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lines
31 KiB
Plaintext
334 lines
31 KiB
Plaintext
序言
|
||
前言
|
||
第一章 引言
|
||
1.1 林芝站简介
|
||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站”)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行政区属于林芝地区林芝县。基站高原生态研究所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八一镇尼洋河畔,海拔3000m;野外观测站位于林芝县境内的色季拉山东坡318国道旁,地理位置为94°42′53″E,29°39′01″N,海拔3900m,距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八一镇70km。站区地处藏东南湿润气候与半湿润气候区的分界面上,一方面受高原大气环流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深受由雅鲁藏布水汽通道北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主要植被类型为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以急尖长苞冷杉和林芝云杉为建群种;该区域无论是各生态要素还是由其综合而成的生态系统类型均丰富多样,在藏东南森林区极具代表性。
|
||
野外站长年在站人员24人,其中高职9人,中职11人;博士4人、硕士9人,站内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另有客座教授3人。建有定期调查冷杉林生物生态因子动态变化的固定标准地1个,面积为1hm2(10000m2),另外按照气候区原则,根据观测目的,按海拔梯度建有面积不等的固定调查样地15个,站区建有冷杉林林内和林外日常观测气候、水文等因子的观测场2个。研究站拥有10000m2余的基站和600m2余的野外观测基地,拥有Li-cor6400光合测定系统、Eco3000自动气象观测系统、TDP树干径流仪、人工气候箱等观测仪器设备。
|
||
1.2 研究方向
|
||
林芝站建设的目的是对我国青藏高原天然林开展一系列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背景的调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规律的研究以及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
||
鉴于本区域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现实存在的资源丰富、物种独有、类型多样等自然背景事实,对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利用等在自然状态下,或某些人为活动干扰下的动态变化格局与过程进行长期监测,并阐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机制和生态系统自身的动态平衡以及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等,这对于真实完整地解释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和机理将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对于丰富生态学知识,促进生态学科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
建站以来,主要围绕藏东南林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调控机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随着近年来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在高原湿地和荒漠化方面亦开展了相应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目前,围绕森林生态野外观测站研究方向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
(1)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
||
(2)高原各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技术、调控与恢复方略;
|
||
(3)高原湿地的动态监测技术与保护规范;
|
||
(4)高原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动态监测与控制措施;
|
||
(5)高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措施。
|
||
1.3 研究成果
|
||
包括林芝站学术论文,林芝站研究成果,合作研究成果等。到目前为止,通过定位站研究平台资源共享服务,已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有5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20篇,博士学位论文4篇,博士后论文1篇,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人员涉及中国人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广西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中国科学院山地所、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兰州大学和西藏农牧学院等。目前通过林芝定位站资源共享服务,正在进行中的各级别的学位论文有40余人。
|
||
1.4 合作交流
|
||
借助定位站研究平台,与内地部分科研院所合作研究项目逐年增加。近两年与中国林科院、兰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内地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项目共有6项。2006年进入CNERN以来,依托定位站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0人,本科生80余人。
|
||
1.5 其他
|
||
林芝站资源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学生,特别是对西藏高山森林生态和植被相关信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此外,对当地政府和决策机构以及相关专业报刊记者也提供数据咨询和服务。服务主要涉及森林生态现状、主要森林类型、气候、水分、生物、土壤监测数据、动态变化、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有关生物名录及生态分布和资源数量、主要大型野生动物监测信息等。
|
||
第二章 数据资源目录
|
||
2.1 生物数据资源目录
|
||
数据集名称
|
||
站区生物要素调查表
|
||
数据集摘要
|
||
关于站区植被、植物群落、地貌、水分、土壤、人类活动、动物活动、演替特征等的调查数据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2007年
|
||
数据集名称
|
||
乔木层植物种组成与生物量
|
||
数据集摘要
|
||
关于植物群落乔木层各种乔木的胸径、高度、郁闭度、生物量等的调查数据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6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植物群落乔木层植物种组成
|
||
数据集摘要
|
||
关于植物群落乔木层各种乔木的株数、高度、盖度、生物量等的调查数据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6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植物群落草本层植物种组成
|
||
数据集摘要
|
||
关于植物群落草本层各种植物的株(丛)数、高度、盖度、形态特征、生物量等的调查数据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6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植物群落树种的更新状况
|
||
数据集摘要
|
||
关于森林植物群落中主要乔木树种更新株数、基径、高度、年龄等的调查数据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6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植物群落优势植物矿质元素含量
|
||
数据集摘要
|
||
关于森林植物群落中乔木层树种、灌木层优势植物、层间植物、活地被物的有机质、N、P、K、Na、Mg、Zn、Fe、Mn、Ca、Cu等的调查数据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3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植物群落凋落物层贮量及矿质元素含量
|
||
数据集摘要
|
||
关于森林植物群落中未分解、半分解、已分解凋落物厚度、年凋落量、贮量以及N、P、K、Ca、Na、Fe、Mn、Mg等的调查数据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3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植物群落层间植物种组成
|
||
数据集摘要
|
||
关于森林植物群落中层间植物株(丛)数、基径、长度、形态特征等的调查数据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6年
|
||
2.2 土壤数据资源目录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土壤养分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土壤各土层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6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土壤矿质全量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土壤各矿质元素的全量组成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6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土壤微量元素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土壤各土层的部分微量元素测定等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6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土壤速效养分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土壤各土层的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6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土壤速效微量元素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土壤各土层的速效铁、速效锰、速效锌、速效铜等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年
|
||
2.3 水分数据资源目录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土壤含水量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林内、林外(采伐迹地)土壤各深度、各月份的含水量等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森林蒸散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内、林外(采伐迹地)雨季各月份的森林蒸散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年
|
||
数据集名称
|
||
土壤水分常数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林内、林外(采伐迹地)土壤各层次土壤容重、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孔隙度等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水面蒸发量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林内、林外(采伐迹地)各月份的蒸发量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2007年
|
||
数据集名称
|
||
雨水水质状况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自然降水、林内雨水、树干径流、地表径流、林内林外壤中流水质状况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年
|
||
数据集名称
|
||
地表径流量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雨季各月份第一次、第二次降水输入、截留、地表径流等分配格局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树干径流量、穿透降水量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各径级冷杉树木的干流量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年
|
||
数据集名称
|
||
枯枝落叶含水量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的厚度及持水状况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年
|
||
2.4 气象数据资源目录
|
||
数据集名称
|
||
空气温度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林内、林外(采伐迹地)各月气温平均值、极值、年平均统计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2007年
|
||
数据集名称
|
||
空气湿度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林内、林外(采伐迹地)各月空气相对湿度月平均、年平均统计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2007年
|
||
数据集名称
|
||
降水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林内、林外(采伐迹地)降水月总量、年总量统计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2007年
|
||
数据集名称
|
||
地表温度
|
||
数据集摘要
|
||
森林生态站冷杉林林内、林外(采伐迹地)地表温度月平均值、极值,5cm、10cm、15cm、20cm土壤温度月平均值统计
|
||
数据集时间范围
|
||
2001—2007年
|
||
第三章 观测场和采样地
|
||
3.1 概述
|
||
暗针叶林是北半球分布很广的一种植被类型,西藏的暗针叶林是欧亚大陆暗针叶林最西南的一部分,主要由云杉属、冷杉属和铁杉属的树种组成,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及横断山脉湿润的亚高山地带,是暗针叶林垂直分布最高的地区。暗针叶林在西藏分布很广,是藏东南湿润山地亚高山地带的显域性植被。
|
||
藏东南地区是青藏高原独特自然生物地理单元中植被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其中在海拔3400m以上的亚高山地带分布着大面积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var.smithii)和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var.linzhiensis)等原生林所组成的暗针叶林。对西藏暗针叶林群落结构的研究,并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对于全面了解暗针叶林的植物与其他物种间以及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亚高山暗针叶林既是一种生物量很高的森林群落,又是对外界的干扰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暗针叶林在西藏的传播和盛衰,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地质时期的冷暖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维持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并且对青藏高原、我国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各国的生态环境的平衡产生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分布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地域条件所限,该区域森林植被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林分的原始性和结构的完整性仍保持较好,是进行科学研究最为理想的场所。
|
||
急尖长苞冷杉林是藏东南地区亚高山地带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广,垂直跨度大,林分类型多样,对它进行长期动态研究,对了解藏东南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合理永续利用森林资源、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林芝森林站”)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境内的色季拉山东坡,地理位置在94°25′~94°45′E,29°35′~29°57′N,海拔3850m,该海拔是急尖长苞冷杉垂直分布的最适地带,在急尖长苞冷杉林内和采伐迹地(林外)上共设有7个观测场,14个采样地(见表、图)。
|
||
表 林芝森林站观测场、观测点一览表
|
||
表 林芝森林站观测场、观测点一览表(续)-1
|
||
图 林芝森林站样地分布示意图
|
||
3.2 观测场介绍
|
||
3.2.1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综合观测场(LZFZH01)
|
||
3.2.1.1 综合观测场人工径流场采样地(LZFZH01CRJ_01)
|
||
林芝站综合观测场人工径流场1997年建立,海拔3820m,中心点坐标,94°42′54″E,29°38′58″N,径流场面积为10m×15m,人工径流观测场内,按地表、壤中30cm、60cm、90cm、120cm共5个不同深度在雨季期间逐日观测径流量。
|
||
3.2.1.2 综合观测场树干径流采样地(LZFZH01CSJ_01)
|
||
林芝站综合观测场树干径流采样地主要观测树干径流量,1997年建立,在综合观测场内选取急尖长苞冷杉不同径级大小的立木5株,用剖开的塑料管缠绕固定在树干上,用封闭的塑料桶承接,每日观测量取。
|
||
3.2.1.3 综合观测场穿透降水采样地(LZFZH01CCJ_01)
|
||
林芝站综合观测场穿透水采样地主要观测冷杉林下穿透降水量,1997年建立,在综合观测场内不同位置随机放置5个收集槽,以塑料软管连接到封闭的塑料桶中收集,雨季期间,每日观测量取。
|
||
3.2.1.4 综合观测场小型蒸发皿观测点(LZFZH01CZF_01)
|
||
林芝站综合观测场蒸发量观测点主要观测冷杉林下水分蒸发量,1997年建立,目前采用小型蒸发皿人工量测,除冬季结冰期外,常年观测。
|
||
3.2.1.5 综合观测场土壤水分自动监测样点(LZFZH01CHG_01)
|
||
2008年开始观测,暂无数据。
|
||
3.2.1.6 综合观测场枯枝落叶含水量采样地(LZFZH01CKZ_01)
|
||
综合观测场枯枝落叶含水量采样地主要用于观测枯枝落叶含水量,1998年建立在综合观测场内均匀布设5个1m×1m的枯枝落叶承接盘,每年5月至10月期间,每月中旬采样1次,带回实验室测得含水量。
|
||
3.2.2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辅助观测场(LZFFZ01)
|
||
3.2.2.1 辅助观测场人工径流场采样点(LZFFZ01CRJ_01)
|
||
由于该辅助观测场是2006年新建,大型径流观测设施待建,因此在辅助观测场内设置面积5m×5m临时人工径流观测场内,按地表、土壤中30cm、60cm、90cm、120cm共5个深度在雨季期间逐日观测径流量。
|
||
3.2.2.2 辅助观测场雨水采样点(LZFFZ01CYS_01)
|
||
暂无数据。
|
||
3.2.2.3 辅助观测场小型蒸发皿观测点(LZFFZ01CRJ_01)
|
||
辅助观测场蒸发量观测点主要观测采伐迹地上(林外)的水分蒸发量,目前采用小型蒸发皿人工量测,除冬季结冰期外,常年观测。
|
||
3.2.2.4 辅助观测场土壤水分自动监测采样点(LZFFZ01CTS_01)
|
||
2008年开始观测,暂无数据。
|
||
3.2.2.5 辅助观测场土壤采样点(LZFFZ01BC0_01)
|
||
土壤观测项目包括:土壤类型和剖面特征、土壤分层特征、土壤pH、土壤剖面养分全量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每5年测一次;土壤矿质全量的P、Ca、Mg、K、Na、Fe、Al、Si、Mo、Ti、S,每5年测一次,凋落物厚度每5年测1次。所有取样时间均在10月下旬。
|
||
采样方法:在样地内采用之字形布设5个采样点,在每个采样点挖取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剖面调查,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并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分析测定。土壤剖面描述参见刘光崧主编《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分析标准方法》。
|
||
3.2.2.6 辅助观测场生物采样点(LZFFZ01AC0_01)
|
||
生物观测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境要素中的植被类型、植物群落名称、群落高度、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分条件、动物活动、人类活动、生长/演替特征。植物群落种类组成与分层特征,乔木层每木调查(树号、种名、胸径、高度、形态特征);乔木层样方统计优势种、组成种各器官的生物量;灌木层样方种统计种名,优势种高度及盖度、株数/多度、形态特征、总干重及各器官干重;草本层样方中统计种名、优势高度、盖度、株数/多度、形态特征、地上干重、根干重。树种的更新状况中树苗的种名、密度、高度、基径、株数。群落特征主要统计各层种数、优势种、平均高度、密度、盖度、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层间植物。凋落物和各层优势植物的元素含量与能值,主要包括全碳、全氮、全磷、全钾、全硫、全钙、全镁、热值。
|
||
采样方法:乔木层和灌木层采用平均标准木伐倒法取样,根据每木调查统计结果,在样地外相龄林地上分不同树种(植物种)选取3株平均标准木伐倒,分别各器官(干、根、叶、枝、皮、果、花)测定生物量,各器官取样品带回实验室分析元素含量与能值;草本层(活地被物层)和层间层采用收获法,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测定生物量和能值。上述观测项目每5年1次,所有样品取样时间为10月下旬。
|
||
3.2.3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气象综合要素观测场(LZFQX01)
|
||
急尖长苞冷杉气象要素观测场,设在综合观测场内,主要以冷杉林内小气候人工观测为主,观测项目包括天气状况目测3次/d(8、14、20时);百叶箱内干球温度、湿球温度3次/d(8、14、20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20时)每日1次;总量降水时测,2次/d(8、20时);蒸发量采用小型蒸发皿1次/d(20时),除冬季结冰期外,常年观测;地温:定时地表温度3次/d(8、14、20时)、定时5cm地温3次/d(8、14、20时)、定时10cm地温3次/d(8、14、20时)、定时15cm地温3次/d(8、14、20时)、定时20cm地温3次/d(8、14、20时)、地表最高温度(20时)、地表最低温度(20时)。
|
||
3.2.4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气象综合要素观测场(LZFQX02)
|
||
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气象要素综合观测场,设在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辅助观测场内,主要以冷杉林林外小气候人工观测为主,观测项目包括天气状况目测3次/d(8、14、20时);百叶箱内干球温度、湿球温度3次/d(8、14、20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20时)每日1次;总量降水时测,2次/d(8、20时);蒸发量采用小型蒸发皿1次/d(20时),除冬季结冰期外,常年观测;地温:定时地表温度3次/d(8、14、20时)、定时5cm地温3次/d(8、14、20时)、定时10cm地温3次/d(8、14、20时)、定时15cm地温3次/d(8、14、20时)、定时20cm地温3次/d(8、14、20时)、地表最高温度(20时)、地表最低温度(20时)。
|
||
3.2.5 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LZFFZ02)
|
||
3.2.5.1 辅助观测场土壤采样点(LZFFZ02B00_01)
|
||
自2006年开始,在该观测场外的上坡、中坡和下坡分别设置3个土壤调查剖面,按5个层次(分别为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100cm)进行土壤采样。并进行剖面土壤养分全量、微量元素、机械组成和容重等各项内容的分析。剖面土壤养分全量、微量元素、机械组成和容重等各项内容的分析样品,将在该样地一侧的上坡、中坡和下坡分别设置3个土壤剖面、按5个层次进行土壤采样。取样点均匀地分布在样地的上、中、下部位,可全面反映样地表土层的养分状况,从而避免样地的空间异质性对土壤养分分析数据带来的差异。
|
||
3.2.5.2 辅助观测场生物采样点(LZFFZ02A00_01)
|
||
1999年设置,辅助观测场生物采样点设在观测场外,两侧选取采样点和设置样方对应观测场内各层优势植物相同种类进行采样,测植物生物量、元素含量与能值。每5年复查一次,所有样品取样时间为10月下旬。
|
||
3.2.6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线固定样地调查点(LZFZQ08)
|
||
林芝站站区生物、土壤联合采样点1号(LZFZQ08AB0_01)
|
||
调查点为非破坏性的长久样地,因此生物和土壤采样地设在调查点样地外侧。植物采样选取采样地点和设置样地内对应的各层优势植物相同种类进行采样测植物生物量、元素含量与能值。每5年复查一次,所有样品取样时间为10月下旬。土壤采样在该固定样地外的上坡、中坡和下坡分别设置3个土壤调查剖面,按5个层次(分别为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100cm)进行土壤采样。并进行剖面土壤养分全量、微量元素、机械组成和容重等各项内容的分析。剖面土壤养分全量、微量元素、机械组成和容重等各项内容的分析样品,将在该样地一侧的上坡、中坡和下坡分别设置3个土壤剖面、按5个层次进行土壤采样。取样点均匀地分布在样地的上、中、下部位,可全面反映样地表土层的养分状况,从而避免样地的空间异质性对土壤养分分析数据带来的差异。生物和土壤采样调查每隔5年复查一次,所有样品取样时间为10月下旬。
|
||
第四章 长期监测数据
|
||
4.1 生物监测数据
|
||
4.1.1 植物名录
|
||
表4-1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森林植物名录
|
||
4.1.2 乔木层植物种组成
|
||
表4-2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乔木层植物种组成
|
||
表4-3 LZFZQ08林芝站站区调查点乔木层植物种组成
|
||
4.1.3 灌木层植物种组成
|
||
见表4-4、表4-5。
|
||
表4-4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灌木层植物种组成
|
||
表4-5 LZFZQ08林芝站站区调查点灌木层组成
|
||
4.1.4 草本层植物种组成
|
||
见表4-6、表4-7。
|
||
表4-6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草本层植物种组成
|
||
表4-7 LZFZQ08林芝站站区调查点草本层植物种组成
|
||
4.1.5 树种更新状况
|
||
表4-8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树种更新状况
|
||
表4-9 LZFZQ08林芝站站区调查点树种更新状况
|
||
4.1.6 优势植物矿质元素含量
|
||
见表4-10、表4-11、表4-12。
|
||
表4-10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乔木层树种养分贮量
|
||
表4-11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灌木层优势植物种养分贮量
|
||
表4-12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长松萝、藓类养分贮量
|
||
4.1.7 凋落物现存量
|
||
见表4-13。
|
||
表4-13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凋落物层贮量及矿质元素含量
|
||
4.1.8 层间植物
|
||
表4-14 LZFFZ02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层间植物种组成
|
||
4.1.9 生物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方法
|
||
表4-15 生物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方法
|
||
4.2 土壤监测数据
|
||
4.2.1 土壤养分
|
||
表4-16 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土壤养分
|
||
表4-17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线固定样地调查点土壤养分
|
||
4.2.2 土壤矿质全量
|
||
表4-18 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
|
||
表4-19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线固定样地调查点
|
||
4.2.3 土壤微量元素
|
||
表4-20 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土壤微量元素
|
||
表4-21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线固定样地调查点土壤微量元素
|
||
4.2.4 速效养分
|
||
表4-22 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土壤养分
|
||
表4-23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线固定样地调查点土壤养分
|
||
4.2.5 土壤速效微量元素
|
||
表4-24 林芝站辅助观测场(固定标准地土壤、生物长期观测采样地)土壤速效微量元素
|
||
表4-25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线固定样地调查点土壤速效微量元素
|
||
4.2.6 土壤理化分析方法
|
||
(1)pH(酸度计法):称取过20目的土样按1∶1的比例加入蒸馏水,准确用磁力搅拌器中速搅拌1min,放置30min后用pHs-2A型酸度计测定其pH。
|
||
(2)有机质(重铬酸钾法):用电子天平称量0.1g(精确到0.0001g)过60目的土样置硬质试管中,准确加入0.8000NN为当量浓度,是指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的重铬酸钾溶液5.00ml,再用注射器注入5ml浓硫酸;将试管放入已恒定在185℃的消化炉中,准确加热5min(最后温度不低于170℃);冷却后用蒸馏水洗入三角瓶中(体积约60ml),加入3滴邻啡罗啉指示剂,用0.2N的硫酸亚铁滴定至由棕红色经紫色突变为绿色为终点。每批样品同时做2个空白。
|
||
(3)全氮(开氏半微量法):用电子天平称量1g(精确到0.0001g)过60目的土样置硬质试管中,加2滴水湿润样品,用注射器注入3ml浓硫酸,滴加2滴高氯酸,由室温逐渐加热至140℃,恒定20min后检查样品,若仍为黑色则补加1滴高氯酸,继续消化,直到所有样品全部转为灰白色后,升高温度至220℃消化20min;冷却后将消化液全部转入到50ml容量瓶中置清;取上清液15.00ml于开氏定氮仪中,用5ml2%硼酸液吸收到体积为40ml为止,加入定氮指示剂1滴,用0.02N盐酸滴定到纯蓝色。每批样品同时做2个空白,并做2个仪器空白。
|
||
(4)全磷(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准确取全氮澄清消化液5.00ml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2滴10N的氢氧化钠中和,准确加入6.5N的钼锑抗显色液2.50ml,定容30min后在660nm波长处进行比色分析(所用仪器为:TU-1220全自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
(5)全钾、全钠(火焰分光光度法):用6400-A型火焰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定全氮澄清消化液中钾、钠含量。
|
||
(6)全钙、全镁、全铁、全铜、全锰、全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AA-7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乙炔-空气原子化器直接测定全氮澄清消化液中各离子的含量。
|
||
(7)速效氮(直接蒸馏法):用电子天平称量1g(精确到0.001g)过20目的土样置小烧杯中,加入1g锌-硫酸亚铁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开氏定氮仪中,加入浓氢氧化钠后直接用水蒸馏汽蒸馏,用2%硼酸吸收,待体积为40ml后停止,用0.01N盐酸滴定到纯蓝色。同时做试剂空白。
|
||
(8)速效磷(钼锑抗分光光度法):用电子天平称量5g(精确到0.001g)过20目的土样置100ml塑料瓶中,加入20mlM3提取液,准确振荡5min,立即用干燥滤纸过滤于塑料瓶中备用(弃去开始的2毫升滤液);准确取上过滤液5.00ml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1滴1N的氢氧化钠中和,准确加入6.5N的钼锑抗显色液2.50ml,定容30min后在660nm进行比色分析(所用仪器为:TU-1220全自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
(9)速效钾(火焰分光光度法):用6400-A型火焰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定速效磷提取液中钾含量。
|
||
(10)速钙、速镁、速铁、速铜、速锰、速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AA-7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乙炔-空气原子化器直接测定速效磷提取液中各离子的含量。
|
||
4.3 水分监测数据
|
||
4.3.1 土壤含水量
|
||
表4-26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含水量
|
||
表4-27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外空地土壤含水量
|
||
4.3.2 森林蒸散量
|
||
表4-28 2001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外空地地表径流量
|
||
表4-29 2001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地表径流量
|
||
4.3.3 土壤水分常数
|
||
表4-30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土壤水分常数(2001年)
|
||
表4-31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外空地土壤水分常数(2001年)
|
||
表4-32 沼泽化迹地土壤水分常数(2001年)
|
||
4.3.4 水面蒸发量
|
||
表4-33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小型蒸发量月平均、月总量统计表(20cm小型蒸发皿)
|
||
表4-34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林外)气象人工观测小型蒸发量月平均、月总量统计表(20cm小型蒸发皿)
|
||
4.3.5 雨水水质状况
|
||
表4-35 2001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雨水水质分析
|
||
表4-35 2001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雨水水质分析(续)-1
|
||
4.3.6 地表径流量
|
||
表4-36 2001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第一次降水分配格局
|
||
表4-37 2001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第二次降水分配格局
|
||
表4-38 2001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外空地地表径流量
|
||
表4-39 2001年沼泽地地表径流量
|
||
4.3.7 树干径流量、穿透降水量
|
||
表4-40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树干径流量
|
||
4.3.8 枯枝落叶含水量
|
||
表4-41 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枯落物持水量
|
||
4.3.9 水质分析方法
|
||
表4-42 水质分析方法
|
||
4.4 气象监测数据
|
||
4.4.1 空气温度
|
||
表4-43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各月气温平均值、极值、年平均统计表
|
||
表4-43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各月气温平均值、极值、年平均统计表(续)-1
|
||
表4-44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林外)气象人工观测各月平均气温、极值、年平均统计表
|
||
4.4.2 空气湿度
|
||
表4-45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空气相对湿度月平均、年平均统计表
|
||
表4-45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空气相对湿度月平均、年平均统计表(续)-1
|
||
表4-46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林外)气象人工观测空气相对湿度月平均、年平均统计表
|
||
4.4.3 降水
|
||
表4-47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降水月总量、年总量统计表
|
||
表4-48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林外)气象人工观测降水月总量、年总量统计表
|
||
4.4.4 地表温度
|
||
表4-49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地表温度月平均值、极值统计表
|
||
表4-50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林外)气象人工观测地表温度月平均值、极值统计表
|
||
表4-51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5cm土壤温度月平均值统计表
|
||
表4-52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林外)气象人工观测5cm土壤温度月平均值统计表
|
||
表4-53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10cm土壤温度月平均值统计表
|
||
表4-54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林外)气象人工观测10cm土壤温度月平均值统计表
|
||
表4-55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15cm土壤温度月平均值统计表
|
||
表4-56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林外)气象人工观测15cm土壤温度月平均值统计表
|
||
表4-57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林内)气象人工观测20cm土壤温度月平均值统计表
|
||
表4-58 2001—2007年林芝站急尖长苞冷杉林采伐迹地(林外)气象人工观测20cm土壤温度月平均值统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