到多种病原菌来讲,更是不可忽视的。
水体中常有多种病原菌短时间或长期的存在,水产养殖动物常有被感染的潜在威胁,但要消除水体中的病原菌常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定期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杀虫剂,将明显影响水体质量,有时也会导致一些有益水体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甚至死亡,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对水体病原细菌的测定,常是在某种细菌病害发病的高峰期前、发病后的污染水体及认为可能受到了某种或某些病原菌污染的情况下进行,定向地检测某种或某些种病原细菌及其污染程度,以指导于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控制病原菌的传播。不过,目前尚无养殖用水中各种病原菌污染的指标可供准确地判定,所以常是在被认为明显超过正常水体的病原菌种类、数量的情况下,即应采取处理措施。对水体中某种病原菌的检验,常规的方向是使用被检菌专用的或选择性的固体培养基,滴加定量水样后涂布接种,即可定性(确定有无目标菌)又可定量(一定量水样中的细菌数量)。
对饵料的检验主要是生物饵料,在某些用作饵料的生物体表、体内常可能携带某种或某些种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对作为饵料的生物也可能是不致病的,但对于水产养殖动物则不一定也不致病,且一些带菌生物饵料常可为某些细菌病害的重要传染源,因此对每批次(尤其是大批的)生物饵料,常需进行某种或某些病原菌携带情况的检验。常规的方法是有代表意义地取样后,制备成匀浆用于做检验样品,其方法亦可按水样检验中所述的进行。无论是水样还是生物饵料,若是定向检验某种病原菌是否存在,亦可采用先用液体增菌培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检出但不能进行定量测定了。
4隐性或慢性感染 对怀疑存在某种病原细菌隐性或慢性感染的鱼群,主要是采用测定鱼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应特异抗体的方法,如果知道某鱼群从未发生过某种病原菌的显性感染,若在该鱼群若干尾被检鱼中检出了某种病原菌的相应抗体,则可判断其一定是经受了或正在经受着相应病原菌的隐性或不显症状的慢性感染,则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5抗菌药物或疫苗的使用及其效果 对一个水产养殖动物群体的养殖周期,需要有使用抗菌类药物种类、次数、剂量、使用方法及使用效果等方面资料的完整记录,这样有助于指导选择用药、分析用药的效果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用药方案。在使用了某种细菌疫苗后,要定期进行血清抗体的检测,主要是检测抗体在个体间形成的均一性及群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也包括消长规律,用以判定相应的保护作用。
1.4.1.2 资料处理与利用
对经上述监测获得的数据资料,要及时进行信息处理,包括具体的整理与归纳、分析、判断,整理要全面,归纳要清晰,分析要科学,判断要客观。对国家规定需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内容,要严格按要求及时上报。对需要采取防制措施的,要及时做出相应的信息反馈,并尽可能地指导防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需要注意的,凡国家规定的保密内容,要严格遵守保密条例和相应的规定。
1.4.2 控制
1.4.2.1 防治
防与治是两个方面的内容,防是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以防止新病例的出现和向易感动物群的蔓延扩散,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病害可采取水体、环境、用具等消毒处理方法,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将发病的与未发病的隔离开养殖(但这一点在大群体水产养殖中是难以做到的),并对发病的进行治疗、对尚未发病的进行相应的预防;核证与消除传染源,彻底切断传播途径;对发病死亡的水产养殖动物,要集中做消毒处理后,按规定的方法销毁。治是通过使用有效药物对发病的水产养殖动物进行治疗,对水产养殖动物群体常是采用直接对群体用药的方法,用药时需注意除了体表、鳃表面、消化道内局部感染的以外,要注意使用经鳃、消化道不被破坏,能够容易被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对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的,需同前的方法予以处理。
1.4.2.2 预防
预防实际上属于上述防的内容,但常常是指对健康群体或已受到威胁但尚未发病的群体,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病害的发生。主要包括:一是,使用疫苗接种的方法,但目前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的商品化疫苗种类很少,尽管也有不少关于鱼类细菌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报道,但真正用于生产实践的还是不常见的;另方面则是即使是使用了某种细菌疫苗,也需要定期进行免疫保护效果的监测,不可认为在使用了某种细菌疫苗后就不会再被相应病原菌感染发病,一经检测抗体效价在低于有效保护水平的情况下,则需再接种免疫或采取其他措施预防;再者,免疫接种的预防方法,一般是对细菌败血感染症类型的病害效果较好,对体表、鳃、胃肠道等的局部感染则一般效果较差,因此在使用细菌疫苗做接种预防时,要根据病害的感染类型及实际的免疫保护效果予以择定。二是,使用抗菌药物的预防,在某种细菌病害的发病高峰期前和期中,或在受到某种病原菌威胁(如可能有某种病原菌的污染或周围养殖场有病害发生)等情况下,要做好相应的用药预防。三是,做好平时的水体、环境、用具等的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菌的富集与传播。
上述对细菌病害监测与控制内容,仅是一般性的、原则性的和泛义的。在实践中,需根据具体的细菌病害种类、危害程度和流行性等,具体制定相应的监测与控制措施。对人、鱼共患的某种细菌病害,还要结合其相应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制定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最有效的监测与控制措施。
值此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相关内容以供在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检验中执行。一是SC/T7014—2006《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2006-12-06发布、2007-02-01实施。二是SC/T 7201.1—2006《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2006-12-06发布、2007-02-01实施共含5部分第1部分通用技术第2部分柱状嗜纤维菌烂鳃病诊断方法第3部分嗜水气单胞菌及豚鼠气单胞菌肠炎病诊断方法第4部分荧光假单胞菌赤皮病诊断技术第5部分白皮假单胞菌白皮病诊断方法。
2 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防治
2.1 药物抗菌与细菌耐药
2.1.1 药物抗菌作用机制
已知抗菌类药物能够抑制病原细菌的生长繁殖或将其杀灭,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之间也存在相应的差异。但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如青霉素类penicillins和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等]或抑制细菌细胞壁其他成分的合成与组装[如杆菌肽bacitracinum]等作用途径,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②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超分子结构、造成膜通透性改变使胞内成分流失[如多黏菌素Bplymyxin B]或作为特异离子载体使某些离子产生不正常的积累或排出[如缬氨霉素valinomycin]等作用途径,影响细菌细胞膜的正常功能,此类抗菌药物一般对细菌及真核细胞均有作用(选择性较差),所以通常毒性较大,一般不能体内给药,多限制在局部用药;③通过核糖体功能抑制物的作用,以与核糖体亚基结合[如四环素类tetracycline、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及林可霉素类lincomycins等抗生素]的形式,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④通过抑制细菌复制酶[如喹诺酮类quinolones]或抑制转录酶[如利福霉素类rifamycins]或破坏DNA链[如呋喃类furans]等作用途径,抑制细菌核酸的复制与转录;⑤通过抑制细菌代谢[如磺胺类sulphonamides药物能抑制细菌的叶酸代谢]等作用途径从而抑制细菌的正常生长繁殖。尽管抗菌类药物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或杀灭细菌的作用途径是多方面的但就一种抗菌类药物来讲常是比较单一的所以抗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也决定了它的抗菌谱antimicrobial spectrum因此在临床选择用药时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2.1.2 细菌耐药性
从细菌方面来讲已知它们存在着对某些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性resistance这种耐药性包括天然固有的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和获得性的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两种类型前者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所决定的显然它是与上述抗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关联的后者是由于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在与抗菌类药物接触后逐渐产生基因突变所形成的。其中重要的是细菌耐药性质粒R plasmidR质粒亦称耐药性因子R factorR因子具有R因子的菌株为耐药菌株或R+菌。R+菌不仅本身对相应的抗菌类药物具有耐性而且能通过多种方式主要是接合conjugation作用将R因子转移给R-菌使后者获得相应耐药性。R因子包括耐药性决定因子resistance determining factor或记作耐药性决定子resistance determinants以及耐药性转移因子RTF两部分有时亦将RTF与R因子作为同义语使用。前者决定着细菌的耐药性后者可使R+菌生长有R菌毛R-pili以通过接合方式向R-菌传递R因子。有的R因子不带有RTF如某些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菌株此类R+菌则不能以接合方式转移R因子只能通过转化transformation或转导transduction等方式向R-菌转移R因子。无论以何种方式在同种或不同种细菌间转移R因子所带来的后果都是严重的因已知其不仅仅是不断地扩大耐药菌株的范围而且R因子还能由对12种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演变发展为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即多重耐药multiple resistance并能对抗菌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cross resistance。因此对于细菌R质粒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在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细菌中自日本学者Aoki等1971通过接合试验首次从杀鲑气单胞菌和液化气单胞菌Aeromonas liquefaciens中检出可自身传递的R质粒后相继又有不少国家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杀鲑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杀鱼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piscicida及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现已归为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称为鳗利斯顿氏菌L.anguillarum]等多种重要的鱼类病原细菌中检出能自身传递或不能自身传递的耐药质粒的报道在国内李爱华1998、1999曾以细菌接合试验对嗜水气单胞菌22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2株、弧菌属Vibrio细菌3株、耶尔森氏菌属Yersinia细菌3株、迟钝爱德华氏菌1株共31株鱼类病原菌进行了耐药质粒的检测结果从1株嗜水气单胞菌编号CJ26中检出了具有四环素和磺胺两种抗性且能自身传递的耐药质粒命名为pWH101并认为耐药质粒在鱼类病原细菌中的存在与传递已成为目前鱼病防治中的突出问题。
2.2 常用的抗菌类药物
2.2.1 青霉素类
青霉素penicillins是最早被发现、临床应用及工业化生产的抗生素。各类青霉素的化学结构都具有由四个原子组成的β-内酰胺环(β-lactam和五个原子的噻唑烷环的母核结构称为6-氨基青霉素烷酸6PAP完整的β-内酰胺环是保持抗菌活性必不可少的结构,不同侧链结构形成各种不同抗菌活性及药理特性的各类青霉素,有的具有耐酸、耐酶和广谱等特性。
目前根据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抗菌作用的特征可将青霉素类药物分成以下的5个组。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青霉素和耐酸青霉素包括青霉素Gpenicillin G、普鲁卡因青霉素procaine benzylpenicillin、青霉素Vphenoxymethylpenicillin和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②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包括甲氧西林methcillin、萘夫西林nafcillin、苯唑西林oxacillin、氯唑西林cloxacillin、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和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③广谱青霉素包括氨苄西林ampicillin、海他西林hetacillin、匹氨西林pivampicillin、美坦西林metampicillin、酞氨西林talampicillin、巴氨西林bacampicill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依匹西林epicillin和环己西林ciclacillin。④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包括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替卡西林ticarcillin、磺苄西林sulbenicillin、呋苄西林furbenicillin、阿洛西林azlocillin、美洛西林mezlocillin和哌拉西林piperacillin。⑤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青霉素包括美西林mecillinam、匹美西林pivmecillinam和替莫西林temocillin
2.2.2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为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其母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即头孢烯cephem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
根据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谱及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抗菌活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各代头孢菌素均有其相应的作用特点各代头孢菌素分别包括以下的品种。①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吩cefalotin、头孢噻啶cefaloridine、头孢唑啉cefazolin、头孢乙腈cefacetrile、头孢氨苄cefalexin、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头孢匹林cefapirin、头孢来星cefaloglycin、头孢拉啶cefradine和头孢硫脒cefathiamidine。②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cefuroxime、头孢呋辛酯cefuroxime axetil、头孢孟多cefamandole、头孢替安cefotiam、头孢克洛cefaclor、头孢尼西cefonicid和头孢雷特ceforanide。③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孢唑肟ceftizoxime、头孢甲肟cefmenoxime、头孢曲松ceftriaxone、头孢他啶ceftazidime、头孢哌酮cefoperazone、头孢磺啶cefsulodin、头孢咪唑cefpimizole、头孢匹胺cefpiramide、头孢地嗪cefodizime、头孢克肟cefixime、头孢噻腾ceftibuten、头孢狄尼cefdinir、头孢他美酯cefetamet pivoxil、头孢特仑酯cefteram pivoxil和头孢泊肟酯cefpodoxime proxetil。④第四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匹罗cefpirome、头孢吡肟cefepime、头孢克定cefclidin
2.2.3 非典型β-内酰胺类
此类抗生素包括头霉素类cephamycins、青霉烯类及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单环β-内酰胺类monobactams、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lactamase inhibitors和氧头孢烯类moxalactams等五类。
各类中分别包括以下的品种,其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制成的复合制剂。①头霉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西丁cefoxitin、头孢美唑cefmetazole、头孢替坦cefotetan、头孢拉宗cefbuperazone和头孢米诺cefminox。②碳青霉烯类及青霉烯类抗生素包括硫霉素thienamycin、亚胺培南imipenem、帕尼培南panipenem和美罗培南meropenem。③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氨曲南aztreonam和卡芦莫南carumonam。④氧头孢烯类抗生素包括拉氧头孢latamxoef和氟氧头孢flomoxef。⑤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icarcillin-clavulanic acid、氨苄西林-舒巴坦ampicillin-sulbactam、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tzobactam、头孢哌酮-舒巴坦cefoperazone-sulbactam
2.2.4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抗生素是以一个大环内酯为母体通过羟基以苷键和13个分子的糖相连接的一类抗生物质。根据大环内酯结构的不同此类抗生素又分为三类即多氧大环内酯polyoxo macrolide、多烯大环内酯polyene macrolide和蒽沙大环内酯ansa macrolide
包括红霉素erythromycin、麦迪霉素midecamycin、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吉他霉素kitasamycin、交沙霉素josa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和美欧卡霉素miocamycin
2.2.5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抗生素是在分子中含有氨基糖苷结构的一大类抗生素。它们的化学结构都是以氨基环醇与氨基糖缩合而成的苷其名称应为氨基糖苷-氨基环醇类抗生素,但因氨基糖苷类这一名称沿用已久,所以仍用此名。
包括链霉素streptomycin、卡那霉素kanamycin、庆大霉素gentamycin、妥布霉素tobramycin、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西索米星sisomicin、奈替米星netilmicin、核糖霉素ribostamycin、新霉素neomycin、巴龙霉素paromomycin、阿司米星astromicin、地贝卡星debekacin、异帕米星isepamicin、小诺米星micronomicin和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
2.2.6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quinolones为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最初使用的第一代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的萘啶酸nalidix acid抗菌谱窄第二代药物吡哌酸pipemidic acid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作用增强对铜绿假单胞菌也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第三代药物如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
包括吡哌酸、诺氟沙星norfl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依诺沙星eno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环丙沙星、洛美沙星lomefloxacin、司巴沙星sparfloxacin、妥舒沙星tosufloxacin和氟罗沙星fleroxacin
2.2.7 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是一类菲烷结构的广谱抗生素最早应用的有金霉素aureomycin、土霉素oxytetracycline和四环素tetracycline三种。近年来为提高其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了许多研制工作获得了不少四环素类衍生物和半合成四环素类药物有的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包括四环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米诺环素minocycline、土霉素、美他环素metracycline、地美环素demeclocycline和金霉素。
2.2.8 多肽类
多肽类抗生素系含多种氨基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一族抗生素,在化学结构上具有较大的异源性,此类抗生素具有多种不同的抗菌作用。
包括万古霉素vancomycin、去甲万古霉素demethylvancomycin、多黏菌素Bplymyxin B、替考拉宁teicoplanin和杆菌肽bacitracin
2.2.9 磺胺类
磺胺类sulphonamides是20世纪30年代发展的一类古老的抗菌药物它们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一个共同的结构部分——对氨基苯磺酰胺sulphanilamides它能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阻止氨基苯甲酸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结合使菌体内核酸合成的重要物质辅酶F四氢叶酸钝化导致细菌生长受到抑制。
包括磺胺嘧啶SD、磺胺甲唑SMZ、复方磺胺甲唑SMZ-TMP、磺胺嘧啶银SD-Ag、磺胺醋酰钠sulfacetamide sodium、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甲氧苄啶、增效联磺片synergic sulphonamides compound tablets和磺胺米隆sulfamylon
2.2.10 硝基呋喃类
硝基呋喃类nitrofurans为硝基环类的合成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体内的氧化还原酶系统阻断细菌的代谢产生抑细菌作用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包括呋喃西林nitrofural、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和呋喃唑酮furazolidone
2.2.11 其他类抗菌药物
除了上述以外另有其他类的一些抗生素类或抗菌药物且有些还是在临床上常被选用的也有一些常是抗某种细菌的专用药物现列出几类供参考。①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和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②林可酰胺类包括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③利福霉素类包括利福霉素rifamycin及其相应的多种衍生物如利福平rifampicin和利福定rifandin④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metronidazole及替硝唑tinidazole均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⑤磷霉素fosfomycin
此外除了专用抗菌药物还有一些作为消毒剂disinfectant、防腐剂antiseptic和杀菌剂germicide等使用的化学物质被应用于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中。它们与抗菌药物不同其共同的特性是作用无选择性既对病原体有作用亦对水产养殖动物本身有毒害作用。因此在使用中应严格按使用说明掌握其使用浓度和剂量且要保证均匀分布。在实践中除特定情况下更多是用于对养殖池、水体、水产养殖动物体表、养殖用具等的消毒与杀菌处理且均为外用药物不能用其直接进入体内。现将一些常用的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的列于表3-1中以供参考与选用未包括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中也是常用的主要作用于真菌的如亚甲蓝methylene blue等染料类及主要作用于寄生虫的如硫酸铜cupri sulfate、硫酸亚铁ferrous sulfate、碳酸氢钠natrii bicarbons、硫双二氯酚bithionolum和敌百虫trichlorphon等。
表3-1 常用的消毒剂与杀菌剂
2.3 抗菌药物防治的用药原则与方法
2.3.1 用药原则
2.3.1.1 选择用药
这里述及的选择用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要选择敏感药物使用,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相应病原菌做药敏测定后选择,但实践中的多种情况下常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即使是有条件对病原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及时用药防治以减少损失,可将所发细菌性病害通过初步诊断(根据发病特点及病变特征等)后作出可能属于哪种或哪几种病原菌的圈定,再参考有关资料选择用药,待得出药敏测定结果后再根据结果用药;②在敏感药物中,尽量选择毒副作用低、价格低、来源及使用方便的药物;③对敏感药物,还要根据其作用特点、药物动力学、剂型等进行选择。全池泼洒用药时,应选择水溶性好且能在水中维持药效时间长的;对全身细菌性败血症感染的(对种鱼的注射用药或全池泼洒),要选用吸收好(含通过全池泼洒用药的胃肠道吸收)、组织分布广泛且对组织器官无明显损伤作用的;对表皮或鳃等局部感染的,应选择对组织细胞渗透力强的;对胃肠道感染的,要选择肠溶性好的,凡单一药物敏感的则尽量不要联合用药。
2.3.1.2 调整用药
即使是敏感药物,也不宜长期使用,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另外,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在有的药物是与体内的作用效果不甚一致的,可通过实际应用予以检验,即在使用了某种敏感药物后的一段时间,若不见有明显效果则应更换另外的敏感药物。
2.3.1.3 用药剂量
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上内服药治疗全身性感染的剂量可按体重计算外用药治疗体表局部感染及包括胃肠道的局部感染可按水的体积计算。不同的剂量不仅对药物作用强度有影响还能产生质的变化。当用药剂量过小时则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用药剂量过大时则不仅浪费用药且还常可能会导致出现毒性作用。能产生有效作用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机体能够耐受且又不显示中毒症状的最大剂量称为最大耐受量即极量超过最大耐受量就将会发生中毒现象这个引起中毒反应的剂量称为中毒量若剂量超过中毒量或更大将可引起机体死亡这个剂量称为致死量能引起致死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致死量。一般情况下药物的使用剂量是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最大耐受量之间这个范围称为安全范围良好的药物应有较大的安全范围。在安全范围内一般是剂量增加则作用也增强。在具体应用时用药剂量应灵活掌握因其还与水产养殖动物的种类、年龄、发病状况及环境因素如水温和pH及有机物含量与海水的盐度等有关。对于水产养殖动物商品化的专用抗菌类药物来讲一般均具有明确的使用剂量可根据情况参考使用对于一些非水产养殖动物的专用药物尤其是药物原粉等如用于陆生动物的在确定使用剂量时一是可以参考按体重使用相应的剂量二是可通过药敏试验中的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按水体测算出使用剂量一般是以MBC计。
2.3.1.4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发生的药物效应变化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这是在联合用药时必须注意的。由于药物之间或它们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其中一种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及药效、体内过程如吸收和分布及生物转化与排泄等及组织对药物的反应等从而改变药物的药理效应或毒性效应。药物相互作用虽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其结果最为突出的是药理作用的加强或减弱两种。由于相互作用使药物发生变化如产生沉淀、结晶、药效降低或失效等通常称为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这种具有配伍禁忌情况的不能联用。
2.3.1.5 联合用药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联合用药,以保证防治效果。一是病原细菌尚未明确的严重感染,二是单一抗菌药物即使敏感但也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三是使用某种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或有继发感染,四是较长期用药后细菌可能会产生耐药性的,五是通过联合用药能使其中虽敏感但毒性较大的药物的使用药量得以减少。另外,在可能会出现二重感染的情况下,也可考虑联合用药,以兼顾抑(杀)某些条件致病菌。但在联合用药时,需特别注意上面述及的药物相互作用。
2.3.1.6 药饵
用于制备药饵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应选用遇有机物不易分解,在制备饵料颗粒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易被破坏,能在饵料中保持药效时间较长,不易遇水很快溶解消散的,否则将会降低药效甚至失效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3.2 用药方法
2.3.2.1 药物悬挂法
此法是将药物装在适宜的袋内或篓内因此亦称挂篓法。将其悬挂于水中或食场附近形成一个有药区当水产养殖动物游动至此或来摄食时则能接触到药物以发挥抗菌作用。挂篓的数量和深浅位置应以水体面积和养殖种类的习性来确定。此方法具有用药量小、方法简便、没有危险及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但杀灭病原菌不彻底只对挂篓附近水体中及常游到此区的水产养殖动物体表的病原菌有作用。另外因水产养殖动物是自由游动和自愿来摄食所以此方法只适应于病害流行季节时的预防及病害早期或病情轻时的治疗显然对于发病后已不喜游动或摄食的是不适用的。此外在食场周围悬挂还必须是水产养殖动物有到食场来摄食的习惯及要求同时药物的最小有效浓度又必须低于水产养殖动物的回避浓度且此浓度须能保持不短于水产养殖动物来摄食的时间一般需持续挂药3d更多情况下是为了预防的用药。用药前最好是先停食12d使水产养殖动物在饥饿状态下急于进入药物悬挂区内摄食。
2.3.2.2 药浴法
将水产养殖动物集中在装有较高浓度药液的较小容器内进行短期的强迫药浴。此方法也具有用药量小、方法简便、没有危险及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且时间可人为控制、药物不污染养殖水体、不影响养殖水体中的其他生物但养殖水体中的病原菌不能被杀灭且为了治疗要专门捕捞和搬运既麻烦又易损伤水产养殖动物所以通常多用于转池、苗种运输前后、观赏鱼的用药消毒处理等亦可用于治疗。此方法适用于体表及鳃上的病原菌感染药浴后放回水体又有可能重新感染对大型水体不很适宜。对较大型水域有的采用密网集鱼使成网箱然后加入较高浓度的药浴母液经一定时间后撒去网箱使其自由离去此方式为保持网箱内的药物浓度可在药浴中途继续加入药浴母液。此外在流水池及换水方便的池塘可采取降低水位、停止流水或减慢流速全池遍洒药液药浴一定时间后再恢复水位及流速所用药物浓度应比一般药浴法的为低较下述全池遍洒法的为高。在药浴的短时间内影响到水产养殖动物存活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量因此需保持在最小需氧量之上氨浓度在药浴期间不致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动物的存活但药物能使发病水产养殖动物增加额外负担因此需尽量保证其不致因水质不良造成对其存活的威胁。在药浴前应根据气温的高低停饲1248h可降低水产养殖动物的耗氧量及产氨量并可使在操作时较不易落鳞在正式药浴前最好是先对有代表性的小量群体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试治这对于大群体来讲尤为重要在药浴期间需仔细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则需立即中止根据具体情况药浴法又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
1浸浴法 将水产养殖动物浸在低浓度静置药液中3060min不动适用于小水槽和小池塘但会发生缺氧和氨积聚因此可能需要供给压缩空气或氧气。
2长时浸浴法 将水产养殖动物浸在浓度很低的药液中12h以上不动此法只能用于水流交换很少或无水流交换的大面积池塘。
3浸洗法 将水产养殖动物浸入高浓度药液中15min此法适用于小量的但必须将水产养殖动物从原养殖设施中取出因此可会使其处于应激状态。
4冲洗法 将小量浓缩的药液加入进水口,通过水的流动将药液稀释入整个养殖设施中。此法适用于泥质鱼塘及长条水池,但可发生药物的混合不匀,从而形成一些无药效的区域和药物浓度过高的药害点。
5流水疗法 在规定时间内加一定体积的药液于入水口中,从而使水中药物浓度达到所需水平的疗法,可用结构简单的恒流进水虹吸管或恒量输水泵施药,此法特别适用于有管道或渠道相连的成组水槽或水池。从药量准确、能保持水质(对水产养殖动物困扰最小)及节省劳力方面,这一方法是适宜的,但所用药量较静置药浴的要增加很多。
2.3.2.3 全池遍洒法
全池遍洒药液,使池水中药物达到有效浓度,杀灭体表及池水中的病原菌,此法在外用药中杀灭病原菌较彻底,预防、治疗均可应用,也是目前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防治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但其用药量较大,计算池水体积也较麻烦(尤其是当池的形状不规则及池底高低不平时),并且有的水体中的饵料生物也可能被杀灭,对水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另外,则是用药量大以致对大型水体或价格昂贵的药物不太适宜。所使用药物的浓度,应掌握在能杀灭病原菌且又对水产养殖动物本身安全的范围,若所用药物的安全范围较小时,则应慎重使用,以避免发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2.3.2.4 浸沤法
将有抑(杀)病原菌作用的中草药浸沤在池塘的上风处,或将捆扎好的中草药分成若干堆放于池塘中,用以杀灭池水中及水产养殖动物体表的病原菌,此方法适用于预防或早期治疗某些病原菌的感染。
2.3.2.5 口服药饵法
将抗菌药物按一定比例均匀地混到饵料中加入黏合剂制成颗粒药饵投喂。此法通常用于杀灭体内病原菌包括对胃肠道内及全身细菌性感染的水产养殖动物的治疗对同群内未发病的有预防作用。具有用药量小、使用方便和不易污染水体等优点但其只对那些虽已发病但仍具有食欲的发病个体有作用对发病严重已失去食欲的个体是无效的因此常用于预防或早期治疗。使用此方法尽管方便但一个困难问题是药量的准确掌握因在实践中对发病的到底因食欲的改变能食入多少即使健康的也可能不喜食药饵会改变食量这些是难于准确把握的也直接影响到了药物真正进入体内的量总的原则是应使进入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药量要与中毒量之间具有适当的差距。另外所用的药物除了选用对病原菌敏感的治疗胃肠道感染时根据不同种水产养殖动物胃肠道环境选择稳定的治疗全身感染选择通过胃肠道吸收好的还需遵循上面所述的制备药饵用药的原则。投放药饵前最好是先停食12d使水产养殖动物在饥饿状态下急于摄食药饵。
2.3.2.6 涂抹法
此法是在发病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表病变处直接涂抹较浓的药物,以杀灭局部感染的病原菌,常用于体表局部感染性病害的治疗、亲鱼运输和操作过程中受伤部位的用药处理等。具有用药量小、安全、毒副作用小和直接易收效等优点,但不适于在大群体病鱼中的应用。涂抹药物时,水产养殖动物的头部要向上,以防药液流入鳃、眼等,可能会造成的危害。
2.3.2.7 注射法
常用的注射给药方法有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此法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内发挥作用,最适宜于全身细菌性感染的类型。此法比口服药饵法进入体内的药量准确,且吸收快、疗效好、用药量少;但必须逐尾(条)注射,工作量大,且在操作时难免使体表受到损伤。因此,该方法一般仅在亲鱼或一些名贵鱼种、观赏鱼等使用。
在上面所记述的用药方法中,注射法是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内的、口服药饵法是使药物直接进入胃肠道并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进入体内的、涂抹法是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病变部位的。其他的方法,主要记述的是药物作用于体表、鳃表面及水体,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方法同样是可以进入胃肠道及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进入体内的。近年来的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显示,多数均呈全身性败血症类型的感染,即使有的是表现为体表(或鳃部等)的局部感染但最终也常会导致病原菌进一步侵入全身引起败血症感染,因此药物通过吸收在全身分布,对于预防和治疗尤其是治疗此类型的细菌性感染是很重要的,在用药方法上除了于体表病变部位的直接涂抹法外的其他方法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当然以注射法为首选但在大群体养殖中是难于做到的。用药后关键是看效果,在保证使用某种或联合的敏感药物的前提下,则应根据感染类型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当应用了某种方法但效果不显著时,则应考虑改变用药方法再做防治。
另一方面,在这些用药方法中,涂抹法对患有体表局部感染水产养殖动物个体、注射方法对全身感染的水产养殖动物个体不失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但从水中取出这些个体以前通常多需先予制动。其他的方法,最大的优越性是可保持水产养殖动物的自然环境(当然有的也是需要临时集中的如药浴法),在这些方法中,除了均需考虑到所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外,尤其要注意对鱼鳃的保护,因鳃是最易受到化学物质毒害的器官。
总体来讲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抗菌药物可以被应用于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也有多种给药方法可被采用然而在实践中对大群体发病水产养殖动物的用药防治还总不像在人、陆生动物那样直接对发病个体的注射或口服用药等那样奏效即使是用药治疗的效果显著但有些细菌性病害如由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细菌引起的鲢、鳙打印病stigmatosis其病变部位常不能得以如正常样的修复以致直接影响到商品价值。因此做好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述及的预防并不仅仅在于定期的预防用药也包括引种时的检疫、对养殖环境和用具等的及时消毒处理、对养殖用水及饵料尤其是鲜活生物饵料的病原菌检查与控制等内容以消除病原菌的传染源另外则是日常的病害监测与某些病的流行期及时用药预防相结合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水体、饵料尤其是生物饵料、养殖环境及用具、有异常反应的个体等监测的病原菌主要是根据水产养殖动物种类监测其常见或在本养殖场内常易发感染的在某些细菌性病害的易发及流行季节尤其是周边养殖区域已有病害发生的情况下需及时做好用药预防。再者一旦发现养殖群体内出现发病个体要及时清出并立即送检和用药防治最大限度地将病害控制在最小的损失范围。另一个值得提及的问题是对于接近进入市场的商品水产养殖动物若发病后用药治疗需在所用药物超过其代谢期并待一定时间后才可出池上市以免在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带来不利甚至有害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爱华.鱼类病原菌中R+质粒的检出及其特性.水生生物学报.1998224319324
[2]李爱华.中国鱼类病原菌耐药质粒.中国兽医学报.1999195511512
[3]刘秀梵.兽医流行病学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俞大绂,李季伦.微生物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7]张淑慧,梁晋全,苏业璞.抗感染药物治疗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顾觉奋.抗生素.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倪语星,洪秀华.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抗感染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10]黄琪琰.水产动物疾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1]孟庆显.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2]战文斌.水产动物病害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3]张秀珍.当代细菌检验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4]徐建国.分子医学细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5]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SC/T 7014-2006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SC/T 7201.1-2006
[18]Roberts R J李耀祖华鼎可译.鱼病学教程.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19]室賀清邦,江草周三.魚病学概論.東京恒星社厚生閣1996
下篇 病原细菌种类与检验
第4章 爱德华氏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分类位置
1.1 菌属定义
1.2 分类位置
2 迟钝爱德华氏菌
2.1 生物学性状
2.1.1 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
迟钝爱德华氏菌为短杆菌大小多在0.51μm×13μm无荚膜亦不形成芽孢。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最适为37℃适宜pH范围为5.59.0但以pH7.2较好耐NaCl浓度为0%4%有的在4.5%条件下也能生长。对于该菌的培养特性目前尚无系统的研究资料有记述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25℃培养24h能形成圆形、隆起、灰白色、湿润并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的菌落直径在0.51mm左右若置37℃培养则菌落稍大些在含5%10%血液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常用绵羊或家兔脱纤血液上的菌落与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的基本一致但一般稍大些除极个别菌株外均能产生溶血现象在菌落周围形成狭窄的β型溶血环在麦康凯琼脂、SS琼脂、胆盐硫化氢乳糖琼脂DHL、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盐琼脂XLD等肠道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小菌落因其产生H2S能使菌落中央为黑色在亚硫酸铋琼脂BSA培养基上形成呈灰色、带棕色光晕和金属光泽的菌落在胰蛋白胨tryptone大豆胨soytone琼脂TSA培养基上可形成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的灰白色小菌落在普通营养肉汤中呈均匀混浊生长。
本书作者陈翠珍、张晓君等2005对从7起牙鲆、3起大菱鲆共10起发生爱德华氏菌病的濒死及刚刚死亡鱼74尾中分离做纯培养的148株从每尾鱼分离菌做2株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了形态与培养特性研究其中牙鲆源的65尾130株、大菱鲆源的9尾18株。结果显示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斜面上28℃、37℃两种培养温度条件下培养18h的培养物形态特征一致为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散在或个别成双排列、无芽孢、大小多在0.50.9μm×1.02.0μm有个别长丝状的菌体的杆菌照片4-1择其中的HC010907-1株、HC010830-1株做磷钨酸负染色电镜标本后置透射电子显微镜EM下观察见为杆状、菌体表面不平整、周生鞭毛照片4-2做喷镀扫描电镜标本观察菌体表面不平整但较光滑照片4-3。将纯培养菌移接于普通营养肉汤管中28℃培养24h检查均呈均匀混浊生长管底有圆点状沉淀菌体摇动后即消散。在供试不同培养基平板划线接种28℃培养后的生长表现和菌落特征如表4-1所示。
表4-1 迟钝爱德华氏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和菌落特征
表4-1 迟钝爱德华氏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和菌落特征(续)-1
2.1.2 生化特性
在对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鉴定时需要注意的是Grimont等1980描述了一群D-甘露醇阳性、蔗糖阳性、L-阿拉伯糖阳性的菌株通过DNA/DNA分子杂交实验表明此群菌同“生化上biochemically”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株密切相关被称为“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群1E.tarda biogroup 1但更多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株大约是前者的1000倍则是D-甘露醇、蔗糖及L-阿拉伯糖均阴性此群菌被称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型E.tarda wild type即通常所指的迟钝爱德华氏菌。为了简便区分爱德华氏菌属内各种及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野生型与生物群1现将在第9版《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1994中记载的“爱德华氏菌属中种的生化特性鉴别表”列于表4-2这是一些主要具有鉴别意义的项目。另一方面迟钝爱德华氏菌的甲基红试验阳性周常义等2004报道了从厦门同安区某牛蛙养殖场患病牛蛙肝脏中分离到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菌株K表现为甲基红试验阴性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甲基红阴性变异株该菌株还表现需使用pH 5.86.0的偏酸性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才能分离到在pH 7.27.4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几乎分离不出认为可能与福建省的水质一般pH在6.0左右使该菌逐渐适应有关分离后的菌株在pH 7.0时生长较好。迟钝爱德华氏菌有鞭毛是能运动的Nakatsugawa1993曾报道从牙鲆分离到了一种无动力的非典型迟钝爱德华氏菌菌株可引起牙鲆发病Costa等1998也报道从鲷中分离到了这种菌株Lan等2008报道从青岛发病大菱鲆分离到此类菌株。
表4-2 爱德华氏菌属中种的生化特性鉴别
此外爱德华氏菌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E.coli及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Shigella的细菌在生化特性上有相似之处但通过一系列完整的生化试验都能容易地区分开。为简便区分这些细菌现将在第9版《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1994中记载的“爱德华氏菌与其他相似属细菌的生化特性鉴别表”列于表4-3。
表4-3 爱德华氏菌与其他相似属(种)细菌的生化特性鉴别
本书作者陈翠珍等2005、张晓君等2004对上述分离于牙鲆及大菱鲆的148株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了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中分离于1起牙鲆病例的20株来源于10尾被检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菌株编号HC010830-1HC010830-20为吲哚试验阴性并暂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吲哚阴性变异株E.tarda indole-negative余128株均为吲哚试验阳性照片4-12148株菌对其他所测项目内容的反应结果一致表4-4。另方面择HC010907-1菌株、HC010830-1菌株的纯培养物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做复核鉴定及DNA中GCmol%测定结果亦均被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DNA中GCmol%为HC010907-1株的63.7HPLC、HC010830-1株的61.0HPLC
表4-4 148株迟钝爱德华氏菌的理化特性
2.1.3 抗原结构与免疫学特性
迟钝爱德华氏菌具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据此曾先后描述了两个独立的暂定血清分型体系。首先是日本学者Sakazaki1967在分析了256株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抗原结构基础上描述了一个包括17个O抗原群、11个H抗原群及18个O-H组合体的血清抗原分型其次是Edwards和Ewing1972根据包括Sakazaki的17株菌在内的不同来源的394株迟钝爱德华氏菌的研究建立起一个由49个O抗原和37个H抗原及148个O-H组合体的血清抗原分型该分型体系只能使供试394株迟钝爱德华氏菌中的296株占75%得到分型显然也是不很完善的。另一方面据在B.Austin等著“Bacterial Fish PathogensDisease of Farmed and Wild Fish”第3版1999中记述尽管分离菌株距离远在日本和美国但唯一的不同性反应在血清学方面据Park等1983报道在1980和1982年间自日本鳗鲡池塘的分离菌445株分离菌的O抗原凝集分析中有270株被认为属于4个不同的血清群A、B、C和D。在这些菌株中血清群B占优势占22%35%血清群A次之占13%17%然后为血清群C占4%13%血清群D最少占2%4%。且血清群A的大多数菌株是分离于肾脏样品并在对鳗鲡、泥鳅和罗非鱼的感染试验Park et al 1983及在日本川鲽自然病例中Rashid et al.1994表明A群菌株的毒力最强。总体看来目前对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血清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科技工作者正在努力研究以使其体系标准化和规范化。
本书作者陈翠珍等2005对分离于牙鲆及大菱鲆的148株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了血清同源性测定方法为用HC010907-1株为代表菌株制备成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全菌体免疫原后强化免疫接种家兔制备相应的抗血清后对相应菌株及另外147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分别进行血清凝集反应检验结果抗血清对相应菌株HC010907-1株及另外147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均呈基本一致的反应并初步表明为148株菌血清学同源。具体为用148株菌的24h纯培养28℃菌与抗血清做直接玻板凝集试验结果均呈明显凝集凝集程度无明显差异且在生理盐水对照中均无自凝现象照片4-13试管凝集反应的结果为HC010907-1株本菌株的血清凝集效价为11Log212048倍另外的147株中有115株占78.2%为11Log2与本菌株的一致、18株占12.3%为10Log211024倍、14株占9.5%为12Log214096倍
在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免疫原性及鱼体接种后的免疫应答研究方面严朝晖等1994将迟钝爱德华氏菌制备成灭活疫苗经口服、浸泡、注射等途径接种鳗鲡后能使其产生相应抗体但尽管其抗体效价较高却不能使鳗鲡获得理想的免疫保护因此则认为免疫后血清中抗体滴度与抗感染力之间并不存在很一致的关系在所用的免疫原方面通过应用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外毒素、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全菌细胞制剂FKC、粗提脂多糖LPS以及进一步纯化的LPS、粗提多糖PS和脂质A以及除脂后的菌细胞制剂CWL等试验表明粗提LPS、PS及CWL均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脂类物质作为抗原不仅对感染无保护作用而且还降低实验鳗鲡血液中吞噬细胞的活性可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粗提脂多糖却能明显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黄新新等2002应用迟钝爱德华氏菌的ATCC15947株全菌WCB及外膜蛋白OMP分别注射免疫小鼠和鲫结果表明均能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在有佐剂LPS存在下则OMP的效果更好。在国外有报道使用迟钝爱德华氏菌的LPS、培养物滤液和经福尔马林灭活的菌体细胞FKC可以提高鳗血清的凝集效价经进一步研究迟钝爱德华氏菌LPS粗提物、经纯化去掉类脂A的多糖、脱脂的菌体细胞对鳗的保护作用感染试验结果表明LPS粗提物的保护效果最好菌体细胞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多糖则无保护效果。Iida等1992通过腹腔注射和菌浴两种方式对牙鲆进行免疫发现以注射处理的鱼体内血清抗体滴度高于菌浴的两种方式免疫的鱼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均高于未免疫对照鱼的。Gutierrez等1994用FKC和LPS对牙鲆进行肌肉注射发现从抗体效果看LPS优于FKC的免疫效果但感染试验表明对死亡率的降低有限。Mekuchi等1995报道用FKC对牙鲆进行注射、浸浴和口服免疫还用经稀释的该菌胞外产物ECP和胞内成分ICC进行注射免疫发现各种方式均可提高血清抗体滴度但对牙鲆的保护作用不是很明显。熊清明等2001以迟钝爱德华氏菌JEL4株的全菌灭活物FKC及胞外产物ECP为抗原免疫小鼠和剑尾鱼7周后分别用JEL4株及异源菌株攻击结果受免小鼠均获得了良好保护受免剑尾鱼的FKC和ECP组对同源菌株保护率分别为60%和100%对异源菌株均不能全部保护这些结果表明OMP和ECP也能作为保护性免疫原使用。刘云等2000报道了迟钝爱德华氏菌对牙鲆接种后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牙鲆的头肾、脾脏的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同时病菌也会对免疫器官造成损害。对于使用特异性抗体治疗鱼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问题金晓航等2000曾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试验收到了较好效果。Gutierrez等1993用迟钝爱德华氏菌对鸡免疫从蛋黄中分离出高效价的免疫球蛋白IgY用此IgY对日本鳗鲡进行口服免疫发现可明显清除肠道中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数量并可抑制该菌从受伤的肠壁入侵肝脏和脾脏降低死亡率能起到较好的抗病作用。这些揭示了经被动特异免疫预防与治疗的可能性。
总体来讲,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迟钝爱德华氏菌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并已揭示出几种不同的免疫保护性抗原,他们刺激鱼体可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使用特异抗体也能获得一定的保护力,但在它们的可行性应用技术、免疫应答规律及确切保护效果与机制等方面尚需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2.1.4 生境与抗性
迟钝爱德华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含我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如日本、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扎伊尔、乍得、厄瓜多尔、马达加斯加、马里、巴拿马、古巴、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西班牙等均已有检出本菌的报告。此菌曾从多种动物如哺乳动物猴、鼠、猪和牛等家畜、鸟类、两栖类蛙、蟾蜍等、爬虫类蛇、龟等和鱼类尤其是淡水鱼、玩赏动物及动物园动物等的肠内容物、粪便及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含受污染的水源标本中分离到也是蛇肠道的一种正常寄生菌偶尔可从腹泻病人或健康人的粪便、人和动物血液标本及人的尿液中分离到但在健康人的粪便中是极少见的一般带菌率在1%以下个别可达5.4%。已有较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则是在腹泻病人中要比无腹泻的分离率高得多有时可高达30%以上。看来,动物(特别是冷血动物)的肠道是此菌的天然生境,其中尤以鱼类和受此菌污染的水源分离率为高。
在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方面已有过一些研究工作如卢全章等1994、陈昌福等1998、周凯等1999分别对分离于鳗鲡的迟钝爱德华氏菌以常用抗菌类药物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表明在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及同地区分离的不同株间是存在一定耐药差异的比较一致敏感的有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和环丙沙星等耐药的有四环素、青霉素G和磺胺药等。本书作者张晓君等2005从分离于7起牙鲆病例的130株迟钝爱德华氏菌中择35株每个病例来源的5株以常规琼脂扩散的纸片法药敏试验改良K-B法进行了对3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均耐药对头孢唑啉、头孢拉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氨曲南、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呋喃唑酮、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均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多西霉素、多黏菌素B、利福平、甲氧苄啶、新生霉素表现在菌株间有差异耐药或敏感
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从事耐药规律研究及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已经体现出迟钝爱德华氏菌在不同地区分离菌及株间等的药敏差异性,提示有效用药应是在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测定后选择应用,同时应重视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耐药机制研究问题。
关于在实验室培养基中对该菌的保存时间本书作者陈翠珍等2005曾对分离于牙鲆和大菱鲆的迟钝爱德华氏菌以在普通营养琼脂斜面的纯培养物做定期间隔时间的移接传代28℃培养24h保存检验其于4℃普通冰箱中保存的保存期每隔30d传代1次结果显示按此方法传代保存该菌以60d内继代为宜超过60d常会导致死亡。
显然,目前对于爱德华氏菌的生境及其意义、对外界环境因素及其某些药物(化学消毒剂、抗菌药物等)的抵抗力等,其资料还是较不完善的,有待于比较系统地研究。
2.2 病原学意义
2.2.1 致病作用
2.2.1.1 水产养殖动物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
已知在水产养殖动物中,主要是鱼类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在鱼类以外的其他水产养殖动物,如鳖、牛蛙等发生感染的报道。
1鱼类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 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所引起的鱼类感染症,常统称为鱼类的爱德华氏菌病。但早期一般多指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所引起的鳗鲡感染症,所以也常称为鳗鲡爱德华氏菌病,还有鳗赤鳍病、鳗臌胀病、鳗溃疡病、鳗肝肾病、鳗肝肾综合征等的别称,实际上这些别称当属于迟钝爱德华氏菌在鳗鲡的不同感染类型。
迟钝爱德华氏菌在鱼类的感染是日本学者保科Hoshina 1962在日本鳗鲡中首先发现的当时将此菌归类到副大肠杆菌属Paracolobactrum Borman Stuart and Wheeler 1944命名为鳝死副大肠杆菌P.anguillimortiferum Hoshina 1962并相应称该病为副大肠杆菌病paracolo disease也译为帕拉克洛病取意于副大肠杆菌属。根据已有资料现已知鳗鱼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是鳗鱼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且呈世界性分布尤其是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特别是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养鳗业中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在我国内地养鳗业中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感染也构成了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病害迟钝爱德华氏菌在鳗鱼的感染在白仔鳗入池开始摄食后就可能暴发继之到黑仔鳗时的自然感染死亡率可达90%95%幼鳗感染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70%75%感染可发生于全年缺乏明显季节性在水温20℃以上时均可发生但一般认为水温在15℃时就能发生高峰期多出现在水温2530℃时一般于春季和夏季易发流行。此外迟钝爱德华氏菌不仅是鳗鱼的一种重要病原细菌还在多种人工养殖的淡水鱼和海水鱼中均发现有本菌感染的发生。如鲫、金鱼、虹鳟、大鳞大麻哈鱼、黑鲈、紫、真鲷、丽鲷、黑鲷、鲻鱼、川鲽和牙鲆等均可被感染发病实验性可感染鲤和青蛙。日本学者河合研児2000描述了在鲆鱼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症从幼鱼到成鱼均可被感染发病全年内均有发生但以水温高的夏、秋季节多发被感染鱼有白浊的腹水腹部膨胀严重的肠管从肛门脱出口吻部、体表、鳍等部位有出血剖检可见肝脏、肾脏形成特征性的脓疡。
为提供一些历史资料作为参考现将在B.Austin等著“Bacterial Fish PathogensDisease of Farmed and Wild Fish”第3版1999中记载的“迟钝爱德华氏菌和鳝死副大肠杆菌的特性表”列于表4-5。
表4-5 迟钝爱德华氏菌和鳝死副大肠杆菌的特性
迟钝爱德华氏菌可通过肠道或皮肤病灶侵入鳗鱼体内在肝、肾等脏器中生长繁殖并可诱发纤维素性脓疡病灶。肾脏后部被侵害时表现肿大肛门突出且周围充血肿胀肾脏的脓性物还可通过肛门排出肾脏前部被侵害时则外表症状不明显肝脏被侵害时常表现前腹部显著充血肿胀严重时腹壁穿孔随之病灶可向其他组织器官转移最后常导致败血症死亡此外病鱼常表现出鳍和腹部的充血发红。同时此菌也能引起池养鳝的“红病red disease”和渠道鲇鱼发生在肌肉内充满气体病变的“气肿性腐烂病emphysematous putrefactive disease”的暴发。鲻感染时腹部及两侧发生大面积脓疡脓疡边缘出血病灶内组织腐烂放出强烈恶臭味腹腔内充满气体使腹部膨胀。牙鲆幼体被感染时可见腹腔积水。池养鳗鲡发病表现鳍和腹部发红肛门红肿突出并有强烈恶臭味肾、肝发生脓疡。锄齿鲷发病表现皮肤出血性溃烂脾和肾脏表面有许多小白点。郭琼林等1995较系统地研究了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表明其病变性质为化脓性炎症病理分型主要有化脓性肝炎型及混合型化脓性肝炎和化脓性造血组织炎两种较早发生病变的部位主要在肝脏。本病常流行于高水温期水温30℃左右温室养殖的在水温20℃以上则全年均可发病。
据在B.Austin等著“Bacterial Fish PathogensDisease of Farmed and Wild Fish”第3版1999中记述迟钝爱德华氏菌在斑点叉尾感染后外部病变的详细描述是由Meyer和Bullock1973所发表的资料。这些研究者报道对于中度感染该病唯一的外部病变是出现直径大约在35mm的皮肤损伤损伤位于身体的后侧面随着病程进展身体和尾部肌肉出现脓肿这些脓肿病变可加重且发展成气性脓肿gas-filled hollow areas脓肿处皮肤色素变淡、凸出膨胀若划破肿胀会散发一种恶臭气味因此鲇鱼的该病亦被称为如上有述的“气肿性腐烂病”尽管尚未见有报道该病对鲇鱼造成毁灭性的但该病对感染区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当被感染的鱼被送进处理工厂由于必要的消毒和除臭损伤组织的臭味便停止产生因此对于加工处理的很大的经济损失是来自于少数的感染鱼。对于自然发病罗非鱼的检验结果也发现了许多病变包括色素变淡腹部膨胀并充满腹水肛门红肿突出眼不透明等剖检可见在鳃部、肾脏、肝脏和脾脏出现较小的白色结节在肠道也偶见这些结节内存在细菌。
在我国近年来曾有过多起关于鱼类爱德华氏菌感染的报告。如卢全章等1994通过对广东省潮州市各养鳗场发生的鳗鲡肝肾病的研究表明其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个别病例有运动性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的混合感染陈昌福等1998从江苏省海安县和广东省中山市送检的患爱德华氏菌病的日本鳗鲡病例中分离到12个菌株鉴定结果表明10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周凯等1999在对鳗鲡“红头病red-head disease”的病原研究中发现其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因发病的黑仔及幼鳗均以头部充血发红为主要特征所以被称为红头病董传甫等2002报道于2000年3月中旬福建省仙游县某鳗鲡养殖厂的日本鳗鲡体重57g及1317g的幼鳗发病主要表现体表腹部有不同程度出血点剖检可见多数病鳗有浅绿色腹水、部分呈血样腹水经病原检验所分离到的细菌有迟钝爱德华氏菌、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和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且经用小鼠做攻毒试验显示均具有较强的毒力认为这些细菌可能是引发这次日本幼鳗败血腹水病的病原菌马悦欣等1996对吉林市、齐齐哈尔市越冬池越冬后内杂交鲤冰下越冬大批死亡病鱼进行了病原检验表明致病菌为温和气单胞菌与迟钝爱德华氏菌。
本书作者陈翠珍等2005、张晓君等20042005、房海等2006对发生在牙鲆和大菱鲆的爱德华氏菌病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所检10起病例牙鲆的7起、大菱鲆的3起的基本情况如表4-6所示均缺乏特征性临诊症状仅表现为摄食减少或不食游动迟缓或不正常、离群漂浮水面或有上浮趋势等有的病大菱鲆在病死前出现变色现象。
表4-6 牙鲆和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10起病例基本情况
所检7起牙鲆病例的150尾病牙鲆主要外表眼观病变一般多为腹部臌胀个别表现凸眼有的在体表包括鳍、鳍基、头部、鳃盖、口部、下颌、腹面及其他体表部位等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个别病例有的肠管脱出表4-7及照片4-14、照片4-15
表4-7 被检150尾病牙鲆的主要外观病变
剖检其病变以败血症感染为特征肝、脾、肾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肿胀肝脏充血或出血、或有淤血、或因失血呈现色淡、质脆等有的腹壁出血有的胆囊肿胀有的肠管有出血有的肠内有黏液个别病例的在肝表面形成灰白色或透明状纤维素性伪膜有的在揭去伪膜可见粟粒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灶个别病例的肾表面可见粟粒大小不等的干酪样坏死灶绝大多数病鱼表现了腹部臌胀腹内有数量不等的腹水腹水性状表现有无色或淡黄色的接近透明或不太透明、溶血性腹水、形成胶冻状或血样胶冻状具体情况如表4-8所示另见照片4-16、照片4-17、照片4-18、照片4-19。另一方面以其病变肝组织、腹水等为材料做抹直接做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均可见有多量同在前面记述迟钝爱德华氏菌纯培养菌形态特征的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个别较大的菌体长3.0μm左右照片4-20、照片4-21。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其肝细胞肿胀、离散、坏死、细胞核肥大、空泡变性肝小管水肿、管腔变大照片4-22肾小管水肿、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或脱落、细胞核肥大呈空泡化照片4-23脾脏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呈空泡化、坏死或溶解细胞内或血管内及血管周围有多量含铁血黄素沉着照片4-24肠腔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脱落、坏死、固缩肠上皮细胞间有多量血细胞浆膜细胞空泡化肠上皮肌纤维紊乱、肌细胞水肿及核溶解照片4-25
表4-8 被检150尾病牙鲆的主要剖检病变情况
所检3起大菱鲆病例的33尾病大菱鲆均表现肝、脾、肾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另外病例No.8的10尾中有6尾腹部臌胀有8尾在体表头、口、鳃盖、下颌、腹面等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8尾的肝出血、2尾的肝贫血色淡5尾存在少量不很透明的腹水病例No.9的15尾均有腹面不同程度出血9尾有少量不很透明的腹水病例No.10的8尾中有5尾腹部充血变红2尾眼球凸出、眼球和眼眶严重出血照片4-266尾腹部臌胀3尾的肠管脱出肛门外且肠管红色6尾的肝、肾、肌肉有出血现象3尾的胃肠道肿胀出血及腹内壁出血照片4-27。另一方面取病大菱鲆病变肝组织及腹水做抹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见均存在大量同在前面有述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病牙鲆肝组织、腹水中的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照片4-28
2其他水产养殖动物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 在鱼类以外的其他水产养殖动物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方面陈晓凤等1997报道了鳖发生“白板病white abdominal shell disease”的病原其中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同时还有迟钝爱德华氏菌和普通变形菌P.vulgaris。蔡完其等1997报道了中华鳖的爱德华氏菌病经对分离菌株做理化特性鉴定表明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该菌能引起鳖的脏器发生变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型病变出现肝脏局部坏死、有结节状肉芽肿。肖克宇等1996和1997相继报道了牛蛙爱德华氏菌病的病原菌特征、病原菌致病因素及病理学变化等经对从病蛙肌肉、肝、肾、血液和腹水中分离的细菌鉴定表明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通过对分离的迟钝爱德华氏菌致病因素毒素检验表明主要为内毒素、不是外毒素以自然病蛙和人工感染病蛙做病变检验发现主要眼观病变为病牛蛙全身肿胀、腹部膨大、腹腔积液、躯体或四肢有时可见充血或炎性反应主要组织学病变为肝和肾及心等脏器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呈渗出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变化。丁雷等2001报道了发生在鳖的白底板病、腐皮病并发症经检验表明其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龚艳清等2002报道在2001年10月底厦门地区一些牛蛙养殖场养殖的牛蛙暴发流行传染病造成大批幼蛙和成蛙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确定其主要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
显然,鱼类及其他一些水产养殖动物的爱德华氏菌病,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也是较普遍的,需引起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重视。
2.2.1.2 人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
迟钝爱德华氏菌能引起人的脑膜炎、腹膜炎、菌血症及败血症、肝脓肿、心内膜炎、伤口感染、尿道感染及肠道感染等其中尤以肠道感染在经济不发达、卫生条件不良的发展中国家和某些热带丛林地区本菌具有较高的分离率。陈宗淦等1998曾报告3例因迟钝爱德华氏菌所引起的败血症病例共同的特点是均为儿童且均有肠道感染的基础并提示应将此菌列入肠道感染的常规检查内容作为腹泻病原菌予以高度重视。
2.2.2 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
关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问题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还难以作出结论尤其在对鱼的致病作用中更较贫乏。Marques等在采用12株临床迟钝爱德华氏菌分离物进行肠致病性的研究中发现其对Hela细胞具有强侵袭性使此菌成为继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nterocolitica之后的第五类具有这种能力的肠杆菌科细菌在供试的12株菌中还发现有的菌株带有12个大小不同的质粒有的则无质粒但没有发现一个是属于所有菌株共有的质粒据此Marques等认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对Hela细胞的侵袭力可能是由染色体基因所决定的由于各供试菌株分属于不同的OH血清型所以推测侵袭Hela细胞的能力是仅与该菌的种有关与其血清型无关供试菌株在含有羊、家兔或人血液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的生长物除1株在人血液琼脂平板上不溶血外余均能产生溶血作用这种溶血能力与致病相关但确切机制尚不甚明了所有供试菌株的瑟林尼Séreny试验检查侵袭性及采用Y-1细胞、乳鼠和Vero细胞分别检测肠毒素LT和ST或细胞毒素的试验结果亦均阴性。已有研究表明溶血素是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一种重要致病因子。Janda等1993曾报道迟钝爱德华氏菌产生一种细胞结合性溶血素Hirono等1997克隆了该溶血素基因Chen等1996又报道了迟钝爱德华氏菌产生一种细胞穿孔溶血素胞外溶血素该溶血素与Hirono等报道的细胞结合性溶血素基因无同源性最近高大庆等2000也从迟钝爱德华氏菌克隆到溶血素基因其酶谱与已有报道的不同可能属于尚无报道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溶血素。至今迟钝爱德华氏菌究竟有几种溶血素是否与不同来源的菌株有关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据高大庆等2000对迟钝爱德华氏菌溶血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其至少存在两种溶血素溶血活性受环境影响表现不同。另一方面肖克宇等1997通过测定分离于病牛蛙的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毒素致病作用结果在4只病蛙血清中有2只检出了内毒素用分离鉴定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C935菌株的菌体破碎物离心上清液经皮下注射体重3050g健康牛蛙0.5ml/只结果在55h内全部死亡用EC935菌株普通营养肉汤24h培养物除菌滤液经皮下注射接种0.21.0ml/只的5只试验蛙却未发生死亡观察14d认为内毒素是主要致病因素。尽管这些已有的工作尚不能明确爱德华氏菌的致病作用机制等问题但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2.3 微生物学检验
2.3.1 细菌学检验方法
2.3.1.1 生化特性检查
对所分离的细菌纯培养物进行鉴定时需要注意的是①迟钝爱德华氏菌能产生大量H2S、形成靛基质、不利用枸橼酸盐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阴性甘露醇阴性、尿素酶阴性、动力阳性这些指标对于初步认定迟钝爱德华氏菌是有价值的②如前有述需要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野生型及生物群1予以区别③如在前面有所述及的有些个别的地方分离菌株在某项生化特性上可能存在相应的特点如甲基红试验阴性、无动力、吲哚试验阴性等的变异菌株④在常规的鉴定中并不需要对培养及生化特性所有项目内容分别进行试验仅选取具有代表意义且为肠杆菌科细菌重要鉴别意义的项目内容进行试验即可但必须保证达到有效鉴定出爱德华氏菌之目的。
2.3.1.2 溶血素检查
尽管目前对于爱德华氏菌的毒力因子尚不十分明确但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溶血素是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其产生溶血素的能力是与毒力强度相关的。对于溶血素的检查葛艳等1999研究报告了平板法plate assayPA、接触法contact hemolysisCH及上清法supernatantassaySA的结果其中PA和CH的检出率高且两者符合率为100%SA的检出率较低。并通过胰酶、加热处理等试验揭示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溶血素是一种不耐热蛋白样物质。具体的PA方法是将待检菌株接种于含5%血液常用家兔脱纤血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37℃培养48h观察结果以菌落周围出现溶血圈者判为溶血反应阳性CH方法是以37℃培养24h的液体生长物取100μl加于V形96孔微量滴定板孔并做倍比稀释后与等量1%家兔红细胞混匀37℃作用1h观察结果以发生溶血者判为反应阳性。在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溶血谱方面葛艳等1999还通过采用人及绵羊、家兔、小鼠、牛、鸡、鳝、鲫等动物红细胞对迟钝爱德华氏菌ATCC15947株试验表明以对绵羊红细胞的溶血活性最高其次为人、家兔、小鼠、牛对鸡、鳝、鲫的红细胞溶血性较弱这一结果可为使用适宜的红细胞进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溶血性测定提供参考。
2.3.2 免疫学检验方法
在该领域的研究方面吴淑勤等1993曾研究报告了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对鳗鲡混合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检验陈会波等1995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兔抗迟钝爱德华氏菌抗体对纯培养及病鱼组织中的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了检验同时进行了可行性、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本书作者陈翠珍等2005以在前面有述从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症的病鱼中分离并经鉴定的迟钝爱德华氏菌代表菌株HC010907-1株制备甲醛灭活的全菌体抗原经强化免疫家兔后制备的相应抗血清为第一抗体以商品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为第二抗体对所分离并经鉴定的迟钝爱德华氏菌菌株纯培养物及人工感染牙鲆的肝脏做IFAT检验结果均呈现出了菌体特异荧光反应初步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照片4-29金晓航等2000应用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单克隆抗体建立起免疫组织化学的酶染色检验方法。这些已有报道的该方面研究均取得了可行性结果且后者还能定位细菌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另方面熊清明等2001报告了应用Dot-ELISA检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研究结果该方法以迟钝爱德华氏菌JEL4株的胞外产物ECP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相应抗血清以此为核心试剂对迟钝爱德华氏菌做Dot-ELISA检验取得了可行性结果同时优化了反应条件且构建了检验试剂盒认为能快速、简便、特异、灵敏地检出致病性的迟钝爱德华氏菌。到目前对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免疫血清学检验尚无规范方法应用仍可被认为在处于研究阶段这也可能与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血清分型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及共有的抗原成分尚不很明了等有关。
2.3.3 分子生物学检验
本书作者陈翠珍等2005、房海等2006择从前述牙鲆病例分离的迟钝爱德华氏菌HC010907-1株野生型菌株和HC010830-1株吲哚阴性变异株及从大菱鲆病例分离的LH031120-1株为代表菌株分别提取菌株DNA作为模板进行16S rRNA基因PCR扩增所用两个引物分别为27F正向引物5-AGAGTTTGATCC/ATGGCTCAG-3对应于E.coli的16S rRNA基因的第827个碱基位置和1492R反向引物5-GGTTACCTTGTTACGACTT-3对应于E.coli的16S rRNA基因的第14921510个碱基位置分别获得3个供试菌株的相应16S rRNA基因序列后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不包括引物结合区所扩增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HC010907-1株为1414bpGenBank登录号为AY775313、HC010830-1株为1419bpGenBank登录号为AY775314、LH031120-1株为1421bpGenBank登录号为DQ120943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此3个供试菌株与爱德华氏菌属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自然聚类与迟钝爱德华氏菌最近同源性为99%图4-1
图4-1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聚类图
2.3.4 检验程序
葛艳等1999报道了对迟钝爱德华氏菌检验程序的研究结果试验选定了采用麦康凯鉴别培养基、11项理化指标及致病因子检测内容并建立了相应的检验程序。具体如下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经37℃的24h培养形成无色、圆整、湿润、中央呈黑色小点的菌落11项理化指标是氧化酶阴性、有动力、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发酵蔗糖和D-甘露醇及L-阿拉伯糖、赖氨酸脱羧酶阳性、不利用丙二酸盐、产生H2S和吲哚、MR阳性致病因子检测包括在上面有述的溶血素检查和用Dot-ELISA方法检验ECP此两项指标若其中一项为阳性则可认为被检菌株有致病性。研究者认为按此程序检验迟钝爱德华氏菌不仅限于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检出还能鉴别其致病株与非致病株。本书作者认为按此程序检验迟钝爱德华氏菌是较简便和有意义的但仅能检出典型的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型菌株根据在前面有述及该菌某项生化特性指标在不同分离株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性则不可因在这些所检项目中由于某项指标不符即判定为非迟钝爱德华氏菌。
3 鲇鱼爱德华氏菌
3.1 生物学性状
在该菌的生物学性状方面需要注意的①此菌为该属细菌中难养的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较缓慢常需培养48h左右才能形成直径12mm、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的无色小菌落②尽管爱德华氏菌的生化特性都是以37℃培养为明显但鲇鱼爱德华氏菌则更喜欢较低的温度其最适一般为2530℃在37℃时生长缓慢或完全不能生长尤其是运动力只有在28℃左右时才能表现出来且是微弱的③该菌为爱德华氏菌中生化活性最低的一个种但它们是同源的尚未发现明显的生物型变种④对从鱼和其他鱼中分离到的鲇鱼爱德华氏菌研究结果表明它至少有两个在宿主范围、病原性、血清学特性和质粒构型方面都不同的型但从鱼中分离到的菌株则是十分相近的一组⑤该菌不应与前述的迟钝爱德华氏菌相混淆迟钝爱德华氏菌常被在水生动物体内发现除了能使鱼发病外也能引起人的感染。
另外在B.Austin等著“Bacterial Fish PathogensDisease of Farmed and Wild Fish”第3版1999也记述了鲇鱼爱德华氏菌的一些特性。具体为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发酵型的杆菌以周鞭毛运动产生过氧化氢酶、β-半乳糖苷酶不同实验室报道反应结果可变化、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不产生H2S、吲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甲基红试验阳性V-P反应阴性还原硝酸盐在1.5%NaCl中生长、在2%NaCl中不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在2030℃在疾病急剧暴发时的生长与水温一致降解血液不降解酪蛋白、DNA、弹性蛋白、明胶、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和尿素分解果糖、半乳糖、甘油、麦芽糖、甘露糖、核糖产酸不分解侧金盏花醇、七叶苷、苦杏仁苷、阿拉伯糖、熊果苷、纤维二糖、甜醇、赤藓糖醇、肌醇、菊粉、乳糖、松三糖、棉子糖、鼠李糖、水杨苷、丙二酸钠、山梨醇、山梨糖、淀粉和蔗糖。据Lobb等1993报道已发现鲇鱼爱德华氏菌具有隐蔽质粒cryptic plasmid即pCL15.7kb和pCL24.9kb然而从绿刀鱼green knife fish中的分离菌株却存在3.1kb、4.1kb、5.7kb和6.0kb的4种质粒其中4.1kb和5.7kb的质粒强烈杂交。
在鱼体经鲇鱼爱德华氏菌免疫后的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方面也曾有过一些研究报道。到1991年当灭活的此菌疫苗在美国注册并经历了3年的应用试验后才有商品化的ESC疫苗出现但这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很不理想且不再以大规模商品形式推广。已知年龄和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在产生强抗菌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Petrie-Hanson和Ainsworth的研究表明3周龄内的鱼对本菌缺乏免疫应答力据此认为是幼龄鱼缺乏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减毒的疫苗显示可以诱导较强的免疫反应但也可能需要用在3周龄以上的鱼。
有记述该菌在池水中可存活8d在池底泥中于18℃时可存活45d、25℃时可存活95d不死亡一般对萘啶酮酸、磺胺嘧啶、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菌类药物是敏感的。
3.2 病原学意义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第3版2000中的记述ESC是于1976年Hawke 1979在美国的亚拉巴马州Alabama和佐治亚州Georgia的河鱼中首次发现的继之ESC成了美国南部对鱼养殖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大多对本病的报道都是在沟鲇Ictalurus punctatus即斑点叉尾因此也称其为叉尾肠道败血症但在北美的鱼包括犀目、黄、黑和云斑也能分离到该菌有报道泰国也从蟾胡鲇和几种观赏鱼中分离到该菌同时有实验表明鲑鳟鱼等也具有易感性。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水生动物卫生法典》International Aquatic Animal Health Code第3版2000将ESC列为重要的鱼病同时规定“当进口该病的易感活鱼或其配子体、卵或未去内脏的死鱼时实行ESC官方控制政策的输入国官方机构可以要求输出国的官方机构签发一份国际水生动物健康证书证明产地的水产养殖场、地区或国家经过用适当方法定期检测ESC其结果为阴性。”
ESC的急性流行常在水温1828℃时在这个温度范围以外带菌的鱼群体只有少量发病死亡所以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天和秋天为危险期其他环境因素如水质、有机物成分、饲养密度和环境压力等也都会影响该菌的致病性但无论如何本菌已被确认为鱼的致病菌。发病后表现的症状及病变等在各种鱼中有所不同已报道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见的肠道感染后发生急性败血症除了一般的细菌感染所表现出的特征外贫血和眼球突出是常见的症状在肝脏及其他内脏器官表现有出血点和坏死点分布二是慢性感染最初在鼻根的嗅觉囊继之缓慢发展到脑组织形成肉芽肿性炎症这种慢性的脑膜炎会改变行为表现伴有交替的倦怠和不规则游动在后期典型的“头穿孔hole in the head”病例可见到头背颅侧部烂的很深一直暴露出脑部。和鱼类的其他细菌感染一样可在嘴的周围、喉咙和鳍的基部发生皮肤淤斑和出血有时会突起多个直径2mm左右的出血性损伤还会发展成脱色性溃疡组织学检查可见所有组织、肌肉都发生感染有弥散性的肉芽肿。尽管病后恢复的鱼有明显的免疫反应和血清抗体但仍然是带菌的感染后4个月的鱼体内仍可分离到细菌表明这些无症状的带菌鱼是传染源通过粪便散播细菌细菌在养殖池塘中持续存在并能不断引起本病发生与流行且本菌能在沉积物中存活很长时间则构成了传播的重要途径。所有分离到的鲇鱼爱德华氏菌株都有降解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这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另外有证据显示该菌很容易穿过鱼的肠黏膜。
同时该菌也能引起鲇鱼肠道败血症的暴发该病有季节性常发生于春季和秋季水温大约为25℃左右时此时很适宜于该菌生长繁殖。此外紫、黑鲈、金体美鳊鱼、鳙等也可被感染发病也曾从白鲇鱼和褐色鲇鱼中分离到尚未见有从人体分离到本菌的报道。
据王伟俊等编著的《淡水鱼病防治彩色图说》2001中记述在我国的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及重庆等地均已发现ESC其发病率在30%左右。肖克宇等1998报道1996年从湖南长沙市望城县某养鳖场患白板综合征white abdomen syndrome的3只发病濒死鳖体重100300g肝、肾中分离到鲇鱼爱德华氏菌通过用分离的C9605普通营养琼脂28℃培养22h的菌用生理盐水洗下并稀释成10×108cfu/ml经后肢基部肌肉注射0.3ml/只及口服直接注入食道1.0ml/只途径感染健康中华鳖体重5080各4只结果被感染鳖均发病死亡并出现了与自然病例类似的病变同时能从感染病死鳖分离回收到原感染菌认为所分离到的鲇鱼爱德华氏菌是相应白板综合征的病原菌所检病鳖主要表现为腹甲苍白背甲青灰色头颈伸出呼吸困难体表无损伤口咽腔发白有少量腹水肝、肾黄白色并肿大肠内有少量淤血其余脏器无明显病变经对所分离菌株的鉴定认为可归于鲇鱼爱德华氏菌但该菌株能发酵木糖产酸、产生H2S、耐青霉素所以报道者将其鉴定为鲇鱼爱德华氏菌变异株Edwardsiella ictaluri variation strain在文中称爱德华氏菌变异株。另外在B.Austin等著“Bacterial Fish PathogensDisease of Farmed and Wild Fish”第3版1999中记述鲇鱼爱德华氏菌引起的鱼类感染在临床症状方面常缺乏规律性特征病死前病鱼表现为与水面垂直无力地悬挂快速地绕中心自转或旋转着游动外部病变在体长超过15cm的鱼常表现不明显主要包括咽部及口腔附近皮肤出血或淤血、鳃变淡、突眼、头部开口损伤尤其在身体侧面两眼之间颅骨的前部剖检可见肾脏和脾脏肿胀肝脏出血且有坏死灶腹膜peritoneum内有血性腹水腹腔内肌肉壁muscle walls淤血其总体表现为典型的细菌性败血症bacterial septicaemia变化。
3.3 微生物学检验
在前面迟钝爱德华氏菌相应项下的记述可作为进行鲇鱼爱德华氏菌分离与鉴定的参考。另外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第3版2000具体制定有对ESC的检验程序其内容包括“病原的鉴定”与“ESC的标准监测方法”两部分内容对于有效检出鲇鱼爱德华氏菌和确诊ESC是很有用的。
鲇鱼爱德华氏菌主要通过分离病原菌和做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由于该菌不能产生吲哚和H2S而容易与迟钝爱德华氏菌区分开后者可产生吲哚和H2S。另外此两种菌间无血清学交叉反应已能用特异性抗鲇鱼爱德华氏菌的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技术及免疫酶技术来鉴定细菌。用福尔马林灭活的鲇鱼爱德华氏菌按经典的方法免疫家兔可以获得特异性抗血清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单克隆抗体。
对于ESC的标准监测方法包括检测抗原和做血清学试验。需注意在检测抗原时如果事先未做细菌分离和纯化那么用其他检测方法得到的阳性结果都必须做进一步确认而且最好是用接种和分离细菌的方法进行确认在血清学试验方面虽然检测抗体的试验还很少用于日常检验也未批准作为官方的诊断程序但它对制定、完善鱼类健康法规时需要对大量鱼群进行普查而言还是很有价值的细菌的抗原特异性及病鱼恢复健康后血清中能产生抗细菌抗体也证实了这一点。具体的血清学试验内容主要包括微量凝集试验、被动血凝试验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4 其他致病爱德华氏菌
4.1 保科爱德华氏菌
保科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hoshinae Grimont Grimont Richard and Sakazaki 1981在有的书籍与文献中也被称为霍欣爱德华氏菌或浩辛爱德华氏菌现通称为保科爱德华氏菌。该菌DNA中GCmol%为5657Tm模式株全模式ATCC33379CIP78-56、Grimont2-78
据在1984年出版的《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卷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Vol.1中的记述此菌在原来仅报告了8个分离株Grimont et al 1980其分别为3株分离于乍得的巨蜥Varanus sp.、2株分离于法国布列塔尼Brittany的海鹦Fratercula arctica、1株分离于塞内加尔的蜥蜴lizard和1株分离于法国的火烈鸟Phoenicopterus rube r还有1株是从水中分离到的后来又从无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到2株R.Sakazaki个人通讯。有关该菌的生物学性状可参见在前面迟钝爱德华氏菌中生物学性状项下的有关记述至于该菌病原学方面的资料甚少有记述其主要为鳟鱼的致病菌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它能引起人的感染该菌在对一些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面与上述的鲇鱼爱德华氏菌基本一致。段翠兰等2005报道从患病斑点叉尾的病变肝脏分离到2株菌编号J-22和T-8。经理化特性鉴定表明菌株J-22为创伤弧菌V.vulnifcus菌株T-8为保科爱德华氏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保科爱德华氏菌具有较强致病性能引发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具体为鳍出血、鳍条溃烂、表皮溃烂、尾蛀鳍等肝组织切片检查显示病变最初为部分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及水样变性颗粒变性的肝细胞肿大严重时肝细胞内的小空泡连成大空泡核悬浮于肝细胞中央细胞周界不清晰细胞核肿大并出现部分肝细胞的核浓缩、破裂和溶解消失。
4.2 福建爱德华氏菌
韩先朴等1989报道我国福建省有些鳗鲡养殖场经常发生一种流行病引起鳗鲡的批量死亡。1986年8月至1987年2月先后从几个养鳗场的病鳗鲡体内分离到一种病原菌被鉴定为爱德华氏菌属细菌的一个新种并根据分离地“福建”将其定名为福建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fujianensis sp.nov.典型菌株为E86-205。露天养鳗池的流行季节一般是以夏季为主但从春末到秋天均可发生加温的养鳗池水温在20℃以上时均可见有发病特别是在白仔鳗饲养诱食阶段投喂丝蚯蚓时常急性暴发出现大批死亡。各生长阶段无论白仔鳗、黑仔鳗还是成鳗均有感染发病但在白仔鳗阶段多为急性型危害大来势猛。症状表现为肾脏型、肝脏型两种类型。无论是肝脏型还是肾脏型从肝脏和肾脏均可分离到细菌。该菌与前面所记述爱德华氏菌的主要区别特征为能迅速利用纤维糖和鸟氨酸脱羧酶阴性。
4.3 浙江爱德华氏菌
王国良等1993报道我国浙江省各养鳗场常流行一种病害引起养殖鳗鲡的批量死亡也有出现大批死亡的情况。1987年10月至1989年6月先后对此病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菌检验结果检出了一种病原菌被鉴定为爱德华氏菌属细菌的一个新种并根据分离地“浙江”将其定名为浙江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zhejiangensis sp.nov.典型菌株为E895205。病鳗的外表症状为胸、背及臀鳍均充血肛门扩大且突出周围发红肿胀腹部显著发红肿胀失去弹性严重的在肝脏部位有穿孔可见肝脏外露。剖检见肝、肾都有病变以肝脏较为严重表现肿大、色泽不匀、有浊斑盲囊充水肠管无明显病变。从病鳗的肝、肾、血液中分离到9株细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前面所记述爱德华氏菌的主要区别特征是能利用阿拉伯糖和乳糖。
另方面除了上述5种爱德华氏菌外在有的书籍中也有鳝死爱德华氏菌[E.anguillimortifera Hoshina 1962Sakazaki and Tamura 1975]的记载与评述实际上它与在前面有所述及的鳝死副大肠杆菌P.anguillimortiferumHoshina 1962是相关联的。在1965年Ewing和McWhorter创立了爱德华氏菌属并命名了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根据已有资料发现迟钝爱德华氏菌与鳝死副大肠杆菌差异不大见表4-5按照命名法规应以“anguillimortiferum ”代替“tarda ”一些学者认为E.tarda 应为E.anguillimortifera 的同物异名但P.anguillimortiferum 菌株已丢失无法进行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尽管尚有争论但迟钝爱德华氏菌已是正式命名的且它们均有同样的模式株ATCC15947鳝死爱德华氏菌也尚未得到过认定因此从现有的资料看鳝死副大肠杆菌和鳝死爱德华氏菌尚不属于独立的种。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先朴,李伟,陈光辉.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的研究.水生生物学报.1989133259264
[2]王国良,徐兴林,路正.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病原及一新种.水产学报.1993173224229
[3]卢全章,朱心玲.鳗鲡肝肾病病原菌的研究.水生生物学报.1994184360368
[4]郭琼林,卢全章.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水生生物学报.19951915660
[5]陈晓凤,周常义,青新.鳖“白板病”致病细菌的研究.水产学报.1997213309315
[6]蔡完其,孙佩芳,刘至治.中华鳖爱德华氏菌病病原和组织病理研究.水产学报.1997214428433
[7]陈昌福,吴志新,高汉娇.日本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4382388
[8]周凯,郑国兴,孙其焕.欧洲鳗鲡红头病病原的研究.水产学报.1999234304310
[9]严朝晖.鳗鲡Anguilla japonica 爱德华氏病研究进展.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4935965
[10]肖克宇,舒新华,陈可毅等.牛蛙爱德华氏菌病病理形态学研究.中国兽医学报.1996163277279
[11]葛艳,陈怀青,陆承平.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溶血特性.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921146
[12]高大庆,黄锡全,陆承平等.迟缓爱德华氏菌溶血特性.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45355
[13]郑大海,麦康森.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研究概况.海洋湖沼通报.200415259
[14]金晓航,黄威权,夏永娟等.抗迟缓爱德华氏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水产学报.2000246554558
[15]高大庆,陆承平,吴守一等.迟缓爱德华氏菌溶血相关基因的克隆.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55152
[16]陈宗淦,朱江,魏威等.迟缓爱德华氏菌败血症3例.大理医学院学报.1998735455
[17]黄新新,陆承平.迟缓爱德华菌全菌及外膜蛋白的免疫力比较.免疫学杂志.2002183187189
[18]熊清明,陆承平.致病性迟缓爱德华菌的检测及其胞外产物的免疫效果评价.鱼类病害研究.200123345556
[19]葛艳,陈怀青,陆承平.迟缓爱德华氏菌检验程序的研究.中国动物检疫.199916324
[20]董传甫,林天龙,陈日升等.日本鳗鲡败血腹水病病原研究.水产科学.200221158
[21]丁雷,岳永生,宋憬愚.鳖白底板病、腐皮病并发症病原菌及药物治疗.淡水渔业.20013114648
[22]马悦欣,李华,沈成钢.杂交鲤冰下越冬大批死亡致病细菌的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61122129
[23]肖克宇,黄志坚,金燮理等.牛蛙爱德华氏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和致病因素的研究.水产学报.1997213316321
[24]刘云,姜明,姜国良等.迟缓爱德华氏菌对牙鲆免疫器官的影响.海洋科学.200024124246
[25]肖克宇,江为民,舒新华等.爱德华氏菌变异株C9605及对鳖的致病性研究.微生物学通报.1998255262265
[26]龚艳清,陈信忠.牛蛙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研究.福建水产.200226165
[27]周常义,陈晓凤,何仲京.牛蛙迟缓爱德华氏菌变异株K的分离与鉴定.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12631
[28]陈翠珍,房海,张晓君等.牙鲆与大菱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高技术通讯.200515108288
[29]张晓君,战文斌,陈翠珍等.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的研究.水生生物学报.20052913137
[30]陈翠珍,房海,张晓君等.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血清型及荧光抗体检验.水产科学.200524168
[31]张晓君,房海,陈翠珍等.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与分析.水产科学.20052461518
[32]张晓君,陈翠珍,房海等.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吲哚阴性变异株感染症及其病原特性研究.中国人畜共患病杂志.2004201210791083
[33]陈翠珍.爱德华氏菌及其鱼类爱德华氏菌病.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837076
[34]吴淑勤,石存斌,黄志斌等.鳗鲡混合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快速检测.鱼病学研究论文集第2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35]陈会波,林东阳,翁燕玲等.直接免疫荧光法快速诊断鳗鲡肝肾病的研究.鱼病学研究论文集第2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36]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7]黄琪琰.鱼病诊断与防治图谱.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8]陈奖励,何昭阳,赵文.水产微生物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39]黄琪琰,宋承方.鱼病防治实用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40]孟庆显.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1]华鼎可,吴定虎.鱼虾类疾病诊断与防治.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42]王伟俊,朱心玲,王桂堂等.淡水鱼病防治彩色图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3]俞开康,战文斌,周丽.海水养殖病害诊断与防治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4]战文斌.水产动物病害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5]肖克宇,陈昌福.水产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6]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鱼病专家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译.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第3版2000.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7]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鱼病专家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译.国际水生动物卫生法典第3版2000.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8]R.E.布坎南N.E.吉本斯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翻译组译).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8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49]河合研児.ヒラソのェドドヮジェラ症.養殖.200098283
[50]室賀清邦,江草周三.魚病学概論.東京恒星社厚生閣1996
[51]FANG HaiZHANG XiaojunCHEN Cuizhenet al.Studies on the edwardsiello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from diseased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 L.and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L..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6253138147
[52]Hoshina T.On a new bacteriumParacolobactrum anguillimortiferum sp.nov.Bull Japan Soc Sci Fish.1962282162164
[53]Janda J M Abbott S L.Expression of an iron-regulated hemolysin by Edwardsiella tarda .FEMS Microbiol Lett.1993111275280
[54]Chen J DLai S YHuang S L.Molecular Clon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Sequeucing of the hemolysin gene from Edwardsiella tarda .Arch Microbiol.1996165917
[55]Nakatsugawa T.Edwarsiellosis on young flounder breeding in Inland Bay.Bull.Kyoto Inst.Ocean. Fish. Sci.1993166871
[56]Costa A BKanai KYoshikoshi K.Ser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typical strains of Edwardsiella tarda isolated from sea breams.Fish Pathology.1998334265274
[57]J LanX H ZhangY Wanget al.Isolation of an unusual strain of Edwardsiella tarda from turbot and establish a PCR detection technique with the gyrB gene.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2008105644651
[58]Carter G R Chengappa M M Roberts A W.Essentials of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Fifth Edition.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1995
[59]Holt J GKrieg N R Sneath P H A et al.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Ninth Edition.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1994
[60]Krieg N R Holt J G.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Volume 1.London Williams and Wilkins Baltimore.1984
[61]Austin BAustin D A.Bacterial Fish PathogensDisease of Farmed and Wild Fish.ThirdRevised Edition.Praxis Publishing LtdChichesterUK.1999
第5章 耶尔森氏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分类位置
1.1 菌属定义
该属的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直杆菌有时接近球杆状大小为0.50.8μm×13μm在37℃不运动但除了鲁氏耶尔森氏的一些菌株和鼠疫耶尔森氏菌始终不运动外的其他菌株在30℃以下生长时靠周鞭毛运动兼性厌氧有机化能营养有呼吸和发酵两种代谢类型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830℃从D-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但不产气或产少量气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吲哚的产生在各种之间有差异甲基红试验常常是阳性V-P和枸橼酸盐试验在37℃是阴性但在2528℃有变化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阴性除了鼠疫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罗氏耶尔森氏菌Y.rohdei外的鸟氨酸脱羧酶阳性不产生H2S除了伯氏耶尔森氏菌Y.bercovieri、鼠疫耶尔森氏菌和鲁氏耶尔森氏菌外的其他种水解尿素很少菌株能在KCN培养基中生长不利用丙二酸盐还原硝酸盐所有或大多数的种发酵碳水化合物包括L-阿拉伯糖、麦芽糖、D-甘露醇、D-甘露糖和海藻糖。具有很宽的生境谱包括人和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动物和鸟类及土壤、水、乳制品和其他食物。鼠疫耶尔森氏菌是鼠疫的病原菌鼠疫是野生啮齿类动物的一种主要疾病鼠疫耶尔森氏菌由跳蚤在野生啮齿类动物间传播细菌在跳蚤体内繁殖并阻塞食管和咽跳蚤在叮咬吸食血液时将病菌输入并将疾病传染给人受感染跳蚤的叮咬在人类引起典型的腺型鼠疫通过染菌飞沫的吸入可引起肺型鼠疫假结核耶尔森氏菌是多种动物及偶尔可为人类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慢性腹泻和严重的败血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能在动物和人类引起相似的感染鲁氏耶尔森氏菌可在鱼类引起红嘴病red mouth disease其他种偶尔可为人类的条件病原菌或无病原性。
细菌DNA中G+Cmol%为4650Tm、Bd模式种type species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Lehmann and Neumann 1896van Loghem 1944
1.2 分类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