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knowledge_base/agriculture/content/渔药减量使用技术指南.txt

1110 lines
189 KiB
Plaintext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are indistinguishable to humans bu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by a computer.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前言
第一章 渔药减量使用的有效途径
一、准确诊断疾病,做到对症用药
准确诊断养殖水生动物疾病是实现对症用药的前提。养殖水生动物病害种类众多,不少疾病的外观症状大同小异。在缺少诊断仪器和设备的情况下,仅凭借养殖业者或者水生动物执业兽医的经验,要做到对养殖水生动物各种病害的准确诊断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能准确地诊断各种养殖水生动物的病害,在水产养殖业发展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专门的水生动物病害诊断实验室,让养殖业者将患病的养殖水生动物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病害诊断,有利于及时准确地给予诊断措施。
由专业人员对患病的养殖水生动物进行解剖检查,借助各种专业仪器和设备进行疾病诊断,可以做到大幅度地降低误诊率,为科学治疗疾病和精准使用渔药提供基础条件。
二、通过药效试验,筛选合格药物
在获得对养殖水生动物病害正确的诊断结果后要针对病害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目前我国渔药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可以通过水生动物病害诊断实验室对市售的各种渔药进行药效试验从而获得品质合格的所需药物。例如为了获得质量良好的杀虫渔药将感染有寄生虫的鱼体实验鱼放在养殖容器中图1-1向放养有实验鱼的容器中定量添加市售的各种杀虫渔药后定时检查实验鱼体上寄生虫数量的变化通过比较各种杀虫渔药的驱杀虫效果就可以判定各种杀虫渔药的质量和决定选用杀虫渔药的种类。在完成药效试验后不仅可以帮助养殖业者选择到真正合格的渔药而且可以帮助养殖业者确定这些合格渔药的准确使用剂量避免药物使用后难以达到理想的杀虫或消毒效果。
图1-1 黄颡鱼鳃部寄生虫的杀虫药物筛选实验情景
对于水产养殖中需要经常使用的消毒剂为了检验其杀菌效果可以将各种消毒剂按照一定的浓度均匀地添加在盛有定量养殖池水的玻璃烧杯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放置40min后从烧杯中取水100μL涂在盛有培养基的平皿上。将涂好的平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平皿中菌落生长情况。培养皿中出现菌落数量少者判定该消毒剂具有比较好的杀菌效果图1-2
图1-2 消毒剂对养殖池水的杀菌试验
三、完成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用药剂量
对于抗生素类渔药为了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确定准确的用药剂量首先要完成对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坚持常年从养殖池塘的患病养殖水生动物中分离病原菌并进行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在针对病原菌完成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药物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准确地选择抗菌类渔药并且依据MIC确定有效治疗疾病的用药量图1-3可以避免盲目或者滥用抗菌类药物。
图1-3 试管法测定抗生素类药物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总体而言,我国水产养殖业者在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病害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养殖水生动物发生病害时,养殖业者无法确诊病原,无法做到对症用药。二是渔药质量参差不齐,养殖业者难以选择合格渔药。如果水生动物执业兽医或者水产养殖业者能够利用杀菌试验检查渔用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并测定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而选择和使用合格的渔药,就能够有效避免因采用假冒伪劣渔药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没有掌握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养殖业者无法做到精准给药。如果能长期坚持对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开展监测,做到根据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用药,就可以做到精准用药,有效避免盲目用药产生的问题。
此外,减量使用渔药还涉及其他因素,如养殖水体环境条件优劣,是否选择养殖优质苗种,对引进的苗种是否实施严格检疫,投喂的饲料品质优劣,是否采用科学的养殖模式与技术,等等。
第二章 鱼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鱼病发生的原因
一、致病生物
常见的疾病大多是由于各种致病生物传染或侵袭到鱼体而引起的,这些致病生物称为病原体。能引起鱼类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细菌、霉菌、原生动物以及蠕虫和甲壳动物等。在这些病原体中,有些个体很小,需要将它们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后才能看见,称它们为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由这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因为具有传染性,所以又被称为传染性疾病。有些病原体的个体较大,如蠕虫、甲壳动物等,统称为寄生虫,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也被称为侵袭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病原体侵入鱼体后能否引起疾病的发生,与病原体的毒力和数量有关。毒力较弱的病原体只有大量侵入鱼体时,才能引起鱼体发病;而毒力较强的病原体即使少量感染也能引起疾病的发生。显然,如果饲料或养殖用水中存在大量的某种病原体,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将引起鱼类发生某种疾病。因此,预防和治疗鱼类的疾病,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消灭水体中和鱼体内的病原体以及消除各种致病因子。
二、内在因素
将同一种鱼类饲养在同一个饲养水体中会出现有些鱼体生病而有些鱼体不生病的现象。这说明不同个体对病原体或者致病因素具有不同的抵抗力这种对病原体或者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也被称为免疫力。在受到病原体侵袭时免疫力强的鱼体可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而免疫力弱的鱼体就可能因为不能抵抗病原体入侵而发生疾病。鱼体免疫力的强弱主要是由鱼体内在因素决定的即鱼类的种内遗传差异是主要原因。此外各种鱼类由于食性、性别、年龄、营养等和内分泌状况的不同体内化学物质组成也不一样。有些鱼体自身适宜某种病原体繁殖因此就容易感染而生病而另一些鱼体就不一定适合这种病原体繁殖也就显示出比较强的免疫力。所以不同的鱼体对同一种病原体的敏感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白头白嘴病的病原体比较容易感染幼小的鱼体当鱼体长达到5cm或者以上的规格时就不容易再受到这种病原体的感染而生病。有研究结果证明能引起草鱼鱼种阶段发生出血病的呼肠孤病毒不大容易感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下的草鱼鱼种。
病原体入侵鱼体的过程中会受到鱼体的黏液、皮肤等一系列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阻止,而鱼体对病原体的这种阻止能力有大有小。当阻止能力不足以抵挡病原体入侵时,鱼体就会发生疾病。当鱼体的鳞片脱落、皮肤破损,黏液分泌殆尽时,鱼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会降低。因此,在鱼类的饲养过程中应尽量保护这些免疫防御屏障,充分发挥免疫防御屏障的防病作用。
三、环境条件
(一)水体的理化性质
1水温
绝大多数鱼类属于变温动物即所谓的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随饲养水体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水温突然上升或者下降鱼类的体温不能正常地随之变化就会出现病理性变化导致鱼体抵抗力降低而患病。鱼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因鱼体的种类、个体发育阶段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别。水温的突然变化一般不宜超过2℃鲫和鲤等淡水鱼类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水温的突然升高或降低也不能超过5℃。
2酸碱度
饲养水体的酸碱度通常用pH表示。pH范围在114等于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pH试纸法将pH试纸放入水体中待其变色后与标准板比较颜色即可得出饲养水体的pH。鱼类适宜的饲养水pH应为6.58.0,即中性偏碱。当水质偏酸时,鱼体生长缓慢,许多有毒物质在酸性水中的毒性也往往增强。但是,若饲养水体过度偏碱,鱼类的鳃就会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的黏液,进而妨碍鱼体的正常呼吸。
3溶氧
溶解在饲养水中的分子态氧称溶氧以每升水体中溶解的氧气量mg表示。当饲养水中溶氧不足时鱼体会出现浮头现象严重不足时鱼类就会因窒息而死亡。养殖鱼类长期处于低溶氧的环境中就会导致鱼体消化食物的机能和抗病力下降不仅影响鱼体正常生长还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4毒物
对鱼类有害的毒物很多。常见的有硫化氢以及各种用于防治鱼类疾病的一些重金属盐类。这些毒物不但可能直接引起鱼类中毒,而且能降低鱼体对疾病的防御机能,导致各种病原体容易入侵。
发生急性毒物中毒时,鱼类在短期内会出现中毒症状或迅速死亡。毒物浓度较低,则表现出慢性中毒,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可能导致鱼体生长速度缓慢或形成畸形,以及容易患病。
(二)生物因素
1病原体
饲养水体中病原体的数量过多容易引起饲养鱼类的疾病。在鱼类的饲养过程中,经常使用水产用消毒剂的目的就是要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但是,在用药的同时,药物的毒性也可能危害到养殖鱼类。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要选用对病原微生物杀灭力强而对鱼体毒性比较低的药物,并正确掌握其用量,以达到既能防治鱼类疾病,又不危害到养殖鱼体安全的目的。
2饲养鱼类
在同一饲养水体中饲养的鱼类品种和规格要搭配得当,且放养密度要合理。性情凶猛的鱼类不宜与温顺的鱼类饲养在一起,否则会出现弱肉强食、性情温顺的鱼类被追逐甚至咬伤的现象。规格悬殊太大的鱼类也不宜饲养在同一养殖水体中,以免个体较小的鱼被排挤和受到大鱼的威胁。
3其他生物
饲养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很多,有些虽然不是病原体,但它们是病原体的传播者或中间宿主,也应当驱除。
(三)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工饲养管理是否恰当。例如,在鱼类的捕捞或运输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就容易导致水霉病的发生。投饵不当或者使用的饵料质量不好、营养不全面等,就有可能引起鱼体消化道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人类发展养殖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各种养殖动物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一般而言,处于人工饲养中的养殖动物是否发生疾病,总是与养殖业者的养殖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养殖动物经常发生疾病,在某种程度上就表明养殖业者所采用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可能尚存在缺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鱼病防治的原则
一、防重于治
防重于治是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疾病的共同原则,尤其是对于饲养的鱼类而言,其意义更大。因为鱼类生病后,大多数已不摄食,又无法强迫其摄食和服药。因此,患病后的鱼体难以获得应有的营养和相应的药物治疗。在大批量饲养时,对患病鱼体实施注射给药也很困难。此外,鱼体的免疫系统不如高等脊椎动物完备,一旦出现疾病症状,就说明鱼体内的病原体已突破了鱼体自身的防御屏障,靠鱼体的免疫力已经很难康复。处于大批量饲养条件下的鱼类,当养殖业者发现其中有部分鱼体生病时,就表明在同一水体中饲养的鱼类可能都被不同程度地感染了。若是采取将药物混在饵料中投喂的方法,结果必然是没有患病的鱼体或者病情较轻的鱼体吃到的药物饵料更多一些,而需要吃到药物饵料、病情较重的鱼体吃到的药物饵料反而可能更少一些,结果就是在患病的鱼体内,药物可能难以达到能治疗疾病的有效剂量,而尚能摄食的正常鱼体,又可能因为大量地摄食了药物饵料而出现药物在鱼体内残留等问题。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在治疗鱼病时,要每次都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鱼类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依靠预防。即使发现病鱼后进行药物治疗,其主要目的也只能是预防同一水体中那些尚未患病的、受感染较轻或者处于潜伏感染的鱼发病。病情已经趋于严重的鱼难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完全康复。
二、科学管理
(一)规范用药
1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严格遵循《兽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不得直接使用各种原料药物。严禁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的药物和禁用药物。用药后到水产品上市前要严格遵守休药期。
2建立用药处方制度
渔药与人用药物及兽药一样,在使用中应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且必须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监督。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制度,由执业兽医开具处方药的处方,使渔药的使用由无序到有序、由盲目到科学。如没有执业兽医的处方,就不能购买水产用抗生素类和杀虫类等渔药,从而在源头上杜绝抗生素类和杀虫类等渔药的滥用。
3正确诊断病情
1查明病因
在检查病原体的同时,对养殖环境因子、饲养管理以及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以便综合分析。
2了解发病的全过程
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和养殖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以及曾采用过的防治措施,加以综合分析,将有助于对鱼体体表和内脏检查,从而得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3调查饲养管理状况
调查养殖鱼类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清塘的药品和方法,养殖的种类、苗种来源,放养密度,放养之前的消毒及消毒剂的种类、质量、数量,饲料的种类、来源、数量等。
4调查养殖环境因子
需要调查的有关环境因子包括水源中有没有污染源,水质的好坏,水温的变化情况,养殖水面周围的农田施用农药的情况,底质的情况等。
5调查已经采取的措施
详细了解发病情况和曾经采取过的防治措施,包括发病的时间,发病的动物,死亡的情况,采取的措施等。
6检查患病鱼体
在养殖池内选择病情较重、症状明显,但是还没有死亡或刚死亡不久的个体进行病体检查。每种养殖鱼类应多检查几尾。
4选药原则
1有效性
首先,药物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重要前提,需要通过病原体对药物敏感性进行测定,判断药物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给药后治疗对象死亡率降低往往被作为确定给药疗效的一个主要依据。但是,还必须从摄食率、增重率、饲料效率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有无差异,并以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作为依据。
在选择抗生素类渔药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根据病原菌的特性,选择合适抗菌谱的药物;②对养殖现场分离到的病原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③为了增强药物的针对性,了解药物对病原菌的作用机理。
2安全性
渔药的安全问题正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在选择药物时,既要看到其治疗疾病作用的一面,也要注意其不良作用的一面。有的药物虽然在治疗疾病上非常有效,但是,其毒副作用大或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而不得不被禁止使用。如治疗草鱼的细菌性肠炎病,通常是选用抗菌药内服,而不是选用消毒液内服。特别是重复多次用药时,更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问题。
3方便性
医药和兽药大多是直接对个体用药,而渔药除少数情况下使用注射法和涂擦法外,都是间接地对群体用药。用药方式多为投喂药饵或将药物泼洒到养殖水体中进行药浴。因此,操作方便和容易掌握是选择渔药的要求之一。
4经济性
①临床用药经济分析,要分析用药后病害能不能治愈,治愈后是否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品质和销售价格等,用药是否经济。不鼓励大量使用渔药,能不用药就不用药。②选择廉价易得的药物,水产养殖由于具有广泛、分散、面积大的特点,使用药物时需要的药量比较大(尤其是药浴),应在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选择廉价易得的药物。
第三章 疾病的诊断和检查方法
第一节 疾病的诊断依据
一、判断疾病是否由病原体引起
1症状相似
因为饲养在同一水体的鱼类受到来自环境的应激性刺激是大致相同的,鱼体对相同应激性因子的反应也是相同的。因此,病鱼表现出来的疾病症状比较相似,病理发展进程也比较一致。
2突发性死亡
除某些有毒物质引起鱼类的慢性中毒外,非病原体引起的鱼类疾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鱼类异常,甚至出现突发性死亡。
3症状消除快
查明患病原因后,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症状可能很快消除,通常都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
二、依据疾病发生的季节
因为各种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均需要适宜的温度,而饲养水温的变化与季节有关。所以,各种鱼类疾病的发生大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适宜于低温条件下生长与繁殖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大多发生在冬季或者水温比较低的时期;而适宜于较高水温下生长与繁殖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大多发生在夏季或者水温比较高的时期。
三、依据患病鱼体的外部症状和游动状况
虽然多种传染性疾病均可以导致鱼类出现相似的外部症状,但是不同疾病的症状也具有不同之处,且患有不同疾病的鱼类也可能表现出特有的游泳状态。例如,鳃部患病的鱼类,一般均会出现浮头的现象,而当鱼体上有寄生虫寄生时,就会出现鱼体挤擦和时而狂游的症状。
四、依据鱼类的种类和发育阶段
各种病原体对所寄生的对象具有选择性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鱼类由于其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体内化学物质的组成等均有所不同对不同病原体的感受性也不一样。所以某些鱼发生的疾病不会发生在另外不同种类的鱼种。例如鲫或者鲤的有些常见疾病就不会发生在冷水鱼中如感染鲫的疱疹病毒就不会感染大西洋鲑。有些疾病在幼鱼中容易发生而在成鱼阶段就不会出现了如斑点叉尾的病毒病主要是在体长10cm以下的鱼种中发生进入成鱼阶段的斑点叉尾就很少出现这种疾病。
五、依据疾病发生的地区特征
由于不同地区的水源、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微生态环境均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病原区系也有所不同。对于某一地区特定的饲养条件而言经常流行的疾病种类并不多甚至只有12种。如果是当地从未发现过的疾病患病鱼也不是从外地引进的话一般都可以不加考虑。
第二节 检查与确诊方法
一、检查鱼病的工具
对鱼类的疾病进行检查时,需要用到一些器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购置。一般而言,养殖规模较大的鱼类养殖场和专门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研究与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均应配置解剖镜和显微镜等,有条件的还应该配置一些常规的分离和培养病原菌的设备,以便准确诊断疑难病症。即使是个体水产养殖业者,也应该准备一些常用的解剖器具,诸如放大镜、解剖剪刀、解剖镊子、解剖盘和温度计等。
二、检查鱼病的方法
1肉眼检查
一是观察鱼体的体型注意其体型是瘦弱还是肥硕体型瘦弱往往与慢性疾病有关而体型肥硕的鱼体大多是患的急性疾病观察鱼体腹部是否鼓胀如出现鼓胀的现象应该查明鼓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此外还要观察鱼体是否有畸形。二是观察鱼体的体色注意体表的黏液是否过多鳞片是否完整机体有无充血、发炎、脓肿和溃疡眼球是否突出鳍条是否出现蛀蚀肛门是否红肿外突体表是否有水霉、水泡或者大型寄生物等。三是观察鱼体鳃部注意鳃部的颜色是否正常黏液是否增多鳃丝是否出现缺损或者腐烂等。四是解剖后观察内脏若患病鱼比较多仅凭对鱼体外部的检查结果尚不能确诊就可以解剖12尾鱼体检查其内部器官。解剖鱼体的方法是剪开鱼体一侧的腹壁最好不要剪掉摊开就好从腹腔中逐步取出全部的内脏将肝胰脏、脾脏、肾脏、胆囊、鳔、肠等脏器逐个分离开逐一检查要注意检查肝胰脏有无瘀血消化道内有无饵料肾脏的颜色是否正常鳔壁上有无充血发红腹腔内有无腹水等。
2显微镜检查
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从鱼体体表和体内出现病症的部位用解剖刀和镊子取少量组织或者黏液置于载玻片上加12滴清水从内部脏器上采取的样品应该添加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稍稍压平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特别应注意对肉眼观察发现的有明显病变症状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显微镜检查非常有助于对原生动物等微小的寄生虫引起疾病的确诊。
三、确诊
根据对鱼体检查的结果,结合各种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就基本上可以对疾病发生原因作出准确诊断了。需要注意的是,当从鱼体上同时检查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时,如果两种病原体是同时感染的,即称为并发症;若是先后感染的两种病原体,则将先感染的称为原发性疾病,后感染的称为继发性疾病。并发症的治疗应该同时进行,或者选用对两种病原体都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继发性疾病大多是原发性疾病造成鱼体损伤后发生的,因此对于这种状况,应该找到主次矛盾后,依次进行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病情简单的疾病,凭肉眼观察即可作出准确的诊断。但是,对于症状不明显,病情比较复杂的疾病,就需要更详细的检查方可作出准确的诊断。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委托当地水产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协助进行病害的诊断。
当症状不明显,无法作出准确诊断时,也可以根据经验采用药物边治疗、边观察,进行所谓的试验性治疗。根据药物的治疗效果,判断鱼病的类型。
第四章 鱼病防治用药知识
第一节 鱼病防治常用药物
一、外用药物
(一)消毒杀菌剂
1二氧化氯ClO2
二氧化氯是预防养殖鱼类传染病首选的高效消毒剂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二氧化氯为A1级消毒剂对各种传染性病原如病毒、细菌及其芽孢、霉菌等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水产用药物市场上出售的二氧化氯,除了可以用于预防养殖鱼类由病毒、细菌引起的传染病,还可用于清除饲养池塘中的蓝藻。
用量含量为8%的二氧化氯一般标示用量为0.20.3mg/L。
注意事项:不能使用金属容器盛装二氧化氯。
2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微有氯臭杀菌力强简称三氯。其含有效氯80%左右,可以预防养殖鱼类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用量标示量为0.20.3mg/L全池泼洒间隔2d可重复泼洒1次。
3漂白粉
漂白粉是常用水体消毒杀菌剂。含氯量为25%30%,杀菌力强。可以防治养殖鱼类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用量标示量为1.01.2mg/L全池泼洒。防病时每半月泼洒1次治疗时可每隔2d重复泼洒1次。
注意事项:漂白粉易受潮失效,用后要密封保存。对长期贮存的漂白粉,使用前尽可能地测定其含氯量,按其实际含氯量计算用量。另外,漂白粉的贮存和使用中不能用金属用具。
4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商品名称是皮维碘,为新的消毒剂。对多种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杀灭作用。可以防治养殖鱼类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用量10%复方皮维碘标示用量为500600mg/L浸泡鱼种或成鱼1520min。
5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结晶强氧化剂,对细菌及一些寄生虫类有杀灭作用。可以防治养殖鱼类的各种细菌、原生动物和单殖吸虫引起的疾病。
用量标示量为0.30.5mg/L全池泼洒1015mg/L浸泡鱼体1520min。
6生石灰
在水产养殖业中,生石灰多用于清塘、杀菌和调节饲养池塘的水质。
用量:每亩[1]水深1m以下的水面用125150kg生石灰清塘可杀灭绝大部分生物每亩5070kg泼洒干池塘可杀灭病原体每亩2030mg/L全池泼洒可防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并可改良水质是推荐使用的方法。
(二)杀虫药物
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是防治鱼类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除小瓜虫外)的药物之一,可以杀灭和驱除体外寄生虫。
用量推荐剂量为0.5mg/L硫酸铜与0.2mg/L硫酸亚铁混合后全池泼洒。可治疗在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疾病。
注意事项:本品要严格按规定用量使用。
2晶体敌百虫
水产业用敌百虫为白色结晶有效成分80%以上为好。敌百虫外用可以治疗单殖吸虫和甲壳动物引起的鱼病,内服可驱除线虫、棘头虫和绦虫等寄生虫,是常用的重要药物。
用量推荐剂量为0.30.5mg/L 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按10.6倍量将敌百虫与碱面混合0.10.2mg/L全池泼洒每100kg鱼每天用24g晶体敌百虫拌饵投喂连用26d可驱除毛细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等。
注意事项:混养有淡水白鲳和虾类的水域禁用敌百虫。
(三)中草药
1大黄
大黄又名马蹄黄、将军。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是推荐使用的中草药类。以大黄为主要成分的水产用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养殖鱼类的细菌性疾病。
用量每千克大黄加20倍0.3%氨水浸泡12h后全池泼洒泼洒大黄量为24mg/L。每100kg鱼种用0.50.75kg大黄拌铒投喂连续35d为一疗程。
2五倍子
五倍子又称木子、盐肤木。有较强的杀菌力。主要用于预防养殖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腐皮病、溃疡病、肤霉病等。
用量五倍子捣碎后用开水浸泡一定时间连渣带汁一起泼洒使池水中的药物达到24mg/L的浓度。
3苦参
苦参抗菌作用强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预防鱼类的竖鳞等细菌性疾病效果好。
用量每亩水深1m的水面用2kg苦参煎出药汁后全池泼洒。
二、内服药类
(一)磺胺类
复方新诺明、磺胺间甲氧嘧啶等均属磺胺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肠炎、赤皮病等病原菌感染。
用量每100kg鱼第一天用10g磺胺类药物拌饵投喂第26天减半即用5g拌饵投喂。6d为一疗程必要时可连续投喂2个疗程。
(二)其他抗生素类
水产用抗生素种类较多,一般都可起到良好的抑菌和杀菌、抗细菌感染的作用。
常用抗生素类药有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盐酸小檗碱、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等。常用的用量为每100kg鱼每天用25g拌铒投喂连续57d为一疗程。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磺胺类药物还是抗生素类药物,均应该在完成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的基础上用药。
(三)免疫刺激剂
1养殖鱼类和虾类的免疫机制
养殖鱼类的免疫机制可以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所谓非特异性免疫就是机体对非特定病原体的防御机制。其中分布在鱼类体表黏液、血液和肾脏等器官中的溶菌酶就是一种在补体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将细菌溶解的酶。补体是存在于鱼类黏液和血液中的一组蛋白质其活化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能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的经典激活途径另一条是能被与抗体无关的细菌脂多糖LPS和肽聚糖等激活的替代途径。无论哪种途径活化的补体都能将菌体溶解。鱼类的补体与哺乳动物的相比后者通过替代途径发挥的作用更大。在细胞性防御因子方面由吞噬细胞将进入机体内的病原体吞噬后依靠存在于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等将病原体杀死、消化。此外还有对异体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天然杀伤细胞。所谓特异性免疫是针对特异性病原由T淋巴细胞和与T细胞相关联的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所发生的体液性免疫。
虾类虽然没有产生抗体的机能但也是依靠细胞性和体液性防御因子完成机体的免疫防御。细胞性防御因子主要包括血细胞等。血细胞又可以分为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等3种类型。其中大、小颗粒细胞已被确认具有较强的吞噬活性。当大型病原体及大量细菌进入机体内时如果血细胞无法吞噬则可能形成血细胞层而将其包围在组织细胞的协助下形成球状物将异物与周围的细胞隔开。淋巴样器官是位于中肠腺前方的小组织是能捕捉进入体内的异物而保护机体的主要器官。体液性防御因子主要包括酚氧化酶前体proPO活化系统植物凝血素和杀菌素等。所谓proPO活化就是虾类血细胞中存在的proPO被细菌的LPS以及霉菌的β13葡聚糖等激活经过丝氨酸蛋白酶作用而形成酚过氧化物酶进而将鱼、虾类体内的酪氨酸和二羟基苯丙氨酸等酚系物质氧化最终生成黑色素的一系列反应。作为这个串联反应中间产物苯醌和最终产物黑色素可以起到包围进入机体的异物进而将其杀灭的作用。
2免疫刺激剂的种类与特性
1革兰氏阳性菌与菌体肽聚糖
部分革兰氏阳性菌的灭活菌体具有激活动物免疫机能的作用,其作用的主要成分就是菌体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并非所有的革兰氏阳性菌都具有这种功能,而只有特定的菌种和特定的菌株具有这种免疫激活功能。
将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嗜热双歧杆菌细胞壁中提取的肽聚糖投与鱼类后,在提高鱼体的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同时,还能增强溶菌酶的活性。对养殖虾类投与这类物质,可以提高其颗粒细胞的吞噬活性并增加细胞中超氧化歧化酶的生成量,同时提高酚氧化酶的活性。已经证明这类免疫刺激剂可以提高虹鳟对弧菌病、五条对链球菌病以及日本对虾对弧菌病与病毒性血症的抵抗力。
2革兰氏阴性菌与菌体LPS
将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及其细胞壁中LPS投与鱼类后可以增加鱼类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并提高其吞噬活性。已证明可增强日本鳗鲡对爱德华菌病的抵抗力。用杀对虾弧菌的灭活菌体注射、浸泡和投喂日本对虾可以促进对虾体内产生血细胞趋化因子并提高其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日本对虾对弧菌病的抵抗力。
3从放线菌中提取的短肽
从属于放线菌的橄榄灰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短肽类物质投与鱼类后,可以提高供试鱼的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杀菌能力,能增强虹鳟对肾脏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抗病力。
4酵母菌与菌体多糖
酵母菌的细胞壁中存在大量的β13葡聚糖、β16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等多糖类物质尤其是含有较多的β13葡聚糖。将从酵母菌中提取的β13葡聚糖投与鱼体可以提高鱼体内巨噬细胞及其他白细胞的吞噬和杀菌活性同时还可以提高IL2和补体的活性。将啤酒酵母菌细胞壁成分投与对虾也可以提高血细胞的吞噬活性、酚氧化酶和超氧化歧化酶的产生能力。通过激活免疫机能可以提高斑点叉尾对迟缓爱德华菌病以及鲑科鱼类对肾脏病和弧菌病的抗病力。酵母免疫多糖中主要含有β葡聚糖≥20%α甘露聚糖肽≥20%、肽类及蛋白质≥30%、几丁质≥2.0%)等。对凡纳滨对虾、日本鳗鲡和中华鳖的大量试验研究证明,该产品对多种养殖鱼、虾类的免疫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是一种优质免疫刺激剂。
5真菌与真菌多糖
将从蘑菇中提取的β13葡聚糖投与鱼类后可以增强供试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提高补体和溶菌酶的活性促进特异性抗体的生成。将这种β13葡聚糖投与对虾后也可以增强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并提高其酚氧化酶的活性。由于免疫刺激剂可激活免疫机能可以将其用来预防鲤的气单胞菌病、五条的链球菌病和日本对虾的弧菌病与病毒性血症。
6海藻与海藻多糖
将从海带中提取的β13葡聚糖添加在培养液中可以刺激鲑的巨噬细胞产生超氧化歧化酶。此外将髓藻属的多种海藻、苏萨海带、帕纳普海带和裙带菜属的一些种类的热提取物投与鱼类后实验室条件下的攻毒试验证明日本鳗鲡对迟缓爱德华菌、五条对链球菌的抵抗力均明显上升。
7甲壳质与壳多糖
从甲壳类和昆虫的外壳中提取的甲壳质与壳多糖,投与鱼类后,可以增强供试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杀菌能力,提高体内溶菌酶活性和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8其他免疫刺激剂
如左旋咪唑等化学合成物质,本来是作为杀虫剂使用的,现在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这种物质还具有增强鱼类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杀菌活性的能力,使溶菌酶的活性上升,提高虹鳟对弧菌病的抵抗力。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许多成分,如干草素、莨菪碱等也已经被初步的试验研究结果证明,是很有开发前景的水产用免疫刺激剂。
3免疫刺激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每一种免疫刺激剂的有效剂量都存在使用上限和下限对养殖鱼类间隔一定时间投与免疫刺激剂较长期连续投与的效果更好而且只有在投与量和方法正确的前提下免疫刺激剂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从嗜热双歧杆菌中提取的肽聚糖每天每千克体重0.2mg对鱼、虾是适宜的剂量。如果每天按该剂量的10倍投与供试鱼、虾的免疫系统的机能就会趋于与未使用免疫刺激剂的对照组相同。此外用该物质作为鱼、虾的免疫刺激剂时采用连续投喂4d停用3d或者连续投喂7d停用7d的投与方式其效果较连续投喂更好。
关于免疫刺激剂投与的时间最好是在养殖鱼类传染性疾病发生季节来临之前连续投喂一段时间为了预防异育银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在发病季节来临之前连续投喂2528d。其理由主要是在免疫刺激剂的实际使用时当连续投与免疫刺激剂一段时间后一旦停用养殖动物就可能开始发病。这可能是在使用免疫刺激剂期间有细菌或病毒性病原进入了养殖鱼类机体机体的免疫机能在免疫刺激剂的作用下表现出较高的免疫活性抑制了病原体增殖而并未将其消灭或排出体外的缘故。采用酵母免疫多糖作为养殖鱼类的免疫刺激剂时可以采用在疾病流行时期到来之前连续投喂2528d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连续投与2周间隔2周后再进行第2个投喂周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免疫刺激剂是通过激活养殖鱼类的免疫系统发挥抗传染病的功能的,如果养殖鱼类的免疫系统已经衰弱至不能激活的状态,免疫刺激剂也就难以发挥作用了。所以,从改善养殖鱼类的饲养环境、加强营养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入手,尽量减少抑制养殖鱼类免疫系统的环境因素,是提高免疫刺激剂使用效果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给药方法与施药技术
一、治疗方法的选择
(一)根据患病养殖鱼类的状况
患病后的养殖鱼类的摄食量一般都是趋于下降的,游泳的速度也变得比较缓慢,常出现离群独游的现象。对于食欲严重衰退的养殖鱼类群体,即使将药物拌在饲料中投喂,也只有尚未丧失摄食能力的养殖鱼类能吃进药饵。因此,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的鱼体,往往难以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具有摄食能力的养殖鱼类吃进了过多的药饵,还可能导致药害现象的发生;而如果摄食药饵量太少,药物在养殖鱼类体内不能达到抑制病原体的药物浓度,就不仅不能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还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此外,未被养殖鱼类摄食的药饵,可能在水体中不断地释放药物,还会对养殖水体中的微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采用拌药饵投喂的给药方式时,首先要考虑患病的养殖鱼类是否还具有摄食的能力。
(二)根据病原体的特性
细菌、病毒、真菌和各种寄生虫都可能成为养殖鱼类的病原体,而能治疗百病的药物是没有的。因此,在采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之前,必须要首先确认病原,对鱼类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对于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没有药物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对患病毒性疾病的养殖鱼类用药,主要目的是控制病原性细菌对养殖鱼类的二次感染。对由细菌引起的养殖鱼类疾病,一般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注意根据患病养殖鱼类究竟是全身性感染还是局部感染,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如鳗鲡的爱德华菌病,由于病原菌可以通过血液在全身移动,所以采用在饵料中拌药物投喂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车轮虫病和体表寄生虫病,由于寄生虫寄生的部位是鳃和体表,药物能直接接触到病原体,因此,这些疾病的治疗采用药液浸泡法比较适宜。
由寄生虫引起的各种疾病中,对在体表寄生的原生动物、大型吸虫和甲壳动物等,采用药液浸泡法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而对寄生在养殖鱼类的消化道的棘头虫、线虫等体内寄生虫,则必须采用拌药饵投喂的给药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三)根据药物的类型
能溶于水或者是经过少量溶媒处理后就能溶于水的药物,不仅可以作为拌药饵投喂的药物使用,也可以作为药浴用药物使用(除部分抗生素类药物外)。但是,不溶于水的各种药物就不能作为药浴用药物。既能用于拌药饵投喂又能作为药浴用的药物是很少的。药物的生产商一般根据药物的使用途径和方式制备不同剂型。在选择和使用某种药物时,必须认真地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书。药物有不同的剂型,有些药物在消化道内不易吸收,而比较易于通过鳃组织吸收。因此,了解各种药物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是很重要的。
二、选择药物的依据
(一)依据药物的抗菌谱
从患病的养殖鱼类中分离病原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鉴定其种类后,根据不同药物的抗菌谱,就可以大致明确什么抗菌药物可能是治疗某种疾病的有效药物。如在兽医中采用氨苄青霉素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采用盐酸多西环素等治疗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治疗细菌性疾病时可以先从药物的抗菌谱中选择病原菌比较敏感的几种抗菌药物。
最近,人们注重将具有较广抗菌谱的抗菌药物作为水产用药物的研究开发对象,也就是希望用一种药物就能对多种病原菌有效。现在,已经研制出来一些同时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二)病原菌对药物敏感性测定
1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
该方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药敏片,贴在已接种了待测试病原菌的琼脂培养基表面上,药敏片中所含的药物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在纸片的周围形成药物浓度梯度。药敏片周围能抑菌的药物浓度范围内的病原菌不能生长,而处于药物抑菌浓度范围外的病原菌则可以生长。因此,在药敏片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受药物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相关。
药敏片可以购买或者自制。自制药敏片时取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将其打成直径6mm的圆形纸片。取圆形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经121℃1520min高压消毒后放在37℃温箱或烘箱中数天使其完全干燥。
接着向上述含有50片滤纸片的空瓶内加入药液0.25mL并翻动滤纸片使各滤纸片充分浸透药液翻动滤纸片时不能将其捣烂。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温箱内过夜待其干燥后即密封如有条件可真空干燥。切勿让药敏片受潮将其置于阴暗干燥处保存。制作好的药敏片有效期一般为36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药敏片的质量一定要标准这是做好药敏试验的关键。药敏片质量参差不齐制作药物纸片时如果选择的滤纸厚薄不一致或者有缺损就会导致制备的药敏片中药物含量不均匀常常引起抑制菌环不规则使药敏结果判断不准确。为了保持药敏片中的药物活性药敏片的pH一般要求为中性同时将其置于低温条件10℃下保存避免潮湿。盛装药敏片的容器自低温处取出时应放置在室温条件下至少10min后再打开避免冷凝水影响到药效。
抗菌药的稀释剂通常用纯水。一般可按商品药使用说明书上的指导配制。1g药物需加多少毫升水或配多少毫克饲料就相当于配制试验药液需加多少毫升的纯水。如10g药物可配50kg饲料其换算方法为1g本品加5000mL纯水。此溶液即为用于做药敏试验的药液。
因为不同的病原菌对同种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不相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相同药物对不同种类的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时,可能会观察到直径大小不同的抑菌圈。如果病原菌不纯,该供试病原菌在试验中所产生的抑菌圈与纯培养状态下菌株所产生的抑菌圈大小差异比较大,就会影响对药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最终导致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在疾病治疗中,难以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
一般而言,应该避免直接挑取初分离的菌落完成药敏试验。仅在暴发性疾病流行的紧急情况下以及革兰氏染色提示分离微生物为单一种类时,可以直接挑取分离菌落做药敏试验。但是,其结果也仅能作为药敏试验结果的初步报告,随后必须用标准方法重复完成药敏试验。
图4-1 牛津杯法抑、杀菌试验形成的抑菌圈
在涂有病原菌的平皿上药敏片中的抗菌药物在琼脂内向四周扩散其药物浓度呈梯度递减。因此在药敏片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病原菌生长受到抑制。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形成一个抑菌圈图4-1
注:操作方法是在超净工作台中,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待试细菌于少量生理盐水中制成细菌混悬液,用灭菌棉拭子将待检细菌混悬液涂布于平皿培养基表面,要求涂布均匀致密。
以无菌操作将灭菌的不锈钢小管内径6mm、外径8mm、高10mm的圆形小管管的两端要光滑也可用玻璃管、瓷管放置在培养基上轻轻加压使其与培养基接触且无空隙并在小管上标记各种药物名称。每个平板可放46支小管。等待5min后分别向各小管中滴加一定数量的各种药液勿使其外溢。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结果。
抑菌圈越大说明该菌对此药物敏感性越高反之越低。若无抑菌圈形成就说明该菌对此药物具有耐药性。抑菌圈直径大小与药物浓度、划线细菌浓度有直接关系。因此药敏试验的结果应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判定敏感度高低的标准表4-1
表4-1 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影响药敏片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培养基。病原菌药敏试验所用的培养基种类较多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参照NCCLS统一要求的水解酪蛋白MellerHinton, MH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中含有的低胸腺嘧啶是与磺胺类药物竞争的物质。因此用于病原菌药敏试验的效果比较好。此外这种培养基中还含有适量的Ca、Mg在培养基中起到触媒的作用。但是有些病原菌对培养基中的成分有特殊的要求这类特殊的微生物就需要用特殊的培养基才能完成药敏试验。例如对于弧菌Vibrio sp. 中的专性嗜盐菌株、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 sp.piscicida、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 sp. Damiselae和杀鲑弧菌Vibrio salmonicida最好是采用添加有1.5% NaCl的MHA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柱状黄杆菌、嗜鳃黄杆菌的药敏试验培养基要用经过稀释的MHA培养基[或者采用cytophaga agar配方是0.05%W/V胰蛋白胨0.05%酵母膏0.05%醋酸钠0.02%牛肉膏1%琼脂pH 7.27.4]而嗜冷黄杆菌的药敏试验培养基要用cytophaga agar培养基或者采用TYE agar配方是0.14%胰蛋白胨0.04%酵母膏0.05% MgSO47H2O0.05% CaCl2H2O1%琼脂pH 7.2海豚链球菌的药敏试验培养基要用添加5%羊血的MHA。培养基中Ca、Mg含量的变化可影响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对部分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这些物质的含量过高抑菌圈会变小含量过低抑菌圈就会很大。病原菌药敏试验的培养基厚度大约为4.0mm若培养基厚度大于4.0mm会使细菌出现耐药若厚度小于4.0mm则可能导致本应耐药的而表现出敏感。所以试验时最好不要把药敏片放在中央部位而是均匀地排布在平皿周围的培养基上。制作药敏试验的培养基用水中的一些物质主要是Ca、Mg、A1等矿物质离子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药敏试验的结果。
其次是药敏片材质的好坏对药物稳定性和活性有很大影响。加工药敏片的滤纸一般使用加厚型的滤纸。因为这种滤纸杂质少对药物保存无太大影响。而普通滤纸被水浸润后会呈碱性并且含有大量无机盐离子所以使用普通滤纸加工的药敏片对药物有较大的影响。药敏片的pH一般要求为中性这样才适合保持药物自身的特性。药敏片的厚度要求大约为1.0mm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药物的扩散。药敏片的直径在6.006.35mm。纸片的厚度和直径大小都会影响药敏试验的结果。
药敏片制作的好坏是决定药敏试验成败的关键。如果购买的药敏片质量参差不齐,就可能会有抑菌环偏大或偏小的问题。因此,纸片在使用前必须检验其片间差和准确度,只有都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使用。同时要注意药敏片的保存,因为有些种类的药敏片,如青霉素类,在保存中可能会因为受潮湿环境的影响而降低药物活性。
再次是病原菌。由于各种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培养基上产生的抑菌环大小不同。如果供试病原菌不纯试验中所产生的抑菌环大小与该菌种在纯培养状态下产生的抑菌环大小存在较大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各种病原菌提纯后分别进行不同的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时需要将提纯后的菌种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菌液。NCCLS制定的标准是要求菌液浓度在1.5×108个/mL左右。若菌液浓度过高该菌会对所有药物产生耐药反之菌液浓度过低该菌会对所有药物均敏感。比较精确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新鲜培养物菌悬液的吸光度确定菌液浓度。
药敏试验中要将菌液均匀地涂在培养基上使细菌均匀分布这样才能使试验结果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涂菌后15min才能贴药敏片是因为细菌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但是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使细菌产生耐药。贴药敏片时每取一种药敏片必须烧一下镊子口避免药敏片之间相互污染确保药敏试验的准确性。药物杀灭细菌存在一定的量比药敏试验培养基上细菌层越厚抑菌圈就越小反之抑菌圈就越大。根据一种药物抑菌圈的有无或者大小只能判断出该药对细菌有没有抑制或杀灭效果。但是其敏感性的高低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试验来确定。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并结合以上因素做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片面地根据药敏圈的大小来决定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否结果就会不够准确。
第四是培养时间。对于水生动物病原菌一般培养的温度和时间为在28℃条件下培养2448h为宜。有些扩散速度比较慢的抗菌药如多黏菌素可将已放好抗菌药的培养基平皿先放置于4℃冰箱内24h使药敏片中的抗菌药预扩散然后再放28℃温箱中培养。这样就可以推迟细菌的生长而得到较大的抑菌圈。
结合上述四点影响因素分析药敏试验结果后,应选择高敏药物用于疾病的治疗,也可选用两种药物协助使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在选择高敏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吸收途径,因为药敏试验是药液直接和细菌接触,而在给水生动物用药的时候,必须通过机体的吸收才能使药物达到一定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用药时,高敏药物一定要配合适宜的给药方法,才会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液体培养基稀释法
根据药物种类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按照表4-2的方法进行稀释、病原菌种类和感染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生素浓度稀释范围用MH肉汤以倍比稀释抗菌药物如256、128、64……0.125……。将稀释后的药物加入试管或加入冷却至4555℃MH培养基中立即在无菌条件下制作系列药物浓度梯度的药敏试验试管表4-2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MH培养基将菌液配置成106个/mL浓度的菌悬液。在配制好的梯度浓度液体培养基试管中加入上述供试病原菌的菌悬液。制备好的药物敏感测试试管放置于一定温度条件下注意根据病原菌的特性选择培养适宜温度培养一定的时间后再观察试验结果。
液体培养基稀释法获得的是供试药物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MIC的判读即肉眼观察无病原菌生长试管中的最低药物浓度为该供试药物的MIC。MBC的判读即为供试药物杀灭99.9%或以上的受试病原菌所需的最低浓度。具体做法是将高于MIC 13个稀释度的试管中的培养液转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平皿上在28℃恒温条件下培养1824h与无病原菌生长的平皿对应的药敏试管中的药物浓度即判定为杀灭99.9%或以上的受试菌所需的MBC。
表4-2 水生动物病原菌药敏试验的常用药物及其稀释液
如果选用的抗生素对某种病原菌没有抑制作用,使用后就不可能获得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然而,即使某种抗生素能抑制某种病原菌,不同的病原菌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感受性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为了达到药到病除或者获得对疾病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筛选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作为治疗养殖鱼类疾病的药物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研究者们采用在养殖现场分离到的养殖鱼类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时,已经发现有些菌株对某些抗生素失去了敏感性,或者感受性已经下降了,这就是因为病原菌对这些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病原菌对药物的感受性一般采用最小抑菌浓度表示。即每升培养基中的抗菌药物以毫克表示,做成倍比稀释系列。接种在培养基中的病原菌被完全抑制时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药物对病原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测定从患病养殖鱼类中分离的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但是,开展这个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实验条件,而且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因此,尚不具备这种实验条件的养殖单位和个人可以委托有条件的研究单位协助完成这项工作。
(三)抗生素的作用方式
在药物疗法中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都能对细菌的细胞产生作用,而对养殖鱼类和人体的细胞不会产生危害,这是因为药物具有选择性毒性。在选择抗生素类药物作为养殖鱼类疾病的药物时,首先要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除此之外,还应该弄清楚药物对病原菌究竟是抑菌作用还是杀菌作用,这些问题对于确定药物的投与量和投与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机制有所不同。使用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后,病原菌的数量不会减少。药物在养殖鱼类体内以有效的药物浓度保持一定的时间。因为药物只能抑制病原菌的增殖,所以最终还要依靠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使疾病痊愈。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则是通过直接杀死养殖鱼类体内的病原菌而产生治疗效果,当然,最后清除死亡的病原菌也需要机体免疫系统参与。
由于抑菌和杀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使用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就必须使药物的有效浓度在养殖鱼类体内维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准确计算初次用药量和再次使用的维持量;使用杀菌作用的药物,则不需要考虑使药物在养殖鱼类体内维持一定时间的杀菌浓度。
在抗菌类药物中,通常将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定为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而将呋喃类药物定为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不过,当大剂量使用抑菌性药物时,其药物也会显示出杀菌效果。所以,药物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只是使用剂量的差异,而不存在本质的不同。
(四)用药顺序的选择
在养殖鱼类的养殖过程中,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会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最后形成具有抑菌、杀菌效果的药物越来越少局面。如果通过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在疾病的治疗初期就选用病原菌最敏感的药物,就可能随着病原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而无法再获得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使用药物治疗养殖鱼类的疾病之前,就应该根据药物的种类和特性,决定不同药物的使用顺序。譬如,将磺胺类和抗生素类等比较容易引起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作为第一次选用药物;而将对已经产生耐药因子的耐药性病原菌也有杀菌效果的合成抗菌药物,如萘啶酸、喹酸和吡咯酸等作为第二次选用药物,只在第一次选用药物失去疗效的情况下使用。在决定使用药物的顺序时,最好是能将磺胺类药物作为第一次选用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作为第二次选用药物,而将各种化学合成药剂作为第三次选用药物。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用药顺序在养殖鱼类疾病防治实践中也不是绝对要遵循的。
虽然病原菌对萘啶酸等第二次选用药物不会产生耐药因子,但是病原菌能很快获得对这些药物的短期耐药性。因此,在实际防治养殖鱼类疾病时,应该严格控制这类药物的使用次数。当第二次选用药物失去效果后,还必须从第一次选用药物种类中筛选有效的药物。由于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每年都会不断地变化,当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病原菌又可以恢复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
三、药物治疗方法
(一)药物拌饵投喂
1投药的标准量
首先,要根据药物的种类决定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本用药量。在各种水产用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中经常可以看见“按每千克鱼体用××毫克药物,拌和在饲料中……”或者“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的药物……”的表达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标准用药量,是指对养殖鱼类的单位重量或者单位饲料中添加药物的量,与实际用药量“标准用药量×饲料总重量(千克)”之间是有差别的。
虽然在鱼类养殖的实际生产中,计算标准用药量有各种方法,但是,只有根据养殖鱼类的体重计算标准用药量,才是正确的方法。这是因为在现代鱼类养殖生产中,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需要经常对养殖的鱼类按规格进行选择,将规格大致相同的个体饲养在一起。因此,即使是实施群体饲养的养殖鱼类,其个体间的摄食量也不会有太大差异。
所谓标准用药量,就是根据不同的药物种类,对养殖鱼类投药后,能在短时间内使药在其体内上升到有效药物浓度并能维持一定时间的药物剂量。如果超剂量地对养殖鱼类用药,使其体内的药物浓度高于有效药物浓度,只能使养殖鱼类机体受到药物的伤害,而对于疾病的治疗没有任何意义。与此相反,如果给药量过少,药物在养殖鱼类体内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尤其是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就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推算饲养在水体中养殖鱼类的总重量,可以将放养时记录的总数,与每次统计养殖鱼类的数字进行核对,并根据每天的投饵量和死亡数量等进行校正,就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数据。
根据测定得到的药物对病原菌的MIC是这种药物在鱼类血液中需要达到该浓度达到该浓度才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这种病原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在知道MIC后所面临的问题是在饵料中添加多少剂量才能使鱼体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到MIC浓度。根据测定的MIC结果不同种类药物在不同水产养殖动物中的用药量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在饵料中添加药物投喂给鱼类的方法会受到水温、pH、颗粒饲料直径大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养殖鱼类种类众多,摄食习惯不尽相同。对不同鱼类投与药物时,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以往甚少有相关的研究结果。为了做到精准给药、提高用药效率,了解相关因素的参数也是很重要的,遗憾的是,我国尚缺乏对这个问题的系统研究。
将药物添加在饲料中的用量要根据投喂饲料的量计算。在体重和水温等条件稳定的情况下,鱼体每天的摄食量是比较稳定的。根据养殖鱼类体重确定投饵量,通常以投饵率表示。需要注意的是,水产养殖生产中制定的投饵率表是不能根据养殖鱼类的饱食量计算的,而应该根据养殖鱼类能出现最高的饵料效率的投饵量计算。
对于每天的投饵率固定的养殖鱼类投喂药物的标准量采用在饲料中的添加率表示与按养殖鱼类体重计算的标准用药量具有相同的意义。譬如磺胺类药物的标准用药量按养殖鱼类体重计算一般是100mg/kg如果是在饲料中按0.5%的比例添加药物再按2.0%的投饵率投喂养殖鱼类就正好合适。而如果将这种药饵的投饵率提高到3.0%的话按养殖鱼类体重计算就已经达到150mg/kg的用药量。
2药物的剂型与饲料
1脂溶性药物制剂
不溶于水的药物制剂虽然可以与任何种类的饲料和饵料混合使用但是根据饲料和饵料种类的不同药饵的制作方法有所不同。在配合饲料中如果是将药物拌在颗粒和微粒饲料中可以首先采用相当饲料重量的5.0%10.0%油鱼油与药物充分混合然后将颗粒饲料加入其中混合使油和药物的混合物吸附在饲料的表面阴干20min后投喂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粉状饲料和鱼糜可以将准备好的药物直接混合在其中即可。
2水溶性药物制剂
能溶于水的药物制剂可以直接用水稀释后,将颗粒饲料放在其中并稍加搅拌,随着水分被吸入饲料内,药物也被吸附在饲料上。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微粒饲料,由于其颗粒比较小,遇水后很容易散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将药物用水稀释后,先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搅拌成稀糊状,再与微粒饲料混合。对于粉状饲料,可以直接将饲料加入用水稀释后的药液中搅拌成糊状,做成块状药饵后投喂。
由于鲜鱼和鱼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与药液混合后容易流失,一旦投入水中后,其中的药物可能很快地散失到水体中,很难被鱼体摄入体内。因此,水溶性药物制剂添加在颗粒饲料中比较适宜,而不宜直接添加在鲜鱼和鱼糜中。在鲜鱼和鱼糜中添加时,需要采用添加黏附剂等措施,尽量防止药物流失。
3药物散剂
在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乳糖、酵母粉等做成的制剂,称为药物散剂。在养殖鱼类中的药饵中,当饲料的比例过大时,就会妨碍消化管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制作养殖鱼类的药饵时,应该注意尽量提高药物在药饵中所占的比例。
3药物与饲料的混合方法
1用颗粒饲料制作药饵
采用颗粒饲料做药饵时以水溶性药物最好其次是脂溶性药物而药物散剂效果最差。在制作药饵时可以将水溶性药物用相当于饲料重量3%左右的水溶解后将颗粒饲料加入其中使水分被吸入饲料中即可。如果水分过多不仅不能短时间内被饲料所吸收而且还可能导致颗粒饲料的外层散落。结果是固形部分中不含有药物药物仅吸附在散落的粉末中投喂养殖鱼类后就不能获得期待中的治疗效果。微粒饲料由于其粒子较小表面比较粗糙很容易吸入水分而散开因此不宜作为水溶性药物的吸附物。可以用相当于饲料重量5%10%的油与药物充分混合,然后与微粒饲料混合,使其吸附在微粒饲料的表面。这种方法当然也适用于颗粒饲料。将颗粒饲料与药物混合时也可以用搅拌机械进行,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
2用粉状饲料做药饵
粉状饲料做成药饵的过程比较简单。无论是水溶性药物还是脂溶性药物均适宜于用粉状饲料做药饵。将水溶性药物用水溶解后与粉状饲料充分混合做成块状后即可投喂。而对于脂溶性药物可以先将粉状饲料分成3等份将药物添加在1份饲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加入第2份饲料继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第3份饲料混合。这样分成3个阶段混合能使药物在饲料中分布更为均匀。如果只是制作少量的药饵还可以将饲料和药物放在塑料袋中充入少量气体后通过上下左右翻动塑料袋而使饲料和药物混合均匀。
3用鲜鱼和鱼糜做药饵
由于鲜鱼和鱼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药液与其混合后容易流失,一旦投入水中后其中的药物可能很快地散失到水体中,因此被鱼体所摄入的药物量是非常少的。目前,翘嘴鳜等养殖鱼类的人工配合饵料尚未开发成功,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投喂药物比较困难。据报道,有人曾尝试将药物首先混合在黏合剂中,再黏附在鲜鱼和鱼糜中投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用湿颗粒饲料做药饵
为了防治鲑科鱼类的疾病养殖业者通常是将鲜鱼制成的鱼糜或者鱼粉与药物混合制作成湿颗粒药饵后喂鱼。用鱼肉和鱼粉制作的湿颗粒药饵投喂五条的进行试验分别给体重为22106g的五条投喂沙丁鱼肉A组、在沙丁鱼鱼糜中加入10%的粉状饲料B组和在沙丁鱼鱼糜中加入50%的粉状饲料C组等3种药饵在这3种药饵中均按每千克鱼体重100.0mg的剂量添加了土霉素。投喂五条后定时取样测定鱼体肝脏内土霉素的量。结果发现C组试验鱼肝脏中药物含量最高B组试验鱼肝脏内药物含量稍高于A组。这说明药饵中的粉状饲料添加量越大对药物的黏附性能越好投入水中后更能有效地防止药物散失从而有利于试验鱼摄入更多的药物。
4投饵量与投饵次数
为了治疗养殖鱼类的疾病,不仅要将药物均匀地拌和在饲料中,还需要考虑怎样投喂才有利于养殖鱼类摄取药饵。一般而言,养殖鱼类的个体越大、饲养水温越高,对饲料的摄食量也越大。但是,如果以养殖鱼类的单位体重确定摄食量,就会发现规格越小的养殖鱼类按体重计算的摄食量越大。
一般而言,养殖鱼类体内的药物浓度与治疗效果是呈正相关的,即体内的药物浓度越高治疗效果就会越好。所以,为了提高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疗效果,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越小越利于养殖鱼类对药物的吸收。
然而,一般鱼类的人工饲养都是以池塘和网箱为单位进行大批量饲养,尽量地使饲养的养殖鱼类快速生长是所有饲养者的希望。在养殖鱼类的饲养过程中,当饲料的投喂量不足,或者饲料的品质不均匀时,个体间的摄食不均匀,就会导致养殖鱼类个体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投喂药饵的目的在于治疗疾病,让患病的养殖鱼类均匀地摄食到药饵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前提。投喂药饵时减少投喂量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的经验是采用平时投饵量的一半为宜。
由于减少了投饵量每天的投饵次数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对虹鳟每天1次投喂饱食量或者按饱食量分为3次投喂后对供试鱼摄食状况的检查结果表明每天投喂1次饵料的试验鱼能全群平均摄食。因此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投喂药饵时因为投饵量比平时减少以1次投喂全天的饵料量为宜。鱼体空腹更容易吸收药饵中的药物从而体内达到药物的有效浓度。所以不是特别需要的话投喂药饵的当天不追加投饵为好必要时则投喂不添加药物的普通饵料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投饵量越少,所饲养的鱼类均匀摄食就越困难。因此,精心投喂药饵非常重要。
5开始投喂药饵的时间
发现饲养的鱼类患病并且确认病原体后就要尽量做到及时用药。但是根据鱼的摄食和游动状态、死亡数量和外观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也是很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当每天的死亡数量达到了鱼群的0.1%以上时,就应当开始投药治疗。
6投喂药饵的期间
在各种渔药的使用说明书中都根据其药物治疗疾病的种类对投药量、投药方法、投药期间有明确的说明。对渔药而言投药期间较短的为3d较长的为10d左右。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养殖的鱼类品种和环境不同对渔药的投药期间也有不同的规定。在美国采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养殖鱼类疾病的投药期间为患病养殖鱼类的死亡停止后继续投药2d而在日本将所有渔药的投药期间都规定在57d并且在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特别注明不能连续投药8d以上。我国的渔药和养殖鱼类的品种较多其养殖形态也有较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一般而言采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最短疗程为57d对于一般急性传染性疾病当病情缓解后还应继续用药23d。用杀虫药物治疗养殖鱼类的寄生虫病时还应该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周期以及当时的环境条件灵活地掌握药物的用量与用药程序。
(二)浸泡(药浴)
1水量的测定
由于药物要稀释在水中制备成一定的浓度,因此首先要正确地测量水体。如果在容器中浸泡养殖鱼类,只需要准确计算加入容器中的水即可。当浸泡法用于饲养池中时,就必须丈量池水面积和水深,才能准确计算出池水体积。
2药物的浓度
根据药物的种类决定药物的浓度,而决定药物的使用浓度主要以保证养殖鱼类安全为前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温与药物的毒性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即水温越高药物对养殖鱼类的毒性越强。因此,在水温较高的条件下,应当适当地降低药物的用量。
3浸泡的方法
1瞬间浸泡法
将养殖鱼类放养在盛有药液的容器中浸泡数十秒至1min。例如采用高浓度食盐水浸泡养殖鱼类以清除养殖鱼类体表和鳃部的寄生虫。由于食盐水的浓度比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浸泡时间。
2短时间浸泡法
短时间浸泡法一般是在流水饲养池中应用。首先是控制进水阀停止注水,然后将定量的药物溶解后,均匀泼洒到池水中。这是一种不需要捕捞养殖鱼类的施药方法,经常被用于治疗养殖鱼类体表发生的疾病和细菌性鳃病。使用这种方法时,一定注意泼洒药液要均匀。如果出现池水中缺氧的状况,应当及时地向池水中充气,补充池水中的溶氧量。从治疗养殖鱼类疾病的角度而言,该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对浸泡后的药液如何处理,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3流水浸泡法
在药物处理的过程中不停止向饲养池中注水,在一定的时间内将高浓度的药液在注水口处滴加,使药物均匀地分布在饲养池中。这种方法也可以看成是短时间浸泡法的另一种形式。该法常被用于对鱼苗孵化池中受精卵水霉病的防治。这种方法虽然有不伤害治疗对象的优点,但是也存在药物废液难处理的问题。
4长时间浸泡法
在静水饲养池中,全池均匀泼洒低浓度的药液,治疗养殖鱼类体表和鳃部的各种寄生虫。浸泡后的药物在池水中分解,一般不需要对药物废液进行处理。
5恒流浸泡法
这是一种常在水族馆等封闭的循环水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将一定量的药物添加在水体中循环流动,预防各种寄生虫病。
(三)涂抹法
涂抹法是在养殖鱼类体表患病部位涂抹浓度较高的药液以杀灭病原体。此法适用于产卵后的受伤亲鱼的创伤处理等。这种方法具有用药量少、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涂抹时一定要注意将养殖鱼类的头部向上,防止药液进入鳃部和口腔,产生危险。
(四)注射法
注射法采用注射器将定量的药物经过养殖鱼类的腹腔或者肌肉注射进机体内。注射法较拌药饵投喂法而言,进入机体内的药量更为准确,而且具有吸收快、疗效好、用药量少的特点。但是,注射法操作比较麻烦,也容易造成养殖鱼类受伤。所以,除治疗名贵养殖鱼类、亲体,以及人工注射免疫疫苗外,一般较少采用注射法。
四、药物治疗效果的判定
(一)死亡数量
在投药后的35d内如果患病养殖鱼类每天的死亡数量会逐渐下降说明药物有治疗效果若是用药5d后死亡率仍然未出现下降的趋势即可判定用药无效。
(二)游动状态
健康的养殖鱼类往往是集群游动,而患病后的养殖鱼类大多离群独游,或者是静卧在池底不动。采用拌药饵投喂的方式给药时,由于出现了这种症状的养殖鱼类大多已经失去了食欲,所以难以获得治疗效果而出现死亡现象;若采用药液浸泡的方式则有可能治愈症状较轻的养殖鱼类。如果选用的药物以及治疗方式有效的话,患病养殖鱼类的游动状态也会逐渐改善。
(三)摄食量
患病后的养殖鱼类摄食量一般都会下降,用药后摄食量应该逐渐恢复到健康时的摄食水平。
(四)症状
不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典型症状。如果用药后疾病症状得到改善或者消失,即可以判定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五)病原菌保有率
在发病的前期和发展期,养殖鱼类群体中的病原菌保有率均很高。随着患病症状的逐渐改善,保菌率也会逐渐下降。药物治疗效果的判定不仅要依据死亡率的下降和临床症状的消失,还需要通过检查养殖鱼类群体中的病原菌保有率的高低,从细菌学角度更能判定治疗效果。
(六)抗体效价的变化
患病的养殖鱼类痊愈后,其体内会存在该疾病病原的抗体。通过测定这种抗体的效价,不仅可以对病情作出判定,还可以了解养殖鱼类患病的历史。
(七)组织学图像
通过组织切片,比较正常组织与患病组织的差异,以判断药物治疗的效果。这种方法虽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因此一般较少采用。
五、治疗失败后的原因及对策
(一)对病原体的错误鉴定导致治疗失败
当病原体鉴定出现错误时,就可能选用完全没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结果必然是药物治疗失败。因此,正确分离和鉴定病原菌,是药物治疗疾病成功的基础。当出现这种时,应该对引起疾病的原因进行重新确认。
(二)对病原菌的诊断正确而治疗失败
1由耐药性病原菌引起的疾病
当疾病病原为耐药性病原菌时,可能会出现治疗失败。从患病的养殖鱼类中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病原菌敏感的药物。特别是对由于产生耐药因子而形成的多种药物耐性菌,要注意使用第二次选择药物。
2病原菌的二重感染
最初对抗菌药物敏感的病原菌已经被消灭,但是,对所用的抗菌药有耐药性的菌株则得以繁殖,引起更为严重的感染或菌群失调。这样的现象虽然不常发生,可是一旦发生,不易治疗,预后严重。对于发生二重感染的养殖鱼类,需要再次选择新的病原菌敏感药物,予以紧急治疗处理。
3投药量、投药期间不足
如果药物的使用者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随意减少用药量或者缩短用药期间,会导致药物在养殖鱼类体内不能达到清除或者消灭病原菌的有效药物浓度,或者未能达到彻底清除病原体所需的维持有效药物浓度的时间,特别是使用只具有抑菌作用的抗菌药物时。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就必须根据药物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用药量与给药方案使用药物。
六、水产用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对患病鱼类的病原学诊断
由于大量渔药(其中包括各种新型抗生素类药物)不断地投放到市场,经验性治疗也能解决养殖鱼类一部分疾病的治疗问题,许多养殖者越来越不重视对患病鱼类的病原学检测。这是当前渔药使用亟须重视的问题。在使用渔药之前,如果对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原体不清楚,就可能因药物针对性不强而造成药品浪费,以致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流行。后果严重的,还可能使那些局部的难治性感染和特殊病原体的感染因为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而大面积暴发。
准确地鉴定出疾病的病原体和正确地诊断疾病,是正确选用水产用药物和获得良好药物疗效的基础。
(二)不了解病原菌耐药状况
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直至消失,致使药物的疗效降低至无效。细菌产生耐药性,是多数抗菌药物较长期使用后必然出现的现象。随着抗生素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数量的增多和时间的延长,养殖鱼类的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对养殖水域中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对于正确选用药物和确定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不重视提高养殖鱼类的免疫功能
1减少人为干扰避免对养殖鱼类的应激性刺激
在养殖鱼类患病时,应该尽量为其创造安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使患病后的养殖鱼类能获得充分静养的条件。一般不要进行捕捞和运输,以及能对养殖鱼类造成应激性刺激的其他活动。
2在饵料中增加营养
在饵料中增加高糖、高蛋白类物质,使养殖鱼类能在摄食量下降的条件下,仍然能满足机体的营养和能量需求。
3适当应用免疫激活剂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免疫激活剂,如β-葡聚糖等,以激活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机能。
(四)不能遵守休药期
渔药进入养殖鱼类体内之后,均会出现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因药物的种类、使用药物时的环境水温和养殖鱼类的种类不同,药物在养殖鱼类体内代谢过程所需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避免养殖鱼类体内残留的药物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影响,每种渔药都有其相应的休药期。养殖业者对所养殖鱼类使用渔药后,不能在休药期尚未结束时就起捕上市。
第五章 淡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一、草鱼出血病
【病原】
GCRV又叫草鱼出血病病毒CCHV。病毒为20面体的球形颗粒直径为7080nm具双层衣壳无囊膜。病毒基因组为双股RNA由11条片段组成。该病毒在蔗糖的浮密度为1.301.31。56℃加热1h仍保持活性而在65℃加热1h则完全失活。病毒对氯仿不敏感对酸pH 3耐受经酸pH 3处理后毒力增强滴度提高。此病毒可以在GCO、GCK、CIK、ZC7901、PSF、及GCF等草鱼细胞株内增殖。在感染细胞后第2天出现细胞病变。
【症状】
患病初期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尤其头部。有时可见尾鳍边缘褪色好似镶了白边有时背部两侧会出现一条浅白色带随后病鱼即表现出不同部位的出血症状在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和腹部等都可见明显的充血、出血有时眼球突出图4-1。剔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出血呈鲜红色。出血严重时鳃常贫血而呈灰白色。肠壁因充血和出血而呈鲜红色肠内无食物。全身性出血是该病的重要特点但是上述出血症状不是在每条鱼都一样。据长期观察的结果可能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称为“红肌肉型”。一般在较小710cm的草鱼鱼种中出现。
②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称“红鳍红鳃盖型”。一般在较大的13cm以上鱼种中出现。
③病鱼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称“肠炎型”。这种类型一般在大小草鱼中都可见到。
这三种类型的出血症状有时在同一条病鱼中可出现两种,也有三种同时出现的情况。
【流行病学】
规格为2.515cm的草鱼可感染发病以710cm的当年鱼种最易感染。有些地区100500g的草鱼鱼种发病尤其严重。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达70%80%往往造成大批草鱼鱼种死亡。青鱼、麦穗鱼也可感染但鲢、鳙、鲤、鲫、鳊等鱼种未见感染。流行季节一般在6月下旬到9月底10月上旬仍有流行流行时间长时可持续于整个鱼种培育阶段。8月为流行高发季节。一般发病水温在2033℃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在浅水塘、高密度草鱼饲养池发病常为急性型发病急来势凶猛死亡严重。发病后35d内即出现大批死亡10d左右出现死亡高峰23周后池中草鱼大部分死亡。在稀养的大规格鱼种池发病常为慢性型病情发展缓和每天死亡数尾至数十尾死亡高峰一般不明显。病程较长常可持续到10月。此病流行地区广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四川等地均有流行。
二、鲤春病毒血症
【病原】
鲤弹状病毒亦可称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呈棒状或子弹状外面有一层紧密包裹着的囊膜。病毒的抵抗力不强感染性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比较大对乙醚、酸和热敏感。15min 45℃时侵染率仅1%60℃时为0%pH 3时30min侵染率仅1%pH 710时侵染率100%。在56℃加热及pH 3的条件下可迅速灭活14℃条件下也可使90%的病毒灭活。病毒能在鲤性腺及鳔初代细胞、BB、BF2、EPC、FHM、RTG2等鱼类细胞株上增殖并出现细胞病变在FHM细胞株上增殖的温度为1530℃适温为2022℃。
【症状】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感染是致死性的。该病毒在体内增殖,尤其是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血组织和肾细胞内增殖,能够破坏鱼体内水盐平衡和正常的血液循环。在临诊上病鱼表现为各组织器官的水肿、出血、变性、坏死及炎症。该病的主要病状是病鱼聚集于出水口处,体色发黑,呼吸缓慢,往往失去平衡而侧游,有瘀斑性出血,皮肤及鳃上最多见。鳃的颜色变浅,呈淡红色或灰白色,并有出血点,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有大量带血的腹水;慢性病例还可见皮肤的出血性溃疡和广泛性水肿。无细菌继发性感染时,主要表现有局部出血,造血组织坏死以及黏膜下组织水肿。剖解后可见肠壁严重发炎,常伴有卡他性炎及坏死性肠炎。其他内脏也有出血点,以鳔壁最为常见;肌肉也因出血而呈红色,肝、脾、肾肿大,造血组织坏死,心肌发炎,肝细胞局灶性坏死。当病鱼出现显性感染时,电镜检查还可发现其肝、肾、脾脏、鳃、脑中都含有大量病毒。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危害鲤但也可感染草鱼、鲢、鳙、黑鲫、鲫、丁和欧鲇等。鲤是最敏感的宿主又以1龄以上的鲤感染最为严重。同一鱼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对SVCV的易感性差异很大。鱼年龄越小对于这种病原越敏感但是成年产卵鱼也易感血清抗体价在110以上者都不感染发病后存活下来的鱼一般不容易再次受感染。病鱼、死鱼及带病毒鱼是传染源病原也可由感染鱼排出的粪便经水体传播也可经某些吸血寄生虫如鲺和蛭传播。强毒力的病毒可通过粪便、尿液、鳃、皮肤黏液和皮肤上的水泡或水肿部位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再通过鱼体的鳃和肠入侵引起感染。普通鲤在浸入含有SVCV的水中2h后即可在鳃组织中出现病毒颗粒6d后可在血液中发现病毒1011d后可在各种内脏器官如肾脏、肝脏、脾脏和心脏中发现病毒。该病主要发生于春季水温在1320℃时流行。该病的暴发流行最适温度为1617℃鱼苗和成鱼在水温17℃以上时很少发生显性感染。水温超过22℃时一般不再发病有时幼鱼在2223℃时也能被感染。该病自然发生于冷水阶段时往往表现为慢性感染而许多发生于暖水阶段的情况则往往表现为急性感染。该病主要流行于欧洲一些冬季水温低的国家死亡率可达80%90%。现在此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鱼类疾病,欧洲、亚洲均有流行,尤其在欧洲更为严重。我国也有此病流行。
【诊断方法】
1细胞培养鉴定
取疑似患鱼组织进行匀浆离心取上清接种到生长24h的FHM和EPC细胞上接种培养7d内倒置显微镜观察接种细胞是否发生细胞病变。如果接种细胞发生细胞病变则初步判断为阳性则采用RTPCR方法对阳性细胞进行鉴定。鉴定方法参考《鱼类检疫方法第5部分鲤者病毒血症病毒SVCVGB/T 15805.5—2008进行。
2中和试验检测
利用已制备出的鲤弹状病毒抗血清特异性中和病毒颗粒进行确诊。
三、锦鲤疱疹病毒病
【病原】
KHV属疱疹病毒科鲤疱疹病毒属成员其成熟病毒粒子为直径约200nm、有囊膜、20面体的线性双链DNA。KHV对理化因子敏感紫外线、50℃加热1min、200mg/L有机碘消毒20min、200mg/L漂白粉消毒30s都可有效杀死病毒。KHV感染发病的最适温度是2328℃水温低于18℃或高于30℃不会引起死亡。KHV在2325℃的水环境中的生存时间大于4h小于21h。鳍和身体表面的皮肤是KHV入侵宿主的主要途径。
【症状】
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病鱼行动迟缓、皮肤上有大小不等的白斑与水疱、鳃和鳞片出血、体表分泌大量黏液等。KHV可引起鲤和锦鲤的病毒血症组织病理变化较明显的是肾炎也常见病鱼鳃组织坏死。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KHV暴发后幸存的鲤和锦鲤是该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水平传播。感染了病毒的鱼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鱼群。对于已经感染KHV的鱼水温1827℃时时间越长疾病暴发的可能性越大。
3易感动物
主要感染锦鲤、鲤和剃刀鱼;鱼苗、幼鱼、成鱼均可感染。
4传播媒介
发病水体是该病主要的非生物传播媒介携带KHV的其他鱼类、食鱼的其他动物及其排泄物等也参与该病的传播。
【诊断】
1鉴别诊断
鲤和锦鲤发生该病时应注意与细菌性出血病区分。KHV和鲤疱疹病毒型存在交叉抗原反应用免疫学方法鉴定病毒时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2实验室诊断
直接诊断KHV感染最常见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100μL肝、肾脏组织的匀浆液中抽提50μL DNA以其中2.5μL DNA为模板用KHV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用测序技术进行病原确定。测序结果与KHV基因序列相同就可确诊。KHV临床诊断手段还包括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基于KHV特异性抗体的抗原检测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扩增病毒和透射电镜观察若能看到病毒颗粒也可作出诊断。对于有临床症状的鱼用PCR、ELISA或电镜观察病毒等任一方法检测为阳性即可确诊对于无临床症状的鱼需要两种不同方法检测均为阳性才能确诊。
四、鲤浮肿病
【病原】
鲤鱼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 CEV是痘病毒的一种。
【症状】
成鱼和幼鱼都会发病。发病的鱼以昏睡、鳃损害、凹眼、皮肤损害等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类似KHV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且发病水温范围较广据报道在725℃都有发病。病鱼漂游于水面在池角、岸边以及进水口等处聚集。死亡数量急骤增多数日可造成全部死亡。病鱼身体浮肿在尾柄部易判定呈白色不透明状眼球凹陷鳃丝棍棒化有明显粘连现象。
但是部分鱼类出现的症状不同其身体浮肿、鳃丝棍棒化及粘连的症状轻微也不在短时间发生大量死亡而是多在1周至10d内逐渐出现死亡。
【流行病学】
1地区分布
国内大范围的监测结果表明CEV至少已经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河南和新疆等地的普通鲤和锦鲤养殖场中流行并且CEV的流行地区之间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2水温影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水温对普通鲤和锦鲤的CEV感染率影响不显著。
3规格差异
规格对普通鲤和锦鲤的CEV感染率无显著影响。
4品种差异
普通鲤和锦鲤的CEV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5流行的基因型
获得的北京、辽宁、河南等地的8个CEV毒株p4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序列均属于GenogroupⅡa型。其中河南毒株20170518-2、20170913-1和辽宁毒株20170706-1、20170706-2、20170706-3与英国毒株R083、P054 1.3和日本毒株CyPP3关系较近。北京毒株20170505-1与英国毒株Q098、M141、R082 1.4、R004 1.2及波兰毒株687-2014、274-2014、518-2014关系较近。
【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流行病特征和典型症状等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取鳃、肾、肝、脑、脾等组织依靠特异性的PCR扩增技术进行确诊。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与KHV相区别也可能会有细菌的混合感染。
五、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病原】
ISKNV属虹彩病毒科巨大细胞病毒属成员其成熟病毒粒子为直径约150nm、有囊膜的20面体。
病毒寄生在鳜的脾脏、肾脏、肝脏、鳃、心脏和消化道等组织的细胞质内脾、肾是其主要感染器官。ISKNV可在鳜体内形成潜伏感染。鳜暴发性流行病中ISKNV与其他鳜病毒有可能通过共感染引发宿主发病或死亡。
【临床症状】
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病鱼出现缺氧症状,鱼嘴张大,呼吸加快、加深,失去平衡。病鱼严重贫血,鳃呈苍白色,并伴有腹水。部分病鱼体色变黑,也常见口四周和眼部出血。患病鳜头部充血,肝肿大甚至发黄。组织病理变化最明显的是脾和肾内细胞肥大,细胞质内含大量病毒颗粒,脾脏、肾脏肿大坏死。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死亡或濒死的受染动物是该病传播的重要源头。但是,表型健康的动物或养殖用水也会成为潜在传染源。
2传播途径
该病在水温2534℃发生流行20℃以下呈隐性感染气温升高或突变、水环境恶化是诱发该病大规模流行的主要因素。ISKNV既可通过卵或精巢在动物群体中垂直传播也可经水环境或通过健康动物吞食患病组织进行水平传播。
3易感动物
主要感染淡水养殖的鳜也有报道称ISKNV可使加州鲈发病死亡。
4传播媒介
发病水体是该病主要的传播媒介。
【诊断】
1鉴别诊断
鳜发生该病时应注意与缺氧引起的窒息区分。有头部充血症状时应注意与细菌性出血病区分。真鲷虹彩病毒的保守区引物也能够检测出ISKNV样本利用PCR法鉴别病毒时要注意与其他虹彩病毒病区分。
2实验室诊断
诊断ISKNV的“金标准”为将100200mg病鱼脾肾组织匀浆抽提100μL DNA以1μL DNA作为模板利用ISKNV的引物进行PCR检测扩增片段用测序技术进行病原确定。测序结果与ISKNV基因序列相同就可确诊。利用脾肾脏组织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若在被感染的细胞浆内可以看到直径150nm左右的球形病毒颗粒也可确诊为ISKNV感染。
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病原】
IHNV属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IHNV为有囊膜的子弹状病毒平面观察其直径约80nm长约170nm。IHNV至少存在三个血清型血清型上与其他鱼类弹状病毒没有相关性。IHNV在淡水环境中能存活1个月以上具热、酸和醚不稳定性。通过普通消毒剂或干燥处理就能灭活病毒。野生幼鱼被感染后都会发病成鱼一般不发病但可携带并扩散病毒。
【临床症状】
IHNV感染的临床表现为水肿和出血。感病鱼眼球突出且变黑鳍基部和头部之后侧线上方显示出血症状。感病鱼通常出现昏睡症状但是也有病例出现狂奔和打转等反常现象。大量受感成鱼没有任何临床症状。IHNV通过鳃和鳍基部感染宿主鱼脾、肾造血组织和其他内脏组织是病毒大量繁殖的部位。各感染组织坏死是病鱼死亡的直接原因。解剖病鱼可见肝和脾苍白腹腔有血样液体。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感染IHNV的病鱼、健康携带者及病毒污染水体是该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稚鱼和幼鱼之间水平传播,病毒可通过病鱼或带毒鱼的粪便、尿液在水体中扩散传播。病毒也可通过野生或养殖场的带毒亲鱼垂直传播。
3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虹鳟、硬头鳟、银鳟、大鳞大麻哈鱼、红大麻哈鱼、大麻哈鱼、大西洋鲑等。其中虹鳟对该病毒极为敏感2月龄幼鱼最易感染且病程急发病后死亡率高达50%100%。
4传播媒介
发病水体是该病主要的非生物传播媒介,其他传播媒介包括无脊椎蜉蝣动物。
【诊断】
1鉴别诊断
该病有体表出血病变,要注意与细菌性出血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区分;造血组织病变应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区分。
2实验室诊断
诊断IHNV感染的“金标准”是用脾、肾、心脏等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敏感细胞系待细胞出现病变后用免疫学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免疫学方法主要是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指RTPCR法。
七、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
VHSV属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VHSV为有囊膜的子弹状病毒平面观察其直径约70nm长约180nm。VHSV在4℃的淡水环境中能存活2835d在15℃的海水中存活时间超过40h。弹状病毒的病毒粒子呈子弹形状含有单链RNA基因组。VHSV只对鱼类具有致病性而对人类健康并无危险。VHSV目前可以分为4个基因型和多个基因亚型而且VHSV不同毒株之间差异明显宿主较广这给疾病的防控带来不少困难。
【临床症状】
急性VHSV感染的临床表现为发病迅速主要特征是水肿和出血通常是致死的死亡率可达70%90%。感病鱼眼球突出且变黑眼球周围及眼球内出血眼和眼眶结缔组织及口腔上颚充血。慢性VHSV感染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在病程后期阶段病鱼出现神经异常症状表现出行为异常。VHSV能感染几乎所有硬骨鱼类有很多鱼类感染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
病鱼或带毒鱼的排泄物、卵子、精子等可排出病毒在水体中扩散传播。VHSV能够经鱼鳃侵入鱼体而感染感染动物为虹鳟等各种鲑鳟及少数非鲑科鱼不同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尤以1月龄的鱼易感染鱼苗和亲鱼则较少发病。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是冬末春初水温612℃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发病率降低。其他传播媒介包括食鱼鸟类。
【诊断】
1鉴别诊断
该病有体表和内脏的出血病变,要注意与细菌性出血病区分;造血组织病变应要与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区分。
2实验室诊断
诊断VHSV感染的标准方法是用脾、肾、肝脏等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敏感细胞系待细胞出现病变后用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免疫学方法主要是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指RTPCR法。病鱼组织液感染的细胞出现病变后取其上清进行VHSV病毒粒子的ELISA检测。从受感染的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生成cDNA以其为模板通过VHSV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反应呈阳性后就可根据其测序结果确诊。VHSV诊断手段还包括电镜观察感染细胞的超薄切片等。
八、斑点叉尾病毒病
【病原】
斑点叉尾病毒CCV属疱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颗粒有囊膜呈20面体双股DNA直径175200nm被膜含162个衣壳粒衣壳粒直径为95105nm。CCV具有寄主细胞特异性仅能在BB、GIB、CCO和KIK等细胞株上生长。CCV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CCV对氯仿、乙醚、酸、热敏感在甘油中失去感染力。CCV在20℃时经162d会完全丧失活性80℃时210d之后仅保持低水平的病毒活性。在含10%血清pH 7.68.0培养液中75℃以下保存CCV可存活5个月左右25℃时CCV在池水中能存活2d在曝过气的自来水中存活11d4℃时CCV在池水中能存活近1个月在曝过气的自来水中存活近2个月CCV在池底淤泥中迅速灭活。
【症状】
病鱼食欲下降,甚至不食,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部分病鱼尾向下、头向上,悬浮于水中,间歇性地旋转游动,最后沉入水底,衰竭而死。病鱼鳍条基部、腹部和尾柄基部充血、出血,腹部膨大,眼球单侧或双侧性外突,肛门红肿。剖解病鱼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淡红色腹水;胃肠道内空虚,没有食物,充满淡黄色的黏液或气体;心、肝、肾、脾和腹膜等内脏器官出血。组织学上,肾间造血组织及肾单位弥漫性坏死,同时伴有出血和水肿;肝瘀血、出血,肝细胞变性与灶性坏死,偶尔在肝细胞内可见嗜酸性胞浆包涵体;胃肠道黏膜层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细胞空泡化及神经纤维水肿。
【流行病学】
CCV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斑点叉尾且主要对小于1龄、体长小于15cm的鱼苗、鱼种产生危害但是成鱼也可发生隐性感染成为带毒者。病鱼或带毒者通过尿和粪便向水体中排出CCV发生水平传播但其感染途径还不清楚可能是通过接触病鱼、疫水而传播带毒成鱼是传播源亲鱼感染CCV可通过鱼卵发生垂直传播。CCVD的流行水温是2030℃在此温度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发病速度越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水温低于15℃CCVD几乎不会发生。人工感染鱼苗水温2535℃在1周内出现症状死亡率可达90%以上在20℃以下则需10d以上才出现症状死亡率在10%左右。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由于CCV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斑点叉尾而不感染其他鱼类因此在发病时只表现为斑点叉尾发病且主要危害1龄以下的鱼而同一水体中的其他鱼不发病。同时结合病鱼腹部膨大、腹水和在水中的旋转游动的症状可进行初步诊断。
2CCV的分离、鉴定可对该病作出确切的诊断
具体操作可参考《鱼类检疫方法第4部分斑点叉尾病毒CCVGB/T 15805.4—2008进行。
3应用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
如血清中和实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均可对该病进行确诊。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
一、爱德华菌病
【病原】
该菌属于变形菌门、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爱德华菌属。该菌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无荚膜周生鞭毛。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25℃培养24h后形成直径约1mm的灰白色、有光泽的圆形菌落在低盐培养基中生长较快。该属有5个种其中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鲇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ruli、杀鱼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对鱼类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杀鱼爱德华菌主要危害鲆鲽类。
【临床症状】
该病在不同的鱼类中,由于病原的种类不同,表现的症状不同。牙鲆幼鱼表现为腹部胀大,腹腔内有腹水,或呈胶水状;肝、脾、肾肿大,肾上出现白点;肠道发炎。鳗鲡发病后主要有两类症状:一类是“肾脏型”,病鱼肛门红肿,呈丘状突起,附近区域有块状出血,肾和脾有小白点病灶;另一类是“肝脏型”,病鱼前腹部肝区部位肿大,肝脏发生脓疡,严重时腹部溃烂穿孔,肝脏外露。发病的鳗鲡鳍充血发红,体侧皮肤出现出血性溃疡。规格较小的黄颡鱼在感染初期常见头部“一点红”症状,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出现“裂头”的症状。其他鱼类也常出现体表红肿、溃烂等症状。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带菌鱼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该病通过水体传播,病原在水体和池塘沉积物中存活很长时间,是传播的重要途径。
3易感动物
该病且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非洲、美洲和亚洲,对日本和我国台湾养鳗业所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易感动物广泛,养殖的鳗鲡、牙鲆幼鱼最易感染,罗非鱼、虹鳟、斑点叉尾、黄颡鱼、金鱼、真鲷等也非常容易感染。实验条件下还可感染鲤和蛙。
【诊断】
1鉴别诊断
对爱德华菌引起的鱼类感染病症有多种称呼,如鳗赤鳍病、红病、气肿性腐烂病等。实际上这些称呼只是因感染对象不同而已,要注意区别。
2实验室诊断
根据患病鱼的症状作出初步诊断通过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鉴定病原体进行确诊。利用血清学方法可进行快速诊断迟缓爱德华菌和爱德华菌血清无交叉反应也可利用单克隆抗体、间接荧光抗体和ELISA技术来确诊。
二、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病原】
引起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有许多但是迄今为止公认的病原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Aermonas hydrophila和维氏气单胞菌Aermonas veronii。这两种气单胞菌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中轴端直0.50.9μm×1.02.0μm单个散在或两两相连能运动极端单鞭毛无芽孢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少数染色不均呈两极染色。
【症状】
早期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尤以鲢、鳙为甚。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或红色混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均较淡,且呈花斑状,病鱼严重贫血。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呈紫黑色,胆囊肿大。肠系膜、腹及肠壁充血。肠内没有食物,而有很多黏液,有的肠腔内积有大量液体或有气体,肠被胀大。有的鱼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肌肉充血,鳔壁充血。病鱼有时突然发生死亡,眼观上看不出明显症状。这是由于这些鱼的体质弱,病原菌侵入的数量多、毒力强而引起的超急性病例。病情严重的鱼厌食或不吃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有的在池边摩擦,最后衰竭死亡。
【流行病学】
该病危害的对象主要是白鲫、普通鲫、异育银鲫、团头鲂、鲢、鳙、鲤、鲮及少量草鱼、青鱼等。从夏花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以2龄成鱼为主。不仅是精养池塘发病网箱、网栏、水库养鱼等也可发生。发病严重的养鱼场发病率高达100%重病鱼池死亡率高达95%以上。患病鱼可以成为传染源引起同池养殖的鱼类感染发病养殖水质恶化导致病原菌异常繁殖或毒力增强也是重要诱因。该病流行时间为3—11月高峰期常为5—9月10月后病情有所缓和。水温936℃均有流行尤其在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保持在25℃以上时严重。
【诊断】
1生化鉴定
采用微生物学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最后通过生化鉴定方法进行鉴定具体操作可参考《进出口食品中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SN/T 0751—2010进行。
2培养基培养鉴定
将分离纯化的病原菌接种于RS鉴定培养基进行鉴定培养。结果可根据嗜水气单胞菌在RS培养上生长时呈黄色菌落的特性进行诊断。
3PCR扩增鉴定
对分离纯化的菌株用气单胞菌的属特异性引物或嗜水气单胞菌的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这种方法快速、可靠。
三、链球菌病
【病原】
主要有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等。
【流行病学】
链球菌不仅发现于海水养殖的杜氏、日本竹筴鱼、条石鲷、牙鲆、真鲷、黑鲷、红鳍东方鲀也发现于半咸水及淡水养殖鳗鲡、香鱼、虹鳟、银大麻哈鱼、鲟及罗非鱼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链球菌有时与其他病原性细菌特别是鳗弧菌、爱德华菌形成混合感染造成严重危害。链球菌为典型的条件病原菌平常生存于养殖水体及底泥中。在富营养化或养殖自身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域中此菌能长期生存。当养殖鱼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发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养殖密度大、换水率低、饵料鲜度差及投饵量大密切相关。该病在每年的7—9月高温期容易流行水温降至20℃以下时则较少发生。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吻端发红,体表黏液增多,失去食欲,静止于水底,或离群独自漫游于水面,有时作旋转游泳后再沉于水底。最明显的症状是病鱼眼球突出,其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发红、充血或强烈出血。在夏季高温时期这些症状发展迅速。在水温比较低时,除出现以上主要症状外,各鳍均发红、充血或溃烂,体表局部特别是尾柄往往溃烂或出现带有脓血的疖疮。解剖患病鱼,幽门垂、肝脏、脾脏、肾脏或肠管均有点状出血。
【诊断】
1显微镜观察
从疑似患病鱼的肝脏中取少量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下检测,若观察到球状菌体即可初诊。
2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分离然后采用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确诊。具体操作可参考《出口食品中致病菌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第9部分溶血性链球菌》SN/T 2754.9—2011进行。
3免疫学方法
即利用已制备链球菌阳性抗血清对待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根据结果可进行确诊。
四、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
病原为气单胞菌Aromonas sp. )。
【症状】
疾病早期,除鱼体表发黑、食欲减退外,外观症状并不明显;剖腹后,可见局部肠壁充血发炎,肠道中很少充塞食物。随着疾病的发展,外观常可见到腹部膨大,鳞片松弛,肛门红肿;从头部提起时,肛门口有黄色黏液流出;剖腹后,腹腔中有血水或黄色腹水。全肠充血发红,肠管松弛,肠壁无弹性,轻拉易断,内充塞黄色脓液和气泡;有时肠膜、肝脏也有充血现象。
【发病规律】
此病均发生于1龄以上的草鱼、青鱼、罗非鱼和黄鳝很少呈急性型流行。但是一旦发生延缓时间较长累计死亡率较高。流行季节为4—9月。最先发病的鱼身体均较肥壮因此贪食是诱发因子之一。鱼池条件恶化淤泥堆积水中有机质含量较高以及投喂变质饵料时容易发生此病。
五、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
病原是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曾用名鱼害黏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也曾经被称为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在冷水性鱼类中可能存在其他种类的黄杆菌。
【症状】
疾病初期,鳃丝前端充血,略显肿胀,使鳃瓣前后呈现明显的鲜红和乌黑的分界线;随后,鳃丝前端出现坏死、腐烂,黏液增多,病情严重时,鳃丝前端软骨外露、断裂,部分鱼有局部或全部鳃贫血和失血现象。在通常情况下,鳃瓣前部因黏液和溃疡物的增加,池水中的淤泥在其上黏附,形成明显的泥沙镶边区。部分病鱼鳃盖内表皮也因病原菌的感染而充血发炎,中间部位腐蚀成近似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鲤、鲫鱼种患此病时,鳃片因严重贫血而呈白色,或出现鳃丝红白相间的“花瓣鳃”现象,常有蛀鳍、断尾现象。病鱼因鳃器官溃烂而影响呼吸功能,从而导致死亡。
【流行规律】
该病在全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水温15℃以下的季节中比较少通常呈散发性。20℃以上时开始流行流行的最适温度是2835℃。鱼种或成鱼饲养阶段均可发生。由于病原菌的宿主范围很广野杂鱼类也都可感染。因此该病容易传染和蔓延。细菌性烂鳃病常与赤皮病和细菌性肠炎病并发。
【诊断】
依据症状、流行病学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六、细菌性赤皮病
【病原】
该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症状】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病灶部位鳞片松动和脱落,尤以鱼体两侧较为常见,背部、腹部也有病例。常伴有鳍基充血、末端腐烂,鳍条间组织破坏等蛀鳍现象。
【发病规律】
此病的发生大多与养殖过程中捕捞、运输、分养导致的鱼体受损伤有关。此外体表有寄生虫寄生也可诱发疾病。此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春、夏、秋季更容易发生。北方地区鱼越冬后因受冻伤开春后易流行。
【诊断】
依据症状、流行病学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七、打印病
【病原】
病原为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romonas punctata sub. punctata
【症状】
病鱼病灶多发生在肛门附近的两侧或尾柄部位,通常每侧仅出现一个病灶,若两侧均有,大多对称。初期症状是病灶处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出血性红斑,随后,红斑处鳞片脱落,表皮腐烂,露出肌肉,坏死部位的周缘充血发红,形似打上一个红色印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直径逐渐扩大,肌肉向深层腐烂,甚至露出骨骼,病鱼游动迟缓、食欲减退、鱼体瘦弱,最终衰弱而死。
【发病规律】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由于病程较长,尤其是初期症状不容易发现,常被忽视,最后导致高发病率。
【诊断】
依据症状、流行病学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八、体表溃疡病
【病原】
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Aromonas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monas sobria
【症状】
发病初期,体表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状出血,血斑周围鳞片松动;之后,病灶部位鳞片脱落,表皮发炎溃烂,周缘充血,随着病情发展,病灶扩大,并向深层溃烂,露出肌肉,有出血或脓状渗出物,严重时肌肉溃疡露出骨骼和内脏,最后死亡。该病与打印病症状差别在于病灶形状不规则;病灶无特定的部位,头部、鳃盖、躯干各处均可发生;通常有多个甚至几十个病灶。
【发病规律】
该病在春季4月中下旬水温15℃时即可发生5—6月水温2030℃时是发病高峰季节。养殖密度高、水质差、水温变化大的养殖池容易发病。此外捕捞后、长途运输、越冬后以及发生寄生虫病的鱼因外伤也容易发生此病。
【诊断】
依据症状、流行病学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九、鲑鳟疖疮病
【病原】
病原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是一种革兰氏阴性、非运动型兼性厌氧杆菌为专性鱼类病原。最佳生长温度2225℃。
【症状】
急性型:最常见,死亡率高,无明显外部症状,有时可见有典型的败血症症状。亚急性和慢性型: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皮肤发暗,食欲废绝,运动无力,肌肉坏死所致的或深或浅的溃疡,眼球突出,血性瘀斑,腹部变形,鳍条基部可能有出血斑。可能有肠炎、出血性败血症,肾脏水肿,脾脏肿大。肝脏颜色发白,脾脏颜色发暗。腹腔内有血性积水和炎症。非典型的疖疮病引起的死亡率较低,体表有较小的溃疡,并且其周边有黑色素沉着。
【流行病学】
各个年龄段的鲑鳟都可以感染银鳞化阶段和产卵期的鲑鳟更有可能被感染是主要的受害者特别是在水温较高或水温快速变化的时候。当然幼鱼在24℃的水温条件下也可以发病。在我国除在鲑鳟中发现了疖疮病在长江上游养殖的圆口铜鱼中也发现了由典型A.salmonicida引起的暴发感染死亡。疖疮病的临床暴发和死亡似乎是由拥挤、水质差、惊吓、缺氧、高水温和身体创伤等应激因素触发。这种疾病一般发展为败血症且往往是致命的。
【诊断】
首先是根据发病时的水温和病鱼的症状初步判断,然后从其内脏器官分离到病菌,并且利用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方法加以鉴定。
十、竖鳞病
【病原】
鲤、鲫等的病原为假单胞菌Pseudomons spp. 。近年来发现引起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症状表现为竖鳞。乌鳢等竖鳞病的病原为费氏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
【症状】
疾病发生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身体前部或胸、腹部鳞片向外张开,鳞片的基部水肿,鳞囊内积聚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形成竖鳞;用手轻压,渗出液即从鳞下溢出,鳞片也即脱落。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并有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肌肉浮肿等体表症状。剖腹后,腹腔内积有腹水,肝、脾、肾等内脏肿大、色浅等综合症状。此时病鱼表现出呼吸困难,身体失去平衡,最终死亡。
【发病规律】
此病的发生大多与鱼体受伤、水质恶化污浊和投喂变质饵料等原因有关。鲤、鲫竖鳞病主要发生于春季水温1722℃时在北方地区非流水养鱼池中较流行乌鳢、月鳢等则在夏季水温为2534℃时为发病高峰期以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为流行地区且大多呈急性流行。
【诊断】
依据症状、流行病学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十一、诺卡菌病
【病原】
由诺卡菌引起。目前为止从患病水生动物体内至少分离到2种诺卡菌诺卡菌Nocardia asteroides和星形诺卡菌Nocardia seriolae。此外还有杀鲑诺卡菌N.salmonicida和粗形诺卡菌N.crassostreae。诺卡菌属于放线菌目、诺卡菌科是一类革兰氏阳性丝状杆菌。
【症状】
该病的典型症状是脾脏及肾脏上有白色结节的病变,鳃上也可能出现类似病变。水产养殖动物一旦感染该菌,患病周期长、治愈率低、累积死亡率高,给我国的加州鲈、乌鳢和多种海水鱼类的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流行病学】
多见于投喂冰鲜的养殖品种尤其是投喂海水冰鲜的养殖品种。报道的感染对象包括乌鳢和多种海水鱼类等甚至还有太平洋牡蛎。患病乌鳢以2龄鱼为主。流行区域为全国发生。该病潜伏期长流行季节较长水温在1532℃时都可流行水温在2528℃时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也较高。该病从4—11月均有发生。发病池的特点是水质恶化饲料为海水冰鲜鱼发病呈慢性型。乌鳢感染诺卡菌平均发病率35%发病死亡率高达100%,经济损失严重。
【诊断】
依据症状、流行病学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诊断时需要与分枝杆菌病相区别。
第三节 真菌性疾病
一、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病原】
引起EUS的丝囊霉主要有A.invadans、A.piscicida、A.invaderis等弹状病毒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也与该病的流行和继发感染有关。
【临床症状】
在病鱼的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后期有明显的红色或灰色的溃烂病灶,严重时可露出内脏;有的造成头盖骨坏死,露出脑部。病灶表面丛生菌丝,周围充血红肿;鳃丝淡红色,轻度烂鳃;消化道无食物、多黏液,肝黄色;严重时呈坏死性肉芽肿皮炎并使肌肉变成絮状,可在骨骼肌中看到菌丝。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带菌鱼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该病通过水体传播,病原在水中可存活很长时间,使池塘中养殖鱼类不断被感染,引起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低温和大雨之后易发该病。
3易感动物
目前有近100种鱼类感染该病苗种尤其容易受到影响最高死亡率可达90%。我国养殖的罗非鱼、乌鳢等均发生过该病。
【诊断】
1鉴别诊断
由于其常能引起暴发性鱼病,短时间内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因此生产中常容易将这种疾病误诊为细菌、病毒性鱼病。
2实验室诊断
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病原菌的观察进行诊断。将病灶四周的肌肉压片可看到丝囊霉菌丝。组织切片用HE染色和Grocotts染色可看到典型的肉芽肿和菌丝。
二、水霉病
【病原】
病原是多种水霉Saprolegnia和绵霉Achlya
【症状】
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时,肉眼看不出异常。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似灰白色棉毛,故称白毛病。有的水霉外生部分平堆,色灰,犹如旧棉絮覆盖;病鱼体表黏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发病规律】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早春、晚冬最易发生。水霉菌等多是腐生性的,因此鱼体受伤或炎症是发病的诱因。扦捕、运输、体表寄生虫侵袭和越冬时冻伤等均可导致发病。通常情况下,该病都是散在性发病。
三、鳃霉病
【病原】
尚未对病原进行深入研究。从形态上观察草鱼鳃上的病原类似于血鳃霉Branchiomyces sanguinis青鱼、鳙、鲮鳃上的病原类似于穿移鳃霉B.demigrans。其他淡水鱼类也可寄生这类病原。
【症状】
病鱼呼吸困难,无食欲;鳃上黏液增加,有出血、瘀血和缺血斑块,俗称“花斑鳃”。严重时整个鳃呈青灰色。诊断时,必须用显微镜检查,可见鳃丝中鳃霉菌丝寄生状况。
【发病规律】
该病的发生与水质密切相关水质恶化尤其是水中有机质含量高时容易急性暴发。5—7月为流行高峰季节。
第四节 寄生虫性疾病
一、原生动物引起的养殖鱼类疾病
(一)黏孢子虫病
【病原】
黏孢子虫属于黏体动物门、黏孢子纲。黏孢子虫是比较微小的一类寄生虫,生活史复杂。通常认为黏孢子虫的生活史必须经过裂殖生殖和配子形成两个阶段,大部分种类经历一个放射孢子虫时期(寡毛类为中间宿主)。
【流行特点】
黏孢子虫种类多但是只有部分引起病害且不同种类孢子虫感染对象和感染组织不一样引起的症状及病害程度也不一致。淡水鱼类中我国黏孢子虫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鲤和鲫如每年的6—9月暴发的单极虫病、大肚子病等严重危害鱼种养殖。11—12月也有发生危害成鱼养殖。其他养殖鱼类也有感染能引起不同症状的病害。
【症状和病理变化】
1皮肤病
如碘泡虫属的野鲤碘泡虫,单极虫属的鲤、鲫单极虫,尾孢虫属的中华尾孢虫。野鲤碘泡虫常出现在鲤、鲫、鲮身上,形成灰白点状或瘤状囊泡。鲤、鲫单极虫多侵袭鲤和鲫皮肤,在鳞片下形成包囊,包囊不断长大,鳞片竖起。中华尾孢虫常侵袭幼龄乌鳢,使其鳃和皮肤上出现大量淡黄色轮廓不明显的包囊,严重时可致死。
2鳃病
主要危害鲤、鲫、鲢、鳙、鲮等鱼类的夏花和春花鱼种。
3肠道病
侵袭肠道的黏孢子虫主要有黏体虫属的鲢黏体虫、中华黏体虫、变形黏体虫,碘泡虫属的对称碘泡虫、草鱼碘泡虫。
4黄疽病
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鲢、鳙等的幼鱼,病原体大量寄生在胆囊内外壁和胆汁里,胆汁颜色变为淡黄色或无色;有时胆汁外溢,沾染周围的肝和肠。
5鲢、鳙疯狂病
主要是由鲢碘泡虫引起病鱼在水中离群独立急游打转经常跳出水面复而又钻入水中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死亡。该病主要危害体重0.5kg左右的鲢、鳙,尤其是大水面的鱼群,成为淡水渔业中的一大病害。
【诊断】
1体表和鳃丝寄生
寄生在体表和鳃丝上的应取鳃丝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包囊和成虫。
2体内寄生
体内寄生者则将鱼解剖,观察包囊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确诊应从病灶处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的大小、形状和构造。
(二)车轮虫病
【病原】
车轮虫是一类原生动物寄生虫,在分类地位上隶属寡膜纲、缘毛目、壶形科。虫体侧面观如毡帽状,反面观为圆碟形,运动时如车轮转动样。隆起的一面为前面或称口面,相对而凹入的一面为反口面。
车轮虫用附着盘附着在鱼体的鳃丝或皮肤上来回滑动有时离开宿主在水中自由游泳游泳时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车轮一样转动所以称为车轮虫。以直接接触鱼体而传播离开鱼体的车轮虫在水中能够生活12d随水、水中生物及工具等而传播。一般来说车轮虫对宿主的影响主要包括机械性刺激、损伤和阻塞作用。
【症状】
机械性刺激和损伤是车轮虫对宿主最普遍的一类影响,鳃寄生车轮虫尤其如此。车轮虫通过齿环及缘膜的协同作用,可产生强大的吸附力,紧紧吸附在宿主组织表面并可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车轮虫大量寄生时,能刺激鳃组织分泌大量黏液,以致阻塞水流的畅通,加上虫体自身产生的代谢物的影响,从而不仅干扰鳃丝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还会造成宿主因缺氧而食欲降,代谢缓慢,身体消瘦,严重时甚至死亡。虫体的刺激引起组织发炎,分泌大量黏液,在体部、鳃上形成一层黏液层。虫体密集处,如鳍、头部、体表出现一层白翳。病鱼消瘦、发黑、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头呈“白头白嘴”状(注意区别于白头白嘴病),成群沿池边狂游。鱼体死亡时,鳃盖外翻,苍白无血色。
【流行特点】
车轮虫广泛寄生于鱼类、贝类、甲壳类以及两栖类等的鳃、皮肤、鳍、膀胱、输尿管、生殖系统等部位。生活环境优良时健康鱼体上车轮虫即便存在也数量很少。但是在环境不良时如水体小、放养密度过大等或鱼体受伤及发生其他疾病、身体衰弱时车轮虫往往大量繁殖引起淡水鱼苗、鱼种大量死亡。尚未发现因车轮虫寄生引起海水鱼类死亡的情况。该病流行于4—7月但以夏、秋为流行盛季。适宜水温2028℃。在更低的水温下也可引起冷水性鱼类暴发性感染。车轮虫地理分布很广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报告淡水、海水和半咸水鱼类中都可发现。
【诊断】
鱼苗或鱼种集群游于池边,肉眼可观察到体表有一层白翳,尤其头部和鳍条边缘呈现白色;采集一些鳃丝或从鳃上、体表刮取少许黏液,置于载玻片上制片,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虫体,并且数量较多时可诊断为车轮虫病。鱼体死亡时鳃盖翻开,鳃丝发白,如仅见少量虫体,不能认为是车轮虫(因为少量虫体附着在鳃上是常见的)。种类鉴定需用蛋白银染色或银侵法染色。
(三)斜管虫病
【病原】
斜管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属于纤毛门。虫体背面隆起背腹扁平前面较薄后部较厚、稍凹入。大核位于身体后部呈椭圆形大小约为体长的1/3小核球形一般位于大核的一侧或后面3个伸缩泡大小相等在虫体上部胞咽左右侧各一个另一个位于虫体左下方。
斜管虫以横二分裂及接合生殖繁殖。斜管虫离开鱼体后在水中自由状态下可维持生活2448h可以直接转移到其他鱼体或水体中去。斜管虫适宜繁殖的水温为1222℃最适繁殖水温为1518℃繁殖速度很快环境不良时可形成包囊。
【症状】
斜管虫能寄生于多种鱼类较敏感的是鳜、鲤、鲫、鲢、鳙、草鱼等的鱼苗和鱼种。发病初期鱼体表无明显症状仅少数个体浮于水面开始浮头会有少量死亡。当水温和其他条件适宜时斜管虫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大量寄生时由于虫体的直接刺激鱼体表和鳃组织的上皮细胞分泌大量黏液造成组织增生或坏死。病鱼体表形成一层肉眼可见的白色或淡蓝色薄膜。消瘦变黑靠近塘边有摩擦动作呼吸困难不久死亡。23d可形成暴发性疾病。死亡个体一般体色较深口和鳃盖张开体表完整且无充血鳃丝肿大、颜色较淡但黏液增多。产卵池中的亲鱼也会因虫体大量寄生而影响生殖机能甚至死亡。
【流行特点】
病原宿主为多种淡水鱼类对温水性及冷水性淡水鱼都可造成危害。在鱼种培育池塘和小面积人工水域环境内的鱼对斜管虫感染最敏感。斜管虫是鱼苗和鱼种的大敌能引起严重的发病死亡。鲤斜管虫病是一种世界性鱼病在北美、南美、欧洲及亚洲均有发生。室内水族箱中鱼类亦常发生此病。该病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每年3—4月和11—12月流行。当水质恶劣、营养不良、鱼体衰弱、天气不适时在夏季及冬季冰下也会发生斜管虫病引起鱼大量死亡甚至越冬池中的亲鱼也发生死亡因此该病为北方地区越冬后期严重的疾病之一。
【诊断】
该病无明显症状,肉眼观察鱼体表有大量黏液,表皮和鳃部呈苍白色;严重时鱼体消瘦发黑,有的头、嘴、鳃及全身都黏附脏物,并拖着链条状物。病原体较小,必须镜检才能看到。取尾鳍和鳃丝镜检,低倍镜下可发现大量活动的椭圆形虫体,高倍镜下可见鲤斜管虫体。
(四)小瓜虫病
【病原】
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asis multifiliis Fouquet, 1876是小瓜虫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属于纤毛门。小瓜虫生活史比较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滋养体阶段、包囊阶段和掠食体阶段分别对应的三个时期寄生于鱼体表或鳃上的成虫从鱼体上脱落下来的包囊和由包囊孵化而来的感染期幼虫。
成虫期为小瓜虫的寄生阶段。滋养体的大小既不受宿主种类的影响也不受寄生部位的影响。虫体直径的平均大小与水温及寄生时间长短有关系。包囊期时滋养体的个体达到一定大小直径不小于100μm并积累足够能量用以完成基质黏附后主动离开宿主在15min至6h不等的时间内自由游动选择合适的基质黏附具有趋光性以利躲避捕食者黏囊分泌一层胶质厚膜将虫体包住形成包囊。23h后开始分裂分裂是连续进行直到囊内有300500个幼体。幼虫期是掠食体阶段通常情况下幼虫期寿命很短必须立刻找到宿主否则便会死亡。幼虫在水体的存活时间与水温和光照有一定关系水温越高存活时间越短。幼虫钻入鱼体上皮细胞后邻近基膜刺激周围的上皮细胞增生形成小囊泡在其中发育成成虫。
【症状】
小瓜虫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包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鱼体与固体物摩擦经常呈浮头状最后呼吸困难而死。水温高于28℃时该病亦有发生但一般不形成包囊28℃时幼虫易死亡。
【流行特点】
感染期幼虫具有高度穿透能力能在组织内做任何方向的移动使水产养殖动物组织受到破坏而脱落从而易受其他病原体的侵害。刚孵出来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减弱。水温在1520℃时幼虫侵袭力最强孵化后24h内侵袭力较高36h后就降低。小瓜虫对宿主无选择性如淡水养殖鱼、洄游性鱼类、观赏鱼类均可受其寄生亦无明显的年龄差别但主要危害鱼种。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流行于初冬、春末具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是一种世界性广泛流行的鱼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水质恶劣、养殖密度高、鱼体抵抗力低时在冬季及盛夏也有该病发生。
【诊断】
1初诊
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如发现体表、鳍条和鳃瓣上布满白色小点状包囊,可以初步诊断为白点病。但因黏孢子虫病等多种病体表症状跟小瓜虫病相似,所以不能仅凭肉眼看到鱼体表有很多小白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需借助显微镜进行镜检确诊。
2确诊
无显微镜时可将病鱼有小白点的鳍剪下,放在盛有少量淡水的白瓷盘中,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用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连续挑几个,肉眼观察,如发现有小虫滚出在水中游动,即可诊断为小瓜虫病。镜检即挑取包囊,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小瓜虫,即可确诊。
二、蠕虫引起的养殖鱼类疾病
(一)指环虫病
【病原】
指环虫虫体扁平体长0.180.60mm前端有2对头器能分泌富有固着能力的黏液头部具有2对黑色眼点具有感光功能呈方形排列虫体后端为一后固着器后固着器上有1对中央大钩和7对边缘小钩中央大钩具有1对三角形的附加片或称副片雌雄同体体内有雌、雄性生殖器官。
指环虫为单世代吸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受精卵、孵化、纤毛幼虫、寄生、成虫等几个阶段。成虫在温暖季节能连续不断繁殖卵在水温2226℃时3d即孵出幼虫幼虫自卵钻出落入水中自由游泳的纤毛幼虫在宿主体外具有感染性。幼虫在水中游泳遇到适宜宿主时就附着寄生上去脱去纤毛各器官相继形成发育为成虫。幼虫生长发育为成虫后产卵开始下一轮生活史。我国发现和报道的指环虫超过300种对鱼类养殖生产造成危害的常见种类有鳙指环虫D. aristichthys寄生于鳙的鳃部小鞘指环虫D.vaginulatus寄生于鲢的鳃组织坏鳃指环虫D.vastator寄生于鲤、鲫等的鳃丝
【症状】
少量指环虫寄生时,无明显病症;大量寄生时,病鱼鳃盖翻开,鳃部黏液增多,鳃组织损伤,鳃丝肿胀、贫血、出血。全部(或部分)苍白色,有斑点状瘀血,呈花鳃。指环虫在鳃丝的任何部位都可寄生,用后固着器上的中央大钩和边缘小钩钩在鳃上;用前固着器黏附在鳃上,并可在鳃上爬行,引起鳃组织的损伤;中央大钩的刺入,造成鳃组织出血、变性、坏死、萎缩和组织增生,导致呼吸障碍,致使全身性缺氧,从而加剧其他器官组织出现广泛性病变,如肝脏、脾脏、胰腺、肾脏、肠等,直至各系统代谢紊乱。
鱼苗或小鱼种严重感染指环虫后,症状十分明显,鳃丝显著肿胀,鳃盖张开。尤以鳙鱼种症状更为突出,病鱼极度不安、跳跃,上下窜动,狂游,呼吸困难,上浮水面而死。网箱高密度养殖的斑点叉尾、翘嘴鲌、加州鲈等新型品种,指环虫病发生率极高,鱼体鳃部黏液特多,鳃丝严重腐烂、花鳃症状明显,死亡率高。
【流行特点】
1宿主
指环虫可寄生于各种养殖鱼类,包括许多淡水养殖鱼类和一些海水鱼类。
2传染来源与传播途径
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卵可附着于宿主鳃和皮肤上,幼虫在水中遇到适宜宿主即可寄生上去,行水平传播。
3流行现状
该病为常见多发病我国各养鱼区都有发生在集约化养殖模式中发病尤为严重。指环虫中多数种类适宜温度2025℃流行于春末夏初和高温季节。指环虫对宿主的寄生有一定的选择性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如页形指环虫寄生于草鱼鳃、皮肤和鳍上小鞘指环虫寄生于鲢鳃上鳙指环虫寄生于鳙鳃上坏鳃指环虫寄生于鲤、鲫和金鱼的鳃丝上。
【诊断】
显微镜检查鳃丝压片每片鳃丝有50个以上虫体或4倍目镜×10倍物镜下每视野有5个以上虫体时可确定为指环虫病。虫体数为同一玻片3个视野的平均数。
(二)三代虫病
【病原】
三代虫身体扁平纵长、纺锤形长度一般为0.30.8mm背腹扁平前端有两个突起的头器能够主动伸缩有单细胞腺的头腺一对口位于头器下方中央没有眼点身体后端的腹面有一个圆盘状的后吸器其上有1对中央锚钩及背连结片与腹连结片各1个8对边缘小钩有序地排列。三代虫用后吸器上的中央锚钩和边缘小钩固着在宿主的身上同时前端的头腺也分泌黏液用以黏着在宿主体上或慢慢爬行。
三代虫是雌雄同体,子宫内有一个椭圆形的胚胎。三代虫是单性世代吸虫,具有独特的生殖现象——超胎生和幼体生殖能力,即子代(第一代胎儿)在母体内未出生就孕育有自身的胎儿(第二代胎儿),有些甚至孕育有第三、第四代胎儿。三代虫繁衍能力很强。
【症状】
三代虫主要寄生在鱼体的鳃部、体表和鳍上,有时在口腔、鼻孔中也有寄生。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鳃丝肿胀,贫血,鳃上有大量黏液,黏附污物,且呈花鳃状。对部分无鳞鱼,如鳗鲡,感染三代虫后可见鱼体黏液分泌异常,充血及斑点状出血斑,体表背侧、尾柄有溃烂点,吻端发红或溃烂,下颌和胸鳍各有充血,在水中游动缓慢。
【流行特点】
1宿主
多种海水、淡水养殖鱼类,尤其鱼种阶段最易感染。
2传染来源与传播途径
三代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直接产出胎儿,在水中漂游,遇到适宜宿主,即附着上去开始营寄生生活。从母体中产出的幼虫到成虫均可成为病原。“胎生”的特点使得三代虫产下后一般是感染母代所在的宿主,因此三代虫在宿主种群中的传播一般被认为是通过宿主接触完成的,即行水平传播。
3流行现状
三代虫病是一种全球性养殖鱼类病害。我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尤其在咸、淡水池塘养殖和室内越冬池内较严重。淡水养殖鱼类均易受到该病危害鱼苗、鱼种感染后所受危害较大。大量寄生时常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三代虫的繁殖适温为2025℃所以该病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及夏季高温季节。养殖鱼类中常见的种类有鲢三代虫、鲩三代虫、秀丽三代虫等。
【诊断】
刮取患鱼体表黏液制成水封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或取鳃瓣或剪下鳍条置于培养器内,加入少许清洁水,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虫体即可诊断。注意和指环虫相区别。
(三)锚首吸虫病
【病原】
寄生于鳜鳃的河鲈锚首吸虫Ancvrocephalus ogurndae形状与指环虫类似后固着盘上有背腹两对锚形中央大钩背中央大钩稍大于腹中央大钩。边缘小钩很小交配管细长盘曲。
寄生长吻的有似鲇盘虫Silurodiscoides leiocassi寄生于鲇、大口鲇鳃的有中刺鲇盘虫S.mediacanthus、凶恶鲇盘虫S.asoti、筒鞘鲇盘虫S.infundibuloragina等。鲇盘虫的特点是固着盘上的背中央大钩明显大于腹中央大钩。
寄生于鳗鲡的有鳗鲡伪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e和短钩伪指环虫P.bini。此类虫的特征是中央大钩1对内突很发达7对边缘小钩。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游动迟缓,食欲减退,鳃盖翻开,鳃丝色暗淡。镜检可发现每片鳃上有大量虫体。
【发病规律】
此类单殖吸虫系卵生在虫体内每形成一个卵成熟后即产出。产卵率和孵化速度均受温度影响发病季节在春秋两季。伪指环虫病在高温季节发生鱼苗和夏花鱼种、白仔鳗鲡易受其害而导致大批死亡。大鱼种和1龄以上鱼类当每尾鱼寄生强度达1000个以上时也可引起死亡。
【诊断】
取鳃瓣或剪下鳍条置于培养器内,加入少许清洁水,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虫体即可诊断。
(四)复口吸虫病
【病原】
该病病原为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目前在我国引起疾病的复口吸虫有湖北复口吸虫Diplostomulum hupehensis、倪氏复口吸虫D.neidashui和山西复口吸虫D.shanxinensis3种。
【症状】
急性感染时,由于尾蚴经肌肉进入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再到眼球水晶体寄生,在转移途中所导致的刺激或损伤,会使病鱼剧烈地挣扎游动,继而头部脑区和眼眶充血,随即死亡。断续慢性感染时,尾蚴在转移过程中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刺激较小。尾蚴到达水晶体后,逐步发育成囊蚴;囊蚴逐渐积累,使鱼的眼球开始混浊,逐渐形成白内障,严重的病鱼眼球脱落。
【发病规律】
复口吸虫的成虫寄生于鸥鸟卵随鸟粪进入水体中孵化出毛蚴钻入椎实螺中发育形成胞蚴和大量尾蚴。复口吸虫病的发生传染源是鸥鸟传播媒介是椎实螺。如果两个条件缺少一个此病则不可能发生。急性复口吸虫病的发病季节为5—8月。而慢性复口吸虫病的“白内障”症状则全年均有发生。
【诊断】
取下病鱼的眼球,剪破后取出水晶体,剥下其外周的透明胶质,肉眼或用放大镜、低倍镜观察,可见白色粟状虫体。
(五)头槽绦虫病
【病原】
虫体呈多节扁带状有头节靠头顶盘吸附在寄主肠壁上依靠体表渗透作用吸收寄主营养。头槽绦虫的中间宿主为剑水蚤终末宿主为鱼类其生活史经过5个阶段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和成虫。
一条长150200mm的虫体每次可产1万多粒卵卵随寄主粪便一同排入水中其排出和孵化主要受水温影响常集中在春末和夏季1415℃时需1028d能孵化成钩球蚴2830℃时35d即可孵成钩球蚴。
钩球蚴初孵的钩球蚴甚为活跃在水中不断滚动约1d即停止颤动在水中生活时间约为2d在这期间若不被剑水蚤吞食就会死亡。
原尾蚴钩球蚴被中间寄主剑水蚤吞食后脱去胚膜穿过蚤的消化道到达血窦经57d发育为原尾蚴。原尾蚴在中间寄主体内生活时间的长短决定于剑水蚤的寿命。
裂头蚴感染了原尾蚴的剑水蚤被鱼种吞食后经过消化作用身体破裂原尾蚴从剑水蚤进入鱼类的消化道在肠内蠕动脱下尾器发育为裂头蚴借助头节沟槽吸附在前肠肠壁约经过11d形成体节。
成虫在水温2829℃时裂头蚴在鱼种肠道内经2123d达到性成熟初次产卵。成虫具有头节和很多体节无肠道。
【症状】
头槽绦虫用头节沟槽吸附在鱼体的前肠肠壁靠节片吸收消化草鱼肠道内的营养造成肠管充血、发炎、营养不良发生恶性贫血鱼体消瘦发育受阻。当严重寄生时鱼肠前段第一盘曲膨大成胃囊状直径较正常增大约3倍造成鱼体腹部膨大严重时失去平衡鱼侧游上浮或腹部朝上。鱼体前肠壁异常扩张形成皱襞萎缩甚至可能造成肠壁穿孔头槽绦虫从肠道中溢出有的直接造成病鱼死亡。此外肠前段还出现慢性炎症肠内虫体密集造成机械堵塞。
【流行特点】
1宿主
头槽绦虫的中间宿主为刘氏中剑水蚤或温剑水蚤终末宿主为鱼类包括鲤形目、鳉形目、银汉鱼目、鲇形目和鲈形目的40多种鱼类。在中国鲤科鱼类为其主要的感染对象红鳍原鲌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较为常见的宿主。
2传染来源与传播途径
鱼粪便中排出的卵在水体中发育,不感染其他生物,后被剑水蚤捕食,剑水蚤再被鱼类吞食,进入鱼体肠道才对鱼体造成危害,即头槽绦虫是沿食物链进行传播的。
3流行现状
根据已有的中国寄生虫区系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头槽绦虫只寄生于鲤科鱼类,流行于广东、广西,后传到江苏、贵州、湖北、福建、河南、东北等地,在草鱼养殖中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诊断】
1根据症状和宿主初步判断
在国内水产养殖中,头槽绦虫以草鱼和团头鲂为主要危害对象,尤以小草鱼居多,严重感染的小草鱼体重减轻,显得非常瘦弱,不摄食,体表的黑色素增加,离群至水面,口常张开,又叫“干口病”。剖开鱼腹,剪开前肠扩张部位,即可见白色带状虫体聚集。
2形态学确诊
虫体比较大,肉眼可见,容易分离。取完整虫体,显微镜下观察头节等典型形态特征,根据前文所述成虫特征进行比对诊断。
三、甲壳动物引起的养殖鱼类疾病
(一)中华鳋病
【病原】
从外部形态看,虫体长大,分节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寄生在鱼鳃上的中华鳋均为雌虫。中华鳋的卵在子宫内受精后被黏液腺分泌物包裹形成卵囊经排卵孔排出悬挂在雌鳋的阴道孔上。水温在20℃左右开始产卵经数天或十数天而孵化出很小的无节幼体。无节幼体在水中营自由生活经蜕皮先后形成桡足幼体和幼鳋。雌、雄鳋性腺成熟后在水中完成交配且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以后雌鳋寻找适合的宿主主要是草鱼寄生并迅速长大之后逐渐发育成熟雄鳋则仍在水中营自由生活。
【症状】
轻度感染时鱼体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由于雌鳋第二触角长期深插入鳃丝,造成机械损伤。这会影响鱼的正常呼吸,使鱼焦躁不安,在水面上急速游动或蹿跳,尾鳍上叶往往露出水面。故该病又称“翘尾巴病”。该病最后可导致鱼体消瘦、窒息而死亡。患病鱼鳃上黏液很多,损伤处易被微生物入侵,常引起鳃丝末端膨大、发炎、肿胀、发白。翻开病鱼鳃盖,肉眼能见鳃丝末端附着像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故称“鳃蛆病”。鳋在摄取鳃丝组织营养时分泌酶溶解宿主组织,因而鳃丝表皮被破坏,细胞松散,严重时鳃丝末端弯曲、变形、贫血。
【流行特点】
中华鳋是鱼类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寄生虫。在长江流域一带每年的4—11月是中华鳋的繁殖时期病害主要流行于5月下旬至9月上旬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中华鳋对宿主有较严格的选择性。在同一鱼池中鲢中华鳋主要寄生于2龄的鲢、鳙鳃上鲤中华鳋主要危害鲤、鲫大中华鳋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草鱼和青鱼。
【诊断】
鱼体消瘦,有群游、乱窜或翘尾巴症状;肠内无食物;用镊子掀开病鱼的鳃盖,肉眼可见鳃丝末端内侧有乳白色虫体。可用剪刀将左右两边鳃完整地取出,放在培养器内,将鳃片逐片分开,在解剖镜下观察鉴定。
(二)锚头鳋病
【病原】
锚头鳋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虫体分头、胸和腹三部分。雄性虫体始终保持剑水蚤型的体形,而雌性虫体在开始营永久寄生生活时,体形就发生了巨大变化。
根据虫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可将锚头鳋的成虫分为童虫、壮虫和老虫三种形态。童虫状如细毛白色无卵囊壮虫身体透明肉眼可见体内肠蠕动生殖孔处常有1对绿色卵囊老虫身体混浊不透明体表常挂脏着生许多原生动物活力不强这样的虫体不久即死亡脱落。锚头鳋寿命长短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夏季水温2537℃时寿命为1423d秋季的寿命要比夏季长且锚头鳋可在鱼体上越冬至翌年3月当水温达到12℃时开始排卵。因此雌性锚头鳋的寿命最长可达57个月。
【流行特点】
锚头鳋对淡水各龄鱼都可产生危害其中尤以鱼种受害最大。有45个虫寄生时即能引起病鱼死亡12个可以导致鱼种消瘦生长发育受阻。对2龄以上的鱼虽一般不引起大量死亡但影响鱼体生长、繁殖及商品价值。雄鳋终生营自由生活寄生在鱼体表的均为雌性锚头鳋虫体细长。此病全国都有发生其中尤以广东、广西和福建最为严重感染率高流行季节长。该虫在水温1233℃都可以繁殖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25℃。水温超过33℃该虫不能繁殖成虫也会因高温而大量死亡。危害我国养殖鱼类的多为多态锚头鳋寄生于鲢、鳙的体表及口腔、草鱼锚头鳋寄生于草鱼体表和鲤锚头鳋寄生于鲤、鲫、青鱼及乌鳢体表、鳍及眼部
【症状】
锚头鳋寄生在鲢、鳙和团头鲂等鳞片细小的鱼体表面,引起寄生部位红肿、发炎,形成明显的红斑,肿胀比较明显;寄生在草鱼、鲤、鲫等鳞片较大的鱼体表面时,寄生部位肿胀不明显,只形成充血红斑,但是鳞片可被蛀成一个缺口;寄生在鱼体口腔内时,口腔不能关闭,导致鱼不能摄食。锚头鳋在营寄生生活时,头部钻入肌肉组织中,身体大部露在鱼体外部,肉眼可见,犹如在鱼体上插入小针,故又称“针虫病”。当锚头鳋逐渐老化时,虫体上布满藻类、固着类原生动物。因此大量锚头鳋寄生时,鱼体犹如披着蓑衣,故该病又有“蓑衣虫病”之称。鱼体寄生部位红肿、发炎、化脓。病鱼烦躁不安,时常用寄生部位在水草及石块上摩擦,在水中乱窜。当虫体大量寄生时,病鱼食欲减退、行动迟缓、身体瘦弱、抗病力下降,有时会并发水霉病等其他病症。病情继续发展下去,病鱼严重消瘦直至死亡。
【诊断】
肉眼可见病鱼体表针状的虫体,即锚头鳋的成虫。草鱼和鲤锚头鳋寄生在鳞片下,检查时仔细观察鳞片腹面或用镊子取掉鳞片即可看到虫体。种类鉴定要用显微镜观察。镜检时用解剖针小心地挑出虫休,置于载玻片上,在解剖镜下观察。雄性锚头鳋始终保持剑水蚤形态;雌性锚头鳋身体较长且扭转,体节呈筒状,头部有头角。生殖季节的锚头鳋有一对卵囊,内含卵几十个至数百个。
(三)鲺病
【病原】
有日本鲺Arhujus japonicus、大鲺A.major、中华鲺A.chinensis、喻氏鲺A.yui和椭圆尾鲺A.ellipticaudatus等。鲺的个体较大、扁平体色接近于宿主颜色。雌鲺较雄鲺大。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虫体常寄生于鱼体表、鳃盖内侧。
【症状】
鲺在鱼体表面活动而刺伤、撕开表皮,使鱼不安。感染量大时,鱼群集水面跳跃急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捞起病鱼,用肉眼即可见到鱼体上吸附的鱼鲺。
【发病规律】
雌鲺产卵时离开宿主在水中植物、石块、螺壳等固体物上产卵、孵化出幼虫。幼虫需寻找宿主寄生经67次蜕皮后发育成熟。鲺产卵、孵化、发育和寿命均与温度有关2530℃为适宜温度故6—8月为发病高峰季节。由于鲺的幼体或成体均可随时离开鱼体在水中游动并寻找另一寄主故极易随水流、动物、网具等传播。
(四)鱼怪病
【病原】
日本鱼怪Ichthyoxenus japonensis雌雄成对地寄生在鱼胸鳍基部附近围心腔和体腔内。雌虫较雄虫大约1倍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症状】
病鱼腹面靠近胸鳍基部有12个黄豆大小的孔洞。从孔洞处剖开通常可见一大一小的雌虫和雄虫个别可见3只或2对。病鱼性腺不发育。鱼怪幼虫寄生在幼鱼体表和鳃上时鱼表现极度不安大量分泌黏液皮肤受损而出血。鳃小片粘连鳃丝软骨外露2d内即死亡。
【发病规律】
该病的发病规律尚不清楚仅知4—10月为鱼怪繁殖季节。虫卵孵化后经2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幼虫后虫体即可在水中游泳无选择地寄生到鱼的体表、鳃上。虫体以后的发育情况及如何进入鱼体内发育为成虫均不清楚。该病迄今未发现在池塘养鱼中发生。
第六章 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一、真鲷虹彩病毒病
【病原】
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 RSIV属DNA病毒。
【症状】
病鱼体色变黑,有昏睡症状,严重贫血。体表和鳍出血,鳃上有瘀斑。解剖病鱼可明显地观察到脾脏肥大,肾脏和头肾往往也肥大。脾脏的组织切片中可看到许多异常肥大的细胞,电镜观察这些细胞中有许多病毒粒子。
【流行情况】
该病最早在1990年发现于日本养殖的真鲷主要危害幼鱼发病后死亡率高达37.9%。1龄以上的鱼发病较轻死亡率4.1%左右。发病期在7—10月水温2226℃时为发病高峰期水温降至18℃以下一般不发病。该病对海水养殖鱼类威胁很大可以感染真鲷、条石鲷、五条、鲈、红鳍东方鲀等。
【诊断方法】
根据病鱼体表和鳃的外观症状以及脾脏肥大可作出初步诊断。取病鱼的脾脏、肾脏组织做切片用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到异常肥大的细胞可确诊。也可做脾脏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到病毒粒子即可诊断。或应用免疫、PCR技术检测诊断。
二、淋巴囊肿病
【病原】
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LCDV属DNA病毒。
【症状】
淋巴囊肿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瘤从外观上看近似于体表乳头状或菜花样肿瘤。病鱼的皮肤、鳍和尾部等处出现许多囊肿物有各个分散的也有聚集成团的。囊肿物多呈白色、淡灰色、灰黄色有的带有出血灶而呈微红色较大的囊肿物上有肉眼可见的红色小血管囊肿大小不一小的12mm大的10mm以上并常紧密相连成桑葚状。囊肿除发生在鱼体表外在解剖病鱼时偶然也发现在鳃丝、咽喉、肠壁、肠系膜、围心膜、腹膜、肝、脾等组织器官上。鱼发病较轻时行为、摄食正常但生长缓慢病症严重时基本不摄食部分死亡。
【流行情况】
该病至少在鲈形目、鲽形目、鲀形目中的125种以上的野生和养殖鱼类中发生。近年来日本以及我国广东、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养殖的鲈、、紫红笛鲷、石斑鱼、真鲷、牙鲆、大菱鲆、军曹鱼和美国红鱼等均发生过此病。该病全年可见水温1020℃时为发病高峰期。在低密度和良好养殖条件下一般不会引起大量死亡但如果养殖环境差或并发细菌感染可引起严重疾病导致死亡。网箱和室内水泥池工厂化养殖的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池塘养殖的感染率为20%30%。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病毒的传染性不强,通常在一个养殖群体中仅有部分鱼生病,一个网箱中的鱼患病时其周围的网箱中的鱼不受感染。感染途径可能是病鱼排出的病毒进入水中,其他鱼接触后被感染。如果鱼体表有擦伤或寄生虫损伤,则可能成为病毒侵入的门户。
【诊断方法】
从外观症状可基本作出初诊。实验室可用BF2、LBF1等细胞株分离培养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到病毒粒子确诊或应用免疫、PCR技术检测诊断。
三、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病原】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IPNV属RNA病毒。
【症状】
鲑鳟鱼苗及稚鱼患急性型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时病鱼在水中旋转狂奔随即下沉池底12h内死亡。患亚急性型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时病鱼体色变黑眼球突出腹部膨胀鳍基部和腹部发红、充血肛门多数拖着线状粪便。解剖病鱼有时可见有腹水肝脏、胰脏出血发红甚至坏死消化道内通常没有食物充满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流行情况】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流行范围很广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养殖的鲑鳟中都有发现。IPNV的宿主范围很广在一些养殖的海水鱼类中例如海鲈、庸鲽、大菱鲆、五条等均有IPNV病毒侵染引起疾病的报道。
IPNV的传播主要是带病毒的亲鱼垂直传播亲鱼的卵和粪便等都可能含有病毒。病鱼的粪便、分泌物都可将病毒带入水中该病毒在水中生存时间很长可以水为媒介进行水平传播。传染途径是经鳃或口感染。该病的潜伏期与鱼的大小和水温有关水温1214℃时鱼苗和稚鱼的潜伏期为58d鱼苗越大潜伏期越长水温越高潜伏期越短。
【诊断方法】
养殖场若发现上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应观察和解剖病鱼。取胰脏做组织切片观察病变并结合该养殖场以往的病例以及卵、亲鱼或鱼苗的来源就可初步诊断。确诊可用RTG2、CHSE214、BF2、EPC、FHM等细胞株进行细胞分离培养或应用免疫、PCR技术检测诊断。
四、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病原】
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 NNV属RNA病毒。
【症状】
病鱼主要症状为不摄食,腹部朝上,在水面作水平旋转或上下翻转,呈痉挛状等不同程度的神经异常。解剖病鱼,可见鳔明显膨胀,脑充血发红,中枢神经组织空泡变性,通常在视网膜中心层出现空泡。
【流行情况】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种鱼类病毒病。该病分布广泛是流行于海水鱼苗的严重疾病。目前该病至少在11个科22种鱼上发现。被感染的鱼类有牙鲆、大菱鲆、红鳍东方鲀、尖吻鲈、齿舌鲈、石斑鱼、黄带拟鲹、庸鲽等。病毒可经亲鱼产卵垂直感染仔稚鱼引起仔稚鱼大量死亡对幼鱼和成鱼也有危害。夏秋季水温2528℃时为发病高峰期。
【诊断方法】
初诊可根据病鱼的症状和神经异常行为或者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鱼脑、脊索或视网膜出现空泡。进一步诊断取可疑患病鱼的脑、脊髓或视网膜等做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到神经组织坏死并有空泡可确诊。通过电镜可在受感染的脑和视网膜中观察到病毒粒子可作出诊断或应用免疫、PCR技术检测诊断。
五、牙鲆弹状病毒病
【病原】
牙鲆弹状病毒hirame rhabdovirus, HRV属RNA病毒。
【症状】
该病主要症状是病鱼体表颜色变黑,游泳动作缓慢,静止于水底或漫游于水面。体表和鳍有充血或出血现象。腹部膨胀,内有腹水;生殖腺、肌肉、胃肠道均有瘀血或出血,肾脏组织坏死。
【流行情况】
该病首先在日本发现主要危害牙鲆从幼鱼到成鱼均可被感染。发病季节为冬季和早春水温10℃时为发病高峰期死亡率可高达60%。人工感染真鲷、黑鲷稚鱼发现该病毒有强烈的致病性,对虹鳟也具致病性。我国养殖牙鲆中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诊断方法】
根据外观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牙鲆的细菌病也可引起体表充血或出血腹部膨胀和内有腹水的病症但本病一般检测不到病原菌并且发病的水温通常是在15℃以下水温15℃以上时疾病有自然停止的倾向。确诊应从鱼体中分离出该病毒也可用电镜直接观察到病毒粒子或应用免疫、PCR技术检测诊断。
六、大菱鲆疱疹病毒病
【病原】
大菱鲆疱疹病毒属DNA病毒。
【症状】
病鱼无外部损伤和内部病变等肉眼可观察到的症状,只是行为反常,如厌食、活力下降,静卧在水底,头、尾翘起,捕捉时不反抗。严重感染的鱼,体表上皮细胞增生,鳍不透明,皮肤和鳃的上皮细胞因病毒侵染肥大而形成巨细胞。病鱼对温度、盐度波动敏感,故在被捉拿、运输、氯浓度过高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流行情况】
巨细胞破裂或脱落后可能释放出病毒,再感染其他鱼。大菱鲆疱疹病毒通常具有宿主专一性,目前仅养殖和野生的大菱鲆幼鱼发现有此病毒。我国从英国引进的大菱鲆,在其幼鱼曾出现过此病症并引起死亡。大菱鲆疱疹病毒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水平传播。
【诊断方法】
取病鱼体表皮肤或鳃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到上皮细胞肥大成巨细胞细胞核巨大占细胞的90%就可以初诊。确诊要用电子显微镜看到疱疹病毒粒子或应用免疫、PCR技术检测诊断。
七、病毒性出血败血症
【病原】
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HS属RNA病毒。
【症状】
此病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神经型三种。一般由急性型转为慢性型,最后转为神经型,但三种表现型不易明确区分。一般症状为病鱼体色变黑,腹部膨胀,眼球突出。鳍基部、眼球及其周围组织、鳃、肌肉、脂肪组织、肠系膜都有出血点,因此产生贫血现象。肾、脾、胰、肝等器官肿大、充血,甚至坏死。三种类型各自特征如下。
急性型: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大量死亡,皮肤出血。
慢性型:贫血现象显著,病鱼病程长,中等程度死亡率。
神经型:发病较慢,死亡率很低。主要表现为病鱼运动失常,旋转游动,时而沉于水底,时而狂游跳出水面,或侧游。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流行于欧洲各国是鲑科鱼类的主要疾病也在大菱鲆中发生。各种年龄的鱼都可感染发病但幼鱼更为严重。主要危害鱼种及1龄以上幼鱼一般鱼体大于5cm才发病。该病流行始于冬末春初在水温612℃时多发在810℃死亡率最高而在15℃以上时很少发生。病毒可通过病鱼和带毒鱼的粪尿和分泌物等感染其他健康鱼。鳃和消化道可能是病毒的入侵门户。
【诊断方法】
从发病时病鱼的症状检查结果可进行初步诊断。对VHS的进一步诊断需从具有明显症状的病鱼靶组织中分离到该病毒或应用免疫、PCR技术检测诊断。
八、病毒性表皮增生病
【病原】
疱疹病毒之一的比目鱼疱疹病毒FHV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摄食不良,游泳无力。在鳍部通常可见特征性白浊,显微镜下可见病鱼体表细胞增生,鳍的表面可见许多球形化的细胞。比目鱼仔鱼由于鳃不发达,通过皮肤进行呼吸。而病鱼的皮肤细胞增生为多层化,阻碍其呼吸。另外,表皮增生可降低病鱼体表的离子调节机能,这些被认为是导致病鱼死亡的病因。
【流行情况】
主要感染比目鱼的仔鱼孵化后1025d的仔鱼在感染后两周内全部死亡损失巨大。有时也感染稚鱼。
【诊断方法】
首先观察病鱼体表症状及病鱼的行为然后经显微镜检查病鱼表皮细胞增生情况即可作出初诊。确诊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病鱼表皮细胞内的病毒颗粒或应用免疫、PCR技术检测诊断。
九、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病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NV属RNA病毒。
【症状】
病鱼首先出现昏睡症状,游动缓慢,顺流漂起,摇晃摆动,时而出现痉挛,继而浮起横转,往往在剧烈游动后不久死亡。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肛门处常拖有一条不透明的黏液粪便,腹部膨大有腹水,鳍基部充血发红,鳃褪色呈贫血状,肾脏及脾脏的造血组织严重坏死。刚孵出的患病鱼苗,卵黄囊肿胀并有出血斑。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流行于鲑鳟鱼类的鱼苗及当年鱼种死亡率高达100%发生流行的水温815℃1龄鱼种也会发病但死亡率不高2龄以上鱼一般不发病。该病也能感染大菱鲆、牙鲆等海水养殖鱼类。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应从病鱼靶组织中分离到该病毒或应用免疫、PCR技术检测诊断。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
一、弧菌病
【病原】
常见的有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溶藻胶弧菌V.alginolyticus、哈维氏弧菌V.harveyi、创伤弧菌V.vulnificus等。
【症状】
感染初期,病鱼体色多呈斑块状褪色,食欲缺乏,缓慢地浮游于水面,有时回旋状游泳;中度感染时,鳍基部、躯干部等发红或出现斑点状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部组织浸润呈出血性溃疡,有的鳞片脱落,吻端、鳍膜烂掉,眼内出血,肛门红肿扩张,常有黄色黏液流出。
【流行情况】
流行季节在各种鱼虽有差别但在水温1525℃时的5月末至7月初和9—10月是发病高峰期。的发病是在5月末至7月上旬的初夏和9—10月的初秋水温为1924℃真鲷的发病是在6—9月25℃左右的高水温期和11月至翌年3月15℃左右的低水温期鲑鳟鱼类发病是在水温1016℃时鲆科、鲽科和鳗科鱼类发病是在水温15℃以上。大多数海水养殖鱼类对弧菌敏感鲆鲽类、鲑鳟类、鲷类、香鱼、鳗鲡、、竹筴鱼等都可受其感染。感染途径主要为经皮感染其次为经口感染。
【诊断方法】
从有关症状可进行初步诊断。确诊应从可疑病灶组织上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确认。
二、链球菌病
【病原】
主要包括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副乳房链球菌S.parauberis和停乳链球菌S.dysgalactiae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吻端发红,体表黏液增多;失去食欲,静止于水底,或离群独自漫游于水面,有时作旋转游泳后再沉于水底。最明显的症状是病鱼眼球突出,其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发红、充血或出血。
【流行情况】
链球菌可感染稚鱼到23龄鱼全年都可发病但7—9月的高温期容易流行水温降至20℃以下时则较少发生。链球菌可引起多种海水鱼类发病包括鲈、鲷、、鲆、鲀等。
【诊断方法】
一般从眼球突出和鳃盖内侧出血等典型的外观症状和内部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就可初诊。进一步诊断需从病灶组织分离细菌,进行细菌学鉴定。
三、假单胞菌病
【病原】
主要有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和鳗败血性假单胞菌P.anguilliseptica
【症状】
患病鱼食欲下降,游泳不活泼。主要外观症状是皮肤褪色,吻部、鳃盖出血,鳍腐烂等。有少数在体表、头部、尾柄形成含有脓血的疖疮或溃疡。肠道内充满淡土黄色(但直肠部位为白色)的腐烂状黏液。肝脏暗红色或淡黄色,幽门垂出血。在低水温期的病鱼有腹腔积水。
【流行情况】
假单胞菌病流行地区比较广,世界各地的温水性或冷水性的海、淡水鱼中都可能发生。养殖的真鲷、黑鲷、鲻、梭鱼、牙鲆、鲈、石斑鱼等均已发现有此病。诱发该病的环境因素是水质不良或放养密度过大;操作不慎造成鱼体受伤,也会引起继发性感染。本病全年可见,但以夏初至秋季发病较为严重。鲷类和牙鲆在冬季室内越冬期发病较多。
【诊断方法】
根据体表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必须取病灶组织最好是肾、脾组织接种TSA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四、巴斯德菌病(类结节症)
【病原】
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 subsp. piscicida又称杀鱼巴斯德菌Pasteurella piscicida
【症状】
患病鱼反应迟钝体色变黑食欲减退体表、鳍基、尾柄等处有不同程度充血严重者全身肌肉充血离群独游或静止于网箱或池塘的底部继而不摄食不久即死亡。解剖病鱼肾、脾、肝、胰、心、鳔和肠系膜等组织器官上有许多小白点。白点有的很微小有的直径大至数毫米多数为1mm左右形状不规则多数近于球形。白点是由巴斯德菌的菌落及外面包围的一层纤维组织形成的。肾脏中白点数量很多时肾脏呈贫血状态脾脏中白点数量多时肿胀而带暗红色。病鱼内脏中的白点类似于结节因此日本养殖的巴斯德菌病也叫做类结节症。
【流行情况】
此病于1969年首次在日本发现对日本养殖业危害较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主要危害养殖的幼鱼2龄以上的大鱼也可被感染。流行季节从春末到夏季发病最适水温是2025℃。养殖的鲷、鲆、鳎、鲈等均可被感染。
【诊断方法】
从肾、脾等内脏组织中观察到小白点,基本可以诊断。确诊必须取病灶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五、海洋屈挠杆菌病
【病原】
海洋屈挠杆菌Flexibacter maritimus
【症状】
海洋屈挠杆菌主要侵染真鲷、黑鲷、鲈等,可引起海水养殖鱼类的烂尾病。被感染的鱼体表和鳍局部发红、出血,随着病情发展,形成溃疡。严重的患病鱼,唇部、鳃盖、体侧面、腹部及尾柄等处的皮肤溃疡或腐烂。有的尾鳍坏死断掉,出现烂尾。
【流行情况】
海水养殖鱼类感染海洋屈挠杆菌多见于冬季和早春水温1215℃时可出现发病高峰感染的鱼类主要是12龄的真鲷、黑鲷、黄鳍鲷、鲈、尖吻鲈以及海水养殖的鲑鳟等。在放养密度过高有机碎屑丰富的水体中常发此病。
【诊断方法】
根据外观症状可初步诊断;从病灶部位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大量可弯曲的滑行或扭动的长杆状细菌,基本可以诊断。确诊应做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六、诺卡菌病
【病原】
诺卡菌Nocardia seriolea也称卡姆帕其诺卡菌N.kampachi
【症状】
病鱼在躯干部的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处发生脓疡;在外观上则膨大突出成为许多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结节,或叫做疖疮,剖开疖疮后流出白色或稍带红色的脓汁。约在鳃丝基部形成乳白色的大型结节,鳃明显褪色。患病鱼的脾脏、肾脏上也会有白色结节的病变。
【流行情况】
此病在海水鱼的仔鱼、成鱼中皆可发生对养殖危害比较严重当年鱼和2龄鱼均可受感染。流行季节从7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翌年2月流行高峰期为9—10月。日本养殖地区广泛流行我国福建、广东和海南沿海曾发现病例。
【诊断方法】
从病鱼结节处取少许脓汁制成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阳性的丝状菌,基本可以确诊。
七、爱德华菌病
【病原】
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
【症状】
患病鱼出现腹胀,腹腔内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褪色;肠道发炎,眼球白浊或可见眼球突出等。
【流行情况】
爱德华菌病流行于夏秋季节。养殖的牙鲆、大菱鲆、真鲷和等经常发生此病,引起大量死亡。
【诊断方法】
根据患病鱼的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应从患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病原菌进行培养和鉴定。
八、分枝杆菌病
【病原】
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和偶发分枝杆菌M.fortuitum
【症状】
最初症状是在体表皮肤形成小结节。随病情发展,在内脏中亦形成许多灰白色或淡黄褐色的小结节,有时则形成小的坏死病灶。这些病灶多数出现在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
【流行情况】
该病已发现在150多种海、淡水鱼类中发生主要危害热带鱼类可经卵、皮肤和口感染。在养殖鱼中发生此病的流行主要因投喂感染分枝杆菌的饲料鱼引起的。
【诊断方法】
根据患病鱼的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取内脏中的小结节做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后,如果发现长杆形的抗酸菌,基本可确诊。确诊应从患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病原菌进行培养和鉴定。
第三节 真菌性疾病
鱼醉菌病
【病原】
病原为霍氏鱼醉菌Ichthyophonus hoferi
【症状】
随寄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霍氏鱼醉菌可寄生在肝、肾、脾、心脏、胃、肠、幽门垂、生殖腺、神经系统、鳃、骨骼肌等处。寄生处均形成大小不同、密密麻麻的灰白色结节严重时组织被病原体及增生的结缔组织所取代。当病灶较大时病灶中心发生坏死。病原侵袭神经系统则病鱼失去平衡摇摇晃晃游动侵袭肝脏可引起肝肿大比正常鱼的肝大1.52.5倍,肝脏颜色变淡;侵袭肾脏,则肾脏肿大,腹腔内积有腹水,腹部膨大;侵袭生殖腺,则会失去生殖能力。
【流行情况】
鱼类感染该病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摄食病鱼或病鱼的内脏而引起;另一种为直接摄取球形合胞体或通过摄入某种媒介(如蛰水蚤等)而引起。虹鳟、红点鲑、鳕、鲐、大西洋鲱等都会感染发病。在欧洲、美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均有流行,可引起养殖鱼类大批死亡。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再用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大量霍氏鱼醉菌寄生时,即可确诊。
第四节 寄生虫类疾病
一、淀粉卵涡鞭虫病
【病原】
病原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
【症状】
病鱼鳃、体表和鳍等处有许多小白点,常浮游于水面,呼吸加快,鳃盖闭合不规则,口不能闭合,鱼体瘦弱,游泳无力,有时向固体物上摩擦身体。
【流行情况】
此病流行于夏秋高水温期。虫体繁殖最适水温为2327℃硝酸盐含量高的水体对其繁殖发育有利。该虫可侵入多种海水和半咸水养殖鱼类对宿主无专一性。养殖的真鲷、黑鲷、鲈、石斑鱼、红鳍东方鲀、大黄鱼、牙鲆等常被寄生感染死亡率高达50%以上。
【诊断方法】
肉眼可看到病鱼的鳃或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初看很像隐核虫病,但仔细观察可看出淀粉卵涡鞭虫不是在上皮组织内,而是在其表面;虫体大小也明显比隐核虫小,因此容易区别两者。但要确诊还需刮取白点用显微镜进行检查。
二、隐核虫病
【病原】
隐核虫病又称海水鱼白点病病原是刺激隐核虫Crytocaryon irritans
【症状】
病鱼体表、鳃、眼角膜和口腔等与外界接触处,肉眼可观察到许多小白点。因为虫体钻入鳃和皮肤的上皮组织之下,以宿主的组织为食,并不断转动其身体,宿主组织受到刺激后,形成白色膜囊将虫体包住,肉眼看去在病鱼体表和鳃上有许多小白点,与小瓜虫引起的淡水鱼白点病的症状很相似,因此也叫做海水鱼白点病。不过隐核虫在皮肤上寄生很牢固,必须用镊子用力才能刮下,小瓜虫则很易脱落。病鱼皮肤和鳃因受刺激分泌大量黏液,严重者体表形成一层混浊的白膜,皮肤有点状充血,甚至发生炎症,鳃上皮组织增生并出现溃烂。眼角膜上被寄生时可引起瞎眼。病鱼食欲缺乏或不吃食,身体瘦弱,游泳无力,呼吸困难,最终可能窒息而死。
【流行情况】
此病发生的水温为1030℃虫体最适繁殖水温为2530℃所以夏季和秋初是疾病的流行季节。近些年来随着养殖种类的增加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大黄鱼、卵形鲳鲹、真鲷、黑鲷、鲈、石斑鱼、红鳍东方鲀、牙鲆等几乎所有的海水鱼类都可被该虫侵害曾引起极大的损失。
【诊断方法】
肉眼可看到病鱼的鳃或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将鳃或体表的白点取下,制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看到圆形或卵圆形、全身具有纤毛、体色不透明、缓慢旋转运动的虫体,就可以诊断。
三、黏孢子虫病
【病原】
此病由黏孢子虫类寄生引起。海水鱼类常见的寄生黏孢子虫有库道虫Kudoa、尾孢子虫Henneguya、单囊虫Unicapsula、碘泡虫Myxobolus、角孢子虫Ceratomyxa、两极虫Myxidium、七囊虫Septemcepsula等。
【症状】
病鱼症状随寄生部位不同和黏孢子虫种类不同而不同。通常寄生在组织间的种类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包囊,例如鳃、体表、肌肉和内脏组织的碘泡虫、库道虫等。腔道寄生的种类一般不形成包囊,孢子游离于器官腔内,例如胆囊、膀胱和输尿管中的两极虫、角孢子虫等,严重感染时,胆囊膨大、充血、胆管发炎,成团的孢子可以堵塞胆管。寄生在脑颅内的病鱼游泳反常,体色变黑,身体瘦弱,脊柱弯曲,肝脏萎缩并有瘀血。
【流行情况】
黏孢子虫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见。各种虫体广泛地寄生于多种海淡水鱼类。在海水鱼类中,鲆鲽类、鲻类、鲷类及鲈、石斑鱼、东方鲀、、海龙、海马等较为常见。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可初步诊断。取病灶组织压片后镜检基本可以确诊。
四、微孢子虫病
【病原】
此病由微孢子虫的寄生引起。海水鱼类常见的寄生微孢子虫有匹里虫Plistophora、小孢子虫Microsporidium、格留虫Glugea、微粒子虫Nosema等。
【症状】
大眼鲷匹里虫P. priacanthicola轻度感染的鱼外观上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者鱼体瘦弱腹部膨大腹壁肌肉变薄肋骨明显凸起。解剖鱼体腹腔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白色包囊重者充满整个腹腔其他内脏组织器官由于受机械性挤压呈现严重萎缩。寄生于的小孢子虫M. seriolae使体侧肌肉溶解外观上体表形成凹陷。寄生于海马的一种格留虫Glugea sp.),在体表皮肤形成许多点状白色包囊。
【流行情况】
已知受微孢子虫侵害的海水鱼类有10多种包括海马、鲈、鲷、鳗、鲑、鳕等。微孢子虫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都有发生。其地理分布很广是一种世界性寄生虫病害。我国山东、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养殖的海水鱼均有发病报道。
【诊断方法】
剖开病鱼腹部,看到白色成团的包囊,一般就可初步诊断;再取包囊压片后镜检可以确诊。
五、车轮虫病
【病原】
车轮虫Trichodina和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症状】
车轮虫对宿主的侵害主要是机械性刺激与损伤。车轮虫通过齿环及缘膜吸附在宿主组织表面。车轮虫大量寄生时,能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引起组织发炎,出现食欲降低、代谢缓慢、身体消瘦的症状,严重时甚至死亡。
【流行情况】
车轮虫的寄生一年四季都可见,但以夏、秋为流行盛季。该虫在养殖的真鲷、黑鲷、鲈、牙鲆、红鳍东方鲀、石斑鱼等中寄生很普遍,尤其在苗种阶段和幼鱼期危害较严重。
【诊断方法】
取一点鳃丝或从鳃、体表刮取少许黏液,置于载片上,加一滴清洁海水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虫体,并且数量较多时可诊断为车轮虫病。如仅仅见少量虫体,不能认为是车轮虫病,因为少量虫体附着在鳃上是常见的。
六、瓣体虫病
【病原】
石斑瓣体虫Petalosoma epinephelis
【症状】
病鱼体表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白斑,所以又称为白斑病。白斑是由于虫体寄生于体表和鳃上,鱼体受刺激,皮肤和鳃大量分泌黏液所致。病鱼常浮于水面,游泳无力,呼吸困难;病死的鱼胸鳍向前方伸直,几乎贴近于鳃盖。
【流行情况】
瓣体虫病的流行季节是夏季和初秋高温期。虫体以横分裂方式进行繁殖,通过新分虫体感染鱼类。主要危害红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和真鲷等。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浙江等地有该病发生。该病在高密度养殖的池塘和网箱中较为常见,发病快,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诊断方法】
从白斑处取样,做成水浸片进行镜检,看到虫体即可诊断。
七、盾纤毛虫病
【病原】
拟舟虫Paralembus
【症状】
当鱼体受伤或养殖水体中存在大量该虫时,便可能发生感染。病鱼体色发黑,体表及鳍基部溃烂,溃烂严重者肌肉组织糜烂,鱼脊椎骨明显可见,尤其靠鳍基部的溃烂面大,甚至溃烂周围的鳍全部烂掉。小鱼苗体表局部发生白化,白化部位鳞片脱落。溃烂组织周围血细胞浸润,充血、发红。镜检溃烂肌肉组织可见大量活泼游动的纤毛虫,并伴有大量细菌。病鱼体表、鳃黏液增多,黏液内有大量纤毛虫并伴有少量车轮虫。病鱼多有腹水,腹水发黄,内有大量细菌及少量纤毛虫。
【流行情况】
虫多发现于当年牙鲆、大菱鲆水温1520℃时是流行高峰期。越冬期的真鲷、黑鲷和红鳍东方鲀等也曾发现过该病。该病主要流行于山东沿海每年春末和夏初是流行盛季。
【诊断方法】
根据外观症状可初步诊断。从病鱼或濒死鱼的病灶组织上取少许样品,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虫体,即可确诊。
八、三代虫病
【病原】
三代虫Gyrodactylus
【症状】
三代虫寄生在鱼的鳃部和体表,少量寄生无明显症状;寄生数量多时,鱼体瘦弱,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表和鳃黏液增多。严重病鱼的鳃瓣边缘呈灰白色,鳃丝上出现斑点状瘀血,仔稚鱼期尤为明显,有的鱼会产生体表溃疡。
【流行情况】
三代虫病分布广泛,是一种全球性养殖鱼类病害。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发现,尤以咸淡水池塘养殖和室内越冬之后,饲养的苗种鱼最易被感染。流行盛季为春季和夏初。
【诊断方法】
刮取病鱼体表黏液制成水封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或取鳃瓣置于培养器内(加入少许清洁海水)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虫体即可诊断。
九、本尼登虫病
【病原】
本尼登虫Benedenia
【症状】
本尼登虫寄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寄生数量多时病鱼呈不安状态,往往在水中异常游泳或向网箱及其他物体上摩擦身体;体表黏液增多;局部皮肤粗糙,变为白色或暗蓝色。严重病鱼体表出现点状出血,如有细菌继发感染还可出现溃疡,食欲减退或不摄食,鳃褪色呈贫血状等症状。有的本尼登虫寄生于鱼类的口腔内,引起口腔黏膜溃烂、出血,如寄生于眼球上时,可引起眼角膜混浊。
【流行情况】
本尼登虫危害网箱养殖鱼类,全年都可发生,但流行季节是春末夏初和秋季。大黄鱼、等最易被感染;黑鲷、真鲷、石斑鱼、鲻等也常被寄生。发病见于我国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从发病的危害程度看,低盐度海区和河口附近受淡水影响的水域发病较轻。
【诊断方法】
将鱼体捞起置于盛有淡水的容器内23min如能观察到近于椭圆形的虫体从鱼的体表脱落即可诊断。确诊或种类鉴定将虫体置于载片上做成水浸片或聚乙烯醇封片显微镜观察。
十、异沟虫病
【病原】
鲀异沟虫Heterobothrium tetrodonis
【症状】
异沟虫病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在患病鱼的鳃孔外面往往拖挂着链状、黄绿色的梭形卵群。异沟虫完全以吸食鱼的血液为营养,寄生数量多时,病鱼体色变黑,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泳缓慢;揭开鳃盖可见鳃苍白色,呈显著贫血状态;黏液分泌过多。严重患者有大量虫体聚集寄生于鳃深处的肌肉部分,被寄生处的周围组织隆起,如有细菌继发感染,还可引起组织坏死并发出腐臭气味。
【流行情况】
异沟虫主要寄生在鲀科鱼类的鳃上。每年春季开始,夏秋流行,特别在夏季和秋初高水温期危害严重。该病在我国鲀科鱼养殖较发达的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等沿海地区较为常见。
【诊断方法】
依据外观症状基本可诊断。从鳃部隆起处取样制成水封片进行镜检,可以确诊。
十一、双阴道虫病
【病原】
真鲷双阴道虫Bivagina tai
【症状】
双阴道虫寄生在真鲷鳃瓣上,寄生数量多时病鱼食欲减退,游泳无力,头部左右摇摆,鳃盖不能闭合而张开。严重感染者鳃瓣上有大量黏液,鳃变为苍白色而呈现贫血;也有因细菌的继发感染使鳃瓣溃疡腐烂。解剖病鱼,肝脏和肾脏也往往褪色。
【流行情况】
真鲷双阴道虫主要危害池塘和网箱养殖的鲷类尤其是当年鱼种受害最大。1龄以上的鱼也可被寄生但一般不会形成严重流行病。该病流行水温20℃左右流行季节是春秋季。我国福建和山东的养殖场及一些水族馆饲养的真鲷也常因此虫的大量寄生而引起死亡。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可作出初诊。将可疑病鱼捕起,掀起鳃盖,取下鳃瓣置于培养器内,加入海水,在解剖镜下观察到虫体,即可诊断。
十二、异斧虫病
【病原】
异尾异斧虫Heteraxin heterocerca
【症状】
异斧虫寄生于的鳃弓上,虫体固着在鳃瓣的深处,以宿主鱼的血液为食。寄生数量多时,鳃受刺激和损伤分泌大量黏液,鳃局部变白或出血,呈贫血现象;鱼体色失去光泽,停止吃食,身体瘦弱,游泳无力。
【流行情况】
此病目前仅发现于网箱养殖的发病时的水温为2026℃见于我国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作出初诊后,将鱼体捞起,掀开鳃盖,如发现鳃弓上有较多黑褐色、前后伸缩和左右摆动的虫体,则取下鳃瓣置于培养器内,加入海水,在解剖镜下观察虫体,即可诊断。
十三、线虫病
【病原】
嗜子宫线虫Philometra
【症状】
嗜子宫线虫可引起寄生部位充血、发炎、溃疡。剥去皮肤组织可见橙红色的虫体盘曲在肌肉组织中。通常每尾鱼的寄生虫数量为35条多者超过10条。也有的虫体为宿主组织所包被固结成羊角状萎缩而死亡。有的宿主由于虫体的侵袭使寄生部位凹陷积累一些黄白色的黏稠状液体。
【流行情况】
养殖和自然水域中的鱼类均有该虫寄生,但嗜子宫线虫具有宿主的专一性。如鳍居嗜子宫线虫只寄生于赤点石斑鱼的鳍上,鲷嗜子宫线虫寄生于真鲷、黑鲷的性腺,马苏嗜子宫线虫寄生于鲑的体腔内。受感染的鱼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疾病,但可引起细菌、真菌二次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死亡。
【诊断方法】
对于体表和鳍上寄生的虫体可肉眼观察诊断,通常肉眼可观察到呈血红色线状的虫体;对于体内寄生线虫,应解剖鱼体,检查受侵害组织,发现虫体即可诊断。
十四、棘头虫病
【病原】
病原为鲷长颈棘头虫Longicollum pagrosomi
【症状】
鲷长颈棘头虫寄生于鱼的肠道内,外表症状不明显。寄生数量多时,病鱼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生长缓慢。解剖鱼体和肠道,可见虫体用吻固着在肠道内壁,肠壁组织受到破坏,出现炎症和充血,严重者肠壁被棘头虫的吻穿破,引起出血或细菌二次感染,最终导致死亡。
【流行情况】
发现于养殖的真鲷天然水域中的一些鱼类也有寄生。感染率可达20%80%感染盛期在6—7月。我国福建和山东沿海真鲷养殖地区曾有发现。
【诊断方法】
对瘦弱的鱼进行解剖检查,如发现直肠内有棘头虫,即可诊断。
十五、鱼虱病
【病原】
常见的病原有东方鱼虱Caligus orientalis、鱼虱C. seriolae、刺鱼虱C.spinosus和宽尾鱼虱C.laticaudum等。
【症状】
鱼虱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鳍,也有的寄生于鳃部和口腔(如刺鱼虱)。病鱼往往焦躁不安,在水中狂游或跃出水面;严重感染者食欲减退或不摄食,身体逐渐消瘦,体色变黑,缓慢地浮游于水面甚至失去平衡。有的在寄生部位出现炎症充血,体表或鳃表黏液增多;如果有弧菌等二次感染,则可引起组织溃烂,引起死亡。
【流行情况】
鱼虱种类较多现已记载250种以上绝大多数都寄生于海水鱼或咸淡水鱼少数种类也寄生于淡水鱼类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从渤海到南海的许多鱼类都有鱼虱寄生养殖的鲻、梭鱼、鲆、鲽类、鲷类、鲈、、石斑鱼等鱼类中较为常见。从当年幼鱼到成鱼都可被侵袭感染率轻者15%严重的高达100%。流行季节5—10月以水温为2530℃的7—8月最为严重。
【诊断方法】
通常在鱼体表或鳍上肉眼可观察到体色透明,前半部略呈盾形的虫体;种类鉴定要用显微镜观察。
十六、人形鱼虱病
【病原】
病原为鲻人形鱼虱Lernanthropus shishidoi和黑鲷人形鱼虱L.atrox
【症状】
虫体少量寄生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由于虫体第二触角牢固地插入鳃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并使鱼呼吸频率加快,无力地漫游于水面;如有细菌二次感染伤口,可引起寄生部位肿胀、发炎,甚至组织溃疡,导致死亡。
【流行情况】
人形鱼虱国内外已记载有20多种全部寄生于海洋鱼类的鳃上但其对宿主具有严格的专一性。例如鲻人形鱼虱只寄生于鲻、梭鱼的鳃上黑鲷人形鱼虱只寄生于黑鲷的鳃。流行季节为5—10月。该病主要危害网箱养殖的当年鱼在我国沿海均有发生。
十七、类柱鱼虱病
【病原】
病原为长颈类柱鱼虱Clavellodes macrotrachelus
【症状】
长颈类柱鱼虱寄生在黑鲷鳃上,用其第一颚足末端的蕈状泡牢固地吸附其上,并伸入到鳃丝的软骨中;再用其口器,随着活动自如的头胸部,摄食鳃上皮细胞和血细胞,使鳃瓣严重受损出现变形或苍白色呈贫血状。如再有细菌继发性感染,则可引起发炎、溃烂,形成烂鳃,导致病鱼呼吸障碍而死。
【流行情况】
长颈类柱鱼虱对宿主的选择性强仅寄生于黑鲷鳃上适宜的繁殖水温为1520℃在流行盛季感染率可高达100%。如不及时防控,会引起严重死亡。
【诊断方法】
取病鱼鳃于解剖镜下观察,如发现虫体,即可诊断。
十八、由寄生等足类引起的疾病
【病原】
常见的有破裂鱼虫Rhexanella、拟颚虫Paragnathia和颚虫Gnathia等。
【症状】
破裂鱼虫寄生于真鲷的口腔内,引起其口部异常、摄食困难,使其呈极度饥饿状态。拟颚虫的幼虫附着在欧鳗的体表和鳃上,以鱼的血液为食。严重感染的鱼沿身体长轴有松散的褶皱,鱼体消瘦。
【流行情况】
等足目中已知有400多种营寄生生活多数寄生于海、淡水鱼类和虾类等。在本目中缩头水虱科和颚虫科是海水鱼常见的寄生虫。例如鲻科鱼发现有拟颚虫8属11种寄生英国蓄养的欧洲鳗鲡也有拟颚虫的寄生其感染的虫体数量达到100个以上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破裂鱼虫发现于日本养殖的真鲷最终可使真鲷因极度饥饿衰弱而死。寄生等足类病害目前在我国海鱼养殖中尚未见报道但随着养殖品种的增加和沿海网箱养殖的发展也有可能发生疾病故应早作预防。
【诊断方法】
肉眼观察鱼体表或口腔,看到虫体即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