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lines
142 KiB
Plaintext
415 lines
142 KiB
Plaintext
序言一
|
||
六 未来之路——保护与发展
|
||
(一)系统现状:亟待保护的遗产
|
||
1.珍珠养殖技术的过去与现在
|
||
德清县是浙江省淡水渔业生产重点县,县境内河港交错,荡漾密布,是颇负盛名的“江南水乡”。德清县外荡珍珠养殖曾是德清县渔业生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著名的浙江欧诗漫集团公司就是在养殖珍珠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早先德清县珍珠养殖方式为自然养殖,不使用任何肥料;21世纪初,珍珠养殖者为追求高密度和快速生长,改变养殖方式,大量使用畜禽粪肥。据调查,投放量从每年每亩1吨到10吨不等,大都在1~3吨。畜禽粪肥的投放,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有机质耗氧严重超标。同时,投放的粪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水域周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引发多起剧烈的矛盾冲突,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同时也与德清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省级旅游强县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不协调。2009年起德清县禁止外荡水域珍珠养殖。珍珠养殖场地受限,导致珍珠产业链缩水,这是德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必须正视的挑战之一。
|
||
20世纪70年代珍珠养殖
|
||
2.珍珠传统文化的消亡与复兴
|
||
德清人工养殖珍珠历史悠久,宋代人工养蚌育珠已具规模。20世纪70至90年代,德清规模化人工育珠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德清河蚌育珠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变得鲜为人知。由于年轻一代对珍珠历史茫然、不甚了解,传统河蚌育珠技术面临失传,成为传统养殖技术保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德清悠久的珍珠文化资源深藏闺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经营意识,在对外宣传历史文化方面,始终没有抓住德清珍珠最具魅力的一面,无法给外地来宾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们认识到德清是一个具有悠久珍珠历史文化的地方。外地游客来德清,注重观赏自然生态环境,较少关注历史文物古迹及相关传统文化,对德清自古以来的珍珠养殖技术及珍珠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
||
20世纪70年代的珍珠插种
|
||
3.珍珠产业发展的压力与挑战
|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德清渔业形成了以甲鱼、青虾为主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大宗水产品稳定发展的格局。同时,德清渔民勇于探索,创新模式,成功总结出适合德清的稻鳖共生(轮作)、稻虾共生、稻鳝共生、稻鱼共生等新型稻田种养模式,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效增收。这些水产品的养殖对河蚌养殖形成冲击,导致河蚌养殖规模不断缩小,珍珠产量随之减少,珍珠产业振兴压力巨大。与此同时,珍珠养殖是手工生产,工作强度较大,然而,成年劳动力流失是我国农业和农村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年轻人大都走出乡村到外面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很少有人留在家乡从事珍珠养殖。随着老一辈珠民的老去,德清珍珠养殖业这个传统产业如何继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
||
清溪花鳖养殖基地(王斌/提供)
|
||
(二)保护对策:整体与动态保护
|
||
1.继承发扬传统农业智慧
|
||
一是借鉴传统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传统珍珠养殖技术在珍珠产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可充分借鉴传统技术中优秀的做法,重新迎来德清珍珠养殖的春天。德清县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养殖水域,全面采用良种优质河蚌苗养殖,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控制养殖规模,改善环境等措施,保障珍珠养殖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珍珠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利用现代鱼、蚌混养模式的立体利用水体养殖空间、合理利用饵料、大幅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等优点,发展生态立体养殖,获得鱼蚌双丰收。
|
||
二是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德清珍珠文化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以德清优越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高效、安全、多元、品牌、生态”为标准,通过加强资源培育、限产提质、科技研发、保护特色品种、建立珍珠生产示范基地、推广珍珠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德清珍珠这一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
2.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
||
一是全面开展珍珠文化发掘工作,继承和发扬珍珠文化。德清珍珠文化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应积极开展德清珍珠文化价值的普查及挖掘工作,加强珍珠文化保护、发展及流失情况的调查,对珍珠文化、民间文艺、艺人、技艺、习俗、谚语、歌谣、诗词、各种古建筑等进行补漏性调查,重新认识珍珠文化的价值;同时,加强珍珠文化研究,整理出版珍珠文化系列丛书;重建祭祀叶金扬的场所,打造小山寺珍珠朝圣地;积极支持“中国德清珍珠博物馆”和珍珠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定期举办全国珍珠文化研讨会。
|
||
二是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编写农业文化遗产读本,向人们解读德清珍珠文化及其科学内涵,引导人们自觉保护与传承;定期举办“中国·德清珍珠文化节”,将节庆文化、文学艺术、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集中展示和传承,在表现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内容的同时,创造具有较强娱乐观赏性的节庆项目,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拍摄制作德清珍珠相关宣传片,全面、系统、多方位地反映珍珠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并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宣传提高德清珍珠在全国的知名度。
|
||
3.充分发挥不同群体作用
|
||
一是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多方参与机制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前提,应明确政府、企业、珠民、专家学者、媒体等农业文化遗产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使命及动态保护中的利益,并建立惠益共享机制,以此调动各利益相关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提高各利益相关方发展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
||
二是加强政府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支持和引导。政府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建立起完整的、分门别类的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条件。制定以当地传统的管理理念为基础的保护计划,辅以当地留存下来的乡规民约、生产生活习俗,以保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与优惠政策,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详细的要求和规定,对于保护的具体细则进行阐释和说明;同时,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业和有机农业发展等给予政策支持;对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区内的居民在生活和生产上予以政策和经济支持等,以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
||
三是深入开展德清珍珠文化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德清珍珠之源的研究,将德清悠久的珍珠养殖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珍珠及珍珠文化,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珍珠文化交流与传播。开展德清珍珠养殖系统组成、结构、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动态变化长期研究,揭示相关生态规律,可为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珍珠有效成分的发掘、开发与利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为人类带来福祉。珍珠是传统的中药材,充分利用其“清热解毒、养阴熄风、去翳明目、消炎生肌”的药效,可开发出珍珠系列药品;同时珍珠还是神奇的美容材料,在现有珍珠保湿、防皱、美白滋养化妆品的基础上,可力争在其他方面有新的突破。
|
||
(三)发展对策: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
||
1.发展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
|
||
农耕文化是中国农业文化的灵魂,充分挖掘遗产地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发展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是农业文化遗产地以农为本的根本发展思路,其发展途径包括:
|
||
一是在遗产地已有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生态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开发遗产地特色农产品,扩宽农业文化遗产的利用渠道,形成以遗产地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生态产业链条,切实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
||
二是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拓展农业传承文化的功能,积极挖掘和创新农业经营中的文化因素,以文化力来全面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
||
生态型珍珠养殖基地
|
||
2.激发古老而新兴产业的活力
|
||
一是延长珍珠产业链,拓展深加工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首饰的消费正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的又一个消费热点。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珍珠饰品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潜能。同时,珍珠有着很好的美容、保健及药用价值。在中国数千年的使用经验中,珍珠向来都是以珍珠粉作为主要使用形态,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珍珠相关深加工产品已发展出多种形式,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机会,可针对其不同的功效开发不同的深加工产品,打造“德清珍珠”名牌精品,推动产业发展。
|
||
二是加强产业联合,维护行业利益。中国珍珠产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珍珠产业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走产业联合的道路。首先是加强整个珍珠产业的联合。作为一个整体,德清淡水珍珠应与中国淡水珍珠、中国海水珍珠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珍珠市场的竞争。其次是加强行业内部的联台。通过联合加强中国珍珠的科学研究工作,维护中国珍珠的市场形象,扩大中国珍珠的市场占有率。最后是加强与其他珠宝行业的联合,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行联合,通过互通有无、相互渗透、有序竞争的手段,达到与相关行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
||
现代化珍珠化妆品生产线
|
||
3.打造美丽经济的德清样板
|
||
一是依托珍珠文化,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是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而且达到了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德清县优美的生态环境、浓郁的农业与渔业文化和健康的生态产品使德清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优越条件,通过科学规划,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魅力乡村,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可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
二是开发不同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结合已有的旅游线路与农业生产系统的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德清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休闲农业产品。珍珠养殖、生产与深加工技术,作为德清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产业,可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三产发展。围绕珍珠产业,德清县可利用欧诗漫珍珠小镇和小山漾珍珠养殖基地,让游客从事参观、饲养、采珠等活动,享受其中的乐趣,同时向广大游客展示德清珍珠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旅游的窗口把德清珍珠品牌推向世界。
|
||
珍珠文化之旅
|
||
序言二
|
||
前言
|
||
引言
|
||
一 珍珠之源——德清与珍珠
|
||
(一)珍珠:大自然的馈赠
|
||
1.古老的有机宝石
|
||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其内分泌作用而生成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
|
||
人类对珍珠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并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从那时起珍珠就成了人们喜爱的饰物,并流传至今。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化石珍珠发现于匈牙利的三叠纪地层中,但其个体很小,直径只有几毫米。现在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珠,20世纪初发现于波斯王国阿克马埃梅尼德公主的石棺内,据考证其是公元前2400年的珍珠饰品。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珍珠是菲律宾一渔民在巴拉望岛普林塞萨港附近海域发现的,这颗巨型珍珠重达34千克,长度约66厘米。
|
||
有史以来,珍珠一直象征着富有、美满、幸福和高贵。封建社会权贵用珍珠代表地位、权力、金钱和尊贵的身份,平民以珍珠象征幸福、平安和吉祥。当我们的祖先开始以软体动物为食时,或许珍珠就作为自然的馈赠进入了人类社会,打上了社会的印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珍珠业的发展,早先是采集、捕捞与加工,产品多供皇室贵族享用,后来才有人工培育和生产经营,走向民众化消费。
|
||
自从人类发现珍珠以来,不管东方还是西方都将它视为珍宝。人们对于珍珠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加深。最初,人类是用神话传说来解释珍珠的成因。希腊罗马时代的不里尼乌斯在《博物志》中写着,珍珠是海底的贝浮到海面后,吸收了从天上降下来的雨露育成;古代印度教传说里提到,珍珠是随着牡蛎的出现而产生的,牡蛎打开贝壳时,落在贝中的雨点,不久就变成了珍珠;日本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等亦能见到大致相同的说法。
|
||
关于珍珠的成因,大约从16世纪中叶才开始逐步脱离神话故事的影响。随着对珍珠研究的不断发展,不同时期的学者先后提出了有关珍珠形成的各种说法。人们起先认为珍珠是类似肾脏结石的贝病的产物,而后又认为是由于贝类体液过剩或一部分卵留在体内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沙砾进入贝体,最终形成了珍珠。到了18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蚌类在受到外来物质刺激时逐步分泌形成块状物质包裹异物,而这些块状物质就是珍珠。
|
||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珍珠的诞生与月亮是分不开的。民间有“千年蚌精,感月生珠”的说法,很多文人深信不疑,并以文字记载。贝蚌类等软体动物“夜采月华”孕成珠胎的“映月成胎”论,从宋代庞元英的《文昌杂录》(1082年)开始,到明代王士性的“月明则下种多,昏暗则少”,“老蚌晒珠之夕,海天半壁闪如艳霞”(《广志绎》卷四),乃至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凡珍珠必产蚌腹,映月成胎……取月精以成其魄”,一脉相承,相沿日久。
|
||
但也有很多接近科学真实的成珠说。汉代初期的百科著作《淮南子·说林训》提到:“明月之珠,蠬之病而我之利。”蠬同“蚌”,并留下了“蚌病成珠”的成语故事,可见当时人们对蚌贝类受异物刺激而成珠已有朦胧的认识,并将其记录于著作之中。西晋潘岳《沧海赋》的“煮水而盐成,剖蚌而得珠”,说明我国古代对“蚌生珠”已有初步的认识。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其孕珠若怀妊然,故谓之珠胎”。对珍珠的形成进行了解释。
|
||
至于我国首创用蚌培育珍珠的方法,中文文献均有记载。宋代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最早记载了珍珠的养殖方法。南宋时,湖州人士叶金扬用褶纹冠蚌培养成附壳珍珠。因当时的浮雕多用如来佛像,故又称佛像珍珠,每壳上各有对称的三或四行半球珍珠或佛像珍珠,确是奇观。很多国外的贝类书籍均记载有我国利用锡或其他金属制成的扁形佛像,插在蚌的贝壳和外套膜之间,培育成佛像珍珠的事迹。所以说我国是世界人工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其他一些国家受我国珍珠养殖的启发,到19世纪才开始人工养殖。
|
||
从科学角度探索有关珍珠的研究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异物、寄生虫成因说时期;珍珠囊时期;外套膜小片体内移植实验时期;表皮细胞变性原因说时期。现在,科学界一致认可这样的结论:珍珠是产在珍珠贝、蚌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有机质的矿物(文石)球粒。当外界的细小异物进入到珍珠蚌体内,接触到蚌的外套膜时,外套膜受到刺激,便分泌出珍珠质,将异物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这样就形成了珍珠。
|
||
珍珠
|
||
2.象征珍贵的宝石
|
||
(1)国外珍珠利用史
|
||
珍珠业系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就已经有用珍珠制成装饰品的记载:贵妇人为了美化皮肤,在临睡前常用珍珠粉混在牛奶中涂擦身体。而欧洲到公元前300年才第一次出现有关珍珠方面的文字记载。印度则是珍珠养殖的鼻祖之一,早在公元前1800年就已经有了关于牡蛎养殖珍珠的记载(过去人们以为只有少数牡蛎才能生产天然珍珠)。
|
||
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00年—前1600年)的壁式绘画中人们使用珍珠作为装饰,珍珠在古埃及也以相同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最古老的印度宗教经文选集《歌颂明论》中提到珍珠,珍珠是九大最珍贵的宝石之一,其地位仅次于钻石,当时珍珠在宗教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约公元前750年,古希腊诗人荷马在《伊利亚特》第14卷中描述了赫拉的耳环:“在钻孔规整的耳垂边,三串沉悬的熟桑,闪着绚丽的光彩。”
|
||
波斯湾、锡兰岛等地,从古代起就作为天然珍珠的产地而闻名。由于波斯湾地区历史上盛产珍珠,因此,波斯的国王和王后经常使用珍珠。伊朗国宝——伊斯兰教《圣经》的书皮上都嵌有许多珍珠。《犹太教法典》中曾经提到:“古代的埃及人、波斯人以及印度人等均十分喜爱珍珠,把它视作护身符和财富的象征,并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古罗马博物学家加伊乌斯·普林尼·塞坤杜斯(23—79年)在其著作《自然史》中曾使用华丽的辞藻描述珍珠。
|
||
因珍珠导致战争的事件时有发生。据历史记载,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波斯、印度,罗马恺撒皇帝侵略埃及等国,都是为了攫取珍珠而引发的战争。可以说,古罗马正是因为侵略了有珍珠的国家才充实了国力兴盛起来的。可见人们对珍珠的青睐不论什么时代,不管哪个民族,都是共同的。
|
||
“十字军”东征时期(1096—1291年),东方的珍珠被“十字军”大量带到欧洲,从此,这种宝石开始在欧洲传开。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君主、爵士、妇女开始大量地将珍珠用作个人饰物。1530年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立法规定人们按地位、等级去使用珍珠,欧洲的所谓“珍珠时代”正是这个时期开始的,当时的皇爵、贵妇等上流社会人士无不用珍珠来作为装饰品以显耀时尚。可以说在17世纪之前,珍珠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那是珍珠最光辉的岁月。
|
||
在日本,从《古事记》《日本书纪》的编者太安麻吕的古墓中发现了在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的珍珠,至今仍然保持完好。日本发现的这颗古珍珠是公元747年的艺术品,现存于日本东大寺三月堂不空羂索佛像的宝冠上。
|
||
天然珍珠的产地有很多,其中波斯湾地区的东方珍珠已经成为天然珍珠的代名词。巴黎是世界上天然珍珠的销售中心,巴黎市场上90%的珍珠来自波斯湾。世界上最优质的珍珠以波斯湾地区巴林岛的最好。伊朗、阿曼、沙特阿拉伯海岸已经有2000多年的产珠历史。印度和斯里兰卡之间的马纳尔湾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珍珠产地。美国田纳西的天然淡水珠很多,彩色似彩虹,主要有白色、粉红色,偶尔有绿色、灰色和黑色等。世界上的养殖珍珠主要产于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拥有发展程度不同的珍珠养殖业。
|
||
(2)中国珍珠利用史
|
||
珍珠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4000多年前的《海史·后记》中,就有关于禹帝定珍珠为贡品的记载:“东海鱼须鱼目,南海鱼革玑珍大贝。”《逸周书·卷七·王会解》载:“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指令中的珠玑、玳瑁、文犀都是南海特产。《格致镜原》引《妆台记》的记载说:“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敷之铅粉,其髻高,名凤髻。”后流行于中国唐代。由此可知,珍珠作为首饰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了。
|
||
春秋时期《管子·国蓄》一书中写道:“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就是说玉器具有最高的价值,其次是黄金,最后是青铜布币。战国时期《尚书·禹贡》云:“珠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嫔珠,暨鱼。”其中的嫔,即蚌之别名。淮安濒湖带河,多水少山;其他物质匮乏,淮人便世世代代进贡淮珠和淮鱼。
|
||
先秦时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有买椟还珠的故事,说明珍珠已开始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吕不韦就是当时的珍珠巨商,以贩卖珍珠为业。
|
||
此后的一千余年中,有关珍珠的记载更是不绝于经传,留传后世的《诗经》《山海经》《尔雅》《管子》《周易》等,都有对珍珠的描述。战国时期《韩非子·解老》中记载:“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之。”后人常用“隋侯之珠”比喻珍贵美好的事物。
|
||
自秦汉以来,珍珠饰品更是迅速普及,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无不以珍珠装饰为荣,秦始皇也曾接收地方官员屠睢奉献的南海珍珠,东汉桂阳太守文砻向汉献帝“献大珠以求幸媚”。当时捕珠业也开始兴起,许多渔人甚至以捕珠为生。汉朝开始区分采珠区,将珍珠产区分为南北两地。北地以东北的牡丹江、混同江(今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镜泊湖等地的淡水珠为代表,史称北珠;南地以广西合浦地区北部湾海域所产的海水珠为代表,史称南珠。
|
||
三国时代的《名医别录》首次记载了珍珠可以药用,“敷面令人润泽好颜色”。同时珍珠也被用来制作诸葛行军散等,珍珠的药用价值开始体现。诸葛行军散具有开窍避秽、清暑解毒功能,适用于霍乱痧胀,山岚瘴疠及暑热秽恶诸邪,头目昏晕,不省人事等证;并能治口疮咽痛。用行军散调水点眼,有去风热障翳作用。取药少许放在鼻腔内,有防暑辟瘟功能。
|
||
时至唐朝,《广东通志》中记有“唐代广东贡品中有珠崖真珠二斤、玳瑁一具”。唐代名刹庆山寺遗址出土的佛教文物说明珍珠也用于舍利金棺、银椁装饰物。宋代嘉祐年间的《图经本草》也有“今出廉州,北海亦有之。生于珠牡,俗谓之珠母。珠牡,蚌类也。”当时称珍珠为“真珠”。宋代庞云英所著《文昌杂录》记载了最早有关珍珠的养殖方法;但今天被人们所熟知的附壳珍珠养殖方法则出现在13世纪,它的发明人为南宋时期的叶金扬。从此我国开始了规模化人工养殖淡水珍珠。
|
||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卷四六中,对珍珠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收录:“珍珠味咸甘寒无毒。镇心点目。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坠痰。除面暗。止泄。除小儿精热,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明朝后期的中国古代科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珠玉》对珍珠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
||
在清朝,使用珍珠最多的是皇宫。为准备皇帝、皇后和妃嫔们的服饰以及喜寿大典的需要,内务府经常置办珍珠,同时特别设置了专门机构对采珠进行管理。
|
||
到了近代,由于战争等原因,我国珍珠业开始没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现代化的珍珠培育技术逐步形成,我国珍珠业快速发展,已是全球最重要、最活跃的珠宝消费市场之一,许多珠宝产品的消费都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淡水珍珠产量已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已远远超过此前的产珠大国日本。从养殖区域的分布看,淡水珍珠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湖泊、水系发达的省区。如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沿江(湖)地区;海水珍珠则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等地。
|
||
历史上曾根据珍珠产出的地理位置将珍珠分为西珠、北珠(东珠)、南珠。产于西洋的珍珠统称为西珠,产地不在中国;产于我国广东、广西一带的珍珠称为南珠,以上均是海水珠。而产于我国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一带河流中的淡水天然珍珠被称为北珠(历史上称为东珠)。
|
||
北珠一直以来就是高品质珍珠的代名词。北珠的采珠史可追溯至后汉,几乎和《后汉书》上所载的“合浦珠还”同一时间。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即知美珠多出于夫余国,夫余国即在东北地区。辽时小国铁离曾用珍珠、貂皮等物品和辽国进行易货贸易。此后的渤海国,也以珍珠向汉室朝贡。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朝贵已重尚之,谓之北珠”。北珠的采撷史到清朝达到鼎盛。东北是满人的故乡,北珠作为故乡宝珠备受达官贵人的青睐。
|
||
中国海水珍珠,又称南珠,是以马氏珠母贝产出的珍珠。南珠粒大、圆润、光彩迷人,被誉为国之瑰宝,驰名世界。广西北海市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南珠中心。在宏观角度上讲,东起雷州半岛,南至海南岛北部,西至防城港市与越南边界的广大水域,还包括东莞、惠州珠池所产的珍珠,都统属南珠家族。广东湛江雷州是南珠的主要产地,采集珍珠历史悠久。雷州流沙村享有“中国海水珍珠第一村”美誉,雷州流沙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证为南珠原产地。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产量(南珠)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海水珍珠第一大生产国。
|
||
北珠
|
||
南珠
|
||
3.生命换取的宝石
|
||
在漫长的珍珠采集历史中,采集天然珍珠主要是用人潜水的采捕方法。几个世纪以前,危险的珍珠采集工作都由奴隶完成。他们脚上绑着石头迅速下沉,从早到晚在海里潜入、浮起。在有关潜水采集珍珠的海女记载中,论技艺的高超,可首推印第安人的海女。她们可以不用任何潜水工具,将石头压在肩上,几乎一丝不挂地直接潜到30米左右的海底。一旦发现牡蛎、珍珠贝等,就立即捞起放到挂在脖手上的网里。
|
||
我国采集珍珠历史悠久,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参照《山海经》等古籍编写的小说《镜花缘》中曾塑造了一个中国古代海女——潜水姑娘廉锦枫的形象。这虽然是个故事,但亦可能真有海女的存在。自秦汉代开始,珍珠捕捞业日益兴盛,而珠民们一直都是在没有换气设备的情况下潜水采珠。元代沿岸地区出现数量很大的专业采珠者——蛋户(也称疍户,旧时对水上居民的称呼),主要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业,多以船为家。“蛋户采珠,每岁必以三月,时牲杀祭海神,极其虔敬,蛋户生啖海腥,入水能视水色,知蛟龙之所在,则不敢侵犯。”
|
||
时至明代,采珠业已经日渐成熟,同时有了相应的设备和技术,如今看来虽然简陋,在当时却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下篇·珠玉》中详细记载了当时采集珍珠的技术,其中既有图画也有说明。当时的换气装置是用锡做成的管状物,一头对准人的口鼻,一头通向水面。“凡没人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透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极深者至四五百尺,拾蚌篮中。气逼则撼绳,其上急提引上,无命者或葬鱼腹。凡没人出水,煮热毯急覆之,缓则寒栗死。”这里记载的潜水采珠方法已相当成熟:一是有换气设备,可以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不窒息而死;二是耳际也采取了保护措施,避免深水的压力伤害耳部;三是出水后采取了用毛织物加温取暖的办法,以免“寒栗死”。当时珍珠贝采捞上来以后,因其费工费时,一般不会立刻剖贝取珠,而是先把珍珠晾晒起来或置于坑中,等珍珠贝腐烂之后再淘洗里面的珍珠。
|
||
《天工开物》采珠插图
|
||
明代时期,珠民还发明了用筐拖捞的方法,并结合潜水采捞同时使用。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述了一种用筐拖捞的方法:“用黄藤丝棕和人发纽合为缆,直径三四寸[1],缆端系铁耙和筐,筐中置珠媒,采珠船乘风扬帆,遍海拖捞,筐重船不动,乃落帆收筐,剖蚌取珠。”清朝在采珠业鼎盛时期特别设置了专门机构“珠轩”对采珠进行管理。珠轩在产地设珠柜,负责对珍珠进行管理与收购。珠柜在行政上隶属当地最高行政长官,业务上直接受命于珠轩。清朝曾在吉林的乌拉设衙门,置官员专司采珠业。每年四至九月,总管便派人沿松花江流域捕蚌。水深时,捕蚌者用大杆插入水底,抱杆而下,取蚌出水后,在采珠官监督下,剥开贝壳验看有无珍珠,往往是百蚌不能获一,由此可见采珠之难,珍珠之珍贵。
|
||
这种用人潜水的采捕方法,直到清代才改用珍珠船和珍珠桁网替代。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珍珠的产量也随之增加。
|
||
(二)德清: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
||
1.文化之邦
|
||
德清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与大禹治水同期的治水英雄防风氏的传说,是德清先民留下的历史印记。德清在春秋时期属越,越灭属楚,楚灭入秦;在秦、汉两代为乌程、余杭县南疆北境;三国入东吴版图,吴黄武元年(222年)武康立县,初名永安;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永安为永康,晋太康三年(282年)改名武康;唐天授二年(691年),析武康东境17乡设立德清县,初名武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临溪,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德清;1958年,武康、德清两县合并称为“德清”。
|
||
德清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晋代沈充“前溪曲”广为流传;南朝沈约著有《晋书》《宋书》《齐纪》;唐代姚思廉父子编著《梁书》《陈书》,著名诗人孟郊有《游子吟》佳篇传唱至今,衍生出游子文化;宋代吴潜著《履斋遗集》传世;元代赵孟頫、管道昇夫妻作画独步天下;明代著名文学家陈霆著有《渚山堂词话》;清代胡渭乃研究古地理之翘楚;近代还有俞平伯、沈西苓、钟兆琳……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延伸至今。
|
||
2.名山之胜
|
||
德清地处浙江省北部,地质处于扬子准地台之钱塘台拗中,地层属多系结构,岩石主要出现在西部,县境地貌处于浙西北低山丘陵区与浙北平原区边缘,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区,群山连绵,有山峦180多座,分3支向东延伸,南支山脉以黄回山为主峰,北支山脉以五指山为主峰,中支山脉则从莫干山起延伸至铜官山,群山逶迤起伏。
|
||
著名的避暑胜地莫干山,顶峰塔山海拔720.2米,为西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地带的屏障,莫干山周围群山连绵,山上翠竹满坡,气候凉爽宜人,素有“清凉世界”之称,清代开始已成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自然景观以“竹、泉、云”和“凉、绿、清、静”取胜。郁达夫钟情于莫干山,他曾说“坐卧幽篁里,怡然动远情”;名士风流,兜兜转转,终难放下那剑池飞瀑和竹浪声声、松涛阵阵。
|
||
莫干山来历
|
||
莫干山山名,来自干将、莫邪二人铸剑于此的古代传说。早在春秋末期,群雄争霸,吴王欲争盟主,得知吴越边疆有干将、莫邪夫妇,是铸剑神手,限令三月之内,铸成盖世宝剑来献。干将、莫邪采山间之铁精,铸剑于山中。时冶炉不沸,妻子莫邪剪指甲、断头发,取黄土拌揉,作为人状,投之炉中。炉腾红焰煅锤成雌雄宝剑。雌号莫邪,雄称干将,合则为一,分则为二,蘸山泉,磨山石,剑锋利倍常。时莫邪有孕,夫妻俩知吴王奸凶,莫邪留雄剑于山中,干将往献雌剑。吴王问此剑有何奇妙,干将说:“妙在刚能斩金削玉,柔可拂钟无声。论锋利,吹毛断发,说诛戮,血不见痕。”试之果然。吴王为使天下无此第二剑,杀干将。
|
||
十六年后,莫邪、干将之子莫干成人。莫邪详告家史。莫干问宝剑何在。莫邪道:“日日空中悬,夜夜涧边眠。竹青是我鞘,黄金遮霜妍。”莫干机敏,在竹林中黄槿(金)树洞孔内得到干将雄剑。于是别母亲,持剑赴吴国京城,欲刺杀吴王。途遇干将好友之光老人。老人说,吴王禁卫如林,谋刺难成。若能借得莫干二宝,老人定能谋取吴王之头。莫干问哪二宝?老人说:“干将之剑,莫干之头。”莫干即以剑自割其头,一手献剑,一手献头。之光老人至吴宫阶下,言献“稀世之宝”。吴王召见,之光以油鼎煮莫干头,头歌唱,之光邀吴王近看。吴王至,之光拔剑斩吴王之首,两头相搏于油鼎中。王头奸凶,之光亦自杀其头,两头共斗王头,得胜。时二剑化作两巨蟒腾空而飞。
|
||
一日,莫邪备果品、山花,至铸剑处祭奠丈夫英灵,祈求儿子平安。这时,地方官气势汹汹地赶来,说要拿莫邪问罪。莫邪愤慨地说:“我夫干将铸剑献剑有功,反遭昏王杀害;我儿莫干为父报仇,为民除暴——罪在哪里?”正当官兵要捉拿她的时候,忽然潭里白浪涌腾,一条巨蟒探头出水,一张嘴,飞出一口宝剑,银光一闪,地方官便身首异处。然后,宝剑又飞回巨蟒口中,那巨蟒连连出水点头,似在向莫邪传言。莫邪得知阴阳剑已飞回剑池,说声:“莫邪愿永远与宝剑同在!”便纵身跳进深潭。后人为纪念莫邪、干将,将其铸剑、磨剑处叫剑池,将剑池所在之山名为莫干山。
|
||
莫干山干将与莫邪的雕像(王斌/提供)
|
||
3.鱼米之乡
|
||
德清县境内河水清澈丰盈,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分布有水域面积约23万余亩[2],其中池塘4万余亩,稻田养鱼12万亩,外荡7万亩,湿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44%以上。西部为低山丘陵区,多溪流、塘库;东部为平原水网区,河港纵横,漾荡密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全县粮食、蚕茧、水产和畜禽的主要产区。
|
||
境内水系属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分东苕溪和运河两大水系。东苕溪在境内分布有禺溪、湘溪、余英溪、阜溪、埭溪五大支流,全长约37.87千米,流域面积1420平方千米。运河水系在境内全长41千米。除两大水系之外,骨干河道还有东大港、东塘河、漾溪港、十二里塘港、含山塘港、横塘港等。东部平原除自南而北的运河三线和自西向东的骨干河道外,各乡镇之间还有40余条乡际河道,真正体现德清境内河港交织的面貌。两大水系纵横交叉,孕育了“七大潭、八大漾”,共有大小漾潭122个,其中300亩以上43个,千亩以上的按地区分:东部5个,中部6个;全县以苎溪漾最大,洛舍漾、下渚湖次之。苎溪漾位于干山、士林两乡之间,面积2531亩,水深2~4米。全县水资源总量6.12亿立方米,占浙江省水资源总量的0.65%。
|
||
多样的地理形态造就了县域境内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早在2000年前,德清人民已利用水面养鱼。据清康熙《德清县志》记载:“昔范蠡扁舟五湖,寓居此地,属三致千金之一。”范蠡携西施扁舟五湖时,曾隐居德清,并开创了德清的渔业历史。这里水产品种类繁多,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长期位居浙江省前列。
|
||
相传今干山乡境内的范蠡湖(今蠡山漾),为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养鱼处。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德清县新志》中记载了多种水产品的特点及养殖方法,品种繁多,且在当时的农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以前,家鱼仅在内塘养殖,此后逐渐开始利用外荡养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重视内塘养殖的同时,积极支持外荡养鱼。目前德清渔业形成了以甲鱼、青虾为主导,黄颡鱼、翘嘴红鲌、乌鳢、鳜鱼为梯队,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等大宗水产品稳定发展的格局。如今,德清县甲鱼养殖主要集中在乾元镇、新安镇、禹越镇。青虾养殖集中在三合乡,有德清“青虾之乡”之称;还有禹越“黑鱼之镇”,乾元“白鱼之镇”,钟管、新市“黄颡鱼之镇”等区域布局。
|
||
渔民围网捕鱼
|
||
德清的水
|
||
德清水文化历史悠久,治水英雄防风氏用堵与疏两种治水方法相结合将洪水导入大海。期间治理了湘溪、英溪、阜溪以及塘泾河,并且建立河道将下渚湖和东苕溪联通起来。后来天目山山洪暴发,苕溪泛洪,防风氏因救助被水冲走的百姓而晚到禹召开的治水庆功大会,后被禹误杀。事后禹懊悔不已,在防风国建立防风祠并亲自拜祭。相传德清县三合乡就属防风国地带,下渚湖就是当年治水英雄防风氏所留下的脚印。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有无数人自发到三合乡防风祠纪念德清历史上的治水英雄防风氏。防风氏因迟到被大禹误杀引得无数人唏嘘不已,也为德清增添了古老神秘的韵味。历史给了我们无尽的揣测与猜想,也以如水的胸怀与智慧赋予一代又一代的德清人清明照鉴的品格。当传说的背影渐远,这片土地依旧以她如水的柔情抚育着南朝词宗沈约、苦吟游子孟郊、画坛才女管道升、元朝书画大家赵孟頫、现代作家俞平伯等众多在文艺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文化名人。德清内敛如水的人文气息早已声名远播。德清之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的诗意,更是对生命智慧的真切体悟。
|
||
4.丝绸之府
|
||
蚕桑为县内主要特产。三国时,武康生产的蚕丝被称为“御丝”,享誉全国。明朝,养蚕已成为主要产业之一。据洪武年间王道隆纂《菰城文献》载:“德清桑叶宜蚕,县民以此为恒产,傍水之地,无一旷土,一望郁然。”明瞿宗吉的《德清道中》更有“桑柘阴阴迷四顾”的记载。明清以后,蚕桑生产兴盛不衰。抗日战争时期,桑园荒芜,面积骤减,生产凋敝。新中国成立后,桑园面积逐年增加。为了传扬蚕桑文化,祈祷蚕桑丰收,德清县新市镇自1999年起,已经举办了20届蚕花庙会。如今,德清东部小镇新安,用围巾“围”起了整个地球,新安围巾畅销全国,占据义乌围巾市场份额的80%,甚至成为了中东、欧美、日韩等高端市场的“香饽饽”。
|
||
德清丝绸
|
||
5.竹茶之地
|
||
竹子在德清早有广泛种植,无论是西部的深山野坞,还是平原水乡的房前屋后,到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竹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语,说出了竹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竹子的种类很多。德清主要的竹种有毛竹、淡竹、刚竹、早元竹、哺鸡竹等。
|
||
茶叶也是德清特产之一,德清西部山区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产。县境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便有“浙西,以湖州上……生安吉、武康二县山谷”的记载,及宋尤盛。明清以后,茶叶产区扩大。至民国时期,茶叶产量已相当可观。莫干山区是德清茶叶的主要产区。莫干山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被列为上品。这里农民历来注重茶树栽培和茶叶的采摘、制作,成功地生产出了“黄迥云雾”“南路炒青”“青龙茶”“龙山翠峰”“雨前春”“雨花春”和“莫干山云露”等地方名茶。这些茶均以色翠、香永、叶厚、味醇而享有盛誉。
|
||
莫干山茶园(德清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
||
(三)德清珍珠: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1.系统特征
|
||
(1)悠久的养殖历史
|
||
叶金扬的附壳珍珠培育方法阐明了附壳珍珠形成的原理,比由自然界异物偶然进入蚌体而形成的珍珠更具有目的性,得到的珍珠数量更多。德清珠民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珍珠养殖相关的水环境选择、母蚌选择、珠核制作、插核、养殖、取珠、加工等技术体系并代代相传。在传统珍珠养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河蚌育珠技艺,主要采用取河蚌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之法,是传统养殖技术的延续。目前的河蚌育珠技艺使“大、光、圆、艳”优质珠率大大提高,珠蚌成活率达95%以上。
|
||
(2)丰富的物种资源
|
||
育珠蚌的生活环境是水域,传统的养殖场地通常在自然河流、湖泊、池塘中。在蚌的生长环境中,有着大量的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鱼类、底栖动物甚至鸟类等,形成了以水环境为依托的多物种系统,包含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德清县内水产资源丰富,养殖的主要有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鳊鱼、蟹等;野生类除鲦鱼、鳑鲏、鲫鱼、鲈鱼、鲇鱼、鳟鱼、鳜鱼、黑鱼外,还有鳗鱼、鳅鱼、鳝鱼、虾以及螺蛳、河蚌等。德清广阔的水域面积,优良的水质,特别适合河蚌的生长繁殖,养殖珍珠的蚌也有10多个品种。
|
||
(3)和谐的生态系统
|
||
德清的地形地貌特征,水网分布,以及水域周边的森林环境、人居环境、陆地条件等为育珠蚌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常年有水源保证,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有微流水,水质较肥沃,水面无水生植物,底淤泥较少,水深在1.5米左右,水质酸碱度适中。在水环境中,蚌与其他物种的共生关系、竞争关系、捕食关系,蚌与水质变化关系等均达到平衡,整个生态系统能量转换和物质交流相对稳定,形成了和谐的生态系统。鱼、蚌均生活在水中,利用共生原理,在池塘中进行混养,可实现优化生产结构,以鱼带蚌,以蚌补鱼,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鱼珠双丰收。
|
||
(4)朴素的地域文化
|
||
德清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农业文化,流传着众多的传说、民歌、谚语,保存了众多的农业工艺以及乡风民俗,它们深深地根植于民间,代代相传,延续着德清人民朴素的文化传统。以“放鱼秧”“请财神”“拜塘头五圣”“吃鱼汤饭”等为特色的传统民风民俗以及纪念叶金扬的相关活动,形成了德清珍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珍珠文化作为德清众多农业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既充分体现了德清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展现出德清人民充沛的创造力和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
|
||
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
|
||
(5)完整的产业链条
|
||
德清形成了从河蚌养殖到加工成珍珠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河蚌的蚌肉可以食用,味道鲜美,蚌壳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装饰品和首饰,珍珠饰品的加工制作,更是促进了整个珍珠产业的良性循环。2016年德清珍珠深加工总量近100吨,占全国淡水珍珠总产量的10%左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深加工基地,珍珠养殖与深加工年产值超50亿元,带动就业人员近万人。同时,优美的生态环境、浓郁的珍珠文化气息和健康的生态产品促进了区域休闲农业的发展。
|
||
2.遗产价值
|
||
德清珍珠的养殖历史不仅融入到德清的地域文化中,同时作为中国珍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重大。宋代叶金扬发明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是珍珠规模化养殖的开端,同时这项技术也远渡重洋,对欧洲等地的珍珠养殖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一是德清是世界淡水珍珠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发祥地。珍珠养殖技术发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从农业文化的视角看,德清珍珠不仅代表着一种水产养殖技术,而且还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体现着德清独特的水网利用系统和当地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活动的全部内涵。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从宋朝演变至今,是人水和谐发展的典范,许多先进的理念可为现代水产养殖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
||
二是德清珍珠文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类利用珍珠已有数千年历史,在中国古代,远至唐代的杨贵妃,近至清朝的慈禧,都是珍珠的忠实使用者;同时,关于珍珠的药用价值很多历史文献也有记载。我国古代先民对珍珠的成因和品质也有着科学、准确的认识,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地方民俗活动等均是我国优秀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我国珍珠文化、首饰工艺历史、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等也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
||
三是德清珍珠产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样板。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渔业生产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历史上德清曾大规模养殖珍珠,但并未出现水质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反而是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带来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德清的珍珠养殖业。从这一点看,传统的珍珠养殖技术对现代渔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
德清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以珍珠养殖及加工为主导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基地建设;以珍珠传统养殖技艺、河蚌品种资源和民间文艺保护为核心,加强德清珍珠文化的保护,可有效促进区域珍珠文化和产业的强势发展,实现遗产动态保护,并为世界其他类似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
||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牌
|
||
二 育珠之技——起源与传播
|
||
(一)河蚌育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
|
||
1.我国珍珠养殖历史考证
|
||
在我国古代,那些经常接触蚌贝的劳动人民,不论是在剖蚌取珠的工作中,还是以贝壳制造器物的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实践、观察,发现了蚌贝是不断地分泌一种液体来加厚它们的壳壁。因此他们想利用蚌贝这种天然本能来按照人们的意图生长,初步试验是用锡片或木片刻上痕迹,搁在蚌壳里面,经过一段时间,搁有锡片或木片的一扇蚌壳上就生长出了锡片或木片上所刻的痕迹。这项试验成功以后,不知又进行了多少次各种试验,珍珠养殖也就一步一步地由粗糙向精细发展。人们还将锡片或木片刻成菩萨、寿星等佛像的模子搁在蚌壳内,几年以后蚌壳里面就显出了菩萨佛像,这就是后来很有名的佛像珍珠。
|
||
虽然这些劳动人民富有敢于设想、敢于试验、敢于创造的精神,但是在旧社会里他们没有地位,也得不到任何人支持,不能在海边或河流中开辟一个养殖场,将搁有模子的蚌稳妥地保护在养殖场里。有的动过手术的蚌经常脱掉模片而逃走,被不知底细的人捞出后就有了祥瑞或怪物的传说。在我国古书中有很多这种记载。
|
||
如《南齐书·祥瑞志》载:“永明七年(489年)越州献白珠,自然作思惟佛像,长三寸,上起禅灵寺,置刹下。”
|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数逾数千万矣。忽有一蛤,椎击如旧,帝异之,置诸几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脱,中有一佛、二菩萨像。帝悲悔,誓不食蛤。”
|
||
唐苏鹗《杜阳杂编》载:“唐文宗皇帝好食蛤蜊。一日,左右方盈盘而进,中有劈之不裂者,文宗疑其异,即焚香祝之。俄顷自开,中有二人,形眉端秀,体质悉备,螺髻璎珞,足履菡萏,谓之菩萨。文宗遂置之于金粟檀香盒,以玉屑覆之,赐兴善寺,令致敬礼。”
|
||
宋洪迈《夷坚乙志》载:“溧水入俞集……挈家舟行。淮上多蚌蛤,舟人日买以食,集见必辍买,放诸江。他日得一篮甚重,众欲烹食……遂置诸釜中。忽大声从釜起,光焰相属,舟人大恐,熟视之,一大蚌裂开,现观音像于壳间,傍有竹两竿,挺挺如生。菩萨相好端严,冠衣璎珞及竹叶枝干,皆细真珠缀成者。集令舟人诵佛悔罪,而取其壳以归。”
|
||
从以上几个故事可以知道,我国在南北朝时就搞清楚了蚌贝壳内的珍珠层,是由蚌贝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所以才根据这种情况搁上模子让它形成佛像。后来隋、唐、宋各朝都有发现。可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和一些人对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始终是不明就里,认为是祥瑞。有的感到悲悔,将蚌贝放在庙寺供起来致以敬礼。直到南宋时期叶金扬发明了附壳珍珠养殖技术,佛像珍珠的规模化养殖才成为可能;到了清朝,佛像珍珠产量更大了,成为贵重的工艺品,各大城市都能偶尔遇到,有的搁在小绒盒或配上小木座陈列着赏玩。
|
||
清谢堃的《金玉琐碎》:“余于浙省得蚌,壳半扇生成观音佛像,兜髻珠缨,净瓶柳枝,善才童女,观音跏趺于莲座之上。毫无人工假借,皆从壳内坟起。陈受笙所得半扇乃古佛三尊,跌坐于莲台狮象背上,傍有阿南、迦叶二像。然皆不及屠琴坞于仪征以三十金购得半壳,乃十六应真驾云踏浪之像。虽云寰区之大,何物不有,然佛菩萨何取乎居于蚌壳,想其中别有天地,真不可以理测之。”由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佛像珍珠的产品越来越精巧细致,充分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巧。同时,由作者“真不可以理测之”可见,在佛像珍珠已经流通了一千多年时,还有人见到佛像珍珠后大惊小怪。
|
||
在佛像珍珠的生产过程中,培殖者并不满足于停留在这样的产品上,因为它一面是由蚌贝分泌的珍珠质包裹的佛像,另一面则是蚌贝的壳,并不是名贵的圆形珍珠。所以养殖者仍然不断地进行研究,并最终摸索出培养珍珠的方法。
|
||
宋庞元英的《文昌杂录》说:“礼部侍郎谢公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此经两秋,即成真珠矣。”这段话虽然出自礼部侍郎谢某之口,但由于他不是经常接触蚌贝的人,因此不可能凭空想出这套办法来。因为这个养殖方法不仅已经了解到必须先有物质进入蚌贝体内才能生产珍珠的原理,而且也掌握了进入的东西是圆形的才能生产圆形珍珠的规律。这显然只有亲身参与过捞蚌剖珠的人,才能将经过多次研究实践所得的经验传播到社会上。
|
||
清康熙时刘献廷撰的《广阳杂记》中说:“金陵人林六,牛仲云侄婿,玉工也。其人多巧思,工琢玉,言制珠之法甚精,碾车渠为珠形,置大蚌口,养之池内,久则成珠。”林六是玉工,也不一定熟悉蚌贝生活情况。除非他亲自解剖过珍珠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所说的“碾车渠为珠形”,与现在一些养殖所插的核是用砗磲磨成的具有一致性。
|
||
以上两书告诉我们,从宋朝到清初,我国都曾有人对培养圆形珍珠进行过研究,并且得出了合乎科学的养殖理论,有的还是现在养珠工作中必要的工序。但长期以来人工珍珠养殖事业在我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发展。
|
||
佛像珍珠
|
||
2.湖州珍珠养殖文献记载
|
||
湖州关于珍珠的记载,最早见于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三十三《舆地略·物产下》:“大观元年,乌程鱼山有渔者邵宗益,剖蚌见珠作阿罗汉,偏袒右肩,矫首左顾,现行脚相,发誓不复食蚌珠罗汉,今在慈感寺有郡人刘熹刻石记……”同时,《湖州府志》也有关于蚌的记载:“蚌为大蛤,其孚乳以秋,大小异种,武康刘志渔人熟之医于市,名曰水荣,蚌类甚多,其有珠者名曰溪蚌。”(大观元年为宋徽宗年号,即公元1107年。乌程,古县名,在今浙江湖州)。《湖州掌故集》载,慈感寺原在湖州城西北外,由唐乾元年间(758—760年)僧端法师建。南宋建元三年(1129年)郡人将慈感寺迁徙到潮音渡东。面对渡口,供奉观音及“巡江都司”。宋高宗时,寺有高僧梵隆,擅长绘画雕塑,作品以佛像、人物著称。他曾以青田小石塑成罗汉,放置在河蚌外膜下。隔年剖蚌得“珠光罗汉”上献皇上,从而得到高宗恩宠,赐予庵居。慈感寺20世纪80年代在建造潮音新村时已破残,后被拆除,沿用地名至今。
|
||
《湖州府志》关于珠和蚌的记载
|
||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见,早在1107年之前,湖州地区已有关于佛像珍珠的记载;从宋高宗时期(1107—1187年)高僧梵隆“以青田小石塑成罗汉,放置在河蚌外膜下”来看,当时的人们已经了解了珍珠形成的原理,意识到只有将异物放入贝壳和外套膜之间才能生产出珍珠。
|
||
乌程
|
||
乌程为古县名,公元前223年,秦朝改“菰城”为“乌程”,秦汉时期乌程县境非常辽阔,东至今平望,西含今宜兴,北止于太湖,南接余杭、萧山。早期的乌程县地域很大,人口却不多,从秦始皇统一到三国500年间,人口始终没有超过10万人。
|
||
三国时期,孙皓设置吴兴郡,乌程此后都为路、府、州治所。黄武元年(222年),吴分乌程、余杭置永安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永安县为永康县;太康三年(282年)改永康县为武康县;唐天授二年(691年),分县东17乡设武源县,景云二年(711年)改武源县为临溪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临溪县为德清县;1958年,德清、武康两县合并。1994年,德清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武康镇。
|
||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7年(982年),为庆祝钱氏吴越国的归顺,将湖州府乌程县东南一十五乡分出新置归安县,归安、乌程二县同城而治。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归安县,并与乌程县合并为吴兴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州市辖区。
|
||
(二)附壳珍珠:最早的规模化珍珠养殖技术
|
||
1.叶金扬与附壳珍珠
|
||
关于我国古代珍珠真正走向人工规模化养殖的记录非常少,反而国外文献关于我国古代珍珠养殖技术有较多描述。将这些记载整合起来就会发现,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南宋时期的叶金扬。叶金扬之所以为世人所知,是因为他进一步完善了珍珠养殖方法并实现了人工规模化养殖。叶金扬发明的珍珠养殖技术,后人称之为附壳珍珠养殖技术,主要是区别于现今的游离珍珠养殖技术。叶金扬附壳珍珠养殖方法是“将锡和其他金属的、木制的、骨质的浮雕放在蚌的贝壳和外套膜之间,经2~3年的养殖,即成”。这一珍珠养殖方法阐明了附壳珍珠养殖使用的模像材质、模像放置的部位以及养殖的时间,极具科学性。叶金扬发明的这一附壳珍珠养殖技术,既利用了高僧梵隆佛像珍珠养殖方法的原理,又实现了《文昌杂录》圆形珍珠养珠法的人工养殖,不仅可以生产佛像珍珠,还可以生产圆形珍珠,使得珍珠的规模化养殖成为可能,进而奠定了现代珍珠养殖技术的基础。
|
||
国外文献关于叶金扬及其附壳珍珠养殖技术的描述如下。
|
||
1853年,美国的麦嘉湖(D. T. MacGowan)博士在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ts发表了“Pearls and Pearl-marking in China”(《中国的珍珠和珍珠制造》)论文,文中详细介绍了附壳珍珠的养殖技术,并指出这一方法主要归于当地的一位祖先,他的名字叫Yu Shun Yang,生活在13世纪末期。为了纪念他的发明,后人为他建立了一座寺庙。
|
||
1856年,英国领事海格(F. Hague)在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 Ireland上发表了“On the Natural and Artificial Production of Pearls in China”(《中国自然及人工珍珠生产》)一文,文中进一步介绍了附壳珍珠的养殖技术,并指出该方法是公元1200—1300年间的湖州当地人Ye jin yang(叶金扬)发明的。为了纪念他,后人在一个距离湖州42千米的叫小山(Seaon Shang)的地方为他建立了一座巨大的寺庙,当时的寺庙现仍然存在,并且每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文中还提到当时的一本书中有关于养殖技术的细节记录,但它并不对外出售。
|
||
《中国的珍珠和珍珠制造》节选
|
||
《中国自然及人工珍珠生产》节选
|
||
考虑到海格和麦嘉湖于1851—1852年冬天结伴到湖州进行调查,他们掌握的基础资料应该是相同的,海格文章发表得晚,说法上可能更慎重一些,因此我们认为附壳珍珠养殖技术的发明人应叫Ye jin yang而不是Yu Shun Yang。
|
||
德国人伊丽莎白·斯特拉克(Elisabeth Strack)于2001年编译出版了一本名为Pearls(《珍珠》)的书籍,在“中国珍珠养殖史”部分写道:“珍珠养殖始于11至12世纪,但今天被人所熟知的养殖方法的发明者则出现在13至14世纪,他的名字叫余顺阳,来自湖州。当时的珍珠养殖中心是钟管(Chung Kwan)和十字港(Sian Chang Ngan)。它们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北部丝绸之乡——德清附近,距离太湖约50千米……约有5000个家庭通过养殖珍珠来增加收入。为了纪念这位珍珠养殖的发明人,后人为他建立了一座寺庙。寺庙每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这一传统一直持续到19世纪。”“约有5000个家庭通过养殖珍珠来增加收入”,说明当时的珍珠养殖已初具规模;而“今天被人所熟知的养殖方法”则表明,南宋叶金扬的附壳珍珠养殖方法并未失传,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今天具有广泛意义的现代人工育珠的基础。
|
||
Pearls节选
|
||
由以上表述可见,国外学者关于我国珍珠养殖技术的起源时间(11至12世纪)与《文昌杂录》记载的珍珠养殖法时间基本一致;关于附壳珍珠养殖技术的起源时间(13至14世纪),与麦嘉湖和海格的调查基本一致。说明我国作为珍珠养殖技术的发祥地及德清作为我国珍珠规模化养殖技术(附壳珍珠养殖技术)的发祥地从国内外文献资料均能得到一定证明。
|
||
这种将自然界珍珠的偶然形成转化成有意识的自觉培育过程,是古人的一大创举,具有重要的意义。叶金扬附壳珍珠养殖方法在当时的德清钟管和十字港一带得到了一定推广。为了纪念叶金扬对珍珠养殖技术的贡献,后人为他建立了一座寺庙(小山寺),寺庙每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由此可见德清在中国乃至世界淡水珍珠养殖中的重要地位。叶金扬对附壳珍珠的成功养殖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降低了采珠的危险性,更使得珍珠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而珍珠只有实现规模化生产,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才能突破身份和地位的限制,为普通百姓所拥有,从而造福于整个社会。
|
||
小山寺寺庙遗址
|
||
德清县洛舍镇,有小山一地,其在明代《嘉靖德清县志》中被记载为前山:“前山,在小山东南。”南宋时期的叶金扬在此地发明了附壳珍珠养殖技术,并在当时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造福了一方百姓。叶金扬死后,为了纪念他,后人在此地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庙宇,时至1856年庙宇依然存在,且当时每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现今为小山寺寺庙遗址。
|
||
小山寺寺庙遗址
|
||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叶金扬这个人名,目前有几种不同的称呼,除了本书提到的叶金扬、余顺阳外,还有一种叫法为叶纯阳。1925年法国人路易·布唐(L. Boutan)在所编写的著作La Perle(《珍珠》)一书中将叶金扬称为叶纯阳。“用软体动物生产珍珠,似乎是中国人比所有其他民族都走在了前面……中国人把珍珠制造工序的发现归功于湖州府的一位本地人,名叫叶纯阳,生活在公元13世纪末。他死后,人们在距湖州府40千米的小山,为他建立了一座庙宇……在浙江省(中国东部)的湖州府一带,也就是杭州以北75千米的一座城市,人造珍珠工场就设置在那里”。2004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惟灏在《湖州晚报》上发表了名为《德清是世界人工培育珍珠的发祥地》一文,文中也将叶金扬称为叶纯阳,“虽然书中所提到的湖州人叶纯阳并不一定是最早开始进行人工培育珍珠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叶纯阳系统地完善了人工培育珍珠的技术,并将它发扬光大、传之后世”。综上,不管是余顺阳还是叶纯阳,这些称呼指向的都是湖州府的某一个人,正是这个人开创了人工珍珠规模化养殖的新纪元。而这个人名之所以出现几种不同的叫法,可能是因为德清方言和普通话的发音不同,从而造成了音译上的不同,这才使得两个学者在同时实地考察之后发表的论文中对同一个人使用了不同的音译名称。
|
||
叶金扬像
|
||
2.附壳珍珠养殖技术
|
||
(1)植珠与养殖技术
|
||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德清附壳珍珠养殖的一般过程为每年四五月的时候收集褶纹冠蚌,先用小型竹签插入蚌壳将其打开,随后插入一些外物。黄铜、青铜、圆的鹅卵石片或者泥土都可以当做外物放进蚌体内。
|
||
完成以上操作后,将3匙勺的鱼鳞磨成粉末,与水混合后放入小型蚌体内,较大的蚌需要放5匙勺;将竹签撤掉,然后把这些蚌小心地放入十几米深的池塘。一般小型池塘可容纳5000只蚌,大型池塘容纳的数量更多。池塘水深不超过9~15米。每年向池塘施4~5次尿粪。通常10个月后,就可以把这些蚌从池塘中捞出来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蚌在池塘里多待一些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3年。
|
||
附壳珍珠养殖技术既可以生产象形珍珠(珍珠与贝壳融为一体),又可以生产半圆珍珠(珍珠的一部分与蚌壳相连)。半圆珍珠需用小型刀锯在尽可能靠近珍珠的地方将蚌壳切断,再将粘着珍珠的蚌壳部分去掉;去除珍珠内部的黄铜、青铜或者其他东西,然后灌入白蜡,形成圆形珍珠。极端情况下,蚌体可能会再次接受插种,以便生产出更完美的珍珠。
|
||
在附壳珍珠形成原理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象形珍珠培育技术至今仍有广泛影响。近代,江苏、上海、江西、福建等地又先后利用贝壳做浮雕,相继培育出造型新颖、色泽光亮、纹理清晰的各种形状的人物、花鸟、鱼和观音菩萨的象形珍珠,其中最大的佛像珍珠,长达10.5厘米,最宽处3.5厘米,最厚处1.1厘米,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核淡水珠。象形珍珠通常造型逼真,银光闪闪,栩栩如生,深受消费者喜爱,值得推广培育。
|
||
象形附壳珍珠
|
||
(2)饲养水域选择
|
||
育珠蚌的生活环境是水域,水环境不仅决定育珠蚌能否生存和生长,而且直接影响到养殖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对水域环境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古代太湖地区珍珠生产的规模及质量均相当好,应该与该地区优良的水环境有关。南宋时期附壳珍珠养殖技术能够在德清得到大规模推广,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当地的水环境适合珍珠养殖。
|
||
养殖珍珠通常要求常年有水源保证,养殖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最好有微流水(流速在6米/分钟以内),水质养分丰富,水面无水生植物,底质淤泥较少,水深在1.5米左右。水质符合育珠蚌快速生长的需要,具体地说,水的酸碱度以中性和偏碱性为好,一般要求pH为7~8.5。水体中无机盐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以碳酸钙结晶形式存在)。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另外需要在水体中有充足饵料和有机碎屑。由于育珠蚌没有主动摄食的能力,它只能靠鳃和唇瓣上纤毛的运动形成进出水流,经过过滤获得食物,这种被动的摄食方式使育珠蚌生长所需的营养完全取决于水体中饵料生物和有机碎屑的多寡。
|
||
(3)天然蚌的采捕与保护
|
||
各种蚌生活的环境有差异。人工采蚌受水温、水深的限制,常见的淡水采蚌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扒子法:扒子像手状,铁制,末端套接普通竹竿,长度依不同水深而定,采捕时,操持者坐在小船头,手握扒杆,将扒子伸入水底,缓缓移动探索蚌体捕捞。在狭窄的荡湾(塘),人可以站在岸边操纵。此法一般不受水深、水流影响,全年均能作业。二是脚踩法:在水位较浅的河道(荡)两侧,或水深不超过作业者身体高度的水面,人立于水中,以脚踩探蚌体而捕。此法在水位较高和寒冷季节不便进行。三是潜水法:作业者直接潜入河底,用手摸捕蚌体。此法在水深、水急和冬季期间操作困难。
|
||
珍珠贝资源需要保护的问题古人早有认识,《天工开物》记载:“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经数十年不采,则蚌乃安其身,繁其子孙而广孕宝质。”就是说,珍珠贝资源是有限的,过度采捕会造成资源枯竭。如果几十年不采,那么蚌可以安身繁殖后代,孕珠也就多了。古人资源保护较典型的案例有成语故事:合浦珠还。“合浦珠还”这个典故之所以流芳千古,就是因为孟尝敢于大胆拨乱反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恢复和保护了珍珠资源。
|
||
(三)世代传承:河蚌育珠技术的发展与传播
|
||
1.从自然捕珠到人工养殖
|
||
宋代附壳珍珠养殖技术对当时的社会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珍珠的规模生产成为现实,更是创造了一种社会行业,并促进了珍珠贸易及加工业的发展。德清钟管、洛舍、雷甸、新安和新市等乡镇的水网地带,是宋代以来天然珍珠和人工珍珠培育的重要产地和发源地。十字港、荷叶浦、钟管、新市等地是珍珠商贸的集散地。
|
||
明代,湖州地区的珍珠养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明代的伍载乔曾写道:“春水龙湖水涨天,家家楼阁柳吹绵。菱秧未插鱼秧小,种出明珠颗颗圆。”这里的龙湖就是现今湖州菱湖的别称,湖州菱湖位于湖州城南18千米,南邻德清县钟管镇。
|
||
清代,珍珠养殖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人工养蚌育珠已具规模,地方文献资料较完整地记录了各类育珠法。如清代金陵人林六介绍的珍珠养殖方法:“碾车渠为珠形,置大蚌中,养之池内,就则成珠,但开蚌口法未得其要耳。旧法用碎珠为末,以乌菱角壳煎煮为丸,纳蚌腹中,久自成珠。此用车渠,较为胜之。”
|
||
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种珠法”:“取大溪蚌,以清水半缸,贮放露天静处,二月中,取十大功劳(草药),洗净捣自然汁,和细药珠末,丸如黄豆大,外以细螺甸末为衣,漆合滚圆,晒干。启蚌壳内之,每日依时喂养药一次,勿误时刻。养药用人参、茯苓、白芨、白术各一钱,同研细末,炼密成条如米大,于干时重半分为率,养至百日即成珍珠。”
|
||
民国时,德清育珠技术相沿旧法。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版《德清县新志》物产篇有记载:“种珠:将鱼鳞捣烂,裹以五村后圩田中土搓圆,嵌于蚌壳内,蓄诸池,一二年后取出之似真珠,惟光浮质亲有底。近销苏浙远贩四川,独钟管人能为之。料珠:出六区八庄草塘,里内用广东白泥,料外以鳞捣烂浇之,烘以火加工如前,光足为上,销于广东、上海等处,胜于目矣。”德清延续古老河蚌育珠生产技艺,非一家独产单干,而是有一大片养殖户从事河蚌育珠生产,育珠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收入之一。所产珍珠销往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
|
||
民国《德清县新志》
|
||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把千百年落后的自然捕珠改成人工养殖。”1967年,德清县以沈志荣、高雪娥等为代表,继承并改良传统河蚌育珠生产技艺,开始大规模化人工育珠生产,并在“珍珠质量提高”“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技术”“三角帆蚌病毒性蚌瘟病防治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启我国现代淡水珍珠规模化养殖科学之门。
|
||
人工培育珍珠、人工孵化珍珠贝研究的成功使德清珍珠产业有了长足发展。1970年,全县插种河蚌1.5万只,获珠10.925千克,德清县第一批淡水珍珠采收成功。1971年,德清县人工繁殖三角帆蚌获得成功,育珠面积达1000余亩,插种人员183人,管理人员366人。1976年,德清建起国内第一家珍珠综合利用企业——珍珠粉厂。时至1985年,德清县繁殖小蚌873万只,插种26.42万只,产珠1431千克。20世纪70至90年代,德清县专业从事育珠女工多达数百人,育珠技艺娴熟,全国各地拜师学艺者纷至沓来。
|
||
三角帆蚌的养殖插种作业
|
||
到了20世纪末,我国的珍珠贝及养殖珍珠的研究和生产,基本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科研成果占世界领先地位,养殖珍珠的总产量和淡水育珠蚌的养殖珍珠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近几十年,中国的珍珠人已经不再单纯地进行珍珠养殖和生产,而是专注于珍珠深加工技术研究,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培养,延长珍珠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带动广大珠农致富。
|
||
珍珠深加工技术研究
|
||
2.从秘不外传到名扬海外
|
||
(1)传承方式独特的传统技艺
|
||
叶金扬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对德清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不仅解决了当时人们的生计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采珠的危险性,并使珍珠成为湖州及其周边城市的一项重要贸易品,整个城市都在从事这一贸易。关于附壳珍珠养殖技术,据海格发表的文章记载,当时一本书中有关于这一令人感兴趣技术的细节记录,但它并不对外出售。该技术出现在一篇重要的区域贸易的文章中,这里的贸易指的是垄断贸易,这种垄断主要出现在一些村庄或家族,其他的乡镇或者家族若要在叶金扬寺庙举行活动,就需要支付费用,还要对寺庙修补进行捐款。
|
||
另外,在德清县当地,曾有河蚌养殖及珍珠生产技术传女不传男的规定,这一民约在当时男权为重的社会中成为一种独特的传承方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妇女在男权社会的地位,使妇女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体现与尊重。
|
||
(2)欧洲对河蚌育珠的文献记载
|
||
叶金扬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同样影响了欧洲国家的珍珠生产。国外最早进行珍珠培育的人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1756年,林奈利用与佛像珍珠养殖技术相似的原理(即让珠贝分泌珍珠质附着在人造核上),在贝壳的外侧穿洞,将附在金属棒一端的石灰球插入贝体内处,5年后收获了有柄珍珠。但这种培育方法与中国最早的人工育珠技术相比,晚了约600年。对于林奈的珍珠培育方法,当时不少研究学者都认为他是受到了中国叶金扬的附壳珍珠培育方法的影响(或启发)。尽管林奈较早地培育出了有柄珍珠,但他的珍珠培育方法在很长时间内,并未为世人所知。1761年,林奈试图将养殖河蚌珍珠的发明卖与瑞典国王,然而却遭到拒绝,他的养殖珍珠方法,也未能广泛传播。直到1859年,林奈有柄珍珠培育的记录、报告和书信得以发表,世人才逐渐了解林奈对珍珠培育所做的贡献。
|
||
1772年,瑞典科学家格瑞尔对叶金扬的育珠方法进行了详细地观察和记录,并将这一技术带回了欧洲。格瑞尔在报告的开头提到:“中国的珍珠生产协会的人一直保守这个秘密,我从未见到有人将之发表。因此,很荣幸向皇家学会报告我在广东所了解到的珍珠生产情况。”由此可知,18世纪,关于中国人工育珠的方法,在当时还是秘密,没有资料可查,所以格瑞尔极有可能是第一个将中国人工育珠方法介绍到欧洲的人。
|
||
除了格瑞尔外,19世纪的旅行者也相继将佛像珍珠及其养殖方法带到欧洲,当时的旅行者描述了他们在中国所见的珍珠生成方法。1851—1852年冬天,英国领事海格(F. Hague)和美国的麦嘉湖(D. T. MacGowan)博士亲自到德清钟管和十字港进行实地考察、采访后写出的文章,详细介绍了钟管和十字港一带的珍珠养殖状况,并对叶金扬附壳佛像珍珠养殖的方法及规模进行了初步探究。
|
||
1867年,查尔斯·狄更斯在其创办的期刊《一年四季》中详细描述了中国附壳珍珠形成的过程:把由青铜制成的中国小型佛像放入大型珍珠蚌体,蚌体分泌珍珠质层将佛像覆盖。这一描述说明,此时的欧洲人对于中国附壳珍珠的形成方法已经相当了解。当佛像珍珠出现在欧洲市场时,极大地激起了欧洲人的好奇心,至今欧洲人仍认为带有佛像的珍珠是法力的代表,所以经常把它用在各种法器上,或者当做随身携带的护身符。由上可知,中国珍珠尤其是叶金扬附壳珍珠养殖方法很早就传入了欧洲各国,且对欧洲的珍珠及珍珠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
||
(3)日本对河蚌育珠技术的改进
|
||
清末,中国的珍珠文化传入日本,受我国附壳珍珠养殖方法的启发,日本开始了人工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1890年御木本幸吉在三重县神明浦开始珍珠养殖实验。经过3年时间成功获得5颗人工半圆形附壳珍珠,并于次年申请了半圆珍珠特许权,这标志着日本现代人工珍珠培育的开始。在半圆附壳珍珠培育的基础上,为获得正圆游离珍珠,1902年见濑辰平开始在三重县的矢湾展开了研究工作,随后西川藤吉也于1905年在三崎和福良开始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日本成为亚洲最早实现正圆游离珍珠培育的国家。日本的珍珠产业也由此得以迅速发展。
|
||
三 发展之基——经济与生计
|
||
(一)巨大的产业规模:珠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
||
1.世界珍珠看中国
|
||
(1)中国珍珠生产概况
|
||
中国从1958年开始试养海水珍珠,1961年在北部湾畔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人工海水珍珠养殖场。1964年人工插核珍珠开始批量生产,并在广东、广西两省兴办国营海水珍珠养殖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进行白蝶珠母贝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并在海南地区进行育苗和养殖生产;80年代开始掌握珍珠加工技术,90年代发展迅速,当时除了进行乌珠漂白、填充、防护珠层等加工外,还掌握了珍珠高档饰品、药用品加工技术。时至21世纪初,我国年产海水珍珠35吨,海水珍珠生产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和广西三省(自治区)。
|
||
我国淡水珍珠产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促使我国淡水珍珠业突飞猛进。中国淡水珍珠产量随时间的推移有阶段性的不同变化趋势。1972年,淡水珍珠产量达6.8吨,1980年为38吨。到了80年代后期,我国已经形成一批经济实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经济实体和淡水珍珠生产专业大户,90年代后期年产量达到800~1000吨。21世纪初中国淡水珍珠的年产量已达到1200吨左右,占世界珍珠产量的95%以上,居世界首位。2009—2010年,我国淡水珍珠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年产量达1800吨。之后几年时间,因环境保护需要,多地开始限制淡水珍珠养殖,产量明显下滑。目前中国的淡水珍珠产地主要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和四川等省,养殖面积约80万亩,其中浙江养殖面积约50万亩,产量约占全国的90%左右,产值超过6.5亿元。
|
||
中国淡水珍珠产量变化趋势
|
||
(2)中国淡水珍珠贸易概况
|
||
目前国内最大的淡水珍珠交易市场在浙江诸暨山下湖和江苏吴县渭塘。诸暨山下湖市场是集现代化养殖、加工、经销一条龙的市场,年交易量超过500吨,成交金额突破3亿元;吴县渭塘市场年成交量在200~300吨,成交金额近2亿元。江西万年县也是中国较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县之一,2011年该县珍珠养殖面积约3万余亩,年产珍珠122吨;2012年,该县获得“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的美誉。我国淡水珍珠的出口量也很大,每年可达400~500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欧洲及东南亚地区。大量的珍珠出口,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
|
||
珍珠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可以依靠珍珠产业致富。随着我国珍珠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持续繁荣。到2008年,我国珍珠企业突破了500家,从业人员近30万,并且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企业规模(表1)。
|
||
表1 2004-2009年中国珍珠企业状况详情表
|
||
2.中国珍珠始德清
|
||
(1)德清淡水珍珠养殖情况
|
||
德清是世界淡水珍珠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发祥地,历史上珍珠养殖及珍珠产业是德清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之一,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珍珠文化。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系统,其发展可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
||
一是传统的珍珠养殖阶段。叶金扬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阐明了附壳珍珠形成的原理,比由自然界异物偶然进入蚌体而形成的珍珠,更具有目的性,得到的珍珠数量更多。但从叶金扬发明附壳珍珠养殖技术并在德清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人们一直未能在育珠蚌繁殖技术和正圆游离珍珠养殖技术上有所突破,基本是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
|
||
二是高度发达的珍珠养殖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德清县以沈志荣、高雪娥等为代表,继承并改良传统河蚌育珠技艺,并在“珍珠质量提高”“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技术”“三角帆蚌病毒性蚌瘟病防治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启了我国现代淡水珍珠规模化养殖科学之门。此后,大规模化人工育珠技术得到广泛传播,珍珠生产迅速发展。
|
||
三是高污染的珍珠养殖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德清县当地居民珍珠养殖日渐萧条,德清县的珍珠养殖者已主要为外地商人,他们以高价租得水面后,在高密度养殖的同时,为促进珍珠的快速生长,向养殖水域投放大量的畜禽粪肥,更有不少养殖者,未采取任何消毒和发酵措施,便将畜禽粪肥投入水域,从而对水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德清县于2009年禁止外荡水域珍珠养殖,珍珠养殖面积急剧下降。
|
||
(2)德清珍珠产业发展概况
|
||
德清珍珠产业曾是德清县渔业生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早期的珍珠养殖方式对水质具有良好净化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20世纪80年代,德清县外荡养殖珍珠开始崛起,珍珠产量明显提升。1985年德清县年产珍珠1431千克,成为当年县内主要出口产品。1995年,德清县河蚌珍珠产量18250千克,产值506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珍珠产业化基地。随着德清珍珠产业体系发展势态的稳步提升,至2005年,德清珍珠年产量达到90476千克,当年德清珍珠产业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时期。同年,德清县的浙江欧诗漫集团公司的珍珠系列产品也荣获了浙江省农博会金奖的殊荣。德清县自1985年起外荡水域养殖面积稳定在3万余亩,2009年因外荡养殖珍珠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德清县禁止外荡水域珍珠养殖,珍珠产量直线下降。至2014年,德清珍珠产量只有260千克(表2)。
|
||
表2 德清珍珠产量变化
|
||
3.德清珍珠数雷甸
|
||
德清县雷甸镇的雷甸珍珠以其晶莹透亮、珠圆润滑的高品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有“中国雷甸珍珠”的美称,深受消费者欢迎。雷甸镇也成为浙江省闻名的“珍珠之乡”。
|
||
雷甸的珍珠生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个过程。1968年,德清水上实行“渔业改革”,由102户捕捞渔民组织了雷甸水产大队,当时很穷,向国家贷款14万元,才使黄婆漾、大海漾等水面养上了鱼,这批渔民也因此从捕捞转向养殖,改变了生产方式,并从水上以渔船为家逐步转向陆上定居。可是,当时渔民收入很低,劳动一天的收入仅为七角三分,远低于农民收入。怎样才能尽快富起来呢?1968年春,德清县农林局组织大队渔民去江苏参观河蚌育珠,回来后大队党支部选择青年渔民沈志荣等3人,参加嘉兴地区农业局举办的河蚌育珠技术培训班,并成立试验小组,由沈志荣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大队党支部书记沈法堂为了使人工育珠早日成功,又邀请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派技术干部来大队蹲点,配合试验小组一起进行研究。省、县水产部门也派了技术干部到水产大队,和他们一起进行人工育珠的试验。1973年,人工培育珍珠获得成功,质量一年比一年高,从而经济收入也成倍增加。1982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了1200元,可沈法堂不满足于现状,鼓励大家在珍珠生产上大胆创新。经过几年努力,沈志荣成功培育出栩栩如生的金鱼、鹦鹉以及小狗、小猫等多种形状的象形珍珠,并成了高贵的工艺品,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为国家挣得可观的外汇。雷甸培育的珍珠,质量一直保持全国领先的地位。依靠珍珠收入,大家又办起了珍珠工艺美术厂,生产项链、戒指等珍品;还有以珍珠为原料的化工厂及珍珠粉厂,产品都畅销国内外市场。
|
||
(二)精湛的利用技术:珍珠增值的必由之路
|
||
1.分级技术
|
||
珍珠与矿物质宝石相比具有独特的风格,生产过程主要依赖于蚌贝的“创造力”而长成,因此珍珠的品质千差万别。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其质量优劣的鉴别、品级高下的辨认,有着丰富的经验;并认识到珍珠的质量与产珠蚌贝种类有关,即使是同一区域的珍珠,也因水域不同而有质量上的差别。
|
||
古人认为“南珠色白耀者,为珠中上品,北海珠色微青者,为上品,色青如翠,其老色、夹石粉青,有油烟者,为下品”。品珠“以大小分两定价”,“身分圆而精光者价高”,这是后人王三聘总结了各家品珠标准而定下来的大、重、圆、净的原则。
|
||
沈怀远在《南越志》中说,珠有九品,为后人多加引述。但定为大品珠的围长却每况愈下。沈氏定的1.5~1.9寸为大品,明代陈继儒说的是“珠一寸以上曰大品珠”,到了宋应星说“自五分至一寸五分经(径)者为大品”。上品硕珠只能为帝王所专有。以重量而言,明代王士性说“重一钱为宝”,清初屈大均则说“重七分者为珍,八分者为宝,故曰七珍八宝”。论珠形与光泽,圆净为贵的原则比较一致。色光而不甚圆或虽圆而不光洁,质量都受到影响。就品种而言,其质量高下依次为珰珠、走珠、滑珠、螺珂珠、官两珠、税珠、葱符珠。以上是我国古代的分级原则,与现在的所谓圆、大、重、亮、洁已十分接近。
|
||
珍珠分级
|
||
珍珠的评价
|
||
珍珠的好坏评价基本上是以大小、形状、光泽、光洁度、色彩和匹配度为标准的。真珍珠和假珍珠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
1.大小
|
||
大小是评价珍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珍珠越大越稀少,越昂贵。“七分珠子,八分宝”,就是说七分大小的珍珠称为珠子,而八分大小的珍珠就成为宝了。
|
||
2.形状
|
||
“一分圆一分钱”“珠圆玉润”,珍珠越圆越美,这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大颗粒、精圆的珍珠,显现出如圆月的美感。配合光泽,则营造出朦胧的意境美。对称形状较好的异形珍珠如鸡心状、水滴形的,价值亦很高。
|
||
3.光泽
|
||
光泽指的是珍珠表面发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程度,反射光越明亮、锐利、均匀,映像越清晰,质量就越好。所谓“珠光宝气”是指光泽为珍珠的灵魂。无光、少光的珍珠就缺少了灵气。
|
||
4.光洁度
|
||
珍珠表面由瑕疵的大小、颜色、位置及多少决定其光滑、洁净的总程度。
|
||
5.颜色
|
||
淡水珍珠的颜色分为下列五个系列,包括多种体色:
|
||
(1)白色系列:纯白色、奶白色、银白色、瓷白色等;
|
||
(2)红色系列:粉红色、浅玫瑰色、浅紫红色等;
|
||
(3)黄色系列:浅黄色、米黄色、金黄色、橙黄色等;
|
||
(4)黑色系列:黑色、蓝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棕黑色、铁灰色等;
|
||
(5)其他:紫色、褐色、青色、蓝色、棕色、紫红色、绿黄色、浅蓝色、绿色、古铜色等。
|
||
淡水珍珠可能有伴色,如白色、粉红色、玫瑰色、银白色或绿色等伴色。
|
||
淡水珍珠可能有晕彩,晕彩划分为晕彩强、晕彩明显、晕彩一般。
|
||
颜色的描述以体色描述为主,伴色和晕彩描述为辅。
|
||
6.匹配度
|
||
匹配度是指多粒珍珠饰品中,各粒珍珠存在形状、光泽、光洁度、颜色、大小等协调性的程度。
|
||
7.珍珠真假识别
|
||
(1)手摸法:真珍珠手摸爽手,有凉快感,而假珍珠手摸滑腻,有温感。
|
||
(2)摩擦法:将两颗珍珠进行摩擦,真珍珠有明显的涩感,而假珍珠有明显的滑感。
|
||
(3)弹跳法:将珍珠从60厘米高处掉在玻璃板上,真珍珠反弹高度为20~25厘米,假珍珠只能反弹15厘米以下,弹跳力比真珍珠差。
|
||
2.加工技术
|
||
要使珍珠能贯串起来,常常要经过打孔或粘结的工序。将珍珠其中的一部分打洞(又称穿孔),固定在器物之上,以便装饰,这在古代文物里常见。北美的印第安人可能是用烧熟的铜丝、打火石制的锥打洞;中国、印度是用铁制的细钻打洞。古时打洞的目的:一是为了加工的需要如串珠等;二是改善某些珠的缺点(如一些小突起、小黑点珠,洞打在这些缺点上面,就能大大改善珍珠的缺点)。根据不同的需要,珍珠可打成全孔或半孔。全孔是在珍珠中心处贯通钻孔,又可分为打直通孔、横眼孔、中间孔。半孔是指孔只钻到接近中心部位为止。一条珍珠项链主要在量要轻,重量轻,价格便宜,销路就好;反之串珠重量重,价格高,销路就比较差。粘结技术在宋末元初人周密撰的《癸辛杂识》中有载:“垒珠相思子磨汁缀之(白芨亦可),则见火不脱。”宋应星(1637年)的《天工开物》记下了许多珍珠工艺技术和珍珠、珠玉等的资料,至清朝时为最盛。珍珠用作药物多用碾杵,加工工艺简单。
|
||
珍珠串珠
|
||
我国自古以来就能巧妙地进行珍珠加工,至今还有许多传说与珍珠加工有关。据传说公元640年,我国藏族祖先吐蕃人的杰出首领松赞干布命大相禄东赞,带着五千两黄金、数百件珍宝来长安求婚。唐太宗李世民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之前曾五难婚使,其一“难”是要他将丝线通过九曲珠从另一端引出。婚使涂蜜于线,用蚂蚁引线过了一关,《古今图书集成》所收东坡集注也说到此事。“有人得九曲宝珠,穿之不得。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之”,所传之事提早到春秋时期。要将一个径小不便操作而又质地硬脆的珍珠打出弯曲九次的孔,其工艺确实相当高超。宋更有专门从事钻珠的“散儿行”(《梦梁录》卷十三)。据唐代李殉说及,珍珠“欲穿,须得金刚钻也”,详细的操作过程不得而知。
|
||
孝端皇后凤冠(故宫博物院藏)
|
||
至今还有许多珍珠加工品成为珍宝保存下来。目前发现最早的宝饰物,是在苏州的一座古塔发现的,珍珠舍利宝憧,用3.2万颗珍珠编串而成,上面的珍珠颗颗玲珑剔透,灿烂晶莹,是世界罕见的珍宝;从明代万历陵墓出土的有,做工精细装有5000多颗珠宝的明凤冠,由1200多颗大小珍珠组成的珠宝佛塔;乾隆皇帝穿的龙袍,在石青缎面上先加五彩刺绣,然后用米珠、瑚珊串成龙、蝙蝠、鹤等花纹,极为华丽;有400多颗珠光莹韵的梅花盆景;有清代皇后的夏冠;后妃头上的钿口、面簪、帽罩、头簪等,慈禧的寿字旗袍,在每个绣上去的寿字中都要缀一颗大珍珠,共缀了80多颗,个个璀璨夺目,巧夺天工。这类器物,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保存得更多。
|
||
3.保养技术
|
||
珍珠美丽可爱,因为珍珠表面有光泽,加工成的珍珠饰品熠熠生辉,令人爱不释手,但如果珍珠饰品的使用与保养不当,珍珠就易变黄,色泽也变得暗淡,所以消费者应该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的知识,这样才能使饰物能保持得更美观,使用得更长久。珍珠中含有90%~95%的碳酸钙、5%的有机物质和0.5%的水分。水的含量虽然很少,但这少许的水分是极其重要的,珍珠的寿命就是靠它来维持。失去光泽而干枯的珍珠,就是由于失去水分的缘故,所以在使用和保养时应注意到这一点。珍珠饰品佩戴久后会变黄,这是消费者比较苦恼的问题。通常致使珍珠变黄的原因是由于人体分泌的油脂和酸性分泌物对珍珠的锈蚀和污染,或者由于经常接近高温、化学药品和接触化妆品的缘故,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注意。珍珠饰物长久使用后,慢慢会失去原有的光泽,或某些部位沾染了污垢,这样就该将它清洁一下。洗涤珍珠的方法很多,我国古人用“冬叶水”“马蹄汁”或“鸭唾液”等清洗,效果很好。
|
||
(三)多样的利用方式:全身是宝的珍珠蚌贝
|
||
1.药用美容
|
||
珍珠作为重要的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已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星。约成书于汉末的医书《名医别录》、梁代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海药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雷公药性赋》等历代医药古籍中都对珍珠的疗效有过明确的记载。时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辞典》均指明: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
|
||
由于蚌体能通过一系列生理活动,富集分散在水中的微量元素,将它们汇总到珍珠中,而珍珠中的许多微量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往往是人体缺乏而需要得到补充的物质,因此可以认为珍珠是人们理想的微量元素供应物。珍珠中含有很多元素,除含有钙38.82%、碳12.57%、氢0.34%、氮0.52%外,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我国历代用珍珠治疗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配制了各种中成药及复方制剂至少有二十多种,如珍宝散(《丹台玉案》)、油蜡膏(《本草纲目》)、珍珠丸(《本草泪言》)、珍珠散(《太平圣惠方》)等。
|
||
《名医别录》首次记载了珍珠可以美肤:“敷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明代《本草纲目》中对于珍珠的美肤功效也有所记载:“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除面暗。”现代科学研究同样表明,珍珠在美容养颜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
||
美白:珍珠所含氨基酸及锌、锰、铜等微量元素,能促进人体自身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帮助清除自由基,并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此外最新研究发现珍珠中的多肽类成分,能抑制内皮素对黑色素细胞造成的刺激,从源头阻断黑色素生成。
|
||
保湿:珍珠所含氨基酸与人体天然保湿因子(NMF)组成相似,能被肌肤有效吸收,强化肌肤保湿机能。
|
||
净化:珍珠能通过内外两种方式净化肌肤。外部:亚微米级的珍珠粉体能吸走肌肤表面污垢以及多余油脂;内部:珍珠所含活性成分能复合作用于肌肤,促进细胞代谢,帮助清除包括自由基在内的多种有害物质。
|
||
修护:珍珠中的镁、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镇静舒缓肌肤,甘氨酸、甲硫氨酸等营养成分则能促进细胞生长及分裂,使肌肤回复弹性与光泽。
|
||
抗衰:珍珠的抗衰机理非常复杂,目前已知的作用包括:帮助肌肤清除自由基等有害物质,防止细胞受损;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及分裂,强化肌肤屏障功能;促进真皮层胶原蛋白及弹力蛋白生成,延缓皱纹与皮肤松弛的出现。
|
||
2.珍珠饰品
|
||
珍珠作为首饰起源很早。《格致镜原》引《妆台记》的记载说:“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疾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凤髻。”根据这条记载,珍珠作为首饰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秦汉以后,以珍珠作为首饰的现象更普遍了,皇帝、后妃、宫中侍女、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头上都有珍珠饰物。时至今日,珍珠仍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饰品。
|
||
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长簪(故宫博物院藏)
|
||
珍珠胸针
|
||
不但首饰用珍珠,服饰也用珍珠。《汉书·霍光传》记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珠襦是用珍珠缀成的短袄。当然皇帝穿朝服时,更要利用珍珠装饰。在古代鞋子也经常要用珍珠装饰,在很多古籍中都有所记载,如《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记有“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白斛金陵春”等。至今,在故宫珍宝馆中还可以看到有相当数量的珍珠镶嵌在帝王后妃们的穿戴上。
|
||
珍珠龙袍
|
||
世界著名的十大珍珠
|
||
1.普林塞萨之珠:来自菲律宾巴拉望岛的一位渔民捕捞巨蚌时意外发现的一颗巨型珍珠。该珍珠宽30厘米、长66厘米左右,重达34千克。据专家估计,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珍珠,价值约1亿美元。由于渔民对其价值一无所知,这颗巨型珍珠被渔民藏于床下长达十年之久,直到公开展示后才被命名为“普林塞萨之珠”。目前该珍品存放于菲律宾普林塞萨港旅游局。
|
||
2.老子珠:又名“真主之珠”,长241毫米,宽139毫米,珠重6350克,于1934年5月7日采收于菲律宾巴拉望海湾中。此珠当时价值高达408万美元,现存于美国旧金山保险库中。
|
||
3.亚洲之珠:珠长径约100毫米,短径60~70毫米,珠重达121克。1628年在波斯湾被采到。当时波斯国王蒙乌尔将其买下,并命名为“亚洲之珠”。之后另一位波斯国王送给了中国乾隆皇帝。
|
||
4.希望之珠:长径50.8毫米,最小部位周长为82.5毫米,最大部位周长为104.3毫米,珠重117.10克,最早为伦敦某银行家收藏,后来据说被藏入英国大不列颠国家历史博物馆。
|
||
5.奥维多珍珠:1520年有人在巴拿马买到一颗大珍珠,重26克拉或5.2克,传说当时有人用珍珠重量的650倍纯金交换。该珍珠又称“莫来勒斯珍珠”。
|
||
6.拉帕雷格林纳珠:重量为134格令[1],即43.4克拉或8.7克。1560年发现于委内瑞拉。最初赠给西班牙菲利浦二世,到1734年因王宫失火下落不明。
|
||
7.卡罗塔珍珠:又名“墨西哥女皇珍珠”,其形状为精圆,重量为86格令,即27.9克拉或为5.6克,这是一颗品质极为优异的天然野生珍珠。相传这颗珍珠曾为墨西哥女皇卡罗塔所有,故而得名。
|
||
8.查理二世珍珠:1691年发现,因赠给英国查理二世皇帝而得名。其重量为28克拉或5.6克。
|
||
9.珍珠女王:一颗非常漂亮的东方珍珠,重达27.5克拉或5.5克,已于1792年与法国王室的珠宝一起被盗。
|
||
10.摄政王珠:呈卵形,重量为84.25克拉或16.85克,于1887年出售。是曾经属于法国王室的一颗大珍珠。
|
||
根据国家珍珠标准,按养殖珍珠质量因素级别,将用于装饰的养殖珍珠划分为珠宝级珍珠和工艺品级珍珠两大级别。只有符合珠宝级的珍珠才能用作珠宝首饰,其余的则被用来做工艺品。
|
||
欧诗漫珍珠王冠
|
||
欧诗漫珍珠宝船
|
||
3.蚌肉利用
|
||
河蚌生产珍珠的同时,河蚌肉也是饮食佳品之一,不仅富含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益于人体营养的吸收。蚌肉所含矿物质、维生素及氨基酸,在种类、数量上完全符合人体的需要。蚌肉不但可以取食,而且其营养价值也较高。蚌肉可食部分中含丰富的钙质,可以补充植物性食品所缺的钙,有助于人类骨骼的发育。
|
||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蚌肉,甘、咸、冷,无毒。”即蚌肉性寒,味甘、咸。蚌肉具有止渴,除热,解毒,去眼赤的作用。蚌汁常用于除痔肿,治痔疮、脱肛、肿痛。河蚌肉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的作用。河蚌中富含磷,具有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作用。河蚌中还富含钙,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河蚌能解乙醇毒性,并能解酒后使毒素迅速排出体外;可解酒后头痛脑涨、脸红等症状;缓解酒精在胃内吸收,保护胃黏膜。河蚌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
||
河蚌肉比较韧、有嚼劲,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不过蚌肉性寒,对脾胃虚寒、腹泻便溏之人忌食。一些河蚌身体里生有寄生虫,食用的时候必须彻底煮熟。河蚌制作方法多样,适合烧、烹、炖。剖取河蚌肉时需要一定的技巧,先用左手握紧河蚌,蚌口朝上,再用右手持小刀由河蚌的出水口处,紧贴一侧的肉壳壁刺入体内,刺进深度约为1/3,用力刮断河蚌的吸壳肌,然后抽出小刀,再用同样方法刮断另一端的吸壳肌,打开蚌壳,蚌肉即可完整无损地取出来。
|
||
4.蚌壳利用
|
||
(1)制作贝雕
|
||
贝壳形成之自然色彩、色层、形态、形质等均可施以雕刻或加工利用。我国用贝壳制作装饰品,历史久远。我国古代的建筑、家具和陈设上也经常用贝壳来装饰;贝壳在近代工艺上的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如制高级纽扣的原料,雕刻用的良材;新中国成立后还利用贝壳的正反面颜色及中间的潜伏色镶制成各种工艺美术品,如果盘、台灯、挂屏等,甚至把徐悲鸿的“马”、吴凡的“蒲公英”临摹得惟妙惟肖。
|
||
(2)制珍珠核
|
||
贝壳和珍珠系同原物质,不但珠层与贝壳质珠核密接牢实,不易脱落或松层;同时二者的比重也接近。用作制核的贝壳有背瘤丽蚌、三巨丽蚌、猪耳丽蚌等数种。它们的壳质肥厚且坚实,能制出大中小各种规格的珠核。另外,还有角月丽蚌、多瘤丽蚌和巴氏丽蚌等,也是制作珍珠核的好材料。三角帆蚌的壳质坚硬,比重与珍珠相近;珍珠层的厚度大,所制珍珠核,质白细腻。但三角帆壳厚度比背瘤蚌的薄,因此,只能利用三角帆蚌生产2~4毫米直径的小型珠核。
|
||
贝雕
|
||
(3)珍珠层粉
|
||
育珠蚌的珍珠层,与珍珠是同源,都是珍珠蚌的外套膜表面细胞不断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故其所含成分与珍珠大体相同,主要成分是钙和多种氨基酸,还有少量金属元素等。其中的角壳蛋白含有人体能合成和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等。角壳蛋白经酸水解的氨基酸,大部分参与人体酶系统的新陈代谢,增长人体细胞ATP(三磷酸腺苷)酶的活力,调节血液酸碱度,十分有益于人健康,尤其能延迟衰老。
|
||
蚌贝制的珍珠层粉在医药上的作用基本同于珍珠粉,具有安神定惊、清热益阴、明目解毒、消炎生肌、止咳祛痰的功能,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失眠、神经衰弱、肝炎、咽喉肿痛等症;对赤眼、湿疹、刀伤、水火烫伤、肌肉外伤、痔疮、子宫颈炎、子宫糜烂等内服外用相结合疗效更为显著;对高血压、癫痫、风湿性心脏病、胰腺炎、膀胱炎等症也有一定疗效。珍珠层粉可制成片剂和丸剂,亦可和其他中成药制成复方。
|
||
(4)其他利用
|
||
蚌壳在工农业生产上用途极广。珍珠蚌经煅烧而成石灰,可供建筑之用。蚌壳含碳酸钙90%以上,是制电石(CaC2)的良好材料。珍珠蚌壳以粉碎机强力打碎磨细,可供作家畜、家禽、鱼类词料之用。蚌壳含有大量碳酸钙,是良好的钙质饲料,禽畜饲料中如钙质缺乏,会引起禽畜生长不良,可能产生软骨病或引起肢骨及肋骨变形,有的大家畜在缺乏钙的情况下,产生痉挛症,母畜产仔后因缺钙而易瘫痪,家禽缺钙下软壳蛋,鱼类缺钙则易发生弯体病。饲料中经常辅以蚌壳粉,对以上禽畜缺钙引起的病症,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其繁殖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增加乳汁和多下蛋等。蚌壳除以上用途外还可作肥料,蚌壳粉加过磷酸钙、硫酸铵及堆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料,肥效较好。
|
||
四 和谐之美——生产与生态
|
||
(一)粮桑鱼畜循环利用
|
||
(1)具有经常维持养分平衡的作用
|
||
每年从鱼塘向基面戽泥花和上大坭时,带有大量有机质和养分到基面上去,使基面经常保持一定肥力。每逢降雨,基面有机质和养分又随径流回到鱼塘去,鱼塘又获得养分补充。同时鱼塘经过光合作用又可产生大量浮游生物作为鱼的饲料。
|
||
(2)具有自动调节水分能力
|
||
每年从鱼塘戽坭花上基面时,泥花含泥75%,含水分25%,可以使基面保持一定水分。
|
||
(3)不断促进土壤更新
|
||
基面泥沫随着径流流入鱼塘,沉积在塘底,成为塘泥的一部,如果不及时清理,塘泥淤浅的结果,不仅使鱼塘养殖量减少,且消耗水分的溶解氧,影响鱼的生长,因此每年要上大坭、上泥花到基面去,不仅可以增加基面的养分、水分,同时对塘坭和基面的土壤也都起到更新作用。
|
||
(4)能起调节旱涝作用
|
||
基塘结构的形式是呈凹形的基水相连,基面隆起,不会受浸,而作物遇旱情,可以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使根系获得鱼塘水分的调节;雨季如遇洪水,鱼塘也有一定蓄洪作用。
|
||
(5)增加系统稳定性
|
||
基面和鱼塘把多种生物聚在同一单位土地上,组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能生产多种产品,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在产量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起补充作用,保持较稳定的经济效益。
|
||
基塘系统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二者是不可分割、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核心,也是驱动一切生命活动的齿轮。
|
||
基塘系统的能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能输入基塘系统主要通过三条途径:第一条,基面作物吸收了投射到基面上的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加以固定;第二条,鱼塘里的浮游植物吸收进入水中的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加以固定;第三条,固定于饲料中的太阳能从外系统输入鱼塘。通过上述三途径进入基塘系统的太阳能,在各个组成成分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着一系列的能量交换,伴随复杂的食物链,构成了复杂的能量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途径输出到系统外。
|
||
参与基塘生态系统物质流的所有元素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基本元素,也是生物细胞分子结构中蛋白质和氨基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在生命活动的各种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
基塘系统
|
||
基塘系统是由水陆资源组成起来相互作用的水陆立体种养体系。这个系统结构完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发展,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资源更新能力强,在生产上具有永续能力作用,塘鱼需要基面提供饲料,基地需要塘泥维持肥力。当塘鱼饲料吃完了,获得基面饲料补充,基面肥力被作物吸收后,获得塘泥补充。如果是基面和鱼塘经常保持一定的肥力,使基面的作物和塘鱼紧密联系起来协调发展,这是一个较完整的食物链系统,一个良性的营养物质循环系统和能量流系统,基面作物和塘鱼本身也自成系统。
|
||
以桑基鱼塘为例,该系统是由桑、蚕、鱼三大部分构成,而桑、蚕、鱼本身也各自成系统,因此桑基鱼塘是由大小循环系统构成、层次分明的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系统的运行是从种桑开始,经过养蚕、进而养鱼。桑、蚕、鱼三者联系紧密,桑是生产者,利用太阳能、二氧化碳、水分等生长桑叶,蚕吃桑叶而成为初级消费者;鱼吃蚕沙、蚕蛹而成为第二消费者。塘里微生物分解鱼粪和各种有机物质为氮、磷、钾等元素,混合在塘泥里,又还原到桑基中去。微生物是分解者和还原者,因而这个循环系统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是比较明显的,各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其他类型的基塘系统虽然程度不同,但都是由基塘两个子系统构成的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
||
桑基鱼塘(王斌/提供)
|
||
(二)互利共生立体养殖
|
||
(1)控制水华、提高透明度
|
||
河蚌和鱼类能够过滤大量水体,通过鳃、唇瓣、纤毛的过滤作用摄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同时,河蚌还能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如氨基酸、脂类等)改善水质,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降低叶绿素含量,从而有效地控制水华,提高水体的透明度。研究表明,与无河蚌的水体相比,养殖河蚌的水体在短时期内,其叶绿素含量降低了57.5%,水体透明度提高了7~8厘米,而在较长的时期内,河蚌能够大量地消除池塘中的悬浮物和叶绿素,从而进一步大大地提高水体透明度(从原来的26厘米提高到80厘米)。
|
||
(2)富集重金属、改善水质
|
||
河蚌本身的器官(如斧足、鳃、肝脏、肠道和生殖腺等)能够吸收和富集水体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如铭、铅和铀等),从而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有明显的净化能力,研究表明,在持续处理12天的情况下,河蚌养殖能使水体铭、铅、铀含量分别下降83%、77.6%和72%,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
|
||
(3)利用营养元素、净化水质
|
||
河蚌和部分鱼类以浮游藻类为食,而藻类的生长需要利用水体中大量的营养元素;同时,河蚌和鱼类又可以通过自身的排泄作用,将水中的溶解态的营养元素转移到水体底泥中供底栖硅藻利用,从而降低水体营养元素的浓度。此外,河蚌的滤食及排氨作用改善硝化细菌的基质条件,提高硝化细菌的密度,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了总氮的去除率。研究表明,与投放有机肥的养殖方式相比,立体生态养殖降低水体的氮、磷、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含量分别为67.3%、73.2%、38.1%和15.5%,水质明显提升。
|
||
(4)河荡水源涵养
|
||
河荡资源不仅可以成为天然的蓄水系统,具有蓄水调洪的功能;同时作为一种长期存在、有着丰富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往往与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有着直接的水文联系,可以起到补充地下水的作用。在多雨或涨水的季节,过量的水被河荡储存起来,直接减少了下游的洪水压力。然后,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里,再慢慢地释放出来,补充给河流或下渗补充地下水,有效地缓解枯水期河流缺水或断流的问题。
|
||
(5)河荡气候调节
|
||
由于水的热容量小于地面,吸热和放热都较慢,所以河荡环境中气温变化较为缓和,而干燥的地面上气温变化则较为剧烈。河荡湖泊通过水平方向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使其周围的局地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点,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其距离愈近,影响愈大,对极端最高气温也有调节作用。河荡淡水湿地生态系统通过与周围的水汽交换,增加周围地区的空气湿度。特别是5~9月影响十分明显,冬季影响较弱。通过蒸发,河荡可持续不断地向大气输送大量的水气,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区域气候,降低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
||
(三)稻鱼共生复合经营
|
||
1.稻鱼共生
|
||
稻鱼共生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稻田养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增加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大大减少了系统对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作为一种典型的农田生态系统,水稻、杂草构成了系统的生产者,鱼类、昆虫、各类水生动物如泥鳅、黄鳝等构成了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
||
稻鱼共生系统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使系统自身维持正常循环,不需使用化肥农药,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另外,稻鱼共生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实现系统内部废弃物“资源化”,起到保肥和增肥的作用。有分析表明,稻鱼共生系统内磷酸盐含量是单一种植系统的1.2倍,而氨的含量则是单一种植系统的1.3~6.1倍。另外,系统中的鱼类还可松土,提高土壤通气性,改善土壤环境。
|
||
2.稻鳖共生
|
||
稻鳖共生是以水田(池塘)为基础,以水稻和鳖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充分发挥稻鳖共生的除草、除虫、驱虫、肥田等优势,实现有机、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甲鱼和水稻生活在一起,像是回归到了野生环境。甲鱼可以躲在水稻丛中玩耍,吃的“野东西”更多了,稻田里、水稻叶上的虫、蛙、螺、草籽等,这都是以前在单纯的养鳖池里吃不到的天然饲料。对于水稻来说,鳖的粪便以及池塘里的氨基酸作为水稻种植的化肥,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药,提高了大米的品质。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基地,从1999年起就开始了连续的稻鳖轮作试验,从2010年起又进行稻鳖共生试验,通过50多种不同模式的试验和对照试验,摸索出了多种成功的稻鳖轮作与共生模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得到了农业农村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等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
||
3.稻虾共生
|
||
稻虾共生即在稻田需要排水整田、插秧时,于4~5月稻田中为投放的幼虾或留存虾准备一个宽敞、充足的藏身水域。等整田、插秧完成后,再放水,把沟里的幼虾引放到稻田里让其继续生长。待到8~9月的时候,这些幼虾便长成了大虾,不仅增加了产量,还解决了秋季没虾吃的问题。为了养虾,在稻田中挖了许多沟渠,虽然减少了稻田的总面积,但是从稻田的亩产值来看,运用“稻虾共生”技术的稻田,其产值从2000元,提高到了45000元。稻田养小龙虾需要开挖总面积17%的养殖沟,且一年只种一季作物,但通过冬季蓄水保持地力,再通过选用优良水稻品种、合理密植等方法,可保证水稻的有效分蘖、穗数和正常穴数,水稻产量比同等面积水稻增产许多。
|
||
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生态增值。由于青虾对农药十分敏感,稻田不能使用农药治虫;使水稻增产的过量化肥也会破坏龙虾的生存条件。因此,农民为了龙虾带来的高收入,克制使用农药化肥。这样一来,采用“稻虾共生”的立体生态技术,稻田不施农药,种出来的生态稻米完全达到天然无公害标准。稻田养殖沟里龙虾也是个体肥壮,绿色纯天然,深受消费者喜爱。
|
||
4.稻鳝共生
|
||
稻田土质松软,溶氧充足,水温适宜,营养盐类丰富,为黄鳝的生长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松软的土质给黄鳝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这种土质也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生长,稻田中的磷、钙、钾等营养盐比池塘和湖泊丰富得多,丰富的营养盐类是黄鳝生长育肥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稻田中存在大量的水生生物,这些水生生物绝大部分是黄鳝喜食的饲料,并且动植物有一定的搭配,能较好地满足黄鳝对动植物饲料的不同需要。
|
||
黄鳝的摄食、运动等行为有利于稻谷的生长。一是黄鳝摄食稻谷害虫,保证稻谷产量,减少除虫费用。水稻种植中的害虫一般要经过水体生活后再危害稻禾的茎叶,黄鳝可摄取浮尘子、叶蝉、卷叶虫和稻螟岭等水稻害虫。摇蚊幼虫、蜻蜓幼虫、龙虱幼虫、红娘华等都是黄鳝的摄食对象。黄鳝还可以消灭禾稻茎、叶、穗上的害虫,减轻其对稻谷的危害。二是黄鳝的爬行运动和摄取底栖动物的行为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减少农田中耕的用工。稻田中有一些水生生物生活在浅泥中,也有一些生活在泥表面。黄鳝摄食行为客观上可使泥土松软通气,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和土壤的通透性,从而促进稻禾分蘖和根系发育。三是黄鳝能为稻谷生长起保肥和施肥的作用。保肥是指黄鳝摄食底栖动物,这些生物的生长不同程度地消耗水田的肥料养分,因而在减少了耗肥因子的同时起到了保肥的作用。施肥是指黄鳝排泄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钙等营养成分,是稻田优质的肥料。
|
||
(四)多样物种繁衍生息
|
||
1.农业生物多样性
|
||
德清县境内农耕历史悠久,作物品种繁多。据清乾隆《武康县志》载:“稻、黍、稷、棵、粟、麦、麻、豆,各色诸种,凡浙中所产者皆全。”据1990年《德清县志》记载,全县农作物共有28科75属92种300多个品种。其中粮食作物5科11属12种;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分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粮食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番薯、玉米、黄豆、蚕豆等,以水稻为主,大小麦次之。据县农业局统计,新中国成立后曾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稻、麦品种有113个;豆类、薯类仍以传统的农家品种为主。水稻按类型可分籼、粳、糯;按生长季节可分早、中、晚;按生育期可分早、中、迟熟3种。
|
||
水稻种植(王斌/提供)
|
||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湖州农业在全国地位的写照。由于可耕土地的辟垦,水利的进一步兴修,稻麦两熟制的推广,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宋代湖州粮食生产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粮仓”。两宋时期,湖州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就是占城稻的引进和改良。据明崇祯《乌程县志》在提及占城稻时说:“早稻即占城稻,自宋真宗取于福建者,湖人因有占米之称,名曰早稻。”后经改良,使其能适应各种水土气候而成为不同品种,太湖流域的六十日稻、赤谷稻、金钗糯等都是占城稻的改良种,六十日稻又名早占城。到南宋时,占城稻的种植已很普遍。当时湖州水稻品种,据嘉泰吴兴志载,水稻中“占城稻”,已演化出许多早熟和早中熟的籼稻品种。粳稻(糯)中,不仅出现更多优质米、香米、宜酒米品种,而且提高了适宜于稻麦二熟栽培的中、晚熟品种的比例。明清时期湖州地区水稻品种发展极快,而且品种的类型也十分丰富,早稻、晚稻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早稻一般种在山区较多,主要是山区暖得迟,寒得早,生长期短,难于种植生长期长的晚粳稻。在平原地区亦有种早稻的,但因产量不高,所种为数不多,主要是为了解决青黄不接的缺口而种的。但总体上晚稻多于早稻,一是因为晚稻的产量和品质都高于和好于早稻;二是因为明清以来江南饮酒之风盛行,所以糯稻品种增多。明万历《湖州府志》所载的20个水稻品种,糯稻占7个。明弘治《湖州府志》载糯稻品牌有:胭脂糯稻、马鬃糯稻、懒晒糯稻、乌香糯稻、铁梗糯稻、赶陈糯稻、泥里变糯稻。万历《武康县志》在18个水稻品种中,糯稻占7个。同治《长兴县志》卷十七《物产》“糯之属”载:“乌香糯、珠子糯、赶陈糯、白糯、矮脚糯、戤塘青等品种。”道光《武康县志》卷五《物产》载:“大黄稻、小黄稻、中秋稻、矫赤稻、山白稻、赤谷稻(以上皆籼米,性少硬,早熟,其谷可蒸、可炒)。晚白稻、乌稻、红稑晚稻、金裹银稻(以上皆晚米,性少柔,迟熟,可为冬舂)。赤糯、湖西糯、长鬃糯、栗壳糯、胭脂糯、铁梗糯、菊花糯、乌香糯、懒晒糯(糯米必晒始变,此则不晒而自变)。”
|
||
2.森林生物多样性
|
||
德清县处于浙西北低山丘陵区与浙北平原区边缘,地势西高东低,属于北亚热带东亚季风盛行区,常年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德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很多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首选之地,同时也保存了600余株的古树名木。据初步调查,德清全县共有种子植物173科673属1236种,高等植物有50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榧树、榉树、野荞麦、野生大豆、鹅掌楸、凹叶厚朴、天目木姜子、香果树、野大豆、花榈木、黄皮树等。已发现野生动物有7大类1492种,其中常见哺乳类16个科40余种;常见鸟类27个科60余种;常见爬行类10个科24种;常见两栖类7个科10余种;常见鱼类15科84种。县内已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分别为朱鹮、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穿山甲、河麂、鬣羚、水獭、鸳鸯、苍鹰、鸢、雀鹰、猴面鹰、长耳鸮等。省重点保护动物12种,分别为山獾、中杜鹃、灰喜鹊、戴菊、黑眉锦蛇、滑鼠蛇、五步蛇、大树蛙、白鹭、夜鹭、红背伯劳、棕背伯劳。
|
||
朱鹮(德清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
||
根据2002年调查,全县古树名木共有628株,含26科41属45种,属于一级保护(500年以上)的有45株,二级保护(300~499年)的有76株,三级保护(100~299年)的有507株,名木1株。古树树种以香樟、榉树、银杏、榔榆为多。德清县古树名木的质量,总体上普遍较好,未见严重的破坏情况。德清县的古树一般以古寺道观的神灵树,坟山古墓前的祖宗树,村口大道旁的风水树和名山景区的观赏树为主。坐落于德清县南路乡碧坞村的碧坞龙潭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在浙北唯一的集中生长地,有17棵古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19.50米,胸径1.15米,堪称“红豆杉之王”。
|
||
红豆杉之王(德清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
||
德清县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热地带,青冈、苦槠栽培植被区。除农作物外,主要有次生草本植物、竹类植物、木本植物及人工栽培的用材林、经济林和四旁树木等。植被覆盖面积70%以上,分3个植被区。
|
||
低山丘陵竹、木、灌、草复合林区。在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地带,林下植被有高2米左右的禾本科芒草类、野竹类和灌木丛,地被物有苔藓、地衣及蕨类等,乔木层有松树、毛竹、硬阔;在海拔150~500米的山坡与高丘、岗地,植被有以毛竹为主的竹类植物,以壳斗科青冈、苦槠为主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此外,还有针、阔混交林,灌丛和灌草丛,以及人工栽培的松林、杉木林、金钱松林、茶叶林。竹子除毛竹外,主要是淡竹、石竹等。树种有水青冈、青冈栎、大叶青冈、苦槠、甜槠、紫楠、柃木、化香等40余科600余种。地被物以禾本科及蕨类植物为主,有白茅、野古草、芒草、狗脊、毛蕨、石松、地衣、苔藓等。在海拔50~150米的低丘缓坡,由于多次进行低产林改造,次生林减少,人工林增加。原有的次生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大都已被砍伐利用,被人工栽培的早园竹、水果、板栗、茶叶所代替。
|
||
平原人工栽培植被区。分布在海拔2~10米的平原地带,由于长期轮番耕作,原生植被大部分已被破坏或更替。现有植被以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及经济果木、绿化苗木、四旁树木为主,近年来路旁、水渠边遍栽水杉、香樟、银杏、湿地松、杜英、无患子等作为农田防护林、护路林。东部平原水网地区,农作物以稻、麦、油菜、蚕豆、绿肥为主,经济作物以桑为主。
|
||
湿地、滩地、河(湖)岸植被区。下渚湖、苎溪漾、洛舍漾、东苕溪、龙溪等湿地边的水泛地段及湖岸边浅水滩上,有芦苇及天然成长的枫杨、构树和人工栽培的水杉、池杉、桑等护岸林带。
|
||
3.湿地生物多样性
|
||
德清县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带,河港纵横,漾荡密布,多样的地理形态造就了县域境内水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境内河流浮游植物有8门55属,浮游动物有75种。底栖动物约有26种,以螺、蚬为主要优势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9种,以芦苇、苦草、眼子菜为主要优势种。鱼类共有42种,隶属于7目13科36属,以鲤科鱼类最多,占总数64.29%;其次为鲈形目和鲇形目,主要分布于漾荡、江河、池塘和水库中。
|
||
自然外河水体中复杂多变的环境、较丰富的饵料生物,孕育了多样复杂的鱼类组成,有食植物性鱼类、食动物性鱼类,还有不少杂食性鱼类。主要经济鱼类有以浮游植物为主食的鲢鱼,以着生藻类为主食的银鲴、似鳊,以腐屑为主食的黄尾密鲴、圆吻鲴,以浮游动物为主食的鳙鱼、银鱼,以软体动物为主食的青鱼,以草食性为主的草鱼、三角鲂,以水生昆虫和虾为主食的鮠鱼、黄鳝,以鱼、虾为主食的鳡鱼、鲌鱼、鳜鱼、鲶鱼、鲈鱼、乌鳢,杂食性的有鲫鱼、鲤鱼、颌须鮈类等。
|
||
河蚌在动物分类学中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河蚌因具有两侧对称的两个外套膜和两个贝壳故名双壳类。目前据世界各国文献记载共有1000多种淡水蚌,在我国的江河、湖泊、沟渠、池塘中,亦有着丰富的河蚌资源,已经发现的蚌科共有15属140余种。德清水域面积广阔,水质优良,适合淡水蚌生长繁殖,自古便是珍珠养殖的重要地区。由于大部分双壳类的贝壳珍珠层薄、光泽差,所产珍珠品质低劣或因施术困难而没有利用价值,能用作育珠的种类较少,只有10余种。目前生产上用得最广泛、养殖珍珠价值最大的是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这两种河蚌,资源丰富,施术容易,珍珠产量高,质量好。
|
||
四大家鱼
|
||
在唐代以前,鲤鱼是最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因为唐皇室姓李,所以鲤鱼的养殖、捕捞、销售均被禁止。渔业者只得从事其他品种的生产,这就产生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它们都属鱼纲,鲤科。青鱼在水域底层栖息,主食螺蛳、蚌等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草鱼喜在水域边缘地带活动,以水草为食。鲢鱼栖息于水中上层,主食浮游植物。鳙鱼也喜欢在水中上层活动,以浮游动物为主食。这4种鱼由于食性和栖息习性不同,很适合混养在一个池塘里,能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和水域空间,养殖效益更大,因而成为我国传统性的养殖鱼类。在北宋时四大家鱼继续发展到更广泛的区域养殖,在长江、珠江的养殖逐渐兴盛起来。根据周密(1232—1298年)《癸辛杂志》记载,四大家鱼鱼苗的捕获、运输、筛选、贩卖已经达到专业化程度。而且,宋代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并迅速普及。混养技术不但充分利用了养殖资源,而且丰富了鱼户的产品结构,降低了生产的风险。直到今天,这4种鱼仍然是我国淡水养鱼的主体鱼。因为它们是人工养殖的鱼类,故称为“四大家鱼”。
|
||
三角帆蚌属蚌科,帆蚌属,是我国的特有品种,又名“翼蚌”“劈蚌”。壳大而扁平,壳质较厚,坚硬。壳后背缘向上突起,呈三角形状,故名。壳面黄褐色、壳顶部生长轮脉粗糙。壳内面珍珠层呈乳白色或紫色。壳体扁平,开壳宽度大,有利于育珠手术操作。斧足运动能力小,对插核、插片的敏感性小,因此排核、排片行为不强,固核率和固片率均很高。三角帆蚌的细胞小片离体存活时间较长,具有很强的“嗜核性”,因此不但移植成活率很高,而且增生成囊(珍珠囊)的速度快,多产优质珍珠。三角帆蚌在我国蕴藏量很大,全国各地的大型淡水湖荡,甚至水库均有分布。但自然产卵繁殖,仅限于具有交换性的大水体生态条件下才能进行。闭锁性水域的人工增殖,必须借助人工繁殖仔蚌苗,然后投放蚌苗。仔蚌在闭锁性水域条件下的生长速度依然很迅速。三角帆蚌所产的珍珠质量最佳,珠质细腻、光滑、色泽鲜艳、形状较圆,但珍珠生长比较缓慢。
|
||
河蚌标本
|
||
三角帆蚌
|
||
褶纹冠蚌的背缘向上扩展成鸡冠状,具特别明显的皱褶,因而称为褶纹冠蚌。贝壳较薄,壳体较膨突。壳皮层(角质层)带黄色,珍珠层也多带黄色,棱柱层中往往沉积有多种色素形成的色斑。褶纹冠蚌分布广泛,适应性也强,一年能繁殖两次,春季和秋季各一次,每次怀卵量高达数百万粒。褶纹冠蚌培育珍珠,成珠快,珍珠呈长圆形、白色或粉红;植片部位的壳间距大,产量高,但褶纹冠蚌的活动能力强,斧足伸缩活动范围大,所以排片与排核能力亦强;另外,中心部的外套膜很薄,贝壳较膨突,不便手术作业。珍珠分泌细胞虽然分泌力旺盛,但珍珠质粗糙,珠光也不及三角帆蚌的强。褶纹冠蚌分布比三角帆蚌广泛,除南方少数地区外,全国各地湖荡、河沟、池塘均有分布。
|
||
褶纹冠蚌
|
||
五 文化之丰——民俗与节庆
|
||
(一)传统民风民俗
|
||
1.岁时节日民俗
|
||
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旧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下午即取下灶君神马置门前饰有柏枝的竹架上,香烛、供品祭拜后,连棚朝天焚烧,谓“送灶家菩萨上天”。同日或二十四掸尘,同时,采购年货,杀猪宰羊,打年糕等。二十六至二十九,择日用猪头三牲“拜五圣”“请利市”;富家挂祖宗“真容”像祭祖,德清东部称“拜老爷”,西部称“拜阿太”,长兴叫“作年飨”。除夕前一天称“小年夜”,贴春联,不准洗衣服,以防湿衣服“过年”。除夕称“大年夜”,阖家聚餐,俗称“吃年夜饭”,雅称“辞年酒”。长辈给十六岁以下晚辈“压岁钿”(亦叫“百岁钱”),年夜饭需有剩饭,以示“年食有余”。从“吃年夜饭”始至春节期间,只准讲吉利话,不准讲凶煞语及与之谐音之语言。除夕深夜,(也有年初一晨)“接灶”,将新的灶君纸马供在神位上。至夜“守岁”,到子时(0时)竞放鞭炮,俗称“接年”或“接天”。农村多在黎明前放“开门爆仗”。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或“年初一”,雅称“履端”“元旦”。妇女起身较迟,称“困蚕花”;大人小孩起床换新衣裤新鞋袜;早餐前吃“开口果子”,后烧“顺风圆”;供灶君、家堂土地后,全家食用。湖州城里还有“走喜神方”之举,出门迎“喜神”,图个全年吉利。城乡间常有善男信女到附近庙里“烧头香”,祈福、许愿。出门拱手称“恭喜发财”。做客,又称“释年”,素有“十二月里理账,正月里理亲”的俗谚,年初一仅限邻闾之间走动,初二始出远门,初五、六前为做客高潮。做客揣礼,主人宴请。首次进门之客,必泡一盅白糖汤,端上来时说声:“甜介甜、甜一年。”继而一盅熏豆茶。年初四晚上,市区及各集镇大小店家及部分农户,备猪头三牲、香烛,礼拜接“路台财神”。凡有雇员的店家,雇员进出,均要在此晚揭晓。年初五,俗称“五路(财神)日”“开门发财”,较大的店家都在这天正式营业。上述旧俗,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消亡,有些添了新内容,赋予新含义,20世纪80年代后多有复旧。
|
||
元宵:又称“上元节”“灯节”。一般是农历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为期6天。以十五日元宵节为高潮,早晨阖家吃“灯圆”。灯有龙灯、狮子灯、马灯、鱼灯、十样景灯等,家家户户挂彩灯。大村庄一般有传统的灯队,挨村挨户去“调灯”。白天灯队逐户去送“灯帖”,上书某村“青龙吉庆”等,入夜锣鼓在前,灯队在后,依次调去。村里人要送“灯包”供点心。近郊农村有向城里赶会的传统;僻远水乡或山村,也向公认合适的村庄集中“调灯”。夜里,还有吃毛芋艿或熟风菱之俗。妇女偶有“请淘箩娘子”的活动。这天再祭拜一次祖宗三代的“真容”后,将“真容”收藏起来,称作“祭真”。过了元宵节,女眷开始回娘家或外出做客。
|
||
清明:旧时为祭祖扫墓的节日,一般有祠祭、墓祭、家祭等形式。祠祭为阖族入祠堂共祭,办社酒,乃至演社戏。新中国成立后,墓祭普遍,家祭次之。一般认为宜早不宜迟,新坟一定要提早两三天。墓祭备飨祭拜,往坟上培土,清除坟边杂草、灌木丛,悬挂飘白纸,新坟则挂飘彩纸。祭品中必有粽子,俗称“清明粽子稳牢牢”。如今新坟通常还供花圈。清明前后,旧时农家多在住房周围理沟修路,与邻居相通联,以防梅雨时节积水。除了扫墓、祭祠,这时节还流行踏青的风俗。清明前后,市民、学生结队外出郊游,俗称“远足”“游山”。
|
||
立夏:旧时城乡都过,以农村普遍,是儿童的节日,主要活动有烧野锅饭和秤人。烧野锅饭:在野外垒土灶,拾杂柴,捉鱼,任意采蚕豆烧饭煮菜,然后分食之。这天任意采豆,不以为“偷”。此外,立夏日必食豆腐,说是补脑;吃水乌菱,称可避乌蠓虫;山区吃“健脚笋”,称可健步;安吉农村家家做“立夏饼”。这些都针对儿童的。秤人:幼儿放在箩筐等盛器内,并加放几颗小石子,称为“石寿”。立夏日还忌坐户槛。立夏诸风今稍简化。
|
||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天中节。旧时家家户户门上张贴五毒符,中堂悬挂钟馗像。门口悬菖蒲、艾叶、柳枝条,认为可驱鬼邪;室内多以艾叶、野蓬蒿熏烧。城乡大户有喷雄黄酒,炭盆上撒芸香、百芷、苍术等,熏驱蚊蝇、蛇蝎。这一天城乡午餐食咸鸭蛋、黄鳝、黄鱼、蒜苗。成人饮雄黄酒;儿童以雄黄蘸酒点眉心,吃雄黄炒蚕豆,穿虎头帽、佩雄黄香袋;同时家家户户裹粽子及组织划龙船活动。今雄黄(有毒)已废,贴五毒符等也已废,其余习俗尚存。
|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或“放小鬼节”。旧时城镇僧家到了晚上临街做道场、置盂兰盆、放焰口;乡村则念佛,施食(送野羹饭),水乡放河灯,称为“照冥”,意即超度野鬼。同时,不论城乡,和尚挨家挨户送“规纸”,上有佛符,并有写着先考妣至太祖父母的姓名,祭祖后与纸锭、锡箔同时焚化。此俗新中国成立后废,80年代后,农村中又有所恢复。
|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系亲人团聚之节,故也称“团圆节”。晚餐酒肴丰盛,阖家欢宴。富家有焚香、祭月之举。一般家庭多吃月饼与菱、藕,共同赏月。农家夜饭多食芋艿,孩童置镜或面盆盛水以映射明月,叫做看“月华”。节前或节日,晚辈向长辈以及亲戚爱友馈赠月饼,其中寄子女必向寄父母送节礼。今此俗尚存。
|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重阳要登高,又曰“登高节”。旧时,湖州人游毗山、岘山、道场山等,长兴人登雉山、清明山,德清人登乾元(吴羌)山,武康人登城山、塔山等,含山附近登含山。市场上出售栗糕(“糕”与“高”同音)。乡村妇女采集野菊花晒干做菊芯枕,并选留部分泡茶。此俗城镇知识界较重视。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干部,常有组织地或自发结伴去登高。
|
||
冬至:俗称“亚岁”,并有“冬至大似年”之说。冬至前夕,俗称“冬至夜”。老人和孩子要早睡。冬至备飨祭祖。此前此后三日,浮厝(未埋之棺围砌砖瓦)、“接骨殖”入甏(俗称“捡黄金”)、迁葬或加高墓堆。
|
||
2.生产生活习俗
|
||
(1)生产
|
||
插秧:每年第一次插秧谓“开秧门”,结束插秧称“关秧门”。开秧门那天,挑第一担秧下田前,必先喊一声“老田公!”插第一株秧必倒插,然后拔起再顺插,说可避秧痂疯。“打秧”(抛秧)不能打中别人,因“秧”“殃”同音犯忌。如果插秧当天完不成,秧界棒应拔起平放在田里。插剩秧苗,应成把插在田边,不能乱丢。关秧门那天晚餐丰盛,收工比平时早,天晴则应在日落之前。新中国成立后,此俗逐渐淡化。
|
||
养鱼:旧俗以祈祷鱼塘平安,保佑丰产为主。养鱼户购买鱼种时,先祭龙神。船头上贴大红元宝、顺风大吉等吉利语。鱼花接到后,逢桥过庙讲几句祈祝语,以求旺发。在放鱼秧前要请“财神”,点香烛祈祷;请人用划楫等工具把池水搅浑,称“越浑越发”。中秋节要拜“塘头五圣”,供猪头三牲,点香烛祭祀。夏末秋初,鱼病旺发,须祭塘。捕获鲜鱼时,如请专业者围捕,则除付工资、请吃饭外,另应馈赠两条大鱼,同时,应邀请邻里亲友吃“鱼汤饭”。集体化时,以小队每户出一男主人吃“鱼汤饭”。
|
||
饲养湖羊:旧时,一般农家小羊出棚,就要请“棚头五圣”,在羊棚柱或棚栏上缚上一张“五圣纸马”(一种木刻印刷的神像,一般用红绿黑三套色,上有“六畜五圣”字样)。祭祀时,一般用猪脚爪、白煮鸡蛋一大盆,放在筛子内,筛子放在方凳上,就在棚头纸前装香、点烛,主人临近作揖,烛尽收去。如果羊犯了病,亦要请“棚头五圣”。殷富户过年时要专门祀棚。祭品中加一尾鲤鱼和鲫鱼,上贴颠角的小红纸,放在盘(或盆)内。年初五,还要接“畜牧五圣”。
|
||
砍竹:旧时大批砍竹的前一天,包头须摆“开山酒”祭山神土地。祭品为三荤(猪头、鱼、蛋)、三素(豆腐、青菜、萝卜)。既是祈求山神保佑,又是对砍工的动员。从祭山神以后,上山砍竹不能随便讲话,天天如此,直到砍完为止。两人在山上呼唤,都只能以“哦……哦……”之声应答,或用刀柄敲敲毛竹,不能互叫姓名。若有人说了话,叫了人,出现了事故,死人则由此人摆豆腐饭,伤则负责医治;如果遵守了还出事故,认为是祭山神不诚,必须重祭。新中国成立后此风渐止,但“哦……哦……”互答之类习俗尚在,称作“打哦呼”。
|
||
放筏:旧时山区毛竹、山竹外运,公路不通,主要靠溪涧作坎屯水,将竹扎成筏,开坝后竹筏顺流飘浮而出,叫做“放筏”。一般30帖一筏,每帖重约250千克;也有双筏60帖的。放筏之人,必须穿好山袜(新中国成立后青年人兴穿解放鞋),束好腰带,带上撑筏刀(比柴刀大、长,插在腰后木雕的刀壳子里),用以抢险时砍蔑索,修筏时剖蔑等。一张筏主要司职三人:站筏头的筏头师傅,是全筏的总指挥;站中间的是把舵师傅,操纵舵竹;站筏尾的叫吊筏师傅,在途中停靠休息时,用粗大的蔑索把筏吊在岸边大树上。放筏一年两季,上半年叫“杨梅红”,批量较小;下半年叫“白露筏”,是旺季阶段。
|
||
橹板尾巴:在捕捉鱼类时,凡发现橹板尾巴的鱼,无论鳅、鳗等无鳞鱼,还是鲤、鲫等有鳞鱼,都要放生。据说橹板尾巴是水怪变的,吃了必死无疑。
|
||
逆鳞鱼:鱼鳞逆向而生,据说是龙的化身。近百年内,徐家庄北圩郎捕到逆鱗鱼一条,因为鳞甲硬,所以用砍刀、锄头刮鳞,煮后全村吃碰东。食后,整个村遭遇龙卷风大灾,仅两户幸免。所以口碑传承,戒勉后人。
|
||
踏险塘:清明期间,位于东苕溪的西险大塘上菩萨行香,附近村上的群众都去踏险塘。先由城南十八村在塘堤缺口上加土,然后由赛社队伍缓缓通过,并在清溪庙连演三天三夜白戏。塘上松土由人们踩紧,以防洪峰。
|
||
(2)出行
|
||
初一、十五不出门:新安一带,每月初一、十五,小孩子都不准出门,传说小孩子这两天出门会生病。
|
||
不站在桥上:雷甸一带流行妇女出门时,不要任意站在桥中央。否则,从桥下驶过的船舶会晦气。
|
||
行船风俗:钟管、洛舍一带,小孩子第一次上船出门,必定要在落水的木桨上取一点水让小孩吃下,据说可以防止晕船。船上岸修理、刚下水或新制船刚下水,必定要在船头的舱板上舀一些水,口中念顺风大吉,祈求航运平安。新安一带,凡初次出门或出远门,必须携带盐、土、水。带盐是为了能与当地人结缘,带土和水同当地的土和水混合后,就会避免水土不服的情况。行船途中,白鲢鱼跳进船舱,认为并非吉事,必须放生解晦。
|
||
新船初航风俗:船为水乡主要交通工具,打造船只先要挑一个好日子定弦(挑的好日子必须和主人的生辰八字相符),也就是确立船底中心板,木匠用墨斗在船底中心板上面弹上一条墨线,以后无论是造船过程中还是抹桐油或修理,这块板的墨线都不能动它。墨线不能弄掉,是因为看了好日子,出去行船不会出事。即使有事,只要睡在定弦板(也叫定心板)上就不会着煞气等污秽物。定弦后才开始正式造船。造好船后,船只下水时要至亲家(一般是媳妇娘家或出嫁的女儿家)来拜利市,要用长盘装上猪头、一对鲤鱼、圆子、方糕,每件东西都要贴上红纸,插上柏树枝。拜利市时要放鞭炮,同时在船尾上挂上万年青,船头上缚上红绸带或红丝绵。第一次开船到娘家(或到其他亲家)做客,娘家要买鞭炮、包子、水果等给女儿,再加上红包。并在船上抛上一些铜钿,并一定要顺治铜钿。船只回家时要放鞭炮和爆竹,表示日后一路平安。
|
||
(3)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