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 lines
507 KiB
Plaintext
1398 lines
507 KiB
Plaintext
前言
|
||
(一)绿色农业篇
|
||
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理论与实践
|
||
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
|
||
一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问题。
|
||
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乡村?
|
||
我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史,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天人合一”、“循环再生”等一系列农耕文化精神。我国农耕文化最突出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法自然”,包含两个基本法则,即遵循自然规律的法则和循环发展的法则;另一个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这四个法则,这是中华文明的真正来源、源头和根脉,而这些根脉已深植于千千万万的乡村中。这种兴起于村落的农耕文化,对后来的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个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军事、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因此,从历史和文化层面来看,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依“道”而行、顺“势”而为。从现实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环境保护问题凸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主要表现为耕地、水土等农业资源“先天不足”,工农、城乡争地争水矛盾日益突出,农业耕地、水等资源质量下降严重,环境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严重。据环保部统计,全国受污染耕地超过1.5亿亩,因污水灌溉而污染的耕地有3250万亩。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农产品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不高,我国不到世界9%的耕地,消费了世界35%的化肥,化肥施用量全球第一,当季利用率仅有30%左右,普遍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农药使用量在30万吨左右,是发达国家的2~4倍,利用率也仅为30%左右;地膜正在由“白色革命”向白色污染转变,每年有50万吨地膜残留在土壤中,残留率达40%。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农村每年有超过30亿吨的粪便未能消纳和利用,由传统的农家肥变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而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养殖废弃物也成为一个很大的污染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的脏乱差现象依然很严重。从制度层面来看,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过去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管理、乡村治理等制度,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迫切需要适应“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的新要求,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改革不合发展需求的管理方式,创新并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真正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路子。因此,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转变农业农村发展理念、持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必然要求。可以说,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在农村的实现形式。
|
||
怎样建设美丽乡村?
|
||
首先,是要明确美丽乡村的丰富内涵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2013年印发的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和框架。作为整个创建活动的核心,这一目标体系提出了“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等基本表征,其中“产业美”是美丽乡村的前提,“生活美”是美丽乡村的目的,“环境美”是美丽乡村的特征,“人文美”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这些表征归结起来就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在创建过程中,通过寻找、发现和宣传推荐典型,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共同提高新农村的整体建设水平。目标体系的特点是宏观性、原则性要求和约束性指标相结合,便于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细则,在技术规范和措施应用、模式创建等方面进行创新。按照目标体系的总体设计,必须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试点先行、保障有力、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政策、人才、科技、组织为支撑,结合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格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构建与农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效遏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其次,建设美丽乡村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通过树立“大资源”的理念,把人、地、产、景、文都视为本地发展的资源,而不是局限于传统的“小资源”,对本地的资源进行梳理、规划设计和保护性利用,培育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特色品牌产业,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多样性的需求尤其是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在此理念下,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部已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分类目标,包括产业、环境、和谐、文化和组织五个方面。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培育和发展乡村或乡镇主导产业,带动村镇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目标体系在清洁化、标准化、资源高效化利用等方面有若干个具体量化指标,包括秸秆利用率、人畜粪便的处理利用率、适宜机械化地区的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等,以及公共设施、景观设计、村容村貌,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情况,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情况,各种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情况,节能产品使用情况,环境卫生的设施配套情况,改厨、改厕情况等。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主要涉及教科文卫保,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新农合,包括养老救济等方面。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包括乡风民俗、农耕文化、农民的艺术、体育休闲、公共文化的覆盖等。从组织的角度,主要是乡村自治和自身保障,包括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庄发展规划,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主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情况,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建设情况等。
|
||
二是美丽乡村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
|
||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相对滞后,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村级规划缺乏,“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忽略了自然条件和家庭经济实力差异;农村环境整治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工业和城市“三废”对农村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土地经营管理政策不完善,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新“三农”问题严峻,农村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农民工、“三留守”和村庄“空心化”等新“三农”问题日益凸显。
|
||
美丽乡村建设正是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乡村规划、环境污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问题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说,美丽乡村建设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既秉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延续和完善相关的方针政策,又丰富和充实其内涵实质,集中体现在尊重和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关注农村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在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造空心村,盘活和重组土地资源,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
||
三是美丽乡村与城镇化关系的问题。
|
||
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一个历史过程。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是17.9%,2012年达到52.6%,意味着34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有1000万农民变为城镇居民,也意味着数以万亿计的投资和消费。城镇化虽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城镇化之初,必须要考虑乡村发展问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同步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发现、挖掘、培育乡村之美来改造、建设乡村,让农民留在农村,让城里人到农村消费、休闲。从一定角度讲,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种逆城镇化的作用,这种作用也是“美丽乡村”甚至“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提出的原因所在。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等一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教训: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农村的建设,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尤其是农村问题——即乡村建设问题。我国城镇化进程很快,但对城镇化的认识却比较滞后,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在中世纪,城镇是伴随着市场化、现代化的产生而产生的,城镇化过程始终伴随深刻的制度革命。城镇化必须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意愿的城镇化,绝对不是简单地把农民圈到城市里去住的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城镇化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城镇化的一些思路和理念可以被美丽乡村建设借鉴,美丽乡村建设则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城镇化要解决的是农民素质的城镇化、生活服务的城镇化、社会保障的城镇化等,而绝不仅仅是道路的水泥化、房屋的楼宇化、生产的机械化。与城镇化相比,美丽乡村提供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整体思路和整套方案。建设美丽乡村,要通过发展农业、富裕农民、建设乡村,实现“城乡等值化”和城乡一体化,从认识、环境、幸福等层面,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填平城乡之间的“鸿沟”。
|
||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路径选择
|
||
突出三大支撑
|
||
即突出科技支撑、突出人才支撑和突出政策支撑。突出科技支撑,要依靠科技引领和支撑来解决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从2006年起开始大力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到2013年为止,中央财政先后投入100多亿元,特别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的出台,取得显著效果,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得以稳定,农技人员基本工作经费、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得到保障。处在最基层的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站点已逐步建立,通过乡村农技员、沼气工、农机手等培训,提高其推广应用和带动广大农民开展清洁、安全、科学生产和应用普及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能力。通过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教授带着技术、项目和资金进村、到场、入户,在乡村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突出人才支撑,不断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美丽乡村建设,不能见物不见人,不能只注重外表的美观而忽视乡村主人的主观需求,因此必须真正坚持“以人为本”。2013年,农业部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组织开展科技之星、沼气之星、环保之星、致富之星、文明之星和农民满意的农技员(简称“五星一员”)等典型人物的评选活动,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人的建设,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突出政策支撑,即对美丽乡村建设给予资金投入、项目支持,发挥示范引领、产业带动等作用。农业部印发的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确立了20项具体指标,发布了10项措施和20项技术用于指导创建活动。同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被列入农业部2013年为农民办的实事之一。作为试点创建的1000个美丽乡村,应该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集中显示度,要有资金、项目、资源的整合效应。
|
||
整合四大资源
|
||
即整合部门资源、整合项目资源、整合阵地资源和整合人力资源。整合部门资源,包括整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单位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农村土地整治、农村道路修建、农村危房改造、农村计划生育、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服务等等一系列资金和项目,集中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避免重复投入和撒胡椒面。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要逐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步改变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制约,避免有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整合项目资源,即整合利用各渠道投入乡村的项目资源。科技推广、试验示范、沼气工程、清洁生产、面源污染防治、炉炕改造、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均已有一些项目渠道,这些项目需要进行整合,需要统筹,需要向美丽乡村倾斜。此外,除了用好现有资源,还要争取新的资金与项目,最终形成美丽乡村创建的政策与投入支撑体系,支持试点乡村发展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绿色农业,建设美丽家园。同时,要积极引导地方农业部门和企业、社团、媒体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广大乡村和农民进行创建的内生动力,形成政府推动、农民主体、企业和社团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机制与格局。整合阵地资源,即整合利用、共同建设好美丽乡村这块永久的阵地。新农村建设的阵地在乡村,新技术应用的阵地在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阵地在乡村,农村新生活方式的阵地在乡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食物安全的源头保障也在乡村。就乡村这块阵地而言,必须要有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要有长远之计,要替子孙后代着想。乡村是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美丽家园,也是农耕文明、民俗文化赖以传承的重要阵地。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发展时期,农村这块阵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整合人力资源,即整合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各个方面的人力资源,包括本土留守人力资源、外出务工人力资源、务工返乡创业人力资源、农村企业人力资源、城市市民返乡还农的人力资源等。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这些人力资源都是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参与者、主导者、推动者,都需要政府给以同样的关怀和待遇。
|
||
实施五大工程
|
||
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重点实施兴业富农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科技支撑工程、乡村文化提升工程、农村管理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实施兴业富农工程。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集中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扩大“三品一标”的生产规模和范围。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与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产布局相结合兴办休闲农业,打造一批功能多元、环境优美、景色迷人的美丽田园,创建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返乡农民工创办特色规模种养业、产地初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村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村民族民俗传统工艺产业。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扩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规模和范围,推进农村垃圾、污水、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治理农村脏乱差;因地制宜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进秸秆的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利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快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力度,从源头防治农产品污染;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科技支撑工程。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协同攻关农膜残留污染治理、农业清洁生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控、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农产品重大关键技术;着力打造高产创建、标准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大对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乡村文化提升工程。加大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力度。深度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思想和内涵,系统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传承乡土文化形式和内涵,修复农村文化延续的断层。推进农村重点文化惠民,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经常性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营造家庭和美、邻里和谐的文明乡风。实施管理创新工程。培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强农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把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等结合起来,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发挥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
|
||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工作战线长,必须构建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联动,逐步建立部门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吸引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提升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要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农民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用效益吸引农民,逐步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的土地、户籍、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
庆阳发展绿色农业的路径选择
|
||
一、庆阳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
|
||
(一)资源优势突出
|
||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交会处,境内土地广袤,气候温和,董志原平畴沃野,一望无垠,具备发展绿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768万亩的子午岭次生林,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是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被称作陇东的“绿色水库”。独特的地形地貌,充足的光热条件,复杂的生态类型,决定了庆阳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农、林、牧、副各种生产项目齐全,粮、果、油、菜、药等作物种类丰富。黄花菜、白瓜子驰名海外,小米、荞麦等小杂粮久负盛名,红富士苹果、九龙金枣等果品备受推崇,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庆阳驴等畜产品享誉全国。
|
||
(二)农业基础扎实
|
||
庆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旱作农业示范区和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着力发展壮大苹果、草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小杂粮、黄花菜、杂果三大特色产业。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按照北部山区、中南部塬区、川水灌区及城镇郊区三个区块,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种养业和养殖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子午岭林缘以西和中南部为重点发展苹果栽植;在宁县、镇原县及子午岭林缘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以环县、华池县、庆城县、镇原县为重点区域,加快建设绒山羊、肉羊养殖优势片区;以塬区、川水灌区和城镇郊区为主,重点发展高原夏菜和反季节特色瓜菜,全市初步形成了“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畜;塬区优质苹果、川区设施瓜菜;北部全膜玉米、南部高产小麦”的产业格局,形成了绿色农产品集群。庆阳是甘肃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被誉为“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和“中国杏乡”。
|
||
(三)文化积淀深厚
|
||
周先祖不窋北迁庆阳是周人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在先周文化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北迁时期砥砺了周人逆境向上的坚毅品性,促进了先周农业的进步,丰富了地宜理论的内涵,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周祖农耕文化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庆阳人民,而且教化了一方风气,长期以来庆阳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近年来,庆阳的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发展较快,农业部先后两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旱作农业现场会,甘肃省和农业部、文化部从2009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北方农耕民俗风情和雄浑厚重的农耕文化积淀,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
||
(四)产业政策聚焦
|
||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庆阳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庆阳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推进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生产。《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庆阳特色果品、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加工列入特色产业发展,提出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推进西北地区优质小杂粮、特色果蔬和高端畜产品等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提出打造陇东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园区、产业链和龙头企业建设。按照这一系列规划要求,庆阳市深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率先提出了“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的发展战略,制定出台“266”现代农业行动计划,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
二、庆阳发展绿色农业的制约因素
|
||
(一)基础设施还需强化
|
||
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只有69.56万亩,保证灌溉面积仅为47.34万亩。耕地质量有所下降,全市耕地有机质含量在8.9~13.9克/千克,按土壤有机质等级划分,属于中低水平,尤其是偏施化肥而农家肥施用不足,导致土壤板结严重,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不高,全市农田作业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43.6%,特别是适合山区耕作的小型农机具、适合旱作农业发展的农机具研发推广滞后。
|
||
(二)产业规模亟须壮大
|
||
部分县乡农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基地规模偏小,产业过于分散,小而杂、小而全,没有真正形成“一村一品、数乡一业”的规模化产业发展格局。全市116个乡镇,仅有50个乡镇的苹果面积占其耕地面积的28.9%,仅有21个乡镇的苹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
||
(三)市场潜力尚未发挥
|
||
绝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尚未形成从基地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特别是粮油、蔬菜及肉品等产业精深加工基本处于空白,主要依赖外地市场供应。已有相应加工规模的产业又缺少生产原料的供应,如福润肉食加工公司年屠宰200万头,而全市年出栏生猪仅40多万头。农业品牌效应未得到充分体现,“庆阳苹果”、“早胜牛”、“陇东黑山羊”等农产品证明商标注册后,缺乏有效宣传,知名度较低。
|
||
(四)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
||
市、县财政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有限,特别是对主导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科技研发推广、农业品牌创建等方面投入不够。2011—2013年全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26.66亿元、13.08亿元、17.35亿元,明显低于同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财政支出。金融部门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产品品种少,贷款门槛高,还款期限短,“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仍然比较严重,投资积极性不高。
|
||
(五)经营机制仍需完善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和流转平台尚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待规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133家,其中示范社78家,仅占3.7%,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松散,组织化程度低。
|
||
三、庆阳发展绿色农业的路径分析
|
||
绿色农业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2]。绿色农业以绿色的资源环境为依托,通过绿色的农业生产过程生产绿色农产品,并通过安全绿色物流进入消费环节。绿色农业具有鲜明的科技性、集约性、节约性、标准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特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在整个绿色经济体系下找到庆阳农业的突破口:即绿色资源环境(空气、水、土地)——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生产资料———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加工——绿色食品储运——绿色生活——绿色经济。
|
||
庆阳市森林、水资源丰富、环境资源优越,同时已经从产业和政策上初步形成了绿色产业格局和绿色农业发展的框架。但与绿色农业的内在要素和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节水设施、节能型设备应用不足,农业基地建设落后;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业较为薄弱;安全农产品流通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等(图1)。
|
||
图1 庆阳发展绿色农业的路径分析
|
||
四、庆阳发展绿色农业的路径选择
|
||
(一)创新机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
土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首要环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破除目前农村合格劳动力缺少瓶颈的有效途径。一是坚持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以坚持国家土地政策不变、确保农民根本利益为前提,按照权属清晰、权责明确、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搞活经营权。二是创造性地推进土地流转。进一步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和模式,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积极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确保产业化基地建设的用地需求。三是大力加强思想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土地流转意义的宣传,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在思想引导中的重要作用,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对克服农村劳动力缺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让广大群众自觉投入到土地流转当中,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
||
(二)完善体系,提升现代农业服务水平
|
||
农业服务体系是提升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不断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标准制(修)订步伐,使特色优势农产品在生产、贮存、销售各环节都有标可依,逐步形成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基础、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二是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乡镇农业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体示范推广作用,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检测手段,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点),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检员,负责内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四是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农业执法人员培训,提高行业素质、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大对农业环境、农业投入品管理等各项农业执法工作力度,为绿色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五是健全农产品营销流通体系。以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为重点,建立农产品流通体系。在国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庆阳绿色农产品销售专柜和专区,开展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电子网络销售等新型经营业务,健全绿色农产品销售体系,开拓绿色农产品市场。
|
||
(三)强化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
||
依法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建立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度。坚持把农产品产地环境控制和生产管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度。建立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饲料及添加剂使用、农药使用、肥料使用、兽药使用、渔药使用和产品包装等方面的农业投入品使用准则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探索在大型超市和市、县两级批发市场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二是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和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打击违规经营行为;落实高毒农药和禁限用农药定点销售制度,示范基地内销售使用的农业投入品100%纳入监管。三是积极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自检制度和进销台账,落实质量安全承诺,确保产地和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行例行监测和重点产品监督抽检相结合,及时准确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坚决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苗头性问题,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
||
(四)加强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
发展绿色农业,关键要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为支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造就热爱农业、扎根农村,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是强化农业科技培训。围绕现代种养业发展,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因地制宜向广大农民推广普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结合农时季节,开展高产优质新品种和高产高效种养、防灾减灾、节本增效、节水灌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技术培训。二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进村入社到户的农民培训体制机制,依托农民培训项目,重点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的职业农民,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劳动力素质和结构,增强农民在农业领域就业的能力与生产经营服务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三是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较高文化水平、有较强创业愿望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开展创业培训,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鼓励农民领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树立创业理念,提高自主创业能力水平。
|
||
(五)加大投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
|
||
农业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扶持,更需要资金的投入。发展绿色农业,必须不断开辟新的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筹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强化职能,明确投资绿色农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投资规模。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的要求,重点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加工企业、合作社建设、绿色农产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予以支持。二是增强信贷投入。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努力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小额担保贷款组织为补充、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绿色农业发展的信贷投放,优化信贷投放结构。积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鼓励社会投入。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养和集约化水平。综合利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绿色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
||
参考文献
|
||
潘连公,陈彩能.2012.甘肃省天水市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88-92.
|
||
田苗,严立冬.2012.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1):1789-1792.
|
||
翟峰.2013.让“绿色农业”对接“中国梦”[J].中国人大(5):45.
|
||
朱绪荣,邓宛竹,施政.2012.产业链视角下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况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9):23-25.
|
||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
一、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
|
||
(一)产品总量具有一定规模
|
||
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在国内外市场的有力拉动下,绿色食品每年以大约30%的速度增长,实现了快速发展和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2年12月,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达6862家,产品总数达到17125个,生产总量近1亿吨,产地监测面积2.4亿亩[4],其中,种植业面积达到1.9亿亩,约占全国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
|
||
(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
||
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提高认证的规范性,不断加大证后监管力度,有效地保证了绿色食品产品质量。近几年,通过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跟踪监测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查结果表明,产品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12年,绿色食品质量年度抽检合格率达到99.6%。
|
||
(三)产业水平不断提升
|
||
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12月,共有24个省的398个单位建成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573个,面积达到1.37亿亩,产量8041万吨,涵盖76种优势农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基地对接龙头企业1607家,带动1995万个农户,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0亿元以上。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61家,占国家级龙头企业总数29.3%,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147家,约占省级龙头企业总数13.1%,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183个,约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17.2%。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目前,绿色食品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主要大宗产品产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的比重已提高到5%~8%,其中农林及加工产品在绿色食品产品中占72%,畜禽、水产、饮品及其他产品占28%。
|
||
(四)品牌影响不断扩大
|
||
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和政府主导的公共品牌,品牌形象深得国内外社会的推崇,公信力和认知度不断提高。据调查,在国内大中城市,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超过70%。另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对北京、广州、杭州、武汉等全国9个大城市16314个消费者的调查,在所有产品认证中绿色食品的公信度排名第一。绿色食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型超市,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商家的“新卖点”和农产品出口新的增长点。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已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已在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世界知识产权局等1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成功注册。国际上有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等国家4个企业的9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
||
(五)综合效益日益明显
|
||
发展绿色食品,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绿色食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日益突出,售价比普通产品平均高出20%~30%,部分产品高出1倍以上,80%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了增效,并带动农户实现了增收20%~30%。2012年,绿色食品国内年销售额已达3178亿元。2001—2012年,绿色食品出口额由4亿美元增加到28.4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
|
||
二、绿色食品发展的模式
|
||
(一)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模式
|
||
绿色食品实施“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通过技术服务、专业培训、基地建设、产品认证等方式,落实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实现了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既保障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又提高了农民标准化生产能力和水平。
|
||
(二)绿色食品质量保障模式
|
||
绿色食品建立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质量保障模式。参照发达国家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绿色食品建立起了科学、严格、系统的标准体系,整体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由我国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行业标准总数达到204项。绿色食品认证主要是依据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对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体系、产品质量进行规范性检查、有效性审核和公正性评定。为了维护品牌的公信力,绿色食品依法实施标志管理,并推行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产品公告四项基本监管制度。
|
||
(三)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模式
|
||
绿色食品推行以“品牌标志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品牌是绿色食品的核心竞争力,基地是绿色食品品牌的载体,企业是发展绿色食品认证的主体,农户是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基础,绿色食品推行产业化发展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强化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
||
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
(一)市场前景越来越好
|
||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居民食物结构逐步由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一些大型商场、连锁店、超市等商业企业开始积极进入绿色食品营销领域。同时,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食品安全,不断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构成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巨大挑战。这就要求紧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尽快实现国内消费水平升级,发挥绿色食品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质量和规模。
|
||
(二)生产者积极性越来越高
|
||
一方面,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技术的逐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深入普及,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广大企业和农户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以绿色食品品牌为依托的主导产品和骨干企业在优质优价市场竞争体制的作用下,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成长空间,实现了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些条件都为绿色食品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
||
(三)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
||
近几年来,绿色食品发展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自2004年以来,连续7个中央1号文件对发展绿色食品做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2008年,“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写入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河南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农业优势产区集中发展大宗农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
|
||
与此同时,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带给我们一些挑战:一是部分地区由于政策支持不足、工作力度不够,发展绿色食品的环境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二是由于个别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少数企业用标不规范,加上少量假冒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食品的品牌形象。三是产品结构还不够优化,畜牧、水产类产品比重相对较少。四是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够健全,品牌影响尚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拉动力不足。
|
||
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目标和基本方向
|
||
一是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
绿色食品虽然经过20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总量规模,但目前大多数产品生产总量只占同类产品总量的5%左右,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相比,生产规模和市场供给能力仍然偏小。只有通过持续发展,逐步扩大总量规模,才能不断适应消费需要,才能不断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我们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认真谋划,科学规划,加强组织和引导,统筹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素质和水平。
|
||
二是不断提升品牌的公信力。
|
||
公信力是绿色食品事业的生命线,也是绿色食品品牌的核心价值。现在,全社会对绿色食品品牌的关注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绿色食品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我们要立足精品定位,坚持“从严从紧、宁缺毋滥”的原则,不降低质量标准,不降低准入门槛,不降低“含金量”,始终保持标准的先进性、认证的规范性和监管的严肃性。通过完善标准体系,落实标准化生产。完善以“坚持标准、规范认证、加强管理、风险预警”为核心的严格认证制度,加强证后监管,强化淘汰退出机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品牌形象令人信赖。要通过坚持不懈、毫不松懈的努力,使绿色食品始终成为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精品品牌的代表,始终成为引领高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风向标”。
|
||
三是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
||
市场是绿色食品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绿色食品品牌价值的重要平台。我们将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全方位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服务力度,全面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公信度,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引导和鼓励发展绿色食品专业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积极探索和推进“农超对接”,精心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加强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有效地促进厂商合作、产销对接,实现优质优价,提升品牌价值,使绿色食品进入“以品牌引领消费、以消费拓展市场、以市场拉动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
||
四是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
||
绿色食品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站在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全局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高度,大力加强绿色食品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绿色食品品牌的“两个基础作用”。一是充分发挥绿色食品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充分发挥绿色食品的品牌效应,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
||
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不断提高食品质量,不仅是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世界食品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们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同时,我们也相信,举办这次论坛,通过中外专家的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有利于促进大家共同探索和相互借鉴食品产业发展的多元模式和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绿色食品事业的合作与发展。
|
||
发展绿色农业 推动转型升级
|
||
一、庆阳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基础条件
|
||
庆阳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明显。一是生态条件优越。庆阳属内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种养环境绿色生态。二是农业资源丰富。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农产品出口总量超过甘肃省的1/2,庆阳苹果、黄花菜、早胜牛、陇东黑山羊、优质小杂粮等农产品享誉省内外。三是农业技术良好。庆阳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历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农民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习惯,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健全。四是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绿色消费和食品安全意识逐步增强,绿色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五是政策支持有力。国办2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把庆阳定位为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农业部批准庆阳市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甘肃省把庆阳列为牛、羊、苹果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些都为庆阳市发展绿色农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
||
二、庆阳市发展绿色农业取得的成绩
|
||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
围绕创建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和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着力发展壮大苹果、草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小杂粮、黄花菜、杂果三大特色产业。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按照北部山区、中南部塬区、川水灌区及城镇郊区三个区块,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种养业结构和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子午岭林缘以西和中南部为重点发展苹果栽植;在宁县、镇原县及子午岭林缘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以环县、华池县、庆城县、镇原县为重点区域,加快建设绒山羊、肉羊养殖优势片区;以塬区、川水灌区和城镇郊区为主,重点发展高原夏菜和反季节特色瓜菜,全市初步形成了“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畜;塬区优质苹果、川区设施瓜菜;北部全膜玉米、南部高产小麦”的产业格局。
|
||
(二)草畜产业加快发展
|
||
坚持立足资源优势,以建设“草业大市、畜牧强市”为目标,重点实施了“紫花苜蓿、猪、牛、羊、驴”等产业开发,草畜产业总体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产值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畜牧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产业的第二大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2年,全市肉牛、肉绒羊、生猪、商品驴饲养量分别达到51.5万头、235.5万只、77.7万头、23.5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8.26万吨。宁县肉牛饲养量已超过10万头,宁县、镇原被列入全省养牛大县。环县肉绒羊饲养量已超过100万只,环县、华池、庆城被列入全省养羊大县。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566个,发展规模户6.87万户。有4家养殖场被评为部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9家养殖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场。2013年上半年,全市牛存栏45.85万头,同比增长0.1%;肉绒羊存栏200.35万只,同比增长3.5%;生猪存栏54.3万头,同比增长3.8%;鸡存栏304.11万只,同比增长2.5%。
|
||
(三)瓜菜生产稳步推进
|
||
全市瓜菜生产区域主要以塬区、川水灌区和城镇郊区为主,重点发展设施瓜菜、高原夏菜和特色瓜菜。坚持调优品种布局,合理模式搭配,重视日光温室、早春拱棚、地膜夏菜和秋延后大棚配套建设,实现了瓜菜周年生产,保证一年四季都有当地新鲜瓜菜上市。通过积极推进设施瓜菜“百千万”工程建设,瓜菜生产呈现面积扩大、质量提高、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2012年,全市瓜菜种植面积105.5万亩,产量136.7万吨。设施生产面积达到10.0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34亩、塑料大棚4.98亩、中小拱棚3.76亩,建成设施瓜菜百亩生产示范点81个,千亩生产示范区18个,万亩生产基地4个。2013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设施瓜菜生产面积1.08万亩,累计达到11.16万亩,其中新增日光温室1843亩,累计达到1.52万亩;新增塑料拱棚9000亩,累计达到9.64万亩。
|
||
(四)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
||
庆阳市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小杂粮、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声誉。全市小杂粮品种主要有荞麦、糜子、谷子、高粱、杂豆等,种植面积86.56万亩,总产达到10.63万吨;其中荞麦29.96万亩,糜子39.01万亩,谷子4.74万亩,高粱3.29万亩。庆阳是全国黄花菜栽植面积较大的区域之一,种植区域重点分布在庆城县、华池县、环县、合水县、宁县部分乡镇及西峰区、镇原县全境,全市种植面积41万亩,总产量达到3.78万吨。
|
||
三、庆阳市发展绿色农业的经验启示
|
||
(一)科学可行的发展思路是建设绿色农业的基本前提
|
||
有什么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庆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跳出传统农业的发展老路,用绿色发展理念撬动农业转型升级,是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庆阳市把发展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作为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托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在总结实践经验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的战略构想,制定了《庆阳市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规划》,并启动实施以“建设4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5大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做大做强100家绿色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创建100个绿色农产品品牌和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内容的“45111”工程,使全市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
|
||
(二)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支撑
|
||
根据庆阳市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全市上下的努力,形成了以发展苹果、草畜、蔬菜为主导的特色富民产业的共识。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和循环农业的理念,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种养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结构,大力发展苹果、草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小杂粮、黄花菜、杂果等特色产业,呈现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基地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态势。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为绿色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探索了经验、创出了新路。
|
||
(三)多元发展的经营主体是壮大绿色农业的强力引擎
|
||
按照抓大扶小、培育集群、扩张规模、提升效益的要求,加快龙头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和产销对接,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储运业和外包服务业,延长产业链条,龙头企业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庆阳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34户,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23户、市级91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33个,入社农户达到8.7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6.4%,合作社已逐步成为农产品销售窗口、农业技术推广载体、农民互助合作脱贫致富的桥梁。
|
||
(四)标准化生产是提升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手段
|
||
积极顺应全民健康消费需求,按照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全力推进贯标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用“绿色”创品牌,用质量提效益。制定实施地方农业标准152项,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19个、有机农产品3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12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面积21.5万亩、无公害畜禽养殖总量27.5万头(只)。9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登记,3个农产品证明商标成功注册。3个农产品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18个品牌获甘肃省著名商标,11个农产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绿色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
||
四、庆阳市绿色农业的未来发展思路
|
||
(一)突出结构调整,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
||
农业要发展,产业是基础,培育适合区域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绿色农业发展才有主攻方向。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宜林则林,按照扩大规模、扩张总量、提升质量的要求,实行重点扶持、重点培育、重点突破,把苹果产业做强,把草畜产业做大,把蔬菜产业做优,努力培育专业县、规模乡、特色村,建设塬区优质苹果、川区优质瓜菜、山区优质草畜、林区优质苗木绿色产业带。在中南部塬区重点发展苹果产业,坚持提质增效和扩面相结合,加快优质苹果基地和示范果园建设,打造全国优质中晚熟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促使粮农变果农,让苹果产业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铁杆庄稼”;北部山区重点发展原生态草畜业,鼓励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畜,因地制宜推行自然放养、规模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等模式,提升养殖效益,促使农民变牧民,让草食畜牧业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川台地和城镇郊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高原夏菜、反季节特色瓜菜等产品,稳步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种植面积,促使粮农变菜农,让设施蔬菜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钱袋子”;加快700万亩荒山造林步伐,在子午岭林缘区大力大发展种苗和林木经济,促使粮农变林农,让苗林产业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摇钱树”。通过不懈努力,建成1000万只肉羊基地、100万头肉牛基地、300万头生猪基地、500万亩紫花苜蓿基地、300万亩双垄沟播玉米基地、200万亩苹果基地、100万亩蔬菜基地,打造高水平的绿色农业“第一车间”。
|
||
(二)突出主体培育,完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
|
||
产业化经营是对接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重要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支撑。坚持把加快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集约经营作为发展绿色农业产业的强大引擎,坚持“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在市县乡村四级建立起有人员、有场地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引导同村同组农户以互换形式进行土地连片集中,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土地流转模式,形成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出租、转包、代耕代种等多种形式共存的流转体系,每年流转土地20万亩以上,让农民融入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链上来,激活土地生产要素,促进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坚持把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绿色农业产业的关键,围绕农业首位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外抓招商引资,内强培育壮大,以驿马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园和西峰优质绿色食品、镇原金龙绿色果蔬、宁县和盛绿色果品、环县绿色小杂粮等5个绿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载体,扶强做大龙头企业规模,实现优势区域、优势企业的聚集,走集群式、园区化发展路子,打造绿色农产品食品“博览园”,努力形成“建一个龙头、兴一项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发展格局。坚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构筑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对现有合作社的提升发展,发挥合作社在组织生产、销售产品、统一服务和品牌塑造中的作用,增强带动能力;大力扶持农民自办和供销社、涉农企业领办的多元化、多类型的企业扶持型、大户牵引型、农技服务型、产销联合型、支部引导型等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把分散的农业生产整合起来、产加销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和企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建设一批“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带动主体,努力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覆盖。
|
||
(三)突出科技支撑,提升绿色农业科技含量
|
||
科技是农业的持续力,是绿色农业的发展力。持续推进院地深度融合,加大高层次农业科技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涉农企业建立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加强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品种培育研究,加快农产品良种培育和品种改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园区、基层组织等平台,创新农技推广责任制度,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主动走向农业主战场,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农机、新模式,着力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入实施5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大力开展以村支书和主任、种植大户、养殖能手为重点的“3个300”致富带头人培训活动,力争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达到一个能手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的,造就一大批有文化素质、有专业技能、懂经营管理的新型产业农民,推进农民专业化分工,形成“三分农民”的格局,即一部分农民离土脱农,转移到城镇务工经商;一部分农民从事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一部分农民从事农产品的组织营销工作。
|
||
(四)突出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循环产业链
|
||
绿色农业摒弃了常规农业一味追求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注重建立资源利用高效率、外部投入最低化、污染排放最少化的生产目标,从整体角度构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物质循环产业体系。发展绿色农业就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促进种、养、加之间的有机衔接、协调发展。按照种植带动养殖、养殖催生加工、加工反哺种植的思路,依托充足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推广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开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的综合利用,构建种—畜—沼—菜的循环模式,实现种植、养殖的良性生态循环;深入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分级分类包装,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使种、养、加、贮、运、销、服务相配套,打造全产业链的生态经济大循环。
|
||
(五)突出品牌创建,实现绿色农业效益增殖
|
||
农业品牌化是绿色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深入推进“三品一标”创建工作,开展农产品品牌整合工作,加大品牌的开发和推介力度,积极打造“庆阳”品牌,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品,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模式,以农产品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突出抓好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区(点)建设,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六个统一”模式,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标准化覆盖率。同时,加强农业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以“安全生产、放心消费”为核心,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努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链”。
|
||
(六)突出政策支持,推进绿色农业跨越发展
|
||
发展绿色农业,提供绿色产品,是一项任务艰巨、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加大扶持力度是绿色农业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激励和杠杆作用,对成长性好、产业水平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对良种繁育、市场建设、示范点创建给予大力扶持。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等绿色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积极投资绿色农业开发;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绿色农业开发;通过盘活资产、产权质押等途径,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开发绿色农业。强化金融支农,整合资源,扩大信贷规模,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贷款的新途径,破解农村贷款品种单一和担保难的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农村繁荣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生态优良、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庆阳。
|
||
新时期我国山区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略
|
||
一、新时期山区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与理念
|
||
(一)形成山区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共识
|
||
1.形成山区是“宝贝”不是“包袱”的新共识。
|
||
一是山区的发展条件今非昔比。目前大多数的山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山区人民生存不再完全依赖山林砍伐,这使得我国许多山区的生态环境与林相景观大为改观,而多年来政府对山区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又使得山区的交通通讯等条件大为改善,这些变化,将为山区的开放发展与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平台。二是山区的比较优势开始显现。很显然,随着我国资源短缺的加剧、环境压力的加大,要素价格的上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过去沿海发达地区在信息、交通、土地、劳力、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逐渐丧失,正面临着产业转型与转移的变革,相比而言,山区在要素价格、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却日趋凸显。不少山区的生态资源具有独占性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这将为山区的持续发展和科学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山区的后发优势蓄势待发。如果说过去三十多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与它的先发优势有关,那么未来山区的快速发展将与它的后发优势相关。我国山区的后发优势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这一优势及其价值,在其他地区生态资源普遍短缺、生态环境普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已愈来愈显示出来。二是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多元的市场需求。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域面积大约69%,尽管其中有不少区域是禁止或限制开发区,但仍有大量的空间,尤其是大量的低丘缓坡,可供开发利用。此外,山区丰富多样、安全优质的山林产品,景观别致、绿色健康的休闲旅游,环境优美、价格适中的养生房产,对于国内外的消费者,具有吸引力,市场需求前景极佳。总之,无论从我国山区目前的发展环境看,还是从山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看,新时期的山区绝不应该是我国发展的“包袱”,而是实实在在的“宝贝”。许多山区的青山绿水就是山区的金山银山。
|
||
2.形成山区环境保护与开发能够统一的新共识。
|
||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科学发展,目的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资源环境状况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的。就山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无疑应该做到山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机统一,并且相互促进。很显然,如果山区仅仅是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能,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如愿,但如果山区的发展不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那么山区的发展很可能是短期的,是不可持续的。
|
||
实践中,已有不少把山区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统一起来,并且相互促进的成功案例。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科学的山区发展观和考核体系是山区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能否有机统一,并且相互促进的关键;激励约束相容的资源产权制度和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是两者有机统一,并且相互促进的基本保障;生态保护有偿化,生态需求多元化,生态产品优质化和高值化是两者有机统一,并且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
|
||
3.形成山区能够生态富民和科学跨越的新共识。
|
||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对优质安全食品、健康生态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强,能够同时满足这两大类需求的资源在其他地区已经几乎不复存在,只有在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山区才存在这样的资源,这是一种极为宝贵与稀缺的资源。因此,只要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山区就完全可以避免平原地区和沿海一些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经济发展老路,就完全有可能依托山区自身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和科学跨域的新路子。
|
||
(二)确立新时期山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
||
1.确立民生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
|
||
检验山区发展与否,关键是看山区百姓是否发展致富。消除山区贫困、造福山区民众、建立和谐山区、幸福山区、美丽山区,是山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目标。因此,必须确立民生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要通过理念观念的转变以及改革创新和集成创新,实现山区环境美化、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百姓富裕。
|
||
2.确立生态为基、保护发展的理念。
|
||
建设和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山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确立生态为基、保护发展的理念,要通过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文明强化、生态政策完善、生态规划引领,不断优化山区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山区生态价值,不断实现山区生态效应。
|
||
3.确立产业为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
||
我国山区幅员辽阔,类型多样,立足不同类型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各地山区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促进山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是山区实现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确立产业为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用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实现“靠山发展”、“靠山富民”,实现山区经济的生态化和山区生态的经济化。
|
||
4.确立文化为魂、特色发展的理念。
|
||
无山不美、无山不安、无山不立。要把山区淳朴、彪悍、挺拔、坚韧的特色文化作为山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同时,把山区文化转化为生产力,融入到山区发展之中。因此,必须确立文化为魂、特色发展的理念,弘扬山区文化、培育山区民众、提高民众素质,使山区文化与山区经济相结合,实现山区的差异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发展。
|
||
5.确立统筹为纲、联动发展的理念。
|
||
在改革开放和信息化的时代,山区的发展既要立足山区,更要跳出山区;既要实现山区自身的科学跨越,又要为全国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因此,必须确立统筹为纲、联动发展的理念,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统筹发展,山内与山外统筹,形成山区内生发展活力与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实现山区与平原,山区与山区、山区与海洋的联动发展、整合发展、互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
||
二、新时期山区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愿景
|
||
(一)新时期山区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山区生态资源,统筹山区发展要素,发挥山区后发优势,通过创新发展、保护发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联动发展,加快山区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优化、发展水平提升,加快适宜于山区特点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协调,加快山区百姓脱贫致富,实现山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跨越。
|
||
(二)新时期山区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
||
1.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并进一步改善。
|
||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山区生态环境,减轻山区自然灾害危害;促进自然资源合理、科学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山区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
||
2.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并进一步完善。
|
||
科学规划山区城乡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山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山区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山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山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和提水平。
|
||
3.山区产业得到发展并进一步提升。
|
||
山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协调和优化,山区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并且是“产村一体”、“产城一体”和“城乡一体”;山区农业着力于精品化提升、山区工业着力于生态化提升、山区三产着力于产业化提升,使之成为促进山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
||
4.山区文化得到挖掘并进一步开发。
|
||
建立山区生态文明,构建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挖掘、传承、弘扬山区特色文化,创立山区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山区文化资源与山区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山区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传统相结合,提升山区民众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山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
||
5.生态富民得到共识并进一步实现。
|
||
通过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包容发展、联动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山区生态资源进一步优化、资源价值进一步提升与实现,广大山区民众创新创业,共创共富,共享山区绿色发展成果,实现生态富民和全面小康。
|
||
三、新时期山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
||
(一)加快统筹发展,实现山区发展环境优化
|
||
1.统筹山区城乡规划体系。
|
||
坚持山区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走“小县大城”的田园城市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的协调发展路子。统筹山区城乡规划体系主要涉及山区城市、镇村空间规划体系,山区资源保护与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山区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系等。要针对山区自然、人口与产业特点,建立相关组织,整体统筹与协调上述规划,改变山区城乡规划相对滞后、相互脱节、约束软化的状况,使其成为具有先导性、可行性和约束性的发展行动指南。
|
||
2.统筹山区公共服务体系。
|
||
主要涉及教育、医疗、社保和就业等四个方面。
|
||
一是坚持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要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山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山区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
|
||
二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坚持预防为主、以山区农村为重点、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山区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山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
||
三是加快建立覆盖山区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山区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山区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山区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
||
四是坚持实施积极的山区创业就业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在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支持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同时,加强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和政策引导,鼓励合作就业和协同创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山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创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山区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
||
3.统筹山区基础设施体系。
|
||
一是推动“交通网络工程”,构建舒适通畅的山区道路交通体系。①提升山区道路等级。以市、县两级投入的方式推动通村公路和资源型机耕路建设,将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外输通道由行政村延伸至自然村。②增强通行安全性。加大山区道路,特别是高山地区通村道路的安全设施建设。二是推动“水利换代工程”,构建安全稳定的山区水利设施体系。①全面开展山区水库安全检查工作。对山区水库进行安检,切实消除安全隐患。②推动山区供水体系升级改造,结合村镇集聚特点,制定山区供水体系建设规划,推动山区供水体系的升级改造,改善山区居民用水环境。③深入开展小流域治理,以提高小流域防洪能力为目标,分阶段推进骨干小流域和分支小流域的防洪能力建设。④试行水系中下游与水源保护地结对扶助机制,适时提高水资源收费标准,增加水资源补偿力度。三是推动“电网跨越工程”,构建节能长效的山区电力供应体系。①完善电网基础设施。②探索使用新型能源。因地制宜尝试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依托清洁能源推动山区生态保护。四是推动“生态宜居工程”,构建清洁生态山区生活环境。①改善污水治理条件。②规范垃圾处理方式,推广多样化垃圾处理模式。③完善生活设施建设。统筹当地居民生活及生态旅游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农房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厕所、公共交通场站、停车场等建设,根据季节特点增开公交客运班线,为改善山区居民居住条件及方便出行、吸引外来游客上山创造便利条件。
|
||
(二)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山区经济系统优化
|
||
1.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促进山区农业精品化提升。
|
||
在山区发展绿色生态现代农业,促进山区农业精品化提升和产业化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和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作制度创新、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养殖,保护和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二是加强山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建立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农业招才工作,加强绿色生态现代农业人才智力支撑。依托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建立政产学研农推联盟与平台,开展全方位科技服务和培训,带动山区绿色生态现代农业科技人才成长。三是加强绿色生态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贡献率。四是加强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应用。重视优质高产良种的引进工作,注重保护和开发地方特色品种。加强资金扶持,支持良种培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建设区域性农作物良种示范中心,打造山区良种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基地。五是加强山区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关键技术与模式的研发推广。筛选、研究一批适应山区、各具特色的绿色生态现代农业技术与农畜制度模式,包括复合种养、复合农林业、病虫害的生态控制、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生态畜牧业、健康水产养殖、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生产等技术模式。建立一系列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六是加强社会资本引进,鼓励民间参与山区发展。吸引外资、民资和工商资本投入山区绿色生态农业,促进山区农业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多元化。七是加强山区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户家庭、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行业协会“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和经营机制。抓紧出台山区优惠政策,在财政、项目、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扶持山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组织发展。八是加大山区精品农产品市场推广与开发力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进行集中推介。精品农产品市场推广,更需要充分利用农展会尤其是各类农博会、展销会和农交会等大平台进行集中推介,提高山区精品农产品在消费者,尤其是中、高收入人群中的感知度和认可度。另一方面,要在农产品高端消费市场初具规模的营销区积极开展山区精品农产品推介活动。此外,还要大力培育山区精品农产品营销主体,积极培育网上营销、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
|
||
2.发展绿色高新工业,促进山区工业生态化提升。
|
||
在山区发展绿色高新工业,要强调实行块状布局,使工业企业向园区内聚集。按照发展绿色高新工业的目标要求,应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工业。要溶入科技和创新理念,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低能耗、无污染的替代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节能降耗、节水减排,发展循环工业。结合山区资源优势,重点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鼓励扶持企业和个人开展特色旅游商品研发、技术升级和品牌创建,形成一批区域特色明显、产品适销对路、科技含量较高的名优特产品。
|
||
在发展绿色高新工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区域联动和产业联动,大力推动山海协作、山海联动,在“工业飞地”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山区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的合作新模式;要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做好绿色高新工业的承接与拓展文章,大力引进和发展绿色高新工业,强化生态准入门槛,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
|
||
3.发展绿色休闲旅游,促进山区旅游产业化提升。
|
||
山区要立足好山好水好资源的生态本底,大力发展山区生态与休闲旅游,加快实现山区旅游的休闲化、景区化、养生化、集成化和产业化提升。主要措施是:一是树立生态旅游理念,实现旅游业生态化消费。要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并普及生态旅游参与者的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旅游消费理念,广泛宣传环境友好型旅游理念、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实现旅游业生态化管理。科学编制旅游开发规划,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与科学利用,确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序位,坚持先保护后开发,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保护开发机制,防止盲目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破坏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保障山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三是加快旅游要素生态化建设,实现旅游业生态化运营。建设生态化餐饮,使用生态型食品,改变传统饮食中的陋习。建设生态化宾馆饭店和生态化旅游交通,大力引导游客行为生态化和旅游娱乐生态化建设。四是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生态化发展。山区生态与休闲旅游业建设,是整个旅游产业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在充分发挥山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标杆垂范、地区生态旅游区达标推广的基础上,形成“示范区品牌引领、达标区品牌推进、重点区域品牌推广”相结合的格局。
|
||
(三)强化生态发展,实现山区生态系统优化
|
||
1.注重生态建设,优化山区生态本底。
|
||
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使我国山区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支撑能力不断提高。重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
||
一是加强污染综合防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推动流域、区域、资源开发规划战略环境评估,促进山区产业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和统一监督管理,从生产全过程抓好山区污染防治工作。
|
||
二是抓好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的区域建立一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重点保护。高度重视生态良好地区和重点资源开发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进一步做好珍稀濒危物种的抢救与保护,强化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禁止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各类开发活动。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质量,强化森林生态功能,积极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屏障。大力推进以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开展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定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的生态环境管理。建立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利益机制,协调好上下游地区经济布局、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施必要的生态移民和生态治理,遏制山区生态荒漠化和沙漠化。大力实施山区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建设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
|
||
三是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建立健全山区防灾救灾应急体系、抗灾保障体系和救灾预备金制度,在灾区推行洪涝等灾害保险。进一步做好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和紧急救援体系。完善专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和管理体系,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能力。
|
||
2.创新产权制度,活化山区资源利用。
|
||
山区资源产权交易品种非常丰富,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农业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业生产性设施使用权等九大类。而山区的各类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山林资源、山地资源、耕地资源、矿藏资源、碳汇资源、宅基地资源等,是山区发展最重要、最为核心的资源。因此,山区各类资源都应通过一定的价值评估体系,确定资源可利用与开发的用途及其价值,并且确权颁证,明确各类资源的产权归属和权能属性。能明确到微观主体或区域主体的,应尽可能明确到位。同时,要建立山区资源产权交易平台,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开发运作,实现山区资源的活化利用、整合利用与可持续利用,以促进山区经济的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和集成发展。
|
||
四、创新新时期山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
||
(一)创新山区发展考核体系
|
||
改变目前对山区政府和官员的GDP偏向和财政偏向的政绩考核体系,探索应用绿色GDP考核体系,建立经济增长、生态保护、民生评价、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山区的生态保护和改善作为考核体系的核心内容,对导致生态破坏、产生重大环境安全问题的政府官员实行问责制或一票否决制。
|
||
同时,对于山区发展的主体——企业和民众,也应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精神奖励等方式,对山区企业和民众的环境行为方式进行科学引导。对于通过破坏生态环境牟利的企业和个人实施严格的惩罚措施;对于以各种方式直接与间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山区生态发展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激励和扶持。
|
||
(二)创新山区资源补偿机制
|
||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
||
一是将“因素法”作为政府转移支付分配的主要方法,使财政资金获得多少与该地区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多少以及重要性挂钩。二是以项目运作作为主要补偿载体,加强地方专项资金配套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优化财政补助结构。三是鼓励产业扶持型转移支付、技术支持型转移支付、认证培训型转移支付等“造血型”补偿方式。
|
||
2.建立生态补偿基金。
|
||
一是在现有水权交易模式下,围绕建立流域补偿基金理事会和加强流域补偿基金监督机制两大环节,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制度。二是借鉴中国绿色碳基金运行模式,成立地方碳基金管理委员会,结合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对碳源总量高于碳汇总量的情况,征收超出部分费用,而对碳源总量低于碳汇总量的地区则可获得相应补偿。
|
||
3.开征生态补偿税种。
|
||
可先以大中型水库、水力发电厂、自来水厂、旅游区等经营单位和个人作为生态税课税对象,系统设计税种、税基、税率以及税收优惠、减免等生态税征收办法。在生态税推出之前,可以考虑先推出类似城建税或教育费附加形式的生态附加税,附在三种主要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上。在生态税出台前,应加大环境与资源使用费的征收力度和范围,最终形成生态补偿税费,以此作为生态补偿公共财政的长期稳定来源。
|
||
4.实行生态配额交易。
|
||
配额交易是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可选取自然保护区配额交易模式作为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试点。如:按照地区环境保护目标,确定自然保护区(或森林覆盖率)面积占辖区面积的百分比,以此作为各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配额标准。交易方式可以是:①以地市为单位,对于自然保护区面积不够的地市,通过对其他富余地市进行购买或直接建设的方式,实施配额交易,签订长期的购买合同。交易的基本定价依据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直接投入以及因建设自然保护区受影响的地方政府、企业、个人的损失补贴等;②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统一的管理委员会,协调各地政府和林业、国土、税收、环保等部门,将各地市富余且愿意出售的保护区配额集中起来进行拍卖,将拍卖所得返还保护区所在地市。同样的做法也可以用于生态公益林的配额交易。
|
||
5.建立生态标签制度。
|
||
生态标签作为生态环境服务的间接支付方式,对于吸引公众参与生态补偿能起重要作用。生态标签制度建设应重点围绕:①成立生态标签授予机构(或经由授权的第三方认证),确定生态标签认证的产品目录。②制定产品的环保性能标准、认证体系、使用规范和监督机制。③实施政府主导型生态标签产品营销推广模式。④大力推动绿色政府采购计划。⑤对具有生态屏障功能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产品标签使用费给予减免。
|
||
6.推行碳汇市场交易。
|
||
应加大碳汇测量、碳汇交易标准等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尽快成立碳汇交易所。交易所应由CDM信息服务中心、生态补偿促进中心、自愿交易中心等主要业务构成。起步阶段以区域性试点为突破口,推动山区碳汇林业的发展,还可吸引世界各地资金来买“碳”,交易碳汇指标。
|
||
(三)创新山区开放开发政策
|
||
①我国山区分为西北、西南、中部、东部山区,在不同地区山区建立山区转型发展试验示范区。②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我国丘陵山区改造与开发力度。③深化山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出台山区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的联动发展新政策。④完善规划,完善山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⑤加大山区人才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山区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⑥创新机制,深化山区土地制度与投融资和保险制度改革。⑦加大对山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开发力度。革命老区是山区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山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完成的攻坚任务。要研究制定“加快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的行动计划”和有针对性的财政扶持和“结对帮扶”等政策措施,切实推进革命老区的发展。
|
||
我国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
|
||
一、我国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
||
(一)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
|
||
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截至2011年10月,制修订农业国家标准2196项、行业标准3706项、地方标准16000多项,覆盖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为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标准范围从原来的少数农作物种子、个别的种畜标准,发展到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饲料工业、农业机械、乡镇企业、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
||
(二)地方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推广工作
|
||
近几年来,大多数省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重视和加强了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成立了涉农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79个,集聚了近万名委员,开展农业标准化研究及标准制修订;积极组织农业标准的宣贯,带动广大农业从业人员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
||
(三)农业标准化法规逐步健全
|
||
农业部门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同时,重视有关农业标准的规章和管理办法的建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8项规章。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农业标准的制订和质检体系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工作。
|
||
(四)农业质量认证开始起步
|
||
质量认证是对产品的质量水平、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的第三方公正确认。产品质量认证是以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为依据,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形式,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认证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信誉和知名度,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农业部已分别建立了农机产品和水产品的认证机构,广泛开展了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和农业系统生产许可证管理;正在筹备组建农作物种子、种植业产品、畜产品、饲料产品的认证机构。近年来部分省在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培育、发展和认定名牌农产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得到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
||
二、各地推进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
||
(一)主要做法
|
||
1.创新组织机制,整合资源,推动标准化建设。
|
||
湖南省常德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在组织机制方面予以创新。从纵向上看,市政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与湖南省农业厅就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签署合作协议,是全国首个厅市共建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时设立了厅市合作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由县市区长任组长的农业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局进行指导,成功将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从横向上看,常德市政府加强了部门资源的整合,2011年,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农业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省农业厅指导下的政府统一领导、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农业标准化建设组织领导体系,有益于集合各部门人力、物力,上行下效办事。
|
||
2.梯次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因势利导,带动标准化建设。
|
||
常德市政府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职业农民等农业经营实体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常德市以“省、市、县联办,以县为主和点面结合,梯次滚动推进”为原则,分产业分层次,分核心区、推进区、启动区和引导区四个区梯次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首先,重点建设核心区,通过对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标准化建设工作基础,在核心区范围内选择主导品种,科学选定标准,创办样板,在示范品种、标准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予以示范;其次,以核心区为辐射源,层进式促进推进区、启动区和引导区建设,形成产业式“四区”阶梯式发展状况,最后实现以点带面使周边地区所有生产者自觉按标准组织生产的局面。
|
||
3.拓宽投资渠道,从资金上保障标准化建设。
|
||
加大资金投入,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快速建设的重要举措。潜江市政府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经费投入,把农业标准制定和实施、农业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落实支持农业标准化的科研投入、成果申报、评定等工作经费,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在社会资金的筹集方面,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或协会组织与农户以签订协议、“企业+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形式,投入标准化生产。为吸纳社会资金的投入,市财政以“以奖代补”等方式对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企业、农户予以补贴。例如,市财政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肉牛养殖户、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给予相应的“以奖代补”,对稻田养虾每亩给予10元补贴。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导向,龙头企业和其他农业生产组织资金为主体的农业标准化投资体系。
|
||
4.健全标准化支撑体系,从制度上规范标准化建设。
|
||
潜江市构建了以标准制定、示范推广、检测监督、产品认证、信息服务为主要构成的标准化支撑体系,从制度上对农业标准化建设予以规范。潜江市组织全市种植、水产、畜牧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肉牛养殖技术规程》、《虾稻连作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技术规程》等25个主要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将这些标准和管理制度编印成册,免费发放至农户。同时,依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定期对示范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并组织有关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严格投入品管理,确保农产品安全。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全面推行农产品安全生产记录全覆盖,严格农药(兽药)、化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做到了药品登记、处方留存、用药记录、休药期、渔药准入等全程记录。
|
||
5.将农业科技成果集约化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
||
农业标准化建设能够将新技术固化到农业生产规程中,规范选择生产品种和选用先进适用设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转化率。晋州市采取“项目带技术、技术带标准”的方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标准化的结合。近年来,晋州市先后承担和实施了省、市下达的沃土工程、平衡施肥、主要作为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优质小麦良种补贴、冬小麦综合节水灌溉技术、小麦高产节水栽培技术、酵素菌有机肥积造、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科技入户工程、粮饲兼用玉米配套栽培技术、夏玉米软盘育苗和机械化转移技术、优质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优质夏播大豆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优质专用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等20多个项目。累计项目建设面积达到700多万亩次,为建设和实施小麦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2011年,小麦生产重点推广了规范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半精量播种、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小麦节水高产、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据测产:2011年周家庄示范片平均亩产632.9千克,比全市平均亩产高出113.4千克,增产率达到21.8%。
|
||
6.将农业生产产业化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
||
晋州市重视农业标准化的全产业链建设。产前实行统一良种服务,初步形成了以种子公司为龙头的小麦种子育繁推为一体的良种繁育推广服务体系。并同国内多家知名大种业集团如美国先锋公司、山东登海种业、北京奥瑞金、大地种业等签订了独家代理销售协议。连续几年在周家庄、吕家庄、常营、东里庄等地繁育小麦优种近万亩,年产小麦优种400万千克。连续三年承担了农业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累计实现小麦良种补贴面积50万亩,使小麦产业已成为晋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持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力量;产中实行“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统一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的管理,积极推动农机联合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建立示范、推广、服务一体化的农业标准化服务新模式;产后围绕粮食产业,鼓励和扶持各类加工与流通企业150多个,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大中型面粉加工企业3户,形成了永青面粉加工厂、马于面粉等大型面粉龙头企业等一批优质面粉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实行统一销售,发展订单农业,壮大产业基地,培育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拉动了晋州市工业快速发展。
|
||
(二)取得的成效
|
||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
||
经过几年的农业标准化建设,晋州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粮食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基本做到了成方连片、规模化种植。近年来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42万亩,小麦总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5%。引进和推广了济麦22、石优17、藁优2018等一批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扩大,2010—2011年度全市种植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15万亩,为全市优质小麦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2009年三大小麦标准化示范效益情况见表1。2010年晋州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38.5亿元,全市财政收入达到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95元。
|
||
表1 2009年三大小麦标准化示范效益表
|
||
2.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
||
目前,常德市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46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95家,有900万亩耕地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11年,全市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41个,全市累计申报认证的“三品一标”产品达630个。金健大米、石门柑橘、汉寿甲鱼、盈成油脂等一批农产品畅销全国,出口国外。以鼎城区为例,2011年,区农业局组织6家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年服务面积22.62万亩,农业标准化核心区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00%,累计为农民节本增效2740万元;截止到现在,该区早稻生产落实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2.58万亩,水稻标准化核心区、推进区100%实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区有机耕、机收、机插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33家,年机械作业面积300多万亩次,标准化核心区机械作业率达到90%以上。
|
||
3.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
||
截至2010年年底,常德市围绕水稻、柑橘、茶叶、生猪等八大主导产业,制定农业地方规范350多项,建立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8个,市县级标准化示范区60个,标准化示范面积达到150万亩,标准化生猪养殖规模达到480万头,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508个,标准化示范园区组织化率100%、标准入户率100%、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以上。以石门县柑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例,2009—2011年,柑橘标准化示范区柑橘平均亩产2200千克,比非示范区亩增产315千克,优质果率86%,较非示范区提高15%,亩产值为2720元,较非示范区亩增收295元,全县共增收8431.75万元。如表2所示。
|
||
表2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与非示范区部分指标对比情况表
|
||
4.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
潜江市通过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农水等项目,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了农田水利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标准化的统一实施奠定了基础。高石碑镇、积玉口镇、周矶管理区、周矶办事处4个万亩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先后投资6000万元,进行了土地平整、河渠疏挖、路网改造、涵闸建设,基地抗旱排涝能力明显增强,确保了基地旱涝保收。同时,通过养殖场改造、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以及科学合理的使用农业投入品,减少了农业生产本身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
||
三、推进农业标准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
(一)资金投入不足,分配机制不健全
|
||
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方面,存在投入不足和延时到位的现象。一方面,各级投入相对不足。政府对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项目投资牵涉面广、规模大,以基础设施投入一项而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多以其他项目资金来带动农业标准化建设,用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部门配套资金到位率低,影响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资金存在上级投资下达偏迟,不能及时到位的现象,缺乏统一的自己分配和使用体系,影响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工作。
|
||
(二)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能力不足
|
||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涉及标准制定与监督、技术推广、质量检疫检测等多方面工作,随着老技术人员的退休,加之因为待遇等因素补充技术人员力量有限,使技术人员短缺成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制约因素。同时农业技术人员制定和实施的标准针对性不够强,标准更新不及时,对农业标准实施的质量产生影响,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调研发现,各地农村有知识、素质高的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从事一线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整体年龄偏大,多集中在四五十岁,这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低、接收新技术能力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足,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消极,给农业标准化实施和推广带来较大的难度。
|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
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规范,合作社相关章程不够规范,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支持合作社建设的项目资金和合作社运营产生的盈余资金缺乏有效管理,与社员利益分配机制不公平,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年龄集中于四五十岁,适应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合作社还存在农业标准化意识淡薄等被动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现象,影响标准化工作的实施与推进。
|
||
(四)农民标准化意识不高,地区推广实施力度有待加强
|
||
调研发现,受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加之农业市场经济意识缺乏,各地农村存在一定数量的农民主动参与标准化意识不强,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中也有一部分被动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作用等概念模糊,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观念不强。此外,个别地区农业标准化应用意识不够强,地方标准推广实施力度不大,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技术推广、重资金争取轻项目管理的现象。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应用标准意识淡薄,生产随意性较大,产品质量不稳定。
|
||
(五)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有待形成
|
||
由于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不完善,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以及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使得农产品价格波动大。表现在一些地区虽然产出农产品质量好于未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但价格优势不是特别明显,还未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龙头企业通过基地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体,在市场价格低于收购价格时,农民履约率高,市场价格高于收购价格时,农民拒绝履约,影响龙头企业的发展,也限制了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向前推进。
|
||
(六)农业标准化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
||
农业标准化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体现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排灌设施简陋、农民靠天吃饭的现象,严重制约标准化推进工作;同时,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硬件投入不足。农产品检测设备、监督管理设施不够健全,导致农业监测手段落后,县、乡两级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检测能力较差,不能完全满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
||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政策建议
|
||
(一)农业标准化的主体政策
|
||
农业标准化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在此过程中仅起服务和引导的作用,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应成为农业标准化的主体。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以企业的标准化带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销业的标准化,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严格按标准化质量体系要求组织好管理生产。一要完善经营机制,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既恪守合同又相对稳定的产销关系,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对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标准化的要求下逐步形成新的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二要改进产业化组织形式,农民以农业工人身份参与生产经营,倡导和发展公司建农场、农场带农户,变农民为公司农业工人,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等。三要多途径并举,加快实施农业龙头企业的标准化改造。一方面要对农业龙头企业推行ISO9000质量认证,彻底改变无标生产、无标加工的现象,着力提高农业龙头加工企业的经营水平。另一方面要突出科技联姻,通过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结成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水平。四是突出农业品牌的创建,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的作用。应围绕区域农业如何形成品牌,形成规模,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以品牌建设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树立品牌理念,围绕开发、培育、创建品牌农业及产品的目标,以标准化引导种植、开发更多的无公害农业品种、绿色产品。
|
||
(二)农业标准化的结构政策
|
||
农业标准化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标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杠杆作用。标准的制定要逐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相适应,使农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要以食用安全和市场需求为目标制定农业标准,通过实施农业标准,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成果、普及推广新品种,在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向优质高效品种调整,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素质的整体提高,为提高农业效益奠定基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则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将全面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内在和外观质量,成为品牌、名牌产品的质量保证,是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保障。
|
||
(三)农业标准化的手段政策
|
||
农业标准化的有效实施,对于优化我国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与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标准化工作,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从而带动订单农户、合作社成员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贯彻落实。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智能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建立起快捷、实用、有效的技术信息网络,迅速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所需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力度,提高标准化示范区的综合管理水平,以示范区为抓手,建立良好的示范机制和辐射网络,向周边地区大力贯彻先进实施经验。以示范户的经验和增加收入等方面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推进各类农业标准的实施。
|
||
(四)农业标准化的组织政策
|
||
从政府层面来说,强化组织领导和加强部门协调是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包括当地市政府、农业、科技、质量技术监督、财政、农林等部门。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重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要尽快成立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能,负责领导、部署、协调和推进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使其在农业标准的建立、农业质量监测和农产品质量认证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领导,建立分工合作、各负其责、长效有序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机制。把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与解决当地“三农”问题的总体发展思路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多元化、多层次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标准化为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业务的途径,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化,推动农产品生产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管理上水平。
|
||
(五)农业标准化的管理政策
|
||
首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环节的管理。着重抓好产地环境管理,从源头控制农产品的污染;抓好农业投入品管理,防止高残毒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抓好生产过程管理,重点是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科学、合理使用,建立上市农产品的安全间隔期制度;抓好包装标识管理,逐步实现农产品的包装上市,明确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其次,各级政府要以强化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管理,建立诚信、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目标,采用标准化原理管理和规范农产品交易及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围绕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分等分级、定量包装、包装标识等标准的实施,加强对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工作,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施不合格农产品退市监管措施,为全市的农产品流通创造一个安全诚信的良好环境。再次,农产品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行业标准化工作主力军的作用,负责管理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制订本行业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本行业标准制、修订规划,具体承担农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抓好农业标准的推广与实施,监管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
||
参考文献
|
||
常德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厅市合作委员会.湖南省农业厅、常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资料汇编[R],2011.
|
||
湖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湖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R].2011.
|
||
李金才,张士功,等.2007.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35-38.
|
||
李鑫,徐长兴,等.2009.中国农业标准化实施模式与途径研究——农业标准化案例与运行机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25-31.
|
||
李岩.2005.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与调整方向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6(2):130-133.
|
||
于冷.2007.对政府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0):29-34.
|
||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打造庆阳农业品牌
|
||
一、建设成效
|
||
(一)政府推动,主体参与,农业品牌建设氛围初步形成
|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庆阳市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创大品牌、占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专门成立了农业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形成了农业品牌建设的良好工作机制和推进农业品牌发展的强大合力。市财政安排了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注册、农业标准化建设。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有效媒体的广泛宣传,全社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建设氛围初步形成,“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经营理念已成为庆阳农业的共识。
|
||
(二)突出特色,加强培育,农业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
||
近年来,庆阳市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围绕苹果、瓜菜、草畜三大主导产业,以“三品一标”认证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庆阳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明显提升。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1个,种植面积120万亩,养殖规模27.5万头(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4个,批准种植业产品产量115万吨、畜产品产量1.6万吨;认证绿色食品19个,批准产量17.19万吨;认证有机农产品3个。“庆阳黄花菜”、“板桥白黄瓜”、“庆阳驴”等9个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庆阳苹果”、“早胜牛”、“陇东黑山羊”注册了国家证明商标,18个农产品品牌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维思特”杏制品、“刘巧儿”调味品等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
||
(三)规模生产,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
||
按照“南果北草、南牛北羊、山区草畜、塬区苹果、川区瓜菜、山地全膜玉米”的农业区域化布局思路,庆阳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发挥品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产业基地规模。2012年,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566个,肉牛、肉绒羊、生猪、商品驴饲养量分别达到51.5万头、235.5万只、77.7万头和23.5万头,肉蛋奶总产量8.26万吨;苹果栽植面积达到117.94万亩,瓜菜面积达到105.5万亩,紫花苜蓿留存面积431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86.56万亩。全市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34户,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1家,实现销售收入28.62亿元,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6353万美元,连续8年位居甘肃省第一。随着农业品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苹果、牛羊肉、蔬菜、白瓜子、杏、奶、草、小杂粮加工等企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农业企业集群带动农业发展新格局。
|
||
(四)创建基地,示范带动,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
||
围绕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庆阳市各级农牧部门“十二五”以来新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86项,全市现行农业地方标准总数达到152项,农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大宗农产品基本实现贯标生产。同时,各级政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建成宁县、镇原县2个全国绿色食品(苹果)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21.5万亩;建设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1个,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3个、水果标准化示范县2个、西瓜标准化示范县1个、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县1个;创建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点)70个。通过示范区的带动,建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农业品牌的实施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
(五)搭建平台,广泛推介,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
||
2009年以来,庆阳市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向全国展示了庆阳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庆阳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举行了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吸引国内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庆阳,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为农业品牌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2011年11月,甘肃省农牧厅和庆阳市政府在兰州主办了甘肃农产品交易会暨庆阳苹果推介会,与来自各地的苹果客商签订苹果产销合作协议14份、10.66万吨、5.33亿元。此外,市农牧部门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了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食品推介会、农业博览会等各类展览展会,加强品牌推介和品牌传播,深化交流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庆阳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据统计,庆阳市先后有12个农产品多次在国内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上获得金奖,庆阳黄花菜以30.01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称号。
|
||
二、存在问题
|
||
(一)对农业品牌建设认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品牌建设积极性尚需增强
|
||
从整体看,随着庆阳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全社会农业品牌意识逐渐增强,但对农业品牌建设的宣传深度广度不够,不同人群的认识差异还比较大。一是个别县(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创建、培育、扶持农业品牌的政策还不够稳定完善,资金投入还相对不足;二是部分生产经营业主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注重眼前利益,品牌创建、保护和竞争意识还不强,对打造知名品牌缺乏主动性,农业品牌弱、散、小,整体水平偏低;三是重创建、轻发展的问题突出,在品牌创建后,后续配套措施较少跟进,不利于农业品牌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此外,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贴标上市率低,加之部分消费者对农业品牌的质量心怀疑虑,品牌产品的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了部分经营主体或农户参与创建品牌的积极性。
|
||
(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集约化生产还需推进
|
||
受土地经营权、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多数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分散,生产规模较小,没有相对稳定的产量和供应能力,质量参差不齐,优势主导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如陇东黑山羊、环县滩羊、庆阳驴等特色农产品,仍以农户散养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格局,导致养殖数量徘徊不前,特色优势也淹没在品种改良和引进品种推广的浪潮中而无法显现,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
||
(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利益联结仍需强化
|
||
当前庆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在较低层次,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只有3户,上500万元的有64户,尚缺乏市场竞争力强,占有率高、能够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此外,龙头企业和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单一、衔接不紧密,使得多数品牌仍停留在初级农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阶段,尚缺乏精深加工环节。必须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效益,增强龙头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
|
||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现代农民亟须培育
|
||
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16万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7.16万人,仅占14.8%。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壮年人员大多外出打工,多数留守群体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要承受亲情、教育、养老等多重压力。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信息不畅,生产管理落后等问题较为普遍,对农业品牌认识模糊,生产标准化水平和经营组织化程度都较低,不利于推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
||
三、进一步发展品牌农业的对策
|
||
(一)强化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经营理念,推进品牌农业规模化发展
|
||
一是坚持树立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的理念,按照“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科技带动、质量第一”的原则,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农业企业争创名牌,创大品牌,培育一大批有特色、上规模的农业品牌;二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苹果、瓜菜、草畜三大产业,选择一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加大支持,强化服务,培育更多的农业品牌,形成特色品牌农业集群集中发展的格局;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协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进一步规范包装和标志使用,做到产品开发与基地建设相结合、质量提高与品牌创建相结合,改进营销方式,努力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安全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庆阳市品牌农业。
|
||
(二)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实现品牌农业标准化生产
|
||
按照“生产标准化、布局区域化、加工精细化、营销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基地为依托,科技为支撑,产业化经营为手段,突出特色农产品,集中力量加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畜禽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特色粮油生产基地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一是落实发展优势产业产品政策。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强发布农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价格等信息,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绿色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为核心,选择一批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大推广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质量安全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营销流通等支撑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推行农业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逐步建立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四是加快认证的国际化步伐,从源头到加工的全过程质量认证,不断扩大认证的覆盖面,重点加强种植业生产过程的GAP认证,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的HACCP认证,为打造地方优势农业品牌提供有力的保障。
|
||
(三)加快发展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品牌农业产业化提升
|
||
围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结合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一是扶持壮大、嫁接改造、开放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引导中小型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要素,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使其发展成为农业品牌建设的主力军。二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提高商标意识,全力帮扶龙头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商标注册,重点培育省级著名商标和国家驰名商标,提高自身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坚持“指导、管理、服务”原则,进一步集成各类优势资源,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其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建立和完善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
|
||
(四)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品牌农业组织化发展
|
||
农民是初级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是农业品牌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力量,但受生活条件、知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品牌和质量意识还相对较低。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加快培育现代农民,对传统农户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分散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改造,鼓励农民以资金、技术、实物等形式入股,自愿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生产能力。同时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商标注册和品牌推介,引导其树立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和品牌意识,以信誉和品牌开拓市场。
|
||
碳本位理念下的北京林下经济发展思考
|
||
一、碳本位揭示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
从金本位到石油本位,再到碳本位的变化更替体现了人类价值取向的历史性演变。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它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金本位体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石油本位类似于金本位,但是不同于金本位的是,石油美元不对称性导致其权利和义务分离,美国制造权利(美元),维护美元信用和威慑力(美元武力),石油生产国提供义务(石油)。石油本位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碳本位货币体系的实质,是以碳货币为基础货币的货币体系。碳货币即碳信用,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物质,而是一种权利。碳本位体现了人地共存与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
|
||
纵观历史,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最终由于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以及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幅度使得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等原因而崩溃;同样,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而且,石油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由石油继续担当全球性主导货币的本位,就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了。与此同时,低碳经济的巨大前景引申出了国际货币体系新一轮变更的话题。从演变趋势来看,“碳本位”货币体系完全有可能替代现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而且与美元货币体系相比,以碳排放权(碳信用)为货币基准的“碳货币”具有更强的发展潜能与可操作性,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新趋势。
|
||
随着金本位到石油本位再到碳本位的转变,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不断得到发展,这对促进我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使人们对农业多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带来农业经营观念的转变;可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开辟一条新渠道,使得农业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强,同时标志着农业及林业的价值可以通过第三产业的形态获取回报时代的到来。
|
||
二、十八大指明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
||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
林业建设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目标。当前,我国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林业建设任重道远。
|
||
三、北京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
||
(一)产销俱佳的林菌模式
|
||
1.林菌模式特点。
|
||
林菌模式是充分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大的条件种植食用菌的一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
||
林菌模式是在地上栽植乔木,树下种植菌菇的双层立体栽培模式。树下种菌菇使土壤湿度增加,菌菇覆盖的保湿反光膜,通过反光,增强树冠内膛光照,促进树木增长;菌菇废料是树木适宜的上等有机肥,二者互惠互利,实现植物链的良性循环。
|
||
林菌间作具有四大优势:一是不占用耕地,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二是基础设施标准低,资金投入较少,相对于传统设施农业,林地食用菌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种植户在基础设施上的一次性投入较少;三是生长期短,投资回收快,食用菌生产周期从菌棒投放到收获完毕一般不超过3个月,部分品种生长周期甚至只有1个半月,生产期短,降低了投资风险,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四是林菌间作,促进林木生长,食用菌生长需要喷洒适量的水,大面积的食用菌生产有力地延缓了水分的蒸发,使林木生长对水的需求有了保障,从而促进林木生长。
|
||
2.林菌模式实践。
|
||
2008年,平谷区开始发展林菌模式。平谷区有3000个果窖,原来只在冬季用于储存水果,实现错时销售,其他季节闲置着。2008年,在区林业局指导下,用一个果窖进行了食用菌种植试验;2009年,用10个果窖种植杏鲍菇。现在,这些果窖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冬季储存水果,其他时间用来养殖蘑菇。
|
||
镇罗营镇利用林木枝条的碎屑发展食用菌项目,采用“协会+农户”的方式,为农户提供菌种、木屑加工、果窖改造以及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加工、销售食用菌,农户只负责日常管理。在大庙岭村,在果树下搭建简易小地棚试种口蘑也于2008年获得成功,当年就生产5000多千克口蘑,能让全村果农每户平均增收近3000多元。
|
||
(二)健康文明的林药模式
|
||
1.林药模式特点。
|
||
林药模式是指在未郁闭的林内行间种植较耐阴的中草药,如黄芩等。
|
||
2.林药模式实践。
|
||
延庆千家店镇位于延庆县东部深山区,气候条件冷凉、林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宜发展林药模式。该镇从2005年开始种植黄芩,在镇政府号召下及给予资金补助的政策下,村民种植黄芩的热情高涨,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年底,全镇共种植黄芩等中药材1.3万亩,一亩三年后亩产600千克(鲜重),按每千克3元计算,亩产值达1800元。黄芩的嫩尖可做黄芩茶,根可入药,黄芩花开的时候一片紫色,万亩的紫花不仅酝酿着收获,而且给风景优美的千家店更添秀色,给辛勤的人们增添了无限的喜悦与希望。
|
||
门头沟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是北京地区野生黄芩的重要分布区。根据自身条件,门头沟区斋堂镇、清水镇、雁翅镇、妙峰山镇等地在发展山区林地建设的同时发展黄芩种植产业。目前,雁翅镇已将黄芩种植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推出了“灵之秀”、“举人茶”、“大村三宝”等产品,并借助每年一度的“旅游观山推介会”,推出京西品山茶、观山茶、采山茶自驾游系列活动。林下经济带动了京西旅游,林农们在收益得到增加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雁翅镇2009年开展林下黄芩种植面积1000余亩,通过成立大村山茶专业合作社,开发灵之秀黄芩野山茶系列产品,带动农民近200户,40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达1.4万元。
|
||
(三)景美人富的林花模式
|
||
1.林花模式特点。
|
||
林花模式是指根据花卉的耐阴性,利用林地空闲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菊花、玫瑰等花卉,改变景观效果,增加农民收益,提高林地综合产出率的一种林下经济种植模式。
|
||
2.林花模式实践。
|
||
门头沟区妙峰山涧沟地区自明代以来就是我国玫瑰花种植的集中地,已有400年种植历史,更是“高山玫瑰”(学名重瓣玫瑰)的原产地,被誉为“中国的玫瑰之乡”。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妙峰山镇大力开展玫瑰种植,形成万亩玫瑰种植基地,打造门头沟玫瑰特色产业,带动了生态旅游发展。
|
||
当地政府引导农民依托合作组织种植玫瑰花,初步构建了“统一生产资料供给、统一收购产品、统一产加销产业化一条龙”的发展格局,每亩收入可达1600元,农民可在传统基础上经济收入提高2倍多,玫瑰种植特色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2005年,当地还成立了北京玫瑰谷香露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玫瑰加工与销售,己开发出玫瑰精油、玫瑰保健品、玫瑰化妆品、玫瑰茶、玫瑰食品等5大类20个品种。通过开发玫瑰产品加工,促进了200余户农民就业与增收,玫瑰花加工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
|
||
(四)循环共生的林禽模式
|
||
1.林禽模式特点。
|
||
在林下透光性、空气流通性好、湿度较低的环境条件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发展“林下养禽”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养殖产业,实现林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益途径。
|
||
2.林禽模式实践。
|
||
平谷大华山镇梯子峪林下养殖柴鸡,利用林下空间,开展林下养殖柴鸡。林下为柴鸡提供生存环境,鸡食昆虫,不需再喂任何添加剂,所产鸡蛋比普通鸡蛋高出15%~50%,同时,鸡粪还可以为树木提供肥料,实现了林“养”鸡、鸡“育”林。目前,梯子峪林下养殖面积为33.5公顷,饲养柴鸡3万余只,同时又开发了“满山找”品牌柴鸡蛋,产蛋80万千克,带动农民50户就业与增收。
|
||
(五)涵养生态的林草模式
|
||
1.林草模式特点。
|
||
在郁闭度0.7以下的林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在此模式中,草本植物可作为纽带,使系统成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型生态系统。草本植物所发挥的功能主要在于:增加地表覆盖率,有效抑制幼龄林地的水土流失和扬沙起尘;改善树木生长环境,降低盛夏地表温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地表部分刈割后可直接作为树木的绿肥;地下根系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有利于保水、保肥;作为饲草供给草食家畜,家畜粪便直接还于林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同时降低了化肥的施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
||
2.林草模式实践。
|
||
2007年起,密云县在太师屯镇前南台、后南台、黑古沿村,选择抗病抗虫、易于繁育、群众乐于接受的欧美杨新品种作为退耕还林树种,在3000亩河滩沙地上营造速生林,同时林下种草养畜,年产牧草每亩600千克,使退耕地迅速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
(六)立体复合的林粮模式
|
||
1.林粮模式特点。
|
||
林粮模式是指在林分没有郁闭的幼林地林内行间种植豆类等作物。通过合理的林下间作,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精品小杂粮,以短养长,致富百姓,改良土壤,促进林木良好生长,有利于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林粮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林为主,二是以粮为主,三是林粮兼顾。
|
||
2.林粮模式实践。
|
||
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遥岭村,利用林下种植红薯,为御食圆食品公司、北京果脯厂提供原料,通过发展订单农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创建林粮新模式,种植红薯133公顷,每公顷创产值52500元,带动就业150人,人均增收2000元。
|
||
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苗营村,利用林下空间,种植豆类为主的小杂粮2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225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入近6000元,户均增收1800多元。林粮间作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提高了对退耕林地的管护水平,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
(七)集约高效的林蔬模式
|
||
1.林蔬模式特点。
|
||
林蔬模式是指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
|
||
林蔬立体种植,使垦后的林地土壤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增强,给林地创造了良好的通气条件,起到了以气促根的作用。同时铲除了杂草,使林地得到了全面抚育,杜绝了森林火灾、降低了病虫基数,加快了林木生长速度。该模式通过提高林地的复种指数,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
||
2.林蔬模式实践。
|
||
近年怀柔区本着先调查、后规划,先试点、后辐射带动的原则着力打造近自然生产示范林下经济产业群,发展高效功能性林下经济产业,充分依托山场资源优势和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有机、近自然绿色种植,达到了既稳定生态系统又让农民增收的双重效果。
|
||
自2007年以来,怀柔区在宝山镇等多个乡镇,大力发展林蔬种植模式,累计发展林蔬模式2000亩,产业规模有了明显扩大。在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宝山镇通过发展林蔬订单新模式,为农民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实现了多赢。
|
||
(八)功能多样的林游模式
|
||
1.林游模式特点。
|
||
林游模式是指适应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集休闲度假、观光采摘、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
|
||
2.林游模式实践。
|
||
延庆县四海镇气候非常适宜玫瑰、菊花和食用菌的生长。延庆县选定有特点的乡镇,建立起高标准的林下经济综合经营示范区。政府对区域进行了规划,利用楼梁村地处深山,海拔较高,特有冷凉天然条件,发展茶菊;利用黑汉岭村松林繁茂,有大量野生食用菌自然生长的特殊环境,进行仿野生食用菌驯化和栽植及特色林药猪苓的种植示范;在公路两侧进行玫瑰产业带建设。
|
||
2007年在楼梁村动员几户农户进行试种茶菊,当时新鲜茶菊1千克卖两元钱,每亩产值能达到1500元以上,金灿灿的菊花给寂静的小山村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2008年,其他村民纷纷效仿,涉及全村98%的农户,种植菊花302亩,占全村总耕地的94%,成了名副其实的菊花村。当年全村菊花平均亩产1000千克,亩收益2000元,产值达60万元。现在通过政府的支持,茶菊生产已成为四海镇的品牌项目,规模向周边地区扩散,除楼梁村,前山、王顺沟、南湾和黑汉岭村也种上了菊花苗,总面积达到1500亩,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菊花产业成了四海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并为“花之镇”的四海镇又增添了一朵致富花。截至2011年6月,四海镇重点发展了林菌、林花(包括茶菊和玫瑰)和林药(猪苓),其中林菌1.2万亩,茶菊0.3万亩,玫瑰0.2万亩,猪苓0.2万亩。在楼梁、前山、王顺沟等村建立了茶用菊花一条沟,在黑汉岭和大胜岭村等村建立了油用玫瑰带,在黑汉岭、前山和菜食河等村的山上林下种植了仿野生口蘑和猪苓分布区。据初步统计,农民发展林下种养业的经济产值约是种植普通农作物产值的5~10倍。经过几年发展,四海镇的林下经济大大提升了当地的林业产值和农民收益,林下经济已成为四海镇的主导产业。
|
||
四海镇通过打造“四季花海”林游模式,开展林地菊花和万寿菊种植,形成了极具观赏性的菊花一条沟和千亩万寿菊景观,总面积达500余公顷。当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四季花海”为主题,大胆尝试花卉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模式,带动当地350余户就业与增收。
|
||
四、北京市发展林下经济的新思路
|
||
(一)坚持产业生态化,建设美丽乡村
|
||
北京山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要从大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起涵盖第一、二、三次产业各个领域的“大绿色产业”。产业生态化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或生态型循环经济,要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对山区林下经济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增强产业的生态性特征,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目标。
|
||
依托生态环境优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有效载体,着力改善山区产业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形成“用生态的方式生活,用生态的理念发展”的生态意识,在自觉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过程中,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高度统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
(二)坚持产品市场化,打造品牌农业
|
||
农产品的市场化,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现代农业不仅是简单的农产品生产过程,还要促使农产品进入市场通过竞争获取收益。现代农业商品化的特征对农产品的品质、品牌、规模、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
||
林下经济最显著的特色是“绿色、有机、无公害”,要加大推介力度,实施品牌战略,通过优秀的农产品品牌打造山区林下经济优势产业形象,促使林下经济实现从稳定产品向良好品质,从良好品质向优质品牌的巨大转变,促进山区林下经济提质增效。
|
||
(三)坚持农民组织化,培育市场主体
|
||
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的重要载体。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一方面从原料的采购和农产品生产上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并通过控制农产品供应,成为新一代市场主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农民多头与市场谈判的不利局面,大大增加市场的话语权,逐步掌握定价权。它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品种,实现产销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合作组织通过内部的分工协作,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大大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
||
因此,迫切需要改变目前山区林下经济传统、分散的经营模式,要实施以合作原则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新型市场主体,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
||
(四)坚持价值显性化,盘活林地资源
|
||
明晰林权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林农拥有的资产资本化,能够在产权有序流动中增加资本收益。因此,使林权能够有序流转,是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林业资产资本化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林地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
||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的提出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逼近,农业的多功能性越来越凸显,农业的隐性价值越来越显性化。北京山区生态公益林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山区的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在首都农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将林农手中的林权由市场要素变为资本要素,必须盘活林地资源,以实现资源向资产、资产向资本的转化。
|
||
(五)坚持投资多元化,发展资本林业
|
||
林农贷款难、筹资难是制约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金融是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同时也是最具流动性和互补性的资源。要大力推进林业投融资制度改革,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金融支持机制和担保机制,积极推动金融创新。
|
||
要更新观念,采取购买、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吸引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进入林下经济,以有效解决林农贷款难问题,打破林农投资林下产业的资金瓶颈,进而促进林下经济跨越式发展。
|
||
(六)坚持效益综合化,构建和谐山区
|
||
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活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北京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尽快缩小并最终消除城市与农村、平原与山区之间的差距。
|
||
林下经济是一种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产业形态,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增加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积极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方式。
|
||
论绿色、生态、标准与安全
|
||
一、绿色及其延伸
|
||
(一)绿的本色
|
||
绿色(green),自然常见的颜色,特别在春天,大地呈现给我们的植物叶片,几乎都是绿色的。四季之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绿色常常总是主调色。我们的眼睛接受了绿色,心情就显得非常的平静、舒坦与和雅,所以,绿色是不冷不暖的色(也可谓既是暖色也是冷色)。由于这种作用和心理暗示,在一些场合,我们会有意识地安排绿色,以提升人们的平静心态及和谐的社会氛围。绿色在光谱之中介于蓝色与黄色,也可以理解为是蓝色和黄色的结合色;绿色在电磁波的可视光部分处于中波长部分,在500~570纳米(平均550纳米),是光的三基色之一。
|
||
绿色还有一个与人类生命不可分离的作用——制氧能力。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对氧气(O2)的依赖,自然界的氧气直接源于植物绿色部分的营造。所以,在这个地球上,动物的出现,得益于绿色植物的出现,人类的诞生,又得利益于这些绿色植物的存在。绿色植物先为人类提供氧气,再为人类提供食物。
|
||
(二)绿色寓意
|
||
从绿色的本意,我们不难看出,多为人们所向往与拥有。在人类社会,个个几乎在一定范围,都想追求一个平静、舒坦与和雅的生活环境及社会氛围,绿色给人的心理暗示和有益食物的提供,何尝不是我们所期望得到的生活条件呢?自然界的绿色映入人的眼帘,有了平静、舒坦与和雅的作用,又怎么能不是人们所向往的空间条件呢?因此,以绿色为核心的任何美好的形容和期望就自然而然地表现了出来。“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绿色家园”、“绿色生态”、“绿色家居”、“绿色联盟”等,上海还出现了“绿色婚礼”之说。由此可见,只要“绿色+名词”,就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理念名词,表达出不同方面的绿色寓意,在当今人们乐于表达美好愿望、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里,几乎是不可限定的词语了。
|
||
(三)绿色定位
|
||
1.绿色认证。
|
||
绿色食品认证出现最早,此后出现了绿色农产品及其认证,现在已经出现了多种绿色认证的渠道。绿色建筑认证,是指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确认绿色建筑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360绿色认证,是360网管提出的网站认证规则,对网站管理方面加以认证规定;绿色印刷认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发出的“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进行了印刷方面的绿色认证规定;绿色建材认证,是对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的品性的评价认证,要求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绿色产品认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标准规定,可能是各种绿色具体的认证的综合表达,也可能在发展中提出对所有“产品”通过统一的绿色认证管理而进行;绿色环保认证,是一个独立实施的、针对企业的认证体系,要求生产企业的废水、废气、噪声监测,由通过计量认证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并出具报告,且监测报告必须为申请认证的前一年之内产生的;双绿色认证,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体系认证和产品使用与回收过程中的环境标准——环境标志,一旦获得了这两个相辅相成的绿色认证,就等于拿到了跨越绿色壁垒的通行证。
|
||
2.绿色机构。
|
||
绿色认证,均由相关机构进行。这里值得提及的绿色机构,主要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8]和国际绿色产业协会(Green Industry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9]。前者成立于1992年,负责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隶属农业部,与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后者则以共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倡导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经营为宗旨,其总部在美国,经美、英等国政府批准成立的国际性组织,由世界各地的分会组成。
|
||
绿色食品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和标准化生产,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肥料、兽药、添加剂等投入品、严格防范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污染,确保环境和产品安全。
|
||
二、生态与绿色关系
|
||
生态,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所追求的一种状态,比绿色更有深意。生态一词,从专业定义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10]。生态一词,原意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最早研究生物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后来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从个体到群体,由简单到复杂,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不断地发现更多因素,也常常寓于更引申的意义,成为当今最具有吸引力的词汇之一。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
||
由于生态的研究深入,产生了生态学。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学不但揭示自然规律,还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有所不同。当然,多元世界需要多元文化,生态探索已经从自然角度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多元文化生态和生态文化的出现也就尽然了。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一样,在社会生态中,文化的多元性也成为必然。
|
||
在生态学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这个概念。生态位是指生命功能单位(个体、种群等)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资源量(时间、空间及其他资源)及其与相关功能单位之间联系。它是一切生态系统量化表达的基础和最基本单元,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功能单位出发,从生态位占据的一维开始,挖掘到n维度,直至弄清一切关系与联系。
|
||
实际上,“生态”已成为当今人们内心意欲向往与真正占有的理想时空。在人们心中,生态,显露着美好的姿态,生动的意容,完美的生命与自然结合过程,表露着世间生命最美好的生理特性及生活状态,是景观、时间、生命与环境所成系统的最佳体现,是生活时空中的最高追求。
|
||
生态与绿色,是人类追求生活理想状态的不同方面。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显然构成了动态时空中的面和点。生态意寓着更为抽象、更为深远、又更为具体的生活理想状态,生态表达着状态最佳的同时,更关注过程的最佳,承载着可持续发展并调节最佳的使命,而绿色就突显了直观、具体和当前的实现,虽然表达着对理想状态表现的深意,相比于生态来说,表现出“静”的成分远大于“动”的成分,对表面的关注优于生态,可以认为是对生态这种抽象和深远的简化表达与形象化的静态描述。
|
||
三、标准对绿色生态贡献
|
||
绿色与生态,虽然是人们最好的生活向往与努力方向,但这种状态往往处在意欲之中,是一种理念之想,似乎有一种散文诗作的意境表达与心领神会的旷怡之感,其过于宏观而有些望尘莫及,有时犹如浮云。如何使这种能够享受于我们具体生活中的概念和愿望落地成型,显然就归于标准化的范畴了。这一点,迄今为止,需要国人充分的体味与认知。
|
||
标准,是实现一切有益于生活与发展的基本工具和抓手,是高级社会不但不可轻视、还要不断加强和提升应用能力的依赖尺度。标准的原意是“目的”或者“标靶”,随着社会的发展,因标靶本身的特性,便衍生出了“如何使之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规则”之意,从而将“用来判定技术或成果优劣的根据”广泛化,就成为用来判定是否是同一事物的根据。技术意义上的标准就是一种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统一协定,其中包含可以用来为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制定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其目的是确保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符合需要。标准往往对应该严肃对待的方面(比如机器和工具的安全、可靠性和效率,以及材料、原料、玩具、医学设备等)有深远影响。
|
||
农业标准,是标准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标准群体。这是因为,农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完全不同于工业类。农业标准规定的是复杂农业系统中某个关键点、关键段或者关键环节,农业标准只能对所规定的范围尽量地精确化,而无法做到无误差。因此,农业标准是农业科学成果、技术成果和农业实践经验的集成、概括和总结,是最难研制的标准类群。农业标准的研制目的和目标尽管与标准相同,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但在研制中更多关注的是其应用的有效性和效益性。
|
||
农业标准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因为研制、发布及实施农业标准的过程,就是农业标准化。只有农业标准化,才能使我国农业跳出传统圈子,迈向现代领域,齐身世界之林;唯有农业标准化,才能真正整合和引导社会资源,激活农业科技要素,推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加速技术积累和科技进步,加快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
绿色支撑着农业,农业以绿色为其发展的基本资源和前提,成为农业永续前进的源泉;生态是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绿色力量展现的最佳平台;良好生态意味着绿色最大能动的发挥,体现了农业最佳过程的展示,加固了人类生存的基础。在良好的生态系统中,绿色是关键,农业是核心,人群是动力(人类对地球生态圈的持续作用最大)。那么,要获得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环境与发展,左右生态之动力的人群,用什么能力使之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很显然,在绿色、生态的向往之中,唯有标准这一个抓手,才能够落实理想的行动。
|
||
标准是人类对于绿色和生态向往落实的唯一抓手。农业是人类通过标准实现良好生态与真正绿色的最佳平台,农业只有依靠先进标准的落实,才能完成真正复杂系统中的农业使命。在经济社会,标准和标准化,是使绿色与生态理念落地、现代农业腾飞、最大利益获取、国家安全提升的实现工具。“得标准者得天下”,是有其深奥的道理的。
|
||
四、安全的农业保障
|
||
安全的词意广泛,任何时空均有体现,其本意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可见,安全有大有小,有明确的参照,并在一定范围区分级别。安全是一种状态,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是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人类整体与生态环境之间,在资源利用方面能够和谐相处,互不伤害,最好形成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那就不存在任何危险的危害隐患。缩小空间范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团体、每一个人、甚至具体到分子水平,均有同理的安全问题。当然,我们生活的生态系统及其之中的任何生物,均有以自身为出发点的安全问题。
|
||
安全在农业上,体现于领域的全方位。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就是粮食安全,接下来的安全,当然是质量安全了。至于意外所成的不安全或者安全保障,毕竟是意外问题。这里只想聚集于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生产领域,主要从绿色与生态角度切入,围绕产业,面向现代,和谐生态,解决“三农”发展中人们关注的基本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展开讨论。
|
||
安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过程,这是安全的质。即具有特定功能或属性的事物,在外部因素及自身行为的相互作用下,足以保持正常的、完好的状态,免遭非期望的损害现象时,才是安全的。安全的定量描述,可用“安全性”或“安全度”来反映,可用≤1且≥0的数值来表达[11]。
|
||
农业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是保障过程安全、牵涉人群健康的大事件。农业安全即是国家安全,其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基本物质安全息息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则与健康安全、社会安静以及经济信誉直接相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健康、保平安、保人心的工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要从农产品生产过程做起的细腻活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用现代理念、现代手段和现代展现的方式,加以落实。那么,如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落到实处、以细腻的活路对待、体现现代品味?显然只有标准化的道路是唯一可通之道。因为,只有标准化,才能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键乃至全部系统,加以最佳规定,为落实的一切行为提供刚性约束,直达事先设定的理想目标。
|
||
五、互联之核心稳定与运行
|
||
通过以上表述,我们会明显地感受到,绿色、生态、标准与安全,不是独立存在,又在体现各自特色,是对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从不同的角度所成的视角进行的表达和描述。
|
||
我们向着发展和高阶的目标挺进,不难看出,绿色给人们传递的平静、舒坦与和雅的信息,满足了人们生活状态的眼前需求,成为人们长期试图拥有的期望与理想;生态则从内部质的角度、运动的持续稳定和长期展示这种理想绿色存在的方面,支持和满足了人类的美好夙愿;安全,从正的方面体现了绿色和生态的状态及过程的正常与完好,从另一方面则为使这种正常与安全的状态、过程持续下去,需要必需的保障手段所透露出(或者提出)的明显要求。
|
||
显然,要做到绿色、生态和安全这三个方面的平稳、和谐、持续与一体化,保持和介入的唯一方法,必然是标准化了。这是由标准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为获得最佳效果,使所规定的任何过程或状态必须以投入最少、过程最简和效果最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并要求其时刻保持在最佳的系统运动中。
|
||
六、结束语
|
||
“得标准者得天下”,已经世人皆知。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国家发展,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很少知晓标准化。加入WTO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上有了正当资格,然而齐身的标志之一,就是标准工具的应用,不但体现了交易的手段先进性,更展示着民族发展的水平。诚然,我们在这一阶段的应对,有一定的困难,暴露出几千年积累中的一些不足——没有标准。这不得不从文化体系中反思我们的行为。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表达简单,内涵复杂,大体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所成的内涵,常常会深深地嵌入到人的骨髓中,有意无意地左右着人的思维与行为。
|
||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面向国际,行使大国责任,承担大国义务,具备了深厚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和使用国际通行的一些规则,标准化是首当其冲的要务,认知和操纵绿色、生态和安全的整系统体系,又表达了民族的见识和能力的长远性眼光。因此,在快速的数量发展进行了一个段落之后,应当以深思、稳重和远见的眼光设计、落地农业标准化。
|
||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
||
引言
|
||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竞赛推动着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在发展,充分展示着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角力与竞争。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屈辱史,使得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深刻认识到新的世界格局下“落后就要挨打”的普世原则,从清末的变法、洋务运动,到国民革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直到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尽管这中间经历了战乱以及“文化大革命”之类的挫折,但是,现代化建设这条主线依然清晰明确,即使其间有停滞、有偏离、乃至有倒退。在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清楚认识到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明显滞后,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分析与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演化的历史进程,认清其面临的挑战,寻找出其中的制约因素以及可能选择的对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一、农业现代化的正确认识
|
||
人们往往更多的将农业现代化看成为一种结果,其实,农业现代化是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农产品商品化的前提下的一种进化过程与手段,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所以,它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正因为如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就有了不同的解读。近代以来,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发展,从清朝末代科举状元张謇在江苏南通尝试发展现代农业,并在国民政府农商部长任上颁布系列政策法规,30年代著名的农学家钱天鹤提出“农业与教育、科研、工业、商业、金融、贸易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到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引导它们(农业与手工业)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1959年4月提出“农业的根本的出路在于机械化”1961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将“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1966―1976年期间的农田水利化,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1985年粮食由“买难”变为“卖难”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6年初国务院发布《农业科技发展纲要》,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加入WTO为标志,连续的中央1号文件从城乡工农协调发展的角度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面阐释了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同年10月中共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两个转变”的农业现代化路径,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及2013年中央1号文件,更加注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拉动和影响,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思想。由此历程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分水岭,此前是带有明显理想主义色彩的、封闭式的、自上而下的命令模式,此后,以提高生产力的务实态度,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多的释放基层农民的活力和农业组织的效率的市场经济模式,由此,我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注重从农业生产基本要素,到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终极目标等方面来系统的理解农业现代化,充分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传统农业逐步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
||
所以,在当今世界格局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包含“以满足市场为导向,农产品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以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和农民素质为支撑,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为拉动力”的主体内容,其必须具备以下的四个主要特征:
|
||
第一,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相融合,与城镇化、工业化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资源共享,互促共进,同步协调发展;
|
||
第二,农业现代化必须有力推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资源利用率,在保持土地可持续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出率,为工业化提供原料和劳动力,拓展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加快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
||
第三,农业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工业化强大的技术和物质生产能力和信息化优势,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效益,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推进城镇化发展;
|
||
第四,农业现代化必须更加凸显农产品(粮食)安全、突出农产品质量、重视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发展之路,建设可持续农业,实现强基固本。
|
||
二、我国确定的农业现代化目标
|
||
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这就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为此,我们国家确立的农业现代化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12]
|
||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
||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巨大且还在扩大。
|
||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进行计算,截至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差36年,更加危急的是这种差距依然在进一步拉大,加上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抗灾减灾能力低的问题更加凸显,随着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资源加速从农业和农村向工业和城市流动,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能力遭受着严重的削弱。
|
||
2.农业效率与效益严重偏低。
|
||
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农产品商品化率的低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加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造成农业效率与效益严重偏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仅为美国和日本的1%,就国内而言,与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2010年已达5.8倍,造成农村与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超过5倍以上,农业的比较效益差的矛盾非常尖锐,弃农撂荒问题日趋严峻,“将来,谁来种地?”正在演化为社会问题,如此低下的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融入国际竞争。
|
||
3.我国对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依存度不断上升,与国内农产品难卖风波日盛的矛盾在加剧。
|
||
入世以来农产品净进口直线上升态势明显,2012年我国粮食(包括谷物、大豆等)进口量总计8025万吨,以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约5.9亿吨来计算,进口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4%,远远超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规定的5%目标,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国内农产品难卖事件频频爆发,维持农业生产的底线不断被打破。
|
||
4.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
||
人口的自然增长,预计2050年我国人口可能达到15亿左右,加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对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刚性增长加速,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上升,但是,我国目前的人均可耕地面积和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0%和33%,土地、水等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将继续加剧,供求平衡保障的难度继续加大,另外,工业不良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农业自身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形成的污染,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安全遭到威胁的同时,也造成农产品品质安全保障的压力日益艰巨。
|
||
5.农业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
||
“抽水机式”的农村人才输出机制使得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386199部队”加上残疾人构成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农业劳动力的年龄和素质结构问题日益凸显,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不足问题逐步显现,这与未来三四十年内每年必须转移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下降到0.31亿左右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尖锐的矛盾,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存在严重缺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极为艰巨。
|
||
6.全球粮食安全趋紧境况下的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
|
||
国际农产品市场投机炒作及传导影响加深,我国还没有能够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体系与机制,导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在增强,另外,由于受片面粮食安全观影响,命令经济制度下形成的储备体系与机制,造成我国的政府粮食储备量全球最大,巨大的财政负担、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剧,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的比较价格,同时,农业生产的投资效益长期低迷甚至为“负”,严重影响了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侵害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扭曲的市场供求与价格生成机制,拖累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
||
其他还包括诸如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土地资源配置的土地制度改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需要的巨大社会工程投入,农村义务教育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农村现有的管理体制落后,包括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户籍制度,农民政治、民主、土地财产等权益的保护,缺乏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合理安排,全社会尤其是农民滞后的现代化观念,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现代化的意识等,共同构成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挑战。
|
||
四、形成挑战的制约因素分析
|
||
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不难发现,农业是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更是一直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和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努力实现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那么,怎么会出现如此不断增多的一系列问题构成的严峻挑战呢?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其中不乏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演化成为尖锐的矛盾而变成问题,其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
||
首先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启程受原苏联体制的影响,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一个落后农业国如何进入工业化?必须要有足够的提取剩余的资本原始积累,当时只有从农业来。薄一波在《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回顾》中说:要搞工业化就得让一部分人做出牺牲,中央认为只能……从农业集体化开始,在此背景下,搞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化的农业、农村、农民改造,国家把大部分资源和政策向工业领域和城市方面倾斜,实行“以农养工”的“剪刀差”模式的经济政策,仅此,从1953年开始到1983年取消统购统销政策,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超过6000亿元(《农民日报》,2009-11-02)温铁军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算了一笔账,新中国成立60年,城市和工业从农村提取包括了劳动力、土地以及工农产品剪刀差总值超过17.3万亿元,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中国全部出口中80%以上是农产品和以农业为原料的加工品。同时,由于这两种政策的强力实施和推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几乎停滞,最终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滞缓,并且,这种思维观念并没有随着我国在20世纪末期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而发生根本性改变,直到现在它依然影响着我们。
|
||
其次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没有能够完全建立起来,特别是政府还没有真正学会用市场的法则、规律来规范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政府热衷于行政干预,越俎代庖,坊间热衷于潜规则,暗度陈仓。正如吴敬琏所说“虽然我们在一些重要的交易活动上都是通过市场来进行,但是改革资源配置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就是原来命令经济中政府的力量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个旧体制的遗产仍然严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土地、农产品、农村劳动力三大资源所形成的巨大财富,成为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及部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阻力。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就是明确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就是最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直接意味着农民将有权力、有机会、有条件将这些资源资本化,完全可以按照市场自身的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政府及部门在其中的作用将显著减少,可攫取的灰色利益包括腐败的滋生将淡出,尽管我国在20世纪末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颁布《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但在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进程更加显得滞后。
|
||
第三个方面的因素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以法制、民主为主体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应该是积极的、正能量的,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的根源,就在于对应计划经济建立的政治体制与三十多年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发展的冲突矛盾所至,就是“反作用”的消极因素及负能量制约所致,几千年的历史,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的经验与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农业是一个高度依赖生产者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维系的行业,必须以维护农民的权益为基础,必须给农民充分的市场自由选择决定权,现代化农业需要结集社会上的一切优势资源发展农业,这就对农民的生产资料(土地、水、山林)、生活资料、经济财产权属性为基础的政治权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民主、法制为主体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建立适应现代化建设这个市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体系,更好的发挥政治体制对经济基础建设的反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推进现代化建设。
|
||
五、应对挑战的选择与对策
|
||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纷纷献计献策,有人强调要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和带动作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人认为要从培育发展新型主导工业产业、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出发,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来提升农业现代化,有人认为要从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完善城乡社会管理的机制体制、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来带动农业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大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形成了多视角的策略与建议:
|
||
科技视角: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为主,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改革,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农产品良种培育,创新农业生产技术,研发适用农业机械,努力促进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耕地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节水灌溉,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性农业技术,加快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和应用,改革农作物耕作方式。
|
||
金融投资视角: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深化农业金融改革,建设多元的现代农业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改革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和方式,抓紧研究制定《农业投入法》、《农业信贷法》等法律法规,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强化农业补贴,健全现代农业的长效投资机制。
|
||
基础建设视角:深化农业水利改革,建设现代水利体系,形成投资多元、管理科学和经营“非营利”的水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加强和改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性,提高农业劳动效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
||
组织建设视角: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同时强调龙头企业、社会服务化组织的带动,以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为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不断提高对农户发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带动力,支持多种社会力量兴办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改善农民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农业职业教育、鼓励大专院校农林专业学生去农村发展,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同时,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与工作质量为基础,保障农民工权益为抓手,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来支持农业现代化组织建设。
|
||
制度建设视角: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来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来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在健全法规制度、改革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市场结构、改进管理方式、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来完善农产品市场制度。改革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重要农产品国家储备制度、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系统,确定农户最低保护性收入,加强农民增收支持系统,要建立覆盖城乡、覆盖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都能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来完善农业宏观调控制度。
|
||
以上林林总总的对策建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乏许多真知灼见,对我国今后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但这些似乎缺少了一个能够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融通全产业链主线的操作基础平台,这就好比电脑里拥有很多的应用软件,而缺少WINDOWS平台的支撑,使得如此多的对策与建议既显得凌乱而无章法,也使得许多的建议对策只能够停留于形式无法实施运行,甚至造成偏离了农业现代化的宗义,误入了为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怪圈,也正是因为此,才使得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越理越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
||
六、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抓手与突破点
|
||
开宗明义地讲,农业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充分的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根本性的保证就是农民权益获得保障,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作用,所有诸如采用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制度、组织、管理等,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与维护这个保证而采取的手段。从构成我国农业现代化挑战的因素分析来看,主要原因是土地、劳动力、农产品的非完全市场化,尤其是农产品作为土地、劳动力两大资源价值转化的载体,未能够透过完全市场化的机制实现其赋予的价值,从而使得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保证的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作用受到打击,进而逆向推导形成如此之多的“三农”问题,构成对农业现代化的严峻挑战。所以,当务之急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赋予农民在农产品定价方面的平等话语权,最大程度的让农产品卖出合理的好价钱,同时要通过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产业化、社会化,最大程度的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从根本上保护种地农民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一要求,从追求供给方和需求方权利平等出发,以合理配置全国农产品资源为目标,以为中国农民(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创造平等的贸易机会为使命,以建立农产品安全供应链为宗旨,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促使农民主动积极的按照比较优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中国优势农业产业带的形成,以市场流通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引导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
||
如何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呢,我们研究认为,必须着眼于现代服务业革命的潮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借助电子商务方式,运用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用电子信息集聚贸易主体,降低交易成本,无限集聚包括农民(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在内的海内外贸易主体,提高空间集聚效率、广泛集聚交易信息,同时,在统一的交易规则下实现农产品交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实现农产品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定价体系,[13]。为此,上海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他们凭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优势,成立了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CCBOT),他们采用互联网与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建立了农产品的交易平台,组织全国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通过网上直接进行农产品交易,支持全国农产品的上线交易——“百县百品”工程,再以全国已经形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接点——“联通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时交易系统”工程,农贸市场、超市、连锁店为落点,采用“竞价交易(招标、拍卖)、挂牌交易、专场交易、中远期交易、网上商城”多种交易模式,满足农产品贸易的多层次、多规模、多种类、多变化的需求,成就国家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结算中心、定价中心、资源配置中心,这之中,现代技术与现代管理是手段,政府依法监督是保障,同时,要与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形成对接,相得益彰,共同发挥作用,融会贯通整个产业链,以此为核心构建起中国农产品流通新体系。
|
||
总之,农业现代化建设本身就是具有历史挑战性现代化建设中最具有挑战性的,必须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去实践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重大的难题,都只有靠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和法制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才能够解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必须始终坚持保护农民的权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作用,这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
||
参考文献
|
||
陈佳贵,等.2009.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
费建.2010.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定价体系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根本保障[M]//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商品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费建.2010.科技构建农产品流通新体系 破解农业投资老难题[R].科技与投资.
|
||
费建.2011.农产品流通新体系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8).
|
||
费建.2012.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破解“将来,谁来种地?”难题[J].理论动态总1932期.
|
||
费建.2012.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经济要参(37).
|
||
费建.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流通新体系,保障农民收入稳步增加[EB/OL].求是理论网.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R].
|
||
简新华.2007.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专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李克强.1991.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3).
|
||
宋洪远,赵海.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R].
|
||
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M].北京:东方出版社.
|
||
约翰·梅尔,1988.农业经济发展学[M].何宝玉,等,译.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
||
赵弘.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N].农民日报,2012-12-04.
|
||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R].
|
||
中国食品安全信用危机和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构想
|
||
一、中国农业食品产业的内外语境分析
|
||
(一)中国由食品而引发的危机
|
||
从三鹿到皮革奶,再到最近的新西兰恒天然奶粉事件,中国的食品安全及食品产业一再的触动国人的神经底线。中国老百姓吃饭问题到了一个拐点。吃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话题。孔子说:“食色,性也。”中国人见面打招呼还保留着“你吃了没有”的习惯。这些都表达了中国人对食物的重视。但是今天国人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已达到史无前例的峰值。我们知道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人对国产奶粉丧失信心,海外代购奶粉于是成为一个产业,包括澳大利亚、欧洲及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大陆消费者奶粉禁购令也屡屡成为媒体话题。[14]
|
||
与此相应的是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也是史无前例的。2013年3月“两会”上,对食品安全体制又进行了一次大改。食品监管权力大部分收归到先升格为正部级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应地,《食品安全法》的大改也在紧锣密鼓中。李克强总理2013年5月份访欧,第一站去了德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强调要在农业、粮食、食品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15]第二站李克强总理去了瑞士,他亲自考察当地农场,学习借鉴瑞士的食品安全管理之道。笔者认为中国的食品问题从微观框架上可以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粮食安全,第二食品安全质量。前者指的是食品量上的安全也就是能不能吃饱;后者指的是质的安全性,就是吃了会不会有健康隐患。中国拥有世界22%的人口,可耕地只占世界7%。工业化城镇化加剧了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及其他资源的竞争和食品产业环境的恶化。正是在这个节点上,中国正在讨论《粮食法》的可行性,并于2009年实施了《食品安全法》。这两部法律正是为了解决中国食品国家战略的最核心的两个问题: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
||
改革开放的中国30年实质上是工业和贸易立国。在巨大的财富积累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恶化。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的数据:中国3亿亩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经济发达地区,土壤污染尤其严重。比如广东,清洁土壤只有11%,轻度污染占总耕地数量的77%,重度污染土壤占总量的12%左右;太湖流域,有1/3的耕地受到了污染。[16]受全球经济乏力及国内成本上升的影响,中国工业化开始减缓。中国的土地面积是不变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向农村蔓延,将农村耕地转化为城市用地。这样必然导致中国以前设定的所谓18亿亩耕地红线被打破,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同时城市化带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人口污水垃圾,这些都会加重中国本已脆弱的耕地污染。
|
||
世界主要产粮、食品大国早就摩拳擦掌;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不断累积的中产阶级使得它们更是对中国市场蠢蠢欲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食品产业已成为世界食品产业大国竞相争夺的市场。如果我们把中国老百姓吃饭的问题放在一个更宏观的国际领域,这就变成一个更宏大的国家战略性问题了。美国以其强大的生物技术为基础在中国推介转基因食品,加拿大等附随美国;欧洲以其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及精耕细作之传统在中国推销它的地理标志、有机食品;而处于亚太边缘地带的传统农业大国澳大利亚则见缝插针正与中国商谈自由贸易协定降低食品出口到中国的贸易壁垒的可能性;甚至巴西、阿根廷等与中国发展阶段类似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入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序列争夺中国市场。
|
||
(二)世界食品产业大国竞相争夺中国市场
|
||
中国的食品安全是一个源头生产端污染问题。本来治本的模式是源头生产加工端事前治理,但是这不是一时半会,也不是立即就可以见效的。所以监管者就把监管力度放在最终产品检测上,走的是一种事后监管。
|
||
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笔者把食品产业理解成三张牌,分别用三句话来形象概括:首先是吃不吃得饱、然后是吃了会不会拉肚子、最后吃不吃的让人羡慕嫉妒恨。这三者可以理解成代表了三种由低到高的不同需求,中国都提供巨大消费市场驱动力。前两个是每个中国人都会想要的最基本要解决的问题。后一种是把吃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和身份的张扬,最明显的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葡萄酒热。
|
||
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安全变得更加脆弱,新近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要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进行进出口调剂。当今世界,食品产业存在两种主流声音,分别由美国和欧盟来引导。前者以新技术(转基因、纳米等)为导向;后者以文化及传统(地理标志食品、有机食品)为导向。
|
||
笔者认为世界食品产业大国竞相争夺中国市场,有着它的必然性。它是在中国特定发展阶段释放给其他国家(地区)的一种产业利好。美国转基因技术的成功,使得其农作物生产技术专利垄断化,如大豆等农作物价格低廉正在挤兑中国传统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的市场空间。[17]三鹿奶粉事件影响,新西兰、澳大利亚特别是新西兰,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乳品、葡萄酒等出口总值飙升。[18]欧洲食品巨头如瑞士雀巢、法国达能等通过形成品牌联合大举争夺中国市场,比如法国宝乐力加世界酒业大鳄收购了澳大利亚的杰卡斯母公司,然后在中国宁夏购买当地一品牌落地中国生产葡萄酒。宝乐力加利用其在中国市场优势,做品牌推广,生产则借力杰卡斯的生产团队,输出生产性管理。法国达能集团也有类似品牌抱团进入中国的策略。可以说当今中国食品已经到了产业拐点。这个拐点是由于中国产业的内外交困两重性决定的。在内,中国食品产业的三张牌,张张有危机。对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眨眼就十来年了,国外食品产业进驻中国的壁垒打破是将来发达国家进攻的一个主要方向。强势的国外品牌注入,这个趋势不可避免,中国必将面临来势汹汹的各国竞争者。
|
||
二、中国农业产业化战略构想
|
||
(一)产业化总论
|
||
农产品、食品产业链是一个深度长度链的产业,可涵盖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食品批零及餐饮。笔者认为中国内陆省份是中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核心战略区域。这是因为,与发达工业省份如广东、江浙一带相比,内陆省份由于工业的后发性,工业与农争地性不是那么明显,耕地保有量高,所以有大宗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潜力,从而保障了中国农产品、粮食生产量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则是内陆较少的工业化也使得耕地品质比工业化发达的省份要好,这就为高品质的农产品如绿色有机食品、地理标志食品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中国内陆欠发达省份如贵州、甘肃、宁夏等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内陆省份的农业食品产业自动自发的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事实上,就农业产值而言,沿海省份如山东就是个特例。最近澳大利亚与中国联合做了一个《为将来而食:澳中关于加强农业投资及技术合作促进粮食安全联合报告》。[19]报告显示:山东省2010年的农业产值在6651亿人民币,而同样是农业大省的内陆地区安徽省是2955亿人民币左右。山东的农产品优势在于大量的食品出口创汇。
|
||
笔者认为大体上中国农业大省按贡献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粮食安全型、特色产业型和混合型。粮食安全型比如河南大规模种植小麦,东北三省的水稻种植等都是中国无可辩驳的粮仓,为中国的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特色产业型比如宁夏贺兰山东麓及甘肃的武威利用气候地理优势发展葡萄酒产业,这种特色农业服务于中国食品安全不断恶化、民众对食品安全质量期望值日趋增高的语境,具备现实意义。混合型集大成者如山东。山东省如寿光的蔬菜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同时如上所讲,山东的农产品出口创汇也劲头十足。内陆的湘鄂赣三省农业地理位置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上接长三角,下承珠三角。可将农产品产业化集群化作为战略目标,借助本地资源,让湘鄂赣成为两个三角洲的全天候厨房,完全具备调节中国粮食丰歉及发展特色高品质农业的潜力。三者关系可以由如表1表示。
|
||
表1 中国农业地区战略贡献类型表
|
||
粮食安全型的地区在未来还是中国大宗农产品的主力军,这些区域有培育农业大型企业的土壤。特色产业型优势明显的地区应该考虑提升其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未来应该考虑培育地方小生产者精品型农业合作组织,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者不一定追求大,但要在品质品牌上做文章。而混合型可在做大做精上同时做文章。
|
||
中国农业产业化在未来肯定要不断地创造土地集中化经营可能性,这也会因此催生出产业农民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粮食安全型生产区域。机械化操作、公司化运营可能会不断的解构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现今中国的粮食收储几乎由国企垄断,比如中粮储和种粮集团等国有公司。这些带有政策政令性的公司也使得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收购能相对从容地捆绑。而在特色产业型地区,中小农业企业或大型合作社将会是一个趋势,而这也会催生中小额农业贷款的需要。笔者认为未来民营外资也是可以进入中国农业产业化分得一杯羹的。相关联的农业服务业肯定会随着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应时而生。比如农业金融、保险,种业、化肥农药等技术开发也会变得更加的规范化,这也是未来资本进入多元化的高发领域。比如传统农业国澳大利亚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机遇,澳新银行(ANZ)现在已经进入重庆专注农业开发,在梁平县设立一家全资村镇银行——重庆梁平澳新村镇银行有限公司。中国农业产区可以在借鉴工业开发区的经验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农业开发区,开发区将成为现代农业的立体样板,根植并服务于农业。
|
||
(二)农产品特色及质量战略:以地理标志为例
|
||
1.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总览。
|
||
中国在加入WTO前后,将地理标志保护的立法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但中国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没有像欧洲一样进行细分保护。欧盟对葡萄酒、烈酒的地理标志的保护是与其他农产品分开进行单独立法。[26]而中国是所有农产品一视同仁统一立法进行大类的保护。也就等于说,没有特殊农产品进行特殊的地理标志保护。但是在加入WTO以前的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内销与进口农产品是分开立法的,现在这个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可是现时面临另外一个巨大的体制问题是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大一统的完善的政府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中国的地理标志保护注册登记各自为政。工商部门、质检总局和农业部都有自己独立的地理标志登记制度和相关的法规。1994年将地理标志纳入商标法律保护范畴、1995年开始接受地理标志注册申请,这主要是工商部门实施的管理,并形成现在的工商总局商标局下的中国地理标志,见图1。
|
||
图1 工商总局商标局中国地理标志
|
||
后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公布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1年公布的《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这些有关地理标志的保护是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公布的,还是承袭了内外贸产品分开管制的体制,这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相违背。所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为质检总局之后,2005年又出台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一直沿用到现在。于是形成了在质检总局管理下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见图2。
|
||
图2 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
但是2007年12月农业部发布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登记制度,于是就有了农业部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体系,见图3。也就是说,早在1993年修改商标法实施细则时,中国已把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纳入商标法律保护体系,从而形成最早层面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但政府其他部门开始扩张伸入这个层面的监管。1999年,国家质监局推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尔后于2005年升级为地理标志产品的登记制度,国内地理标志注册管理呈现出双轨制。很有意思的是,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曾于2005年4月28日致函质监总局,明确反对《商标法》对地理标志保护做出明确规定的基础上工商部门建立了一套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的情况下,质检部门再另行独立门户;但质检总局还是于2005年7月15日,强制推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部门法规。而农业部于2007年也出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部门规章。至此我们看到一国之内,地理标志管理有了三套体系。现今的体系,更像是在相互竞争,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依靠其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政府职能走出了国门,与欧盟交换地理标志认可,这让外人误以为质检的地理标志是中国唯一的。而工商部门的地理标志由于其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政府职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上取得认可地位,所以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工商部门的地理标志似乎又是正牌,系出名门。农业部门的地理标志因为挂着农字,地理标志就是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国人在心理上似乎又会自动认为农业部门的地理标志才是门当户对。应该说三个部门介入地理标志管理都有业务上的合理性。但从节约行政资源及产业发展角度上说,这是资源的浪费。
|
||
图3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
2.国际背景下的中国地理标志保护。
|
||
必须注意的是,在质检体系中的中国原产地域产品这个概念基本相当于欧盟法里的受保护的原产地名称,而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则相当于欧盟法里的受保护的原产地名称与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两个概念的合体。也就是说2005年新法从“原产地域产品”转换到“地理标志产品”概念,中国对受保护的地理标志概念进行了延伸。显然按欧盟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立法,受保护的原产地名称与受保护的地理标志在地理标志的保护上有着不同的实质内容,分开用不同的标识来区分;而中国没有做这个区分,一律模糊的统称为地理标志产品。农业部门和工商部门也基本是模糊的定义农产品地理标志。这种定义上的扩充显然是中国追随国际化潮流而动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
||
因为地理标志产品往往意味着高质量和随之而来的高市场美誉度、高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说就是能够卖到好价钱。所以不但是欧洲传统的工业国会感兴趣,新兴工业国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也在极力跟进。但是像美国、澳大利亚等缺乏历史的工业国,这些国家由于没有历史和传统,地理标志缺乏可附着点,所以丧失一定的传统话语权。于是这些国家的策略是一方面跟进地理标志的立法国际合作,保护本国一些有可能成为将来领头雁的地理标志产品;另一方面追求创新,打破传统成为他们对抗欧洲的地理标志的最好武器。而像中国、印度等有历史传统的新兴工业国,地理标志制度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附着。这些国家在地理标志的保护上,有点后知后觉,国内属于转型期,国际上的合作也处在萌芽期。
|
||
(1)澳大利亚酒业——一个后来居上的拓荒者。中国要追赶要学习,其中一个可能的参照系是后来者居上的澳大利亚酒业。早年的澳大利亚酒业默默无闻,而它也感觉到如果和欧洲人拼欧式意义的地理标志只有死路一条,澳大利亚一没有历史,二来地理位置偏僻,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工业政策世界组织信息喉舌都在欧美,所以欧洲至少在信息优势上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澳大利亚却有点穷乡僻壤的味道,久居山中人未知。所以澳大利亚走了一招跟随与创新相结合的路子。一方面不放弃培育自己的地理标志,澳大利亚的巴罗萨谷(Barossa Valley)经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打造成澳大利亚最为驰名的地理标志,其地位相当于法国的波尔多(Bordeaux)。但是,澳大利亚没有停止在这个点上,而是将地理标志的某些传统理念打破。欧洲的地理标志特别在葡萄酒方面,是将某地理标志下的产品和地方(家族)传承古法联系起来,原料、加工过程甚至是产品上市的时间都牢牢的由政府部门或半政府型的行业机构监控,严格接近古板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一方面保持了产品质量的连贯性传承性,也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创新。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澳大利亚把欧洲古法少有的葡萄品种混合酿造和葡萄地区间混合发挥到了极致,酿制的酒奔放活泼,令人耳目一新。
|
||
(2)中欧农产品地理标志合作。2004年,中欧世贸项目在中国启动,这个项目给了两地政府在包括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内的一系列贸易政策的谈判及互相了解的平台。在这个项目里头很大一块就是有关中欧间食品农产品的贸易。而食品农产品的贸易当中四个基本关注点之一就是地理标志保护。中国和欧洲在地理标志的保护上都非常感兴趣。两地都有广袤丰富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中国在传统中药食材、白酒甚至传统的特色鲜活农产品如苹果等,而欧洲在葡萄酒、奶酪、香精油等都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两地政府显然对开发彼此的市场充满兴趣。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2007年中欧双方启动“10+10”中欧地理标志互认项目,2009年6月11日和9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又分别发布公告,受理来自欧洲的两个著名地理标志产品——干邑和苏格兰威士忌在中国注册地理标志产品的申请。欧盟成员国贸易部长2010年9月决定启动与中国关于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的谈判。欧盟委员会将代表欧盟具体负责谈判。
|
||
很显然,欧洲作为传统农业的集大成者,特别是欧盟的统一农业政策,成员国抱团形成高度一致的农业政策,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上成为世界的领头雁。同时基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的高度关联性,某种程度上说,新兴工业国是被欧洲牵着鼻子走的。跟着领导走我们的总体方针战略是对的。
|
||
3.中国农产品质量战略的内修外引。
|
||
(1)中国还需要体制内清理门户。欧盟现在已经是27个成员国,一般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注册都可以统一归口到欧盟层面,而中国在一国之内对于农产品却要提供三种不同的独立门户的地理标志注册登记保护制度。从业务角度上说,农产品纳入农业部、工商局和质检总局的管辖都是说得通的。但同时运行着三种并行的地理标志注册登记造成某种意义上的资源浪费,对外而言,还容易造成混淆。如今我们的地理标志已经开始走出国门,政府理顺监管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种可行的路径整合这三个部门在地理标志保护上的注册登记得护,笔者倾向于让农业部来统领。欧盟也是由农业总司来负责统一负责地理标志体系建设的。中国的农业部原本就在推动农产品的三品,现在加上地理标志,就是其所常提到的“三品一标”具有农产品质量推广的协同背书效应。由其来推动具备行业直接关联性。这样,之前的三套各不相同的地理标志登记注册系统统一成一个。这个对内对外都是有益的。
|
||
(2)跟进世界,寻找自己在世界版图应有的地理标志地位。跟进世界是很重要的。中欧双方世贸项目和“10+10”中欧地理标志互认项目给了我们一个直接的学习视角。[27]但我们的学习还应该是更开放式的。比如最近我们看到印度虽然不是传统的葡萄酒酿造国家,2010年却决定加入世界葡萄及葡萄酒组织(OIV),为的是跟进学习。而中国虽然葡萄酒已经成为很大的一个新兴产业,虽然中国已经将自己的某些葡萄酒某些产区纳入地理标志保护,却至今没有一个得到世界认可,至今还只是徘徊在这个世界葡萄及葡萄酒组织之外。在国际组织和论坛上发出中国积极的声音,也一直是澳大利亚酒业的策略,也从而成为它制胜的法宝。如今印度也跟进这个策略。中国应该跟进,类似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及刚提到的世界葡萄及葡萄酒组织等相关世界组织,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
||
(三)农业特区战略:以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葡萄酒产业为分析点
|
||
1.农业特区的钥匙:促进体制内土地要素流通。
|
||
回想三十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要不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体制纠结。但是我们跨过去了,理由很简单,不跨过去,经济会垮掉。现在问题是,中国有没有为某个涉农产业而专门进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能性。要回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问自己:如果我们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不是就会到了农村经济垮塌的境地。笔者认为中国到现在还没有那一项涉农产业因为土地产权制度而到了垮塌的局面。
|
||
但是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到十字路口,我们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工业化,农业如果依旧还是走小农的老路子将极大拖累整个经济。现有的土地制度对农业的束缚体现在:土地要素的非自由流通约束了农业集群化、产业化,土地所有权的属性也使得非国有资本进入农业畏首畏尾。同时中国的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同步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用地与农争地明显,这就导致政府决策者对于城市资本进入农业存有戒心,极有可能,城市资本进入农业的本意未必在农,而是圈地改做非农用途,从而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
||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这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用地、城市人口住宅用地等成片开发提供了巨大便利。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城市化有很多方面的缘由。首先是中国先前的廉价贸易立国受到国外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萎靡,国内通货膨胀、生产及环境成本屡创新高的压力,原来从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需要安置;另一个方面,中国工业的现代化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对落后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和贫富差距,不利于中国稳定。用城市化来吸纳富余农业人口,让更多的农民洗脚上田,也是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集约化腾出空间。同时,一部分耕地会转化为城市用地,为满足城市化扩能的需要。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必然使得城市向周边城乡结合部及农村扩展。现有的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中国城市化提供了最大的政策便利性。
|
||
2013年中央1号文件似乎给了中国新一轮土地改革一个隐喻式的注脚,文件提到要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林地、草原)准入和监管制度。笔者把这条制度解读为土地要素有限流通。以前我们总是讲:“鲤鱼跳农门”,现在我们应该想象一下如何将鲤鱼回农门。笔者的理解鲤鱼回农门中的“鲤鱼”包括两个品类:一是人才,二是资本。人才不是问题,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但资本很是问题。这里笔者讲的资本问题不是钱本身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今天货币资本的积累已经是世界前列,然而资本进入农业是个问题,中国的产业投资钱本身往往不是问题,但就农业投资而言,体量大,收益缓,如果产权制度不明则投资心态不稳。
|
||
2.特色农业开拓农业特区。
|
||
2013年,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试点方案,这是东北粮食主产区争取到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政策试点。这是以地域行政区划为选取点来试点的模式。中国是可以选取特色农业的试点模式来争取政策试点的。特色农业比如葡萄酒产业可以拿来做文章。国家可以以葡萄酒产业作为特色农业选取农业特区,对特区内的某些农产如葡萄酒,国家给予放权,允许先行先试。在产权制度、产区规划等给予不突破集体所有制底线的任何自由,国家进行宏观指导,地方进行微观操作,发挥民间行业组织的力量,发展精品酒庄,辅以旅游及文化推广。2013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生效,成为中国第一家地方对葡萄酒产业进行相对全面的立法。内中也涉及了土地制度。条例的标签意义在于,我们或许要重新审视我们多少年都在实行的抑农重工的思想。不突破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这并不意味着葡萄酒产区的土地制度就因此而只能原地踏步,毫无作为。任何一种土地所有制本质上是财产,是财产就会有市场,就会有流转。葡萄酒产区应该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探索新型土地流转方式。西方国家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与葡萄园、庄园土地连贯性传承是绝对正相关的。因为土地对葡萄酒质量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探索上,大的葡萄酒产区要走在前头,争取国家支持和试点。但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中国葡萄酒产区本身就要有一盘棋的抱团。现在的问题是,笔者发现当今中国葡萄酒产区在这个问题上却往往后知后觉。笔者觉着一方面各大葡萄酒产区之间也存在竞争。大家似乎觉得不一定放得下自己的架子来互动。但是笔者觉得要影响中央决策,单一产区力量很是微薄。地方产区先互动结盟形成合力,自下而上才能影响顶层决策,让新型土地流转制度试点花落葡萄酒产业。而这当中,中国最有发言权的几大产区中,至少烟台和宁夏要形成“东西合璧,一唱一和”。
|
||
三、结语
|
||
中国食品安全信用危机以及日渐开放的市场格局,使得国外农产品更多地进入到中国。中国农产品生产因此而面临国内国外双重压力。中国内陆省份在中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该大有可为。其清洁土地及传统的农耕基础是其他工业立省型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内陆省份特别是欠发达省份如贵州、甘肃、宁夏等应该利用这个优势发展经济。中国应该力推两个战略:第一是推重农产品特色及质量战略;第二是引入农业特区战略。第一个战略,农产品地理标志极具产业价值,是提升农产品价格农民创收的好途径。超越食品安全,提升中国农产品质量,完善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是一个有力的手段。但是要走到这一步,中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中国的农产品质量战略需要内修外引。内修指的是政府需要花大力气把现在重叠的三级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整合成一级。外引是指我们要走出去,引入新观念和方法,优化我们自己的决策,发出中国地理标志的声音,推介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第二个战略,土地制度是核心,必须让土地资源适当的市场化流转,做到更好的配置来满足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需求。中国政府需要当初建立经济特区的勇气来建立农业特区,在土地政策、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农业特区充分的先行先试权利。
|
||
美丽乡村 幸福安吉
|
||
一、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共识
|
||
(一)坚持科学发展
|
||
安吉将科学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积极转变农业与农村发展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科学选择发展路径。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安吉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思路的创新、发展规划的科学落实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上。二是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安吉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点突出以农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兼顾发展与公平,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尊重农民的发展意愿,创新推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集中反映富裕起来的农民对全面发展的诉求。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安吉在科学发展中,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兼顾城市与乡村,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在发展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
(二)坚持生态文明
|
||
安吉坚持走生态立县之路,推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打响了生态经济强县、生态人居名县和生态文化大县的三大名片,实现了生态建设成果的快速转化,推动安吉和谐发展。一是坚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生态理念。在生态立县确立伊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污染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营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二是不断建设美丽生态环境。抓好生态河道美化工程,加大森林植被、生态公益林保护、经济林生态修复力度,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优美的田园风光,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品位。三是着力增强生态经济实力。以绿色产业为落实生态立县方略的首要载体,引领环境友好工业和低碳集约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
||
(三)坚持科技创新
|
||
安吉在发展过程中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绿色农业,增加了产品科技含量,现代科技成为现代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是积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产业科技研究与成果转化。对各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配套支持和专项经费扶持。二是不断探索,推进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起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四级联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三是依托生态科技,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创建全省首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为抓手,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推广标准化生产,推进“三品”认证以及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
||
(四)坚持文化融合
|
||
安吉将文化作为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积极推进文化融合发展,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坚持文化与环境融合,推进农村乡土文化的个性化展示。在县城生态博物馆中心馆的基础上,在各镇村建设精品展示馆,建成我国东部地区独具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群,将整个县域打造成展示安吉文化特色的无围墙的博物馆。二是坚持文化与农业融合,促进创意农业的发展。安吉积极将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之中,推进文化优势和现代农业有机融合,实现了农业内涵的不断丰富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三是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中国大竹海”等四条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为主线,把农家书屋、乡村剧院、乡村舞台、地域文化展示馆纳入文化精品观光带建设,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
|
||
(五)坚持富裕农民
|
||
安吉始终把幸福安吉建设的落脚点放到富裕农民上,以增进农民幸福为宗旨,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有效缩小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一是发展产业,富裕农民。安吉重点培育白茶、毛竹等特色资源性产业,鼓励农民利用农村特色风貌、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民生活场景,发展农家乐等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使农民致富有了产业支撑。二是统筹政策,富裕农民。安吉积极推行强县富民政策,积极引导农民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依法流转,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工资性收入;围绕家具转椅和竹制品两大支柱产业,引导农民发展家庭工业;实施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围绕白茶和毛竹产业,提供多种政策套餐,实现了农民收入渠道的多样化。三是完善机制,富裕农民。安吉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化合作社建设,使分散的土地资源得到集中利用,使企业、农业、合作社之间的利益合作机制不断完善。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盘活了农村低效资源,使之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资产。
|
||
二、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成效
|
||
(一)生态更加优良
|
||
坚持生态立县,保护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安吉城乡居民的自觉行为,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协调发展。安吉森林覆盖率71%,植被覆盖率75%,全流域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类标准,空气质量常年保持清新,空气负离子浓度均超过每立方厘米700个,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4%,是土净、水净、气净的“三净”之地。安吉被授予首个国家生态县、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安吉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实现了生态文明全国示范。
|
||
(二)产业更加发达
|
||
安吉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实现了农业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12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37.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41元,比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10.9个百分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农业及其涉农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60%。安吉是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成了一大批全国知名景区。2012年,接待游客87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8.1亿元,占GDP的27%。带动逾5.5万人从事休闲农业及相关服务业。绿色现代农业发展也促使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5%,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大幅提升。
|
||
(三)文化更加繁荣
|
||
安吉通过实施融合发展的文化战略,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也裂变出一系列新的文化要素,涌现一批创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安吉文化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安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安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六大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示范园区和重点项目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竹叶龙艺术表演亮相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法国和平艺术节,在更高舞台上展示了安吉风采。
|
||
(四)乡村更加美丽
|
||
安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了绿色产业、自然生态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成为安吉耀眼的名片,树立了乡村美丽,农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到2012年,安吉县累计建成“中国美丽乡村”179个村,美丽乡村创建覆盖率达95.7%,拥有12个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实现了浙江省提出的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安吉也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2012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也因此被浙江省委、省政府采纳,成为省委推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计划(2010—2015年)》,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
|
||
(五)农民更加幸福
|
||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时时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以农民为本的发展宗旨,农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95%以上的农民参加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形成“2公里便民服务圈”;99%的村庄实现了充分就业。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的丰硕成果,充分追求并实现着自我发展,安吉农民的幸福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
|
||
三、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启示
|
||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安吉认识到:安吉最大的优势、最丰富的资源是生态环境,最稳定、最有特色的产业是绿色产业,安吉的绿水青山,一定可以成为金山银山。安吉的实践启示我们,生态文明与农村人居环境的关系最直接,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绿色家园、发展高效的生态经济,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同步发展的道路。安吉实践的这一启示告诉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
||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
||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勾画出的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受到全国民众的高度赞誉。而早在2008年,安吉正式提出了中国美丽乡村的设想,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持续推进中国美丽乡村从理念转变为现实。建设美丽乡村就是建设美丽中国,安吉十八大代表宋昌美自豪地道出了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本质。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体现了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前瞻性。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和领头羊,也成为美丽中国建设最靓丽、最美丽、最具魅力的典型。安吉的创新实践启示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必然要求,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安吉实践也启示我们,要将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理念,纳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丰富美丽中国的建设实践提供支撑。
|
||
(三)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
|
||
安吉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与浙江省其他县相比较并不算高。但是,安吉农民的收入在浙江排名中等以上,在这样的收入基础上,他们的幸福指数却很高。安吉实践的这一经验启示我们,当人们收入状况达到一定水平时,物质财富的多寡不再是决定人们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唯一因素,优良的生态环境、充分的民主参与、丰富的精神生活、基本的社会保障等因素在幸福指数中的权重越来越大,人们对这些因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农村作为整体社会来发展,要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满足广大农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民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只有这样,农村才能和谐稳定,农民才能幸福安康。
|
||
(四)缩小城乡差距是推进城乡统筹的根本方向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安吉在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安吉实践启示我们,城乡统筹重点在“乡”、难点在“统”,城乡统筹重在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要始终坚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统一整体,要扭转重城市、轻乡村的建设倾向,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双轮驱动。统筹的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必须坚持以缩小城乡差距为根本取向,重视改善农民福祉,让广大农民均等地享受发展成果,使农村发展得更好更快。
|
||
(五)实施绿色发展是实现兴县富民的有效途径
|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有许多条道路可以选择,各地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科学发展道路。安吉始终把绿色产业作为基本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的路子。安吉实践表明,只有绿色产业才能兴县富民。依托绿色产业,既可兴县富民,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对我国绝大多数农业县来说,在注重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推进二、三产业发展时要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在产业发展、兴县富民的同时,优良的生态得以延续,进而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
||
四、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
|
||
(一)安吉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
||
1.建设美丽中国,为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
||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为安吉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丽中国,早已超出了生态命题的范畴,成为关系到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实现从美丽乡村到美丽安吉的升级跨越,确保美丽安吉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形成全国示范。
|
||
2.国家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安吉产业提升带来新机遇。
|
||
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吉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应充分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积极发挥安吉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确保安吉产业发展特色鲜明,持续领先。
|
||
3.国家高度重视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为安吉经济转型带来新机遇。
|
||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是我国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安吉必须在现有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找准下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转化,加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典型经验和实践支撑。
|
||
(二)安吉发展面临的挑战
|
||
1.县域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
目前,安吉经济总量在浙江省排名中等左右,县域经济总量仍然稍显薄弱。美丽乡村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公共财政持续投入压力较大。安吉的发展应在藏富于民的发展基础上,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持续开展。
|
||
2.新兴产业培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
安吉现有产业的发展多依托县域环境和生态资源,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安吉进一步的发展要找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县域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体系重塑,为县域经济更好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
||
3.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
近年来,安吉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总体看来,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安吉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
五、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对策
|
||
(一)着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
||
安吉应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特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新塑造更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和产业体系。一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注重实施智能制造战略。三是推进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四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创意产业。
|
||
(二)着力增强科技创新支撑
|
||
按照引进外脑、集聚资源、创建平台、注重转化、服务民生的思路,重点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引领、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二是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三是要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四是要重视集聚科技资源。五是要努力提升产业链的科技支撑能力。
|
||
(三)不断完善发展体制机制
|
||
安吉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安吉在进一步发展中要继续推进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创新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机制。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机制。三是继续推进人才和科技管理机制创新。
|
||
(四)持续加大投融资力度
|
||
美丽乡村建设是安吉新农村建设的长久之计,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依赖于稳定而持续的投入。安吉美丽乡村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大投融资力度。一是要继续完善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机制。二是要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三是要积极探索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
||
(五)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
||
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激发美丽乡村建设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安吉未来发展要继续推进文化建设。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二是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创意发展。三是要积极推动文化交流。
|
||
结束语
|
||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创新发展的成功典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持续追踪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及时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出现的新特点、新成效和新启示,能够为类似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借鉴。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新农村建设要勇于突破传统发展道路的局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才能促进农村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
|
||
现代田园城市 绿色和谐家园
|
||
一、蒲江模式的基本内容
|
||
(一)蒲江模式的基本内涵
|
||
蒲江县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城乡统筹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联动三次产业内生发展,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蒲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蒲江模式可概括为:以农为本、绿色发展,城乡统筹、三化同步。
|
||
(二)蒲江模式的主要特征
|
||
1.以农为本,联动发展,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共进。
|
||
蒲江县以生态为依托,以农业为基础,联动二、三产业发展,构建了以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低碳生态工业为主导、以生态旅游业为新增长点的生态经济体系。一是以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为导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挥自然资源与生态优势,突出科技支撑,优化基地建设,加强市场培育,推进品牌认证管理和创新互动发展,整体构建纵向一体、重点突出、布局合理、功能兼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覆盖县域的茶叶、水果、生猪三大农业产业带。二是以园区化、集群化、低碳化为模式,联动提升现代生态工业。依托绿色农业提供的原料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实施低碳生态化和园区集聚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一产”与“二产”的互动发展,带动休闲食品、包装印务、生物医药等关联产业向园区集聚,初步构建了以绿色食品加工业为基础的现代生态工业体系。三是以生态化、个性化、品牌化为特色,融合发展绿色休闲产业。以绿色农业提供的优良环境为本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服务和引领中高端、个性化消费为目标,打造蒲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域品牌,推动休闲农业特色化发展。
|
||
2.环境为根,绿色发展,推进城乡生态化。
|
||
蒲江县实施绿色发展,着力建设宜居城乡,有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完善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立足秀美的生态资源,加大保护与建设力度,完善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保护、发展和优化,为蒲江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优化县域布局,建设秀美城乡。立足绿色农业本底,着力优化县域空间布局,深入推进“产城一体”建设,形成由一个中心城市、一个小城市、十个特色城镇、一百余个新型社区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依托城乡系统互动互促,构建了“山、水、田、林、城”有机融合的新型城乡生态。
|
||
3.城乡统筹,三化同步,推动全域城市化。
|
||
蒲江县坚持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目标,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六个一体化”,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一是依托现代农业,推进工业高端化。依托绿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关联工业,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食品加工上下游企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的态势,走上了适合蒲江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农村社区化,开创特色城镇化道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分析农村就业和收入结构,坚持顶层设计和高位引领,坚持农村社区化、社区田园化的发展道路,着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互动协调,促进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齐头并进,形成了以统筹城乡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社区化推进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全域城市化的基础;三是强化产业化发展,推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着眼于农业高端化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基础,横向拓展农业功能,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会展和休闲农业等高附加值环节和新兴业态,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涌现出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品牌,推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
||
二、蒲江模式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
||
(一)科技支撑,市场驱动,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
||
蒲江县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依靠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三大动力,重点培育优质茶叶、水果、生猪三大支柱产业,促进了现代农业高端发展。一是坚持规模化发展,做大优势农产品产能。全县优质茶叶、柑橘、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20万亩、18万亩、10万亩,年出栏优质生猪120万头以上,建成全国名优绿茶、高端猕猴桃和优质生猪产业基地。二是强化科技化支撑,提升农产品品质。先后出台16个地方特色农业标准,全力打造标准化农业产业基地;积极申报和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不断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开展“院县合作”、引进与培育现代农业人才,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基础。三是突出市场化导向,提高农产品效益。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专合组织联动、专业市场拉动和品牌培育促动,推进市场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大幅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
|
||
在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的推动下,蒲江县实现了多种经营主体利益共享和协调发展,保障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目前蒲江县已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农业公共品牌3个,成功申报获得了“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和“蒲江杂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批准为茶叶、猕猴桃“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
|
||
(二)突出主业,完善服务,提升发展现代食品工业
|
||
蒲江县坚持“以农引工、以工促农”,实施“一产”与“二产”融合,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带动关联工业快速集聚,有力促进了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是科学规划新型工业体系,放大现代农业综合效益。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科学规划并持续推进食品工业和印务包装等关联工业的快速发展。新型低碳生态工业体系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最大限度地放大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产品效益。二是抓好园区建设,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及关联企业,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工业生态化与园区集聚化发展。三是强化政府服务,促进产城融合。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强化政府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引入市场主体办园区、吸引社会资本建城市,创新开展了寿安新城、成佳茶城“产城一体”建设,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
|
||
蒲江县现代食品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形成了食品工业和包装印务产业集约集群发展的局面。先后引进了中央猪肉储备冷库、七环优质生猪产业链一体化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中食、光明、日本伊藤忠、德国博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成了县城绿色食品工业园和轻工制造业基地,寿安川西畜产品加工和包装印务基地,成佳绿茶加工企业集群。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生态工业的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
||
(三)明确定位,注重配套,加快发展绿色休闲服务业
|
||
蒲江县围绕“成都休闲旅游基地”和“成都休闲宜居城市”定位,大力发展绿色休闲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向现代服务业跃升。一是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接待能力。不断完善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持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能力。二是项目带动,打造高端休闲品牌。高起点、高标准开发休闲旅游资源,先后引进了花样年大溪谷、保利石象湖国际乡村俱乐部、西来古镇开发建设等重大旅游项目,打造了一批高端休闲度假与乡村旅游景区。三是融合拓展,发展创意休闲农业。以文化润色产业、以景观改造农村,打造了光明樱桃山、成佳茶文化观光区、复兴猕猴桃观光区等精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四是产业联动,举办系列节庆活动。推出了“中国采茶节”、“国际猕猴桃高峰论坛”、“中国·成都柑橘采购商年会”、“中国成都国际樱桃节”等大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会活动,精心打造成都最佳乡村旅游品牌。
|
||
蒲江县依靠现代农业,联动二、三产业,推进协调发展,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三个70%: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休闲旅游业贡献了约70%的GDP,解决了70%的劳动力就业,贡献了70%的农民纯收入。2012年,蒲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3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1.8∶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蒲江县整体打造区域产业链条,推动了县域产业的立体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绿茶之乡”、“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等称号。
|
||
(四)城乡一体,统筹推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
||
蒲江县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轴心,着力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乡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一是坚持规划的龙头地位。完善城乡规划体系,重点开展城乡发展的顶层设计,推进乡村社区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互动,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互动。二是深入推进城镇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县城品质化开发、重点镇建设和一般场镇改造,不断完善城乡功能配套,建成寿安、成佳、西来等一批产业支撑有力、设施配套完善、城镇特色鲜明的生态田园城镇。三是全力打造现代文明乡村社区。通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示范建设,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培育和综合服务配套,加强民主自治引导,形成了和谐向上的乡村新貌。四是全面推进农村配套设施和服务完善。扎实推进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农村配套设施与服务不断完善,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五是重视城乡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提高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
||
通过建设和谐城乡形态,蒲江县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生态特色持续彰显,基本建成完备的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保护和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村镇饮水合格率均达到100%,绿化美化覆盖全域;形成了以绿色农业为生态本底,以河流道路为景观走廊,城市绿地与乡村农地渗透融合的优美城乡形态,实现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先后荣获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县、中国最佳生态养生地等荣誉称号。
|
||
(五)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增强新农村建设发展动力
|
||
蒲江县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发展动力,稳步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激发新农村建设活力。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经营权、集体林权等确权颁证,健全了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组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机构,提升了农村资源与资产的利用率。二是深入开展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构建了基层组织工作承诺、便民服务代理和信访代理的“一承诺两代理”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中心,党员之家、便民服务站、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为平台”的农村新型社区“一中心四平台”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了“村(社区)两委+议事会”的“2+1”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基层组织民主自治能力全面提高。三是不断深化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制定了分类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保障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制度和操作办法。近三年共投入专项资金1.24亿元,撬动社会资金2亿元,实施建设项目3000余个,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四是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主体,拓宽社会融资渠道,累计引进各类资金25.6亿元,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55个,惠及群众11.92万人。五是持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了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小额农贷整县试点,组建现代农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等投资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新引进金融机构3家,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
||
蒲江县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善了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城乡劳动力就业更加充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达98%;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17%,基本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初步建立了从学前3年到高中阶段城乡均衡的15年教育机制,荣获“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县”称号;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明显加快。在全国首创市级医院全面托管县人民医院,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一站式城乡医疗救助机制,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
|
||
(六)夯实基础,完善网络,推动新农村文化发展
|
||
蒲江县将文化建设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支撑,走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之路。一是强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围绕“建好一批阵地、抓好一批队伍、组织一批活动”的“三个一”文化发展思路,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文化网络,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管理人员配置,组建民间特色文化队伍,不断巩固农村文化发展阵地。二是重视发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潜在价值,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发展书院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古镇文化、佛教文化、休闲文化,推进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产业融合,建设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三是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为抓手,加快文化品牌创建及产业化推广,重点发展传媒、文博旅游、演艺娱乐、创意设计及礼仪服务、出版发行及印务包装、工艺美术品制作营销六大行业。四是推动农耕文化与农村文化发展。以产业特色为核心,以区域文化为内涵,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组建了100多支基层特色文艺队伍,积极开展各种农耕文化与农村文化活动,实现民俗文化与农业产业的有机融合。
|
||
蒲江县文化事业发展实现了以点带面,重心下移,形成了乡镇“十五分钟文化圈”,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文化产业发展日益繁荣,呈现出多种主体共同经营,各级市场规范发展,经营和发展环境活跃有序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生态田园为核心,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六大行业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形成了特色品牌,提升了蒲江整体形象,蒲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更加广泛。
|
||
三、蒲江模式的主要经验
|
||
(一)坚守一个“农”字,拓展了农业农村功能
|
||
蒲江县从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定地选择了以农业为基础、以生态为依托,发展绿色农业,联动二、三产业的科学发展道路。一是全面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纵深发展。蒲江县拓展农业生产功能,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农业;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着力发展景观农业;拓展农业的体验功能,精心打造休闲农业;拓展农业的交易功能,大力发展会展农业;拓展农业的示范功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拓展农业的文化功能,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二是深度拓展村庄功能,树立和谐新农村典范。在农业功能拓展的同时,拓展村庄居住功能,使之成为农民宜居宜业的家园;拓展村庄文化功能,使之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拓展村庄的养生功能,使之成为幸福生活的乐园;拓展村庄的休闲功能,使之成为观光休闲的公园;拓展村庄的经营功能,使之成为致富兴业的平台。通过深入拓展农业农村功能,蒲江县建成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
||
(二)突出一个“绿”字,推动了绿色生态发展
|
||
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虽然可以带来短期的经济快速增长,但长远看来是不可持续的。蒲江县县域经济从起步开始,就立足生态资源,坚持绿色发展。一是悉心保护生态环境。蒲江县将生态环境作为赖以发展的根本,将绿色作为县域发展的起点和核心,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拓展农业农村功能、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二是精心培育产业特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构建的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和协调共进的生态经济格局,协调发展的绿色产业成为蒲江县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根本特质,成为蒲江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三是全心建设绿色家园。紧密围绕和谐人居环境建设,实现生态产业发展与绿色人居环境的融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发展,在绿水青山、清新自然的生态中,建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的绿色家园。
|
||
(三)坚持一个“实”字,形成了三次产业联动
|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蒲江县坚持从县域实际出发,科学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一是科学规划,务求实际。科学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宏观统筹和脚踏实地的统一,从宏观层面上保障了产业的联动发展必须立足于县域实际。二是兴业富民,力求实惠。立足农业,联动发展,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战略,以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和完善振兴县域经济,使农民在发展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三是创新发展,务求实效。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转变发展机制和发展方式,各种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得以竞相迸发,切实转化为新农村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效。
|
||
(四)强调一个“统”字,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
|
||
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蒲江县全面协调城乡发展,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统筹了城乡资源利用。坚持盘活现有资源、激发内生动力,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产权制度改革撬动新农村建设,鼓励城镇资源支持农村发展,加速农村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的转变。二是统筹了城乡建设投入。坚持城乡建设投入向农村地区倾斜,近几年的城乡建设资金投入比一直保持在3∶7左右,逐步改善了农村发展环境,城乡发展日益均衡。三是统筹了城乡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相协调,实施产城融合发展,形成了“生态立县、农业强县、工业富县、旅游兴县”的城乡产业统筹发展之路。四是统筹了城乡社保事业。全面落实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和提升社保服务等举措,城乡社保服务更加完善。
|
||
(五)追求一个“福”字,实现了社会发展和谐
|
||
幸福生活不单指较高的经济收入,还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愉悦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的基本社会保障、充分的民主权利等要素。蒲江县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一是特别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着力改善农村民主管理、保护农民根本利益和保障民主权利,使农民不仅得到物质上的实惠,也能参与民主管理。二是特别重视农民的就业增收。不仅通过产业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还通过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实现了城乡充分就业;三是特别重视和谐家园建设。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了社会和谐风气,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生活得舒适安逸;四是特别重视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不断增强农村文化的活力,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让农民得到全面发展;五是特别重视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了农民养老、医疗、救助的全覆盖,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幸福指数。
|
||
四、蒲江模式的重要启示
|
||
(一)现代农业也能成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
||
蒲江紧密围绕培育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价值链,支撑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致富增收,最大限度地放大了现代农业综合效益,使现代农业成为蒲江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同时,蒲江县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条构筑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轴心,成为蒲江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和竞争力所在,成为未来蒲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立足点。蒲江实践启示我们,绿色发展也能够成为振兴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现代农业也能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
||
(二)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城乡形态的重要途径
|
||
蒲江县结合“最美生态田园城市”的发展定位,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保存农村特点、保障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将建设重心瞄向农村,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延伸到所有乡村,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构建了有序的城乡体系与和谐的城乡形态。蒲江县以新农村建设推进和谐城乡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要合理构建城镇与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城乡体系,加速农村社区化发展,改善社区治理结构,促进乡村文明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生活方式与公共服务的城市化。
|
||
(三)新农村建设要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
|
||
蒲江县始终坚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生态为轴心,规划生态产业链条,设计生态宜居家园,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蒲江实施生态立县,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启示我们,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村人居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重要目标,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推广生态理念,持续注入生态元素,必须坚持以保护利用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生态关联产业为核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为目标,注重规划引领,实施统筹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
||
(四)新农村建设要依靠科学规划与机制创新
|
||
蒲江县坚持重点做好顶层设计,以规划为龙头,合理安排、整体联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在规划实施中,紧密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市场导向,鼓励社会参与,盘活现有资源,创新形成了以土地综合整治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新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思路,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持续投入的问题。蒲江县科学规划,创新发展的道路启示我们,新农村建设要注重规划科学制定、刚性执行和机制创新的统一,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科学规划与机制创新联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确保新农村建设有规划作指导、有机制作保证、有产业作支撑。
|
||
(五)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三化”同步协调推进
|
||
蒲江县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以绿色农业为基础,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蒲江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农业现代化能够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夯实基础,工业化与城镇化也能促进农业向高端迈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推进“三化”同步、协调和联动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依赖工业化、城镇化的带动和反哺,相反,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田园乡村,同样可以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
||
(六)新农村建设要协同推进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
|
||
蒲江县新农村建设将拓展农业功能与拓展农村功能有机结合,协同推进社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坚持建好一片社区、发展一片产业、富裕一方农民,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蒲江协同推进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农民上楼,不是整齐划一的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缩小城乡差别,但不是要消除城乡差异。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农民对产业提档升级、环境全面改善、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迫切要求,协同推进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实现农业蓬勃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富裕和谐。
|
||
结语
|
||
蒲江新农村建设模式为西部丘陵山区发展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西部丘陵山区要勇于跳出传统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的思维定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兴农强县、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形成绿色产业引领县域经济内生发展的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互促与同步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
蒲江是自觉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中国的先行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他们的实践,为我们推动农村五位一体发展、促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
||
庆阳市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
||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与发展
|
||
绿色农业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2003年10月由原国家农业部农垦司司长、原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刘连馥在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主持召开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后经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批复,并拨款3500万进行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拉开了我国绿色农业的序幕。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发展,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技术体系,使绿色农业在全国得到长足发展。可以肯定的是绿色农业的理念已被全社会广泛接受,绿色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所青睐,绿色农业的生产技术体系日趋完善,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亮点。
|
||
绿色农业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绿色农业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立足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积极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实行基地认证和产品标识管理,促进绿色农业的顺利发展,使之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生态平衡和谐、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循环。至2012年,全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总数达到6860家,产品总数达到1.71万个,产品门类包括了农林、畜禽、水产及其加工产品等5个大类、57个小类。绿色食品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在全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中,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分别占到30%以上和20%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绿色食品新的生产主体,其数量和产品数已占绿色食品总数的15%左右。甘肃省绿色食品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目前全省绿色食品在生产企业和产品认证的数量上,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为西北五省之首,对推动甘肃省农业升级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绿色食品概念不断被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也得到了国内外农业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发展绿色食品现已上升为国家和政府行为。
|
||
庆阳市至2012年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1个,认证产品34个;认证绿色食品产地14个,产品19个;认证有机农产品产地3个,产品12个。“庆阳苹果”等7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早胜牛”、“陇东黑山羊”、“庆阳苹果”3个农产品证明商标成功注册。“维思特”杏制品、“彭阳春”酒、“刘巧儿”调味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古象”奶粉等11个农产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新一代”等21个品牌获甘肃省著名商标,农产品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明显提升,品牌效应初步显现,不仅成为甘肃省绿色食品生产和品牌认证的“领头雁”,而且也成为全国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高地”。
|
||
二、庆阳市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
|
||
(一)发展绿色农业是确保农业增效的必然抉择
|
||
纵观全国农业发展趋势,部分农产品质量较差、效益较低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中农残、重金属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农产品的出口外销,有的已发展到不可容忍的地步,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下。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是确保农业增效的必然抉择。应审时度势,将发展绿色农业纳入庆阳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充分利用庆阳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利好条件,全面推动绿色农业的待续稳定发展,以提升庆阳农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将绿色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
|
||
(二)发展绿色农业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
|
||
农产品安全已成为全民关注的头等大事,引起各级政要和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发展绿色农业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造成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一是在种植环节上过量施用化肥,只重视产量的提高,忽视质量的保证,违背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客观规律;二是在田间管理环节上超量施用化学农药、人工合成激素,导致农产品中农残超标;三是在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环节上,使用化学药物熏蒸,以防止霉变、虫蛀,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发展绿色农业可从根本上缓解或杜绝以上问题。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回归自然,提高生活质量是大势所趋,难以逆转。因势利导,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根本所在。
|
||
(三)发展绿色农业是促进农业升级转型的有效出路
|
||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是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出路是培育壮大绿色农业。以发展绿色农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绿色农业的核心技术,逐渐替代和削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技术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农业主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加大力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彻底投身于研究支撑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体系,使绿色农业在高新技术的支撑下有序健康的发展。目前绿色农业的理念被全社会所接受,绿色食品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但支撑绿色食品的关键技术和替代投入品的研发显得不足,应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
|
||
(四)发展绿色农业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选途径
|
||
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绝大多数塬区地势平坦,自古以来属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这里现代工业相对薄弱,空气质量良好,是发展绿色农业的绝好基地。由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得庆阳市的作物、瓜果、蔬菜、牧草和畜禽种类资源丰富,其中早胜牛、庆阳鱼、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优质苹果、黄花菜、小杂粮等农副产品行销全国各地,享誉国内外。毋庸置疑,以这些优质农产品为依托,发展绿色农业,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选途径。
|
||
三、庆阳市发展绿色农业的举措
|
||
(一)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
||
绿色农业的内涵与传统农业有根本的区别,要创新发展模式,建立新的农业发展秩序,牢固树立天然、健康、安全、优质的先进理念,全面推进绿色农业发展进程。在创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上,应积极借鉴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和自然农业的成功经验,提倡农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延长生物链,最大限度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业产出率和土地生产力。在创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理念上,应积极借鉴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静脉产业的先进理念,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将绿色农业做大做强,使庆阳市的农业打绿色农业牌,走循环农业路,引领甘肃省乃至全国旱地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
||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力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
||
长期以来,我国特别西部贫困地区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欠账较多,严重制约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逐年加大。绿色农业作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必须从头抓起,加大农业投资,彻底夯实农业基础条件,全面提升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水平,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绿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必须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和监管体系,从制度上杜绝违规操作、滥施化肥农药和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确保绿色农业在生产环节的安全;绿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必须投入资金建立完善的产出及销售网络,保证产出的绿色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减少中间环节,避免在中间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等,使农产品直接投入市场,让生产者得益,消费者放心。
|
||
(三)加强品牌意识,有效助推绿色农业发展
|
||
受传统经济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品牌意识淡化,使得特色农产品优质不能优价,进而影响到农业的可比效益,造成利益外溢,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甚至造成农业的萎缩,制约了绿色农业的推广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宁夏在发展枸杞产业上,创建了“宁夏枸杞”的品牌,如今全国生产的枸杞几乎全部贴牌为宁夏枸杞,行销国内外市场;当归的主产区有岷县、漳县、卓尼、临潭和宕昌等地,但“岷归”的品牌驰名中外,其他地区生产的当归只能贴牌成“岷归”销往国内外。加强品牌意识,是助推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庆阳市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品牌认证体系,逐渐完善绿色农业品牌创新机制,不走贴牌生产、效益外溢的老路,建立以品牌创效益、以品牌提质量、以品牌争市场的运作模式,围绕绿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一批辐射能力强、辐射距离远的批发市场。强化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普及绿色农产品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畅通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渠道。认真组织实施绿色农产品名牌战略,鼓励各类企业创立名牌,增大绿色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全面提升绿色农业的效益,为农业升级转型奠定基础。
|
||
(四)强化科技研发,全力支撑绿色农业发展
|
||
绿色农业不是原始农业,也不是传统农业,是现代科技支撑下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除积极借鉴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必须强化绿色农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全力支撑绿色农业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要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绿色农业之中,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强化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提高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致力于科技进步,加速引进、培养相关人才,建立农林牧业等绿色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出一批符合绿色农业要求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及其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加强绿色农业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绿色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培育绿色农业的微观主体;扶大扶强,积极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发展绿色食品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使环境保护型、绿色能源型、资源节约型、物质循环型等技术在绿色农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应该指出的是绿色农业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支撑显得不够完善,要调动当地农业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积极投入到绿色农业技术研发之中,以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己任,全方位的研究绿色农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此提升绿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增加绿色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积极性,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
||
弘扬庆阳农耕文化 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
||
一、庆阳农耕文化的传承与价值
|
||
何谓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一种传统文化,它以农业、农民、农村为主体,集合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形态,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其表现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民间艺术、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及各类祭祀活动等。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文化类型。农耕文化是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的文化,它是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生活和社会行为模式的总和,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则是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是整个农耕文化的精髓所在。农耕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效应。从正面的效应看,古代农业社会里,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低下,在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人们必须保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于是那些筚路蓝缕、为民造福的英雄,成为了神话传说。《诗经》中的《大雅·公刘》、《大雅·生民》、《豳风·七月》等对此均有生动的记载和描述。在庆阳民间,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还遗留有祭祀农业丰收的习俗。庆阳农耕历史悠久,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庆阳先民筑场开荒,耕田积粮,重农务本,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形成了灿烂的周祖农耕文化,精耕细作已成为传统。经过几千年探索、积累的宝贵财富,具有民族、绿色、和谐的本质属性,蕴涵着朴素生态观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史上,成为历代哲学家和思想家们的普遍共识,也成为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建立在土地和劳动工具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需要一种非制度的伦理道德关系来维持,这也使“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一种主流文化而长期保存下来。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斗争中,人们认识到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天人合一”的合和文化成了庆阳农耕文化的核心。庆阳农耕文化形成的这些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农业中仍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负面来看,农耕文化是指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小农文化,通常也被称为小农意识。由于庆阳农耕文化产生于西北黄土高原地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之中,因此这种小农意识又被称为“黄土地意识”。其明显的特征:一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惧怕竞争和冒风险。在长期的农耕中,虽然养成了勤劳、执著、忍耐、朴实、精耕细作的传统美德,但又因大自然的特定环境而容易产生安于现状、故步自封的历史惰性心态。二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经验主义,拒绝接受新事物。农业是对自然依赖性特别强的产业,农业社会靠天吃饭,这就极容易在生产者头脑中形成等待自然恩赐、祈求天命保佑的保守意识。“天不变道亦不变”,因而缺乏主体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凡事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三是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农耕社会中浓厚的家族制意识,往往使人们不能平等地承认各自的机会,同时更不愿承受其结果的不均,这种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平均主义心态,往往排斥别人的成功,只讲结果均等,不讲机会均等。四是自我封闭,不愿流动,排斥合作,不关注外界变化。农耕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生产基础上的封闭社会形态,人际交往主要在家庭内部,以及亲戚邻里之间,以血缘、地缘为纽带,一辈子只生活在熟人圈子里,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极为有限,更不需要与国际社会打交道。传统农耕文化给我们遗留下来的这些意识,不仅与现代农业的意识和理念格格不入,而且形成了农业现代化和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和观念上的障碍。破除农耕文化的消极影响,这将是我们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古代农业文明到现代农业文明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需要人们更多的主观努力,发扬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人们尊重科学,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友好、和谐的关系,共进共存。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万年的农业生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几千年农耕文化形成和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农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保持本民族特色、传承本国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取其农耕文化给我们留下的精华,并使之成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支撑。
|
||
二、庆阳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
|
||
庆阳历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尤其是近年来遵循循环发展理念,绿色生态农业得到较快发展。挖掘和弘扬庆阳农耕文化,丰富其内涵,提升黄土高原绿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农业部、文化部先后两次在庆阳成功举办了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北方农耕民俗风情和雄浑厚重的农耕文化积淀,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先民为了生存,在同自然的抗争与亲和中,培育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黄土高原特点的农耕文化。东汉思想家王符的《潜夫论》、西晋学者傅玄的《傅子》和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空同集》,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先贤们留给后世的不朽的精神遗产,这都是庆阳农耕文化熏育的结果。源远流长的庆阳的农耕文化不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民俗文化也独树一帜,无一不深深地烙着庆阳农耕文化的痕迹。“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庆阳剪纸”、“窑洞营造技术”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千年的庆阳农耕文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现代农业文明和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改变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加快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新的绿色农业产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耕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是建构中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要求。传承农耕文化、倡导绿色理念、发展绿色农业,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和历史进程中,我们怎么来认识庆阳农耕文化,又如何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呢?笔者认为,在弘扬庆阳农耕文化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科学精神注入农耕文化,和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高新技术的对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甘肃农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要推动发展,只有充分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农产品国家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现出来。不安全农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远不止健康问题。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不断吞噬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负面舆情借助网络发酵,对其他地区同类无辜农产品销售的破坏力,短时间内扩大至成千上万倍,本来就脆弱的农业经济雪上加霜,“三农”面临新挑战。因此,以“绿色”为主题举办本次农耕文化节可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节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号文件)中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旅游、文化传承功能”。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上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农耕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有益成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是重要的精神资源和必不可少的文化滋养。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有着密切关系,在人多地少的中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不断秉承精耕细作的集约化耕作制度,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农村服务业,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节能减排,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同样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民俗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更离不开传承和弘扬绿色农耕文化。”
|
||
三、庆阳农耕文化与绿色农业发展
|
||
庆阳农耕文化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独特文明形态,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方法,其基本要义就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适应自然、巧用自然、归于自然、安于自然”。其哲学意蕴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和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搜寻那些在内心深处仍然敬重自然、安于自然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开始给这些民族传统和文化以时代的赞许和美誉。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从边缘重新站到了中心,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对工业文明和化学农业进行纠偏的重要良策。如何充分挖掘农耕文明的精髓,将传统农耕文明的优秀成分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之中,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农耕文明中的人文精神与和谐共生理念,使其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明、保护独特景观的绿色农业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绿色农业”是大农业的概念,即“绿色农业”内涵应包括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它必须是农、林、畜并举互为相协的产业。农业靠林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种植业提供绿色屏障,而农业为畜牧业提供发展的条件,供应畜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饲草、饲料,同时,畜牧业又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适于农田改良土壤,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农、林、畜又同时为人类提供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生存资料。绿色农业涵盖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现代农业文化,因此,必须建立在现代意识和现代理念上。就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层面而言,要破除“小农”意识,树立敢为人先的意识。绿色农业要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支撑,必须破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敢于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开拓进取;要破除“有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把绿色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超越传统农耕文化,以开放的、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所在地区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劣势,大胆地走进市场,按市场法则,在竞争中寻求广阔的发展空间:破除个体意识,树立合作意识。通过智慧和创造性劳动去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态、旅游、观赏、保健等多功能发展,实现农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良性互动,同时以文化、科技、市场为依托,有效地把科技和文化要素融入农业生产。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现有耕地669万亩,牧草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是甘肃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白瓜子仁出口量占全国的60%以上,特色优质小杂粮、苹果、曹杏、早胜牛、庆阳驴、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等大宗农产品享誉国内外。近年来,庆阳市突出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发展特色日益明显,加工能力显著提高,农业工作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按照生态立市、产品扬名、绿色富民的发展思路,编制了《庆阳市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草畜、果品、瓜菜等三大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支撑,以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绿色畜禽、高原绿色瓜菜、特色保健粮油“四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构架,打造一个生态优美、产品特色、结构合理、具有本土特色农耕文化创意的复合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示范区。《规划》提出从2013年开始,2016年完成庆城驿马绿色农产品食品加工、镇原金龙绿色果蔬加工、西峰优质绿色食品加工、宁县和盛绿色农产品加工、环县绿色粮油加工等“五大加工区”的建设项目,扶持培育100个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认证创建100个绿色农产品品牌;建立农产品基地和企业连接纽带,发展壮大1000个绿色农产品生产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把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集中起来并与国内外大市场相连接,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衔接起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培育发展地方工业,提升工业化水平的潜力和动力所在,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提高,使农民在充分参与中分享到加工、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利润,有效克服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局限性和向市外输出劳务的负面影响,最终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扎根于农村,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科技知识开发农村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的农民致富带头人,造就一批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农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庆阳市绿色农业将通过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而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周边省市绿色农业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
庆阳市苹果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分析
|
||
一、产业优势
|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苹果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16大优势农产品之一。2010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为3196.5万亩,产量3100万吨左右。其中渤海湾产区面积1230万亩、产量1346万吨,黄土高原产区面积1280万亩、产量1148万吨。黄土高原产区面积最大的陕西省面积902万亩,产量856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甘肃省面积403万亩,位居全国第三,产量201.7万吨,位居全国第七。2008年9月农业部《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农技发[2008]20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附件9),在再次肯定渤海湾和黄土高原苹果两大优势产区的同时,保持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域不变,但稳定压缩和调整了渤海湾产区规模,扩大了黄土高原产区规模。确定渤海湾产区53个苹果重点县市(山东25个、辽宁14个、河北14个)2015年苹果面积稳定在650万亩,产量100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2%和30%。确定黄土高原优势产区69个苹果重点县市(陕西28个、山西20个、甘肃18个、河南3个)2015年苹果面积扩大到1350万亩,总产量达到170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45%和50%。调整后,渤海湾优势产区仅占规划总体规模的1/3,黄土高原优势产区则占规划总体规模的2/3。规划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将黄土高原优势产区向西拓展,使甘肃省在国家规划中的位置仅次于陕西、山东,强化了甘肃特别是陇东苹果在中国苹果产业中的优势地位(表1)。我市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由于生态条件优越,7项指标全部符合优质苹果生产要求(表2),是全国最优质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被国家列入了全国重点县之中。
|
||
表1 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
||
表2 苹果生态适宜指标产区对照表
|
||
表2 苹果生态适宜指标产区对照表(续)-1
|
||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计划到2012年,全省苹果面积发展到450万亩,其中:庆阳市145万亩、平凉市118万亩、天水市105万亩、陇南市52万亩、其他地区30万亩。在优势区域布局上,把庆阳市8个县区全部列入了规划之中(表3),其中鲜食苹果优势区65个乡镇,加工苹果优势区18个乡镇。
|
||
表3 庆阳市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表
|
||
二、产业现状
|
||
一是基地建设不断扩大,规模发展稳步增加。
|
||
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是市委、市政府依据庆阳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庆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举措。市县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采取市县补助苗木、乡镇负责栽植,群众负责管护的办法,在董志、西华池、平泉、屯子、孟坝、临泾、新集、盘克、早胜、春荣、宫河、永和12条塬面的50个重点乡镇集中规模栽植。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苹果种植面积117.94万亩。其中6个重点县区苹果总面积达到112.11万亩,占全市苹果总面积的96.2%(表4)。
|
||
表4 2012年年底全市苹果面积、产量统计表
|
||
目前,全市有万亩乡镇46个,千亩村330个,五千亩以上大村25个,十亩以上大户13075户,有18个乡镇人均苹果1.5亩。初步建成9个连片果带,形成了以董志塬、永和塬、屯字塬、盘克塬、宫河塬为主的5个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表5、表6)。
|
||
表5 2012年年底全市9个苹果片带规模情况统计表
|
||
表6 庆阳市5条主要塬面苹果生产现状统计表
|
||
二是标准化措施逐步落实,产质效益逐年提高。
|
||
通过国家、省级标准园创建,市级优质苹果“千、百、十”工程实施,辐射带动以间伐为主的提干落头阳光树形改造技术;以产定果的输花输果、果实套袋技术;以起垄覆膜果园生草覆草、增施有机肥的肥水管理技术;以悬挂糖醋液、配置太阳能杀虫灯、诱虫带为主的生物防控技术等标准化技术落实面积逐渐扩大,苹果园产质效益逐年提高(表7),销售价格连续上升,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较快增长态势,已成为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表8、表9)。
|
||
表7 2012年庆阳市苹果标准化示范园产质效益情况统计表
|
||
表8 2011年全市苹果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乡镇情况统计表
|
||
表9 2011年果农典型户经营收入情况调查表
|
||
三是鲜果贮藏量逐年扩大,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
||
目前,全市有苹果贮藏加工企业43家(其中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为1家、3家、17家)、年加工果品32.3万吨(其中苹果30.86万吨),产值6.51亿元,总贮藏能力9.55万吨,占全市苹果总产量的23.8%;有杂果加工企业25个,加工能力1.44万吨。有果品包装企业21个,年产值2400万元;有果品购销经纪人344户,年购销果品16.9万吨。其中,奥神州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绿色苹果基地2万多亩,2011年苹果出口创汇1910万美元。庆阳市宝源果蔬食品公司先后开发出脱水苹果圈(粒)、苹果脆片和低糖杏脯、梨脯、西红柿脯、草莓脯等10多种食品。正宁县金牛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芳心之恋”苹果脆已作为东航、海航、南航等公司指定航空食品,2011年出口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创汇30多万美元。全市共组建果品协会23个(其中县级协会3个),参会人数8605人,基地规模达到8.1万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7个,入社会员达13942人,基地规模达9.86万亩。
|
||
四是基地认证初现规模,品牌效应逐渐扩大。
|
||
2008年“庆阳苹果”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2011年6月“庆阳苹果”证明商标已由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登记。目前注册出境水果果园31个、28843亩、57686吨。共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1万亩。各县区共获得“中国优质苹果金奖”、“中华名果”、“甘肃省名优苹果鉴评金奖”等称号10多项。2008年11月,正宁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2008年,西峰区温泉乡、庆城县赤城乡、宁县新庄镇、正宁县永和乡荣获“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荣誉称号。
|
||
三、存在问题
|
||
(一)苹果栽植面积少、产业优势不强
|
||
庆阳苹果经历了1955—1958年(探索起步)、1973—1978年(逐步启动)、1987—1990年(全面带动)、1992—1996年(规模发展)和2006—2012年(扩展增效)5次发展高峰。由于受所栽苗木质量不高,管理技术精细、劳动强度大、生产投入成本高、间作物不合理,管理难道大,苹果栽植后收益周期长等影响,致使发展速度较慢,成园面积少。栽植面积最大的庆城县现有果园面积21.44万亩,仅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6.08%,与周边洛川、静宁等县区相比,产业优势不强(表10)。
|
||
表10 2010年甘肃省18个重点县区与陕西省周边县区苹果生产情况对照表
|
||
(二)产业化程度不高,体系不完善
|
||
一是全市气调贮藏量0.4万吨,不到总产量的1%,冷藏量9.55万吨,76%的苹果以鲜果销售。二是加工企业以果汁为主,年加工量23万吨,膨化苹果片、苹果丁1.3万吨,产量小,品种单一。三是采后清洗、消毒、分级、打蜡、包装的果品极少,仅有的产后处理停留在简单的分级包装上。四是销售主要以果农与客商议价为主,专业合作社组织少量果农合作销售为辅,分散经营,混级销售。五是果业专业合作组织大多数基础条件差,服务范围小、领域窄,功能不健全,运作不灵活,组织化程度低。
|
||
(三)扶持力度不够,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
||
近年来,省政府统筹专项资金用于苹果产业发展,但由于资金已由各来源单位负责管理,直接用于苹果产业发展的资金有限。庆阳市苹果产业扶持资金从2010年的800万元降至2012年的260万元,经费逐年减少,县区统筹经费重点用在栽植苗木补助上,示范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体系建设、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等工作经费不足,制约了产业发展。
|
||
四、发展目标
|
||
按照“人均一亩果,亩均一万元”的奋斗目标,在现有117.94万亩的基础上再新栽苹果82.06万亩,到2020年全市苹果面积力争达到200万亩,挂果面积达到100万亩,果品产量150万吨,实现产值75亿元,贮藏能力达到90万吨,采后处理能力达到45万吨,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由2012年的441.69元提高到3000元,使苹果产业真正成为全市富民增收的基础性产业。
|
||
五、主要措施
|
||
(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
||
制定好6个重点县区、65个苹果适栽乡镇栽植规划,建立一批苹果生产专业乡、专业村。2013—2020年,全市共新栽苹果82.06万亩。其中:宁县在16个乡镇发展22.5万亩;镇原县在13个乡镇发展22.48万亩;合水县在9个乡镇发展4.71万亩;西峰区在7个乡镇发展10.25万亩;正宁县在10个乡镇发展7.28万亩;庆城县在10个乡镇发展9.76万亩;华池县在6个乡镇发展2.23万亩;环县在5个乡镇发展2.85万亩。全市共新栽矮化富士优系(长富2号、长富6号、岩富10、烟富3号、烟富6号、红王将等)50万亩;乔化富士优系20万亩;金冠优系、元帅系(5、6代短枝着色品系)等6万亩;加工及兼用型品种(新乔纳金、秦冠、红玉、澳洲青苹等)3.5万亩;中熟、中晚熟品种(嘎啦、夏丽、玉华早富、华冠等)2.56万亩。
|
||
(二)落实标准化生产措施
|
||
在稳步扩大规模,全面落实标准化措施的同时,尽快规范苗木管理秩序,建立苹果良种、良砧标准化苗木繁育基地,培育优质大苗、标准化脱毒苗木,进行计划繁育,保障苹果标准化栽植。在生产上重点推广“标准建园、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简化修剪、病虫防控、采后处理”六项关键技术。
|
||
(三)大力实施科技兴果
|
||
加强院企、院地合作,聘请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省内资深专家建立首席负责制的庆阳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在“庆城苹果试验站”的基础上,整合当地专业技术人才,联合申报筹建“庆阳市国家苹果综合试验站”,根据全市当前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围绕国家、省、市“苹果标准园”创建活动,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标准化示范园,力争到2017年示范园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申报农业部《甘肃省董志塬有机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庆阳市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项目,力争3~5年建成董志塬有机苹果标准化示范园10万亩,开展“果、畜、沼、草、窖”五配套生态果园项目建设。开展果业技术人员和果农大户培训,到2017年全市每户苹果栽植户有一名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明白人。
|
||
(四)扎实推进品牌建设
|
||
加大对“庆阳苹果”证明商标的宣传、使用和整合力度,不断规范“庆阳苹果”生产标准,建立健全“庆阳苹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果品流通中各县区注册的产品商标都应统一在“庆阳苹果”证明商标的生产标准之下,采用同一地理标识、同一生产标准、同一销售品牌,统一包装,分级销售,全力打造“庆阳苹果”地域性优质品牌。做好无公害、绿色农产品、“GAP”、有机基地认证工作。通过乡级赛果、县级赛园、市级鉴评和举办不同层次苹果节,在主销城市高速路口设立大型广告牌,在上海、广州等高端消费城市开展“庆阳苹果”推介,设立果品销售中心,实现农超对接等措施,宣传推介“庆阳苹果”。
|
||
(五)强化贮藏加工服务能力
|
||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加大对市场竞争力强的果品加工企业、贮销企业、专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专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服务能力,提升苹果产业的产业化水平。坚持简易、气调、冷藏并举综合发展的原则,提升鲜果贮藏能力,确保“庆阳苹果”达到季节生产、周年销售。到2017年,新建果库50万吨,鲜果贮藏能力达到总产量的50%。成立市、县果业协会,壮大专业生产合作组织,自律市场秩序,规范合同管理,维护果农权益。
|
||
(六)加大扶持力度
|
||
市级财政每年按农财资金的30%用于扶持苹果产业发展,各县(区)按同比例配套投入。扶持资金重点用于苗木补助、幼园管护、郁闭低效果园改造、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农民技术员津贴、技术培训、品牌宣传、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扶持等。扶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干部、企业、合作社、协会组织等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领办、建办苹果标准示范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把苹果纳入参保险种。
|
||
大力开展苗林结合培育 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
||
一、利用宜林荒山进行苗林结合培育的意义
|
||
(一)利用宜林荒山进行苗林结合培育是保障庆阳“能源新都”建设的现实需要
|
||
庆阳市油煤气资源丰富,是正在开发建设的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高度统一,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森林具有蓄水、碳汇、制氧、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森林每年可蓄水300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1761.5千克,碳汇量475千克,制造氧气1304千克,减少地表土壤水土流失52500千克。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可以增加森林面积,扩大环境容量,实现优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提供生态保障。
|
||
(二)利用宜林荒山进行苗林结合培育是加快创建生态市的有效措施
|
||
庆阳市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市,森林覆盖率是生态市的刚性指标之一。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5.26%,距生态市标准相差近10个百分点。通过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能够进一步加快荒山绿化步伐。如果全市700多万亩宜林荒山全部绿化,相当于再造一个子午岭(子午岭林区面积770.9万亩),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近10个百分点,为如期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奠定坚实基础。
|
||
(三)利用宜林荒山进行苗林结合培育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
||
加快扶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是确保庆阳市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培育林木种苗产业,可有效盘活林地资源,拓宽农民增收和就业渠道,既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宜林荒山密植造林为例,初植密度440株/亩,7年后,每亩保留110株作为林木培育,可采挖、移植大苗330株,按每株30元计,亩收入9900元;20年后保留林木按每亩出材2立方米计算,预期亩收入1200元。全市如果利用700万亩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预计7年后苗木收入可达693亿元左右,20年后木材收入84亿元左右,总收入可达777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4万元。
|
||
二、庆阳市利用宜林荒山进行苗林结合培育的优势
|
||
(一)土地资源广阔
|
||
庆阳市是林业大市,全市现有林地2072.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0.9%,目前有宜林荒山730.8万亩,无立木林地49.99万亩,户均宜林荒山和无立木林地16.97亩。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有大量的撂荒地和弃耕地,这些土地资源目前大多处于闲置状态,而且大部分都适宜树木生长,为进行苗林结合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
|
||
(二)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
||
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土层深厚,气候适宜,是林木种苗培育的最佳适生地之一,加之每年春季土壤解冻时间介于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陕西之间,黄土的黏性更适于大苗移栽时土球的携带,具有明显的苗木供应地域优势。
|
||
(三)群众积极性高涨
|
||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需求的不断增长,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绿化对大规格的绿化苗木需求猛增,庆阳市的苗木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全市种苗培育面积已经达到14万亩。群众对苗木培育技术基本都能掌握,而且积极性高涨。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一些农户和企业已经在大规格苗木培育和苗林结合培育工作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13年宁县县委、县政府针对春季干旱,苗木滞销的实际,在盘克镇等东区六个乡镇开展高密度造林试点,群众非常欢迎,既消化了当地的小规格苗木,又极大地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也加快了全县的造林绿化步伐,在社会上反响很好。
|
||
三、利用宜林荒山进行苗林结合培育工作的对策和思路
|
||
(一)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搞好苗林结合培育工作的前提
|
||
鼓励社会各界利用宜林荒山进行苗林结合培育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各级政府,特别是业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利用宜林荒山进行苗林结合培育工作对于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大意义。要通过抓点示范,典型引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林木种苗产业培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着力营造全民投身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
||
(二)生态优先,公开自愿,分类指导是搞好苗林结合培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
||
搞好苗林结合培育工作要始终把改善生态作为荒山经营的首要目标,充分利用和发挥林地、林木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促进荒山绿化、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经济增长。要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坚持谁投资谁受益,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宜林荒山苗木培育、植树造林,政府保障造林主体合法权益。要依据各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积极倡导农户自主经营、专业大户经营、合作组织经营和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租赁承包经营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推进宜林荒山林木种苗产业发展。
|
||
(三)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责权统一是搞好苗林结合培育工作的基本途径
|
||
1.种苗培育。
|
||
各经营主体在弃耕地、撂荒地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荒山荒地培育苗木、定植幼树、发展苗木产业的,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经申请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登记,根据其经营规模给予适当补助,所产苗木和幼树不涉及林木蓄积消耗的,可自由买卖;涉及林木蓄积消耗的,申请蓄积消耗限额后,按限额采挖。可连续轮作,永续发展;不再经营苗木的,按规定留足造林苗木,作为荒山造林培育林木。
|
||
2.荒山造林兼种苗培育。
|
||
各经营主体在宜林荒山进行造林兼种苗培育,初植密度原则上每亩400株以上,也可根据立地条件适当密植。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经申请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登记,根据其经营面积给予适当补助。以后随着苗木生长,可适当进行多次采挖,8年后每亩株数不得低于110株,采挖的苗木不涉及林木蓄积消耗的,可自由买卖;涉及林木蓄积消耗的,申请蓄积消耗限额后,按限额采挖。采挖苗木收益归经营主体所有,采挖后的造林地按照生态公益林纳入林地管理的,可申请享受国家有关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
||
3.荒山造林。
|
||
各经营主体在宜林荒山造林和山地苗圃出苗后保留林木。按照商品用材林经营的,经营主体享有其林木所有权和处置权,可在林木生长期进行抚育间伐,采伐收益归经营主体所有;按照生态公益林经营的,规模在100亩以上,经营主体申请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登记,并在造林第三年验收合格的,其荒山造林纳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给予相当于国家工程造林投资标准的补助,并可申请享受国家有关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
||
(四)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政策保障是搞好苗林结合培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
||
一要深化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种苗监督机制和林木限额采伐管理制度,推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对纳入公益林管理的荒山造林,政府以多种方式对经营者给予合理补偿;对纳入商品林管理的荒山造林,按照基础产业给予扶持,经营主体依法、依规享有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收益权。凡外来客商、企业和团体在宜林荒山投资发展林木种苗产业的,享受同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林地流转力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稳制、分权、放活”的原则,引导农民采取出租、转包、互换、入股、抵押等方式,积极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盘活林地资源,提高林地效益。积极培育活立木市场,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促进林木合理流转,充分调动经营者发展林木种苗产业的积极性。
|
||
二要优化服务,改善环境。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服务发展、服务基层,创新加强管理和监督的新载体和新方法。各县(区)林业部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采取“一厅式启动,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和“限时办结制”,简化工作程序,公布办事流程,及时发布苗木供求信息,印发服务手册,为广大林农和经营者在林地流转、备案登记、抵押贷款、种苗检疫、采伐限额审批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
三要强化领导,大力扶持。要把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作为各级政府推动林业改革、发展富民产业的重要内容,列入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县(区)目标责任考核管理,确保政策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市县财政每年列支一定的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宜林荒山林木种苗产业培育,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发改、财政、扶贫、林业等部门要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支持林木种苗产业培育项目建设。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要统筹考虑农林基础设施布局,搞好水、电、路等基础建设。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扩大金融支持。
|
||
四要加强管护,确保成效。要坚持造林与管护同步,进一步健全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确保绿化一片、成活一片、见效一片。要严格落实封山禁牧各项措施,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加强森林防火,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林农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爱林、护林、育林新风尚。
|
||
总之,利用宜林荒山进行苗林结合培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项发展潜力很大的事业,只要我们能够紧紧抓住目前全社会生态需求不断攀升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采取得力的政策措施,必将会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成为建设美丽庆阳的坚强基础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
||
苹果树早期落叶病防治理念和科学管理
|
||
一、苹果树落叶防治的困难
|
||
在苹果园,人们早对早期落叶病熟知为常,是导致苹果树落叶病的直接原因。久而久之,就把苹果树早期落叶和早期落叶病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了。由此,只要出现落叶,必然想到早期落叶病。然而,近10年来,即使用最好的药防治早期落叶病,也止不住叶片的脱落。
|
||
此时,果农首先会怀疑自己买了假药,换药之后,还是落叶。这种结果,有时也发生在一部分技术人员的指导结果上,并因此而影响了自己在群众中的技术威信。
|
||
有人可能会问:“科学技术发达了,难道这些病虫害比过去更难防了吗?”回答是肯定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苹果与其自身的病虫是在相互适应中进化发展的,正印证了一句哲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很快理解和掌握变化过的病虫和果树的生理状态,采取合理的防治手段加以控制。而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知识和经验层面上。这就是目前不能很好控制苹果树早期落叶病问题的思想根源。
|
||
实质上,防治的困难,主要来自于技术和思想两个方面跟不上果园的具体变化。
|
||
二、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的原因
|
||
(一)易引起的苹果树早期落叶的几种病害
|
||
1.早期落叶病。
|
||
早期落叶病是由几种真菌性病害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病害,病原有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斑病等,其中以第一种为主。自从苹果大面积种植以来,这种病害,在多雨的年份、树冠枝多叶密、株间郁闭、栽培密度高的苹果园,就必然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叶片的大量脱落。所以,当果树面积猛增,栽植密度普遍偏高,留枝量过大,早期落叶病发生也就多了。
|
||
由于这类病原能够引起异常性落叶,“早期落叶病”的名字就被人们记住了。因此,无论何时,只要苹果树出现不正常性落叶,大家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早期落叶病。然而,苹果落叶根源十分复杂,苹果树早期落叶病只是造成苹果树落叶的一个原因。
|
||
2.斑点落叶病。
|
||
在自然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本领和发展潜能。早期落叶病的病原也在发展自己的生存能力和对新的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斑点落叶病的发生可能就是一个典例。迄今为止,研究还不能明确指出,造成苹果树落叶的斑点落叶病,就是一种新的或者另外的真菌病原,而被怀疑是从早期落叶病的病原中演变出来的一种致病力更强的菌株。它是一种在叶片上产生小型坏死性圆斑、发生逐渐加重、导致落叶明显、防治更加困难的新病害。在现在的生产实际中,没有太多有效的药剂可对其加以控制。能够防治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的药剂,不一定能防治斑点落叶病。
|
||
3.苹果树白粉病。
|
||
叶片症状:初期叶背散布片状白粉斑,病斑向上凸起,使叶片不平。后期叶片正反面均布满白粉,病叶狭长,叶片硬脆。夏季染病的叶片白粉层为灰褐色,上有成堆的小黑点。
|
||
新梢症状:病梢细弱,节间短,其上叶片小,向上反卷,梢叶被覆白色粉状物。病芽:瘦小、鳞片松散,顶端尖,茸毛少。花:病花瘦弱,畸形,甚至干枯。病果:生长缓慢,果实小,果面有网状果锈,严重时后期发生龟裂。
|
||
4.苹果树锈病。
|
||
叶片症状:叶正面病斑初期为橘红色小圆点,直径1~2毫米,数天后随病斑扩大,中央长出一些黄色小点,分泌出黏液,逐渐变为黑色小粒点。6月中旬病斑发展到直径10毫米左右,变厚,向叶背凸起,并在背面长出丛生的黄褐色短毛状物。叶柄受害后病部橙黄色,纺锤形,膨大隆起,其上也长出黄色小点和黄褐色短毛状物。新梢上症状和叶柄上相似,但后期病部凹陷龟裂,容易折断。幼果受害后在萼洼周围出现病斑,症状和叶片上的相似。
|
||
5.苹果树黑星病。
|
||
叶片症状:初期为直径1~2毫米的近圆形淡白色病斑,随后扩展成为圆形或放射状,边缘明显,正反面出现黑褐色或黑绿色霉层。数个病斑可融合为一个大病斑,形状往往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由于病部增厚使叶片变得不平展,扭曲,病叶失绿,早落。果实症状:果实早期染病后病斑呈1~2毫米的近圆形,淡黄绿色,逐渐可扩大至10毫米或更大。病斑表面后期也有黑褐色或黑绿色霉层,边缘色泽略深。受害部位因果实生长而凹陷、龟裂,导致果实畸形。后期染病的果实,病斑为1~2毫米的放射状近圆形斑,黑褐色,稍凹陷。低温、冷藏、贮存条件下病斑不扩展,不引起果实腐烂。但当气温升高后,病斑快速扩大,使果实腐烂,失去使用价值。
|
||
6.苹果树根部病害。
|
||
在现代苹果园,苹果树根部病害也明显引发早期落叶。常见的苹果树根部病害有:根朽病、紫羽病、白绢病、根腐圆斑病。不同的地方,根部病害发生的种类有所不同。近年来观察发现,慢性的根腐圆斑病、一定程度的根部其他病害,也会导致叶片的脱落。在生产实际中,如果是这种原因造成落叶的话,用防治早期落叶病的方法进行防治,其结果必然会造成更多落叶。
|
||
(二)易引起的苹果树早期落叶的几种虫害
|
||
1.金纹细蛾。
|
||
金纹细蛾,不但成为暴发性危害的害虫,而且成为每年必治的重要害虫之一。这种害虫的升级,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天敌的控制力大大降低。其二,生态环境的变化更利于其生存和发展。这种虫量的增加会造成叶片的脱落。这些叶片,表面往往带来常规早期落叶病的症状,容易误导人们向早期落叶病的思维靠近。然而,也发现在有些果园危害较重但不发生落叶。这说明了可能与果树本身的生理状态和营养的有效平衡度有关系。
|
||
2.山楂叶螨。
|
||
苹果园有多种叶螨,能够明显造成落叶的是山楂叶螨。如果这种叶螨增长速度很快,危害就会使叶片很快干枯而不能脱落;如果危害偏轻,光照充足,营养正常,叶片也不容易脱落;如果危害中度,伴有营养不良或者光照不足时,就容易使叶片衰弱,显病而脱落。就目前来看,郁闭性果园不在少数,而营养不良,却是苹果园较普遍的问题,特别是有机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苹果园的发展和果品质量。这种情形下,山楂叶螨的危害就容易引起落叶。
|
||
3.绣线菊蚜(苹果蚜、苹果黄蚜)。
|
||
叶片被害后叶尖向下弯曲或横向卷曲,叶背密布黄绿色蚜虫和白色蜕皮,严重时叶片早落,影响新梢生长,枝叶上有蚜虫排泌的泌蜜露。
|
||
4.苹果瘤蚜。
|
||
受害叶片向叶背面丛向卷曲成筒状,叶正面皱缩,叶色发红后干枯变黑。枝梢受害后细而弯曲,节间短,并逐渐干枯。
|
||
5.旋纹潜叶蛾。
|
||
受害叶片上的虫斑为近圆形,虫斑内有同心轮纹状虫道,虫道内有极小的扁平状白色幼虫。严重时一张叶片上有数个虫斑,可引起叶片变黄脱落。
|
||
6.梨网蝽。
|
||
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吸取叶液,被害叶面呈现黄白色斑点,以叶中部主脉两侧危害较早较重,严重时叶片变黄褐色斑块,提早落叶。
|
||
7.葡萄斑叶蝉。
|
||
成虫和若虫刺吸叶片汁液,受害叶片出现失绿斑点,严重时叶色苍白,提早落叶。
|
||
8.苹果塔叶蝉。
|
||
成虫、若虫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叶密布失绿斑点,受害重的叶片叶色苍白,后期灰黄并提早落叶。
|
||
(三)环割、环剥
|
||
环割、环剥是果树栽培技术中一种有效的促花措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速度很快,多数果农基本都在使用这一技术。但是,是果树本身在生命受到严重危害时产生的一种生存适应之本能反应的外在表现,是果树用自身的生命周期缩短为代价来换取分化生花。而果农却只看到割、剥后的下1年花多这一表面现象。因此,受利益的驱动,不但年年环割、环剥,而且力度1年比1年重。其结果,果树在本来给予营养不足的前提下,又受到“放血式”迫害,不得不采取了“体力”透支的生存对策,拼着命留存下一代。这样,时间长了,果树本身就难以支持了。在其他病害多生的前提下(如苹果树腐烂病),叶片也不能正常发育,甚至造成不正常的生理落叶。这在红富士系品种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落叶,从叶片自身来看,先是隐性体弱,再是易染多病,尔后逐渐脱落。这种落叶,单使用杀菌剂,只能促使更多的脱落。
|
||
(四)超量挂果
|
||
在同一果园,挂果量大的植株,落叶严重。在系统观察中发现,同一水肥、管理条件下,挂果量与落叶量存在着一定正相的关系,即挂果量越大,落叶量越大。这种落叶,从表面看,往往因病害而脱落。但究其内因时发现,落叶的本质仍然是因为树体营养匮乏,对不利环境抵抗力大大减弱后的生理落叶或者引发侵染性病害的落叶。红富士品系表现突出。可见,这种落叶,最根本的原因是树体内在体力的透支所造成。
|
||
(五)果园密度过高
|
||
由于急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尽量早挂果的心理欲望,近多年来定植的苹果园,株行距一直处于高密度状态。并且,经过挂果前和挂果初期的生长,果园株间密度、枝叶密度已经大大提高,果园的通风透光性能明显变差,对肥水的需求几乎直线上升。这样的环境变化,明显阻碍了叶片的空间、营养和工作能力,导致光和受阻,营养变差,甚至功能叶变成寄生叶,从而从整体影响和妨害了果树的系统生理状态,产生病态过程。这种病态首先表现在叶片上,而这种叶片的第一表现即是染病和脱落。
|
||
(六)干旱
|
||
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尤其是短枝落叶较重,同时新梢停长,果实发育变慢。
|
||
(七)严重缺氮
|
||
严重缺氮致使果树长势弱、叶片小而薄,叶色浅,枝条基部叶片发黄,老化并早落。
|
||
(八)肥害、药害
|
||
树叶边缘焦枯,叶尖尤重。严重时全树、全园叶片焦枯、脱落,或扭曲、破烂、干枯脱落。
|
||
归纳起来,上述造成落叶的8种原因,主要由3种根本性因素所造成:①真菌性病害所为的落叶,如早期落叶病、斑点落叶病、根部病害等。②生理问题的落叶,如因虫害、掠夺式经营、管理失误干旱、肥害、药害等引发了树体生理上各种失调甚至负反馈机制的发生。③植株与枝叶的郁闭导致果园通风透光差。实质上,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者往往同时发生,混合发生,表现出了落叶的外表症状。
|
||
三、早期落叶的科学管理
|
||
1.分析观察整体园貌。
|
||
根据果树叶相的变化,结合自己多年管理果园的经验,或者请教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经常观察、判断果树的叶相是否正常。特别注意树冠内膛和冠下部。当看到叶相不正常,就可能是脱落的前兆和开始。此后观察3~5天,发展异常范围趋于扩大时,就应当采取补肥保叶措施。一般这一时期以叶面施肥为多。
|
||
2.落叶空间的环境分析。
|
||
对于局部已经出现明显落叶,就要观察发病区的空间环境与正常情况有什么不同。比如,是否叶幕量过大、枝条过密、植株过稠、地势低凹、曾有积水、阴坡、挂果超量、病害发生、有虫危害、生理缺陷等。这些可能导致通风透光不好、根部发生病害、病虫直接危害、果树生理不调之后产生的落叶现象。通过实际观察分析,确定发生落叶的真正原因,再判断全园整体趋势,对采取措施就有了策略上的准备。
|
||
3.确定落叶的直接原因。
|
||
果树已经出现落叶,就得立即查明落叶的直接原因。可能是上述8种之一,也许是几个因素的合成。这就得技术人员用专业知识,进行现场研究,分析落叶的直接原因,再对症下药,制定治疗程序。此时切不可随便判定、任意下药。制定合理的治疗程序非常重要,同是2种药剂,用的先后顺序不对,效果可能截然相反。
|
||
4.采取具体管理措施。
|
||
在具体防治时,无论哪种原因,首先要注意营养的有力补偿,用全营养型喷肥,如腐殖质类、沼液等。第二步,是针对直接原因的控制,对于再浸染性病要防止再浸染的发生,选择既有内吸治疗作用、又有保护持效期较长的药剂。对于根部病引发落叶,要用防治根病的方法,先治根病,再治叶病。如果是虫害引起的叶病,就先防治害虫,再进行保叶。害虫主要有叶螨和金纹细蛾,在果园里这两种害虫往往并发,这时选药相对困难,必须选择既治螨、又治虫的药剂。如果是螨、虫单一发生,叶螨可用杀螨剂;金纹细蛾用性诱剂防治就行,杀虫剂防治不合算。
|
||
在防治管理中要特别重视调整单位面积上植株总量及枝、叶分布,做到果园真正通风透光。
|
||
对庆阳市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介及保护的思考
|
||
一、取得的初步成效
|
||
(一)制订了一批绿色食品地方标准
|
||
制订绿色食品地方标准是推进农产品进行绿色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着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安全水平。多近来,庆阳市农牧局组织市、县农技中心、畜牧中心、农科院、质监站、瓜菜办等单位的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人才,针对庆阳特色优势农产品,因地制宜地制订了绿色食品地方标准23项,其中涉及瓜菜方面的生产技术规程14项、小杂粮方面的生产技术规程4项、畜牧养殖方面的生产技术规程5项,大宗特色优势农产品进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实现了有标可依。
|
||
(二)建成了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点及原料基地
|
||
加大行政推动和技术指导力度,严格贯标生产,目前全市建成全国绿色食品(苹果)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面积21.5万亩;建设标准化示范区点64个,种植面积46.9万亩,养殖规模18.6万头,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有了一定规模。
|
||
(三)认证了一批绿色食品品牌
|
||
把认证绿色食品品牌作为提高农产品美誉度、消费者认可度、社会知名度的重要抓手,加大绿色食品申报认证,目前全市共认证绿色食品55个,有效用标19个,批准产量17.19万吨;2013年新申报待批15个。绿色食品品牌逐年有所增加。
|
||
(四)加强了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介
|
||
利用送科技下乡、农业技术推广、普法宣传和举办的博览会、展示会等节会以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介,共印发相关宣传资料20万多份,举办培训班30多期,宣传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组织认证企业进行产品参展40多次,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逐步提高。
|
||
(五)加强了绿色食品品牌保护
|
||
市、县每年都组织人员,深入有关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土特产门市,以规范用标为重点,开展绿色食品标志市场检查活动,查验标志规范用标行为80多次,并对2家超期限用标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整顿了标志市场,绿色食品的信誉度有了一定提高。
|
||
(六)提升了绿色食品的产品附加值
|
||
2012年,全市包括绿色食品在内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6353万美元,连续8年名列全省第一,增加了农民收入,绿色食品品牌效应得到初步显现。
|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
(一)全社会的品牌意识还不够强
|
||
一是从基层部分领导层来说,对于绿色食品品牌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目前只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抓上去、不出事故就行了,抓绿色食品认证、宣传推介和品牌保护是可做不可做的事情,无关紧要,缺乏前瞻性和长远眼光;二是从企业和合作社来说,认为认证绿色食品和不认证绿色食品一个样、深加工和不深加工一个样、贴标和不贴标一个样、推介和不推介一个样,反正绿色食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而且大部分目前没有实现优质优价,带来不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申报认证和自我宣传推介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从消费者来说,大部分对于一般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没有清晰的认识,仍以购买便宜农产品为主,对品牌农产品很少问津,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
(二)品牌保护还存在工作不到位的地方
|
||
绿色食品品牌保护不只是对标志的规范,还包括对生产全程的规范。从生产方面来说,有的企业和合作社在取得认证后,不注意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管理,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不能落到实处,生产记录档案制度不健全,产购销合同还没有完善规范,使绿色食品品牌质量安全和优质的体现没有可靠保障;从标志使用规范性方面来说,仍存在少数企业或合作社不使用或不规范使用标志的现象,削弱了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介的效果和带来了质量追溯的难度。
|
||
(三)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还不够大
|
||
尽管市上从2008年开始对认证绿色食品的企业和合作社实行连续3年的以奖代补政策,而且在2013年《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要继续实行以奖代补,但补多少还没有进一步明确;县区级除环县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外,其余县区均没有落实。这对于庆阳市发展起步较晚、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绿色食品企业来说,续展保留品牌并加强宣传推介品牌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
||
三、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和保护的对策
|
||
(一)加强品牌宣传推介
|
||
1.通过日常工作宣传。
|
||
充分发挥市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大厅、“12316”服务热线和政风行风热线的窗口服务作用,利用“送科技下乡”、普法宣传、“双联”帮扶和日常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利时机,把绿色食品品牌打造和品牌保护作为一项内容融入工作之中,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采取制作宣传板报、印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挂图、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绿色食品品牌宣传,及时解答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和投诉举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绿色食品品牌意识。
|
||
2.通过培训和外出考察宣传。
|
||
一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宣传培训。把绿色食品品牌打造和保护作为一个专题,利用市委党校每年举办的春、秋两季中青班、乡镇班、党外班和科级班四个培训班,对基层干部进行绿色食品品牌培训,开展互动讨论,深化认识,洗脑富脑,以此引起重视并狠抓绿色食品品牌打造和保护工作;二是加强对各级业务干部的宣传培训。利用每年开展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部、省举办的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业务培训,使各级业务干部较系统地接受绿色食品品牌知识培训;三是加强对农民的绿色食品品牌考察学习。以先进地区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和品牌推介为学习考察重点,借助正在开展的“千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活动,选取管理规范、已经认证或有认证意愿的绿色食品企业和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培训考察活动,取经富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品牌意识。
|
||
3.通过多种媒体宣传。
|
||
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为原则,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行业网站、手机等媒体以及户外广告、公共场所电子屏、公交传媒显示屏等广告平台,通过开辟专栏,制作平面、电子、音频、视频,发送手机短信等,全方位、渗透式地进行打造绿色食品品牌重要性、扶持政策、营销推介成果和成功企业发展典型等方面的知识宣传,提高全民品牌意识和健康消费意识。
|
||
4.通过各种节会宣传。
|
||
树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理念,积极组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各类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交易会、产品展示展销会、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中国庆阳香包节等节会,宣传推介绿色食品的优点,拉动品牌产品消费。
|
||
5.通过交通要道宣传。
|
||
发挥各级政府对公益性事业的服务职能,从辖区内逐步向辖区外延伸,在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要道沿线制作大型立柱广告牌,进行绿色食品品牌宣传,增强宣传效果。
|
||
6.通过旅游景区宣传。
|
||
旅游景区是人口流量相对较大的地方,是宣传推介绿色食品品牌的“信息源”。市、县应在能够反映自然生态屏障的调令关旅游景区、夏家沟森林公园,能够反映农耕文化历史的周祖陵山、潜夫山,能够反映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南小河沟、南湖公园,能够反映红色文化的南梁革命纪念馆、曲子革命旧址纪念园、山城堡战役纪念园等旅游景区设立绿色食品广告栏,让游人了解认识并放大传播庆阳的特色优势绿色食品品牌。
|
||
7.通过分区推介销售宣传。
|
||
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与大型超市实行“农超对接”,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实行绿色食品与普通农产品分区销售,并在销售专区标示带有认证证书复印件及产品优点介绍的内容,让消费者一看就知道绿色食品的分量和价值,进而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打响唱亮庆阳的绿色食品品牌,实现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向经济优势和效益最大化转变。
|
||
8.通过加贴认证标识宣传。
|
||
绿色食品标志是绿色食品的身份证明,一个认证绿色食品对应一个企业信息码。推行绿色食品贴标,是消费者查询产品真伪、推介绿色食品品牌的便捷途径。市、县工作机构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指导宣传工作,引导鼓励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和合作社购买标识并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粘贴标志,加强品牌宣传,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
||
(二)加强品牌保护
|
||
1.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
|
||
保护一个品牌首先要保护品牌产品的质量,而品牌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因此,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以庆阳市2013年启动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为契机,加大对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指导力度,确保绿色食品品牌的质量稳定可靠。
|
||
2.加强政府依法保护。
|
||
各级农牧、工商部门要联动配合,按照《商标法》和《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绿色食品掺杂使假、侵犯知识产权、冒用品牌标志、使用认证过期标志、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绿色食品品牌标志使用规范。
|
||
3.加强企业自我保护。
|
||
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和合作社既是品牌的所有人,又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品牌能否保护好、能否有旺盛的生命力,直接关系着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和合作社的利益。因此,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和合作社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对自主品牌的市场调查、跟踪监督、保护和管理,防止品牌被侵权和假冒。
|
||
4.加强消费者维权监督保护。
|
||
消费者是绿色食品质量好坏的评价者和直接监督人,关系着消费者的自身健康,影响着绿色食品的销售。因此,消费者要勇于进行维权监督,同时政府要设立有奖举报制度,激励消费者参与品牌打假,倒逼绿色食品质量稳定可靠、品牌至真至纯,确保绿色食品品牌的信誉度始终良好。
|
||
5.加强资金扶持。
|
||
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介和保护既是一项公共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把各级工作机构的工作经费以及对认证企业和合作社的“以奖代补”扶持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以保障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介和保护工作可持续开展。
|
||
家庭农场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
一、家庭农场的优势特点
|
||
1.家庭农场的出现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
||
一方面,一些农民把个体的承包地租赁出去,交由农场主或合作社经营,自己既可从租赁中获取收益,又能把自己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经营获取收益,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一些有从事土地经营能力的人,把农村分散经营的土地承包过来,集中经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既便于连接市场,促进农业商品化,又能最大化发挥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土地产出率。
|
||
2.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
|
||
以往的传统农业以自给自足、解决温饱为目的,重视的是保障性生产,广大农民既依赖于土地,又受制于土地,无力集中精力从事其他非农生产与经营,使无限的农村劳动力从事有限的土地经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现代农业,是全新化的社会化生产,重视的是生产的营利性,目的在于解放农村生产力,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由此看,家庭农场不失为解决传统小农经济弊端,提升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有效方式。
|
||
3.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
|
||
单家独户经营形式在安全监管、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和不便,既制约生产发展,又影响经营收入,更不利于实行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而家庭农场注重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能及时有效的监督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有序化,又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效益的最大化。
|
||
4.“家庭农场”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的潜力。
|
||
家庭农场经营特性明显,家庭农场主必须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加强管理、追逐利润,必须要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因而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
||
5.家庭农场与农村合作社等多种经营组织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共同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组织化程度。
|
||
家庭农场主要是家庭自己的劳动力从事生产,农村专业合作社是通过多家多户的农民一起合作进行生产、销售、管理等活动。“家庭农场”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有助于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家庭农场与合作社共同携手,以家庭农场这种形成一定规模的种植户或养殖户作为基层生产单位,将会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合作社把更多的家庭农场联合起来,形成更大范围的联合农民组织,为家庭农场提供生产技术、农产品销售、生产设施等多方面的服务。
|
||
6.“家庭农场”模式涉及土地流转和集中,但土地归村民集体所有的性质是不变的,向外承包土地的一方在合同到期后可以收回土地。
|
||
土地流转和集中的过程是严格遵循双方自愿和平等互惠原则的,“家庭农场主”按约定承包的期限支付合理的承包费,因而不会伤害农业的根基,并不会伤害其他农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并不会伤害农业公平,即便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不断修正来进行完善。
|
||
二、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
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第一次把大力扶持发展家庭农场作为中央的头号文件,家庭农场(庄)已成为符合国家政策又符合市场大趋势的项目。同时,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农业已连续多年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一些有眼光的投资者和企业,已从其他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走出,转身于农业中寻找商机,促进了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的迅猛发展。
|
||
就全国看,据有关资料反映: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
|
||
——大多数家庭农场以种养业为主。在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占1.8%。
|
||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模较大。《中国农场、牧场行业市场深度评估》显示: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2亩,是全国承包农户平均经营耕地面积7.5亩的近27倍。其中,经营规模50亩以下的有48.42万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55.2%;50~100亩的有18.98万个,占21.6%;100~500亩的有17.07万个,占19.5%;500~1000亩的有1.58万个,占1.8%;1000亩以上的有1.65万个,占1.9%。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
|
||
近年来,一些省市积极尝试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就试点状况看,福建一些地区按照办家庭农庄思路,在市镇郊区养殖山珍野味,利用粪便种植新型水果、蔬菜(零成本),再修木屋、竹楼、蒙古包(投入少),发展野味馆、茶庄等。农庄独特的野猪宴、野鸡宴、野兔宴、野鹅宴及不施农药、化肥的新型水果、蔬菜,不但可使游客吃到鲜美、滋补的绿色野味,还可让游客参与狩猎、烧烤、加工珍禽标本,观看斗野猪、斗野鸡,野猪、野兔赛跑等惊心动魄、极富刺激性的节目,可吸引大量的游客。上海市松江区自2007年推出家庭农场到2012年6月止,已发展到1173户,经营面积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7.3%,户均经营面积114.1亩,户均年收入10.1万元。松江区所指家庭农场,是以同一行政村或同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家庭为生产单位,从事粮食、蔬菜种植或生猪养殖等生产活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在实践中探索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须坚持五大原则,即:农民自愿有偿原则、经营者自耕原则、适度规模经营原则、土地流转费合理适度原则、经营者择优原则。安徽郎溪县农委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安排“全国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项目资金,在全县优选10个家庭农场,每年为每个农场投入项目资金3万元,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建设。浙江宁波杨成达注册成立成达农场,人员50多个,面积2000余亩,以种植绿花菜、小松菜、菠菜、甘蓝菜等出口蔬菜为主,如今农场年产蔬菜数千吨,每天至少装运二三十吨蔬菜到附近的定点加工厂。在宁波,像成达农场这样的“家庭农场”越来越多,2010年的一次调研数据显示:宁波已注册的“家庭农场”有385家,当年实现销售额8.26亿元,利润1.48亿元,平均每个农场分别为214万元和38万元。相比国内其他地方,宁波‘家庭农场’起步更早,很多都是由一些种植、养殖大户升级而成,且经营更加多样化,产业覆盖面更广。加上宁波农场主普遍年轻,有些农场主是30岁不到的“农二代”,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有胆识,他们是典型新型农民。河南家庭农场发展已进入高潮,西平县将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整合,制定专门的财政、用地、金融、税收、保险等优惠政策,通过项目倾斜、以奖代补等手段,对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给予优先扶持,积极解决投入大、融资难的障碍。该县还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切实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至目前,该县土地流转规模已达25万亩,占全县耕地的20%。
|
||
就庆阳市来看,当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有很多农民工还长期在城市驻扎下来。而与之相对应,在不少村庄则出现了“青壮年荒”,或者说是“劳力荒”,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已经不愿意或者因工作原因不能或不便回家种地,大量的耕地主要靠老人打理。尽管有日益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帮忙,但年龄越来越大的老年人还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另外,在土地上不管是老年人当家还是青壮年担纲,各家各户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没有多少活力,土地的生产效率较低,农民的信息采集能力、决策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博弈市场的能力、盈利能力都非常有限,以至于不少农民只能盲从和赌博,在农业的“大小年”现象中随波逐流。应该承认,当前的农业格局已经制约了农业的再发展;应该承认,我们又站在了农业改革的十字路口。发展“家庭农场”不失为一个正确的改革方向。
|
||
近年来,在庆阳市广大农村,已有很多农业能人通过承包更多土地、开展规模种植、特色种植等方式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主”,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也为“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摸索出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是2013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把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创新发展能力和引领带动效应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2.2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82.1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2.27%,土地流转百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268个,全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817个,建办家庭农场14个,完成注册4个,带动发展初具雏形的家庭农场达300多个。宁县焦村乡农民昔建峰承包土地3000亩,注册成立了全市首家家庭农场——宁县鸿兴家庭农场,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无疑,“家庭农场”模式符合农民的需要,符合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鼓励扶持下,“家庭农场”必将成为引领庆阳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骨干力量。
|
||
三、发展家庭农场亟待解决的难题
|
||
家庭农场是2012年前后才兴起的新型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一直以地方实践为主,中央层面尚未对其做明确定义。尽管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生产实践经验,但由于缺少资金,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长期性投入能力不足,加上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的隐忧,使家庭农场主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
||
一是国内对家庭农场缺乏清晰的定义。尽管中央时常提及“家庭农场”,但如何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就导致有的种植大户已在尝试这一经营模式,却不知自己就是家庭农场的雏形;有的农场不以家庭成员为组成,或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却自称家庭农场;有的人将家庭农场主与地主相提并论,担心引发土地兼并;有的人错误地将家庭农场与“休闲农业”混为一谈。对家庭农场的含糊定义,影响到如何界定、如何扶持、如何引入登记制度等一系列问题。
|
||
二是难以得到相应的扶持政策,缺乏更新设备和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一些农民流转了大量土地做农场经营,但是受没有进行土地整理的限制,地被分成若干小块,遇上机耕道,必须自己扛着小型农机到另一块田里去。昂贵的租金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搞土地整理自己又无财力完成。
|
||
三是融资难也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一大障碍。一些试验阶段的家庭农场想扩大规模,却遭遇了融资难题。农民很少有可以抵押的资产,靠少量贷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
||
四是土地流转不规范,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租地规模。面对农户承包地极其细碎的现状,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最大的困难就是租到成方成片的耕地,并确保租期较长、相对稳定。但由于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农民的惜地意识,许多农户不愿长期出租土地,致使家庭农场难以稳定地保持足够的土地经营规模。
|
||
四、对策建议
|
||
1.加快探索建立注册登记制度,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逐步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
|
||
定义明确后,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家庭农场等注册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逐步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同时,制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要因地制宜,按域施策,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把经营规模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不可一刀切地在全国使用同一标准。
|
||
2.强化政策扶持,助推符合条件的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
||
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倾斜的要求,将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有机统一,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明确家庭农场可以优先承担涉农建设项目。同时,可通过项目倾斜、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流转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对种粮的家庭农场可给予更多的扶持措施,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
||
3.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
|
||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对明晰农用地产权、捍卫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等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规范土地流转的先决条件。2013年中央1号文件对此已提出了明确要求,关键是建机制、强措施、抓落实,建议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范畴。
|
||
4.建立事前准入审核、事中监督管理诸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切实保护流转双方权益。
|
||
主管部门应下发土地流转规范合同书,引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防止口头契约;对土地流入主体,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防止非农户经营主体假借家庭农场之名大规模租赁农地,注册登记后套取项目资金;做好土地流转的法律与政策宣传工作,使农户能正确看待土地流转,尊重契约精神,对自愿流转出的土地,在流转期内不得将土地收回,从而稳定流转规模,使家庭农场主能够放心投入、生产与经营。
|
||
5.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办法和制度机制,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有效的支持保障。
|
||
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开展家庭农场调查统计工作,指导地方稳步培育家庭农场。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
|
||
总而言之,家庭农场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又一新的突破口,还需要在试点推动的基础上创新突破,解决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难题。这既是对经营者经营能力和意志的考验,也是对各级政府指导推动能力和意志的考验;既需要经营者在实践中创新完善、优化提升,更需要各级政府强化职能、悉心呵护,加强引导和扶持,为农场经济的发展营造环境、提供保障。
|
||
农民合作社与绿色农业的发展
|
||
一、绿色农业与农民合作社的内涵
|
||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
|
||
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其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在具体应用上我们一般将“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其内涵包括五个方面:
|
||
第一,绿色农业及与其伴随的绿色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使人类能够世代繁衍生息。但是由于人口剧增、经济发展,使资源受到了破坏,环境受到了污染,这种对自然资源的伤害,到最后都反馈给人类本身。于是人们出于本能和对科学的认知,开始越来越关心健康,注重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没有污染、没有公害的农产品倍加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以其固有的优势被广大消费者认同,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必然产物。
|
||
第二,绿色农业是受到保护的农业。绿色农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环保产业,同时也是需要支援,加以保护的弱质产业。绿色农业尽管没有立法,但是作为绿色农业的特殊产品,绿色食品是在质量标准控制下生产的。绿色食品认证除要求产地环境、生产资料投入品的使用外,还对产品内在质量、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有极其严格的质量标准,可以说从土地到餐桌,从生产到产后的加工、管理、贮运、包装、销售的全过程都是靠监控实现的。因此,绿色食品较之其他农产品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安全性。
|
||
第三,绿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型的农业,它的优势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节约资金、精耕细作、人畜结合、施有机肥、不造成环境污染。但是也存在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种植单一、抗灾能力低、劳动生产率低的弊端。绿色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以高产、稳产、高效为目标,不仅增加了劳力、机械、设备等农用生产资料的投入,还增加了科学技术、信息、人才等软投入,使绿色农业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
第四,绿色农业是多元结合的综合性农业。以农林牧为主体,农工商、产加销、贸工农、运建服等产业链为外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提高了抗灾能力与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体现了多种生态工程元件复式组合。
|
||
第五,绿色农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从1996—2000年,曾多次组织专家到绿色产业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多数项目地区水质、土壤、大气良好,绿色食品原料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科学规则、市场信息不灵、科技素质低下,一些贫困地区只能出售绿色食品原料,效益不高。实施绿色食品开发之后,贫困地区发挥了受工农业污染程度轻,环境相对洁净的资源优势,原料转化为产品,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拉动了贫困地区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振兴。
|
||
(二)农民合作社的内涵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为: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改为农民合作社,这意味着农民合作社比起专业合作社,范围更加广泛。
|
||
农民合作社本质上也是企业的一种形式,但与一般企业相比,合作社又有很多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
一是提倡互助合作精神。合作社就是一个大家庭。互助,就是互相帮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通过互相帮助,在合作社内部形成讲团结讲奉献的良好风气。合作就是共同劳动。合作社崇尚劳动最光荣。合作社就是在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上通过我们共同的劳动把它办好,但是一家一户能办好的事情仍然由一家一户来办。合作社充分保护社员的个人利益,但又要强调合作社的共同利益,树立社员的集体观念。
|
||
二是强调合作社的服务功能。社员是合作社的所有者,也是合作社的顾客,还是合作社的受益者,所以社员和合作社的命运息息相关。合作社要想社员之所想,急社员之所急,牢固树立为社员服务的思想。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合作社社员感觉到集体的温暖。
|
||
三是强调合作社的社会责任。比如保护环境。有了这些精神的支撑,合作社就成为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集体,社员也不再是仅仅属于自己,而且还属于合作社。
|
||
二、农民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的必要性
|
||
(一)新型环保的需要
|
||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国家高投入高产出的开放性农业生产系统,由于消耗大量石油能源(被称为“石油农业”),而带来的不可再生矿物资源的大量浪费,能源危机的加剧,自然资源的衰竭、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前车之鉴”。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大型工业企业排污治理差,“三废”直接排放,导致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已经蔓延到广大农村地区;广大农村由于大量使用农药、有毒物质、激素等,使得果菜残存的有害物质大大超标,损害人体健康,并且大量的农药渗入地底,污染地下水、土质等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
(二)绿色消费需求
|
||
绿色消费需求,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源需要的一种现实市场实现。包括对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的消费及人类自然的生态需求。由于人类价值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方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方向。人类物质层次上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收入的提高,使人们更注重环保,注重健康,注重自身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消费者由“生存型”消费观念转向“发展型、健康型”消费观念,而对市场和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人类需要更多的卫生、营养、无污染的农产品。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及农产品的要求不单是数量上的要求,而且是高质量、优品种的绿色产品。
|
||
(三)适应WTO竞争的需要
|
||
在当今发达国家,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发现残留有害物质超标,将毫不留情地彻底查处。我国当前的农业作业,显然经受不住发达国家无公害农业的冲击,我国农产品要向他国外输也会因“绿色壁垒”而受阻。所谓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标,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
||
(四)农民收入增长的需要
|
||
各种资料显示: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趋势越来越缓慢,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发展绿色农业,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如近两年,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农民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的一个显著标志和重要原因就是绿色食品的兴起。据统计,该省绿色食品总量每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就可增长1%。
|
||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
||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奶粉事件”、“山东毒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分散的家庭经营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管,流入市场的农产品难以得到全面的检查。而农民合作社能把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通过采取统一生产制度、统一质量标准等措施,不仅能保证农产品质量,还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统一监管。农民合作社通过申请质量认证,提高市场信誉度,增强自身实力。
|
||
三、庆阳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的现状
|
||
(一)庆阳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
||
截至2013年6月30日,庆阳市农民合作社已有1817个,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加了660个。农民合作社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65.74%。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8.86万人,平均每个合作社有社员49人,辐射带动农户13.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6.24%。农民合作社经营业务涉及粮食、水果、蔬菜、经济作物、家禽、生猪、牛羊、鱼类等产业。全市合作社中,种植类合作社738个(包括果业合作社311个、粮食合作社43个、瓜菜合作社169个,油料合作社9个,中药材等其他合作社206个),占总数的40.62%;养殖类合作社962个(包括养牛合作社65个、养羊合作社473个、养猪合作社281个、养鸡合作社51个、养兔及特种养殖合作社92个),占总数的52.94%;其他类合作社117个(包括农机合作社47个、农资供销合作社51个、信息服务合作社19个),占总数的6.44%。
|
||
(二)农民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现状
|
||
全市1817个农民合作社中,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27个,认证率1.5%,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个,绿色食品认证11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个数8个。
|
||
四、庆阳市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
(一)意识观念落后,认知错误
|
||
长期以来,庆阳市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者观念落后,缺乏从事绿色农业应具备的素质。特别是对绿色食品的经济及环保效益知之甚少,市场观念淡薄,市场信息匮乏。在生产中,不是主要利用生物内在机制来取得增长,而且主要依赖农药和化肥来取得农业增长,对化肥、农药的不恰当使用,导致产品与环境污染的事件不断发生。产品残留有毒物质,农民自身处于增产不增收的境地。
|
||
(二)发展环境较差,体系不健全
|
||
庆阳市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区域差异大,农业资源质量不高,开发利用难度大。在这样的农业资源条件下,人们的不合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加深,农业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瓶颈。一是农业及生活废弃污染,工业污染等对水域的严重污染。二是发展采矿业造成的污染,如煤田和石油开采、冶炼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绿色农业的全程质量监控由于相关法规制度、管理体制、监测体系、执法体系等问题,还难以统一协调解决,监督检测技术的实用性、可靠性不强,使得绿色农业的发展过程的配套体系缺乏,导致绿色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从外观上无法识别,难以及时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这不仅模糊了消费者的辨别力,也使人们对绿色农业的认知度不高,阻碍了绿色农业的发展。
|
||
(三)科技缺乏,市场发育水平低
|
||
由于绿色农业对产地和环境都有特殊的要求,因而,绿色农业大部门分布在较为边远的地区,交通不便。从绿色食品的消费群体看,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但庆阳市农村大多数属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增加了绿色食品的供求困难。加上营销网络的市场体系的滞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畅,许多鲜活产品由于运输困难、储藏期短,且包装手段落后,导致产供销脱节。
|
||
(四)资金短缺,产业结构单一
|
||
绿色农业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从育种、栽培、加工、仓储到运销等各个环节要求严,成本高,仅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是不够的,而且绿色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加工也需要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即使是一些龙头企业,也因资金不足,政府也单纯地认为发展绿色农业是农民的事,不需要政府的支持,在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都显得力度不够。绿色农业生产将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整合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开展一体化经营,实现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它虽然突破了传统农业只提供初级产品的缺陷,改变传统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相互分割和对立的局面,但绿色农业生产许多沿用的是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农民产业观念淡薄,靠种植业单打独斗,没有认识到,现代的绿色农业不但包括种植业,还包括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
||
五、农民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应采取的措施
|
||
(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
||
绿色农业的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而且是比较苛刻的,条件不行,是不可能进行的。环境的绿化、技术的改良、政府和合作社的牵头,这些都不能少,否则就是无效的开发。所以,在那些环境绿化,生态平衡,且有政府和合作社牵头的地方先行发展,而在环境相对较差、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可先培养环境,注意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之后再联系政府、合作社、科研等多个单位,发展本地的绿色农业。一窝蜂地上马,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
||
(二)加大投入,目光长远
|
||
发展绿色农业不是短期能见效的,它要求各方面的配合到位,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因此,政府和合作社要有长远的计划,采取优惠措施,重点扶持绿色农业发展,如财政周转金要向绿色农业倾斜,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扶持绿色农业与发展地方经济、培育财源税源结合起来。不能是口号农业,不能有其表而无其实把一般农产品换个包装,打出几个口号,在市场运作上玩弄手段,耍尽手腕,进行不正当竞争,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这样只能是害人又害己,毁了自己的招牌。
|
||
(三)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引进
|
||
绿色农业生产有严格的执行标准、操作技术和规程,具有科技含量高、操作难度大的特点。为了保证绿色农业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针对农民做好科技培训的基础工作,加强运用和推广立体生产技术,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农林牧副渔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技术等生态适用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要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协作,搞好技术引进,使绿色农业开发项目能够引得来、推得开。
|
||
(四)职能落实,法制保障
|
||
大力加强绿色食品品质保证体系建设,贯彻《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加强绿色食品开发生产的监督,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和营销的监督,谨防浑水摸鱼或不规范操作而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农民的利益以及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影响绿色农业的发展。
|
||
培育果业合作社 发展绿色果品 合力推进庆阳苹果产业发展
|
||
一、庆阳果业合作社现状
|
||
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紧扣苹果、草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有效举措,采取政府扶持、群众投劳等办法,在董志、西华池、平泉、屯子、孟坝、临泾、新集、盘克、早胜、春荣、宫河、永和12条塬面、50个重点乡镇集中规模栽植。全市有万亩乡镇46个(其中户均1亩乡镇47个),千亩村330个,5000亩以上大村25个,10亩以上大户13075户,有23个乡镇人均苹果1.5亩,已初步形成了以董志塬、永河塬、西华池塬、屯字塬、盘克塬、宫河塬为主的6个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依托苹果生产基地,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村委会、科技带头人等纷纷发起成立果业专业合作社,截至2013年6月,全市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果业合作社达到281个,仅庆城县就成立果业合作社52家,社员468户,带动农户5000余户,占合作社总数的12.4%。全县已有果业类注册商标3个,绿色农产品认证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个。庆城县白马铺果业协会(后更名为庆城县益农果业专业合作社)、正宁县正通果业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农业部扶持,8个果业合作社被命名为省级合作社示范社,占示范社的27%;15个合作社被命名为市级合作社示范社,占示范社的37.5%。与其他产业相比,苹果产业更适宜于通过合作社的方式组织生产,合作社通过一保技术培训、二保物资供应、三保产品销售的方式,有效实现了苹果种植户与外部市场的对接,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苹果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的认证。
|
||
二、合作社在培育绿色果品中的作用
|
||
(一)果业合作社与标准园创建
|
||
在优质果品的培育中,果业合作社结合苹果标准园创建,在优势产区大规模创建一批标准化、集约化程度高的标准园,做大做强一批“有特色、叫得响、带动强”的品牌,通过标准园这个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得实惠的发展平台和创新载体,打造了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绿色标准化苹果园。全市创建国家级示范园1个、省级示范园6个、农业部标准化苹果园4个(占全省12个的33.33%),在4个农业部标准化苹果园中,庆城县庆安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庆城县赤城乡周庄优质苹果标准果园,创建面积1200亩,其中盛果园930亩、初结果园270亩;正宁县永正乡东龙头村果品合作社创建了正宁县永正乡东龙头绿色优质苹果标准园,创建面积1140亩;西峰区绿盾果业合作社创建了西峰区温泉乡何坳村绿色苹果标准园,创建面积1150亩。通过这些标准园的带动,全市苹果无公害、绿色基地和GAP基地等认证面积达到118万亩,“果、草畜、沼、窖”生态果园建设开始推广。
|
||
(二)果业合作社与果农培训
|
||
合作社以农民培训需求为导向,逐渐成为果农培训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结合“阳光工程”和“千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的实施,全市以合作社为支撑,开展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庆城县丰泰果业合作社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法,每年组织大规模的培训不少于4次,2012年8月合作社组织社员和果农150余人赴河南三门峡参观学习果品发展先进经验。正宁县一品果业专业合作社常年聘请三秦果业专家刘育生现场指导果树修剪和果园管理技术,并从网络上学习最新的苹果生产、贮藏等技术。新技术先在本社成员的果园试验应用,技术成熟后,再向周边农户推广。组织专门工作人员跑市场,看行情,综合网络信息进行市场分析,把握行情,及时向农户发布市场信息。
|
||
(三)果业合作社与果品销售
|
||
果业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许多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得到了推广,由庆阳市“陇清”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印花SOD奶蜜苹果市场价格达到了5~15元/个,合作社的果园规模达到了3000多亩,辐射带动6个县区、300多个农户;西峰区绿祥种植专业合作社着力运用作物秸秆青贮和矮化果树技术发展波尔山羊养殖和果业,带动了农户达103个;林颖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入的薄壳早实核桃、乌克兰大樱桃、早中晚熟油桃、优质果苗繁育等丰富了农户的致富选择,成林园100亩左右,每年销售量达到200吨、90多万元。同时,在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全市已形成了“陇清”、“赤诚”、“神陇园”等多个注册品牌,产品远销全国多个省市。
|
||
(四)果业合作社与绿色果品认证
|
||
苹果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合作社规范的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管理。全市涌现出众多争创绿色果品的优秀合作社,全面促进了苹果产业“三品一标”认证进展。合水县新兴有机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作为合作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以培养乡土技术人员,建立标准示范园为重心,先后统一改形果园500亩,带动改形3000亩,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合作社申请注册了“神陇园”牌商标。2010年10月,专业合作社有机苹果基地生产的苹果获得了有机认证转换证书,“神陇园”牌有机苹果系列产品被CHC全国高科技质量监督促进工作委员会列入“中国著名品牌”和“中国有机优质食品”。2011年11月,2000亩基地产品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并颁发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镇原县甘旭果品专业合作社完成了镇原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苹果(1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A级绿色食品甘旭苹果产品”双项认证工作。2008年3月“甘旭牌苹果”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镇原县“创建全国A级绿色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已于2008年11月通过省级验收。
|
||
三、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
||
(一)运行机制不规范,监管乏力
|
||
内部运行机制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已成为果业合作社发展的共性问题。部分合作社虽然制定了章程、现金管理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等,但基本形同虚设,达不到规范管理的目的。一部分合作社未建账,已建账核算的合作社也只设置了粗略的流水账,无明细收支反映,无专人核算。由于合作社数量增加太快,经管部门专业人员数量有限,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合作社进行指导检查,乡镇一级基本没有专职人员,村一级更是无人问管。
|
||
(二)融资渠道狭窄,扶持资金不足
|
||
农业生产和原料收购季节性明显,资金需求量大而集中,金融单位的年放贷额不足,贷款手续繁杂,贷款门槛高,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又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在2013年的“双联”贷款中,由于贷款条件限制以及担保公司设置的反担保壁垒,使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难以找到符合贷款标准的企业和公司做担保,极大地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虽然政府出台了扶持办法,投入了一定的扶持资金,但对上千的合作社无疑是杯水车薪。全市目前省、市命名示范社78个(去掉重复命名),仅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4.29%;累计扶持159个,仅占合作社总数的8.75%。
|
||
(三)管理水平偏低,缺乏人才支撑
|
||
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农村青年不愿投身农业,合作社成员大部分是年龄较大的农民,文化层次低,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发展合作社的经验。据2012年3月对658个合作社的抽样调查,合作社理事长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44人,仅占被调查合作社理事长人数的6.7%。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合作社类似于“皮包公司”,名为多人合作创办,实为一家一户运行,既无管理组织也无真实社员,不求通过合作带动农民致富,只求以合作社为名头获取国家扶持资金,为个人谋取利益。
|
||
四、果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
||
(一)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与共赢
|
||
龙头企业是连接基地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仅2011年,全市就有果品贮藏加工(销售)企业37家,2000多个家庭土窖,总贮藏能力14.2万吨,占全市苹果总产量的39.3%,年消耗原料1000吨以上果品贮藏加工企业36家(其中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为1个、3个、11个),年加工果品18.8万吨,产值6.51亿元,上缴税金198.96万元;有果品包装企业19个,年产值2268万元。苹果贮藏加工、包装企业共安置就业劳动力3700多人,带动农户62943户。从发展趋势看,果业合作社的壮大离不开与各类企业的合作,企业将主要在苹果产业产前投入品、产中服务、产后收储、加工和流通领域以及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发挥主体作用,并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竞争力方面起重要作用,而果业专业合作社将是未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苹果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因此应鼓励和支持合作社拓展服务范围和领域,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
|
||
(二)与农户间实现利益共享
|
||
合作社是联系政府与农民、农民与农民、农民与市场、基地与企业、农户与基地的纽带。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快果业合作社组建步伐,扩大覆盖范围,增加社员数量,使尽可能多的农户在合作社的统一组织下,开展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使广大农民从传统的分散作业者转化为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者,从市场上单个的弱者转化为联合的强者。同时,还要指导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规定和市委发[2009]18号文件要求,修订完善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财务、生产、营销、盈余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成员账户,促进合作社与农民实现利益共享。
|
||
(三)实现合作社的联合
|
||
针对当前庆阳市合作社各自为政的现状,应由相关部门牵头,分行业成立市、县合作社联合会,本着因社而异、自觉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合作社的协调与自律,推进合作社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目前,部分果业合作社之间已经开展了较为松散的联合。西峰区几个果业合作社联合组建了庆阳市茂华现代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社,共同发展绿色果品。在2013年的“庆阳市千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座谈交流期间,在西峰区玉祥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耿玉祥倡议下,西峰区茂华果树专业合作社、众发果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宏源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联合会,实行统一农资配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销售,初步实现了联合与合作。
|
||
(四)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
|
||
绿色果品生产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生产环节多、流程长、涉及面广的劳动与技术紧密结合型产业,不仅需要广大果农和科技人员的密切合作,而且更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依据目前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绿色果品生产的特定要求,建议:①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按照良种化、区域化的基本要求,以发展优质鲜食苹果为主、富酸加工苹果为辅,在6个重点县区的12条大塬50个重点乡镇,集中连片加快绿色、有机苹果基地建设,努力把庆阳建成全国绿色、有机苹果大市。②建立有效的政策扶持机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区域性差别税率、信贷、补贴和补偿等形式多样的果业扶持政策,推动苹果业布局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③健全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化绿色果品生产、质量检测、贮运、加工、销售等配套管理办法,确保绿色果品产业有序、有章可依。④设立苹果产业开发基金。重点用于绿色果品产业开发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基地规划、环境监测、病毒系统鉴定、病虫检疫测报、无病毒良种繁育和引进、产品质量检测、绿色食品证书申办及复验等)和奖励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科技创新和推广等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改善果业的竞争环境。⑤为科技进入果业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引入“风险同担,利益共享”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管理办法,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果农致富、财政增收、果业科技人员照旧”的问题,为科技创新、推广和提高果业科技含量提供政策保障。
|
||
目前,果业合作社的生产与销售仍处在各自为战的分散经营阶段,致使果品分级混乱、包装质量差、贮藏设施简陋、深加工能力欠缺,加之部分果农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使果品销售信誉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除生产过程加强管理、切实提高果品生产的科技含量之外,还必须依照市场经济运作规律,进一步完善果品产业化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产供销、农工商、农科贸一体化的苹果生产经营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网络,通过各类展销推介活动扩大宣传,提高庆阳苹果的知名度,实现苹果产业的多层次增值。
|
||
庆阳窑洞文化对绿色农业的启示
|
||
一、窑洞文化节能环保的内涵与绿色农业
|
||
庆阳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这里有全球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董志塬、早胜塬等塬面,因黄土塬土层深厚,古代的窑洞挖得高大、宽敞,其冬暖夏凉的特性被认为是古人长寿的重要原因,古代庆阳彭原人彭祖据传是从古至今最长寿的人。日本曾派人前来考察研究庆阳窑洞,回去后采用堆土夯实再挖窑洞的办法在日本修建窑洞。庆阳的苹果贮藏保鲜,一般多采用土窑洞贮藏,被称为“土办法,洋效果”。有位著名果树专家提出将窑顶土厚5米以上、窑面朝北的废弃窑洞经过加固(喷涂聚氨酯)、改造(在窑洞垒高为窑深1/3~1/2的上山烟筒似的排气筒,窑洞地面垫成倒坡),变成苹果冷藏保鲜库,再辅以机械制冷设备及机械制冷与自然制冷自动转换器,实现两种制冷方式的最佳节能组合,延长果蔬的冷藏保鲜期。这信息让人激动,历史悠久的庆阳窑洞,在现代化建设中合理使用,会价值倍增!
|
||
住在窑洞里的庆阳人过去几乎没有排污的概念。那时洗锅、洗碗用的去污剂是蒸馍发面用的添加剂——灰水,洗锅水、洗碗水全部用来喂猪——灰水即草木灰溶液,它的成分是氧化钾,属优质钾肥和动物营养“钾素”,对环境和动物身体有利无害;冬春缺水季节,即使洗衣服、洗脸产生的废水,也往往收集起来、淀清之后用于洒地或喂猪;过去农民对作物秸秆十分爱惜,因为它们是燃料和家畜饲料;过去的人畜粪便要用土掩埋堆积成农家肥料施于耕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庆阳农民还保留着拾粪的传统,小学生假期经常成群结队地漫山遍野去拾羊粪,那时九龙河的水还可以直接饮用,但现在的九龙河已经污浊不堪了。农民反映,初到庆阳的有些南方打工者有到山泉洗衣服的习惯,但接受地方传统文化影响的庆阳人从来不会做这样的事。由于环境无污染,鸟类多,庆阳人爱鸟护鸟,庆阳的传统种植业不使用任何农药也无碍其在历史上的“陇东粮仓”地位,因为自然界复杂的食物链控制着害虫的种群规模和数量。庆阳古人将垃圾当作资源对待的伟大思维和持久实践,是生态农业的良好开端。
|
||
然而,在楼式住宅出现后,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一些违背庆阳人良好传统习惯的不良现象出现。例如:一些城镇、乡村虽然推广了洋气十足的水冲厕所,却因此放弃了厕所积肥的习惯,将粪尿经化粪池或直接通过下水管道排到水系——沟道或河流;个别人就地焚烧秸秆等有机垃圾,污染环境。这种现象让人深思:在追求现代化生活的时候,如何将现代化和优良传统很好地结合,创造出更科学、辉煌的文化,造福于民族大众?
|
||
绿色农业的特征之一是节能环保、无公害生产。对庆阳古人流传下来的利用窑洞的节能生产、生活方式及合理处理生产、生活废料的优良传统,应以科学的态度克服缺点、改造优化(比如将废弃窑洞用作果库、避暑山庄;将人畜粪便的处理与沼气池、生物肥生产相结合),使之更加卫生环保,建设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创造利用自然食物链力量控制害虫的生态条件,是符合绿色农业精神实质的基础措施。
|
||
二、窑洞文化珍惜土地的内涵与绿色农业
|
||
庆阳的窑洞有崖庄窑(沟边窑洞)、地坑窑、半明半暗窑、箍窑4种。箍窑是用黄土“基子”(土坯)箍成的地上“窑洞”,有窑顶可作晾晒场的平顶式,也有排水迅速的房脊式;半明半暗窑是靠着胡同修建的半地下式的窑洞;崖庄窑一般围绕塬边(沟边)成串或成层修建,或在塬边挖出一块凹进的、螺旋形的“罗圈庄子”,靠崖打窑;地坑窑在远离沟边的塬面挖坑独立修建。除部分箍窑顶部做成房脊式外,其他各种窑洞的窑顶土地一般均作打碾场或上层窑洞的庭院,既利于排水、保护窑洞,又节省土地。黄土塬上的老村庄,多是沿沟边集中分布的、成串或成层的窑洞群,塬心老窑洞很少,由此可见庆阳窑洞文化包含着珍惜耕地的生活方式。
|
||
基于上述事实,对近年兴起的毁窑填沟、毁窑盖房、毁窑整地之风,应该以科学的态度作出具体、客观、正确的判断。一般地坑窑、半明半暗窑、箍窑,位于塬面、远离沟边,有的存在排水不畅的隐忧,若成了危窑、废弃窑、问题窑,毁窑填坑、整理土地,十分必要。但是沟边窑洞,一般不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处理时要慎重,最好不改变原有地貌,将窑顶、庄院的土地稍作平整,合理利用即可,因为从长远看,沟边窑洞毁埋的结果只能是缩小塬面、扩大沟壑,增加水土流失。最近听说一处故庄园计划搞“毁庄填沟”,笔者知道那沟缘、沟底是红胶土,填了终会滑坡、泄溜——因为红胶土的通透性差,与黄土不粘连,水分下渗到红胶土、黄土的分界面上,就要发生“滑坡”,这是水土流失的客观规律。
|
||
黄土高塬的水土流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天敌。水土流失最危险的形式一是滑坡,二是沟头前进。所谓“沟头”,就是向塬面蚕食的沟壑开拓者、领头者,它是将塬变成沟的罪魁祸首。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思路就是遏制沟头前进。对滑坡,人们目前主要通过稳定坡脚及拦蓄塬面径流(如塬面水路挖涝池)、跌水防护(崖上搭等槽+崖下铺石板+石板后面连涝池)、沟头防护等方式阻止水分下渗到红土层的办法预防。对沟头前进的预防,除上述工程措施外,还有沟坡造林、农田复种、套种等保护土壤表层免收雨水冲蚀等措施。水土保持科技知识的普及,对生活在最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黄土塬上的庆阳人来说,那是保饭碗、护后代的大事。
|
||
“毁庄填沟”,不仅要注意保持水土,还要保证安全。据宁县二中校刊《求索》报道,宁县焦村乡高尉村的毁窑整地工程过后,出现积水下陷、塌方的问题——因为修窑洞难,埋窑洞更难,现在的一些“埋窑”项目,埋的其实只是窑洞所在的庭院,空窑洞被埋在地下,今世不塌,不等于后世不塌,而后世人谁能知道哪个地方埋有窑洞而有下陷、塌方的危险?目前的填沟多是一头开放的,面沟一面的填埋土壤总是处于松散状态,水土流失自然会急剧增加。若无良好的改善措施,沟边的毁窑填沟项目最好别搞,代之以科学的、系统化的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利用土地即可。因为搞得不好,填沟不成,还会将大面积的塬面变成沟头,抡起铜锤倒打,伤害的只是自己。
|
||
有的农民羡慕城市的楼房,但是当真的拥有楼房的时候,却发现失去了一些东西。有老农反映,住进楼房里,虽然豁亮,但并不舒服,因为冬无暖气、夏无空调,室内气温的舒适程度与窑洞相比差远了,而且无处养鸡、养牛、养猪,没有了围庄果园,没有了歇凉的大树,生活单调,收入来源减少,可见农民的窑洞庭院,不仅是生活场所,也是生产场所,不像城里的居民楼那样只是吃饭睡觉的单纯消费场所。窑洞、楼房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
||
绿色农业的内涵之二是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保持水土自是题中之意。对庆阳古人源于窑洞生活的珍惜土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水土保持经验,我们究竟该怎样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呢?
|
||
三、窑洞文化的独特形态与旅游农业
|
||
基于窑洞生活、生产基础的庆阳黄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形态多种多样,既有独特的人文历史、民俗、谚语、建筑、手工(泥塑、石刻、木器、剪纸、香包等)艺品、乡土饮食、文学艺术、戏曲艺术、哲学思想,也有科学技术(包括中医科学、农业科学等)等。
|
||
庆阳的旱作农业传统,为我国农学、林学、中草药学、果树学、畜牧学、草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和科技发展的实践基础,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
||
庆阳人独有的打窑洞、箍箍窑等建筑技艺,保留在为数不多的老窑匠手里,若不注意传承,将有失传的危险。
|
||
庆阳的传统木器、石器、地方戏曲、民间艺术、古人著作等,有许多独特的东西。例如过去榨油用的整套木器设备、织布用的织布机、粮食打碾常用的捡叉车、短途运输使用的地咕噜车、填土打夯用的石夯、磨面的石磨、碾米的石碾子等,现在有的已经绝迹。此类东西,若能收集保存、陈列,必然是一种文化遗产,让后人通过参观看到我们的过去,看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传承关系,由此能读懂历史,启迪未来。
|
||
黄土是极易水蚀、湿陷的土壤,水土流失治理是当代庆阳生态建设的重点。古今庆阳窑洞民居、村落、农田的维修、保护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技术基础。例如,西峰市区通过系统化的雨水集流工程,将城市径流收集到东湖公园,建起了著名的集雨人工湖。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塬边水路搭蹬槽、蹬槽跌水铺石板、石板后面接涝池及悬崖上面栽柽柳、沟边堆土梁(自然生草)、沟头打堵墙(沟头防护)、平田整地、等高种植、广泛复种和套种(提高农田植物覆盖保护率)、沟坡造林等景观就是传统的系统化的水土保持措施。
|
||
笔者小时候,老家庄子坡口前有两棵人称“二龙戏珠”的连理槐树,树冠相交,树根相联,树干3人方可合抱。连理根露出地面1尺左右,形似门槛,阻挡径流,将其引导到北侧的登槽口,通过悬空登槽排到悬崖下的石板上,蓄积到石板后面的涝池里;院子里的径流通过砖砌的排水暗道排到沟边的登槽里,登槽下的沟底也有石板接水,径流通过接水排到沟渠里进入水系;院子门前的悬崖边栽有柽柳,1米粗的树干向着悬崖横空伸出,保护着悬崖永不坍塌。由于这套水保排洪系统的保护,窑洞庄园数百年安然无恙。20世纪70年代,生产队在窑洞顶部的大场里铲土积肥,结果下雨积水排不出去,一口窑洞出现险情,父亲带领全家拉土填场,才保住了窑洞。同期,坡口的两棵连理古槐被生产队砍伐,从此坡面径流成灾,每遇大雨便被冲出1尺左右的沟,入院的坡路虽然屡冲屡填,如今却早已破败不堪了。20世纪80年代,坡口北侧悬崖下的涝池被别人开辟为苜蓿地,结果被洪水冲成沟头。去年回家,发现门前悬崖边横空生长的古柽柳被一位放羊的王姓老者花数月时间用斧头一点一点地砍下背回家作燃料了,但精力如此充沛的这位老者不久便病逝了,我想也许因为古柽柳木质太硬,将其一点一点地劈下来太费力,才使这位老者积劳成疾或病情加重而亡。呜呼!
|
||
某乡为了扩建市镇,曾经填掉一个涝池,结果每逢暴雨便排水困难,积涝成灾,不得不在原地重挖涝池。
|
||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古人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生活智慧和经验非同一般,我们只能在尊重、鉴别、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提高、完善,而不应无故地全部丢弃。
|
||
庆阳窑洞文化的各种形态,可以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因为所谓旅游,无非是求新求异,感受不同的山水风光、文化景观、风土人情。庆阳窑洞文化,具有这种特质。这个观点,只有当你走出庆阳看庆阳的时候,才会有深刻的体会。最近有3位日本专家在国家林业局经济林研究中心领导陪同下到庆阳考察甘肃桃,对庆阳窑洞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建议“把废弃的窑洞加固,让夏季酷热难耐的人们(例如日本大阪人)过来住到里面避暑”。我想,所谓“庆阳黄土风情游”应该包括窑洞生活体验、窑洞疗养、窑洞养老、窑洞避暑、窑洞民俗等,而不是让游客到庆阳参观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
|
||
庆阳的窑洞民居也有许多缺点。比如鼠害难防、容易潮湿、透光不好、出入要走坡路,有的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应探讨如何以趋利避害、保持水土的原则对其进行改造、优化。例如:如何作窑洞的加固以保证安全;如何实现窑洞的水电暖、人畜排泄物等有机废物处理的自动或便捷化,使之更加卫生、无害;如何以生态化、现代化相结合的理念克服窑洞的缺点。将古老的庆阳窑洞建筑改造、开发出来,成为旅游资源,其价值也许会更大。
|
||
庆阳窑洞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但庆阳农家楼房的历史只不过十来年。庆阳人在漫长的窑洞生活中积淀的丰富生活经验,创造的厚重黄土文化,应该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继承、开发、完善,让古老的历史文化在庆阳绿色农业开发中焕发新春,照耀神州大地,造福子孙万代。
|
||
加强场县合作共建 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
||
一、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
||
(一)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
|
||
1.农业产业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
|
||
近年来,友谊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加速推进友谊特色新型工业化,需要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化在促进农业资源向工业领域转移、扩大农村市场对工业产品需求上的作用,为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转型升级提供多层支持和保障。
|
||
2.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
友谊县主要农产品总量大,农业科技水平高,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通过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贸工农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走出一条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
||
3.农业产业化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
||
农业产业化一方面通过运用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依靠工业制造技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借助工业营销手段开拓农产品市场,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更好地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充裕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关键就是要发挥好农业产业化贯通工农、联结城乡的作用,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支持新型工业化。
|
||
(二)科学谋划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重点
|
||
1.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
|
||
充分发挥友谊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发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大产业建设。在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基础上,突出绿色食品、农牧良种、环保农资、生物制药等优势及新兴产业,加快实施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推进大集群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下游和外延拓展,促进产业链延长加粗,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集群。推进大园区建设。大力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推进大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建设一批规模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
||
2.提升龙头企业发展水平。
|
||
企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坚持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之成为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主体。引导企业联合重组。推动上下游关联企业协作发展,实现规模扩张,提升整体实力。支持企业拓宽市场。培育大型物流集团,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省外市场、海外市场,提高本县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支持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加强质量和品牌创建工作,打造一批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
||
3.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
||
用国际水准的技术改造农业。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各个环节的应用,加快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数量增长向品质提升转变。用国际水准的装备武装农业。积极推动先进装备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改造提升生产线装备水平,走自动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加工之路。用国际水准的标准提升农业。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原材料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增强行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
||
4.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
||
促进工农互促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优化配置,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格局。大力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和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改造升级一批龙头企业,新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扩大区域经济协作。加强与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等方面互补性强的省内外重点区域之间的战略合作,集聚更多的优质要素和资源支撑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
||
(三)强化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措施
|
||
1.搞好顶层设计。
|
||
坚持把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攻方向,围绕扩大规模、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层次,完善发展规划,确立科学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
2.加大扶持力度。
|
||
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优惠政策,重点做好能源、用工、水利、土地、原材料等保障工作,加大对企业信贷投放力度,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从技术创新、要素保障、市场开拓、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各个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做大做强、重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
||
3.完善支撑平台。
|
||
着力建设产业承载、要素集聚能力强的特色中心城镇,构建面向社会、功能健全、分工合理、体系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公路、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城镇支撑平台、社会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夯实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基础。
|
||
4.优化发展环境。
|
||
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绿色通道”,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引导农民在农产品种养、加工、运输、营销等各个环节广泛创业。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和社会环境。
|
||
二、以提升城镇品位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建设
|
||
(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
||
1.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
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城中公园、文化广场和标志性建筑,打造百姓休闲娱乐新亮点。打通中心城区主要交通道路,构建环型和放射型交通网络。加快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坚持古典与现代结合,文化与建筑融合,把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建设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百姓的财产性收入。
|
||
2.加快城市低碳环境设施建设。
|
||
加强水源地保护和中心城镇供水管网的升级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厂建设,推进集中供热站建设,最大限度降低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
|
||
3.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
||
按照绿色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的生态型城市绿化理念,打造“树木、乔木、花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疏密相间的层次化结构,扩大城市道路、公园、游园、居住社区的绿化面积,实现绿化景观生态化、种植设计人性化、植物种类多样化、资源利用节约化的生态绿化效果。
|
||
(二)彰显城镇文化内涵
|
||
1.加强文化品牌宣传。
|
||
把友谊特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文明建设、道德建设、人才建设等各个层面,广泛借助各种平台,充分挖掘和宣传“挹娄王都、北大荒精神、现代农业、中苏友谊、民族风情”五大文化品牌,构建独具特色的友谊文化体系。
|
||
2.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
|
||
充分利用现有历史文化遗存,通过规划建设文化主题公园、文化长廊、民族商品饮食特色街、仿古建筑和城市雕塑、街道命名等形式,彰显友谊文化特色,体现友谊厚重的文化底蕴。
|
||
3.推动文化名镇名村工程。
|
||
在旧城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街区要予以保留,对一些具有原始风貌、风格独特的村镇予以保护,加以改造利用,打造一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村镇。
|
||
4.开发和提升民间工艺产业。
|
||
支持和鼓励企业和个人以传承、激活、嫁接、创新为路径,开发制造具有五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创办联办文化旅游集市和节庆活动,促进相关人才、产品、市场应运而生,展示友谊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风俗。
|
||
(三)打造现代文明城镇
|
||
1.全民唱响友谊精神。
|
||
深入挖掘友谊人民忠诚、坚守、忘我的刚强意志和优秀品格,展示“勇敢奉献、为国担当、追求卓越”的共同信仰,以友谊精神凝聚人心、提升形象。
|
||
2.探索打造智慧友谊。
|
||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
||
3.重视信用友谊建设。
|
||
加快构建现代信用体系,加强诚信教育,确立社会信用标准,推行公开信用评价,公布行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大力营造全社会讲信誉、守诚信的良好风气。
|
||
4.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
||
建立完善现代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城镇管理职能。改革完善城镇管理部门和个人工作考评机制,切实解决执法部门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重视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在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区教化、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
||
三、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
||
(一)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
||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
||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既是一个着眼点,也是一个突破口,还是一个方法论。就是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靠服务来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
|
||
2.坚持社会协同、广泛参与。
|
||
社会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不同于经济管理。在发挥好党委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基础上,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好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的协同参与作用和自治互律作用,做到在更大范围配置社会管理资源、更深层次整合社会管理力量、更高水平提升社会管理效率。
|
||
3.坚持统筹兼顾、依法管理。
|
||
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老矛盾与新矛盾互相交织,老组织与新组织互动共生,老体制与新体制互为支撑。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既要统筹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又要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回应社会诉求、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权益。
|
||
4.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
||
要更多地运用民主管理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社会管理。特别是对友谊精神以及五地文化品牌,要很好地传承,使其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继承发扬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动员组织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
|
||
(二)健全社会管理机制
|
||
1.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
||
进一步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轨道。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下访接待制度、联点指导制度和调查研究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始终与群众定期联系沟通。创新社情民意表达方式,采取媒体对话、网民交流、设立信箱、公开电话、组织听证等多种形式,就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努力使社会各个群体反映有渠道、倾诉有人听、困难有人帮。
|
||
2.健全情绪疏导机制。
|
||
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社会心态,既要及时回应人们的关切,又不要片面地迎合。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我们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始终给大家以信心、力量和希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舆论工作,把情绪疏导与群众诉求表达、政务信息公开、广泛吸纳民意有机结合起来,让群众感到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特别是要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及时疏导网络民意,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积极作用、遏制网络消极影响。
|
||
3.健全矛盾化解机制。
|
||
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信访工作制度,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工作。构建司法诉求机制,健全法律援助体系,确保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司法救助。
|
||
4.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
||
把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尽快健全各类应急预案。从源头控制、情报信息、处置预案、舆情导控、保障建设和联动协作等方面入手,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
||
(三)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
||
1.加强学前和义务教育建设。
|
||
科学规划城镇及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入园率。依法规范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达到合格学校要求,切实做到学有所教。
|
||
2.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体系建设。
|
||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年提高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制定完善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法规,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有效开展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应急救助等服务,切实做到老有所养。
|
||
3.加强“安居工程”建设。
|
||
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覆盖面,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党的好政策,切实做到住有所居。
|
||
4.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
||
完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为核心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提升县域各级医疗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县城”,切实做到病有所医。
|
||
5.加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
||
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鼓励、扶持回乡大学生、农民工自主创业。建立城乡统筹、配置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切实做到业有所从。
|
||
6.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
||
健全完善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灾民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优惠政策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到难有所助。
|
||
(四)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
|
||
1.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
||
按照“党政领导、综治协调、公安为主、部门联动”的原则,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暴力犯罪,切实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
|
||
2.加强严打整治斗争。
|
||
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打击,加强对重点治安地区的排查整治,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强化专业治安巡逻管理。
|
||
3.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
||
推进县综合应急平台、应急监测预警系统、相关应急救援基地等建设,形成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区域性救援队、武警、消防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
||
元谋高原特色绿色果蔬产业体系建设现状探讨
|
||
一、元谋高原特色绿色果蔬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
||
(一)元谋果蔬种植情况
|
||
1.果蔬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
||
元谋县1977年开始水稻—蔬菜水旱轮作进行的方式推广,为发展其他喜温蔬菜品种奠定了基础。多年来,元谋县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紧紧抓住我国蔬菜需周年均衡上市、发展“菜篮子”的机遇,借助项目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的积极配合,逐步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1999年被农业部列为(种植业)100个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2003年获得中国“冬早蔬菜之乡”的美誉。2007年8月元谋县人民政府出台《绿色A级蔬菜生产意见》。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全县种植业收入的50%来自绿色蔬菜。1998年,元谋县蔬菜种植面积只有6.6万亩,总产量14万吨。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蔬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到2012年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3.8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26.2万吨。与1979年相比,面积增加21.9倍,总产量扩大34.6倍,蔬菜生产产值达到6.86亿元,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在种植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元谋县种植业发展的主要产业。
|
||
为了利用好资源优势,元谋县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果蔬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加大品种调整力度和种子管理力度,形成以菜豆、番茄、樱桃番茄、茄子、冬玉米、冬大豆、菜豌豆、黄瓜、洋葱等优质耐运品种为主,西葫芦、苦瓜、丝瓜、牛蒡、辣椒等细菜品种为辅的生产格局,蔬菜品种增加到40多个。
|
||
2.水果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种植面积正在扩大,销售开始立足市场。
|
||
元谋是云南气候最干燥,且年平均气温高达21.9℃的干热河谷地区,经种植试验筛选:葡萄类以无核白鸡心、美国红提、黒提等为代表的适宜干热区种植的早、中、晚熟相配套的品种;枣类以台湾大青枣、金丝小枣、本地小枣为主,其他水果还有龙眼、莲雾、芒果、番木瓜等,目前种植面积达11.39万亩,外销量5.62万多吨,产值达5亿元,已成为元谋县继蔬菜产业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
||
(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
||
元谋县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无公害蔬菜入手,大胆进行科技创新,朝着绿色果蔬种植方向发展。一是制定了《元谋县绿色果蔬生产技术规程》、《元谋县创建全国绿色果蔬示范县实用手册》、《元谋县绿色果蔬生产技术手册》、《元谋县绿色果蔬综合标准》等技术材料,加大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力度,使绿色果蔬生产技术迅速在全县推广和应用。农户在绿色果蔬生产中得到实惠,增加了收入,涌现出一大批“金土地种植能手”和科技示范户。二是积极开展A级绿色蔬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菜农的种菜技术得到改观,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加快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四是大力推广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和虫口基数,提高蔬菜质量。全县推广频振式物理杀虫灯3080盏,太阳能杀虫灯200盏,色板诱杀技术全县已基本覆盖,面积均达12.5万亩。五是推广塑料大棚栽培和滴灌栽培、节水栽培,为农民节省成本,增加收入。六是《元谋县果蔬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制度(试行)》、《元谋县绿色果蔬管理办法》、《元谋县外销蔬菜管理办法》、《元谋县农产品标识管理制度》以及《元谋县农产品包装管理实施办法》等政策相应出台,农产品市场管理状况明显好转。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带病虫害种子和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
||
(三)品牌意识明显增强
|
||
为全面提升元谋精品果蔬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县里积极协助果蔬公司、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蔬菜出口基地备案和商标注册等工作,逐步壮大经纪人队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元谋果蔬的知名度,培育元谋精品冬早果蔬品牌。2001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先进示范县”,2003年被中国果蔬专家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冬早蔬菜之乡”。自2002年来利有限责任公司的番茄和辣椒获得无公害食品使用权后,元谋县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樱桃番茄、龙眼、酸角、东升南瓜和元谋县果润发展有限公司的果润葡萄被认证为绿色食品。至2011年年底,全县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个,绿色食品(A级)认证21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涉农注册商标18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28万亩,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达标面积15.6万亩,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面积21.05万亩。“元绿牌”洋葱、番茄、菜豆被授予云南名牌产品称号,“奉氏牌”脱水香葱获云南名牌农产品认定,“辛彝”等4件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
|
||
(四)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
||
为推进果蔬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保障流通渠道畅通,元谋县积极引导扶持加工和流通企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和科技带动果蔬产业发展。全县已建起了“元谋能禹果蔬批发交易市场”和“七棵树果蔬批发交易市场”、“法那禾果蔬交易市场”等,建设长1200多米的果蔬外销铁路专用线1条、5座日产量总计120吨的白冰厂,全县通过认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36户,其中6户获得自营出口经营权,加工、包装、冷藏保鲜产业已初具规模,加工樱桃番茄果脯、青枣果脯和冻干蔬菜等10多种品种。其中林峰等6户香葱加工企业冻干处理的中国香葱和德国米葱远销德国等欧盟国家。引导和扶持专业协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营销网络遍布全国157个大中城市,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
||
(五)绿色果蔬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成效
|
||
1.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
||
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特别是进出口国标准,引进和制定了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和加工包装的一系列标准,规范绿色蔬菜生产标准。元谋县农业局、县质监局联合制定了《绿色果蔬生产标准化操作规程》、《绿色果蔬生产农药施用准则》、《蔬菜出口基地备案》等规范性规章,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多项工作的系列标准,实现了绿色果蔬生产的标准化操作和管理。形成了既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较为完善的果蔬标准,使全县绿色果蔬的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有章可循。
|
||
2.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
|
||
为加强对绿色果蔬的质量管理,元谋县政府把绿色果蔬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对县、乡(镇)果蔬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标准、规模、人员设置、功能定位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在县农业局成立农产品质量监测站,设编制10人,在蔬菜批发市场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10处,乡镇检测点10处。全县建立强制性例行检测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对辖区内绿色蔬菜、水果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生产资料的质量,实行强制性检测和定期定量例行检测,年抽检果蔬样品在4000个以上,较好地维护了元谋果蔬的品牌形象。
|
||
3.加强对绿色果蔬质量安全的监管。
|
||
成立了由农业、质监、工商、公安、新闻等单位组成的绿色果蔬质量监督小组,负责绿色果蔬质量安全方面的协调、监督工作。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加大绿色果蔬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在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的基础上,健全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实行菜农、果农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
|
||
(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
||
1.科技示范带动技术推广。
|
||
针对广大菜农、果农追求高效益而惧高风险的传统意识,元谋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引导其如何种植、如何管理,让其学习和运用新技术、新成果,从而提高绿色果蔬的科技含量,带动三万多户菜农、果农种植,为元谋县的科技示范、加工出口提供有力的支持。菜农、果农从科技示范基地看到绿色果蔬的生产效益和发展前景,提高了科技转化率,加快了绿色果蔬的发展。
|
||
2.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
||
针对广大菜农、果农科技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低的实际,县农业局积极组织了各类科技培训班。一是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组织菜农、果农进行无公害、绿色蔬菜规范性学习培训;二是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三是举办果蔬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10万人次。到目前,全县已有5347人获得了“绿色证书”,857人获得了国家果蔬技能鉴定证书,全县的乡(镇)长及副职领导、农业科技人员、村委会委员和种植户都参加了培训。
|
||
3.果蔬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
||
(1)产地市场逐步完善。根据果蔬产业布局,按照“规模大、功能强”的标准,强化果蔬批发市场建设,在市场内设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和优质农产品专营区。一方面大力加强绿色果蔬市场建设,做到蔬菜、水果产品有市场配套;另一方面加强传统农产品市场的完善,促进产地市场向全方位多功能产业化的综合市场转化,并注意引进现代化经营理念,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市场的水平和档次。目前已建成日交易额上千万元的元谋能禹果蔬批发交易市场、七棵树果蔬交易市场等,市场体系的建立已成为加快元谋县绿色果蔬基地建设、销售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
||
(2)逐步延伸龙头企业这一桥梁,大力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实现农户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元谋县生产加工的香葱,90%以上销往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同时,采取自建网点、设立省外固定摊位、委托销售、协作联营等形式,积极开辟外销渠道。先后在西安、寿光、郑州、昆明等157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绿色果蔬直销点。到2011年年底,全县建设蔬菜交易市场6处、农村集贸市场11处,发展协会和农民合作社275个,会员38437人,有蔬菜营销公司、运销专业户等营销组织100多个。
|
||
(3)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经纪人在绿色果蔬流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的建设加快,元谋发展了一批农民经纪人队伍,全县农民经纪人总数达100多人,这些经纪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为元谋县绿色果蔬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
二、元谋高原特色绿色果蔬生产中存在的不足
|
||
(一)绿色果蔬生产中种子存在的问题
|
||
1.蔬菜、水果苗木新品种推广途径杂乱。
|
||
元谋县果蔬新品种来源主要有两处:一是由农业科研院所、种子公司等部门自行选育的优良品种;二是从元谋县以外地区或国外引进。蔬菜新品种的推广途径:一条是由县农业局负责全县品种引种、示范、推广;另一条是从经营渠道进行推广。目前,元谋县蔬菜外来种子占有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大,当地蔬菜种子、苗木难以适应绿色果蔬生产的要求,外来种子、苗木过多,致使元谋县一些传统的优良品种得不到及时改良和利用。
|
||
2.菜农、果农的生产效益有待提高。
|
||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种子、苗木的大量涌入,菜农、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外来种子的大量引入提高了果蔬的生产效益,对元谋县绿色果蔬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外来种子、苗木在品质、形状、效益方面优于当地品种,但是价格也远远高于当地品种。如果我们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培育自己的优良品种,降低生产投入,菜农、果农的生产效益将会有更大提高。
|
||
3.种子、苗木管理不完善。
|
||
由于元谋县种子、苗木是多渠道、多部门、多种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果蔬种类繁多,现有种子店100多个,种苗基地50多家,技术储备薄弱,人才缺乏,资金积累有限,发展后劲不足,还没有形成真正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并在省内外有名气的种业公司。大多数种子销售单位关心种子的数量和利润,很少关注蔬菜品种的试验和示范。种子出现问题交给种子管理机构处理,执法力度不够大,难以对绿色果蔬生产的种子、苗木进行有效的管理。
|
||
(二)绿色果蔬生产中有机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
|
||
1.有机肥使用比重过低。
|
||
1990年以来,元谋县农作物产量、牲畜、家禽饲养量等都有较大增长,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按理来说,有机肥的数量应当增加,但实际情况是,有机肥使用数量较化肥的增长变化很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家肥增长数量与蔬菜、果蔬面积增长不相协调,由于农家肥仅靠农户养殖牲畜提供,数量增长慢,秸秆肥的制作时间长、肥效慢;二是片面追求土地的利用率,认为种植绿肥浪费资源;三是有机肥对产量短期增幅较小;四是秸秆用作饲料或家畜粪便被作为垃圾抛弃,不能适应绿色果蔬生产的肥料需求。
|
||
2.对微生物肥料认识不足。
|
||
元谋县最早推广的增产菌素、云大120、植物动力2003等生物肥料,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中。但近几年来,菜农、果农对生物肥料的应用逐渐减少,其根本原因是其增产程度不及化肥。一是菜农、果农对生物肥料的认识不足,把生物肥料等同于普通肥料;二是使用方法不当,施用生物肥料后,加施农药,造成有益菌减少;三是生物肥料与有机肥混合使用时,有机肥未完全腐熟;四是生物肥料不能单独使用,需在整理蔬菜、果蔬地时与腐熟农家肥一起作底肥施入;五是土壤湿度达不到要求,未充分发挥生物肥料的功效。
|
||
(三)绿色果蔬生产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
||
合理使用农药能提高果蔬的品质、产量,增加生产效益。随着土传病害的加剧和病虫害种类的更新换代,菜农、果农为了保证果蔬的产量,忽视了绿色果蔬的农药使用规则,盲目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和种类,致使绿色果蔬的农药残留超标,限制了元谋县绿色果蔬的对外贸易发展。近几年来,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病害的发生数量不容忽视,应用生物源农药(如5%云菊杀虫剂)防治蔬菜、水果病虫害,减少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和农药的残留超标,是生产绿色果蔬的重要措施之一。
|
||
(四)蔬菜销售集中上市,离冬春蔬菜均衡上市还有一定差距
|
||
特别是每年1月下旬至3月上旬,上市的蔬菜品种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水果类特别是葡萄要充分发挥元谋干热气候优势,提早上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管理理念,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
||
三、建设高原特色绿色果蔬产业体系建议
|
||
(一)组织措施
|
||
1.加强领导。
|
||
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果蔬产业领导小组,负责果蔬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和重大事项决策等工作。成立蔬菜、葡萄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果蔬生产实施方案,落实科技措施、示范样板和科技培训,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
||
2.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
||
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重点在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好区域内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理顺县乡农技推广部门的关系,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生产积极性,为果蔬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保证果蔬产业区技术人员的优惠待遇和人员稳定性,挖掘科技人才的潜力和一切积极的因素,积极采取技物配套、分片包干负责、责任到人的办法,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
||
3.加强果蔬专业技术协会的建设。
|
||
加大对果蔬生产专业协会和果蔬加工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县级领导不定期挂点协会、经纪人,县级部门不定期挂点协会、经纪人等方式,积极帮助协会和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发挥协会和企业农资经营方式灵活、活动方便的优势,促进全县绿色果蔬产业的发展。
|
||
4.加大绿色果蔬品牌宣传力度。
|
||
用好“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元谋人”等名片和“冬季旅游之都”、“中国天然影视基地”、“天然温室”、“挂在成昆铁路上的大菜篮”等名牌,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导企业、经纪人、协会利用农产品博览会和展销会等机遇,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地经验,向外开拓市场。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露地种植、鲜嫩可口的原生态冬春绿色蔬菜和精品水果,进一步提高元谋冬早蔬菜、早熟鲜食葡萄的知名度。
|
||
(二)政策措施
|
||
1.加大果蔬产区建设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果蔬生产条件。
|
||
对优势果蔬区域的元马镇、黄瓜园镇、物茂乡、平田乡优先集中投资,做好蔬菜优势产区的规划设计,并将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纳入投资计划,重点投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大中型水库、田间道路、田间沟渠、引水灌溉工程和坡改梯土地整理以及蔬菜、水果良种繁育、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有针对性地扶持果蔬生产。在搞好投资规划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果蔬产业项目,引导社会各界资金参与果蔬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要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技术,结合农业、水利、扶贫开发等项目,加大对果蔬产区的综合开发力度,充分发挥多个项目的综合效益,切实增强果蔬产业发展后劲,促进果蔬产业向前发展。果蔬产区建设要把项目工程做成各级政府的“民心工程”,既要大范围地开展果蔬产区建设工作,也要讲究果蔬产区建设的标准和质量,切忌重复投资,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利益的形式主义出现。
|
||
2.政策扶持。
|
||
逐步建立以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和信贷投入为导向,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县发展和改革经济委员会和农业科技部门的政策要向果蔬产区倾斜,支持无公害、绿色果蔬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引进、推广,支持企业无公害果蔬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金融部门要制定优惠的贷款政策,在信贷方向、规模、贷款利率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为冬早蔬菜、精品水果开辟绿色通道。积极鼓励和支持果蔬生产企业、协会和基地申请无公害、绿色果蔬标志,树立无公害、绿色果蔬品牌。用好用活农行、信用社和财政无偿扶持资金、贴息贷款、三户联保贷款等措施,加大对菜农、果农的扶持力度,对种植果蔬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果蔬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给予补助和奖励。
|
||
3.加强农资市场管理。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制定《元谋县农药管理办法》、《元谋县绿色果蔬种植技术规程》、《元谋县种子、苗木管理实施办法》,实行政府引导与市场竞争相结合,采取植物检疫、检测,种子生产许可等方式,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
||
4.加强质量管理,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实行质量追溯制度。
|
||
一是做好果蔬质量检测工作,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控制农残超标果蔬进入市场;二是进一步完善无公害、绿色果蔬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三是规范分级和包装标准,打造元谋优质果蔬品牌。
|
||
5.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增加果蔬地有机肥施用量,培肥地力。
|
||
近年来,农民为了不断追求蔬菜、水果产量,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目前,要增加果蔬田块的农家肥,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重点是发展养殖业,增加农家肥用量;二要做好秸秆、垃圾、污泥和粪草的堆捂,扩大农家肥来源;三要让农田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在蔬菜、水稻收获后,让农田空闲一段时间,翻耕耙晒,去除土壤里隐藏的病虫害,培肥地力;四是发动群众种植绿肥等豆科植物,做好养地和培肥地力工作。
|
||
6.正确处理龙头企业、协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
|
||
通过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链接,把果蔬价格稳定在市场价上下浮动20%,使农户和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
||
(三)技术措施
|
||
1.加强果蔬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
|
||
根据元谋县果蔬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进优良的果蔬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挑选果蔬优良品种,淘汰劣质品种,为菜农、果农选择新品种提供可靠的依据。
|
||
2.进一步做好果蔬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
|
||
把绿色果蔬生产标准化种植推广到乡(镇)村和农户家中,做好生产技术指导。加大对果蔬生产实用技术的应用研究,抓好育苗移栽、合理施肥、整枝打叉、疏花疏果、叶面施肥、合理使用农药、水旱轮作、间作、套种、大棚果蔬设施栽培、滴灌、水培蔬菜等控制措施、管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均衡上市、采收、分级包装、预冷冷藏保鲜等技术研究,增加技术储备,提升全县优质果蔬的科技水平。
|
||
3.优化品种结构。
|
||
海拔900~1350米的元马镇、黄瓜园镇、物茂乡、平田乡和江边乡等坝区以种植冬春蔬菜为主,种植菜豆、番茄、樱桃番茄、洋葱、黄瓜、西葫芦、辣椒、茄子、豇豆、大蒜、丝瓜、冬大豆、冬玉米、苦瓜、牛蒡、鲜食葡萄、金丝小枣等品种;海拔1400~1500米的老城乡、新华乡等温凉山区乡(镇)以种植冬豌豆、青蚕豆、香葱、德国米葱、夏玉米和桃李果木为主。组织科技力量开展延长果蔬生长期、蔬菜再生栽培研究,早、中、晚熟蔬菜品种搭配的研究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熟制结构,均衡上市,缓解市场压力,增加农民收入。
|
||
4.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实施控氮、保磷、增钾的施肥策略。
|
||
充分利用有机肥源,改进有机肥施用方法,大力开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加强生物肥料的施用,加大肥料农资市场的执法和监管力度。
|
||
5.加强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
|
||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为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近年来,元谋县植保植检站在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上开展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主要包括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的试验示范;生物农药的试验示范;“三诱”(色诱、性诱、光诱)技术的试验示范等,优化集成了一套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
||
6.加快果蔬脱水加工、冷冻步伐。
|
||
积极探索樱桃番茄果脯、青枣果脯、番木瓜、葡萄、脱水香葱、鲜食甜玉米预冷冷藏等农产品加工项目,促进果蔬加工升级。同时,要把绿色果蔬生产建设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绿色果蔬产业带动更多的后续产业,如果蔬分级、包装、冷冻、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元谋县高原特色绿色果蔬产业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
||
参考文献
|
||
冯丽娟,王劲松,王立革,等.2009.我国绿色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37(1):9-17.
|
||
沈维凤.2003.论新阶段财政支农政策的变化与作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152-154.
|
||
徐景新.1999.蔬菜使用农药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西园艺(6).
|
||
徐坤,范国强,徐怀信.2002.绿色食品蔬菜生产[M].中国农业出版社:1-48.
|
||
杨顺江,雷海章.2001.深圳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理论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6):15-18.
|
||
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处,元谋县人民政府.2008.云南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与管理[R].
|
||
张明海,赵光贤,等.2005.元谋县无公害蔬菜综合标准[S].
|
||
朱林耀.2004.武汉市蔬菜产业现状与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44-45.
|
||
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 研究新型栽培方式
|
||
一、试验方法
|
||
1.播量安排:每亩分别设7千克、8千克和9千克等3个档次,研究其适宜播量。
|
||
2.观察生育期的变化(出苗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等关键生育期。
|
||
3.产量差异:与6月份直播的水稻产量相比较,看看哪一种栽培方式的水稻产量高、差异有多大。
|
||
4.稻米的品质比较:小麦收获后,每亩采用商品有机肥500千克加25%水稻专用复合肥40千克于下雨前或者有水灌溉的条件下进行均匀撒施,弥补基肥的不足。以后的田间管理按照常规栽培方法进行。
|
||
二、试验结果
|
||
根据试验数据表明:每亩9千克播种量为宜,基本苗在12.5万/亩左右,实收产量比6月份直播的水稻产量增加25千克/亩,生育期比直播的水稻提早7天,米质比直播的水稻的米质好。
|
||
三、效益分析
|
||
(一)经济效益
|
||
1.降低生产成本。
|
||
全年少播种、耕耱和插秧一次,节约燃油、减少机械磨损50%~75%,每亩减少机械耕耱费用60元,插秧费80元,人工4个(每个人工工价40元),将近20~30天的灌溉水电费约10元。累计310元/亩。灌溉车口每次灌水每亩耗水66.7米3,播种后至三叶期前至少灌溉5次,累计节约灌水333.5米3。
|
||
2.增加收入。
|
||
第一,小麦秸秆如果不直接还田,出售给发电站,按照秸秆400千克/亩(单价0.5元/千克)计算可以增加200元/亩收入。第二,由于抓紧了农时季节,应用该技术比常规直播稻增加25千克/亩的产量,按照稻谷2元/千克计算,可增收50元/亩。第三,还节约育秧苗床地10~40米2,可多收小麦6~24千克或油菜3~12千克,按照市场价计算,增收小麦12~48元或者油菜15~60元,平均每亩大田由于节约育秧苗床地,平均增加收入33.75元。合计增加收入283.75元。
|
||
3.增加支出。
|
||
该技术与机插秧相比用种增加5千克/亩,按照市场8元/千克计算,增加支出40元/亩。但是,与常规直播稻相比,播种量相同,就没有增加这项支出。
|
||
总结该技术在节支与增收两方面,秸秆还田与秸秆出售的经济效益分别为353.75元/亩和553.75元/亩。全镇21344000米2水稻应用此项目全年可增加收入1132万~1772万元。
|
||
(二)生态效益
|
||
通过该项目的推广应用,夏收时节一改过去的“熊熊火光去,浓烟滚滚来”,甚至有的损害邻居的庄稼及人畜生命的局面。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航空事业不受影响。通过秸秆直接还田,禁止秸秆露天焚烧,耕地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土壤理化性状趋于良性循环,有机质逐年增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更加有利于人居环境净化和美化,让人类更加健康长寿。
|
||
(三)社会效益
|
||
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了禁烧工作的大量用工,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维护了国家的“禁烧”规定,避免了干群之间关系的紧张,减少禁烧过程中引起的不必要的冲突,增进干群鱼水友情,容易被广大农民朋友接受,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使得市、镇、村三级干部的精力和时间能够集中转移到其他经济和社会工作中去,更好地搞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
||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大旱之年,既解决了水稻移栽期水源缺乏、无水移栽的困难,又能避免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减少干群之间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更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提高的目的,更没有“错过农时季节”的后顾之忧。
|
||
四、讨论与小结
|
||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秋播技术,即使在气候干旱、墒情不足的情况下也不用担心水稻的播种、出苗、抽穗和成熟的问题。
|
||
节省机械耕作,节约能源消耗。节省机械耕作,控制生产支出,对于缓解能源紧张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节约机耕也就是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节本增效,更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
||
禁止秸秆焚烧,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秸秆还田,使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最大限度地发挥耕地的增产潜力。避免了不施有机肥、偏施滥施氮肥,养分失衡、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和土壤肥力下降的不良耕作习惯。这种栽培方式,是一项节能、环保、省时、低耗、高效的栽培方式。值得在干旱年份或者干旱地区考虑试验示范总结和提高。
|
||
五、推广注意事项
|
||
1.正确使用优良品种。
|
||
选择生育期适中、品质优良、抗性较好的水稻品种。
|
||
2.确定合理的播种量。
|
||
根据试验结果,考虑到少部分种子入土较深,难以出苗,在正常情况下适当增加5%的播种量作为保险系数,以8~9千克/亩为适宜播量。确保基本苗在12.5万/亩左右。
|
||
3.立足抗灾,健全沟系。
|
||
于播种后,及时开挖田间一套沟,避免涝渍,防止长期淹水影响水稻种子活力。
|
||
4.秸秆全量还田。
|
||
在夏收后,合理分布小麦秸秆,配合使用秸秆腐熟剂2~4千克拌潮细土20千克均匀撒施,促进秸秆腐熟。
|
||
5.早施断奶肥。
|
||
利用有限水源(灌溉或降雨),施好断奶肥,促进水稻分蘖及早够苗。
|
||
6.防病治虫。
|
||
根据病虫测报情况,在小麦生长期间,妥善防治灰飞虱,压低害虫基数,控制传毒媒介,减轻条纹叶枯病对水稻危害。
|
||
7.注意在苗期及时检查。
|
||
发现野生稻及时拔除,减少野生稻对栽培稻的危害。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常规直播稻相同。
|
||
综上所述,稻麦秋播技术是一项节能、环保、省时、低耗、高效技术,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实用技术,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
||
创建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打造安全高品质鸡蛋
|
||
一、生产方式同中国国情接轨
|
||
(一)目前我国蛋鸡生产的主要瓶颈是鸡病问题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业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由于行业门槛低,管理不规范,区域性高密度的大大小小的养鸡场户的鸡粪和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跟不上,加之鸡舍结构及配套设备设施不标准、不完善,使蛋鸡业养殖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的鸡病频发,且难防难治,使鸡病问题成为我国蛋鸡业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我国鸡蛋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瓶颈:由于鸡病多,用药多,加之养鸡业所需饲料多来源于受污染的种植业,鸡蛋受疫病和药残、农残超标的影响,导致产品质量低劣。
|
||
(二)我国蛋鸡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必须更加注重生物安全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
||
养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分为3个层次,即整体性生物安全、结构性生物安全和作业性生物安全。整体性生物安全是整个方案的主要层次,包括鸡场的选择,降低饲养密度和防止野鸟的接触,规划鸡场与公共道路及服务设施的关系;结构性生物安全是生物安全的第二层次,包括鸡场布局、鸡舍建筑、围墙、排除污染设施等;作业性生物安全是生物安全的第三层次,包括预防感染传入采取的管理和常规操作程序。
|
||
我国长期以来,一提到养鸡场的生物安全,更多关注的是第三个层次的问题,政府和企业投入最多的就是疫苗和药物的预防与治疗,较少关注生物安全体系的主要层次和第二层次,造成我国一些地区养鸡业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鸡病频发—滥用药物—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低劣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物安全措施的不系统、不科学。根除鸡病这个顽症,必须转变目前的区域性高密度的生产方式,必须更加注重生物安全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更加注重养鸡场的布局选址、饲养密度的降低,更加注重鸡场设计、鸡舍建筑和先进设备的应用,净化蛋鸡生产的空气质量。
|
||
(三)构建我国蛋鸡业科学的生物安全体系必须符合中国国情
|
||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多、耕地少,荒山、丘陵、沙漠面积大,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就蛋鸡业生产而言,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和耕地密集的平原地区发展较快,饲养密度较大,鸡病发生率高,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越是老少边穷的地区越是原生态的地方,越是原生态的地方越是生产有机绿色蛋品的好资源。因此,构建我国蛋鸡业的科学的生物安全体系,必须将生物安全体系的理论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必须科学地规划布局、选址建场,要退川、进岭、上山、入驻荒漠,首先构筑起蛋鸡场的整体性生物安全。
|
||
(四)柳江公司实施“四大转移”战略
|
||
柳江公司运用生物安全理论,创造性地实施了养鸡场建设从饲养密度高的地区向饲养密度低的地区转移,从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平原耕地向山区丘陵林地转移的“四大转移”战略,选择河南省济源市和贵州省安顺市的丘陵山区林地,统一布局,选址建场,同时实施了超远隔离、超低密度、超强通风的“三超措施”,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生物安全体系,从根源上保证养鸡场的清净无疫,保证鸡蛋产品的优质安全。
|
||
(五)实施“四大转移”+“三超措施”的现实和理论依据
|
||
1.高密度区域的庭院饲养照样生存。高密度地区的庭院养鸡虽然在饲料营养、饮水、卫生、光照诸方面均不如规模化养鸡场,但由于其密度低、空气好,所以鸡病少,产品质量高。
|
||
2.规模养鸡场失去饲养价值的弱鸡,农民检回家照样饲养。
|
||
3.日本注重养鸡空间也是为了净化空气质量。
|
||
4.禽病学上讲,饲养密度每增加一倍,鸡病发生的几率就增加6倍。生物安全隔离要求在3公里以上。
|
||
总之,只要密度低,就能养好鸡;密度高也不怕,只要通风量大。
|
||
二、饲养模式技术同国际接轨
|
||
(一)发达国家饲养模式的转型主要是基于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
|
||
发达国家认为动物福利是影响产品形象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动物在“非福利”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而发病,一些病原变异后甚至传染给人。因此,尽管集约化笼养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饲养成本等方面极具优势,但密集的蛋鸡笼养对鸡的高度限制、拥挤等,使鸡的正常行为难以施展,骨质疏松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质疑,遭到了动物福利保护组织及有关人士的强烈反对。许多国家通过立法要求用新型饲养模式替代传统笼养模式。
|
||
(二)发达国家替代传统笼养的是多样化的饲养模式及其配套的标准体系
|
||
欧盟一些发达国家禁止传统笼养模式后,取而代之的有大笼饲养、舍内饲养、自由散养和有机饲养4种饲养模式。①大笼饲养模式要求,每只产蛋鸡占有至少750厘米2,有产蛋巢、垫草和适当的栖木,以符合蛋鸡啄草、抓草和栖息等自然本能。②舍内饲养模式要求,产蛋在舍内地面(板)上饲养,可多层地板式饲养,养殖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9只,在此种饲养模式下,产蛋鸡可在不同层的层架上自由来回跳动,层架一般不超过4层。③自由散养模式与舍内饲养相似,不同的是要求产蛋鸡有充分的舍外接触空气的时间,最大饲养密度为每只4米2。④有机饲养模式要求全部自由散养,按照特殊规则饲养,饲喂有机饲料,限制兽医处理和兽药使用。
|
||
新型饲养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降低了饲养密度,增加了鸡只的占有面积,提高了鸡舍的空间利用率,添加了栖木、产蛋巢、沙浴池设施,设置多层喂料、饮水系统等。欧美取消传统笼养模式后,研究、制定、实施了多种替代的饲养模式及其相应的标准体系。
|
||
(三)我国蛋鸡饲养模式的问题及趋势
|
||
1.我国目前主要是集约化传统笼养模式以及“欠标准”的标准体系。
|
||
“小规模、大群体”仍然是我国目前蛋鸡养殖的主要模式。基于这种模式造成的鸡病频发、产品质量低劣等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实施了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以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提升蛋鸡业的层次,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同时,我们看到:我国目前引导推进蛋鸡业发展方向的还只是一种模式,即发达国家已经不允许使用的传统笼养模式;推行的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的传统笼养模式相配套的成熟的标准体系相比,还是“欠标准”的标准体系。
|
||
2.两类多种标准化饲养模式是我国蛋鸡业发展的趋势。
|
||
一类是高密度集约化自动化饲养模式,主要解决产品数量的供应问题,以满足大众消费;一类是低密度生态化福利化饲养模式,主要提供高端产品,以完善消费结构。两类饲养模式的前提都是确保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
|
||
(四)柳江公司饲养模式的创新
|
||
1.开放型多层笼养模式。
|
||
一是开放型全自动化笼养鸡舍。适合企业大规模全自动化饲养。饮水、供料、集蛋、清粪(皮带传输)全自动化,节约劳动力,适合在林树稀、林区山地相对平坦的地方建舍。二是开放型高床笼养鸡舍,适合带动农户规模化林下饲养。
|
||
2.开放型平养模式。
|
||
一是开放型1000米2左右平养鸡舍。此模式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力成本低,适合企业较大规模的全自动化饲养。饮水、供料、集蛋、清粪全部实行机械化,其中卷帘机是借用烟草育苗所使用的设备而改进的。二是开放型100米2左右平养鸡舍。适合带动农户林下饲养。每舍面积50~200米2,3~5亩一个鸡舍,每平方米5只鸡,自动饮水、一次喂料鸡群吃5~7天,人工捡蛋。舍内有产蛋窝、水线、料桶、栖架,地面有垫料,舍外有沙浴池,一批鸡清一次粪。鸡舍主要由泡沫板建造。三是6米2别墅平养鸡舍。一亩地建一个鸡舍,每个鸡舍6米2,饲养36只蛋鸡。主要生产有机高品质鸡蛋,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
||
(五)柳江公司养鸡的体会
|
||
过去,鹤壁柳江公司的蛋种鸡饲养量、蛋鸡苗孵化量、青年鸡生产量,曾创全河南省三个第一的好成绩,但因疫病频发且难防难治,最后是越养越不会养了,越养越不能养了,越养越不敢养了!即:在高密度地区养鸡,主要是“养鸡病”,是应用兽医学的知识养鸡,是低水平的养鸡。
|
||
实施“四大转移”、“三超措施”、生态放养后,现在主要是从事畜牧工程设计工作,即应用畜牧兽医学的知识进行场址选择和建筑结构、养鸡设备的创新。或者说,如果用80%的畜牧兽医知识进行选址建场、设计鸡舍、研制设备,那么仅用20%的畜牧兽医知识就能把鸡养好;如果用20%的畜牧兽医知识简单地随便地选址建场,那么在饲养过程中,就需要用80%的畜牧兽医知识来养鸡,并且还不容易把鸡养好。
|
||
三、鸡蛋产品质量同国内外市场需求接轨
|
||
(一)国内外鸡蛋产品市场的需求
|
||
发达国家鸡蛋产品的质量转型主要是蛋鸡的饲养模式、饲养过程的转型,鸡蛋价格的差异,主要是饲养模式、饲养过程的差异。在欧盟,不同饲养模式的鸡蛋价格不同。饲养密度越低,价格越高;鸡蛋越新鲜,价格越高。
|
||
我国鸡蛋产品的质量转型既包括产品结果的转型,也包括生产过程的转型。我国一些地区鸡蛋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是不标准或不完全合格的。国内民众对安全、高品质鸡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安全、高品质鸡蛋生产的限制条件越来越多,其市场供应越来越紧俏。
|
||
(二)柳江公司鸡蛋品质的定位
|
||
1.鸡蛋品质的两类指标。
|
||
一类是色香味、口感等感官指标;一类是安全、营养等理化指标。
|
||
2.打造安全、高品质鸡蛋的途径。
|
||
饲养模式创新、品种筛选、天然植物饲料配制和质管体系建设。
|
||
(三)柳江鸡蛋品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
|
||
柳江公司严格按照中国、欧盟有机鸡蛋生产标准和我国绿色鸡蛋生产标准,确定产地环境、饲料原料、饮用水、饲养过程、蛋品检测等关键控制点,并创立了蛋品质量监控和可追溯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柳江公司饲养的蛋鸡,住的是原生态林地,吸的是天然氧吧,吃的是双有机套餐,喝的是天然纯净水,听的是班得瑞音乐,有公鸡相伴,产的是有身份证鸡蛋。
|
||
1.建立了全过程的可透视质量监管体系。在饲养场区、原料库、蛋库等关键控制点安装监控录像,并上网链接,保证了消费者24小时对各环节的直观视频与监督。
|
||
2.严把饲料、原料等投入品购入关。签订原料购买合同时,柳江公司要求在合同条款中增加相关的质量安全指标,货到后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原料方能入库。从签订合同,到进货后原料化验,再到蛋品检测,严把了相关环节的质量安全。
|
||
3.实行企业“内检”和“外检”相结合的检测化验制度。柳江公司成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监督部,并购买了相关设备和专用车辆,专门负责鸡蛋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与当地畜牧局和河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签订协议,进行相关安全指标化验的合作。二是采取企业自检和送样到资质部门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购进原料和鸡蛋产品进行批次检验。
|
||
4.实行“身份证”管理,建立鸡蛋产品的可追溯体系。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鸡蛋打码机,对鸡蛋产品实行身份证制度管理。
|
||
5.别墅式平养生产的鸡蛋通过中国、欧盟有机食品双认证;笼养模式生产的鸡蛋通过绿色鸡蛋食品认证。
|
||
6.以科技进步提升鸡蛋品质。10多名科研人员10年研发、3年攻关,用50多种干鲜动植物组合上百个配方,进行200多次试验,结果理想:连续吃上一个月柳江的鸡蛋,再吃其他鸡蛋就会感到差别很大。
|
||
7.柳江公司2012年存栏蛋鸡150万只,鸡蛋产品以6元/枚、3元/枚和20元/千克的价格畅销北京、上海、贵阳、郑州、济源、鹤壁等大中城市。销售收入达2.56亿元,实现利润4400万元。
|
||
四、实施“三接轨”的意义
|
||
一是保证了鸡蛋食品的安全高品质,有利于食品安全;二是可以大大减少鸡病,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几率,有利于生物安全;三是有利于生态环境安全;四是可以节省耕地,提高非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实现树、草、鸡、地的四者和谐,有利于动物福利、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下经济发展;五是可以大大降低疫苗、兽药、人工等生产成本和社会管理成本,提高饲料转化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六是成为帮扶贫困山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好措施,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
论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鉴定制度
|
||
一、引言
|
||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促进绿色农产品发展,保证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国家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制订了一系列的法规及规章制度和标准,并对绿色农产品认证标准及认证程序进行了规范。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法制意识的增强,这些规定还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形。特别是当绿色农产品发生质量纠纷时,在绿色农产品的质量鉴定制度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鉴定制度,对公正解决绿色农产品质量纠纷问题,推进绿色农产品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二、绿色农产品质量鉴定制度概述
|
||
绿色农产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是,生产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保持平衡,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同等发展的需要。绿色农产品在生产方式上对农业以外的能源采取适当的限制,以更多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
|
||
绿色农产品是绿色食品的初级产品或基本产品。绿色食品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三是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
||
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A级绿色食品,是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是指生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
||
由此可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要求相当苛刻。从生产基地的选择、生产环境的条件、生产过程的高要求到产品认定及使用标志都有一整套标准及制度进行控制。应当说,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基本可以保证。但绿色农产品变成绿色食品,即从“生产到餐桌”,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包括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环节。经过这些程序后,不一定完全能保证绿色农产品到了餐桌上还是绿色食品。为使绿色食品成为真正放心安全的食品,就要有一整套标准及程序来规范。当出现质量纠纷时就需要有一套质量鉴定制度来划分责任。这样,才能弄清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鉴定机构所作出的科学结论,能为质量纠纷处理部门提供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处理依据。
|
||
绿色农产品质量鉴定制度是指对绿色农产品进行试验、检测、认定,最终作出质量报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套制度包括鉴定实体依据和鉴定程序规定。绿色农产品质量鉴定是指有资质的专门机构及人员运用科学方法,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试验、检测、辨别的过程。其鉴定结果,既可以用于绿色农产品认定认证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解决绿色农产品质量纠纷的依据。绿色农产品鉴定按性质可分为政府鉴定和社会鉴定。
|
||
政府鉴定是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农产品鉴定机构,为公共管理需要,根据委托人的申请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定,按照法定程序和国家有关标准,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并作出检测结论的活动。政府鉴定的构成要件包括:一般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农业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委托人委托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按照法定程序和国家有关标准、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鉴定结论由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向公众发布并向委托人颁发有关认定证件。政府鉴定是国家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事业发展。政府鉴定机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依法设立并颁发执业许可证。我国目前的绿色农产品认证机构实质上承担了绿色农产品质量鉴定的职能,具有政府鉴定的性质。政府鉴定机构经司法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也可以接受社会委托,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进行鉴定。
|
||
社会鉴定是指依法设立的绿色农产品质量鉴定机构,接受委托,按照法定程序和国家有关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对委托的事项进行检测鉴定,并作出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的过程。社会鉴定的构成要件包括:须由委托人委托,依照法律程序和国家有关标准,仅针对委托人委托的事项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只向委托人提供。社会鉴定机构属于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它的设立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发起人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颁发执业许可证。社会鉴定机构属于营利性组织,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合伙制、合作制,甚至还可以是个人独资公司等形式。社会鉴定机构没有级别,但应接受所在地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社会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作为处理绿色农产品质量纠纷的依据。如某人认为自己购买的绿色农产品食用后使人身受到了损害,又如某人认为购买的绿色农产品达不到标准而产生的纠纷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社会鉴定机构的鉴定来确认。
|
||
三、我国绿色农产品质量管理鉴定存在的问题
|
||
1.为处理各种农机纠纷开展鉴定业务的社会鉴定机构还是空白,使绿色食品质量纠纷难以得到公正合理解决。
|
||
现行调整绿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主要参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理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都是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所作出的规定,基本没有涉及农产品质量纠纷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经省级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的检验机构,可以从事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但为处理农产品质量纠纷服务的社会鉴定机构至今没有出现。没有科学的鉴定结论,就无法正确处理各类农产品质量纠纷,这样,势必会对绿色农产品事业产生不利影响。
|
||
2.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
||
从配种到餐桌都有可能影响绿色农产品的质量。严格的标准体系应该是从配种到餐桌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形成完备的标准化体系。在标准规范中,应包括操作程序标准,如在烹制中应遵守哪些程序规定等。在现行的绿色农产品标准中,还有几项或几个环节没有制订标准,如:没有最终农产品的营养成分标准,没有烹制技术标准,等等。总之,国家还没有制订从种子的培育到生产、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及烹制等环节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化体系,对绿色农产品质量管理及质量鉴定产生被动影响。
|
||
3.绿色农产品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没有高度重视。
|
||
绿色农产品从配种到餐桌各环节从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对做好绿色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法律法规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都没有提到农产品(包括绿色农产品)从业人员的培养教育问题,这将制约绿色农产品的更快发展。
|
||
四、建设绿色农产品质量鉴定制度的建议
|
||
1.制订农产品鉴定规章,规范绿色农产品鉴定行为。
|
||
建议农业部制订一部农产品鉴定规章,可定名为《农产品质量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的农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办法》属程序性规章。《办法》应包括政府鉴定和社会鉴定的内容,可参照《司法鉴定管理办法》和农产品认证方面的规定。主要应包括:①总则。阐明制订《办法》的目的意义。②农产品质量鉴定应遵循的原则。规定农产品鉴定必须依据事实和有关标准,运用科学方法,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结论。③农产品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员。将农产品鉴定机构分为政府鉴定机构和社会鉴定机构。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由政府鉴定机构实施,其他农产品质量鉴定事项可由社会鉴定机构受理,也可由政府鉴定机构受理。鉴定机构不分等级。规定设立农产品鉴定机构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开办资金,申办农产品鉴定机构应提交的材料。规定从事农产品鉴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参加农产品质量鉴定必须有3人以上。同时还应对农产品鉴定人员的培养作出规定。④委托程序。政府鉴定委托人可以是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鉴定。社会鉴定委托人可以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检察、审判机关,也可以是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委托人必须提交委托书,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⑤检测鉴定。规定农产品检测鉴定的内容、程序及依据。⑥鉴定结论的送达。政府鉴定结论涉及认证事项的,除由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向申请人送达外,还应向社会公布。个人委托的鉴定事项直接向申请人送达。社会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由鉴定机构直接向申请人送达。同时规定申请重新鉴定的程序。⑦监督管理。农产品鉴定机构及人员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报司法行政部门及质量监督部门备案。⑧罚则。规定农产品鉴定机构及人员和委托人弄虚作假应承担的法律责任。⑨附则。包括名词解释及《办法》生效时间。
|
||
2.健全绿色食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
|
||
绿色农产品从配种到餐桌全过程的要求相当严格,国家应制订绿色农产品从配种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体系。根据绿色农产品的概念要求,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应包括控制污染标准,营养成分标准,以及从配种到餐桌的操作规范。
|
||
3.发展农产品社会鉴定机构。
|
||
如前所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农产品成已成为国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因购买和食用绿色农产品产生的各种纠纷也逐渐增多,因此,发展社会鉴定机构势在必行。《办法》应规定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只要符合《办法》规定的条件,都可以申办社会鉴定机构。允许有条件的社会鉴定机构承担绿色农产品认证业务。社会鉴定机构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
||
4.加强农产品质量鉴定人才和绿色农产品从配种到餐桌各环节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推行农产品鉴定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各环节从业人员执业准入制度。
|
||
《办法》应规定农业大专院校要设置农产品质量鉴定专业和农产品质理管理专业。鼓励学生报考农产品鉴定专业和质量管理专业。报考上述两专业的可给予政策倾斜。国家应实行农产品鉴定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共同组织。报考人员应具备农技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农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考试合格者,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全国通用的《农产品鉴定执业资格证》。获得《农产品鉴定执业资格证》者,方可从事农产品鉴定和认证工作。同时还应推行绿色农产品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办法》应规定,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或销售或加工或烹制等单位必须有1/2以上人员具有绿色农产品工作资格证,否则,不予发给绿色农产品从业许可证。绿色农产品工作人员从业资格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报考人员应具备农技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农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考试合格者,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全国通用的《绿色食农产品工作资格证》。获得《绿色农产品工作资格证》者,方可从事绿色农产品从配种到餐桌各环节的工作。
|
||
强化企业诚信建设 构建绿色食品管理新模式
|
||
一、基本情况
|
||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自然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55%,国土面积12340平方公里,人口275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由于气候、地形复杂多样,孕育和繁育了十分丰富的农作物种类,粮、油、棉、麻、丝、茶、糖、烟、果、药、杂11种类的几百个栽培品种。根据市政府提出的“生态宣城 绿色食品”发展口号,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自然优势,近几年,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绿色食品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全市共有46家企业,124个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产量达25万吨。
|
||
二、生产企业强化诚信建设的具体做法
|
||
(一)坚持质量标准,建立保障体系
|
||
安徽荣达禽业开发有限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个体养殖户起步,90年代联合创立公司,在新的世纪走上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种禽繁育、商品蛋鸡饲养、苗鸡孵化、食品加工、饲料生产、有机肥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也是目前安徽省乃至华东最大的蛋鸡养殖企业,养殖规模及综合实力在国内同行业处前五强。2005年获得绿标认证,主要绿色产品有:“凤达”牌鲜鸡蛋、乌骨鸡蛋、绿壳乌骨鸡蛋、土鸡蛋、山鸡蛋、“竹海凤”牌冰鲜老母鸡、冰鲜土鸡蛋。年产值2亿多元,产品价格也比未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前提高60%以上。
|
||
公司不断推进标准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按照“选址合理化、布局科学化、厂房标准化、设备国际化”的建设思路,公司养殖场地处茶园,周边被茶叶包围,环境优美;鸡舍布局统一,中间绿化形成天然的隔离带;鸡舍设计采用国际标准,从欧洲引进国际先进的自动化养殖设备,实现蛋鸡饲养过程中喂料、喂水、捡蛋、清粪、环境控制等全自动化生产,在产能和效能方面均大幅提升。2011年获农业部“蛋鸡标准化典型示范场”,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畜禽示范场;同年又获得“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称号。
|
||
公司养殖基地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场区设有洗澡间,场区大门及鸡舍门口均设有消毒池及专用的消毒设备,进入人员必须洗澡换过衣服后方可进场,进入车辆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为确保蛋品食用安全,公司坚持“场好、鸡好、蛋才好”的指导方针,实现原料进厂质量控制、饲养过程中疫病防控到出厂的品质检验的各个环节完全自主控制,真正做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可追溯制。疫病防控是养殖企业的重中之重,公司作为国家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与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及浙江大学在禽病监测、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从技术上保障蛋鸡饲养安全;公司要快发展、提规模,就必须用现代养殖的理念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接轨。公司通过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土耳其成套蛋鸡养殖设备,实现蛋鸡饲养过程中喂料、喂水、捡蛋、清粪、环境控制等全自动化生产,在产能和效能方面大大优于同行;从荷兰引进蛋品分级分拣包装设备,实现了蛋品分拣分级包装的自动化,使鸡蛋分拣效率更高、分级更加标准、精确和卫生。
|
||
企业生产和质量安全机构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在生产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规范操作,从饲料源头上控制,公司有自己的饲料加工厂,外购原料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饲喂过程中的消毒、防疫、兽药等投入品使用记录齐全,采购、检验记录档案完整。公司还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绿色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
(二)建立长效机制,把生产操作规程落实到每个环节
|
||
安徽省古南丰酒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87年,现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其酿造工艺传承了徽派黄酒本坊小缸酿造技艺,并于2010年被列入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组建合作社,合作社当年承包了古南丰现代农业科技园3000多亩土地,初步形成了路渠配套、格田成方、林网交错,达到农业五统一、五个有利标准,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改观、合作社发展之目的。为了做到科学管理,合作社实行行了“四个实行、五个统一、六个到位”。四个实行:一是实行责任制,采取了承包制与责任制,责任到人,各行其职;二是实行“三定”(定产、定成本、定责任),明确目标任务;三是实行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四是实行科技先行。五个统一:统一供农资,由合作社统一批量购农资和优良品种,每亩为农户节约成本百余元,为确保增产打下坚实基础;统一栽培,为了不误农时,解决外出打工人多、种植劳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有效地进行合理密植,全面推行机插秧,这样既省时、又省力;统一防治病虫害,合作社建立了农技推广中心,外聘4名农技员,还配备了一名专职技术员,常年为基地指导服务,合作社统一按技术中心下达的防治病虫害要求进行防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统一收割,收割时,广大农户的杂交稻早已收割,其收割机都闲了下来,这时合作社与他们签下了低价收割合同,其费用每亩比其他农户收割费用少15~20元;统一销售,古南丰酒业将所收获的糯稻和小麦按每50千克高于市场价10元的价格统一销售,由此社员与非社员农户相比每年每亩增收300余元。六个到位:一是测土配肥到位,流转区普遍缺磷和钾,按需增施肥;二是全面实行机插秧到位;三是农药拌种到位;四是全面实行优良品种到位;五是秆草还田到位;六是全面推行农机新技术到位。
|
||
安徽翰林茶叶公司2006年产绿环兰香茶109吨,产值2195万元,截至2012年年末,公司已累计生产加工绿环牌兰香绿茶330吨,产值突破8000万元大关,名优茶平均价格由560元/千克上升到700元/千克,基地茶农茶叶人均收入由3200元上升到4500元,开创了当地茶叶机械化加工质量与加工水平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泾县还尚属首例。
|
||
企业在绿色食品的质量管理上,首先建立健全了绿色食品质量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诸如茶叶基地管理措施、茶叶生产加工质量管理职责、产地质量管理职责、绿色食品的质量目标等共27项管理制度及措施,制订了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和规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管理要求制定了绿环兰香茶企业标准和质量管理手册。翰林公司创建至今,始终以产品质量为抓手,全面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稳步加快了质量标准的实施步伐。一是以农业标准化为载体,强化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实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的全程标准化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围绕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了产品质量监测监管、认证和追溯制度,全面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实行茶叶“从田间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安全保障。二是实施生态安徽绿色食品大品牌,着力提升安徽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本着这样的企业理念,公司始终以产品质量求生存,以绿色有机谋发展,在短短的五年间公司生产的“绿环”牌兰香绿茶深受市场广大消费群体的喜爱,备受消费者瞩目与青睐。
|
||
(三)遵守管理规定,规范用标行为
|
||
绿色食品实行的是一品一标制,宣城市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有很多生产的是系列产品,如广德荣达禽业生产的主要绿色产品有:“凤达”牌鲜鸡蛋、乌骨鸡蛋、绿壳乌骨鸡蛋、土鸡蛋、山鸡蛋、“竹海凤”牌冰鲜老母鸡、冰鲜土鸡蛋;安徽古南丰酒业生产古南丰牌花雕酒、老酒、加饭酒、男儿壮酒4品种酒;安徽詹氏食品生产山核桃(仁)、山核桃(奶油、椒盐)、手剥山核桃(奶油、椒盐)等产品;安徽姚翠荣醬业生产5个不同口味的酱制品等。
|
||
宣城市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紧紧围绕“保证产品质量、规范企业用标”的两大中心任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认证门槛,走精品化路线,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不断提升绿色食品的产业素质和市场影响力,促进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由于强化监管,加大宣传,企业自律等因素,宣城市系列产品均能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
||
(四)稳定生产基地,企业农户双赢
|
||
企业要发展,要生存,与基地农户的支持分不开,宣城市部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做出很好的表率作用:荣达禽业在公司的带动下从2008年开始的235户养殖户发展到现在的3183户,先后走向了家禽规模养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公司现已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900多人成功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3万元。古南丰酒业原料生产基地扩大到2万亩,带动农户数近7000户,增加农民收入525万元,为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所收获的糯稻和小麦按每50千克高于市场价10元的价格统一销售,由此社员与非社员农户相比每年每亩增收300余元。詹氏食品2011年累计直接带动1.8万户农户增收,每年带动广大林农从公司产业化经营中增收8000元/户,实现产值1.82亿元,为宁国市山核桃农产品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新水茭白合作社绿色食品建立基地的基础上,带动当地农户就业人口达200多人。自从2009年申请绿色食品标志之后,茭白合作社的知名度开始上升,销售范围开始扩大,同时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目前茭白的单价已由最初的1.6元/千克上升到目前的3元/千克,价值提升了一倍左右。绩溪金山时雨合作社创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8000亩,社员465户,年生产金山时雨320吨,年总产值6800万元,利税500万元,年生产、销售量以200%递增,在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带动了全县茶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户4000余户,对本地茶农的优质鲜叶收购价格比周边地区高5~20元/千克,年可为茶农增收800万元。
|
||
三、存在的问题
|
||
(一)农业投入品源头管理力度不够
|
||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种子市场整顿不彻底、禁限用农药管理不严、替代农药推广滞后、产地环境被污染等原因,一些农产品药残及有害物质超标现象时有发生。
|
||
(二)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
||
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多,务农劳力素质有所下降,农民对农残控制、安全农药的使用、用药安全间隔期不能很好掌握,给优质农产品基地实施无害化操作和农事记录增添了难度。
|
||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
||
我们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就要通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企业把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这是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这就涉及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化问题。只有在产业化的框架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才能在食品安全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如果农民组织不起来,农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
||
(四)农事记录不完整
|
||
绝大多数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不能建立农事记录档案,生产基地农户不能具实记录生产过程,生产记录不能够很好地落实到每个生产单元。
|
||
(五)企业用标不规范
|
||
极少数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包装标识使用有超范围的情况。
|
||
四、几点建议
|
||
(一)以食品安全为己任,加强企业自律意识
|
||
加强各生产环节的安全自律意识,实现原料进厂各个环节完全自主控制,真正做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可追溯制。企业要快发展、提规模,就必须用现代化生产的理念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接轨,不但提升了企业产能和产品质量,而且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确保了生产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优质优价。
|
||
(二)以诚信经营为导向,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
||
如荣达公司作为一家以农副食品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以诚信经营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三氯氰胺”、“有毒大米”、“苏丹红”、“瘦肉精”等一系列人民受害、企业受损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无不给食品生产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如果缺乏诚信经营,如同一艘无舵的船,终将被大海吞没。因此,企业应把诚信经营不仅仅当做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来看待,更是视作一个经营战略问题来重视。在公司诚信建设方面,首先,通过建设企业信用文化来实现企业诚信经营理念。荣达公司在信用文化建设中,注重企业信用文化宣传培训,建立和强化全体员工的商誉意识和经济信用意识,树立“信用第一”的经营理念,使每个员工都意识到企业信用是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其次,提升产品品质,保证诚信经营。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标准和质量品质,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不仅是购买产品本身,更让人们意识到购买产品购买的是时尚、是营养、是健康,更是一种优质的生活品质。再次,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自律。公司始终坚信,没有诚信的员工就不可能出现对公司忠诚的顾客;缺乏诚信的顾客,企业无法留住忠诚的员工,而一旦顾客和员工这个诚信的基础不存在,公司的利益也将随之消失。因此,公司在员工年度考评和人员招聘时,首先将员工的诚信度作为考评的重要标准,在日常工作中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树立诚信意识,共同维护好荣达的良好信誉,为荣达快速发展尽职尽责。
|
||
(三)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
||
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很难抵御市场风险,而且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难度,积极推行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基地上高效率地进行从种植、加工、分选、包装等到运输、销售一条龙作业,形成集约化经营模式,逐步实行产业化开发、企业化运作,重点扶持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大、效益好、已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解决绿色食品企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绿色食品产业只有走“大企业带动,大基地联动,大产业运作”,才能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实现集中连片开发,群体发展目标。
|
||
(四)管好、用好绿色食品标志
|
||
进一步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强化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以及市场销售产品的监督检查,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绿色食品这一国家标志权威性的前提。
|
||
加快发展湖北绿色农业的几点思考
|
||
一、发展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
||
(一)绿色农业的概念
|
||
绿色农业,是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促进农产品安全(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汲取人类农业历史文明成果,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把标准化贯穿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实现生态、生产、经济三者协调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1]。绿色农业的产物包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三品一标”)。
|
||
(二)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决定了绿色农业必将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
|
||
回顾农业发展历程,世界农业在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20世纪进入了依靠石化能源投入和科技进步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世界农业生产力得以飞跃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突出表现就是:农业环境不断恶化,食品安全系数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开发效益大幅度下降。惨重的教训迫使人类寻找新的农业替代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农业应运而生[32]。2003年10月在“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首次提出“绿色农业”这一概念。从概念的提出到目前绿色农业取得显著效果的8年中,绿色农业被誉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的模式之一。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的不断提升,可以预见,绿色农业必将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
|
||
(三)人类食品消费结构的嬗变,决定了绿色食品必将成为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主角
|
||
回归自然,崇尚绿色,是当今世界人类食品消费的新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食品的营养性、安全性和保健性,人类的食品消费结构已由过去的能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正因如此,在大众农副产品普遍价跌滞销的同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营养、安全、无污染,具有保健功能的生态质量型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扬,市场份额剧增。尤其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作为质量型农产品中的佼佼者,以其更为广泛的人文内涵和卓越的内在品质,特别是受到了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消费者的青睐[33]。巨大的市场需求,蕴藏的巨大商机,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
二、湖北推进绿色农业具有良好的基础
|
||
(一)资源禀赋优越
|
||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且雨热同期,南北纬度相差4°多,东西跨度较大,兼具多种气候类型。全省国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56%,丘陵岗地面积占24%,平原湖区面积占20%,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拥有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两大平原,地势平坦,能挖掘利用的各种土地资源多,适宜各种农作物种植的区域广。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
(二)发展基础扎实
|
||
近年来,湖北将发展绿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品牌,着力绿色食品产品产业化,积极引导和培植绿色食品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基地开发“三品一标”。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有效使用“三品一标”标志企业1519家,品牌总数4257个,种植面积215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3%,产量1868万吨,占全省主要食用农产品总产量的36%。总产值632亿元,出口创汇5120万美元。全省建设绿色农业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个,示范品种涵盖种植、畜牧、水产三大行业,示范区规模达315.2万亩、3万头(只),辐射带动225.2万亩。示范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118家,覆盖乡镇197个,带动农户131万户。促进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780元。“三品一标”品牌开发和绿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湖北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发展基础。
|
||
(三)科技力量雄厚
|
||
湖北是农业科技大省,农业科教资源拥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农业科技力量雄厚,原始创新能力强,有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农业科研成果突出、特色鲜明。
|
||
(四)市场流通便捷
|
||
农产品“重、鲜、活”的特征对市场流通有较高的要求。湖北得“中”独厚,全国主要大都市基本上分布在以省会武汉为圆心的1000公里半径之内,省内省际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管道网四通八达,拥有万吨级内河港口码头211个。武汉等大中城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交易中心。
|
||
三、推进湖北省绿色农业发展的举措
|
||
(一)立足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
|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建设现代农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绿色农业是一项关系公共健康、生态保护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公益性事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必须按照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要求,强化以市场导向为基础、政府行政推动为主导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发展定位必须坚持产业发展、依法监管、服务“三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的三个基本方向。切实将绿色农业的发展,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培植农业精品名牌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年度责任目标考核。
|
||
(二)以绿色农业为抓手,培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
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包含农业农村经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这是与传统农业本质的区别。发展湖北现代农业,必须跳出就传统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以绿色生态农业为抓手,培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
一是做大绿色生态农业板块,优化第一产业。以板块建设为基础,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板块连接力度,开展专业大县创建,逐步建立畜牧、种植、水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板块体系。积极开发扶持“奥星”菜籽油、“恩施玉露”、“武当道茶”等绿色有机食品精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
||
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第二产业。从湖北省情况看,粮、棉、油、猪、鱼等大宗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农业竞争能力不强。因此,新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
||
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村物流,搞活第三产业。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拓展农民就业创业空间,丰富现代农业内涵。积极发展农业中介、专业服务、农村超市、连锁经营等现代农村物流新形态,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利用湖北丰富独特的人文、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流域漂流、天然氧吧、乡村度假观光等现代旅游观光农业。
|
||
(三)明确开发思路,突出开发重点
|
||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和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发展新理念。目前湖北绿色农业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总量规模,要进一步推动发展,必须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工作方式上,要从重视产品认证向全面依法实施管理转变,工作重心上,要向全力推进产业发展转变,争取并组织实施绿色食品和绿色农业重大项目支持,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三品一标”企业规模经营,努力培植“三品一标”大基地、大产业、大品牌和大产业链,逐步建设省、市级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示范园区。工作措施上,将“三品一标”认证现场检查初评与质量监管重心下移,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关口前移,充分发挥市州县级工作机构的主体职能作用。按照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要求,“抓发展、抓规范、抓服务、抓监管、抓队伍、抓品牌”,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工作方针,统筹协调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推动全省绿色农业稳步健康发展。
|
||
(四)立足绿色品牌创建,提升发展质量
|
||
品牌是“三品一标”的灵魂,是绿色农业核心竞争力所在。适应消费市场由营养型向健康型转变的潮流,实施绿色有机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是绿色农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一是要集中精力狠抓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扩大“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规模。通过培训,指导生产企业和基地农民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生产记录档案。二是要加快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好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板块“三品一标”认证步伐,继续实行农业板块和产业龙头企业无公害认证“一票否决”,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三是全面加大“三品一标”监管力度,对抽检不合格产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限期整改或停止、取消标志使用权,确保湖北“三品一标”质量稳定可靠。四是及时查处假冒和违规用标行为,各地工作机构要认真开展“三品一标”标志监管专项整治活动,落实企业年检和标志市场监察制度。促进企业规范用标。五是面向国内外市场,抓好促销服务,促进“三品一标”流通贸易,全面提升“三品一标”品牌价值。
|
||
(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搞好农业环境监测,强化农业生态治理,合理开发农村可再生资源,推进农业生产由消耗自然资源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继续实施好以“一建三改”为主体的生态家园建设。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推广种青养鱼、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生物发酵床养殖等生态农业新技术和新模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实施肥料提效工程,办好乡村整洁工程试点,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实现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
|
||
(六)加强组织领导,提供优质服务
|
||
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把开发绿色农业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定领导、定班子、定人员、定规划、定措施、定责任,确保绿色农业开发能够尽快实施。要深入实际,广泛调研,搞好协调、办好示范;要结合部门的职能,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作风,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优质服务。一是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的立项论证工作,向上争取项目。二是要在财政资金投入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大力支持。三是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对开发“三品一标”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四是要加大湖北开发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通过全省上下各方的共同努力,推进湖北绿色农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