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knowledge_base/agriculture/content/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农业机械化保障体系卷:农机...

1675 lines
537 KiB
Plaintext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在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成果汇报会上的讲话(代序)
一、关于当前的农业形势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灾害多发偏重、供求波动偏紧、竞争持续加剧、要求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继续承接近几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粮食产量比预期的要高农民增收比预料的要多农村各项工作进展比预期的要好。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增产增效。秋粮取得丰收全年粮食增产已成定局。从各方面初步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可达5亿吨以上将实现连续4年增产。同时棉花、糖料产量创历史新高蔬菜、水果、茶叶等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牛羊肉、鲜奶、禽蛋、水产品的产量都有所增加。生猪生产也正在恢复。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大宗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品种优化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二是农民增收加快。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将超过上年7.4%的水平有望超过8%增速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6%。三是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的省已全面推开有的地方正在抓试点效果都很好这确实是农村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放宽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村级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准入条件启动实施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强。乡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农村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全国85%的县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初步建立,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问题突出,抗御旱涝灾害、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的能力较低。二是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特别是食用油、早籼稻和粳稻缺口较大。当前,农产品的供给既有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安全问题;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布局问题、品种问题,都要予以高度重视。三是农资价格呈上涨势头,柴油、种子、饲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总之,我们对农业形势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决不能盲目乐观、麻痹松懈。
二、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变化
(一)农产品供求格局的阶段性变化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农产品供求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近1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市场环境深刻变化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农产品供求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发生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变化。初步看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我国农产品供求正在由“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向“需求升级、供求偏紧”转变这将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农产品供求变化的一种基本态势。对此我们应予以关注及时研究认真应对。从需求看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工用途逐步拓展农产品消费结构快速变化农产品数量需求稳步增长农产品质量要求显著提高。从供给看国内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扩大生产、增加供给难度越来越大。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任务越来越重开发农业资源、增施化肥农药受到明显制约发展生产的生态成本和经济成本不断提高。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但优质高产又时有矛盾追求优质往往会影响产量。从贸易看农产品国内外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传导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全球经济复苏发展中国家经济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生物质能源迅猛发展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而增加生产却受全球气候变暖、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等不利因素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也呈现出供求偏紧、价格上扬的态势平衡国内供求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压力越来越大。
农产品供求这种新的阶段性变化,不仅对当前有现实影响,而且对今后有深远影响,既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也对增加供给、稳定市场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要密切关注这种变化,掌握趋势,把握规律,与时俱进地调整工作思路,完善政策举措。
(二)农业生产形式发生阶段性变化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的趋势。据农业部统计去年进城打工的农民1.19亿在乡镇企业就业的1.48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在2.1亿人左右。这还都是外出半年以上的,再算上半年以下的季节工、临时工,转移外出的总量还要大。这么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对促进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转变,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三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地方农村年纪轻、有知识的高素质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妇女搞农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维持型农业、粗放型农业、口粮型农业,甚至出现了耕地被撂荒、养猪缺人手等现象。这对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培育造就新型农业经营者,积极稳妥发展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农业发展的外部关联度发生阶段性变化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产业间、国家间加速流动和配置引发农业发展与其他产业、与其他国家的关联度明显增强由此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从国内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非农产业技术进步加快、企业效益提升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既推动农业生产要素机会成本上涨又导致大量优质资源外流。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强农惠农政策农产品价格也有所回升但农业比较效益还是不高很大程度上被生产要素机会成本大幅上升所抵消。这一轮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势头来得可能比以前猛持续时间可能比以前长影响程度可能比以前深。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估计。从国际看我国已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农业的国际竞争已经是直接交锋、短兵相接国外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日趋明显。一方面国外大豆、植物油、乳制品、棉花、羊毛等大宗农产品进口猛增已占到了国内消费量的1/3、1/2甚至2/3特别是有的产业被跨国公司控制给我国的一些产业安全也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外农产品价格也直接关联国外农产品价格的风吹草动都能很快传导到国内。近一个时期以来农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有些粮食价格已开始与石油等能源价格挂钩联动。国际能源价格高涨带动国外生物质能源发展拉动国外玉米等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扬。这给我们搞好宏观调控、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提出了新的课题。
总之,我们必须从全球的视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和把握农业发展的新变化,要进一步跳出农业抓农业,统筹城乡谋发展,着眼全局做工作,努力保持农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中央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战略决策,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既要顺应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的效益、素质和竞争力,努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立足于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着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具,科学合理使用现代投入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立足于农户众多、经营规模小的特点,着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转变。
三是立足于我国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生产、加工、流通有所脱节的局面,着力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围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产业,积极稳妥发展生物质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各种资源有效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竞争力明显增强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
四是立足于我国农业市场体系还不健全、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实际,着力完善农业市场机制。要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五是立足于我国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况,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努力形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六是立足于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着力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要从各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资源优势出发,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域确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
七是立足于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着力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人才,在不断扩大的农业对外开放中争取更大的利益,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促进国内农产品市场平衡和保障农民利益。
八是立足于我国农业生态较为脆弱、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形势,着力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搞好草原保护和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加强治理非点源污染,推进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九是立足于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水平较低的现状,着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国际惯例的支持保护体系。要逐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府性金融相结合的农业信贷投入体系,引导和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十是立足于我国农业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着力健全农业法律保障体系。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大力加强农业法制建设,研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农进程。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这项研究历时两年多有20多位院士和数百位专家参加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辛勤劳动确实来之不易。这项研究成果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集成和最新发展是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各方面要高度重视研究成果的应用在起草明年中央农村工作文件时要予以吸纳并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完善研究成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研究提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形成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前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努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本届政府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中,专门增加了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内容,要求国务院及各部门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组织跨学科、跨部门和跨行业的专家进行论证。我们一直是坚持这样做的。近几年,中国工程院发挥自身优势,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东北地区有关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研究”,这次又开展了“中国农业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其他研究机构也都提出了不少重要的咨询建议。这种咨询研究方式,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形式,今后要继续坚持、完善和发展。
最后,我再次代表国务院,对中国工程院和参加项目研究的院士、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机装备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前言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社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和发展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类工业产业分工和明确化的基础。现代农机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的产业推进了人类社会进步和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前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党的十七大又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对“三农”工作做了全面描述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化的农业需要现代化的装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装备来武装。农业机械是实现农业机械化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是现代农业的支撑。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备的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资源充分与有效利用、实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和推动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为农机制造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目前我国农机制造业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农机制造业必须要振兴。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农机制造业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实现行业振兴。深入研究农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成为重要的课题。
一、农业机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机械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1.农业机械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纵观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大多经历了以扩大耕地面积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唯一手段到以机械化为基础以良种、化肥和农药等现代物质投入为主要增产手段的过程。在耕地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出现了工业化过程中同样的受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立法支持农业和农业机械发展其目的是要各级政府在保障农业与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协调发展、资源综合有效利用、环境有效利用的基础上发挥财政公共支付的调节作用体现支持保护农业基础的政策导向。20世纪末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位居第七这充分反映和肯定了以农业机械为物质基础的农业机械化在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作用和重要基础地位。
2.农业机械推动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
传统农业时期,“耕者有其田,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农业的基本特征,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的发展趋向是“田要有人耕,机械代替人畜力”,这就需要创造外部条件,调动农民对农业机械投资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过上文明的生活、从事轻松愉快的劳动。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收获快速发展,表明农民迫切希望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愿望,是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也表明使用农业机械从本质上是农业生产科学发展的选择。一些观点认为农业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会造成农民大量脱离农业,对城乡就业产生巨大压力。实际上,我国工业化的推进,第二、第三产业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正是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农村劳动力进入第二、第三产业,从事城市改造与建设,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农业机械的使用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机专业户从事作业服务获取经营收益、农户支付作业费而获得闲暇或从事其他产业活动的劳动时间,不仅推动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上升,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文明程度。
在我国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的作用是将其承载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到全国2亿多农户中去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整体的、全面的进步。2005年我国农机化经营和农机工业产值近4000亿元约占全国GDP的2.19%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机专业户3000多万户从业人员3500多万人其家庭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高出近40%。2006年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户发展到3502万个全年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2829万元其中农机户为3475万户经营收入达到2541亿元农机户户均农机服务纯收入达2678元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农机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扩展。农产品加工中碾米、磨面、榨油社会化服务早已形成种植业生产中耕作、种植、植保、灌溉、收获、干燥以及畜牧业中的饲料生产供应、集中挤奶等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近20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
3.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性基本是以生产工具的变革而划分的由于生产工具的变革而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时代。同样农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三次农业科技革命中都是以生产工具变革和科技进步推动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发生于公元前770—前476年其标志是农具科技革命。坚硬锋利的铁制农具替代了木制、石制和青铜农具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其标志是蒸汽动力拖拉机及随后的内燃机动力拖拉机替代了人畜力使农业生产效率迅速增长农业经营规模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和农业化学的科技革命是其两大标志。第三次农业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它是在充分机械化的基础上以农作物品种为中心的革命又称绿色革命。
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特别是以生物、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为农业机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农业生产向系统化、社会化、规模化大生产快速迈进,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是这种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二是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解决,而农业机械正是推动和实施农业科技革命的有力武器。可以预见,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必然是即将发生的第四次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农业机械化的技术革命,意义远超过其技术系统应用本身,其技术思想和认识思维的影响更为深刻。工程装备技术与各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是其必然孕育于农业科技革命发展中的标志。
农业机械的作业对象是土壤、动植物等有系统组织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客体,只有与农业科学和生物及生命科学技术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农业生产系统的开放性,要求农业机械适应农业生产环境的时空变化、作物生理生态的变化,采取精确、恰当的作业,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必然成为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
加速先进的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技术相互融合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具有长期的、重要的战略作用。伴随每一次技术革命和高新技术的出现农业机械技术都紧跟技术革命的大潮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就单项革命性技术变革而言的进展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手段和方式表1
表1 科技革命与农业装备的进展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以最新的科学技术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管理知识武装农民,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同产前和产后各部门组成统一的有机体。基本特点是在最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并在先进工业技术的基础上为农业提供各种高效的农业机械,使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在拥有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及在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把农业生产及其所有的相关部门组成一个有机体;在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的基础上使农业实现高度的商品化;在迅速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
纵观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都是非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没有哪一个国民经济总体不发达国家的农业是发达的,这也证明农业不可能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与“工业是先导”的道理是一致的。理解这一点对于正确地认识农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装备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农机制造业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需求,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4.农业机械是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
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是将农业技术紧密与机械工程技术适配组合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实现新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降低人力劳动和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加速农业技术进步。机械工程技术为农业新技术研究成果提供了实现手段促进了农业技术研究的精确化为农业新技术推广提供了机械化作业保障确保了农时与生产过程条件调控。精准农业机械能够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和土壤成分含量和农作物的产量实现种子、化肥、农药、水等的适时、精确施用种子加工机械提高了种子的等级实现精量播种栽植机械实现标准化种植普遍提高了产量收获机械确保了适时收获减少了损失。农业技术的进步需要由农业机械来实施。各农业发达国家实现机械化的基本路线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效率型机械化,依托丰富的耕地资源,农业技术适应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的要求,实现了土地集约为主导的规模经营;
第二种类型以法、德、英为代表的技术效率型机械化,在耕地资源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条件下,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工程技术协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集约和农业技术集约化程度,实现了土地和技术集约相结合的规模经营;
第三种类型以日本、荷兰为代表的技术型机械化,适应耕地资源稀缺的状况,采取农业技术为主导,结合机械工程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管理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了以农业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多重集约的协作式规模经营。
耕地资源禀赋稀缺的日本、韩国,采取生产管理集约经营,通过农业机械共同利用的组织形式,实现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成本上升;荷兰等国则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产的技术集约。由此可见,农业的集约经营包括耕地资源、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的不同集约方式。精细、规范、高效作业装备都是实现集约经营方式的基础保障,是耕地资源稀缺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的现实选择。
(二)农业机械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
1.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是先进的农业机械现代化,强大的农业机械技术,是提高农产品和农业竞争力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命脉在于农产品竞争力。当前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附加值和养活的人口数分别仅为美国的1/26和1/20。导致这一差距的基本原因就是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是建立在劳动力与简单机械基础之上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竞争力是建立在全面的机械化作业、完全的科学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基础之上。我国的农业竞争力要与发达国家相拼要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必须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2.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所必需的不可取代的主要手段。只有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民人均提供的农产品更多。
全球前20位农业大国对世界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人口、可耕地约占世界的66%谷物产量、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1%以上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名前11位都集中在这20个国家中。其中北美洲和欧洲的主要国家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20世纪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多在2%8%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5%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谷物在2万10万千克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在2万4万美元城市化率多在70%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较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缩小。它们不仅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强国。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农业人均耕地面积;二是提高农业的土地规模经营水平,这就必须要依靠具有技术承载、提高工效的农业机械。
3.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是一个具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拥有4.69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劳动力为3.48亿占全国劳动力的50%左右。而全国农户户均耕地仅0.5公顷中东部农业较发达地区农户户均耕地不足0.3公顷。庞大的劳动力队伍所从事的农业总产值仅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4%。按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计算农业生产只需要2亿2.2亿劳动力仍有1.2亿1.4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创造更大的财富。
200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4.6%、52.2%、33.2%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49.1%、21.6%、29.3%。而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其2002年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2.6%、22.9%、74.5%。我国就业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这是解决农业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弱、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慢的一个焦点,也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必须正视我国人口、耕地和就业的巨大压力和矛盾,关键是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农业机械的发展为大量解放和转移安置农业人口提供了可能。农机服务组织运用农业机械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成为一种致富工具;农业机械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促进了转化增值;农机制造业本身是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辐射面宽、拉动作用强的产业,其地理分布多接近市郊农村,能够吸纳部分社会富余劳动力;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可有效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繁荣提供了巨大空间。
4.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农业机械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大有可为。与传统农业形成鲜明对照,现代农业是以高度集约化经营和增加外部投入为特征、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物质来装备、依靠现代科学管理的高级生产方式,使农业的各种资源得以综合利用,土地的产出率和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由劳动积累向资本积累再到技术积累的根本性转变。
现代农业要有竞争力必须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做保证。我国集成创新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技术推动小麦机械化收获水平上升到70%以上华北冬小麦收获和夏玉米播种的机械化使两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拖拉机技术的进步和大中功率机型的推广使利于水土保持的深松和少免耕联合复式作业成为普及型技术利用化肥定位深施机具化肥的利用率普遍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增粮棉产量120300千克/公顷推广应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机具节约良种54.4千克/公顷增加粮食产量近384千克/公顷。
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着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逐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我国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国家发展的巨大需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科技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2%远低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粮食、肉类分别是先进国家的1.5%7.5%和2%2.5%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受机器的制约仍以常规耕作技术和经验为主作物良种化覆盖率约为80%与世界先进国家100%差距较大。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更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40%42%而发达国家为70%80%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达到了93%95%化肥当年利用率为30%40%而发达国家为60%以上农药有效利用率不足30%发达国家达到近50%,并且由于施药技术和手段的落后,农产品农药残留是日本、以色列的十几倍。我国仍需要提高农机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全面推动和引领农业生产科技进步的作用。
农机制造业是装备农业的战略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与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繁荣了农村经济。农机制造业提供了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能与新能源、环保、精准农业机械及保护性耕作机具,为环境友好、实现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农畜产品加工成套装备,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安排了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提供多种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工具,改变了农村运输面貌,激活了鲜活农产品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繁荣了农村经济,打开了富裕之路;提供农田改造、农村基本建设使用的各种型号的工程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机制造业,走自主创新、自主装备武装农业的发展道路,对改善整个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三)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明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5项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体现乡村文明是精神体现村容整洁是环境体现管理民主是组织保证。其中4个方面与农业机械有密切关系。农业机械是农村生产力的先进代表是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的重要工具促进生产发展。农业机械转变传统耕作方式推动了农民生活富裕。农业机械促进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乡村道路建设推动了村容整洁。农业机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促进乡村文明、管理民主。农业机械促进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农业机械促进保护性耕作、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节约型农业物质投入、高效植保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把农业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科技文明特征、具有竞争活力的现代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不断改善生产手段,大力发展农机制造业,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武装农业,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改造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二、国际农机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农机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1.农机产品向高效大型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农业结构的调整及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为了降低农产品成本减少能源的消耗有些发达国家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一需求的拉动下农机产品进一步向大功率、大型化方向发展。例如拖拉机的最大功率继续提高爱科公司AGCO的挑战者MT865橡胶履带拖拉机的功率提高到415千瓦564马力[1]最高速度为39.9千米/小时。迪尔公司JOHN DEERJD9620轮式拖拉机与JD9620T橡胶履带拖拉机的功率均达到368千瓦500马力。凯斯纽荷兰CASE-NEW HDLLAN的Case IH STX500拖拉机功率也达到368千瓦500马力。为了保证使用效率大马力拖拉机广泛采用了动力换挡或无级变速装置。谷物联合收割机中最大机型的割幅达到了9.1米粮仓容积高达12米3配套动力超过40千瓦采用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生产能力达50吨/小时每天可收300500吨小麦。德国KRONE公司的大型青饲收割机已达到了720千瓦980马力割幅达9米。这些大型的联合收割机均采用静液压驱动装置传动可靠操纵方便。
大型农机的最高行驶速度在提高。发达国家轮式拖拉机的最高速度多为3040千米/小时部分四轮驱动拖拉机达50千米/小时以上。英国JCB公司的Fastrac系列拖拉机的最高速度为68千米/小时。橡胶履带拖拉机的最高速度也由30千米/小时提高到40千米/小时。
日本、韩国等国农户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机产品也朝大型化方向发展。拖拉机过去以52千瓦以下为主现在拖拉机最大功率已达99千瓦以上。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过去以34行为主现在发展到56行动力配备到66千瓦左右。插秧机从步行式为主发展到现在以乘坐式高速插秧为主从4行发展到68行。
2.农机产品向多样化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各环节都要实现机械化。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所需的装备,农机产品品种数量大为增加。如牧草机械从种子的收获、耕整播到收割、翻晒、捡拾、压捆、装卸、运输需要成套的装备来实现。水稻的全程机械化需要水田耕整、育秧、插秧、田管、收获、干燥、贮存、运输等机械来保证。
不同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蔬作物、牧草作物等,都需要不同的装备去实现机械化。同属根茎作物的马铃薯、甜菜,从种植到收获所需要的装备完全不一样。收获西红柿、葡萄等浆果类,苹果等果实类,板栗等坚果类,圆白菜、生菜等叶菜类,所需要的机械各不相同。
农业生产的规模及经济状况的水平不同,使农机市场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需求的农机也不相同,使农机产品的品种也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农机产品超过万种,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新产品仍将不断增加。
3.农机产品向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发展
复式作业和联合作业机械不断发展。复式作业将几道工序合并到一种机具上,通过一次作业完成,以充分利用功率,减少油耗,节约劳动时间,减少对土壤的压实。过去常见的是旋耕、施肥、播种一体的复式作业机具。在此基础上,新型农机产品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保护性耕作的要求,生产出免耕深松、灭茬、施肥、播种一次完成的机具;二是兼顾气吸(吹)式精密播种、超低量施药等高性能作业要求,将多种高性能机具前后挂接,进行联合作业;三是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一体化。例如,谷物收获机械都加大了集粮仓,植保机械加大了药液装载量,甜菜、马铃薯收获机械将去叶、挖掘、清土分离、清检、分级、装运连成一体。这些机械已形同加长的载重汽车,大大改变了农业机械的原貌,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
4.农机产品向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和驾驶舒适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和电控技术的突飞猛进农机也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拖拉机的电子控制系统由最初的简单液压悬挂系统电液控制发展成为发动机、动力换挡系统、前驱动桥、前后桥差速锁、前后动力输出轴、离合器、电控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农具辅助操纵系统以及更进一步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主动或半主动悬架系统、轮胎气压自动调节、机器视觉、GPS及精准农业配套变量投放控制等的集成控制可以说电子控制技术已经贯穿于整个作业机组的每一个部分并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相连接。而现在的电子控制技术也由开始的在各个部件上独立实现的电子化控制发展成为以采用标准化通讯协议的信息通讯为核心的网络化分布式控制技术。
性能监测、显示及数据处理系统已经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拖拉机仪表除提供油温、水温、发动机转速等常规参数外还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提供整机工作性能参数的监控如实际行驶速度、发动机转油耗、动力输出轴PTO转速、作业面积、作业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统计等同时还具有故障报警和诊断功能可以为驾驶员提供进一步的操纵指导和故障处理信息。
迪尔、凯斯纽荷兰、福格森、赛迈道依兹SAME DEUTZ-FAHR等公司的新型拖拉机出现了电液控制的全动力自动换挡变速和无级变速传动系统。自动导航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也日渐成熟。凯斯纽荷兰TL-A系列轮式拖拉机、爱科挑战者MT系列履带拖拉机的驾驶室噪声均达到75分贝A上下福格森MF7400达71分贝A接近汽车的标准。驾驶室渐趋豪华除了具有空调、音响设施外其悬架装置进一步改善。
联合收割机广泛采用了电子监控、静液压驱动、电液操纵和机载计算机等。如在割台的侧向装有激光切割器以12度发射角和接收角产生激光脉冲判别未收获谷物和割茬边界实现了对行的自动控制保证了割台全幅作业能力。大型联合收割机均装有割茬自动控制系统、作业损失监控系统和故障自动诊断系统等不仅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机器的适应性驾驶员的舒适性也大大提高。
5.适应精细农业的要求,采用卫星定位、激光制导和产量传感器等高新技术
不同规格激光控制平地技术设备以及安装带GPS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收割机已大量出现。这种收割机不仅可以记录产量在地块中的分布情况而且可以对产品内在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含量在地块中的分布情况以及病虫害状况进行记录这些信息经过处理得到产品质量分布图为获得质量较高产品的栽培决策提供依据精确地指导农场主进行耕种、施肥和植保用药从而得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生产资料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6.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许多厂家都生产出了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的农业机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节能、低排放的拖拉机保护土壤的保护性耕作机械节水的灌溉机械节种的精量播种机械节药、低残留的植保机械等已成为农业机械发展的主流。例如配套柴油机的排放标准很多都达到了欧Ⅱ标准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已经达到欧Ⅲ标准。随着拖拉机及配套耕作机械大型化之后土地压实问题变得突出了土壤遭到破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很多拖拉机公司除采用超低压轮胎外还采用了橡胶履带如美国卡特皮勒挑战者橡胶履带拖拉机采用非线性气体弹簧悬挂具有很好的弹性裹有四层钢丝的橡胶履带使拖拉机的行驶速度达到了4050千米/小时远高于其他同等功率轮式拖拉机30千米/小时的速度。由于履带的宽度加大如MT875拖拉机的履带已经达到了0.9米尽管功率加大导致机械重量加大但对地面的压力却减少了40%。对于多数四轮驱动拖拉机机型,则选装前悬挂装置和前动力输出轴,可以前后都悬挂机具进行复式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作业对土壤的压实次数。铧式犁采用液压旋转双向犁,可以往返作业,既减少了空运转时间,又节约了燃油。气流输送喷雾机械,使药液更加定向集中、雾滴更细,可以喷射到植株叶面的背面,提高了防治效果,防止了药液飘散,同时对飘逸雾粒可以进行回收,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还有有利于保护性耕作的深松灭茬圆盘犁、有利于节水的喷灌机械、节约种子的精密播种机等。
(二)国外农机生产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采用现代产品开发技术,注重产品的创新设计,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知识到技术到产品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反应在产品的价值上,独占知识性技术构成了产品的主要价值。因此,只有不断地抓住市场及技术的机遇,快速开发富含独占性技术的新产品,才能获取高额利润,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目前,在国外很多著名的大型农机企业中,产品普遍采用了数字化设计技术。为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创新和智能等设计理论和方法将被广泛采用。随着产品设计的技术含量和复杂性的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开发的模式将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以便于将世界各地的专家集中起来。分布式设计(异地设计)的技术为并行工程提供了更好的实现途径,为虚拟设计和敏捷制造技术提供了基础,也将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和应用。
2.生产工艺将适应于批量小、品种多、质量高的要求,生产柔性更大,效率更高,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要求更普遍
地区的差异导致农业生产的环境以及农艺的方法有所不同,这使得农户对农机种类的要求也千差万别。柔性生产线为企业适应产品的多样性、系列化提供了基础。目前,在很多著名的农机企业中,其制造水平和检验标准已与汽车工业不相上下,柔性生产线随处可见,数控加工已成为很多复杂关键零件的重要加工手段,表面处理工艺和设备已达到了汽车工业的水平,工业机器人在很多劳动强度高的岗位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数字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产品的质量,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制造灵活性和快速应变能力。同时,随着对农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将质量保障意识贯穿于设计、制造和使用阶段已成为今天农机制造业的共识。很多著名的农机品牌在产品出厂前已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磨合,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分销商、农机站等渠道对产品使用提供保障,将质量意识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3.采用更先进的生产制造模式
现今,计算机集成制造和智能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已在农机制造业得到应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已深入到一些著名的农机企业。这些生产模式中,精益生产的最终目标与大量生产方式是不同的。大量生产的目标是可接受数量的次废品,可接受的最高库存量及相当狭窄范围的产品品种。精益生产则将目标确定为尽善尽美,不断减少的成本、零次废品率、零库存以及无终止的产品品种类型。国外很多的著名农机企业,如克拉斯、芬特、拉维达等,精益生产的模式已在很多型号的生产中实现。可以看出,精益生产的模式使农机制造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敏捷制造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要具有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在生产力、效率和技能方面具有竞争力,设备和人员具有快速执行任务的能力。展望未来,这些先进的生产模式将是未来农机企业的主要模式。
(三)国外农机制造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成为行业的巨头
由于市场竞争始终遵循用户选择、性能价格比、优胜劣汰三条准则,企业必须进行重组,不断以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开发新产品的手段,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当前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和过去相比,当今国际农机企业的集中度大为提高。很多国外知名农机品牌,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多归入到几个大型跨国公司集团的麾下,如菲亚特农机、福特、纽荷兰、凯斯、万国、斯太尔、法莫等农机品牌进入了凯斯纽荷兰,阿里斯恰默斯、麦赛福格森、芬特、挑战者、维创、怀特、奥利弗、密尼阿泊里斯莫林、新思路、格林那尔等农机品牌进入了爱科公司,沙姆、道依兹法尔、兰博尔吉尼、休里曼等农机品牌进入了沙姆道依兹集团。
当前国际上欧美地区形成了五大农机集团年销售收入在百亿美元的迪尔公司和凯斯纽荷兰公司年销售收入在几十亿美元的爱科公司、克拉斯公司及赛迈道依兹公司。日本形成了以久保田公司为首的4个农机生产巨头。这些集团的特点是市场占有率高产品涵盖面宽销售收入高建立了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它们拖拉机市场占有率达66%联合收割机市场占有率80%以上表2和表3
表2 农机企业集团的产品经营范围统计表
表2 农机企业集团的产品经营范围统计表(续)-1
表3 农机企业集团近年财政情况统计
表3 农机企业集团近年财政情况统计(续)-1
迪尔公司的扩展模式属于纵向一体化类型。它的兼并重组通常通过运作国际业务吸纳上下游伙伴或扩大业务领域来实现。如迪尔在从事国际事务中常通过用同一品牌建立合资企业以及营销协议来实现增长而不是购买竞争对手它在独联体国家、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业务扩展就是这样。10年来迪尔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在60%80%近3年来均处于下限但也使自己始终保持了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图1
图1 迪尔公司的年利润
意大利菲亚特公司于1919年首次批量生产拖拉机1974年成立了菲亚特农机公司。1991年菲亚特收购了美国福特纽荷兰公司后改名为纽荷兰公司。原纽荷兰公司是189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注册的农业机械公司。1999年菲亚特集团收购了美国著名的凯斯公司将纽荷兰公司与美国的凯斯公司合并而成凯斯纽荷兰公司。原美国凯斯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42年。这是近几年国际农机行业最大的兼并重组从而成为从事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金融服务的企业年销售额在百亿美元。在产品上继续使用各自的“纽荷兰”和“凯斯万国”商标。合并的目的之一是在世界平台上实施战略采购以降低成本。凯斯纽荷兰公司成立以来整体效果不明显运营的预期似乎不够理想直到2003年销售收入才接近合并时的规模。2004年凯斯纽荷兰公司的合并成效显现赢利1.25亿美元图2
图2 凯斯纽荷兰公司的年利润
爱科公司的扩展模式属于横向一体化类型。它采用多品牌战略来收购和扩张用收购来建立并共享销售网络通过选用标准零部件和入股与其他公司共享供应商的方法来架构制造供应体系。爱科公司近5年来的总资产周转率为107%124%。特别是近些年来爱科公司的兼并势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该公司从1993年到1997年接连收购了英国的麦赛弗格森公司和德国的芬特公司。2002年收购了卡特彼勒公司的挑战者MT系列农用橡胶履带拖拉机的设计、装配线与业务2003年又收购了在欧美拖拉机企业排行第五的芬兰维创公司。2003年的总资产为28.39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35%同时资产对销售额及利润的回报率也有一定提高2003年资产对销售额的回报率为123%资产利润率为2.6%图3。上述3家公司利润对比充分显示了兼并重组的发展实力图4
图3 爱科公司的年利润
图4 迪尔、凯斯纽荷兰和爱科公司的利润对比图
2.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大企业兼并重组形成行业巨头的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坚持自主产品特色走专业化路子形成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小巨人企业。如库恩KUHN、格兰公司KVERNELAND在配套农机具、牧草机械、园林机械、植保机械等方面具有特长技术产品占有一份市场与大集团形成互补的态势。
库恩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生产脱粒机后来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牧草机械生产厂。1987年兼并了HUARD扩充了耕整地与播种机具1990年兼并了MATELEST扩充了草坪机具1993年兼并了AUDUREAU扩充了青/干草机具与喷雾器1996年兼并了NODET扩充了精量播种机与喷雾机2002年兼并了生产饲料车和肥料撒布机的美国KNIGHT。库恩公司在兼并各农机具生产商后成为能够生产耕整地机具、播种机具、牧草机械与植保机械的大型综合性农机具制造商。
格兰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机引犁1955年收购了挪威的GLOBUS MASKINFABRIKK1973年收购了丹麦的PLOVABRIKKEN FRAUGDE1993年收购了丹麦的MASKINFABRIKEN TAAMP1995年收购了意大利的MACCHINE AGFICOLE MALETTI1998年收购了荷兰著名的GREENLAND集团直到2003年收购兼并一直在进行。格兰公司在兼并各农机具生产商后也成为能生产耕整地机具、播种机具、牧草机械与植保机械的大型综合性农机具制造商。
3.从市场需求与制造能力出发,调整产品结构,延伸服务领域
在产品多元化上,国外主要农机企业从市场与能力出发,产品链一般向柴油机、农机具和工程机械延伸,在行业上实行大跨度跳越的很少。同时,从市场与用户出发,服务链向金融服务、农业高新技术服务延伸。这种从市场出发的产业链延伸风险较小。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点是,国外主要农机企业的营销理念早已从推销产品过渡到推销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案上来。所以,许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为客户提供农业技术方面的服务,这一方面延伸了对市场的服务链,同时也推介了自己公司的产品。
(四)农机产品国际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的农机工业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展中国家的农机从技术和质量上不如发达国家研发和生产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机产品通过利用适度质量、较低价格的优势也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但从总体来说农机产品市场已全球化发达国家的农机产品占据市场的统治地位图519
图5 亚洲农机进口变化
图6 亚洲农机出口市场变化
图7 亚洲主要农机在用情况
图8 南美洲农机进口市场变化
图9 南美洲农机出口市场变化
图10 南美洲农机在用情况
图11 欧洲农机市场进口变化
图12 欧洲农机市场出口变化
图13 欧洲农机在用情况
图14 美国农机进口变化
图15 美国农机出口变化
图16 美国农机在用情况
图17 加拿大农机进口变化
图18 加拿大农机出口变化
图19 加拿大农机在用情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官方网站的数据计算出亚洲、欧洲、南美洲、美国、加拿大等农机进出口情况表4为2001—2005年主要农机产品包括拖拉机、收获机械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
表4 世界主要农机进出口地区和国家进出口额变化
从亚洲、欧洲、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农机在用情况看出,除亚洲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总体数量上升外,其他地区基本保持平稳。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规模加大,使用农机的大型化掩盖了使用台数的变化。
欧洲为农机进出口最大地区2005年进出口额213.9亿美元其中进口仅为86.4亿美元出口达127.5亿美元。进出口额占世界主要农机进出口地区和国家进出口总额的46.8%占出口总额的52.5%进口总额的35.6%,出口值远大于进口值。
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为农机进出口的第二大市场2005年进出口额164.5亿美元其中进口91亿美元出口73.5亿美元进出口额占36%出口额占30.3%进口额占42.5%,进口大于出口。美国进出口总体上升,进口大于出口,进口增幅较大,出口增幅较小。进口以拖拉机为主,收割机次之,出口以收割机为主,拖拉机次之。
亚洲农机的进出口排在第三位保持稳定增长总体情况出口大于进口。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0.8亿美元其中进口22.7亿美元出口28.1亿美元分别占11.1%、10.6%、11.6%,进出口产品主要为拖拉机和收割机。
南美洲进出口快速增长总体进口略大于出口。收割机进口大于出口拖拉机出口大于收割机。2005年进出口25.4亿美元接近亚洲的一半其中进口13.87亿美元出口13.48亿美元。分别占5.6%、5.5%和5.6%。
从上述看出未来几年国际农机市场的整体形式将有所好转但增势平缓。在20世纪末由于受一些地区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恶化国外很多农机企业处于低潮期。最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改善国外农机整体形势就销售额而言有所好转不过增势平缓拖拉机总销售量并未增加主要农机企业的销售业绩有增有减。2005年是世界农机生产增长较好的一年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地区对动物饲料、牛奶以及奶制品需求的增加尤其是中国的消费市场的急剧增加。在今后的几年里这种需求将稳步增加但幅度不一定很大。无论是哪个地区或哪个国家农机的进出口数量和贸易额将会继续上升但各个地区和国家发展农机的侧重点不一样都需要不同国家的典型产品的支持。
三、我国农机制造业的现状
(一)我国已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对农业工作一直很重视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使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机是机械工业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生产工具的制造行业在中央政策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的制造大国。按照国家统计局对1757个规模企业不含柴油机和水泵行业的统计2006年我国农机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275.69亿元人民币按当时的外汇兑换比率相当于159亿美元仅低于欧盟和美国。如果按可比产品类别来对照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对903个企业的统计同类产品的销售额为998.16亿元相当于125亿美元也是列在欧盟、美国之后。如果与欧盟单独的国家比较我国比其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高得多。我国还有许多农机制造企业由于没有进入规模企业没有纳入统计。如果把没有上报统计资料的制造企业算上我国实际销售额还要大得多。
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为代表的主要农机产品的产量我国生产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从表5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生产大中型拖拉机19.93万台高于德国、日本等国家。世界年产量在87万台左右而我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上下。另外我国还生产了近200万台小型拖拉机是日本生产量的近10倍欧美国家不生产此类产品。我国年生产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1万多台欧美国家生产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只有2.5万台左右日本3万多台同时我国还生产了国外不生产的背负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2万余台联合收割产量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生产的联合收割机单台作业能力较小但是由于实行跨区作业单台联合收割机作业时间和收获面积大于其他国家这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
表5 2006年我国主要农机产品产量和主要农机生产国对比
我国农机生产企业数及职工人数为世界之最,农机工业已成为我国机械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产业,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其企业数及职工人数与世界各国相比都是最多的。
(二)农机产品门类多,覆盖面广,基本上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1.我国农机产品门类多,覆盖面宽
我国的农业包括了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而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指种植业和畜牧业我国的农机所服务的领域更宽、更广。按照我国技术标准规定的农业机械概念包括的范畴除了种植业、畜牧业所使用的专用机械外还包括农产品加工业、林业、渔业机械农业运输机械和可再生能源装备等共7个门类。这7个门类产品中包含了65大类、337个中类、1374个小类表6
表6 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分类情况
种植业一直是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重点为了满足其需要我们现在能生产14个大类113个中类468个小类3500多种产品。主要是农用拖拉机、耕整地机械、播种栽植机械、秧苗栽插机械、秧苗准备机械、中耕机械、植物保护机械、收获机械、场上作业机械、谷物烘干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排灌机械等。
2.产品品种和产量上基本能满足我国农业生产需要
我国的农机产品是结合我国农业的状况研制和生产的,所以,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以中小型为主。符合我国小规模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和适合水田、半山区和山区较多的特点。②品种多样,产品覆盖面广。我国自然条件复杂,种植的作物品种较多,农业技术较复杂,因此,农业机械不仅品种较多,而且同一种作物机具型号也较多,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农业技术要求。③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作业可靠性要求高。由于农民收入较低,使用、管理、维修等各种条件限制,因此,农业机械价格低,结构简单,满足季节性强和跨区作业增收的需要,使用、维修、管理成本较低。④注重资源节约。资源节约型农业机械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农机产品,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
我国农业生产从过去的以人、畜力为主发展成为今天的以机器为主正是农机行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按农业生产的需要不断推出适应农业发展、农民购买力的农机产品的结果。因此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的数量能基本上满足市场的需求。除国有农牧场需要进口少量大型农业机械外其他都由国内供应。从销售额上来看国产农机的市场满足度可以达到90%以上。
3.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由于我国农机工业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先进装备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我国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2006年分别达到了55.39%、32.00%、25.11%。其中小麦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了79.57%和78.32%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机械栽植和机械收获水平分别达到9%、38.8%玉米机播水平达到58.72%机收水平4.73%。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167万台以上小型拖拉机在1500万台以上各种联合收割机在56万台以上为拖拉机配套的农具如犁、耙、旋耕机、播种机等基本齐全。
(三)我国已经建立健全了农机制造体系
1.企业与科研院所相结合,科研开发体系逐步形成
1企业技术中心逐步成为新产品开发的主体
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中有近2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中心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和山东时风集团公司设有国家级技术中心。这些中心已经具有相对独立的开发能力成为新产品技术开发的主力军。有近200家中型企业已经设立了技术开发中心但是工程技术人员较缺乏试验仪器设备还不健全只能进行初步设计或产品改进。多数小型企业的技术开发部门不完善或根本没有技术开发部门。
2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成为共性和基础性研究的重要生力军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农机科研院所在共性和基础性研究、新产品技术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仍保留了部分国家级和省级的研究所并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的农机工程中心与试验室。国家级科研院所有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研究单位有21个。这些研究院所在行业的共性、基础性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设有农业机械专业的大学比较多,现在由于生源问题和科研课题较缺乏,造成许多大专院校取消农业机械专业,现有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等少数几所院校设有与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的专业和研究所,具备一定科研条件和研究力量,在农机的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贡献。
2.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农机产业链
1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生产能力
我国农机制造企业总共约有8000多家2006年国家统计局统计规模以上企业1757家它们是农机行业的骨干。其中包括了主机生产厂也包括配套件生产厂形成较完整的农机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见表7。
表7 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要数据
2大型企业逐步形成引领行业发展
我国农机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要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必须要有具有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强的大企业引领行业的发展。随着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规模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农机行业逐步形成了山东时风集团公司、中国一拖集团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公司、山东常林集团等一批在全国行业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前四家进入全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名单中成为农机制造业的中坚引领带动行业发展。具体见表8。
表8 农机行业大型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3产业集群效应凸现
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现主产区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和河北等。从表9可以看出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和河北5省地位优势独特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活跃产业基础雄厚配套能力强规模迅速扩张产业链愈加完整集群效应得到发挥。到2006年这5省规模农机企业占到全国规模农机企业数的60.40%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国规模企业总产值的82.76%销售收入占83.54%。突出的是山东省其农机规模企业数占全国的24.38%农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8.16%农机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7.74%。
表9 2006年全国农机企业分布情况
4多元化企业体制已形成
我国农机制造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均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制。改革开放后,企业改制和对外合资合作方面取得较快的进展,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其资产和销售收入占行业总的比重逐年提高。初步形成了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组成的多元企业结构。
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对1757个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分析民营企业有1419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85个三资企业153个3种经济类型企业数量的比例分别为80.76%、10.53%、8.71%销售收入的比例为66.59%、22.91%、10.50%资产的比例为58.20%、29.11%、12.69%图20、图21和图22
图20 不同所有制农机企业的比例
图21 2006年企业销售收入比例
图22 2006年企业销售资产比例
3.农机企业自检和国家监督相结合,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健全
随着农机生产的发展农业机械产品试验鉴定机构体系逐渐健全。各企业设立质量检验部门保证产品的质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全国设立了12个国家级农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农业部设有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设有农机试验鉴定机构。这些机构有力地保障了农机产品的质量。
4.农机销售和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计划经济时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地区几乎都设立了国营农机销售供应公司成为农机销售的主渠道。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被生产企业的专门代销机构和民营销售机构所取代。现在主要制造企业自己的销售服务网络逐步齐备中小型企业的专门代销服务机构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物流机构由专业代销机构逐渐转向专门代理机构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和进步。除此以外全国还有较大的农机专业市场近20家中小型农机专业市场近百个有效的补充完善了农机流通领域。
5.政府各部门分工管理的行业管理体系,有力地保证了行业发展
政府系统的农机制造行业的管理部门较齐备,有力地保证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系统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行业的规划、发展和产业政策与改革;有科技部,管理行业的技术创新;有商务部,管理行业的营销;有财政部,支持行业的投入;农业部设立专业管理司局、农机试验鉴定站、农机化技术开发与推广站,负责农机的使用、推广,安全监理及产品的推广鉴定、安全认证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设有农业厅或农机局及相应机构,管理、引导适合地区使用的农机的推广等,推动农机化技术和农机的发展和市场供需信息交流。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协会机构,如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等社团组织,协助政府完成行业的发展规划、信息交流、市场规范和扶持政策制定等工作。
农机制造业在“十五”期间和2006年得到快速发展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五”计划期间和2006年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实施和落实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农业得到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作为农业发展“三要素”的土地、劳力、资金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都对“十五”期间和2006年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十五”期间农机制造业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比“九五”末期翻了一番。企业效益明显改善2005年实现利润总额达到40亿元是“九五”末期的8倍以上。2006年在“十五”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60亿元表10。主要农机产品均快速增长特别是大中功率拖拉机和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市场火爆逐年高速增长表11
表10 “十五”期间和2006年农机制造业规模企业经济完成情况
表11 主要农机产品产量
(五)进入国际市场,出口增势强劲
1.“十五”期间和2006年出口增势强劲
根据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商会资料“十五”期间和2006年包括柴油机和水泵的农机产品出口逐年增加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速达37%后3年的增长速度超过当年机电产品年出口增长率但出口总额低于进口总额。出现逆差主要是因为大排量柴油机等进口量增加所致进口的柴油机主要为汽车和工程机械配套图23
图23 农机装备(含柴油机、水泵)进出口值
根据不包含柴油机和水泵的出口统计2001年出口总额只有3.51亿美元而进口产品总额为4.86亿美元。2002年出口总额达到5.83亿美元进口总额达到5.22亿美元进出口外汇总额基本达到平衡由2003年起出口总额开始大于进口总额2006年出口总额达到28.93亿美元为2001年的8倍而进口呈现下降态势进口总额仅为9.78亿美元。进出口顺差19.15亿美元。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农机工业水平的提高我国生产的产品逐步替代了国外产品。另一方面表明了国外农机价格昂贵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特点不完全适应制约了进口的增加图24
图24 农机装备(不含柴油机、水泵)进出口值
从表12可以看出规模以上企业的出口交货值高速增长。
表12 出口交货值(不含柴油机、水泵)
2.出口的主要产品
2001—2006年我国农机类产品出口情况如下表13
表13 2001—2006年农机出口情况
1各类农业排灌机械及零件是农机行业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占农机出口额24.82%。
2各类中小功率柴油机及零件是农机行业第二大类出口产品占农机出口额19.98%。
3柴油发电机组及零件是农机行业第三大类出口产品占农机出口额16.78%。
4小汽油机及零件是农机行业第四大类出口产品占农机出口额10.32%。该类产品作为各类小农机的动力,发展迅速。
5各类拖拉机及零件是农机行业第五大类出口产品占农机出口额9.73%。拖拉机出口多为中小马力拖拉机“十五”初期以出口手扶拖拉机为主后期轮式拖拉机出口上升而且以向发达国家出口为主美国是第一出口市场。拖拉机零件出口超过整机出口。拖拉机及零件是农机产品中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出口居前三位的产品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而拖拉机6年来贸易顺差达15.5亿美元。
6收获机械及零件是农机行业第六大类出口产品占农机出口额5.69%。该类产品出口以园林割草机为主,联合收割机出口加速。
7农用运输车和农用挂车是农机行业第七大类出口产品占农机出口额5.36%。该类产品出口逐年翻番提高2001年出口额仅0.28亿美元2006年达4.7亿美元6年增长10多倍。
其他类别农机产品出口额较少,但具有发展的空间。
3.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农机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由“十五”初期的171个增加到2006年的204个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与地区18个超过1000万美元的国家与地区57个。
亚洲是农机出口的传统市场但占我国农机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2001年为52%2006年下降到40.1%其中对日本出口居亚洲国家首位占到全部出口比重的6.19%。对北美出口次之占出口比重的22.37%。美国是我国农机出口的最大市场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2001—2006年对欧洲出口占19.15%增长较快对东欧近10个国家的出口额翻番。非洲市场出口比重较低但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7%增长到2006年的10.47%。2001—2006年南美国家出口比重占5.17%但增幅最大达到67.72%市场潜力巨大。大洋洲比重较低占2.13%,市场比较平稳,增长不大。
总体来看我国农机主要出口市场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仍集中在美欧和以日本、东盟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但出现了农机出口主要市场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的趋势。1998—2005年出口额居前8位的国家为美国、日本、阿联酋、越南、印度尼西亚、德国、意大利和尼日利亚图25
图25 1999—2006年出口主要地区
4.出口额占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提高
从图26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和2006年农机出口额不含柴油机、水泵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逐年递增由2001年的6.11%上升到2006年的17.26%。进口额占销售收入比例2004年后呈下降趋势2006年降为5.83%。
图26 进出口额占销售额比例
5.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我国农机制造业进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见表14。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机进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步增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01年的2.7%升到2005年的6.5%出口额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2.09%升到2005年的8.49%。
表14 我国农机进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
(六)我国还不是一个农机制造业的强国
1.产品技术水平低、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
由我国农业情况及农村经济水平决定,我国农机工业几十年来,以发展田间作业机械为主,产品以小型、中低端产品为主。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产品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造成恶性竞争,而很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不能生产或没有形成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大型高效的田间作业机械以进口为主如130千瓦以上的拖拉机及配套农具、110千瓦以上的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采棉机、青饲料收割机等我国还不能制造。玉米联合收割机等产品技术上还不完善有待突破。
我国生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成套设备,如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大型饲料加工成套设备、果蔬加工设备、大型高效的种子加工设备及相关的检测设备等,装备成套性差,加工的成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使用安全性和环保标准等尚需提高,很多设备长期依赖进口。
在经济发达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型的新型装备已经普遍使用,而在我国刚刚起步。我国动力机械耗油高、排放污染较严重。保护性耕作机械、复式作业机械、精量播种机械、节水装备、精细农机等产品品种和技术水平还需提高。高新技术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外拖拉机的传动已从同步换挡、动力换挡发展为自动换挡、无级变速换挡,而我国生产的拖拉机仍然处于采用滑动齿轮换挡和啮合套换挡阶段。国外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广泛采用电子智能控制和电子监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操作人员的舒适性,而我国仍处于使用电子技术的初级阶段。
我国生产的多数农机产品的主要技术经济性能指标、产品的可靠性、产品的结构等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20世纪70年代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水平个别产品达到20世纪末期国际水平。我国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产品相比有两代到三代的差距尤其是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方面差距更为明显。
2.生产设备陈旧,制造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
我国农机制造业制造技术及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约有2030年的差距有的第一线生产设备甚至是发达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品。企业的设备新度系数很低甚至一些骨干老企业设备新度系数仅为0.30.4远低于其他机械行业与不低于0.60.7的标准相比,差距甚大。
近20年来整体来看我国农机制造业制造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加大。欧美农机企业的制造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更加高效、节能化、单元集成化、智能人性化。国外主要农机企业在注重研发投入的同时也注意保持对先进装备能力的投入年平均投入对销售收入的比值和研发的比值相当。而我国由于制造企业效益差技术投入低采用先进技术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步履艰难。
由于设备陈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我国生产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只有45小时左右而经济发达国家生产的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现在普遍达到100小时以上。我国生产的拖拉机一般使用20004000小时后需要大修发达国家一般使用500010000小时后大修。国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产品所使用的齿轮一般要比汽车所使用的齿轮精度低2级左右在经济发达国家生产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产品上所使用的齿轮精度与汽车同等级。
由于制造技术落后我国农机工业人均生产效率低。2006年德国农机企业职工人数为2.5万人产值近51.92亿欧元人均产值达20.76万欧元。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职工人数为36.6万人产值近1273.28亿元人均产值为34.80万人民币。德国人均产值为我国的6倍左右。
3.行业结构散、乱,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
农机制造业是规模效益特别显著的产业但是我国长期以来未能按这一经济规律组织大批量集中生产低水平重复制造严重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经营规模小。总体上未能形成一批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未能形成专业协作强、配套能力高的产业集群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2006年全国农机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平均产值7600万元人民币而德国2006年农机生产企业仅有204个企业职工20人以上每个企业平均产值为2.5亿元为我国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的3倍多。我国规模以上的农机制造企业的总资产为719.7亿人民币远远低于迪尔公司347.2亿美元和凯斯纽荷兰公司182.7亿美元)。
我国的大型农机制造企业和国外大企业相比在销售收入、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利润上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处于第一方阵的前二家时风、一拖和世界上最大的前两家农机制造企业迪尔、凯斯纽荷兰相比人均销售收入大约是后者的1/7而人均利润更低表15
表15 2006年国内外主要农机企业对比
2006年我国有大中型拖拉机生产企业26家平均每个企业生产8000余台产量超过万台的只有7家而欧美地区五大集团年产量达30万台以上平均每个企业生产6万余台。国外生产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企业主要有10余家五大集团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而我国生产企业有几十家之多。我国农用运输车年产量在200万辆左右但生产企业有136家平均每个生产企业年产1万多辆。
在国外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多种多样而又各具特色的特种收获机械和农机具以及配套件的生产,常常分散在一个个小而专的企业,它们和主机厂产品形成完善而合理的配套体系。国内多数农机小企业未像国外走小而专的路,而是走小而全的路。同时,由于国内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的生产分属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企业相互之间不协调,致使动力机械与作业机具配套性差。
4.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农业机械的市场已经全球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均是外向型企业全球化战略使这些企业规模越做越大。我国农机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尽管近几年出口增势强劲但由于对国际市场规则掌握不够市场调查不深入外贸人员的匮乏特别是我国出口的产品以中小型低端产品为主虽然出口数量不少但出口额较低使我国农机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仍偏低2005年也只占国际主要农机市场出口额的8.49%。而主要农机产品如拖拉机和收获脱粒机械出口额所占的份额更低。
按FAO的统计2004年全球拖拉机的进、出口额分别为123.25亿美元和125.14亿美元而我国含台、港、澳仅分别占世界总量的0.46%和0.98%。2004年全球收获机械的进、出口额分别为98.79亿美元和100.78亿美元而我国含台、港、澳仅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30%和2.73%。我国拖拉机和收获机械的出口额与过去相比虽然增势强劲但和其他国家相比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图27和图28。如果考虑我国的GDP基数高于这些国家那么差距就更大了。
图27 2004年9国收获机械出口额占全球总额比例
图28 2004年9国农业拖拉机出口额占全球总额比例
总的看来我国农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产品市场主要还在国内。2006年我国农机出口不含柴油机、水泵仅占农机总销售收入的17.26%而德国农机出口为36.24亿欧元占农机总销售收入的70%。
抢占国际农机市场,对中国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和提升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总体来说,中国农机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抵挡国外产品的进入乏力,而且对在国际市场上与之竞争缺乏必要的理念和物质上的准备。而对中国的骨干企业,这是它们做大做强必须走的途径。
目前,中国农机制造业的出口,除在东南亚地区的小型机械外,多为政府间援助和经贸项目所拉动。近年来,部分企业已主动进入国外的常规市场,但局限于产品销售,对国际市场信息不甚了解,离主动的市场策划和战略营销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企业不能按照国外市场需求变化对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各个环节进行及时调整,对国外市场的深入研究和针对性产品的研发亟需加强。
(七)制约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市场的制约——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购买力低
农机服务农业用在农村购买者为农民。农民的购买能力是决定农机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我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农业大国9亿多农民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40%。我国农业经营规模水平很低农户平均经营土地面积只有0.5公顷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每个农业劳动者负担耕地达58.46公顷法国达20.51公顷加拿大2001年农户平均经营规模高达273公顷。由于经营规模小生产工具落后致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在2001年农业劳动生产率达6.85万美元法国达4.56万美元德国1.9万美元而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数量约为美国的123倍劳动生产率不足美国的1%。劳动生产率低必然使我国农民收入低。虽然我国农民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增速慢。到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3587元。这样低的收入使农民无力购买更多、更先进的农机致使我国农机保有量低平均每个农户拥有的农机原值仅为1611元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每农户拥有农机的原值达1.5万美元德国、法国达2000多美元日本达1500美元。2002年世界平均每台拖拉机负担耕地面积为50公顷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为1020公顷而我国到2006年才达到每100公顷耕地拥有1台大中型拖拉机图29
图29 2003年9国每100公顷耕地拥有拖拉机数比较
由于农民购买力低制约了我国农机生产规模的发展扩大也使我国的农机产品多为低档、低价位、中小型、低技术含量产品。而大型、高效、低耗农机产品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我国近几年生产的大中型拖拉机虽然已呈现出向大功率方向发展但台平均动力仅为36千瓦左右而德国生产的拖拉机平均动力达84千瓦。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青饲机、采棉机等高端产品只好花高价从国外引进。企业由于生产规模上不去产品附加值低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再加上投入少缺乏后劲制约了我国农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行业自身问题的制约——效益低,自主创新能力差
我国农机制造业效益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农机低价格政策。计划经济时期农机产品连续10次降价为了支持农机企业的正常运行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不仅财政上给企业补贴而且在材料价格上也给予优惠紧缺材料优先供应。即使这样企业也是在微利或亏损状态下运行。在市场经济时期取消了各种补贴材料也不再给予优惠和照顾而产品的价格受农民购买力的制约不能大幅提高。因此企业的利润率更低是机械制造行业中利润率最低的行业表16。特别是农机制造业中最重要的行业——拖拉机制造业全行业常年一直亏损直到2005年由于大中功率拖拉机销售量的大幅增加才扭亏为盈表17。农机制造业的企业几乎没有积累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在绝大多数企业难以进行。
表16 机械工业制造业产品销售利润率
表16 机械工业制造业产品销售利润率(续)-1
表17 拖拉机行业利润总额
国外农机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值为2%5%而我国农机企业多数低于1%。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研发活动,采用跟随仿制的办法。我国农机制造业多年来主要采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的发展模式,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国外引进;技术改造一般强调技术装备的更新,引进的设备以使用为主;对引进技术往往停留在消化阶段,吸收不足,更缺乏创新;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科研体制改革,大量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基础和共性技术缺乏;技术创新机制还未形成,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缺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极度缺乏,形成了对国外技术严重的依赖性。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制约了我国农机制造业的持续发展。随着国际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国外大型农机企业在我国兴办企业增多,高端产品市场不断丧失。从国际科技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趋势来看,我国农机制造业已经到了必须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的历史阶段,大幅度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
3.管理与体制的制约——宏观管理不到位,国有企业所有者责任缺位
1宏观管理不到位
我国农机制造业的用户是千家万户的农民,是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行业。由于农业机械产品结构相对简单,制造较容易,生产农机的企业多,造成农机制造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如何创造一个好的市场环境是保证农机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国家对农机制造业缺少统筹兼顾的宏观调控,农机制造业尚没有像汽车制造业等一样的产业政策,对进入农机制造行业的企业必要条件没有法规约束。当农机市场形势好时,很多企业跳进“农门”,重复制造,争抢市场。当形势差时,跳出“农门”,造成市场环境的不规范,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素质,也影响了行业技术水平的长期有效积累。在当前农机制造业大好形势下,由于进入农机制造业的门槛太低,行业中散、乱、差的局面不仅没有得到制止,还有扩展之势。
在机械工业部和国家经贸委撤销以后,农机制造业得不到有效宏观调控和指导,常常陷入盲目竞争的困境。同时,农业机械的发展又和农业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主管部门的撤销使得这方面的协调工作更趋困难。
2国企所有者责任缺位
虽然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数量在逐年下降,但很多大型骨干企业仍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仍然是行业向国家交纳利税的主要来源和行业技术的主要支柱。
在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发展过程中国外成功的企业其所有者常常在低潮期加大研发能力的投资在高潮期到来时就充分将研发成果与良好的市场情况相结合使研发投资的回报最大化。20世纪50和80年代中国农机制造业两次大规模技术引进都是国家在高潮期到来前做出的战略决策。而目前中国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处于低潮期效益下降自身进行研发和技改投资能力有限从国家国企资产的所有者那里筹资又很困难。当市场高潮期来临时效益提高企业可以筹资来加强研发与技术改造但研发完成时市场又陷入低潮以至于形成“不技改等死技改了找死”的怪圈。
目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注重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责任,但不注重调动国家的整体资源对核心企业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投资或重大撤资等战略决策的责任。单纯依靠由高层管理者组成的企业董事会来完成是很难的,因为他们不像真正所有者那样,具有调动他们管理范围以外资源的权力。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无力在关键时刻进行研发和技改,在国外跨国公司愿意提供技术和资金来并购之时,被他人控股的主要原因。企业并没有充分运用国际上通行的各种筹资方式和渠道。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虚拟化和国有资产管理的缺位制约了我国农机骨干企业的壮大和良性健康发展。
四、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发展环境
1.国家政策与法规为农业机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极为宽松的有利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与农业机械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已进入依法促进的新阶段,必将形成全社会关注农业机械、推广使用先进机具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实施“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投资实力,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繁荣了农机市场。中央政府提出了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财政方针,加大对购置和更新农机具给予适当的补贴,农业税的减免政策以及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间接或直接地增强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实力和农机企业的发展后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健全和壮大,铺设了使用农机的便利条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的主方向。党的十七大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对“三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好农业机械是基础,是机遇,更是挑战。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把“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列为农业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并且在其他领域中也明确提出相应的涉及农业机械的重点内容。同时在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把发展新型大功率农业装备列为16项主要任务之一这个项目的实施将强有力地推动农机制造业的飞跃发展。
2.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转折期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010美元2007年预期达到23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从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调整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长期也就是结构调整期和快速发展期。
国家财政对农业、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能力大大增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补贴的力度和范围逐年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遇上了有史以来我国由农业哺育工业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的重大转折期。政府通过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引导扶持与农民自主选择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置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中国农业发展进入“增机减人、增机转人”的新时代。现代农业不仅向社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也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供土地、劳动力等重要资源,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更为迫切,当前是推动我国农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最好历史机遇期。
3.现代化技术发展,支撑农机制造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农业机械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集成技术。农业机械服务于农业生产,工作条件要适应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使用对象是技术素质相对较低的广大农民,服务对象是比较弱势的农业,工作的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要求农业机械先进实用、物美价廉,农民“买得起、用得住、用得好”。适合我国特点的创新技术以及强大而先进的动力、机械、电子、信息、化工等支撑条件已经成熟,为农机制造业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近乎完备的基础技术支撑保障。
4.农业机械国际化步伐加快,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在20世纪北美、欧洲、大洋洲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21世纪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必然向亚洲、拉丁美洲转移中国将成为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新亮点。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农业机械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贸易不断扩大与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既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又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农业机械化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中国农业机械走向世界的步伐在加快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市场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全球化的市场将推动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
(二)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的动力
1.农业机械市场机制逐步建立
农业机械投资与经营主体变迁农民成为投资和经营主体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成为农业机械发展的长效动力。经济体制不同农业机械投资主体和投资机制有所不同。投资主体不同其投资动机和预期目标也有差异。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投资主体、投资动机、投资机制的区别可用表18所示。
表18 经济体制与投资行为
我国农业机械经营体制的变革过程简要概括为国有国营单元经营制—国有国营和社队集体二元经营制—农户、集体、国家多元经营制—农户经营为主。20世纪50年代完全是国有国营的单一经营体制6070年代演变成国有国营和社队集体二元经营体制80年代后逐渐形成农户、集体、国家多元化农机经营体制以农户经营为主的格局。这个历程反映出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到走中国自己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变革历程也反映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经营体制的变革历程。
1981—1990年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增长2.27倍1990—2000年又增长2.15倍。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中用于购置农业机械的比例达到26.47%成为最主要的投资方向。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费在调整中增长主要是农民投入的增长农民成为投资的主体。2002年农民个人投资购置农业机械占购置投资总量的96%2003年以后国家财政投入逐步加大农民投入比例相应减少2006年仍占到92%农民投入资金总量接近280亿元见表19。
表19 全国农机装备购置费构成
2.投资的多元化
投资动机、预期目标不同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投资重点形成了各自的投资结构全面支撑农机制造业壮大。从农业机械化和农机投资结构分析目前形成了以农户投入为主的农户、集体、国家多元化投资格局表20、表21
表20 全国农业机械化投入构成
表20 全国农业机械化投入构成(续)-1
表21 2006年不同农机投资主体的投资结构
在农机投资结构中中央财政投资突出了公共性、引导性和调节性等财政功能关注宏观目标和社会效益实现2006年主要用于优化农机资源配置的农机购置补贴约占总投入的66%提供公共服务的农机基本建设投资约占21%科研推广培训约占3%。地方财政投资由2004年为中央财政投资的18倍降到2006年的4倍左右关注组织化管理主要用于行政管理约占55%调节性与引导性功能的农机购置补贴约占28%公共服务的农机基本建设约占6%科研约占4%。单位和集体投入由2004年以前关注技术配置与使用基本条件建设到2006年主要用于购机补贴占到43%左右其次是农机基本建设约占23%行政管理约占21%其他8%科研推广培训始终维持在3%上下。而农民最为关注的是生产经营和直接效益最大投入则是农机购置约占96%可喜的是与2004年以前相比2006年在推广培训上开始投入资金接近1.3亿元。
3.财政的强力支持
1中央财政引导与支持持续发展
中央财政投资主要瞄准基础共性领域重点关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改善环境的国家目标。中央财政对农业机械投资建立了一定的长期性科研开发与农机购置补贴计划及包括农业机械投资支持资金在内的基本建设计划。从1998年开始国家财政开始设立专项用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1998—2000年主要支持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更新2001、2002两个年度用于农业机械结构调整补助2003年专项调整为“新型农机具购置补贴”。适应WTO黄箱政策支出方向用于国家财政对农业机械优惠政策、购置农机具和农产品加工设备补贴力度在不断加大。2004—2006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从0.7亿元、3亿元、6亿元到12亿元特别是2007年增加到2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财政投入47亿元。2007年国家财政支持农机化和农机制造业科研开发经费达到2亿元。
在基本建设计划方面以农业机械作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计划力度逐渐加大。仅“十五”开局就使用中央基本建设资金和国债资金安排了农用航空站建设和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两个投资项目。2000—2003年中央基本建设和国债资金累计投入12150万元建设辽宁、山东、江苏、天津和黑龙江、新疆垦区6个农用航空站形成蝗虫等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快速反应控制能力。突出水稻栽植、收获两个关键环节利用中央基本建设资金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一批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进行成套技术示范。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中列入了“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和“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两项工程项目进一步整合、强化和提升投资关键点全面提高机械化的运行质量和整体水平。
上述计划安排体现了中央财政向农业突发性病虫害防治、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重点环节农业机械投资的倾斜。中央财政投资计划对农业机械投资的比例一般达到10%20%的水平平均达到17%,逐步改变、引导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投资支持方向,发挥了导向、支持两个作用。对运用法律手段,建立规范、持久的农业机械投资体制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2地方财政因地制宜支持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农机
地方财政对农业机械补贴政策源于国家农业机械投资体制变革之后投资重点因地制宜。黑龙江垦区等国有农场率先制定农业机械更新补贴政策重点解决机具全面老化、生产难以为继的局面。沿海经济发达特别是劳动力转移达到40%以上、农村就业结构中务农劳动力下降至20%以下地区有接近50%的农田实现了规模经营,形成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和农业机械规模化经营、提高组织化服务程度的条件,进行多环节有重点补贴。
地方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重点概括为4种重点农机补贴如东北三省的农机补贴大宗优势作物生产机具补贴如江苏省对水稻生产机械的补贴环保及抗灾型农机补贴如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蝗虫防治机具补贴等经济发达地区全面实施农机补贴如广东省对特色农业机械开发、工程应用、购置示范、服务体系建设等进行多环节、有重点的补贴。
4.市场需求旺盛
1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发农业机械活力
从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基本条件向以拖拉机为动力核心的农、林、牧、运输、加工等机械的发展,以及量与质并行的发展特征,对农机的需求极为迫切。农业资本品投入的增长和结构变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形成、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就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阶段性而言,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并行是农业机械投资和市场的鲜明特征。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农村资本品市场的主体经历了从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基本条件投资向现代生产工具投资的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结构伴随现代工业装备数量的绝对增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85—2000年农业生产库房、禽舍等生产用房占农户固定资产原值的比重从38.4%降至32.5%农林牧渔业机械等装备比重从14.9%增至32.8%跃居第一位表22。这表明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了畜力时代向机电动力时代的转变建立了以拖拉机为动力核心的农、林、牧、运输、加工业装备等投资产品市场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善。畜力在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中的比重已降至不足7%畜力大中型铁木农具的比重亦由1985年的11%左右降至不足8%;胶轮大车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被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挂车组所取代。农村资本品投资市场已形成农林牧渔业机械(拖拉机、各类农机具)、运输机械(汽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加工业机械(米、面、油、茶、棉、饲料加工机械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装备投资市场。
表22 平均每个农户年末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及构成
2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新技术涌现拓宽了农机市场
农业生产中种、肥、水、药等物质投入利用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农业机械从适应市场需求向利用新技术产品引导市场需求的转变。保护耕作、精密播种、种肥分施、移动式喷灌、超低量施药器械的技术和对农业节本增效的经济效益引导了相关产品的投资使这些新技术装备拥有量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近空白的情况下得以迅速发展。
农业生产新技术在关注国家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达到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更加注重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在保护农业耕地、水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相关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更加活跃。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等机械推广数量逐年加速,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农业机械市场总量增长还得益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引发的农业新技术装备需求。粮食、饲料及经济作物结构的调整拉动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草业机械投资增长肉类生产结构的调整更促进了草业、青饲料生产机械和草食畜产品饲喂与采集机械的投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使优势粮棉油糖、肉蛋奶和果蔬产区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农业生产效益水平低下的要求非常迫切农业机械的需求潜力开始逐步释放。
(三)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需求和总体趋势
1.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在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加速期,农业机械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总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加速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惠农政策,对农业和农机的重视、支持、保护力度加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发生重大变化,运用现代要素改变传统要素,增机减人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保障食物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城镇化建设,土地集中、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规模标准化发展,农民收入攀升、有条件的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将产生对农业机械的巨大需求。
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制度创新向区域化种植、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转变急需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跨越。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中需求将主要表现在提高效率、降低损失、增强监测水平、满足跨区作业服务与持续受益方面。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需求更加迫切。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最低2006年还不足5%,农民急切盼望快速提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快速建设、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了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升,激活了大中型拖拉机及多功能作业与成套技术装备的市场活力。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引发了农业机械技术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由主要粮食作物向优势经济作物发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与加工业拓展的新需求。急需棉花、甘蔗、茶叶、块(根)茎类等机械化作业机械,满足优势经济作物快速发展的需求。急需节粮型草食动物饲料、饲养、饲喂、安全控制、品质保障成套技术装备,满足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急需农产品产地加工处理成套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需求。
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节约型农业机械需求进一步扩大,主要包括节能环保型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机具、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设备、节水灌溉设施、精确高效施药技术与机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控设备、设施农业作业机具、节能型农村能源和环保设备等。
用电子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机械,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数字农业和精细农业技术研究的快速发展与实用化,急需用电子信息化技术装备农业机械。
农机制造业装备能力改造需要先进制造技术支撑。我国农机制造企业虽然超过8000家但提供的绝大部分产品是技术简单、自动化水平落后的低端产品。农业机械技术的持续改进、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产品质量升级换代激发出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巨大需求。产业集群与市场全球化、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成为提升农机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总体趋势及技术变动方向
1保障粮食安全与增产增效机械技术仍将是长期性发展的战略任务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努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装备技术障碍和“瓶颈”环节,提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全面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是我国农用机械发展的战略任务和优先领域。继续提升小麦生产的机械技术水平,特别是小麦联合收割机效率、检测水平与收获质量;重点发展水稻和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尽快提升全程机械化装备供应能力;着力发展大马力及其复式联合作业成套机具,满足规模化经营的商品粮基地发展需要。
2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环保的农业机械技术将是发展的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耕地、水、肥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以及燃油、农药的减量使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点领域。因此,节能环保型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机械化旱作节水机械、水资源循环与高效利用设施、种肥药精量精准施用机械、草原改良与人工草场建设机械、生物灾害安全施药与综合防治机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机械和农业航空技术装备、农业生物质能源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农村环保技术装备等将得到重点支持和发展。
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技术装备是农机制造业技术需求的增长点
结合国家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需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经济作物生产机械技术;注重设施农业装备的基础技术与研究成果的集成,降低设施农业的成本,探索出适合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设施农业模式;注重生态型畜牧健康饲养设施和机械技术,提升畜产品安全生产控制能力。
4提高农产品与食物安全生产成套装备技术将是保障健康和扩大农产品出口需求的主攻方向
加强农产品与食物安全基础技术研究,注重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发展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精细加工、增值转化装备技术,提升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关键工艺、关键设备带动工程成套装备技术发展,突破制约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的瓶颈,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集成开发食品安全生产在线检测技术、加工过程中质量标准与检测控制技术,构建保障农产品与食物安全的技术、监测体系,确保食物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扩大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出口。
5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是提高农机产品技术水平的突破点
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效率、安全化、舒适化、自动化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因此,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是提升农业机械的需要。主要包括:发展田间信息快速获取技术,构建农业机械数字化计量技术体系;发展产量在线监测与图像自动生成技术,构建精准生产装备技术体系;发展种子、农药、肥料、施水精确施用技术,构建农业生产全程安全与节约技术体系;发展处方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技术,构建现代农业装备自动化控制体系等,实现现代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的提升。
6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优化农机产品结构是振兴农机制造业的切入点
农机产品在总量增长中优化结构,大中型产品增长加快,小型产品增长势头减缓,区域特征明显,产品结构得到优化。适合产业带建设需要,在整体稳步发展同时,积极配套跟进,显现区域特色。土地集中、规模扩大、复式作业、节本增效要求农用动力继续大型化,配套农具比例趋于合理。
7产业结构优化构建农机装备产业链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业机械产业的资本结构、行业结构将逐步趋向合理,国有资本缩减,民营资本扩大,外资资本补充,行业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型企业集团引领发展,专业配套企业特色明显,形成大而强、小而专、以大带小、以小保大、共同发展的行业结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先进制造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等在农业装备产业中的应用,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农业机械产业链。
8农业机械市场的全球化是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我国农业机械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机遇。小规模经营状态下自我发展的农业机械,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优良的显著特点,适合于亚洲、非洲等经济欠发达国家的使用;小型化的装备,也更适合发达国家园林建设需要。
(四)重点产品国内市场分析和预测
1.国内市场趋势
1农用总动力继续增长
大中型拖拉机增速明显到2010年增幅将达80%年产量20万23万台左右小型拖拉机总体趋于稳定各年微量增减年产量将保持在180万200万台左右其中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年产量各占50%左右。大中型拖拉机农具配套比扩大总配套比2010年有望超过122020年达到12.53
2大中型拖拉机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大中型拖拉机产量不稳定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宏观政策密切相关特别是受到农机具购置补贴影响较大总体情况呈波浪上升态势。2003年以后农业结构调整格局基本确定、产业带建设、生产规模扩大和中型拖拉机购机补贴资金的拉动大中型拖拉机产量连续3年高速增长图30
图30 大中型拖拉机发展情况
根据专家对政策拉动效应和市场理性发展分析虽然2003—2005年大中型拖拉机需求增幅较大但从2006年实际情况和2007年前11个月的统计情况来看大中型拖拉机未来4年的市场需求增长速度不会像补贴前期一样以后各年增长量会适当放缓甚至再次出现高位下滑。预计未来4年总需求量80万95万台左右平均每年20万23万台上下。
小型拖拉机,包括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为我国使用量大面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农机产品,技术成熟,社会化专业配套较强,维修网络健全,社会普及面广,在农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山区和丘陵等农机不太发达地区,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虽然也会受到经济、产业规模扩大、排放标准严格等因素影响,但总体趋于稳定,呈现小幅增减波浪式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旧机更新换代、不发达地区的新增市场和出口。
按照1998—2005年实际产量图31和图32根据专家对农村经济预期和小型拖拉机减少排放、提高性能、农具配套技术发展、新增市场空间的理性分析以及2006年总产量191.5万台和2007年前11个月累计产量189.5万台的走势判断今后4年小型拖拉机生产仍是起伏式变化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在180万200万台左右。
图31 小四轮拖拉机发展情况
图32 手扶拖拉机发展情况
拖拉机原始功能的回归配套农具比提高。拖拉机与农具配套比由2000年11.4发展到2006年的小拖配套比11.67大中型配套比11.58按照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发展目标2010年有望超过12接近12.5。仍将主要配套耕整机具、机引犁、机引耙、旋耕机、免耕与精少量播种机、铺膜机和秸秆还田机以及机动植保机械等。
3联合收割机需求量增加
联合收割机年需求量8万10万台左右满足2010年农机化规划小麦、水稻、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分别达到90%55%和10%以上的目标。稻麦联合收割机受到水稻收割机械化需求的拉动总拥有量稳步增长2010年拥有量70万台左右净增30万台上下。按现有机型年需求总量稳定在6万8万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产量基本稳定水稻联合收割机增长较快割晒机产量平稳下降。玉米联合收割机具有潜力但受到技术成熟度制约不会急速上升主要以示范、区域适应性推广为主2010年拥有量有望超过2万台如技术突破需求数量会大幅攀升是具有增长潜力的产品。
稻麦联合收割机2006年生产11.4万台但是国家购机补贴取消后产销回归市场。根据历史数据图33采用平均发展速度模型预测2010年总拥有量将达到71万多台与收获机械化水平提高目标所需要的数量接近每年的生产量可能6万8万台表23。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仍是市场的主体但生产率、性能和可靠性需求更高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占有量随着价格下调会有更快发展多功能型联合收割机将是未来4年研究的重点。
表23 联合收割机拥有量预测表
图33 稻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情况
玉米联合收割机起步晚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市场主要以示范试验、局部适应性推广为主。从2004年开始发展速度加快到2006年拥有量为1.5万台图34。按平均发展速度预测模型分析2010年产量有望超过23000台与收获机械化发展水平所需要量接近表24。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对玉米收获机的支持力度加大玉米收获机械发展速度将加快。在玉米种植比较集中且标准化种植推广比较好的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比较快。在种植行距不规范的地区玉米联合收获机对行距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解决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将出现突破。
表24 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预测
图34 玉米联合收割机产量情况
4低速汽车包括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受政策影响较大技术改进和提高是未来4年的主要任务
产业归并汽车行业管理后产品技术档次、产业运行发展门槛提高管理与交通并轨优惠政策比预期的差排放标准升级带来价格上扬汽车技术和产品及摩托车等功能替代压力前景不容乐观。市场的需求虽然仍持续高势但未来23年仍将持续一个“瓶颈”状态。从经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正是技术高档化储备待发阶段用汽车技术改造、开发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低速运输车可望在符合国家道路交通法规、产业发展政策、环保排放要求等方面的获得国家支持并纳入购置补贴在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驱动下能降低技术升级以后的购机负担可能会得到平稳发展。从2004—2006年生产情况来分析2004年共生产低速汽车209.11万辆同比下降21.85%2005年产量189.98万辆同比下降9.15%2006年产量210.36万辆同比增加10.73%未来4年低速汽车产量可能会有小幅回升年总产量基本稳定在200万辆以上。
从年产量发展趋势图35看出三轮汽车原有技术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缩减生产能力保持价格优势市场向西部等拥有量较少地区转移注重技术升级开发新型产品成为关键。1999年是三轮汽车增长与平稳下降的一个转折点。2003年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交通管理法有关规定调整加速了这一产品产量的进一步下滑。在拓展拥有量较少地区的同时开发适合农村建设新特点、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新技术、满足旧车的更新仍然具有巨大市场。根据平均移动法n=3计算相应预测值见表25以及考虑到国家政策影响的滞后效应三轮汽车产量减缓速度降低年维持150万170万辆左右。
图35 1984—2005年我国三轮汽车产量
表25 n=3时三轮汽车时间序列上的年产量预测值
低速货车发展进入产品寿命成熟期。与三轮汽车相似受到农民收入增长、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1999年低速货车也出现峰值随后又呈现起伏变化。见图36。
图36 1984—2005年我国低速货车产量
未来4年内产量虽然逐步增长但是低速货车仍将持续一个“瓶颈”状态受到轻型汽车等技术产品的替代威胁比较大。用轻型汽车技术提升低速汽车性能是研发的一大重任。在产业和交管部门政策的进一步融合、惠农政策的持续效应等多种有利因素驱动下较长一段时期内性能、价格适中的低速货车仍将持续发展。根据专家对国家政策、经济增长、新技术替代和低速货车技术发展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判断低速货车年产量有望上升到50万70万辆。
2.进出口发展趋势
1进口主要受到国家资金支持影响变动会较大
进口产品将主要集中在国内缺门、不能满足需要的高技术产品上,主要有大型农场需要的、国内没有技术的大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及国内缺门的牧草收获机械等产品。奶类采集、牧草收获、饲喂设备等畜牧机械产品因国内产业不成熟,产品性能差,国外进口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加工装备中,以大型榨汁、分离、灌装共性技术装备及高端专用加工设备进口为主。收获机械主要以零配件和需要的高性能发动机进口为主,蔬菜生产机械则完全依赖进口。
2出口保持增长态势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机制造业对多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相对的制造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在中小型农机市场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产能和价格优势预计到2010年出口贸易额将达到60亿美元左右增长有望超过200%。
亚洲、北美和欧洲仍是主要出口市场。从近年出口发展态势分析,亚洲是传统出口市场,出口额小幅下滑;对北美和欧洲的出口比重缓步提升;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将会拉动总量,主要出口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出口产品的结构将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调整。出口产品的类别将逐渐增加,并且由当前以小型产品为主向大、中、小型产品相结合转变,大中型产品所占份额将提高。对产品档次的需求也将逐步提高,包括产品的外观、可靠性、质量、售后服务等,我国出口产品必将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发展。
五、振兴农机制造业的目标、基本思路及对策
(一)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十一五”规划目标)
到2010年农机制造业总产值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达2000亿元位居世界前列。
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部分产品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多数产品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8090年代水平培养一批国家名牌产品。农业领域所需装备基本能立足国内供应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制造能力现代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采用。培育出35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构建一批“专、精、特”的中小企业初步形成若干个农机产业集群。
建设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家级研究中心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发挥技术、产能和价格优势培育国际市场扩展能力出口贸易额比2005年增长200%达60亿美元。
2.中期目标2010—2020
到2020年步入世界农机制造业强国行列。农机的工业总产值在2010年基础上再增加50%达到3000亿元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机制造和供应大国。
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品牌,能够提供满足农业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关键农机装备。
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制造技术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锤炼出35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农机制造业产业集群重大农机制造能力明显增强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重大农机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持续创新能力接近当代国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在农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国际化能力增强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长达到130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额35%左右。
(二)振兴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基本思路及发展要点
1.振兴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为纲领,从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发展农机的需求出发,围绕调整产品和行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的原则,振兴农机制造业,实现由农机生产大国向农机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优先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与增产增效、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及支撑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装备。突破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重点区域的重大装备,带动提升全程机械化的整体水平。着力提高企业的制造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延伸农机制造产业链,优化行业的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全面增强农机制造业对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与保障能力。
实施坚持特色,开放式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战略;持续发展,现代制造业技术改造的产业提升战略;打造精品,培育自主品牌的名牌竞争战略;优化结构,做强大企业培育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战略;面向国际,全球化的市场拓展战略;塑造人才,以人为本的聚才战略。
振兴我国农机制造业,实施分两步走的发展策略:
第一步2006—2010年为起步阶段夯实基础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协调发展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形成我国农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二步2010—2020年为腾飞阶段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完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品结构和行业结构优化创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成为世界农机制造业强国。
2.振兴农机制造业的发展要点
1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坚持“市场优先,重点突破,自主创新”的原则,满足“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的三大基本要求,实施农机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①产品结构调整主要方向。由中小型田间作业机械为主向大中型为重点调整;由单项作业机械为主向联合复式作业机械调整;由单纯田间作业机械为主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所需机械调整;由粮食生产机械为主向农林牧渔业所需机械调整;由粗加工机械为主向精深加工和成套装备调整;由资源消耗型为主向注重资源高效利用与节约的资源保护型调整。实现农机由当前的低档次产品为主向高档、高效、名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转变。
②优先发展的技术装备。优先发展保障粮棉安全增效的技术装备。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继续提升小麦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突破水稻和玉米生产所需的栽植、收获装备的瓶颈,开发纤维类和块茎类作物关键技术装备,形成主要粮食和优势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成套装备的开发和产业能力,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效益。
优先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加强耕地、水、肥、药、种等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转变。以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节水、水资源循环与高效利用、草原改良与人工草场建设、种肥药精量精确施用、安全施药与综合防灾装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航空、农村生物质能源与资源化和农村环保工程等机械装备为重点。
优先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技术装备。大力发展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经济作物生产装备。注重设施农机的基础技术与研究成果的集成,降低设施作业成本。研究生态型畜牧健康饲养设施和设备,提升集约化和草原畜牧产品安全生产控制能力。着手开发果蔬生产机械,提升标准化、商品化等级。
优先发展农业产业化所需的农产品加工成套技术装备。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物流成套设备,突破制约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供应链产业、传统食品工业化的装备“瓶颈”;集成开发食品安全生产在线检测控制设备,构建保障食物安全监测体系,确保食物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
优先发展农机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装备。发展农业生产信息快速获取技术装备,发展种子、农药、肥料、水精确施用技术装备,发展信息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装备,构建工程农业的精准、安全、节约与自动化装备保障体系。
③重点发展的产品。95150千瓦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围绕节能降耗、降低排放与提高智能监控集成开发95150千瓦拖拉机及其配套的大型复式联合作业机具和保护性耕作机具采用电液控制的全动力换挡变速、车载通信、智能监测控制、总线控制等先进技术掌握高档次大型拖拉机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突破大型农机的技术制约逐渐替代进口商品。
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开发能够适应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的高效通用型的联合收割机。重点解决联合收割机的脱粒、分离、清选装置的通过能力和对多种作物的适应性,机载谷物产量自动计量技术,依据产量要素生成种肥施用专家处方技术,作业工况监视与自动调控和故障诊断技术等,提高联合收割机作业性能,保障作业效率和作业可靠性。
水稻插秧机和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重点突破可靠性设计,提高制造装备水平,解决国产产品可靠性差的问题。
玉米联合收割机。重点攻克对不同行距玉米收获的适应性,减少伤粒损失,实现果穗收获、茎秆还田或收集,满足玉米生产区域跨区和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的迫切需求。
纤维作物联合收割机。发展棉花机械采摘机和亚麻联合收割机,重点攻克棉花采摘部件材料、智能调控技术,提高具有资源和经济优势的棉花和亚麻产业的机械化生产能力,支撑纺织消费和出口大国的经济地位。
能源与饲料作物联合收割机。重点发展以甜高粱等生物质能源作物和青贮玉米为代表的田间高生物质产量联合收割机以及农林作物剩余物收储运设备,降低原料收获成本,减少生物质损失,为发展工业化规模应用的生物质能源和草食畜牧业服务。
大型自走式喷灌机。重点发展圆平移动自走式喷灌机,关键解决喷洒均匀性、变量喷洒、水肥药混合喷洒的自动调节与监控技术,扩大单机作业面积,降低单位面积造价和运行成本,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为农业、草原和荒漠化治理提供大型节水灌溉装备。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重点发展用于低产田改造、土地修整的机械,包括平地机、开沟机、推土机、装载机和挖掘机等。关键解决与拖拉机的配套技术与机组的控制技术,充分发挥拖拉机的作用,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专用机械。
建议列入国家关键设备国产化项目的重大产品及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6。
表26 国产化重大产品及主要技术参数
表26 国产化重大产品及主要技术参数(续)-1
表26 国产化重大产品及主要技术参数(续)-2
④重点投入的科研项目。为了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基础技术和共性产品技术的科研。重点投入的重大应用基础技术与共性产品技术研究如下:
定位变量和数字化控制技术。研究水土和植物营养、病害、虫害识别和信息获取技术,进行水土、植物生理信息采集仪器和装置的开发与试验;研究农业提水、输水和精量高效施水技术,开展与专家系统结合的智能化灌溉技术与装备;开发化肥和农药定位、实时变量施用技术。
动植物产品采集与收获技术。研究动物健康养殖、产品卫生采集技术建立饮水、饲喂、产品采集与疫病防治全流程高效控制系统结合的动物生产技术装备体系开发果蔬机器收获和机器识别采收技术以降低收割损失和分选损失率为目标开发油菜、苜蓿、翅碱蓬等无限花序小粒种子联合收获技术并解决其小粒籽实精量播种技术解决种子颗粒直径在2毫米以下的植物免耕精量播种问题。
农业机械可靠性技术。开展机械结构预定经济寿命主动可靠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田间开放工况系统模拟与控制技术和数字化仿生实验技术研究,进行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和预定经济寿命下的主动可靠性设计技术研究。
大功率拖拉机与配套柴油机技术。开发拖拉机故障监测及作业性能监视技术动力换挡变速、传动系电液自动控制技术超级转向能力前驱动桥技术开发147千瓦及以上拖拉机闭心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前桥半主动/主动悬架电子控制总线技术密封驾驶室噪声、震动控制技术和配套柴油机电控喷射、四气门、废气再循环EGR和可变截面增压器技术应用研究。
食品绿色制造及安全技术。研究食品绿色制造新技术,优化制造流程(加工、提取)污染控制和包装卫生监控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技术开发。
农产品保鲜及贮运安全技术。进行农产品物理保鲜技术、贮藏品质保持技术、污染控制和高保质包装技术、粮食仓贮虫害监控技术的试验研究。
农产物料干燥工程技术。研究农、林、水产物料干燥特性和机理,开发多种能源转换和利用方式的干燥流程控制工艺装置。
农产品功能成分及危害物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农产品理化、功能成分检测技术及其加工过程在线品质分析、调控工程化技术;农产品危害物残留分析方法和技术,提供检测和溯源手段;贮运过程中快速品质无损监测工程化技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保障体系、标准和相关规范。
2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
攻克核心技术,精雕重要产品。以重点发展的技术装备的关键技术为突破口进行技术攻关,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性创新的方式,攻克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制造。
实现制造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走新型工业道路。加速用现代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制造技术,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企业综合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我国农机制造业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束缚,加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多种途径,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转换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业的改制,激发企业的内部活力。支持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区域的重组,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开展企业之间、关联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培育持续发展的机制。
3优化行业结构形成合理布局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竞争,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大而强、小而专、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行业结构。
锤炼35个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通过社会资金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科研机构等企业之间、关联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等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实现多种途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具备资本雄厚、产品覆盖面较广、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稳定全局成为引领整个农机制造业跨越发展的龙头企业。
发挥地域优势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体现产业机群效应。围绕大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具有“专、精、特”鲜明特点、国际知名品牌的小巨人企业具备能生产某种或几种特点显著的产品技术在市场上占有优势能为大集团提供配套。依靠区域工业化优势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构建一批具有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35个产业集群能够带动集群内外的合作竞争能够形成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形成以国有或国有控股或股份制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以中小企业群为主体外资企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促进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在行业组织结构快速调整的同时,行业资本结构也要进一步调整。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扩大民营资本、外资资本的份额,逐步形成各占合理份额的三元资本结构。
4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发挥我国农机制造业相对多数发展中国家具有的制造能力优势,相对于许多发达国家具有的价格优势,以及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域特色和品种、覆盖面宽的产品技术优势,在农机方面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发挥劳动力资本相对便宜优势,吸引外资企业到中国生产高端产品,利用好两个市场,发挥好两种资源,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三)振兴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1.坚持特色,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战略
1加大自主创新努力实现5个转变
在发展路径上,鼓励企业从仿造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引进技术向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转变,从注重单项技术向加强以重大产品为中心的成套技术集成创新转变。在创新体制上,由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转变。在发展部署上,由产品研究开发为主向技术与提升产业能力并重转变。
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投资增长机制
将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置于振兴农机制造业的优先地位。建立政府投资引导,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长效投资增长机制。
加大国家科技开发资金对农业机械创新的引导力度,在年度资金安排上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技术装备的研发。在创新体系建设中,重点支持大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建设。
企业需把科技创新的投入放在重中之重不断增加研发的投入购买相关的试验研究设备形成研发的能力。科技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之比重逐步达到1.5%2%。
建立基金制度,争取社会资金的注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疏通融资渠道,建立风险基金。通过特殊的组织技术,有效地吸收资金和分散风险,支持自主创新。
3加速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农机制造技术的主要需求者、主要投入者。通过企业的努力,政府的支持,在大中型企业建成一批技术中心,使其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并以此带动广大小型企业间技术创新。通过构建农机技术集成与推广服务平台,推进企业合作创新,有利于优势互补,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在构建创新体系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和战略联盟,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最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针对产学研合作目前大多采取一事一议的松散型合作方式,缺少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国家应该建立引导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按照国家农业装备技术创新总体规划,选择重点创新领域,以政府长期稳定的项目支持和经费投入为引导,鼓励相关重点骨干企业和有相关领域技术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创办多元投资主体的创新实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以企业为主导的新型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具体形式,如企业以委托研发等方式与大学院所开展合作,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等,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实验条件和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资源。鼓励企业提前介入应用基础研究,并逐渐成为合作决策的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决定项目的选择、资源的整合,利用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与企业的产业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
4重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平台
共性技术是农机制造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基础。我国农机制造业共性技术研究薄弱的现状日趋严重,以至于出现共性技术研究缺失的情况。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农机企业无力支持共性技术研发的情况下,更需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基础引导作用,推动共性技术研究能力建设。通过国家专项计划、专项资金,在科研院所改革的基础上,重组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平台。
5营造开放的创新环境建立新型农业装备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员交流、项目协作、技术转移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农业装备创新体系内的互动,以及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互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合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衔接,充分发挥知识源、技术库和加速器的作用,积极营造开放、互动的创新环境,建立新型农业装备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分工协作和联合攻关机制。围绕国家农业装备发展的重大需求,全面推行任务分工为基础,通过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形成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根据任务需要,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自主组建创新团队,促进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创新效率的提高。二是建立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实时收集、定期公开,实行科技成果定期发布制度。建立创新体系与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的有效联系渠道,加快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三是建立科技成果扩散推广机制,通过技术成果的试验、示范和人员培训等方式,强化农业装备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与基层的紧密联系,使先进适用装备技术进村入户。
6加强农机制造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技术标准反映了行业和企业的综合水平,也是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质量水平等的具体体现。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的制定是行业和企业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我国农机制造业基本上以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为主体,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标准。今后,在发展新产品采用国家标准的同时,要组织企业创新技术标准,积极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提升企业技术标准化水平。
2.持续发展,广泛采用现代制造业技术的产业提升战略
用现代制造技术来改造我国传统的农机制造业,是我国农机制造业实现振兴、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通过广泛采用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提升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资源配置等整体水平,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节本增效,降低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结构调整为契机,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低污染的先进制造技术;通过项目带动,加大资金对农机制造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快农机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行业信息的网络化;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会,鼓励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广泛开展联合制造,引进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物流技术、管理技术,带动整体工业化水平提高;制定政策,加大对落后制造设备的淘汰力度。鼓励相关行业先进技术对农机制造业的基础支持,提高整体素质。
3.打造精品,实施培育自主品牌的名牌战略
1树立品牌和质量意识
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都要树立品牌和质量意识,充分认识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和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的动力,围绕新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企业科技开发机制,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集聚科技人才。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关键技术领域紧密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加强研发,敢于超越。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注重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不断提高名牌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
3切实加强质量管理
围绕品牌建设,加强质量管理,是企业创建一流品牌的基础。企业必须面向国际市场,树立全新的质量理念,不断实现管理创新。要吸收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的企业质量信用体系,以创造世界级质量为目标,加快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努力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4加强品牌经营
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名牌意识,制定以质量为核心的名牌发展规划,研究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确定赶超目标,动员全体员工为打造一流品牌共同努力。坚持全球市场理念,加强营销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加强品牌宣传,积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和运作方式,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不断提升品牌贡献能力。
5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加强研究企业的长期发展问题,如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品牌建设、信誉建设、文化建设、人才开发、技术创新、质量控制问题等。把这些问题研究透,解决好,是创立品牌的基础。
6重视企业形象建设
首先应将企业的经营思想和企业文化,形成明确而统一的概念,即形成一种企业独特的价值观,再把这种价值观加以提炼、升华,从而成为一个个性鲜明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著名企业品牌。
7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农机离不开知识产权,要把品牌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完善知识产权的法规与制度建设,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4.优化结构,实施做强大企业、培育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战略
1锤炼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选择基础好、初具规模、竞争力强、成长潜力大的企业涵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灌溉、农业运输、配套农具等重要领域重点扶持35个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引领产业发展。
2努力培植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工业基础好、有龙头企业、经济发达、人才和资本密集、市场组织网络健全的地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不断集聚高素质人才,增加集群内中小企业特色产品技术投入,向创造国际品牌迈进,引导融入国际市场,做强品牌群,完善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抗市场风险力和持续发展力,增强企业的根植能力。
政府做好引导和服务。大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和产业本身,政府应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共要素的投入,建设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
5.面向国际,实施全球化的市场拓展战略
1正确了解各国市场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
世界各国国情的不同,对农机的需要和要求都不尽相同。我国农业机械要进入一个国家的市场,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要了解所进市场的国情,包括自然、文化、政治等背景。同时,了解所要进入的市场的需要,包括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能接受的价位。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开拓战略,包括出口的产品,进入市场的突破口、途径等。
2在产品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上下功夫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
农机产品由于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往往不能完全适应另一个市场、另一个国家。因此,要在产品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上下功夫,根据出口国的情况改进产品,使之适应当地需要。建立售后服务网点,做好售后服务,保证市场稳定发展。同时要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扩大高附加值和低能耗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效益。
3培养专业的外贸人才
农机外贸人员不仅要具有外贸知识,精通贸易规则和掌握外语,而且要精通农机技术,懂得农艺技术。所需外贸人才的素质提高是全方位的。
4积极培养应对国际贸易争端能力
随着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必将时有发生培养应对能力已迫在眉睫。首先要学会合理利用WTO原则二是要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联系建立信息畅通的快速反应机制三是要加强出口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防止“内战外打”要一致对外。
5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随着外贸经营权放开,越来越多的经营者进入外贸领域。目前,我国农机经营企业普遍处于分散与无组织经营状况,企业经营额小、经营成本高、缺乏经验与信息以及对出口产品品牌宣传不力等因素会制约出口集约化发展。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推动出口协调持续发展,同时面临国际贸易纠纷,协会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言人,帮助维护企业的利益。
6.塑造人才,实施以人为本的聚才战略
1以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领军人物的培育
完善培育体系,注重农机基础教育,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加强合作,联合培育年富力强、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贸易人才和高级技工、特种技能的带头人。特别要突出领军人才,使其成为懂技术懂管理的国际化人才,同时要注重现有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提升,开展专业培训、技能培训、扩展能力培训,重塑人才。
2创造良好的聚才环境
建立培养人才的科学机制和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完善制度和政策保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组织规则的人才流动机制,主动吸纳、及时重用的人才引进机制,目标明确、综合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绩效优先、体现价值的人才分配机制,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人才市场服务体制。同时通过良好的聚才环境,提高利用国际人力资源的能力,为实现中国农机产品全球化提供人才保证。
六、振兴农机制造业的政策建议
(一)国家政策是农机制造业发展振兴的基础与可靠保证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了恢复农村生产力从增补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机具开始初创农机工业。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初步构想。1957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总结发言中指出“农业必须逐步机械化”。1958年中共中央成都会议通过的《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意见》提出“三主方针”农业机械应该以小型为主农业机械的制造一般应该以地方工业为主实现农业机械化主要靠农业合作社自己的力量。1959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农业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政策的指引与扶持下从1949—1978年计划经济期间我国农机工业经过恢复、创建和发展建成了一拖、天拖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成立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及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30多个研究单位和一批专业性研究机构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吉林工业大学等7所以农业机械为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以及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推广站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销售公司等。这一阶段我国农机工业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科技、生产、质量监督、推广和市场体系为我国农机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农机制造业迈入改革和提高阶段。198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突破陈旧思想允许农民私人购买大中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并提出发展小型机械。1984年2月国务院颁发规定允许农民私人用拖拉机从事营业性运输。这两项“松绑”政策促使我国农机制造业开始实现战略性转移实行以农民需要为根本方针重在生产小型拖拉机、收割机、运输车及小型农产品和饲料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和小型拖拉机等产品产量迅猛上升。1999年我国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的年产量分别达到268万辆、52万辆分别是1990年产量的3.5倍和5.6倍。1999年联合收割机年产量4.3万台与自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32年总产量4.4万台基本相同。
新世纪开端200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十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提出“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决策赋予农机制造业新的重要任务。200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确立了促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地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实施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农民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补贴增加农机制造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大中型拖拉机生产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产量近20万台创历史新高。我国农机制造业开始走上结构稳步调整、快速发展的道路。
2006年下达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把发展新型、大功率农业机械列为重大技术装备要求实现重大突破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机械制造业的重视。为了完成这次战略国家已开始加大了对农机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机制造业的发展振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扶持。
(二)发达国家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立法为农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日本1953年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1961年制定了《农业近代化资金促进法》。美国1933年颁布了《农业调整法》1968年批准了《农机安全法》等。
制定专项规划推动农机制造业发展。意大利1952年制定的“农业发展12年规划”以后制定的第一个农业计划1961—1965和第二个农业计划1966—1970提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意见和设想同时规定对购买拖拉机等提供贷款与补贴。
政府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机制造业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把部分军工企业转向生产农机,提高了农机的水平。
制定多种优惠政策促进农机生产与销售。加拿大政府规定向农户出售农业机械和农机维修零配件一律免税对进口农机生产原材料和设备实行免税。意大利凡进口机器和设备用于农业和工业现代化的可以少付11%的税。
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和开拓农机市场。第一鼓励土地集中政策为农业机械高效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前联邦德国政府采用颁布《土地整治法》使零碎土地成片以利用机械耕作。美国政府鼓励土地集中农场兼并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挥大型机械的效用。第二实行合作政策提高农民集资购买能力。前联邦德国政府鼓励发展合作经营按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大体分为农机互助组、农机环、农机合作社、农机租赁公司4种类型。日本农协通过合作和互助提高农民购买农机的能力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第三实行农业专业化、区域化、商品化、社会化方便机械化的实现。对每个农场和合作社来说经营的项目越少分工越细越有利于实现全面机械化作业也有利于用比较少的机器达到很高的机械化水平。第四走生物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促进农业发展的道路。通过科研使农机与农艺相协调快速实现农业生产全面、综合的机械化。如高粱、棉花、果蔬等通过农机与农艺研究的结合实现了栽植、管理到收获的机械化。第五通过引进外资、技术提高农机质量。如韩国、日本通过引进先进农机技术成果实施再创新提高自己的农机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第六农用燃油给予补贴推动和促进了农机的广泛应用。在德国农民用的柴油半价供应美国对农场主购买农用柴油实行免税法国政府二战后实行农用燃油减税15%1950年后农用燃油开始减价30%1970年后减价近45%的政策。
(三)国家扶持农机制造业重在政策引导
1.制定政策,拉动、拓宽和繁荣农机市场
1制定土地集中与流转相关政策推动农机应用
邓小平同志在1990年3月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建议制定土地集中与流转政策通过出租和转让使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向适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拓宽农机服务市场。
2制定推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政策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农业合作组织、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制定有关政策,支持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实现分工分业,壮大农民经济实力,提高购买农机能力。
3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促进农机市场的繁荣
制定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有关专项规划、发展方针和优惠政策;增加财政补贴,加大农民购机补贴的力度和拓宽农民购机补贴的范围;扩大金融服务,完善农村社会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增设金融服务网点和购机专项贷款,为农民办理贷款提供方便。对农业装备生产企业贷款和农民购机贷款制定优惠的利息政策。
2.充分重视农机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加强宏观产业政策的引导
1深化企业改革政策加快农机工业发展
进一步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政策,调整农机企业所有制结构,加快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2制定鼓励与培育大型企业走集团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道路的优惠政策
支持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企业的联合重组,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为企业到国外办厂、兴办跨国公司创造方便和有利条件;对大型企业技术改造,国家在相关项目中给予优先安排,保证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高;银行对大型企业的授信额度应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大型企业改制,“三产”剥离,历史遗留下来的债务,应由国家设法解决;对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国家每年应注入一定的资本金,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制定鼓励企业自主进行技术改造政策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提高农机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建议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将税率由15%减到5%,甚至实行全免。建议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增加农机国债和专项资金、贴息贷款等用于技术改造项目,对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与关键设备继续实行免征进口税政策。
4建立和完善农机生产企业准入制度与退出制度
具备条件的企业,必须要通过资格认定,达到要求的方能准许注册、生产,以保证进入市场的产品都是合格的产品,防止坑农事件发生;扩大优质产品评价范围,加大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出口产品保护力度,推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坚持打假和扶优并举,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市场,拟定行业市场自律规则,避免无序竞争。
5强化标准化法制化管理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标准化工作,帮助建立与健全农机标准化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加大投入,加强标准化工作支撑体系的建设,提高各级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站)的技术水平。
6发挥农机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要逐步建立市场供求、生产能力、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信息发布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及时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反映行业动向,提出政策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3.加大科技投入,激励自主创新,促进我国农机产品水平的全面提升
1培育自主创新的主体
国家应重点支持大型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并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以大型和科技型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为重点,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搭建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平台
进一步深化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改革,并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投入为主组建独立的公益性共性技术研究中心,使其在行业共性、基础性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有效地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的机制。
3设立农机技术发展专项基金保证技术创新有足够的投入
国办发200265号文件规定国家支持农机工业的技术创新。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开发基金要将农机工业作为重点之一给予支持。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基金解决目前农机研发项目申报难、落实难和投入不足难以完成任务的困难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投入力度。
4加大企业科技投入促进农机产品升级换代
一般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年销售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2%,以便能做到生产一代、开发储备一代,预研一代。国家应明确企业增值税减免后所得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的事业活动经费和条件建设费用大部分应由国家财政拨款,少部分通过市场运作解决。
5实行优惠税收政策支持技术开发、技术创新
由于农业装备生产企业是微利企业,保证粮食安全的种植业机械利润率更低,建议调整税制,实行向农机制造业倾斜的税收政策,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或返回的税金用以增加科技投入,增加技术储备,改变发展后劲不足的状况。
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为25%。同时对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也进行了调整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农业机械企业5年的销售利润率平均为3.12%远远低于机械行业5.74%的平均水平属于微利企业。在农机工业规模以上1757家企业中1636家属于小型企业占93%以上。而大中型企业只占6%建议农机制造企业全部按照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实行20%的所得税率而被国家列为高新技术的农机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006年农机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6亿元上缴所得税18.48亿元按33%所得税税率计算如果按照2008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后农机行业按25%和20%税率计算以2006年为例应缴所得税见表27。
表27 农机工业企业应缴所得税税额预算
从表27可以看出国家若对农机工业实行20%的优惠所得税率国家对农机工业的支持资金不到3亿元但是这3亿元对于整个农机工业的发展来说作用很大。
农机产品增值税率现执行13%的优惠税率由于农机产品成本的70%80%来自原材料和外购件,自身增值很少,因此很多农机企业均出现负税率。建议取消农机产品增值税,转制的农机科技型企业继续实行免缴所得税的政策。研发创新所需国外进口零部件及仪器设备等免进口关税。
6建设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
健全法律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为知识产权的产生与转移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以激励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7加强国际交流推进自主创新
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更宽领域、更新层次上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4.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办法,促进农机制造业产业升级
1补贴重点产品促进农机产品结构调整
国家补助的资金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补贴产品应抓住重点。应重点补贴优先发展的技术装备和重点发展的新产品,促进农机产品的调整,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节能减排、农业的持续发展及产业化提供高效的装备。
2补贴骨干优势企业促进农机制造业结构优化
当在确定重点补贴产品后,应优先选择骨干优势企业进行补贴。这样一是能保障农民利益,使农民得到好的销售服务和长期的零配件供应。二是能使骨干优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投入力度,降低生产成本,能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农机产品。通过补贴来扶优扶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简化层次、缩短购置补贴资金结算周期减轻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当前补贴资金结算层次多、结算周期长一般在半年以上影响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农机制造企业本来流动资金很少多靠银行贷款周转周期又长。由于补贴资金到位时间长使农机制造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期更长。建议改善结算办法简化层次使补贴资金结算能在36个月内完成。
5.引领企业走全球化发展道路,建世界农机生产强国
1实施鼓励出口政策扩展国外市场
将农机产品出口退税制改为出口免税制,减少办理退税的繁琐手续。鼓励企业向外发展。鼓励企业向外扩张,到国外办厂,利用国外资源生产农机产品,缓解国内电、煤、油、水等资源紧张的矛盾,缓解国内成熟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建议制定优惠的信贷和税收政策。
2对进口农机零配件、制造材料实行税率优惠
对进口国内无能力生产的农机零部件、材料等实行差别税率,实行进口免税的优惠政策。
3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减少海外风险
我国目前95%的出口是在没有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和保障下进行的。因此坏账率高达5%远远超过发达国家0.5%的平均水平。这个问题要尽快设法解决。
4鼓励积极吸收外资与跨国农机公司联合办厂
利用引进技术、技术合作、控股引进外资等多种形式与跨国农机公司联合办厂,生产高性能的农机和关键零部件、基础件,以此取得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上的突破,提高我国农机工业的整体水平,扩大国内外市场。
国际农机制造业发展专题研究
一、发达国家农机装备制造业历史及现状综述
(一)综述
1.从本土实际出发
世界各发达国家在本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都从本国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农业生产规模、经济实力、农艺制度、农业资源等现状,发展适合本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农业技术装备。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劳均耕地较多美国劳均61公顷、加拿大97公顷、澳大利亚113公顷在种植业中主要发展了适应大规模集约化经营所需的大型高效农业机械如74340千瓦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宽幅耕整地、播种、病虫害防治和牧草种植机械60243千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系列、青饲料联合收获机、棉花收获机、甘蔗联合收获机等。英、法、意、德等国劳均耕地612公顷为中等规模集约化经营因此以中型农业机械为主同时又发展与本国优势资源相适应的农业装备如法、意等国的葡萄种植和收获机械荷兰的马铃薯种植与收获加工机械。人多地少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国家以日本为代表发展了小型的以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收及干燥为主的全过程水稻生产所需的农业装备。
节水灌溉是当今具有世界意义的问题之一,因此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各国均结合本国的特点确定了不同的技术发展模式。
从总体上说,我国属于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农业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但在局部,大型国有农场耕地多,发达地区土地集中经营后出现了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因此,中国农业机械化不可能采用一种发展模式。
2.可持续发展战略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持续满足目前和世世代代的需要能较好保护现有资源和环境技术上适应经济上有活力而且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这一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作为先进农业技术载体的农业装备世界各国在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越来越重视开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装备如发展高效、低量、低毒农药和防扩散污染技术和施药机械化肥深施技术和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及机械节水灌溉技术所需的喷、滴灌设备低污染动力机械节省能源、减少对土壤破坏的联合作业机械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所需的少、免耕作业机械以及延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技术及成套设备等。一些国家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已开始出现高度机械化的生态农业农场以确保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持续发展。
农机装备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3.广泛采用高新技术
20世纪世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实际上是农业机械等装备技术融合现代液压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现代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并向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的过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液压技术移植到拖拉机之后传统的牵引式配套农机具被悬挂或半悬挂农机具所代替机械调节被液压控制调节所取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当先进传感技术与控制技术应用到农业装备之后实现了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种植机械的作业工况自动监视与控制如联合收割机主要工作部件故障显示报警系统、自动对行系统、播种机排种与排肥的工况监视和农机作业量的自动记录等激光技术的应用使平地作业后的地块高度正负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电子学与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装备中的应用,使管理调度中心与田间作业机械、农作物生长环境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成为可能,来自田间的作业数据,通过中心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处理、专家知识库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后,制定出详细的农艺作业方案和导航作业计划,并最终指挥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
4.可靠与“三化”并重
农业机械的季节性使用、工作环境的多变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农业装备必须不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标准化、通用化及系列化水平。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企业都建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在新产品开发设计中普遍采用CAD工具及可靠性设计技术在制造过程中除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和装备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外将质量检验贯穿到每一道工序力求制造质量的稳定在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采购中已从单纯审核验收产品实物质量发展到同时认证制造方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提供由第三方出具的认证证书以此为选购的前提条件在装配调试过程中对重要部件则在装机前进行磨合试验或性能试运转整机装配后再进行规定时间的运行试验经最终检验无问题后方可下线。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企业都十分重视本公司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力求产品的多品种、多型号生产和零部件供应的及时、周到。
下面我们就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农机制造业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阐述。
(二)美国农机制造业情况
1.控制性能更优
控制性能是大型农用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现在,北美正从液压机械或手动控制向电子控制过渡,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现在很多控制已实现了电子化。另外,新型农机还将配有多种实时诊断元件。在过去,农场主通常要等到某些元件出现故障后才去维修。现在,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农场主能够准确预见到将要出现的故障,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预先进行维护,提高设备运转率。
2.效率更高
用户的最终要求是效率更高而作业成本更低。制造、加工及生产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主机成本。以艾伦斯公司的产品为例该公司选用了伊顿公司直角静液驱动桥大大减少了液压系统的安装劳动。另外将泵、电机和车桥集成一体还节省了装配时间和安装3个独立元件的配管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该技术的另一优点是结构更紧凑在增添设计柔性的同时还能减少元件磨损简化维护。
3.耐用性更好
杰尔森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指出元件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例如设备转向系统的故障不仅会造成停工还可能涉及极为严重的产品责任事故。美国明尼苏达州车辆系统公司推出了108系列动力单元可大大简化农机作业。例如托罗公司的机械利用微型动力装置升、降切割台。设备手动功能也已实行自动化操作者不需推拉操纵杆与动力装置连接的开关控制定位把手动作业转化为按键操作。
虽然美国的农机企业是私人经营的但是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美国农机之所以能实现迅速发展与美国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有很大关系。美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的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建立了富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州农学院同时承担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3项职能农学院的教授必须进行教育、科研和推广3种工作。这样就使教学、科研和推广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促进了农机的技术改进和产品的推广力度。
(三)欧洲农机制造业情况综述
欧洲作为最重要的农机生产和销售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曾一度跌入低谷。近几年随着全球食品的短缺等所导致的粮食价格上涨以及相关政策的扶助欧洲的农机行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在欧洲最大的农机生产国依次是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这几个国家农机的产量和销售量远远高于其他欧洲国家因此本报告关于欧洲的部分仅介绍这4国的情况。
表2是欧盟近3年来农机制造业的基本情况汇总。
表2 欧盟的农机业基本情况
表2 欧盟的农机业基本情况(续)-1
图2为2006年欧盟农机总产量分布统计图总额度为213.3亿欧元。
图2 2006年欧盟的农机总产量的分布图
图3是2004年欧盟农机市场销售额分配图。
图3 2004欧洲农机市场的份额分配
表3为欧盟近几年拖拉机产量。
表3 欧盟近几年拖拉机产量
(四)德国农机制造业情况
1.德国的农业与农机管理及服务机构
德国的农业管理部门主要是各州的农林部主要负责有关农业的政策建议及政策实施、农业保险及补贴等农业支持、成人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以及农业科研应用等。德国农业服务功能主要由农业协会The German Agricultural Society来承担。农协是一个自上而下组成的民间团体由基层农协、区域农协、州农协及全国农协4级组成。农协帮助农企解决其科技、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把农业企业的问题反映给政府通过影响立法来解决问题。
农协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其经费来源主要靠会员会费收入没有财政支持。在黑森州农协会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会费每户农业企业50欧元第二部分则按农业企业土地面积大小收费约810欧元/公顷。随着德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农业企业数量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会费收入也在逐年减少二是由于为了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规定农民年满65周岁退休把农场交给年轻人经营目前退休人员数量很大支付退休金压力很大。另外德国农业还面临农民工资在增长面包价格在增长而原料小麦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的尴尬状况从2000年度开始德国农民的收入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2.德国农机产品销售的总体情况
2006年度德国农机行业的总产值达到了创纪录的51.9亿欧元。图4是2001—2006年德国农机销售情况统计。
图4 德国农机销售额统计图
3.德国农机产品情况
德国农机产业在近几年显示出了雄厚的实力2006年产值同比增长15%达到了45.3亿欧元。其中国外市场销售额达36.2亿欧元占70%远高于衰退的德国国内市场。德国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国内市场只占销售总量的30%左右。
与其他农机产品相比近年来拖拉机的产量显示出快速的增长2006年拖拉机销售量上升到25亿欧元所占的份额占整个农机产品的近50%。对于拖拉机厂商来说国际市场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83%的出口份额高于整个工业产品的出口比例。2004年德国生产了59236台平均输出功率为84千瓦的拖拉机其中64%的输出功率超过了74千瓦100马力。相对于15%总台数增长率其销售总额提高了21%。这些增长主要集中在4565千瓦这个范围的拖拉机。
图5为2006年德国农业机械产值的份额图。
图5 2006年德国农业机械产品的份额图
表4列出了德国2003—2006年农业机械产品产量情况。
表4 2003—2006年德国农业机械产品产量
4.德国农机出口情况
相对于目前不景气的国内市场近几年出口对德国的农机工业发展提供了主要的支持。2004年出口再次增长了22%达到了34.3亿欧元出口额占销售总额的76%。其中拖拉机的出口额占其销售总额的83%其他农机产品的出口额占其销售总额的67%。2005年、2006年保持了高位稳定的趋势2006年出口为36.2亿欧元占销售总额的70%。西欧的邻国是德国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略低于70%的拖拉机和几乎60%的其他农用机械出口到了西欧各国。2004年德国向法国这个欧洲最大市场的出口额甚至增长了28%从而使德国对法国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18%紧随其后的是对美国的出口占11%和对英国的出口占8%)。北美是第二大拖拉机消费市场,中欧和东欧共同组成了农业机械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德国东部相邻的各国对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农业机械现代化的需求愈来愈强。与此同时,随着独联体各国在国际谷物市场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他们对来自德国的新收割技术的需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这些国家过时技术的出口对德国市场同样有积极的作用,这使得分销商的积压产品得以清仓,稳定了市场的价格。
2004年以来东欧和中亚各国比如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市场的增长相当明显这个市场组成了欧洲的外部市场多年以来对机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所以德国和西欧各国对这方面的投入也在增加。
德国的进口只占出口的1/3这导致了德国的贸易顺差。德国的最大进口国是法国、意大利和美国但是现在中欧各国比如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也共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他们主要为德国生产零部件。
5.德国农机科研及开发生产情况
在德国许多大的农机制造企业都和大学有着密切合作。很多大学都设有农机专业其任务一方面是培养农机制造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是承担农机的研究项目。例如慕尼黑工业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工业技术院校该大学设有专门的农业机械研究所该研究所1/3的经费由政府支持其余2/3经费由承揽项目来支持。该研究所每年可获得政府、企业共计1200万欧元的项目经费。
目前德国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印度进行中型30千瓦45马力拖拉机生产。德国农机专家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农机企业运行方案包括8个部分。一是建立私营体制二是企业与高校、专业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科研开发三是与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统筹发展四是生产要有规划引进技术不要贪求技术的高新而要注重适用五是要重视安全保护产品质量政府在这方面要发挥作用六是企业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七是要有比较好的图书刊物等技术资料来源八是建立员工培训、项目管理、外语等支持系统。
6.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德国在二战后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在整个农业方面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了覆盖90%以上农户的农协组织——德国农业协会DLG该组织可代表农户利益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协调各种关系涉及科技、法律、文化及政治、政策等方面。向农户提供法律、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组织化和有序化。在农机管理、服务上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体系有隶属政府的农业机械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质量监管和维权还以政府统一组织形式向农企提供技术培训强化了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提高其技术素质从而使从业人员能有效合理地使用先进的农机并掌握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农业机械维修方面完全实行了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由销售商负责的售后维修服务体系。
德国机械工业联合会VDMA则负责针对农机产品的销售情况和产品结构进行统计将每年国内国际的农机产品生产、销售情况向农机制造企业发布并预测未来产品市场的走势使每个农机生产企业都心中有数。
(五)法国农机制造业情况
1.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法国基本上是一个平原国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适于农业生产。国土总面积55.12万千米2森林面积为16万千米2耕地面积为28万千米2其中60%用于粮食生产、35%为牧场、5%用于葡萄园及种植其他水果蔬菜。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国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目前仅为总人口的2%约95万人。
法国农业在欧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农业产值4200亿法郎农业产量占欧盟总产量的20%。经过50年的农业政策改革和调整目前农业发展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倡天然放牧压缩草场面积扩大耕地面积用于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
法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生产农业机械到20世纪30年代拥有内燃机、电动机、拖拉机、割捆机、脱粒机等农机具。二战后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运输、加工、贮存等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经过最近50年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量的相对稳定农机消费水平和主要农业机械保有量也已基本稳定2000年全国拥有拖拉机130万台、联合收割机11万台、割捆机27万台。法国农机生产企业约有2000家共有6万多职工年产值350亿法郎71%用于出口出口总量中70%销往德国等欧盟国家。随着农业经济效益逐年稳步增长农机总利润年增长0.4%。农机化水平和农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表5是近几年法国农机销售情况。
表5 法国农机市场销售情况
2.法国农业机械正在向智能化、高效率和大型化方向发展
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已逐步融合现代微电子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向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田间自动导航系统、机器视觉系统等研究成果已开始装备到拖拉机与自走式农业机械上正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改善操作者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拖拉机平均功率已增加到72千瓦总台数比10年前减少了27.8%)。自动化程度提高,作业速度加快、复式作业机具和专业化生产机具协调发展,为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新技术进一步降低作业成本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社会化服务的集约化水平提供了空间。
3.法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农机化发展的政策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市场以及保证农产品的高质量法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农业和农机化扶持政策如土地集中政策、农业专业化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农业生产价格补贴政策、农用燃油减税政策等。在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初期国家对农机购买者给予补贴、优惠贷款等扶持政策以鼓励高效低耗、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化配套机具的研发、生产与推广这些优惠和补贴直接给予农民。目前农机化处于稳定发展时期补贴、优惠贷款等鼓励政策已较少使用但农机用油补贴政策一直在执行之中。目前的农机政策更多地体现在保护使用者安全、降低劳动强度和保护环境、利于国土整治等方面。1960年法国颁布了《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方针》2000年对该指导方针进行了补充修订增加了农业机械作业的环保要求。为保证偏远地区土地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政府仍然为当地农民提供购买农机具的补贴资金。
4.发展“居马”合作社,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
在二战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机械逐步取代了畜力和手工劳动为了解决购买昂贵农机设备的资金困难提高农机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农民自发组织起集体购买和共同使用农业机械的“居马CUMA”合作社。一些大型、专用农业机械如经济作物作业机械、大型收获机械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都通过合作社集体购买。法国共有1万多个“居马”分布在全国各地入社农户拥有土地规模一般为300500公顷机具使用费比个人购机使用费低40%。该组织的主要经费来源是社员交纳的会费和农机作业服务费。在“居马”购机时根据社员作业申请计划提出某种作业服务需求的社员要对所需机械投资10%。
5.积极发挥农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推广农机化新技术
法国政府对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方向的引导是通过经济杠杆(如项目资助、低息贷款)实现,而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主要依靠发明者和制造商通过农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利用电视和专业报纸等媒体发布公告向农民宣传推荐。同时,协会及时发布技术需求信息、市场销售信息等,与农户沟通;政府的各种政策措施亦通过协会传达给农户。农业协会组织成为政府、企业与农户间的纽带和桥梁,并在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农机制造企业的标准化
1运用标准化加快新产品开发
法国农机生产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尽可能多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运用组合化的原理采用标准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从而大大缩短新产品的设计、试制周期快速适应市场需要。
2运用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全面采用ISO9001和9002标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并以先进的欧盟标准指导产品生产重视外协件的质量检验保证充足配件供应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3运用标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社会化
法国农机整机生产企业大多以组装生产为主。一台拖拉机或联合收割机并非一个企业独立生产出来而是几个甚至几十个企业分工协作的结果主机厂只是发挥自身优势生产部分零部件多数零部件在标准化的保证下靠外部协作供应标准化保证了它们之间尺寸和功能的统一协调和互换配套保证了整机的性能质量。各企业充分运用标准化手段分工与协作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如麦赛·福格森拖拉机制造厂可生产55190千瓦的拖拉机除变速箱等关键件自己生产外大部分零部件由300多个协作企业生产。
4积极发挥农业、农机行业联合会在标准化方面的作用
这包括:维护本行业的利益,争取使本行业企业制定的标准成为法国标准或欧盟标准;协调本行业企业内部关系,当各企业制定标准产生分歧时,提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按照政府的指令,在行业中贯彻有关强制性标准;收集、发布与本行业利益和发展有关的各类标准化信息。
(六)意大利农机制造业情况
1.意大利农机业总体情况
意大利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拖拉机年生产量已达到80000台以上如1997年产量为84958台1999年产量为81427台2000年拖拉机产量为83800台。这几年拖拉机的产量一直保持在8万余台2006年生产了82584台。
意大利国内市场上拖拉机的年均销量在30000台以上。如1998年意大利国内销售拖拉机32084台1999年和2000年的市场销售量分别为34679台和32500台2004年为31100台。意大利和其他欧盟国家乃至经济发达国家一样除销售拖拉机和其他农机产品外其旧拖拉机和旧农机产品的市场交易也十分兴旺。以拖拉机为例1999年意大利旧拖拉机市场销量达到34668台比1998年增长10.1%2000年为32600台比1999年减少6%。
意大利的拖拉机和农机产品尽管每年大量出口但为了保持双边贸易平衡每年还进口相当数量的农机和拖拉机产品进口产品一般为国内市场所需的缺门机型。在20世纪90年代末其农用拖拉机的进口量为9000台左右如1998年进口农用轮式和履带拖拉机9150台比1997年增长34.12%1999年达到9614台比1998年增长5.07%2000年下降为9100台同比减少5.30%。意大利进口拖拉机主要是从欧盟以及美国和日本等国进口。
意大利是世界拖拉机和农机产品主要出口国1997年意大利出口农用拖拉机61748台比上年增长17.07%1999年出口56362台比1998年略减2.1%2000年出口量达到58817台同比增长4.36%。1997—2000年意大利拖拉机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比例依次分别为72.68%、70.64%、69.22%和70.19%。
2.意大利农机企业特点
1意大利的农机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一般员工人数从30150人不等
由于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且员工素质良好加上严格的科学管理因而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人均产值大都在100万元人民币/年以上。一般企业以产品组装为主,装配车间较大,配有多条生产线;因本国“三化”水平高,产品中外协件占的比例较大,关键零部件在本企业加工,因此加工车间较小;零部件仓库很大,品种齐全,布局合理,方便选配;每个车间均设有质量检测室,严把每道生产工序的质量关。
2企业的产品种类多基本形成了系列化
企业十分重视市场的需求,为满足国内外用户的不同需求,企业的研发部门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改进老产品,增加产品的品种。
3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农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生产效率,企业十分重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不仅广泛采用液压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激光技术、自动焊接、电脑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
3.意大利农机市场的特点
1拖拉机和农业机械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随着国内产品市场的饱和意大利生产的拖拉机和农机产品的50%70%均销往国外。
2生产和销售的拖拉机绝大部分为四轮驱动且73.5千瓦以上的大功率产品呈逐年增长趋势。
3出口大于进口这种状况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将继续保持不变
由于意大利国内拖拉机和农机市场容量有限因此绝大部分产品将用于出口且出口产品的70%80%是销往欧盟国家。为了保持贸易的平衡,意大利在大量出口产品的同时也大量进口,但长期以来始终是出口大于进口。
4履带拖拉机生产量仍占拖拉机产量的一定比例
自从四轮驱动拖拉机出现以后各主要国家的履带拖拉机的生产随其市场的减少而逐年减少或基本不生产而意大利在90年代末仍保持了一定的产量且这种状况仍将继续保持不变。
(七)英国农机制造业情况
英国农机制造业专业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按工艺类别建立专业厂,有的按零部件类别建立专业厂,有的按部件和主机建立专业厂。发动机厂一般是自制缸体、缸盖、曲轴、飞轮等主要部件和少数零件,拖拉机厂只生产壳体、轴、齿轮等。
二战后英国农业及机械化之所以能够获得迅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法律和政策上给予支持、保护和鼓励。1947年英国实施了第一个农业法此后又在1957年、1960年、1964年、1967年、1970年、1971年、1973年、1974年、1976年多次颁布农业法令采取了鼓励发展农业及机械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英国属普通法系国家不制定成文法只规定若干原则和安全技术标准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由司法审判当局以判例的形式颁布规则和禁令。1946年成立了以高沃斯爵士为主席的高沃斯委员会开始进行农机安全立法。英国农机立法的特点是授权法官来制定规则和发布禁令。如法律明确“案件审理当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审理案件的需要对雇主和雇用工人等制定规则、限令和禁令”“可以对任何机具、设备的使用任何具体操作环节做出规定和发布禁令可以对有关机械的制造、安装、检查、修理、保养、换件、调整和试验以及危险部件的防护提出具体要求禁止出售、出租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机具、设备”等。
英国农机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曾遭受重创近几年正在逐渐恢复。2004年市场份额上升了5%达到了18亿欧元。表6是近几年英国的农机销售情况。
表6 英国农机市场销售情况
(八)日本农机制造业情况
日本近年来为适应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需要,很注意发展大型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同时注重发展适用于小规模经营和老年农民及妇女操作的小型农业机械。
日本农机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拖拉机:拖拉机的发展方向是,开发新型拖拉机,如用于水田作业的履带式和半链轨拖拉机;扩大电子调速器在拖拉机上的应用范围;提高拖拉机的操纵性和舒适性;提高保护性能,降低排气烟度和噪声;拖拉机安装驾驶室或安全架,以提高拖拉机的安全性能。
耕整机械:耕整机械主要包括犁、旋耕机及整地机械。在日本,翻转犁已经系列化,犁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高操作性能。旋耕机是日本普遍使用的农机具,它将向降低能耗、保证耕深、提高耕速方向发展。在整地机械方面,日本已经开发了与履带拖拉机配套的激光平地机。
施肥、种植和育苗机械:目前,高速水稻插秧机械发展较快,其发展方向是提高使用的操作性能和自动化水平,产品规格多样化,有向大型发展的趋势。目前开发的新型插秧机有宽幅十行插秧机、带侧行施肥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免耕插秧机等。旱地作物机械主要有大蒜种植机、萝卜播种机、全自动蔬菜移栽机、瓜苗全自动嫁接机等,用于果树撒播肥料的施肥机,少量肥料深施机等。
田间管理和植保机械:田间管理和植保机械的发展方向是,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利用率,研究开发通用化和联合作业的机具;开发接触传感器自动行走和乘坐型通用管理作业车,用于施肥和植保;开发推广无线控制的小型飞机,用于小块地和种植复杂的田地撒布农药;开发可识别蔬菜和杂草的图像处理装置;开发远距离集中管理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等。
收获运输机械:日本使用最多的收获机械是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发展方向是大功率和高速度。日本目前正在开发的收获机械有稻麦立秆脱粒系统、高水分大豆联合收割机。
干燥、调质加工机械:日本大量推广的是循环式谷物干燥机,其发展方向是高品质干燥。在开发新机型方面,以阳光作为主要热源的搅拌式通风干燥机已经使用,新开发的远红外线谷物干燥机已经上市。目前正在研制的其他干燥机与干燥技术有:带有碾谷功能的干燥机;稻米品质的测定评价装置;大豆调湿干燥设备等,谷物干燥机的发展方向是提高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畜牧机械:畜牧机械包括青饲料收获机械、装卸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堆肥处理系统及挤奶器等。在青饲料收获机械方面,日本正在研究卷压捡拾压捆机;在装卸机械方面,日本正在开发适用于狭小地段的小型自走式简易草捆夹持机,以及用于中小规模农户使用的小型青贮塔的装卸装置。挤奶器在日本已开始向挤奶机器人方向发展,挤奶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是应用新型传感器,以提高挤奶机器人的适应性。
日本农机工业产销情况见表79。
表7 1960—2006年日本农业机械产销与进出口产值统计
表7 1960—2006年日本农业机械产销与进出口产值统计-1
表7 1960—2006年日本农业机械产销与进出口产值统计-2
表8 2006年日本农机工业生产统计表
表8 2006年日本农机工业生产统计表-1
表9 2006年日本农机工业销售统计表
(九)以色列农机制造业情况
以色列为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温度在3238℃之间。冬季温和多雨。从全国看60%属干旱地区20%为半温润区北部50%国土降水少于150毫米。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滨海平原、加利利山区以及上约旦河谷。全国可耕地面积仅为42.7万公顷其中水浇地占48%。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柑橘、葡萄、蔬菜和花卉产量最多的是柑橘。尽管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差水资源匮乏耕地面积有限但以色列人通过将不毛之地改造成肥田沃土的方法使可灌溉土地面积增长了8倍至2428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49.5%农业种植区已由400个增加到750个。
在农业技术较为发达的以色列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0.35%即每个以色列农民养活的人口数达300人而且农产品还大量出口其出口量占出口总额的比例约为3%。以色列农业机械研究所是以色列唯一一所专门研究和改进农业专用机械设备的研究机构。该所虽然仅有40多位专业技术研究人员但该所对以色列农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和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以色列农业技术强国地位的支撑都非常显著。该所早期的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对引进机械设备的本地化改进和性能提高上现在更多地将研究重点放到了市场急需的新技术设备开发方面如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水果的结构特征和机理等。
以色列农业的迅速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分不开的。以色列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子化的水平都比较高。2000年农用拖拉机、挤奶机、收割机的保有量分别为24500台、1600台、238台。每台拖拉机负担的可耕地面积为12.46公顷每台谷物联合收割机负担的谷物收获面积为182.9公顷。平均每万个农业劳动力拥有拖拉机3136台谷物联合收割机71台。以色列化学工业比较发达化肥不仅能充分保证供应每年还有大量出口。近年来以色列将先进的电子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发明一种安装有计算机和自动装置的拖拉机。其特点是能完成从犁地、种植到收割的全套田间作业并以最经济的办法保持燃料消耗和操作速度既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由于干旱少水以色列的滴灌技术非常著名。闻名世界的耐特菲姆NETAFIM滴灌公司于1964年成立。目前以色列由电子信息处理的滴灌和喷灌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采用这种技术对较短干旱期作物的生长对葡萄园、柑橘园的灌溉及对种植较密的多年生植物如洋蓟、香蕉等的生长最为有利。
二、发展中国家农机装备制造业历史及现状综述
(一)俄罗斯的农机制造业情况
1.俄罗斯农机历史及市场情况
俄罗斯联邦目前是东欧地区的最大国家。俄罗斯人口占整个地区人口总数的40%。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的共和政体也充分利用钢铁和其他金属冶炼加工、原油生产和提炼、生产资料生产、汽车制造和军工航天装备等重要产业,大力推进大农业和大制造业。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独立后的俄罗斯采取激进方式改革原有经济体制使社会经济陷入全面危机状态经济连续5年衰退工业生产连年滑坡其中农机制造业更是受到重创企业运营陷入困境产量逐年大幅递减。1991—1996年俄农机产值和产量减少90%以上1996年之后行业总体减幅开始缩小但下降趋势并未得到扭转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产量1999年比1990年缩减了90%95%近乎停产。1999年俄罗斯农机制造业开始复苏1999年的产量比1998年增长了60%这种增长态势一直保持至今。2006年俄罗斯生产拖拉机1.2万余台联合收割机6800余台。
2001年俄罗斯农业机械的市场接近4亿美元是前苏联时代所达到最高额的1/3。俄罗斯拥有大量可耕地是世界上对技术先进的高档农业机械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俄罗斯政府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才能提高农业机械化和推广生物工程等现代先进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据估计1999年俄罗斯农业部门缺少60万台以上的拖拉机和15万台以上的联合收割机正在使用的库存机器据报道也状态不好。
2001年俄罗斯国内工厂售出的农业机械总计2.7亿美元已达到前苏联解体前水平的20%左右。俄罗斯从前曾是一个农业机械净出口国但随着国内需求的疲软和投资的极度缺乏已经使其国内的生产制造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经济效益目前依靠进口农业机械来满足国内要求表10
表10 俄罗斯2005年和2006年农机产品生产情况
2.农机企业现状
俄罗斯有拖拉机和农机专业企业174家从业人数20万另有农业技术装备和配套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企业约500家。生产主要集中在35家企业其中占总量38%的产品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零配件。
俄罗斯4个主要的拖拉机制造商是为德国市场生产基洛维兹Kirovets拖拉机改进型K744的圣彼得堡拖拉机厂为国内市场生产基洛维兹Kirovets拖拉机改进型K700的运输机器公司季特兰拖拉机事业部生产VgTZ拖拉机的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产量持续下滑从1991年的78000台降至近年来的3000台但2002年又突然增加到5000台阿尔泰拖拉机厂濒临破产边缘。实际上俄罗斯拖拉机市场上的最大产品提供商不是俄罗斯本国制造商而是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拖拉机厂。2001年明斯克拖拉机厂向俄罗斯市场提供了大约9000台拖拉机而同期俄罗斯本国产量的总和是15000台。明斯克拖拉机厂也向美国市场出口白俄罗斯Belams品牌的拖拉机。明斯克拖拉机厂目前计划在俄罗斯库尔干地区设厂生产农业机械。
俄罗斯联合收割机的主要制造商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公司和俄罗斯农机公司PocceJlbMaln近年来得益于持续稳定高增长的谷物收成。鉴于世界谷物价格的上涨2003年仍是联合收割机制造业的一个好年份。目前俄罗斯国内联合收割机的市场需求量稳定在每年800010000台之间控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公司的西伯利亚机器制造厂预测今后34年的年需求量会提高到12000台以上甚至达到30000台每年10亿美元。此外还有塔甘罗格收割机厂和图拉收割机厂也是生产拖拉机的。
生产收割机的俄罗斯农机公司是俄罗斯本国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在2000年因债务过多而濒临破产边缘之后2001年通过努力使产量恢复到6025台售出5015台2002年降至5064台。目前该公司在俄罗斯国内收割机市场上的份额大约是70%。根据预测2003年俄罗斯收割机市场需求将降低10%15%俄罗斯农机公司因此按需求调整产量到4000台预计售出5100台。俄罗斯农机公司的产品有顿河141、1500B、SK-5MNiva谷物收割机和顿河680青饲料收割机并计划投产新产品顿河元。
爱科公司AGCO和俄罗斯罗斯托夫地区政府达成协议在罗斯托夫生产拖拉机和耙。2003年在顿感顿涅茨克挖掘机厂Donetsky生产50台梅塞·福格森拖拉机在科尔机器厂Kormash和罗斯托夫生产相近数量的耙。初期拖拉机的价格可能低于进口机器50%随着项目的发展3年内国产化目标是50%。罗斯托夫区政府官员认为爱科的拖拉机会受到当地农场的欢迎因为他们一直批评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生产的拖拉机功率不足、故障多和不可靠。据悉罗斯托夫地区每年拖拉机需求量大约有100台。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爱科公司AGCO将有能力向俄罗斯其他地区提供机器。
意大利收割机制造商Laverda在2002年向俄罗斯销售了100台谷物和水稻收割机价值1180万美元。Laverda公司在俄罗斯的销售公司农业投资公司正在俄罗斯粮食产区克拉斯诺达尔、斯塔夫罗波尔和罗斯托夫等地区组织机器销售、零部件销售和产品支持网络。同时按2002年上半年与图拉收割机厂签订的协议图拉收割机厂为Laverda生产过桥式脱粒室和切割器。
3.相关政策法规及配套措施
1利用预算资金推动农机租赁业务
俄农机制造业从1994年开始实行销售租赁制。
2明确发展战略
2000年9月在俄罗斯确立了俄农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该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国产农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统治地位要求产品市场占有率达85%。在进口方面规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供货为10%15%其他国家不超过5%。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为保证农机企业的正常发展俄政府在财政上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1995—1997年国家对罗斯托夫、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图拉联合收割机厂以及切利亚宾斯克、乌拉基米尔拖拉机厂等企业给予大力扶持。同时政府帮助企业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引进外资促进俄罗斯农机工业的发展。俄政府强调外商与俄罗斯本国公民享有同等的法人权和经营权不向外商提供特殊优惠政策和权利合资企业是招商引资的唯一方式。
4通过“俄罗斯农工综合体机械制造业”的联邦专项计划促进产品开发
依据该计划研制出了150种新机器并已制定出生产高效新型机器的计划其中重点扶持的主要产品有阿尔泰拖拉机厂的T-250型拖拉机、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的BT-100系列拖拉机、利彼茨克拖拉机厂的ЛТЗ-155中耕拖拉机、乌拉基米尔拖拉机厂的ВТЗ-80通用拖拉机、罗斯托夫的Дон牌联合收割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厂的Руслан牌联合收割机和图拉联合收割机厂的Простор牌新一代联合收割机。
5完善质量认证体系
2000年7月俄罗斯政府召集主要院所和工业及农业企业开会会上通过了完善现有农机设备认证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产品竞争力等诸多措施。俄罗斯许多农机企业使用的现行标准已经过时完善农机设备质量认证体系的任务已迫在眉睫。俄联邦工业科学与技术部已同俄联邦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农业部对一些过时的标准进行重新修订以加强机器质量指标的严格性。
6以联合方法创建集团机构达到优化生产、降低费用的目的
目前以联合方式建立股份集团的企业模式正在俄罗斯农机制造领域推广。例如2000年下半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联合收割机厂、阿尔泰拖拉机厂和巴尔瑙尔斯克发动机厂共同参股组建了西伯利亚机械制造控股公司。为发展罗斯托夫农业机械有限股份公司2000年国家商业银行机构以5亿卢布的资金投资参股该公司。俄联邦工业科学与技术部还积极支持企业建立协会形式的协调机构如农业机械联合会和汽车农机控股集团。为充分调动农机骨干企业的主动性在俄罗斯联邦经济部支持下俄罗斯农业部于1998年3月专门组建了非赢利性组织——农工综合体技术与装备生产者联合会由农业机械生产者协会包括79家工厂和组织、工商机械股份公司8家企业和俄罗斯农业供给股份公司35个地区组织共同组成其基本宗旨是协调企业间工作保护其共同利益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4.现存问题与优势
目前,俄罗斯农工综合体的技术装备现状及企业经济状况仍十分困难。问题包括:
①企业债务问题严重。据统计截至2001年1月俄农机制造企业债务实际数额相当于1年的产值90%的企业负债经营。农机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差距又使企业财务状况趋于恶化。
②有限资金的分散化。例如有17家企业生产割草机有10家企业生产捡拾压捆机。为避免投资分散必须实施联邦总体计划集中企业、地方和中央资金。
③研制经费不足。工业科学与技术部在2001年拨出500万卢布经费用于研制大众型轮式拖拉机但这远不能解决问题研制必需的优先成套装备产品最少需要27亿卢布。
④遭遇外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在国际市场不景气条件下外国公司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巩固其在俄罗斯市场上的地位。近两年国外农机制造商对俄罗斯出售了3000台总价值为60亿卢布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这一数额相当于国家支持农村预算总支出的1/4。
⑤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与产品需求之间比例严重失调。主要企业开工率仅为12%25%。
⑥专业化程度高、品种单一的大型农机企业情况不乐观。这其中首推拖拉机和收割机厂。这些企业没有能力对计划经济年代建立起来的生产单一产品的硬性工艺生产线进行改造和优化生产能力,同时又不能承受流动资金缺乏和投资不足的困难,被称为“问题”企业。
优势包括:
①俄联邦政府工作组研究了俄罗斯农机制造业的总体现状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的产品总体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当符合本国农业技术要求、地区条件和本国标准比国外产品价格低20%50%,性能价格比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有竞争力。
②行业拥有相当高的科研和生产潜力,有能力满足俄罗斯农工综合体对主要农业装备种类的需求,大多数企业基本适应了市场条件,通过生产和销售系统的重组和多样化经营,产品日趋完善且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保证农业经济的需求。
(二)韩国的农机装备制造业情况
1.产业的发展对产品出口的依赖性增加
韩国的农业装备目前已具备了独立、完善的产业基础。但产品在技术上和日本农机产品技术有很强的继承性。随着其农机在国内保有量的增加和受亚洲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影响,韩国不得不把产品的出口当作推动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被认为是韩国包括农机企业在内的制造业长期战略发展的希望所在,因此韩国很多企业积极到中国来寻求发展。
2.利用适度质量、较低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为提高产品竞争力,韩国的农业装备制造商在产品中努力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但人工等制造成本仍是韩国这一产业的比较劣势。与西方发达国家农机产品相比,韩国农机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不占优势;与中国农机相比,韩国农机产品在价格上不占优势;在产品模式上韩国农机又不能摆脱日本农机产品的阴影。因此,韩国农业装备产业正在着力扬长避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目前,保持价格优势仍是韩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途径之一。
3.引入国外优势产品作为国内产业补充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韩国农民的比例日趋降低目前已基本接近韩国政府规定的警戒线——农民人口比例不低于5%。农民的减少引起农田种植的相对集中目前总的农户中大约10%的农户家庭的平均种植面积超过30公顷大面积的种植迫切需要更高效率的农田作业机械。不少韩国土地种植规模大户追求较大型的农机具有的农机企业从国外整机引进或引进部件在当地组装销售割幅超过2米的全喂入收割机。
4.农业装备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正在成为韩国农机发展的后继动力之一
韩国农机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已从简单的产品质量与价格竞争上升到服务等全方面的综合竞争,尤其是出口农机产品的服务被国外农机企业看得越来越重,普遍被认为是产品质量的延伸。在韩国多数农机企业,对于国内的用户,每年都要在公司内部组织一次新老用户技术操作培训;对于国外的经销商,韩国农机企业提供对维修服务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收获机械,他们一般在收获季节派人跟踪服务,服务模式的创新正在成为韩国农机发展的后继动力之一。
(三)印度的农机制造业情况
1.政府制定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价格、补贴与贷款等经济政策
印度政府采取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贷款政策。为了鼓励印度本国农机制造业发展生产,发动机、动力耕耘机、拖拉机、配套农具等产品都被置于优先位置,并在原材料分配方面得到优待。
2.充分利用外资和外援,发展本国农业机械化
印度在发展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方面接受的外援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历史之长及形式之多,在发展中国家中是名列前茅的。
3.采用与国外合作生产方式与生产许可证制度,发展本国农机工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农机工业采用与国外合作生产的方式与生产许可证制度。与国外合作生产分资金合作与技术合作两种。与国外合资生产通常考虑以下因素①国家工业发展的优先次序印度的工业发展政策是追求最大的就业人数优先发展工业落后地区优先安排农用工业迅速促进出口型和替代进口型工业等②工厂产品的工艺状态③能否增加产品出口④能否用其他方法来获得同样的或相似的技术转让。一般情况下在合资企业中国外资金的比重要求在40%以内,当然也可根据工业的价值考虑例外情况。
4.加强农业机械化科研工作,积极参加国际科研合作
农业机械化研究计划一般把重点放在改进农机具上,使之适合于印度的农业条件,进行多次的适应性试验改进,以提高农机具的性能,或研制一些新农具。这些农机具在缺少劳动力或动力的地区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或作业机械化程度。
在农业机械化研究工作方面,继续研制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改进拖拉机的燃烧效率;大规模推广大型农机具的出租工作;研制动力耕耘机的配套农具,建立动力耕耘的技术服务网;优先发展适用于干旱农业的机具,设计出能耗低、作业效率高的机械。
5.开展有关农业机械化战略、政策与预测的研究工作
农业机械化意味着更好、更快地完成农业生产的各项作业。农业机械化能保证农户及时、准确、经济有效地使用各种现代化投入。要通过恰如其分的战略和政策对农业机械化进行正确的指导,那么它能加速农业和乡村发展的速度。
印度的拖拉机制造业现在具备很强的实力。如果以“台”来计算印度已成为拖拉机生产的第一大国2006年生产了近30万台中功率拖拉机。从1961年开始制造拖拉机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印度还不得不继续进口拖拉机以满足其巨大的需求。从那时起印度的拖拉机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过去40年中拖拉机数量以10%的综合年均增长率增长。拖拉机工业的综合年均增长率在1994—1998年这段时间达到16%1999—2001年再创新高。2001—2003年拖拉机工业萎缩综合年均增长率为负13.5%。2004年年中拖拉机工业开始恢复。2006年拖拉机产量创新的记录图6
图6 1994—2006年印度拖拉机产量
传统的印度拖拉机市场为中型拖拉机市场主要由22.829.4千瓦3140马力的拖拉机构成这一功率段的拖拉机在2005—2006年期间占整个市场容量的51%。拖拉机工业的增长与这一功率段拖拉机增长密切相关。2005—2006年这一时期此功率段拖拉机的销售量达到14.8万辆同比增长了18%。
对于其他马力段的拖拉机在2004—2005年期间3036.75千瓦4150马力的拖拉机增长率为34%占到市场总量的24%。15.422千瓦2130马力的拖拉机的市场份额为17%37.5千瓦51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的市场份额大约为8%。
印度产的拖拉机已进入国际市场2005—2006年期间出口增加了41%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了美国向其他国家比如南亚国家、马来西亚和土耳其的出口也在迅速增长。印度制造的拖拉机开始进入非洲国家通过政府投标的形式出口到非洲国家。印度造拖拉机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在过去3年中印度造拖拉机的出口以综合年增长率55%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2006年这段时间共出口拖拉机28118辆。
(四)泰国的农机制造业情况
1.泰国农机制造业简介
泰国农业机械制造商俱乐部AMMC是泰国产业联合会FTI下属的一个产业俱乐部。该联合会由30个产业俱乐部和54个省级协会组成。AMMC成立于1980年现有40个会员公司是泰国农业机械产业方面的重要组织。该协会与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在政策、方针和实施领域紧密合作以保护、提高、促进和协调全国制造商的利益与该行业的利益。
过去几年泰国的农业机械产业在产量和产品发展上均有迅速增长。近年来由于受农作物低价格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泰国农业机械销售有较大回落。2001—2002年度泰国主要的农业机械和配件的年产量大约为小型柴油机10万台小型汽油机40万台两轮拖拉机8万台两轮拖拉机圆盘式犁15万个农用拖拉机圆盘式犁5000个水泵5万台稻米联合收割机600台。制造商大约有135家公司有员工大约4000人。泰国农业机械市场年销售总额大约为2.5亿美元其中国内产品占60%。
在泰国进口农业机械依然很重要它可满足农民和农业部门对更精密、更先进的高科技机械和设备的需求。四轮拖拉机是主要的进口产品进口数量大约为5000台其中70%是二手拖拉机。低于30千瓦的二手拖拉机从日本进口大功率的拖拉机从英国进口新品牌的拖拉机从英国、日本、中国和意大利等国进口。其他进口产品分三大类收割前用的机械例如灌溉系统、农药喷洒器、播种机等收割后用的机械例如甘蔗收割机、稻米联合收割机、饲料切割机和打包机、青贮和干燥机等农产品加工机械。
受目前泰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影响在多数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短缺成为关键性问题。这使得对农业机械和设备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普及率将因地区而不同尤其是农业运作和机械类型。其他有关农作物价格和政府政策方面的重要因素也应予以考虑。小于30千瓦带有旋转耕具的四轮拖拉机市场有上升趋势将取代中部平原地区和北部低地用于稻米种植的两轮拖拉机。由于收割季节劳动力短缺许多农场主或农民期盼一种适用、高效的收割机产品。
可以看到,泰国的农业机械化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机械向控制密集型机械转折的关键期,诸如种植机械、灌溉系统机械、粉剂喷洒器、联合收割机、使用汽油的干燥机、青贮和贮藏处理机、先进高质量的大米碾机等将被农民或业主们迅速采用。但是,仍需大力开发适合于当地情况的农用机械。
农业机械化被视为泰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虽然泰国正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但对于经济和国家安全而言,农业依旧重要。为克服劳动力短缺、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问题,迫切需要农业机械。
在全球化进程和自由贸易环境中,像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获得竞争力。为达到该目的,必须在各方面、通过各种方法在当地和国际上游、下游制造商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是农业机械行业中勇于创新和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其中一些产品的质量可靠,而且具备价格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大有可为的。
2.相关政策法规及配套措施
1政府重视发展农业机械的普及化工作
泰国政府专设了农业机械化委员会,负责制定详细的农机化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包括了改善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恶性循环政策、产品标准化政策、农机销售价格政策、农机培训使用管理政策、农机出租维修政策等。
2加强科研和推广工作加速农机化发展
在泰国农业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是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主管农业科技工作的是农业合作部的农业科技厅厅下有6个直属研究所包括园艺研究所、橡胶研究所、蚕业研究所、农业工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成果主要由农业发展厅负责向农户推广并通过举办培训班有计划地培训农民。
3组建农业和农业合作银行为农民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服务
政府要求金融机构扩大农业长期贷款业务支持农民购买农业机械。1975年泰国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农业信贷条例》规定商业银行的农业信贷放款额必须以2%的比率逐年递增。1983年又实施了“面向农业和农村信贷政策”规定无论本国或外国商业银行每年投入的农业贷款不得低于上年存款额的20%其中的13%必须直接贷给农户和地方农业企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针对东北部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的情况泰国政府提出了绿化东北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因地制宜发展集约型农业发放农业低息贷款降低或免收进入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设备的人口税等。
4农机作业委托和集约化经营
在较长的时间里,泰国农业主要依靠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生产的。其耕作方式也主要是依靠人力和畜力。因此农业生产经营粗放、效率低,农业区划差。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泰国农民资金欠缺、技术水平较低的现实情况,泰国政府大力推广农机作业委托。农机作业委托作为农作业委托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泛指委托人把部分作业委托农机户(组织)用农业机械来承担,它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国外主要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现状分析
美国约翰迪尔公司Deere
美国约翰迪尔公司Deere的历史可追溯到1837年由约翰·迪尔先生创建1868年开始使用“Deere & Company”这一公司名称。美国约翰迪尔公司Deere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也是全球十大柴油发动机及建筑机械生产厂商之一在世界农机企业中排行“老大”。该公司排名世界500强第303位也是全美200家大企业之一有160多年发展历史。产品向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该公司是大型的跨国企业在美国、中国、德国、加拿大、法国、荷兰、西班牙、南非、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11个国家建有农业机械制造厂专门生产迪尔公司Deere及其合资企业的农机产品。2005年底总资产336.70亿美元,雇员万余人。
迪尔公司Deere的销售收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路攀升至1998年后1999年下跌了15%此后又从1999年的低谷逐年稳步攀升2003年比上一年增长了11.4%净销售收入达155.35亿美元净收益6.43亿美元2004年比上一年增长了28.65%净销售收入达到了199.86亿美元净收益14.06亿美元。2005年和2006年保持稳定增长2006年净销售收入达221.48亿美元净收益达16.94亿美元表11
表11 迪尔公司Deere近6年来销售收入
产品种类:
迪尔公司Deere主要生产为农牧业各生产环节配套的机械产品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耕作机械、播种机、植保机械、牧草机械、青饲收获机和棉花采摘机及其他配套农具等产品。拖拉机品种齐全功率从36.75312.38千瓦从机械换挡到电子全动力换挡从两轮驱动到四轮驱动以及橡胶履带式一应俱全。2003年迪尔公司Deere各类销售额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农业机械占47.3%商用和市政机械占20.8%建筑和林业机械占17.6%信贷收入占8.7%其他收入占5.6%,这一比例在近几年来变化不大。
迪尔公司Deere还由自己的财务公司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这样做延长了对客户的服务链推动用户购买自己的产品同时为公司带来了较好的收益。
迪尔公司Deere营销理念已经从推销产品过渡到推销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案推出了Greenstar精整农业技术提高种子品质的Grain Quality Delivery System技术。
凯斯纽荷兰公司CNH
凯斯纽荷兰公司CNH于1999年11月由欧洲的纽荷兰公司与美国的凯斯公司合并而成2005年底总资产173.18亿美元。凯斯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42年由杰罗姆·凯斯先生创立。纽荷兰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95年。
凯斯纽荷兰公司CNH自成立以来运营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不过销售收入从2001年起逐年有所回升2002年净销售收入为106.6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7.3%仍亏损1.57亿美元。从2004年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开始扭亏为盈2005年净销售收入达129.98亿美元净收益达2.92亿美元表12
表12 凯斯纽荷兰公司CNH近5年销售收入
产品种类:
凯斯纽荷兰公司CNH的产品主要是农业机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青贮及牧草收获机械、柴油机、农机具、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等。2003年起农业机械销售占总销售收入的67%比合并时提高10个百分点工程机械占27%比合并时降低了9个百分点信贷收入占6%。
爱科公司AGCO
爱科公司AGCO成立于1990年1993—1994年收购了英国的麦塞福格森公司1997年收购了德国的芬特公司2002年收购了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的农用橡胶履带拖拉机部分2003年又收购了芬兰维创公司。2005年底总资产38.61亿美元雇员1.1万余人。
爱科公司AGCO的销售收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路攀升至1998年后1999年、2000年连续下降。2000年销售额比1998年下降了21%。从2001年起开始回升2002年的销售额恢复到了1998年的水平2003年已有新的增长净销售额为34.9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9.6%。2004年净销售额为52.73亿美元同比增长51.1%净利润达1.58亿美元。2006年虽然销售收入保持稳定但净收益出现负值亏损额达6490万美元表13
表13 爱科公司AGCO近6年销售收入
产品种类:
爱科公司AGCO的产品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柴油机、牧草机械、农机具及零部件等。2003年拖拉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8%联合收割机占9%牧草机械占13%零部件占15%农具及其他占5%,与上一年变化不大。
久保田株式会社Kubota
久保田株式会社Kubota是综合性企业创建于1890年2月注册资本金781亿日元雇员1.5余万人2005财政年度总资产有12000亿日元。公司围绕水、土、环境、城市、居住五大事业领域下设机械、环境设施、管道系统、空调等6个事业本部。农业机械是他的一个事业部。
日本农业机械中久保田牌产品占40%公司年生产柴油机73万台手扶拖拉机4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2.5万台插秧机3万台确立了其在日本农业界的地位。久保田株式会社Kubota自1947年开发了手扶拖拉机以来先后在巴西、我国台湾省设立了当地手扶拖拉机法人企业1968年又打进美国市场。目前已在海外建起18个生产销售基地产品出口150多个国家。其插秧机、温室育苗播种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等产品已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亚洲市场建立了独资的久保田农机苏州有限公司生产水稻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公司设有技术开发部开发部中又设有基础技术研究所、技术开发研究所、解析技术中心、电子技术中心从而使该公司形成了从研究、开发一直到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竞争力很强的跨国公司表14
表14 久保田株式会社Kubota近6年销售收入
久保田株式会社Kubota的销售业绩在1997年达到11415亿日元的高峰后出现下跌至今未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2006年净销售额为10510亿日元但其中农用机械与内燃机的销售业绩在增长2006年的净销售额为 6588亿日元。
产品种类:
久保田公司Kubota的机械类产品是其4类产品中的一种主要是中小型拖拉机、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以及内燃机、工程机械、电子设备、自动售货机等。机械类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近几年约为37%59%。其中农业机械与内燃机的净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7年来逐年提高从1999年的33.8%提高到2006年的65.41%。
克拉斯公司Claas
德国克拉斯公司Claas是世界上著名的联合收割机制造商由弗朗兹·克拉斯先生于1914年建立。1936年推出它的第一台牵引式联合收割机1953年推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20世纪末期开始通过控股雷诺公司拖拉机部分介入拖拉机领域。2006年年底的总资产16.12亿欧元雇员1万余人。
克拉斯公司Claas以联合收割机为主导产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路攀升至1998年达11.08亿欧元后1999年有小幅下跌此后又逐年攀升。2006年的销售额为23.51亿欧元净收益为80.9百万欧元表15
表15 克拉斯公司Claas近6年销售收入
产品种类:
克拉斯公司Claas的产品包括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牧草机械牧草收获、打捆、吊装等、自走式青贮收获机、甘蔗收获机、农用运输机械、拖拉机和割草机、搂草机、翻晒机、打捆机此外克拉斯公司还生产发展农用牵引车辆、精准农业技术汽车及航天工业机械制造系统的整部件等。
四、农机制造业的国际发展趋势
(一)企业及市场发展趋势
1.市场的整体形式将有所好转,但增势平缓
在20世纪末受世界一些地区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式恶化国外很多农机企业处于低潮期。前几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改善国外农机整体形势就销售额而言有所好转不过增势平缓但拖拉机总销售量并未增加主要农机企业的销售业绩有增有减。2004年对于农机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开心的一年各大农机公司的销售收入都较2003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带来这一良好的经济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许多地区对动物饲料、牛奶以及奶制品需求的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消费市场的急剧增加。在今后的几年里总体看这种需求将稳步增加但幅度不一定很大。
对于北美市场由于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the Farm Bill将持续到2007年因此可以很肯定北美主要指美国在未来的几年内农机的销售份额将继续增加。2003年美国的农机销售量为129亿美元而2004年销售量增加了15%达到了150亿美元。由于粮食价格所导致的国际牛奶价格的上涨使得更多的农民收入增加这也会促使农机销量的增加。对于南美市场由于巴西和阿根廷农业产值近年来不断上升因此可以预料到农机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会稳定地扩大。
对于欧洲市场,比较稳定,预计未来几年变化不大,农机销售量将小幅稳步提升。对于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对农机的直接需求不一定有很大的提升。但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牛奶和肉类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可能导致世界粮食和牛奶价格的上涨,其间接效果就是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机的投资。
对于俄罗斯市场虽然到目前为止其农机市场的份额还没有达到历史上前苏联的水平但从另一角度看由于俄罗斯拥有大量的可耕地大约是美国可耕地面积的70%,集中在俄罗斯西部地区,可种植多种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如谷物和马铃薯),俄罗斯是世界上对技术先进的高档农业机械的潜在市场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养殖种植业也很粗放,如果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养殖种植业的发展会更大。因此,随着俄罗斯经济的稳步复苏,对农机市场的需求也应该有所体现。
2.从市场需求与制造能力出发,调整产品结构,延伸服务领域
在产品多元化上,国外主要农机企业从市场与能力出发,产品链一般向柴油机、农机具和工程机械延伸,在行业上实行大跨度跳跃的很少。同时,从市场与用户出发,服务链向金融服务、农业高新技术服务延伸。这种从市场出发的产业链延伸风险较小。
例如迪尔公司Deere、凯斯纽荷兰公司CNH和爱科公司AGCO由自己的财务公司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如迪尔的Credit-USA和Credit-Canada凯斯纽荷兰的Case Credit和New Holland Credit爱科的Agricredit等。这一方面延长了对客户的服务链推动用户购买自己的产品同时这种金融型的服务还为公司带来较好的效益。如迪尔公司Deere其金融服务部分的收入占总销售额及其他收入的比例近3年约为8.7%10.8%但金融服务所产生的营业利润大体与整个农业机械业务相当远高于其他业务是迪尔公司Deere净利润来源的重要支柱。而在2001—2002年有的业务亏损金融信贷在总利润中的所占比例更高。考虑到金融信贷所占用的资产较少则金融信贷对所有者的回报率就更高于包括农业机械在内的所有其他业务。但财务运作增加了所需要的长期贷款使迪尔公司Deere的资产负债率升高2003年为85%。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点是,国外主要农机企业的营销理念早已从推销产品过渡到推销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案上来。所以,许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为客户提供农业技术方面的服务,这一方面延伸了对市场的服务链,同时也推介了自己公司的产品。
3.兼并重组势头仍在,但体现兼并效益的程度不同
国外有的学者将大型农机企业的发展模式分为纵向一体化模式与模向一体化模式。国外主要农机企业在资本运作过程中,特别是横向一体化模式企业,兼并重组是它们发展壮大的主要手段之一。
迪尔公司Deere的扩展模式和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一样属于纵向一体化类型。它的兼并重组通常在运作国际业务、吸纳上下游伙伴或扩大业务领域时应用。如迪尔公司Deere在从事国际业务中常通过用统一品牌建立合资企业以及营销协议来实现增长而不是购买竞争对手它在独联体、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业务扩展就是这样。又如1999年3月迪尔公司Deere收购了其电子技术供应商InterAg TechnologiesInc.等。10年来迪尔公司Deere的总资产周转率在60%80%,始终保持了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意大利菲亚特公司于1919年首次批量生产拖拉机1974年成立Fiat Trattori公司1984年改名为Fiatagri1991年菲亚特收购了美国1978年元旦成立的福特纽荷兰Ford New Holland公司后与菲亚特农机重组的新公司命名为N.H.Geotech1993年改名为纽荷兰New Holland公司。原纽荷兰公司是189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注册的农业机械公司。1999年11月菲亚特集团收购了美国著名的凯斯公司将纽荷兰公司与美国的凯斯公司合并而成凯斯纽荷兰CNH公司。原美国凯斯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42年。近几年农机行业最大的兼并重组是纽荷兰与凯斯的合并从而成为从事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与金融服务、年销售额在百亿美元的企业。在农业机械上继续使用各自的“纽荷兰”和“凯斯万国”商标。合并的目的之一是在世界平台上实施战略采购以降低成本。凯斯纽荷兰成立以来整合效果不明显运营的预期似乎不够理想直到2003年销售收入才接近合并时的规模。从2004年起兼并重组的效应逐步体现出来连续3年销售额增加2006年净利润达到2.92亿美元。
爱科公司AGCO的扩展模式属于横向一体化类型。它采用多品牌战略来收购和扩张用收购来建立并共享销售网络通过选用标准零部件和入股与其他公司共享供应商的方法来架构制造供应体系。爱科公司AGCO近5年来的总资产周转率为107%124%。特别是近些年爱科公司AGCO的兼并势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该公司在1993—1997年接连收购了英国的麦赛福格森公司和德国的芬特公司筹建爱科公司AGCO的核心人物——罗伯特·拉特利夫R.Ratliff在2002年又担任首席执行官后2002年3月收购了卡特彼勒公司的挑战者ChallengerMT系列农用橡胶履带拖拉机的设计、装配线与业务2003年又收购了在欧美拖拉机企业排行第5的芬兰维创公司。2003年总资产为28.39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35%同时资产对销售额及利润的回报率也有一定的提高2003年资产对销售额的回报率为123%资产利润率为2.6%。2006年总资产已达到38.61亿美元资产对销售额的回报率为141%,但资产利润率为-1.7%。
意大利的赛迈公司1972年兼并了兰博尔吉尼Lamborghini公司1977年兼并了休尔利曼公司1995年兼并了德国的道依兹法尔Deutz-Fahr公司组成了赛迈道依兹集团SDFG
在20世纪90年代末克拉斯公司Claas引起行业注意的举动是推出Xerion拖拉机2003年获得了法国雷诺农机业务的51%股份并从2003年10月起推出使用克拉斯公司Claas绿与红色轮辋的拖拉机。
为了实施兼并重组战略迪尔公司Deere、凯斯纽荷兰公司CNH、爱科公司AGCO、赛迈道依兹集团SDFG等公司均设立自己的投资公司来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资本运作。各公司在资产扩展时也注意有的业务须择时进退动态调整。如著名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为了专注工程机械业务2002年将农业橡胶履带拖拉机的业务转移给了爱科公司AGCO凯斯与纽荷兰于1999年合并后将原纽荷兰在加拿大的Genesis拖拉机资产出售给布霍勒Buhler公司将原凯斯的Fermec公司卖给捷克的依尔佛斯Earthforce公司。
4.注重研发以及装备能力的投入
随着国际市场形势的改善近几年国外农机行业技术进展的步伐和前些年相比明显加快这和国外主要农机企业一贯重视对研究与开发R&D的投入有直接关系。国外主要农机企业R&D费用对销售额的比值基本在2%5%范围内。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农机不同行业中常常是位居行业排头兵的企业也是该行业中R&D费用对销售额的比值最高的企业如拖拉机企业中的迪尔公司Deere收割机企业中的克拉斯公司Claas农机具企业中的库恩公司。
迪尔公司Deere2005年用于R&D的支出为6.77亿美元其对销售额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不低于3.5%而从1999年后提高到4.3%5.3%。即使在亏损的年份也未受到大的影响如2001年迪尔亏损6400万美元但其当年R&D费用仍高达5.9亿美元从而保证了迪尔公司Deere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凯斯纽荷兰公司CNH2006年用于R&D的支出为3.67亿美元3年来R&D费用对销售额的比例保持在2.6%3.4%。与合并时相比,新产品对销售额的贡献率大为提高。
爱科公司AGCO2006年用于R&D的支出为1.41亿美元3年来R&D费用对销售额的比例保持在2%2.6%。
久保田公司Kubota2003年用于R&D的支出为307.9亿日元其R&D费用对销售额的比例在1999年为3.8%进入21世纪后因经营状况这一比例有所降低2006年为2.92%。
赛迈道依兹集团SDFG的R&D费用对销售额的比例在近几年大致保持在2.4%3.2%。2002年用于R&D的支出为1942万欧元对销售额的比例为2.4%2006年R&D的支出达2588万欧元占净销售额2.5%。
克拉斯公司ClaasR&D费用对销售额的比例在收割机行业中较高近5年保持在3.6%5.0%。2003年用于R&D的支出为8590万欧元对销售额的比例为3.6%。
库恩公司R&D费用对销售额的比例在农机具行业中较高多年来保持在4.5%上下。格兰公司近3年R&D费用对销售额的比例均接近3%2003年用于R&D的费用为1450万欧元对销售额的比例为2.8%。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些公司无论在经营状况良好时还是在利润效益不理想时R&D费用对销售收入的比例大体稳定。
(二)技术与产品发展趋势
1.技术进步在加快
近年来技术进步加快比较明显地反映在大型拖拉机上。拖拉机的最大功率继续提高如爱科公司AGCO的挑战者MT865橡胶履带拖拉机的功率提高到420.74千瓦564马力最高速度为39.9千米/小时。迪尔公司Deere2004年推出的9620系列拖拉机中JD9620轮工拖拉机与JD9620T橡胶履带拖拉机的功率均达到373千瓦500马力。凯斯纽荷兰公司CNH的Case IHSTX500拖拉机功率也达到373千瓦。
拖拉机的最高行驶速度也在提高发达国家轮式拖拉机的最高速度多为3040千米/小时部分达50千米/小时。英国JCB公司的Fastrac系列拖拉机的最高速度为68千米/小时。橡胶履带拖拉机的最高速度也由30千米/小时提高到40千米/小时。
美欧多数柴油机机型的功率储备达6%7%扭矩储备达30%40%,排放达欧Ⅱ标准。采用单泵单嘴、高压共轨的燃油系增多,开始出现四气门柴油机。机宽紧凑,外露管路少。传动系统中,美欧机型多用电液操纵的动力换挡传动系、差速锁、动力输出轴、液压悬挂等。电子技术应用已完成了从监控功率向智能控制的过渡,从而使电子智能自动换挡与多种类型的无级变速箱增多。迪尔公司、凯斯纽荷兰、福格森、赛迈道依兹集团等公司的新机型均出现了无级变速箱,传统意义上的主离合器在减少。机载计算机与自动导航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部分拖拉机型号的驾驶室噪声如纽荷兰TL-A系列轮式拖拉机、挑战者MT系列履带拖拉机的驾驶室噪声均达到75分贝A上下福格森MF7400达71分贝A接近小轿车的标准。驾驶室渐趋豪华其悬架装置进一步改善。除踏板外操纵已移往驾驶座右侧左侧有水杯座等与折叠式副座副座多有安全防护装置。
液压悬挂除常电控外电子控制分置式液压悬挂增多。可选配前置动力输出轴与前悬挂。为了适应行驶速度的提高常采用变刚性气液悬架前桥。橡胶履带行走系的型式趋于多样化。迪尔公司Deere的大半架式车架对轮式拖拉机的总体设计有较大影响但似乎并未在其他公司的机型上得到推广。
近几年技术进步加快的另一特点是原先主要用于大型拖拉机的先进技术经筛选部分向37.374.6千瓦50100马力的中小型拖拉机移植。如增压柴油机、可选择的多种传动系包括不用踩离合器的按钮式电控切换挡位或方向、电子控制液压悬挂、四轮制动等。其中约翰·迪尔公司Deere新的5015系列拖拉机的电子控制的液压悬挂纽荷兰公司TN系列拖拉机上Super Steer转向系兰迪尼公司Vision型拖拉机的四轮制动McCormick公司的CX系列拖拉机的XtraShift传动系等均值得注意。
拖拉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将进一步提高。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拖拉机产品设计将普遍采用CAD及可靠性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整体造型和外观质量将更加受到重视。
在拖拉机产品生产过程中将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如激光自动切割机、自动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及数控柔性加工中心、机器人与自动装配线等。
2.复合式作业和联合作业机不断发展
复合式作业是将几道工序合并到一种机具上,通过一次作业完成,以充分利用功率,减少油耗,节约劳动时间。过去常见的是旋耕、施肥、播种一体的复合式作业机具。现在的新发展:一是适应保护性耕作的要求,生产出免耕深松、灭茬、施肥、播种一次完成的机具。二是兼顾气吸式精密播种等高性能作业机具的要求,将多种高性能机具前后挂接,进行联合作业。三是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一体化;谷物收获机械都加大了集粮仓;牧草收获机械集收割、捡拾、压捆、装载为一体;植保机械加大了药液装载量;甜菜、马铃薯收获机械将去叶、刨掘、收获、清土、装运联成一体。这些机械已形同加长载重汽车,大大改变了农业机械的原貌,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
3.适应精准农业的要求,采用卫星定位、激光制导和产量传感器等高新技术
不同规格激光控制平地技术设备以及安装带GPS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收割机在农机厂家产品单已大量出现。这种收割机不仅可以记录产量在地块中的分布情况而且可以对产品内在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含量在地块中的分布情况以及病虫害状况进行记录这些信息经过处理得到产品质量分布图为获得质量较高产品的栽培决策提供依据精确地指导农场主进行耕种、施肥和植保用药从而得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生产资料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4.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许多厂家都生产出了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的农业机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例如随着拖拉机及配套耕作机械大型化之后土地压实问题变得突出了土壤遭到破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很多拖拉机公司在轮胎上做起了文章。最显著的变化是普遍采用了橡胶履带如美国卡特匹勒挑战者橡胶履带拖拉机采用半钢丝悬挂具有很好的弹性裹有4层钢丝的橡胶履带使拖拉机的行驶速度达到了4050千米/小时远高于其他同类轮式机械30千米/小时的速度而由于履带的宽度加大如MT875拖拉机的履带已经达到了0.9米尽管功率加大导致机械重量加大但对地面的压力却减少了40%。而对于多数四轮驱动机型,则可选装前悬挂装置和前动力输出轴,可以前后都悬挂机具进行复式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作业对土壤的压实次数。又如有利于保护性耕作的深松灭茬圆盘犁、有利于节水的喷灌机械、节约种子的精密播种机等。推出的铧式犁全部是液压旋转双向犁,可以往返作业,既减少了空运转时间,又节约了油料。值得一提的是气流输送喷雾机械,使药液更加集中、雾滴更细,可以喷射到植株叶面的背面,提高了防治效果,防止了药液飘散,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6
2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2001—2006
3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4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全国机械工业生产销售完成情况统计2001—2006
5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十一五”重大技术装备规划建议
6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商会.农业机械进出口统计2001—2006
7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年鉴2001—2006
8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十一五”农机工业规划建议
9 德国机械工业联合会VDMA.农业机械年报2004—2006
10 日本农机工业协会.农机工业统计年报
农业机械化保障体系卷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战略研究
前言
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战略研究是2005年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分工本课题主要研究三部分内容一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若干政策研究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完成二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完成三是农业机械化人才保障战略研究由华南农业大学牵头完成。
本课题研究的任务是提出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目标要求的主要保障条件即“政策”保障“科技”保障和“人才”保障。这3个“保障”研究都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和宏观布局涉及政府多个宏观管理部门的工作同时又有时空条件变化等复杂问题。因此研究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农业机械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科技、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正反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是今天研究在中国条件下如何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宝贵财富正确吸取这些经验和教训是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思想原则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2004—2007年关于农业方面的4个中央1号文件都为本研究确定了必须遵守的方针、方向和科学判断问题的依据及方法根据本项目确定的总体目标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我们在科技、人才、政策方面提出保障措施的时候不能偏离这个目标。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是独立于农村经济以外的单独系统,它的发展能够推动农村经济,但又受农村大环境的制约。研究农业机械化政策,就不能离开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政策,不能离开中国“三农”实际,这是本课题研究讨论问题的基本原则。影响农村经济的政策因素几乎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对所有问题都进行研究,只能对农民反映问题较多、预测期内有可行性、已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有较成熟经验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本课题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政策保障提出基层农业机械化组织建设农业机械化管理体制改革及保障农业机械化发展投入、燃油供给增加农机补贴等方面的建议。2研究到2020年为保障农业机械化总体目标的实现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目标、指导思想和重大措施建议。3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的人才需求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建议。
本课题开展研究工作的主要方法是听取了全国人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起草小组成员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负责人以及陕西、山西、贵州、广西、四川、河南、山东、河北、吉林、广东、黑龙江等省级农机主管领导和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意见主要听取不同领导岗位上负责人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看法和建议组成了20多个调查组深入山东、陕西、吉林、江苏、河南、湖南等省的市、县、乡级农机管理部门及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进行了调研召开了13个省自治区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负责人、高校农机院系负责人和教师、农机科研单位研究人员的座谈会分发了130份调查问卷查阅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及中国台湾省有关农业机械化管理的资料参加了本项目南方组、北方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研讨会。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会同有关省、地、县农机管理人员、专家认真分析研究形成报告初稿送交有关专家进一步听取意见反复研究修改后形成了本报告。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小麦跨区作业开始有了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给予了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在交通、安全、油料供给、作业组织、纠纷处理、信息等方面给跨区作业的农机户以积极支持;农村机械化农村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机制有了创新,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在土地联产承包条件下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道路的探索,我国出现了农业机械发展的新形势,
但是今天研究农业机械化是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就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发展政策方面的问题以及过去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教训进行分析使提出的建议更切合实际更有应用价值。调查显示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政策层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机拥有者组织化程度低没有能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农机手以分散的无组织状态进入不完善的农机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市场运作中乡、村农机信息断层农机手得到信息的成本太高经营成本也不断升高获得的利润在逐年下降。二是购买农业机械筹资难长期以来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及其他财政渠道流入了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均达300多亿元而供给农村资金的金融渠道不畅通购机借贷程序多、数额少。三是地方农机主管部门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直接为农民服务的乡镇农业机械化领导机构许多处于瘫痪状态老农机站没有了新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四是农机创新体系主体功能不清研究队伍不稳定研究经费投入太少。科技创新能力差不能支撑农机化快速发展对新技术要求的需要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更差高新技术研究队伍薄弱不稳定。农机化企业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推广体系弱化市场资源调配机制没有形成农机户得不到即时的技术指导。五是农机化本科毕业生就业载体没有形成调查省自治区的地市以下农机部门10年来几乎未进大学生高校农业机械化专业改革方向不清晰公办农机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发展太慢条件差没有必要的培训设施民办职业教育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发展环境不好。农机职业、技能教育社会化服务程度很低农机推广队伍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低知识老化。
课题组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和今后10年左右应采取的政策性措施提出了建议建议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意见比较具体另一类是改革、规划方面的建议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战略措施并在重要问题上提出了建议。
本课题涉及国家管理体制、法规,政治性很强。从政府机构分工看,涉及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及发改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都有自己一套制度、规范和工作思路,且相互交叉制约。作为咨询性课题,不可能像改革方案那样,超出国家现有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法规去谈建议,只能更多地、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并运用现有或将要有的政策进行更专业化的分析,提出对应于农机教育、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建议,以期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基于上述情况,加上研究时间和水平有限,所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可能有失偏颇,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专题一 农业机械化科技保障体系战略研究
引言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农业机械化的核心是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以及农产品加工、流通全过程的广泛应用。2008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3次强调农机工作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战略地位被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农业机械化的公益性特征鲜明农业机械化也以技术高度密集为特点是世界各国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多在20世纪406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世纪60年代前后相继实现了全面机械化70年代后先后实现了现代化。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韩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水稻机械化目前机械化水平都在95%以上。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不仅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强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较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较小。总结美国从1880—1960年80年的农业发展经验日本学者与美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美国农业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在70%以上。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其普遍规律就是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以机械动力代替人(畜)力,以农业机械带动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的不断提高。近百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农业生产效益和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对世界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的贡献,客观地反映出农业机械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保障世界食物安全以及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占据着的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也远落后于其他工业行业更严重滞后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长期的对国外技术依赖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创新技术极度缺乏几十年来农业机械产业一直处于“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形成了对国外高新技术及产品的强烈依赖。有限的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研究也多是集中于解决个别环节的生产机械化而对于大宗农产品生产各环节综合机械化的装备技术系统问题以及提高农业生产主体地位的大宗农产品生产效率、效益、竞争力的农业机械未给予充分重视致使农业机械老化现象严重设备更新周期长成套技术和成套装备的后发优势难以显现特别是缺乏支撑新世纪具有竞争后劲的支柱性产品。
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战略研究农业机械化所面对的是具有生命活动、品种多样的动植物以及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条件和千差万别的农艺要求,它所服务的是相当落后的弱质农业产业、相对贫困的弱势农民群体和欠发达的广大农村社区。因此,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不同于一般的工业技术创新,具有极其特殊且十分重要的功能、地位和产品复杂性。同时,我国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地域的差异性和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可能照搬国外经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加快实现现代农业的进程,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将进入快速成长期,“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对推进农业机械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对于实现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进而为实现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状与问题
(一)国际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1.世界知名品牌多在大型跨国集团麾下
当今国际五大农业机械集团中迪尔公司Deere和凯斯纽荷兰公司CNH的年销售收入均在百亿美元爱科公司AGCO、克拉斯公司Claas和日本久保田公司Kubota的年销售收入也有几十亿美元之巨。这些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不仅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和产品研发水平而且广泛采用专业化企业生产零部件产品涵盖面宽、批量大、规格全、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并且建有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产品市场和技术垄断地位不断加强。以市场占有率为例五大跨国集团的拖拉机市场占有率近70%联合收割机市场占有率80%以上再以联合收割机高端产品为例割幅超过5米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几乎是约翰迪尔称霸天下1台迪尔大型联合收割机售价相当于79台国产中型联合收割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总量约近5000台日系产品却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各类农业机械进口额达87.65亿美元同比增长30.4%高于全国机电产品进口增幅13.7个百分点。
2.技术创新的源头仍在主要发达国家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形成了高效、大功率、通用型、标准化新型农业机械的独占性技术产品大型化、多样化和多功能化并举。如美国爱科公司的挑战者MT 865橡胶履带拖拉机的功率已提高到415千瓦564马力最高时速39.9千米/小时谷物联合收获机最大机型的割幅达到9.1米配套动力超过400千瓦小时生产能力达50吨。为满足农业机械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并延伸到运用领域通过变型和标准零部件的模块组合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扩大产品的不同规格品种。例如美国迪尔50系列拖拉机共有44种型号底盘通用化程度达47%西班牙的赫尔马诺斯—格雷斯公司以7种不同直径的圆盘耙片及6种耙片间距组成12个系列82种型号的圆盘耙产品日本各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水稻插秧机一般都有十几种系列产品。
3.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融合和快速发展国际农业装备技术在向着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并由此逐步占据了全球农业装备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装备有中央处理芯片采用机载计算机、自动导航系统和先进传感器的智能农业装备已大量出现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紧缺农用生产资料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拖拉机驾驶室噪声已经接近小轿车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多功能、复式联合作业装备的不断发展在节约劳动时间、减少土壤压实、提高装备作业效率的同时使得单位作业面积的能源消耗水平降低60%以上。基于“精细农业”技术思想的多种定位变量作业智能型农业机械进入国际市场已经成为国际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前沿性领域之一。
4.产品制造已超越传统向现代数字化设计、柔性生产制造、主动可靠性方向快速发展
当今新兴技术发展迅速工业技术更新加快农业机械企业特别是高技术整机生产企业都把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作为生产的第一位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研究开发这个环节。产品设计从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模式转向普遍采用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化、自动化生产模式。柔性生产线为企业适应产品多样性、系列化要求提供了基础。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近净成型、绿色加工等先进制造模式已在农业装备制造业中得到应用并将成为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模式。如美国一些农业机械大公司耗费巨资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生产率提高40%70%工程费用减少15%30%新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60%设备利用率提高23倍。中小企业采用计算机数控机床加上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使设备利用率提高3.5倍生产周期缩短为原来的1/4生产面积减少了76%,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5.我国与发达国家最突出的差距和最核心的隐忧集中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上
长期以来贯彻的“简、廉、牢”产品设计思想直接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产品的“傻、大、黑、粗”。产品生产数量虽然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但产品结构简单产品技术落后产品研发多以模仿、跟踪或转化为主导。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机械企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还主要依靠高校和研究院所其75%的技术来源还依靠向高校、科研单位直接购买和与它们联合研发方式获得农业机械企业尚不具备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迫切需要以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加快培育我国农业机械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截至2005年全国有40余所高校设有农业机械化专业每年招收本科学生千余人拥有一级学科“农业工程”博士授权点的高校8所拥有“农业机械化工程”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单位14个硕士授权点单位31个每年培养数百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有地市以上农业装备科研机构95个其中省级20个地市以上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52个。但是独立、分散、小群体的研发状态难以形成集团创新优势出重大成果、重大原始性创新的能力极其薄弱。
(二)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需求分析
1.农业结构调整引发了农业机械的多元化创新需求
随着国家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装备的发展开始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主要生产环节向全过程机械化推进,由主要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扩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及加工业拓展。这必然对农业装备的种类、水平、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有利于拉动新的内需,而且构筑了适合农业装备发展的新舞台。
2.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催生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转变,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三化”趋势日益明显。这对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
3.国家宏观战略导向提出了农业机械更新换代的更高要求
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以及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宏观战略要求,农业装备发展不仅需要承担提高劳动生产率、高效利用资源的责任,而且还需要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更新换代的更高要求。
4.国际竞争形势要求我国农业机械化必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涉及农业机械种类、性能、质量、安全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的视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和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变化,在必须满足自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输出技术与产品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农业的产业安全并建立起强大的、有竞争力的中国农业机械化。
5.农业机械是落实“以人为本”,实现“文明生产、体面劳动”的重要载体,迫切需要重大创新技术的支撑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渴望通过发展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享受现代文明。但是我国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2006年全国耕、播、收机械化水平仅为55.4%、32.0%和25.1%表1我国农艺制度不同于发达国家特殊而复杂迫切需要重大原始性创新技术的有力支撑。
表1 我国农田机耕、机播和机收现状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创新的物质基础。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GDP的平均水平已达到3.29%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达到了1.04%。目前我国虽然整体科技投入经费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13%但是农业科研经费只占农业GDP的0.44%2004年水平投入很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农业机械化科技领域的发展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投入更低。
以2001年和2006年为例对农业机械化投入情况进行分析2001年全国财政投入220046.91万元用于科研推广培训13061.46万元占投入总数的5.93%2006年财政投入487867.59万元用于科研推广培训19816.78万元仅占投入总数的4.06%。2001—2006年中央财政投入农业机械化科研推广培训的费用年均2200多万元表2仅占全国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的0.64%0.84%其中直接用于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的年均费用更是不足500万元。又如“九五”期间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攻关研究经费仅为500万元“十五”虽有一定的增长5年合计2800万元包括林业机械化研究课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落后这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更是难以得到有力支持如“97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等主要支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计划自设立以来一直没有农业机械化基础研究领域的户头相关研究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坚实的理工基础条件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环境高新技术研究队伍薄弱。
表2 全国农业机械化科研推广培训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情况表
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严重缺乏,用于科技创新的比例又严重失衡,最终导致了农业机械化科技储备严重缺乏,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三多三少”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同时,农业机械产品资源消耗、环境保护问题刚刚提到日程,尚无系统成熟的产品供应市场,全面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弱,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生产发展的需要。
2.科技创新体制尚未理顺
我国已经拥有一支具有较好研究基础的农业机械化科技队伍。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40余所高校设有农业机械化专业拥有相关学科数十个博士授权点和硕士授权点单位。农业机械化领域也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并对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研究成果如工厂化农业、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精细农业的实践等等。全国县以上行政区域都设立了农业机械管理、技术推广和监理机构农业机械管理、推广、鉴定、监理等人员达到21.85万人其中科技人员占53%。但由于科研体制跟不上发展,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生产经营设施老化,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理想,一些从事农业机械化科研的单位和企业纷纷转产。农业机械化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机构有待跨越式发展。
3.企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普遍较低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生产企业总数达8000余家数量惊人但多数未形成规模优势。由于设备陈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我国生产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只有45小时而发达国家产品普遍达到100小时以上。由于制造技术落后企业人均生产效率低人均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5%。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全国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真正拥有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不足3%,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不好,致使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稳定,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特别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4.农业机械化服务支撑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虽然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农业机械化服务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服务能力和水平较差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监理、维修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目前全国有1/3以上的县、乡没有建立农业机械化推广、培训、维修等服务机构有的也面临“线断、网破、人散”的困境。
(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回顾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不断的技术创新促进了行业的大发展,可以说没有自主技术创新,就没有农业机械化行业兴旺发达的今天。但是,就发展而言,当前技术创新不足已严重影响着行业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影响着农业机械化行业为农业生产服务能力的提高。为此,农业机械化行业必须抓住我国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机遇,坚持开拓创新,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适应性更好的农业机械产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进入21世纪以来“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阶段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略。“统筹城乡”战略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取向“建设新农村”战略部署三者一脉相承。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农业机械化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就必须建设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未来102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两个趋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有利的政策环境。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新一轮农业机械化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迎头赶超就必然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为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和小康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中共中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目标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创新性国家建设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大需求,以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依据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完善机制,提升能力。通过整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制造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现存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尽快实现由以技术引进和跟踪开发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创新战略转变,最终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成果,掌握技术和市场主动权的、综合竞争力强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1.要坚持“四个不动摇”,即坚持农业机械化基础性、公益性地位不动摇;坚持现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机制不动摇,坚持农科教与产学研,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衔接的不动摇;坚持基础性、应用性和开发研究的完整体系不动摇。
2.要强化大中型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依托现有科研体系和力量,重在理顺关系,整合资源,构建机制。
3.要根据各创新主体的职能,明确各类主体在创新体系中的分工,即大中型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科研、鉴定和推广有效互动的服务创新以及各具特点的区域创新。
4.要牢牢把握三大战略基点,即增强创新活动的自主性,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成果供给的自主性,牢牢把握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自主权;增强技术吸纳的自主性,显著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原则
1.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科技型大企业为依托,促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按照农业区域特性,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结合城乡经济发展,进行系统设计,形成布局合理的国家农业机械科技创新体系。
2.整合资源与优化配置相结合
以增量激活存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准确定位体系功能,促进形成层次较清晰、功能较完备的新型创新体系。
3.条件建设与机制创新相结合
统筹兼顾科学研究与能力建设,既要重视带动性强的基础性研究的超前储备,又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集中力量攻克“瓶颈”技术;既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加快实现产业化,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不断加强农业机械科研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建设较为完备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4.技术创新与生产推广相结合
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导向并重,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装备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和工程化技术开发,努力提高现有主导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农业机械科技成果的供给能力和转化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构筑满足产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科技创新体系。
5.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
充分发挥大中型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依托现有科研开发体系和力量,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工作。
(三)总体目标
用102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与我国农业机械大国地位相称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和区域创新有机衔接大中型龙头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推广机构和高等院校为重要支持力量、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农业机械化创新体系使我国农业机械科技创新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在应用基础、高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大幅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尽快实现由以技术引进和跟踪开发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
2.在技术应用、转移、示范和推广等方面,持续增强技术成果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科技贡献率。
3.在创新条件与科研设施建设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建设,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条件平台。
4.在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形成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大农业机械科技队伍。
5.在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方面,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之间的资源集成和有效互动。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若干高水平、资源共享的国家级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平台
1.加强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在现有国家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在东北、东南沿海、西北等地区依托相关企业或农业机械化科研单位以技术创新为主建设国家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5个主要负责全局性和关键性的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依据区域特点重点建设若干区域或省部级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动区域或省内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加快农业机械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
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等相关高等院校通过全国优势高校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以及条件建设和管理制度创新以知识创新为出发点建设1个农业机械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全国的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农业机械科学原始创新研究。依托教育部和优势省份建设若干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织区域或省内农业机械科学原始创新研究。
3.尽快启动农业机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
主要依托转制科研机构、骨干企业联合若干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农业机械化产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为突破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制约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建设1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机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新产品开发强化农业机械化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凝聚、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二)重点开展全局性、“瓶颈”性和关键性重大核心技术创新研究
1.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油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变量施肥、施水、施药、播种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多功能农业机械、复式联合作业机械等。
2.主要粮食作物薄弱环节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重点开发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工厂化育秧技术与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可靠性的水稻高速插秧机技术与装备;显著提高机具作业可靠性的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适应多个地区、不同行距的不分行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与装备等。
3.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主要包括特种、具有优势的经济作物种植、管理、收获机械。如:棉花机械化采摘、打顶、田间转运机械,块根、块茎类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机械,油菜等特种油料作物,以及甘蔗等糖类作物收获机械关键技术与设备。
4.草原生态建设和健康养殖设施技术与装备
包括牧草免耕精少量播种机、牧草收贮加工设备、移动式草原灌溉设备、人工草场建设机具,畜禽规模化、工厂化健康养殖及智能化管理技术装备,奶牛现代化饲养关键技术与装备等。
5.温室设施及配套技术装备
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产品与装备,新型设施专用结构材料及高效节能技术、产品、设施等,高效、节能、无污染温室智能精量灌溉技术及产品等。
6.智能化农业机械高新技术及产品等
农业装备网络化分布式控制技术与智能化导航技术;田间定位变量作业装备通用控制技术、产品与装备;农业机器人技术与仿生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新型农业装备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农产品产地处理、无损快速检测技术装备等。
(三)实施“四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创新能力和水平
1.农业机械标准化体系建设
按照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框架规划的要求,重点制定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业标准,着手筹建标准制定预备库和农业机械标准化情报网。地方政府尽快修订出台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系列标准,进一步加大对现有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2.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体系建设
完善和提高试验鉴定和质量检测机构的检验能力支持和保证农业机械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现有推广机构的作用地、县推广站原则上要承担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适应性试验工作搞好重大技术推广机具的鉴定选型。在强化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的职能和条件建设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科研实力强的省、地区级农业机械推广和大中型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建设10个区域农业机械产品综合试验站重点开展适应性试验、实用技术示范、新产品鉴定、农业机械产品标准化研究等工作并负责区域内优势农产品生产过程关键机械化作业技术和产后加工工程装备技术科技成果的试验、熟化、配套、示范与培训。
3.农业机械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重点提高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手段和技术装备水平。依照农业部《农业机械监理技术装备标准》,逐步购置农业机械安全监理专用车、事故勘察设备、流动检测车和农业机械牌证档案管理设备等。各地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要与公安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整顿工作。
4.农业机械信息化体系建设
建立以国家农业机械信息网为核心,各级地方政府农业机械部门为重要支撑的农业机械信息化处理系统。完善农业机械监理系统的应用管理软件。开发农业机械信息管理数据库,重点开发农业机械化管理资料、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农业机械市场、农业机械产品等数据库,满足各层次用户的信息化需求。
(四)推进“三项调整”,适应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需要
1.拓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空间
农业机械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载体,已从狭小的田间作业延伸到广阔的农、林、牧、渔等领域各生产环节,农业机械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结构调整的社会分工和共同协作中去,在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机械开辟的广阔发展空间中壮大自己、发挥作用。
2.延长农业机械化的产业链条
要将农业机械化的服务产业链条从第一产业延伸到二、三产业,合理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机械产业模式。在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上重点主攻价格低,农民易接受,水旱并进的小型化、实用化、多门类、多功能的农业机械,优化机具配置,以适应农业机械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3.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服务质量
发展农业机械服务产业,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经营服务实体,积极培育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增强信息服务能力,推进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支持农业机械大户的发展。积极引导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发展;培植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作物生产,推动农业机械作业、流通、维修、运输等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创新农业机械服务模式,创建农业机械服务品牌;拓展农业机械服务市场规模,推动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进程。及时采集、发布农业机械作业市场信息,向农民免费提供气象预报、作业价格、机具数量等资讯,引导作业机具有序流动。
(五)加强基层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力度
发挥各级农业机械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优化人员构成构建多方协作、适应市场需求、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优化队伍结构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合理配备强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加强能力素质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的科技创新队伍和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进一步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推协作依靠制度创新和利益联结把农业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紧密联系起来强化技术优化集成鼓励农业机械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与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工作的协调充分利用农业机械鉴定、检测和质量调查结果促进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结合当地特点和区域优势不断拓展农业机械推广领域积极探索和创新推广机制。通过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充分挖掘农业生产中增收、增效、节能、环保各个方面的潜能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按照《农业部关于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的通知》的要求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薯类生产机械化技术油菜、花生、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草原建设与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畜禽养殖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和农业机械节能技术等11项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力度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具有成败不定的风险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公益性,是世界各国公共财政支持和投入的重点领域。学科和队伍建设、重大创新成果是长期持续努力的结果,需要国家给予持续的重点支持。
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的科技资金,重点支持组织实施关键农业机械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示范推广、试验鉴定等,重点解决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着眼于长远发展,高度重视并加大力度支持农业装备领域前瞻性高科技研究,做好技术储备,增强发展后劲。
加大对试验、鉴定、推广等公益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并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创新成果的中试熟化和集成使用,加大对具有产业化前景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的支持力度;支持建立农业机械化产品制造和科技示范基地,提高新技术和新机具的转化速度,切实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步伐。
建立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科技投入机制。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家财政给予相对持续稳定的支持;根据科研机构的不同情况,提高人均事业经费标准;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和队伍建设。在创新经费的使用分配上,按照“固定支持、适度竞争、自由探索”三类方式进行科学分配。
(二)支持和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转制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为组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服务。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国家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
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向企业扩大开放。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方向,深化企业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行业技术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
建立农业机械化创新风险基金,大力促进产学研推密切结合,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富有创新活力但承受创新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群体。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反对不正当竞争等方面,起草和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积极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三)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支持建立一支精干的国家技术创新团队。针对我国农业机械企业规模小、研发和创新能力弱的状况,用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的创新机制,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工程化技术成果。国家主要以科研项目的形式,支持行业基础、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与装备、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产品与重大装备的研制。
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切实改变科研机构职责定位不清、力量分散、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解决农业机械发展的科技问题。
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在科技经费、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提高科研机构内部创新活动的协调集成能力。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现代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以协作为主体的联合攻关机制。以项目为纽带,依靠公共财政支持,利用公有创新资源,形成共享创新成果,建立既有任务分工,又合作支持,能够交流创新思想、交换研究材料、互通相关信息,实现共同发展的协作创新机制。
建立国家农业机械化创新风险基金,大力促进产学研推密切结合。全面实行岗位聘任制,建立岗位聘任和项目聘用相结合的培养和退出机制。全面实行体现绩效优先原则的分配制度,营造宽松和谐的科技创新环境。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技术“走出去”战略,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扩大有竞争优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输出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产品出口。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扩大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积极引进我国急需的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把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通过引进促进开发,加快创新步伐。
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咨询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卢良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31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见:辛华编,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专题二 农业机械化人才保障体系战略研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以及作为农业现代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机械化事业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宏伟目标。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制定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发展对策与措施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专题研究农业机械化需要的人才保障问题。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与时空有关的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从而对人才保障体系有不同的要求。从2005年初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7年12月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化专业会议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机化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至2007年底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1%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根据这两个指标认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机械化生产方式和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方式在我国农业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不可逆转。会议认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将延续到2025年并有5个特征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农机农艺不断协调。这些特征决定了在中级阶段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新的形势是我们研究人才保障战略的出发点和依据。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坚实的人才保障体系,认真研究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人才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中级阶段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而夯实人才保障基础,给农业机械化人才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蓝图,是本研究的目的。通过收集有关资料、举行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工作,回顾历史、参考左右、纵览全局,研究、分析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情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参考了近年来其他领域特别是工程领域战略研究的材料,以及国外的有关经验,对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促进我国农机化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建议。
一、农业机械化人才保障的功能定位和重要意义
(一)农业机械化人才的界定及分类
1.农业机械化人才的界定
对农业机械化包含哪些领域,有不同的理解。按照中国工程院设立本研究项目的理解,农业机械化涉及到的领域与工作包括:①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②与农业装备制造业企业有关的制造、产品开发、开拓农业装备国际市场的工作;③有关设施园艺、集约畜牧业、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与生物质资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与装备领域的工作;④农业机械化与装备科技创新工作;⑤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⑥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的工作等。所以,在本研究中,农业机械化人才的界定包括以上领域的人才。
另外按国际上一般理解以上这些领域是农业工程领域的主要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与农业机械化学科有关的内容被包含在农业工程学科中很少单独提农业机械化。1980年我国国务院学位办组建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正式设立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含农业机械化工程等二级学科培养该学科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还有一些高校实行按农业工程大类招生在大类招生下开设农业机械化专业方向。由于很多高等学校的农业工程学科都是以农业机械化学科为主要支柱所以在教育部门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部门在不是特别需要界定的情况下往往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工程学科不加区别在一些统计资料中也有混用的情况。
什么是人才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标准做了重新论述提出把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政治、精神、物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按照这个标准人才应包括以下三类人才第一类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队伍第二类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第三类是其他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而新的人才评判标准要以市场对人才的认可程度为依据以能力和业绩的大小为重点以薪酬水平的高低为重要参照。
农业机械化人才:根据“人才”的定义可以认为,首先是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具有农业机械化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胜任农业机械化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考虑到农业机械化是以技术应用、实践为特征,即使是普通的基层农机手,不但要具备有关的农机知识与技能,也肩负着作为农机新技术推广载体的重任,尤其是从事农机营运的人员在农村均被认为“能人”,因此应将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内涵拓展到“经过农机培训的具备农机操作技术的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如农机专业户、农机驾驶员,实用技术人才等)”。
因此,在本研究中对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定义为:具有农业机械化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教育、推广、管理、农机服务及农机使用的人员。
2.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分类
1教育科研高级人才
教育科研高级人才主要从事高等农机化教育、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及科研工作。培养人才的层次为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层次。教育科研高级人才的主要载体为高校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资,以及各农机科研单位、有关公司研发机构的高级人员。
2高、中、初级管理人才
指从事农业机械化条例或法规的制定、管理、农机安全监理、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的人才。其人才载体是国家、省、地、县(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理部门。
3农机研制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人才
指从事农机服务,包括培训、技术指导、营销、维修、经营管理、推广、应用等的各类社会从业人员。该类人才的主要载体为各级农机学校及培训机构师资;与农机相关的各公司、企业的研制、营销、维修、推广人员;省、地、县(市)级农机推广机构的各类技术、管理人员;各级农机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从事农机经营管理及技术指导、推广的工作人员。
4农村农机使用者
指土地规模经营或适度规模经营的承包者(新型农场主)或专业农机户,以及专业户以外的基层农机手,拥有少量农机,以自用为主。
(二)农业机械化人才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保障作用
1.农民培训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作用
1农民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从系统的角度讲,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其水平的提高必然受到系统内外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资源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政策环境因素等,具体来看,影响因素可能有:农业劳动力数量,农村居民文化程度,适宜农机作业的耕地面积比例,土地经营规模,本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对农机的投入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市场经济发育水平,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机工业的发展水平,农机科研水平,农机科技推广能力,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主要农产品流通状况,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农机装备拥有量,农机总动力等。
本报告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考虑影响强度、影响的直接性与间接性及可观测性将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归纳为5个即农民人均纯收入、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支持程度、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农民人均耕地及农机总动力等。表1为1995—2006年的有关数据。
表1 影响农机化水平的5个主要因素的部分数据
对以上5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00元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将提高0.6个百分点财政投入在上年基础上每年增加3亿元其投入带动作用将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约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的平均文化程度每提高1年将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约提高11.5个百分点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15公顷将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约提高16.7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每增加百万千瓦将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约提高0.3个百分点。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做进一步的分析求得各因素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联度βi表2
表2 关联度计算结果
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与农机化水平的关联度最大0.8546其他依次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8060、农机总动力0.7931、农民人均纯收入0.7531、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程度0.6986)。
实现经济增长,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外延式增长,二是内涵式增长。就农户的家庭生产经营来说,外延式增长主要靠增加土地投入的面积、单位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靠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在农户土地面积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农民通过投人更多的劳动力和资金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渐饱和和农业产业比较利益的持续低下,劳动力和资金投入的边际效益降低,农民收入增长艰难,影响了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使外延式缺乏动力。内涵式增长主要是靠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来实现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经济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在于农业的落后。而农业落后的关键不是缺少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不足。他认为增加教育投资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
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农民是主体力量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最终要由农民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内在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能否得到推广、农业机械的功能是否得以充分实现。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与知识必然促使农民参加培训与学习相当于增加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因此采用农业机械经营的农民其收入要高于普通农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般农村中凡是以农机作业、运营为主的农机户和农机专业户通常都是农村里收入相对较高的农户。表3为近20年全国主要年份农机户农机经营纯收入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较。可以看出从事农机经营的收入要高于全国农民家庭经营的纯收入。由2005年数据可知前者约为后者的1.2倍比从事第一产业及农业的纯收入分别高50%及101%。在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将逐步克服物质资本投入不足、技术缺乏更新、小规模不经济等一系列问题,这将是保障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必然途径之一。
表3 1985—2006年全国农机户人均纯收入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较
表3 1985—2006年全国农机户人均纯收入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较-1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不但有助于农民接受新思想、新技术,从传统的思维观念和耕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将农业机械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具、增收致富的工具,而且帮助农民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开阔他们的视野。反过来,农机的发展及农机人力资本的发展也将有助于重塑人的道德品质与精神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创造基本的前提条件。农民文化程度这一因素被放在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位置,提示我们在发展农业机械化时,应该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重视经济增长模式的适时转变,这是一项关系国家未来农业机械化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投资。
据《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5》的统计数据近1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年多其中小学和小学以下的占了40%多。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2006年4月的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会议上指出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问题。他认为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低下制约了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制约了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也制约了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不提高农民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培养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就缺乏根本的支撑。
随着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为客观需要和现实。同时务工务农比较利益存在的巨大差距转移也是使农民能分享工业化发展的成果、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计算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1990年为60%2006年已降到42.6%有关研究表明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降到30%左右。中国城镇化率水平目前约为44%若按每年大约1.2%1.4%的速度增长最终达到70%的状态则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单从数量上看还要持续20年左右。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但也带来一些问题①转移的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劳动力其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或有一技之长②大多数转移的劳动力都是单身进入城市将老人妇女小孩留在农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12万人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只占2644万。青壮年走了有文化的走了大量文化、身体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人口结构状态失衡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由于优质劳动力的转移不断下降必然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也增加了农村社会中新的不稳定因素。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的不是劳动力绝对数量的不足而是“数量型过剩和质量型短缺”的结构性缺陷。这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有的景象。
据统计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3%初中文化程度的约为52.8%高中文化程度的10.5%中专文化程度的为2.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3%。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S.Census Bureau发布的《美国统计概要2004—2005》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4—2005在美国受雇的农业工人中完成04年学业的为8.6%完成58年学业的占22.2%完成911年学业的占21.4%完成12年学业的占28.9%有高中文凭或等同学历完成13年或更多学业的占18.9%。高素质的劳动力为美国农业的高效率提供了优质人力资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在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带来城乡协调发展;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历史证明:“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培养农业机械化人才,在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及科技素质,并将吸引一部分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我们的眼光也不能仅仅放在建新房、修道路。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全面繁荣的过程,才是我们应关注的重点。我们对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也应该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农业机械化不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是培养新型农民、改造传统农业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过程。
因此,农机化教育是关系到农机化人才的保障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速度的关键问题,为农机化创造一个持续、可靠的人才保障体制,对促进农机化以较快速度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农机化培训是提高农民文化和农机化职业技术素质的重要方式
如上所述,农民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还不高,这种情况很难很快改变,因此,职业培训就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职业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两种。所谓一般培训,即让劳动者获得通用性劳动技能的培训,通用性劳动技能能够在大多数行业或企业内派上用场。例如电工技术、钳工技术等。特殊培训则相反,它是使劳动者获得特定劳动技能的培训,其特定性劳动技能只能在特定行业内被运用,离开该行业,其劳动技能完全失去意义。无论通用性培训还是特殊性培训,其培训后的收益应当等于或大于培训费。
农机培训是一种培养农民农业生产技能的特殊培训,它培养农民高效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农业机械知识和技能,这一技能只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而且,农机培训不受年龄、时间的限制,可反复多次,将最新的农机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农民。
如果说义务教育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那么,隶属于成人教育的农机培训则是帮助农民提高其科技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本价值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从世界范围内讲农民的文化水平总的来说是比较低的。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农民更容易地直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推行诸如“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等农民培训计划继续提高和更新农民的科学与文化水平。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人和农场主更是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与科技素质。例如在美国就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接受教育的年限来说1985年从事农业劳动25天以上的农业工人受教育年限在8年以下者占21.7%、911年者占28.4%、12年以上者占49.9%农场主的这三个比例分别为13.3%、10.9%和75.7%不支付工资的家庭劳动力的比例分别为9.6%、13.4%和77.1%。许多西欧国家还规定,只有那些受过相当教育而且通过国家考试取得“绿色证书”的年轻人才有资格继承或购买农场,从事农业生产。
实施农民的农机化培训,一方面丰富了农民的农机科技知识,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他将更加自觉地追求与科技的结合,不断地提高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水平,从而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成为新一代的农民。由此而带给农民的利益和对社会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2.高等农机化教育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作用
1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农机化人才的基地
“人们自我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而学校教育乃是人力资本的最大投资。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过被看作是有实际价值的建筑、设施库存物资等物质资本。就美国经济发展来看,教育和大学的研究活动是主要的发展源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妨碍和延缓穷国赶上富国的因素,是人力资本的缺乏而不是有形的物质资本”。
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的摇篮,从事高等农机化教育的院校在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具有巨大潜力,尤其是一批水平较高的大学,具有学科综合、教科研结合和青年人才后备队伍的优势。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横跨教育与农机行业,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着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多年来通过发展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批农机化专业科技人才,在农机管理、生产、科技和教育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农机化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是农机化科学知识创新、基础研究和国家关键技术攻坚的主力
①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是知识生产的源头。
高等农机化教育单位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甚至学生创造性的劳动,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以及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
②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是知识传播中的纽带。
高等农机化教育还担负着传播农业机械化科技知识的任务,在知识传播中的纽带作用表现得非常明显。高等农机化教育把自己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向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进行推广,包括通过参与建立高新农机技术园区、示范基地和培训等方式把学校中的新科技成果推广到社会中去、推广到广大农村,促进了成果的普及和应用,使之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技术保障。
3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是建立与完善农机化教育体系的龙头
我国的农机化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以高等农机化教育为龙头、以基层农机手培训为主体、纵横交错、互相补充的农机化教育体系。在这个农机化教育体系框架中,高等农机化教育处于该系统的顶层,对整个农机化教育的发展起着龙头牵引和带动作用。首先,高等农机化教育担负着为整个农机化教育培养师资和管理者的任务;其次,高等农业院校以其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推进整个农机化教育体系的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更新,全面地促进了农业教育系统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次,高等农机化教育中的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学位教育,从中等、职业农机学校招收部分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在职继续深造,沟通了高等、中等(职业)农机教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中等(职业)农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1.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特征
白人朴教授提出,“由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发展到中级阶段,不仅有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有质的变化提高,常常表现出发展速度加快,发展格局变化,整体素质提高三大特征”。发展速度加快,不单是机器的量和使用的范围加大,还有机器质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发展格局有较大变化,首先是生产方式由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生产要素配置格局逐渐优化、现代化;装备在技术含量、功能、结构、品种、系列化方面都得到提高;发展模式由重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开发型向重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增长方式由投入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转变;经营格局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管理走上了法治轨道。这就意味着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更需要有一支更高水平的教学、研发、制造、经营管理的队伍和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村农机使用队伍。
2.我国农机企业的状态还不能满足中级阶段的要求,需要农机化人才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农民对农机装备的需求不断上升及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农机企业技术进展的步伐和前些年相比明显加快,但与国外农机企业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在我国农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弱,农机工业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还很低,这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低下。我国农机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经营规模、技术、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实力与大型跨国农机制造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机产品出口呈大幅增长趋势,但是,我国各类农机的贸易逆差却在不断扩大。我国农机特别是大中型农机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而我国出口的农机中,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低的农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企业要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化人才。农业机械化人才能够促进农机科技的进步,加快科技进步的发展速度。
二、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一)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层次与布局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年的建设我国的农机化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分为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工在职培训及农民培训4个层次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上述教育、科研、管理、制造、社会化服务及使用等各类人才。
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是正规的学历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它主要培养高、中级教育、科研、生产、营销及管理人才。
中等专业教育也是正规的学历教育,主要是为基层培养既有实际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初中级人才。
职业技术培训是农机管理干部及各种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主要是根据农机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计划对现有的农机管理干部、各级培训学校师资进行中短期培训。还有企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及相关单位管理、科技人员技术培训对工人进行的岗位培训以及高、中等院校在“千、百、十”工程、高校师资培训计划等名目下开展的中、青年教师培训。根据被培养干部的层次这种培训包含高、中和低3个层次。
农民培训为广大农村培养初级实用技术人才,包括基层农机手的培训,为基层农机手提供农用车辆驾驶、农机化新技术等的培训,也包括各企业售后对农机手的技术培训。
在由农机化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及基层农机手培训所构成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中,农机化高等教育居于龙头地位,是农机化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不但担负着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人才和创新、传承知识的双重使命,也对整个农机化教育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高等农机化教育由高等农业院校中农业工程类院系或综合性大学的农业工程类院系完成。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在前文已有论述。
中等专业教育由各省、市农机中专学校完成。
职业技术培训则部分由农业部及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与高等院校、中专学校合作完成,有些则是由各用人单位组织完成。
农民培训主要由县级农机学校、推广部门、劳动部门以及各生产企业或销售机构完成,其形式有如下几种:县(市)一级农机学校组织的拖拉机等农机的驾驶培训、农机化新技术培训等常规培训;由农机推广、生产企业进行的农机使用或新技术培训;由劳动部门开展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
(二)国内农业机械化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1.我国农业机械化教育系统的形成及变革——从封闭到开放
我国的农机化教育是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我国的农机化教育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创建时期、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发展、改革开放后的体系开放,以及十六大以来的新发展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分块管理模式构建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机化系统。从横向看这个系统有教学、科研、制造、鉴定、流通、推广、培训、管理8个子系统。从纵向来看每个子系统都有从中央到地方的整套体系。这8个子系统就构成了一个农机化大系统。这个系统是封闭的它自成体系行政指令、人员、物资、信息及各项活动基本是在系统内部进行。例如科研活动由农机系统内部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企业承担高校农机化专业的毕业生被分配到系统内的科研、教学、生产企业、农场等、流通及管理部门工作各种信息、会议等一般也是在系统内部进行很少与系统外的部门发生关系。
1977年我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后迎来了拨乱反正的转变。当时很多人认为我们又将回到“文革”前的时代。但历史并没有重演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迎来的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农机化事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首先随着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农业机械化由国家为投资主体改变为以农民为投资主体。这个政策性的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起农机化水平大幅度下降整个农机系统接近解体。但随着农业形势的好转农民收入增加农机化事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逐渐恢复和发展。农机化系统在这场改革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作为一个系统农机化系统在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条件下生存了下来。第二这个系统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的封闭状况已经被打破。其中的流通系统最早走向了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打破计划分配实行产销直接见面。随后科研、制造、鉴定、推广、培训等系统的旧体系也被打破。其中企业本应该成为日益开放的农机化系统的主体但至今还未能很好地担当起主体的角色各个子系统的大大削弱使整个农机化系统呈收缩的趋势。
此外教育系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创建和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建立起了包括高等、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干部培训、农民培训在内的一套完整的农机化教育系统。随着农机化系统由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向开放的系统转变在农机化教育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学历教育培养的学生的分配制度逐渐被打破传统的招生、培养、分配一条龙的农机化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被逐渐取消自成体系的农机化教育系统也成了开放的系统。在那段时期全国多数的高等学校的农机化专业都在萎缩招生人数下降。从毕业生出路的角度来看农机化专业的学生特别是本专科生在农机化系统工作的不多。农机化中专学校的农机化教育以及基层农机化学校中除驾驶培训之外的农机化技能培训都严重滑坡。随着教育多元化及培训社会化的推进旧体制的农机化培训更加困难。管理干部培训由于经费减少也难以全面展开。我们走的并不是一条回到“文革”前农机化教育的老路虽然大学还不愁生源但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再有稳定的工作中专和培训机构更是面临招生困难的境地。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宏伟目标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机械化事业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机化事业日渐受到重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拓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1历史沿革
国内高等农机化教育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2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工程硕士C.H.Riggs 在南京金陵大学开设农具与农艺、机器与动力两门课程并将农具与农艺确定为农学院学生的必修课可以视为农业工程学科在中国的萌芽。1945年和1946年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先后开始招收农业工程农业机械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并分别于1948和1949年正式建立农业工程系。1949年10月两校农业工程系在校生共有40人。此外金陵大学还在1947年招收两年制农业工程专修科学生。1950年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南京农学院两校农业工程系合并成农机系1952年改名为农业机械化系。1948年位于华北解放区的华北大学农学院成立农机系。该校迁北京后1950年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保留农机系。1952年北京农业大学农机系与农业部机耕学校、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在1952年进行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南京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的农业机械专业均改为农业机械化专业。到1956年底西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沈阳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也设置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到1958年底增加到31所。还有一些院校增设了农业电气化专业。
在农机设计制造方面1955年成立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改名为吉林工业大学。1958—1960年相继成立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武汉工学院、安徽工学院和内蒙古工学院。
在研究生层次20世纪50年代曾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东北农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以及南京工学院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设置研究生班招收本科毕业生进修两年。20世纪5060年代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培养了少量硕士研究生。1978年以后各高等院校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先后恢复招收研究生。
1980年2月12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实行。高等农机化教育本科生及以上层次的学科归属及名称也经数次调整。
1981年在农学门类“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专业在工学门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一级学科专业下设二级学科“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1985年9月农牧渔业部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将农学门类“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一级学科改名为“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设12个二级学科、专业并授予工学学位的建议。“农业机械化”作为二级学科被涵盖。该建议于1986年夏天执行。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明确“农业工程”作为工学门类下属一级学科设立8个二级学科专业授予工学博士、硕士学位包括“农业机械化工程”和“农业机械”专业。
1997年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农业工程”作为工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4个二级学科含“农业机械化工程”。
目前高等农机化教育在本科层次上执行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农业工程类作为工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4个专业包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所以,目前农业机械化学科在本科层次上的专业名称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在研究生层次为“农业机械化工程”,都是工学门类一级学科“农业工程”下属的二级学科。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的农业工程院系这几年都有了恢复和发展截至2006年有40多所高校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年招收本科学生1500多人其中拥有一级学科“农业工程”博士授权点的单位8个拥有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授权点的单位14个硕士授权点的单位31个含学校30余所。每年培养数百名硕士与近百名博士。表4为2007年对40余所高校问卷调查的结果。
表4 高等农机教育各层次教育布局
2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界应对系统开放的举措
2000年除教育部和侨委外中央政府各部委隶属院校均与所在部委脱钩这意味着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高等教育以行业分类的系统由封闭向开放过渡的进程已经完成。各个专业子系统与原来所在的行业只有应用纽带的联系在招生、培养、财政等方面完全分离而国务院学位办各学科评议组则是各个系统的引导机构。隶属农业部的农科院校除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划归教育部其他院校均交由所在地方成为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机构。
由于农机化系统的开放、农机人才载体的萎缩以及农机化系统的环境、工作条件及待遇等原因大量原农机化系统培养的学生流向系统外成为机械等行业的人才。从表面上看高等农机化教育尤其在本科层次上毕业生仍是“供不应求”但实际上毕业生在农机化行业工作的已大大减少。在这种形势下“农机化学科要不要办如何办”这一问题十几年来一直是全国高等农机教育探讨的主题之一。在汪懋华院士主持的“面向21世纪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带动下我国农业工程界以农机为主体对农业工程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以汪院士课题组、国务院学位办农业工程学科组以及全国农业工程校长联谊会等组织的名义从1994—2005年先后在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举办了7次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在此期间还召开了10多次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课题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等为内容的专题会议。行内著名专家们就农机教育暨农业工程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农业工程学科以农业机械化学科为主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对高等农机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①在农业工程学科框架下的探索。
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实行的农业工程大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农业工程”本科专业的入口下,培养理论基础宽泛、综合能力强、服务领域宽的复合型发展型“通才”。
浙江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实行的“生物系统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农业工程由基于应用的工程类学科向基于科学的工程类学科转变,拓展农业工程学科的科学内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将水利科学研究所等科研与生产单位并入学校,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②向大学科领域的拓展。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体系向大领域(如机械、电子等)、通才化发展。提倡强基础、宽口径、弱化专业,使学生能适应在大领域中靠市场需求流动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个农业工程类院系都在保留“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开办新的普通工科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使各院系既保留农机教育特色,又具备普通工科教育能力,以适应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等农机化教育的发展方向虽然还有待探索,但形成的共识是:既然系统已经开放,在农机化领域还未到急需大量人才的阶段,或即使有需要,但由于国家还未有相关政策引导人才留在这个领域的情况下,这个外流是正常的,甚至是为农业工程学科保留人才培养基地、集聚力量,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的有效手段。
3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农业机械化学科发展
从20世纪末开始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高等农机教育抓住国家抓教育的契机在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的范畴下大力进行农业机械化学科的建设学科内容向产前产后向蔬菜花卉业、设施农业向养殖、加工等领域拓展。“211工程”、“985”工程、“本科教学评估”等建设项目的推动使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硕士、博士点得到很大的发展科研能力大大提高本科的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据我们2007年底的调查统计加上2006年新增硕士点8个、博士点3个目前全国共有40多个农业机械化工程本科专业4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4个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博士点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7年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在校人数分别达到6000、700和150多人。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已有一支以院士、长江学者、求是学者、泰山学者、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为带头人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农机类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接近一半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培养的人才也逐步向研究生以上层次发展。承担课题和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层次都在不断增加和提高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很多都由高校农机化工程的研究人员承担有两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本课题组2007年底还对全国31所主要院校的农业机械化学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各校近年来的毕业生情况如表5所示图1是对表5的汇总与分析。结果表明与2000—2003年相比2004—2007年各类毕业生人数都有增长其中硕士生增长约3倍博士生增长约7倍如看2004年以后几年的情况本科生和硕士生数大约持平2004年本科例外而博士生数稳步增长。
表5 对31所院校问卷调查所得的近年来培养的农机化毕业生人数情况
表5 对31所院校问卷调查所得的近年来培养的农机化毕业生人数情况-1
图1 对31所院校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近年来毕业人数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图2反映了农机化专业学生就业情况2000—2007年都是流出到非农机类单位就业的人数大大多于到农机类单位就业的人数。即使是到了已进入农机化加快发展的2006—2007年也仍是大量毕业生流出到其他行业去。这说明如果没有相关的条件人才也不会自动流到你需要他去的地方。
图2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3.中等农业机械化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1949年农业部在北京双桥设立机耕学校举办机务班、财务班、大修班、冬训班及拖拉机手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为国营农场、拖拉机站、修理厂培训机务人员、财会人员、修理工和拖拉机手该校成为中国第一所中等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在1950—1952年的3年中该校培养了千余名学员这些人以后成为国营农场、拖拉机站和各级农机化管理机构的重要技术力量。1953年在哈尔滨王岗和南京分别成立农业机械化学校。1955年教育部主持制定了中等农业学校使用的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到1961年农业机械化中等技术学校已增加到76所在校学生2.1万人1988年增加到111所在校学生3.6万人设有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农田水利、农村建筑、农产品加工等专业。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实行计划与市场双轨运行的经济体制中等农机教育的稳定的人才载体基本改变中等农机教育也步入了计划与市场并存的管理体制行政指令性计划功能逐渐弱化市场功能逐渐加强。中等技术人员的培训日益社会化使中等农机教育也社会化彻底开放。社会化的结果各省、地农机学校为了适应市场化改革步调、扩大生源纷纷调整专业、更换学校名称截至2005年全国省、地一级61个农机化中专学校已基本上不再以“农机”冠名均改为“机电”学校或“机电工程”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也彻底变更开设了机械制造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通信技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网络技术方向、计算机及应用办公自动化方向、多媒体技术方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商品经营、物资经营管理汽车、机电产品等在社会上较受欢迎的专业。原有的主干学科农机化专业已基本停招已经从农机培训领域渐渐分离出去。
在当今各种中等职业教育已社会化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各大行业的技术,如机械、电子等,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在大行业中流动,这样更有利于就业,这些人员到了具体单位后,只要稍作培训即能胜任具体工作。在农业机械化加大发展力度和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有市场需要时也就会有更多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到农机化领域中来。
4.农机化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50年代初曾举办过几期新式畜力农具推广和鉴定培训班。农业部还曾抽调国营农场、拖拉机站的骨干和转业军人集中培训。1952年冬在北京举办拖拉机站长培训班。1957—1959年在北京成立拖拉机站干部学校组织主管农业机械化的正、副县长地县农机局正、副局长拖拉机站正、副站长等管理干部脱产学习农业机械化机务知识和管理规章制度。1960年以后该校改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干训部继续进行干部培训工作。此外还举办各种专题技术短训班组织有关技术干部短期学习各种新机具、新设备和新工艺。1966年以后干部培训工作一度削弱。1973年农林部召开21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工作座谈会重新强调了干部培训的重要性。拟订了“农机人员培训工作意见”规定由省、地两级负责培训公社以上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机校师资。1977年以后又推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干部培训网的经验自治区、直辖市属大专院校主要培训高、中级技术人员和地、县农机校师资并轮训地、县农机化管理干部地区农机校主要为县、社培训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和农机校师资。1978年在河北邢台举办全国农业机械化试点县领导培训班。1983年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和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校内成立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以两年制培训班的方式组织县级以上农业机械化管理干部系统地学习现代管理科学和管理技术。与此同时国营农场和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还委托一些院校举办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农田水利、农产品加工等两年制的干部专修班许多干部和技术人员还通过函授、电大、夜大等途径在职学习达到大、中专毕业水平。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都有较大发展。2001年农业部开展“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工程规划”要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教育培训单位组织开展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在全国农机系统中各级管理、教育、推广、鉴定、监理人员近23万人中参加各类培训的达到13万多人次受训人员达到50%以上。但总的来说,对管理干部的技术培训还比较薄弱,培训的时间短、计划性不强、质量不高。原因一是精简机构后政府职能还未很好转变;二是重视还不太够。应该看到的是,农机管理干部作为国家公务员在整个管理层次中经常被调动轮岗,他们的技术背景已被弱化,例如,广东省省、地、市(县)的农机化办负责人中,农机化专业出身的已很少。学农机化专业的人才很难考进公务员的行列。因此,对农机管理干部的专业培训日益重要。
5.农民培训的发展与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的统计《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7》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文盲半文盲的占33%初中文化程度占5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4.2%而具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绝大多数未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据统计在全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有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有0.13%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为20%三者总计只有23.53%而其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9.1%没有受过任何培训的占76.47%甚至有一些人为文盲或半文盲摘自“从强化农民工教育培训入手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这一现象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影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机培训方面1949—1958年间拖拉机手、修理工和农具手的培训工作主要是根据国营农场、拖拉机站发展和新式农具推广工作的需要由农业部和各省农业厅、局临时组织进行。1958年以后也为集体所有制单位培训人员培训经费由国家负担由上级分配名额各级组织保送。培训单位少数为经常性多数为非经常性没有固定的教师和校舍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1965年全国有7所经常性培训学校36所非经常性的拖拉机手和技工学校。1973年全国各县开始恢复和建立农机校和培训班。到1978年底县级农机校、技工学校和培训班已经发展到1633个教职工14140人在校接受培训的农民43559人。1982年农机人员培训工作开始进行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如结合产品销售、新技术推广、安全监理等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实行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培训扩大到作物种植和林、牧、渔各业在产前、产中和产后所需的各类技术人员面向广大农机专业户、重点户和科技示范户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另外还通过电视、广播举办各种普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栏目。使广大农民、农村知识青年接受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从1997年开始农业部实施千万机手培训工程用两年时间组织全国农机管理系统干部和2000多所农机化学校送教下乡开展千万农机手培训活动对全国约1000万名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和其他农机手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岗位培训。从1998年开始又开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2003年农业部实施农机大户培训工程用5年时间对全国20%农机大户进行了技术培训。
近年来的农机化培训已由以前的由农机部门通包转变为向社会化转变。即动员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农机化培训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主要抓各级农机化学校的资格确定和师资培训。截至2006年全国共有农机培训学校 2060所主要完成基层农机手的驾驶培训、复训。在一些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东北、新疆等地农机管理部门还利用农闲季节与农业生产企业或销售部门结合新产品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
截至2006年底全国乡村从事与农机相关的运营、维修、服务、经营等人员已达到4256万人其中农机户约为4030万人包括农机大户517万人。乡村4256万农机人员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不含初中的有约1070万人而每年县级农机学校培训农机操作人员仅达到约422万人次主要内容是驾驶培训与复训而新技术培训或者难以展开或者流于形式。
目前,由政府财政支持开展的各类农民培训有以下项目:
“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前职业技能培训。2004年开始实施与农机培训关系不大。
绿色证书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形式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1990年开始目前有70%的县开展了此项工作。
百万中专生计划2005年11月农业部提出的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计划。指用10年时间为农村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人才以及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加快发展各级部门加大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情况不断好转。在全国农机专业会议系列报道中发布日期2007年12月提交人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中心何丽虹有一批关于农机化培训的报道
2007年北京市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举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与运行培训人数达200多人。据报道北京将在543家辐射服务范围在67公顷以上的农机服务组织中选取50家进行重点扶持免费培训等。
还有山东省近年来进行培训推广。结合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在全省全面开展了农机化技术“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几年来全省共举办各级各类农机宣讲培训520多次培训农机部门和农村干部、农民机手近34万人次提高了农机管理、技术人员指导农机化创新示范的业务素质和农民机手的实际操作水平。依托各级农机化学校对机手进行重点示范推广的机械原理、机具性能、驾驶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出了一大批懂原理、能操作、会保养、能处理问题的合格机手。
广东则在这几年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现场会600多场到场观摩人员达12万人次演示、示范、宣传70多种新型农机具印发各种技术宣传资料10多万份举办农机科技下乡活动20多次为近万农民直接宣传与提供农机技术咨询各地积极利用电视、报刊、电台等媒体宣传农业机械化。通过与广东电视台《摇钱树》栏目合作联合制作播出12集农机专题片详细地向农民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介绍适合广东省农业生产的农机化技术和机具介绍农机作业服务大户的致富经验以典型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和手段开拓致富门路起到显著的宣传推广效果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强化了农机队伍的技术培训。2007年总局、分局和农牧场共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129718人次。还加大了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力度2007年总局分别集中培训了农场以上农机管理干部和农机监理人员120人和110人。各分局和农牧场农机部门培训了管理区以上农机管理干部5633人次培训农机驾驶员82503人次印发了农机安全监理宣传册22140册到中小学讲农机安全课230次。开办了黑龙江垦区农机化信息网通过网站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活动刊登农机安全宣传稿件60余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7年加大农机培训力度提高了农机人员技术素质。针对本系统人员的实际状况多次举办不同层次或专项技术培训班通过不同方式授课共有4万多人次接受了培训。
但是,从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材料以及我们的调查来看,由于培训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新知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农机培训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特别是培训质量亟待提高。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包括农机培训)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可以说,中国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农村的教育问题。透视农村教育发展的落后现状及落后原因,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教育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三)国外农业机械化教育
1.国外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
国外的农机化教育寓于农业或农业工程教育体系中。
20世纪初美国一些高等学校建立了农业工程系1907年在美国威斯康新州成立了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从此“农业工程”一词在世界上逐渐得到承认和应用农业工程教育是培养农业工程师的摇篮农业机械化人才的教育、培训隶属于该学科。
2.美国农业工程教育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通过创建农工学院来开展农业技术教育、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
19世纪初美国由于“西进运动”疆域大大拓展农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极度缺乏。当时美国的农业生产基本是手工农业生产方式耕种普遍使用人力、畜力和简单的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美国农民受过很少的正规教育掌握实用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甚至下降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着美国农业的发展。美国国会在1862年正式批准《赠予土地设立学院以促进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在各州和准州发展的法案》即《莫雷尔法案》。在法案颁布后不久各州纷纷根据法案的规定创建了农工学院、农业技术专科学校和以农工学院为主的州立大学各大学都设立农业工程系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培养人才。这些院校在美国被统称为“赠地学院”或“农工学院”。192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莫雷尔法案》授权联邦政府对依靠联邦政府赠拨土地建立的农工学院提供年度拨款以保证这些新型的技术学院具有充足的财力得以正常运行。《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实施及其农工学院在各州的迅速创建使得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美国高等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为美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对内战后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一些州在州政府和私人财团的资助下创建了农业试验站这些农业试验站有些是依托农工学院建立起来的有些则是独立建立起来的。建立试验站的目的是使农工学院及其教师有足够的人力财力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充实和完善课程内容提高解决农业生产面临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新的实用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在依托农工学院建立起来的农业试验站中农工学院的教师们也是农业试验站的研究人员他们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美国政府于1887年通过了联邦政府向各州提供年度财政拨款资助各州依托农工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的法案即《哈奇法案》。其后联邦政府又颁布了《亚当斯法案》等法案进一步加大了联邦政府对各州农工学院实验站的资助力度。《哈奇法案》及其相关法案的颁布实施不但促进了美国各州农工学院农业试验站的发展而且建立与完善了美国依托农工学院农业试验站进行农业含农业工程科学研究的体制。
为积极向农民推广实用技术成果美国联邦政府于1914年正式颁布了《斯密斯—来沃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农工学院建立合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供永久性年度财政拨款各州须向农工学院提供等额的匹配资金雇用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开展所在州的合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向不能进入农工学院学习的农民提供有关农业、家政以及其他实用问题的指导和示范。通过该法案的实施美国各州农工学院建立了遍及各县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快了农工学院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帮助农民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和掌握了先进的实用技术。虽然农工学院、农业试验站、农业推广站是通过不同的法案先后建立的但它们之间并不相互隔绝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结合部就是农工学院由农工学院统管全州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工作州试验站由农工学院管理在全州各地设立分站或分场结合当地的生产课题进行研究。农工学院的教师有1/31/2参加试验站的研究工作试验站的专业研究人员约60%兼有农工学院教学任务。联邦及州、县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县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推广工作由农业部和农工学院共同领导,农工学院具体负责,已经形成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统一管理的格局。
可以看出美国联邦政府从1862年开始通过颁布《莫雷尔法案》、《哈奇法案》、《斯密斯—来沃法案》创建了面向美国农业的农工学院并建立了依托农工学院的美国农业技术教育、科学技术研究和合作技术推广的制度为美国内战后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科学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内战后美国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经过百年变革,绝大多数“赠地学院”都演变为综合性(州立)大学。而包含高等农机教育的农业工程教育则由综合性大学中的农业工程系开展。
美国农业工程教育从一开始是为了满足当时对农业机械化的强烈需求以应用为主攻目标但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基本实现人们对农业工程学科的兴趣有所下降。美国农业的从业人口不断下降在1870年美国有超过一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而到2001年尽管农业产业链从业人口仍大于18%农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口却大约只剩下2%每个农民可养活128人。由于传统农业工程领域的技术问题都已经较好地得到解决因此对农业工程人才需求也在下降美国大学农业工程专业本科招生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达到最高峰后一路下滑农业工程本科专业的毕业人数也下降多达50%到80年代后期由于过低的入学率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农业工程专业。同时美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衰退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的会员数量也急剧下降美国农业工程学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寻求解决农业工程高等教育严重滑坡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的农业工程系纷纷进行专业名称和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农业工程学科拓宽为生物系统工程学科或生物工程学科使农业工程学科从一门基于应用的工程学科变为一门基于科学的工程学科。通过这些改变极大地拓展了农业工程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并赋予了崭新的活力改革后的专业呈现出宽口径的专业面向、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复合型的培养目标等特色从而大大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使美国农业工程学科的高等教育彻底扭转了原来的低迷状态生源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而且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非常好就业领域也非常宽广。
3.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教育
1英国的高等农业教育
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殖民政策和重商主义使得英国早期并不重视本国农业早期的高等教育也主要由综合性大学和工业学院来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农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才出现在综合性大学里。目前英国开展高等农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综合性大学中的涉农学院、学部或系科从属于综合性大学的地区农学院及独立学院3种。除此之外英国还有80多所县农学院每县都设相当于我国的农专有些有农业工程类专业和设在各地的约200多个农业培训中心。
二战期间1940—1945年由于劳动力的缺乏使英国的农业机械化得以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对有专业资格的农业工程师越来越重视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仅有纽卡斯尔大学提供农业工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随着对农产品需求总量的迅速增加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劳动效率尤为重要。在农业机械协会等各方的建议下1960年在贝德福德郡的悉尔索成立了国立农业工程学院后改名悉尔索学院并加入克兰菲尔德大学。在发展的早期农机企业为农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经济上的资助提供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为科研进步提供奖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机专业发展迅速。
过去的30年中由于英国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场数量减半影响了对农机人才的需求量欧盟农业法的出台降低了公众对农业产业的信心影响了致力于从事农业研究的年轻一代的数量加上欧洲农机市场的萎缩农机企业数量减少本国农业企业就业机会减少影响了农机专业的招生。纽卡斯尔大学农业工程专业上世纪末已停止招生。而悉尔索学院只剩少数农业工程博士和硕士生培养2007年中悉尔索学院校园关闭并入Cranfield校区。
2法国高等农业教育
法国是欧盟的农业大国。小麦、大麦、玉米、马铃薯、甜菜、葡萄酒和牛肉产量均居欧盟的首位。法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就业人口少,农产品加工工业发达。
法国实行多样性教育体制高等教育分为综合性大学、高等专业学院和高等技术学院学校三类。综合性大学不实施农业教育高等专业学院又称理工学院简称IUT学制2年属于短期高等教育学业。高等农业教育主要存在于独立建制的农科性高等技术学院学校中。法国的高等农业学院属工程师学院共有32所其中公立学校25所属法国农渔业部直管私立学校7所属法国农渔业部认可。
农业工程类的学生进入高等技术学校后学习3年主要通过食品学、生物技术学、农业生产机械化及自动化学等技术训练使学生逐步适应职业技能的要求并通过所获取的有关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其创造性。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国家农机研究院、农机公司、食品工业集团和国外相关机构中进行。
法国的农业工程师教育是以学生能够获取职业为基本目标的这些学校每年培养农业工程师1600多人其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方向性定位非常明确毕业生职业技能高于其他两类院校就业率最高。
3德国高等农业教育
德国的高等教育结构总体可分为综合大学、工科大学和专科大学三类。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德国各地建立的不少农、林、兽医等专门学校随着规模的扩大或办学条件的改善或升格为单科大学或合并到其他大学之中目前在德国国立或国家承认的330 所综合和专科大学中,基本上没有以农命名的。
德国的高等农业教育主要在综合性大学和专科大学中实施。在7所综合性大学中设置了农业科学学院、农学院或相关系科学制6年可获硕士学位也可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涉农专科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or Academies约有10所学制为4 年,主要进行应用技术教育。除了高等农业教育机构外,德国还有一些实施不同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机构。
4日本的高等农业教育
19世纪70年代后日本开始了现代农业教育其后通过一系列的法令、教育文件如1879年、1880年的“教育令”及“改正教育令”1883年的“农学校通则”等对农业学校的目的、种类、课程设置等做出详细规定1918年的“大学令”则原则上规定综合性大学必须设立农学部。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日本基本形成了包括农业补习学校、农业学校及专科、大学等3个层次的初等、中等、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二战后的50年代由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开始通过税收、价格等措施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日本农业逐步实现耕地、排灌、植保、脱粒、运输、加工机械化。60年代初对高等农业教育也进行了大的改革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分为短期大学23年、综合大学学部本科4年及针对大学毕业或同等学力者的专修科1年及硕士课程2 年、博士课程5年的研究生教育。
4.发展中国家——印度的高等农业教育
印度最早开展农业教育是在20世纪初1954年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提出了参照美国赠地学院建立印度农业大学的建议1959年印度北方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签订了在北方邦建立一个农业大学的合同1960年印度农业大学委员会成立后印度第一所农业大学——北方邦农业大学成立带来了印度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一场革命为印度其他农业大学的建立树立了典范。目前印度有35所国立农科大学其中18所设立有农业工程学院。
1965年成立的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ICAR受印度农业部领导负责计划、指导、控制、协调和支持国家农业研究、教学、推广活动涉及31所国立农业大学4所相当于大学的机构45个中央研究所。在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领导下印度已建立起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广泛的农业研究与教育网络人数约3万名直接从事研究和管理的人员接近7000名30所国立农业大学SAUS聘用的26000名科学家中有6000名以上从事该理事会的项目研究。
印度高等农业教育机构的典型特征有2点一是农科大学的公立性。印度农科大学全部由政府资助学校的管理也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校长多是由邦政府大臣或农业部长兼任校内选一个学术上有名望的副校长负责学校日常的管理和学术事务。二是教育、科研与推广结合性。印度的农科院校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负责起教学、科研与推广工作这3项工作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并把推广与教学、科研同等看待。
总之1947年独立后至今印度构筑了结构独特、规模庞大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但是农科人才培养没有显示出规模优势农林专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仅占1%。
5.发达国家的农民培训
1东亚模式
东亚模式是指适应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家立法为保障,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主体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方向、多目标的教育培训的模式。主要代表国家为日本。
日本的农民培训由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指导和协作,以教育系统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农业改良普及事业系统予以配合。
农业大学校是20世纪60 年代中期日本在农村高中教育得到普及的基础上在全国各县相当于我国省一级设立了43所直接由日本政府领导的农业高级专科学校专门招收高中毕业的农民子弟培养现代农业的骨干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包含农牧业方面的科目。学校十分强调毕业生为当地农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同时发挥创造力将其应用于农业经营之中。
农业高等学校教育,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高中,其培训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这是青年农民培训的重要渠道之一。
就农准备校教育,是对城市在职人员或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进行的短期农业技术知识转岗培训。
农业指导士教育新务农人员接受农业大学校或就农准备校的教育培训之后还必须根据需要到当地具备农业指导士资格的农民家中接受指导和研修。此外日本的农业改良普及所为农民提供季节性进修时间一般为3年内容有新技术推广、增进农民健康长寿和后继人才培养等。
2西欧模式
①英国的农民培训。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培训计划设置专门机构来支持和开展农民培训。在英国各产业培训中唯一能得到政府资助的就是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为了加强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英国于1982年颁布了《农业培训局法》1987年又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政府还不定期地针对农民培训工作进行有组织的调查研究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英国政府通过建立严格的奖励和考核制度来保证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1987年英国设立了“国家培训奖”以奖励在技术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各有关部门也十分重视担负培训任务的教员或辅导员的素质除邀请学院教师和研究咨询部门的科技人员任教外还请在农业第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任教培训具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学员经考试合格后才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避免滥发资格证书还专门成立了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英国的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以农业培训网为主体力量再辅以高等学校及科研与咨询机构基本形成了高、中、初3个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位证、毕业证、技术证等各种教育目标相互配合正规教育与业余培训相互补充分工相对明确、层次较为分明的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体系基本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目前英国有200多个农业培训中心每年约有30%的农业劳动者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培训活动。
②法国的农民培训。
法国政府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取得经营农业的资格,并享受国家的农业补贴和优惠贷款。农民培训的特点是:
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法国的农民教育培训都由农业部主管,包括任命中等与高等农业学校校长、拨发教育经费、设置专业和课程、进行人员管理等。教育部只负责农业教育文凭与国家基本文凭的对等协调工作和宏观管理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多头办学、多头领导,避免教育资源的零散浪费。
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法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除正规教育外,法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面向农民,讲求实效,不拘形式。培训目标既接近实际又具有前瞻性。培训分为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
短期培训一般20120小时目的是丰富农业生产者的知识长期培训一般在120小时以上目的是使没有受过农业教育、不具备农业经营知识的农民取得经营农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使参加农业生产6年以上并受过一定农业教育的农民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取得相当的技术证书或晋级。目前每年有10多万农民接受职业培训。法国农业教育培训的办学机制相当灵活国家和私人一齐办学职业培训深入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农民家庭。
③德国的农民培训。
德国农民培训由农牧渔业部统一管理,各个农业协会和农业团体配合开展工作。德国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很明确:一是培训新型的农业从业人员,为现代农业提供后备力量,提高就业人员的职业技术能力;二是推广传播农业实用新技术、新品种。培训特点是:
严格的职业教育制度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根据德国的联邦教育法和就业法农业就业者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上岗之后在农场还有3年的学徒期学徒期必须按规定参加职业培训出徒前要参加行业统一的资格考试只有拿到绿色证书才能允许独立经营农场。
德国农民培训机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官方培训机构[指州或地区的农业学校和德国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地区(县)农业局或专业研究机构下设的培训部门]、专业协会下属的培训机构,合作社以及教会系统的职业培训机构等。
农民培训经费来源稳定,国家将农民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参考各农业学校培训中心制定的培训计划,根据财政政策安排专款下拨培训费,另外,通过立法,由企业和个人以纳税形式交纳培训费。
3北美模式
北美模式是指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大面积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通过构建完善的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实现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农民培训模式主要代表国家为美国。此外在美国还有近5万个农村俱乐部帮助农村青年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美国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等方面的财政支出都在不断地增加建立了大量的农业科研机构并配备了具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农业科技人员。美国很多州还规定农民要经过培训或取得相关学历后才能申请购机或其他贷款。
(四)国外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对我们的启示
1.国外高等农业机械化教育办学启示
1农机化教育必须由政府来主导
高等农业教育包括农机化教育,从其起源来说,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农业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它不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而是一种技术教育。农机化教育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需求,较少表现出个人需求,因此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机械化初期,都通过立法、政策、财政等形式由政府来主导农机化教育,典型的是美国的《莫雷尔法案》及“赠地学院”的兴办。
2加强学科建设并随着农机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学科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如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现高度的农机化后为了解决农业工程学科教育严重滑坡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将农业工程学科拓宽为生物系统工程学科或生物工程学科使农业工程学科从一门基于应用的工程学科变为一门基于科学的工程学科。从而使美国农业工程学科教育彻底扭转了原来的低迷状态生源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而且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非常好就业领域也非常宽广。
3加强学生的工程技能训练
既然农机化学科是工程应用型学科,就应加强学生的工程技能的训练,就像德国、法国的情况一样,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4加强与农机科研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如印度通过农业研究理事会,协调大学和科研院所在科研上的分工合作,更有利于科学研究工作的进行。
5加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等农机化教育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自身还应该加强技术推广——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
6农科大学的综合化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农机化教育发展历程表明:当农业或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农命名的农科大学向综合性方向发展、校名的非农化是一种趋势,这是大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与自身的调整,更有利于其招生、就业。农机教育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一个分支,尤其在学科交叉、拓展方面,对农机化教育本身的发展是有利的。
2.农民培训的启示
1农民培训管理法制化
通过立法形式改革和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立法内容涉及农民培训的各个要素和各个领域。如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德国等都颁布了很多与农民教育培训有关的立法,保证了各国农民培训的顺利发展。农民培训管理的法制化是这些国家农民培训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2农民培训体制科学化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这些国家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基地、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相结合的农民培训体制。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国家统筹规划农民培训工作(如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都制定了农民培训规划或计划)。二是由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和统一协调农民培训工作,其他相关国家主管部门则予以配合。如法国农业部不仅主管从农民职业教育到高等农业教育、从农民学徒培训到成人教育等,而且还负责中等与高等农业学校校长的任命、教育经费的核拨、课程的设置和人员的管理等;美国在联邦政府农业部设置了农业合作推广局,负责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三是中高等农业院校是农民培训的主要阵地,并形成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四是广泛吸收社会中介培训机构参与,甚至包括教会和农协组织等。
3农民培训投入规范化
据资料显示英国农民培训经费的70%由政府财政提供德国农民教育投资占国家教育投资的15.3%。从农村培训投资渠道来说各发达国家在注重发挥政府拨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多方面筹集经费如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在农村普及农业教育过程中曾采用集资的方式解决教育经费的问题法国政府一方面对农业进行补助扶持并拨出专款支持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活动以促进农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直接对农业教育进行大量投资日本在战后对农业实行直接投资和长期低息贷款特别是在农业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韩国规定农渔民后继者可以申请获得后继者培养基金贷款2000万5000万韩元1美元约合 1200韩元年息为5%。
4企业参与农民培训成本化
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培训。加拿大和德国政府让企业把培训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待企业售出产品时再对其减免税收,德国农民在参加培训时,可免交杂费并获得伙食补贴。这种培训方式,有利于增强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多数发达国家还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学生报考农业职业学校。在丹麦,为了鼓励农民学习新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当农场主外出学习而请帮工时,政府还会为其负担一部分帮工费用。
5农民培训与经济利益挂钩
如美国,很多州都规定农民要参加培训或取得相关学历后才能申请购机或其他贷款,以此来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我国的农机化教育培训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农业机械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在系统开放后曾感到迷茫因市场供求关系不清晰人才载体薄弱农机教育与培训也曾严重滑坡。但我们毕竟已经拥有很好的教育资源在农机化发展进入中级阶段的新时期农机化教育又遇到新的发展机遇。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宗锦耀司长指出宗锦耀农机化导报2007年10月1日在历史的新时期要着力构造4个保障包括人才保障。要“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和技能开发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依托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农机化技术学校、重点农机企业等建立农机人才培养基地分层次培养农机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高技能人才。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教育部这几年也在大力抓学科建设抓本科教学质量工程。这些都为我国的农机化教育培训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我们要认真思考抓住机遇使教育培训事业成为促进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未来对农业机械化人才的需求
(一)对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的趋势分析
纵观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对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量的最终减少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实现农业机械化目的就是为了将亿万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然而我国农业机械化还只是从总体上看跨入了中级阶段发展还很不平衡。除东北、新疆垦区等少数几个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外还有相当多省份水平还较低。农业机械虽已在很多农业生产环节得到应用但总体上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人畜力作业仍占很大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中级阶段的入口是大发展的起点也就是对人才需求转旺的起点。从农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直至推广、应用等各个层面都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都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分离开来、搞大跃进式的发展参考国外农机化进程如果美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从19世纪60年代通过创建“农工学院”开始计算到20世纪40年代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过程用了7080年日本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计算也用了 2030年的时间。我国现阶段情况同日本5060年代相似——工业发展较快青壮年劳力大量入城农村出现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现象工业开始反哺农业。据研究我国要完成中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并向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发展就需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大于70%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小于20%从现在起至少需要我们付出1520年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将不会减少只会增加。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机械化人才储备不是多了而是在未来的1520年内有可能出现人才缺乏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
广大农村基层、农垦,需要大批的掌握现代农业机械技术的初、中、高级人才。
由于农业机械化学科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农机科研、教学、管理、推广、鉴定部门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农机人才。
新一代农场主将成为农机化人才的一个重要载体。在东北垦区,农机化专业的毕业生在农场承包土地,购置农业机械,从事农机化作业、营运,实际上已成为新一代农场主。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农产品加工、种子处理、设施农业等一大批新领域需要大量人才。
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的调查说明基层农机化人才是非常缺乏的。该分局共有246个连队撤队划区之后变为14个农场。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北安垦区主要农作物田间生产机械化、农艺措施标准化和服务体系社会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粮食商品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和农机化率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十五”期间该局基本上淘汰了状态差、作业效率低的农机具例如东方红-54、东方红-75、德特-75、东方红-28拖拉机和东风-120、叶尼塞等收获机机具更新主要向大功率、智能化方向发展。截止到2004年底北安分局拥有农机总动力26.79万千瓦动力耕地比为1.04公顷/千瓦。36.75千瓦50马力以上拖拉机1574台配套农具12646台套其中轮式拖拉机682台大型自走联合收获机825台。北安垦区的农机化水平已经达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水平全局大田耕整地、播种以及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100%、96%和89%。
由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北安分局现急需农机化专业的大学生。目前垦区正在进行现代农机装备区的建设项目点称为“高化点”建设原则是采取每3333公顷定为一个点一个点投入350万500万元配备132.3千瓦180马力以下拖拉机两台、150千瓦以上拖拉机一台国产收获机两台或进口一台并配备配套的农具。按照一个点配备一名大学生的原则那么至少还需要53名农机化大学毕业生。随着进口大功率拖拉机和收获机的引进对高学历农机管理人才需求就越大。为了吸引毕业生分局和农场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机大学生到农场工作到农场工作每名本科生给予3万元的补贴对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补贴更高。为使大学生能安心留在农场通常将其人事、工资关系放在场部一年工资在1万元左右大学生下基层锻炼数年后可回场部工作。下基层可以租赁一部分土地这是收入的大部分一般都有10公顷均为大机械统一作业承包者只负责管理如果没有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一年仅土地承包效益最低也有3万元。也有毕业生下农场不足5年通过经营农机固定资产已达百万。一般到农场工作的大学生收入都不低并且90%以上毕业生都会留在农场继续发展。因此,基层农机行业对农机化人才是非常需求的,尤其在农业机械化基础较高的地区。实际调查发现,中小企业、涉农企业也愿意接收农机化专业的学生。由此可见,现在和未来,基层都需要农机化的专业人才。
在南方,广东湛江农垦也有类似情况。近几年广东农垦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引进了一大批国外高技术水平的农业机械,他们普遍感到缺乏技术人才。湛江农垦丰收公司副总经理韩广勇反映,他们公司引进的几千万元甘蔗机械化成套设备技术先进,但懂得操作的人员很少,出现问题更没人懂维修,只能等外国公司派人来,往往耽误时间,急需培养人才。
(二)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的定量分析
1.农机人才需求的社会经济背景
近年来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在调整和反哺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迅速提高对农业机械化各类人才需求总量将越来越大。以农村对农业机械化应用人才的需求为例从1996—2006年的11年间农业机械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乡村农机从业人员数量从26108947人增加到42562359人增幅达63.02%年均增幅5.73%平均每年增加近150万人其中农机户人数从31587299人增加到40318509人增幅达27.64%年均增幅达2.51%平均每年增加79.37万人乡村农机大户从4480615人增加到5175735人增幅约15.5%年均增幅1.4%平均每年增加6.3万人。农村、农民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农村对农机人才的需求就代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有理由相信,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初中级阶段,农业机械化人才是有社会需求的。
2.农业机械化应用型人才需求预测
1基于发展趋势的人才需求预测模型
根据农业机械化人才总量历史数据的变动趋势寻找内在规律预测2020年农村农业机械化应用型人才总量。由于预测的时间范围属于长期预测根据各种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考察趋势外推法与灰色预测法GM11两种模型。经过分析选择趋势外推法的指数曲线模型作为基于发展趋势的人才需求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为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农业机械化保障体系卷:农机装备工业发展战略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利用上式对2010—2020年农业机械化人才乡村农机从业人员需求总量预测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总量
2基于相关因素影响的人才需求预测模型
对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显然都会影响人才需求。为反映这些因素对农机化人才需求的影响考虑模型的适用范围考察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GM1N灰色预测模型经过分析选择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选择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作为自变量考察因变量农业机械化人才总量的变化。其中农业机械化水平以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以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比重表示农业劳动生产率以人均农业GDP表示即第一产业GDP/农业从业人员数量。数据范围为1990—2005年共16年数据原始数据见表7所示。
表7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农机化人才需求预测原始数据
预测模型Ⅱ为:
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影响不显著的因素x3
y=-1208.351+44.508x1+87.041x2 2
式中 y——农业机械化人才总量万人
x1——农业机械化水平%
x2——城市化率%)。
利用上式确定目标年份预计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城市化率后就可对2010—2020年农业机械化人才乡村农机从业人员需求总量进行预测。
按照国家发展农机化的总目标2015年农机化水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55%2020年达到65%而2005年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约为36%35.93%)。
假定从2006—2015年农机化水平的年增长率相同即每年增加1.95536/10个百分点从2015—2020年农机化水平的年增长率也相同即每年增加26555/5个百分点则2006—2020年各年预期的农机化水平如表8所示。
同理考察我国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即城市化率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96年以来城市化率基本是以每年1.41个百分点平稳增加据此可以估算出2006—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的变动情况同时根据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城市化率的估计值利用式2可以预测2006—2020年各年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数量参见表8。
表8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2006—2020年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预测值
表8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2006—2020年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预测值-1
3基于组合预测方法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预测模型
在经济转轨时期,很难有一个单项预测模型能对宏观经济频繁波动的现实拟合得非常紧密并对其变动的原因做出稳定一致的解释。因为用于预测的各单项模型是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对客观经济过程的一种简化。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在诸种单项预测模型各异且数据来源不同的情况下,组合预测模型可能获得一个比任何一个独立预测值更好的预测值,组合预测方法中包含了信息综合利用的思想。
本报告将以上两个模型合理组合建立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组合预测模型来预测未来2020年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总量。组合预测模型Ⅲ为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农业机械化保障体系卷:农机装备工业发展战略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利用表7与8的单一模型预测数据可得到组合模型人才需求预测结果见表9。
表9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2006—2020年农机化人才需求总量预测值
由表9可以计算出2006—2020年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的年增加值见表10。可以预期从2006—2020年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将为每年200余万人。
表10 预测的2006—2020年农业机械化人才需求的年增加值
3.农业机械化中高级人才需求分析
对于农机化教育与培训体系培养的具有中高级学历(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农业机械化中高级人才,其需求很难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理由如下:
第一高等农机化教育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历史数据虽然本课题和2003年进行的“农业工程学科调查”以及1996—2000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农业工程学科教学改革”课题都力图全面、多方搜集这些资料但由于高等农机化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学科的地位、隶属关系甚至名称都多次变更各方均未进行过详细、全面的统计。目前收集到的高等农机化教育的历史资料只能说有代表性不一定全面。
第二,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这种转型尚未完成。在高等农机教育上表现为学科及专业设置,甚至培养计划的制定并非完全面向市场、由教育单位自主决定,招生也有一定的计划性,但是学生就业又是完全面向市场的。
第三前面现状部分的问卷调查数据说明高等农机化教育近年来研究生层次上有很大发展但本科生层次上是在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显然这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态势并不吻合。另外即使目前高等农机化教育培养的人才有限但毕业生也大量流出农机化系统2007年的数据出现逆转但还不足以说明趋势的变化说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相对于农机化的发展有一个滞后的过程。
第四,农机化大专、高职、中专等教育目前已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已全面变更,原来意义上的大专、中专农机化教育全面萎缩,近年来社会化后的数据与原来不是一个模式,没有预测的意义。
所以,对农机化中高级人才的需求预测我们采用根据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会议讨论等的结果,结合对历史数据的研究分析,进行定性分析的方式。另外,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参考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对我国农机化中高级人才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方向性的判断。
第一,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业机械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国际竞争也会日益激烈,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高级人才既肩负着传承和发展农机化学科知识的重任,又肩负着进行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夯实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必然的发展道路。
第二,由于农业机械化学科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农机推广与基层农机教育需要高中级农机人才。
第三,具备机械工程、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农机化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发挥作用。
第四农业机械化中高级人才的一个重要或者主要载体是农业装备行业。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三农”的要求我国农业装备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基本完整的体系成为世界上农业装备的生产大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机制造企业已达8000余个。据统计《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2006》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1450家不含农用柴油机和排灌机械企业占全国农机制造企业总数的68%从业人员33.58万人。农业装备工业在经历了21世纪初生产销售呈连续下滑的低谷状态后自2002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增长期农业装备工业开始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表11。随着农业机械大户、股份合作社、农业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机械化服务实体的壮大及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国农业机械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农业装备由以中小型为重点转向以大中型为重点农业机械化重点由田间作业机械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转变由以粮食生产为主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农产品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这些变化要求农业装备企业研发生产出更多的大中型农业装备更多的适合产前、产中、产后的新产品更多的为农林牧渔业服务的专项新装备及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由此为农业装备开拓了更新、更广阔的市场也为农业装备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农业装备行业对农业中高级人才的吸纳能力将逐步提高将会逐步加大引进高中级人才的力度以提高其技术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
表11 2002—2004年农业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另外农业机械流通行业也是一个十分活跃的行业目前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有360个直接会员2600多个间接会员和延伸到乡镇的20000多个销售网点对人才的需求是很旺盛的。
根据课题组对31所高校农机化专业的调查图2在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中2000—2007年每年约1/3是在农机化系统中工作另外2/3则流动到了系统外。
这些情况说明,虽然农机化事业已进入发展的中级阶段,但农机化专业毕业生还是多数流向农机化系统外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反应滞后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若没有相应的措施吸引,人才也不会由于你需要他而自动转到需要他的领域。
按图1所列31所院校的数据估计全国40所左右有农业机械化专业的院系每年可培养约2300学生其中本科约1500人到2020年约有共2.5万3万人本科生约2万人
从用人系统来看我国目前高校中有农机化院系的有40余所省、地市及相当规模的农机科研院所约100所以上每个单位以10年需要10个硕士研究生以上层次的人员计就需要1400人目前各级农机化管理干部约4万人以10年更换1万人且其中一半来自农机化专业毕业生计就需要5000人一般是研究生以上学历我国目前有规模以上农机化企业1500个如每个增加高级人才1人即有1500人。以上粗略计算共需硕士研究生以上高级人才约8000人。
另外我国目前有国有农场约7000个其中农垦系统有2000个有中小型农机类制造企业6500家另有规模以上的约1500家即使按保守的估计每个单位未来10年需要2个农机化专业的大学生也需要3万人。
还有流通领域、各级鉴定、推广、培训部门,以及新兴的各种农机化协会等组织,也都需要一定量的高、中级人员。
按这样的需求计算,我国目前的高、中级人员培养规模是远远不够的。
总之,我们认为,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需要一个逐步过程,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一阶段仍需要依靠大量农业机械化人才的投入来推动,且这个过程将会逐步由平稳到加快增长。
(三)意见和建议
1.关于农业机械化基层应用型人才需求
综合几种预测方法的结果大致可以认为2015年基层应用型农机化人才总量的预测值约为6500万人2020年约为8000万人。
2.现有农机化培训体系对农业机械化应用型人才的保障供给能力分析
根据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我们认为,从规模上看,现有的农机培训体能够保障未来对农机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未来发展农机培训的工作重点应在提高培训质量。在保障人才供给的前提下,农机培训应从外延式增长过渡到内涵式增长。
3.对未来农机中高级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初中级阶段,农机中高级人才是有社会需求的
但由于对人才需求的滞后性在未来1015年对农机化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有一个由平稳增长到加速增长的需求过程。所以我们对农机化专业在今后的发展可持乐观的态度。
四、农业机械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旧的人才模式与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载体的矛盾
首先旧的人才培养供给模式依然存在但传统的人才载体已发生改变或者萎缩或者消失。现有的农业机械化人才培训与教育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人民公社集体农场体制下完全照搬原苏联当时的体系框架形成的计划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对应于农机化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干部培训、农民机手培训等4个层次其人才载体或者说人才的出路是国家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县和人民公社及大队农机管理站、县农机校、农机修理厂。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农机专业对口的人才载体已发生彻底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用人大幅度减少原有的各级农机管理部门、院校和科研、生产单位呈收缩状态不可能吸纳大量人才而县、人民公社、大队的农机厂、农机管理站、农机修理厂等单位已取消。这使人才传统的出路大幅度收缩。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机化人才的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用人单位对农机化人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你要有支付能力人才才会去为你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孕育出来的各级农机专业协会、中小型生产流通企业尤其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广大农机户如前分析虽目前已达4000余万预计2020年将达约8000万人其中农机大户500余万人2020年将达1000余万人他们确实需要大量从事农机服务的人才他们在未来会成为新的人才载体但目前他们尚不能算作一个有效的人才载体它们还基本上不具备对中高级人才的支付能力这就极大地影响了高中级人才的出路。第三从长远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但新的人才供需系统关系仍在调整中一个新的人才培养和吸纳使用人才的合理体制的形成还需要一段时间。
(二)开放的系统与弱势行业的矛盾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演变农机化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与封闭状态比它与外部的联系与交流日益增强并为适应新形势不断改革和完善这是系统开放的必然结果。然而作为一个系统与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比这个系统是涉农行业对从业人员来说工作相对艰苦收入偏低对学生来说据调查显示即使是接受农机化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比例也要高于一般的工科专业所以受教育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较低招生并轨后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没有了转户口、吃皇粮、当干部的吸引力高素质人才不愿去农村农村生源很多人读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跳出农门在城市就业毕业后也不愿返回农村。加上农机化工作的待遇不高造成农机化教育成本相对于普通的教育消费者的投入来说偏高而相对于他们的期望值又偏低。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与对部分院校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东北由于相关的农机企事业单位较多农机化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专业相近或基本对口的比率较高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3—2005年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毕业生大约有50%从事与农机有关的职业表12而其他地区比例非常低例如华南农业大学农机化专业的毕业生到专业基本对口的单位与农机有关的设计、制造、研究、管理、使用、维修部门的只有15%左右。
表12 2003—2005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机化专业就业统计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83名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对毕业去向进行选择时23.1%主要考虑工作的福利待遇33.5%考虑发展前景19.2%选择地理位置和工作环境仅仅有15.4%选择专业对口另外还有4.4%考虑单位性质4.4%考虑培训机会。一些毕业后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工作的学生27.3%认为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少27.3%认为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环境差31.8%认为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待遇低。在多次全国农业工程学科研讨会上各校反映的情况也和这个结果类似。这也从侧面说明,由于农业机械化相关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工作条件的艰苦性,农机化专业毕业生认为从事农机化工作不是一个有很吸引人的选择,去基层和需要人才的地方的比例很小,而正是这些地方才存在着相当大的农机化人才需求的容纳空间。
即使是东北愿意到本专业工作的人也在下降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也反映了这一问题。据统计1999年以后随着毕业生双向选择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去垦区的毕业生降低到20%30%左右,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到城市工作。
因此,作为一个“弱势行业”,人才向外流动是必然的现象。如果国家在办学、就业、创业等方面有优惠政策,这种流动就会减少,如无特殊政策扶持,即使农机化发展到需要人才的时候,也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农业机械化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是一项需要大量投入的事业,教育经费成为教育事业赖以发展的必要的物质保障,是影响我国教育规模扩大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最直接因素。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在政策上的基本导向是以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为辅,其他多渠道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社会捐资办学、学杂费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世界平均稳定在4.7%4.9%较发达地区为4.9%5.1%欠发达地区为3.8%3.9%。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到20世纪末达到4%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自《纲要》出台的1993年一直到计划实现4%目标的200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来就没有突破3%。尽管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仍然很低与制定的4%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事实上近年来教育经费占GNP总量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200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也只有3.32%2003年这一比重为3.28%2004年为2.79%。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实际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是否落实到了实处。
各类教育经费短缺,农机化教育在各类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更加偏低。
根据对40余所设置农业工程学科的高等院校进行的统计平均每所院校本科教学投入2003年为72.193万元2004年为130.358万元2005年为154.395万元。教学科研用房2003年平均为3993.75米22004年为 4403.31 米22005年为6438.67米2。仪器设备投入2003年平均为131.305万元2004年为175.762万元2005年为307.632万元。近3年来有4所农业院校的本科教学投入逐年缩小。2005年最高的本科教学投入为2000万元而最低的仅为4.8万元。教学科研用房最大为22000米2最小仅为100米2有3所院校的教学科研用房3年中没有扩大过。对仪器设备的投入最多的院校为3000万元最少的仅为3万元。
70.6%的接受调查院校认为农业工程学科经费投入与本校的平均投入相比偏少只有17.6%的院校认为偏多11.8%的认为较为接近。
中等农机学校几乎全部依靠学校经营收入作为学校的资金来源,只有少部分学校在学校经营收入之外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
即使在农机化系统内部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也低。据统计2000—2006年间全国农机化系统各级部门关于科技推广培训的投入仅占农机化投入的1.13%左右单独用于培训的投入更少表13。我们在对基层农机化学校进行调研时普遍反映的问题都是经费投入过少工作难以开展。
表13 农机科技推广培训历史数据统计表
除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外,开展高等农机化教育的农业院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能力较弱,使其在教育资源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农业高校自己筹措办学经费的两个重要来源是校办产业与成人教育。由于农业本身是个弱势产业,农业高校中的校办产业与农业相关,一般也难以有大的作为;针对农民的成人教育、学历教育在我国还未实行。因此,农业院校自身难以有较大的举措来改善教师的待遇,也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农机化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农机化人才流失严重,师资水平下降,教学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农机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与数量。所以,教育投入是制约农机化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发展问题
1.发展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必要性分析
1农业机械化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特的内容和学科基础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从学科发展、归属来讲,是一级学科农业工程下属的二级学科,通常是放置在综合性农业大学或农学院中,但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基础又是工科,所以高等教育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农业机械化人才就是机械人才,可以放在普通机械学科培养。这种看法是欠妥当的。
需要明确,农业机械化不等于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是用机器逐步代替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其作用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轻农业从业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学科基础是工程学科、生物学学科、管理学科。农业机械化中高级人才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包含农业机械工程知识(机械、电子、农机运用)、生物学知识、管理知识(农机化规模生产的管理与调配等)。因此,农业机械化人才具备的学科基础和知识结构与普通机械学科是不相同的。
办学优势。高等农机化教育把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是农机化产学研链条中的一环,与农机行业中的企业、科研单位有着传统的联系。另外,在农业院校中,与农学、农经、管理等学科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办学优势也是普通机械学科所不具备的。
发展优势。通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农机化教育通过自身的带头和拉动,确立了其在农机教育体系中的龙头地位。对整个农机化教育的发展起着牵引作用。它担负着为整个农机化教育培养师资和管理者的任务,并以其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推进整个农机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更新。高等农业院校的强大教学与科研力量,在推动学术发展的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农业教育不断提供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实验手段,促进了农业教育系统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是高级农机化人才的培养主体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主持的“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课题研究表明在各部门中原来重要的行业性大学在培养本行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方面仍起着主要作用。事实上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农业院校、特别是原农业部直属的重点农业院校以及原机械部所属的农机院校在新时期的农业机械化人才保障体系中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在各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农机化专业工作的高级职称人员中农机化专业毕业的占大多数。图3与图4分别为对主要高等院校农机化专业教师及一些主要农机化科研院所从事农机化的人员学历情况调查的汇总显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及高级工程师大多数是由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培养的。
图3 各高校中从事农机化工作的高级人员中农机类专业毕业的人数
图4 各科研单位从事农机化的人员中毕业于农机化专业的人数及占本单位总人数比例
我们对某省省级农机化系统人员构成也做过一个调研数据截至2005年12月该省农机系统主要单位有省农机化研究所、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原省农机所、省农机鉴定站、省农机局机关含监理、推广、信息、编译等。主要数据如下
省农机化研究所全所共76人科研岗位51人含研究系列39人、实验系列9人其他财务、农艺等3人其余为管理、刊物编审、企事业工人等共25人。在科研岗位中农机专业毕业人数为35人占科研岗位工作人员的68.63%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生硕士均为农业机械化工程本专科农机专业指专业调整前名称农机设计、农机化、汽车拖拉机设计制造非农机专业毕业为16人约占31.37%其中来自工科院校非农机专业的仅为6人占科研岗位的11.76%。
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共84人中专以上学历的7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为54人其中大学本科54人大专生17人中专生6人其余为企业工人编制。在本科学历的54人中农机专业毕业的33人占全部人数的61.11%非农机专业毕业的为21人占38.89%工科院校非农机专业毕业的为9人占16.67%。
省农机鉴定站共有在编人员25人均为技术人员。其中中专1人大专4人其余均为本科。农科院校农机专业的毕业人数为19人占76%工科院校非农机专业毕业的人数为5人占20%中专机械类1人。
省农机局机关事业单位含监理、推广、信息、编译共有在编人员82人中专以上学历的74人含研究生6人大学本科43人大专生21人中专生4人其余为工人编制。农科院校农机专业的毕业人数为38人占中专以上学历的51.35%。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农机系统中相当一部分人员来自普通工科院校,但从事技术、研究的人员中,农机专业的毕业生居多,起到了主导或支配作用。在上述两家农机设计单位(省农机化研究所与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其主要业务是农机配套机具设计及其他的农业工程项目,尤其在该省,国家补贴的大中型拖拉机的配套农机具都由省机械设计研究院设计,经了解该单位设计核心骨干均为农机专业毕业。
3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建设具有法律依据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加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建设不但是形势的要求而且是法律赋予的一项义务。2004年6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从立法目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定义及政府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职责、措施都做了明确规定。第五条、第八条更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科研开发、信息服务“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五条、第八条摘录如下
“第五条 国家采取措施,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第八条 国家支持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加强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支持农业机械科研、教学与生产、推广相结合,促进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因此,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学科建设和发展,有法律依据。
2.生源问题
近年来高校中的农机化教育只在研究生以上层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在专科及本科层次上总体呈现为萎缩的态势。原因是研究生以上更多从事本专业所以这几年有所上升而本科生在企业多从事工艺类工作普通机械知识即可从就业角度看大家更乐于开办机械、自动化类专业。相比于其他非农学科多年来在高等教育中农林院校包括其中的农业工程教育被大多数考生冷落成为所谓的“冷专业”。据2000年高考考生填报志愿趋向调查在 7000多名接受调查的考生中仅有0.8%的考生愿意报考农、林、水、地、矿等专业。致使农林院校录取分数线低。重点农业大学的第一志愿招生录取分数线一般均处于中等偏下仅达最低录取控制线一些非农科普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超过重点农业大学。按照筛选理论考生分数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可作为显示考生能力和素质的信号和标识这样则有可能出现农业院校学生的低分数→低素质→低发展→低能力的恶性循环农业高校势必陷入潜在的不可弥补的危机之中。我们在对40余所从事全国农机化或农业工程高等教育院校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农机化专业生源匮乏农机化高等教育招生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迫使各高校不得不大量削减农机化专业的招生名额对农机化专业实行降分录取该专业的本科生录取分数线比普通工科专业低2030分。有些院校甚至不能完成招生任务已数年停招。
农业部调查的中等农机教育的情况表明,中等农机教育呈大幅度滑坡趋势,由过去的学历教育向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转变,主要向培训基层机电人才及汽车驾驶、修理工转变。农机化专业已很少招生。
3.产、学、研脱节问题
在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农机服务体制中,搞教学的以教学为主,搞科研的只负责产品研发,制造厂负责产品生产。这种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然而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由于缺乏一种有效的机制,把不同体系有机的联系起来,原来体制的一些弊端暴露出来,必然带来了产学研脱节。这种脱节对农机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带来很大影响:产学结合是产学研结合链条上的首要环节,它关系着产学研结合的开局与时效,产学脱节导致教育方向的偏差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现在大企业也提出了需要高质量的领军人物的需求理念;学研是产学研结合链条上的第二个环节,它关系着产学研结合的升级与发展后劲,学研脱节导致研发力量分散化,研究内容重复化,研究经费紧张化。根据国外(如印度)产学研结合的经验,农机办学单位、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科研单位联系紧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是促进人才培养方向的及时调整、改善人才培养传统模式不足、调节农机化人才供给与需求矛盾、突破农机化教育发展瓶颈的行之有效的手段。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国家主导在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4.对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在对中高级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与时俱进、理清层次,明确流向”。
第一,学科的发展要从基于应用的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向基于应用与科学结合的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发展,进一步明确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特质。
第二,本科注重培养通用人才与专业人才结合,即加强通用性与突出专业性相结合,以培养机械或机电大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也为农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基础。
目前,国际上大学的本科教育走向大众化、通才化是一种趋势,学生知识结构以本学科大类(如工程类的机械学科、车辆工程学科、电子学科等)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就业也就主要趋向于本学科大类中的热门行业,如农业机械化本科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在通用机械行业、车辆维修行业工作。农机化本科专业建设应把握好培养通用人才与专业人才相结合的尺度。大学是专业教育为主的地方,所谓通才,也主要是本学科大类上的通才,而不是千人一面、毫无专业可言的通才。机械学科类的专业就应既打好机械类的通才基础,使学生就业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专业知识,为农业机械化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提供后备力量。
第三,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由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教育来承担,确立硕士阶段应主要以培养农机化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博士阶段以学科建设及培养农机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理念。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已很大,除了少数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以外,大多数的硕士生将来不会是本专业的高级研究人员和教授,但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包括硕士生培养仍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只是在专业硕士领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而生产实践需要的大量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却缺乏培养的途径,所以业界普遍反映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下降。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现在这种人才培养理念需要改变。博士以上的教育应注重学科建设,即注重学科高级研究知识的探索与创新,培养本学科高级研究人才;硕士生阶段除了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的培养训练,以便与博士生教育接轨外,更应注重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即以培养工程师为主要目标。而在课程设置上应向下衔接现在本科生已不学的专业课程,并且要反映从目前实践得来的第一手知识,这是农业机械化这类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教学中的中心观念。
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科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拉开博士和硕士的档次和就业流向,也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适用的人才。
第四,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不但担负着高等农机教育的重担,而且也是国家进行农业机械创新研究的主要力量。近年来,国内大中型及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较前有了较大增长,但基本上仍是国外农机一统天下,国产农机基本仍沿用旧的技术与机型。然而,在国家的各类科研基金项目中,没有专门针对农机、农业工程类的项目,对农业机械创新研究缺乏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与措施,这对农业机械的创新研究以及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都不利,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证明,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不可能脱离国家需要与支持自行发展。
第五,根据国外发展到农机化高级阶段转向农业生物系统工程的经验,未雨绸缪,及早在农业院校拓展由浙江大学原农业工程学科创立的我国的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探索,学习内容或专业名称适应社会需要而适当调整或更改,使学科建设发展与时俱进。
(五)农机培训的问题
1.农机培训的社会化问题探讨
1农机培训社会化的含义
“教育社会化”一词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诸多报告是指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服务。其主要内容是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和教育的生产化教育要面向全社会公民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所谓“农机培训社会化”是指农机培训的投入机制由国家包办转向多元主体投资管理机制由机关化转向学术化服务方式由校方决定转向服务主体选择思想观念和人员由封闭走向开放和交流。简单而言就是办学模式的社会化。办学模式主要包括了投资模式、管理模式。从农机培训主要针对基层农机手、农机专业户及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例如驾驶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目前的投资模式来看是以国家投入为主个别培训项目适当收取费用如驾驶培训来筹集资金。投资模式社会化就要从法律上明确农机培训的国有独资、私人独资、股份制等形式的法人主体地位明确投资主体、明确所有权进而明确管理权限和管理责任积极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建立培训发展基金、利用银行贷款等多种投资方式为农机培训社会化提供资金支持。
2提出培训向社会化转变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机培训模式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单独办学的模式。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确立,及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对农机培训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我国农机培训经费的需求与政府对农机培训的投入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由政府全面主导的培训,面临着培训资源紧张,培训管理体制僵化,培训内容、形式滞后等诸多问题,政府作为唯一的培训主办者,已力不从心,传统的培训模式已无力解决农机培训的供需矛盾,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多元化要求重新审视农机培训体制和管理体制;另外,农机培训社会化在培训体制上有较多的自主权,而且运行机制比较灵活,能够更好地节约培训资源和利用社会的培训资源。
3培训社会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机培训社会化还有很多制约因素。
第一,农机培训社会化还缺乏科学论证与统筹规划。由于我国民办培训与教育从体制和结构上都不完善,处于一种探索阶段,从观念到投入、到市场机制的准备与监控都很不充分,尚不能全面迅速地承载规模庞大的农机培训教育。
第二,法律地位不明确,无专门的配套扶持政策吸引社会投资。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规定予以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关于教育培训,仅在第一章总则第五条提及:“国家采取措施,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如果在各种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实行社会化,势必给农机教育与培训的下一步发展埋下隐患。
第三培训对象农机手、农机专业户对培训获益的认同度不高。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农机化培训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征而社会上的培训实体以盈利为目的不应该要求它们做政府应该做的事。在2002年的“两会”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提出如果一类教育具有“外部性”就是说它提供给行为者本身的效益远远小于提供给社会的效益这类教育活动就不应当由市场导向。农机化培训和教育显然是这样一类的教育活动因此政府在农机化教育与培训中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由政府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调节和引导组织各方力量和资源引导农机教育走向市场例如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农机企业的培训工作。澳大利亚在农业税收中抽1%作农业培训、科研咨询费,以解决培训经费问题,可以作为我们参考。
第四,培训对象的消费能力低。
2.培训质量问题
在农业机械化应用人才即乡村农机从业人员及农垦机务人才构成中主要包括了从事农机作业的服务人员、农机修理人员、农机经营机构流通、供油及供应等4类人员其中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机户含农机大户占绝大多数。表14是1996—2006年各年农机户人数及占乡村农机从业人员比例。
表14 1996—2006年各年农机户情况统计
表14反映了以下情况
第一农机户在乡村农机从业人员中比例很高从1996年以来基本达到了90%或以上近5年更是达到94%以上,因此,农机户的培训应是农机培训的主要任务。
第二农机户年增加人数从1996年开始除2006年的近67万人外始终保持在100多万人2005年年增加人数更是达到230余万人。按照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路的规定以及其他田间作业机械必需的操作培训假定每年新增加的农机户都必须在农机培训系统接受1次农机培训由此推算每年仅新增农机操作人员培训量就应按100万人次来准备这尚不包括农机操作人员的复训以及新技术培训。所以农机培训工作任务艰巨。
第三从农机培训人次这一数据看目前的农机培训系统每年对系统内人员培训达到了510多万次其中仅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就达到了420多万人次其培训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结合表13与表14可以推测对于从2006—2020年间每年新增100万200万人的农业机械化人才从规模上看现有的农机培训体系是完全可以解决培训任务的。从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农业机械化应用型人才虽然需求巨大但是依靠现有的农机培训体系能够达到需求与供给平衡。
当然以上仅仅是对农业机械化应用型人才从数量上的需求分析。但在质量上农机培训亟待提高从表15还可以看出目前的农机培训中主要任务是农机操作培训其中拖拉机、汽车驾驶人员培训占到农机培训的50%以上,其他技术含量较多的如新技术培训等项目,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农机培训今后在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人才方面,工作的着重点应在提高培训质量,不在扩大规模。即农机培训在保障人才供给的前提下,应从外延式增长过渡到内涵式增长。
表15 驾驶培训情况统计
五、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与任务、发展重点
(一)战略思想
农机化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为宗旨为实现2020年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服务。要重点抓两头带中间。即一头抓提高我国农机化领域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的培养另一头抓实现农机化的主体——懂机械化农业的技术和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的建设。带动中间层各类人才的培养。
(二)战略目标与任务
通过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为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各种人才。逐步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机化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培养各类农机化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体系。为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培养足够的各级人才。
1.使广大农机操作人员、农机专业户都受到农业机械化的职业培训。每年需要培养农村农机操作人员约200万人到2020年受过培训的人数将达到7500万8000万人比2005年增加约3500万4000万人。基本达到使所有农机人员都受过农机职业培训的要求。
2.大力开展中等专业教育提高农村农机职业教育的层次到2020年争取为预计将达到1000万的农机大户中的20%培养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即200万。积极试点为农机户培养具有大学学历的人才的工作。
3.大力开展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争取到2020年为高等学校、主要科研院所、规模以上大企业培养8000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级人才为农场、中小企业、各级管理、流通协会等单位培养4万名本科学历的人才。
4.农机管理部门的干部都应掌握相应的农机化科技知识。要对农机化系统的管理干部近4万名进行脱产时间不少于1个月的在职专业培训到2020年完成对系统内管理干部的轮训。
5.以企业和用人单位为主体,开展各类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他们得到与科技进步、岗位要求和个人发展相适应的培养与训练,知识结构及时更新,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政府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农民农机化知识培训体系建设,以及高等农机教育中的学科建设。
农民农机化培训体系到2020年需要完成约4000万人员的培训任务必须花大力气办好。
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培养的人才是我国进行农机装备技术创新的基本力量是提升整个农机化教育与培训体系水平的关键因素。到2020年需要为农机系统培养约800010000名硕士以上人员必须大力抓好。
(四)战略措施
1.调动各方力量,发展培养机构,大力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并要加强对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的监管和引导,使其提高质量。
2.高等院校农机化学科是传承和创新农机化知识、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加强对高校国家级农业工程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要加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增加农业机械化工程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争取在2020年使其中12个国家农业机械化工程重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成为我国培养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目标的高水平科技人员的核心。
3.本科生及大部分硕士生是企业需要的人才的主体。应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工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教育水平。
六、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建立对农业机械化教育和培训的指导和协调机制
1.提高对农机化教育与培训的认识,应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教育与培训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所占有的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政府的任期目标。
2.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人才培养单位、用人单位沟通与信息交流的渠道与机制。如成立各方协调的指导机构,为政府制定用人政策、培养单位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模、用人单位能聘到适用的人才提供畅通的渠道和指导。
(二)政府对农机教育培训的支持
政府在《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框架下,制定有关农机化教育培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将农机化教育和培训的管理、经费等以立法形式加以确立,保证农机化教育培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农机化培训应纳入国家农村扶贫培训体系,使农机培训经费的来源制度化、规范化。要将农机培训与农村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将农机培训作为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2.拓宽多元化办学投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机化教育培训。积极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积极引进外资、民营资金投入到高等农机教育,鼓励农机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高等农业教育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智力投资保障机制。
3.制定有关的法律,确立农机化民营教育培训体系的地位。
(三)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人才培养
1.制定一个全国性的农业机械化高级科学家与工程人才政策,建立对农机化学科和高级人才稳定持续长效的支持机制,避免无序竞争性的学科发展和人才支持方式。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的自主创新能力。
2.制定政策稳定农机化人才队伍。充分考虑农业行业的艰苦性和农业产业、农业教育收益率低甚至无回报、农机化学生大量流到农机化系统外找工作的现实对农业院校招生、分配实行倾斜政策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农机化专业。为到基层工作的各类农机化毕业生以政策保障使他们下得去、留得住。鼓励定向培养农机管理、研究、推广人员。对农场、农垦系统、农场主及农机大户家“户来户去”的学生由学校单独考核、单独确定录取成绩国家根据情况给予减免学费的优惠。设立农业农机教育捐资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优秀生完成学业并回到农村服务。制定农机化人才流向生产第一线的优惠、保护政策。对学习农机化专业、毕业后到基层工作5年以上的中专、大学生给予减免学费或长期无息学费贷款的优惠。
3.在学习型政府的框架下各级政府农机化主管部门的管理干部应具备所从事的管理内容的专门知识。应与高校等单位结合对农机管理干部进行专业轮训干部轮岗后必须接受短期12周或中期12个月的农机化专业培训并应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配备相对稳定的技术岗位如总工程师等负责相关的技术和教育培训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咨询。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上级业务部门如农业部、各省市县农业厅局、处、科等的干部都应接受农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4.将购机补贴、贷款与培训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优惠鼓励与政策,促进农民自觉、自愿去接受农机培训,学习农机化技术知识,逐步建立将农民培训和学历水平作为补贴和贷款的重要条件的制度。逐步做到必须有一定学历或受过一定培训才能享受购机补贴、银行贷款等优惠政策。
5.农机培训社会化是农机培训的一个改革方向,但政府不能放弃必要的“政府行为”,应起到管理、引导、示范的作用,由于农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低收入的农民,而参与农机培训的社会实体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政府应对社会化培训实体提供补贴,以使培训事业保质、保量、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对农民的农机新技术培训,对参与培训的企业予以政策性优惠。对各类培训机构,特别是社会化部分的农机化培训机构,建立指导机构、制定培训政策、进行行业评估,检查和监督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6.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和提供专项研究基金资助,加强农机企业与大专院校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鼓励企业与对口大学和专业签订合同,企业向学校提供实验场所、设备和必要的投资,学校按企业要求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技术性人才,学校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共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双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常礼.发挥农机教育培训作用,搞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山东农机化.2004410
2杜妍妍姜长云.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特点与启示.宏观经济管理.200575758
3人事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广东农机化网2007-12-05
4郭康权杨中平薛少平等.日本的农业工程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改革见闻.第五次全国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改革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
5洪添胜黄朝阳张岳恒等.法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1119395
6姬长英.新西兰与我国高等农业工程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分析.农业工程学报.199812934
7蒋亦元.面向21世纪的美国农业工程教育.农业工程学报.199721217
8李成华张艳.德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任务及组织结构.高等农业教育.200011101103
9刘瑛邓继忠区颖刚.高等院校农业工程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52156
10罗锡文陈羽白秦昌宣.面向21世纪高等农业工程教育思考.农业工程学报.199713116
11毛学东.21世纪农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农机化研究.20051273274
12佟金.现代科技与农机教育.农业机械学报.2003343135138
13汪懋华.鼓励创新意识,促进学科繁荣.农业机械学报.200031134
14汪懋华.农业院校工程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农业工程教育研究.1995212
15杨思尧.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高等农业教育.20058912
16应义斌赵文波.浙江大学农业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高等农业教育.200394345
17应义斌.建立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探索.农业工程学报.20031932326
18Gary W.KrutzJohn K.Schueller.Advanced EngineeringFutrure Direction for the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J.agric.Engng Res.2000
19Naiqian Zhang.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China Model vs.U.S.Model.BeijingProceedings for CIG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4
20Norman R.Scott.DNA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An Engineering DisciplineBeijingProceedings for CIG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4
21Qin Zhang.Some Thoughts on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BeijingProceedings for CIG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4
专题三 农业机械化政策保障体系战略研究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快慢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许多因素也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管理体制和农村经济管理政策的变化对农村经济特别是对农业机械化影响最大。本课题调研中干部和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是农机化的组织形式。计划经济时期不准农民买农机具管得太死阻碍了农机化的发展。跨区作业初期各自为政农机化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建立适合中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已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农机化发展需要大批资金投资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现在没有发展到资金积累足以购买农机设备的富裕程度这就构成了农机化发展的最突出的矛盾农机管理体制特别是县乡级管理机构改革是农机化发展中最敏感的问题对农机化发展产生最直接影响近几年来世界能源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能源价格和能源保证供给度也受到严重影响直至在2007年出现了农业收获季节柴油供给不足的情况农机户及农机专业经济组织对此十分关注意见也比较集中。
上述问题与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大政方针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好,农机化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需要深入地开展研究。
一、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议
(一)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走农机社会化服务道路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确选择,良好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必须有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实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对于农业机械化高度重视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拨10亿元人民币用于发展农业机械化建立了一批国有农机站公社化以后多数公社均建立了拖拉机站由拖拉机站负责给各生产队耕地“文革”期间拖拉机站人员、农机设备均不能得到必要的补充拖拉机站的功能逐渐削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土地实行了家庭责任承包经营允许有条件的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这是中国农机化发展史上最有意义的变革乡级农机站多数失去了用农机为农民服务的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机站并入了其他农技服务中心有的成立了县管的、为多乡服务的区域中心站这种组织形式的主要任务是对农民进行技术服务和部分农机行政管理工作。20世纪90年代末期部分农机大户和老农机工作者开始购买大型农机除自己使用外还为其他农户耕地在政府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大规模的农机跨区作业顺势展开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机户产生了联合服务的内在要求全国各类农机组织形式开始出现。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草案有条件的农机户开始考虑如何利用合法组织形式把农机经营规模扩大获得更多的利益。由上述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农机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敏感地受制于政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农村管理体制、组织形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机化发展速度很快很大程度也是好的政策引导、支持带来的。
农机社会化服务必须有完整的服务体系来保证。这个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子系统它是站在农业的部门立场把农业生产任务部分或全部按照一定的规则交给从事农业及农业机械经营活动的组织或个人完成的所有这类关系的总和。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农机作业服务、监督管理、支撑保障3个子系统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结构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社会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者将传统农业中由自己完成的生产环节逐步转移出去,交给更加专业的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大户去完成,将农业生产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从事第二、三产业并获得农业以外的收入成为可能,也给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带来了良好的收益。收益刺激了投入,使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的规模迅速扩大。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涉及农业各个领域、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对于农业机械生产部门本身包括农业机械的销售、供应、维修、技术推广、培训、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目的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收入,因此,除要促进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外,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降低农业机械生产成本、优化农机经营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体系战略研究发展以农机大户为中心的各类农机合作组织,走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之路,是解决中国经济体制下发展农业机械化遇到的几个障碍性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机经营组织化程度的重大组织措施,各级政府应给予指导、服务和支持。
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中国是在土地家庭承包基础上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全国农机总量大,每个农户需要的农机工作量小;二是中国农民购买农机不仅为了自用,同时还为了经营,是一种服务产业;三是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农民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多数农民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能力差,技术基础薄弱。在这种条件下发展农业机械化就不能搬用国外的模式,应引导分散的农机户走自愿联合、互助合作、民主管理、合法经营的共同发展的道路。
目前,在我国农村存在着农机户、农机专业大户、农机股份公司、农机协会等多种农机服务组织。这些服务组织是随近年来跨区作业的市场需要,农机手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且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在组织管理形式和名称上有多种叫法。
①以农机大户为核心联合小农机户组成的松散联合体;
②由乡镇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当地的农机户形成的联合体;
③由村委会干部组织本村农机户形成的联合体;
④具有法人地位的农机股份合作公司。
近年来,多种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机服务形式并存,农机管理部门在引导农机户和农民走联合、互助、协作、共同发展道路,农机技术推广、跨区作业以及农机户技术培训上发挥很大政策扶持和引导作用。这些组织正呈快速发展趋势,促进了我国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研究探讨农机专业大户、农机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对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现状
1.农机大户
农机大户案例
概况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罗家房乡新兴村农机大户佟英文从1985年购买手扶拖拉机和水稻割晒机开始搞农业机械作业生产到2005年发展成为有8台不同型号稻麦联合收割机、1台东方红802拖拉机和1台农用车以及农具和农机修理机具数十件的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固定资产近80万元。佟英文今年55岁任沈阳市农机协会副理事长。
经营佟英文主要开展的农机作业项目包括水稻、小麦收获和土地耕整。罗家房乡7300多公顷土地中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400多公顷其中70%靠佟英文收获。2000年佟英文开始独立参加小麦跨区收获作业作业区域范围包括河南、安徽、河北、山东等地最远距离达河南省沈丘县。佟英文在农机作业季节雇佣机手人数达20人机手按作业面积提成。近年来随佟英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利润在15万18万元之间。这些年来经营中的主要问题是农机作业成本和费用占毛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据估算2001年农机作业利润占毛收入百分比为55%2002年为50%2003年因非典未进行跨区作业2004年为40%近年来逐年减少2006年不足30%。费用高的主要原因除因农机配件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年约1.7万元的维修费用外柴油价格连年攀升5号柴油价格从最早的2.3元/升涨到了2005年的3.94元/升2007年达到了5.5元/升以上)和跨区作业中的一些管理费用也是成本增大的主要原因。佟英文的下一步打算是逐步更新设备,采用农机新技术并扩大经营规模。
2.农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1农机合作社
农机股份合作组织案例
吉林省先锋乡民权村农机股份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农机装备的基础是从最早的村农机队集体所有形式和农民个人几台拖拉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2004年争取到吉林省农发项目资金500万元发展成现在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15台、配套农机具57台、农机维修等其他设备16台、机库965米2、固定资产总值1100万元的农机股份合作社。负责全村1570户农民1599公顷土地的耕整、播种、中耕、植保、收获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机械化作业并对周边村农民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民权村农机股份合作社采用农民土地或机车入股的方式对机车统一管理。在实际运营中总结出了“村三保”、“社三保”、“户三保”、“三上缴”、“一包干”和“一分红”运营模式。“村三保”村委会农机合作社保证作业面积、保证及时到地、保证资金使用。“社三保”合作社保证作业任务完成、保证作业质量、保证农时。“户三保”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保证机车能到达田间、保证作业土地连片、保证上交作业费用。“三上缴”合作社保证车辆更新并上缴农机折旧费、保证车辆技术状态完好并上缴大修提成、保证管理人员工资上缴合作社管理费。“一包干”是单车核算费用包干。“一分红”是机车按纯利润年终分红股东按股分红每公顷土地作200股合作社股份国家投资算集体股不分红
民权村农机股份合作社已经成为村办支柱产业近年来合作社年利润额约18万多元。民权村农机股份合作社极大地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该模式运营年增加农业生产收入150万元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村级二、三产业的发展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66%。村里出现了大批养猪、养鸡、养牛畜牧业专业户全村畜牧业收入7300万元。
2家庭农场式协作组织
据近几年的跨区作业统计85%以上的农业机械是农户个人购买的50% 以上的大型3658千瓦农业机械和配套农机具是合伙购买的其中主要投资者是原来的农机大户。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委托农机大户代耕的土地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形成了以农机大户为主的家庭农场式的农机经营组织。他们的主要组织方式是
以农机大户为主购买耕作机械、配套农机具、维修工具农机大户以跨区经营为主兼顾自用和村内作业经营。积累资金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经营能力外出打工人员将承包的土地委托有机户代耕并与农机大户签订代耕协议不外出农户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土地效益也与农机户签订代耕和劳工协议协议期长短及协定内容双方商定农机户将协议复制3份除协议双方各持一份外另一份交村民小组备案同时也有监督作用。
这种组织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有机户的设备效益,有利于解决外出打工农户承包地耕作的困难,使外出打工人员既可打工挣到钱,也能保证有粮吃;产权比较清晰,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经济关系比较明确,是我国现有体制下一种简便易行的合作形式,也是一种初级的合作形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形式都会存在。
3农机经营管理站中心
农机经营管理站是一种以持有的农业机械、设备为农户多方位服务的经营企业。设备投资者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可以是农民也可以是社会其他个人和社会经济实体,经营者必须到规定部门注册其经营范围,应以田间耕作为主,兼营其他运输、维修、灌溉、加油及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务。凡按照规定业务范围经营的农机企业,可以享受国家减、免税及购机补贴政策。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可以是契约关系,也可以是完全的市场经营关系。
国际上这种形式是大农场农业机械化的补充因为大农场主有自己先进齐全的田间耕作和农、林、牧、加工、贮藏设备小型家庭农场不具备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实力能买得起的使用效率也不高因此这种完全服务性的农机企业就有生命力美国、德国、法国有许多这类农机经营企业其中德国北部的Kalkar-neidermormter的模式就比较适合中国的平原地区其服务范围1200公顷土地相当于我国平原地区610个村具有耕、种、收、中耕、植保的各种能力。设备由站法人控股周围农场主都有股份。除田间耕作外还经营维修、加油、剪草、垃圾清理运输、灌溉等业务。站内有相对固定人员12人农忙时雇用人员达40人。
研究认为我国目前多数农民购买高效率农业机械能力较差长途大范围跨区作业的成本越来越高低水平农业机械的跨区作业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有现代管理方式才能实现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是重要出路。要跳出只有农民才搞农业机械化的狭隘理念这种理念是我国过去农机化的教训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农业机械化发展再困在一个小圈子里是不可能实现已确定的战略目标的。因为到2020年我国耕作综合水平要达到70%农机动力10亿千瓦资产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这笔巨大投资靠国家财政投入是不可能的农民也拿不起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包括金融及社会各界投资。本研究提出的农机经营管理站中心形式就是已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国家证明了的可行的有效形式。
目前,这种形式在国内已有萌芽,数量不多,大型先进的设备也很少,但经营方式已构成农机经营性企业的模式条件,如果政府引导得当,这种模式会很快得到发展。
4大型农场加农户
据2005年资料农垦系统用约占全国3%的耕地生产了约7%的商品粮每公顷产量达到5460千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6%农垦生产棉花6亿千克人均棉花占有量相当于全国农村的16倍。目前全国农垦系统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我国农机设备和管理的先进水平大都在大型农场体现出来。但是他也有大型设备利用效率、效益不高的问题。
几年来一些国有农场的内部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场内的机械设备实行专业化管理,独立进行经济核算,农机管理单位实行了开方式管理,主动与周边农民合作,采用“集体代耕”的组织型式。利用农场先进的机械为农民进行田间耕作。具体做法是,将农场周围邻近的农民自愿组成农民合作社,或其他专业经营组织,农民以组织的名义与农场建立协议关系,可以全部代耕,也可以部分代耕。这样做的优点是:一方面因我国国有农场大部分是国家扶持建立的,机械化总体水平较高,而且大型机械较多,与农民合作组织合作后可以充分发挥农场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同时增加了农场收入;另一方面,解决了农民购买大型农业机械没有经费的难题,以最低的成本推进了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农场文化、管理、科技水平大多数较高,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较多,两者交往合作可以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有利于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3.农机协会
农机协会案例
概况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农机大户协会成立于2003年现有协会会员345名全县有5万元以上农机资产的农机户1700户其中参加农机大户协会的占20%。协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4名秘书长1名理事19名下设有办公室、农机服务站和15个分会。协会有章程配套有管理办法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运转临颍县农机协会是基层农机部门和广大农机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原有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近年来农机协会利用农闲季节作为本地区农机的大宗用户针对本地区保有量较大的农机产品多次邀请生产厂商对协会会员的农机维修使用进行技术培训达1800人次。协会成立的农机服务站在三夏、三秋季节为会员免费检修车辆、排除故障帮助会员解决技术难题、交流生产信息。农机协会每年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80多台编成5个小分队开展小麦跨区机收作业服务。不仅保证了本地区小麦按时收获而且前往湖北、河北、山东等地作业。通过协会组织的跨区作业每台联合收割机平均每年可增加1万元的收入。临颍县农机大户协会不仅是农机大户与农机制造厂商联系的渠道也成为农机大户和政府农机管理部门沟通协商的桥梁。临颍县农机局长高富鑫说“依靠农机大户协会农机管理部门原来想办而难以办到的事现在容易办到了”。临颍县农机大户协会已成为该县农业机械化作业的主力军实现了区域内农业机械的有序合理流动和调配统一了作业质量和收费标准加快了农业生产进度得到了机手和农民的欢迎。
(三)目前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1.当前我国农机服务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农机专业大户和农机经济合作组织绝大多数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调查发现多数农机专业大户和一些农机合作社无论是资产或是收益都有相当的规模但很少到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确立其法人地位。各地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机大户的认定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河南省漯河市将拥有5万元以上大中型动力作业机械的农机户算作农机大户山东省将农机资产总值超过10万元的农机户统计为农机大户河北省赵县则将符合①农机固定资产投资15万元以上②农机总动力110千瓦150马力以上③农机专项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0%以上三个条件之一的称为农机专业大户。对于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政府管理部门普遍缺少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有效的监管。
2.各类农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大多数都是依靠自我积累发展起来的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发展资金问题。从2004年开始国家实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但对农机专业大户和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倾斜作用不十分显著。尽管许多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在发展中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很难从当地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河北省蠡县大百尺镇张建国、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韩店镇牛风处都是从8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农机专业大户但多年来想借助银行贷款发展的愿望不能实现他们认为这是金融部门对农村农机服务产业的政策歧视。
3.随着农机作业服务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农业机械作业市场环境。目前,农业机械服务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缺少农业机械化作业信息平台,农机作业需求、农机技术培训以及农机新技术等信息不畅,农机专业大户很少和农民事先签订作业合同。调查发现乡镇农机服务站或农机协会仍是农机户获得技术信息服务的主要渠道;在农机作业中存在地方保护和一些不良现象,例如“倒卖”跨区作业机组,经纪人接机时漫天要价,一些地区存在超标乱收费的现象等,加重了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负担;此外,农机维修服务网点不完善和农机维修配件市场混乱也影响了农机生产作业,减少了农机户生产收入。许多农机户没有维修能力,农机生产厂商的维修服务不能及时到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机配件市场。
农机维修服务直接影响农机化健康发展。对安全生产、节约生产资金和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立一套与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和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监管机制,规范农业机械作业市场,是农机化社会化服务顺利发展的保障。但是对这方面认识还很差,各地维修点技术水平非常低,农机户开始阶段重用不重修,维修及配件服务体系不健全,配件质量差,管理混乱,国家基本没有针对维修体系建设的引导和扶持政策;监理基本没有对农机组织的服务功能,农机从业人员普遍意见很大。
(四)促进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建议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机合作组织提高农机进入农村经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本课题大量研究了已实现农业机械化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形式。研究了我国几十年来农村农机组织形式的变化及对农机事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可以采取的4种组织形式建议。
2.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尤其要对农机大户和农机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补贴政策倾斜。对不同规模的农机使用者,可采取不同的补贴标准。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非均衡发展的现实,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小农户与大型农业机械矛盾问题的办法就是建立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劳动分工和生产合作改变农民、机械、土地的结合方式。扶持引导农机户走农机经济合作社的道路,促进农业机械共同利用,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3.发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对经济效益好、承担作业任务量大的农机经济合作组织给予信贷支持,可以考虑采用固定资产抵押和分期付款购机,实现“国家补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民筹一点”的方式解决大中型高效农机购置资金和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加快农业机械技术进步。
4.政府农机管理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对农民采用的多种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形式,要给予帮助和扶持,加强技术培训和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建立农业机械生产和技术信息平台,发挥农机合作组织的作用,促进农机户、农机厂商和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将国家农机事业单位、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维修企业、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农机专业户和农户联系起来,建立起经营主体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形式层次化的农机服务网络。变过去直接行政干预为服务引导,把一部分政府职能交给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完成。政府集中精力进行公益性事业,把指导、扶持、服务农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各级农机部门的重要行政职能。
5.具备了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农民与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人才和技术是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的保障,建议政府部门对农机大户和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实行教育补贴政策。加强对机手的教育培训,采用多种渠道,宣传农机法规、农机新技术。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农业机械教育资源面向农村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应用技术培训,条件成熟时,实行农机经济合作组织技术条件许可制度,农机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制度,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农业机械管理体制
(一)中国农业机械管理体制的演变
农业机械管理体制是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而设置和建立的。1948年首先在东北建立了国营农场、农业机械化站和内燃机制造厂随后又在北京、上海、洛阳、西安等城市建立了农机具、拖拉机、内燃机制造厂接着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农业机械站和国营机械化农场同时在许多农业院校内设置了农业机械化专业或农业机械化专门学院培养了大批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和设计制造人才还成立了一些农业机械化中等技术学校。从1955年开始在各省、自治区先后建立了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和农业机械化服务职能的管理机构。
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也经历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自行设计和自主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影响意义深远农业机械化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国营、社营、国社联营等形式转入到20世纪80年代的农民私人购置农业机械发展到如今的农机大户、农机协会等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制定对农业机械化服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及服务职能必将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环境。
(二)我国农业机械管理体制
1.现状
据2006年统计全国共有省级农机管理机构31个全国现有地—级农机管理机构350个县级农机管理机构2753个乡镇农机管理机构30129多个地市以上农机试验鉴定机构52个农机科研开发机构95个县以上农机技术推广机构2446个农机安全监理机构2925个农机教育培训机构2130个。随着目前全国乡镇政府机构的改革调整乡镇农机管理机构的数量将会大幅度下降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将大大减少而管好、用好农业机械是农业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以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前提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对农业机械管理体制的建设明确其管理职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我国的农业机械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时代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较多的变化目前的农业机械管理机构有省、地、县、乡4级但是机构名称、级别、人员编制、性质不尽相同。省级农机管理部门的级别有的是厅级四川省农业机械事业局、重庆市农机事业管理局有的是副厅级山东省农机化管理办公室、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有的是处级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有的单独设置有的附属于农业厅或者农委福建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广东省农业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北京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都隶属于农业厅。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上海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都隶属于农委多数为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单独设置的一般叫农业机械管理局为副厅级单位附属在农业厅的名称、级别、编制也不一致有“管理处”、“管理办公室”、“管理局”等级别有处级也有副厅级甘肃的农机管理机构称农业机械管理局隶属于甘肃省农牧厅级别为处级陕西的农机管理机构称农业机械管理局隶属于陕西省农业厅级别为副厅级。
据统计农业部设有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直属单位有2个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相关机构有中国农机安全报社。地方省级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共有31个台湾省未统计其中管理级别为正厅级的有2个占6.5%管理级别为副厅级的有9个占29%管理级别为正处级的有20个占64.5%。挂靠在农业厅、农牧厅和农业局的有20个占64.5%挂靠在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农业委员会的有5个占16.1%归省级政府直辖市直接管理的有6个占19.4%。名称为农业机械管理局的有19个占61.3%名称为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有4个占12.9%名称为管理处的有3个占9.7%名称为农业机械化管理、发展中心的有3个占9.7%其他名称的有2个占6.4%。有的省级农业机械管理机构的名称还内外有别,对挂靠单位称农机管理处(产业处),对外称农业机械管理局。
省级农机管理机构下设有农业机械推广站、农业机械监理站、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农业机械公司、农业机械化研究(设计)院(所)、农业机械化学校等农业机械服务机构,多为事业单位,单独建制,有的还有行政职能。
、县级都设有与省级农机管理部门名称对应的农机管理部门。即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农业机械管理总站等单独建制或者挂靠在农业局也有和畜牧、植保等部门合署办公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心大多数为有行政职能的处级单位。市级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下设机构与省级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下设机构相似即有农业机械推广站、农业机械监理站、农业机械公司、农业机械化学校等湖北省襄樊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下辖6个市直农机二级单位市农机总公司、鄂西北农机总公司、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市农机物资供应公司、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市级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和科研机构较少全国350个市级农业机械管理机构中只有22个设有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仅占6.3%。据2006年统计级农业机械科研机构为95个比2000年下降了28%。县级一般只有农业机械管理局或者农业机械管理总站(中心),下设机构有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所、农业机械公司、农业机械推广站或者多站合一。
乡镇级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设置有3种情况①撤销了农业机械管理站中心2004年3月18日湖北省嘉鱼县撤销了陆溪镇农机管理服务站、高铁岭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官桥镇农机管理服务站、鱼岳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新街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渡普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潘家湾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牌洲湾镇农机管理服务站。②保留了农业机械管理部分职能与农业、园艺、植保、畜牧等站合并为一个中心农机人员13人其余人员分流山西、安徽、广西等多数省份都对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管理站、农经管理站、畜牧兽医站及林业站、水利水保站水产技术站等涉农机构归并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编制一般为68人但实际执行中大多数没有真正合并而是各行其事。③保留了农机管理站但人员很少一般13人。管理形式有2种一种为垂直管理即农机站人员归县农机管理部门管理工资有全额发放的有差额供给的少数是自收自支的。另一种为块块管理、“三权”人、事、管理权归乡这种形式大都是综合中心的管理模式块块管理的模式大多是人员工资得不到保障职能不明确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不从事农业机械的管理。除此之外还有很少区域中心的形式各乡不再设农机管理机构和人员其农机行政管理职能由区中心承担一般区中心编制为68人区中心直接归县农机局管理实际是县农机局派出单位。
除上述农机管理机构外,还有若干自我经营性、服务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如;农机修理站、农机配件公司、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等。这些服务机构没有花国家的行政事业经费,而是依靠经营服务和相互服务而存在。
政府管理的县以上农机管理机构比较健全,工资的发放绝大多数不存在问题,人员编制、工资待遇与其他行业大体相同,其中的技术人员绝大多数是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机构层次越高,大学本科人员越多,他们中多数在工作经费不足的条件下为农机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多年的跨区作业、落实国家各项补贴政策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乡一级农技人员在机构不稳、工资没保证、工作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一部分老农机工作者还能力所能及地从事技术推广和部分管理工作,表现了他们对农机事业的热爱和强烈的事业心。
2.问题
1政府管理机构设置不顺
许多农机管理人员认为是不被重视。“挂靠”、“合署办公”、“二级机构”、“事业单位”、“差额拨款”等都是在农机队伍中经常遇到的名词,管理机构人员思想不稳定,工作进取心不强,工作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都充分表现出来,对农民直接服务的功能很差。
2农业机械管理的行政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县以上管理机构多数有编制有人但是培训单位基本条件差、水平低培训人员自己很少接受培训以会代训是普遍现象加之目前许多地方没有处理好农机与交通部门的关系因此正规道路以外的农机监理问题实际上无人管理试验站没有符合标准的设备更无监测能力推广单位没有经费下乡、出差除夏收季节外推广人员对农民直接服务很少。在被调研的单位中尤其是农机大户对当前技术指导状况多数不满意。乡级农机管理部门除经济条件好的个别地区外2002年以后基本上失去了管理和服务能力实质上是一种“人散、线断、网破”的局面。把农机纳入综合服务中心的乡镇大多是无办公地点、无正常干部工资待遇、无从事推广农机的时间、无下乡经费更无推广手段。这样直接与农民联系的技术推广机构实际是空的农机户遇到技术问题很难找到技术人员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遇到问题更难解决。实践证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是我国农业机械推广水平不能大幅度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据调查我国现在农机操作人员多数没经过正规的农机职业培训以老带新、以会代训、边干边学是农机手获取技术的主要渠道会开不会修、出了问题再拜师是许多机手的技术水平现状。
3政府对农机产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和改进
目前我国约有3475万户农机户其中有绝大部分既搞农业操作又从事短途农产品运输全国农机总资产达2500亿元。随着农机数量的增多跨区作业的范围增大以营利为目标的、数以百万计的农机户投入了全国范围的以收获为主的竞争中去这种形势确实给中国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减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了大部分劳动力使农村劳力能够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各级政府为此做了大量组织工作。但同时也暴露了几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中国的购机户,不同于其他国家,是适应家庭承包的土地管理体制发展起来的。购机者不仅仅是自己使用或相互帮助耕作,而是作为一种经营获利的形式,经营的对象不固定,环境不固定,有的单枪匹马跑单骑,有的结伙长途跨越抢市场,这对没有市场知识和经验的农民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农村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农民的技术、文化水平还很低,操作先进的设备搞机械化,难免要产生很多问题,因而,在对农业机械的实际操作和使用过程中就显得力不从心。
其次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乱收费、领车费作业市场价格混乱、机组信息不灵等问题。对越来越多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如何健全发展、管理政府部门应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与扶持。据北方某省的有关统计显示包括牌照在内一台农用车一年只需缴纳费用71元但按现行的机动车管理办法则需要缴纳费用540元增加了近470元。农民种一亩小麦纯收入一般是100多元。如果把一辆农用车的证都办下来就是三四亩地的收入。
4县乡级农业机械服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业务水平低、行政干部多、技术人员少的问题
有80%以上的农业机械管理人员所学专业不是农业机械和相关机械专业专业不对口。乡级农机服务人员基本上没有本科学历中专学历仅占40%左右。如山东省龙泉市基层农技队伍的47名农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仅有8名占17%高中以下学历39名占83%。且人员老龄化较严重47名农机员中有23名年龄在50周岁以上占48.9%。由于农机队伍中老者比例大,年龄结构不合理,造成农机队伍缺乏活力与朝气,工作缺乏干劲,管理效率难以提高。
5政府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和有关事业单位的管理经费不足
为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一些县局级部门的农机管理人员不得不充当农机经纪人从事农机经营活动弥补经费的不足。如山东省龙泉市基层农机队伍中47名乡镇农机员中有45名为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聘任干部每年仅拿2000元的补助费却要完成大量的农机管理、农机手培训等工作。同时这些人员均未享受公费医疗和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生活困苦不堪。从1999年龙泉市对乡镇事业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农机人员为了老有所养每年每人要交2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金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当前生活的贫困。个别乡镇的农机人员干了一辈子的农机管理工作年龄大了退回农村种田生活费无来源。由于基本的工资福利待遇未到位农机人员失去了工作信心并产生了埋怨情绪。
6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部门与公安交警部门责任不明
通常说“公安交警管一条线农机安全监理管一大片”在对各地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职能已归到公安交警部门而人员并没有完全接收农机安全监理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采用了道路运输车辆的监理办法忽视了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生产的安全监理与检查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盲区。据新华网广州记者李柯勇报道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办主任潘雪芬日前向国务院安全生产检查组汇报时说广东拖拉机、农用运输车“黑车非驾”现象严重“数十万非驾操作着数十万黑车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广东现有的41.2万台拖拉机、农用车中已办理入户登记手续、挂车牌号的仅有7.5万台只占总拥有量的18.4%每年经农机部门年检的共4.6万台仅占总拥有量的11.3%。经农机部门培训合格并核发农机驾驶证的拖拉机、农用车驾驶员仅为3.5万人,与农机社会拥有量相差甚大。
此外,在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设备更新、试验示范和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农业机械管理体系建设
1.职能
目前我国农机化服务管理体系比较完整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教育、制造、推广、监理、鉴定、购销及管理8个系统。①农业机械化的科学研究包括科技创新与发展、新技术应用、科研设计与试验等②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农村人才培训等③农业机械制造包括各类农机具的设计、生产、改进等④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包括新机具推广、实用技术推广、技术标准的规范等⑤农业机械监理包括监督与监理、安全教育等⑥农业机械试验与鉴定包括新产品鉴定、产品检测、质量投诉等⑦农业机械产品的购销包括市场信息、供求信息、产品的推介、农机具购销、配件供应等⑧农业机械化管理包括法规制定、政策落实、体系建设、使用维护、油料管理、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等
农村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生产由原来的集体组织生产转变为由农民个人经营和适度规模的作业形式国家政策规定农民经营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农民私人购置农业机械、经营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农业机械跨区作业也日趋增多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实施又充分给农机大户带来了实惠农机经营者开始进入有法可依的时期农机作业经营规模和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政府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必须转变服务职能理顺并调整服务管理机构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机械作业生产服务的要求。现有的农机管理机构各省份都不相同机构虽然都有但是职责不清职能不明确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和研究推广体系。
2.机构建设
1对省、市农机管理机构建设的建议
以农业为主的省,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独立的厅、局,不再设形式上的“挂靠”或二级局、处;有的县级和县以上农机管理部门应尽快提高管理水平,精简机构;多数应再明确职能。
经营和管理机构应予以分离、独立设置;科研机构包括试验鉴定部门的部分职能可放在大专院校;业务部门包括管理、推广、科教等部门应具有行政职能。
市级农机管理部门的设置应参照省级农机管理机构来设置。经营与行政管理机构应分开;科研试验鉴定机构直接由省级对应部门管理;业务部门与省级业务部门设置对应。
农机监理、资格审查等工作可以考虑交由具有相关能力的大专院校管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转移到其他服务工作中去。
要引进高科技人才,地市级以上单位业务人员最好有本科以上学历,解决目前存在工作一线人满为患业务水平不高,大学毕业生无处就业的问题。
2对县、乡级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建设的建议
县、乡级农机管理部门,要转变政府职能,由过去的发照、收费等具体事务管理向对农机合作组织服务、教育、帮助方式转变,把不应由行政机关办理的业务交由农机合作组织办理,改变形象,提高管理水平。
①乡级农机管理站应该保留,但人员要精干,职能要明确,服务要到位。应在县级农机管理部门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
②根据地区农机发展的实际,建立区域中心管理站,也可在综合中心中确定编制,保证服务网络,直接对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经济组织开展服务;
③在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初期,农业机械管理站要参与这些组织的组建、领导和管理,待农机经济合作服务组织步入正常轨道后,由农机经济合作服务组织自我管理;
④提高县乡两级农业机械服务管理部门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专业特长应对口,新进人员应从大中专院校的农机专业中招聘,原来的农机服务人员是非农机专业的应接受农业机械化管理的专门培训后再上岗;
⑤国家和地方应保证农业机械管理的事业经费和建设经费。县乡两级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直接承担着本地区范围内的农业机械行政执法职能和农业机械新技术项目的培训和推广,因此,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在农业机械化管理的基本运行经费方面予以支持,让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生产力真正为农业、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机技术人员真正发挥作用。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资金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一)农业机械化投资发展状况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投资主体随着农村管理体制变化在不断变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8年前后的人民公社期间是国家大办农业机械化阶段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1978—1997年我国实行了土地以户为基础承包经营的体制有条件的农民可以自己购买农业机械因此小型农机在数量上有了较快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很少。1997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后农村土地允许部分流转经济基础较好又有点技术的农民开始购买大型农业机械除自用外也为周围农户耕作服务国家即时支持了这种社会化服务性质的自主产业扶持政策逐步到位购机补贴逐年增加逐渐形成了以小麦跨区作业为先导的中国式农业机械化发展高潮。国家扶持、社会参与、农民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模式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
我国农业机械属于服务型产业它有几个显著特点①生产环节多、面积广、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尤其是联合收获机械性能好的收割机一台需20万50万元②在分散落后的农村搞先进的农业机械化主体是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经济实力不强③农业机械工作环境差寿命短更新换代勤维修成本也高。基于上述特点在农业机械化发展将要进入快车道的阶段最关键的是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近4年来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原值年平均增长6.58%仅2004年一年新增农业机械原值达285.66亿元。据研究预测我国202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约需要10亿千瓦的农机保有量要在主要作物的耕作、灌溉、收获、设施农业等生产环节上基本实现机械化中国至少需要投入万亿元以上人民币。按现在的投入体制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必须要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投入体制问题。
农机投资的金融问题是农村金融的一部分,也是一次性投入较大的重要部分,因此,要解决农机金融问题首先要解决好整个农村的金融问题。
(二)农村金融状况
1.农村金融体制
构成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三大金融机构作为主要面向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种政策金融、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格局。政府对农业的资金供给和信贷支持政策主要是通过这3个金融机构实施的。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最大的涉农商业银行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贷业务一直是农业银行的业务重点。农业银行涉农贷款包括专项农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及粮、棉、油附营贷款、常规农业农、林、水、牧、渔及农产品加工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村供销社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资金来源除国家财政核拨注册资本金外主要靠向中央银行借款并发行一定数量的金融债券筹措信贷资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90%以上的贷款是粮棉油等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流动资金贷款,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实现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农村基层的组织机构直接面对农户和农村各种不同的金融需求主体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变化限制了其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发挥。20世纪50年代初期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五六十年代先后交给人民公社和贫下中农管理从1978—1996年由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1997年后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前又由人民银行管理。这一方面使人民银行超越了有关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在人民银行的直接管理下信用社处于一种“保护性陷阱”中适得其反影响了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最终使广大农民不能得到信用社有力的金融服务和支持。目前信用社改革试点明确将管理和监管职责分开省级政府负责信用社的管理国家专门机构负责信用社的监管。从当前各方的情况来看把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有利于明确管理责任有利于为信用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贷款的主要金融机构。据统计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中农户贷款占到了60%以上。在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25%以上。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着农村保险业务的功能。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针对农户和农村企业开展的保险,主要集中在非生产性领域开展的某些险种,如财产保险、住房火灾保险、疾病保险等。而农户最需要的农作物保险、养殖业保险则极其缺乏。
中国农村金融信托投资业还很不发达。一是机构少体制不健全二是业务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交易量小农村企业和农户信托投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农村金融信托投资业将会有较快的发展。
农村扶贫社和农民互助储金会是在中国民政部门登记并接受其管理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目前,农村扶贫社和农民互助储金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同时,某些业务的开展还面临如何与中国现行金融法规协调的问题。
民间私人借贷在中国农村较为普遍,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资金需求量多的区域更是广泛存在。民间私人借贷组织在中国的发展一般处于一种非公开的状态,政府还没有将其完全纳入监管的范围。
中央对农村金融改革十分重视从2004—2006年连续3个“一号文件”都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包括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允许私人资本和外资参股乡村社区金融机构等10余项改革措施。2007年中央1号文件则提出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2008年年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也对如何落实进行了具体部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但是,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农村实际情况看,农民贷款难、数量少、贷款门槛高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长期以来,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农民存入银行量远大于农民贷款量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2.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制度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31000多家地县以下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中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寥寥无几农村的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不发放贷款全国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在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又贷款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专项用于农副产品的收购这两块资金几乎相抵。到2002年11月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吸收各项存款19469亿元发放各项贷款14117亿元两者差5352亿元其中有价证券及投资1812亿元净存放中央银行684亿元拆借给其他金融机构1152亿元加上其他一些因素计算估计从农村流出资金每年约300亿元。
近年来在国家资金供应非常充裕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信用社总规模和资金投入却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各项贷款总额中农业和乡镇企业所占的比重偏低并且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下降结果造成农村贷存比例下降农村信贷资金外流。1994年以来金融资源平均每年从农村的净流出量高达568.2亿元。2002年我国贷款余额11.2万亿元给农业的贷款仅5700亿元占5.1%乡镇企业贷款6400亿元占5.8%。加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收购粮棉油的转移贷款所有与农业有关的贷款也只占总数的17%。巨额的存贷差与资金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
2市场与政府干预的双重失灵使得农村的金融资源非农化趋势加剧农民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不当导致农村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失。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以国有企业为贷款的主体,不愿意下大工夫了解农户的相关信息,对于农户的贷款需求存在着消极的情绪;另一方面,在取缔了农村合作基金会之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在农村的贷存比逐渐降低,存贷差逐渐增大,贷款资金大部分流入大中城市的企业,县和县以下的农村企业及经济组织得到的贷款比重相当小。
3在上述情况下民间借贷显得很活跃农用资金60%多来自于民间借贷,农民的融资成本提高
农民并不是不愿向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而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的利率政策造成金融压抑效应,以及贷款程序复杂,透明度低,使农民望而却步。由于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很难得到贷款,就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有利于缓解正规金融利率管制造成的金融压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的供需矛盾,但借款者却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利息,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村正规金融严重供给不足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基本上是由国家控股或者变相由国家控股的城市信用社合并为城市商业银行实际上成为地方国有企业农村合作基金全部关闭后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没有相应的正规融资渠道。占全国工业增加值30%以上个体和私营企业只能得到信贷资金的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导致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结果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其附带产出是一些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在农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约占农村资金需求的25%70%左右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只能通过所谓民间金融渠道得以满足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趋于弱化。1997年中国政府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以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基本政策实施以后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也不断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1998年至今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致使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化、农村金融市场日益垄断化。由于基层金融机构收缩,网点不足,由此也造成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中国邮政储蓄抽走大量农村资金。邮政有近3.2万个营业网点吸收储蓄储蓄规模发展很快。年吸纳存款储蓄额度从1998年的557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465亿元。2002年底余额已达7376亿元其中65%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乡镇及其所辖地区农村占34%。邮政储蓄不发放贷款,资金全部转存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流出了农村。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业机械化生产、农民增收、环境改善、文化建设、基层民主建设等内容需要大量资金
据有关部门测算仅环境改善一项就需要5万亿元以上资金农业机械化发展每年仅油料补贴就需要30多亿元的资金。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量单靠财政投入和农民自身积累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已刻不容缓。
(三)农机金融体系改革政策建议
1.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建立新型农机金融体系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意见。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上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体制推进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提出“完善农村信用社体制做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部提出“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把信用社交由地方省级政府负责。这些都为农机金融问题提供了改革依据。
据调查农民需要贷款的消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购买大型农机一个购机农户贷款量至少10万元二是办小型加工企业三是婚、丧、病等家庭大事。这些都不是现在的信用社能解决的因此要发展民间行业性金融组织。特别是像农机这种符合国家发展方向、一次性投资大的行业要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的限制允许组建产权关系明晰、经营方式规范的农机专业金融合作社产权形式可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在条件成熟后可组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专业合作银行等。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农村、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加快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战略就有了希望。
2.确立农户借贷为主的基本指导思想
农户的现金收支状况是决定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前农户收入中约2/3是实物性收入现金收入很少。经过30年的改革后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金收入的增长幅度更大特别是有农业机械大户每年都有数万元的存款。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万多农户的跟踪调查农户家庭全年总收入为16548元其中现金收入为12866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8%家庭全年总支出为14401元其中现金支出为12743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为88.5%。
值得指出的是过去的总支出主要是生活性存钱也是防老、盖房等现在许多是为了扩大收入门路发展生产、购买机械、建设设施逐渐成为农民的一种追求目标。农民以现金形式在银行交换的量越来越大因此要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必须把各类涉农金融机构的指导思想转变到为“三农”服务上来。并用制度和法规保证来自农村的存款主要用于农村经济建设贷款总量至少大于存款总量的60%。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
一是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允许其开办农业机械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业务;二是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建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向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贴息和呆账损失的弥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经济;三是研究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专门法规或条例,对政策性金融的经营宗旨、经营原则等加以明确,确保其稳健持久运营。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农村投资法没有农村合作金融法和保险法更没有如农业机械等大行业的专业金融法规这对于有9亿农民的大国来说是不相称的也就是说我们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还缺乏法律保证下的金融支撑因此要尽快立法。把农村金融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如发挥商业金融的支农作用引导商业银行为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问题农民抵押难的问题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有义务为其经营业务所在区提供金融服务问题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扶持问题及涉农银行在农村的存贷比例等。
4.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
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尽快研究对农业保险进行专门立法。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尽快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在资金、税收、再保险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缓解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建立担保基金;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分散风险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工业化的先导条件,世界上原来是农业大国的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因此农村金融发展、改革,首先涉及的是农机金融问题。这是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当然也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瓶颈,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道路,才是根本出路。
四、农业机械燃油供给及补贴政策建议
1补贴方式不清晰
燃油补贴与农药化肥等混在一起按每户占有的耕地面积进行补贴农民不知道补了多少调研中80%农机手说没有补贴,国家拿出的钱没有起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2补贴数量不足
据调查国外燃油补贴一般占总燃油成本的30%左右韩国更是高达50%。若按国家补30%计算年燃油补贴应达到195亿元。而2006年包括农膜、化肥、农药、燃油加在一起的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为120亿元显然占比例太小。
(一)农业机械能耗状况
1.总体耗能大,能耗水平高
中国正致力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但是所面临的能源紧缺问题可能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道难题。虽然与耗能“大户”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相比农业耗能微乎其微但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实现农业机械化将会导致能源成本上升。2006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经达到72635.96万千瓦。相关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到2020年要达到70%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约需10亿千瓦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统计资料显示从1996—2006年我国农业机械耗油量平均每年增加8%左右。图4为1996—2006年农业机械作业用油增长情况。
图4 我国农业机械作业用油增长情况
与同类型的国外农业机械相比,我国农业机械燃油的利用效率低,燃油消耗量大,节油空间也很大。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应重视农机节能,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体系。
我国农业机械能耗水平高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地块小农机作业田间转弯频繁无用能耗高二是机器油耗水平高国内拖拉机93%是小型拖拉机这些小型拖拉机耗油量非常惊人相同输出功率条件下油耗比大拖拉机高20%而牵引效率低20%三是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原因使国产农业机械耗油率偏高国内柴油机的耗油水平比国外平均高30%左右。
2.燃油价格对农机化发展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燃油成本在不断挤压农业机械作业利润空间。燃油成本在农业机械作业毛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20%25%增加到了2006年的30%35%180240千克/公顷。燃油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农机的投资回收期延长而投资回收期一旦超过5年就会严重挫伤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河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就油价上涨对农民的影响组织的专项调查表明0号柴油2006年6月已高达4.7元/升由于成品油价格一路上涨使燃油占作业总成本的比例由25%左右上升到45%左右超出了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承受能力同时油价上涨间接带动农资价格大幅上升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成品油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柴油价格上涨不仅减少了农民收入而且冲抵了取消农业税和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经济和政治凝聚力。对河南省小麦机械化收获收费访问调查显示2002—2007年1公顷以下面积的农户收费平均增长11%1公顷以上的农场协议收费平均增长8.9%。图5为近年来河南省小麦机械化收获收费增长情况。
图5 河南省小麦机械化收获收费增长情况
农机经营者的利润也在不断高涨的油价下大幅度缩水。我国农机经营部门的主要成本包括燃油费、大修提存、维修费、人员工资、管理费和投资利息支出6项。2000年前后我国柴油的出厂价格为2000元/吨左右燃油费约占农机作业总成本的20%。2006年我国各地的柴油出厂价格为48505150元/吨燃油费占经营总成本的比例已上升至45%以上。近5年来农机经营者的利润率因受油价等因素的影响已由当初的近30%下降至10%15%。
农业生产收入是农业机械经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陕西省南郑县100户农机经营者抽样调查表明按收入构成分类农业生产性运输贩农副产品、接运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运输劳务等占35%商业性经营性运输交通性运输、农村及城市建设运输等占20%农业作业农田作业、农产品加工等占45%。从以上收入构成来看农机户从事商业经营性经营收入仅占20%尽管多数农机户都兼营运输业收入来源的80%主要是农业生产服务。因此,燃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经营效益,最终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有关农机燃油补贴的意见
1.补贴对象
1直接补给种粮的农民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农机作业燃油补贴的执行要体现支农惠农的原则。国家实行燃油补贴是为了降低农业机械化作业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不是让利于农机大户或补贴到农机作业人员那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农机大户已经把燃油价格的上涨核算到了作业成本之中,也就是说把燃油价格上涨的部分全部转嫁到了农民身上,如果单纯按照动力或农机作业量补给农机作业部门或人员,就使农机经营者享受了双份补贴,降低农民农业生产作业成本目的没实现。如果补贴给接受机械作业的农民,可调动广大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但如何核实机械作业面积是政策执行中的一大难题。
2直接补给农机经营者
这种观点认为:将燃油补贴直接补给农机经营者,并向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这将调动农机经营者进行机械作业的积极性,同时便于对农业机械进行牌证和安全管理,将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因为,如果直补给农户,即使补贴总量有百亿元,分散到每个农户也不过是几十元,难以行成有效的生产力,起不到政策的引导作用。
这一补贴方式也有利于将燃油补贴的重点补到主要农作物的主要生产作业环节上,例如,机耕、机收、机播或机插等重要机械化生产环节。解决农机经营者因油价上涨带来的收益下降问题,并不断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时便于农机管理部门对农业机械进行牌证和安全管理。但如何监控作业收费的价格,保证补贴后机械作业收费价格下降,既能使种粮农民不增负,又能保证农机经营者的收益是政策在执行中的困难之处。
2.燃油补贴方式
1按机补油
根据农业动力机械功率大小,按主要生产环节要求配套农业机械的种类,机械设备新旧程度补给农机经营者。农机经营者凭农机设备有效证明享受和办理补贴手续。它不仅能够调动农机经营者的积极性,而且促进农业机械技术更新,提高农机配套比,引导农民走机械化农业的道路,最终达到降低农业粮食生产成本。
2按作业量补油
对农机经营者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量进行核算,根据农业机械田间作业量对农机经营者补贴,并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这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走规模化、合作化农业生产道路。提高政策资金使用效率。但存在实际作业量控制难度大,管理监督成本高等问题。
3参照粮食补贴的方式按耕地面积实行直补
采取“按粮田面积直补”的方式,体现了公平,且有“粮食直补”的基础,操作起来相对会简单,政策执行成本较低,但“按粮田面积直补”最大的不足就是政策效率低。
农机管理部门应该成为执行燃油补贴政策的主要执行部门。利用长期形成的从中央到省、市、县乡、村的管理服务网络在执行燃油补贴中应能做到作业面积核实到户、调查了解到户、补偿发放到户。上述3种补贴方式中不论按机补或是按作业量补政府农机管理部门执行燃油补贴都较为切实可行。
(三)政策建议
1.将农机燃油补贴与农膜、化肥、农药等补贴分开单独实施同时逐步加大农机燃油补贴资金总量达到实际农业机械作业用油费用的30%以上。特别是在农业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工程示范区应加大燃油补贴比重,保证国家农业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
2.农机燃油补贴要逐步向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以强化政府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引导和支持。这与国家重视扶持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相一致。
3.农机燃油补贴政策要达到促进农机节能的作用。发展农业机械合理配置应用技术,加强农业机械的合理配置与跨区域作业的调配;加快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和农机装备更新;正确维修、维护和使用农机装备,提高农机的完好率;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节油技术,加强农机和农业结合。
4.农业机械每年用油作业总量目前不超过1000万吨中石化、中石油两家对国家经济运转影响力极大的国有能源企业应绝对保证这一涉及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用油计划否则不仅会影响到农机作业也会造成人民恐慌、社会动荡。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以法规形式规定下来保证农业耕作供油避免如2007年有些地方出现的排队限量买油的问题再度出现。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双正.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深层思考.农村金融.2006-7-18
2王炜.提升农村合作银行功能.宜兴日报2008-1-29
3陈金铸.基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农业机械.20061112114
4周文娜胡峰郑春峰.完善农机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技化事业发展.农业机械.20062120122
5王茂林赵涛.科学发展农机化,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农机化.200611517
6牛淑卿戴维.关于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农业机械.20061116117
7何怀平.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机化.200622122
8王智才.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中国农业科学.200113334
9白人朴.我国“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发展趋势及促进政策建议.中国农机化.2006316
10陈锡文.实践“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次全面部署——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宏观经济研究.2005237
11张天佐.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03-11-11.http//nongji.com.cn/article.aspid=1974.
12魏学庆.乡镇农机服务站建设问题探讨.农业机械.2006310210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3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4张玉喻晓康李浏聪.浅谈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业装备技术.2005316
15邱立春李冠峰.农业机械化管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
16李志杰李明王晓.加强农机经纪人队伍建设.农业机械.20063115116
17马新利.关于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的思考.农业机械.20063105106
1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经济日报.2007-2-28
19白人朴刘敏.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0王智才王超英.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立法汇编.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1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06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鉴.2007
22高焕文.构建节约型农业机械化体系.中国农机化.2007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