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八章 营养和环境疾病 第一节 藻类引起的疾病(或中毒) 一、赤潮 [赤潮灾害的分类] 1.赤潮的毒性分型 (1)无毒赤潮 无毒赤潮一般是无害的,不会引起海水养殖的大问题。只是由于赤潮藻的数量过高,当它们死亡分解时造成海水缺氧,致使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死亡。例如夜光藻赤潮,这种赤潮在我国最为普遍,约占常发赤潮的50%。 (2)有毒的赤潮 有毒的赤潮通过食物链造成人类肠胃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中毒。引起麻痹性贝中毒的种类(链状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亚历山大藻、链状裸甲藻等),引起腹泻性贝中毒的种类(尖鳍甲藻、圆鳍甲藻及利马原甲藻等),引起神经性贝中毒的种类(短裸甲藻),引起记忆缺失性贝中毒的种类(多纹拟菱形藻及假细纹拟菱形藻等),有鱼中毒的种类(有毒冈比亚藻)。 (3)对人无害,但对鱼类及无脊椎动物有害的赤潮 主要是对鱼鳃等发生堵塞或机械伤害作用。硅藻中的角刺藻的长刺会刺伤鱼鳃组织,另外,1998年在香港海域、珠海桂山岛海域、大鹏湾南澳发生大规模赤潮的甲藻类的米氏裸甲藻赤潮可产生溶血素,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也属这一类。 2.赤潮的海洋学分型 (1)河口、近岸、内湾型赤潮 河口、近岸、内湾这些区域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很多,且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差别,其中,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的主要种类有骨条藻、夜光藻和原甲藻属、裸甲藻属的一些种类等。在世界各地河口、近岸、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海湾发生的赤潮大多数都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2)外海(或外洋)型赤潮 外海(或外洋)型赤潮指外海或洋区上出现的赤潮。其发生机制与河口、近岸、内湾型有所区别,它们大多数出现在上升流区或水团交汇处,那里的营养物质比较丰富。有些种类自身还有固氮能力,在水体缺乏无机氮营养盐时,还可直接利用大气中的分子氮。外海型最常见和最具代表性的种类是蓝藻门中的束毛藻,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以南水域。 (3)外来型赤潮 所谓的外来型赤潮是属外源性的,指的是非原地形成的,由于外力(如风、浪、流、潮汐或养殖生物引入或船舶压舱水带来的等)的作用而被带到该地,这类赤潮持续时间短暂,或者具有“路过性”的特点。外来型赤潮最常见的是束毛藻赤潮,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平谭岛附近据说年年可见,当地群众俗称其为“东洋水”或“东洋涨”,其含义即是指该赤潮是从东面的大洋而来。 (4)养殖区型赤潮 由于养殖区都位于经济发达的近岸、河口和内湾水域,这种类型赤潮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但又有其独特的成因,其机制主要是其受流、浪、潮等海洋物理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其他类型要小,主要是养殖区饵料残余在沉积物中的积累和养殖区内的高浓度氮和磷,导致养殖环境二次污染(自身污染)引发赤潮的。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细菌)的作用显得重要。 3.赤潮的生物分型 根据形成藻潮的生物种类可以分成:单相型藻潮、双相型藻潮和多相型藻潮三类。 单相型赤潮是由一种生物所组成,双相型赤潮是由两种优势藻类生物所形成,多相型赤潮则是由多种藻潮生物混合形成。单相藻潮容易被治理,多相型赤潮最难治理。 [赤潮形成的原因] 1.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于3毫克/升的铁螯合剂和小于2毫克/升的锰螯合剂,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没有铁、锰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适合的温度、盐度、pH和基本的营养条件下也不会增加种群的密度。 其次,一些有机物质也会促使赤潮生物急剧增殖。如用无机营养盐培养短裸甲藻,生长不明显,但加入酵母提取液时,则生长显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B12时,光亮裸甲藻生长特别好。 2.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温、盐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由于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赤潮。据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3.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随着全国沿海养殖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自身污染问题。在对虾养殖中,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由于养殖技术陈旧和不完善,往往造成投饵量偏大,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污染了养殖水质。另一方面,由于虾池每天需要排换水,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他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这样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件下最易发生赤潮。由此可见,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也使赤潮发生的频率增加。 [赤潮的危害] 1.分泌或产生黏液黏附于鱼类等海洋动物的鳃上,妨碍其呼吸作用,导致其窒息死亡 有些赤潮生物如夜光藻、凸角角刺藻等能向体外分泌黏液或者在死亡分解后产生黏液。在鱼类等海洋动物的滤食或呼吸过程中,这些带黏液的赤潮生物可以附着在海洋动物的鳃上,妨碍它们的呼吸作用,使它们窒息死亡。这种危害方式对养殖鱼类的危害较大,因为它们不同于自然生活的动物,无法逃离赤潮影响区,对固定附着生活的贝类的危害也较大。 2.导致水体缺氧或造成水体累积大量硫化氢和甲烷等,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而死 由于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在分解过程中不断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引起鱼、虾、贝类等因缺氧大量死亡;在缺氧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硫化氢和甲烷等,这些物质也能置鱼、虾、贝类于死地。 3.产生毒素 有些赤潮生物能分泌毒素于水体中,直接毒死其他海洋生物,或者引起摄食者中毒死亡。有些有毒赤潮生物平时不释放毒素,但在繁殖代谢过程中和死亡分解后,其体内的毒素便释放到海水中,如多边膝沟藻赤潮消亡后往往会发生鱼类的大量死亡,并且会延续一段时间。 [防治措施] 1.赤潮的预防对策 (1)控制海域的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大量增殖和赤潮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富营养化水体中,一旦遇到适宜的水温、盐度和气候等条件,或者对赤潮生物增殖有特殊促进作用的物质含量增加,赤潮生物就会以异常的速度大量繁殖,高度聚集而形成赤潮,造成损失和危害。在世界各地沿岸水域、河口区、封闭性和半封闭性海湾发生的赤潮大多数都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2)人工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 除了控制多余营养物质进入海洋外,在赤潮多发区养殖某些海藻吸收富余的氮和磷等营养元素,可以减少赤潮的发生;利用海底耕耘机在有机物堆积的底泥上拖曳,使底泥翻转,促进有机物分解,达到改良底质的目的;利用曝气处理有机底泥,可促进有机污染物质分解,恢复海域的机能和生产力,提高海区的自净能力;应用黏土能改良土质和底质环境;撒播生石灰则具有促进有机物分解、改善底质、抑制磷释放、防止水体营养化、灭菌消毒和防止发生硫化氢等作用。 (3)减缓养殖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海水养殖业对沿海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自身污染使水质产生长期变化。由于人工养殖主要靠投饵,而残饵的长期积累和腐败分解会提高水体的营养盐浓度,尤其是网箱养殖易于导致富营养化的发生和有毒甲藻的大量繁殖。为了减缓由海水养殖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必须根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环境容量,对浅海和滩涂进行合理开发。主要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①根据水域的环境条件,选择一些对水质有净化能力的养殖品种(如藻类养殖等),并合理确定养殖密度。 ②进行多品种混养、轮养、立体养殖,充分利用水体,互为条件,互相服务。尤其是进行鱼、虾、贝、藻混养。 ③提高养殖技术,改进投饵技术、改进饵料成分,使所投饵料更有利于养殖生物的摄食,减少颗粒的残存,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防止或减轻水质和底质的败坏程度。平田孝司(1983)提出,应用湿颗粒饵料防止养殖海区自身污染的方法,并已在养殖鱼上得到广泛应用。 ④不能将池塘养殖的污水和废物直接排入海中,应采取逐步过滤等办法加以处理,避免养殖废水和废物的排放造成水域污染。 ⑤有条件的话,要及时进行养殖区废物的人工清除。 (4)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引入 随着国际海运业的发展,货运船只吨位和航速的增加,赤潮生物横越大洋的迁移机会就越来越大,通过压舱水的排放,赤潮生物种类从一个海域被携带到另一地区海域。例如,澳大利亚一些港湾最近出现的有毒甲藻(如塔玛亚历山大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等)就是通过船舶的压舱水,从欧洲和日本携带来的。 2.赤潮的治理 (1)物理方法 ①围隔栅或气幕法 一般赤潮多发生于水体表层,用隔栅可阻止赤潮生物的涌入,将赤潮水体与养殖区隔离开。气幕法是采用设在养殖海区周围海底的通气管,向上放出大量气泡,形成一道垂直的环流屏障,将养殖区与赤潮水体隔离。 ②沉箱法或迁移法 沉箱法或迁移法是一种应急措施,其方法是将水产养殖设施沉入海底或移到未发生赤潮的海区。对不能移动的养殖场要提前出池,以免造成更大损失。此外,还可通过机械装置进行增氧,以防止因赤潮引起的窒息死亡。 ③回收法 用配备有吸水泵、离心分离机、凝集槽、混合槽等装置的赤潮回收专用船进行赤潮生物回收。 (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具有见效快的特点,是使用最早、最多和发展最快的一种方法。化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 ①化学药品杀除法 化学药品杀除法是利用特定化学药品直接杀死赤潮生物。 硫酸铜法:是最早被用来治理赤潮的方法。其方法是将一个满载硫酸铜的布袋放在小船后面拖曳(也可以用飞机或其他工具喷洒硫酸铜溶液),让硫酸铜慢慢地溶解在水中以杀死赤潮生物。据报道,杀死裸甲藻的浓度仅为0.5~1毫克/升。 过碳酸钠法:1987年8月在日本濑户内海志渡湾发生古海洋褐胞藻赤潮期间,当地、渔民与地方政府合作在赤潮区进行了喷撒过碳酸钠杀灭古海洋褐胞藻赤潮生物的实验。在水深为2~2.5米,面积为2000米2的赤潮区共喷撒了200千克过碳酸钠。在水体过碳酸钠浓度达到50~10毫克/升时,经过2小时,赤潮区90%的古海洋褐胞藻被杀死。 ②凝聚剂沉淀法 凝聚剂沉淀法是利用凝聚剂使赤潮生物凝集、沉降。现在国际上使用的凝聚剂有三大类:无机凝聚剂(电解质凝聚剂)、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凝聚剂。普遍使用的无机凝聚剂主要是铝和铁的化合物。由于铝盐和铁盐在海水中具有胶体化学性质,故对赤潮生物具有凝集作用。 ③天然矿物絮凝法 用天然矿物治理赤潮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方法。它具有来源丰富、成本低、污染程度低和吸附力强等特点。天然矿物以黏土矿物为主,其他矿物质为辅。该方法是利用天然矿物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来杀灭和消除赤潮生物的。 (3)生物方法 目前对赤潮的防治,主要是采取化学方法。化学方法防治虽可迅速有效地抑制赤潮,但所施用的化学药剂给海洋带来了新的污染。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赤潮的一种防治方法。赤潮的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大型海藻、滤食性动物等来净化海水或杀灭赤潮藻类。但技术还不够成熟,目前大部分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二、微囊藻引起的中毒 [中毒原因] 微囊藻是蓝藻门的一属,引起危害的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花微囊藻,植物体由多数细胞组成,近球形、近椭圆形、不规则形、穿孔状群体。群体胶被均匀无色,群体内细胞球形、长圆形,常有假空泡(图8-15)。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或施肥不当,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花,在江浙一带渔民称之为湖靛,广东、广西、福建称之为“铜绿水”。微囊藻大量繁殖,水中又缺乏浮游动物,当藻类老化,或呼吸作用时氧气供应不足,死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NH2OH)、硫化氢(H2S)等有毒物质,不仅能毒死水产动物,放牧的牛羊饮了这种水,也能被毒死。何家菀等(1988)报道,用反复冻融的微囊藻细胞糊对20~25克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最低致死浓度为100毫克/千克;用匀浆器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及高压液相层析纯化的毒素,最小致死量约为1毫克/千克,毒素为肝毒素,可以引起肝脏肿大充血、肿大;纯化毒素在230纳米和240纳米有吸收肩峰,对热稳定,加热时碱性比酸性稳定,主要氨基酸组成为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分子量为937。 图8-15 微囊藻 [中毒机理] 微囊藻毒素(MC)是一类主要由铜绿微囊藻产生的单环七肽肝毒素,是蓝藻引起鱼类中毒的主要物质。微囊藻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为肝脏,肝脏肿大、充血以至坏死。组织细胞学研究表明,毒素引起肝细胞间接触降低,微丝网重组,肝细胞变形。肝毒素在回肠由胆酸护送通过肠黏膜吸收,吸收后的肝毒素可以破坏肝细胞内的辐射状微丝,而辐射状微丝是肝细胞的骨架,因此肝细胞的损害首先发生于细胞的边缘,并且引起肝细胞和肝窦状腺的破坏,发生致死性的肝出血或急性肝功能不全。中毒肝脏苍白或出血,肝小叶中心静脉出现肝细胞,这些肝细胞可被送至肺脏甚至肾脏毛细血管,开始还具有细胞核等结构。肝细胞解离膨胀后坏死,肠道有黄色晶状物,微囊藻中毒引起的中毒常见有水样或血样腹泻。微囊藻毒素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肝出血和低血容量性休克所致。这种表现可伴发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增加,肝出血导致血液丧失而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微囊藻中毒的鱼类特征之一就是血清胆酸浓度升高,这可能与胆汁从肝脏中排出受阻有关,血清精氨酸酶、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均升高。在微囊藻毒素胁迫消除后,不死的鱼类能够较快康复,部分鱼可能由于肝脏永久性损伤而发育不良。 [中毒症状] 微囊藻喜欢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生长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28.8~30.5℃,碱性较高(pH8~9.5)及富营养化的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时,在晚上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消耗大量的氧气,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时,pH可上升到10左右,此时可在鱼体硫胺酶作用下,维生素B1迅速发酵分解,使鱼体缺乏维生素B1,导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系统失灵,兴奋性增加,急剧活动、痉挛,身体失去平衡,严重时引起死亡(图8-16)。微囊藻中毒多在连续晴天,藻类大量繁殖后突然阴天发生藻类大量死亡或大量使用灭藻剂后大量死亡,水中氧气含量低时发生。 图8-16 微囊藻导致的鱼体死亡 [防治方法] 1.池塘进行清淤消毒。 2.掌握投饲量,经常加注清水,不使水中的有机质含量过高,调节好水的pH,可以控制微囊藻的繁殖。 3.当微囊藻已经大量繁殖时,在晴天的上午,可以全池遍洒浓度为0.7毫克/升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或使用螯合铜0.6~1.2毫克/升,撒药后立即开动增氧机,可以在第二天清晨酌情加注新水,防止鱼浮头或泛池。 4.在清晨藻体大量上浮时,在池塘的下风头,大量的藻类聚集,如果池塘的水质允许情况下(pH较低),在藻体上大量覆盖生石灰粉,水质条件不允许,则使用硫酸铜或螯合铜在下风处泼洒,连续使用2~3次,然后配合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体调节水质,可以基本解决。 5.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B1。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时,pH可上升到10左右,使鱼体硫胺酶的活性增加,使维生素B1迅速发酵分解,使水产动物缺乏维生素B1,导致鱼类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系统失灵,兴奋性增加,活动加剧,痉挛和身体失衡。 三、三毛金藻引起的中毒 [中毒原因] 本病由于水中的三毛金藻(又叫土栖藻)大量繁殖,藻类分泌的鱼毒素、细胞毒素、溶血毒素、神经毒素等,可以引起鱼类及用鳃呼吸的动物中毒死亡。 三毛金藻是周质柔软,容易变形的单细胞藻类,侧面观一般为长椭圆形,横截面为广椭圆形;表面有极小而薄的鳞片;大小为8.33~15微米×5~13.5微米,前端顶生3根鞭毛,中间的一根较短,为其他鞭毛的1/4左右,两边的两根鞭毛等长,比体长略长。体内有两片黄绿色色素;在色素体的周围或藻体后端,常常有数量不等的白糖体颗粒;在近鞭毛基部有一个伸缩泡,运动时,多左旋向前运动,有时一根鞭毛向前伸展,另外一根鞭毛向后伸展,有时两根同时向后,短鞭毛始终指向前方(图8-17)。三毛金藻通常是在夜间进行细胞分裂繁殖,速度很快;当外界环境恶劣时可以进行孢子繁殖,将要形成包囊的母细胞,一般是正常营养细胞的1.2~2倍,是刚出孢子的3~4倍,包囊的一端有扁圆形帽状孢塞。 图8-17 三毛金藻 三毛金藻适于繁衍的生态条件是:盐度0.9~10.88,硬度5.36~64.65mmol/L,碱度1.776~10.80mmol/L,总氨(氨氮)0~0.25毫克/升,磷酸盐0~0.16毫克/升,pH7.4~9.3,水温1.5~29℃。可以生长的盐度为0.06~70,在低盐度水中生长较快,在水温-2℃时仍可以生长并产生危害,30℃以上生长不稳定,但在高盐度(30)中高温生长稳定,pH6.5能长期存活。 [流行情况] 1.阳离子的激活作用 鱼毒素分泌到水中后并没有毒性,当水中存在Ca2+、Mg2+、Na+等阳离子时,鱼毒素和阳离子形成一种具有活性的复合物时才具有毒性,能够引起鱼类中毒,两者分别存在都不伤害鱼,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阳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由此所产生的毒力不是累加,毒力的大小决定于每种阳离子的特殊激活作用,以及它们相应的浓度,这种关系好像是由于一些阳离子之间对于鱼毒素分子中相应位置的竞争而引起的,如把高浓度的活性较低的一种阳离子添加到一种高活性的阳离子的系统中,则会剧烈降低曾表现出的鱼毒素毒性,这是由于效能较小的激活剂占领了相同的位置,从而降低了鱼毒素活性总的毒性;Na+的活性较小,所以在高盐度的海水中没有或只有较低的鱼毒素毒性,当三毛金藻成为优势种时,同时由于下雨地表面的水冲入池塘,或者加入了部分地下水以及不当使用生石灰,鱼毒素被上述情况进入池塘的Ca2+、Mg2+等阳离子激活后,鱼毒素的毒力大增,可以引起鱼大批死亡。 2.温度 鱼毒素溶液在70℃时毒力很快消失,62℃以下毒力下降较慢,在室温及4℃时,经过7天,毒力没有损失。 3.光照 可被可见光(400~500纳米)及紫外线(225纳米)照射而失去毒力。 4.pH pH7.5~9时,毒力不受影响;pH7.5以下时,毒力迅速降低;pH6.0时毒力为零。这种效应在数天内是可逆的。 5.细菌 毒素可被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菌迅速灭活,而在相同条件下,大肠杆菌则几乎没有作用。 6.其他 三毛金藻的生长可被后沟藻、微囊藻和小环藻等藻类所抑制,可被轮虫、纤毛虫捕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中毒初期,鱼焦躁不安,呼吸频率加快(全长3厘米的鲢鱼,每分钟呼吸138~150次)游动急促,方向不定;不久就趋于平静,反应逐渐迟钝,鱼开始向鱼池的背风浅水角落集中,少数鱼静止不动,排列无规则,受到惊扰,即游向深水处,不久又返回,鱼体分泌大量黏液,胸鳍基部充血明显,逐渐各鳍基部都充血,鱼体后部颜色变淡,反应更为迟钝而平静,呼吸频率逐渐减少,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自胸鳍以后的鱼体麻痹、僵直,尾鳍、背鳍、腹鳍都不能摆动,只有胸鳍尚能摆动,但不能前进,触之无反应,鳃盖、眼眶周围、下颌、体表出血,红斑大小不一,有的连成片,鱼布满池的四角及浅水处,一般头朝岸边,排列整齐,在水面下静止不动,但不浮头,受到惊扰也毫无反应,这时呼吸极其困难而微弱,呼吸频率很低,每分钟22次或更少,濒死前出现间歇性挣扎呼吸,不久即失去平衡死亡,但也有的鱼死后仍保持自然状态。整个中毒过程,鱼不浮头,不到水面吞取空气,而是在平静的麻痹和呼吸困难下死去。有的鱼死后,除鳍基充血外,体表无充血现象;有的鱼死后,鳃盖张开,眼睛突出,腹腔积水。濒死鱼的红细胞膨胀,胞质浓缩并围绕在核的周围,最后胞膜破裂,遗留下裸露的胞核和细胞碎屑。 发病池的池水呈棕褐色,透明度大于50厘米,溶氧丰富(8~12毫克/升),营养盐缺乏,总氨含量小于0.25毫克/升,总硬度、碱度高,其他水质条件均适合三毛金藻的繁衍。 [防治方法] 1.水中总氨含量一旦超过0.25毫克/升,三毛金藻就不能成为优势种,因此,根据水质情况少量多次向池塘中施放各种肥料,尤其是铵类化肥,如尿素、氨水、氮磷复合肥,使水中的总氨稳定在0.25~1毫克/升,即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2.在pH8左右。水温20℃左右的盐碱地发病鱼池早期,全池遍洒含氨20%左右的铵盐肥料,例如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浓度为20毫克/升,或浓度为12毫克/升尿素,使水中离子铵达0.06~0.10毫克/升可使三毛金藻膨胀解体直至全部死亡。铵盐类药物杀灭效果比尿素为快,故效果好。但鲻、梭鱼育苗池不能使用这种方法。但并不能解决分泌到水中毒素的问题。 3.发病早期,全池遍洒0.3%黏土泥浆水吸附毒素,在12~24小时内中毒较轻的鱼类可恢复正常,不污染水体,也可以使用沸石粉、膨润土等吸附毒素。但是三毛金藻不被杀死。 四、卵甲藻病 [病原体] 嗜酸性卵甲藻。成熟的个体呈肾形,宽大于长,大小为102~155微米×83~130微米,中部有明显的凹陷,没有柄状突起或伪足状根丝,体外有一层透明、玻璃状纤维壁,体内充满淀粉粒和色素体,中间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核,不久就进行分裂,形成128个子体,以后每个子体再分裂一次,形成游泳子,游泳子的大小为13~15微米×11~13微米,由不明显的横隔将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腹面有一条不甚明显的纵沟,前与横沟相接;一条横鞭毛从横沟相接处长出,沿横沟座短波形地快速波动,一条纵鞭毛也在其附近长出,沿纵沟向后作缓慢的左右摆动,推动虫体前进(图8-18)。游泳子在水中迅速游动,与鱼类接触,就寄生上去,失去鞭毛,静止下来,逐步成长为成熟个体。 图8-18 打粉病 [流行情况] 本病流行于江西、广东、福建等省。发病鱼池的共同特点是池水成酸性,pH在5~6.5,水温在22~32℃,放养密度大,饵料缺乏,鱼抵抗力低下。本病全年都有发生,在春秋两季发病率最高,下塘15天左右的鱼苗和刚转入培育冬片的鱼种最易患病,传播快,死亡率高,不仅养殖的草、青、鲢、鳙、鲤容易发病,连野杂鱼也容易发病,其中尤以草鱼最为敏感,甚至5龄以上的草亲鱼也容易患病死亡。在微酸性水的高密度流水养鱼池中也易发病。通过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的鱼种,最初在池塘中拥挤成团,或在水面形成几个环游不息的小圈,病鱼体表黏液增多,在背鳍,尾鳍及背部出现小白点,随着病情的严重,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鱼体两侧、头部及鳃内,肉眼看去,像是感染了小瓜虫病的症状,但仔细观察,本病的白点之间有红色的充血斑点,尾部尤其明显,后期病鱼食欲减退,游动迟缓,不时地呆浮水面,鱼体上白点连片重叠,像裹了一层米粉,俗称“打粉病”,粉块脱落处发炎溃烂,并常常继发水霉病,最后鱼体瘦弱,大批死亡(图8-18)。 [防治方法] 1.鱼池用生石灰消毒,既能杀死嗜酸性卵甲藻,又能使水质保持在微碱性,使嗜酸性卵甲藻不能繁殖,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2.发病的鱼池,应该及早使用生石灰,把pH调到8以上,可以治疗本病。 3.特别指出:本病不能使用硫酸铜,否则会造成鱼大批死亡。 五、淀粉卵甲藻病 [病原体] 淀粉卵涡鞭虫,寄生在鱼体上的时期叫营养体,呈球形、卵形或梨形,大小20~150微米,胞质中中游许多的淀粉颗粒(折光性颗粒),胞核一般不易看清,虫体外围有明显的细胞膜,虫体的一段有几根细长的假根状突起,这是细胞固着器,还可以用作吸收营养;靠近假根状突起处有一个红色的眼点和一条口足管,营养体成熟后,或病鱼死后,缩回假根状突起,离开鱼体,形成纤维素包囊,虫体在包囊内多次二次分裂,一个包囊在1~3天内可以形成256个游泳子,游泳子的大小为9~15微米,无色,有横沟和纵沟、两条鞭毛,游泳子在水中做短时间的游泳,遇到寄主就寄生上去,鞭毛脱落,发育成营养体,如果在15天内未寄生,游泳子就会死亡(图8-19)。 图8-19 淀粉卵涡鞭虫 [流行情况] 该虫对寄主无特异性,许多种海水鱼对该虫都具有感染性,水族馆中的鱼最容易得本病。本病通常发生在水温20~30℃,海水密度为1.012~1.021,最适温度为25℃刚过,10℃以下不形成游泳子。水族馆中的鱼类,山东、广东养殖的海马易患本病,造成大量死亡。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严重感染的鱼在皮肤和鳍上有许多小白点,鳃呈灰白色,病鱼呼吸加快,鳃盖开闭不规则,口不能闭合,吃食少或不吃食,贫血,集中在近水面,游动迟缓;向物体上摩擦身体;时常口内喷水,以回冲鳃内寄生虫;有时横卧水底,或迅速游至水面,再沉至水底。该虫主要侵害鳃,其次是皮肤和鳍,寄生在皮肤上的可以侵入到表皮之下,寄生在鳃上的,引起鳃的上皮增生,虫体周围的鳃小片融合,将虫体包围。假根状突起从寄主的上皮细胞中摄取营养。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假根状突起插入上皮细胞内,并且细胞内有寄主细胞的细胞质。被寄生处的上皮增生,发炎、出血、甚至崩解,特别是鳃的呼吸上皮等柔软组织容易坏死脱落,露出软骨,病鱼不久即死,有时又继发细菌性感染,更加快死亡。 [防治方法] 1.水槽进行洗刷和彻底消毒。 2.鱼种放养前用淡水浸浴2~5分钟。 3.发病后用淡水浸浴2~5分钟可以杀灭大多数病原体,但鳃上的有些营养体盖有较多黏液则杀不掉,故需重复浸浴。 4.全池遍洒0.7~1克/米3硫酸铜,第二天换水1/3~1/2,然后再全池泼药,连用3天,药物先用淡水溶解。 六、楔形藻病 [病原体] 福建主要是爱氏楔形藻卵形变种,属于底栖海洋硅藻。呈倒置的三角烧瓶状,环面观像倒等腰三角形或楔形,其上分布有淡黄褐色颗粒状载色体,两侧有均匀条纹,长43.21~67.05微米,前端最宽处宽19.37~34.27微米;壳面观呈棒状,前端钝圆,后端较窄小,其表面均匀分布粗的条纹,横形排列,点条纹8/10微米。柄短或无,生长适温是18~25℃。在山东、河北的楔形藻,柄的分支多,呈双分支形,大群体的柄长达330微米以上,尚未作种的鉴定。 [流行情况] 楔形藻附着在对虾的卵至亲虾的各个阶段,一般卵及无节幼体上附着的数量很少,危害不大,但可以传播给以后的各期幼体,受害较大的是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及仔虾。发病的水温在18~25℃。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藻体用窄小的一端或柄附着在体表、附肢及眼上,大量附着时,用肉眼观察,可见呈细绒毛状,会影响幼体的活动、摄食、蜕皮和生长,幼体活动力差,游动缓慢,沉于池底,严重的幼体无法蜕皮而死。楔形藻在产卵的亲虾上主要附着在鳃上,有时大量附着,又同时有大量的丝状细菌,使鳃呈黑色,影响产卵,妨碍呼吸而死,这种情况虽然很少见,但亲虾在产卵池中可以将楔形藻传给后代(图8-20)。此外,楔形藻也可附着在育苗池壁、充气管道、池水中悬浮和沉积的污物、未孵化的卤虫卵和镖水溞上等,也有些脱落的藻体浮游在育苗池水中。可见产卵的亲虾、育苗池、池内水体和各种设施、虾卵和各期幼体、水源及其中的桡足类、投喂的卤虫等,都可能成为楔形藻的传染源。 图8-20 对虾楔形藻病 [防治方法] 1.对虾育苗的一切设备在育苗前都应该彻底消毒。 2.育苗池进水应该严格消毒,这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3.产卵的亲虾应该选择健壮、无伤的个体。 4.投喂的卤虫在孵化前应进行消毒,卤虫的孵化用水也要严加过滤。 5.已经发现楔形藻的幼体和该池的池水、工具不能进入其他虾池。 6.控制育苗池的光线,使之比较暗,这样楔形藻可以逐渐减少。 7.保持育苗期间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合适的放养密度和优质的饲料。促进幼体发育和蜕皮。 8.全池泼洒二氧化锗,使池水浓度成1克/米3。 七、针杆藻病 [病原体] 平片针杆藻小型变种,属于底栖海洋硅藻。壳面呈细长纺锤形,两端钝圆,固定标本大小为19.3~53.46微米×4.47~7.45微米,点条纹位于壳的边缘,每10微米9~21条,环面为舟形,两端平截,载色体为黄褐色颗粒,主要分布于藻体中部;藻体的一端可以分泌一种黏性物质,形成不规则的“附着盘”固着于虾体,多数呈丛生。 [流行情况] 该藻为广盐性及偏低温的底栖硅藻,水温在12.5~20℃时大量繁殖,故只危害越冬期及养成后期的亲虾。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当大量附着时,病虾的附肢、甲壳呈黄褐色绒毛状,具粗糙感,鳃呈黑褐色,尤其是鳃叶的前端和中部,严重时整个鳃的表面被针杆藻覆盖,并有污物附着,引起烂鳃,鳃盖内侧也呈黄褐色。因此,外观可见明显的黑鳃症状,病虾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反应迟钝,严重时静卧池底不动,不耐低溶氧,降低商品价值,甚至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 同楔形藻。 八、丝状绿藻 [病原及危害] 虾池当中的丝状藻类很多,如绿藻中的浒苔、刚毛藻、水网藻,褐藻中的水云,蓝藻中的钙化裂须藻等,当池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大(前4种藻类)或池底的残饵多、污染严重(后一种藻类)时,这些丝状藻类大量繁殖,长成一缕缕绿色的细丝,矗立在水中,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形成一团团的乱丝,幼鱼游入其中,往往被乱丝缠住游不出来而造成死亡,此外,丝藻附着在对虾幼体、成体及亲虾的体表,影响生长和蜕皮,严重时可以引起死亡。同时,池塘中有大量丝状绿藻,也消耗水中的养料,使池水变瘦,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112~150克/米2清塘,可杀灭丝状绿藻。 2.未放鱼的池塘可按每平方米用75克干草木灰的比例撒在丝状绿藻上,使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3.已放鱼的池塘出现丝状绿藻,可全池泼洒0.7~1克/米3硫酸铜溶液杀灭。 第二节 水质引起的疾病 一、感冒和冻伤 [病因] 水产动物是冷血动物,其体温随水温而改变,一般与水温仅差0.1℃,当水产动物生活的外界环境发生急剧改变时,温度的降低或升高都会刺激水产动物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尤其是内分泌系统的紊乱,由此会发生感冒。越冬期间池塘底部的水温保持在4℃,一般在这个温度下能够安全越冬,如果池塘水质不良,溶氧低,鱼由于健康原因等上浮到水的表面,冰下水层的温度是0℃,鱼体会发生冻伤。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生感冒的鱼皮肤失去原有的光泽,体表和鳃上分泌大量的黏液,鲤鱼鱼种在水温突然改变12~15℃时,就会呈现休克状态,鱼侧卧在水面,失去游能力。冻伤的部位以背部和背鳍为主,冻伤不严重的能够安全越冬,在春季水温上升后,冻伤的部位会发生水霉病,造成死亡。鳊、鲫、鲤鱼由21℃移到1~2℃的水中,3小时即死亡。有些鱼当水温降低到0.5℃以下时,鱼的皮肤就要坏死、脱落,长期生活在1℃以下,家鲤和野鲤的鳃丝末端肿胀,这与温血动物的冻伤很相似,冻死的原因为遭受冻伤的肌肉组织脱水。暖温性鱼虾抗低温的能力更差,南美白对虾在水温13℃以下就会死亡,罗非鱼在水温11℃的淡水中发生继发性低温昏迷,以至死亡,这与血浆渗透压及钠、氯离子浓度降低、肾脏损伤等有关,当血浆氯离子浓度降低到118毫摩尔/升时,初期的低温威胁——运动失调便明显表现出来,当降到110毫摩尔/升时,鱼发生不可逆的继发性低温昏迷,此时肾脏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显示明显的核分离,内质网扩张及细胞浆囊泡增多,尿量显著减少,但是当鱼在水温11℃、含有0.5%氯化钠稀释海水中,没有发现血浆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与之伴随的继发性低温昏迷现象。血浆钠离子保持正常浓度,氯离子浓度虽然很低,但不低于120毫摩尔/升,能正常经受严寒的广盐性鱼类底鳉具有阻止渗透压失调的机制,而热带的广盐性鱼类则没有这种机制,它们对低温影响的唯一办法是迁移到高盐分的水域当中。 [预防方法] 1.在水产动物搬运时,苗种的温差应小于2℃,成体温差应小于5℃,对不耐低温的种类在低温前应移入温室。 2.运输时应该避免在晴天中午温度高时进行,避免阳光直射。 3.冬季温度低时,避免搬运鱼苗、鱼种,以免冻伤。 二、浮头和泛池 [病因] 浮头和泛池是由于池塘中的溶氧低造成的。水产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氧气,并且不同的种类、不同的年龄以及不同的季节对氧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当水中含氧量低时,水产动物由于缺氧到水面呼吸或到岸上呼吸(蟹)的现象叫浮头;当含氧量低于其最低限度时,就会引起窒息死亡,叫泛池。草、青、鲢、鳙等鱼通常在水中溶氧量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溶氧低于0.4~0.6毫克/升时,就会发生窒息死亡;鲤、鲫鱼的窒息范围是0.1~0.4毫克/升,鲫鱼的窒息点比鲤鱼稍低些,鳊鱼的窒息点为0.4~0.5毫克/升。虾池的溶氧应不低于3毫克/升,水产动物对低氧的忍受力和健康状况有关,例如溶氧2.6~3毫克/升时,健康状态的虾不会发生窒息死亡,而患聚缩虫的虾就窒息死亡。患鳃上寄生虫的鲤鱼发生浮头时,没有寄生虫的鲤鱼没有影响,其原因是由于寄生虫的刺激,鳃上黏液增多,黏液阻碍了水和鳃丝的接触,鱼氧气摄入不足,发生浮头。 发生浮头和泛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北方的越冬池内,由于鱼比较密集,水面又有1层厚冰,池水与空气隔绝,池塘水中的浮游植物由于数量较少,光线比较弱,光合作用差,产氧不足,鱼类容易发生浮头;因为池水中的溶氧减少,池底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有机物厌氧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沼气、硫化氢、氨等由于结冰不容易从池塘中散出,这些有害物质的毒害,加剧鱼的浮头,造成泛池。在冬季大雪以后,没有及时清扫冰面上的积雪,或积雪融化后形成乌冰,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往往会造成泛池。 2.养殖季节,由于鱼虾的密度高,投饵量大,如果池塘水瘦,浮游植物数量少,氧气供应不足,在晚上造成池塘水缺氧、鱼虾浮头,在白天造成亚缺氧状态(亚缺氧是指水中的溶氧在1~4毫克/升之间)鱼不表现浮头,但鱼由于氧气供应不足,不摄食或摄食很少;如果池塘水过肥,白天浮游植物产生大量的氧气,过量的氧气扩散到空气中,池塘水由于分层不能偿还氧债,夜间大量的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池塘中氧气迅速减少,造成鱼类浮头,如果不及时开动增氧机或采取其他措施,往往造成泛池。 3.在夏季的雷雨季节,如果发生久打雷不下雨,因为在雷雨前的气压很低,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引起缺氧和浮头,在白天久雷不雨一般只是不摄食,不浮头;在夜间就会发生浮头和泛池。如果是短暂的雷雨,池水的温度由表层温度高,底层温度低转变为表层温度低(雨水的温度低)底层高的状态,表层水由于密度大和底层水形成对流,使池底的腐殖质翻起,加速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引起水产动物窒息死亡。 4.池水中浮游动物数量过多,浮游动物大量捕食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数量减少,产氧能力下降,浮游动物同时还大量消耗氧气,造成水体中氧气的消耗过大,含量降低,造成厌食、浮头和泛池。 5.在养殖期间施肥不当,在高温季节使用有机肥,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耗氧,水中的氧气含量很低,水中的氧气不能供应藻类呼吸所需的氧气,造成藻类大量死亡,我们称之为“转水”,鱼类发生浮头和泛池,在藻类数量恢复以前,池塘水一直处于缺氧状态,鱼浮在水面,持续2~3天。 [危害] 当水产动物发生轻度浮头时,并不能对动物本身产生危害,但是经常浮头,会造成鱼类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饵料系数增高等;严重的缺氧,如果发现不及时,会造成泛池,大量的水产动物死亡,根据水产动物对低氧耐受能力的不同,一般虾类容易浮头,鱼类浮头的顺序是,鲢、鳙先浮头,草鱼、团头鲂、鳊鱼次之,鲤鱼、鲫鱼最后,转水造成所有的鱼类浮头,基本无先后次序。体质差的鱼类可能发生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1.在冬季干塘时,或春季池塘加水之前,除去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淤泥过多消耗氧气的数量过大,容易造成浮头和泛池。 2.用施肥养殖时,有机肥应作为底肥或养殖前期温度低时使用,并且根据气候、水质等情况,掌握施肥量,有机肥应该经过充分的发酵腐熟,施肥一般在晴天上午使用,使用后开动增氧机,充分的曝气。在夏季一般以使用无机肥或效果比较好的生物性肥料(活菌制剂)。 3.用优质饲料,投喂时掌握四定原则,特别是注意在阴天或天气闷热时少投饵或不投饵,避免投饲过多,残饵造成水质败坏。 4.掌握池塘中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根据养殖鱼类的品种、池塘条件、养殖设备的配置和养殖水平决定,不能盲目扩大放养密度;池塘中养殖的吃食鱼类和滤食鱼类比例以80∶20合适,滤食性鱼类过多,水质一般比较瘦,透明度高,滤食鱼由于缺乏食物不能达到商品规格;吃食鱼过多,由于投饲数量多,水质容易过肥,透明度低,晚上由于呼吸消耗氧气过多,容易造成浮头或泛池。 5.在北方地区,越冬池塘在水面上结一层厚厚的冰,可以在冰上打几个冰眼,下雪后要及时清扫冰面上的积雪。 6.在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2~3小时,并经常移动增氧机的位置。阴天或天气闷热时,注意晚上加强巡塘工作,在晚上也要开动增氧机。 7.发现浮头现象,有水源的应该及时加注清水,地下水温度低,溶氧量低,不宜作为缺氧时使用,没有水源的应该及时开动增氧机或送气。 8.如果水质比较浑浊,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高,水中的化学耗药量比较高,可以在白天使用絮凝剂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避免浮头发生。 9.没有增氧机,也没有办法加水时,可以使用增氧剂。增氧剂是一类遇水可以放出氧气的化学物质,一般是双氧水(H2O2)或和双氧水结合的化学物质经过干燥而成。双氧水又叫过氧化氢,为具有弱酸性的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有苦味,相对密度(0℃)1.4649,沸点150.2℃。只要贮存条件好,无杂质污染,纯净的过氧化氢很稳定,可以长期保存,很少分解。过氧化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和碳酸钠以及尿素结合,形成固体的增氧剂。 另外常用的增氧剂是过氧化钙,具有放氧时间长、价格便宜的优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增氧剂应该施放在池塘中局部使用,一般放在离岸边10~20米处,放出的氧气可以都溶解在水中。 (2)施放的水面积,一般以每千克增氧剂施放50米2为好,因为增氧剂同时为消毒剂,施放量过大,会变为消毒剂,杀灭水中的浮游植物。 (3)施放地点:转水后长时间缺氧时,增氧机长时间开动,会对鱼的体力消耗过大,所以应该增氧机、增氧剂交换使用,关掉增氧机后,把增氧剂撒在增氧机周围,因为鱼大部分都在增氧机周围,如果增氧剂撒在其他区域,鱼是不会到其他区域呼吸的。如果短时间缺氧,可以把增氧剂撒在鱼发生浮头的区域,面积不宜过小,否则对鱼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可以多次使用。 (4)施放时间:预防缺氧时,一般在晚上22~24时左右,或当水中的溶氧为1.2毫克/升时使用,一般高密度精养的小池塘(例如养虾池,面积1300米2左右)全池撒,大面积的池塘在池塘上风头撒,因为上风头溶氧量高,鱼类大部分都集中在上风头,缺氧浮头时大部分在上风头;解救浮头时,在发生浮头或将发生浮头时及时使用,没有时间限制。 (5)施放增氧剂后应保持池水平静,不要加水及开动增氧机搅动水面,以免过饱和的氧气逸出水面。 (6)药物不能撒在食台周围,以免放出的氧气被食台周围大量的有机物所消耗,起不到增氧的作用。 (7)施放药物后还必须加强观察,如放药后不久又发生浮头现象,则必须再放药一次,药量可以比第一次少些。 (8)增氧剂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不要受潮、受热,不要与酸、碱混合,以免发生爆炸。 (9)在日本使用脒基硫脲作为鱼类窒息防止剂,一般每千克鱼注射50~100毫克,或向鱼体表面喷洒和向鱼的口、鳃内喷入50~200毫克/升溶液,或在水温22℃时将鱼放在1/万溶液中药浴2.5小时,或添加脒基硫脲于饲料中喂鱼,均可以增强鱼的抗窒息能力,用上述任何方法处理过的活鱼,置于空气或石蜡当中数小时,还能维持生命;未经处理的鱼发生窒息死亡,经上述方法处理的鱼的心脏,根据心电图证明情况良好,如果再放入水中,短时间内鱼能恢复正常状态。此法可以用于活鱼运输前的预防处理以及泛池时的急救。这种方法对鱼没有多大的副作用,甚至体重1千克的鱼注射1克脒基硫脲,或在0.4%脒基硫脲水溶液中药浴24小时,也没有引起不良反应。 三、气泡病 [病因] 水中的某种气体过饱和,都可以引起水产动物患气泡病。气泡病发生在苗种,一般是由于苗种误将小气泡当作食物吞食,越小的个体越敏感,如果不及时抢救,可引起幼苗大批死亡,甚至全部死光;较大的个体亦患有气泡病,如水温31℃时,水中含氧量达14.4毫克/升(饱和度的192%),体长0.9~1.0厘米的鱼苗生气泡病,而体长1.4~1.5厘米的鱼苗,水中含氧量达24.4毫克/升(饱和度为325%)时,才发生气泡病。引起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 1.水中浮游植物过多,在强烈阳光照射的中午,水温高,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旺盛,可以引起水中的氧气过饱和。 2.池塘中施放过多的未经发酵的有机肥,肥料在池底不断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在缺氧的情况下,分解出大量细小的甲烷气泡,鱼苗误将小气泡当浮游生物而吞入,引起气泡病,这种危害比氧气过饱和为大,因为这些气体本身有毒,同时,水产动物体内的氧气也会逐渐被消耗。 3.有些地下水含氮过饱和,或地下有沼气,也可以引起气泡病,这些比氧气过饱和的危害为大。 4.在运输途中,人工送气过多,或抽水机的进水管又破损时,吸入空气,或水流经过拦水坝成为瀑布,落入深水潭中,将空气卷入,均可使水成为气体过饱和。 5.水温高时,水中溶解气体的饱和量低,所以当水温升高时,水中原有的溶解气体,就会变成过饱和而引起气泡病。如在1973年4月9日,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一个电厂排出废水,使下游的水温上升,引起气体过饱和,大量的鲱鱼死亡;山西太原的晋阳湖的网箱鲤鱼,也由于电厂的废水排放引起水温升高,造成气泡病。在工厂的热排水中,有时温排水本身也有气体过饱和,即当水源溶解气体饱和或接近饱和时,经过工厂的冷却系统后,再升温就变为饱和或过饱和水源。春季是气泡病的高发期,春季温度逐渐升高,原来不饱和的水就变为过饱和,同时春天的养殖季节渔民开始施肥培养藻类,光合作用逐渐加强,鱼苗鱼种个体小,容易发生气泡病。在温室、塑料大棚里加温养殖的鱼类。在冬季由于加温养殖,温度很低的水源经过加温后气体变为过饱和,非常容易发生气泡病,尤其是使用间歇性加温方式的温室。 6.在北方冰封期间,水库的水浅、水清瘦、水草丛生,则水草在冰下营光合作用,则可以引起氧气过饱和,引起几十千克重的大鱼患气泡病死亡,在东北地区总有发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鱼苗或夏花发生气泡病后,由于其体重较小,身体会失去平衡,在水中无力游动,时游时停,随着气泡的不断增大及体力消耗,失去自由游泳能力而浮在水面,在强烈的阳光下不久即死亡,解剖后用显微镜检查,可见血管内有大量的气泡,有的因栓塞而死。大鱼发生气泡病时,过饱和的气体在血液中形成气泡,气泡一般会在毛细血管末梢发生栓塞,气泡会有累加作用,越来越大,鱼的体表,主要在背部的皮肤、背鳍、尾鳍出现肉眼可见的气泡(图8-21),由于鱼比较大,气泡不会影响鱼的活动,鱼体的气泡如果是氧气过饱和造成的,可能会被鱼体重新吸收,也可能由于气泡太大,鱼体由于不适摩擦硬物造成气泡破裂,破裂的气泡有可能被水中的致病菌感染,造成局部的溃疡、蛀鳍、烂尾或尾柄病。由于非氧气造成的气泡病,疾病的转归往往是气泡破溃、感染,在春季的发病率尤其高。 图8-21 气泡病 [防治方法] 1.池塘彻底清淤,防止池底硫化氢和甲烷气体的产生。 2.不使用未经充分发酵腐熟的肥料,注意施肥量。 3.经常调节水质,不使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繁殖过多,透明度保持在25~35厘米之间。 4.加水时温差不宜太大,避免温度高的水大量加入,温室使用持续性加温,维持温度的稳定。 5.冬季在北方冰封前,使用除草剂清除过多的藻类和杂草,冰封后在冰上打冰眼,使过多的气体能够通过冰眼散发到空气中。 6.在春季,由于池塘中的鱼数量少,不投饵,鱼不会发生浮头,所以增氧机一般不使用;在春天连续晴天时,水温不断升高,光合作用加强,氧气或其他气体过饱和,此时开动增氧机,发挥增氧机的曝气作用,使过多的气体挥发,可以避免气泡病的发生。发生气泡病后,立即加入溶解气体少的清水,开动增氧机,使用食盐全池泼洒,浓度为2~3毫克/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尤其在冬季发生气泡病,其他手段不能使用,在冰眼处使用效果不错。 四、pH的危害 [水体pH的作用] 氢离子浓度一向被认为是养鱼水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鱼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pH,这是因为氢离子浓度从多个方面影响到鱼和鱼的生产。 1.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范围大致是6~9,而最适宜的范围在鲤科鱼类为弱碱性,即pH为7~8.5,在鲑科鱼类为中性附近即pH为7上下。pH超出一定范围高限为9.5~1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鱼的死亡。养鱼的实践证明鱼在酸性(pH低于5.5),水体中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2.pH还通过影响其他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鱼。例如在低pH下,铁离子和硫化氢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分的毒性又和低pH有协力作用,pH越低,毒性越大;另一方面,高的pH又会增大氨的毒性。另外,pH偏离了中性到弱碱性范围而变得过高或过低时,都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而前者又会影响到水体的氧气状况和鱼类的呼吸条件,后者又会影响到水中有机质的浓度。 3.pH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生物生产力,首先pH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如果池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都会降低肥效。在氮的循环中pH也起重大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7.0~8.5最适宜,遇到酸性或弱碱性条件都会受到抑制,此外,pH还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水体的整个物质代谢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 [pH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 1.pH的决定因素 决定pH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 2.pH的变化规律 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4∶30~5∶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此水体有异常情况。 pH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进而又影响pH的日变化。 掌握pH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3.pH作为水质标准的实际价值 如果看到一个养鱼水体pH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溶氧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鱼的密度过大,以及微生物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 如果pH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者池中腐殖质不足。 [pH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危害性] 1.pH偏高或过高 (1)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2)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点钟左右,pH往往会升到9.5以上。 (3)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也会偏高。 鱼类碱中毒的症状:受刺激且狂游乱窜;体表大量黏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呈碱性,一般pH大于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2.pH偏低或过低 养殖时间较长的池水且透明度低,pH偏低,甚至下午还达不到7.5。 [防治办法] 1.经常检测水体pH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对新水最好等水质稳定后再放鱼种。 3.出现蓝绿藻的水要及时控制或更换池水,培养新的藻相,必要时追施无机肥料。 4.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子,淤泥的有机质太多时就要适当增加换水量,必要时清洗池底并撒些石灰提高pH。 5.当pH一直很高,没有其他办法情况下也可考虑用些醋酸等无毒弱酸降低pH。 6.盐碱地的pH调节办法如下: (1)尽量不使用高pH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的pH过高。 (2)盐碱质土壤的鱼池,不宜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上升。 (3)鱼池中要除去大型藻类眼子菜、聚草和轮藻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大幅度增高。因为藻类在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使水体短期内pH大幅度提高。 第三节 污染物质引起的中毒 一、农药污染中毒 (一)有机氯农药中毒 [中毒机理及主要症状] 有机氯农药是一种剧毒农药,它们大多数用作杀虫剂,有机氯农药化学属性稳定,非常难以降解,它们和重金属一样,可以通过食物链在鱼体内富集,富集倍数甚至可以达几万倍以上,它们是属于脂溶性化合物,微溶于水,而在脂肪中却大量溶解积蓄,在肝、肾、心脏也都可以蓄积并使其受到破坏,当鱼体营养不足时,蓄积在脂肪中的有机氯农药也会释放到血液中,使鱼中毒死亡。有机氯农药主要有六六六、滴滴涕、狄氏剂、毒杀芬等。 [诊断特征] 1.农药中毒特征。 2.狂游(DDT)、冲撞(六六六)、眼底出血(狄氏剂)。 3.同等条件下鱼比甲壳类先死亡。 4.鱼体、尤其是脂肪蓄积明显。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机理及症状] 潜伏期 chE活力下降为正常的90%~80%; 轻度中毒 血液chE活力下降为正常鱼类的70%~50%; 中度中毒 chE活力下降为正常鱼类的50%~30%; 重度中毒 chE活力在30%以下。 若血液chE活力降至50%以下,一般情况下可以引起死鱼。中毒鱼体的外观症状:鱼体腹部肿大,具有程度不同的积水肿腹,鱼鳞疏松竖立,易于脱落,眼球突出,有缩瞳现象,球底角膜多出现血点;肝肾不同程度肿大,肝脏血管扩张,并且能出现淤血;游动缓慢,心跳迟缓,分泌液增多以及瞳孔缩小有血点;鱼类出现癫痫性冲撞游动,瞳孔混浊,呼吸困难以及头部出现有脑水肿;较长时间有机磷染毒的鱼会产生畸形,鱼体弯曲,椎体粘连。 [诊断特征] 1.呈快速圆周游动。 2.肌肉及背鳍下出血。 3.胸鳍伸至最前位置。 4.脊椎可能会发生弯曲、变形。 5.甲壳类比鱼先死亡。 6.藻类品种、数量正常。 (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中毒症状及机理] 1.西维因污染中毒 西维因又名胺甲萘,学名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属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密度为1.23,纯品为白色晶状固体,工业品为灰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酒精等有机溶剂,它对光热较稳定,但遇碱易分解失效。 西维因是一种触杀和胃毒作用的高效杀虫剂,对生物机体为中度毒性化学品。西维因为氨基甲酸酯类较有代表的一种,能抑制胆碱酯酶,阻碍酶的活性。中毒反应强烈,但易得到恢复,主要表现在中毒后出现兴奋状态,急躁不安,上下乱窜,痉挛;特别是鱼苗常见头部与脊椎骨连接处发生弯曲,呈畸形,最后身体失去平衡,侧卧水底,直到死亡,尾部弯曲并有一明显的充血点,中毒的鱼胆碱酯酶显著降低。西维因急性毒性数据: 鲤鱼鱼种 (48)LC50=8.5毫克/升 (96)LC50=4.2毫克/升 鲤鱼鱼苗 (48)LC50=3.2毫克/升 (96)LC50=2.2毫克/升 草鱼鱼种 (48)LC50=7.6毫克/升 (96)LC50=1.8毫克/升 白鲢鱼种 (48)LC50=4.5毫克/升 (96)LC50=1.8毫克/升 泥鳅 (48)LC50=12毫克/升 (96)LC50=6.5毫克/升 罗非鱼 (48)LC50=18毫克/升 (96)LC50=7.8毫克/升 2.呋喃丹污染中毒 第九章 疾病诊断学基础 第一节 概述 诊断是疾病防制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一般而言,根据水生动物的养殖地域、品种、养殖方式以及所处的季节,其多发病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对照上述各章节中阐述的病理学特征对此类群发病进行初步诊断。 正确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尤其是对传染病的快速诊断,则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和技能。国际兽医局(OIE)也颁布了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确定了多种疾病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标准。近年来,随着养殖品种的变化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养殖周期的延长,一方面,各类新的病原体感染水生动物的概率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也为水生动物疾病的正确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一、聚合酶链反应法 (一)PCR原理 以双链或单链DNA为模板,由DNA聚合酶分别沿上、下游引物结合的DNA 3′端反复延伸,扩增出2个引物间的基因。 PCR反应体系含有目的基因(又称靶基因)、决定DNA合成起始点位置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耐热Taq聚合酶、4种脱氧寡核苷酸三磷酸(dATP、dTTP、dGTP、dCTP)。PCR反应包括三个基本步骤:①变性:目的双链DNA片段在94℃下解链;②退火:两种寡核苷酸引物在适当温度(55℃左右)下与模板上的目的序列通过氢键配对;③延伸:DNA聚合酶在合成DNA的最适温度下(72℃左右),以目的DNA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链。如图9-1所示,这三个基本步骤组成一轮PCR循环,理论上每一轮循环将使目的DNA扩增一倍,这些新合成产生的DNA又可作为下一轮循环的模板。经28~35轮PCR循环后就可使目的DNA扩增到106倍以上,到达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初始拷贝数。通过DNA电泳和溴化乙锭(EB)染色即可在紫外灯照射下看到目的DNA。 图9-1 PCR反应的基本原理 目的基因的扩增过程如图9-2所示。在第一轮循环中,DNA变性(解链),2条引物分别在低温与单链DNA结合,DNA聚合酶分别与引物和单链DNA结合的复合物结合,在有4种核苷酸(dNTP)的存在下沿引物的3′端延伸,分别合成一条新的DNA链。在第二轮循环中,目的DNA链和新合成的DNA链解链,2条引物分别在低温与单链DNA结合,DNA聚合酶分别与引物和单链DNA结合的复合物结合,在dNTP的存在下沿引物的3′端延伸,分别合成两类新的DNA链,其中一类DNA链与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同。在第三轮循环中,目的DNA、新合成的两类DNA链解链,2条引物分别与单链DNA结合,DNA聚合酶分别与引物和单链DNA结合的复合物结合,在dNTP的存在下沿引物的3′端延伸,分别合成两类新的DNA链,其中主要合成的一类DNA链与目的基因片段相同。PCR进行n个循环后,被两个引物扩增的靶DNA序列理论上增加了2倍。即30个循环后,由于目的基因成230增加,其分子数可达100万倍。 图9-2 目的基因的扩增过程 (二)PCR反应组成 1.引物 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反应的正确性是由上游和下游引物对的特异性所决定。因此,引物的质量是PCR成败的关键。目前,一般分子生物学软件都带有PCR引物设计的功能。 引物设计和选择目的DNA序列区域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1)引物长度为20~28bp。太短会降低退火温度,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匹配,从而使非特异性增高。太长则比较浪费,且难以合成。 (2)引物中G+C含量通常为40%~60%,可按下式粗略估计引物的解链温度(TM):Tm=4(G+C)+2(A+T)。 (3)避免3′端存在发卡结构以及连续多个G或C。 (4)引物3′端最好与目的基因阅读框架中密码子的第一或第二位核苷酸对应,以减少由于密码子简并性产生的不配对。 (5)避免引物之间互补成引物二聚体。 (6)引物5′端附加的碱基对PCR特异性影响不大,因此,可在引物5′端设计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和保护性碱基。还可以根据需要加核糖体结合位点、起始密码子、进行缺失或插入突变,以及标记生物素、荧光素、地高辛(Dig)等。 (7)检索基因库,确认引物不与模板以外的基因序列杂交。 (8)如果设计简并引物,应首选简并程度低的密码子。 (9)引物量:每条引物的浓度0.1~1微摩尔或10~100皮摩尔,以最低引物量产生所需要的结果为好,引物浓度偏高会引起错配和非特异性扩增,且可增加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的机会。 2.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 在PCR反应体系中4种dNTP的浓度应相等,以减少合成中由于某种dNTP的不足出现的错误掺入。理论上4种dNTP各20微摩尔/升时,足以在100微升反应中合成2.6微克的DNA。当dNTP终浓度大于50毫摩尔/升时可抑制TaqDNA聚合酶的活性。建议使用预混的dNTP溶液。 3.Taq DNA聚合酶 一般各种TaqDNA聚合酶都有个半衰期,如为95℃、130分钟;97℃、30分钟。同时,TaqDNA聚合酶还有个合成速度,如30~50碱基/秒。这一特性基本决定了延伸时间。TaqDNA聚合酶具有5′→3′聚合酶活性和5′→3′外切酶活性,而无3′→5′外切酶活性,它不具有Klenow酶的3′→5′校对活性。因而,在PCR反应中如发生某些碱基的错配,该酶是没有校正功能的。Taq DNA聚合酶的碱基错配几率为0.021%。 4.模板DNA PCR反应必须以靶DNA为模板进行,模板DNA可以是单链分子,也可以是双链分子;可以是线状,也可以是环状。一般反应中的模板数量为102~105拷贝。 (三)PCR的特异性与灵敏性 PCR法是一个快速且高度敏感的诊断方法。从抽提核酸用PCR扩增,再电泳确认扩增产物只需要数小时。理论上PCR可检测一个拷贝以上的目标基因,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有10个拷贝以上的基因。扩增哺乳动物基因单拷贝基因一般需要0.1微克以上的基因组DNA;扩增大肠杆菌、酵母菌的基因只需10纳克模板DNA。灵敏的PCR可从一个细胞、一个孢子或菌落提取的DNA中检测到目的序列。 比较PCR法、免疫学检测法、病原分离培养法,在灵敏性方面,PCR诊断方法和病原分离培养法相对较好;在速度上,PCR诊断方法和免疫学检测法相对较好。相反,在定量分析上,免疫学检测方法和病原分离培养法较一般PCR诊断法好。 PCR法是用DNA聚合酶扩增DNA的方法,不可以直接扩增RNA。一些靶RNA基因,如RNA病毒、mRNA和RNA均不能直接用PCR扩增。必须首先用反转录酶反转录RNA成为cDNA后,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这种方法称为反转录-PCR法(RT-PCR)。另外,荧光PCR以及多重PCR均在一般PCR法上进行了改良,分别用于特定病原的定量检测以及多种病原的同时检测。 图9-3 常用PCR仪 (四)DNA电泳 1.DNA电泳原理 DNA在一定pH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会向相反的电极移动。以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为支持介质的凝胶电泳制备方便、分辨率高,还具有分子筛效应。在PCR检测过程中常用的凝胶电泳为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具有一定的分辨率,分离范围广、易于操作和观察。 2.琼脂糖凝胶电泳 (1)低熔点琼脂糖 溶化温度<70℃,用于分离100bp左右的小DNA片段。 (2)琼脂糖 凝固点较低,可用于0.2~5kb左右的DNA片段。 图9-4 琼脂糖凝胶电泳 图9-5 DNA数字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五)常用PCR技术简介 1.反转录PCR (1)合成cDNA引物(反转录引物)的选择 用于反转录的引物可视实验的具体情况选择随机引物、Oligo(dT)及基因特异性引物中的一种。对于短的不具有发卡结构的真核细胞mRNA,三种都可。 ①随机六聚体引物 当特定mRNA由于含有使反转录酶终止的序列而难于拷贝其全长序列时,可采用随机六聚体引物这一不特异的引物来拷贝全长mRNA。用此种方法时,体系中所有RNA分子全部充当了cDNA第一链模板,PCR引物在扩增过程中赋予所需要的特异性。通常用此引物合成的cDNA中96%来源于rRNA。 ②Oligo(dT) 是一种对mRNA特异的方法。因绝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具有3′端Poly(A+)尾,此引物与其配对,仅mRNA可被转录。由于Poly(A+)RNA仅占总RNA的1%~4%,故此种引物合成的cDNA比随机六聚体作为引物得到的cDNA在数量和复杂性方面均要小。 ③特异性引物 最特异的引发方法是用含目标RNA的互补序列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若PCR反应用二种特异性引物,第一条链的合成可由与mRNA 3′端最靠近的配对引物起始。用此类引物仅产生所需要的cDNA,导致更为特异的PCR扩增。 (2)反转录酶及其特性 ①Money鼠白血病病毒(M-MLV)反转录酶 有强的聚合酶活性,RNA酶H活性相对较弱。最适作用温度为37℃。 ②禽成髓细胞瘤病毒(AMV)反转录酶 有强的聚合酶活性和RNA酶H活性。最适作用温度为42℃。 ③M-MLV反转录酶的RNase H-突变体 商品名为SuperScript、SuperScriptⅡ和SuperScriptⅢ。此种酶较其他酶能将更大部分的RNA转换成cDNA,这一特性允许从含二级结构的、低温反转录很困难的mRNA模板合成较长cDNA。 ④Thermus thermophilus、Thermus flavus等嗜热微生物的热稳定性反转录酶 在Mn2+存在下,允许高温反转录RNA,以消除RNA模板的二级结构。 (3)操作步骤 ①总RNA的提取 常用的RNA提取方法有Trizol法(提取总RNA)、Oligo(dT)纤维素柱提取法(提取总RNA)和异硫氰酸/酚/氯仿提取法(提取总RNA),具体见相关试剂提取说明书。 ②cDNA第一链的合成 目前试剂公司有多种cDNA第一链试剂盒出售,其原理基本相同,但操作步骤不一。常用的有AMV、M-MLV和SuperScript酶等,具体操作参考反转录酶操作说明书。下面以常规AMV或MLV酶进行反转录为例阐述如下。 提取的Total RNA,在65℃下作用10分钟后立即放在冰上,利用反转录引物进行反转录,反应体系如下:模板RNA(约1微克)1微升,5×反转录酶缓冲液4微升,dNTP Mixture(2.5毫摩尔)8微升,RNase抑制剂(40单位/微升)0.5微升,反转录引物(100皮摩尔)1微升,AMV(10单位)/MLV 1微升,DEPC处理水加至20微升。 室温10分钟,42℃(AMV)/37℃(MLV)1小时后,冰水中作用2分钟。可以进行下一步PCR反应。 (4)PCR 以50微升反应体系为例。在0.5毫升PCR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第一链cDNA 2微升,上游引物(10皮摩尔)2微升,下游引物(10皮摩尔)2微升,dNTP(2毫摩尔)4微升,10×PCR buffer 5微升,Taq酶(2单位/微升)1微升,加入适量的灭菌蒸馏水(ddH2O),使总体积达50微升。轻轻混匀,离心。 设定PCR程序。在适当的温度参数下扩增30~35个循环。 (5)电泳鉴定 以1%~2%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6)密度扫描、结果分析 采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电泳条带进行密度扫描。 (7)RT-PCR影响因素 RT-PCR反应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①对于具有较高Tm的引物,增加退火和延伸时的温度对反应有利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减少非特异的引物结合,因而提高特异产物的产率。 ②大多数目标RNA经40轮PCR反应就能观察到 但如果目标RNA太稀少,或者只有很少的起始材料,有必要增加扩增的次数到45~50次。 ③分离高质量RNA A.成功的cDNA合成来自高质量的RNA。高质量的RNA至少应保证全长并且不含逆转录酶的抑制剂,如EDTA或SDS。RNA的质量决定了你能够转录到cDNA上的序列信息量的最大值。一般的RNA纯化方法是使用异硫氰酸胍/酸性酚的一步法。Trizol试剂法将一步法加以提高,可以从多种组织和细胞中提取高质量的非降解RNA。Trizol试剂法可以从最少100个细胞或1毫克组织中提取RNA。 B.一般不必使用Oligo(dT)选择性分离poly(A)+RNA。不管起始模板是总RNA还是poly(A)+RNA,都可以检测到扩增结果。然而,当分析稀有mRNA时,poly(A)+RNA会增加检测的灵敏度。 C.为了防止痕量RNase的污染,在逆转录反应中经常加入RNase抑制剂以增加cDNA合成的长度和产量。RNase抑制剂要在第一链合成反应中,在缓冲液和还原剂(如DTT)存在的条件下加入,因为cDNA合成前的过程会使抑制剂变性,从而释放结合的可以降解RNA的RNase。蛋白RNase抑制剂仅防止RNase A,B,C对RNA的降解,并不能防止皮肤上的RNase,因此尽管使用了这些抑制剂,也要小心不要从手指上引入RNase。 ④提高逆转录保温温度 A.较高的保温温度有助于RNA二级结构的打开,增加了反应的产量。对于多数RNA模板,在没有缓冲液或盐的条件下,将RNA和引物在65℃保温,然后迅速置于冰上冷却,可以消除大多数二级结构,从而使引物可以结合。 B.第一链cDNA合成的起始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的相对特异性影响了所合成cDNA的量和种类。 C.随机引物法是三种方法中特异性最低的。引物在整个转录本的多个位点退火,产生短的,部分长度的cDNA。这种方法经常用于获取5′末端序列及从带有二级结构区域或带有逆转录酶不能复制的终止位点的RNA模板获得cDNA。为了获得最长的cDNA,需要按经验确定每个RNA样品中引物与RNA的比例。随机引物的起始浓度范围为每20微升反应体系50~250纳克。因为使用随机引物从总RNA合成的cDNA主要是核糖体RNA,所以模板一般选用poly(A)+RNA。 D.Oligo(dT)起始比随机引物特异性高。它同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 3′端所发现的poly(A)尾杂交。因为poly(A)+RNA大概占总RNA的1%~2%,所以与使用随机引物相比,cDNA的数量和复杂度要少得多。因为其较高的特异性,Oligo(dT)一般不需要对RNA和引物的比例及poly(A)+选择进行优化。建议每20微升反应体系使用0.5微克Oligo(dT)。Oligo(dT)12~18适用于多数RT-PCR。 E.基因特异性引物(GSP)对于逆转录步骤是特异性最好的引物。GSP是反义寡聚核苷,可以特异性地同RNA目的序列杂交,而不像随机引物或Oligo(dT)那样同所有RNA退火。用于设计PCR引物的规则同样适用于逆转录反应GSP的设计。GSP可以同与mRNA3′最末端退火的扩增引物序列相同,或GSP可以设计为与反向扩增引物的下游退火。对于部分扩增对象,为了成功进行RT-PCR,需要设计多于一个反义引物,因为目的RNA的二级结构可能会阻止引物结合。建议在20微升的第一链合成反应体系中使用1皮摩尔反义GSP。 ④促进逆转录的添加剂 包括甘油和DMSO在内的添加剂加到第一链合成反应中,可以减低核酸双链的稳定并解开RNA二级结构,最多可以加入20%的甘油或10%的DMSO而不影响SuperScriptⅡ或M-MLV的活性。AMV也可以耐受最多20%的甘油而不降低活性。为了在SuperScriptⅡ逆转录反应中最大限度提高RT-PCR的灵敏度,可以加入10%的甘油并在45℃保温。如果1/10的逆转录反应产物加入到PCR中,那甘油在扩增反应中的浓度为0.4%,这不足以抑制PCR。 ⑤减少基因组DNA污染 RT-PCR所遇到的一个潜在的困难是RNA中沾染的基因组DNA。使用较好的RNA分离方法,如Trizol Reagent,会减少RNA制备物中沾染的基因组DNA。 2.实时荧光定量PCR (1)Ct值的定义 C代表循环(Cycle),t代表域值,Ct值的含义是: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如图9-6所示)。 图9-6 Ct值的确定 (2)荧光域值的设定 PCR反应的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荧光域值的缺省设置是3~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倍。 (3)Ct值与起始模板的关系 每个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利用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可作出标准曲线,其中横坐标代表起始拷贝数的对数,纵坐标代表Ct值(如图9-7所示)。因此,只要获得未知样品的Ct值,即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的起始拷贝数。 图9-7 荧光定量标准曲线 (4)荧光化学 荧光定量PCR所使用的荧光化学可分为两种:荧光探针和荧光染料。现将其原理简述如下: ①TaqMan荧光探针 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为一寡核苷酸,探针的5′端标以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以荧光淬灭基团。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如图9-8所示。常用的荧光基团是FAM,TET,VIC,HEX,常用的淬灭基团是TAMRA等。 图9-8 TaqMan荧光探针荧光定量PCR原理 TaqMan探针根据其3′端标记的荧光淬灭基团的不同分为两种:普通的TaqMan探针和TaqMan MGB探针。MGB探针的淬灭基团采用非荧光淬灭基团,本身不产生荧光,可以大大降低本底信号的强度。同时探针上还连接有MGB修饰基团(图9-9),可以将探针的Tm值提高10℃左右。 图9-9 TaqMan MGB探针 与传统的TaqMan探针比较,MGB探针有以下优点: A.可以使探针的长度缩短,为了获得同样的Tm值,MGB探针可以比普通TaqMan探针设计得更短,既降低了合成成本,也使得探针设计的成功率大为提高;因为在模板的DNA碱基组成不理想的情况下,短的探针比长的更容易设计,TaqMan MGB探针对AT含量高的序列的MGB探针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富含A/T的模板可以区分得更为理想。 B.提高配对与非配对模板间的Tm值差异。 C.由于在探针的3′端的Quencher基团为不发光的荧光基团,并且与Report基团在空间的位置更接近,使杂交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实验的结果更精确,分辨率更高。 D.新探针实验优化步骤简单,杂交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重复性大大提高。 ②分子信标 分子信标是环状的寡核苷酸探针,分别由茎部和环部组成,两端分别标记荧光报告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在无靶序列的情况下,探针始终是环状,报告基团的荧光被淬灭基团淬灭,使荧光检测仪检测不到荧光信号;而在有靶序列时,即在PCR的退火阶段探针与靶序列结合,使荧光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分开,这样荧光仪可以检测到荧光,荧光信号的强弱代表了靶序列的多少(图9-10)。 图9-10 Molecular beacon探针 分子信标的茎环结构中,环一般为15~30个核苷酸长,并与目标序列互补;茎一般5~7个核苷酸长,并相互配对形成茎的结构。分子信标必须非常仔细地设计,以至于在复性温度下,模板不存在时形成茎环结构,模板存在时则与模板配对。 分子信标的优点是对目标序列有很高的特异性,适用于SNP检测,荧光背景低。缺点是分子信标探针设计困难,无终点分析功能,只能用于一个特定目标的检测,且价格较高。 ③LUX引物 LUX引物是利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实现定量的一项新技术。目标特异的引物对中的一个引物3′端用荧光报告基团标记。在没有单链模板的情况下,该引物自身配对,形成发夹结构,使荧光淬灭。在有目标片断的时候,引物与模板配对,发夹结构打开,产生特异的荧光信号(图9-11)。 图9-11 LUX引物工作原理 与Taqman探针和分子信标相比,LUX引物通过二级结构实现淬灭,不需要荧光淬灭基团,也不需要设计特异的探针序列。因为LUX引物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所以其应用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④SYBR-Green I荧光染料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SYBR荧光染料,SYBR荧光染料特异性地掺入DNA双链后,发射荧光信号,而不掺入链中的SYBR染料分子不会发射任何荧光信号,因此,在一个体系内,其信号强度代表了双链DNA分子的数量。从而保证荧光信号的增加与PCR产物的增加完全同步(图9-12)。 图9-12 SYBR Green I工作原理 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定量PCR的基本过程是:A.开始反应,当SYBR Green染料与DNA双链结合时发出荧光。B.DNA变性时,SYBR Green染料释放出来,荧光急剧减少。C.在聚合延伸过程中,引物退火并形成PCR产物。D.聚合完成后,SYBR Green染料与双链产物结合,定量PCR系统检测到荧光的净增量加大。 SYBR-Green I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不必设计复杂的引物;可以用于不同的模板;价格便宜;灵敏性高。SYBR-Green I的缺点是特异性差,会与非特异性产物结合。 3.原位PCR技术 原位PCR就是在组织细胞里进行PCR反应,它结合了具有细胞定位能力的原位杂交和高度特异敏感的PCR技术的优点,是细胞学科研与临床诊断领域里的一项有较大潜力的新技术。 原位PCR是Hasse等于1990年建立的,实验用的标本是新鲜组织、石蜡包埋组织、脱落细胞、血细胞等。其基本方法为:①固定组织或细胞:将组织细胞固定于预先用四氟乙烯包被的玻片上,并用多聚甲醛处理,再灭活除去细胞内源性过氧化物酶。②蛋白酶K消化处理:用60微克/毫升的蛋白酶K将固定好的组织细胞片55℃消化处理2小时后,96℃2分钟以灭活蛋白酶K。③PCR扩增:在组织细胞片上,加PCR反应液,覆盖并加液体石蜡后,直接放在扩增仪的金属板上,进行PCR循环扩增。有的基因扩增仪带有专门用于原位PCR的装置。④杂交:PCR扩增结束后,用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⑤显微镜观察结果。 原位PCR既能分辨鉴定带有靶序列的细胞,又能标出靶序列在细胞内的位置,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过程及病理的转归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一般的PCR。 4.反向PCR 反向PCR(reverse PCR)是用反向的互补引物来扩增两引物以外的未知序列的片段,而常规PCR扩增的是已知序列的两引物之间DNA片段。实验时选择已知序列内部没有切点的限制性内切酶对该段DNA进行酶切,然后用连接酶使带有黏性末端的靶序列环化连接,再用一对反向的引物进行PCR,其扩增产物将含有两引物外未知序列,从而对未知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图9-13)。 图9-13 反向PCR原理 5.不对称PCR 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是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PCR扩增后产生大量的单链DNA(SSDNA)。这对引物分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与限制性引物,其比例一般为50~100∶1。在PCR反应的最初10~15个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但当限制性引物(低浓度引物)消耗完后,非限制性引物(高浓度引物)引导的PCR就会产生大量的单链DNA。 不对称PCR的关键是控制限制性引物的绝对量,需多次摸索优化两条引物的比例。还有一种方法是先用等浓度的引物PCR扩增,制备双键DNA(dsDNA),然后以此dsDNA为模板,再以其中的一条引物进行第二次PCR,制备ssDNA。不对称PCR制备的ssDNA,主要用于核酸序列测定。 6.多重PCR (1)多重PCR的用途 ①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检测或鉴定 它是在同一PCR反应管中同时加上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可用于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或鉴定出是哪一型病原体感染,可系统组合的有:A.肝炎病毒的感染,在同一病人或同一供血者体内,有时存在多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有时是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有时可能是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有时是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B.肠道致病性细菌的检测,如伤寒、痢疾和霍乱,有时具有较相同的肠道症状,有时痢疾、霍乱同存一病人并同时发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多重PCR鉴别检测等。C.性病的检测,如梅毒、淋病及艾滋病的诊断。D.战伤细菌及生物战剂细菌的检测,如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侦检。E.需特殊培养的无芽孢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艰难杆菌的鉴定等。 ②病原微生物,某些遗传病及癌基因的分型鉴定 某些病原微生物,某些遗传病或癌基因,型别较多,或突变或缺失存在多个好发部位,多重PCR可提高其检出率并同时鉴定其型别及突变等,可系统应用的有:猪链球菌的分型、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型;乳头瘤病毒的分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分型等。 (2)多重PCR的特点 ①高效性 在同一PCR反应管内同时检出多种病原微生物,或对有多个型别的目的基因进行分型,特别是用一滴血就可检测多种病原体。 ②系统性 多重PCR很适宜于成组病原体的检测,如肝炎病毒、肠道致病性细菌、性病、无芽孢厌氧菌等。 ③经济简便性 多种病原体在同一反应管内同时检出,将大大节省时间,节省试剂,节约经费开支,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7.锚定PCR 一般采用的PCR技术必须首先知道欲扩增DNA或RNA片段两侧的序列,而大多数情况下对某些序列本身或其旁侧序列并不清楚,这就限制了PCR技术的广泛应用。“锚定PCR(anchored PCR)”可以克服序列未知或未全知带来的障碍。该法适用于mRNA的扩增,而不适用于基因组DNA的扩增。首先分离细胞总RNA或mRNA,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cDNA,然后在DNA末端转移酶作用下,在cDNA 3′端加上poly(dG)尾巴,最后用特异性的3′端引物和一种锚定引物poly(dC)一起做PCR扩增(图9-14)。为保证扩增特异性,建议此段寡聚(dC)在十二聚体以上,其5′端可带上某些限制酶序列或其他序列信息。用此方法使带同源多聚物尾巴的cDNA序列得以扩增。 图9-14 锚定PCR原理 8.巢式PCR 巢式PCR(nested PCR):也称套式PCR,是指利用两套PCR引物(巢式引物)对进行两轮PCR扩增反应。在第一轮扩增中,外引物用以产生扩增产物,此产物在内引物的存在下进行第二轮扩增。由于巢式PCR反应有两次PCR扩增,从而降低了扩增多个靶位点的可能性(因为与两套引物都互补的引物很少)增加了检测的敏感性;又有两对PCR引物与检测模板的配对,增加了检测的可靠性(图9-15)。 图9-15 巢式PCR原理 若将套式PCR的内外引物稍加改变,延长外引物长度(25~30bp),同时缩短内引物长度(15~17bp),使外引物先在高退火温度下复性,做双温扩增,然后改换至三温循环,使内引物在外引物扩增的基础上,在低退火温度复性,直到扩增完成,这样就可以使两套引物一次同时加入。 9.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 (1)引物的设计 基于靶基因3′端的F3c、F2c和Flc区以及5′端的Bl、B2和B3区等6个不同的位点设计4种引物。FIP引物:上游内部引物,由F2区组成,F2区与靶基因3′端的F2c区域互补,与靶基因5′端的Flc区域序列相同。F3引物:上游外部引物,由F3区组成,并与靶基因的F3c区域互补。BIP引物:下游内部引物,由B2区组成,B2区与靶基因3′端的B2c区域互补,与靶基因5′端的Blc区域序列相同。B3引物:下游外部引物,由B3区域组成,和靶基因的B3c区域互补(图9-16)。 图9-16 LAMP引物设计 (2)扩增原理 第十章 药物学基础 第一节 药物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一、药物学的起源 药物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我国关于药物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5年的“本草”就是最早的、最完整的药物学的代名词。其实,我国药物学的研究和利用还可前推至公元前11世纪前后酒和汤液的发明,《诗经》、《山海经》等关于药物的著作,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都涉及药物学广泛的内容。明朝李时珍所编的《本草纲目》,因收集了近2000多种药物,万余种方剂,享誉国内外,成为国际上研究药物学的重要参考书。 渔药作为药物的一种,在药物学的记载中也有渊源的历史。早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范蠡在《养鱼经》中就记录了“多蓄菱荇水草”,以改变养殖生态环境;北宋苏轼(1030—1101)的《物类相感志》用枫树皮治白点病,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用“松毛”治鲺,都是关于渔药的最早记载,均早于国外类似的记载。 药物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药学的所有知识,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兽医药物学、中药学、临床药理学、药剂学等。它与某些学科如治疗学、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交叉形成了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药物治疗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药物学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直接与疾病治疗成功与否相关,是医学(或兽医学、或水产动物医学)普及最广的学科。 二、药物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我国古代将药物学称之为“草本”,是因为大多数药物系天然植物(也有动物和矿物质)的原因。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在抗生素发现以后,近代药物除了利用天然产物外,更多地采用其提取的有效成分或人工合成的产品,有的还制成各种剂型的制剂。而且其他学科的技术不断地向药物学渗入,使得药物学不断地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如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等。现在药物学的内容在狭义上来说主要包括药物的一般知识,如药物的名称、性状、作用、用途、使用方法、毒性反应、制剂以及贮存方法等。 药理学是与药物学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动力学或药效学)和毒理学等。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药效学和机体对药物处理的药动学是同一个过程而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是发挥药物最佳药效的基础。此外,药物有促进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使因疾病引起的病理过程得以纠正,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对水生动物而言,可以控制疾病,促进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然而用药量过大,或用法不当,药物也会对机体产生毒性,损害人体或动物健康。药物和毒物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并无明显的界限。研究毒物(或药物)毒性、中毒原理、病理过程以及对中毒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的毒理学,也独立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三、药物学的分支——渔药药学的发展趋势 1.建立和逐步完善渔药药学的基础理论 药理学是药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和丰富渔药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的理论,才能做到科学地使用渔药,制定出它的合理休药期。此外,针对水产动物的特点和特殊的生存环境,研究渔药的稳定性,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可能对养殖对象产生的应激反应和控制应激反应的措施,也是渔药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加强安全、无公害渔药的研究和开发 主要的方向是: (1)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原料或原料药作为渔药的母体。当前化学药物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药物毒性和残留对水产动物、人类以及环境的危害和损害;而这些缺点可以通过对化学药物的修饰和改造加以克服。如很多化学药物,通过其侧链的改变,或者某个化学基团的添加或减少,会使其性质发生很大的改变,有的也会使药物的毒性大大降低。 (2)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提高养殖对象对渔药吸收,减少它对环境和水产动物的负面影响。如纳米技术所生产的纳米碘,其水溶性大大提高,活性增强,而刺激性、腐蚀性大大降低,杀菌效果增强,杀菌作用持久。 (3)扬长避短,合理地在渔药的研制与开发中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改变渔药从自然界中筛选、化学合成的现象,逐渐过渡到运用生物技术的方法有目的地合成所需要的渔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改变某些抗菌药物的负面作用,降低它的残留,而又能增强它的药效。 (4)改变传统的用药理念,开发窄谱的抗生素和水产专用药物。窄谱抗生素对目标致病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但它又不会对有益菌群产生影响,在使用这种抗生素后不会使水产动物体内外的微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研究开发窄谱抗生素符合渔药发展的方向;开发水产专用药物可以避免与人兽同源的渔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的积累,可以避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菌耐药性的增强,影响对人类疾病的药物治疗,而最终危害人类自身的健康。 (5)加强渔药复方制品、渔药制剂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药物组分的均衡与协同作用,发挥渔药剂型的作用,以达到增强药效、降低毒性的目的。因此创新、改进及选择剂型,对渔药的研制十分重要。渔药的剂型应该朝多方向发展,如胶囊剂、缓释剂、控释剂、长效制剂等。 (6)加强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上的研究,如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低成本的提取方面,如在中西药配伍、互相渗透方面,如在中草药制剂的研制方面等,可以通过促进药物微核分子的扩展分散、乳化渗透、润湿黏合及增效等技术展开研究。 (7)从控制与利用的抗病理念出发,研究与水产动物病原竞争的生物制剂或非生物制剂,如微生态制剂开发和应用等。此外,加大增强机体自身保护功能渔药的研究和开发,如免疫增强剂、重要器官的保护剂等,使水产动物的自身抗病能力得以增强。 (8)研究与开发生物渔药。生物渔药是根据某些生物的生理特点或生态习性,抑制病原体繁衍的一种活的生物制剂。如噬菌蛭弧菌的制剂已经在对虾疾病的防治中显露出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渔药的研制与应用会推动渔药的进一步发展。 3.规范渔药的生产 近年来我国渔药的生产发展较快,据统计,我国专门生产渔药的厂家有100家以上,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但是大部分渔药生产厂家所生产的产品档次较低,配方陈旧,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疗效较差,产品雷同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较多的产品的毒副作用不确切,尚不能列为渔药的范畴,因为渔药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因此,规范的渔药生产机制的建立已迫在眉睫。我国农业部明文规定,2005年以前全国兽药生产行业必须达到GMP(良好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标准。只有以《中国兽药GMP》规定的各项指导准则进行渔药的生产,才能保证渔药的质量,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三效”、“三小”的渔药。 第二节 药理学概要 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 1.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作用方式 药物的作用一般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引起机体改变的反应,如兴奋性改变,新陈代谢改变,适应性改变等,但主要是兴奋性改变,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机能活动的增强和提高,被称之为兴奋;如鱼体黏液的分泌,呼吸频率的增高等,其二是机能的减弱或降低,被称之为抑制,如丁香酚对大黄鱼活动的抑制等;兴奋和抑制并非固定不变,会随着药物用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且兴奋和抑制可以互相转化。如大黄在小剂量时会刺激胃的兴奋起到健胃作用,而中剂量时,使胃的兴奋加强,有止泻作用,而在大剂量时,则对胃的作用转化为抑制,起到泻下的作用。而药物对病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体的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如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药物作用的方式如从药物作用的范围来看分为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或吸收作用,前者发生在用药部位,后者药物进入血液循环运送到各组织器官而发生作用;如果从药物作用顺序或作用发生的原理来看,有药物进入机体与器官组织接触后首先或直接发生作用的直接作用或原发性作用,也有药物通过神经或体液的联系而间接发生作用的间接作用或继发性作用。按机体对药物直接反应的广泛性来看,可分为选择作用与一般原生质毒作用。由于机体各部位对于药物反应的敏感性不同,因此药物对机体的直接作用可以选择地发生在某些部位,这种现象叫药物的选择作用。药物选择作用的基础是各器官、组织的生化过程不同,越是机体高度分化的组织,其生化过程越复杂,被药物干涉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这种组织对于药物作用的敏感性也越高,如神经系统。尽管器官、组织生化过程各有其特性,但在某些环节上也有相同之处,因此许多药物除高度选择性外,对于机体的其他部位也可能有直接作用,特别当剂量增加时,所以药物的选择作用一般是相对的。化学治疗药物对于病原体具有比较高的选择作用,因而能在不毒害机体的浓度之下,干涉病原体的特殊的生化过程而发挥其疗效,这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病原体在寄主体内适应得越好,其生化过程就越接近于寄主的组织,杀灭就越困难,如寄生在寄主组织细胞内的病毒、寄生虫等。 药物的选择作用是由于它有能与某些组织细胞相结合的特异性结构,并具有对这些药物高度反应的部位,称为药物的作用点。机体各组织细胞或病原体都具有其生化过程的不同特点,构成了药物选择作用的物质基础。相反,有一些药物能够干涉各种动物组织细胞或病原体的原生质中最基本的生化过程,称一般原生质毒。 2.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1)副反应 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内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它是药物所固有的药物作用,也是药物因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所产生的。副反应一般较轻微,可预测。 (2)毒性反应 是指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蓄积过多导致药理作用的延伸和加重而产生对机体的危害性反应。毒性反应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反应范畴,在疾病防治时,增加药物的剂量或延长疗程的过量用药方法都有可能导致毒性反应。 (3)变态反应 也称为过敏反应,它是一类异常免疫反应。它的发生与用药的剂量无关,也不属于药物的固有药理作用,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变态反应的发生是因为过敏反应后引起的,它可能是来源于药物本身,也可能是药物中的杂质。 (4)继发反应 是指在应用药物治疗后而引起的一种不良后果,有时也被称作治疗矛盾。如在水产动物肠胃内有多种微生物寄生,这些菌群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而维持着一种共生平衡。如果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治疗水产动物疾病,则会使敏感的细菌被抑制,而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则大量繁殖,破坏了肠道中的微生态平衡,而引起了继发性感染,这又称为二重感染。 (5)后遗反应 指集中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值以下时残存的药理反应。 (6)停药反应 又称回跃反应,指停药后原有的疾病加剧的现象。 3.量效关系与量效曲线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种关系称之为量效关系,以纵坐标表示药物效应强度,横坐标表示药物剂量,可得到一条长尾S曲线,如改用对数剂量则得到对称的S曲线(图10-1),即为量效曲线。它们从量效的角度上阐明了药物的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药物作用的性质。 图10-1 典型量效关系曲线 量效曲线有几个特定位点: (1)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这个剂量称为阈剂量。 (2)在一定的范围内,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效应的增加是有一定极限的;此时的剂量称之为极量,药物反映出最大效能,它是药物的内在活性。 (3)量效曲线在对称点50%处斜率最大,对剂量的变化也最灵敏,可准确代表药物效应,此时的剂量即为半数有效量(ED50)。药物的安全指标常通过治疗指数(TI)表示,TI是TD50/ED50或TC50/EC50的比值(TD50、TC50分别代表半数中毒剂量和半数中毒浓度)。药物安全指标是ED95/TD50之间的距离,也称安全范围,其值越大越安全。 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1)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要通过体内的各种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结构是在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具有各种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或载体等。在细胞膜上还存在着贯穿膜内外的孔道。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大致可分为被动转运与主动转运两大类。被动转运:它是药物从高浓度侧经细胞膜向低浓度侧的转运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当两侧药物浓度差达到平衡时,药物停止转运。外源性的药物主要是以被动转运方式透过细胞膜。被动转运包括过滤和简单扩散。滤过是指直径小于膜孔道的一些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或渗透压差,被水携带到低压侧的过程。简单扩散是由于细胞膜具有类脂质特性,许多脂溶性的药物可以直接溶解于脂质,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而透过细胞膜,其速度与膜两侧浓度差的大小成正比例。主动转运:是需要消耗细胞能量(ATP);可逆浓度梯度透过细胞膜;依靠细胞膜中的载体进行转运;两种药物转运机制相同时,可出现竞争性抑制;多属内源性代谢物质的转运方式。 (2)吸收 这个过程是指用药部位运转到血液的过程。其吸收的快、慢、难、易受到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药物的浓度、给药途径、吸收面积以及局部血液速度等各因素的影响。 (3)分布 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向全身分布,这种分布有的是均匀的,也有的是不均匀的。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药物对不同屏障(如毛细血管壁、血脑、胎盘等)的透过作用、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以及生物膜两侧的pH差异与药物的解离度。 (4)代谢 多数药物在体内会经过氧化、还原、分解或结合等不同方式进行转化,使药理作用减弱或消失(也有少数药物会通过代谢而发挥作用)。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各种药酶在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5)排泄 排泄是药物的最终消失方式。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此外还有胆汁排泄、乳汁排泄、呼吸道排泄等。 2.血浆药物浓度与药时曲线 药物的效能决定于体内特别是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而血浆药物浓度是反映作用部位药物浓度(即药效强度)的重要指标。血浆药物浓度随着药物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以及药物在体内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当给药量较大、给药间隔时间较短以及吸收速度超过消除速度时,血浆药物浓度相应增高;反之,血浆药物浓度则降低。血浆药物浓度是确定给药合适剂量,规定合适给药间隔时间,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重要依据。在前面所述的量效关系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因素,就引出了时量关系或时效关系。以血药浓度或药效为纵坐标,给药后的时间为横坐标,即可得到药时曲线,或称为时效(量)曲线(图10-2)。 图10-2 典型的药时曲线 3.半衰期与用药方法 药时曲线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经代谢和排泄的总的消除过程。曲线在峰值浓度(Cmax)时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从给药时至峰值浓度时间称为达峰时间(Tpeak),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称为消除半衰期(T1/2或T1/2β),它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半衰期是个固定的数值,它不因血浆药物浓度的高低而改变,也不受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法的影响。为了维持比较稳定的有效血药浓度,给药间隔时间不宜超过药物半衰期,但为了避免药物的蓄积中毒,而给药间隔又不宜短于该药的半衰期。对于水产动物一般给药方法如下确定: (1)确定药物产生疗效所需最小量(即维持量)和该药的最小中毒浓度。 (2)血药浓度允许在维持量2倍范围内变动无毒性反应时,先服一个维持量2倍的初剂量。 (3)每隔1个半衰期再服1个维持量。 (4)根据防治要求确定适当给予剂量。对于个别半衰期特别短或特别长的药物,则必须采取另外的方式给药。如对半衰期很短,而安全浓度又较大的药物,可以在长于半衰期时间内大剂量给药,以使经数倍于半衰期的时间后,血浆中仍维持治疗浓度。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药物因素 (1)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的选择作用,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组织生化过程的特性有关。药物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化学结构特性,才能参与特定的组织生化过程并改变其机能活动。受体学说认为,只有那些化学结构相适应的药物才能与细胞的受体发生化学结合,从而影响药理作用的强度和时间。药物的药理性质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如应用氯乙烷所产生的局部麻醉作用,与氯乙烷在皮肤表面急速挥发,使局部组织急速寒冷有关,这是药物的物理性质与药理作用密切相关的例子。更多的药物参加机体组织的生化过程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具有重大意义,如重金属盐类能与蛋白质结合,使之沉淀,因而可以发生刺激、收敛或腐蚀作用。药物的理化性质不仅直接决定药理作用的质和量,并且也决定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与排泄等,从而间接地影响其作用。 同系物(主要结构相同,其中某些基团在同系列范围内加重或减轻者,称为同系物)的理化性质,随其化学结构的变化而有规律地改变,所以药物的作用最后还是决定于其化学结构。如对氨基苯甲酸是某些细菌的生长因素,磺胺类药物由于与其化学结构上的相似,能发生竞争性障碍,而表现其抑菌作用。 (2)药物的剂量 药物不同剂量产生的药物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愈高,作用也就愈强。当药物剂量过小时不能发挥作用,能产生作用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临床上应用的既可获得良好疗效而又较安全的剂量称为治疗量或常用量。药典对某些作用强烈、毒性较大的药物规定了它的极量,即达到最大的治疗作用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超过了即可能引起中毒即中毒量,剂量再大些可引起机体死亡,这个剂量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以实验动物测定药物的毒性时,多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 所谓半数致死量,是对多数动物投药后,所得出半数死亡的量。LD50是以半数动物死亡为标准测定的药物毒性的指标。同样,可以某项药效(如解热、麻醉等)在半数动物的出现为标准,求出半数有效量(ED50)。致死量越大,有效量越小,表明药物的安全度越高。以LD50/ED50作为药物的安全度指标,比值越大,安全度越高。这个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水生动物疾病防治上,内服药的剂量按体重计算,外用药按水的体积计算。不同的剂量不仅可以产生药物作用强度的变化,还能产生质的变化。一般用药应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这个范围称为安全范围,良好的药物应有较大的安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一般剂量增加,作用也增加,在具体应用时,药物的剂量必须灵活掌握,它随水生动物的种类、年龄、健康状况及环境因素(水温、pH、有机物含量等)而异。 (3)药物的协同作用和颉颃作用 协同作用 是指当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时,其作用比单用一种药物作用要大。协同作用又分为相加作用和增强作用。两种以上药物总的药效等于各药单用时药效总和,叫做相加作用;两种以上药物总的药效若大于各药单用时药效总和,叫做增强作用。协同作用在临床上有其特殊意义,尤其是增强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单用某个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反应。如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合并使用,可增强疗效数倍或数十倍。 颉颃作用 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后,由于各药作用相反,致使药效降低或抵消。颉颃作用常用于解除某一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与阿托品合用,甲氧氯普胺具有止吐作用,而阿托品为解痉药,这两个药物作用相互颉颃,同时服用减弱药效;应用碳酸氢钠可减少磺胺类药的毒副作用。 (4)配伍禁忌 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时,会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使药物产生沉淀或分解、结块、变色,从而影响药效,甚至失效或产生毒性。如硫黄、雄黄及其制剂中的砷,可以与酶的氨基酸分子的酸性基团形成不溶性沉淀,从而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酶的生物利用度,使疗效降低;维生素C要单独使用,不可与B族维生素同服,否则会减弱其他维生素的作用,还容易使维生素C受到氧化而减弱药效。 2.给药方法 (1)口服法 将药物或疫苗与水生动物喜吃的饲料,拌以黏合剂,制成适口的颗粒药饲投喂,杀灭体内的病原体或增强抗病力。投药前停食1~2天。对失去食欲的病鱼往往无效。因此,此法宜在发病季节前半个月开始投喂,预防效果比较理想。 (2)注射法 常用的注射法有腹腔注射和肌内注射。此法较口服法进入体内的药量准确,且吸收快、疗效好,用药量少,缺点是操作麻烦,费工费时。所以一般仅用于亲体和名贵种类的疾病治疗。目前疫苗免疫也采用此法。若采用金属连续注射器注射,可以提高工效,节省药液。 (3)挂袋法 在食场周围悬挂盛药的袋,形成一消毒区,当水生动物来摄食时达到消灭体外病原体的目的。所选用的药物及其用量,各养殖户可因地制宜,根据本地药物资源(包括中草药)、历年鱼病流行情况、食场大小、食场的水深及当时的水质和水温而灵活掌握。此法具有用药量少、方法简便、没有危险及副作用小等优点,但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能杀死食场附近水体中的病原体及常来吃食的水生动物体表的病原体)。因水生动物是自愿来摄食,所以,此法只适用于预防及疾病早期的治疗,水生动物必须有到食场来吃食的习惯及要求,同时药物最小有效浓度又必须低于水生动物的回避浓度,且这浓度须能保持不短于水生动物来吃食的时间,一般需持续挂药3天。 (4)药浴法 将水生动物集中在较小容器、较高浓度药液中进行短期强迫药浴,以杀灭体外病原体。此法也具有用药量少、方法简便、没有危险及副作用小等优点,但水体中的病原体不能杀灭,且为了治疗而专门拉网,既麻烦又易损伤水生动物,所以一般作为转池及运输前后消毒用。在流水池及换水方便的池塘,可采取降低水位、停止流水或减慢流速,全池遍洒药液,药浴一定时间后再恢复水位及流速。 (5)泼洒法 将药物充分溶解后,适量地加以稀释,再均匀地泼洒于整个养殖池,使池水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用于杀灭生物体外部及池水中的病原体。此法是治疗体外疾病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缺点是用药量较大,计算池水体积较麻烦(尤其当池的形状不规则,池底高低不平时),有些药会影响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用不慎还易发生药害事故。价格昂贵或毒性较强的药物,不宜采用全池泼洒法。 (6)浸沤法 此法一般适用于鱼病预防,简单易行,成本低。方法是在鱼池的上风头将药物成堆或分成数小堆在池水中浸沤,以此来杀灭鱼体外表及池水中的病原体。缺点是不能彻底杀灭病原体。 (7)涂抹法 将药物配制成较浓的药液或拌入凡士林制成软膏,涂抹在鱼体患病部位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但只适用于亲鱼和名贵品种鱼种疾病的治疗。该法用药量少、方便、安全、副作用小。涂抹时头部一定要向上,以防药液流入鳃,产生危险。 3.动物机体因素 (1)种属差异 虽然多数药物对各种水产动物一般都具有类似的作用,但因各种水产动物间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生化特点、进化程度不同,它们对同一种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均有差异。如中华鳖、中华绒螯蟹与鱼对生石灰的敏感性有着较大的区别;又如敌百虫,一般鱼类对它的耐受性较强,常用于杀灭寄生的吸虫与蠕虫,但淡水白鲳、鳜鱼和虾对其极为敏感,微量的敌百虫就会导致其死亡。 (2)生理差异 不同年龄、性别的水产动物对药物反应的差别很大。幼龄、老龄以及雌性的水产动物一般对药物比较敏感,除了体重的原因外,幼龄的水产动物体内酶活性较低或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而老龄的水产动物某些器官的机能退化,对药物的转化能力弱。此外,肥满度较丰的水产动物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强,这是因为一些脂溶性的药物较易贮集在脂肪组织中。 (3)个体差异 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同种动物中,有个别个体对药物特别敏感,这称为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包含量的差异和质的差异。产生个体差异原因较复杂,但其中很多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水产动物大部分是群体给药,因而个体差异常被忽略。 (4)机体的机能和病理状况 机体的机能状态能影响药物的作用。一般瘦弱、营养不良的水产动物和处在病理情况下的水产动物对药物比较敏感,如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或钙、镁等营养元素,可使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而导致药物的中毒。肝功能障碍时,对药物的转化能力降低,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而使得药物的作用加强和延长,还可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药物排泄发生障碍,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中毒;循环机能减退,会使药物的吸收、运转发生障碍,而影响药物的作用。 4.环境因素 (1)水温与湿度 药效一般与水温呈正相关,水温每升高10℃,药物的强度可提高一倍。但有的药物却相反,如溴氢菊酯,当水温在20℃以上,其强度要比20℃以下低得多。有些药物还与空气的湿度有关,如甲醛熏蒸,一般在20℃、相对湿度60%~80%下进行,如果温度低,湿度不够,则易聚合,失去杀菌力。 (2)有机物 水体中有机物的存在会影响某些药物的药效,如高锰酸钾、含氯消毒剂等。这是因为:①有机物在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阻碍其与病原体接触;②有机物与药物作用后形成溶解度比原来更低或杀菌、杀虫作用比原来更弱的化合物;形成的这种化合物又能在病原体(菌)周围起到机械保护作用;③有机物直接与药物作用,降低了药物的浓度。当然也有的药物,如碘或碘制剂,有机物对其影响则较小。 (3)酸碱度 酸性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四环素等抗菌药物,在碱性水体中作用减弱;而碱性药物(如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新洁尔灭)等,则随pH升高药效增强。酸碱度影响药物作用的原因是:①改变了药物的溶解度、解离度以及分子结构;②影响了病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4)溶氧 溶氧较高,水产动物对药物的耐受性增强;而当溶氧较低时,则易发生中毒现象。 (5)光照和季节 水产动物在白昼与黑夜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由于它们夜间比白天的反应弱,故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增强。同样夏季与冬季相比,夏季水产动物对药物较为敏感。 (6)群居 在拥挤的状况下,可大大增加药物的毒性。此外,捕捞、运输、换水等应激刺激,也能增加水产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 (7)病原体的状态和抵抗力 药物对其敏感细菌的不同状态,其药效也不尽相同,如青霉素对繁殖型细菌效果好,对生长型细菌差,抗寄生虫药往往只对成虫有效,而对幼虫效果却差。尤其是病原体若由于长期用药量不足等原因,产生了耐药性,药物就会失去疗效。 第三节 渔药的分类与剂型 一、渔药的定义和分类 1.抗微生物药 指通过内服或注射,杀灭或抑制体内病原微生物繁殖、生长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如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 2.杀虫驱虫药 指通过药浴或内服,杀死或驱除体外或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以及杀灭水体中有害无脊椎动物的药物。包括抗原虫药、抗蠕虫药和抗甲壳动物药等。 3.中草药 指为防治水产动植物疾病或改善养殖对象健康为目的而使用的经加工或未经加工的药用植物(或动物),又称天然药物。如大黄、穿心莲等。 4.消毒剂 以杀灭水体中的有害微生物(包括有害原生动物)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如漂白粉、高锰酸钾等。 5.环境改良剂 以改良养殖水域环境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底质改良剂、水质改良剂和生态条件改良剂等,如生石灰、沸石等。 6.代谢改善和强壮药 指以改善养殖对象机体代谢、增强机体体质、病后恢复、促进生长为目的而使用的药物。通常以饵料添加剂方式使用,如维C、磷酸酯、蛋氨酸等。 7.生物制品 通过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制成的药剂,通常有特殊功用。包括疫苗、免疫激活剂、某些激素、诊断试剂、生物水质净化剂等。 二、渔药的制剂与剂型 1.气体剂型 以气体为分散介质,即医药、兽药常用气雾剂。渔药的气体制剂常应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表、皮肤或创面给药。如臭氧、气态氯作为消毒剂应用于水族馆鱼病的防治,杀灭鱼体表、鳃上的病原体以及水中的部分微生物。 2.液体剂型 以液体为分散介质,是应用较广泛的剂型之一。在这个分散体系中,药物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分别以分子或离子、胶粒、颗粒、液滴等状态分散于液体介质中。液体药剂最常用的溶媒是水,另外还有乙醇、甘油和油类等。渔药中常用的液体剂型有:①溶液剂,为非挥发性化学药物的均匀澄清液体,可内服或外用,如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氨溶液等。②注射剂,又称针剂,是将药物制成的灭菌或无菌的溶液、混悬液、乳浊液或临用前配成的粉针剂等专供注入体内的一种制剂。③煎剂和浸剂,如槟榔煎剂、大黄浸剂等。④乳剂,是用油、脂或石油产品等加乳化剂(通常为树脂如阿拉伯树胶等)在水中乳化而成的乳状悬浊液,制作良好的乳剂。渔药乳剂作杀虫剂使用,也有用作处理池塘用水或添加到饲料中供口服。此外,尚有一些液体制剂,如酊剂、芳香水剂、搽剂、醑剂等在渔药也有应用。 3.半固体剂型 主要有两种:①软膏剂,是将药物均匀地加入到适宜的基质中,制成一种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剂型,在体表皮肤或创面上容易涂布,如四环素软膏、挥发性黏膏(用于覆盖病鱼的淋巴囊肿病)。②糊剂,为一种含较大量粉末成分(超过25%以上)的制剂。通常有两类。一类为油脂性糊剂,多用植物油等为基质,将脂溶性维生素溶于基质中,然后与一定量的亲水性固体粉末均匀混合,制成软硬适中的半固体药饵,用于喂饲;另一类为水溶性糊剂,渔药上常用淀粉,加水、加温先制成糊状物,然后将药物(如磺胺脒粉末、捣烂的大蒜泥等)均匀混合其中,再将这些含有药物的半固体糊状物黏附于草料上供投喂,用于预防和治疗草食性鱼类的内脏病。 4.固体剂型 这是渔药中最常见的剂型,有以下几种:①散剂,又称粉剂,常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粉剂可以是由分子、离子聚集而成的固体微细粒子的集合体,也可以是由块状固体或结晶体粉碎而成,其大小范围在0.1~100微米(直径)。它主要供外用或内服,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②片剂,是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加压制成的分剂量圆片状剂型。有的片剂其外还有一层衣膜,称为包衣片。片剂的赋形剂,又称之为辅料。辅料的理化性质必须稳定,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对水产动物体无害,来源广、成本低。最常用的辅料是淀粉和糊精。渔药常见的片剂有漂粉精(次氯酸钙)片、三氯异氰尿酸片等,主要用作水处理。③颗粒剂,它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主要是基础饲料原料)制成颗粒状内服制剂,特别适用于吞食性鱼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颗粒剂类同于兽药中的丸剂,通常又将之称为药饵。④微囊剂,它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微型胶囊。如微囊大蒜素,维生素C微囊等。随着微囊化技术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它将在渔药开发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药物的保存 1.易潮解的药物 系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能自行溶解的药物。如氯化钠、碘化钾、葡萄糖等。这些药物应装入密封的瓶内,放在干燥处保存。 2.易风化的药物 系指含有结晶水的药物,露置在干燥空气中会变成不透明或干燥的粉末。如硫酸镁、硫酸铜这类药物除密封外,还需放在适宜温度处保存。 3.易光化的药物 系指受阳光照射后,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的药物,如维生素、盐酸肾上腺素等。这类药物应置于有色瓶中或包装盒(袋)内衬有黑色纸包装,并放在阴暗处保存。 4.易氧化的药物 系指易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而变质的药物。如维生素A、亚铁盐等。这类药物需严密包装,放在阴暗处保存。 5.易碳酸化的药物 系指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化合而变质的药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这类药物也应严密包装,放在阴暗处保存。 6.不能置于常温下的药物 系指在常温下易变质的药物。如疫苗、血清、动物制品等。这类药品放在冰箱或冷库中保存。 四、药品批号及有效期 1.药品的批号 药厂在生产药品时,将同一批加工的药品用一个批号来表示。批号表示生产日期和批次,根据批号可推算出该批药品有效期和存放时间的长短。 批号一般以6位数表示,前2位数表示年份,中间2位数表示月份,最后2位数表示日期。如批号“040319”即2004年3月19日生产的药品,也有在6位数后面加一短线和数字,表示同一日生产批数。如“040322-6”,即2004年3月22日第6小批产品。 2.有效期与失效期 (1)只标明有效期 如“有效期2003年12月”,即可使用到2003年12月31日为止。 (2)只标明失效期 如“失效期2003年10月”,即可使用到2003年10月31日为止。 (3)标明批号及有效期 可以批号推算出有效期限,如批号“011021”有效期2年,即可使用到2003年10月21日为止。 因此,在购买和使用药物时,必须注意其有效期与失效期,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第四节 常用药物 一、抗微生物类药物 (一)青霉素 青霉素是青霉菌的代谢产物,一种含有氮和硫的有机酸,以钠盐或钾盐形式被提取,通用名为青霉素钠或青霉素钾分子式为C16H17N2NaO4S或C16H17-N2KO4S。有F、G、X、K等几种结构型,性质相似,但效果不一,其中以G型为最强,最常用的是结晶青霉素G,又称苄青霉素或苄青霉素钠盐或苄青霉素G钾盐或盘尼西林。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有特异臭,有吸湿性。易溶于水、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溶液,在乙醇中溶解,在脂肪油或液状石蜡中不溶。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易失效,遇酸、碱、氧化剂等迅速失效。本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包括球菌和杆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本品对细菌的作用是杀菌作用,对繁殖期细菌、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细菌、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弱。本品宜现配现用,贮存于阴凉处,当日用完;禁与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碘酊、高锰酸钾、过氧化氢、高浓度的甘油或酒精混用。对革兰阳性菌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国际单位/毫升以下,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最低有效浓度则需5~10国际单位/毫升。青霉素常用“国际单位”作为药物剂量单位,1毫克纯青霉素G含1660国际单位。针剂有20万国际单位/瓶、40万国际单位/瓶、80万国际单位/瓶三种规格。青霉素最大的特点是毒性极低,与链霉素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增强其抗菌效果,可以用来防治鱼疖疮病、鳗赤鳍病,对虾肠道细菌病、三角帆蚌细菌病,与链霉素合用,防治亲鱼产后细菌性感染、打印病等。 (二)氨苄青霉素 又名氨比西林、氨苄青。分子式为C16H19O4N3S·3H2O。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在水中微溶,其水溶液置室温中逐渐变黄,产生浑浊,效价逐渐下降。在氯仿、乙醚或不挥发油中不溶,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中溶解。对酸稳定,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失效。本品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口服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本品突出之处是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无效。配合使用维生素C可增效,和氨基糖苷抗生素合用对肠球菌有协同作用。本品宜现配现用,贮存于阴凉处,当日用完;禁与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碘酊、高锰酸钾、过氧化氢、高浓度的甘油或酒精混用。本品主要用于防治亲鱼产后感染及鱼类结节症。 (三)土霉素 又名氧四环素、地霉素。分子式为C22H24O9N2·H2O。是龟裂链丝菌的代谢产物。本品为灰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熔点181~182℃。在空气中稳定,在强阳光下色变深。微有引湿性,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稀盐酸溶液。其饱和水溶液pH为6.6,在pH2以下的溶液中变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很快被破坏。盐酸土霉素分子式为C22H24O9N2·HCl,基本性质同土霉素,有吸湿性,易溶于水,1%水溶液pH约为2.5。本品为广谱抗生素,抗菌力较强,对立克次体、若干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原虫、螺旋体、支原体均有效,对病毒、真菌及绿脓杆菌无效。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本品对鱼类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1~10.0微克/毫升,多数为0.31~1.25微克/毫升。其毒性比四环素小。但由于本品价格比较便宜,应用广泛,近年来细菌对土霉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疗效降低;本品使用时应注意:①铝、镁离子可和四环素形成络合物而影响吸收,因此,在海水中运用此药会降低抗菌活性。②卤素、碳酸氢钠、凝胶可影响本品吸收。③本品需遮光保存,避免与碱性物质合用。④与青霉素合用,会抑制青霉素的杀菌作用。本品可用来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如鱼类暴发性败血症、肠炎病、弧菌病等;用于防治虾、蟹、蚌、牛蛙等细菌性疾病,如对虾烂眼病、红腿病、河蟹水肿病、烂肢病、牛蛙胃肠炎、鳖腐皮病、赤斑病等。 (四)链霉素 分子式为C21H39N7O12。是链丝菌的代谢产物,链霉素经氢化后成双氢链霉素。临床上常用的是它的硫酸盐——硫酸链霉素,其分子式为(C21H39N7O12)2·3H2SO4。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颗粒,无臭,味微苦。有引湿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氯仿和乙醚中不溶。性质较稳定,干燥粉末贮藏在30℃以下2年有效;25%的水溶液pH为4.5~7.0,性质较稳定,在室温下可保存1周有效,如置冰箱中可保持一年。在pH3以下或pH8以上,或25℃以上时易失效,此外,遇氧化剂或还原剂时易失效,本品放置后变成淡黄色,一般不影响质量。宜密封干燥处保存。本品是一种高效抗生素,其抗菌谱较青霉素广,是有效的抗结核病药。对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抗酸性细菌有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不如青霉素。本品在低浓度时有抑菌作用,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128微克/毫升。链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入菌细胞后,通过扰乱遗传密码破坏菌体蛋白的合成而起到抗菌作用;同时还可影响原生质膜。细菌与链霉素经常接触后极易产生耐药菌株,产生的方式为跃进式。且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其他抗生素有交叉耐药性。本品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肾脏,也有一部分从胆汁中排出,可用于防治鱼类受伤后感染、疖疮病、弧菌病、产后感染、海水鱼类结节症;牛蛙细菌性疾病;鳖红脖子病、赤斑病、疥疮病;对虾丝状细菌病和肠道细菌病等。 (五)四环素 分子式为C22H24N2O8。临床上常用的为盐酸四环素(Hydrochloride,Achromycin),分子式为C22H24N2O8·HCl。本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有引湿性。熔点170~175℃。在空气中稳定,暴露于阳光下颜色变深。微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及乙醚,易溶于稀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在pH小于2的溶液中效价降低,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失效。盐酸四环素基本性状与四环素相似,但它易溶于水。本品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原虫、螺旋体及支原体均有效,对病毒、真菌及绿脓杆菌无效。本品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和青霉素类接近,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和氯霉素相似。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对鱼类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点状气单胞菌为0.8微克/毫升,鳗弧菌为1.25微克/毫升。与增效磺胺合用有协同作用。本品在使用时应注意:①易与铝、镁离子形成络合物而影响本品吸收。②卤素、碳酸氢钠、凝胶可影响本品吸收。③需遮光保存,避免与碱性物质合用。④与青霉素合用,会抑制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用于防治鱼类溃疡病、赤皮病;鳗红点病、赤鳍病、爱德华氏病;海水鱼类结节症;牛蛙细菌性疾病;对虾弧菌病等。 (六)金霉素 又名氯四环素。分子式为C22H23O8N2Cl。水产常用的为盐酸金霉素(Aureo-mycin,Hydrochloride),分子式C22H23O8N2Cl·HCl。本品为金黄色或黄色结晶,无臭,味苦。极微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丁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和丙酮。在空气中比较稳定,遇光色渐变暗。在碱性溶液中迅速失效。本品对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作用略次于青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略次于氯霉素,而对大型病毒的作用较其他抗生素强。多数鱼类病原菌如点状气单胞菌、柱状粒球黏细菌、灭鲑气单胞菌、鳗弧菌、鳗致死副大肠杆菌等对金霉素高度敏感,其敏感范围为0.2~3.2微克/毫升。若使用高剂量(130微克/毫升浓度)治疗鱼病,往往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原因可能是杀灭了肠道中合成维生素的细菌,而引起维生素缺乏症,故高浓度杀菌,连续使用的时间不宜超过两日,低浓度抑菌最多不超过4日。本品在水中可持续较长时间的药效,因此适用于浸洗法。本品忌碱性物质,不宜接触金属器具;内服时避免与含钙、镁、铝、铁等的药物及含钙量高的饲料配伍使用;对游离氯很敏感,水中游离氯含量为1~4微克/米3时,它会在1小时内失效;需遮光、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处,最好冷藏。可用于防治鱼类弧菌病、气单胞菌病和粒球黏菌病等细菌性疾病。 (七)甲矾霉素(TP) 分子式为C12H15O5NSCl2,为氯霉素的甲磺酰同系物,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对光、热稳定。水中溶解度为10%,溶于甲醇,微溶于丙酮,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和苯。抗菌谱与氯霉素基本相同。体外抗菌作用较氯霉素弱,在体内由于本品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也不与血浆结合,故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品与氯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但某些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仍可对甲矾霉素敏感。本品不产生再生障碍贫血,但可抑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程度比氯霉素弱。可用于防治海水鱼类的类结节症、弧菌病等。 (八)氟苯尼考 又名氟甲矾霉素。本品属氯霉素类抗生素,系甲矾霉素的单氟衍生物,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极微溶于水,溶于甲醇,极微溶于氯仿,略溶于冰醋酸,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易溶解,本品属动物专用的广谱抗生素。抗菌谱与氯霉素相似,但抗菌活性优于氯霉素和甲矾霉素,且内服及注射时吸收快,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血药浓度。本品不引起骨髓抑制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市场有售氟苯尼考注射液及含量为10%的氟苯尼考粉剂。长期使用本品(超过10天)易引起鱼类厌食及死亡。可用于防治牙鲆细菌性腹水病等细菌性疾病。 (九)强力霉素 又名脱氧土霉素、多西环素。分子式为C12H24N2O8。本品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氯仿中几乎不溶。强力霉素的盐酸半醇与半水合物为盐酸强力霉素。本品是一种长效、高效、广谱的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同四环素、土霉素相似,作用比四环素、土霉素强2~10倍。本品除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作用外,还可抑制立克次氏体、阿米巴原虫等生长,部分对四环素、土霉素耐药的金葡菌,对本品仍然敏感有效。血浓度维持有效水平较四环素、土霉素长久。四环素类药抗菌活性从强至弱顺序为:二甲胺四环素、强力霉素、甲烯土霉素、金霉素、去甲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含钙、镁、铝、铁等离子的物质及抗酸剂等可影响此药的吸收,应避免合用;本品有吸湿性,需遮光、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可用于防治鱼类溃疡病、弧菌病等细菌性疾病;牛蛙细菌性疾病;鳖细菌性疾病等。 (十)庆大霉素 又名正泰霉素。分子式为C17~18H34~36N4O7。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有引湿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丙酮、氯仿或乙醚中不溶。对光、热、空气及不同pH溶液均稳定。本品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效果比对革兰氏阳性菌强,抗菌谱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基本相同,但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金葡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明显较强,对链球菌有中等抗菌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本品和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黏菌素等均有协同作用。内服不易吸收。在鲤鱼体内口服吸收良好,且在体内作用时间长。抗菌作用受pH的影响较大,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在pH8.5时的抗菌效力比pH5.0时约强100倍,与碳酸氢钠合用可显著提高药效;不可与两性霉素B、肝素钠、邻氯青霉素等配伍使用,因均可引起本品溶液沉淀;与羧苄青霉素钠不能同时使用,应分别注射。口服、药浴给药,可用于防治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等;牛蛙红腿病、烂皮病等;鳖细菌性疾病等。 (十一)制霉菌素 分子式为C47H74O17N。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有类似谷物气味,有吸湿性。性质不稳定,遇光、热、氧、水分、酸、碱等物质易变质失效。难溶于水,不溶于氯仿、丙酮、乙醚,微溶于甲醇、乙醇。水溶液呈中性,极不稳定,在37℃时储存一周,其效价可损失50%;其多聚醛钠盐,易溶于水,剂型为糖衣片,有10万单位/片,25万单位/片,50万单位/片三种规格。制霉菌素的抗真菌机理主要是与真菌原生质膜上的固醇类结合,而使原生质膜破坏,导致菌体内容物外漏而死亡。每立方米水用2000万单位配成药液全池泼洒,每日一次,连续5~7次,可治疗感染初期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对虾镰刀菌及其他真菌病和聚缩虫病。真菌是寄生在虾体组织内,外用药需很高浓度,内服多数病虾已失去食欲,故效果并不明显。 (十二)磺胺嘧啶 又名SD、磺胺哒嗪。分子式为C10H10N4O2S。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溶于沸水,几乎不溶于氯仿、乙醚。在氢氧化钠试液或氨试液中易溶,在稀盐酸中溶解。遇光色渐变暗。本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吸收快,排泄较慢,有效浓度可维持较长时间,属中效磺胺,半衰期为17小时。副作用和毒性小。与普鲁卡因、丁卡因、可卡因及阿米洛卡因配伍抗菌效果减弱,与甲苯磺丁脲、苯妥英、甲氧苄氨嘧啶配伍抗菌效果增强。与碳酸氢钠并用可增加排泄吸收,可降低对肾脏的不良反应,减少结晶析出及对胃肠道的刺激。内服给药,可用于防治赤皮病、竖鳞病、链球菌病、鳗弧菌病、海水鱼腹部胀满病等。 (十三)磺胺甲基嘧啶 又名SM1。分子式为C11H12N4O2S。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微溶于乙醚和氯仿,极难溶于水,易溶于稀盐酸、氢氧化钠或氨溶液。其钠盐——磺胺甲基嘧啶钠易溶于水。遇光色渐变暗。本品抗菌作用与磺胺嘧啶相似,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属中效磺胺,半衰期为17小时。国外常与磺胺脒合用。毒副反应较大,易损害肾脏。本品须遮光密封保存;口服时最好服用等量的碳酸氢钠。内服给药,可用于治疗鱼类疖疮病、弧菌病、竖鳞病等。 (十四)磺胺二甲嘧啶 又名SM2。分子式为C12H14N4O2S。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乙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醚中几乎不溶,易溶于稀盐酸、稀碱溶液,其钠盐易溶于水。遇光色渐变深,需遮光贮存。本品毒性低,但抗菌作用较弱,抗菌作用与磺胺嘧啶相似,吸收较迅速,排泄快,属短效磺胺,半衰期为7小时。不易引起肾脏损害。本品有抗球虫作用。内服给药,可用于治疗鱼类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观赏鱼竖鳞病等。 (十五)磺胺二甲异唑 又名SIZ、磺胺异唑、菌得清。分子式为C11H13N3O3S。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苦。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中溶解。遇光易氧化变质,需遮光贮存。本品抗菌作用与磺胺嘧啶相似或较强,抗菌活性在常用磺胺药中居第3位,次于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磺胺甲基唑。吸收和排泄均快,属短效磺胺,半衰期为7.8小时。本品乙酰化率低,不易析出结晶,不需同服碳酸氢钠。内服给药或肌肉、腹腔注射给药,可用于治疗鱼类赤皮病、白皮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弧菌病、疖疮病、竖鳞病及亲鱼产后炎症。 (十六)磺胺甲基异唑 又名SMZ、新诺明、新明磺。分子式为C10H11N3O3S。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稀盐酸中易溶解,在氢氧化钠或氨溶液中易溶。属中效磺胺,半衰期为12小时。本品为磺胺嘧啶的同系物,其抗菌作用与磺胺嘧啶基本相似。本品与抗菌增效剂合用,抗菌作用可增加数倍至数十倍,疗效近似氯霉素、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又不像四环素那样容易引起二重感染,是一种较理想的抗菌药物。常使用SMZ-TMP复方制剂,又称复方新诺明。本品大剂量应用宜与碳酸氢钠同服,既可增加其排泄,又可增加其吸收,还能降低对肾脏的不良反应,以及减少对肠道的刺激;不能与酸性药物同服,如维生素C等。内服给药,可用于治疗鱼类多种细菌性疾病,如肠炎病、赤皮病、疖疮病、暴发性出血病等,以及鳖红脖子病、白板病等。 (十七)磺胺间二甲氧嘧啶 又名SDM、磺胺二甲氧嘧啶。分子式为C12H14O4N4S。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无臭。难溶于水,溶于乙醇,微溶于乙醚和氯仿,溶于稀盐酸、强碱和碳酸钠溶液。其钠盐溶于水。本品抗菌作用较强,与磺胺嘧啶相似。口服吸收快,排泄慢,血浆浓度高,有效血浓度维持时间长,属长效磺胺。毒性小,副作用少。本品需遮光、密封保存。口服给药,可用于防治鱼类烂鳃病、赤皮病、白皮病、白皮白嘴病、疖疮病、竖鳞病、弧菌病、鳗赤鳍病等。 (十八)磺胺间甲氧嘧啶 又名SMM、制菌磺、DS-36。分子式为C11H12N4O3S。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几乎无味。在丙酮中略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易溶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遇光色渐变暗,需遮光、密封保存。本品抗菌作用为磺胺药中最强的,口服后吸收良好,血药浓度高,维持时间长,是一种较好的长效磺胺,本品较少引起泌尿道损害。与氯磺丙脲配伍,抗菌效果增强。本品口服给药,可用于防治鱼类烂鳃病、赤皮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疖疮病、竖鳞病、弧菌病、鳗赤鳍病等。 (十九)周效磺胺 又名SDM、磺胺多辛。分子式为C12H14N4O4S。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味微苦。在丙酮中略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其钠盐溶于水。遇光色渐变深,需遮光保存。本品抗菌作用较弱,但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为超长效磺胺,故称之为周效磺胺。内服给药,可用于防治鲤、鲫、金鱼、罗非鱼、白鲢的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竖鳞病等。 (二十)甲氧苄氨嘧啶 又名TMP、三甲氧苄氨嘧啶。分子式为C14H18N4O3。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氯仿中略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乙醚。在冰醋酸中易溶。本品为广谱抗菌药物,其抗菌机制与磺胺药相似。本品很少单独使用,主要作为一种抗菌增效剂与磺胺药物或其他抗生素合用,可使磺胺药物的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同时耐药性也因此可延缓或减少。TMP和DVD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断四氢叶酸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而磺胺药类则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因此若两类药合用,可使细菌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使抗菌作用提高数倍、数十倍。常用者有SD+TMP,SMD+TMP,SMM+TMP等。本品与磺胺甲基异唑合用即复方新诺明。与四环素、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等抗生素合用时抗菌效果明显增强;单独使用,细菌很易产生耐药性;与磺胺及其他抗菌药物的配比一般为1∶4~5。本品需遮光保存。用量参照磺胺类药物及其他抗生素的用量。防治对象及病症参照磺胺类药物。 (二十一)二甲氧苄氨嘧啶 又名DVD、敌菌净。分子式为C13H16N4O2。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微溶,在氯仿中略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盐酸和冰醋酸中易溶,在稀盐酸中微溶。抗菌作用与甲氧苄氨嘧啶相同,内服吸收比甲氧苄氨嘧啶差,血药浓度比甲氧苄氨嘧啶小,在胃肠道中保持较高浓度。因此,肠道抗菌作用比甲氧苄氨嘧啶强。为磺胺药的增效剂。本品需遮光密闭保存。用量参照磺胺类药物及其他抗生素的用量,与磺胺的配比一般为1∶4~5。防治对象及病症参照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磺胺(对氨苯磺酰胺)的衍生物,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德国于1932年首次合成。磺胺类具有广谱抗菌性,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有抑制作用,而没有杀菌能力,仅为机体自身歼灭微生物病原体创造条件。其抑菌机制是磺胺的基本结构与细菌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结构很相似,而PABA是某些酶必需的物质——叶酸的组成部分,由于磺胺取代PABA而破坏了细菌的酶系统,因此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磺胺类对少数真菌(如放线菌)及某些病毒(如砂眼病毒)亦有抑制作用。个别磺胺类如磺胺喹啉、磺胺6-甲氧嘧啶还能有选择性地抑制某些原虫,磺胺类的质量稳定,可长期贮存不会变质,且用量少,毒性低,但一旦某些细菌产生抗药性,即使加大数倍剂量也无疗效。磺胺类药物24小时浸溶半致死浓度一般均超过100毫克/升以上,其24小时浸溶安全浓度一般在10毫克/升左右。内服磺胺药物,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大部分保持游离形式进入肝中,然后通过肝脏乙酰辅酶的作用产生乙酰磺的代谢产物,该产物降低了药物的溶解度,易使其产生沉淀,难于排出体外,因此如果连续过量投喂,会使肝、肾等器官负荷过重而带来不良的反应,如产生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急性及亚急性溶血性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磺胺药物的使用必须给予充足的剂量和一定的疗程,以维持血液中的有效浓度。用量不足或停药过早不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面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用时注意,一般第一次剂量加倍,以便迅速达到有效血浓度,第二日后半量维持,待症状消退后再继续以半量治疗两三日,以免复发。细菌对磺胺药物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并且对各种磺胺药物具有交叉耐药性,但耐磺胺药物的细菌对其他化学药物(抗菌药物)则依旧敏感。因此,多次使用时,可与其他药物交叉使用。 (二十二)萘啶酸 又名NA、萘啶酮酸,分子式为C12H12N2O3。本品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微苦。在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极微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在碱、酸类溶液中极稳定。本品为第1代喹诺酮类药,其抗菌谱窄,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绿脓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无抗菌作用。细菌对本品极易产生耐药性,不宜单独使用。口服易吸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组织中浓度低,故用于全身感染无效。对嗜水气单胞菌、水肿气单胞菌、点状气单胞菌、灭鲑气单胞菌、鳗弧菌等鱼类病原菌MIC的分布高峰为0.2微克/毫升。本品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黏菌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与呋喃妥因有颉颃作用,不宜同用。本品对鳗鱼的口服急性毒性LD50在2000毫克/千克以上,药浴急性毒性24小时TLm为500~700毫克/升水体,48小时为300~500毫克/升水体。本品可拌饵投喂或药溶浸洗,用以防治鲤、鲫的溃疡病、疖疮病等。鲑鳟弧菌病等。 (二十三)喹酸 又名OA、奥基索林酸。分子式为C13H11NO5。本品为白色或黄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甲醇和无水乙醇,极难溶于氯仿,难溶于二甲替甲酰胺。不吸潮,对热、湿、光稳定。本品为第2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抗革兰氏阴性菌,抗菌谱较萘啶酸广,其抗菌效力强于萘啶酸,与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对灭鲑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等鱼类病原菌有相当强的抗菌活性,其MIC为0.02~0.09微克/毫升。碱性环境下需加大药量。口服给药,可用于防治鳗赤鳍病、红点病等;鳟鱼疖疮病、弧菌病等。香鱼气单胞菌病;鱼类结节病等,本品在鱼出池前25日应停用,否则残留量超标。 (二十四)氟哌酸 又名诺氟沙星。分子式为C16H18FN3O3。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遇光色渐变深。在水或乙醇中极微溶解,在醋酸、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易溶。本品为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它迅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杀灭细菌,且对细胞壁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因而其杀菌作用更加增强。本品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鱼类病原菌都具有高度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为0.063~0.78微克/毫升。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同类药物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性。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大多数菌株的抗菌作用比萘啶酸强,且强于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快而强。本品应避免与制酸药同时配伍服用。本品与氯霉素和利福平有颉颃作用。与β-内酰胺抗生素合用呈协同作用。口服给药,可用于防治多种海、淡水鱼类及鳖、虾等养殖品种的多种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赤皮病、肠炎、打印病、溃疡病、细菌性败血症、弧菌病、爱德华氏菌病,斑点叉尾肠道败血症等。 喹诺酮类药物发现仅30余年时间,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A亚基,阻断DNA的复制,从而杀灭细菌,这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性小等优点,是可以与“头孢”类(先锋霉素)相媲美的药物。 二、杀虫驱虫药物 (一)敌百虫 为有机磷杀虫药。分子式为C4H8O4Cl3P。纯品为白色晶体,无臭;粗制品为淡黄白色石蜡状固体,具有氯醛的特异臭味。溶于水,其水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成敌敌畏而使毒性增加十多倍。敌百虫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将胆碱酯酶的活性点磷酸化而抑制其活性,使神经机能停止而杀死昆虫、甲壳类等。敌百虫为低毒、残留量较少、残留时间较短的杀虫药,广泛用于治疗体外寄生甲壳动物、单殖吸虫及肠内寄生的部分蠕虫病等。此外,还可杀灭水体中的剑水溞及水蜈蚣。与面碱(碳酸钠)合用有增效作用,其混合比例为1∶0.6。与硫酸亚铁合用(1∶0.6)有协同作用。使用时添加1%~7%PHC(吡尔啶)有机增效剂,其增效倍数可达1.5倍。需密封、遮光、干燥处保存;忌用金属容器盛装溶解。本品除与面碱合用外,不得与其他碱性药物合用。目前我国有90%、80%的晶体可溶性敌百虫,25%油剂敌百虫和5%粉剂敌百虫。本品一般全池泼洒或浸洗给药;内服给药时易引起死亡,需特别注意。 (二)硫双二氯酚 又名别丁。分子式为C12H6Cl4O2S。本品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酚臭;熔点188℃。极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0.3%),能溶于脂肪油、丙酮、乙醚和稀碱溶液等,需避光保存,毒性较低。本品是治疗人、畜绦虫病,肝、肺吸虫病的特效药。外用可驱除和杀灭鱼、河鲀等鳃上和体表的寄生单殖吸虫,内服可驱除香鱼等体内的寄生绦虫。 (三)甲苯咪唑 又名甲苯达唑。分子式为C16H13N3O3。为人工合成的苯并咪唑类广谱驱虫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抗肠蠕虫药。本品对指环虫、拟指环虫、三代虫等有快速杀灭作用。它不但能驱除成虫、幼虫,且能抑制虫卵发育。需遮光密封保存。日本鳗慎用。 (四)丙硫咪唑 又称阿苯达唑。分子式为C12H15N3O2S。本品为白色或浅粉红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涩。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和氯仿,溶于甲醇、乙醇、醋酸等多种有机溶剂,微溶于热稀盐酸。本品可驱杀寄生在鱼类肠道中的绦虫,其驱虫率可达95.5%以上。需遮光密封保存。投药量达不到有效给药量,只能驱除部分虫体。本品内服给药,用于治疗九江头槽绦虫病、孢子虫病、鳗居线虫病、黄鳝肠道寄生虫病等。 (五)吡喹酮 分子式为C19H24N2O2。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有特殊臭味,味微苦。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易溶于氯仿、二甲亚砜。本品为国内外20世纪70年代合成的一种新的广谱驱虫药,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对多种绦虫的成虫及幼虫都有良好的作用。与别丁合用效果更佳。需遮光密闭保存。内服给药用于治疗鱼类绦虫病及鲤碘孢虫病。 (六)盐酸左旋咪唑 又名左咪唑、左噻咪唑。分子式为C11H12N2S·HCl。本品为白色或类黄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丙酮中微溶。在碱性水溶液中易分解失效。本品为广谱、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人畜两用的驱虫药。本品副作用较低,并且还是一种新型免疫刺激剂,能增加细胞免疫功能。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拟胆碱样作用,兴奋虫体神经节,产生持续性肌收缩,继而麻痹,然后排出体外。应密闭保存。本品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内服给药治疗鱼类孢子虫病。 (七)四氯化碳 又名四氯甲烷。分子式为CCl4。本品为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味甜。极微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石油醚和多数挥发油等混溶。有毒。不易燃,见光缓慢分解。本品对消化道寄生虫长棘吻虫有很强的驱除作用。需遮光密闭冷暗处保存。由于本品有毒,使用时应特别注意。本品内服给药,用于治疗鲤鱼棘头虫病。 (八)盐酸氯苯胍 分子式为C15H13Cl2N5·HCl。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有苦味。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乙醚。本品为广谱、高效、低毒抗球虫药。需遮光保存。食用鱼使用本品7天后才能上市。本品可与磺胺嘧啶合用,可提高疗效。内服给药,用于治疗鱼类孢子虫病。 三、中草药 (一)板蓝根 又名大蓝根、大青根。本品以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入药。药材呈细长圆柱形,稍扭曲,长10~30厘米,直径0.5~1厘米。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横生皮孔,并有支根或支根痕、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性苦、寒。本品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其煎剂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根的丙酮提取物也有抑菌作用。本品对多种细菌及病毒均有良好的效果。对鳃腺炎效果良好。内服及全池泼洒以防治暴发性出血症、烂鳃病、肠炎病以及多种病毒性疾病和鳖腮腺炎病。 图10-3 菘蓝 (二)生姜 本品以姜科植物的根茎入药。生姜为扁平不规则块状,指状分支,长4~8厘米,厚1~3米。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支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性味辛、微温。本品具发热、散寒、止呕、开痰、止咳、温胃等功效。其水煎剂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内服可增强食欲。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治疗赤皮病、白头白嘴病、小瓜虫病等。 (三)辣蓼 又名辣蓼草、刺蓼。本品以蓼科植物辣蓼的全草入药。其为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叶互生,具短柄,叶片广披针形,长3~11厘米,宽0.6~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和中脉疏被短粗状毛,叶面深绿色,有V形黑斑,托叶鞘薄膜质,鞘长11~16厘米,口缘生长粗而密的刺毛。穗状花序腋生或生于枝端,花梗细长,下垂,花被5裂,淡红色,雄蕊7~8个,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有3棱。性味辛、温,无毒。其全草及根含挥发油、鞣质、黄酮类、蒽醌衍生物及蓼酸。本品具解毒、杀虫、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煎剂20%~80%对各种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流浸膏及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内服用以防治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等。 图10-4 辣蓼 (四)大蒜 本品以百合科葱属植物,蒜的鳞茎入药。鳞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外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被,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茎周围,每一个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可见到白色的鳞瓣。性辛、辣、温,无毒。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辣素性质不稳定,遇热易失效,室温下存放两日即失效,遇碱也易失效,但不受稀酸影响。大蒜素目前已可人工合成,其合成物主要成分为三硫异丙烯,纯大蒜素为油状液体。一般鱼用为含大蒜素10%~50%粉剂。本品具杀虫消积、解毒消痛、消食、杀菌止痢等功效。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多种真菌及某些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大蒜素在4~10毫克/升的浓度有抑菌作用。内服后促进肠蠕动,有增强食欲之功效。内服给药用以防治细菌性肠炎病、暴发性出血症及健胃助消化作用,浸洗可防治竖鳞病及杀灭某些原虫。 (五)铁苋菜 又名人苋、撮斗撮金珠、蚌壳草、藏珠草。本品以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入药。本品为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自根茎处作须状分出,茎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长约30厘米,密被白色毛,质坚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中间有疏松的白色髓部或已变空洞。性苦、涩、凉,无毒。全草含有铁苋菜碱。本品具收效止血、清热利湿、消热解毒等功效。铁苋菜水煎剂在体外对几种常见的痢疾杆菌都有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贺氏痢疾杆菌的效果更好。在稀释度为1∶256时,不但有抑菌效力,而且有杀菌作用。铁苋菜醇提取物同样有抗菌作用。常与地锦草、辣蓼合用。内服给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用以防治鱼类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等。 图10-5 铁苋菜 (六)马齿苋 又名酱板菜、马齿菜、猪母菜、长寿菜、马蛇子菜。本品以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入药。本品多皱缩卷曲,常结成团。茎圆柱形,长可达30厘米,宽0.1~0.2厘米,表面黄褐色,有明显纵沟纹。叶对生或互生,易破碎,完整叶片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叶绿褐色,先端钝平或微缺,全缘。花小,3~5朵生于枝端,花瓣5,黄色。蒴果圆锥形,长约5毫米,内含多数细小种子。性味酸,寒,无毒。本品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停血止血、杀虫等功效。它对各种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易产生抗药性。同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利尿、加强肠蠕动等作用。内服给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用以防治鱼类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等。 图10-6 马齿苋 (七)穿心莲 又名苦胆草、一见喜、榄核莲。本品以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入药。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厘米,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性苦、寒,无毒。含穿心莲内酯及黄酮化合物等。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抑菌止泻等功效。穿心莲中含的穿心莲内酯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较氯霉素与痢特灵为优,且无副作用和毒性。其水煎剂对某些病毒性病原体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具有促进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及解热、消炎、镇静的作用。内服给药可用于防治鱼类肠炎病、烂鳃病及病毒性疾病,扎捆浸沤在池塘中可防治赤皮病、锚头鳋病。 图10-7 穿心莲 (八)乌桕 又名乌茶子、白乌桕。本品以大戟科乌桕属植物乌桕的叶和根皮、树皮入药。药材叶多破碎,呈茶褐色,具长柄。完整的叶片为菱状卵形,先端短尖,通常有干缩的小腺体2枚,全缘,气味微苦。乌桕根皮呈不规则块片或卷成半筒状,外表面为土黄色,有纵横纹理,有横长皮孔,内表面较平滑,淡黄色,微有纵纹,折断面粗糙。性苦、微温,有毒。乌桕叶含生物碱、黄酮类、鞣质、有机酸、酚类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为酚酸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能溶于水,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淀,有提效作用。本品具有泻下通便、解毒消肿、杀虫解毒等功效。根的煎剂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因含花椒油素具有杀死肠虫作用,叶在体外有直接抑制血吸虫作用。内服给药可用于防治烂鳃病、肠炎病及驱除体内寄生虫;全池泼洒用以防治烂鳃病、白头白嘴病及抑制吸虫。 图10-8 乌桕 (九)五倍子 又名百虫仓、木附子。本品以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叶上的虫瘿入药。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肚倍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长2.5~9厘米,直径1.5~4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柔毛,质硬而脆,易破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壁厚0.2~0.3厘米,内壁平滑,有黑褐色死蚜虫及灰色粉状排泄物。角倍呈菱形,具不规则的角状分支,柔毛较明显,壁较薄。性酸、涩、寒。本品含五倍子鞣质、没食子酸等成分,有收敛作用,能使皮肤黏膜、溃疡等的蛋白质凝固,可减少肠道炎症,故可止泻;能加速血液凝固而达到止血效果;沉淀生物碱,对生物碱中毒有解毒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将其捣碎后加水(1∶4)煮沸15分钟全池泼洒,用以防治各种细菌性疾病。 图10-9 五倍子 (十)苦楝 又名川楝子、楝树、森树、苦楝皮。本品以楝科植物楝树的干燥树皮及根皮入药。楝果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黄色或栗棕色,具深棕色或黄棕色圆点,微有凹陷或皱缩,一端凹陷,有果柄或有果柄脱落的痕迹,另一端较平,有一棕色点状蒂根,果肉厚,浅黄色,质松软。以表面金黄色、肉黄白色、厚而松软者为佳。性苦、寒,有毒。含苦楝素和苦楝碱等。本品具有行气止痛、杀虫消积、清利湿热等功效。所含川楝素为驱除肠道寄生虫的有效成分。果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本品与其他杀虫药并用可增强杀虫疗效。内服苦楝树皮用以治疗肠炎病、毛细线虫病、绦虫病等;苦楝枝叶煮水全池泼洒用以防治白头白嘴病、鱼类各种体外寄生虫病、虾蟹链壶菌病等。 图10-10 楝树枝、果 (十一)黄连 又名味连、川连。本品以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入药。药材根茎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茎长3~6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根茎中的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其干燥根茎中含有效成分为5%。小檗碱目前已能全化学合成。合成的小檗碱称黄连素。性苦、寒。本品具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泻火解毒、清热凉血等功效。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真菌、病毒、原虫都有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效果颇佳。内服或全池泼洒给药,用于防治鱼类及鳖细菌及病毒性疾病。 图10-11 黄连 (十二)大黄 又名川军、黄良。本品以蓼科植物荨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根茎入药。本品呈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除尽外表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示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嚼之粘牙,有沙粒感。性苦、寒,无毒。本品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大黄使用前须经煮煎或浸泡;外用时用20倍0.3%氨水浸泡12小时,使蒽醌衍生物游离出来,提高药效。对鱼类的鱼害黏球菌、气单胞菌等有强的抑制作用,同时有抗病毒和止血促凝血作用,其作用均为抑菌,并非杀菌。口服后易吸收,血中浓度很快达最高。其排泄快,体内分布以肝肾最多。常与黄柏、黄芩合用,称“三黄”,其中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硫酸铜对大黄有增效作用,与硫酸铜以2∶1或3∶1配比。本品内服或全池泼洒用以防治各类细菌性疾病及病毒性疾病。 图10-12 大黄 (十三)黄柏 本品以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入药。黄柏树皮呈板片状,栓皮已大部分刨去,厚1.5~4毫米。外面绿黄色,有不规则纵脊和沟纹,残存的灰黄色栓皮,稍有弹性,内面灰黄色,质坚韧,折断面呈刺片状,鲜黄色,纤维层可成片剥离。有黏性。黄皮树的树皮呈片状,厚1~3毫米,外表面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纵槽纹,并有棕紫色皮孔痕,呈梭形,中央纵裂,残存的栓皮无弹性,内表面污黄色,微有光泽。黄柏以皮厚、断面色深者为佳。性苦、寒,无毒。本品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肾火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小叶檗具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病毒、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本品含小叶檗碱较黄连低,其作用与黄连基本相同。黄柏常与大黄、黄芩配合使用。内服或全池泼洒给药,用以防治鱼类暴发性出血症、肠炎病、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及病毒性疾病;鳖、蛙、虾、蟹的细菌及病毒性疾病。 (十四)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 本品是从刺槐鸡子豆植物中提取出来的。PHA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刺激剂和干扰素诱生剂。具有在体外刺激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分裂增殖的作用,在体内也发生类似的情况,表现为促进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和调整体液的免疫功能,并且可诱导外周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可广泛用于防治各种病毒性疾病。可以5毫克/升浓度采用高渗浸泡法提高草鱼对出血病的免疫能力;可以内服预防草鱼出血病;可以内服法预防虹鳟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和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IHN)。 (十五)蒲公英 药用部位为全草,主要有效成分为醇、胆碱等,功效为清热解毒,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图10-13 蒲公英 (十六)野菊花 药用部位为花、叶、全草,有效成分为挥发油、菊苷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赤皮病防治。 (十七)水花生 药用部位为全草,主要有效成分为6-甲氧基木樨素7α-L鼠李糖苷,具有抑菌抗病毒作用,用于溶血性腹水肿病的防治。 (十八)黄芩 药用部位为干燥根,主要有效成分有黄芩苷等,具有抗炎、降压、抗菌、消热等功能,用于防治出血病。 (十九)槟榔 有效成分有槟榔碱。具有强大的驱绦虫作用,并能驱孢子虫。治疗绦虫病、鲤碘泡虫病有效。 (二十)鹤虱 药用部分为果实。主要有效成分为天名精酮。具有消炎、杀虫作用。可治疗绦虫病及杀灭中间宿主剑水溞。 (二十一)贯众 药用部分为全草。主要有效成分为棉马素,具有驱虫、杀虫作用。可治疗毛细线虫病、头槽绦虫病。 (二十二)雷公藤 药用部分为根及根茎。主要有效成分为雷公藤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袪风解毒、杀虫作用。可治疗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 第五节 消毒剂 (一)福尔马林 为含37%~40%的甲醛水溶液。分子式CH2O。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清液体,呈弱酸性。有刺激性臭味,能刺激鼻喉黏膜。在冷处久置易发生浑浊。本品能与水或乙醇任意混合。能凝固蛋白质和溶解类脂,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结合使其变性,因此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和寄生虫都具有杀灭作用。水产上一般用来防治寄生虫疾病,也可用于对虾育苗、越冬设施和工具的消毒,还可用来浸泡水产品作长期保存的标本。本品在光照和低温下会产生一种聚甲醛的白色沉淀物而增加毒性,所以应保存于密闭的有色玻璃瓶中,使用时水温不要低于18℃,通常加入8%~15%的甲醇作为稳定剂,以防其聚合变质。禁止与亚甲蓝、漂白粉、高锰酸钾、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合用。使用本品可明显降低水的溶解氧含量,使用时要防止缺氧。在氨氮含量高的鱼塘中使用效果差。在美国对食用鱼已明令禁止使用,日本也予以行政指导或禁用,故应尽量避免使用。食用鱼应在停药1个月后方可食用。腐蚀性和毒性很强,避免皮肤接触。本品可以用于防治鱼类寄生虫病,如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杯体虫病、口丝虫病、小瓜虫病、鳃隐鞭虫病、锚头鳋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鳗伪指环虫病、固着类纤毛虫病、海马丽克虫病等;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鳃霉病、链壶菌病等;细菌性疾病如鳗爱德华氏菌病、烂尾病、虾蟹烂眼病、红腿病、黑鳃病、褐斑病、丝状细菌病、鳖白板病等。 (二)生石灰 又名氧化钙。分子式为CaO。本品为白色立方晶系粉末或硬块,工业用因含有杂质而呈暗灰色、淡黄色或褐色。在空气中放置,因吸收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而失效。本品对细菌及繁殖期病毒、寄生虫病原体、休眠的孢子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用于清塘时可杀死残留在鱼池中的敌害,如野杂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螺类、青泥苔及一些水生植物,还可中和鱼塘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底质环境,提高水体pH和池水碱度及硬度,增加缓冲能力,提高池底通透性,同时钙离子是水生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本品能与池中锌、铜、铁等有毒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减少毒性。应注意防潮。清塘后要隔7~10天,经试水后才可放鱼,以免引起中毒。禁止与敌百虫同时使用。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如:在水温20~25℃时淡水白鲳夏花为19.5克/米3,加州鲈鱼苗为37.18克/米3,稚鳖为23.9克/米3。偏碱性的水体酌情减少。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等混用。生石灰使用不能过量,以免把磷变成不溶性磷石灰,造成水体缺磷,从而影响乃至限制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养鱼低产,同理生石灰切忌与磷酸盐肥料同时使用。生石灰除用于清塘和调节水质外,还可除去霉变饲料的毒素。将生石灰粉碎后过筛,按饵料量的0.8%~1%加入,拌匀后加饲料量两倍水,搅拌后静置5~8小时,然后倒去水再用清水冲洗两三遍,晒干即可,此法适用于霉变的各鱼类饲料,去霉率可达90%以上。 (三)氯化钠 又名食盐。分子式为NaCl。本品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本品作为消毒剂、杀菌剂和杀虫剂,低浓度对病原体的生长有刺激作用,是病原体生长所必需的;而在较高浓度时,则能抑制病原体生长。使用时浸泡时间长短视水温高低、鱼耐受情况而定。蛙对食盐的耐受力差。用其水溶液浸洗常可防治各种淡水鱼寄生虫如嗜子宫线虫病及因原虫寄生而引起的多种皮肤或鳃的寄生虫病,以及由水霉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和某些细菌性疾病。高浓度水溶液(6%~7%)浸洗可防治海水鱼单殖吸虫病、异鳍异斧虫病、真鲷双阴道虫病,此外,添加食盐可提高抗生素的疗效,用量一般为25~50克/千克。 (四)碳酸氢钠 又名小苏打、重碳酸钠、焙碱。分子式为NaHCO3。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本品内服时可作为某些磺胺类药物的辅助剂和开胃剂,全池施用有健胃、解酸、解毒、净化水质、防治真菌病等功效;本品切勿使用金属容器盛装,应遮光密闭阴凉处保存。可用于防治水霉病、鳃霉病,使用时同时加入等量的食盐,效果更佳。 (五)氯胺-T 又名氯亚明、氯胺。分子式为C7H7NClNaS·3H2O。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有氯臭,味苦。溶于水,不溶于氯仿。露置空气中逐渐失去氯而变黄色,遇醇分解,含有效氯11%以上。本品在水中释放活性氯而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消毒作用,氯胺本身也有直接消毒作用。氯胺-T在碱性环境中或有大量有机物存在时,消毒作用减弱。氯胺生成次氯酸较次氯酸盐生成次氯酸慢,故消毒作用弱而持久。对细菌、芽孢、病毒、真菌都有杀灭作用,对组织刺激性也弱。若加入活化剂,提高酸度,能短时间释放出大量活性氯,使其杀灭芽孢作用提高40倍。如按1∶1的比例加入铵盐(氯化铵、硫酸铵),可加速氯的释放,增强杀菌效果。本品需遮光密封阴凉处保存,用非金属容器盛装。可用于防治鲫鱼鳃霉病,虾、蟹丝状细菌病等。 (六)漂白粉 又名含氯石灰、次氯酸钙。分子式为CaCl2·Ca(OCl)2·H2O。本品为白色粉末,具有类似氯气的臭味。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含次氯酸钙34%、氯化钙29%、氧化钙14%、氢氧化钙15%,有效氯含量30%。其稳定性差,在阳光或热的环境中也能分解,久露在空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而分解。本品有消毒、杀菌能力,是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本品遇水产生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在水中产生的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极不稳定,随即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而使作用减弱。经常施用漂白粉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施用量过高,会使鳃组织受到破坏而阻碍呼吸,一旦中毒就是移到清水中也不能恢复。本品不宜用金属物品盛装。勿与酸、铵盐、硫黄、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水温、溶解氧、盐度、有机物等因子会影响漂白粉的毒性。温度与漂白粉的毒性成正比,水温高,漂白粉的毒性强;溶解氧与漂白粉的毒性成反比,溶解氧低,漂白粉的毒性强;盐度与漂白粉的毒性成反比,盐度低,漂白粉的毒性强;有机物会消耗漂白粉,因此当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时,漂白粉的消毒作用差;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高,漂白粉的消毒作用差,水中存在1份氨氮要9份氯量,1份亚硝酸盐氮要5份氯量。漂白粉极易分解失效,因此应密封、避光、干燥保存。使用前宜用有效氯测定仪或蓝黑墨水滴定法测出漂白粉的实际有效氯合量。漂白粉可用于清塘、工具消毒、食场消毒等。由于其本身性质不稳定,因此一般不用其治疗疾病。 (七)漂粉精 又名高效漂白粉。分子式为3Ca(OCl)2·2Ca(OH)2。本品为白色粉末,有氯臭。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含少量氯化钙和氢氧化钙。其有效氯含量为60%~70%。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遇水放出大量热和初生态氧。加热急剧分解易引起爆炸,与酸作用可放出氯气,与有机物及油类反应能引起燃烧,遇光易发生分解和爆炸而产生氧气和氯气。由于其氯化钙和水分含量较低,故其稳定性比漂白粉高,储存1年后,有效氯含量降低6.6%,3年后降低14%。本品为高纯度次氯酸钙。作用机理同漂白粉,其含有效氯比漂白粉高,溶解性和稳定性均较漂白粉好,作用更强。本品对体长9~10毫米的中国对虾48小时的LC50为4.65毫克/升。本品不宜用金属物品盛装,勿与酸、铵盐、硫黄、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可用于清塘、饵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及药浴、全池泼洒来防治各种细菌性疾病如鱼类细菌性烂鳃病、暴发性出血病等,对虾烂眼病、红腿病、弧菌病等,鳖腐皮病、红脖子病等。 (八)二氧化氯 又名复合亚氯酸钠。分子式为ClO2。本品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或黄红色气体,有刺激臭味,沸点11℃。液体为红褐色。本品性质不稳定,遇热、光或某些离子易分解,所以低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或二氧化氯溶液即使在自然状态下也会分解殆尽,二氧化氯气体含量超过13%时易发生爆炸性分解。属强氧化剂,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二氧化氯易溶于水,在水中纯粹以溶解气体的形式存在,不易发生水解反应。将二氧化氯气体稳定在惰性溶液(如过氧碳酸钠)中,就成为稳定性二氧化氯水溶液(无色、无臭、无味、无腐蚀性、不易燃、不挥发、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硅酸钠等吸附剂作为载体吸收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的二氧化氯即制得稳定性的固态二氧化氯。水产用二氧化氯是指二氧化氯复合消毒剂,它由亚氯酸钠和酸性活化剂两个组分组成,使用时通过这两个组分起化学反应在水中释放出二氧化氯。二氧化氯为高效低毒消毒剂,杀菌能力不受水体pH、氨氮以及有机物浓度影响,但杀菌效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弱。其持效性长,为有机氯消毒剂的10倍以上。二氧化氯为强氧化剂,其氧化力超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等。水产用二氧化氯受潮后两个组分反应易发生爆炸,应保存于通风阴凉干燥处;其溶液勿用金属容器配制;不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喷洒消毒操作时不可吸烟,勿逆风操作。本品广谱、高效、速效、对水产动物低毒,对细菌、病毒、真菌、藻类,甚至原虫都有一定杀灭作用。广泛用于防治鱼、虾、蟹、鳖、蛙的各种细菌性疾病,对病毒性疾病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A1级消毒剂。 (九)二氯异氰尿酸钠 又名优氯净。分子式为C3Cl2N3O3Na。属有机氯消毒剂,有机氯水溶液中有效氯是以次氯酸分子的形式存在,次氯酸分子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而且因其分子不带电荷(次氯酸离子带有负电荷,难以靠近带负电的细菌壁),容易侵入细胞内与菌体蛋白或酶发生氧化作用而使微生物致死,同时它穿透菌体细胞膜的速度也比带电荷的次氯酸离子快得多,因此次氯酸分子的杀菌力要比次氯酸离子强得多。无机氯消毒剂的漂白粉在水中释放的有效氯是以次氯酸分子和次氯酸离子两种形式存在的,而两者的比例又要受池水有机物含量、池水pH和水温的影响。从理论上讲,无机氯消毒剂和有机氯消毒剂的杀菌力相差100倍。本品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氯臭。有效氯含量不小于56%。性质稳定,室内保存半年后有效氯含量降低0.16%。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本品杀菌力较氯胺-T强,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真菌孢子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同时还有杀藻、除臭、净化水质作用。对虾48小时的LC50为2.74~2.88毫克/升;夏花青鱼在水温20.5~22℃时,96小时的TLm为2.25毫克/升。本品勿用金属容器盛装。一般全池泼洒给药,可用于防治鱼类、鳖、虾等各种细菌性疾病。大黄鱼慎用。 (十)三氯异尿酸 又名强氯精、TCCA。分子式为C3Cl3N3O3。本品为白色粉末或颗粒,具有强烈氯臭。有效氯含量不小于85%,稳定性好,能长期贮存。微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遇水、稀酸和碱都分解成异氰尿酸和次氯酸,在水中释放游离氯的稳定时间长。作用机理同二氯异氰尿酸,但作用更强,对藻类也有相当的杀灭作用,杀菌力为漂白粉的100倍左右。本品应保存于干燥通风处,勿与酸碱类物质混存,勿与金属器皿接触。本品可用于清塘、消毒工具及全池泼洒给药防治鱼类、鳖、虾等各种细菌性疾病。泼洒浓度视水生生物品种和水体pH不同而酌情处理。大黄鱼慎用。 (十一)二氯海因 又名二氯二甲基海因。分子式为C5H6O2N2Cl2。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略带氯臭。有效氯含量68%以上,性质稳定,贮存1年有效氯下降仅1.5%。溶于水。二氯海因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发展的新型消毒剂,并已取代常见的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本品对弧菌、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黏细菌、丝状细菌、柱状屈桡杆菌等细菌有很强的杀灭效果,同时对病毒和真菌也有一定的作用。泼洒后8小时内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浮游植物,但用药24小时以后,水体即可恢复原来浮游植物种群状况,同时其分解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浮游植物生长。二氯海因增氧效果明显,能迅速分解水体有害物质,还能改善pH及COD值。本品稀释后,随配随用,不可久放。勿与酸、碱物质混合存放或使用。本品全池泼洒给药,可用于防治鱼类烂鳃病、暴发性出血病等各种细菌性疾病和预防病毒性疾病;防治鳖、对虾等各种细菌性疾病。 (十二)溴氯海因 又名溴氯二甲基海因。分子式为C5H6BrCl2N2O2。本品为白色粉状固体,略带氯臭。有效氯含量在92%以上,一般制成有效氯含量8%的产品用于水体消毒。性质稳定。微溶于水。其抗菌谱同二氯海因,但作用更强,其杀菌效果是二氯海因的8~10倍。本品具有缓释功能,能根据水质情况自动调节,使水体长时间保持抑菌状态。本品稀释后,随配随用,不可久放。全池泼洒给药,防治对象及病症同二氯海因。 (十三)碘 分子式为I2。本品为紫黑色结晶,带有金属光泽,有特殊臭味,易升华。难溶于水,溶于碘化钠(钾)溶液,易溶于乙醇、氯仿或乙醚。碘酊、碘甘油溶液是碘溶于酒精或甘油而配成的溶液。碘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和球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以碘离子形式存在的碘无杀菌作用,以分子状态的碘离解产生的游离碘才能呈现杀菌作用。本品宜密闭遮光保存于阴凉干燥处。与氨水、铵盐类生成爆炸性碘化氮,与碱类生成碘酸盐,与重金属盐类生成黄色沉淀,与硫代硫酸钠、鞣酸氧化脱色,与生物碱共用会沉淀,与挥发油、脂肪共用分解失效。本品内服或涂抹给药,用于防治草鱼出血病、虹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病毒性疾病及嗜子宫线虫病、艾美耳球虫病等寄生虫性疾病。 (十四)聚维酮碘 又名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皮维碘、PVP-I、伏碘。本品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碘的有机复合物,性能稳定。固体为棕黄色细滑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呈酸性。常用的聚维酮碘溶液为深褐色液体,含有效碘10%。本品是一种缓放性较好的高分子药物,与小分子碘化物(如碘酊)相比,毒性小、药效高、杀菌谱广。本品对各种细菌、病毒、真菌、芽孢有显著的杀灭效果。其效力不受水的硬度、有机物、pH的影响。毒性小,内服外用皆可。因缓慢释放出碘而作用持久。本品宜密闭遮光保存于阴凉干燥处,勿与金属物品接触,勿与季铵盐类消毒剂直接混合使用。本品用于防治病毒性疾病,尤其用其水溶液对受精卵及鱼种浸洗,可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此外,对鱼类、虾、蟹等各种细菌性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十五)高锰酸钾 又名灰锰氧、过锰酸钾、PP。分子式为KMnO4。本品为黑紫色、细长的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金属光泽,无臭。易溶于沸水,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玫瑰色。微溶于甲醇、丙酮和硫酸。遇乙醇、过氧化氢则分解,在空气中稳定。本品为强氧化剂。水溶液释放出新生态氧,迅速氧化有机物,从而呈现杀菌、杀虫、收敛、解毒的作用。本品易因有机物存在而作用减弱,在酸性环境中作用增强。消毒作用比过氧化氢强。忌与甘油、碘、活性炭、鞣酸等研合。需遮光密闭保存,不宜在强烈阳光下使用。鳃机能下降的病虾慎用,本品在硬性或微酸性的水中会形成二氧化锰沉淀,往往损伤鳃组织。与敌百虫在无水状态下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红鳞,在常温下会冒烟着火。本品主要作为消毒剂,用于育苗池消毒及工具消毒,另外,可全池泼洒用于防治对虾丝状细菌病、幼体黏脏病、虾蟹链菌病等。此外,杀灭鱼体上的锚头蚤可考虑此药。 (十六)过氧化氢 又名双氧水。分子式为H2O2。本品为无色透明水溶液,无臭,味微酸。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石油醚。性质不稳定,遇氧化物或还原物即迅速分解发生沉淀,见光易分解变质,在有酸存在下较稳定。为强氧化剂,有腐蚀性。久贮易失效,一般以27.5%~31.0%的浓度保存,用时稀释成3%溶液。本品与有机物接触立即分解,放出新生态氧而具杀菌和除臭作用。可用于清洁表层的创面及化脓性疮疱破溃,同时可用于杀灭寄生于鱼体表的寄生虫,并有增氧作用。本品作用时间短,穿透力弱,且受有机物影响较大。本品需遮光密闭保存。市售的商品规格有3%(医用)和30%两种。本品可药浴(药浴时间视不同品种、水温不同而各异),全池泼洒,涂抹给药,可用于防治吸虫病、小瓜虫病、盾纤毛虫病等寄生虫病,还可用于鱼塘增氧(每千克30%双氧水,可以释放141克氧气),每667米2面积1米水深泼洒500克30%双氧水,可解救泛塘。 (十七)吖啶黄 又名锥黄素、叮啶黄。本品为橙红色或红棕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橙红色,稀释时显示荧光。其中有盐酸吖啶黄和中性吖啶黄两种,酸性吖啶黄为赤褐色,水溶液为深红色,毒性强,不能作为水产药物,水产上只用中性吖啶黄。本品具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效。可杀灭细菌、真菌和鱼类寄生虫。此外,本品对蓝绿藻、金鱼藻等水生植物的生长有不利影响。本品可因光的活化作用产生对鱼有较大毒性的物质,故使用时应尽量遮光,保存也需遮光密封。对长有水霉的鱼卵,不能使用该药浸泡,因为它容易引起胚胎畸形。可全池泼洒或浸洗给药,用于防治海、淡水鱼类烂尾病、烂鳍病、水霉病、淀粉卵甲藻病及寄生虫病如小瓜虫病、三代虫病、车轮虫病等。 (十八)亚甲蓝 又名亚甲基蓝、次甲蓝、甲烯蓝、美蓝。分子式为C16H18ClN3S·3H2O。本品属噻嗪类染料,由于与微生物酶系统发生氢离子的竞争性对抗,使酶成为无活性的氧化状态而显示疗效。本品为深绿色有光泽的柱状结晶或细小褐色粉末,无臭。易溶于水和乙醇,在氯仿中溶解。在空气中稳定,水溶液呈蓝色,呈碱性。本品对真菌、细菌、寄生虫有强烈的杀灭作用。药性温和,对鱼毒性较低。应密闭遮光保存。低水温、水质肥时使用效果差。本品有助于增强鱼的呼吸机能,故使用时无需增氧。药浴或全池泼洒给药,用以防治海、淡水鱼类烂尾病、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对虾链壶菌病。此外,还可以用于亚硝酸盐和氰化物中毒的解毒。 (十九)硫酸铜 又名蓝矾、石胆、胆矾。分子式为CuSO4·5H2O。本品为亮蓝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高温下失去结晶水则形成白色强烈吸湿性无水硫酸铜粉末。硫酸铜对藻类、纤毛虫类、螺蚌、真菌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常与硫酸亚铁合用,其比例为5∶2。池中有机物多、pH高、硬度以及盐度大,硫酸铜的毒性小,其安全浓度大;而水温高,氨、锌、镉、镍含量高,溶解氧低,则硫酸铜毒性大,安全浓度小。水中悬浮物多(能吸附大量的金属离子)毒性低。酸性环境下作用强。铜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物质,也是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成分,能促进磷脂的形成及大脑、脊髓的神经鞘正常发育。广东鲂、虾、蟹对其较敏感,慎用;螺蚌、贝类禁用。勿用金属容器盛装。溶解水温勿超过60℃,以防失效。忌与碱性物质混用。选择晴朗清晨用药,施药后,充气增氧。有一定毒副作用,本品能使鱼类的肾坏死,破坏其造血组织,增加肝脂肪,妨碍肠道酶(如胰蛋白酶、淀粉酶)的作用,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及生长。勿经常使用。小瓜虫病和卵甲藻病切勿使用。高浓度的硫酸铜对鱼体表的感觉器(如味蕾细胞)有很大的损害,故不能高浓度浸泡消毒。本品可全池泼洒及挂袋给药,用于防治鱼类各种体表寄生虫如鞭毛虫类、纤毛虫类、吸管虫及鱼鳋等引起的疾病。 (二十)硫酸亚铁 又名绿矾。分子式为FeSO4·7H2O。本品为淡蓝绿色结晶或颗粒,无臭,味咸、涩。微溶于醇,溶于无水甲醇,易溶于水。有腐蚀性,在干燥空气中会风化,在湿空气中即迅速氧化变质,表面生成黄棕色的碱式硫酸铁。本品作为收敛药,能解脱病鱼体表黏液,但单独使用无效,只能作为辅助剂使用,可加强主药对皮肤的渗透性,从而提高药效。本品宜密封保存,与碳酸氢钠、磷酸盐及含鞣质药物混用易产生沉淀。乌鳢慎用。本品可全池泼洒给药,与硫酸铜合用治疗车轮虫等原虫病,与敌百虫合用治疗中华鳋等甲壳类寄生虫病,与硫酸铜、敌百虫合用治疗鲤鱼体表孢子虫病。还可添加在饲料中补充饲料中铁制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细胞血红素和过氧化物等的主要组成成分,鱼类缺铁,会出现小红细胞性低色素贫血症状,免疫机能受损)。 (二十一)硫酸锌 又名锌矾、皓矾。分子式为ZnSO4·7H2O。本品为无色透明的结晶粉末,无臭,味涩。易溶于水,溶于甘油,不溶于醇。在干燥空气中逐渐风化。本品对细菌、纤毛虫类寄生虫疾病有很强的作用,在水产中一般用来防治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本品非常安全。与硫酸铜合用有协同作用。宜在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本品可全池泼洒或浸洗防治虾、蟹、鳖的固着类纤毛虫病如聚缩虫病、累枝虫病、钟形虫病、拟单缩虫病、单缩虫病、杯体虫病等。此外,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锌是辅酶的组成部分,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调节细胞繁殖,与生长、生殖有关)防治皮肤粗糙、角化不全,生长受阻、掉鳞等。 (二十二)氯化铜 又名二氯化铜。分子式为CuCl2·2H2O。本品为绿色至蓝色粉末或结晶,无臭味。易溶于水,溶于醇和氨水、丙酮。水溶液呈弱酸性。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在干燥空气中风化。本品受池水中有机物影响较硫酸铜小。本品宜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本品安全浓度范围小,用药量要计算准确,稍微过量,易使水生生物中毒死亡。全池泼洒或药浴给药,可作为杀虫剂,用来防治水生动物的原虫病如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还可用于杀灭双穴吸虫和血居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和扁卷螺,从而防治水生动物吸虫病。 (二十三)络合铜 又名螯合铜、天使蓝。本品为蓝色液体,无臭,无味。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含有效铜8%~10%。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热性及耐硬水性。本品为络合态铜溶液,能有效消除水中的有害藻,特别是大型矽藻、黑丝藻等,能防止动物性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此外,还可杀灭真菌和纤毛虫类寄生虫。本品非常安全,刺激性小,安全无毒。其毒性远比硫酸铜小,不易被池底物质及水中植物等吸收而降低效力,并且可避免因使用硫酸铜不当而引起的对虾黑鳃病,有促进虾蟹换壳的作用。使用后注意池塘增氧。水硬度低于50毫克/升或pH低于7.2时,请减量使用。淡水虾慎用,幼苗需降低用量 (二十四)新洁尔灭 又名苯扎溴铵。分子式为C22H40BrN。常温下本品为黄色胶体状,低温时可能形成蜡状固体,臭,味极苦。吸湿性极强,易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丙酮,在乙醚或苯中不溶,水溶液呈碱性,振摇时能产生大量泡沫,其性状稳定,能耐热,可贮存较长的时间而药力不减。本品属季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机理为本品能吸附于细菌的表面,改变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中间产物外漏,妨碍细菌的呼吸及糖酵解过程,并使菌体蛋白产生变性,因而起到杀菌作用。其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都有杀灭作用,对病毒效果差,不能杀死结核杆菌、霉菌和芽孢。此外,还可用于杀灭虾蟹固着类纤毛虫。抗菌作用快而强,低浓度对组织无刺激性。本品应密封遮光保存。禁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碘化物、硝酸盐、高锰酸钾、银盐、酒石酸盐和生物碱、铝、碘、碘化钾、过氧化氢、荧光素钠、白陶土、含水羊毛脂、某些磺胺药及盐类消毒药合用。不能在酸性环境下使用。水溶液不得贮于聚乙烯瓶内。本品可药浴或全池泼洒给药防治各种细菌性疾病及虾蟹的各种固着类纤毛虫病。此外,还可用于工具消毒。 (二十五)洗必泰 又名双氯苯双胍己烷。分子式为C22H30OCl2N10。本品的盐酸盐或醋酸盐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微溶于水和乙醇。本品为含氯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外用广谱杀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绿脓杆菌也有作用,抗菌效力较新洁尔灭强,作用快而持久,毒性小,无局部刺激性。对聚缩虫毒性较强,是虾、贝、蟹混养塘防治聚缩虫的理想药物。使用时不可与碘酊、高锰酸钾、硫酸锌等配伍;忌与碱类同用。全池泼洒给药,用于防治虾、贝、蟹的细菌性疾病及聚缩虫病。 第六节 环境改良剂 (一)光合细菌 简称(PSB)。在分类上属于细菌门,真细菌纲,红螺菌目,包括两个亚目,4个科,19个属,约有49种。目前,用于水产养殖业的一般多为红螺菌科中的一类细菌,属于水圈中的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水田、池塘、河流、海洋、土壤中,尤其是被有机物污染的水下泥土中数量极多。光合细菌适应力极强,无论在海水中或淡水中,在无氧光照或有氧黑暗的不同条件下,都能利用有机物(低级脂肪酸、氨基酸和糖类)进行繁殖。水产上所用多为深红色黏稠状液体或粉剂,有异味。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形态多样,有单细胞亦有多细胞,有球形、杆状、半环状、螺旋状。有的以鞭毛运动,有的滑行运动。其种类较多,不同的种类其形态、色泽、利用和产生的物质均不相同。光合细菌的优质产品应为无分层的均匀液体,呈红色或紫红色,色泽均匀一致,具有固定气味,活菌数多于30亿个菌体/毫升,pH在8~10之间。劣质产品则分层明显,颜色为褐色或黄色,有异味,活菌数少于3亿个菌体/毫升,pH只有7左右。光合细菌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的统称,它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它可以降低水中氨态氮,去除硫化氢和亚硝酸盐,改善塘底底泥、改良底质,稳定水体pH,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养殖产量,防止疾病发生。本品还可直接作为鱼、虾等幼体的饵料,如香鱼、泥鳅等(通过鳃进入体内,再进入肠道)可大大提高其成活率;另外,因含有多种促生长功能的活性物质,因此是一种优质饵料添加剂。全池泼洒给药,泼洒前后1周忌施用消毒剂。勿与抗生素、磺胺类等杀菌药物合用。 (二)明矾 又名硫酸铝钾、钾明矾。分子式为AlK(SO4)2·12H2O。本品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结晶。溶于水,溶于稀酸,不溶于醇、丙酮。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后以氢氧化铝胶状物沉淀。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结晶水。明矾能通过水解或其他反应,形成絮状沉淀,使水中有机物质、细菌等一起聚沉,降低水中有机负荷,起到改良水质的作用。本品应贮于通风、密封、干燥处。通常以3毫克/升全池泼洒以降低水中有机质含量,改良水质。 (三)聚合氯化铝 又名聚合铝、碱式氯化铝。分子式为[Al2(OH)Cl6~n·xH2O]。本品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是介于氯化铝和氢氧化铝之间的产物。为无色或黄色树脂状固体,其溶液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液体,固体产品中氧化铝含量为20%~40%,液体中氧化铝含量为8%以上。有腐蚀性。本品能沉淀水中有机物质,调节水质。养殖密度大、气温升高时使用效果明显。使用杀菌、杀虫消毒剂前使用本品,能更好地确保消毒杀虫效果。应于干燥处密封贮存。通常以3毫克/升全池泼洒以降低水中有机质含量,改良水质。 (四)沸石粉 又名活性沸石。本品为多孔隙颗粒,多为白色、粉红色,也有的为红色或棕色。其颗粒内有许多大小均一的孔隙和孔道,直径随品种而异。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因其有许多分子孔隙,故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吸水性、离子交换性和催化性等优良性状。它能吸收水中氨态氮、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有效地降低池底硫化氢毒性,调节水质pH,增加水中溶解氧,为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提供充足的碳素,提高水体光合作用强度,也是一种良好的微量元素肥料。在饲料中添加2.5%可使其常量和微量元素为鱼虾所吸收,促进生长;20毫克/升浓度全泼洒可吸附水中有机物质,改良水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应于干燥处密封保存。 (五)麦饭石 本品为灰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天然麦饭石是一种以氧化硅为主,含有多种元素和金属氧化物的矿物质,其内部有很多孔和通道。能够净化水质,排除生物体内毒素和促进酶类活力,增加水中溶氧,防止疾病发生和缺氧浮头。其内含物氧化铁可消解水体中硫化氢,氧化钙是水体内厌氧菌群对有机质进行矿化作用的促进剂。其有较强的吸附性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对细菌的吸附能力在6小时可高达96%,对有毒金属的吸附力达98%。本品无毒,超量使用不会引起中毒。观赏鱼养殖中通常作为水循环过滤物质。水产上常用150~300毫克/升浓度泼洒,用以吸附和消解水体及底质中有毒物质、调节pH、增加溶氧,以促进鱼虾生长。 (六)膨润土 又名钠质膨润土、搬土。分子式为Al2O3·2SiO2·2H2O。本品为白色粉末,含杂质时呈淡绿色、浅红色或灰白色不等。手感松软,透气性能较好。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入水后能迅速形成微小颗粒(体积涨大10~30倍),在水中呈悬浮和凝胶状,并兼有阳离子交换性能和黏结力。能够防止水质过肥、藻类繁殖以及缓解水生生物缺氧浮头,可防治赤潮的发生。本品用于净化水质。它能吸附和黏集水中悬浮物,使其沉淀和覆盖池底,从而起到降低池水富营养程度、减弱底土耗氧量和控制营养盐类的溶出速度的作用。本品应贮存于干燥处,不同产地的组分和化学性能不尽相同,使用时要结合环境,提早或定期投放比应急投放效果好。一般以75~150毫克/升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七)过氧化钙 分子式为CaO2。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极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可溶于酸并生成过氧化氢,常温干燥情况下稳定,在潮湿空气中易分解。本品遇水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氧气,增加水中溶氧。可改变底质、消除硫化氢。本品可增大池塘水体碱度,提高pH,保持池水微碱性,还可絮凝有机物及胶粒,降低水中氨氮。过氧化钙的优点是在水中缓慢释放氧气。据报道,在20℃纯水中能放氧200天以上。其在水中的反应速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基本上水温每升高10℃,反应时间缩短5天。防止“泛塘”一般用5~12毫克/升浓度,泼洒时宜在低氧到来10小时前进行,这样可使其释放大量氧气的时间与低氧到来的时间一致;一般改良水质的浓度为30毫克/升。应于密封干燥处保存,勿与酸类物质混存。 (八)过碳酸钠 又名过氧化碳酸钠。分子式为2Na2CO3·3H2O2。本品为白色、自由流动的粒状结晶,有吸湿性。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稳定性较差。本品被认为是一种固体形式的过氧化氢。活性氧含量约为14%,具氧化性。能够增加水中溶氧、改良水质。应于密封干燥处保存,勿与还原性物质混存。预防缺氧时常以0.075~0.15毫克/升全池泼洒;缺氧急救时以0.15~0.22毫克/升全池泼洒或用量加倍;活鱼运输时以0.02%的溶液运输,5~6小时加药1次。 第七节 鱼用激素 (一)脑垂体PC 本品为白色近圆形的颗粒,是鱼类的脑垂体经丙酮固定后的产品。脑垂体主要含促滤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两类。将脑垂体悬液注入鱼体,能促进鱼类性腺进一步成熟,并使亲鱼发生排卵、排精。本品用于亲鱼的催产。用鱼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胸腔、腹腔或肌肉注射。用量:每千克体重4~6毫克,雄鱼减半。应遮光,于低温、干燥处保存。 (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又名HCG。本品为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遇热易失效。易溶于水,水溶液不易保存,其溶液无色或微黄色。本品是从孕妇尿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促黄体激素(LH),它能促使雌鱼卵泡继续发育成熟,诱导排卵,在排卵后,使卵泡膜和粒层细胞转变为黄体细胞。对雄鱼则促进雄性激素的分泌。可用于各种养殖鱼类的催产。用鱼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胸腔、腹腔或肌肉注射。用量:每千克鱼体重1000~1500单位,雄鱼减半。应遮光,于低温、干燥处保存。 (三)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 又名LRH-A。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在阳光直射下易变性失效。本品具有刺激脑垂体分泌促滤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功能,进而促使卵细胞发育成熟和排卵,并促进精子的形成。其产品有鱼用促排卵素2号和鱼用促排卵素3号,前者适用于各种鱼类的催情、催熟;后者适用于早期亲鱼催产,尤其适用于性腺成熟程度较差的亲鱼催产。用鱼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胸腔、腹腔或肌肉注射。亲鱼催熟是在催产前10~25天,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2~0.5微克,雄鱼减半或不注射;亲鱼催产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15微克,雄鱼减半。应遮光,于低温、干燥处保存。 第八节 鱼用麻醉剂 (一)巴比妥类 常用于鱼类麻醉的巴比妥类药物有苯巴比妥钠(苯巴比妥、鲁未那)、异戊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三种,前两者为白色结晶性颗粒粉末,无臭、无味、有引湿性,易溶于水。后者是含硫的巴比妥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与戊巴比妥相似,为黄白色吸湿性粉末,有蒜样臭味,易溶于水。此类药是巴比妥酸的衍生物,不论口服或注射给药,均能很快地被机体吸收,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苯巴比妥钠发生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为10~20小时;戊巴比妥钠发生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为8~10小时;硫喷妥钠发生作用最快,持续时间也最短,为1~3小时。用量:浸泡法可将鱼放入13毫克/升巴比妥钠溶液内运输;注射剂量为:苯巴比妥钠每千克体重0.1毫克,戊巴比妥钠每千克体重0.05~0.1毫克,硫喷妥钠每千克体重0.02~0.05毫克。切勿过量,以免中毒,中毒时应用中枢神经兴奋药解救。 (二)碘化钾烷卡因 又名MS-222。为白色细结晶状粉末,易溶于纯水(11%),10%水溶液在室温下放置3天,药效无明显变化,10天后约降低5%,在海水等碱性溶液中分解迅速。对人或动物无接触毒性,麻醉的鱼加热处理后即无毒性,但用药后的鱼宜在清水中暂养21天后食用。本品使用后使鱼25分钟后麻醉,鳃盖保持呼吸运动,作用时间可达40小时,放入清水后能迅速恢复至正常。它是美国食品和药物局准许使用于食用鱼的唯一麻醉剂。用浸泡法作为鱼类长途运输麻醉剂和注射法用于鱼种免疫麻醉剂。用量:长途运输时每升水加入本品0.2~1毫克;鱼种免疫注射前每升水加入本品50毫克。应遮光,于低温、干燥处保存。 第九节 防霉剂和抗氧化剂 (一)苯甲酸钠 又名安息香酸钠。分子式为C7H5NaO2。本品为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臭气,味微甜带咸。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空气中稳定。本品为酸性防腐剂,pH低的情况下对较多的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但对产酸菌作用弱,pH5.5以上对很多霉菌没有杀菌效果,最适pH范围2.5~4.0。对酵母、霉菌和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应于干燥通风处贮存,防潮、防热,远离火源。在饲料中添加以防止饲料发霉变质,添加量一般为每千克饲料100~500毫克。 (二)丙酸、丙酸钙、丙酸钠 又名露保细盐。分子式分别为C3H6O2、C6H10CaO4、C3H5NaO2。丙酸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pH2~2.5。能与水、醇、醚相溶。丙酸钙为白色颗粒或粉末,无臭味或有轻微丙酸气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酸。丙酸钠为白色颗粒或粉末,无臭或略有特异臭。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本品为一类饲料防霉添加剂,可抑制霉菌、细菌及酵母菌的生长,丙酸钙可做饲料钙补充剂。丙酸钙添加量为每千克饲料2克;丙酸钠添加量为每千克饲料1克。勿用铝罐贮存。 (三)山梨酸、山梨酸钾、山梨酸钠 又名2,4-己烯酸、花楸酸。分子式为C6H8O2、C6H8O2K、C6H8O2Na。山梨酸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或稍有刺激味,对光热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山梨酸钾为白色或无色片状晶体,无臭或稍有刺激味。微溶于水和乙醇。山梨酸钠为白色或无色片状结晶,无臭或稍有刺激味,在空气中不稳定,不常用。本品为防霉剂,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嫌气性芽孢杆菌、乳酸菌几乎无效。本品为酸性条件下的防腐剂,pH小于6.5为宜。在饲料中添加以防止饲料发霉变质,添加量一般为每千克饲料500毫克。 (四)富马酸二甲酯 又名DMF。分子式为C6H8O4。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有酸辣刺激性味。溶于乙酸乙酯、氯仿、丙酮、醇类,微溶于乙醚,不溶于水。本品是目前国内外最理想、效果最好、用药量少、使用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的防霉、防腐、防虫、无毒保鲜剂。其对微生物有广泛、高效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其抗菌活性不受pH的影响,并兼有杀虫活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本品可取代目前经常使用的丙酸钙、山梨酸、苯甲酸等产品。其保鲜时间长达60~90天。勿用铝罐贮存。在饲料中添加量一般为每千克饲料500~900毫克。 (五)乙氧基喹啉 又名EMQ、乙氧喹。分子式为C14H19NO。本品为黏滞的橘黄色液体,具特别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或油脂中。本品遇空气或见光色逐渐变深,但不影响使用效果。本品为抗氧化剂,它能保护维生素A、维生素D、鱼肝油、各类脂肪质、鱼粉、骨粉、胡萝卜素等饲料中易氧化的成分,防止其变质,促进饲料的营养成分有效地被利用,提高饲料效益。需遮光贮存。添加量一般为每千克饲料100毫克。 (六)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又名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分子式为C11H16O2。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蜡样结晶状粉末,稍有酸类的臭气和刺激性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二醇和油脂中。热稳定,在弱碱性条件下不易被破坏。本品为油脂抗氧化剂,同时还有较强的抗菌力。饲料中添加0.025%可完全抑制黄曲霉素的产生,添加0.02%可完全抑制青霉和黑曲霉的生长。使用时先将该药配成乳化母液,再与饲料中含油脂高的部分混匀,然后再与其他部分混合,添加量一般为每千克饲料200毫克。 (七)二叔丁基对甲酚 又名BHT、二丁基羟基甲苯。分子式为C15H24O。本品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及甘油,能溶于乙醇、豆油、棉籽油及猪油等。对热稳定,与金属离子作用不会着色。本品为抗氧化剂,可添加于长期保存的含油脂较高的饲料中,具防止饲料氧化作用,并能防止油烧。随饲料进入机体后代谢分解排出,在体内不积累。常与BHA并用,以增加使用效果。添加量一般为每千克饲料100~200毫克。 第十节 渔药的安全使用 一、禁用渔药 (一)地虫硫磷、滴滴涕 本品为有机磷杀虫剂,它们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虫体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而达到杀虫的目的。它是一种神经毒性药物,能使机体在神经活动时产生的乙酰胆碱不能分解,在突触处形成乙酰胆碱积累,诱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使机体出现中毒现象。 地虫硫磷在水域中使用可对大多数水生动物产生严重毒害(包括鱼类),破坏正常的水域生态环境。国外已严格禁止该类药物在水产动物(如鲑、虹鳟、蓝鳃鱼等)上使用。我国虽对此种药物使用不甚普遍,但恐对我国的水产养殖产生负面作用,故规定禁用。 滴滴涕过去曾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上的杀虫剂,该药已逐步被淘汰,国内外均已被作为禁用的药物,它能造成人体功能性器官的变性,故规定禁用。 (二)六六六、林丹、毒杀芬等 本品均为有机氯杀虫剂,它们曾是我国水产养殖中的主要杀虫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理也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而使乙酰胆碱积累,导致神经中毒。这类药物一般毒性不高(毒杀芬除外),但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然降解慢,残留期长(如六六六、林丹等),有生物富集作用(如六六六、林丹、毒杀芬等),有的还有致癌性,对人体功能性器官具变性等(如六六六、林丹、毒杀芬等)。该类药物国外已经禁用。近年来在我国水产养殖中因敌百虫的抗药性增加,使用这类药物(尤其是林丹、毒杀芬等)有回潮现象。 (三)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 本品是水产养殖中一类治疗小瓜虫病的药物,国内较常用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或醋酸亚汞)等。由于汞在细胞内主要积聚在溶酶体内,在肝、肾主要与金属巯蛋白结合,而当肾内金属巯蛋白因与汞结合而耗竭时,则会出现肾损害,所以汞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此外,汞极易产生富集性中毒。国外已经在水产养殖上禁用。我国也已禁用。 (四)杀虫脒和双甲脒 本品是渔业上常用的甲脒类杀虫剂,它们通过抑制单氨氧化酶,引起体内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增加,造成神经传递阻断而起到杀虫作用,同时它们也由此形成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毒性(杀虫脒48小时对鲤鱼的LC50为40毫克/升,虹鳟为7.1毫克/升)。该类药物还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造成潜在的致癌危险。农业部、卫生部在发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把杀虫脒列为高毒药物,1989年已宣布杀虫脒作为淘汰药物;双甲脒不仅毒性高,其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也有致癌作用。该类药物国外也被禁用。但近年来,部分渔药生产厂家将这类药物作为主要(或次要)成分配制成商品性渔药已较多见。 (五)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等 本品是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水产养殖中用于杀虫。自1995年以来,该类药物在我国水产养殖上使用比较广泛,以该类药物作为原料的商品渔药也越来越繁多。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水解酶对分子中的酯键水解而产生毒性。此外它们也是轴突毒剂,既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也对中央神经系统起作用,甚至对感官器官也有作用;它们还有可能产生神经毒素,使机体受到影响。它们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毒性特别大,氟氰戊菊酯对虹鳟、鲤鱼、斑点叉尾鱼96小时的TLm均小于0.001毫克/升,氟氰菊酯对鳟96小时的LC50为0.0006毫克/升,金鱼0.0032毫克/升,鲤鱼小于0.01毫克/升,如果使用稍微疏忽,即会对养殖对象造成较大的损失,也会极度大地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危害水产养殖动物的寄生虫极易对该药产生抗药性,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使该类药物在寄生虫与寄主之间的选择性大大减弱,则该药的应用就失去意义;该类药物极易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对寄生虫的杀灭力明显降低,因此,该药应用的季节范围较窄。 (六)五氯酚钠 本品常用于灭螺,主要对成螺、幼螺、螺卵以及血吸虫的卵、毛蚴、尾蚴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因为它作用于能量代谢过程,使机体吸收后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体温升高,新陈代谢亢进,而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它是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毒性极大,而杀菌、杀虫效果较差的一种药物。它对鱼的致死浓度为0.1~0.2毫克/升,对鲤鱼48小时的LC50为0.35毫克/升。该药对人类也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的皮肤、鼻、眼等黏膜刺激性强,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池塘淤泥对该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施用本品能在地表1~1.5厘米处形成药层,对鱼等水生动物产生持久的毒害作用。 (七)孔雀石绿 本品在细胞分裂时发生竞争而阻碍蛋白肽的形成,产生抗菌杀虫作用,在渔业上该药常用于防治水生动物的真菌病与某些细菌病。孔雀石绿有较大的副作用:它能溶解足够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如对首长黄道蟹(Cancer magister)幼体48小时的LC50为0.12毫克/升,96小时的LC50为0.02毫克/升,对对虾各幼体24小时的LC50为0.06~0.15毫克/升,48小时的LC50为0.05~0.12毫克/升;它能阻碍肠道酶(如蛋白酶、α淀粉酶等)的活性,影响水生动物的摄食与生长,水生动物长期接触该药,它可使其产生高铁血蛋白症和接触性皮炎;更严重的是孔雀绿是一种致癌、致畸药物,可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 (八)锥虫胂胺 本品在国内外曾作为一种杀虫剂,常以浸浴与泼洒的给药方式在水产养殖中使用,但不普遍。由于砷有剧毒,其制剂不仅可在生物体内形成富集,而且还可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毒性,国外已被禁用。 (九)磺胺噻唑与磺胺脒 磺胺类药物是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能有效防治细菌性感染的第一类化学药物,由于它对某些疾病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性质稳定,易于生产,曾在水产疾病防治上引起过人们重视,但因它只能抑菌,且极易产生耐药性,后来曾大部分临床上被抗生素所取代。磺胺噻唑与磺胺脒二者均为肠道难吸收类药,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类疾病等,但由于二者毒性作用大,疗效较差,已可被相应的磺胺类药物[如酞酰磺胺噻唑(PST),琥珀酰磺胺噻唑(SST)等]替代。 (十)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那斯 呋喃西林是硝基呋喃类药物中毒性最大的种类之一,由于它口服吸收后和不良反应严重,外用可产生过敏反应,故目前在人、兽医上仅为局部应用。若将此药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的外用药物使用,被水产动物吸收造成药物残留,则对人可造成潜在危害。目前,此药还在日本、欧美等国家禁用。呋喃唑酮在我国水产养殖中较为常用,尽管其毒性小于呋喃西林,但因它属于硝基呋喃类药物,毒副作用不可忽视,是被淘汰的药物。呋喃那斯是一种较新的呋喃类药物,但其有较大的毒性。所有呋喃类药物目前已被欧盟等国家禁用。 (十一)氯霉素 本品在水产养殖中常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且有一定有效果。但该药对人类的毒性较大,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外,该药还可引起肠道里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的形成。该药已在国外较多国家禁用。 (十二)红霉素 本品的抗菌谱和青霉素G相似,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近年来较常用于特种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该药对人有较大的毒性作用,若有残留,可引起人肝脏损害,造成上腹痛、呕吐、白细胞增多、过敏反应和引起肠道反应等,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引起二重感染,此外该药还极易产生耐药性;欧盟等国家已对此药禁用。 (十三)杆菌肽锌、泰乐菌素 本品最近几年来在兽禽上应用广泛,水产养殖中也常作为添加剂添加。本品如若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则会产生较大的毒性与对养殖动物的刺激性,故欧盟已于1998年底宣布对其禁用。 (十四)环丙沙星 本品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常用其盐酸盐水合物,它是人类使用的新药,若产生耐药性,则会影响对人类疾病的诊治。欧盟等国家已禁用。 (十五)阿伏帕星 本品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曾在畜禽上用作促生长剂,水产上应用也逐渐普遍。如果长期使用该药,则会造成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替考拉丁等)耐药性贮库,导致肠球菌广为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此种状况已在美国与加拿大发现。因此,欧盟决定自1997年4月起在欧洲禁止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十六)速达肥 本品也是一种饲料添加剂,若长期添加也会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欧盟已于1998年底禁用。 (十七)喹乙醇 本品主要作为一种化学促生长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它的抗菌作用是次要的。由于此药的长期添加,已发现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肾机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引起水产养殖动物肝脏肿大、腹水,造成水产动物的死亡。故规定禁用。 (十八)甲基睾丸酮、己烯雌酚等 激素类药物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使用的频率逐渐增高,大多数用于性控或抑制雄性的争斗以间接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但激素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极小的残留都可对人类造成危害。故规定禁用。 (十九)呋喃丹 本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渔业上常作为杀虫剂使用。该药纯品为白色晶体,无臭味,在水中溶解度低,可溶于其他多种有机溶剂,但溶解度不高。它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虫剂,它与胆碱酯酶形成不可逆的结合,而对动物的毒性很高,故规定禁用。 二、渔药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一)渔药选择的原则 1.有效性 应尽量选择疗效好的渔药,以使患病的水产动物在短时间内尽快好转和恢复健康,以减少损失。例如对养殖鱼类的一般性细菌性皮肤病,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以及含氯消毒剂等都有较好的疗效,但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可同时直接杀灭鱼体表和养殖水体中的细菌,杀菌快、效果好,应为首选药物;如果是细菌性肠炎,则应选择肠道吸收性较差的药物制成药物饵料进行投喂,如某些磺胺、诺氟沙星等。也可根据病情,在投喂药饵的同时选择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泼洒。选择高效、速效和长效的渔药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应是渔药选择的一个主要出发点。 2.安全性 (1)药物对养殖对象的毒性 如多次使用硫酸铜后,可使鱼体肾小管扩张,周围组织坏死,造血组织毁坏,肝脂肪增多,铜在鳃、肌肉组织、肝脏内的蓄积,使机体呈现不健康状态或抵抗力下降,而成为易感群体(Rebelin等,1972)。 (2)药物对水域环境的污染 渔药绝大多数是对养殖的群体用药,这样就不可避免不同程度地造成水体的污染,应用时应使其造成的污染达到最低程度,并应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特别是那些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重金属盐类(如某些含汞、砷的杀虫剂),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如林丹等)和可能在其他水生生物体内引起“富集作用”的药物应该避免使用。 (3)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除供观赏的一些水生动、植物外,所有养殖的鱼、虾、蟹、贝、藻等都是供人们所食用的。使用的渔药应不能危害人类自身的健康(如滥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物,引起“变应性”,导致对青霉素、链霉素和杆菌肽过敏),不能影响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如使用与人类同源性的药物,而导致耐药性菌株的产生等)。 3.方便性 因为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渔药除少数情况下使用注射法和涂抹法外,都是间接地群体用药,相对人、兽医用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渔药使用是否方便,是否容易掌握,不仅会影响使用的广泛程度,而且也会影响它的使用效果。 4.廉价性 水产养殖动物产品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因此选用廉价易得的渔药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方面。如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全身感染,则多选用价廉的磺胺嘧啶,而少选用价格较贵的磺胺甲基异唑。有的渔药尽管其疗效好、安全性强,但如果使用成本高、昂贵,依然会失去它的使用意义。 (二)渔药的合理使用 合理地、科学地使用渔药,就是要从药物、病原、环境、养殖动物本身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因素考虑,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效果地使用渔药。科学、合理地使用渔药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在用药时既要考虑提高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效果,也要考虑药物对水产动物的品质和水域环境的影响。合理用药,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正确诊断,对症用药。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只有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选用安全、可靠、方便、价廉的药物,才能发挥药物的作用,收到药到病除的防治效果。反对盲目滥用药物。如在同一养殖水体中同时有几种病并发,应根据发病的具体情况,首先对其中比较严重的或有较大制约作用的病使用药物,使该种病好转或痊愈后,再针对其余的疾病进行用药。 2.选药要有明确的指证,安全用药。渔药的功能较多,但主要有抑制和杀灭病原体,改良养殖环境和增强养殖对象自身的抵抗能力等作用。要根据药物各自的理化特性,药物的配伍禁忌使用药物。此外还要注意药物的保管和配制。有的渔药可能是对症的,但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确,不注意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就可能出现异常,或者使用失效的现象。如漂白粉,当保管不善时,由于在空气中易潮解而失去有效氯,如再按常规使用,就会失去治疗效果。又如高锰酸钾、双氧水如不现用现配,或用含有机物较多的塘水配制,就不会达到它所规定的使用效果。若同一水体中同时养殖有几个不同的种类,使用药物时不仅要注意选用对患病种类的安全性,同时也要考虑选择的药物对未患病种类是否安全。如鱼类与虾或蟹混养,当鱼患寄生虱病时,就不能使用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全池遍泼,应选用其他药物,因为虾、蟹对有机磷农药十分敏感,全池遍泼敌百虫,就会造成虾、蟹中毒死亡。 3.掌握影响药物疗效的一切因素,排除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对药物的干扰,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适宜用药。养殖水域的理化因子(如pH、溶解氧、盐度、硬度、水温等),生物因子(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数量和密度等)以及它的面积、形状、水的深浅和底质等状况都对药物的作用有一定影响;不同养殖对象以及同一养殖对象在不同的年龄和生长阶段的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施药的方法与数量正确与否,是决定疗效和用药安全的关键之一。在选择给药方法时,要考虑:①病原体的特征;②病程;③养殖对象的状况(大小、年龄、体质等);④药物的理化性质;⑤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条件等。 4.预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真观察、分析,根据情况采取停药、调整剂量、用药次数和用药的间隔时间或改换药物等措施,有效用药。施放药物以后,必须注意观察,以评价药物的效果。通常在用药12小时内要密切注意养殖群体动态,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排水和加注新水抢救;用药第2天起,早晚要巡塘,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发病群体的病情和死亡数。通常3~6天内如病情好转、死亡基本停止,说明疗效良好;如虽有死亡,但死亡数明显减少,说明疗效尚好;如死亡数保持治疗前或超过治疗前,说明无效。任何药物都有一个效应时间,要在效应时间后,根据死亡与反应迟钝的用药对象增减数、用药对象的活动情况以及摄食量等,对药物作出正确的评价。如果前一次药物使用效果不佳,就应该进一步检查、诊断,分析原因,为继续治疗做出判断。要进行药物调整时,应注意前后药物之间的关系与适宜的停药期。 5.祛邪扶正并举,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控制用药。任何药物(包括部分营养类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的外用药物还可造成环境的恶化和养殖对象品质的下降。因此,一方面要控制药物的使用浓度与用药的次数,严格遵守药物的休药期的规定,保证用药安全;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和大力使用免疫增强剂,使用疫(菌)苗进行免疫防治以及使用微生态制剂、生物渔药,是合理用药的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 三、渔药残留的控制 1.渔药残留产生的主要原因 1970年美国FDA对造成兽药残留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未遵守休药期的占76%,饲料加工或运输错误的占12%,盛过药物的贮藏器没有充分清洗干净的占6%,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占6%。1985年美国兽医中心(CVM)的调查结果则是:不遵守休药期的占51%,使用未批准的药物占17%,未作用药记录的占12%。 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造成的主要原因有: (1)不遵守休药期有关规定。休药期是指水产品允许上市前或允许食用时的停药时间。目前我国使用的较多渔药均缺乏具体的休药期的规定。在部分水产养殖业者中,休药期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2)不正确使用药物。使用渔药时,在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和用药动物的种类等方面不符合用药规定,因此造成药物在体内的残留。 (3)饲料加工、运送或使用过程中受到药物的污染。当将盛过抗菌药物的容器用于贮藏饲料,或将盛过药物的贮藏器没有充分清洗干净而使用,都会造成饲料加工或使用过程中药物的污染。 (4)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由于这些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情况缺乏研究,没有休药期的规定,如作为饲料添加剂来喂养水产动物,极易造成药物残留。 (5)按错误的用药方法用药,或未做用药记录。 (6)上市前使用渔药。为了掩饰水产品上市前的临床症状,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上市前使用药物很可能造成水产动物中的药物残留。 (7)养殖用水中含有药物。使用这种受污染的水,极易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的药物残留。 2.水产养殖品渔药最高残留限量 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规定水产养殖品中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是保证水产品安全的基本条件。水产品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药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如有“三致作用”的药物(禁用药物),残留限量要求就应很低;一般性的药物,残留限量可适当高些。 (2)残留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不会对人类产生较大危害和不会对有益菌群造成破坏的最高浓度。 (3)不会导致耐药菌株产生的最高药物浓度。 (4)残留药物可检测到的最高灵敏度。 (5)国外有关国家和组织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6)我国水产品生产和进出口的具体情况。 表10-1是我国目前规定的某些渔药在水产品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从理论上来说,药物的残留越低(甚至接近零)越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要达到很低的药残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存在一定量的药残也不一定对人类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种有一定量药残但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水产品我们称为安全的水产品,而那种药残限量很低甚至没有药物残留的水产品则为高质量的水产品,高质量水产品与安全水产品是有很大差别的。 表10-1 我国目前规定的某些渔药在水产品中的最高残留限量 表10-1 我国目前规定的某些渔药在水产品中的最高残留限量(续)-1 3.水产养殖中渔药残留的监控 正确使用渔药不仅可以保证养殖的成功,而且直接关系到养成品的药物残留水平。因此,应制订并严格执行渔药使用方法和停药期,从源头抓起,加强渔药的安全使用。此外,加强渔药的科学管理,重点解决好管理体系、法规和标准建设是其工作的核心。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中渔药残留的监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目前在药残的检测上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微生物测定方法、免疫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化学检测法等。微生物测定方法是利用特定菌株与药物的作用来检测样品中抗生素的种类和含量。主要原理是样品中如有抗生素残留,则会对培养基中的细菌产生抑菌圈。根据抑菌圈的有无及大小来判定被检样品中抗生素是否存在和含量高低,该方法简单、快速、便宜,但较繁琐。免疫分析法是以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复杂介质中痕量组分的分离和检测。目前广泛应用的免疫分析法主要有放射性免疫测定法(RIA)和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前者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标记,易于制备、分析周期短,但存在放射性污染;后者用酶标记,专一性强,可避免放射性污染和标记物易衰变的缺点,应用较广。分光光度法是应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比较简单、便宜、易操作组织提取液中的药物浓度,但主要缺点是精度较低,特别是代谢物与原药结构相似,以至吸收光产生叠加不易区分,体液的内源性杂质干扰大时,则会出现测定结果偏高的现象。关于化学检测法,目前国内国际上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是将色谱的高效分离与质谱的准确定量和定性有效结合,是国际上公认的兽药残留分析确证方法和仲裁方法。气相色谱法使用有一定的局限,对那些不易气化的物质测定不准确,而且设备较昂贵,使用不普遍。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由此改进所派生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普遍使用的主要测定方法,虽然设备造价高,但对样品的分离鉴定不受挥发性、热稳定性及分子量的影响,具有分离效果好、测定精度高的优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主要采用电子轰击源(E1)和负离子化学源(NCI),NCI源的气质联用法灵敏度高,检出限可达到0.1微克/千克。由于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在硅烷化后均有几个丰度较大的碎片离子,易于定性鉴别,GC-MS是检测胺苯醇类药物残留的灵敏方法。串联质谱(MS-MS)是将在第一级质谱上选的目标物母离子碰撞裂解产生子离子,在第二级质谱上根据特征子离子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兽药残留的实际样品监控时,由于目标物浓度低、样品基质复杂、干扰严重,为满足越来越高的检测要求,MS-MS技术已成为胺苯醇类药物残留分析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美国FDA、香港政府化验所、欧盟(EU)等均采用此法作为检测方法。 在进行药残检测、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①执行官方采样程序,注意取样的科学性与代表性。②采取合理的样品前处理方法。③选择正确的药物分析方法。④作出准确的结果判断。要根据抽样、检测、养殖用药和国家的需要判断结果,做到客观、公正、正确。 面对我国渔药残留的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应制定出药残的监控规划,加强渔药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网络,建立定期上报制度,及时汇总、掌握全国渔药使用情况,有效制止滥用和非法使用渔药行为,控制水产养殖产品中的渔药残留水平,促进水产养殖产品质量的提高。 附录1 2009年OIE规定必须通报的水生动物疫病名录 鱼类 ●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Spring viraemia of carp 鲤春病毒血症 ●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Infectious salmon anaemia 传染性鲑鱼贫血 ●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Gyrodactylosis(Gyrodactylus salaris) 三代虫病 ●Red sea bream iridoviral disease 真鲷虹彩病毒病 ●Koi herpesvirus disease 锦鲤疱疹病毒病 贝类 ●Infection with Bonamia ostreae 牡蛎包纳米虫病 ●Infection with Bonamia exitiosa 包纳米原虫病 ●Infection with Marteilia refringens 折光马尔太虫病 ●Infection with Perkinsus marinus 海水派琴虫病 ●Infection with Perkinsus olseni 奥尔森派琴虫病 ●Infection with Xenohaliotis californiensis 加州鲍立克次氏体病 ●Infection with abalone herpes-like virus.鲍疱疹样病毒病 甲壳类 ●Taura syndrome 桃拉综合征 ●White spot disease 白斑综合征 ●Yellow head disease 黄头病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Crayfish plague(Aphanomyces astaci) 螯蟹瘟 ●Necrotising hepatopancreatitis[1] 坏死性肝胰腺炎 ●Infectious myonecrosis 传染性肌肉坏死病 ●White tail disease 肌肉白浊病 ●Milky haemolymph disease of spiny lobsters (Panulirus spp.)[2] 龙虾血淋巴乳化病 两栖类 ●Infection with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箭毒蛙壶菌病 ●Infection with ranavirus 蛙病毒病 附录2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1—200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为民、姜兰、吴淑勤。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使用方法与禁用药。 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增养殖中的管理及病害防治中的渔药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渔药 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3.2 休药期 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 4 渔药使用基本原则 4.1 水生动物增养殖过程中对病害的防治,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 4.2 渔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务院、农业部有关规定,严禁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生产执行标准的渔药。 4.3 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建议使用生物渔药、生物制品。 4.4 病害发生时应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常用渔药及使用方法参见附录A。 4.5 食用鱼上市前,应有休药期。休药期的长短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必须符合NY 5070的要求。常用渔药休药期参见附录B。 4.6 水产饲料中药物的添加应符合NY 5072的要求,不得选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 5 禁用渔药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渔药。禁用渔药见附录C。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渔药及使用方法 A.1 水产增养殖中的外用渔药及使用方法 水产增养殖中常用的外用渔药及使用方法见表A.1。 表A.1 常用的外用渔药及使用方法 表A.1 常用的外用渔药及使用方法(续)-1 A.2 水产增养殖中常用内服渔药及使用方法 水产增养殖中常用内服渔药及使用方法见表A.2。 表A.2 常用内服渔药及使用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渔药休药期 表B.1 常用渔药休药期 附录C:(规范性附录)禁用渔药 表C.1 禁用渔药 表C.1 禁用渔药(续)-1 本书有关用药的声明 第一章 鱼类疫苗及免疫接种 第一节 鱼类疫苗学研究概况 自Duff于1942年首次应用灭活的杀鲑产气单胞菌免疫硬头鳟获得成功后,人们认识到利用疫苗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可行性。Duff的研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发明了抗生素和多种磺胺类药物并应用于鱼类临床,因此鱼病学研究进入了化学疗法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病原微生物不断产生的耐药现象,以及药物残留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科学家认识到化学疗法的弊端,重新点燃鱼类疫苗学研究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1975年疖疮病疫苗首次在美国获准进入商品化生产。现在一些商品化的疫苗如防治细菌性疾病的鳗弧菌菌苗、鲁克耶尔森菌苗、副溶血弧菌苗、杀鲑气单胞菌苗,防治病毒性疫病的鲤春病毒血症疫苗、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苗、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等均已商品化,并以单价或多价苗的形式在生产中应用。近些年来,国外在鱼类免疫学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特别在抗原分子结构(包括病毒抗原、细菌抗原和寄生虫抗原等)、免疫应答机理、细胞免疫以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鱼虾类免疫刺激剂及营养因素对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也做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水产动物疫苗学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逐渐成为疫苗学研究的主流。日本研制了虹彩病毒的特效疫苗,美国成功研制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基因工程疫苗。在免疫接种技术方面,随着连续注射器的研制成功,以及机械化注射接种设施、设备的发明,有力地促进了鱼用疫苗在生产上的推广和普及。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批准上市的鱼类疫苗有近30种,在鱼类病害的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水产免疫学和疫苗学的研究。1969年,珠江所首次研制出灭活组织浆疫苗注射免疫草鱼三大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我国鱼类免疫防治在近30年有了长足的发展。陆续开展了草鱼呼肠孤病毒、嗜水气单胞菌、柱状曲桡杆菌等病原体免疫学特性的研究,研制了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草鱼出血病、鳜鱼烂鳃病、甲鱼红脖子病等的疫苗,并进行了生产性防病试验,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灭活苗、弱毒疫苗、亚单位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多种类型疫苗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除疫苗开发外,免疫调节剂、免疫佐剂、实用化免疫接种技术,以及抗病毒干扰素的诱生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长足的进步。草鱼出血病病毒灭活细胞疫苗和减毒细胞疫苗开始工厂化生产,免疫草鱼成活率达85%以上,免疫力保持13个月以上。 第二节 疫苗类型和制苗工艺 (一)弱毒疫苗 又称活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强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和生物的连续继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轻微的亚临床反应,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的毒株。此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同样可以制备弱毒疫苗。接种后,它在鱼体内生长繁殖犹如发生了一次轻微的感染,所以获得的免疫力持久而坚强。 此类疫苗的优点是:①产生免疫力快且持久;②可采用多种途径接种;③可引起整个免疫应答、局部免疫及全身性免疫;④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缺点是:①具有返强、返祖危险:残毒在自然界动物群中持续传递后毒力有增强的危险;②残余毒力问题;③要求在低温、冷暗条件下运输、储存;④存在不同抗原、母源抗体的干扰现象,从而影响免疫效果;⑤疫苗污染的危险: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其他病毒的污染。 疫苗致弱的方法有化学致弱、物理致弱和异源动物繁殖继代。化学致弱是通过化学诱变剂的作用使微生物毒力发生变化的方法。物理致弱是利用高温、紫外线、热及射线可干扰DNA的复制而引起突变,从而获得弱毒株。异源动物繁殖继代致弱是利用不敏感的细胞将病原连续传代减毒、改变病毒复制环境使其发生变异减毒等方法获得弱毒株。如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的F25抗热株疫苗、斑点叉尾病毒(CCV)减毒疫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减毒疫苗等、防治小瓜虫病的梨形四膜虫疫苗和草鱼出血病低温隐性感染疫苗在生产上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 (二)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微生物标准株,经大量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或灭活而制成的预防制剂。化学灭活常用试剂有福尔马林、β-丙酰内酯、氯仿等。物理灭活常用方法有γ-射线照射、超声波振荡、加热等。目前国际上使用了很多灭活疫苗,如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疫苗、斑点叉尾病毒疫苗、鳗弧菌疫苗、鲤春病疫苗、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疫苗、肾脏病疫苗、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疖疮病疫苗等。我国已研究报道的有嗜水气单胞菌病疫苗,细菌性败血症浸浴疫苗,牙鲆鳗弧菌病疫苗,以及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赤皮病三联或四联疫苗等。 其优点是:①安全,不存在返祖、返强、散毒,从而造成新疫源的危险。②易于保存、运输,不需要低温保存及特殊的运输条件。③疫苗稳定,便于制备多价或多联苗。④对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不敏感。缺点是:①产生免疫力慢,不适宜用于紧急接种。由于灭活苗不能在体内增殖和复制,所以产生免疫力慢,接种后2~3周才能产生免疫力,不适宜紧急预防。②免疫途径受限制,一般必须注射。③不加佐剂的灭活苗免疫效果较差,免疫期短。④不产生局部免疫;主要激发体液免疫,引起细胞介导免疫的能力也较弱。⑤用量大、价格较贵。 (三)亚单位苗 亚单位疫苗是应用某些化学试剂裂解细菌或病毒,驱除病原微生物中有害成分和对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无用的成分,保留其中一种或几种主要抗原成分所制成的一类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亚单位疫苗有抗体出现早、滴度高、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如斑点叉尾病毒(CCV)蛋白壳亚单位疫苗。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水产动物疾病的亚单位疫苗都处于实验室阶段,应用实践较少。 (四)合成肽疫苗 利用化学合成法人工合成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多肽成分后再加入佐剂而制备的疫苗。此类疫苗是在了解病原体中具有诱导免疫保护作用的有效组分的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人工合成的,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其优点是制备容易、可大量生产、稳定、易保存;其缺点是免疫原性弱,需要佐剂,且不同肽免疫活性不同。如在鱼类杆状病毒中的G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中和性抗原,由500多个氨基酸组成,将编码G蛋白的部分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或杀鲑气单胞菌的减毒株中表达,通过浸浴法免疫可产生保护作用。到目前为止,鱼用合成肽疫苗的研究基本处于试验阶段,具体的作用机制、免疫途径以及免疫效果等都有待研究。 (五)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也称基因疫苗或DNA疫苗,它是一种在人和动物体内表达抗原成分的质粒疫苗。核酸疫苗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质的外源基因与载体重组后直接导入动物体内,利用免疫原基因在宿主体内表达出的抗原蛋白质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在水产上应用的DNA疫苗有鲑、鳟鱼类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杆状病毒、鲤春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文蛤病毒及鲑鱼疮痂鲺等DNA疫苗。其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基因工程疫苗已获专利,最近已开始小批量生产。 第三节 鱼用疫苗 一、常用疫苗 (一)病毒疫苗 1.草鱼出血病疫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1~2周龄草鱼因鱼呼肠孤病毒(Fish reovirus)引起的出血病。本病主要发生于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草鱼养殖地区。 [现状] 有灭活的组织浆疫苗,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以及弱毒疫苗。各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免疫保护力达80%以上,血清中和抗体均明显高于非免疫的对照组。目前已在我国较大规模使用。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将进行商品性生产。 [效应期与免疫期] 以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为例,效应期为5天,第10天时免疫的草鱼血清中和抗体即达到较高水平,第20天左右处于峰值,以后保持在第10天的水平上波动。草鱼对该疫苗的免疫期为13个月以上。 [给予途径] 对2周龄草鱼采取注射的方式,1周龄草鱼用浸浴(最好是高渗浸浴)的方式给予。 [使用注意事项] 该类疫苗的免疫临界温度为10℃。免疫后的草鱼至少应在免疫后5天内养殖在10℃以上的水温下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2.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疫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鲑鳟鱼类因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本病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东欧以及日本,近年来本病也已在我国大部分虹鳟养殖场发生。 [现状] 有灭活疫苗、减毒疫苗、病毒多肽疫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灭活疫苗有较好的抗攻击保护力,但多肽疫苗与减毒疫苗的免疫原性均较差。该类疫苗目前还处于研究与应用之中。 [效应期与免疫期] 据报道,在10℃时免疫后21~30天的鲑鳟鱼类可检测到较高的中和抗体,关于中和抗体峰值出现的时间与持续时间,目前尚无准确的资料。 [给予途径] 注射、浸浴。浸浴效果较差。 [使用注意事项] 免疫最佳温度为10~20℃。 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鲑鳟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感染的疾病,特别对幼鱼有较好的效果。本病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 [现状] 有灭活疫苗,经SET细胞传代的疫苗以及糖蛋白Sau3AI基因工程疫苗;减毒疫苗浸泡免疫红大麻哈鱼,抗攻击保护可由未免疫的58%(死亡率)降到0%,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也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该类疫苗目前尚未获得商品化生产许可证。 [效应期与免疫期] 减毒疫苗的效应期为48小时,免疫期达3个月以上。 [给予途径] 注射与浸泡。 [使用注意事项] 本疫苗免疫最佳水温为15℃左右,目前减毒疫苗的安全性尚缺乏保证。 4.斑点叉尾病毒疫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斑点叉尾(主要是幼鱼)因疱疹病毒(Herpesvirus)引起的病毒病。本病主要流行于美国。 [现状] 有灭活疫苗与经蟾胡子鲇肾细胞传代的减毒疫苗,此外用表面活化剂三硝基甲苯裂解病毒后由病毒外壳制成的疫苗浸泡免疫鱼卵与鱼苗亦有较好的效果。灭活疫苗免疫原性较差,弱毒疫苗以注射和重复浸浴的方式免疫有较好的抗攻击保护力,目前各种疫苗均处于实验室应用阶段。 [效应期与免疫期] 效应期为20天左右;一次免疫免疫期可达90天;若给予一次加强,可达到150天以上。 [给予途径] 注射与浸浴。在使用浸泡免疫途径时,若在第一次免疫3周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则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使用注意事项] 免疫水温应在25℃以上,据报道,斑点叉尾病毒减毒疫苗的安全性尚不能完全保证。 5.病毒性出血败血病疫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各龄鲑鳟鱼类因弹状病毒引起的出血性败血病,本病主要流行于丹麦、德国、捷克等国家。 [现状] 有灭活疫苗和Reva与F25(21)株减毒疫苗。灭活疫苗注射后的硬头鳟成活率可达到86%~98%;减毒疫苗采用浸浴方式给予,有较好的效果,且目前未出现返祖现象,颇有前途。以上疫苗均处于实验室应用阶段。 [效应期与免疫期] 免疫效应期在7天以下,免疫期可达5个月。 [给予途径] 注射、浸浴。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该类疫苗时温度越低效果越好。一般免疫最佳温度为5~10℃。 6.鲤春病毒血症疫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鲤鱼等因鲤弹状病毒(Rhabdovirus carpia)而引起的病毒血症,本病主要流行于东欧各国。 [现状] 有β-丙内酯灭活苗和异源细胞的减毒疫苗。20世纪80年代初灭活苗在欧洲上市。该灭活疫苗为含有SVCV和梭子鱼苗弹状病毒(FFRV)二种血清型的二价油乳苗。鲤鱼腹腔注射该疫苗后可诱导产生高效价的中和抗体。弱毒株V-236和V-237制备的减毒疫苗已在南斯拉夫的Bioveta公司获准进行商品性生产,其免疫保护率在90%以上。 [效应期与免疫期] 水温10℃,8~10周才出现中和抗体;而在水温20℃时只需4周。免疫持续期可达4个月以上(Baudouy,1980)。 [给予途径] 腹腔注射,浸浴和口服,但口服弱毒苗效果不理想。 [使用注意事项] 免疫水温在20℃以上,最好以腹腔注射的途径免疫。 (二)菌苗 1.弧菌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鲑、鳟、鳗、鲤、罗非鱼等养殖鱼类因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与V.ordalii)引起的弧菌病。本病是一种全球性的鱼病。分布广,可危害48种以上的鱼类,河水、河口性和洄游性鱼类最易感染。 [现状] 有单价、双价和多价的灭活全菌苗与脂多糖菌苗,他们对各种血清型的弧菌病均有较高的免疫保护力;口服免疫香鱼,抗攻击保护力达50%以上。本疫苗是目前最成功的鱼用疫苗之一,已在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注册进行商品性生产,商品弧菌苗均为多价疫苗。 [效应期与免疫期] 效应期10~15周,免疫期在6个月以上。 [给予途径] 注射、浸浴、喷雾与口服;商品疫苗常用前3种方法。 [使用注意事项] 在有条件时,免疫后的鱼最好在15℃以下的水温中养殖。 2.嗜水气单胞菌苗 [作用与用途] 嗜水气单胞菌是水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致病菌,它可引起大多数淡水鱼和部分海水鱼或其他水生动物的腐皮病(Motile aeromonad septicema),也是最近几年我国淡水养殖鱼类暴发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疫苗主要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 [现状] 有灭活的全菌苗,该菌的部分成分或提取物制备的疫苗,弱毒菌苗以及HEC毒素和多糖偶联的亚单位疫苗。据报道,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病全菌苗的免疫保护力可达66%~100%,而亚单位疫苗对小鼠和鲫鱼的免疫保护力分别为100%和83%,与全菌苗相比,亚单位疫苗诱导的抗体出现的时间早,滴度高,持续时间长。但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血清型以及菌株毒力及抗原性的频繁变异,使得该类菌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尚无商品性疫苗应市。我国关于嗜水气单胞菌菌苗对预防淡水鱼类暴发病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 [效应期与免疫期] 据报道,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病全菌苗的免疫效应期为40天,免疫持续期可达6~12个月。 [给予途径] 注射、浸浴与喷雾。 [使用注意事项] 疫苗适宜于水温20℃以上应用。 3.耶尔森氏菌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鲑、鳟鱼类因耶尔森氏菌(Y.ruckeri)而引起的红嘴病,本病主要流行于欧洲、南非一些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 [现状] ERM血清Ⅰ型商用灭活全菌苗于1976年问世,其他血清型疫苗尚在开发中。该疫苗已在美国与加拿大获准进行商品性生产。据Wild Live疫苗公司报道,免疫后2000万尾虹鳟苗红嘴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Biomed疫苗公司用该公司生产的红嘴病疫苗浸泡免疫虹鳟,发现本病造成的死亡率对比照降低58%。 [效应期与免疫期] 效应期10℃时为15天,18℃时为5天。ERM苗有效期为300天以上。 [给予途径] 注射、浸浴、喷雾与口服。商品性疫苗多以浸浴与喷雾的方式给予,与弧菌苗混用可提高免疫效果。 [使用注意事项] 免疫最佳温度为20℃。 4.迟钝爱德华氏菌病疫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鳗鱼、斑点叉尾引起的爱德华氏病。本病在亚洲、非洲均有流行,其中以日本、中国以及美国较为普遍与严重。 [现状] 有灭活的全菌苗,细菌抽提物(如粗类脂多糖、纯类脂多糖和脂肪)以及菌体碎屑等各种。它们均能使免疫后的鱼获得较高的凝集抗体(1∶4096)与免疫保护力。在日本与我国台湾已有初始的商品性疫苗应市。 [效应期与免疫期] 免疫后的鳗鱼1周后出现较高的凝集抗体,3周后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到12周时仍处在较高水平。 [给予途径] 注射与浸浴。 [使用注意事项] 免疫最佳温度为25~33℃。 5.美洲鲇爱德华氏菌病疫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斑点叉尾因爱德华氏菌(E.ietaturi)引起的美洲鲇爱德华氏病,该病主要流行于美国东南部斑点叉尾的养殖区。 [现状] 灭活的全菌苗与脂多糖疫苗具有很强的抗原性。两者的完全弗氏佐剂苗通过注射免疫,免疫保护力可分别达到89.2%和98.6%,浸浴免疫的保护力也可达到74.4%(菌体碎片)与46.6%(全菌)。目前美国的Biomed公司已注册生产该类疫苗,加拿大的Aquatic Health公司也待注册。 [效应期与免疫期] 效应期10天以上,免疫持续期缺乏资料。 [给予途径] 注射、浸浴以及喷雾。佐剂苗以注射途径给予,非佐剂苗一般以浸浴与喷雾的途径给予。 [使用注意事项] 最佳免疫水温为20~28℃。 6.疥疮病菌苗 [作用与用途] 预防鲑、鳗、鲤、金鱼因杀鲑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引起的疥疮病。本病主要流行于欧洲、北美与日本等国家与地区。 [现状] 本品开发研究的历史长,至今已有灭活苗、弱毒苗、菌体外产物(ECP)、糖蛋白和脂多糖等多类疫苗上市。其加强剂量的口服疫苗也已上市。这些疫苗有一定的保护力,但有些时候也发现它们不能获得免疫保护,原因不明。美国与加拿大等一些疫苗公司已获准进行商品性生产。该类疫苗只能降低因疥疮病引起的鲑鱼的死亡率,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最近,欧美将该菌的葡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在注射、浸泡法中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在美国和挪威ERM苗与弧菌苗和冷水性弧菌制成二联或三联苗已在野外开始试验,效果比单一苗好。在疫苗中如添加该菌ECP可提高30%的免疫效果:即使单独注射体外产物ECP或糖蛋白对疖疮病也有防治效果。 [效应期与免疫期] 免疫效应期在30天左右;免疫持续期尚缺乏资料。 [给予途径] 注射、浸浴和口服。商品疫苗常以注射与口服的方式给予。 [使用注意事项] 因本疫苗使用效果不稳定,免疫后还应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预防,该疫苗一般在水温20℃左右免疫。 二、目前已经商品化的鱼用疫苗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被各国政府和人民重视,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养殖受到广泛重视,鱼类疾病疫苗学研究和免疫预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准发许可证的鱼用疫苗已超过10多种,其中欧、美国家占大多数。 在亚洲有多种疫苗已在临床使用,但商品化的疫苗只有三种:虾副溶血弧菌疫苗(Vibrogen-S),对虾多价菌苗(简称P.M.B.疫苗)和鳗弧菌菌苗。日本有三种疫苗获得许可证,澳大利亚只有一种疫苗获得许可证。 欧洲是使用鱼类疫苗较早的国家和地区,早在1990年英国和挪威就已开始应用疖疮病的疫苗。该疫苗的使用为英国和挪威的鲑鱼养殖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由于90%以上的养殖鱼类注射了疫苗,大大减少了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以挪威的虹鳟鱼养殖业为例,1984年挪威虹鳟鱼养殖量为5.9万吨,当年用药48吨,到了1994年挪威养殖虹鳟鱼达25万吨,而用药量仅为1.8吨,结果显示,鲑鳟鱼疫苗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养殖鱼类的商品价值。目前,欧洲使用的鱼用疫苗有9种。 在北美,美国已有9种商品化鱼用疫苗,加拿大有8种。目前世界各地已经商品化的鱼用疫苗见表1-1。 表1-1 世界各地已经商品化的鱼用疫苗 表1-1 世界各地已经商品化的鱼用疫苗(续)-1 三、目前急需的水产疫苗 尽管鱼用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因水产疾病学、免疫学和疫苗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相对滞后,加上鱼类品种繁多,养殖区域分布广,病原种类繁杂,因此现有的疫苗开发还不能满足各国的需求。根据目前养殖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世界各地急需的鱼用疫苗有以下几种(表1-2)。 表1-2 世界各国急需的鱼用疫苗 表1-2 世界各国急需的鱼用疫苗(续)-1 第四节 鱼用生物制品的应用前景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目前水产养殖总量居世界首位,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与目前的养殖规模相比,中国鱼病学,尤其是鱼类免疫学和疫苗学研究相对滞后,主要养殖鱼类疫苗处于空白状态,多种传染性疫病严重肆虐着养殖鱼类,治疗上仍然以化学疗法为主,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滥用严重威胁水产品的食品安全,以出口为导向的水产品面临极大的技术壁垒,同时也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积极引进国外实用疫苗的同时,要加紧开发适合我国养殖品种,针对中国特定的水产病原种类的鱼用疫苗,并着手开发鱼类疫苗免疫接种技术,增强鱼类免疫接种方法的可操作性。 目前中国主要特种养殖鱼类的养成率低下,海水鱼养成率多在50%左右,个别品种养成率仅为20%~30%。导致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是疫病多发,且缺乏有效的鱼用疫苗,如果引用或开发出针对性强、实用、有效的疫苗,将会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鱼用疫苗的推广和普及,不仅能解决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还能显著提高产品的价值,降低生产成本,可谓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渔农的经济效益三者兼得。 第五节 免疫增强剂 (一)弗氏佐剂 [性状与组成] 本品为一种淡黄色半透明的油乳状液体,由矿物油(如石蜡油)、乳化剂(如羊毛脂)和杀死的分支杆菌(Mycobactria,通常用结核分支杆菌或卡介苗)组成的油包水型乳化佐剂。由于含分支杆菌,故又称分支杆菌佐剂。3种成分俱全的称弗氏完全佐剂(即弗氏佐剂),简称FCA或FA,不含分支杆菌者称弗氏不完全佐剂,简称FIA。 [作用与用途] 延缓免疫原在机体内的存留时间,使之持续缓慢释放,刺激鱼体产生较强与较持久的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尚能增强鱼体T细胞介导致敏反应能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与杀菌能力。 [用法与用量] 将其与疫苗按4∶6或3∶7的比例充分乳化后注射给予。 注:弗氏佐剂由于对动物刺激性大,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能用于经济动物的免疫接种。 (二)油佐剂 [性状与组成] 由94%(v/v)矿物油(10号白油)、6%(v/v)的Span-80,2%(g/v)硬脂酸铝加热溶解后形成的淡黄色油状液体。此类佐剂是目前在灭活疫苗中使用较广的佐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取代不可代谢的矿物油,筛选性质良好的表面活性剂,采用更先进的乳化工艺,制备出黏稠度低、毒副作用小、便于使用的新型佐剂苗。 [作用与用途] 延缓免疫原在机体内的存留时间,使之持续缓慢释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与杀菌能力。 [用法与用量] 与蛋白抗原2∶3(v/v)混合(加水相4%体积的tween-80)经乳化而形成黏稠的乳白色油包水型疫苗。一般采用注射接种。 (三)铝佐剂 [性状与组成] 本品为乳白色的胶冻状半固体,主要种类有氢氧化铝凝胶、磷酸铝、硫酸铝、铵明矾[AlNH(SO4)·12H2O]及钾明矾[AlK(SO4)·12H2O]等。 [作用与用途] 该佐剂作为一种免疫吸附剂,能从溶液中强烈吸附蛋白质抗原,形成沉淀。当其接种到机体内后可形成一个“抗原库”,缓慢释放出抗原,充分延长了抗原的作用时间。同时还能促进局部(注射部位)巨噬细胞的反应。 [用法与用量] 将其与疫苗按2∶8或3∶7的比例充分乳化后注射给予。此佐剂亦可通过浸浴与口服的方式给予,但是它形成免疫保护所需的时间比注射给予的方式长。 (四)蜂胶佐剂 [性状与组成] 是蜜蜂从胶原植物腋芽部采集的细胞组织液、胶状物质与蜜蜂的舌腺、蜡状分泌物混合加工而成的蜂产品。 [作用与用途] 蜂胶颗粒与菌体相互黏附形成包被状,同时蜂胶颗粒之间也相互黏附,使得蜂胶颗粒-菌体-蜂胶颗粒-菌体交联成类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结构,具有抗原“仓库”和免疫刺激复合物双重作用。免疫放大效果高于FCA而无明显的副作用。具有快速、高效、持久等特点,免疫后5天即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与弱毒苗相同或接近);保护率高达90%~100%;免疫期长达6个月以上。能全面启动机体的免疫防卫系统,刺激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红细胞免疫系统和巨噬细胞补体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用法与用量] 将蜂胶佐剂与抗原1∶1充分混合均匀后即成疫苗,一般注射给药。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造成流动性差、难以注射等问题,便于临床使用。同时易于运输和保存;-10℃不结冰,保存期2年,2~8℃保存期18个月,10~15℃保存期12个月,20~30℃保存期3~6个月。 (五)脂质体 [性状与组成] 脂质体是一种人工制备的携有双层包膜的磷脂质小囊,它具有类似于细胞膜的结构,由磷脂或胆固醇等各种脂类混合物,采用类脂薄膜水化法、冻融法、冻干再水化法、钙诱导融合法、乙醇注入法、超声波法等方法制备而成。 [作用与用途] 脂质体双分子层与生物膜有较大的相似性以及组织相容性,从而易于被组织吸收,口服或浸泡免疫可以增加免疫鱼黏膜对抗原的吸收;并且机体吸收的脂质体具有缓释和控释作用,延长疫苗在体内作用时间而提高免疫效能。 [用法与用量] 目前仅限于实验室使用。 (六)免疫刺激复合物 [性状与组成] 由Quil A、胆固醇、卵磷脂等成分经超声波结合透析处理,可以将抗原包装成类似天然病原的典型颗粒状笼格状结构。 [作用与用途] ISCOM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不仅是疫苗抗原的递呈者,而且具有独特的佐剂功效,能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统的所有三种途径,即B细胞、Th细胞和CTL细胞免疫,显示出比其他佐剂更优越的免疫学价值。此外,ISCOM疫苗还具有亚单位疫苗的所有优点,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封闭作用,用其免疫动物,不仅可以区分疫苗免疫动物与强毒感染动物,而且可提高免疫效力,比单独的抗原蛋白聚合物至少高10倍。 [用法与用量] 0.05%~0.1%(按抗原蛋白量的0.05%~0.1%添加Quil A制备免疫刺激复合物)。 第六节 免疫接种方法 (一)注射法 是将疫苗直接注射到受免疫动物的体内。对于陆生动物而言,注射法是最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注射法的优点在于,抗原用量小,免疫接种剂量可靠、接种均匀度高,免疫应答效果好。但对鱼类来讲注射法应激较大,可操作性差、费时、费力,尤其是在现代规模化养殖条件下注射法的实用性受到极大的挑战。但注射法依然是现有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之一,主要借助专业化的设备和性能优良的连续注射器而实现大批量免疫接种。 (二)浸浴法 是将疫苗配成适当的浓度加到水体中通过鳃和体表黏膜免疫鱼类。浸浴免疫的优点是方法简便、实用,应激轻微、免疫均匀度好、适用范围广。不足之处在于免疫应答效果不如注射法,生产的循环抗体水平较低,免疫效力维持时间短,抗原用量大。 (三)延长浸浴法 延长浸浴法与浸浴法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在抗原用量、浸浴时间、次数上有所不同。 (四)口服法 是将疫苗添加在饵料中通过口服对鱼类进行免疫。口服免疫的优点是方便、实用,没有应激。不足之处在于免疫均匀度不好,免疫应答水平低,免疫效力维持时间短,对抗原的处理有特殊要求,比如:抗原包被以减少鱼类消化道中的酶对抗原产生降解。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海南大学承担的国家“863”海洋领域“819”青年专题项目“超声波导入鱼病疫苗的研究”,利用鱼病疫苗的超声波免疫接种技术,可以对5~8厘米的幼鱼批次接种疫苗100尾,每分钟接种2500~3000尾,较传统方法接种速度提高10倍。 第七节 免疫监控 鱼类在生长、生活过程中通过自然感染或人工免疫接种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免疫力。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自然感染可以导致疫病暴发,也可能成为没有症状和轻微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但康复鱼或耐过鱼或人工免疫接种的鱼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在鱼的群体中产生免疫力的个体数量也不均一。因此,必须通过免疫监控的手段对鱼群进行免疫监测,才能实时掌控鱼类的免疫状态,了解各种疫病暴发的危险程度,实施有效的免疫预防。 免疫监控的基本原理和血清诊断学、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原理相类似。免疫监控是利用已知的抗原检验水生动物血清中有无特异性抗体,以及抗体的滴度和介导细胞免疫的致敏细胞的数量和淋转速率(Lymphcyto plolifilation),如杀鲑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诊断抗原等。也可利用已知的抗体,检查水生动物血液或组织内,或水环境中是否存在相对应的特异性抗原(病原微生物或其他代谢产物)存在,如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抗血清、杀鲑产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等。抗原抗体的结合力越强则反应越明显,并可根据反应强度对抗体或抗原进行定量测定。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病原体中,除了主要抗原外,往往还含有某些次要抗原成分,再加上不同属、群、型病原之间存在着交叉抗原,以及用于制备血清的实验动物先天或后天所产生的各种非特异凝集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按常规技术制备的诊断抗原或诊断抗体只能作为重要的参考手段,并不具有绝对的确诊意义。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水产动物及其病原微生物方面应用不断普及,以及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抗原制备技术不断地完善和进步,将有更多先进的免疫检测技术运用于水产动物的免疫监控。 免疫监控是鱼类疾病学、预防医学和疫苗学的十分重要的前沿性观念之一。通过免疫状态的监控,可以实时了解养殖鱼类的免疫水平及其对各种疫病的易感程度。免疫监控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借助现代免疫学、血清学的方法来检测、分析水产动物对特定疫病的免疫水平或易感状况,或在疫苗接种后,通过免疫监控来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免疫的均匀度和免疫力的维持周期,并根据免疫监控的科学数据调整、修订免疫程序和综合预防措施。我国水产动物免疫学和疫苗学研究相对滞后,相应的免疫监控技术还处于初始水平。近年来,我国先后研制出多种鱼类病原微生物的抗血清和诊断抗原,也制备出抗鳗鲡、石斑鱼、大黄鱼、美洲叉尾等鱼类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和诊断试剂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相应抗原或抗体,它们可以作为良好的诊断试剂用于鱼类的免疫监控。 第八节 疫苗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我国的鱼类免疫学研究刚刚起步,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据统计,我国主要养殖品种的成活率很低,海水鱼在20%~50%;而淡水鱼如草鱼仅为30%左右。许多疾病有望通过疫苗得到控制,如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不能通过管理控制的寄生虫病等,这些都给疫苗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且水产疫苗的推广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经济效益问题的有效措施。随着免疫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疫苗将在水产养殖中展现出无限诱人的应用前景。 疫苗是预防水产动物疫病发生的有效手段。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2006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显示,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15.08亿元,在造成危害的各种疾病中病毒性疾病占11.02%,细菌性疾病占57.63%,寄生虫性疾病占24.58%,藻类性疾病占2.54%,真菌性疾病占4.24%。显然,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已成为保持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水产用疫苗在世界水产养殖的发展中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使用疫苗是非常有效的疫病防治手段。疫苗的使用,已使挪威鲑鱼产量由1987年的4.60万吨上升到29.2万吨,而抗生素的使用量却由48.56千克骤降至1.031千克。根据疫苗的作用原理和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水产疫苗适用于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等脊椎动物,并特异性地针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的感染。 水产疫苗符合我国发展健康养殖和生产绿色水产品的要求,可消除药物残留隐患。长期以来,我国水产疫病的控制主要依靠使用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而且盲目用药现象极为严重。目前生产上使用渔药大部分由兽药、农药移植而来,缺乏对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药物的临床验证工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药物的剂量、用药程序、休药期缺乏科学依据,导致滥用渔药的情况十分普遍。长期滥用药物违背人们所倡导的健康养殖宗旨,不仅药物的使用效果受到了限制,延误治病,造成大量死亡和药物投入的双重损失;还可诱发细菌基因突变或转移而产生抗药性,导致无药可用;更严重的是药物在养殖动物体内残留和养殖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药物残留量超标使我国水产品出口受阻的教训极为惨重,同时造成养殖业赖于持续发展的某些生态资源枯竭化。因而为了保持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生产出安全卫生的绿色水产品,急需水产疫苗的开发应用。 第二章 鱼类病毒及病毒病 第一节 概论 一、鱼类病毒学与水生动物病毒学形成简介 利用鱼类细胞培养技术,Wolf于1956年首次分离出鱼类病毒。1988年,Wolf汇编整理了全球鱼类病毒学研究30余年的成果,专著Fish Viruses and Fish Viral Diseases《鱼类病毒及鱼类病毒病》(Ithaca,NY,Corner University press,1988,1-476)出版,并由此形成了鱼类病毒学的雏形。随后,鱼类病毒学研究进程加快。到本世纪初,美国Auburn大学的Plumb博士称已发现了100多种鱼类病毒(http://www.bassresource.com/fish biology/Largemouth bass virus.html)。 “国际低等脊椎动物病毒病论坛”是水生动物病毒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自1988年开始,至2007年共举行了七届,吸引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生动物病毒专家学者们参与交流,是水生动物病毒学的盛会,促进了由鱼类病毒学拓展到水生动物病毒学的进程。1988年8月22日至25日,首届论坛在德国Munich召开,主题是低等脊椎动物病毒病,论文汇编中收录论文包括:两栖动物病毒8篇、爬行动物病毒5篇、鱼类病毒26篇、鱼类免疫6篇。1991年7月29日至31日,第二届论坛在美国Oregon召开,主题是水生动物病毒病的检测与鉴定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汇编中收录论文包括:病毒病诊断与控制6篇、血清学6篇、分子生物学6篇,分离鉴定与进化11篇、传播与毒性5篇。1995年3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论坛在法国Jouy-enJosas召开,会议论文汇编共收入30余篇论文,并刊载在Veterinary Research《兽医研究》[1995,26(5-6):353-549]中。1998年3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论坛在英国Weymouth召开,论文汇编有论文:新病害7篇、诊断4篇、病毒病控制5篇、分子病毒学及流行病学11篇、免疫学6篇、致病机理10篇。第五届论坛于2002年8月27日至30日在美国Washington召开,会议论文集包括:新病害6篇、诊断3篇、流行病学7篇、致病机理与宿主应答9篇、分子遗传及蛋白质分析10篇、病毒进化6篇。随后,分别于2004年9月19日至22日在日本Hokkaido,2007年4月22日至25日在挪威Oslo召开了第六届和第七届论坛,主题分别集中在低等脊椎动物分子病毒学和低等脊椎动物病毒致病机理及环境病毒学方面。 二、我国水生病毒学的发展概况 我国开展水生病毒学研究较国外要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草鱼出血病病原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病毒组,1978);到80年代初,通过电镜、鱼类细胞培养等技术,对草鱼出血病病毒病原进行了分离与鉴定(陈燕燊等,1983;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1983;左文功等,1984)。90年代,对虾病毒病使东南亚各国海水养殖业遭重创,而鳖、蛙、鱼等特种水产动物的病毒病也普遍蔓延。针对这种状况,国家投入专项资金支持科研人员全力以赴,多途径对水生动物病毒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研究,使中国水生病毒学步入快车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三十余年来,中国学者在鱼类及水生动物病毒的超微观察、早期诊断、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倪达书等主编的《草鱼生物学与疾病》(科学出版社,1999)、陆忠康主编的《简明中国水产养殖百科全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杨先乐主编的《特种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江育林等编著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黄琪琰主编的《淡水鱼病防治实用技术大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夏春主编的《水生动物疾病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等一系列出版物,从不同层面介绍了我国鱼类病毒学研究的动态、成果和进展。2008年,水生病毒学的首部研究生教材问世(张奇亚,桂建芳主编.水生病毒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在概述国内外鱼类病毒及病毒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介绍了浮游病毒、水生病毒生态、鱼类免疫及抗病毒作用等水生病毒学的新知识,为国家培养水生病毒学研究高级人才提供了支持。 此外,还开展了鱼类病毒的功能基因、致病分子机理、分子免疫及其病毒病害控制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在对鱼类病毒病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中国学者阐明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hite spot bacilliform virus,WSBV)、鳜鱼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iridovirus,ISKNV)、虎纹蛙病毒(Tiger frog iridovirus,TFV)、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isolated from China,LCDV-C)、石斑鱼虹彩病毒(Orange-spotted grouper iridovirus,OSGIV)、鳜鱼弹状病毒(Siniperca chuatsi rhabdovirus,SCRV)、牙鲆双RNA病毒(Paralichthys olivaceus birnavirus,POBV)等多种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Yang等,2001;He等,2001;2002;Zhang等,2004;Tao等,2008;Zhao等,2008)。 三、鱼类病毒学文献较丰富的专业刊物题录 鱼类病毒学是水生病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病毒学作为水生生物学与病毒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内涵丰富和生机盎然的新兴学科。国内有众多学者和对此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做了大量资料积累和基础性研究工作,其科研见解、发明发现,以及鱼类病毒免疫学实践等知识常在以下一些专业刊物上发表: 水生生物学报 水利渔业 病毒学报 北京水产 微生物学报 福建水产 高技术通讯 水产养殖 中国病毒学(Virologica Sinica) 江西水产科技 水产学报 水产科技情报 中国兽医学报 海洋渔业 微生物学通报 南方水产 中国水产科学 渔业现代化 海洋水产研究 水产学杂志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水产科学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齐鲁渔业 淡水渔业 陆水产 河北渔业 Journal of Fish Biology(鱼类生物学杂志) 河南水产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鱼类病害杂志) 黑龙江水产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普通病毒学杂志) 中国水产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病毒学方法杂志) 现代渔业信息 Journal of Virology(病毒学杂志) Acta Virologica(病毒学报) 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兽医免疫及免疫病理学) Aquaculture(水产养殖) Virology(病毒学) Archives of Virology(病毒学文献) Virology Journal(病毒杂志)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水生生物病害) Virus Genes(病毒基因) 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鱼类与贝类免疫学) Virus Research(病毒研究) Hydrobiologia(水生生物学) Viral Immunology(病毒免疫学) Intervirology(国际病毒学) 第二节 鱼类病毒学基础知识 一、病毒的本质 关于病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有不同的见解。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有规则的几何形态,如球形、弹状、二十面体等,大小可用纳米度量;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有极其精密的构造,命中靶组织(细胞)准确无误,虽然个体微小,却能量巨大;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大分子物质,有的可通过结晶析出,也可经离心、电泳分离纯化;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病毒是在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细胞内能以复制方式增殖的亚微观寄生物,它们常有子代产生并发生变异,是威胁生命健康的无处不在的病原体;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病毒具有蛋白质包裹着一种核酸(DNA或RNA)结构组成,它们是基因载体,是连接化学物质与生命物质的桥梁,它们的复制诠释了生命中心法则。 具体说来,病毒的本质为: 1.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形体微小,只有在电镜下才可看到。病毒缺乏细胞的结构,兼具有原始生命和无生命特征。 2.病毒颗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通常只含一种核酸(DNA或者RNA)。 3.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但可依靠自身的遗传信息和基因调控,利用宿主细胞的材料(核苷酸、酶、核糖体、大分子合成前体等)和能量进行DNA或RNA复制,完成装配、增殖等生命活动。 4.有宿主范围,并可与宿主协同进化,但无生长、代谢等常规生物特征。 5.具有抗原性,可引起宿主产生免疫应答。 当病毒游离于细胞外时,不能复制,只能以一种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但病毒进入细胞后,其基因调控细胞,并从宿主细胞中获得病毒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及能量。在进化过程中,病毒可与宿主细胞和平共处,以便更好地利用细胞的资源;但是病毒引起的病害常常是突发性的,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能导致高死亡率的特点。简而言之,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有基因、能复制、具有进化和生态学地位,性质特殊的生命形式。 简而言之,病毒是指那些有特定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能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 二、病毒的结构、形态与大小 1.病毒的结构 (1)病毒核酸 黏性末端 是指病毒基因组双链DNA两端的一小段单链部分,并且一端的单链部分与另一端的单链部分能进行碱基配对,可使其线状双链DNA的两端连接起来而形成环状分子,也有两个或多个分子连接成二聚体或多聚体的情况。 末端冗余或末端丰余 也称为末端同向重复序列(DRs),指双链DNA分子两端存在的相同核苷酸序列。如果病毒基因组双链DNA分子的末端冗余用外切核酸酶处理,可产生黏性末端,再经过退火,就能够形成多联体分子,后者进一步经过切割、退火处理,则能产生双链环状DNA分子。 循环排列 亦称为循环交替变换或环状变换,指一些病毒基因组的线状双链DNA具有相同的基因顺序,但若以不同的核苷酸为起点进行排列,可以产生末端序列互不相同的线状分子,将带有这种循环排列的DNA先变性,然后退火,从而使不同的单链分子通过碱基互补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黏性末端的双链线状分子,再由两个黏性末端相互连接,产生环状分子。 回文结构 或回文序列,是指在一个假想轴的两侧面所存在的对称重复序列,即两条链的碱基顺着同一极性读(5′→3′或3′→5′),均有一样的碱基排列。它在单链DNA或RNA中能形成发夹结构,在线状双链DNA中还能形成十字形结构。 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TRs) 是指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两端的反向互补重复序列。当含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的双链DNA分子变性后,再经过退火,每条单链两端的碱基可以互补配对形成锅柄样环状分子。腺病毒科、痘病毒科以及非洲猪瘟病毒科的基因组双链DNA均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 重叠基因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基因共同一段DNA顺序的现象。在DNA噬菌体ψX174、G4、fd,RNA噬菌体MS2、Qβ以及动物DNA病毒SV40、疱疹病毒、嗜肝DNA病毒中都有重叠基因的存在。 分段基因组 指病毒基因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酸分子组成,这些彼此互不相同的核酸分子被称为核酸片段或节段,它们的mRNA或为单顺反子,即mRNA编码一个蛋白质,或为多顺反子,即mRNA编码多个蛋白质。分段基因组在病毒粒子中有两种存在方式:第一,多个核酸节段包装在同一病毒粒子中,即为多节段不分开的分段基因组。呼肠孤病毒的基因组为dsRNA,分为10~12个节段,根据其大小分为L、M、S三个组,其中就正呼肠孤病毒属而言,L组有3个段,即L1、L2、L3;M组有3个节段,即M1、M2、M3;S组有4个节段,即S1、S2、S3、S4。第二,多个核酸节段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子中,即为多节段分开的分段基因组。 含有分段基因组的病毒具有三个特点:①侵染效率较低,一般而言,病毒只有在全部核酸节段存在时,才能产生感染;②容易产生变异,当两个含有分段基因组的病毒感染同一细胞并在其内复制时,由于核酸节段之间的交换,而容易得到新的病毒品系;③具有较高的重组率,如呼肠孤病毒的核酸节段之间大约有3%~5%的重组率。 帽子和polyA结构 真核生物病毒的正链RNA基因组、双链RNA基因组的正链RNA以及病毒的mRNA通常有类似于真核生物mRNA 5′端和3′端的特殊结构,即5′端有帽子结构,3′端有polyA尾。原核生物mRNA和相应的噬菌体基因组RNA均缺少这样的结构。 其他结构特征 病毒基因组除了有以上这些不同的结构特点外,一些真核DNA病毒基因组还含复制原点序列以及转录调控序列,如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这些序列与病毒复制和基因表达调控有关。 大多数真核生物的基因是由蛋白质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组成的,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其基因一般先转录形成核内不均一RNA(hnRNA),即mRNA前体,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拼接加工,包括5′端戴帽,3′端加尾和去除非编码的内含子,才能产生具有翻译模板功能的mRNA。某些真核病毒如腺病毒、多瘤病毒、SV40、逆转录病毒以及细小病毒的基因组也含有内含子。因此,这些病毒的基因转录生成成熟mRNA亦需要有相似于真核生物mRNA的拼接过程。 不同病毒基因组核酸的相对分子量有很大差异,其范围一般在106~108之间。在病毒基因组核酸中,除了含有生物所共有的4种碱基外,还含有一些稀有碱基。如T偶数噬菌体的双链DNA中,5-羟甲基胞嘧啶(5′-NMC)取代了胞嘧啶;在噬蓝藻体S-2L的基因组中,2-氨基腺嘌呤替代了腺嘌呤;在虹彩病毒(Iridovirus)基因组中,5′甲基脱氧胞嘧啶取代了脱氧胞嘧啶。 (2)蛋白质 衣壳蛋白 是构成病毒壳体结构的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折叠形成,构成病毒的形态学亚单位。所构成的病毒壳体具有保护病毒核酸的作用。对于无囊膜的病毒,衣壳体蛋白则参与病毒的吸附、进入,决定病毒的宿主嗜性,同时也是病毒的表面抗原。 囊膜蛋白 是构成病毒囊膜的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识别或与细胞受体结合,启动病毒感染或介导病毒侵入;构成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可能具有凝集脊椎动物红细胞、导致细胞融合等作用。 基质蛋白 是病毒囊膜膜脂双层与核衣壳之间的亚膜结构,具有支撑囊膜、维持病毒形态的骨架作用,有的具有抗原性。 病毒酶 由病毒基因编码的酶类。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参与病毒侵入、释放等过程,如T4噬菌体的溶菌酶;另一类参与病毒核酸的合成,如DNA病毒的DNA聚合酶,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 病毒结构蛋白可通过差速离心或密度梯度离心沉淀病毒体,再经蛋白分离技术(如SDS-聚丙烯胺凝胶电泳等)进行分离与纯化。基质蛋白是连接衣壳蛋白与囊膜蛋白的部分,一般具有跨膜及锚定的功能区。囊膜蛋白是核衣壳成熟时,经过细胞器的膜或胞质膜释放时形成的,因此也具有跨膜功能区,大部分蛋白分子突出在病毒体外,而且是糖蛋白。有些囊膜上具有在电镜下可见、并有一定形状的刺突。在流感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中,这些刺突具有重要的抗原性,可诱生宿主机体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 病毒非结构蛋白可以存在于病毒体内,也可仅存在于宿主细胞内,例如抑制细胞生物合成的蛋白或抑制病毒抗原经组织相容性抗原(MHC)递呈的蛋白等。对于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可用针对不同表位的标记单克隆抗体在感染细胞中进行染色分析。此外还可用蛋白酶或糖基化抑制物,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进行动态分析,以明确各种非结构蛋白出现的时相和其可能的作用。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对氨基酸的推导,也可利用电脑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病毒蛋白的功能。 (3)其他组成 病毒还含有脂类、糖类、多胺类有机阳离子等。 病毒囊膜内存在有酯类化合物,如磷脂、脂肪酸、甘油三酸酯和胆固醇等。这些脂类几乎都是由病毒粒子在细胞内成熟,以出芽方式释放时直接从宿主细胞膜上获得的。病毒脂类与其吸附和侵入有关。有囊膜病毒中的碳水化合物以寡糖侧链形式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囊膜糖蛋白。多胺类有机阳离子,包括丁二胺、亚精胺、精胺等,它们大都结合于病毒核酸中,对核酸的构型有一定影响。另外,还有其他的小分子量组分,如ATP,对噬菌体尾鞘收缩提供能量。 具备上述基本结构特征的病毒是真病毒(Virus),目前已知的水生动物病毒都是真病毒。此外,还有亚病毒:包括仅含RNA,缺少蛋白而具有感染性的类病毒和仅含蛋白,缺少核酸而具有感染性的朊病毒。 2.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二十面体对称衣壳 核衣壳蛋白亚基沿病毒核酸中心轴呈螺旋排列,形成高度有序折叠和紧密卷曲、对称的结构。每一个正二十面体有20个三角形面和12个顶点。如有一条轴从任何一个顶点穿过相对应的另一个顶点,每旋转72°其外形不变,可旋转5次复位,称5次旋转对称轴;如一条轴从任意一个三角形面的中心点穿过相对应的另一个面的中心点,每旋转120°或240°其外形不变,可旋转3次复位,称3次旋转对称轴;如一条轴上下穿过两个相对应的等边三角形边线中点,每旋转180°,其外形不变,可旋转2次复位,称2次旋转对称轴,故此统称5∶3∶2次旋转对称轴,若围绕这些对称轴使病毒粒子旋转,则能产生一系列相同的外观。具有二十面体对称壳体构型的病毒多呈球形或类似球形。 螺旋对称衣壳 核衣壳蛋白亚基沿病毒核酸中心轴呈螺旋排列,形成圆柱状、弯曲杆状或线状病毒颗粒。首先非对称的蛋白亚基分子沿着圆周对称排列,生成中空的圆盘状结构,再由这些圆盘结构堆积起来,形成圆柱状结构。但在圆盘结构中的蛋白亚基与病毒核酸螺旋结合时,蛋白亚基可由圆盘排列转变为螺旋排列,形成螺旋对称的壳体。具有这类衣壳构型的病毒多呈杆状。 复合对称衣壳 衣壳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包装病毒核酸的头部通常呈二十面体对称,尾部呈螺旋对称,如有尾噬菌体(tailed phage)。以T4噬菌体为例,可分为两部分,即头部与尾部,其头部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壳体由直径为5nm的壳粒组成;其尾部较为复杂,由尾管、尾鞘、颈部、基片、尾钉和尾丝组成,头部和尾部通过颈连接起来。 通常认为球形病毒具有二十面体对称核衣壳。但美国国家大分子成像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没有二十面体对称核衣壳的完整球形病毒(Jiang等,2006),如人畜共患病原体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anatum)的epsilon15噬菌体。利用冷冻电镜单粒子技术观察,显示病毒DNA被包裹在这个由60个六聚体和11个五聚体组成的二十面体蛋白壳中。非二十面体的部分聚集在12个衣壳顶点中的1个上,DNA通过这些顶点包裹起来并释放出去。该病毒的基因组在共轴“线圈”结构中,一个以前未被识别出来的蛋白包裹在DNA的端点上,而病毒衣壳与包括疱疹病毒在内的其他dsDNA病毒的衣壳相似,说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三、病毒的增殖 1.吸附 这是病毒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决定病毒能否进入宿主细胞内的关键环节。这个过程需要病毒表面特异性的吸附蛋白(VAP)与细胞表面受体(也称为病毒受体)相互作用。多数噬菌体的受体为细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分子、脂多糖分子以及糖蛋白复合物,这些受体常定位于菌毛、鞭毛或荚膜上。但多数动物病毒的受体则为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糖蛋白、糖脂或唾液酸寡糖苷等。植物病毒通常是经伤口或媒介传播而进入植物细胞的,其是否有特异性细胞受体还尚未得知。 病毒的细胞受体具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这决定了病毒的宿主范围。部分异种属的病毒却可能有相同的细胞受体,其吸附和感染可对其他病毒的感染产生干扰作用。温度对病毒吸附有明显影响,通常哺乳动物病毒在0~37℃范围内,温度越高就越有利于病毒吸附。吸附过程可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完成。 2.侵入 (1)注射式侵入 一般为有尾噬菌体侵入方式。通过尾部收缩,将衣壳内的DNA注入宿主细胞内。 (2)细胞内吞或膜融合 这是动物病毒常见的侵入方式,经细胞内陷形成吞噬泡,使病毒粒子进入胞质中。如有囊膜的病毒侵入时,病毒囊膜可与细胞膜融合,然后吞入细胞内。 (3)其他侵入方式 如直接侵入,病毒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后,由细胞表面的酶类帮助病毒粒子将核酸释放到细胞质中,病毒衣壳留在细胞膜外,而病毒将侵入与脱壳融合过程合二为一。植物病毒则可从植物细胞壁的小伤口或天然外壁孔、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以及介体(如虫)口器、吸器等侵入细胞。 3.脱壳 病毒具感染性核酸从衣壳内释放出来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脱壳。病毒脱壳的方式因病毒而异,无囊膜病毒只脱衣壳,有囊膜的病毒要脱囊膜再脱衣壳。 注射式侵入的噬菌体和某些直接侵入的病毒,可在细胞膜外或细胞壁表面同步完成侵入和脱壳。以内吞方式或完整病毒粒子侵入细胞后,经蛋白酶降解脱去囊膜和衣壳。以膜融合方式侵入的病毒,其囊膜在与细胞膜融合时即已脱掉,核衣壳被移至特定部位,并在酶的作用下脱衣壳,在病毒核酸游离并进入细胞的适当部位后进行生物合成。病毒脱壳必须有酶的参与,脱壳酶有的直接来自宿主细胞,也有的为病毒基因所编码。 4.生物合成 病毒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进行病毒自身蛋白与核酸的合成。 5.装配 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别合成后,在细胞核内或细胞质中组装成核衣壳。绝大多数DNA病毒在细胞核内组装,RNA病毒与痘病毒则在细胞质内组装。无囊膜病毒组装成核衣壳后即为成熟的病毒颗粒。病毒的早期蛋白残留在感染细胞中。 6.释放 多数无囊膜病毒在使宿主细胞崩解的同时释放,导致细胞裂解死亡。多数有囊膜的病毒则通过出芽方式释放,而成为成熟的病毒颗粒,在出芽的同时,从细胞内质网、空泡或细胞膜中获得囊膜。在一段时间内,病毒逐个释出,对细胞膜破坏轻,宿主细胞缓慢死亡或不死亡。一个宿主细胞通常可释放100~1000个,或更多的子代病毒。 从病毒吸附至有子代病毒释放的过程称为病毒感染周期或病毒复制周期。 四、病毒分类法则 1.病毒基因组类型、结构及基因功能等 如核酸类型(DNA或RNA);单链或双链;单分子还是多节段;基因组的分子量;线形或环状;G+C的含量、基因组开放阅读框的数目和位置、基因转录特征、翻译特征及翻译后加工特征。 2.病毒体的形态和大小 如病毒外观呈球形、杆状、弹状、砖形、纺锤形,还是蝌蚪样等。病毒的直径、长短。 3.病毒的超微结构 如病毒核衣壳的对称型(包括二十面体对称、螺旋对称或复合对称等)、壳粒数目、壳体直径、有无囊膜等。 4.病毒的理化特性 如病毒颗粒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的敏感性,对温度、离子的稳定性等。 5.病毒的抗原性及血清学关系。 6.病毒的宿主范围及生长特性 如对不同物种、组织和细胞的感染性,病毒的生物合成、装配复制过程、存在场所及状况,细胞内包含体的形成及细胞的病理变化等。 7.病毒的蛋白质结构及组成 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分子量的大小、数量和功能活性,蛋白质的特殊功能活性,氨基酸序列或部分序列,糖基化、磷酸化程度、表位图谱等。 8.病毒病原的流行病学特征 病毒感染和传播的方式、媒介种类、流行途径等。 据2000年ICTV第7次报告,病毒有3个目,56个科和9个亚科,233个属,1500种,约4000株(van Regenmortel,2000);据2005年第8次报告(Fauquet等,2005),病毒有391个属,1950种,6000余株。张忠信主编的《病毒分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已出版,该书对病毒分类学及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可查阅参考。 五、鱼类病毒类群 1.鱼类DNA病毒 这一类群的病毒包括: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腺病毒科(Adenoviridae),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idae),痘病毒科(Poxviridae)。 细小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直径大小约18~26纳米。其DNA约占整个病毒粒子重量的25%~34%,分子量为1.4×106~2.0×106。细小病毒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非常强。细小病毒几乎都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鉴定该病毒和诊断其疾病的常用方法。 虹彩病毒科名称的原文是Iridoviridae,来自希腊字中的Iris,有彩虹的意思。因为被虹彩病毒感染的宿主昆虫幼体表面或纯化浓缩的病毒沉淀物中会呈现特别的色彩,故而得名。虹彩病毒直径较大,约为125~300纳米,基因组为双链DNA,结构复杂,有囊膜。虹彩病毒主要感染无脊椎动物和非哺乳类的脊椎动物,如虾、蟹、鱼、蛙、鳖等,可在多种动物的培养细胞中生长,通过电镜可在感染细胞的超薄切片中观察到大量晶格状排列的病毒粒子。 疱疹病毒是一类直径大小为120~200纳米、有含糖蛋白的囊膜、基因组为双链DNA病毒。疱疹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感染鱼类(如:鲤鱼疱疹病毒病、斑点叉尾疱疹病毒病),两栖类(蛙),禽类(鸡),哺乳类(兔、马、牛、猪、猫),灵长类(猴)和人类,引起宿主皮肤、黏膜等多种组织病变,甚至产生肿瘤。疱疹病毒对理化因子敏感。 腺病毒最初于1953年从人的增殖腺分离出来,可感染人和畜禽,病毒呈立体对称的二十面体,直径70~90纳米,无囊膜,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位于病毒粒的12个顶端,具有弱的群特异性抗原和一种使受感染细胞发生早期病变的毒性物质。从每个五邻体上伸出1根长短不同的线状突起,称为纤维,具有血凝特性和型特异性抗原。对理化因子的耐受范围较宽。 多瘤病毒科是微小致瘤DNA病毒群的统称,病毒粒子直径约40~45纳米,呈二十面体对称,含双链环状DNA基因组。多瘤病毒可诱发恶性肿瘤。 痘病毒科,学名中的“Pox”来自英语,意“痘”或“脓疱”。为一类最大的DNA病毒,病毒粒呈砖形或椭圆形,大小300~450纳米×170~260纳米,有囊膜,基因组为线型双链DNA,结构复杂,其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较低,病毒粒中有30种以上的结构蛋白和几种酶,核心蛋白中含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病毒感染后常引起宿主化脓性皮肤损害,并能在细胞质内增殖,形成包含体,病毒粒由微绒毛或由细胞裂解而释放。 2.鱼类RNA病毒 该类群病毒包括: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野田病毒科(Nodaviridae),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双生病毒科(Birnaviridae)等。 从硬骨鱼中分离到的RNA病毒,要数弹状病毒科成员最多,该科病毒含有水疱病毒属(Vesiculovirus)、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短暂热病毒属(Ephemerovirus)、粒外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质型弹状病毒属(Cytorhabdovirus)、核型弹状病毒属(Nucleorhabdovirus)六个属。其中前面4个属感染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后面两个属感染植物和无脊椎动物。该病毒科成员与鱼的许多流行病及致死性病害有关(表2-1)。 表2-1 硬骨鱼中弹状病毒的分类 表2-1 硬骨鱼中弹状病毒的分类(续)-1 在蛇目(Serpentes)的蟒蛇科(Boidae)、游蛇科(Colubridae)、响尾蛇科(Crotalidae),在古蜥目(Rhynchocephalia)的鳄蜥科(Sphenodontidae)以及在龟鳖目(Testudines)的海龟(Chelonia mydas)等爬行动物的组织中,已检测到逆转录病毒(Essbauer & Ahne,2001)。 陆续从分布在加拿大、中国、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西班牙、泰国、英国和美国等地,包括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Acipenser medirostris)、鳗(Anguilla anguilla)青鱼(Clupea harengus)等鱼类,蛤(Tellina tenuis)、蚬(Corbicula)等软体类,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虾(Penaeus monodon)等甲壳类动物的组织中,分离到196株双节段RNA病毒,并显示它们是存在不同血清型的IPNV(Essbaue等,2001)(表2-2)。 表2-2 水生动物双节段RNA病毒的血清学分类 3.鱼类病毒的传播 部分鱼类病毒具有广泛的侵染性,如虹彩病毒、弹状病毒等。利用细胞感染、血清学鉴定和病毒分离等方法测定,显示在美国发现的海狮病毒(SMSV5-7),能感染非洲绿猴细胞、猪、貂、海豹和鱼等物种(Essbauer等,2001)。但迄今还没有关于水生动物病毒可感染人类的报道。鱼类病毒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条是垂直传播途径,就是亲本通过繁殖将病原病毒传给子代的传播,或称为遗传传播;另一条是通过水平途径传播,可通过患病鱼类的排泄物、死亡鱼类体内病原体的释放、以飞禽或水体中其他生物作为载体、经污染的饵料、捕捞与生产器材、含有病原体的水源与污泥等,将病毒传给其他健康个体,引起鱼类病毒病的流行。贸易途径可加速病毒病的传播。 第三节 鱼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诊断方法 一、生物测定 利用一些鱼、虾等对病毒的敏感性,或对病毒侵染出现特殊反应,来定性、定量测定病毒的方法称为生物测定。生物测定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比其他测定方法要灵敏和专一,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病毒病原的致病性。但有时也有局限性,如存在实验动物的个体差异,病症虽有表现,但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观察等。 二、细胞培养 已报道从淡水鱼和海水鱼中分别建立了多种鱼类细胞系(表2-3,表2-4)。在建立和筛选不同鱼类细胞系的基础上,利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或鉴定病毒,这种方法称为细胞培养法,该方法也被认为是病毒检测的“金标准”或是病毒诊断标准中的首选。但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费时,待检样品需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和观察,对实验条件及操作技术要求较高,而使其在病毒病早期快速诊断及水产养殖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有学者通过构建荧光报告细胞,在保持病毒病原宿主细胞特性的同时,当病毒入侵数小时后,就能启动荧光蛋白表达,从而大大缩短了病毒的检出时间。 表2-3 部分淡水鱼类细胞系 表2-3 部分淡水鱼类细胞系(续)-1 表2-4 主要的海洋鱼类细胞系 表2-4 主要的海洋鱼类细胞系(续)-1 三、显微和超微观察 电子显微术是确定各种病毒形态结构最有用的工具。利用显微镜和电镜对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观察,利用电镜对提纯的病毒进行复染观察,或利用电镜对病毒感染的宿主超薄切片进行观察,在了解宿主形态及病理变化的同时,还能认识病毒的形态及结构特征。但是该方法所需的仪器昂贵,同时操作人员也需通过专门培训。 四、免疫学方法 1.免疫荧光测定(IFA) 其原理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时,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对另一个因素(如待检病毒)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IFA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可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IFA方法敏感、特异,结果易于判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最早应用的免疫酶技术是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即用标记的抗体与标本中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当加入酶的底物时,在酶的作用下经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有色物质,借助光镜作出定位判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既可检测抗体,又能测定可溶性抗原。ELISA常采用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其底物是二氨基苯胺(DAB),底物被分解则呈棕褐色,可目测或借助酶标仪比色。ELISA是目前诊断鱼类病毒感染的常规方法之一,其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但其检测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易出现假阳性结果,需改进。 3.免疫电镜技术(IEM) 是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鱼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迄今鱼类病毒单抗的研制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已有一定积累(表2-5),这为特定鱼类病毒病原的检测和鉴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表2-5 部分水生动物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情况及应用 表2-5 部分水生动物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情况及应用(续)-1 五、核酸扩增及杂交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项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106~107倍,便于直接观察和判断。可从一个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出足量的DNA供分析研究和检测鉴定。 核酸分子杂交利用放射性核素或非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已知特异性核酸片段作为探针,检测标本中与探针有相同序列的目的核酸,已广泛用于病毒的检测和研究。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探针、寡核苷酸探针、RNA探针等。基因芯片以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以微点样技术在固体支持物上排列成高密度的微量探针矩阵。计算机扫描收集分子杂交信号,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需要的信息。基因芯片具有高效率、低消耗、大通量、高精度以及能平行对照研究等特点。 六、生化分析 生化分析方法是进行病毒学及其他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包括层析法、电泳法、酶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化学方法等。通常还需借助仪器,达到对病毒及其他生物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多糖等分析、测试的目的。 七、生物芯片技术 该项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如蛋白质芯片以微阵列方式将各种“捕获”分子固定在支持物上。识别并结合待检测样品中的靶蛋白分子。多数蛋白质芯片为抗体芯片,即“捕获”分子为各种抗体。可识别待检测样品中由染色剂标记的病毒抗原蛋白。抗原抗体反应后,靶蛋白分子与芯片结合,通过收集芯片上的荧光信号,可了解待检测样品中的相关病毒及其含量。但该技术的应用要求十分严格,应用受到局限。 第四节 鱼类病毒及病毒病各论 一、草鱼出血病及水生呼肠孤病毒 (一)草鱼出血病 [病原] 草鱼出血病病原是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由于历史原因或人们的习惯,常将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与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名称混同使用,后缀标明不同分离株。该病毒为水生呼肠孤病毒属(Aquareovirus)成员。GCRV是我国最早发现、并研究得较为深入的一种鱼类病毒(倪达书等,1999)。 自1979年发现草鱼出血病呼肠孤病毒以来,现在至少已分离鉴定出40余株水生呼肠孤病毒(Rangel等,1999)。其中,我国学者从患病的草鱼中分离到10余株不同的草鱼呼肠孤病毒株(李军等,1999)。在水生呼肠孤病毒属成员中,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毒株就是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邱涛,2001)。GCHV基因组由11条分节段dsRNA构成,依据各节段分子量的大小分为三组,其中3个为大节段(L1,L2和L3),3个为中节段(M4,M5和M6),还有5个为小节段(S7,S8,S9,S10和S11)。针对草鱼呼肠孤病毒分离株GCHV-873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各节段都有5′(GUUAUUU)和3′(UUCAUC)的保守序列,这些末端重复序列相当保守,除S11外每个节段至少编码1种多肽(Qiu等,2001a;2001b)。 对GCHV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CHV属于水生呼肠孤病毒属C亚型(Houssam等,2002)。经对11种呼肠孤病毒RNA聚合酶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绘制系统进化树,显示GCHV与正呼肠孤病毒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对GCHV及不同草鱼呼肠孤病毒分离株基因组dsRNA节段数及各节段的分子量大小进行了比较(表2-7)。 表2-7 GCHV和四种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分子量大小的比较 表2-7 GCHV和四种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分子量大小的比较(续)-1 GCHV的完整病毒粒子在CsCl密度梯度离心的标准浮密度为1.37克/厘米3,在蔗糖中浮密度为1.305克/厘米3,沉降系数约为550S。研究表明,GCHV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在pH3~10范围内较稳定。它对温度也有一定的稳定性,在56℃钝化30分钟仍具有一定感染性,但反复冻融会对病毒感染力有较大影响。胰蛋白酶消化GCHV,可引起病毒滴度的上升和病毒构象的变化,后者可直接影响病毒颗粒的转录酶活性。另外,酸性溶液处理GCHV,病毒滴度都略有上升。 不同草鱼呼肠孤病毒株的毒力或引起宿主病变的情况有所不同。如GCRV873分离株,虽不能引起鱼体出现出血症状,但可以在草鱼吻端组织(ZC-7901),草鱼肾脏组织(CIK),草鱼尾鳍组织(GCCF-2)草鱼卵巢组织(GCO)和草鱼囊胚组织(GCB)等多种草鱼细胞上增殖,最适增殖温度为28℃,一般感染12小时即开始增殖,24~72小时大量增殖,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GCRV-873毒株还能感染鲫鱼细胞(稀有鲫囊胚组织,GRE;鲫鱼胚胎组织,GAB-80)和团头鲂尾鳍组织(BCC);而另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GCHV-861株,虽不能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却可引起稀有鲫、草鱼等鲤科鱼类幼鱼出现典型的出血症状。 GCHV病毒基因组的转录分为早期转录和晚期转录,其早期基因从病毒感染细胞4小时后开始转录,10小时后获得晚期基因的转录产物。在GCHV-873基因组转录时,病毒基因组外存在小分子量的RNA片段。由于这些片段富含原基因组3′端和5′端的保守区及反向重复序列,而缺失中间序列,因此推测这些片段是病毒基因组剪切、重排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大量包装小分子量RNA片段的病毒颗粒是形成缺损性病毒颗粒的可能原因(邱涛等,2001)。根据基因编号1至11的顺序,它们编码相应蛋白的顺序也依次从1至11,为VP1~VP11。对其中部分蛋白的结构、定位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王炜等,1994)。 通过鱼体攻毒试验、培养细胞的感染试验、血清学相关性及RT-PCR等方法,测定和比较了草鱼呼肠孤病毒中国分离株(GCHV-873,GCHV-9014)与越南分离株(GCHV-V)的异同,结果显示,它们的生物学性质一致(包括病原性、感染引起的症状),但血清学及基因片段的大小有差异(Zhang等,2003a)。 有关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田波院士实验室在进行抗病毒病药物研究时,从九肽库中筛选到一种在细胞系中抑制草鱼出血病病毒复制的特异多肽(Wang等,2000)。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朱作言院士实验室围绕“草鱼出血病病毒基因组——病毒核酸的纯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序列分析、分子杂交、RT-PCR检测、基因表达、免疫检测”(邱涛,2001)、“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复制特性及其RNA聚合酶的表达”(方勤,2002)、“用RNA干扰抗草鱼出血病病毒”(陈芸,2005)、“草鱼呼肠孤病毒激活稀有鲫RNAi途径”(Su等,2009)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流行病学] GCRV是中国分离的第一株鱼类病毒,主要引起淡水养殖品种草鱼在育种阶段发生出血症,死亡率高达90%以上,在我国草鱼养殖水域均有发生,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草鱼出血病通常在4~5月开始流行,最适流行水温27~30℃。当水中溶氧或透明度降低,水质恶化,水温变化大,则在低至12℃和高至34.5℃的水温条件下也会发病。从感染到发病需4~15天。 GCRV感染引起的草鱼出血病,不仅使我国草鱼养殖业严重受损,也使东南亚等其他养殖草鱼的国家和地区出现草鱼出血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根据发病程度不同,有的以肠出血为主,有的以肌肉出血为主,有的以体表出血为主,也有全身各器官和组织都出血的。草鱼被GCRV感染后,在潜伏期和发展期,鱼红细胞,血浆总蛋白、血和尿素氮明显减少,病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紊乱。在出血病流行期间,其他血液学指标也发生改变,如血清钾含量增加,钙含量减少;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各脏器小血管内皮广泛受损,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形成微血栓,耗去大量凝血因子,引起出血,使正常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脏器组织病变。 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可以在草鱼血管和微血管内皮细胞、脾网状细胞、肝、肾、肠和鳃等主要器官增殖。 草鱼呼肠孤病毒除感染草鱼外,还能感染青鱼、麦穗鱼和鲢等,并能引起出血症。 [诊断要点] 草鱼、青鱼、麦穗鱼、稀有鲫等对GCRV都非常敏感,6~10厘米的当年鱼种最易感染而发病,一周龄以上的草鱼感染病毒后也会发病。但相同条件下,鳙、鲢、鲤、鳊等鱼对此病毒不够敏感。发病鱼主要表现为全身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斑点状或块状出血、充血;肌肉严重充血或出血;鳃盖、鳃基、头顶、口腔、眼眶明显出血;肠道全部或部分充血。 可先仔细观察病鱼体外和体内肠道等器官,检查病鱼口腔、头部、鳍条基部有无充血现象,或用镊子剥开皮肤观察肌肉是否有充血现象;再解剖病鱼鱼体,观察肠道是否有充血症状;同时还可利用稀有鲫等对GCRV非常敏感的鱼来进行生物学测定。然后选择或结合细胞培养、电镜观察、免疫及其试剂盒检测(ELISA)、呼肠孤病毒特定基因的体外扩增(RT-PCR)等技术辅助诊断,可确定是否为GCHV感染。RT-PCR法能检测到发病期明显症状病鱼中病毒,也能检测出发病前期及愈后病毒携带者的GCHV。RT-PCR技术是目前检测GCHV最灵敏而特异的方法,对草鱼出血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及抗病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措施] 草鱼出血病的病毒可以通过水来传播,患病的鱼和死鱼不断释放出病毒。如同其他水生动物病毒病及哺乳动物的病毒病一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通过选择健康草鱼亲本、合理喂养、接种浸泡疫苗进行预防,或通过投喂中草药药饵、池塘消毒等方法相结合,达到减缓和抑制病情的效果。有关措施包括: 1.首先要确保草鱼亲本无病毒感染,避免子代幼苗携带病毒。 2.清除鱼种池塘过多淤泥,排干水后在阳光下暴晒。 3.草鱼应用青饲料与优质适口饵料合理搭配,科学投喂。 4.通过浸泡或腹腔注射GCRV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例如:夏花(长至约3厘米左右的幼鱼)可在约含0.5%的灭活疫苗液中浸泡24小时;或在2%~3%盐水中浸2~3分钟后,再转入约含0.5%疫苗液中浸洗5~10分钟。6~8厘米的草鱼幼鱼可采用腹腔注射或背鳍基部注射,每尾注射疫苗体积以约0.5毫升为宜。免疫后的鱼产生抗体的时间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通常15℃时约需20天。 5.投喂中草药药饵参考方案如:①三黄药饵,即每万尾鱼种用大黄、黄柏、黄芩各100~150克,磨成粉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过夜,拌饵投喂,连续2~3天。②每万尾鱼种(或50千克鱼种)用水花生4千克、大蒜0.25千克、食盐0.25千克磨碎拌饵投喂。每天两次,连投4天。③用200毫克/升生石灰和20毫克/升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者用100毫克/升漂粉精(含有效氯60%)进行池塘消毒。 (二)水生呼肠孤病毒 呼肠孤病毒科包括水生呼肠孤病毒属(Aquareovirus),科罗拉多蜱传热症病毒属(Coltivirus),质形型多角体病毒属(Cypovirus),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环状病毒属(Orbivirus),正呼肠孤病毒属(Orthoreovirus),水稻病毒属(Oryzavirus),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轮状病毒属(Rotavirus)。该病毒科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病毒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有1~3层衣壳,直径大小为60~80纳米。基因组分节段,含10,11,或12个双链RNA片段。 水生呼肠孤病毒宿主范围涉及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动物。有些毒株的病毒可以在鱼和哺乳动物细胞上生长,能在15~25℃诱导产生合胞体。但也有些毒株的病毒是不致病或低致病性。目前该属亚型是以RNA:RNA杂交为依据进行分类的。七个亚型(A~G)的代表种分别是:纹斑鲈鱼呼肠孤病毒SBRV(Striped bass reovirus,A)、银大麻哈鱼呼肠孤病毒CSRV(Coho salmon reovirus,B)、金体美洲鳊鱼呼肠孤病毒CSRV(Golden shiner reovirus,C)、沟鲇鱼呼肠孤病毒CCRV(Channel catfish reovirus,D)、大比目鱼呼肠孤病毒TRV(Turbot reovirus,E)、马苏大麻哈鱼呼肠孤病毒CSV(Chum salmon reovirus,F)、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rass carp reovirus,G)(表2-8)。 表2-8 水生呼肠孤病毒不同亚型与毒株 从负染的电镜照片中可知,草鱼呼肠孤病毒呈球形颗粒。成熟病毒的直径约为75纳米,具有双层衣壳,无囊膜(图2-2)。 图2-2 草鱼出血病病毒的负染电镜照片(方勤,2005) 以GCHV为例,进行了草鱼呼肠孤病毒超微结构的研究。显示:病毒颗粒呈5∶3∶2对称正二十面体,双层衣壳。对分离的衣壳蛋白进行电泳分析,显示GCRV颗粒含有7种蛋白组分(VP1~VP7),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ammalian reovirus,MRV)衣壳蛋白特性相近,其基因组序列也高度同源(方勤等,2005)。 有报道指出,条纹石呼肠孤病毒(SBRV)重构的二十面体点阵外层衣壳的三角剖分数T=13,核衣壳上有120个结构单位,胰蛋白酶作用可通过改变水生呼肠孤病毒的结构而影响其转录酶活性(Nason等,2000)。近期,英、美、法、中四国研究人员共同报道了关于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及其进化研究的相关结果(Mohd等,2008)。 二、鳜鱼病毒及病毒病 [病原] 迄今为止,从患病鳜鱼体可观察到弹状、球形(图2-4)、虹彩和杆状这4种形态的病毒。其中,弹状病毒、球形病毒及虹彩病毒和已被确定为鳜鱼病原。 图2-4 鳜鱼球形病毒(左)和弹状病毒(右)的电镜图片 (一)鳜鱼弹状病毒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鳜鱼病症 同的病毒病原感染会引起不同的病症。鳜鱼病毒病发病峰期通常在7~9月。有的病鱼鳃不红、肝苍白、内脏局部充血;有的体表症状主要为口腔周围、头部、鳍的基部充血,体表侧线以上的黑色斑纹呈深红色(图2-3);有的鱼眼球突出,伴随皮肤有出血点。还有些病鱼除上述症状外,出现体表红肿、多黏液、溃烂,腹腔内有腹水、肠内充满黄色黏稠物等被细菌、寄生虫混合感染的复杂症状。 病毒感染及组织病理 经显微观察、回接感染和鱼发病症状的分析、对患病鳜鱼的组织及病变细胞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检出鳜鱼不同形态的病毒。显示在细胞质、核及间隙中都有病毒颗粒。对该病毒进行分离提纯,负染后电镜观察到一种直径约为280纳米球形病毒,将其暂称为鳜鱼球形病毒(Siniperca chuatsi spherical virus,SCSV)。将粗提鳜鱼病毒SCSV悬液接种到培养细胞中,会引起细胞病变;病毒悬液通过人工感染健康鳜鱼,会引起鳜鱼发病和死亡。对患病鳜鱼进行解剖和组织病理观察,可见病鳜鱼的鳃、肝、脾、肾、心五种器官都发生了病变。 (二)鳜鱼虹彩病毒 [病原] 超薄切片显示,病毒粒子直径为(135±10)纳米,成熟病毒粒子由3部分组成,由中心向外依次为核心、电子致密区和囊膜。核心球形,直径(90±5)纳米,胞膜厚(27±5)纳米。成熟的病毒粒子在细胞内呈晶格排列。 病毒对碘处理不敏感;100克/米3的高锰酸钾能灭活病毒;2000克/米3福尔马林能灭活病毒,1000克/米3福尔马林使病毒丧失部分活性;次氯酸钠在200克/米3浓度时能灭活病毒,100克/米3处理的病毒能使宿主致死率达60%。病毒在50℃30分钟被灭活;在40℃30分钟,30℃30分钟,25℃15天,4℃6个月和20℃、70℃18个月病毒仍保持活性;病毒在pH11被灭活,在pH3和pH7仍保持活性;病毒对紫外线照射不敏感。 ISKNV基因组全长111362bp,比LCDV-1长9kb。G/C含量为54.78%,和FV3的相近(G/C含量53%),但比LCDV-1(G/C含量29.07%)高许多。预测ISKNV基因组有124个大小在40~1208aa的阅读框。其中有35个阅读框在已知数据库里找到了相似或同源基因,这些基因包括参与病毒复制、转录、蛋白质修饰和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酶。序列比较发现,ISKNV和RSIV基因组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并建议将ISKNV、RSIV和报道的鲈鱼虹彩病毒(Sea bass iridovirus)、石斑鱼虹彩病毒(Grouper iridovirus)归为虹彩病毒科的一个新属细胞肿大虹彩病毒(Cell hypertrophy iridoviruses)。 目前没有细胞系能培养该病毒。检测方法有HE染色、电镜观察、PCR检测技术。 [流行病学] 鳜病毒病的暴发流行与季节有关,为3~11月,12月与次年4月不暴发流行,发病时水温在20~32℃,水温低于20℃不发病。发病期间,鱼活动力弱,静止塘边,对外界干扰不敏感,10天内死亡率接近100%。发病水温为20℃以上。人工感染实验证明,大口黑鲈(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对ISKNV最敏感,死亡率同鳜;草鱼感染组织出现细胞肿大,但没有死亡;其他真骨鱼如幼青石斑鱼(Banded grouper,Epinephelus awoara)、鲑点石斑鱼(Blacksaddled grouper,E.fario)、间吻鲈(Silver sea perch,Lates calarifer)、金点篮子鱼(Gold-spotted rabbitfish,Siganus chrysospilos)、花鲈(Japanese sea perch,Lateolabrax japonicus)、画眉笛鲷(Blackstriped snapper,Lutjanus Vitta)、黑鲷(Black seabream,Sparus macrocephalus)、金鲷(Red seabream,Chrysophrys major)、平鲷(Flat-bream,Rhabdosargus sarba)、鳜(Siniperca chuatsi)、尼罗罗非鱼(Nile tilapia,Tilapia niloticus)、中国乌鳢(Chinese snakehead,Channa argus)、欧洲鲫鱼(Crucian carp,Carassius carassius)、天使鱼(Angelfish,Pterophyllum scalare)、鳙(Bighead carp,Aristichthys nobilis)、银鱼(Silver carp,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鲮(Mud carp,Cirrhinus molitorella)、金鱼(Goldfish,Carassius auratus)、印鲮(Mrigal,Cirrhina mrigala)对ISKNV不敏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鳜鱼的表观症状为:头、鳃盖、下颌、眼眶、胸鳍和腹鳍基部、肝部肝区、尾鳍等有出血点;鳃黏液增多、糜烂、发暗、充血。解剖示肝肿大,呈灰白色或土灰色或白灰相间呈花斑状,有小出血点;肾肿大、充血、糜烂、呈暗红色;脾脏肿大、糜烂、紫黑色;空胃,小肠有黄色透明流晶样物体;心脏淡红色,呈缺血状。病毒感染肾脏、脾脏、肝脏、心脏和鳃等组织器官,尤以脾脏和肾脏严重,肝脏、心脏和鳃轻微。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肿大、核萎缩,形状不规则。HE染色,感染的细胞质呈蓝色,嗜碱性,胞质均一。 [诊断要点] 检测方法有HE染色、电镜观察、PCR检测技术。 (三)鳜鱼球形病毒(SCSV) 鳜鱼球形病毒直径为280纳米,无囊膜。宿主细胞的外层核膜与内层核膜相分离,并凸凹皱缩。核质浓缩,局部形成致密电子区,其中有的形态大小类似病毒颗粒。线粒体肿胀,内嵴结构消失,细胞边缘有病毒颗粒及不规则突起物。 (四)鳜鱼杆状病毒 杆状病毒颗粒较少,且散在细胞质中。这种病毒两端底部平齐,呈典型的杆状形态,不同于弹状病毒。其大小约为200纳米×100纳米。这种杆状病毒表面有颗粒状突起。宿主细胞感染后线粒体严重肿胀,其他细胞器也受到破坏,但未观察到病毒包含体样的结构。 (五)鳜鱼球形病毒与弹状病毒的共感染现象 1.共感染病毒的形态特征 鳜鱼球形病毒的形态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制备超薄切片时所切部位不同,病毒颗粒大小不均一,有的直径超过200纳米,也有的不足100纳米。形态是一端尖头、另一端平头的标准子弹状颗粒;由于弹状病毒中央有一个基因组RNA核心,当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横切面时,则在圆中心呈现一个黑点。 2.两种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 鳜鱼病毒接种GCF细胞后12~16小时,扩增的病毒大多数是球形病毒;在24~32小时时段中,可观察到球形病毒与弹状病毒同时存在。接种病毒16小时后,时间延长宿主细胞内的弹状病毒量随之增加,直至接种32~36小时,观察到在宿主细胞内大多数是弹状病毒,有时可见到异常长度和双倍长度的弹状颗粒及串列的结构。观察结果显示,鳜鱼球形病毒和弹状病毒能在同一宿主细胞中增殖,它们有各自最佳增殖时段,通常球形病毒大量增殖的时段要早于弹状病毒。 3.病毒的分布、释放及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增殖后病毒分布在宿主细胞质中,可散在、聚积或形成包含体,而释放在胞外的病毒粒子也可散在、堆积或围绕在空泡周围。鳜鱼球形病毒和弹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增殖后,都可通过出芽方式释放。球形病毒增殖后可通过细胞内膜出芽,释放到胞质空泡小腔中;也可在细胞膜上出芽,释放到细胞膜外。弹状病毒也可通过类似的方式,出芽释放到胞质空泡小腔中或释放到细胞外。球形病毒和弹状病毒可同时或不同时释放。 尽管多数情况下,球形病毒增殖的时段要早于弹状病毒,但在接种病毒16~32小时,两种病毒可同时增殖。如当球形病毒大量增殖和释放后,弹状病毒仍按部就班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反之亦然,在接种病毒后24小时的细胞超薄切片中,可见弹状病毒大量增殖并释放到细胞间隙后,在胞质中有些待装配的球形病毒衣壳,显示球形病毒保持继续增殖的势头。这提示,鳜鱼两种病毒共感染时,不会因一种病毒的增殖和释放而对另一种病毒增殖造成可察的抑制作用。 病毒入侵和感染所引起的宿主细胞超微病变主要表现为:有的细胞肿胀变圆,使原本贴壁的细胞失去黏附力,同时细胞外周被释放的病毒颗粒和凋亡小体等所围绕;有的细胞核凝集,核膜皱缩,核质边缘化,胞质浓缩,内质网扩张形成细胞质气泡,在胞质中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泡,有时空泡内还可见有病毒存在,但通常病变细胞的胞膜还能保持完好。这些都是典型细胞凋亡的特征。 对鳜鱼病毒感染细胞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的结果显示,在鳜鱼球形病毒大量增殖之前,没有出现弹状病毒。这表明鳜鱼球形病毒可以不依赖弹状病毒而独立复制和增殖,它不是弹状病毒的伴随病毒。而鳜鱼弹状病毒是在继球形病毒大量增殖之后才开始出现的,那么鳜鱼弹状病毒是否球形病毒的伴随病毒呢?对此专门进行了鳜鱼弹状病毒的分离与纯化,并分离出能引起宿主细胞病变的鳜鱼弹状病毒株,这表明鳜鱼弹状病毒也不是球形病毒的伴随病毒。因此,推测鳜鱼球形病毒和弹状病毒是互利共感染关系。 鳜鱼两种病毒增殖时段不同步,这样比它们采取同时增殖给宿主细胞造成的空间、能量和原料需求的压力要小。当病毒成熟后,都通过出芽释放,这可使宿主细胞较少裂解或不裂解。观察结果还显示,出现凋亡细胞的量比裂解细胞的量要多2~3倍,可见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主要是引起细胞凋亡。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鳃 正常鱼的鳃小片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等构成,其上皮组织中扁平细胞单层有序排列,细胞核圆或椭圆。鳃小片可自由摆动,其中的血细胞通过上皮组织可与水流进行O2和CO2的交换。但病鳜鱼鳃小片细胞变性坏死,上皮组织萎缩,结缔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阻塞,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无法进行呼吸。 肝 正常鱼肝是一个腺体,具腺体结构和功能,其中包括很多细胞索(Cellular cords),它们很密集,形成网状,肝细胞呈多角状,排列均匀有规则。但患病鱼的肝组织局部出现炎症充血,其基本结构发生改变,一些区域的细胞崩解、坏死,组织脱落形成坏死灶,细胞排列稀疏。 脾 健康鱼脾内部有脾髓(Splenic pulp),其中除淋巴细胞外,还有大量红细胞及结缔组织的原纤维。脾属于拟淋巴组织,其中淋巴细胞可聚集形成淋巴岛(Islands of lymphocytes)。然而,患病鱼的脾组织产生纤维样病变,坏死组织范围较大,出现纤维疤痕。 心 正常鱼心肌肌束致密,肌层厚,肌柱发达、形成网眼。肌柱间有结缔组织,其中有弹性纤维。但病鱼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组织缺乏弹性。 肾 正常鱼肾中的马氏小体(Malpighian corpuscles)结构清晰,为一圆囊,其壁极薄,是由扁平细胞所形成的上皮组织。患病鱼的马氏小体大部分解体,其中的细胞呈水样变性,肾功能降低或消失。 三、弹状病毒与鱼类疾病 (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病原] 完整的病毒粒子大小为120~300纳米×60~100纳米,呈子弹头状,有囊膜,并附有约10纳米的钉状物(图2-7)(Wolf,1988);在硫酸铯中的浮密度为1.59克/毫升,沉降系数为38~48S(5%~25%蔗糖)。病毒不耐热、不耐酸,在中性pH和偏碱的溶液中比较稳定,在50%甘油中不稳定(1~2周失去活力)。病鱼组织匀浆在4℃下3天仍能分离出病毒,35天之内用RT-PCR方法能检测出病毒RNA。组织匀浆反复冻融会明显降低病毒效价,因此,在实验室储存病毒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图2-7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电镜照片病毒正从一个鱼类FHM细胞膜上出芽 IHNV基因组由未分段的负链RNA组成,其序列已测定,其全长为11131个核苷酸(Morzunov等,1995)。对IHNV基因结构进行分析显示,它含有6个功能基因,其排列顺序为3′前导-N-P-M-G-NV-L-5′-拖尾。具有典型的弹状病毒的转录终止和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基因组3′端和5′端序列呈反向互补。 有报道指出,与IHNV同属诺拉弹状病毒Novirhabdovirus的乌鳢弹状病毒,其非毒粒蛋白基因在病毒复制时并非必需(Alonso等,2004),这使人们对弹状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同一地域不同宿主分离的IHNV部分基因序列(G蛋白)的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很小的变异。利用S35-蛋氨酸标记方法,对从太平洋西北地区分离到的71株IHNV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根据核衣壳蛋白、糖蛋白等分子量的大小,将病毒分为5种类型,并比较了不同类型病毒的蛋白图谱。1型病毒N蛋白的分子量为40.5×103,2型和3型病毒N蛋白分子量分别为42.8×103和43.3×103。4型病毒有较大的G蛋白,其分子量约为70.0×103,而通常病毒的G蛋白分子量为67.0×103。除了有上述典型特征的病毒外,其他都归为5型(Hsu,1986)。 [流行病学] IHNV是一种毒力很强的鱼类弹状病毒,可引起鱼苗急性、致死的系统性疾病。温度对IHNV的感染和潜伏期有重要的影响,致病水温4~13℃。当水温在10~12℃时,鱼的死亡率可达100%;10℃以下或15℃以上时,鱼的病情可减缓。已在美洲(美国)、欧洲、亚洲(日本)都发现该病毒。IHNV可在宿主鱼的腮中大量复制,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常发生于鳟鱼和太平洋大麻哈鱼的鱼苗和种鱼中。感染后幸免于死的鱼可能携带病毒。附着在卵表面的病毒,可能会感染刚孵化出来的小鱼,有的鱼会表现出脊椎骨畸形(spinal deformities)。 IHNV严重危害虹鳟(Salmo gairdneri)、红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nerka)、大鳞大麻哈鱼(O.tshawytscha)和大麻哈鱼(Onchorhynchus,Salmo)等鲑科鱼类,能导致高达90%的死亡率。鱼龄越小,对病毒越敏感,疾病发生的水温通常在10~15℃,高于15℃不发病。IHN通常发生在年幼的鲑形目鱼salmoniformes,但是鲟目Acipenseriforme,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和鲈形目Perciformes也对病毒敏感。本病主要流行于北美的西部,但有进口感染的鱼和鱼卵,疾病也传播到欧洲和远东地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粪便、尿液、性腺分泌液和外分泌液都可以隐藏病毒,但也有通过带毒的卵垂直传播病毒的证据。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感染IHNV的鱼苗出现游动缓慢、摇晃摆动、痉挛、横转等症状。感病鱼通常出现昏睡症状,不愿活动并避开水流;但也有的鱼表现出狂奔乱窜、打转等反常现象。患病鱼眼球突出且变黑,腹部膨胀,通常在其肛门处拖一条不透明或棕褐色的假管型黏液粪便;鱼鳃苍白,鳍基部出血;另外,在头部后侧线上方出现皮下出血。解剖病鱼时可见肝和脾苍白,腹腔有血样液体,肠道内缺少食物,却充盈黄色液体,在后肠和脂肪组织中发现出血淤斑,但成鱼一般没有腹水。 病毒增殖部位是毛细血管内皮、造血组织和肾细胞,从而导致造血组织出血和水肿,最后由于渗透压平衡的破坏而导致死亡。幸存下来的鱼产生的中和抗体使鱼类具有免疫保护能力。病毒易在FHM、RTG-2、CHSE-214、PG、R、EPC、STE-137等细胞中增殖,导致细胞病变(CPE)。病毒在细胞上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5℃。18℃时,在CHSE-214细胞株上,4小时内产生新病毒,16小时出现指数增长,病毒最大滴度可达107PFU/毫升。 [诊断要点] 通过了解和观察鱼病的流行情况及症状,对鱼病作出初步推测。如患病鱼的肛门后面拖着一条粗长的黏液便,这是患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鱼的一个典型症状。对病鱼的肾脏和胃肠道等组织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可见造血组织严重坏死,胃、肠固有膜的颗粒细胞发生变性。检查病鱼的外周血,其中有许多不成熟红细胞,有的红细胞呈现多形或胞浆中有空泡,巨噬细胞的胞浆中有细胞碎片及空泡;在头肾压片中可观察到细胞碎片。综合分析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对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的进一步诊断。 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例如将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到虹鳟鱼性腺细胞系RTG-2中,15℃培养4天后染色观察细胞病变和空斑形成情况。 进行血清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还可对患病鱼或疑似感染IHNV的鱼分别进行免疫电镜观察、空斑测定以及巢式RT-PCR测定。 [防制措施] 注重综合预防,严格进行检疫。 在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阶段,将水温提高到17~20℃,可预防本病,但不能清除体内携带的病毒。发眼卵可用碘伏水溶液消毒,有效碘浓度为50×10-6(如10升水中加入50毫升碘伏消毒液PVP-J),药浴15分钟。 鱼的内脏必须经高温处理或煮沸后方可作为鱼苗、鱼种的饵料。 可用减毒疫苗浸泡48小时或腹腔注射,还可用真空高渗的方法,对鱼群进行免疫。 使用中草药或其他免疫增强剂等,如用大黄等中草药拌饲投喂,对预防IHNV感染有一定效果。 有研究表明,编码G蛋白的DNA疫苗能在虹鳟幼鱼体内诱导免疫保护和产生中和抗体。 (二)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 [病原] VHSV是弹状病毒科中诺拉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的成员,病毒颗粒大小为170~240纳米×60~80纳米,在硫酸铯中浮密度为1.69克/厘米3,在(5%~25%)蔗糖中沉降系数为38~40S。呈一端平齐、一端锥形的典型子弹状(Granzow等,2001)(图2-8)。VHSV不耐热,31℃15分钟,病毒丧失50%的活性,45℃15分钟,病毒活性丧失殆尽;不耐酸碱,pH3中30分钟病毒灭活,pH11中病毒活力丧失。保存在50%甘油中数天即失去感染力。在漂白粉(1%)、碳酸钠(0.2%)、季胺溶液(200×10-6摩尔/升)和碘液(50×10-6摩尔/升)能迅速灭活病毒。病毒在低温下相对稳定,在鱼体内-20℃可保持数月,冻干保存两年仍可保持50%的活性。 图2-8 存在于一个鱼类RTG-2细胞的空泡中的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粒子 VHSV的全基因组序列长11158个碱基,编码6个基因。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VHSV和IHNV非常相似。欧、美和日本等地域有许多不同的VHSV分离株,在血清学水平上难以区分开来,但从基因型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别。用核糖核酸酶保护实验(Ribonuclease protection assay,RPA)和序列测定的方法将VHSV分离株分为4个基因型:Ⅰ型包括欧洲淡水鱼病毒分离株和波罗的海海洋类病毒分离株;Ⅱ型包括在波罗的海循环的病毒分离株;Ⅲ型包括从北海、斯卡格拉克海峡(在丹麦日德兰半岛与挪威南部之间)、卡特加特海峡(在瑞典和丹麦之间)海洋鱼类分离的病毒株;4型包括北美的VHSV分离株。日本的VHSV有2个基因型,分别与欧洲和北美的分离株有亲缘关系。 病毒能在鱼细胞株BF-2、CHSE-214、EPC、FHM、PG和RTG-2上生长,生长温度4~20℃,最大滴度可达107PFU/毫升,也能在哺乳动物细胞株BHK-21、WI-38和两栖动物细胞株GL-1上生长。 [流行病学] VHSV是影响虹鳟(Rainbow trout,Oncorhynchus mykiss)养殖业重要的病毒病原,主要感染虹鳟鱼苗,死亡率高达90%~100%。发病时养殖水温4~14℃,一般在春天水温升高和波动较大的时候容易发病。在1989年以前,报道VHSV主要感染淡水鲑类,但在最近十几年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美部、北大西洋、北海、波罗的海和日本海域的野生海洋鱼类中分离该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证明有至少45种鱼可以被VHSV感染,这些病毒敏感宿主包括鳗鲡目(Anguilliforme)1种,鲱形目(Clupeiformes)4种,狗鱼目(Esociformes)1种,鳕形目(Gadiformes)11种,胡瓜鱼目(Osmeriformes)3种,鲈形目(Perciformes)6种,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7种和鲑形目(Salmoniformes)7种,鱿形目(Scorpaeniformes)2种和刺鱼目(Gasterosteiformes)2种等。通常海洋鱼类分离的VHSV对海洋鱼类有高致病力,对淡水鱼类有很低的或没有致病性。年幼的鱼对病毒更敏感,但高致病力的毒株能感染所有龄期的鱼类。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1)急性型 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眼球周围及眼球内出血,眼和眼眶结缔组织及口腔上腭充血;鳃苍白或花斑状充血;肌肉和内脏、性腺等出血,肝肾水肿、变性、坏死。 (2)慢性型 其症状类似急性型,但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 (3)神经型 可能也是前两种病型的后期阶段,病鱼表现行为异常,在水中时而静止,时而旋转,时而狂游,时而沉入水底,时而挣扎做旋转运动;腹壁收缩,体表轻微出血。 此外,按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可将VHS感染类型分为肌肉型、体表型、肠道型等,但要注意与细菌性肠炎病相区别。 [诊断要点] 病毒初筛用细胞培养的方法,病原的确定借助于中和实验、免疫荧光、ELISA、免疫组织学和RT-PCR。详细实验方案见OIE公布的水产动物检测手册(http://www.oie.int/eng/normes/fmanual/A_summry.htm)。 疾病控制依赖于对鱼类健康的监控和配套的措施,灭杀感染和带毒的鱼,截断水平传播途径,做好检验检疫工作。用遗传技术筛选抗病鱼种和研制疫苗的方法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防制措施] 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和鱼种消毒,杜绝亲鱼或苗种带入病原;坚持做好清塘,避免水源污染,适时加注新水,降低养殖水体氨氮含量;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清除鱼池中的杂草、残饵,定期进行食场消毒,不乱丢病死鱼;放养密度应适中,越冬池禁止施硫酸铜,因败血症患鱼对硫酸铜极为敏感。 VHSV分子疫苗的研究和运用也有进展(Sommerset等,2003)。 (三)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 [病原] SVCV大小为60~90纳米×90~180纳米,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195~1.2克/厘米3。在蔗糖中的浮密度为1.16克/厘米3;沉降系数为38~40S(5%~25%蔗糖液)。不耐酸、碱和热,在pH7~10中稳定。病毒在含2%的血清培养液中稳定,冷冻干燥可长时间保存。用培养的鱼类细胞,如肥头鲤细胞系(FHM)、鲤鱼上皮瘤细胞系(EPC)和鲤鱼卵巢原代细胞系(COC)可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进行分离;当温度在4~31℃时,SVCV可在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培养细胞中复制,而该病毒体外复制最佳温度为20℃。 SVCV基因组是单一、线形负链RNA,依次编码核蛋白基因(N)、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蛋白(G)和RNA多聚酶(RNA Polymerase,L)等主要基因,形成3′-N-P-M-G-L-5′结构(表2-10)。这与已知的弹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基本一致。基因组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显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中的水疱性病毒属(Vesiculovirus)。VSCV只有一个血清型,存在有不同毒力的分离株。 表2-10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基因组中5个基因的特性 [流行病学]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鲤鱼,这类鱼病在欧洲广为流行,死亡率可高达80%~90%,通常在春季(水温13~20℃)时发生,故称鲤春病毒血症。当水温超过22℃时症状减弱消失。SVCV病毒可通过患病鱼排出的黏液样粪便经水体传播,也可经昆虫传播。病毒经鱼鳃或其他途径进入鱼体,可在鱼的上皮细胞中复制(Ahne,1985)。SVCV还可在宿主鱼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造血组织以及肾细胞中增殖,进而影响鱼体内的盐平衡,造成鱼体水肿和出血。SVCV能以垂直途径传播(Fijan,1999),有较强的耐受力,在污泥和水中存放42天的病毒仍然有感染活性(Plumb,1999)。 2002年7月美国首次暴发了鲤春病毒血症,美国农业部向国际动物流行病机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紧急通报,当年4月,北卡罗来纳州Kernersville地区的鱼苗孵化场有上万尾鱼发病死亡。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鲤鱼是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SVCV)的主要侵染对象,病毒也感染草鱼、鲢鱼、锦鲤、欧洲鲫鱼、金鱼、丁鲷、六须鲇。 本病潜伏期约1~2周,病鱼呼吸缓慢,沉入池底或失去平衡侧游;体色发黑、常伴有出血点,腹部膨大,眼球突出和出血,肛门红肿,鳃颜色变淡或有出血点;腹腔液带血,肠壁发炎,其他内脏也常有出血点,以鳔最严重;肌肉因出血而呈红色;肝、脾、肾肿大,颜色变淡。 鱼患病早期的症状是其行为发生改变,如病鱼的呼吸和运动减缓,成群聚在池塘边缓慢游动,或停留在池塘底部。患病鱼的皮肤及鳃呈暗红色,眼凸出、腹部肿胀;肛门处挂有血黏液状物质。液体充满腹腔,鱼鳔充血,内脏红肿(图2-9)。当水温在10~17℃时,不同鱼龄的鱼患病后都会大量死亡;当水温达到23℃时,仅幼鱼发病死亡。 图2-9 感染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鱼 病毒可以在鲤鱼性腺、鳔原代细胞、BB、BF、EPC、FHM和RTG-2等鱼类细胞增殖,还能在禽类、哺乳类和两栖类动物细胞内增殖。在FHM细胞上增殖的最适温度是20~22℃。病变细胞首先出现颗粒,然后变圆,HE染色可见胞质空泡化、核内染色质边缘化,最后细胞崩解脱落。 [诊断要点] 1.观察症状及组织病理变化。 2.通过接种敏感细胞,如FHM、EPC、RTG-2、CHSE-214等,观察细胞病变情况。 3.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ELISA、中和试验等。 4.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如PCR分析。 [防制措施]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条件允许时,可增加水温,当水温提高到22℃以上,可减轻甚至消除病症。 3.加强抗病分子标记及抗病育种等基础研究,选育对SVCV有抵抗力的品种。 (四)胭脂鱼弹状病毒(CSRV) [病原] 胭脂鱼弹状病毒。在以病鱼肝组织制备的超薄切片中,可观察到大量的病毒颗粒。病毒粒子聚集在一起,并形成一个个胞内囊泡,有时在一个细胞内有4~5个大嚢泡。电镜观察的结果提示,这些囊泡可能就是病毒的包含体。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表明在一个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可以存在大量病毒包含体(图2-10)。 图2-10 病鱼肝细胞的电镜照片胭脂鱼弹状病毒包含体 病毒呈杆状,有囊膜,以出芽方式从胞内囊泡膜中释放并获得囊膜。有时会出现多个病毒首尾相连而呈长杆状;有时切片出现病毒粒子的圆形横切面。病毒粒子被紧密地包裹在囊泡中,其大小约为50~60纳米×100~600纳米。病毒接种到长成单层的GCO和GCF细胞中之后,分别置于15℃、20℃、25℃和30℃条件下培养。结果显示,病毒滴度在25~30℃时较高,TCID50可达到106以上;培养温度为15℃时病毒效价最低,在GCO细胞中的效价仅为102,而在GCF细胞中不引起病变(Zhang等,2000)。 病毒经5-碘脱氧尿核苷(IUdR)作用后,活性不受抑制,表明胭脂鱼弹状病毒CSRV基因组是RNA,而不是DNA。由于氯仿是脂溶剂,可破坏病毒囊膜,因此经氯仿处理后的CSRV病毒活性丧失殆尽。酸碱环境和温度对CSRV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超微形态观察,表明CSRV具有弹状病毒科成员的特征。负染观察显示该病毒不是一端平头一端尖,而是两端都尖,呈梭形,类似蛇头鱼弹状病毒(SHRV)(Kasornchandra等,1991)。 病毒接种感染GCO细胞后,经细胞冻融3次,速度差异离心和密度梯度各离心1次,负染,经电镜观察,可见到大小约为50~60纳米×150~200纳米,两端尖头、梭形样的弹状病毒。 经SDS-PAGE电泳后,可见CSRV病毒有7条主要的结构多肽,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16×103、50×103、60×103、68×103、85×103、100×103和140×103。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CSRV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4000nt RNA,进一步酶解实验显示,该基因组核酸可被RNA酶所降解,因此证实该病毒的基因组是RNA。 [流行病学] 在胭脂鱼人工繁殖基地发病。当鱼苗长至5~10克时,可突然出现鱼苗大批死亡。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之初,鱼池中有少数小鱼将头浮出水面呼吸,数日后浮头的小鱼数量增多,频率加快。抗生素和杀菌剂无法消除或减缓病症。病鱼的体表、皮下和肌肉产生大量的出血斑。 胭脂鱼弹状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产生包含体。包含体是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出现、由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异常染色区。不同病毒感染所形成的细胞内包含体的形态数量、存在部位和染色性质都具有某种病毒的特征性。因此,对这些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并结合病毒其他性质的分析,可获得一些病毒病诊断的依据。 [诊断要点] 接种CSRV后,对分别在3、6、9、12和18小时取样的GCO细胞进行观察,每组样品随机统计100个细胞。因包含体嗜酸性,有包含体的细胞着色较正常细胞要深。产生包含体的细胞形态肿胀变圆,随后裂解或脱落死亡。随感染时间延长,产生包含体的细胞量明显增加,18小时后,原本致密的细胞单层大量脱落,计数结果显示:随时间延长,有包含体细胞的数量明显上升。 在已分离到的鱼类弹状病毒中,多数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血清学及结构多肽的比较研究(Ahne等,1988;Kasornchandra等,1992;Lilley等,1994;Granzow等,1997)。建立了鱼类弹状病毒RT-PCR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鱼类弹状病毒研究的深入。 (五)流行性溃疡综合征弹状病毒(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 rhabdoviruse,EUSV)和蛇头鱼弹状病毒 EUS是流行于东南亚国家淡水和淡盐水温水鱼类的疾病,发病的最适水温是28~31℃,引起鱼坏死性的溃疡。从发病的鱼体内分离到两种病毒,被称为EUSV和SHRV。该类病毒主要感染野生的和养殖的蛇头鱼,也感染温水鱼如胡鲇(Clarias bratachus)和尖塘鳢(Oxyeleotis marmoratus)。病毒能在SHS、BF-2、CFS和CCO等细胞上增殖,在细胞上增殖的温度是15~25℃,超过37℃,病毒不能增殖。病毒对热、氯仿、酸性非常敏感,病毒可以通过水平途径传播。G蛋白的序列分析表明,SHRV和IHNV和VHSV非常接近,应属于鱼弹状病毒属。但由于EUS发病时也发现其他病原(细菌、原虫和真菌),因此关于病毒是EUS的病原问题还一直在争论中。 (六)日本牙鲆弹状病毒 1986,HIRRV分离于日本养殖的日本牙鲆(Paralichtychys olivaceus),1997分离于韩国的养殖牙鲆。该病毒也感染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黑菱羊鲷(Milio macrocephalus)和无备平鲉(Sebastes inermis)。 该病毒引起的疾病症状与IHN相似,被感染牙鲆在鳍、肌肉和内脏器官出血和造血组织坏死。其病原为一种弹状病毒,其形态结构、大小和IHNV相似。 从韩国分离的病毒株(HIRRV-like virus)与HIRR从临床症状、病毒形态和理化性质与从日本分离的HIRRV非常相似。其全基因组序列已经确定,全长11034bp,含NV基因。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基因组与HIRRV蛋白一致率最高,VHSV和SHRV也有很高的同源性,尤其在L蛋白序列上和IHNV、VHSV和SHRV的一致率分别达92%、76%和74%,但和水疱性口炎病毒的L蛋白只有29%。 研究表明,被感染的牙鲆白细胞和内脏器官表达干扰素诱导的Mx(Myxovirus resistance)蛋白,该蛋白可以在体内和体外抑制病毒的复制。该病毒引起的疾病是必须向OIE申报的疾病之一,详细诊断实验方案见OIE公布的水产动物检测手册(http://www.oie.int/eng/normes/fmanual/A_summry.htm)。 (七)梭子鱼苗弹状病毒 PFRV最早分离于1972年荷兰梭子鱼养殖场急性出血病的梭子鱼苗(Esox lucius)。病毒大小为125纳米×80纳米,囊膜突起长9纳米,在硫酸铯中的浮密度是1.65克/厘米3,有5个主要结构多肽,主要感染淡水鱼类如鲤形目和鲑形目的鱼类,流行于欧洲等国家。病毒的形态、理化性质和部分基因组序列研究表明,PFRV和SVCV属同一类病毒。 四、鱼类疱疹病毒与痘疮病 [病原] 鱼类疱疹病毒(Herpesvirus)直径只有100纳米(图2-11),有的达到200~220纳米(如鲽的疱疹病毒,Pleuronectid herpesvirus 1,PIHV-1)(Bloch等,1993),能在鱼类细胞(如FHM、EPC等)中增殖并引起病变。 图2-11 感染鱼类FHM细胞的锦鲤疱疹病毒电镜图片 疱疹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感染两栖类(蛙)、禽类(鸡)、哺乳类(猪、马、牛)等,也能感染灵长类中的猴和人。疱疹病毒颗粒的直径为100~200纳米,呈球形,有糖蛋白组成的囊膜。疱疹病毒是一群中等大小的双链DNA病毒,有增殖速度快、可引起细胞病变,生长周期长、导致宿主形成巨细胞,感染淋巴样细胞,引起淋巴增生等致病特性。 鲇鱼疱疹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CCV)和鲑鱼疱疹病毒(Salmonid herpesvirus,SalHV-1)的全基因组序列已有报道,其全长分别约为134.2kb和174.4kb;并绘制了鲇鱼病毒基因组图(Davison,1998)。 通过对来自不同病毒的同源基因进行比较,如鲤鱼疱疹病毒(Cyprinid herpesvirus 1,CyHV-1)、金鱼疱疹病毒(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和沟鲇疱疹病毒(Ictalurid herpesvirus 1,IcHV-1)及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等疱疹病毒中的四个完整基因,包括编码螺旋酶、次壳体间三聚体蛋白、DNA聚合酶以及主要衣壳蛋白基因进行分析和比较,显示KHV与CyHV-1和CyHV-2密切相关,并正式命名为鲤鱼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HV-3)(Waltzek等,2005)。 表3-11 鱼类疱疹病毒 对鲇鱼疱疹病毒(CCV)基因组134226bp测序的结果显示,该病毒与人类和鸟类疱疹病毒的相应结构区域有明显差异,这有助于了解疱疹病毒的分子进化及基因功能(Davison,1992)。人们对CCV衣壳蛋白的序列及三维结构也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人类疱疹病毒1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超微形态也存在差异(Booy,1996)。 [流行病学] 1.疱疹病毒病 是由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引起的斑点叉尾苗、种大批死亡,或鱼腹部膨大,眼球突出,鳍基、腹部和尾柄处出血的一种鱼病,也是口岸检疫对象之一。有些病鱼尾向下、头浮出水面;有些鱼出现痉挛式旋转游动;濒死的病鱼反应迟钝,侧卧。病鱼的鳍基部(尤其是腹鳍基部)、腹部和尾柄处出血,腹部膨大,眼球突出,有时肛门突出;鳃苍白,有些病鱼的鳃出血,肠道内通常无食物,脾脏肿大,肾、肝等组织有淤斑。该病毒能在叉尾上皮样细胞(BB)中复制,引起宿主细胞产生合胞体、核固缩或裂解。病毒对乙醚、氯仿、酸、热敏感。病毒在水体中存活的时间与水温有关,25℃时,病毒在池水中只能生存2天;4℃时,病毒在池水中约能存活1个月。 2.鱼痘疮病 是一种在鲤科鱼类中流行的慢性皮肤病,其典型症状是在患病鲤体表出现石蜡状的白色增生病变斑。发病初期在体表出现一些小的斑点(痘疮),可不断增多变大,直至遍及体表,使病鱼商品价值下降或丧失。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鱼体表布满痘疮,这会使鱼负载过重,体力消耗过多而导致死亡。当养殖温度在14℃左右时,本病快速流行。在15~20℃条件下,用划痕或注射的方式可使健康鲤鱼感染,体表出现痘疮,但当水温超过20℃之后,病症可减缓或消失。该鱼病通常在越冬前后发生,是与水环境密切相关的传染性鱼病。 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电镜观察,在我国患病的鲤鱼组织中,观察到大量呈空心或实心的六角形、无囊膜、类似疱疹病毒样颗粒,它们分布在宿主细胞核内或胞质的空泡内(江育林等,1991)。对感染了疱疹病毒并出现痘疮的锦鲤皮肤切片、染色后进行显微观察,显示皮肤增厚,有些含病毒包含体的细胞着色较深。 3.锦鲤疱疹病毒 在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对鲤鱼和锦鲤养殖业形成破坏性影响。经对来自不同地区的7株KHV进行病毒结构多肽和基因组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的比较,显示其中6株病毒具有很高的同一性。由于疱疹病毒的致病性与环境,尤其是与水温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对这7株KHV在不同温度下的复制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鱼鳍细胞系中,15~25℃是病毒的最佳增殖温度,而在4℃、10℃及高于30℃条件下,病毒很少复制或不复制(Gilad等,2003)。疱疹病毒KHV可引起锦鲤肾炎和鳃组织坏死。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鱼嗜睡,有缺氧和水肿的表现;在病鱼的背部表皮、鳃组织或口腔中,产生直径大小为45~75微米的异常巨细胞(Giant cell)及肿瘤;导致病鱼眼突和腹胀,有些病鱼直肠脱出,有些病鱼的造血器官和组织受损。 [诊断要点]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采用血清中和试验、荧光抗体技术、脱氧核糖核酸探针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联反应和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等可进一步确诊。如已建立了一种分子杂交和PCR技术的检测方法(Gray等,2002),也可通过连环恒温扩增技术(LAMP),对KHV进行快速诊断。这种方法通过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时,可用目测直接观察结果(Soliman等,2005)。 [防制措施] 1.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预防。 2.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在加水时带入野杂鱼。 3.在原发病地区可换养其他对疱疹病毒有抗性的鱼类。 4.将水温降低到20℃以下,可减少感染率和死亡率。 (一)斑点叉尾病毒 [病原] 病毒颗粒为20面体,有162个壳粒,具囊膜,病毒粒子直径为175~200纳米,为双链DNA病毒,G+C含量为56.2%,病毒的分子量约为85×103。在氯化铯中,病毒的浮密度为1.29克/厘米3,DNA的浮密度为1.715克/厘米3。 CCV的基因组为134.2kb,含有77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2个多肽,其中有18个结构蛋白。基因组含有一个97.1kb的特异性区域(UL),在此区域的两侧各有一个正向重复序列(DR,每个长18.5kb),每个正向重复序列则含有14个开放阅读框(ORF)。CCV的基因的表达时相和调节机制与哺乳动物的疱疹病毒相似。CCV的基因表达具有时相性:ORF1和ORF3为即早期转录本,编码病毒的反式激活蛋白;ORF2-9和ORF11-14为早期转录本,编码与DNA有关的酶类,如DNA聚合酶,胸苷激酶;ORF4,7和ORF10-13为即晚期和晚期转录本,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如病毒的囊膜糖蛋白。而且一些转录本,如ORF5和ORF6,为双顺反子转录本。ORF59编码大量的疏水性膜蛋白,构成病毒的囊膜糖蛋白。ORF50编码一个分泌性的类似黏蛋白的糖蛋白(gp250),但是在不同分离群的CCV中,糖蛋白具有不同的大小,这是由于黏蛋白基因内部的重复序列发生交换而产生的。CCV的ORF5编码的胸苷激酶(TK)与宿主细胞或其他疱疹病毒的胸苷激酶具有不同的生化特性。CCV的胸苷激酶能以CTP作为磷酸酯的供体,并与人的脱氧胞苷激酶相关。CCV的膜蛋白为糖蛋白,在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参与病毒进入细胞以及病毒在细胞之间的传播过程。当温度高于27℃时,潜伏感染易引起CCV的暴发,但是其他使病毒激活的条件尚未知。潜伏状态时,CCV的基因组核酸在一些组织的白细胞中以环状DNA或连环化DNA的形式存在。目前,关于CCV形成潜伏感染以及病毒激活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病毒能在25℃时在不同的鱼细胞株系上生长,滴度可达107.5PFU/毫升。合适的细胞系有BB细胞系,CCO细胞系,KIK细胞系。病毒的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3℃。当温度低于20℃时,病毒的毒力会减弱。病毒对脂类溶剂、热(1小时,60℃)和UV(20~40分钟)敏感。无环鸟苷和IUdR能抑制病毒的复制。 [流行病学] 斑点叉尾病毒流行于北美、俄罗斯以及洪都拉斯,主要感染斑点叉尾的鱼苗和幼鱼,一周内的死亡率高达95%。不同遗传品系的斑点叉尾对CCV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杂交品种则最不敏感,而蓝叉尾(Ictalurus furcatus)和白叉尾(I.catus)则很敏感。用核酸探针技术证实CCV能够垂直传播。CCV能形成潜伏感染,可造成敏感的幼龄鱼被病毒感染。在带毒的鱼的血液及其他组织中都能检测得到CCV的DNA。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的鳍基部和腹部出血,腹部膨胀,鳃苍白,有的病鱼鳃出血,一侧或双侧眼球突出。腹腔内有黄色渗出液,内脏贫血,肠灰白色,无食物,脾脏通常肿大变黑,肾脏、肝脏以及胃肠道出现坏死,并有出血或淤斑。病鱼头朝上垂直悬浮于水中,呈螺旋形游动,反应迟钝。水温为25~30℃时发病,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下的鱼种,3~4月龄的幼鱼也会感染,病程一般为3~7天,死亡率可达95%~100%,残存鱼生长缓慢。组织病理变化为:肾脏肿大,肾造血组织和肾小管坏死,出现巨噬细胞的聚集区;肝脏肿大,出血和坏死,偶尔在胞浆内有嗜酸性包含体;胃肠道水肿,肠壁的黏膜、黏膜下层发生坏死、脱落,有的鱼的肠黏膜下层及绒毛出血;脾脏充血,有时会出血;神经细胞核出现空泡,周围神经纤维肿大。 [诊断要点] 诊断方法有IFAT,中和实验,ELISA,或PCR检测。运用PCR或核酸探针技术,能在病鱼或带毒的鱼体内检测到不足0.1皮克的CCV的DNA。带毒的鱼也能用筛选中和抗体的方法检测到。 [防制措施]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加强综合预防措施。养殖对CCV有抵抗力的斑点叉尾和长鳍叉尾的杂交品种。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降低水温可减少死亡率,但在生产上并不实用。故应从预防着手,注意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 (二)鲑疱疹病毒1(Salmonid herpesvirus 1,SalHV-1) 鲑疱疹病毒1最先在虹鳟(Oncorbyncbus mykiss)的卵液中发现并分离到,该病毒引起较高的产卵死亡率。病毒感染虹鳟细胞系,表现为细胞固缩,形成合胞体,细胞间隙形成Cowdry A型包含体,包含直径为90~95纳米的六角形核衣壳。病毒基因组为双链DNA,大小174.4kb。成熟粒子直径为150纳米的二十面体,相对浮密度为1.709克/毫升,对酸、热、醚、氯仿不稳定。 实验感染表明,该病毒能引起虹鳟苗的死亡,感染病毒表现为眼球突出,鳃、心和造血组织的水肿和坏死。该病毒可以感染鳟(Salmo trutta Linnaeus),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实验证实该病毒无致瘤性。 病毒基因组结构(174.4kb),由独特区(133.4kb)、反向重复序列(7.7kb)以及短区(25.6kb)组成。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同CCV同源性最高,有至少18个同源基因,但存在基因重排。 在美国(Steelhead trout,Oncorbyncbus mykiss)卵液中分离到相似的病毒(The steelhead herpesvirus,SHV),病毒粒子大小为231纳米,可以感染虹鳟和大鳞大麻哈鱼(Oncorbyncbus tschawytscha),但毒力较低,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可以垂直传播。感染组织出现血细胞固缩、形成Cowdry A型包含体。血清交叉实验、多肽组成和有限的序列分析表明同SalHV-1相关,但在病原学、传播途径和宿主谱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两种病毒的亲缘关系还待进一步研究。 (三)鲑疱疹病毒2(Salmonid herpesvirus 2,SalHV-2) 鲑疱疹病毒2又被称为麻苏大麻哈鱼病毒(Oncorbyncbus masou virus)。首先在日本马苏大麻哈鱼卵液中发现并分离到。病毒粒子具囊膜,大小为200~220纳米,对酸、热、醚、氯仿和紫外线不稳定。 该病毒可以通过水平和垂直传播,引起鱼苗死亡或表皮多发性乳头(形)瘤,在养殖和捕捞马苏大麻哈鱼均有分布。肝是病毒感染的原初靶器官。实验感染表明,病鱼腭、下颌、角膜、鳍、肾及造血组织的上皮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扩散。在感染病毒的马苏大麻哈鱼组织肿瘤中检测到病毒聚合酶活性,表明病毒在转化细胞中复制,其最适温度为25℃。该病毒能在虹鳟性腺细胞系(Rainbow trout gonad,RTG)和其他鲑细胞系(CHSE-214)中增殖,在5~7天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典型特征为合胞体形成和染色质边移,但不导致细胞裂解,因而病毒滴度较低。 病毒基因组包含双链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和杂交分析显示DNA分子量为100×106,且不存在末端重复序列。部分序列分析表明同SalHV-1亲缘关系最近。 在其他鲑科鱼类中分离到形态相似的病毒,包括从日本马苏大麻哈鱼腭肿瘤中分离到的Yamame tumour virus(YTV)和从红大麻哈鱼(O.kisutcb)分离到的Nerka tumour virus(NeVTA),SalHV-2、YTV和NeVTA三种病毒均对马苏大麻哈鱼有高致病性,而对银大麻哈鱼(O.kisutch)和虹鳟毒力较低。这三种病毒显示相近血清学反应,且都能被抗病毒血清中和,可能为鲑疱疹病毒2不同的分离株。 (四)鳗疱疹病毒 [病原] 病毒粒子包裹两层囊膜,核衣壳直径为100纳米,成熟病毒颗粒直径为200~235纳米。对脱氧尿苷、醚和酸敏感,但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血清交叉反应实验表明,不同宿主分离的病毒有相似的血清学反应。依据斑点叉尾疱疹病毒DNA聚合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扩增的不同的病毒分离株DNA聚合酶基因片断同源性达99%。现有的依据表明,在不同地区、不同养殖鳗鲡中分离的疱疹病毒可能为鳗疱疹病毒的不同分离株。 该病毒主要感染表皮组织的纤维细胞和鳃丝的中央结缔组织内的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能在EP-1和EK细胞系中增殖,并在3~7天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实验证明,该病毒能引起养殖欧洲鳗鲡的潜伏感染,环境胁迫引起病毒扩增,并导致一定的死亡率。潜伏感染可以诱导鱼体产生抗体,并保护二次感染不形成表观症状。 [流行病学] 鳗疱疹病毒从养殖的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和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中发现并分离到,分别被称为欧洲鳗鲡疱疹病毒(European eel herpesvirus)和鳗鳃疱疹病毒(Gill herpesvirus of eel,GHVE)。同其他鱼类疱疹病毒不同,鳗病毒侵染同一宿主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产生不同的病症,并引起不同的疾病。从荷兰养殖欧洲鳗鲡中,在18种疾病中均分离到疱疹病毒,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养殖的日本鳗鲡中也分离到疱疹病毒,并证实是1993—1995年在日本养鳗场流行的鳃病主要病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鳗鲡主要表现为鳃丝肿胀,体表黏液分泌增多,鳃、胸鳍和腹部充血,并出现出血性淤斑,肛门及生殖区变红,部分个体出现片状的动脉瘤。该病毒引起的累计死亡率可达30%。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鳃丝结缔组织大面积坏死,坏死的纤维细胞呈现固缩和核破裂。病灶中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的渗入,而内皮细胞、鳃瓣的柱状细胞出现局部的坏死。胸鳍皮下结缔组织糜烂,并伴随大面积的出血和吞噬细胞的渗入。患病鳗内脏器官出现明显的变化:肝脏肿胀或萎缩,肾小管的上皮细胞肿胀,脾脏的红细胞数量减少以及脾窦膨胀。电镜观察病灶可见不同阶段的病毒颗粒集结。 (五)锦鲤疱疹病毒 KHV是近几年鉴定出来的锦鲤致死病原,是一种新发现的烈性水生动物疱疹病毒。1998年在以色列暴发过一场严重的锦鲤病毒病,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也暴发类似疾病,相同疾病在英国、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曾暴发过。最近在我国养殖的锦鲤体内也发现类似病毒。 本病发病快,致死率高达100%,而且所有龄期的鱼都对该病毒敏感。发病的鱼在初期(3~4天)出现活动无力、打转,皮肤和鳃颜色变浅,然后出现鳍肿胀,有的出现腹部肿大、鳃流血、大量分泌黏液等症状,症状出现后4天鱼开始死亡。目前已知KHV只感染锦鲤和鲤鱼,水温是重要的暴发因素,易引起发病的水温为23~28℃。感染实验证明,在水温为23℃时,锦鲤累计死亡率为95.2%;在28℃时,病程发展很快,但累计死亡率(89.4%~95.2%)降低;18℃时,累计死亡率为85%;当在13~23℃之间迅速改变温度时,导致迅速死亡。病毒能在鱼体内长期潜伏,只能在源自原始宿主的细胞即锦鲤鳍细胞(KF-1)中生长,在锦鲤鳍细胞中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 组织病理观察显示,在病鱼的鳃、皮肤、肾、脾、肝和消化系统有明显的病灶,鳃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次级鳃丝出现融合现象。感染的细胞出现细胞核肿胀、染色体边缘化,有些细胞还出现包含体。 在组织切片中观察到六角形的病毒核衣壳,大小为110纳米,电镜负染观察病毒粒子直径大小为180~230纳米,核衣壳直径大小为108纳米,病毒的囊膜很松散。 五、虹彩病毒(Iridoviridae)与鱼类疾病 (一)鱼类淋巴囊肿病毒 [病原]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是基因组为双链DNA,二十面体对称,直径大小为150~300纳米的球形病毒(图2-12),属于虹彩病毒家族成员。LCDV的分子组成中含DNA约1.6%,蛋白质约42.3%,脂类约17.1%。LCDV对pH、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紫外线敏感。LCDV是引起庸鲽(Pleuronectes platessa)、牙鲆(Platichthys flesus)和泥鲽(Limanda limanda)囊肿的病原。LCDV-1感染庸鲽和牙鲆,LCDV-2感染泥鲽。迄今为止已经从140多种淡水、淡盐水和海水鱼类分离到该类病毒。用SDS-PAGE可以从纯化的病毒粒子中分离到33个结构多肽。病毒粒子表面有纤细丝状物,衣壳有两层蛋白,外层可以被蛋白酶K消化;内层可以被磷脂酶A2消化。病毒对乙醚、甘油和热敏感,在干燥冷冻环境中稳定;不凝集和吸附动物红细胞。 图2-12 宿主细胞中的淋巴囊肿病毒颗粒电镜图(张奇亚等) 1997年德国学者首次报道了LCDV基因组测序结果(Tidona等,1997);2004年中国学者报道了LCDV中国株的基因组测序结果(Zhang等,2004)。共合成和使用了49对引物,进行了2929个测序反应,所测定序列的有效总长达1655.38kb。最后精确测定LCDV-C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86.25kb(GeneBank中的登录号为:AY380826),是已知脊椎动物虹彩病毒基因组中最大的一个。其中含G+C为27.25%,A+T为72.75%。核酸和蛋白质的序列分析主要用DNAStar软件完成,并将之输入GeneBank中,用程序Blast进行同源性比较。共有240个开放阅读框,可编码含40~1193个氨基酸的多肽或蛋白质。推定其中178个为非重叠的病毒基因,其中103个基因与淋巴囊肿病毒Ⅰ型(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1,LCDV-1)有同源性。 在已知上百种虹彩病毒(包括以昆虫为宿主的虹彩病毒)中,测定了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不过十分之一。最早测出全序列的虹彩病毒是淋巴囊肿病毒属的代表株——淋巴囊肿病毒Ⅰ型LCDV-1,LCDV-1是淋巴囊肿病毒属的代表株,也是虹彩病毒科中最早测定全基因序列的病毒基因组,其全长为102653bp,推定其可编码110个基因,并根据LCDV-1的全序列,绘制了其基因组物理图谱,查明了部分酶切位点和重要的功能基因的大小和位点(Tidona等,1997)。随后测定了一株昆虫绿虹彩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了从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和虎纹蛙病毒(tiger frog virus,TFV)以及从牙鲆中分离到的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CDV-C全基因组序列(He等,2001;2002;Zhang等,2004)。Kitamura等(2006)已从韩国岩鱼中鉴定了一种新的淋巴囊肿病毒基因型。比较了从日本牙鲆、韩国岩鱼及已知LCDV的主要衣壳蛋白基因序列,显示来源不同的淋巴囊肿病毒群碱基序列同源性有明显差别,如日本牙鲆病毒种群间的同源性≥99.6%;韩国岩鱼病毒种群间的同源性为100%;而不同病毒种群之间的同源性≤85.2%。 对不同虹彩病毒株的主要衣壳蛋白基因,包括LCDV-C、LCDV-1,ISKNV、红海鲷虹彩病毒RSIV(Red sea bream disease iridovirus),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EHINV(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蛙的虹彩病毒FV3(Frog virus 3)、TFV(Tiger frog virus)、RGV(Rana grylio virus),蟾蜍虹彩病毒BIV(Bohie iridovirus)及昆虫的绿虹彩病毒CIV等进行比较,尽管LCDV-C基因组比其他脊椎动物虹彩病毒基因组要大得多,但与LCDV-1、BIV、RSIV、TFV、ISKNV、CIV、FV3、EHNV这8种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完整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7.6%,50.7%,49.0%,51.1%,49.2%,53.0%,50.9%,50.7%。显示LCDV-C与LCDV-1之间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 在分离到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isolate from China,LCDV-C)并完成序列测定的基础上(Zhang等,2004),对位于LCDV-C基因组开放阅读框ORF 011L的TS基因结构及其推定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基因全长858bp,GC含量为28.2%,编码一个长为286aa、分子量为32.7×103、等电点为7.1的推定蛋白,称之为中国淋巴囊肿病毒胸苷酸合酶(LCDV-C TS)。该酶所具有的叶酸结合区在第44和70位氨基酸之间,dUMP结合区在第163和206位氨基酸之间,24个必需氨基酸具有高度保守性。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LCDV-C TS含8个α螺旋,6个β折叠和23个环,表明其具备酶活性分子所有的柔性和可变性结构特征。这是迄今所知在脊椎动物虹彩病毒中唯一含两个完整结合区的TS。对来自包括LCDV在内20个物种的TS结构进行同源性分析,显示LCDV-C TS被单独分为一枝(赵哲等,2004)。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表达TS蛋白酶的鱼类细胞出现了快速增生和肿瘤化倾向,提示TS基因的表达可能与LCDV-C诱导鱼体肿瘤发生有关。 用计算机辅助分析了LCDV-C羟类固醇脱氢酶(Hydroxysteroid dehvdrogenase,HSD)基因结构特征,LCDV-C HSD读码框为1023bp,推定其编码含340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9.3×103的蛋白质。对来自10个不同病毒株或物种的HSD蛋白序列进行的比较分析显示,LCDV-C与淋巴囊肿病毒代表株(LCDV-1)的HSD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60.5%。对LCDVC HSD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有亲水区5个抗原区、α螺旋区和β折叠区各有6个。经密度排列界面(Dense alignment surface,DAS)的方法预测,表明LCDV-C HSD有一个跨膜结构域(曾首英等,2005)。 LCDV-C有73个潜在编码基因在LCDV-1及其他虹彩病毒中都未找到同源基因,在这73个潜在基因中,有8个含有细胞蛋白保守结构域的编码序列,分别是ORF002L,ORF011L,ORF016L,ORF047R,ORF051L,ORFO58L,ORF209R和ORF216L。ORF002L含有与凋亡信号有关的胱冬肽酶募集结构域(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的编码序列;ORF016L含有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结构域的编码序列;ORF209R和ORF216L分别含有1个细胞分裂蛋白48的N末端结构域和1个胶原蛋白三螺旋重复区的编码序列;ORF011L、ORF047R和ORF058L可能分别编码1个胸苷酸合成酶,1个位点特异性的重组酶和1个穿膜受体;ORF051L编码的推定蛋白可能与逆转录酶有很大的相关性。另外65个潜在基因在现有的数据库中未找到同源基因。对两株淋巴囊肿病毒基因组结构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见两株淋巴囊肿病毒基因组结构有明显差异,说明LCDV-C并非LCDV-1的变异株,而可能是淋巴囊肿病毒属内的一个新种。虽然LCDV-C比无脊椎动物虹彩病毒CIV基因组要小,但却比其他脊椎动物虹彩病毒要大许多;LCDV-C的GC含量与LCDV-1却较接近,而远比ISKNV和TFV要低(表2-13)。 表2-13 LCDV-C与以报道的其他4种虹彩病毒基因组的比较 LCDV可以在BF-2、LBF-1和CF细胞株上复制,生长温度20~30℃,最适温度为23~25℃。LCDV-C可以在草鱼卵巢细胞(GCO)增殖,细胞病变在接种后1天观察到,第3天达到75%,4天后没有进一步的细胞病变,超微结构显示病变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和边缘化、形成空泡、细胞表面凹陷等现象。 蓝鳃鱼细胞(bluegill fry,BF-2)、金头鲷鳍细胞(Gilthead seabream fin,SAF-1)、亚洲鲈鱼细胞(Asian seabass fry,SF)、日本牙鲆胚胎细胞(Japanes flounder embryo,HINAE)、牙鲆鳃细胞(Flounder gill,FG)、草鱼肾细胞(Grass carp kidney,GCK)、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GCO)等细胞对LCDV敏感(Chang等,2001;Lwamoto等,2002;Perez-Priet等,1999;Zhang等,2004)。 [流行病学] 关于鱼类淋巴囊肿病的早期报道,指出本病主要流行于欧洲和北美洲,但目前在澳洲和亚洲也有报道。其发病严重程度随宿主、病毒株和水温度而不同,主要发生在夏季,一般不会造成死亡,病情不严重时可以自愈。病毒可能通过水、鱼鳃和皮肤损伤等途径传播病毒。 该病毒可感染淡、海水中9目34科140余种鱼类(Tidona等,1997;Lang T.,1994)。感染率可高达80%,死亡率达30%。近年在我国养殖的不同鱼类中,陆续出现淋巴囊肿病毒病。1997年底在威海地区9个牙鲆鱼养殖场大规模暴发淋巴囊肿病,患病牙鲆达百万余尾,发病率普遍在80%以上,死亡率达20%以上。随后6个月的跟踪调查显示,患病鱼未见自愈。经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威海地区牙鲆鱼淋巴囊肿病与引种有关。以患病牙鲆囊肿物制备的上清液滤液接种细胞,7天内未见细胞异常,经传2~3代后,才有细胞出现病变(宋晓玲等,2003)。另外,在牙鲆鳃、肠的皮下结缔组织和黏膜下层、脾、头肾边缘组织和表面系膜、肝表面系膜,以及鲈鱼的鳃等部位均观察到囊肿细胞,显示淋巴囊肿病毒的靶器官主要是鱼表皮下结缔组织。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LCDV主要引起慢性感染。可使宿主鱼产生特别增大的细胞,导致鱼外周血管系统分布的浅表皮肤产生肿瘤,并会直接或间接引起鱼的死亡。在自然状况下,淋巴囊肿病毒可引起细胞体积异常增大,从而使感染鱼的鳍和皮肤表面出现肿瘤样细胞丛或结节(Wolf,1988),有时淋巴囊肿病毒感染会使个别细胞的大小增加5万~10万倍(Tidona,1999)。 LCDV引起皮肤和鳍上形成单个或成串的透明囊。鱼发病严重时,大小肿瘤密布全身,包括鱼鳃、咽喉及内脏也会出现病变,导致其商品和食用价值显著降低甚至消失殆尽。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细胞中央有一个增大的核和核仁,胞浆内有多个嗜碱性包含体,超薄切片、电镜可以观察到淋巴囊肿细胞内有大量的病毒粒子。 [诊断要点] 1.感染细胞的显微病变 由LCDV-C在GCO细胞中诱导产生的病变,与以前所观察到的其他水生动物病毒诱导鱼类细胞产生的病变有所不同(Zhang等,1999;2000;2001)。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感染细胞的折光率和收缩性增加。一些融合细胞在单层细胞上堆积,还有些细胞收缩、悬浮或肿胀,形成类似补丁样病变斑块。通过普通光镜,在病毒接种到单层GCO细胞后1天就观察到病变斑;接种3天后,50%的细胞单层会出现病变斑;然而接种4天后,细胞病变斑没有明显扩展,推测这一现象可能与LCDV-C病毒引起细胞凋亡有关。在病毒接种到培养细胞后,凋亡因子可导致细胞死亡,因此而阻止进一步感染和扩增,这也可能是病毒在接种4天后,细胞单层中的病变斑没有明显扩展的原因(Zhang等,2003)。因为在动物组织中,巨噬细胞可吞噬凋亡细胞的碎片和凋亡小体,形成巨大的淋巴细胞,这样可保护机体免受进一步侵害。另外,通过电镜也确实观察到淋巴囊肿病毒感染的细胞会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Flint等,2000)。 姬姆萨染色显示,在感染细胞的病变区域内,细胞聚集,融合,因大量细胞堆积而使其着色更深。荧光显微镜观察进一步揭示了感染细胞病变的形态学特征。经Hoechst 33258染色,正常GCO细胞的核是均匀的,染成蓝绿色的核与周围细胞质的边缘很清晰。但对于感染的GCO细胞,蓝绿色荧光向周围扩散,病变细胞或是增大,或是破损;核的形态也发生明显变化,包括裂成小碎片或消散。在病变的补丁斑中散布大量裂解的核碎片。 2.感染细胞的超微病变 LCDV-C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速度较快,从胞质和胞核中都可见大量的病毒粒子。在胞质中可见有类似纤维样的电子致密的物质——病毒发生基质(Viromatrix)。在病毒发生基质中,有多种处在不同装配阶段的病毒颗粒,包括空的衣壳和成熟的核衣壳。这种类似于蛙虹彩病毒RGV、存在于胞质中的病毒发生基质就是LCDV-C装配的中心区域。在一些细胞中,大量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约为170纳米,聚集在胞质中。超微观察还显示一些特殊的病变,如染色体固缩及边缘化、细胞空泡化、细胞表面皱缩、细胞间融合、细胞核呈现的异常形态与大小、细胞碎片及特征性的小泡等(Zhang等,2003)。 Paperna等(2001)对淋巴囊肿病毒感染的不同鱼类组织进行显微及超微病变观察,并对有关结果作了详细的报道。 3.ELISA方法 利用ELISA在淋巴囊肿病患病牙鲆中检测到了特异性的病毒抗体,建立了LCDV的ELISA诊断技术。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可以进一步提高ELISA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4.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及原位杂交检测分析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可检出培养细胞和病鱼组织中的病毒,快捷灵敏,无须等到CPE产生,应用最为广泛;缺点是需要新鲜组织,而且鱼组织本身产生的荧光也会干扰结果。免疫斑点杂交技术简捷灵敏,应用也较广泛,但容易产生假阳性。流式细胞仪检出含LCDV病原的阳性细胞比率较低。 5.PCR扩增技术 该技术在LCDV的检测中应用较广,例如可根据病毒衣壳蛋白MCP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能得到十分灵敏的检测结果。另外,还可利用PCR扩增获得的特异性片断作为探针,地高辛标记后进行LCDV的原位杂交检测。 [防制措施] 对于淋巴囊肿病的预防,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淋巴囊肿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鱼被病毒感染后要经过1~2个月才可在体表上发现症状,因此在引进苗种时需要特别注意,进行苗种的检疫,把好种苗引进关。 2.把好饵料关,少用或不用鲜活饵料。本病的感染与摄食病毒污染的饵料和体表破损时接触病鱼有关,作为预防措施,应对可能受病毒污染的饵料进行消毒处理。 3.控制养殖密度,提供养殖的良好水质及环境。养殖密度过大会使水质恶化,增加细菌继发性感染的威胁。一旦发病,要集中消毒或销毁病鱼;养殖废水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排放。 4.积极研发并有效使用淋巴囊肿病毒疫苗,辅以适当的药物或调节养殖温度,可减缓或消除鱼体表面的囊肿。 (二)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EHNV)和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EHN) [病原] EHNV被确定为红鳍鲈(Red perch virus,RPV)、虹鳟(Rainbowtrout virus,RTV)、欧鲇(European sheatfish virus,ESV)和欧洲六须鲇(European catfish virus,ECV)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能引起很高的死亡率,是蛙虹彩病毒属待定成员。病毒大小为175纳米左右,用SDS-PAGE可以分离出20种蛋白多肽。RPV和RTV的MCP(51×103)比ESV和ECV(49×103)略大。RPV和RTV的内切酶图谱和ESV、ECV也有一些差别,根据eIF-2α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三者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 EHN类病毒可以在BF-2,EPC等细胞上增殖,培养温度在15~28℃之间。病毒诱导细胞质内包含体形成,造成细胞裂解,以出芽方式释放病毒。 [流行病学] EHN最早流行于澳大利亚野生红鳍鲈(Perca fluviatilis L.)和养殖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随后在亚洲、欧洲和美国时有发生。EHNV通常不引起大规模的暴发性疾病,传染力弱,但致死率却比较高。感染实验表明,EHNV在几天之内可以引起梭子鱼和肖鲈科(Percichthyidae)、(Theraponidae)、鲑亚科(Salmonidae)、南乳鱼科(Galaxiidae)的小鱼很高的死亡率。无论是浸浴还是注射感染,红鳍鲈都对EHNV异常敏感,0.08 TCID50/毫升的注射量即可致死。病毒在红鳍鲈体内的潜伏期在19~21℃为3~10天,温度越低,潜伏期越长,12℃以下不发病。虹鳟对浸浴感染不敏感,注射感染剂量达105.6 TCID50,水温在8~21℃时敏感。病毒在红鳍鲈体内潜伏期在19~21℃为3~10天,8~10℃为32天。病毒可以产生持续感染。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显示鱼体色暗淡、厌食、腹部膨胀、脾肾肿胀,有时肝脏有白斑。显微观察显示急性肾造血组织坏死,多位点急性肝肾细胞坏死,轻微的鳃肥大,鳔壁充血、水肿和坏死。在坏死病灶的肝细胞内通常可以观察到圆形到卵形的嗜碱性细胞质内包含体,这种包含体有时也会出现在肾或脾的间质组织。 [诊断要点] EHN类病毒可以通过IFAT、ELISA、免疫电镜和PCR鉴定,但不能进行中和实验,因为病毒不能诱导鱼产生中和抗体。 (三)丝足鱼虹彩病毒 该类病毒可能源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iridovirus,LMBV),是引起1995年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Santee-Cooper水库大口黑鲈死亡的病原。在同一地区还分离到类似病毒,即分离于裂唇鱼(Labroide dimidatus)的病毒(Doctor fish virus,DFV-16)和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病毒(Guppy virus,GV-6)。病毒直径174纳米,感染大口黑鲈和条纹石幼苗。1997—1998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几个水库里,LMBV可以在患病的和健康的鱼体内分离到。病鱼鱼鳔肿大、发炎、腹腔增大、旋转和侧身弯曲。病毒可以通过水平和垂直途径传播。DFV-16和GV-6被认为是由东南亚进口的鱼体内分离到的,但对虹鳟和大麻哈鱼只有很低的致病性。这三种病毒和EHNV与FV-3有血清学交叉反应,但LMBV的MCP基因序列和FV-3只有80%一致率,DFV-16和GV-6的DNA与FV-3的DNA不杂交,这些结果说明,SCRV类病毒和蛙虹彩病毒的代表种有明显的差别。 (四)白鲟虹彩病毒 WSIV最早从北美白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幼苗体内分离到,直径283~314纳米,发生于北美西北太平洋的野生白鲟,在幼苗体内的发病程度比1年以上的白鲟重,感染鱼的皮肤、鳃和上消化道,导致死亡。病毒可以在白鲟细胞中增殖,但细胞不同病毒的增殖量不同,如在白鲟性腺细胞(WSGO)中的增殖量是在白鲟脾细胞(WSS-2)的12倍。被感染的WSGO细胞在15℃7天后,用电镜观察方法可以检测到成熟的病毒粒子。病变细胞出现强折射、细胞质肿大、细胞质包含体密度随增殖过程的增加而增大,这些病理变化和鱼体感染后细胞病变相似。鱼在人工感染后,4天上皮组织出现病变,8天出现临床症状。已在北欧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ldenstadi)体内发现类似WSIV的病毒,并发生流行而造成的损失达50%。 病毒诊断可借助于病毒的宿主特性、流行区域和细胞病变来判断,用免疫组织学、IFAT或中和实验进行确定。该病毒引起的疾病是必须向OIE申报的疾病之一,详细实验方案见OIE公布的水产动物检测手册(http://www.oie.int/eng/normes/fmanual/A_summry.htm)。 (五)真鲷虹彩病毒 RSIV是引起1990年日本养殖幼真鲷(Pagrus major)死亡的病原。病毒直径200~240纳米,鲈形目(Perciformes)、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和鲀形目(Tetradontiformes)目的25种鱼对该病毒敏感。病鱼出现严重贫血、鳃淤血和脾肿大。类似病毒在泰国棕斑牙鲆(Epinephelus tauvina)分离到,但对当地真鲷不引起发病。从1993年开始,台湾网箱养殖的真鲷也发生类似RSIV的病毒病,2个多月内死亡率达50%~90%。RSIV类病毒可以通过基因变化来区别,单克隆抗体与EHNV和FV-3不发生交叉反应,多克隆抗体只有微弱的交叉反应,能诱导微弱的中和抗体。病毒能在鱼细胞上在20~25℃生长。病毒诊断可以用细胞培养、IFAT、PCR和序列测定的方法。根据RSIV核糖核酸还原酶小亚基序列设计的引物建立了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在鱼人工感染后第3天检测到病毒。感染的鱼在5~6天出现症状,第6天开始死亡,第9天达90%的死亡率。病毒可以在GF细胞系上增殖,增殖温度为25℃。研究表明,灭活疫苗能诱导真鲷对病毒产生有效的抵抗力。 鉴定该病毒的方法有GF细胞分离和间接荧光抗体实验,检测该病毒的方法有间接荧光抗体实验和PCR方法。该病毒引起的疾病是必须向OIE申报的疾病之一,详细实验方案见OIE公布的水产动物检测手册(http://www.oie.int/eng/normes/fmanual/A_summry.htm)。 (六)条石鲷虹彩病毒 RBIV是引起韩国养殖的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疾病的病原。基因组全长112080bp,至少有118个阅读框,基因组结构和ISKNV相似。有85个阅读框的氨基酸序列与ISKNV的一致率达60%~99%,根据MCP、DNA修复蛋白和DNA聚合酶序列构建的进化分析表明,RBIV和RSIV、ISKNV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 六、双节段RNA病毒(Birnaviridae)与鱼类疾病 (一)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 [病原] IPNV完整病毒颗粒直径50~75纳米,在感染细胞的超薄切片中,核心的直径为45纳米。在氯化铯中,病毒的沉降系数为435S,浮密度为1.33克/毫升,而空核衣壳的浮密度为1.29克/毫升。IPNV形态为二十面体对称,无嚢膜,在宿主细胞的胞质内能形成碱性包含体(Inclusion body)。可在RTG-2、R1、PG、CHSE等冷水鱼细胞中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对热和酸稳定,对脂溶剂不敏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可在感染后1~2天内,从病鱼组织中检测到病原(江育林等,1989);建立了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检测IPNV的方法(周建玲等,1995)。对IPNV等五种双节段RNA病毒基因组的特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Dobos等,1979)。IPNV基因组两个RNA节段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是:A节段含3097bp和两个重叠的开放阅读框,主要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结构蛋白VP2和VP3,而小的开放阅读框编码NS蛋白(Nonstructural polypeptide,也称VP5)。B节段含2783bp,编码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VP1蛋白(Yao等,1998)。VP1在体外能引导病毒RNA的合成。VP2和VP3都具有免疫原性,且VP3的免疫原性更强。 Hong等(1998)对IPNV致病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显示IPNV感染可以诱导体外培养鲑鱼胚胎细胞(Chinook salmon embryo,CHSE-214)凋亡和坏死。由IPNV A节段编码的非结构蛋白VP5对IPNV在细胞内的复制、病毒的毒力和持续感染是非必需的(Santi,2005)。病毒的毒力及对细胞的趋向性通常由病毒结构蛋白决定。VP2是IPNV的主要结构蛋白,在病毒吸附细胞表面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决定了病毒的毒力(Santi等,2004)。IPNV SP分离株VP2的217位和221位氨基酸直接决定毒力的强弱,Thr217和Ala221为强毒株;Pro217和Ala221为低毒株;而Thr221,无论217位点是什么氨基酸时,几乎就是无毒株(Song等,2005)。 根据抗原的差异,目前将IPNV分为两个血清组,A组有9个血清型,B组只有一个血清型。根据VP2基因编码序列对IPNV不同分离株进行进化分析,将28个水生双RNA病毒分为6个基因组(Genogroups)。 病毒对环境因素抵抗力极强,是已知鱼类病毒中最稳定的。在50%甘油中存活两年半,4℃水中存活5~6个月,4℃干燥环境中毒力可维持4周以上。3%福尔马林、2%烧碱、有机碘可迅速灭活病毒。 IPNV易感细胞系为CHSE-214和RTG-2,可产生CPE,在RTG-2细胞上可形成清晰易变的蚀斑,特征为死亡细胞皱缩拉长成网状。培养温度一般在20℃复制周期为16~20小时,通常在48小时出现以细胞崩解为特点的细胞病变。野毒株经细胞培养传代,毒力会减弱。 [流行病学] IPNV主要感染20周龄以内的鱼苗和幼鱼,死亡率极高。传染性胰腺坏死(IPN)病最早在北美发现,现已传播到欧洲和亚洲。主要发生在人工养殖的虹鳟鱼场。水温在10℃左右时最易发病。敏感宿主主要是鲑科鱼类,但也感染鲑科以外的淡水和海水鱼类。如鳗鱼、梭子鱼、鳕鱼、泥鳅、文蛤等60余种经济鱼和贝类。病毒可通过带毒鱼的粪便、尿液和性腺分泌物排入水中,进行水平传播,鸟类、水环境的一些生物是病毒携带者,也会传播病毒。另外,病毒还能通过带毒鱼卵进行垂直传播。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主要症状及病理表现为病鱼洄旋泳动,体色发黑,眼突、腹胀、腹及鳍基充血,有的产生黏液便;病鱼的肝、胰发白并肿大,胰岛组织坏死,细胞出现核浓缩及核溶解现象。感染的鲑、鳟鱼苗(鱼龄在1~4个月)死亡率高达90%~100%。但相比大鱼症状较轻,且与环境条件有关。随着水温升高,感染的潜伏期缩短。病原可以垂直方式和水平方式传播,如通过鱼卵或排泄物传播;也可通过鸟类、甲壳类或原生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当疾病流行时,水中病毒顆粒含量可高达104~108个/升。 [诊断要点] 1.目测观察,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分析是否对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易感的鱼品种,看病鱼游动行为及内、外部症状。解剖观察,病鱼的内脏组织是否失血苍白,肠道内是否无食物;同时检查鱼卵、鱼种的来源,水源状况,发病史等情况。 2.经病理学检查,可见鱼的胰腺坏死,肾、肝、肠等组织发生病变。 3.用RTG-2细胞株分离病毒,观察CPE,可作进一步分析。 4.借助免疫学方法,可进一步确诊。 (1)中和试验,由于IPNV的血清型很多,作为诊断有必要使用多价抗血清,如美国东部鱼病研究所现已制成多价抗IPNV血清。 (2)补体结合实验,采用已知病毒可溶性抗原以测定病鱼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特异性较中和试验低,但由于补体结合抗原出现早,消失快,可用于早期诊断。 (3)直接荧光抗体法能快速检出在组织或培养细胞内的病毒。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防制措施]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避免将带有IPNV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输出或运入。 2.发现疫情要尽早进行消毒,销毁病鱼,用有效氯消毒鱼池;工具用2%福尔马林或氢氧化钠水溶液(pH12.2)浸泡10分钟。 3.培育无IPNV的鱼种。 4.大黄等中草药拌饲投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二)斑鳢后鳍肉瘤病毒 斑鳢后鳍肉瘤病毒(BSNV)是从患病斑鳢的尾鳍肉瘤(Blotched snakehead caudal peduncle,BSN)中分离到的、能引起斑鳢持续感染的双RNA病毒(John等,1999)。病毒直径约为57纳米,形态为二十面体对称。将BSNV用吖啶橙染色,可见有黄绿色胞质包含体。该病毒对5-溴-2-脱氧核苷、氯仿、酸、碱、pH及在56℃作用2小时有抗性。基因组相对分子质量为2.56×106~2.00×106,含4个分子量各为112×103(多聚蛋白Polyprotein,PP)、91×103(病毒蛋白1,VP1)、44×103(病毒蛋白2,VP2)和37×103(病毒蛋白3,VP3)的结构多肽。BSNV病毒的血清学特性明显不同于IPNV。 将BSNV与水生双RNA病毒的代表株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PNV、禽双节段RNA病毒代表株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及昆虫双节段RNA病毒代表株果蝇X病毒DXV的A节段基因结构进行比较,显示它们有明显的不同(Da Costa,2003)。因此,200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八次报告中,将斑鳢病毒作为一个未确定的种划分到双RNA病毒科。我们在测定出从中国分离到的大菱鲆双节段RNA病毒(POBV)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其基因组织结构,并对不同来源的双节段RNA病毒A片段结构进行了比较。 (三)牙鲆双节段RNA病毒 [病原] 制备感病牙鲆细胞的超薄切片,并进行超微观察,显示POBV直径约为60纳米,无囊膜(图2-13);病毒粒子在细胞内可呈散在分布或晶格状排列。 图2-13 牙鲆双节段RNA病毒的透射电镜图片(赵哲等) POBV除了有分子量约为23×103的VP4及分子量约为15×103的VP5这两种非结构蛋白外,经10% 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还有VP1、VP2和VP3三种结构蛋白,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94×103、48×103和29×103。经1%琼脂糖电泳,显示POBV基因组有两节段RNA,其节段长分别约为3.1kb和2.8kb。 进一步测定了POBV两个节段RNA的全序列。A节段长3091bp,GC含量为54%,编码VP2、VP3、VP4和VP5四个蛋白。B节段长2780bp,GC含量为53%,编码VP1一个蛋白(图2-14)。POBV基因结构与海洋双节段RNA病毒NC1分离株(Marine birnavirus-NC1)有97.7%~99.3%的同源性。 图2-14 POBV A和B双节段基因组织结构图(赵哲等,2008) [诊断要点] 牙鲆双节段RNA病毒病的诊断方法可参照传染性鱼类胰腺坏死病毒(IPNV)。如: 1.体表出现典型症状,如鱼回旋泳动,体色发黑,眼突,腹胀,有的产生黏液便等。 2.病毒病原的分离鉴定:将病样匀浆后接种到虹鳟性腺细胞RTG-2或肥头鲤细胞FHM上,3~5天可观察到接种细胞出现病变。 3.常规免疫学方法: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通过中和试验、荧光抗体分析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进行检测。 [防制措施] 牙鲆双节段RNA病毒病的预防方法也可参见传染性鱼类胰腺坏死病毒(IPNV)。如: 1.加强检疫工作,避免将感染了病毒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输入或输出。 2.一旦出现疫情,则要清除和销毁病鱼。 3.适量使用碘剂等消毒,可降低鱼的死亡率。 4.可利用中草药等免疫增强剂,对预防病毒病感染有一定疗效。 5.降低水温,可减少病鱼的死亡率。 七、石斑鱼病毒 [病原] 从石斑鱼中最早发现的病毒病是类似于病毒性神经坏死症,导致发病稚鱼死亡率达80%(Mori等,1992)。1990年在日本养殖的鹦鹉鱼中,观察到孵化两周内的稚鱼发生了体色变黑,回旋运动,死亡率近乎100%的疾病,病理切片检查表明,病鱼的脑部及视网膜内细胞出现空泡化坏死,因此造成病鱼失明、失去平衡,最终饿死。经分离鉴定,证实这是由一种小RNA病毒引起的疾病。通过对病毒基因体测序分析,该病毒确定为野田病毒。除了分离到野田病毒科(Nodaviridae)的多株病毒外,还报道了感染石斑鱼的呼肠孤病毒、淋巴囊肿病毒、疱疹病毒等多种病原。现将石斑鱼不同病毒病原、宿主种类、鱼的易感期及病症特征、观察或分离到病毒株的区域及参考文献等列表(表2-15)介绍如下。 表2-15 部分石斑鱼病毒 表2-15 部分石斑鱼病毒(续)-1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1.鱼的病症表现 通常鱼被病毒感染后,行动迟缓,泳动无规律,有时甚至游出水面;摄食量降低或不摄食;尾鳍、腹鳍、背鳍的末端充血。在病毒感染后,会因免疫力下降,使病原菌及其他微生物易于再感染而出现并发症,如鳍间组织松散或被破坏,严重时鳍条溃烂;眼睛外凸,病鱼体表局部出现溃烂病灶,死亡率较高。 当石斑鱼被神经坏死病病毒感染后,病毒会侵染鱼的神经系统,导致鱼在水面打转;同时鱼病鱼腹部肿大,鳔胀气,不摄食,病鱼会大量死亡。这类疾病可通过亲鱼垂直传播。 2.显微及超微观察 制备组织切片,如观察到脑细胞和视网膜因细胞坏死、相应组织形成空泡;且通过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质内球形病毒粒子,直径25~30纳米,就基本可诊断为神经坏死病毒感染了鱼。 3.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 可通过ELISA方法、PCR法等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毒病进行诊断。 [防制措施] 加强病毒监测,切断传播途径,科学饲养并保持良好水环境。 八、野田病毒 [病原] β野田病毒为直径约30纳米的球形、无囊膜病毒颗粒,基因组含2个单链(正链)RNA,核苷酸长度分别是约为3.0kb和1.4kb。β野田病毒的代表种是条纹鲑鱼神经坏死病毒(Striped jack nervous necrosis virus,SJNNV),这类病毒通常会感染鱼苗,且在感染后会引起鱼的神经坏死(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脑脊髓炎(Encephalomyelitis)和液泡形成、脑病和视网膜病变(Vacuolating encephalopathy and retinopathy,VER),并造成鱼类大量死亡(Mori等,1992)。受VNN病毒感染的鱼包括鳗鲡目、鳕形目、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5个目17科的40多种鱼类。如海水鱼类,包括鳗形目、鳕形目、鲈目、鲽形目、鲀形目的鱼类,淡水鱼类包括澳洲鲇鱼(Tandanus tandanus)及睡鳕(Oxyeleotris lineolatus)等,有不同的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E.fuscogutatus,E.malabaricus,E.moara,E.septemfasciatus,E.tauvina)、鲈鱼(Lates calcarifer,Dicentrarchus labrax)、河豚(Takifugu rubripes)、比目鱼(Verasper moseri,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Paralichthys olivaceus,Scophthalmus maximus)、鹦哥鱼(Oplegnathus fasciatus)和鲹鱼(Pseudocaranx dentex)等(OIE,2000;Munday,2002)。 除SJNNV外,已分离到鱼类不同β野田病毒毒株,如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条斑星鲽神经坏死病毒(Barfin flound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BFNNV),红鳍东方鲀神经坏死病毒(Tiger puff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TPNNV),牙鲆神经坏死病毒(Japanese flound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JFNNV)、尖吻鲈脑炎病毒(Lates calcarifer encephalitis virus,LcEV),以及庸鲽诺达病毒(Atlantic halibut nodavirus,AHNV)和点带石斑神经坏死病毒(Malabar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MGNNV)等。下面举例说明从不同国家或地区分离到的部分β野田病毒毒株(表2-16)。 表2-16 部分β野田病毒毒株 表2-16 部分β野田病毒毒株(续)-1 我国也开展了对不同鱼类神经坏死症病毒的研究,并在这类病毒的组织病理、超微形态及功能基因的表达等方面有些进展。 [流行病学] β野田病毒属(Betanodavirus)成员大都是从鱼类中分离到的。病毒感染引起鱼空泡脑病、鱼的行为异常及高死亡率相关的视网膜疾病。 患病鱼症状为体色变黑,作回旋泳动,死亡率达100%,孵化仅两周的幼鱼就检测或分离到病毒。感染鱼多数在孵化后9~35天发病,死亡率为80%~100%。这类疾病可水平传播,虽然幸存的鱼在发病后120天从其组织中检不出病毒,但其血浆中仍保持有较高的抗体水平,由此认为:在仔鱼期一旦感染病毒,幸存鱼体仍携带病毒,成长为亲鱼后有可能通过卵子而感染后代。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鱼病的典型症状是机体游动不协调或呈螺旋式游泳;病理组织观察显示,鱼脑视网膜组织细胞坏死,出现大型空泡。故根据症状,将这类鱼病称为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鱼类神经病变症(Fish Neuropathy)或鱼类脑炎(Fish encephalitis)。 [诊断要点] 鱼类野田病毒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1.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鱼的脑部、脊索或视网膜的组织或细胞是否发生病变。但该方法不够灵敏。 2.利用电子显微镜,结合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鱼体内是否存在病毒颗粒、病毒抗原或病毒核酸。 3.检测鱼血清或体液中是否存在抗野田病毒的抗体,如以重组病毒衣壳蛋白进行ELISA分析。 4.借助细胞培养技术对病毒进行体外扩增。如用对不同NNV分离株都敏感的SSN-1(类纹月鳢striped snakehead)细胞(Frerichs等,1996)及适用于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GF-1(石斑鱼鳍grouper fin细胞)(Chi等,1999)可进行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通常采用的还有免疫学和RT-PCR方法。 [防制措施] 1.培养健康鱼苗。育种前3个月就取候选种鱼血,将通过免疫吸附(ELISA)检测的种鱼隔离饲养,产卵期,再分别取精子或卵子进行PCR检测,为阴性方可作为种鱼进行人工授精。 2.养殖环境消毒。如:以漂白粉45~75千克/公顷鱼池消毒24小时,然后暴晒7~10天,再放养鱼苗。 3.研发、使用浸泡或口服疫苗。 九、大菱鲆弹状病毒 [病原] 大菱鲆弹状病毒(SMRV)呈一头梭形,一头平齐的典型的子弹状(图2-15)。基因组为单分子负链RNA。 图2-15 大菱鲆弹状病毒的电镜图片(张奇亚等) 利用RT-PCR,扩增了SMRV多聚酶基因(P基因),部分序列及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基因与已知其他弹状病毒P基因有明显不同。经SDS-PAGE电泳,显示SMRV有5条主要结构蛋白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50,58,47,42和28×103。尽管SMRV的部分特性与水疱性口膜炎病毒(Vesiculovirus genus)成员类似,但血清学测定显示,SMRV与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有明显差异(Zhang等,2007)。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将病毒原液(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到鱼体上,可观察到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主要是鱼的体表和内脏组织出血。 收集患有典型出血症的病鱼,制备组织匀浆液,接种到不同的鱼类单层培养细胞中,20℃条件下,培养1~2天,CHSE、CLC、EPC、GCF、GCO、PG和RTG-2细胞系就会出现病变。感染3~4天后,多数细胞会脱落。在病毒感染15小时内的CLC中,可以见到少量的空斑,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空斑越来越多,当感染时间延长至24小时,空斑几乎覆盖整个细胞层。当用荧光染料DAPI对细胞核进行特异性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毒感染9小时后,即可见感染细胞出现了染色质浓缩,细胞核出现碎裂现象,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细胞出现了染色质浓缩,碎裂等现象,有的出现凋亡小体。至24小时时,绝大多数细胞都呈现了细胞凋亡特征;然而对照组和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保持完整。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核酸电泳、电镜观察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了在未灭活情况下,SMRV和鱼类培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凋亡小体的出现、DNA梯形带的存在以及凋亡峰的形成均表明,SMRV感染细胞的结果主要是导致宿主细胞凋亡。凋亡也是宿主细胞对病毒的一种特殊的应答策略和方式,以被感染细胞的凋亡为代价,减少子代病毒的复制量,阻止更多病毒成熟或进入新一轮侵染。 第五节 甲壳类动物病毒病 一、对虾杆状病毒 [病原] 在细胞内,BP粒子的长度为260~320纳米,直径为50~80纳米。在细胞内形成的多角体,多角体的晶格结构由15~18.5纳米的蛋白亚单位排列组成网格结构。在细胞外,负染的病毒粒子在一端有一个尾巴状结构,另一端有一个小的突起,核衣壳表面有交叉的花纹结构,两端稍微变窄为平头。负染的病毒粒子长度为312~320纳米,直径为75~87纳米,核衣壳的长度为306~312纳米,直径为62~68纳米(图2-16)。BP为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大小约为114kb,其中40%的基因组片段已被克隆,部分基因组片段已被用来制备探针进行BP的早期诊断。根据已有的生物学证据,国际病毒学命名委员会已将BP划分到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属(Nucleopolyhedrovirus)。 图2-16 BP的形态学观察 [流行情况] BP的宿主范围很广,自然和实验感染桃红对虾、凡纳滨对虾(P.vannamei)、蓝氏对虾(P.stylirostris)、白对虾(P.setiferus)、南方白对虾(P.schmitti)、斑节对虾(P.monodon)、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褐对虾(P.aztecus)、缘沟对虾(P.marginatus)等。BP主要流行于美洲,已从墨西哥、秘鲁、夏威夷和巴西分离到不同的BP分离株。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被BP感染的对虾不显示很明显的临床症状。BP感染的细胞部位是肝胰腺上皮细胞和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并形成多角体,平常观察的BP在肝胰腺上皮细胞形成多角体的情况比在中肠细胞普遍得多。BP的多角体是由三角形的侧面形成的金字塔形的四面体,用新鲜研磨的组织碎片在光镜下即可以看到。从金字塔的顶部到底部的高度为0.5~20微米。多角体用汞溴酚蓝染色时呈淡蓝到深蓝,用甲基绿和焦宁染色呈亮红色,说明多角体有核糖蛋白存在,PAS反应呈阴性,大部分为福尔根阴性反应,用HE染色时呈嗜碱性反应。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也不是对虾疾病的主要病原,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观察。 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病原] 在细胞内,病毒粒子的直径为(323±33)纳米,长度为(75±4)纳米,核衣壳的直径为(236±15)纳米,长度为(42±3)纳米。细胞外,负染的病毒粒子囊膜在一端有突起,长度为265~282纳米,直径为68~77纳米,核衣壳表面有交叉的花纹结构,长度为250~269纳米,直径为62~68纳米(图2-17)。提纯的MBV粒子在SDS-PAGE中表现出一条分子量为58×103的主要多肽,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病毒,基因组大小约为160kb。根据已有的生物学证据,国际病毒学命名委员会已将MBV划分到杆状病毒科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属。 图2-17 MBV的形态学观察 [流行情况]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因其最早在斑节对虾体内发现而命名。和BP相似,其靶细胞是消化器官的上皮组织细胞。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对泰国和中国台湾等对虾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现在已经不造成大规模的流行病。MBV可以感染斑节对虾、凡纳对虾、澳洲对虾(P.plebejus)、长毛对虾、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墨吉对虾(P.merguiensis)、食用对虾(P.esculentus)、短沟对虾(P.semisulcatus)、欧洲对虾(P.kerathurus)。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意大利、南非、以色列和科威特等地区和国家。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被BP感染的对虾不显示很明显的临床症状。MBV的靶细胞组织是对虾后期幼体、仔虾和成虾的肝胰腺小管和导管上皮组织以及对虾后期幼体的后中肠上皮组织。MBV在靶细胞内形成不规则的球形多角体、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核肿大。多角体用HE染色时颜色很浅,姬姆萨染色呈深颜色,孔雀绿染色可以区分染色深的多角体和染色浅的脂肪粒,过碘酸-烯夫氏染色反应阴性,福尔根染色呈弱阴性反应。 MBV在细胞内的感染有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出肝胰腺细胞略微增大的细胞核,有少量完整的病毒粒子,但不含包含体;第二阶段靶细胞核肿大,病毒的包含体形成并拥有完整的病毒粒子;第三阶段靶细胞核里充满病毒的包含体和游离病毒粒子,随着第三阶段的出现,细胞肿胀、坏死和裂解或并释放病毒粒子和包含体。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也不是对虾疾病的主要病原,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观察。 三、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病原] 该病毒是杆形的无包含体病毒,具囊膜,杆状。在超微切片中观察到的病毒粒子的囊膜为6~7纳米厚的三层膜结构。负染的病毒粒子一端有一个尾巴状的结构,有的病毒的另一端还有一个短的突起。负染的核衣壳一端钝圆,另一端为平头,表面有分段的与病毒粒子的长轴垂直的花纹结构,据推测横纹结构可能是由指环域堆积形成的,而每一个指环结构则是由一排直径为10纳米的亚单位组成,花纹结构有15节。细胞外完整的病毒粒子大小为450纳米×150纳米,核衣壳的大小为390纳米×90纳米。(图2-18)。 图2-18 WSSV纯化后电镜负染照片(石正丽提供) 从中国对虾分离出的WSSV经乙醚和56℃处理30分钟失活,不易通过0.22微米的滤膜。 用1微克/毫升的次氯酸钠处理30分钟会使WSSV失活。25℃12.5%的氯化钠处理从日本对虾分离的WSSV 24小时失活,在盐水中可以存活120天。在含有活性氧的水中,WSSV的感染活性降低。WSSV在UV照射下60分钟完全失活,在pH1和pH12环境中10分钟完全失活。WSSV经过臭氧(0.5微克/毫升)处理10分钟其感染力下降为零。用100克/升的有机碘和75克/升的四级胺处理10分钟也会完全失活。病毒在虾组织中-20℃保存1年仍具有感染力,但冻融后囊膜容易脱落。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完整病毒粒子的SDS-PAGE分析,该病毒有5个主要的结构蛋白,VP15,VP19,VP24,VP26和VP28。另外,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还解析了50种之多的结构蛋白。 该病毒的基因组研究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水生甲壳类动物病毒中最深入的一个病毒。其基因组为双链的DNA,已经报道了3个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分别是荷兰农业大学报道的泰国株、我国海洋局三所报道的厦门分离株和我国台湾报道的台湾株,基因组长度分别为292967bp(序列号:AX151396)、305107bp(序列号:AF332093)和307287bp(序列号:AF440570)。该病毒是目前报道的基因组最大的动物病毒,包含180多个可能的阅读框。根据WSSV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该病毒被国际病毒学分类与命名委员会划分到一个新的病毒科(Nimaviridae)。 [流行情况] 1993年以来,一种被称为“暴发性对虾流行病”的病毒病袭击了我国、日本、泰国、朝鲜等太平洋地区的对虾养殖国家,给对虾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毒的临床症状表现在被病毒感染的对虾甲壳上出现白斑沉淀,因此被暂时命名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该病毒病随后传播至美洲如美国、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对虾养殖国家,成为对对虾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病毒之一。同时由于该病毒的宿主范围广泛,可以感染大部分水生甲壳类动物,因此也成为潜在的对水生甲壳类动物威胁最大的病毒(石正丽等,2002)。 该病毒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和传播途径。在自然环境中检测和人工感染实验证明,该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对虾,部分螃蟹如斑纹鲟(Charybdis feriatus)、晶莹鲟(C.lucifera)、颗粒鲟(Charybdis granulata)、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厚蟹(Helice tridens)、相手蟹(Sesarma oceanica)、红线黎明蟹(Matuta planipes)、地中海两种蟹(Liocarcinus puber,L.depurator)、龙虾(Palinurus versicolor)和淡水甲壳类动物如Orconectes punctimanus、克氏原螯蟹(Procambarus clarkii)和澳洲龙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而且对虾养殖环境中的其他十足目动物如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桡足纲(copepods)成员也是WSSV的携带者。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被病毒感染的对虾通常表现出厌食、活动量减弱、甲壳上出现白色斑点、沉入虾池底部等症状,而且在3~8天内出现80%~100%的死亡率。该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细胞和消化器官以外的上皮组织细胞。病毒含量最多的部位是甲壳皮下组织和鳃的上皮组织,其次是各器官的结缔组织。被感染的细胞细胞核肿大,用HE染色可以清楚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着色深的肿大细胞核。(图2-19)。 图2-19 WSSV感染的皮下组织病理切片(石正丽提供)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诊断方法可以根据临床症状、组织病理、PCR技术,也有免疫检测技术的报道,但应用得不广泛。对于该病毒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水平传播是WSSV扩散的主要途径,因此,治理养殖环境、切断水平传播源是控制该病毒病的有效方法。 四、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 [病原] 该病毒为一种C型杆状病毒,佐野等分离出了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毒棒状,长310纳米,直径72纳米,不形成包含体,有囊膜。病毒在25℃海水中可存活7天,用含氯消毒液和紫外线均可灭活此病毒。以糠虾幼体和初期仔虾受害严重,但能否危害成虾以及环境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仍不太清楚。 [流行情况] 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BMND)又称中肠腺白浊病,1971年首先发现于日本山口县,1975年,山东等地饲养的日本对虾发病。BMN通常感染9毫米以下日本对虾的糠虾、仔虾及幼虾,死亡率可达90%以上。 [主要症状和组织病理学] 患病幼虾无力地飘浮水面,行动迟缓,或弯成弓形,有的头朝上垂直在水中打转。病毒的感染靶器官是中肠腺,患病虾苗中肠腺白浊、软化,并扩及肠道变白。肝脏较柔软,有的有褐色或黑褐色素沉积,有时消化管上有白色或粉红色线状物。肝脏组织切片,可见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明显肥大、呈现无构造性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或变性细胞,但不形成包含体。肝脏涂片或肠道有时见大量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但无细菌病变的直接证据,故认为是继发性感染。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本病毒在25℃海水中可存活7天,用含氯消毒液和紫外线均可灭活此病毒。取仔虾的中肠腺压片,使中肠腺成薄膜状,可见细胞内有大小10~30微米、轮廓分明的圆形或长椭圆形白色物体,即肥大的中肠腺上皮细胞核,以此可判断为核内繁殖病毒颗粒所致。 可通过净化亲虾的方法获得无特定病原仔虾。用氟苯乙烯酸钠全池泼洒可有预防效果,糠虾幼体用0.1克/米3,饲养2~10天的仔虾用0.3克/米3,11~21天仔虾用0.4克/米3,21~26天仔虾用0.5克/米3。每隔48小时全池泼洒一次。皮维碘(化学名聚乙烯咯烷酮碘剂)浸泡虾卵、仔虾或口服均可。 五、肝胰腺细小病毒 [病原] 从中国对虾分离的病毒粒子直径为22纳米、无囊膜的二十面体,含线状单链DNA。病毒蛋白SDS-PAGE图谱显示仅有一个结构蛋白,分子量54×103,CsCl浮密度1.41克/毫升。病毒基因组长度为5kb。这些不寻常的特征更接近脊椎动物的细小病毒。从泰国斑节对虾分离的细小病毒的基因组DNA为5.8kb。在利用中国对虾细小病毒探针检测斑节对虾患病样品时,发现两种来源的病毒存在一定的差异,序列分析表明其差异在30%以上。因此认为HPV存在不同的分离株:中国对虾细小病毒(HPVchin)和斑节对虾细小病毒(HPVmon)(图2-20)。 图2-20 纯化的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电镜负染照片 [流行情况]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最早在中国对虾(P.chinensis)发现,但其传播范围很广。近年来,在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南美洲和北美洲都有相关的报道。该病毒可以感染养殖和野生的众多虾品种,包括海水生活的中国对虾(P.chinensis)、斑节对虾(P.monodon)、日本对虾(P.japonicus)、墨吉对虾(P.merguiensis)、短沟对虾(P.semisulcatus)、凡纳对虾(P.vannamei)、蓝对虾(P.stylirostris)、P.esculentus,在淡水中生活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和刀额新对虾(P.enisi)。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感染HPV的病虾生长缓慢、厌食,停留在岸边浅水处,反应迟钝,肌肉浑浊,体色变深,体表布满黑色斑点及其他附着物。HPV主要感染对虾肝胰腺上皮细胞,肝小管上皮细胞核内存在单个、圆形或卵圆形、嗜碱性的病毒包含体,细胞核明显肿胀,核仁被挤压到细胞核的周边,核内染色质损失。其传播途径以垂直传播为主。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目前报道的检测方法有组织病理学、PCR和原位杂交。采用无特定病原虾苗,改善养殖环境,可预防该病毒病的发生。 六、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病原] IHHNV为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结构,病毒粒子直径为22纳米,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40克/毫升。含线状单链DNA,病毒离子在SDS-PAGE中显示4条结构多肽,大小分别为74×104、47×104、39×104和37.4×104。病毒基因组为含4075nt(NC_002190)的单链DNA。 [流行情况] 该病毒最早在1983年南美蓝对虾(P.stylirostris)暴发,随后发现可以感染斑节对虾(P.monodon)、日本对虾(P.japonicus)、短沟对虾(P.semisulcatus),并从南美对虾养殖国家传播到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该病毒最初暴发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宿主感染病毒后累计死亡率可达90%。目前,该病毒的核酸检出率仍然很高,但已经不形成暴发性流行病。 IHHNV可以感染世界各地的养殖和野生对虾,包括褐对虾(P.aztecus)、加州对虾(P.californiensis)、中国对虾、桃红对虾(P.duorarum)、食用对虾(P.esculentus)、日本对虾、斑节对虾、西方对虾(P.ocidentalis)、南方白对虾(P.schmitti)、短沟对虾、白对虾(P.setiferus)、红额角对虾(P.stylirostris)、凡纳对虾。 该病毒分布广泛,太平洋岛屿,包括夏威夷群岛、关岛和新卡里多尼亚养殖的对虾,太平洋东部沿岸从秘鲁到墨西哥的野生对虾中,东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养殖和野生对虾感染均有IHHNV的感染报道。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该病毒感染不同的宿主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感染红额角对虾会引起急性传染病和高死亡率,其稚虾和幼虾受到的危害最为严重,急性感染的对虾表现为摄食明显减少,行为和外表异常。感染期间的表皮上皮,特别是腹背部结合处经常出现白色或浅黄色的斑点,濒死的虾体体色偏蓝,腹部肌肉不透明。南美白对虾感染后表现为慢性的矮小残缺综合征。患病稚虾额角弯曲、变性触角鞭毛皱起、表皮粗糙或残缺。 IHHNV主要感染来源于外胚层和中胚层的器官,感染的细胞核内出现明显的Cowdry A型包含体。鳃、附肢、触角腺、心、性腺、淋巴器官、造血器官和神经索的细胞均可见明显的病毒包含体。含包含体的细胞表现为核肥大、染色质边缘分布。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IHHNV可以形成潜伏感染,有时并不显示临床症状。该病毒病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PCR和原位杂交。采用无特定病原虾苗,改善养殖环境,可预防该病毒病的发生。 七、产卵死亡病毒 [病原] 病毒粒子大小为20纳米,六角形,呈二十面体对称。CsCl浮密度1.4克/毫升。从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和基因组特征,HPV、IHHNV和SMV均被分类为细小病毒科。该病毒只有部分序列信息公布(AF499102),有限的序列信息分析表明,SMV同其他几种节肢动物细小病毒分为一组,HPVmon、HPVchin和IHHNV化为细小病毒的一组,说明SMV同其他三种对虾细小病毒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流行情况] 该病毒是1994年暴发的产卵死亡综合征(Mid-crop mortality syndrome)的病原,仅在澳大利亚养殖和野生斑节对虾分布,并造成稚虾和幼虾的大量死亡,在红螯螯虾中也发现自然感染SMV的个体。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该病毒的感染引起养殖的斑节对虾产卵死亡综合征,累计死亡率可达80%。感染病毒的红螯螯虾对环境压力的适应性降低。感染SMV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是非特异性的,病虾在肝胰腺、中肠和盲肠部分都会出现非特异性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原位杂交显示在肝胰腺、中肠、盲肠、中肠腺体、输卵管上皮细胞、卵母细胞周边的滤泡细胞呈强阳性,说明该病毒可以感染这些细胞,并可引起轻微的肝细胞萎缩,但并不导致细胞溶解。病毒在感染的肠细胞中聚集呈晶格状排列。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观察。没有防制方面的相关报道。 八、Taura综合征病毒 [病原] TSV病毒粒子大小为31~32纳米,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在氯化铯密度梯度中的浮密度为1.338克/毫升。病毒包含有3个主要结构蛋白,分别为55、40和24×103。病毒基因组为单链正链RNA,含PolyA尾巴,全基因组序列长10205个核苷酸。该病毒目前被划分为双反顺子病毒科(Dicistroviridae)。 [流行情况] 该病毒自1992年在乌拉圭Taura河附近的南美白对虾(凡纳对虾P.vannamei)体内发现以来,很快被传播到北美、东南亚,直到现在也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业中的最为严重的病原。该病毒的宿主范围广,自然环境中检测和实验感染表明能感染大多数种类的对虾,包括红额角对虾、白对虾、南方白对虾、褐对虾、桃红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但桃红对虾和褐对虾对TSV具抗性。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感染病毒的对虾有急性和慢性症状表现,急性期表现为活力低下,体色呈淡红色,尾扇及附肢均变红,甲壳软化,空胃,大多会在蜕壳时死亡,死亡率高达80%~95%;慢性期病虾表皮角质层出现损坏性黑斑等特征。因此,这类病害通常称为“红尾病”或“黑斑病”。 TSV主要感染外胚层和中胚层起源的组织细胞。感染具有三个明显的阶段:急性期、过渡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感染的靶组织主要是表皮上皮,HE染色观察,可以观察到全身体表、附肢、鳃、后肠、食管和胃的表皮上皮有多处坏死。表皮的多处病灶中,感染细胞出现明显病变,表现为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固缩或核破裂增多。坏死细胞的细胞质碎片富集在病灶处,染色后观察到呈嗜伊红到弱碱性的球状体(直径1~20微米),这些球状小体同固缩的核以及破裂的核在一起,使病灶处呈“散弹状”。在慢性期开始感染淋巴器官,其组织学症状是出现明显的淋巴组织小球,细胞呈球状堆积,而缺少正常淋巴器官小管的中心小管。过渡期无明显的组织学特征。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的诊断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判断,组织病理、PCR和原位杂交技术进行确诊。采用无特定病原虾苗,改善养殖环境,可预防该病毒病的发生。 九、对虾黄头病毒 [病原] YHV是一种具囊膜、杆状的病毒,大小为150~170纳米×40~50纳米,三层囊膜包裹,基因组为单链正义RNA。在连续蔗糖梯度中的浮密度为1.20克/厘米3。病毒蛋白图谱显示有4个主要的结构蛋白,其分子量为170、135、67和22×103,其中135×103蛋白为糖蛋白。病毒的基因组为单链正义RNA。 [流行情况] YHV最早于1990年在泰国的虾场中暴发,引起的病害最明显的特征是对虾头部呈现浅黄色。病毒主要感染淋巴器官和结缔组织。该病毒最早在泰国虾场流行,随后在亚洲蔓延。实验室人工感染表明该病毒能感染大多数养殖对虾(红额角对虾、凡纳对虾等),并引起很高的死亡率。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感染黄头病毒的对虾表现为活力低下,食欲减退,不规则地游动于水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为淡黄色。幼体及50~70日龄虾发病感染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80%~90%。濒死的虾其外胚层和中胚层发源的器官出现广泛的细胞坏死、核固缩、核裂,并形成强嗜碱性细胞质包含体,尤以淋巴器官、胃的皮下组织和鳃最为典型。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的诊断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组织病理、核酸杂交和核酸扩增(PCR)确诊。有些对虾感染TSV后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只能通过组织病理、核酸杂交和核酸扩增(PCR)进行诊断。早期诊断,筛选无特定病原的种虾和虾苗是防治TSV最有效措施,同时控制水质和养殖密度也会减少疾病的暴发机会。 十、鳃联病毒 [病原] GAV是具囊膜、杆状、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大小为34纳米×192纳米,核衣壳直径为16纳米。包含单链正义RNA,全基因组为26.2kb(AY03967)。序列分析推测,病毒基因组5′端大于20kb的两个大的重叠开放阅读框编码复制酶,ORF1a编码含3C样蛋白酶结构域,ORF1b编码SDD聚合酶,解旋酶和其他结构域的聚蛋白。ORF2编码144aa的核衣壳蛋白,ORF3编码1640aa的糖蛋白,而ORF4是该病毒独有的,其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比较GAV和YHV的ORF1b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80%以上,有报道用YHV的标记探针可以检测GAV的阳性样品。说明两种病毒的亲缘关系非常近。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完成,GAV和YHV分类地位已确定,被划分为成套病毒目(Nidovirales)的若尼病毒科(Roniviridae)的新属(Okavirus)的成员。 [流行情况] 该病毒于1995年开始在澳大利亚零星暴发,在斑节对虾中慢性感染发生率很高,在养殖和野生斑节对虾中均有分布。人工实验感染表明还可感染食用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墨吉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但感染程度有较大的差异。该病毒目前仅限于澳大利亚。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和YHV感染斑节对虾的症状和组织病理相似。感染GAV的斑节对虾表现为活力低下,食欲减退,不规则地游动于水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GAV主要感染淋巴器官和鳃,光镜观察淋巴器官瓦解,出现大面积的细胞坏死,缺乏正常清晰的管状结构,无明显的细胞或核肿大,核质固缩或空泡。病虾鳃结构破坏,表现为鳃丝末端融合、坏死和鳃瓣上皮脱落等特征。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的诊断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组织病理、核酸杂交和核酸扩增(PCR)确诊。早期诊断,筛选无特定病原的种虾和虾苗是防治GAV最有效措施,同时控制水质和养殖密度也会减少疾病的暴发机会。 十一、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 [病原]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的病原是一种病毒,命名为罗氏沼虾诺达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病毒粒子为对称的二十面体结构,直径为26~27纳米,表面光滑,无囊膜,对氯仿不敏感,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2克/厘米3(图2-21),病毒基因组含两段单链的RNA,分别为3.0kb和1.2kb,具有典型的诺达病毒科(Nodaviridae)成员的特征。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MrNV更接近于鱼类诺达病毒,即β-诺达病毒属。 图2-21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组织切片和纯化的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石正丽提供) [流行情况] 该病害的感染对象是幼苗,主要发生于虾苗淡化后,可以导致虾苗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对罗氏沼虾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害已经传播到我国主要罗氏沼虾养殖地区。同类病害在泰国和我国台湾以及法属瓜特罗普岛和安替列群岛也有报道。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毒主要感染幼苗,死亡率达30%以上,感染的幼苗肌肉变白、混浊,各器官的结缔组织是主要靶组织。本病的传播途径还不十分清楚。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的观察。用核酸杂交和核酸扩增技术进行确认。筛选无特定病原的种虾和虾苗是预防该疾病的有效措施。 第六节 贝类病毒病 一、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1,OsHV-1) [病原] 最早在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中观察到病毒是在1972年,随后人们相继在养殖牡蛎和其他双壳类中发现类似疱疹病毒的颗粒,认为疱疹病毒是养殖双壳类的疾病和死亡的病原之一。电镜观察组织切片,在被感染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均有病毒粒子,病毒有囊膜,表面有突起。从C.virginica分离的疱疹病毒研究得比较清楚,被命名为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1)。完整的病毒粒子直径90~180纳米,核衣壳直径70~80纳米。基因组大小为180kb左右。 [流行情况] 最初发现疱疹病毒只感染育苗场的牡蛎幼苗,每年夏季都能检测到疱疹病毒的存在。类似病毒病在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地均有报道,宿主范围包括牡蛎(Ostrea edulis,O.angasi,O.edulis,Tiostrea chilensis),蛤(Ruditapes decussates,R.phlillinarum)和扇贝(Pecten maximus)。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幼苗常常表现为进食减少,活动减弱。放苗后8~12天可达100%死亡率。人工感染实验证明,疱疹病毒可以在不同种的双壳类中感染。用PCR检测病毒DNA,发现在成熟的牡蛎中同样有病毒粒子的存在,说明牡蛎病毒有垂直传播的可能。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观察和核酸扩增。筛选无特定病原的幼苗是预防该病毒病的有效措施。 二、皱纹盘鲍球形病毒 [病原] 组织切片电镜观察显示,病毒粒子直径为90~140纳米,双层囊膜(8~10纳米),囊膜表面光滑,核衣壳直径为70~100纳米,病毒在主要组织器官的间质组织(结缔组织)的细胞质内增殖,增殖的病毒常常被膜状结构包围(图2-22)。 图2-22 皱纹盘鲍球形病毒的形态结构 [流行情况] 类似病毒还在其他养殖和野生贝类如滨螺(Turbo sp.)、绣凹螺(Chlorostomarusticum)、贻贝(Mytilusedulis)中发现,人工感染实验也证明,皱纹盘鲍球形病毒可以感染这些贝类。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皱纹盘鲍球形病毒最早在大连一养殖场患病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鱼苗内发现,感染的幼苗活动减弱,厌食,对光不敏感,壳变薄、外翻,生长缓慢,脱离基板。人工口服感染的幼苗40~89天期间死亡率达50%。发病水温在20℃以下,20℃以上不发病。 HE组织切片观察,外套膜、足、鳃、肝、嗉囊、胃和肠都有一个相同的病变,即上皮和结缔组织坏死和紊乱,血细胞和上皮细胞坏死,上皮细胞排列不整齐和脱离基底膜。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观察,没有防制措施方面的报道。 三、杂色鲍球形病毒 [病原] 1999年初春,在福建省东山县九孔鲍养殖较密集的东古区,发生了一起传染性强、烈性、毁灭性的九孔鲍传染病。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采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死亡率可达100%。根据组织切片的电镜观察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可推断病毒是引起此次九孔鲍毁灭性死亡的病原体。核酸定性实验表明,该病毒为DNA病毒。在同一地点的样品中,有人发现可能存在其他大小不一的病毒粒子。其中一种为球状,直径为135~150纳米,具囊膜和表面突起,核衣壳直径为100~110纳米的病毒粒子(图2-23)。 图2-23 九孔鲍病毒负染电镜观察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鲍鱼分泌黏液增多、肝脏红肿、足部僵硬和反应迟钝,发病鲍鱼池水迅速变混浊,气泡增多,水面浮着许多呕吐物;病鲍死亡特别快,口吻常未缩入,死鲍足肌收缩,贴附于池底地板或塑料筐底板上,贝壳在上,足肌颜色变深。 对病鲍的脏器组织进行电镜初步观察表明,在肾组织细胞、肝细胞、肠上皮细胞中均可见到数量不等,散布或簇状聚集的病毒颗粒,直径约100纳米,多数病毒颗粒分布于扩张的内质网腔内,有明显的包囊、无纤突,常同时可见成熟程度不同的病毒粒子。病毒颗粒往往出现在肝和肠的上皮和结缔组织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病变细胞核膜不清晰,内质网肿胀,部分内质网损伤严重,局部解体,常存在着线粒体肿胀、嵴损伤断裂的现象,细胞空泡化严重。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观察,没有防制措施方面的报道。 四、急性病毒性坏死症 [病原] 病毒为球形,具有双层囊膜,囊膜内可见均匀的高电子密度的核衣壳。完整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30~170纳米,核衣壳直径为90~140纳米,囊膜厚约7~10纳米,囊膜与核衣壳之间的间距为13~16纳米。病毒粒子以团聚的方式存在于结缔组织的细胞质内。病毒在细胞质内完成装配过程,发生区域通常有膜性泡状结构包围,可能为病毒的发生基质。在该区域内可见病毒空衣壳、成熟过程中的病毒和成熟的病毒粒子。该病毒多位于上述组织基底膜附近的结缔细胞内,无包含体。在外套膜组织中还可见到位于神经末梢附近的病毒粒子。负染电镜观察表明,囊膜外具放射状纤突,纤突长度约为20纳米,病毒提取可造成其形态发生一定变化。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核体积膨大变形,染色质集聚成团弥散于核内形成异染色质或凝聚于核膜内侧,细胞核内形成许多空白区域。 提纯的病毒粒子的形态近似圆形,直径120~150纳米,具囊膜,囊膜表面覆有长20~25纳米的纤突,囊膜纤突致密地镶嵌成规则的毛边样。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病毒沉淀中杂质比较少,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病毒粒子。提取的球形病毒在蔗糖梯度50%~55%范围内形成一条清晰的沉淀带,此时以阿贝折射仪测得沉淀带的折射率为1.4272,相应的蔗糖浓度为53.3%(w/w),经计算病毒粒子在蔗糖介质中的浮密度为1.2579克/厘米3(图2-24)。 图2-24 栉孔扇贝病毒形态学特征 [流行情况]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传统海水养殖品种,养殖范围主要分布于山东、辽宁及河北的沿海水域,在当地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以及养殖环境污染,从1995年开始,养殖扇贝病害发生频繁,1997年出现大规模死亡,死亡率达60%以上,以后逐年加重。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患病扇贝外观症状主要表现为贝壳开闭缓慢无力,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外套膜萎缩,无光泽,去掉贝壳发现外套腔内分泌物增多,积有少量淤泥,消化腺轻微肿胀,肾脏易剥离。患病严重的扇贝鳃丝轻度糜烂,肠道空或半空,扇贝出现上述症状2~3天后很快死亡,死亡率在90%以上。死亡时间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上旬,发病时水温约23~25℃。通过电镜观察,病毒增殖部位在消化腺、外套膜、肾脏、肠和鳃等组织。 [诊断要点和防制措施] 该病毒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组织病理观察和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没有防制措施方面的报道。 第七节 两栖类和水生爬行类动物病毒病 一、两栖类动物病毒病 [病原] 部分两栖类动物病毒病原名录见表2-17。 (一)虹彩病毒 1.沼泽绿牛蛙(美国青蛙)虹彩病毒 RGV为直径约150纳米的球形病毒,基因组为双链DNA,病毒粒子在细胞内可呈晶格样排列(图2-25)。 图2-25 沼泽绿牛蛙虹彩病毒 自1995年开始,中国学者从患病蛙和蝌蚪中陆续分离到3株RGV(RGV9506、RGV9807和RGV9808),它们与娃虹彩病毒代表种FV3的主要衣壳蛋白基因具有97.4%以上的同源性。对RGV的形态发生、致病机理、功能基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蛙虹彩病毒RGV感染能引起鱼类细胞线粒体片段化、caspase-9与核转录因子NF-κB和AP-1的激活及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病毒感染信号传导机制;发现了一个在病毒装配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虹彩病毒囊膜蛋白,由RGV 53R囊膜蛋白基因编码,一个长为522aa、分子量大小约为54.7×103的蛋白,具有两次跨膜结构域、N末端十四烷基化位点和两个不变的半胱氨酸残基结构特征。在病毒感染细胞后12小时才开始转录和表达,且能被AraC所抑制,为RGV晚期表达基因。免疫荧光定位显示其表达产物较早时候在细胞质中呈颗粒状分布,定位于内质网上,而晚期则定位于病毒加工厂。抗体中和试验进一步显示53R抗体能明显降低或延迟RGV的感染(Zhang等,1999;Huang XH等,2007;Huang YH等,2007;Zhao等,2008)。 2.蛙虹彩病毒3型(Frog virus 3,FV-3) 虹彩病毒科的蛙病毒属的成员主要包括从两栖类动物分离的胞浆型DNA病毒,代表种是蛙病毒3型(Frog virus 3,FV-3),于1965年分离于豹蛙(Rana pipiens),和蛙肾癌有关。该病毒感染Tailbuds、蛙孵卵期胚胎和蝌蚪以及Fowler′s蟾蜍(Bufo woodbousei fowleri),造成严重的水肿,皮肤出血和高死亡率。病毒可以在哺乳类、爬行类、鱼类细胞系以及鸡原胚细胞上增殖,增殖温度为12~30℃,最佳增殖温度为26~30℃。病毒DNA 3小时开始在FHM细胞上增殖,在感染后3~6小时,一部分核内病毒DNA开始被甲基化,随后在核内和胞浆内的病毒DNA都被甲基化。 病毒粒子直径为130~160纳米,含29个结构蛋白和61个非结构蛋白,病毒核心含10~15个磷酸蛋白。基因组DNA含高度的5′甲基化胞嘧啶,DNA分子呈环状排列和末端转换。FV3全基因组被测定,全长105903bp,GC含量为55%,有98个大小在50~1293个氨基酸的、不重叠的潜在阅读框,其中84个阅读框编码的蛋白和已知的虹彩病毒蛋白有明显的同源。13个阅读框是FV3特有的蛋白。已有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胞浆内完成,由病毒编码的5′甲基化转移酶完成,是病毒复制过程中获得全长基因组所必需的。病毒生活周期按照DNA合成过程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细胞核内合成单位长度的病毒DNA;第二个阶段,病毒子代DNA被运输到细胞质,在细胞质内合成类似噬菌体DNA的DNA复制体,最后DNA复制体被剪切成成熟的病毒DNA,病毒在胞浆内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出来。 3.蝾螈虹彩病毒 RRV是1997年加拿大Saskatchewan南部虎纹钝口螈指名亚种(Tiger salamanders,Ambystoma tigrinum diaboli)幼苗和成体发生流行病的病原。被感染的动物出现贫血症状,包括坏死、水疱、皮肤溃烂和消化道溃疡;肝、脾、肾、淋巴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灶细胞胞质内充满弱嗜碱性包含体、空泡化的核内染色质边缘化。含病毒的组织匀浆能在EPC细胞上增殖。 4.虎纹钝口螈指名亚种病毒 ATV被怀疑是亚利桑那虎纹钝口螈指名亚种种群减少和死亡的原因,回接实验证明ATV只能感染虎纹钝口螈指名亚种,不感染实验鱼和蛙。病毒可以在EPC细胞上增殖。其全基因组序列最近被发表,全长106332bp,G+C含量为54%,和TFV、ISKNV、RV3的基因组长度和GC含量相似。根据几种虹彩病毒的保守基因(衣壳蛋白基因,DNA聚合酶基因和依赖与DNA的RNA聚合酶基因)构建的进化树显示,ATV和TFV、FV3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 5.虎纹蛙病毒 TFV是1998—2000年5~6月期间在广东和海南养殖的牛蛙蝌蚪大量死亡的病原,死亡率达95%,发病水温20~27℃,患病蝌蚪表现为腹部肿胀。该病毒也能引起牛蛙幼苗和成蛙的死亡,死亡率约30%。病毒引起明显的肝、脾、肾的病变,出现肝细胞空泡化和坏死、肾小球坏死等病理变化。病毒接种到EPC,CO和FHM细胞上,25℃3天内产生明显细胞病变,7天后细胞完全裂解,对PG,RTG-2,CHSE和CK不敏感。对鳜鱼、草鱼、金鱼不敏感。 带囊膜的病毒直径为125纳米,全基因组长105057bp,G+C含量为55.1%,编码约105个可能的基因。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TFV基因产物与FV3有90%以上的一致率,应属于蛙病毒属的成员(苗素英,何建国等,2001)。 [流行病学] 沼泽绿牛蛙(美国青蛙)虹彩病毒RGV主要危害沼泽绿牛蛙蝌蚪、成蛙或变态不久的幼蛙及虎纹蛙;病程短,蔓延极快,一旦发病,仅2天左右蛙群中的死亡率高达90%。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蛙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接着在蛙的体表有出血点,幼蛙背部皮肤开始仅局部坏死脱落,很快烂斑扩大,病情不断加重;头背部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色花纹,表皮脱落,溃烂,并露出背肌;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四肢发红、溃烂;有的指及趾部充血、出血或溃烂。病重的蛙机体很消瘦,解剖发现肠壁严重充血,肠内无食物,有的肝或胆囊肿大,不久即死。 [诊断要点]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进行电镜观察或病毒分离培养。 3.采用PCR或ELISA进行快速检测。 4.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防制措施] 1.养蛙场地、水体、工具及食台进行消毒。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购进蛙种。 3.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 4.注射蛙病毒疫苗(灭活细胞疫苗)。 (二)反转录病毒 1.刺毒蛙反转录病毒(Dart-poison frog Dendrobates ventrimaculatus retroviruses,DevⅠ,DevⅡ,DevⅢ) 利用已知反转录病毒蛋白酶和反转录酶的相对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以刺毒蛙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序列差异的三个片段,证明为3个不同的反转录病毒的基因序列。这3种病毒为三种内源性的反转录病毒,被命名为DevⅠ,DevⅡ和DevⅢ。杂交实验表明,在另外1种刺毒蛙Minyobates minutus基因组中也存在有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DNA,DevI在D.ventrimaculatus和M.minutus基因组的拷贝数分别为250~1000和500~2000;DevⅡ和DevⅢ在D.ventrimaculatus基因组的拷贝数分别为250~1000和1000~4000。基因进化分析表明,这3种病毒与泡膜病毒(Spumaviruses)、莫洛尼氏白血病毒(Moloney leukemia-related viruses)和大眼梭鲈皮肤肉瘤病毒(WDSV)非常相近,而不同于人类和鸟类的反转录病毒。 2.非洲爪蟾反转录病毒(African clawed toad Xenopus laevis virus,Xen1) Xen1是非洲爪蟾体内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基因组全长10207bp,基因组结构包含LTR-orf1,orf2,gag,pol,env-LTR,Orfs 1和2是新的、复制的、功能未知的基因。基因进化分析表明,Xen1最接近于鱼类的两个反转录病毒WDSV和WEHV。杂交结果表明,Xen1在爪蟾属普遍存在,至少和爪蟾的进化时间相近。 二、水生爬行类病毒病 [病原] 部分爬行动物病毒病名录见表2-18。 [病原] 从患病中华鳖中分离提纯的病毒样品,复染后经电镜观察,可见有大量均一无囊膜的病毒颗粒,其形态为球形,直径约为30纳米(图2-26)。分离的病毒样品经15%的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并经硝酸银染色后,表明鳖病毒的结构蛋白由5条多肽组成,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85×103,60×103,55×103,18×103和12×103,其中18×103多肽的含量最多,其次是12×103的多肽。从银染蛋白带的强弱来推测,18×103和12×103的两个多肽是该病毒结构蛋白的主要成分。 图2-26 中华鳖病毒 [流行病学] 可引起中华鳖幼鳖和成鳖感染、死亡。可引起EPC、EG和GCO等鱼类细胞感染并产生病变,但所表现的病变特点也有所不同。在EPC单层细胞上形成的空斑较为规则,其特点是首先出现一个个小孔,位于小孔周围的细胞变圆、裂解,形成周边界线较清晰的空斑;然后相邻的空斑融合并进一步扩大,直至细胞局部或全部脱落。GCO单层细胞上产生的空斑特征是在较规则的圆形病变区内病变细胞收缩、脱落,成为细胞坏死区,空斑内有少量细胞残存,空斑周边界线模糊。EG细胞中产生的病变是使单层细胞普遍收缩、坏死、脱落,局部细胞堆积,而无明显的空斑边界。 病毒感染的中华鳖免疫力下降,易被病原菌、寄生虫等再次感染,导致高死亡率。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的前期征兆是摄食迟钝或停止摄食。发病之初,先是颈部和背部皮肤充血或出现出血点,继而裙边等皮肤组织开始糜烂,腹部出现紫红色斑点;随之背甲长出一些小疖疮,四肢及脖子附着一层灰白色、棉絮状的黏液。接着,病势不断加重,扩散,严重者死亡,两三周后,死亡率达60%以上。经采用杀菌抑毒的药物治疗,鳖群中部分鳖的病情虽然缓解,外表可暂时恢复正常,但摄食仍然迟缓。经过一段时间后旧病又会复发,再次流行。解剖濒于死亡的重病者发现,其肠道内空无任何食物,肠壁充血,肝为灰白色。本病主要在夏末秋初流行甚广。 还有报道指出虹彩病毒可引起鳖红脖子(因皮肤出血而发红)病。 [诊断要点] 1.观察体表症状,或解剖观察,进行初步诊断。 2.电镜观察和细胞培养。 3.血清学、生化及分子生物方法分析。 [防制措施] 预防为主,可注射疫苗、饵喂适量免疫增强剂。 第三章 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 第一节 概论 一、病原细菌的致病机理 病原菌的传染能力,取决于病原菌的病原性和毒力。病原性是指一定种类的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特定寄主感染的能力,是病原菌的特征。毒力是指病原菌在致病性方面程度的差异,即使是同种细菌,不同的分离株毒力是不同的,是致病菌的重要特征。致病菌的毒力由细菌的侵袭力和细菌的毒素决定。 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动物机体防御屏障,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通常细菌的侵袭力主要因素有荚膜、酶类等,荚膜有抵抗宿主吞噬和消化的能力,往往可使相关菌株毒力增强,无荚膜菌株往往毒力很弱或无毒。除细菌荚膜外,细菌的S层、菌毛等也同样是重要的侵袭因子。与侵袭有关的酶类有透明质酸酶、纤维蛋白质酶、胶原酶、凝固酶、卵磷脂酶等。 细菌的毒素是细菌产生的具有抗原性的有毒物质,能引起寄主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由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外围环境中,能通过滤器过滤。外毒素有极强的毒力,而且毒性作用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并可诱导产生极强的免疫保护反应,外毒素灭活后产物称为类毒素,而诱导的抗体相应可称为抗毒素。细菌的内毒素存在于菌细胞上,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成分,只有当细菌崩解时才能释放出来。内毒素的毒性作用相对较弱,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内毒素对热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需80~100℃才能灭活。 二、细菌病的传染 1.细菌病传染的必要条件 病原菌引起传染有三个必要条件:首先,必须有病原菌存在;其次,必须存在对病原菌易感的动物机体;其三,外界环境条件,对于水生动物,这一点尤其重要,水温、水质等多种因素构成了水生动物复杂的环境因素,也是水生动物疾病缺乏有效预报机制的重要原因。病原菌、易感动物体、环境条件三者综合作用,是传染发生的必要条件。 对于病原菌而言,引起传染还有三个重要的因素:①病原菌必须有足够的毒力,若病原菌没有足够的毒力,传染就不易发生。②病原菌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一般来说,病原菌毒力愈强,所需要的数量愈少,毒力较弱的菌株,需数亿菌才能引起疾病。③病原菌要有适宜的侵入途径。对于水生动物来说,运输、拉网、潮汐、灾害性气候、其他敌害生物及寄生虫感染等都可能为细菌感染提供侵入门户。 2.传染的表现形式 (1)显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动物体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机体出现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表明为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养殖动物大量死亡,称为显性感染或传染病。 (2)隐性感染 又称为亚临床感染,是指机体被病原侵袭后,仅出现轻微病理损害,而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免疫检测才能发现的一种感染过程。 (3)带菌状态 病原菌侵入或传染病病愈后,病原菌继续存在于机体内,并不断排出体外,有的带菌状态时间较短,有的可维持较长时间,甚至终生带菌。带菌状态由于不呈临床感染,往往不易被察觉和防范,是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上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来源,在制定防疫措施时应予密切的注意。 (4)病原菌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这种消灭可缘由表面(如皮肤、黏液系统的屏障作用)和内部的杀灭作用,以及免疫系统的吞噬及溶菌作用。 3.病原菌的宿主体内的分布和排出 (1)局部传染 病原菌侵入动物机体后,局限于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和毒害机体。 (2)全身传染 病原菌或其毒素进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症状,称为全身感染。又可分为菌血症和毒血症两类,前者病原菌进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增殖,后者病原菌不进入血液,但其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症状。 (3)败血症 病原菌进入血液,并在血液及全身组织器官中增殖,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 (4)脓毒血症 特指化脓性病原菌进入血液,并引起多个组织器官形成化脓性病灶。是败血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4.细菌的传染链 (1)水生动物间传染 这是较为常见的传染方式,病原菌携带者往往成为疾病传播流行的最初原因,带菌状态的个体在环境条件合适时大量排出病原菌,最终引起疾病的发生,随着患病个体数量的增加,病原菌的数量也急剧上升,最终引发疾病的大规模暴发流行。 (2)水源传染 养殖水体中存在的病原菌,在条件适合时大量增殖,引起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通常条件致病菌较多的表现为这种特点。 (3)中间宿主传染 中间宿主其本身对病原菌不敏感,但是为病原菌的携带者,并不断地释放病原菌,在环境条件适合时引起疾病的暴发流行。中间宿主可能为同一水体养殖的其他品种,也可能为水体正常分布的其他动物、寄生虫、藻类等。在有些地区,水鸟也是重要的病原传播媒介。 (4)饵料生物的传染 目前水产养殖中较多地采用鲜活饵料,特别是肉食性动物养殖时,鲜活饵料更是作为饲料的重要成分。鲜活饵料价格相对较为便宜,且营养丰富,是我国水产养殖中的重要饲料,但鲜活饵料可成为病原体的携带者,加大疾病暴发流行的机会。 对于目前各种水生动物细菌病传染途径的研究目前相对较为薄弱,对于一些重要的疾病,其病原体的生存及传播过程还缺少一种较为明确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细菌病的控制 1.药物控制 药物控制是细菌病控制的主要方式,目前用于细菌病控制的药物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呋喃类药物、中草药、各类消毒剂等,这些药物通过对细菌的杀灭作用以及水质的改良作用,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细菌病的发生,并对暴发的细菌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抗生素类药物除对细菌的强大杀灭作用外,同时也可引发广泛的细菌耐药性,并且影响养殖环境和水产品的质量。近年来,药物残留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有关方面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水产品药物残留限制方面的法规和法令。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深入发展,安全食品将成为水产养殖消费的指导方向,安全食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需要经过省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认证,无污染,药物、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达到相应的标准。一些对水域及养殖主体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将逐渐退出水产养殖实践中,而在水域中降解快、滞留时间短、蓄积少的无公害渔药将日益成为水产药物应用的主体。 2.疫苗及免疫增强剂 (1)安全性 即疫苗本身不会对鱼体、环境造成其他的危害。 (2)有效性 即应用后可使免疫对象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免疫期能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 (3)使用方便 对于鱼类疫苗来说,由于需要免疫大批的鱼类,因此使用方便就成为疫苗能够广泛应用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疫苗推广的主要瓶颈。对于较为高等的水生动物来说,疫苗预防疾病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对于水产养殖甲壳动物来说,由于还缺乏特异性免疫应答系统,目前还不能应用疫苗进行重大疾病的预防。近年来,较多地采用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这些免疫增强剂主要是免疫多糖,提取自海藻、中草药、真菌、细菌等,可增强动物体的非特异性抗病力,并已经在病害防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有益微生物的应用 有益微生物制剂包括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乳酸杆菌、噬弧菌等各种微生态改良剂,可有效改良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优化养殖动物肠道内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数量,从而起到提高水生动物体质、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近年来,有益微生物制剂已经日益成为水产养殖病害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制剂应用已经规模化,有关作用机制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目前对于有益微生物制剂的质量尚缺乏相应的产品标准及效果评估标准,部分厂商的产品未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活菌数、水质改良效果等方面也缺少相应的测定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上整体质量。 4.抗病品种的应用 不同的品种对于病原菌的敏感性有明显的差异,选用有较强抗病力的品种是减少和避免细菌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鱼类育种选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虽然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水生动物育种中,但由于鱼类抗病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受多种基因的控制,目前还没有在抗病育种方面形成有效的评估指标。采用一些有较强抗病力的杂交品种或引进品种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采用异育银鲫代替白鲫在减少气单胞菌败血症发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疾病的综合控制 综合控制使用较广而限定不是很明显的概念,通常是指通过药物、疫苗、生态学、鱼种、饲料、养殖模式等方面的措施进行疾病的控制。对于大规模发生的疾病,综合防治措施在我国的水生动物疾病控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对于气单胞菌败血症的控制,有关单位通过疫苗、养殖密度、池塘条件改善、混养品种的合理搭配、日常管理等多方面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国的综合防病措施一般主要由生产单位及地方水产推广部门实施,缺乏对养殖因子的有效测定和分析,未能形成一整套理论、操作和监控措施。 第二节 主要淡水鱼类细菌性疾病 一、细菌性出血败血症 [病原] 主要病原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的种类。本病刚发生时,病原不明确,陈怀青等(1991)及孙其焕等(1991)报道由江苏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以及上海市郊及江苏省吴江县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嗜水气单胞菌,随后,国内其他学者也陆续报道了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此外,徐伯亥(1991)发现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鲢、鳙鱼暴发性传染病例中,除了气单胞菌,还分离到了弧菌(Vibrio.sp)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其中耶尔森氏菌主要出现在3~4月(水温0~16℃)时,6月以后主要为气单胞菌和弧菌。1996—1999年期间,对气单胞菌、弧菌和耶尔森氏菌在各类暴发性鱼病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以气单胞菌为主。从病鱼分离到的气单胞菌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体呈短杆状,极生单鞭毛。在TYE及营养肉汤琼脂上呈淡黄褐色,无色素。在血琼脂上呈典型的溶血;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发酵肌醇,V.P反应阳性,M.R试验阴性,水解七叶灵、阿拉伯糖、水杨苷等,半乳糖苷酶阳性;对弧菌抑制剂O/129不敏感,符合典型的嗜水气单胞菌特性。 对南方各省分离自暴发病鱼类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进行了血清型研究,表明上述地区的气单胞菌流行菌株存在O9和O97两个主要的血清型,但北方及我国西南各省的气单胞菌流行株情况不明。从病鱼中分离的菌株其毒力要大大强于从水体中分离的菌株,一般病鱼分离株(称致病株)LD50可达6.4×104CFU,表现为强烈的致病力,而水体分离株LD50通常在1.5×1010CFU以上。 嗜水气单胞菌的溶血素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国外文献称为气溶素。从嗜水气单胞菌J-1株分离的溶血素,对热敏感,对胰酶有抗性,与霍乱抗毒素不交叉,可溶解人、鲫鱼、团头鲂、鲢、鳙、兔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对Vero、Hela细胞有明显的毒性,家兔肠袢结扎试验显示肠积水;毒素注射可对小鼠、鲫鱼有强烈的致死性。鉴于该毒素具有溶血性、肠毒性及细胞毒性,国内学者建议命名为HEC毒素。除HEC毒素,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也是重要的毒力因子,注射鲫鱼可致死,表现出典型的暴发病症状,而致病菌株的4型菌毛、S-层等是嗜水气单胞菌的重要致病因子,对于致病菌入侵鱼体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气单胞菌的铁载体对于菌体在鱼体中的定植和增殖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气单胞菌致病因子的检测可以初步判定分离株的致病性。 [流行病学] 危害种类包括异育银鲫、白鲫、鲫鱼、团头鲂、鲢、鲮、鳙等多种淡水鱼类。从2月龄鱼种至商品鱼均可发病,疾病可发生于精养池塘、网箱、网栏、水库等,严重时发病率高达100%,重症鱼池死亡率达96%以上。发病时间为4~11月,水温持续28℃以上及高温季节危害严重;迄今为止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殖水域类别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暴发性鱼类传染病。本病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大规模暴发流行,而80年代初北京、浙江、江苏个别渔场曾出现类似病例,1986年在上海市崇明县、1987年在上海郊县、江苏、浙江等均出现了异育银鲫等大批死亡,当时称为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但均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1989年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暴发,至1991年本病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川、陕西、山西、云南、内蒙古、山东、辽宁、吉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 当时对本病在全国出现大规模暴发流行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初步认为有以下原因:①养殖鱼放养密度提高过快,但鱼病防治工作未相应加强,甚至减弱;②养殖环境严重恶化,鱼池水质、底泥等均恶化,养殖鱼抵抗力下降;③养殖鱼长期近亲繁殖,对疾病抵抗力下降;④病死鱼未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加剧了疾病的流行;⑤鱼种鱼苗的运输缺乏检疫,使病原体在全国广泛传播。从现在来看,除了上述原因,病原菌的强毒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近年来虽然也继续发生气单胞菌败血症,但从典型病例分离的菌株其毒力与疾病最严重时相比已明显下降,另外养殖品种的抗病力也有所提高,这是本病近年来危害性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8年以后,本病的危害开始明显下降,发病时病程也相应延长。据全国水产病害测报数据,2001年各类水产动物病害中,气单胞菌造成的病害依然占主要地位,对于气单胞菌败血症,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依次为湖南、安徽、河南、浙江,主要发生在8~10月,最高发病率为28%,死亡率为5%,表明气单胞菌致病菌株的毒力较以往已有明显的下降。 各种研究均认为水体致病菌数量、鱼体的健康状况、水质及其他寄生物的感染等是本病暴发的诱因。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在水体中分布极为普遍,目前无法判断致病菌是水体生存的气单胞菌群,还是鱼体或其他生物中寄生的气单胞菌群。但疾病出现后,水体、带菌的鱼、用具等都可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此外,捕食鱼的鸟类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没有发现致病菌是否能在鱼体中长期存活及垂直传播的证据。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可出现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肠内有少量食物。典型病症病鱼出现体表严重充血及内出血;眼球突出,眼眶周围充血(鲢、鳙更明显,图3-1);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均较淡,呈花斑状;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呈紫黑色;胆囊肿大,肠系膜、肠壁充血,无食物,有的出现肠腔积水或气泡。部分病鱼还有鳞片竖起、肌肉充血、鳔壁后室充血等症状。症状可因病程长短、病鱼种类及年龄不同可表现出多样性的病理变化,大量急性死亡时,可出现较少病理变化或无明显症状的死亡,人工感染及自然发病中均可出现。 图3-1 鲢细菌性败血症(唐绍林) 对病鱼的病理组织和病理生化分析,表明不同种类发病鱼病理变化基本相似,以鲫最为典型,如异育银鲫,随感染程度不同,可出现红细胞肿大、胞浆内嗜伊红颗粒大量出现、胞浆透明化、溶血过程;血管壁扁平,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解体,最终出现毛细血管破损;肝、脾、肾等实质器官出现被膜病变,间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肿胀、胶原纤维等出现坏死、肿胀、纤维素样变,最后大量弥漫性坏死;被膜也发生变性、坏死、出血;心肌纤维肿胀、颗粒变性、肌原纤维不清晰,最终心内膜基本坏死。 病鱼腹水呈淡黄至红色,透明或混浊,李凡他氏蛋白质定性试验阳性,属炎症引起的肝性腹水;病鱼血清钠显著降低,血清肌酐、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显著高于健康银鲫,而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则显著低于健康鲫鱼,表明严重的肝肾坏死和功能损害及其他实质器官的严重病变,属典型的细菌性败血症。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1)流行病学调查 从本病的发病季节、发病对象及流行情况作出判断,本病一般发生于每年7~9月,同池养殖的鲫、鳊、鲢、鳙等均可同时发病,通常鲫、鳊先发病,随后鲢、鳙也发病。在北方养殖地区,鲤先发病。如出现同池多种鱼同时发病并大量死亡,可初步判断疾病的发生。 (2)症状和病理 疾病早期病鱼口腔、颌、鳃盖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鱼体体表严重充血,眼眶、鳍基及鳃盖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等症状,部分鱼可出现腹部膨大,轻压腹部,可从肛门流出黄色或血性腹水;解剖可发现肝、脾、肾、胆囊肿大充血,鲫肝脏可因严重病变而呈糜烂状,肠道因产气而呈空泡状,大部分鱼可见严重的肌肉充血。 2.显微镜诊断 取发病鱼的肌肉、内脏或腹水,压片或涂片观察可见大量运动的杆状菌体。 3.致病菌的培养和鉴定 无菌解剖病鱼,用接种针取肾、血液或肌肉,于培养基上划线培养,25℃以上(室温即可)培养24小时,可见菌落生长。嗜水气单胞菌等在营养琼脂和TSA上生长良好,可形成直径1~5毫米的圆形乳白色、光滑湿润微凸菌落。在R-S鉴别培养基上可形成黄色无黑色中心的菌落,部分气单胞菌可在TCBS上生长,形成黄色菌落。 气单胞菌的初步鉴定简述如下: (1)将待鉴定菌落在TSA或营养琼脂上划线进一步分离纯化。 (2)分离株革兰氏染色阴性。 (3)无菌挑取单菌落,在氧化酶试纸上涂抹,可形成红棕色,为氧化酶阳性。 (4)挑取单菌落涂在玻片上,加3%过氧化氢液,有大量气泡产生,为触酶阳性。 (5)运动性检查:挑取待测菌少许涂至加一滴水的玻片上,镜检可见菌剧烈运动。 (6)氧化/发酵试验:用接种针将菌穿刺接种到两支葡萄糖氧化发酵管中,一支覆盖灭菌液体石蜡,另一支不加,培养24小时后,覆盖液体石蜡管及开放管可同时由绿色变为黄色,为发酵型。 (7)甘露醇:用接种针将菌接种到甘露醇试验管中,24小时观察结果,利用甘露醇者可产酸变黄色(其余利用糖产酸者也同法)。 符合以上性状者,可初步鉴定为气单胞菌。菌株的定种可采用有关公司的细菌生化鉴定条进行。国内可供选择的有: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20E条、浙江省天和公司的弧菌鉴定试剂等。 4.血清学诊断 在我国引起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气单胞菌在南方各省存在主要的血清类型,通过对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别可以快速鉴别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从而不必经过繁琐的细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简述如下: (1)取洁净玻片,用蜡笔划成方格,加入抗气单胞菌血清一滴,另加入生理盐水一滴作对照。 (2)用牙签挑取营养琼脂或TSA的待测菌落,在血清或盐水中涂抹混匀,轻轻晃动玻片,3~5分钟内观察反应。 (3)结果的判断:++++表示出现大的凝集块,液体完全透明;+++表示有明显凝集颗粒,液体几乎完全透明;++表示有可见凝集颗粒,液体不甚透明;+表示液体浑浊,有少量凝集颗粒;-表示液体均匀浑浊。血清组有++以上凝集而盐水组无凝集者即为气单胞菌。 目前我国有关实验室已具备O5及O97标准血清,但采用该法要注意测试菌株与生理盐水无自凝集反应,此外,该法适用于南方各省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而对北方地区的流行菌株没有相应的抗血清。 5.应用诊断试剂 应用诊断试剂是指采用一些已经在实验室反复试验的诊断试剂盒。 鱼类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实验室诊断试剂盒,基本上按照菌株的毒力或致病因子制备抗血清,配备酶标抗体、显色液等配套反应液而成。目前,国内已有的产品有: (1)针对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制备点酶法快速诊断试剂盒,可用于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的检测,敏感度为95纳克HEC毒素,特异性较强,可在3~4小时内完成操作,适用于培养菌及病鱼的组织匀浆液。 (2)应用抗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制备的诊断试剂盒,其主要针对54×103热稳定胞外蛋白酶制备的抗体,基本操作与抗HEC毒素诊断盒相同。应用抗毒素抗体的最大好处在于气单胞菌的毒素抗原性较为稳定,可适用于不同地区血清型不同的样品检测,但同时由于不同致病菌引起的气单胞菌有类似的毒素,因此不能及时发现病原体的变化。 6.分子诊断技术 分子诊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PCR技术。根据扩增基因的不同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扩增16s RNA基因的方式,利用气单胞菌属内各种16s RNA基因的差异,设计不同的特异性引物,用这种方法可直接鉴定到种,避免采用繁琐的生化试验以及操作者经验缺乏带来的菌株误鉴定。另一种方法是设计特定的引物,鉴定气单胞菌溶血素基因或其他致病基因,不同的实验室采用不同的PCR扩增目标基因。目前未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有关操作也仅限于实验室。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养殖池塘要彻底清塘,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放养密度及养殖品种搭配要合理;鱼种放养之前要进行鱼体消毒,可用15~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疾病易发季节的饲养管理,食场周围定期用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进行消毒,同时每半个月用生石灰浓度为25~30毫克/升化浆全池泼洒;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 随着嗜水气单胞菌作为主要病原明确后,气单胞菌疫苗也逐渐在疾病预防中应用。我国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是嗜水气单胞菌灭活浸泡疫苗,通常采用优势血清型O5和O97作为疫苗生产菌株,制备二价疫苗。目前用作疫苗生产用的菌株有J-1、BSK-10、TPS-30、XS 91-4-1和WY91-24-3等,细菌培养后用0.15%~0.3%福尔马林室温灭活制成疫苗。 对于本病采用的主要是浸泡免疫技术,通常采用疫苗加1%盐水浸泡免疫鱼,可使鱼体获得较为稳定的免疫保护。浸泡免疫通常在冬春季鱼种放养前进行,免疫鱼可较好地度过该年度的发病季节。口服免疫曾进行过试验,但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因为鱼类免疫应答部位为后肠,而疫苗口服在前肠中受消化道蛋白酶破坏。浸泡免疫应用方便效果基本稳定,但疫苗利用率不高,浪费较大,鱼体获得的免疫力也相对较弱。 生产上应用的疫苗通常为全菌苗,指的是疫苗含有菌体及培养上清液成分(上清液中含有各种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可诱导较好的鱼体免疫保护力)。实验表明:全菌苗注射免疫鲫保护率可达80%~87%,浸泡免疫保护率可达67%;而相应的菌细胞苗及ECP苗(去除菌体后的培养上清液,含各类胞外产物)注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6.7%和60%,浸泡免疫率为33.3%和60%~67%。通常疫苗在4℃保存9个月以上,免疫保护率尚可达80%以上。研究者分别以1∶10、1∶100、1∶500稀释疫苗,浸泡免疫鲫鱼,结果表明以1∶10稀释度免疫效果最好,免疫45~188天内免疫保护率达100%,免疫时间仅需1分钟;1∶100稀释浸泡鲫鱼5分钟效果次之,而以1∶500稀释组浸泡60分钟免疫效果较差。因为高浓度浸泡疫苗消耗量大,且不易掌握,目前生产上普遍接受的是1∶500稀释浸泡60分钟或1∶100稀释浸泡5~10分钟两种方式,并加入1%食盐和1~5毫克/升的山莨菪碱作为增效剂。加入莨菪碱可促进鱼类的微血管循环,提高对疫苗的吸收效力,使鱼体得到更强的免疫应答。疫苗自1993年冬季起开始应用,目前已经在浙江、江苏、河北、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累计试验和推广3300多公顷,包括池塘、水库、湖泊等养殖水域的鲫、鲢、鳊、鳙等品种。疫苗的应用有效地防止了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流行。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疫苗也于2001年获得农业部新兽药证书。 除鱼类嗜水气单胞菌浸泡疫苗外,还开展了亚单位疫苗、多价偶联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包括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胞外蛋白酶(ECP)与迟缓爱德华氏菌38株的脂多糖(LPS)偶联苗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与迟缓爱德华氏菌脂多糖偶联苗,可使小鼠和鱼同时获得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免疫保护力,且免疫应答水平要高于菌体的免疫,这种二联疫苗的应用为水产疫苗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极大的应用开发前景。 近年来,由于本病流行及危害程度相对有所减弱,加上常规品种的养殖经济效益不高,气单胞菌疫苗的应用面积有所下降。另外,鱼类抗感染免疫机理及对疫苗的应答规律等方面研究也不够系统深入,鱼体免疫后的变化缺乏有力的分析手段,影响了疫苗应用向纵深发展。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用量 漂白粉1毫克/升;漂白粉精(有效氯60%~65%)0.2~0.3毫克/升;二氧化氯0.1~0.3毫克/升或二氯海因0.2~0.3毫克/升全池泼洒。 口服药物用量 ①每千克鱼用氟哌酸30毫克,或氧氟沙星1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②每千克鱼用氟苯尼考5~15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③每千克鱼每天用庆大霉素10~3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3~5天为一个疗程。 二、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属纤维黏菌科(Cytophagaceae)。过去曾称为鱼害黏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近年来国外文献又称为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该菌菌体细长、柔韧,大小0.5微米×2~37微米,革兰氏阴性。在病灶及固体培养基形成的菌体较短,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体较长,无鞭毛,可在湿润固体上滑行运动,或一端固着作缓慢摇动。有团聚的特性。在培养基上形成黄色菌落,扩散状,向四周形成颜色较浅的假根状菌落,可用Dworkin-Gibson法诱生小孢子。最适培养温度28℃,在含0.6%氯化钠的培养基上不生长;好气,不分解琼脂、纤维素和几丁质,G+C摩尔百分含量为35.3%。 [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鱼种至成鱼均可发病。鲤、鲫、鲢、鳙、团头鲂、金鱼也可不同程度发病,人工感染试验发现鲮、罗非鱼、团头鲂与三角鲂杂交鱼、纹唇鱼、黄尾密鲴等鱼类也可发病致死。据国外报道,屈桡杆菌可感染鲤科、鲑科、亚口鱼科、叉尾科、鲳科、棘臀鱼科、鲹科等数十种鱼。本病可发生于水温15℃以上,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疾病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此外,也与水体中病原菌浓度、养殖鱼密度、水质条件有密切关系。 柱状屈桡杆菌可通过水体传播,带菌鱼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被病原菌污染的水体、塘泥等也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屈桡杆菌在水体及底泥的存活时间与水温、水质相关,据Fijan(1968)、江草(1972)报道,水的硬度越高,菌在水中的存活期越长。在本病流行季节,由于病鱼在水中不断释放病原菌,水体菌量较高,更易出现暴发流行。此外,鱼体的鳃受损后更易发生疾病,因此寄生虫感染、受机械损伤等因素容易诱发感染。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鱼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更为暗黑,并出现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严重的病鱼离群独游水面,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通常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者,鱼体消瘦。病鱼可见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的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而呈淡红色、灰白色甚至因局部淤血而呈紫红色(图3-2),出现小出血点;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丝软骨外露;在病变鳃丝的周围可附着坏死脱落细胞、柱状屈桡杆菌和水体污物,呈淡黄色。鳍的边缘色泽常变淡,呈“镶边”状。 图3-2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唐绍林) 鳃组织病理变化较为明显。慢性型病鱼鳃组织发生炎性水肿、增生和坏死,发病早期,鳃小片上部分呼吸上皮细胞肿大变性,毛细血管轻度充血、渗出,严重时呼吸上皮细胞与毛细血管完全分离,发生变性、坏死,甚至局部出血。呼吸上皮细胞的增生可使相邻鳃小片融合,鳃丝呈棍棒状,严重时间充质细胞也增生,使相邻的几条鳃丝从顶端开始融合,形成一片上皮细胞板;黏液细胞也大量增生,分泌亢进。严重炎性水肿时,肿大变性的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脱落,毛细血管裸露、破坏,急性型鳃组织的病理变化,基本上以炎性水肿和坏死为主,坏死面积和程度比慢性型的大而严重,鳃小片坏死解体,甚至鳃丝软骨也烂去一段。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肉眼观察可见鱼体发黑、鳃丝肿胀、黏液增多、鳃丝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等病症,用显微镜检查未见大量寄生虫或真菌寄生,可初步确定为细菌性烂鳃病。 2.显微镜检查 取鳃黏液或取少量病灶处鳃丝置于载玻片上,加上2~3滴无菌水,用盖玻片压片,放置20~3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有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有些菌体聚集成柱状,即可进一步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 3.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挑取病灶及鳃丝部位进行细菌分离,严重的病鱼也可从内脏分离到病原菌。用于屈桡杆菌选择性分离的常用培养基是CA培养基和TYE培养基。 4.酶免疫测定法 使用已经制备的抗屈桡杆菌抗血清建立了酶免疫测定法,方法如下:载玻片涂上少量甘油蛋白,取新鲜病鱼鳃上淡黄色黏液涂片(注意:如黏液中杂物很多,可将黏液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加少量无菌水,使菌分散再涂布,干后用丙酮固定6分钟,再用0.05%吐温20的0.1摩尔/升PBS浸数分钟,用PBST搅拌洗涤3次,最后用DAB或TMB显色。有棕色细长杆菌,即为阳性反应,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塘日常管理对控制本病极为重要。应当采用彻底清塘、选择健康鱼种、鱼种放养前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等;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15~20毫克/升生石灰,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食场周围用含氯消毒剂定期消毒;我国民间还有发病季节定期用干乌桕叶放在池中沤水预防烂鳃病的方法。此外,及时杀灭鳃上寄生虫也是预防烂鳃病的重要方法。陈昌福等曾报道了草鱼对点状气单胞菌和柱状屈桡杆菌二联菌苗的研制及鱼类免疫,并研制了菌体多糖疫苗,但近年来未见进一步推广应用。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用量 发病时用漂白粉1毫克/升或五倍子2~4毫克/升全池泼洒;大黄经20倍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浓度为2.5~3.7毫克/升。 口服药物用量 ①每千克鱼每天用卡那霉素或氟哌酸10~3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3~5天;②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2,6-二甲氧嘧啶或磺胺-6-甲氧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用5~7天。 [诊疗注意事项] 1.注意与寄生虫引起的鳃病的区别 车轮虫或指环虫大量寄生也能引起鳃黏液增多,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寄生虫,用大黄和抗菌药物治疗无效;鳃上寄生大中华鳋可引起鳃丝末端肿胀、弯曲和变形。但黏细菌烂鳃无此现象。 2.与鳃霉病的区别 显微镜下可见到病原体的菌丝进入鳃小片组织或血管和软骨中生长,黏细菌则不进入鳃组织内部。 三、赤皮病 [病原]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分类上属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革兰氏阴性,大小为0.7微米×0.4微米,单个或2个相连;有动力,极端1~3根鞭毛;无芽孢,菌体染色均匀。在营养琼脂上可形成圆形灰白色菌落,培养20小时后可产生绿色或黄绿色的色素,弥漫培养基,紫外灯下可见荧光,是该菌的重要鉴别特性。肉汤培养可形成菌膜,24小时后,培养基表层产生色素。可使兔血琼脂产生典型的β溶血。此菌为氧化型,生长需氧。典型分离株可发酵利用阿拉伯糖、木糖、甘露醇等,不利用乳糖、甘露醇、麦芽糖、蔗糖;不产生靛基质,V.P试验阴性,枸橼酸盐利用阳性,不还原硝酸盐,不产硫化氢。最适生长温度为26~30℃。 在草鱼中,本病常与烂鳃病、肠炎病一起发生,传统上称为草鱼三病,其原因不详。是否赤皮病也存在气单胞菌感染,未见报道。本病的报道主要见于20世纪70年代以及更早的资料,近年来未见病原方面的系统研究报道。 [流行病学] 该病在我国各主要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主要发生于5~9月以及鱼种放养或捕捞、运输后,北方地区则在越冬后容易暴发本病。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均可患此病,南方发病鱼主要为草鱼,北方为鲤鱼。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工具及带菌鱼为传染源。通常认为荧光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鱼的皮肤。但是当捕捞、运输、放养等使鱼体表面受到机械损伤或体表寄生虫寄生时,病原菌侵入引起鱼发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头部颜色明显变深、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图3-3);鳍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软组织也可被破坏,鳍条呈扫帚状,俗称“蛀鳍”,体表病灶可继发水霉感染;常伴发烂鳃或肠炎,病鱼肠道无食物,肠壁充血发炎,肠腔中充满黏液。病鱼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常被腐蚀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称“开天窗”。 图3-3 团头鲂赤皮病(仿汪开毓)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体表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通常病鱼可见明显的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两侧及腹部最明显)、蛀鳍、颌及鳃盖充血等症状,可初步诊断赤皮病。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采用营养琼脂分离培养病原菌,如分离到荧光假单胞菌,可确诊疾病。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塘日常管理对控制本病极为重要,包括采用清塘、选择健康鱼种、鱼种放养前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等,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特别是运输、放养和捕捞时,运输、拉网等操作后应及时用药消毒。疾病高发地区发病季节每15天全池遍洒含氯消毒剂,可预防疾病发生。有些地区曾采用病鱼组织浆疫苗浸泡用于防治此病,有一定的效果。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用量 同细菌性烂鳃病。 口服药物用量 ①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3~5天;②每千克鱼每天用四环素40~8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3~5天;③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2,6-二甲氧嘧啶或磺胺-6-甲氧嘧啶50~100毫克拌饲投喂,连用7天。 [诊疗注意事项] 注意与疖疮病相区别,疖疮病的初期体表也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但局限在小范围内,且红肿部位高出体表。 四、细菌性肠炎 [病原] 豚鼠气单胞菌(A.carvia),又称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A.punctata f.intestinalis)或点状气单胞菌,代表菌株是58-20-XX,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于1958年分离。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端生单鞭毛,无芽孢。大小为0.4~0.5微米×1~1.3微米。在pH6~12中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25℃。在营养琼脂上菌落呈圆形,能产生褐色色素。其他性状还有氧化酶、触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或产酸不产气,对弧菌抑制剂(0/129)不敏感。在R-S选择培养基上作筛选性分离,典型菌落呈黄色。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也有少量发生。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受害,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这种情况在草鱼中更为明显,俗称草鱼三病,使得发病率、死亡率均极高。死亡率高可达50%左右,严重时可高达90%以上。通常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水温25~30℃出现流行高峰,可发生于全国各养鱼地区,为我国养殖鱼类危害严重的疾病。 豚鼠气单胞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该菌存在于养殖水体、池底淤泥及健康鱼体肠道中,随着水温的变化,这种菌鱼体内的比例也相应增加。一般认为,当鱼体养殖环境较好、体质健壮时,少量该菌(通常占总数0.5%左右)不会引起疾病,且心、肝、肾、脾等实质性器官中也无该菌;环境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时,该菌在肠内大量繁殖,即导致疾病暴发;此外,水质恶化、低溶氧、高氨氮、变质饲料等都可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引起疾病暴发。但对于该菌的感染力及毒力方面研究较少,近年来也未开展系统的研究。 同样是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肠炎菌与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原菌对于宿主的敏感性有极大差别,最显著的差别在于草鱼对细菌性败血症分离株有较强的抵抗力,而细菌性肠炎暴发时同池的鲫、鲢也不发病。尚未对这种致病菌的宿主敏感性作出合理的解释。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鱼可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等。疾病早期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仅在肠后段有少量食物,肠道黏液较多;疾病后期全肠呈红色(图3-4,图3-5),肠壁的弹性差,肠内没有食物,有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2龄以上大鱼,严重时还可出现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腹水,腹壁有红斑,整个肠壁因淤血而呈紫红色,肠道内黏液很多,甚至将病鱼头部拎起,即可见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肠道中的病原性产气单胞菌,大量繁殖后,可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达各内脏器官,继续不断繁殖,同时菌体逐渐释放出毒素,最后可致病鱼发生败血症而死去。 图3-4 黄鳝细菌性肠炎 图3-5 草鱼细菌性肠炎病(唐绍林) 鱼体发病后,肠上皮呈炎性水肿,肠上皮细胞顶端及纹状缘受损,黏膜褶顶部的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黏膜褶底部的上皮细胞结构清晰可辨,并出现红细胞溶解、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或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肿胀,平滑肌细胞肿胀、变性等。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通常可见肛门红肿,解剖体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壁的弹性较差,肠腔内没有食物(或肠后段有少量食物),常出现较多淡黄色黏液,即作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取病鱼的肝、脾、肾、心血接种于R-S选择培养基上,如长出典型气单胞菌黄色菌落,可确诊为细菌性肠炎病。气单胞菌的初步鉴定及种的鉴定可参考细菌性败血症部分。 3.血清学诊断 未对我国引起细菌性肠炎的气单胞菌作血清分型,代表菌株58-20的血清代表性如何也未作研究。曾有研究者采用58-20的抗血清用于疾病的快速诊断。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塘日常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由于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大量存在于水体、底泥,并存在于健康鱼体的肠道中,保持鱼体在良好健康条件下对抵抗疾病较为重要。这些措施包括彻底清塘、健康鱼种放养、疾病易发季节的管理和消毒、池塘特别是食场周围的定期消毒等,其中饲料的质量、池塘增氧、生石灰消毒等措施在生产上已证明是较为有效的措施。 2.疫苗的应用 有些地区曾采用病鱼组织浆疫苗浸泡用于防治肠炎病或草鱼三病,有一定的效果。但近年来未见推广进一步应用。 3.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用量 发病时用漂白粉1毫克/升;漂白粉精(有效氯60%~65%)0.2~0.3毫克/升;生石灰20~30毫克/升全池泼洒。 口服药物用量 ①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5克或大蒜素0.02克、食盐0.5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分两次投喂,连喂3天;②每千克鱼每天用庆大霉素或氟哌酸10~3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分两次投喂,连用3~5天;③投喂磺胺-2,6-二甲氧嘧啶药饵,每千克鱼第一天用药100毫克,第二天起每天50毫克,连用7天。 [诊疗注意事项] 1.注意与草鱼出血病区别 以草鱼肠壁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 2.与食物中毒病鱼的区别 肠壁充血发炎,但肠内有大量食物(常为单一食物),大批死亡突然出现;细菌性肠炎病死亡逐渐增多直至暴发,且肠内基本无食物。 五、鲤科鱼类疖疮病 [病原] 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A.punctata f.furunculus),按新的分类法应命名为豚鼠气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兼性厌氧,呼吸型和发酵型代谢,在兔血平板上可出现典型β溶血;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甘露醇产酸;发酵乳糖、木糖、鼠李糖、卫矛醇14小时内产酸,以后产碱;产生靛基质,V.P试验阴性,不产生H2S;还原硝酸盐;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阳性。最适生长温度25~30℃。本病原不同于国外鲑科鱼类的疖疮病(由杀鲑气单胞菌A.salmonicida引起)。但本病主要为散发性,近年来对本病原的系统研究和分析较少。 该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对鱼体毒力不强。养殖密度过高、水中溶氧低、水质恶化及鱼体受伤时才易发生本病。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楚。人工感染仅在肌肉注射或及人工拔去1~2片鳞片后涂菌才能成功,直接用菌液浸浴不能成功。其毒力和致病性完全不同于鲑科鱼类的灭鲑气单胞菌。 [流行病学] 鲤科鱼类疖疮病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鲤、团头鲂,鲢、鳙也偶有发生,通常发生于较大的鱼体,未见鱼苗、夏花患病报道,数月龄鱼种偶见患本病。我国各养鱼地区都可出现此病,无明显流行季节,一般呈散发性,未见引起严重的流行。 本病主要出现于草鱼和鲤鱼中,以散发性为主,发病率较低。以2003年为例,我国河南、四川、陕西、贵州等均有本病的报告,更多见于鲤鱼,发病率在当地低于1%,全国平均发病率应低于0.1%,且死亡率较低。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通常背部形成一处或数处隆起,隆起处通常出现皮肤充血,但鳞片覆盖完好,肌肉失去弹性、软化。用刀切开患处,可见肌肉溶解,呈混浊、灰黄色凝乳状。有时也出现鳍基部充血。 组织病理切片可见患处真皮肿胀、变性、充血、出血,但未坏死。病灶处有大量杆菌及脓液;周围骨骼肌处于变性、坏死、解体等不同阶段,小段骨骼肌横纹仍清晰可见,并可见杆菌和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炎症细胞发生空泡变性、核固缩,成为脓细胞甚至解体。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分界不清,细菌在组织内蔓延扩散,脓性渗出物沿组织间隙扩散,属弥漫性化脓性炎或蜂窝织炎。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①病鱼背部隆起、充血及压感等外表症状,解剖病鱼,观察是否有皮下肌肉溶解、混浊等症状,可初步作出诊断;②进一步取病灶处印压片,显微镜检查病灶中心处,如有大量杆菌存在则可基本确定本病。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采用R-S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和分离气单胞菌,但在本病中的应用未见文献报道。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塘日常管理,采用清塘、选择健康鱼种、鱼种放养前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等,另应注意鱼种运输、放养或捕捞过程中尽量勿使鱼体受伤。疾病易发地区应每月定期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预防疾病发生。 2.药物治疗 疾病发生后可采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治疗,并内服抗菌药物治疗,可较好控制疾病。 外用药物用量和口服药物用量,同赤皮病。 [诊疗注意事项] 注意由黏孢子虫寄生时,也可引起体表隆起、患处肌肉无弹性、皮肤充血等,如有黏孢子虫寄生在肌肉中则为黏孢子虫病。 六、草鱼烂尾病 [病原] 本病又称为草鱼尾柄病(Peduncle disease of grass carp),其病原菌为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4微米×0.8微米,极端单鞭毛,有动力,在血平板上可产生典型的B型溶血,其生化反应与气单胞菌属细菌基本相同,与嗜水气单胞菌的主要不同在于温和气单胞菌不利用水杨苷、阿拉伯糖,氰化钾肉汤中不生长。最适培养温度28℃左右。研究发现,如将赤皮病分离的荧光假单胞菌、打印病分离的豚鼠气单胞菌或烂鳃病分离的柱状屈桡杆菌人工感染尾部受伤草鱼(涂抹、浸浴、注射等),均可产生尾柄病;另外,烂尾病分离的温和气单胞菌感染鲢、鳙或体侧受伤的草鱼,可分别诱发打印病和赤皮病。这说明这些疾病均是鱼体受伤后造成的继发感染,不同地区的草鱼烂尾可能会有不同的致病菌。这类致病菌,本身毒力都不强,属于条件致病菌,通常在鱼体抵抗力下降、受伤以及环境条件恶化下引起疾病。 [流行病学] 草鱼尾柄病是草鱼鱼种阶段的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生产性鱼池中或是实验室水族箱,在鱼体受伤、或寄生虫感染及鱼体抵抗力下降、水质恶化时较易发生,严重时会产生疾病暴发。 据全国水产病害的测报资料,近年来,除草鱼发生烂尾病外,鲤鱼也有烂尾病报告,发病季节可从4月到9月,主要发病省份有贵州、重庆、辽宁、甘肃等,其中以辽宁和贵州省出现较多,发病率虽然不高,但鲤鱼烂尾病的死亡率似乎比草鱼更高,最高可达2%以上。未见鲤鱼烂尾病病原分离和鉴定的报道。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鱼体失去平衡,头部朝下,鱼体与水面垂直,病鱼逐渐消瘦而死。尾部鳞片脱落、发炎,有时还继发水霉感染;有的病鱼鳍基充血、鳍条末端蛀蚀、蛀鳍等;严重时尾柄肌肉溃烂,甚至整个尾部烂掉,烂尾病由此得名。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本病可根据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可确诊疾病,但鉴于引起烂尾病的病原菌可能存在多样性,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并不是必需的。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塘日常管理对控制本病极为重要,应采取清塘、选择健康鱼种、鱼种放养前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等,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对于网箱养殖鲤鱼,放养时格外注意,运输、拉网等操作后应及时用药消毒。疾病高发地区发病季节每15天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可预防疾病发生。 2.药物治疗 发病后可采用外用药消毒剂加内服抗菌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网箱养殖鲤鱼可网箱遍洒消毒剂,以增强治疗效果。 七、罗非鱼链球菌病 [病原] 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菌体为链状或成对排列(图3-6),革兰氏阳性,一般由2~4个球菌紧密相连,菌体直径为1.0~1.2微米,在血琼脂平板上呈β-溶血。在TSA平板上培养14小时,菌落为针尖大小,无色。24小时后,菌落直径1~2毫米,乳白色,圆形,隆起,边缘整齐。病原菌能在含0.85%~6.0%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可在4~45℃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耐酸碱能力较强,可在pH为4.5~9.5的范围内生长繁殖,最适生长pH为6.8~7.6。主要生化性状有:过氧化氢酶阴性,无运动性,β溶血,10℃不生长,45℃生长;接触酶阴性,水解七叶灵、精氨酸;V.P试验、脲酶和马尿酸试验阴性,发酵葡萄糖、水杨苷、蔗糖和淀粉,不发酵阿拉伯糖、菊糖、乳糖、蜜二糖、棉子糖和山梨醇。 图3-6 链球菌(唐绍林) [流行病学] 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近年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份的养殖罗非鱼中暴发一种流行病,无论是网箱,还是池塘养殖的罗非鱼,都有本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及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流行于春、夏和秋季,流行高峰为5~9月,流行水温为25~37℃,传染性强,发病率达30%~60%,发病鱼的死亡率达90%以上,使罗非鱼的生产遭受了很大的损失。目前链球菌已成为全球性主要鱼类致病菌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水产养殖均遭受链球菌病危害。链球菌可感染多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如日本鲆、鳗、虹鳟及罗非鱼等),同时可在不同种鱼类之间交叉传播,还可因操作不慎随伤口感染人类。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体色加深或发黑,游动缓慢,停食,部分病鱼眼球突出,单眼或双眼角膜混浊发白,身体逐渐失去平衡,有的在水中翻滚,有的侧身做圆圈运动。病情严重时,临死前病鱼于水面打转或间隙性窜游,水晶体及玻璃体也混浊,甚至眼球脱落,下颌及两鳃盖下缘有弥漫性出血,腹部体表具点状或斑块出血或溃疡,肝脏、胆囊、脾脏肿大,严重时糜烂,肠道和胃积水或积黄色黏液。急性发作时病鱼在池边异常游动,不进食,肠道中无食物,胆囊肿大(图3-7),少量腹水,眼球轻微突出,周围充血,个别眼球浑浊。病鱼捞上岸后体色迅速变淡、苍白。死亡速度快,死亡量大。 图3-7 罗非鱼链球菌病(唐绍林) 链球菌感染鱼体头部,破坏鱼脑神经,通过血液循环破坏肝、肾、脾等器官,引发全身性出血病的细菌性疾病。由于G+链球菌产生外毒素,具有溶血性和动物致死性等,可直接破坏宿主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导致靶器官的功能紊乱,红细胞被外毒素大量破坏,机体最终衰竭死亡。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显微镜观察 以无菌器具解剖病鱼,分别取鳃、肝、肾、脾、性腺、眼球等器官的小块组织,于洁净载玻片涂片,风干后,姬姆萨染色,于油镜下检查,发现成对或成串典型链状球菌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选择未携带病原体的健康苗种进行养殖;发病池应严格清淤、暴晒和消毒后才能重新养殖;严格隔离发病池,对病鱼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疾病流行高峰季节控制投饵量,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等消毒养殖水体。 2.疫苗防治研究 甘西等(2009)将海豚链球菌灭活苗通过注射、浸泡和口服三种免疫途径免疫罗非鱼获得很好免疫效果,疫苗免疫保护力可持续2~3个月。 3.药物治疗 养殖生产中,治疗时一般用含氯制剂消毒养殖水体,每天1次,连用3天;在水体消毒同时,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西四环素等对G+细菌敏感药物,每10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1.5~5.0克,拌饲投喂,连续投喂7~10天,病情严重时连续投喂14~15天,能有效控制本病。 [诊疗注意事项] 注意有时用药后死鱼增加,而死鱼多数是不吃料的或病重的鱼,不应停止用药,否则失去治疗时机,转成慢性更难治疗。 八、罗非鱼溃疡综合征 [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端生单鞭毛,氧化酶、触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主要生化性状有:发酵半乳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甘露糖、甘露醇、阿拉伯糖,水解淀粉、七叶苷,不发酵肌醇、乳糖、卫矛醇、山梨醇、肌醇,V.P阳性,吲哚试验阴性,还原硝酸盐,不分解尿素,液化明胶,精氨酸脱羧酶阳性,赖氨酸脱羧酶阴性,6%氯化钠营养肉汤不生长;在TSA培养基不产生水溶性棕色素;对弧菌抑制剂(0/129)及新生霉素不敏感;最适生长温度28~30℃。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及越冬期间罗非鱼及亲鱼,通常在饲养管理不良、养殖密度太高、水温变化大、水质恶化等情况下引起鱼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发生,严重时发病池感染率可达50%以上。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在水体中普遍存在,一般被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在疾病早期将病鱼移入水质优良、水温稳定的水体中,并投喂优质饲料,病鱼会逐渐自愈,环境较差情况下疾病会日益严重,引起大量死亡。另外,肠型嗜水气单胞菌疾病主要发生于100克以下的鱼种,10克以下稚鱼更易发病,在日本肠型气单胞菌疾病发病率较高,累计可达20%~30%。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早期,体表病灶充血、鳞片松动并逐渐脱落,病灶逐渐形成血红色斑状凹陷,严重时可烂及骨骼。病灶可出现在头部、鳃盖、躯干及鳍条等处,无特定部位,严重时病鱼上多达60多个病灶。肝呈褐色,胆囊可肿大5倍左右,呈墨绿色。 发病早期,表皮的上皮细胞发生炎性水肿、坏死、脱落,真皮由于充血、渗出、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疏松结缔组织排列疏松,胶原纤维及核肿大,骨骼肌的肌纤维及核肿大。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病灶处皮肤坏死脱落、骨骼肌充血、肌纤维横纹消失直至坏死解体。同时,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颗粒变性,肾间质充血,炎症细胞浸润。 除了表现出典型体表溃疡的疾病外,还有肠炎型疾病,也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主要表现为肛门及附近皮肤红肿、肠道发红等。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采用营养琼脂或R-S选择性培养基,从中分离到气单胞菌或嗜水气单胞菌,可以确诊。 3.抗体诊断法 可采用抗嗜水气单胞菌血清,选择免疫荧光法或免疫酶法诊断。但未见相应的试剂盒问世。嗜水气单胞菌血清型较为复杂繁多,相关研究未表明本病存在优势血清型,因此抗菌血清应用范围可能较小。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鱼池放鱼前先用生石灰含氯消毒剂消毒;水温20℃左右时应及时将罗非鱼放入越冬池,进池前先用4%盐水药浴消毒;越冬池或工厂化密养时要注意放养密度,越冬期间水温要保持在20℃左右;投饲少而精,及时捞除残饵、排除污物,经常换水,池水透明度保持30厘米以上;越冬期间,每月消毒1~2次(用20毫克/升生石灰),保持池水弱碱性;越冬期间,每月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2.药物治疗 疾病发生后,先将池水排放至1/4,全池遍洒抗生素及消毒药物,10分钟后将池水加至1/2处,1小时后加到原有水深,并同时用抗菌药内服5天。病情较重时应隔周后再重复治疗一个疗程。病情特别严重的病鱼(主要是亲鱼),可在背部肌肉注射抗生素,一般每千克鱼注射20毫克即可治愈。 九、白头白嘴病 [病原] 本病尚未完全查明,早期研究认为由屈桡杆菌(Flexibacter.sp)引起,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大小为0.8微米×5~9微米,无鞭毛,滑行运动。菌落淡黄色,稀薄地平铺在琼脂上,边缘假根状。中间较厚而高低不平,有黏性。生化特性与引起细菌性烂鳃病的屈桡杆菌相似。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5~7月,6月为发病高峰,7月下旬以后较少见。我国长江和西江流域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以华中、华南地区最为流行。主要危害夏花鱼种,草、青、鲢、鳙、鲤等鱼苗也都可发病,其中对草鱼危害最大,发病快且猛,严重时一日之间可使成千上万夏花鱼种死亡,甚至发病池中野杂鱼以及蝌蚪也会传染而死亡。发病原因与鱼池水质不良、鱼种密度过大、病原体大量滋生、鱼体抵抗力降低等有关,一般认为致病菌通过水体接触而感染。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自吻端至眼球处的皮肤色素消退,变成乳白色,吻端似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口周围皮肤糜烂,有絮状物黏附其上,水面游动病鱼可见“白头白嘴’症状,但捞起后则症状不明显,部分病鱼颅顶充血呈“红头白嘴”状。病鱼反应迟钝,飘游于下风近岸水面。 取病灶部位黏液镜检,可看到大量离散上皮细胞、红细胞,还可见大量群集成堆的屈桡杆菌,摇摆或滑行运行。病理切片可见病鱼体表、口腔、眼、鳃等上皮组织产生明显病变,上皮细胞严重坏死、脱落,基底膜下色素细胞也出现坏死、解体,结缔组织水肿,还可看到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发生变性、坏死,口咽腔及鼻腔的黏膜组织损坏严重。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未见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塘日常管理,采取清塘、选择健康鱼种、鱼种放养前消毒、保持优良水质措施,保持合理的鱼苗放养密度(每公顷不高于225万尾)。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鱼苗有充足饲料和良好的环境,不施放未经发酵的粪肥,并及时分塘。 2.药物控制 发病后可采用外用药消毒剂加内服抗菌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我国民间有大黄或乌桕叶加生石灰水溶液浸泡后全池泼洒,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诊疗注意事项] 应注意与车轮虫寄生引起的鱼苗、夏花的“白头白嘴”相区别,可用显微镜检查患处黏液,如有大量滑行杆菌可基本确诊,如有大量车轮虫寄生则为车轮虫引起的感染。 十、竖鳞病 [病原] 本病又称为松鳞病,在欧洲称为鲤鱼传染性水肿病(Infectious Drops of Carp),日本称为立鳞病(Scale protrusion disease),对其病原不同地区的病鱼分离结果有不同的结论,日本学者认为由气单胞菌属细菌(Aeromonas spp.)引起。我国学者的早期研究认为病原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P.punctata f.ascites),文献报道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端生2~3根鞭毛,有动力,营养琼脂上菌落圆形,淡黄,氧化酶阳性、氧化型,液化明胶,能利用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等,还原硝酸盐、产生硫化氢、靛基质阳性、枸橼酸盐利用阴性。安利国等(1999)通过山东省大量典型竖鳞病病鱼分离病原菌,并通过注射、创伤涂抹和浸泡等不同途径感染成功,表明竖鳞病的病原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caviae)。国外有人认为是一种循环系统疾病,由于淋巴回流障碍而引起。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金鱼;草鱼、鲢鱼也会患病,从较大的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主要发生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养鱼地区,静水养鱼池较流水养鱼池更易发生本病,发病主要季节为春季(水温17~22℃),也可发生在越冬后期;死亡率多在50%以上,严重时可达100%,鲤亲鱼死亡率可高达85%。一般认为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易发生本病。欧洲鲤竖鳞病(传染性水肿病)曾在波兰、德国、前苏联、荷兰、南斯拉夫等地流行,被认为是一种毁灭性的传染病,我国各地也曾出现流行,但未见其流行病学方面的系统调查。 安利国等通过对山东省境内部分渔场的多年调查,发现该地区鲤竖鳞病主要发生在低温季节,尤其是气温骤降时,即每年12月至来年4月中旬,发病气温在15℃以下,特别是突来的寒流是造成鲤竖鳞病暴发的重要诱因,从发病前鱼体内检出大量致病菌,作者认为致病菌处于潜伏感染状态,而温度骤降促使了疾病的暴发。 从全国水产病害的测报资料看,竖鳞病主要发生于鲤鱼,从全年测报月(每年4~10月)来看,全年均有本病发生。本病主要集中在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河南、吉林等地,而南方各省则很少发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鱼体发黑,严重时呼吸困难,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病鱼体表粗糙,鱼体前部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图3-8),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用手指轻压鳞片,渗出液可从鳞片下喷出,鳞片随之脱落。有时可伴有鳍基充血,鳍膜间有半透明液体,顺鳍条平行方向用力压迫,液体即可喷出。病鱼还伴有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及严重腹水等,严重时腹水可占净体重(除腹水后鱼体重)的18.8%,病鱼由于贫血,鳃、肝、脾、肾等颜色变淡,鳃盖内表皮充血。 图3-8 竖鳞病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症状作出初步诊断,镜检鳞囊内渗出液,如有大量运动性短杆菌时,可基本确诊。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留下鳞囊液及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如分离出豚鼠气单胞菌或点状假单胞菌,可确诊疾病。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塘日常管理有助于控制本病,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特别是运输、放养和捕捞时,鱼种越冬前应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尽量缩短停食期,越冬后要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疾病发生初期加注新水可使病情减轻和缓解。 2.疫苗的应用 安利国等采用山东鲤鱼竖鳞病病原豚鼠气单胞菌研制了本病口服疫苗,研究表明,口服疫苗所诱导的免疫鱼血清效价和免疫能力持续时间较长,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试验,效果良好。但未见推广进一步应用。 3.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用量 以浓度为5毫克/升的硫酸铜、2毫克/升的硫酸亚铁和10毫克/升的漂白粉混合液浸洗鱼体5~10分钟;用3%食盐水浸洗病鱼5~10分钟或用2%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10分钟。 口服药物用量 ①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3~5天;②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2,6-二甲氧嘧啶或磺胺-6-甲氧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用3~5天;③亲鲤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千克体重15~20毫克。 [诊疗注意事项] 应注意与鱼波豆虫寄生于鲤鱼鳞囊内时,也可引起竖鳞症状,通过镜检鳞囊内渗出液可加以区别。 十一、白云病 [病原] 日本学者报道了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非运动性变种。我国学者报道了臭假单胞菌(P.putida),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生多鞭毛,O-F试验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不液化明胶,蛋黄反应阴性,不利用海醇糖等,还原硝酸盐,不水解淀粉,水解七叶灵,MR试验阴性。柠檬酸盐生长,营养多样化,能利用数十个不同的碳源。 [流行病学] 本病最早于1973年发现于日本长野县养鲤池中,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发现,1986年辽宁省首先于养殖网箱中发现,主要感染鲤鱼。多发于低水温季节,主要是5~6月间,最易发病水温6~18℃,有流水、水质良好、溶氧充足的网箱养殖鲤及流水越冬池中,常并发竖鳞病、水霉病,死亡率可达60%以上,严重时达100%,是网箱养殖鲤鱼的主要病害之一。通常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本病可不治而愈。无水流养鱼池中及溶氧偏低反而很少发病,在同一网箱中草鱼、鲢、鳙、鲫不感染本病。池塘养殖的鲤鱼很少发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初期可见鱼体表有点状白色黏液物附着,并逐渐蔓延扩大,严重时好似全身布满一片白云,尤其以头部、背部及尾鳍处黏液更为稠密,故叫鲤白云病,严重时可出现鳞片基部充血、鳞片脱落、鱼靠近网箱溜边不吃食,游动缓慢,不久即死;剖开鱼腹,可见肝脏、肾脏充血。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进行初步诊断,刮取体表黏液镜检可见大量细菌附着。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采用营养琼脂分离病原菌,如有革兰氏阴性杆菌,且氧化酶及触酶阳性、葡萄糖氧化型菌株,可初步判断为假单胞菌。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进网箱鱼种应选择健壮、不受伤鱼,进箱前用高锰酸钾水药浴:疾病流行季节,每月投喂治疗用抗菌药1~2次,每次连续喂3天。 2.药物治疗 可采用外用药消毒剂加网箱内遍洒福尔马林或新洁尔灭预防,另外加内服抗菌药或另加磺胺类药物投喂。 [诊疗注意事项] 要注意与鲤斜管虫等原生动物寄生的区别。病原菌可引起鱼苗、鱼种体表大量黏液覆盖,并引起病鱼死亡,镜检可分辨是原生动物疾病还是细菌病。 十二、白皮病 [病原] 本病又名白尾病(White tail disease),曾报道过两种不同的病原。一种是王德铭等(1963)报道的白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rmoalba),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0.8微米×0.4微米,端生双鞭毛,在营养琼脂上可产生黄绿色色素,但通过损伤鱼体表面才能人工感染成功;另一种为黄惟灏等(1981)报道的柱状屈桡杆菌,菌体细长,其菌株特性与细菌性烂鳃病病原相似,可在鱼体表面完整情况下浸泡感染成功,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以后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鉴于本病主要发生于鱼苗或鱼种,且与鱼体机械损伤或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大量寄生有关,细菌感染可能属于继发性,因此,不排除不同地区、不同池塘间存在不同的继发病原菌。 [流行病学] 本病可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鱼苗、鱼种池,主要危害鲢及鳙,草鱼和青鱼有时也可发生,对鱼苗及夏花鱼种危害大,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主要流行季节为6~8月,特别是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带来的机械损伤,更易引发疾病。此外,体表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也可成为病原菌侵入的诱因,引发疾病暴发流行。本病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时间。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以至自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严重的病鱼,尾鳍残缺不全或全部烂掉,病鱼的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病鱼即死亡。由于本病较多先在尾柄处发白,有的地方也称白尾病。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体表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鱼苗、夏花自背鳍基部以后的体表发白,镜检有大量杆菌者,可初步诊断为患白皮病。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采用营养琼脂或屈桡杆菌培养基可分别用于分离白皮假单胞菌或屈桡杆菌,根据分离结果可作出准确判断。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塘日常管理,采用清塘、鱼种放养前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等,夏花应及时分塘,并注意鱼种运输、放养或捕捞过程中尽量勿使鱼体受伤。发现体表有寄生虫寄生时,要及时杀灭。 2.药物治疗 疾病发生后可采用消毒剂或抗菌药物全池泼洒治疗,可较好控制疾病。外用药物用量和口服药物用量:同细菌性烂鳃病。 十三、打印病 [病原] 本病又名腐皮病(Putrid-skin disease),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参考菌株是中国菌种保存中心保存的A.S 1.927,分离于北京周边发病区,属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端生单鞭毛,兼性需氧,氧化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半乳糖、糊精、丙三醇、甘露糖产酸产气,不发酵木糖、菊淀粉、肌醇、山梨醇、卫矛醇等。可产生靛基质,V.P试验阳性,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阳性;还原硝酸盐,分解尿素,产生硫化氢;精氨酸、天门冬酰胺、组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可作为唯一碳源等。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人工感染实验表明,分离株对草鱼、青鱼、鲤、泥鳅、罗汉鱼等均有致病性,未对本病各地的分离株进行系统的血清分析与毒力比较。 [流行病学] 本病是鲢、鳙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华中、华北、华东地区比较严重。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常见。患病鱼多为鱼种、成鱼和亲鱼,感染率高,严重时可达80%以上。本病病程较长,虽一般不引起病鱼急性大批死亡,但严重影响鱼的生长、商品价值及亲鱼催情产卵。鉴于气单胞菌为水体常见细菌,一般认为该菌为条件致病菌,通常在鱼体受伤后通过接触病原菌而感染发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后躯干部分及腹部两侧,少数出现在鱼体前部,患病部位出现圆形、椭圆形红斑,似鱼体表加盖红色印章,故称打印病(图3-9);随后病灶处鳞片脱落,坏死表皮腐烂,露出白色真皮;病灶内周缘鳞片埋入坏死表皮内,皮肤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病灶直径逐渐扩大和加深,形成溃疡。严重时可露出骨骼或内脏,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衰竭而死。 图3-9 打印病(仿黄琪琰)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体表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也可配合镜检,观察病灶处是否有大量运动性杆菌。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采用营养琼脂或R-S选择性培养基用于气单胞菌的分离,如长出黄色气单胞菌特征菌落,则确诊。 3.血清学诊断 鉴于目前对于该菌的血清型情况不了解,一般不主张采用单一血清进行病原体的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塘日常管理,采用清塘、鱼种放养前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等,发病季节可采用生石灰、含氯消毒剂消毒,经常加注新水,可减少疾病发生。 2.药物治疗 疾病发生后可采用消毒剂全池泼洒治疗,并配合口服抗菌药物,可较好控制疾病。对于发病亲鱼,可在病灶处涂1%高锰酸钾溶液等消毒药,严重时可注射抗生素,以控制疾病。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用量同细菌性烂鳃病。 十四、鳗鱼爱德华氏病 [病原] 本病又称为肝肾病。病原菌为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spp.),属肠杆菌科(Enterbacteriaceae)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大小0.6微米×2.4微米,周生鞭毛,运动,最适生长温度28~31℃,低于5℃及高于42℃不能生长。可在NaCl浓度0~3%范围内生长,不能在3.5%氯化钠以上浓度中生长。培养时间延长菌体可变短,长期培养菌体可呈球形。可在营养琼脂、SS培养基中生长,形成大小约0.6毫米灰白色、周缘光滑菌落。重要生化性状有: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兼性厌氧,可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糖发酵种类有纤维糖、海藻糖、蔗糖、甘油、甘露糖,不利用木糖、棉子糖、七叶灵、水杨苷、卫矛醇、鼠李糖、麦芽糖、甘露醇、阿拉伯糖等;尿素酶、脂肪酶阴性,精氨酸脱氢酶、鸟氨酸脱羧酶阴性,赖氨酸脱羧酶阳性,产生硫化氢等,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吲哚阳性、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等,氰化钾培养基不生长,不利用柠檬酸钠、丙二酸钠及酒石酸钠。该菌由保科利1962年从患病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中分离出,最初定名为鳗致死副大肠杆菌(Paracolobactrum anguillimortiferum),因此,该病日本又称为ハラコロ病(Paracolo)病。1973年,Wakabayashi和Egusa认为该菌与人体分离株E.tarda性状一致,而重新命名为迟钝爱德华氏菌。我国曾分离到过福建爱德华菌新种(E.fujinaensis)及迟钝爱德华氏菌,未见菌株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迟钝爱德华氏菌除从鳗鱼分离到外,还可从蛇、龟、鳄等冷血脊椎动物及鸟、臭鼬、猪等温血脊椎动物肠道分离到,该菌是蛇的肠道正常寄生菌,也有从腹泻病人粪便及健康人血液、尿中分离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报道,由于未作血清型等方面的分析,其来源及与鳗源菌的关系不详。据Sakazaki(1967)报道,蛇源迟钝爱德华氏菌已发现17个O抗原血清型,11个H抗原组。鳗鱼来源的几个血清型情况未作系统的分析。有学者报道人源迟钝爱德华氏菌注射鳗后可引起患病致死,因此该菌被认为是人鱼共患条件致病菌。鳗源迟钝爱德华氏菌易感动物还有罗非鱼、斑点叉尾、大口黑鲈、比目鱼、鲻鱼等,另外对鲤鱼、银鲫、蛙、小鼠也有一定的致病性。 [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包括台湾)及日本等地养鳗场均有发生,从白仔到成鳗均可发病,以黑仔和养成阶段发病率最高,危害较大。白仔在投喂“红虫”后一周最易发病并发生急性流行和大量死亡。主要流行季节为春夏和秋季,以高水温期流行较多,温室养殖鳗无明显季节性,终年均可发病。广东养鳗场主要发病季节为3~5月和10~12月。 据日本调查资料,温室养鳗中本病的死亡率可达62%以上,池塘可高达50%以上。通常每年因本病死亡损失为5%~10%的鳗鱼。据全国水产病害的测报资料,近年来本病在我国大陆发病率较低,2002—2003年期间仅广东省有发病的报告,出现在4~5月,死亡率基本上在0.5%以下,未造成严重损失。 对于本病的传播途径,无明确结论。实验表明,致病菌可通过鳗皮肤、体表伤口及口腔而传染,投喂带有病原菌的水溞也可引起传染。此外,带菌鳗、用具、饲料及人为因素都可带入病原,也有研究者怀疑白仔鳗饲养前存在潜伏感染。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躯干腹侧皮肤及臀鳍充血、出血,严重时鳃贫血。主要症状可分为以侵袭肾脏为主的肾脏型和以侵袭肝脏为主的肝脏型。肾脏型较常见,可出现肛门严重充血、发红,肛门区附近躯干膨胀成丘状,附近皮肤充血、出血,出现软化变色区,上述症状主要出现在后肾患病鱼中,如前肾病变,从外表很难看出异常;肝脏型病鱼的主要症状是前腹部肝区部位肿大,肝脏发生脓疡,严重时前腹壁出现大穿孔、出现软化变色区。同时侵袭肾脏和肝脏的较少见。甚至部分濒死鳗外部症状不明显。 解剖病鳗可见肾、肝肿大、软化,形成许多脓疡病灶,并合并成大病灶,病灶后期开口流出脓汁后,可留下很大洞穴,甚至内脏大半溶解消失,流出恶臭脓汁,其他内脏、腹膜、体壁肌肉及皮肤也可出现充血发炎,形成转移病灶,伴随脏器软化、坏死、解体、穿孔,最终因败血症而死。肾型病鳗,菌可随尿一同排出。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通过病鳗肾、肝脏形成很多脓疡病灶等特征性症状可初步作出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从病鱼肝、肾等病灶组织或血液中取样,接种于营养琼脂上,25℃培养48~72小时,可见直径1.0毫米、灰白色、有光泽、不透明的菌落。或接种SS琼脂、XLD琼脂或DHL琼脂等选择性培养基,25℃培养48~72小时可出现中央黑色、周边透明的小型露滴状菌落,为典型的E.tarda菌落,可鉴定。 3.应用抗血清简易诊断 可采用抗血清用玻片凝集法进行疾病诊断。但鉴于E.tarda有多种血清型,需要了解血清应用地的主要流行血清型,以减少诊断的盲目性。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池的日常管理,注意经常消除残饵和粪便污物,适当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洁。放养密度不要过大,投喂红虫要经过清洗和消毒。有发病预兆时,用抗菌药内服3天。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用量 发病时用漂白粉1毫克/升全池遍洒。 口服药物用量 ①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3~5天;②每千克鱼每天用四环素50~70毫克拌饲投喂,连用7~10天。 [诊疗注意事项] 注意本病与赤鳍病的区别:这两种病体表症状相似,可通过解剖,是否形成肾、肝脓疡病灶是重要的判断标准。赤鲤鳍病不形成肾、肝脓疡。 十五、鳗鲡烂鳃病 [病原] 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es),属纤维黏菌科(Cytophagaceae),又称为柱状噬纤维细菌(Cytophaga columnaries),近年来国外文献又称为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es),我国早期文献曾称为黏球菌(Myxococcus spp.),菌体细长、柔韧,大小0.5微米×4~8微米,革兰氏阴性,可屈桡或滑行运动,用显微镜观察病灶组织可见菌体群集成柱状或草堆状,边缘细菌以一端固着缓慢摇动。在低营养的培养基上可形成黄色菌落,向四周扩散形成颜色较浅的假根状菌落。2%以上氯化钠可抑制其生长。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季节较长,终年可见,以夏季高水温期较为严重,通常大鳗比小鳗发病率高,本病发生后每日死亡率不高,但持续时间较长,总死亡量较大。我国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及台湾各地养鳗场都有流行,是鳗鱼养殖中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据日本静冈县统计资料。1978年烂鳃病占全部鳗病的13.5%,1982年上升到39.5%。据全国水产病害的测报资料,2003年全国鳗鲡烂鳃病主要发生在福建、广东和江西三省,全年测报月内(4~10月)都可发生。以5~8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以发病面积占养殖面积计算,最高发病率可高达23.0%,最高死亡率达2.24%,总体死亡率为0.01%~2.24%,是对鳗鲡养殖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本病主要表现是鳃组织坏死,患病鳗鱼在水面无力游动,有时停在水流弱的角落或池边,病鳎鳗体色发黑,外观无特别明显症状。用手轻压鳃,鳃孔会流出红色黏液。剪开鳃盖可见鳃丝从边缘开始腐烂,鳃组织充血、淤血,黏液很多,病烂部位带黄色,并有许多污泥杂物,严重时大部分鳃丝腐烂,仅残留鳃丝软骨。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鳃组织有无腐烂坏死病灶作出初步诊断,用显微镜检查病灶区有无屈曲运动的细长杆菌及屈桡杆菌独特的运动方式,可作出准确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如显微镜检查结果明确,病原菌的培养并非必需。采用屈桡杆菌特殊的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扩散的假根状菌落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鳗鲡放养密度过高、缺氧、投饵过大都可诱发疾病,此外,屈桡杆菌可在饵料表面生长,应注意投饵方法,避免投饵过量,经常注意清除残饵,减少病原菌繁殖机会。同时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当加大换水量等。 2.药物治疗 疾病季节可用25~3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抗菌药物全池泼洒,维持药物浓度在24小时以上,如病情严重,应隔天再进行一次泼洒,同时内服抗菌药物。如水体较肥,应适当加大药物用量。 十六、鳗烂尾病 [病原] 豚鼠气单胞菌(A.cavaei),原称点状气单胞菌(A.punctata),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端生单鞭毛,在TSA、营养琼脂平板形成圆形光滑的乳白色菌落;不产生色素,最适生长温度26~37℃,在4%食盐溶液中不能生长。主要生化性状基本同鱼类分离株。通常认为豚鼠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水体中,当鳗鱼受伤、抵抗能力下降时容易感染。研究发现,鳗鲡分离株也可感染草鱼鱼种引发死亡。日本学者从鳗鲡烂尾病上分离到病原菌为柱状屈桡杆菌,其性状基本相同于鱼类烂鳃病屈桡杆菌,被认为是原发病原菌。 [流行病学] 本病是危害鳗鲡的主要疾病,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养殖场都有流行,可发生于鳗苗、鳗种各种规格,以黑仔和稚鳗阶段危害较为严重。主要发生于夏季高温季节,一般认为本病为鳗鲡尾部受伤后经皮肤接触感染,鳗鱼规格选择、搬运操作、或频繁使用化学药品,都可造成鳗鲡皮肤损伤引发疾病,此外,鳗鱼黏液脱落时也容易引发烂尾病。本病的病原被认为是条件致病菌。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疾病早期,病鳗鳍外缘、尾柄处可看到黄色或黄白色的黏性物质,随后尾鳍及尾柄处出现充血、发炎、糜烂,严重时尾鳍烂掉,尾柄处肌肉出血、溃烂,骨骼外露,病鳗死亡。在水温较低的春秋季,常继发水霉感染。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鉴于对于病原菌有不同的报道,分离鉴定病原菌并非必需。可采用营养琼脂或R-S培养基分离气单胞菌,可用CA培养基和TYE培养基选择性分离屈桡杆菌。任何一种致病菌分离阳性都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该菌为条件致病菌,鳗鲡过池、选别、运输操作中要细心,尽量避免鳗鱼受伤,过池时要注意鳗鱼和养殖池消毒,防止感染。此外,4%~5%的食盐液洗澡1~2分钟,对烂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 疾病发生后可用25~30毫克/升生石灰遍洒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或抗菌药物全池遍洒,维持药物浓度24小时,病情严重时可隔天再进行一次,另用土霉素拌饲投喂,连喂3~5天。 十七、鳗赤鳍病 [病原] 本病又称为红鳍病,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其性状与鱼类气单胞菌基本相同,主要性状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端生单鞭毛,菌落圆形、光滑、灰白色、光泽。最适培养温度25~28℃,在浓度不超过4%氯化钠溶液环境中能生长,最适盐浓度为0.5%。氧化酶、触酶阳性,葡萄糖发酵同,可产生典型的β溶血。 [流行病学] 本病是鳗鲡养殖的常见疾病,严重时也可出现暴发性流行。主要发生于池塘养殖鳗鲡,多发生于春季水温上升期、秋季水温下降时以及天气不稳定的梅雨季,在高水温季节较少发生。通常水温剧变、捕捞或搬运后、越冬后期等都易成为疾病发生的诱因。一般认为带菌鳗鲡可能是主要的传染源,但本病与环境中嗜水气单胞菌菌株的关系未见研究报道。用病鳗分离菌株研究表明,本病可经肠道感染,不能通过菌液浸浴鳗鲡,因此认为该菌不能通过皮肤、鳃感染鳗鱼。在养殖生产中,常发生爱德华氏菌混合感染。另外,在海边有一定盐度的池塘中,鳗弧菌也可引起红鳍症状。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鳗最初表现为食欲不振,随后离群独游,或停靠池壁、饵台不动;病鳗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充血发红(图3-10),严重时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甚至全面发红,腹部出现出血斑块,有时头部、躯干、尾部出现局部坏死,并继发水霉感染。也有部分濒死病鳗只有轻微症状,但可在几天内死亡,伴随头部向上无力“竖游”。 图3-10 鳗鱼赤鳍病(唐绍林) 解剖观察可见肠壁局部或全肠充血,无弹性、肠内无食物,存在黄色或乳白色黏状物;肝脏严重淤血呈暗红色,偶可见出血斑;脾脏淤血、肿大。体表严重出血时,鳃、肝、肾、脾颜色变淡,表现为严重贫血。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肠道黏状物中含有坏死脱落肠上皮细胞和血细胞,呈卡他炎症;肝门静脉周围出现大范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血管周围常有大量淋巴样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淤血、出血,上皮细胞剥离,肾小球崩解;心肌纤维间严重出血。病鱼红细胞数明显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增加,红细胞比容降低,血液中水分增加,血糖、血清蛋白和血清钙量显著降低。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发病鳗鱼躯干、鳍等发红,出血症状作出初步诊断,但由于除嗜水气单胞菌引起赤鳍病外,爱德华氏病、红点病及弧菌病也可出现类似症状,影响正确诊断,且还有几种病混合感染,正确诊断需要通过实验室手段完成。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采用营养琼脂或R-S培养基,取分离材料无菌接种培养,如出现纯黄色菌落为嗜水气单胞菌。需要注意区分也形成黄色菌落的柠檬酸细菌(Citrobacter)。也可用Mccoy和Pilcher设计的鉴别培养基,其配制容易,气单胞菌也形成黄色菌落。 3.采用免疫荧光法诊断 由于分离培养气单胞菌较为费时,可用气单胞菌抗血清采用荧光抗体法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该法操作简单,可采用病鳗病变组织压印片、干燥及火焰快速固定后,直接用于荧光抗体检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FA)或间接荧光法(IFA)进行疾病的快速检测。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该菌为条件致病菌,鳗鲡过池、选别、运输操作中要细心,尽量避免鳗鱼受伤,过池时要注意鳗鱼和养殖池消毒,防止感染。也可在疾病发生季节,采用抗菌药物连续投喂3天,以预防疾病。 2.药物治疗 疾病发生后可采用含氯消毒剂全池遍洒,结合内服土霉素、磺胺六甲氧嘧啶等抗菌药物5~7天。对发病严重的养殖池,也可以考虑转塘清除病鳗后再用药的方法,内服加外用消毒剂,效果会更好。 十八、鳗红点病 [病原] 鳗败血假单胞菌(P.anguilliseptica),属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大小为0.4微米×2微米;极端单鞭毛,具运动性,最适生长温度16~20℃,pH7.8~8.3,25℃培养物几乎无动力;在营养琼脂上生长缓慢,72小时后形成圆形、透明菌落,直径1毫米以上;可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在0.5%~1%氯化钠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无氯化钠培养基中不生长。氧化酶阳性、氧化型,对多数碳水化合物不利用,对青霉素、红霉素、弧菌抑制剂0/129不敏感。本菌主要危害日本鳗,欧洲鳗很少发病。本菌在淡水中不易生存,1天内即可死亡,在海水和稀释海水中可存活200天以上。分离的病原菌对香鱼、泥鳅、太阳鱼亦有致病性,对鲤、鲫、银鲫等敏感性较低。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日本鳗,欧洲鳗不易感染。流行时间为每年2~6月及10~11月,以4~5月为流行高峰。通常在初春水温10℃以上开始发病,水温在25℃以上时病情减弱,夏天消失,秋季水温在25℃以下时再次流行,温室养鳗较少发病。最早于1971年春发现于日本德岛、静冈养鳗场,其后在日本高知、三重、长崎和山口等县及我国台湾省发现。 一般认为致病菌由体表伤口处侵入,在真皮疏松结缔组织内形成感染病灶,并侵入血管,引起全身转移病灶。带菌鳗可能是主要传染源。此外,病原菌在含盐分的水中生存期相当长,如在含1.9%~16.9%氯离子海水中可存活200天以上,而淡水中1天死亡,因此,病菌污染的水体也是重要传染源,本病仅在咸淡水中流行。但病鳗移入淡水后,鱼体内存活的病原菌可发生变化或消失。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本病主要症状是体表点状出血,病鳗体表皮肤,特别是下颌、胸鳍基部、腹部或肛门周围皮肤可出现显著的点状出血。病鳗出现症状后可在1~2天内死亡。病鱼放入容器后可激烈游动,在接触容器部位急速出现出血点。解剖病鳗,可见腹膜点状出血;肝肿大淤血,呈网状或斑纹状暗红色;肾脏肿大软化,淤血或暗红色斑纹;脾脏肿大,呈暗红色,或贫血、萎缩;肠壁充血,胃松弛。欧鳗体表出血不明显,而表现为体色发白。 病理切片观察可见皮肤、循环系统及结缔组织中细菌大量繁殖,表现出炎症、淤血和出血,病原菌侵入后在表皮基底层、真皮层大量繁殖,毛细血管充血,导致渗出性出血和破裂,产生块状出血,实质组织几乎看不到病原菌的侵入和增殖。通常认为感染导致心脏机能不全、血管无弹性,影响血液循环是病鳗的重要死亡原因,对于重症病鳗,后期发展为败血症,也是死亡原因。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病鳗体表点状出血及血性黏液,结合解剖后的组织病变特点作出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对于症状不明显及发病病鳗鲡,需作病原菌分离、鉴定才能确诊。可采用营养琼脂、麦康凯培养基等分离病样,注意培养温度要在15~20℃,以保证病原菌的生长。 目前未见该菌选择培养基及血清学快速诊断法的研究应用。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由于本病发病温度为10~25℃,温室养鳗中,将水温控制在26~27℃,可防止本病的发生;本病发生与水中盐度密切相关,饲养于含盐池鳗鱼注意防病;采用淡水养殖为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本病潜伏期长,症状尚未显现即已失去食欲,口服药治疗很难奏效,可用抗菌药物及消毒剂水体定期全池泼洒消毒,可以防病,或发病季节定期用抗菌药物拌饲投喂。 2.药物治疗 发病后,除采用抗菌药物内服外,还应采用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全池泼洒,以增强控制效果。可采用氟苯尼考、土霉素等抗菌药物拌饲投喂,每日2次,连投3天。 十九、鳗鱼弧菌病 [病原] 本病的病原菌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属弧菌科(Vibrionaceae)弧菌属(Vibrio),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略弯曲,端生单鞭毛,氧化酶、触酶阳性,生长温度10~35℃,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适宜生长的氯化钠浓度为1%左右。生长pH为6~10,适宜生长pH为8左右。鳗弧菌是首个从鳗中分离到的弧菌,国内文献认为鳗弧菌可能为原发性病原体。此外,创伤弧菌(V.vulnificus)也可引起鳗病类似的疾病。 [流行病学] 本病发生于我国广东养鳗场及日本德岛养鳗场,本病的发生与池水中盐度有密切关系,在完全用淡水养殖的鳗鲡中通常不大发生,在直接利用海水进行盐水浴养殖的鳗场常出现散发性的B型鳗弧菌病。鳗弧菌本身可广泛分布于海水和海底,一般认为是条件致病菌。通常鳗弧菌病的发生和流行都有一定的环境诱因,如水质不良因素、鱼体受伤等。鳗弧菌也可通过种苗携带进入淡水养鳗场,引起疾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鳗鲡弧菌病主要症状是鳍条出血发红,肛门红肿,躯干部皮肤退色、糜烂或隆起。有的病鱼体表出现出血性溃疡。肠道通常有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出血斑。鳗鲡弧菌病病原菌有A型和B型两种,A型病原引起症状与红鳍病相同,B型则症状以体表出现溃疡为特征,体表和鳍条发红,并出现肝淤血等症状。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鳗鲡发病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由于鳗弧菌病与红鳍病极为相似,确诊需要通过致病菌的培养或血清学鉴定。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采用1.5%~3%氯化钠的营养琼脂或弧菌选择性培养基,如分离到弧菌则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盐度关系密切,降低盐度可作为防病的手段,另外保持良好的水质,尽可能减少操作损伤及减低养殖密度也可起到有效的防病作用。发病季节,应定期使用抗菌药物及消毒剂对水体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有较好的防病作用。 2.疫苗的应用 鳗弧菌疫苗是所有鱼类疫苗中较为成功的一类,主要由于对鳗弧菌致病机理和保护性抗原的深入了解为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鳗弧菌的主要保护性抗原为菌体表面脂多糖,对热稳定,且不需要加强免疫即可获得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因此,鳗弧菌疫苗是预防鳗弧菌病的主要措施。 3.药物治疗 发病后,除采用抗菌药物内服外,还应采用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全池泼洒,以增强控制效果。可采用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土霉素等抗菌药物拌饲投喂,每日2次,连投3天。 二十、鳗鲡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 本病主要发生于欧洲鳗,是近年来在南方各欧洲鳗养殖地区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近年来研究,认为其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性状与鱼类气单胞菌基本相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端生单鞭毛,菌落圆形、光滑、灰白色、光泽。最适培养温度25~28℃,最适盐浓度为0.5%。氧化酶、触酶阳性,葡萄糖发酵同,可产生典型的β溶血。从不同疫区发病欧洲鳗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健康鳗的人工感染剂量为4×107~4×109CFU,并出现典型的天然发病症状。鳗分离株对小鼠有很强致病性,并使小鼠出现惧光、颤抖等症状,最后急性死亡,死亡小鼠肝脾红肿、腹水、肠壁增厚充血。研究发现,欧洲鳗气单胞菌分离株具有的溶血素及胞外蛋白酶有极强的致病性和毒力。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欧洲鳗精养池塘和土池,自1999年起在全国普遍发生,流行期为每年4~9月,流行高峰为5~8月,流行水温24℃以上,低水温期较少发病。对鳗鲡的人为操作(如鳗的筛选等)、水质恶化、高温期使用福尔马林及高剂量含氯剂,都可对欧洲鳗产生强烈刺激而成为疾病暴发的诱因,通常在刺激后3~5天发病。致病菌毒性大、传染能力强,同一养殖场一池发病后,其余池极易被传染。死亡率可高达5%~8%。由于病鳗的黏液脱落、池内死鱼污染,造成养殖池水恶化发臭,更加剧了疾病的传染性。近年来,生产上通常出现脱黏和败血症同时发生的情况,加剧了疾病的危害性。广东、福建的欧洲鳗养殖区是本病的主要危害地区。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鳗体弱,不摄食,于水流缓慢处缓游,严重者被水流卷至池中央或伏于栖息台、饵料台等。病鳗表现为脱黏症状,体表出现黏液脱落斑,使体表呈花斑样,严重时脱黏病灶处溃疡,并出现鳃部充血、出血、鳃盖水肿、鳃丝贫血、粘连等烂鳃症状;下颌充血使头部似红头病样;部分病鳗伴有明显的黏膜皮下出血,腹腔肿胀,腹部皮肤出血呈红色,腹腔积血水;肛门红肿突出。解剖观察可见肝脏肿大、失血呈土黄色,胆囊、脾脏、肾脏肿大呈黑色,部分病鳗出现腹水,肠壁增厚充血,呈卡他性肠炎,严重的出现出血性化脓性肠炎。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病鳗脱黏、充血、黏膜皮下出血、腹腔肿胀、肛门红肿突出等典型症状,结合解剖观察内脏病变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病样用营养琼脂或R-S培养基分离病原菌,如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即可确诊。 3.用抗血清检测气单胞菌 可采用抗气单胞菌菌体或溶血素抗血清,取病样肝、肾等匀浆液上清液点膜,采用Dot-ELISA或免疫荧光法检测溶血素或菌体。如阳性可确认为气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可以确诊。 4.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气单胞菌基因 设计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引物,检测气单胞菌溶血素16s rDNA基因。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注意控制鳗鲡养殖池养殖环境及水质,减少鳗鲡操作损伤;发病季节采用抗菌药物及消毒剂水体定期全池泼洒消毒,可以防病,或发病季节定期用抗菌药物拌饲投喂。 2.药物治疗 发病后应及时治疗,通常病鳗常伴随大量指环虫寄生和和霉菌感染,因此必须先进行指环虫清理,然后再进行霉菌处理,维持药液浓度36~48小时,如鳗鱼活力较差,应在浸浴药液中加入少量食盐。霉菌处理可采用季胺盐类消毒剂,如鳗鱼同时发生严重烂鳃,应考虑同时使用低量抗生素。 精养池应当先清洗池塘换水,再进行药水浴治疗。可采用0.3%~0.5%氯化钠+中草药复合剂+氟哌酸或盐酸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土池可采用二氧化氯或含氯消毒剂消毒池水,每日1次,连续3~5天,疾病严重时加用抗菌药物泼洒,连续2~3天,同时每日换水3%~10%。如病鳗长时间未摄食,抵抗力较差,应注意治疗时保证池水水质和水温稳定性,以免因池水剧烈变化造成病鳗因应激而产生病情恶化。 第三节 鲑鳟鱼及淡水名特鱼类细菌性疾病 一、噬纤维细菌病 [病原] 1.嗜冷屈桡杆菌 主要引起鲑科鱼类冷水性细菌病(Bacterial cold-water disease,BCWD)。最早发现于美国西弗吉尼亚(Davis,1946),引起虹鳟鱼苗溃疡和大批死亡,死亡率高于30%。Borg(1948)从患病的银大麻哈鱼分离到此病原细菌,由于发病多出现于10℃以下,而称为冷水性鱼病。菌体不能在25℃以上生长,最早称为嗜冷性噬纤维菌,分类上曾作为黏细菌的成员,称为鱼害黏菌。由于该菌不能形成子实体、G+C摩尔百分含量在32.5~33.8,低于黏细菌G+C摩尔百分含量的67~71,《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中从黏细菌中分出,成为噬纤维细菌科(Cytophagaccae),此书第九版将该菌称为嗜冷性屈桡杆菌,以NCMB1947为模式菌株。 2.柱状屈桡杆菌 主要引起鱼类柱状细菌病(Columnaris disease),可感染多种淡水、海水鱼类,与嗜冷菌株的最大区别在于该菌引起的疾病发病水温主要在20℃以上。可引起皮肤和鳃损害,严重时可致死。菌体除可滑行运动外,还可作屈桡运动,易在低营养培养基中生长,形成淡黄色、树根状菌落,G+C摩尔百分含量为30~43。本病最早发现于美国(1922),菌株由Ordal&Rucker(1944)分离,归于噬纤维细菌属,《伯杰氏细菌手册》第八版列为屈桡杆菌属,第九版中称为噬纤维细菌属。我国引起鱼类烂鳃病的细菌属于该种,与鲑科鱼类菌株的关系未见研究报道。近年来,有关文献将其归为黄杆菌属,并称为嗜鳃黄杆菌(Flavobacterium branchiophila)。 Pacha & Ordal(1963)建立了对这一类菌株的毒力评定标准,通过菌株在18~20℃水体浸泡鱼体2分钟后鱼体的死亡时间:以鱼体24小时100%死亡为高毒力,24~48小时100%死亡中等毒力,48~96小时100%死亡为中间毒力,96小时以上100%死亡为低毒力。这一标准未见其他研究者广泛采纳。 3.海水屈桡细菌 主要引起海水鱼类柱状纤维细菌病。 [流行病学] 嗜冷屈桡杆菌病主要发生于美国西北部各州,每年都可发生,通常在春季水温4~10℃时出现,对于刚孵化鱼苗死亡率可达30%~50%,较大鱼苗死亡率为20%左右,一龄以上鲑以慢性症状为主,损失不大。该菌可感染所有鲑科鱼类,其中以银大麻哈鱼最为敏感,一龄鲑皮下注射,毒力强的菌株死亡率可达100%。研究28株嗜冷噬纤维细菌,均可与嗜冷屈桡杆菌SH3-81株制备的抗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表明存在共同抗原。但对不同地区间菌株的血清型未进行深入研究。 柱状屈桡杆菌主要感染20℃水温的养殖鱼,存在于海水及淡水中,一般流行水温为18~22℃,流行季节5~10月,死亡率为20%~30%。水温10℃以下通常不发病。本病对于鲑科鱼类主要发生于北美、亚洲、欧洲,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致病菌。危害鱼类有虹鳟、溪鳟、大麻哈鱼等,主要感染鱼为幼鱼,小于1克的鱼感染率低,体长5厘米以上较少发病。本病危害较大,可引起严重死亡,特别是养殖密度、水温过高和水质恶化等因素可加剧疾病的发生和危害性。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不同的菌株引起的鱼病症状有所差别。对于嗜冷屈桡杆菌引起的鱼病,刚孵化鱼苗为皮肤溃烂、卵黄凝结,较大鱼苗则以皮肤溃疡为主,一龄鲑则以慢性症状为主,肌肉、颌、吻端可出现病灶,同时表现鳃充血或出血,严重时鱼体可出现贫血。对于柱状屈桡杆菌引起的鱼病,感染初期,可在鳍条顶端、吻端和鳃丝末端形成黄白色点状病灶,随着病情的发展,鳍条蛀烂,向基部溃烂,吻端溃烂变白,体表病灶皮肤溃烂、鳞片脱落,溃烂向真皮发展可产生较大的溃疡灶(严重时占体表面积20%~25%),鳃丝溃烂向根部发展,最终大部分鳃丝溃烂,可同时产生烂尾病;镜检可在鳃丝表面发现大量细长屈桡运动细菌。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病鱼外观症状可初步诊断。 2.显微镜诊断 取体表病灶或鳃丝封片,观察有无大量细长杆状屈桡或滑动运动细菌可初诊。对于嗜冷屈桡杆菌,发病鱼及发病水温是疾病诊断的重要判断要素。柱状屈桡杆菌可聚集一起形成柱状或草堆状菌团,菌团边缘可见大量作屈桡摆动的细杆菌。 3.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CA培养基(Cytophaga agar,Anacker & Ordal 1959) 胰蛋白胨0.05%,酵母粉0.05%,氯化钠0.02%,牛肉膏0.02%,琼脂粉0.9%,pH7.2~7.4。 TYE培养基 胰蛋白胨0.4%,酵母粉0.04%,MgSO4·7H2O 0.05%,CaCl2·H2O 0.05%,pH7.2。 屈桡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生长后可以得到淡黄色或淡棕色菌落,其中嗜冷菌为淡棕色菌落,菌落边缘较薄且不规则,柱状菌落可出现假树根状边缘。其特点还有:①菌体细长(0.5微米×2~7微米);②菌落表面加上20%KOH可使菌落变为橙色或棕黄色;③在TSA或脑心浸液培养基生长缓慢或不生长。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主要预防措施有:①保持合理放养密度,发病季节尽量避免捕捞转运鱼,避免鱼体受伤;②保持水质清洁;③定期使用生石灰、高锰酸钾和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④流行期间尽量保持较低水温,对预防本病较为重要。 2.药物治疗 发病后可用以下措施控制疾病:①1~2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浴1小时,或0.5%硫酸铜浸浴1~2分钟,或2%~2.5%食盐水浸浴5~10分钟;②土霉素拌饲料口服,每千克鱼每天用量为50~100毫克,或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嘧啶220毫克,连续投喂10天;③用土霉素或金霉素26~60毫克/升浸浴1小时。 二、鲑鳟鱼类弧菌病 [病原] 弧菌属细菌是海水养殖鲑科鱼类的主要致病细菌,分类上属弧菌科弧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极生单鞭毛、运动性的短杆菌,氧化酶、触酶阳性,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通常需要氯化钠生长。弧菌属细菌的G+C摩尔百分含量为38~51。可引起鲑科鱼类致病的弧菌主要有三种:鳗弧菌(Vibrio anguillum)、奥得利弧菌(V.ordalii)和杀鲑弧菌(V.salmonicida,Egidius等,1986)。其中鳗弧菌是首个分离的弧菌。 鳗弧菌菌体直或稍弯,两端圆形,单个或2个相连,没有荚膜,不抗酸,通常为极端单鞭毛,也有丛毛菌,能运动,菌体大小为0.5~0.7微米×1~1.5微米。在弧菌培养平板上,菌落圆形,凸起,淡黄褐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β-溶血,有机化能营养菌。产生毒素,据Umbrei和Tripp(1978)报道,鳗弧菌产生的毒素,虽然成分尚不清楚,由于加热后毒性不变,所以认为是同细胞壁有关的物质。生长温度5~43℃,适宜温度13~37℃,pH6~9的范围内可生长,在含0~5%氯化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但是在无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不良,在6%的氯化钠中不生长。 鳗弧菌血清型较多,对于引起鲑科鱼病害的鳗弧菌,日本学者至今共发现了6个血清型。奥得利弧菌原属于鳗弧菌,DNA/DNA杂交的基础上,认为与鳗弧菌分属于两个种。但两者的发病症状无显著区别,通常危害程度要低于鳗弧菌,急性暴发性感染较少。杀鲑弧菌目前共发现两个血清型,该菌除鲑科鱼类外还可在其他海水鱼类中发现,这两个种对于鲑科鱼类的毒力要明显强于其他鱼类,应当为鲑科鱼类的病原。 对弧菌的保护性抗原研究得较为清楚,鳗弧菌和奥得利弧菌的保护性抗原为热稳定的LPS,分子量为100×103,可耐受种种萃取处理。另外,外膜蛋白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分子量为40×103。杀鲑弧菌的保护性抗原称CS-PI抗原,为细胞表面的多肽,分子量为40×103,可形成分子量为300×103~700×103的寡聚体。 [流行病学] 本病为世界性流行病,从孵化后数月至一龄鱼均易感染,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成鱼及亲鱼感染率及死亡率较低,但病情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本病发生于水温相对较高季节,低水温时(低于16℃)较少发病或流行,但杀鲑弧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于低水温季节,称为冷水性弧菌病,主要感染大西洋鲑,在挪威称为Hitra病。弧菌除可感染几乎所有的鲑科鱼类外,在海水鱼中普遍流行。鳗弧菌还可感染大多数淡水养殖品种,引起暴发性死亡。 通常弧菌的感染途径有通过饵料的感染及皮肤受创伤鳞片脱落产生感染两种,其中通过饲料的感染可能更多地发生于后肠。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鱼发生弧菌病后,可出现鱼类突发性食欲下降,急性时可未出现症状而出现大量的死亡,濒死鱼体色发黑,没有症状发生大量死亡。常见症状有:鳃发白、鳍基充血、发红或肿胀、肛门红肿和直肠下垂,腹壁出血,鳃盖和背部可出现出血或溃疡;腹腔积水、鳔出血、脾脏肿大和肾脏似液化状。病情严重时肌肉溃烂,其溃烂灶深度较结疖病深,通常由起始时红点发展成隆起病灶,呈圆形向周围发展,形成大块皮肤的溃疡,并向肌肉深层发展引起穿孔等。隆起病灶破裂后流出血脓状组织坏死物。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通过鱼体表面的症状、发病鱼及发病季节,可作出初步诊断。如结合显微镜检查病灶中有无快速运动的菌体可进一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通过采用TCBS培养基选择性培养方法获得细菌,通过生化性状基本可鉴定弧菌。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①保持合理放养密度,减少操作和运输等对鱼体的损伤;②疾病初发时,应尽快隔离发病池,切断皮肤、口等传播途径。 2.应用疫苗预防疾病 弧菌疫苗是所有鱼类疫苗中最为成功的一种,目前针对鲑科鱼类的弧菌疫苗已经问世,主要使用的疫苗剂型有注射、口服、浸浴、喷雾预防,均有一定的效果。挪威目前已经有注册的鳗弧菌+杀鲑弧菌疫苗。Steine NO(2001)免疫后的大西洋鲑体内存在抗LPS抗体,未免疫的鱼和刚免疫的鱼血清中抗体水平很低;2龄鲑即使是在低温下,首次和二次免疫后的LPS抗体能维持6个月的高水平。 3.药物治疗 (1)病鱼可将强力霉素或喹酸混入饲料投喂,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量为2~5克,每日1次,连续6天。 (2)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土霉素5克,每天1次,连续5~7天。 (3)每100千克鱼每天用磺胺甲氧嘧啶(SMM)20克,每天1次,连续3~7天。 (4)内服药物同时,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每天1次,泼洒2~3次。 三、鲑鳟鱼疖疮病 [病原] 本病的病原菌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为Emmerich & Weibel(1894)在德国发现,1953年归入气单胞菌属中。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大小1.0微米×1.7~2.0微米,无鞭毛,无动力,这是本菌与其他气单胞菌成员的重要区别,可在5~35℃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2~25℃。在营养琼脂上经22℃培养48小时可形成圆形、透明的小菌落,典型菌株在TSA培养基上培养3~6天后可产生水溶性棕色色素,厌氧培养下不产色素,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典型的β-溶血,G+C摩尔百分含量为55.1%~57.4%。 目前灭鲑气单胞菌有四个亚种: (1)灭鲑气单胞菌灭鲑亚种(A.salmonicida ssp.salmonicida),是最早从虹鳟中分离鉴定的亚种,可产生棕色色素,发酵葡萄糖产气。 (2)无色亚种(A.salmonicida ssp.achromogenes),从河鳟分离,菌落无色,但菌落周围琼脂可呈淡褐色,发酵葡萄糖不产气。 (3)日本鲑亚种(A.salmonicida ssp.masoucida),从马苏大麻哈鱼分离,菌落无色,也不产生色素,不发酵葡萄糖。 (4)灭鲑气单胞菌新亚种(A.salmonicida ssp.nova),分离自鲤鱼红皮炎,不产生色素,需要氧化血红素为其生长因子,对氨苄青霉素有抵抗力(灭鲑亚种对青霉素敏感)。习惯上将灭鲑亚种称为典型灭鲑气单胞菌,而其他3个亚种则为非典型亚种,所有的灭鲑气单胞菌未显示血清学的差异。 本菌的主要致病因子为A蛋白,为分布在菌体外的一种蛋白,分子量50×103;此外,菌体分泌到细胞外的致病因子在菌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胞外致病因子习惯上称为胞外产物(ECP),具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和蛋白酶活性。这些致病因子也是细菌重要的保护抗原。 本菌为严格的寄生菌,仅对鱼类致病,主要通过病鱼或带菌鱼与健康鱼的接触传染,在水体只能短期存活,在疖疮病流行水域也不易检出该菌。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1.最急性型 主要发生于鱼苗,发病鱼体表发黑,通常不表现出其他症状就死亡。解剖可见内脏有出血性病变。 2.急性型 又称为败血型,可出现在各龄鱼中。疾病初发时,鱼出现厌食,2~3天内死亡,可出现皮肤、鳃、肌肉及鳍出血,内脏出血等,以肝出血最为显著,肝表面可出现淤血、脾肿大,前肾出血且变软。由于作为造血器官的前肾受损,病鱼的血细胞压积显著下降,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量也降低。 3.亚急性型 为典型的疖疮病症状,感染鱼龄与急性型基本相同,但表现为渐进式死亡,同时可见皮肤病灶,即出现典型的疖疮。疾病早期先在脊背及身体两侧出现肿块,由肌肉出血坏死引起,肿块破后可流出含有病菌的脓汁,成为开放性溃疡,溃疡周边淡白色坏死圈,还可伴随霉菌感染。有些鱼表现为以肠炎为主的肠型疖疮病,肠道严重充血,肛门外突、出血。亚急性型病鱼一般要出现疖疮症状后才开始死亡。 4.慢性型 与亚急性症状相似,但不大量死亡,可病愈康复,特别是皮肤溃疡可愈合。 5.隐性感染 无任何可见症状,但处于病原菌携带状态,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鲑科鱼类,至少有16种鲑鳟鱼对本病易感,可发生于淡水与海水养殖鲑科鱼类,较为敏感的有虹鳟、河鳟和马苏大麻哈鱼等,通常细鳞大麻哈鱼和大麻哈鱼对本病敏感性较高,死亡率也较高,虹鳟对本病抵抗力较强。此外,病原菌也可感染鲤鱼、金鱼等鲤科鱼类以及科、七鳃鳗科等鱼类。本病危害地区有欧洲、美洲、亚洲及非洲部分地区,是世界性的重要鱼类疾病。 本病流行水温16℃左右,疾病暴发一般为6月水温上升时开始,可持续到秋季。水温达15℃以上、溶氧不足和水质污染等环境条件恶化时,就可能暴发本病。一般认为病原体经过鳃或口感染,病鱼溃疡处释放出大量病原菌,健康鱼接触后即被感染。此外,病愈鱼和隐性感染鱼是重要的病原体携带者,病原菌可存在于鲑科鱼类内脏、肠道、卵巢和精巢,也可通过亲鱼受精卵传染疾病。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发病鱼及外部症状作出初步诊断。但外部症状有时易与弧菌病混淆,可取病灶涂片后镜检,本病细菌为无运动性短杆菌,可以区别。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无菌操作取病鱼的肾接种于TSA培养基上,20~25℃培养48小时,通过菌落特征、菌体形态及生化特性鉴定是否有灭鲑气单胞菌,可确诊。对于隐性感染鱼可从肠取样分离。 3.血清学诊断 国外对于本病研究较为系统,已有标准的诊断血清用于快速诊断,可采用免疫荧光、免疫酶等方法进行诊断。我国目前尚无相关研究开展。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①保持水质清洁,加强对池塘和用具的严格消毒;②对鱼卵可采用PVP碘消毒,用量为50毫克/升有效碘,浸洗鱼卵15分钟;③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④当年鱼不要与2龄以上成鱼混养。 2.应用疫苗预防 本病疫苗在国外已经商品化,挪威、日本、美国等国均已有注册的疫苗,效果也较为稳定。 3.药物治疗 (1)用磺胺甲氧嘧啶拌饲料口服,每千克鱼每天用量为0.22克,连续投喂3~7天。 (2)强力霉素或氟苯尼考,每千克鱼每天用量为50~70毫克,拌料口服,连续5~6天。 (3)每千克鱼每天用喹酸5~10毫克,连续投喂5~7天,或每千克鱼每天用萘啶酸20毫克,连喂7天。 四、细菌性肾病 [病原] 本病曾称为棒杆菌肾脏病(Corynebacterial kidney disease),目前称为细菌性肾病(简称BKD),病原菌是鲑肾杆菌(Renibacterium salmoninarum),为肾杆菌属(Renibacterium),该属仅鲑肾杆菌一个种,早期文献称为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大小为0.3~1.0微米×1.0~1.5微米,无动力,多为两个菌体相连。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生长温度5~22℃,最适温度15~18℃,25℃不生长。该菌生长营养要求较高,培养基须加血清后才能生长,常用MH培养基加牛血清、半胱氨酸等,15~18℃下培养1个月才形成白色至淡黄色微小菌落。 用抗血清对不同的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发现血清型相同,但应用单抗可发现型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源于分子量为57×103表面蛋白的差别,该蛋白也是细菌主要的表面蛋白,对热稳定,可在病鱼组织中检测到,并可在细菌培养过程中释放到上清液中,与菌株的毒力和自凝集有关。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本病为典型的慢性病,从无症状发展到典型症状有时可长达数年,疾病初起时鱼食欲减退,体色变浅,皮肤出现出血点并发展成溃疡病灶,常伴有烂尾烂鳍及鳞片脱落现象,有时肌肉中可见结节,结节破裂后可释放病原菌至养殖水环境后感染健康鱼。发病后主要外部症状为体色发黑、贫血、腹部膨大、眼球突出、眼球周围出血、体表溃疡等;解剖可见肝、肾、心、脾等产生2~3厘米灰白色结节,结节状病灶还可导致内脏器官贫血、水肿等,轻症鱼肾仅数个2~3毫米的分散白点,重症鱼则白斑为3~5毫米,可几个白斑聚集形成膨大病灶,整个肾脏都变为暗红色,肥大、无弹性。病理切片发现白点或白斑内部已出现组织坏死,内有较多细胞碎片、巨噬细胞、游走细胞和菌体等,周围组织出现肉芽肿状炎症,取病变涂片染色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小杆菌;病鱼出现严重的造血器官病变,红细胞比容和血清蛋白量显著下降,仅为健康鱼30%~50%。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流行于欧洲、北美及日本养殖鲑鳟鱼类,在我国的鳟养殖中本病不常见。其发病水温为7~18℃,18℃以上发病率降低。水温12℃对虹鳟的感染试验(感染剂量107CFU/毫升)发现,累积死亡率为20%~52%。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亲鱼卵、精子垂直传播及环境致病菌的经口传播。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病鱼外表及解剖症状可初步作出诊断。 2.显微镜诊断 取病鱼肾涂片,革兰氏染色,如有革兰氏阳性双杆菌可基本确诊。也可根据病鱼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诊断,但比较费时。 3.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可确诊本病,但本菌生长较慢,耗时极长。 4.血清学诊断 可采用抗血清与菌株的沉淀反应或免疫荧光法快速诊断疾病。刘荭等(2002)用Nested-PCR直接检测组织中鲑鱼类肾杆菌的存在。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维持良好的养殖水质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2)鱼卵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来源,需用消毒剂浸洗。 (3)及时销毁病鱼,以防再次传染。 2.药物治疗 本病潜伏期长,出现症状时已为疾病后期,无好的治疗手段,可采用氯氨T10毫克/升浸浴24小时后换水,并用卡那霉素、青霉素G、利福平、磺胺类药物浸浴和内服,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是停止用药后仍可复发。 五、诺卡氏菌病 [病原] 诺卡氏菌(Nocardia)为一类能形成分支状纤细菌丝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无运动性,有弱抗酸性(1%盐酸酒精延长脱色时间为抗酸阴性),专性需氧,本属目前已经发现了近20个种,部分是人和动物的致病菌。对鲑鳟鱼类致病的主要为星形诺卡氏菌(N.asteroides)、杀鲑诺卡氏菌(N.salmonicida),以星形诺卡氏菌较为常见。该菌最适温度为25~28℃,盐浓度0~4.5%,pH5.8~8.5,最适为pH6.5~7。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本病可分为躯干结节型和鳃结节型。躯干结节型主要为躯干皮下脂肪组织及肌肉发生溃疡,形成外形不规则的白色隆起和疖疮,疖疮内含有白色略带红色的脓汁,心、脾、肾、鳔等处也可出现白色结节;鳃结节主要是在鳃丝基部形成乳白色大结节,影响鳃循环,鳃丝呈苍白色。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季节为7月到次年2月,主要为9~10月。日本、美国均发现了本病,可危害1~2年以上的成鱼,病原菌可通过鱼体表面创伤感染健康鱼。该菌可存在于淡水及土壤中,通过环境及病鱼携带病原体,再感染其他健康鱼。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外观和解剖症状可初步诊断疾病。 2.显微镜诊断 从脓疡处取少量脓汁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后,如发现丝状的抗酸菌,基本可确诊。 3.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该菌可用脑心浸液或TSA培养基分离,25℃培养4~5天后,星形诺卡氏菌可形成表面粗糙、不规则的黄棕色菌落,可确诊疾病。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避免放养密度过高,投饵过多和鱼体受伤。 2.药物治疗 (1)投喂链霉素等抗生素,连续投喂20天以上。 (2)用磺胺二甲基异唑按每天2~5克,连续投喂21天。 [诊疗注意事项] 诺卡氏菌与分支杆菌的区别:本菌可形成丝状菌丝体,而分支杆菌则无,可以区别。 六、鲑鳟鱼肠型红嘴病 [病原] 本病又名红嘴病或鲑鳟鱼血点病,其病原是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为虹鳟及其他精养池鲑科鱼类的主要疾病,最早发现于1950年。鲁氏耶尔森氏菌分类上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的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周生鞭毛,氧化酶阴性,发酵型,在TS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2~25℃,37℃培养可使菌株不产生鞭毛。该菌的生化性状与同科的沙雷氏菌较为接近,但耶尔森氏菌G+C摩尔百分含量为46%~50%,而沙雷氏菌的G+C摩尔百分含量为52%~60%。 对该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进行了研究,早期基于全菌抗血清与菌体凝集的血清分型发现了8个不同的型,为Ⅰ、Ⅰ′、Ⅱ-A、Ⅱ-B、Ⅲ、Ⅳ、Ⅴ、Ⅵ,其中Ⅰ血清型(最早分离的菌株)占50%以上,为优势血清型。Flett(1989)通过对菌株LPS电泳分型,将159株鲁氏耶尔森氏菌株按O抗原的不同鉴定为6个不同的血清型,其中O1为绝对优势血清型,占分离菌株的69.1%(110株),此外,还发现了无法按LPS电泳分型的菌株,其LPS谱带仅1~2条,类似于肠道细菌的R型突变株。该菌的毒力与血清型无直接联系,毒力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可出现运动迟缓、体色发黑等症状,由于皮下出血导致嘴及咽喉发红,表现为口腔、鳃盖及鳍基发红或溃烂,红嘴病即由此得名。此外,还可出现眼球外突、活动迟缓、食欲下降或绝食,解剖可见肌肉、体内脂肪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积黄色液体,肾脏及脾脏微肿。部分病鱼不出现红嘴症状,而出现败血症的特征,有关学者建议应称为耶尔森氏菌病(Yersiniosis)或耶尔森氏菌败血症(Yersinia septicaemia)。小于5厘米的鱼,通常尚未出现临床症状即出现大量死亡,死亡率可达10%~60%。 病理学研究发现,病鱼的红细胞压积仅为正常鱼的50%,且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量等均大大下降。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在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法国等鲑鳟养殖地区流行,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主要危害体长为7.5厘米以下鱼体,7.5厘米以上鱼较少发病,流行水温为15~18℃,10℃以下发病率低,体内脂肪含量多以及受应激的鱼易发病,死亡率一般为20%~35%。 可感染所有的鲑科鱼类和其他鱼类,慢性症状死亡率不高,水质恶化或鱼体应激或操作受伤等条件下可发生严重死亡。由于慢性感染较易转变成隐性感染,因此本病隐性带菌鱼出现率较高,可在鲑鳟鱼养殖中经常出现。除带菌的鲑鳟鱼类外,金鱼、其他冷水性观赏鱼类也可成为病原携带者,此外,病原菌还可在养殖水体中存活数月并可通过鸟类、哺乳动物及人类的粪便传播。 我国对本病未见公开报道,但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在湖南、湖北等地的鲢鳙鱼中分离到鲁氏耶尔森氏菌的菌株。但近年来,该菌较少分离到,其与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关系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发病鱼、发病季节及症状作出初步的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采用TSA培养基从典型症状鱼体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定,可确诊。 3.血清学方法诊断 采用标准抗血清进行血清凝集、免疫荧光等诊断,可以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防止水中有机物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发病季节,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复方新诺明投喂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2.应用疫苗预防疾病 耶尔森氏菌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水产疫苗之一,主要为灭活的全菌苗,该疫苗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准进行商品性生产,常用的疫苗有口服、浸泡、喷雾、注射等不同的剂型,由于鱼苗发病较多,通常3克以上鱼即可进行免疫,无病原菌水域养殖15天后放养天然水域。免疫期可维持8~12周,如水体存在低度感染,免疫期可长达1年。在鲑鳟鱼养殖中,本疫苗常与鳗弧菌、灭鲑气单胞菌等组成三联疫苗。 3.药物治疗 发病后可用以下方法治疗: (1)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甲嘧啶200毫克,连续投喂3天,再用50毫克土霉素连续投喂3天。 (2)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嘧啶与甲氧苄氨嘧啶(4∶1)以1毫克,连续投喂14天。 [诊疗注意事项] 本病与疖疮病相似而易于混淆。口部发红是主要的特征性症状,此外病原菌为运动性菌株,也可与疖疮病相区别。需要注意有些病鱼不出现红嘴症状。 七、鳜鱼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 陈昌福等(1995)报道了翘嘴鳜烂鳃病分离到的柱状噬纤维细菌,并通过感染试验和免疫荧光法表明对于鳜鱼致病菌中的重要作用,分离株可通过浸泡和注射健康鱼复制出烂鳃病。另有黄文芳(1999)报道了由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引起鳜鱼烂鳃病。由此可以确立屈桡杆菌有关的细菌是引起鳜鱼烂鳃病的病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鱼可出现鳃黏液增多,鳃丝肿胀、出血等症状,病情严重时,鳃丝上附有污泥,鳃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也伴有充血发炎的现象。症状与屈桡杆菌对其他鱼类的疾病大体相似。 李海燕等(2000)对患病鳜进行了病理组织超微观察,发现发病鱼除出现以鳃组织病变较为明显外,还可发生大面积的细胞坏死;此外,还发现肝、肾组织和细胞均发生病变,出现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解体,表明该菌对鱼体的感染为全身性。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季节为4~11月,水温15~30℃,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导致病鱼死亡时间也越短。鱼种至成鱼阶段均可受到本病的危害,患病鳜的死亡率,严重时可达90%以上。带菌鱼、污染水体和底泥是主要的传染源。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病鱼外表症状,特别是鳃丝肿胀、黏液增多、鳃丝末端腐烂缺损并附有污泥、软骨外露等,可初步诊断。 2.显微镜诊断 取少量病变鳃丝压片镜检,如见大量细长、滑行或屈桡运动杆菌,聚集成柱状,可基本确诊疾病。 3.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挑取病灶及鳃丝部位进行细菌分离,严重的病鱼也可从内脏分离到病原菌。用于屈桡杆菌选择性分离的常用培养基是CA培养基和TYE培养基。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鱼种下塘前用浓度10毫克/升漂白粉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30分钟。 (2)保持优良水质,增强鱼体抵抗力。 (3)发病季节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2次。 2.药物治疗 (1)30%有效氯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使水中终浓度达到1~1.2毫克/升。 (2)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使药物浓度为0.4~0.5毫克/升。 (3)用五倍子泼洒,浓度2~4毫克/升。 (4)大黄以氨水浸泡过夜后全池泼洒,使池水大黄浓度为2.5~4毫克/升。 八、淡水白鲳白皮病 [病原] 本病又名白尾病,其病原为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ter columnaris),为鱼类烂鳃病同种细菌,早期曾称为鱼害黏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本病通常由于环境不良、养殖密度过高及鱼运输、放养、捕捞等造成机械创伤后导致病原菌侵入引起。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白鲳鱼苗、鱼种,主要流行季节为6~8月,病程仅2~3天,死亡率可达30%左右。同池鲢鳙、草、青鱼也可发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后鱼游动缓慢、平衡失调、不摄食,可在水中打转或头部向下,鱼体与水面垂直,作挣扎游动,病鱼体表发白,特别是背鳍下方、腹鳍、尾柄等后半部鱼体发白,鳞片易脱落。一般出现症状后不久即可死亡。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病鱼背鳍基部及鱼体后半部体表发白、结合有无机械损伤等可初步诊断,可取发白处样品涂片或压片镜检,如有滑行运动或划桨状运动细菌可初步确诊。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无菌取病灶,在TYA等选择性培养基上划线,分离到病原菌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注意采取以下措施以预防疾病:①鱼种放养前应彻底清塘消毒;②鱼捕捞、运输、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体表有寄生虫及时杀灭。 2.药物治疗 ①漂白粉1毫克/升全池泼洒,1天一次,连用3天;②红霉素0.3毫克/升全池泼洒,1天一次,连用2天。 九、鲇科鱼类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 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的种类,属肠杆菌科,危害鲇科鱼类的有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鲇鱼爱德华氏菌(E.ictaluri)。爱德华氏菌为小直杆菌,菌体大小约1微米×2~3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靠周生鞭毛运动(但鲇鱼爱德华氏菌在25℃时有动力,在37℃时无动力)。除鲇鱼爱德华氏菌外,其他种最适生长温度为37℃。发酵D-葡萄糖及其他一些碳水化合物产酸并可观察到产气,但与肠杆菌科中大多数其他种类相比其活性差得多;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V-P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阴性,赖氨酸及鸟氨酸脱羧酶阳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发酵麦芽糖和D-甘露糖。在普遍营养琼脂上28℃培养24小时,菌落特征呈圆形光滑、透明或半透明、边缘整齐、无色或灰白色、直径多在0.5毫米左右。 [流行病学] 主要危害斑点叉尾、黄颡、长吻和革胡子鲇等。本病于1976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的河中首次发现。发病水温为18~28℃,多见于春秋季节,夏季和冬季偶见发生。此外,本菌还可感染北美鱼(Ameiurus catus)、黄(A.natalis),黑(A.melas)和云斑(I.nebulosis)等,甚至有报道泰国从蟾胡鲇(Clarias batrachus)和几种观赏鱼中分离到鱼爱德华氏菌,有试验表明,该菌对鲑鳟鱼也易感,但不同于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放养密度过高、溶氧低,有机质沉积,底泥过多、饲养设施不适均可诱发本病,导致患病大量死亡。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1)头穿孔型 病原最初感染鱼鼻根的嗅觉囊,然后侵入脑组织形成肉芽肿性炎症,鱼行为受到极大影响,可出现交替性倦怠和不规则游泳。后期表现为典型的“头穿孔”病例,头背颅侧部烂得很深、一直暴露出脑部。但头穿孔型多为慢性。 (2)肠型急性败血症型 病原菌穿过肠黏膜,引起全身感染。该型病鱼在嘴周围、喉咙和鳍的基部出现皮肤淤斑、出血及多个直径2毫米的出血性突起和皮肤损伤,以后发展为溃疡。病鱼还出现贫血、眼球突出、鳃丝混浊肿大等症状,解剖病鱼可见脂肪组织、肝、肠、肌肉和体腔壁有紫斑样出血,肾、肝和脾脏肿大,脾呈深红色,肝胰组织有白色坏死灶,出现出血性肠炎、全身性水肿和腹水。疾病后期,鱼可出现“吊水”症状,即头朝水面,尾下垂,受到刺激时,即作螺旋状快速翻转或不规划游动,这是濒死征兆。组织和肌肉都发生感染,并伴有弥散性的肉芽肿。 黄颡发病初期病鱼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废绝。病鱼出现头朝上尾朝下,悬垂于水中的特殊姿势,有时呈螺旋状游动,最后沉入水底死亡。病鱼腹部膨大,鳍条基部、下颌、鳃盖、腹部可见到细小的充血、出血斑,肛门及生殖孔充血、出血、外突。腹腔肿大,内有大量含血液体,肝肿大,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肾脾肿大充血,颜色灰黑。肠道充血、发炎,腔内充满气体和浅黄色水样液体。后期病鱼头顶部充血、出血、发红,在颅骨上方形成出血性溃疡带,严重时头顶穿孔,颅骨裂开(图3-11),甚至露出脑组织,又称本病为“红头病”。 图3-11 鲇科鱼类爱德华氏菌病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病鱼种类、外观症状及流行病学可初步作出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无菌取刚死或濒死鱼脑、肾,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脑心浸液(BHI)琼脂或营养琼脂(如严重污染标本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28~30℃培养36~48小时,挑取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如发现爱德华氏菌可确诊。 3.血清学诊断 本菌种内不同来源菌株间有较好的同源性,与迟缓爱德华氏菌无交叉反应。目前国外已有本病诊断血清供应,可通过玻片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技术和ELISA技术来诊断疾病。其中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法可不必培养病原,直接取样品涂片即可用于诊断,快速准确,易用性好。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可采用以下预防措施:①清除鱼塘淤泥、彻底消毒,采取控制放养密度、防止鱼体受伤等措施,消除各种发病诱因;②发病季节,定期用强氯精或漂白粉全池泼洒。 2.疫苗的应用 本病的商品化疫苗于1991年在美国获得注册,但未能大规模应用,主要制约因素是鱼体免疫应答水平一般,即使采用减毒疫苗免疫,也仅对3周以上的鱼才可诱导出免疫应答。 3.药物治疗 疾病发生后可用以下方法治疗:①用高锰酸钾2~3毫克/升全池泼洒,也可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②可用增效磺胺或土霉素拌饵投喂,连续投喂10~14天。 十、鲇鱼肠炎病 [病原] 本病又称为鲇鱼腹水病或鲇鱼出血性败血症,病原为运动性气单胞菌,主要发生于鱼苗阶段,可感染革胡子鲇、胡子鲇、野生鲇等,不同来源鱼分离的气单胞菌略有不同。黄伟坚等(2000)从野生胡子鲇鱼苗中分离到14株致病菌,其中12株为豚鼠气单胞菌;韦友传等(2002)从15克左右的胡子鲇败血症病例中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早期对于本病的报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现按新的细菌分类系统已称为豚鼠气单胞菌。 [流行病学] 本病可感染鲇属各种鲇鱼,已经报道的有革胡子鲇、胡子鲇、野生鲇等品种,本病主要发生在鱼种期,发病季节一般是7~8月,为鲇鱼的摄食旺季,疾病出现后常造成大量死亡。一般认为致病菌株为条件致病菌,疾病发生与环境条件的突变有关,改变饲料或投饲量、饲料变质、气候突然变化、水质恶化、气压过低、过高的养殖密度等,均可能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通常鱼体变黑,离群独游,腹部膨大、两侧红斑,蛀鳍、肛门红肿外突等症状,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剖检可见腹腔积水,肠道充血发炎,以后肠较为严重,可出现肠黏膜脱落,部分鱼还出现肝肿大,有少量出血点;脾、肾肿胀充血等症状。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病鱼腹部膨大、腹水、肠道炎症可作出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无菌取病鱼肝、肾等在TSA或R-S培养基上划线,分离气单胞菌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消除发病诱因。如坚持“四定”投饵;经常调控水质,保证池水清新;避免突然改变饲料,需改变时应适量搭配,逐渐过渡。 (2)定期用漂白粉1毫克/升或生石灰30~40毫克/升化浆全池泼洒。 2.药物治疗 (1)每100千克鱼用500克大蒜和250~500克食盐拌入饲料,连续投喂6天。 (2)用五倍子1.4~3毫克/升全池泼洒。 十一、鲇鱼黑体病 [病原] 本病又称鲇鱼吊头病(Erecting body disease of clarias),多年来对其病原一直未有明确结论,一般认为可由多种不同的细菌感染引起,本病的发生与养殖水质、饲料及鱼的体质情况有极大的关系,不同养殖环境下的疾病病原也不完全一致,造成了对本病病原判定的难度。李桂峰等(2001)从患吊头病胡子鲇的肝、肠和腹水中分离出病原菌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uoffii),通过浸泡和投喂法可感染健康胡子鲇,24小时左右可发病。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革胡子鲇,也可感染胡子鲇等鲇属鱼类,主要发生于5厘米以下的鱼苗,水泥池培育的鱼苗高发。疾病发生与水质变化、饲料变换等有关,另外投喂单一饲料、投饲时间不规则以及带病菌水注入饲养池都可引起发病。一旦发生,传染很快,可引起大量死亡。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鱼可出现鱼体消瘦、体色变黑等症状,吻部和头背有时可见白色绒毛状斑块,形似水霉,胸鳍内侧有一圈红色血斑,腹部充血,死亡率较高。病鱼濒死时或死后可垂直悬浮于水面,表现为头上尾下,且又出现白须等症状,故又称为吊头病或白体吊头病。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但本病病原菌还未有定论,病菌培养鉴定并非必需。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水质,可通过定期加注新水等方法改善水质。 (2)每半个月用生石灰(30克/米3)或漂白粉(1克/米3)全池泼洒消毒。 (3)合理投饲,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定质。 2.药物治疗 发病后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1)全池泼撒漂白粉(1克/米3),数小时后更换池水,再次施药。 (2)土霉素或氟哌酸制成药铒投喂,用量为每100千克饵料25克抗生素;可采用熟猪血块加1/5面粉揉匀后搓成小团,擀成薄饼,再切成面条状投喂。每天投喂3次,连续2天。 十二、大口鲇细菌性败血症 [病原] 本病又名暴发性流行病(Acutely epidemic disease)、出血病(Haemorrhagic disease)等,其病原李义等报道由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感染,但未得到其他学者支持,也有认为本病为条件致病菌,病原因地区而异。 [流行病学]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规格的大口鲇,鱼苗、鱼种更易感。本病传染性强,病程短,一旦发生,有极高的死亡率。一般以4~7月为流行季节。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可出现头部充血,眼球突出,眼眶充血,体表和鳍出血,吻端黏膜溃烂;鳃丝因贫血而色淡,黏液增多,末端腐烂,肛门红肿,剖检可见肠道充血发炎,胆囊肿大变色,胆汁变淡,腹腔内有淡黄色或血性腹水,肝、脾、肾肿大、出血。李义等(1998)研究了病鱼的组织病理,发现病鱼可出现全身性小血管损伤,内脏病变严重,其中以肝、脾、肾病较为明显,肝细胞可发生大量弥漫性坏死或解体,脾小体坏死、解体;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或坏死,此外,病鱼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鱼。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发病鱼及发病季节和外观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无菌挑取病鱼的肾、肝在TSA或R-S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病原菌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①放养鱼种前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②不引进病鱼或疫区鱼;③发病季节不要捕鱼,避免鱼体受伤造成继发感染。 2.药物治疗 ①漂白粉(1克/米3)或强氯精(0.3克/米3)全池泼洒;②用氟苯尼考或氟哌酸拌饵料投喂,每日1次,连投3~4天。 十三、大口鲇肠炎病 [病原] 本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据张锡林报道(1998),从病鱼肠道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可经过口服引发健康大口鲇的肠炎病,死亡率为100%。本病的发生通常与饵料的突然改变或腐败变质等有关。 [流行病学] 不同规格大口鲇均可发病,发病季节主要为夏秋两季,以4~7月较多见,本病可与烂鳃病或赤皮病并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疾病刚起时,病鱼沿池边独游,体色发黑,摄食下降或不摄食,臀鳍或各鳍鳍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腹部膨大,剖检主要症状是肠道局部充血、出血或坏死。张锡林(1998)研究了病鱼肠壁的病理变化,表明病鱼肠壁黏膜严重充血、水肿,以黏膜下层最为显著。肠黏膜上皮可发生坏死脱落、糜烂、出血、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外表症状特别是肠道病变作出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用TSA或R-S培养基无菌从病鱼的病变肠段、肝、肾等器官分离鉴定病原菌,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①定期消毒水体,改善水质,控制病原菌繁殖;②不投喂霉变腐败饵料。 2.药物治疗 常用治疗方法有:①以土霉素或氟哌酸拌饲投喂;②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泼洒。 十四、斑点叉尾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 本病又名出血性腐败病,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病原菌基本特点与引起淡水鱼类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菌株相似。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斑点叉尾及其他鱼,多发于春季和初夏,主要危害100克以上成鱼,鱼种也可发病,可发生于水库网箱、池塘等养殖鱼。暴雨后更易发病,有时会突然造成大批死亡,是养殖的重要细菌性疾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在水中呈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口腔、下颌明显充血,眼球突出;部分鱼鳍条上有出血点,体色变浅、变白,鳃丝多数充血、少数失血变浅,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腹部肿胀;体腔充满带血的液体,肾肿大变软,肝灰白、肿胀、出血,胆囊肿大,有的胆汁变成强红色,类似血水样,后肠及肛门常有出血,肠内充满大量淡黄色脓液或带血性黏液,肠壁充血。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情况等可作出初步诊断,也可用肝、肾或腹水涂片镜检,观察有无大量运动性杆菌,可进一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取病鱼肝、肾或腹水,于TSA或R-S上划线分离,如分离到气单胞菌可以确诊。有条件时可用标准血清对病原菌作出快速鉴定。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发病季节用漂白粉0.7克/米3定期全池泼洒,一般每隔一周左右泼洒1次。 2.药物治疗 发病后可用以下方法治疗:①用土霉素0.2克/米3全池泼洒;②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类药物0.2克拌饵投喂,或土霉素0.05~0.1克拌饵投喂,连喂5天,每千克药饵中添加维生素150~300毫克可增强疗效。 十五、斑点叉尾柱状病 [病原] 本病又名柱形病、烂鳃病、屈桡菌病等,其病原菌为柱状屈桡杆菌,其生物学特性与鲑科鱼类屈桡杆菌基本相似。该菌广泛存于自然环境,水质恶化、有机物含量升高等可使养殖池病原菌数量增加,成为重要的发病诱因。 [流行病学] 斑点叉尾是屈桡杆菌最易感的鱼类之一,不同规格鱼体均可感染发病,流行很快,出现病症后1~2天即可出现大批死亡,病原感染程度与水温、放养密度、鱼体机械损伤、水质恶化等密切相关,病原的潜伏期与鱼龄、抵抗力及外界因素有关。本病可全年发生,水温高于20℃时发病最高,春末、秋初为多发季节。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本病可感染不同的部位,从而表现出不同症状。感染最多的是鱼鳃、躯干特别是尾部,出现典型的烂鳃病、烂尾病等。一般症状为:发病初,病鱼头部、躯干部或鳍部出现灰白色或稍有充血的溃烂区域;病情加重时,病灶处皮肤完全烂掉,肌肉暴露,最后可发生败血症而死亡。此外,鱼鳍也是最易受感染的部位,出现蛀鳍,病原体可由此向全身扩散;感染鳃组织时,通常鳃丝末端首先出现褐色坏死,之后,逐步扩展至基部。病鱼常在水面缓慢游动,体色发黑,最后死亡。疾病后期,还可出现真菌继发感染,加剧病情。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典型的外观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2.显微镜诊断 取病变组织压片或涂片,镜检如发现滑行或屈桡运动细菌可基本确诊。 3.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无菌取病灶,在屈桡杆菌选择性培养基CA或TYE上划线分离病原菌,可确诊疾病。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养殖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加强营养和避免鱼体受伤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2.药物治疗 发病后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抗菌药全池泼洒,重症鱼可用注射抗生素后隔离养殖。 十六、乌鳢腐皮病 [病原] 本病又名细菌性溃疡病或溃疡综合征(UDS),其病原为运动性气单胞菌成员。该菌为条件致病菌,疾病发生与水质恶化、鱼体受伤或锚头鳋、鱼鲺等寄生虫感染有关。 [流行病学]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规格和性别的乌鳢和月鳢,同池鲇鱼也可发病,流行季节为4~8月,5~6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为10%~100%,死亡率可高达85%~100%。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鱼可出现体表出血点或鳞片脱落,随着病情发展,病灶部位皮肤溃烂,露出红色肌肉,溃烂面扩大,并出现出血或脓性物渗透,严重时背部肌肉腐烂直至露出骨骼和内脏,最后病鱼死亡(图3-12)。病理解剖,急性病例则无明显的内脏病变,慢性病例可出现肝、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胆汁呈墨绿色,脾脏紫红色,胃黏膜潮红,肾血管怒张。殷中琼等(1999)对乌鳢溃疡病进行了病理切片观察,表明病鱼肝脏颗粒变性、水疱变性、脂变,脾脏实质细胞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 图3-12 乌鳢腐皮病(唐绍林)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外表症状作出初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无菌取内脏病灶,于TSA或R-S上划线分离培养病原菌,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①合理建池,有良好进排水条件;②避免鱼体受伤,不从疫区购买或引进病鱼及带菌鱼;③保持良好水质,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水体。 2.药物治疗 本病最有效药物为氟哌酸、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每千克鱼每天可按10毫克拌饵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严重病鱼可采用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注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万~3万单位,同时用强氯精0.3克/米3全池泼洒消毒。 十七、乌鳢腹水病 [病原] 费氏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属肠杆菌科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周身鞭毛,可利用枸橼酸为唯一碳源而得名,可在SS琼脂或麦康凯琼脂上生长,G+C摩尔百分含量为50%~52%,该属细菌通常为人和动物小肠的正常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人类机体抵抗下降时可引起呼吸道、泌尿系统、腹膜炎、新生儿脑膜炎等多种继发感染疾病。从发病乌鳢肝、肾、腹水中分离的费氏枸橼酸细菌,可通过口服和浸浴健康乌鳢发生典型腹水病,表明本病原菌可经鱼体表伤口或肠道侵入乌鳢体内引起发病。 [流行病学] 本病可感染不同规格不同性别的乌鳢,发病季节为7~10月,8~9月为高峰期;本病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病可迅速传播,不同的养殖池发病率差异较大,2%~80%,严重时死亡率可高达100%。值得注意的是:同池的鲢、鳙不发病,表明病原菌对乌鳢的感染有特异性。一般认为,鱼体受伤、投喂变质饵料,水质恶化为本病诱因,鱼的皮肤和消化道可能是该菌的感染门户。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疾病初期,病鱼食欲下降,有时在水面窜游,体色变黑,随后病鱼在水面乱游,不摄食;眼球外突,竖鳞或局部鳞片脱落,并有点状出血;腹部膨大,皮下积水、肌肉水肿,肛门红肿。解剖可见大量清亮腹水,肝黄色,触之如泥状并有油腻感,肠道出血,局部坏死。部分急性死亡的病鱼无明显症状。根据舒新华等(1998)对乌鳢腹水病的病理学研究,发现患病鱼可出现严重肝脂肪变性、肾间质增生、心肌纤维松散、小肠黏膜下层水肿等病理变化。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疾病症状、流行特点及发病鱼种类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结合病鱼腹水及肝、肾涂片,观察有无大量运动性较强的杆菌(费氏枸橼酸杆菌有较强的运动性)。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无菌取病鱼腹水及肝、肾,在TSA琼脂、营养琼脂上划线培养分离病原菌,也可用SS琼脂或麦康凯琼脂作病原菌的选择性培养分离。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和鱼体受伤,避免投喂变质饵料。 2.药物治疗 ①每千克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60毫克或诺氟沙星10~20毫克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②卡那霉素肌肉注射,用量为每千克鱼2万~3万单位。③同时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第四节 海产鱼类细菌性疾病 一、弧菌病 [病原] 弧菌属对水生动物危害最为严重的种类有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哈维氏弧菌(V.harveyi)、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vulnificus)和拟态弧菌(V.mimicus)等,其中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创伤弧菌对人类具有致病性,可以导致人类发生严重的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和创伤感染或败血症。 本病的病原主要是鳗弧菌,主要形状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菌体大小为0.5~0.7微米×1~2微米,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圆形、边缘平滑、灰白色菌落;氧化酶、触酶阳性,对2,4-二氨基-6,7-二异丙基喋啶(O/129)敏感。培养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25℃左右,生长需氯化钠,范围0.5%~6%,最适盐分1%左右。溶藻弧菌甚至可耐7%~10%的氯化钠,适合生长pH6~10,最适pH8。弧菌可耐各种胆盐,许多弧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即按此原理设计而成,最常用的弧菌选择性培养基是TCBS培养基,可抑制多种杂菌,对弧菌有很强的选择培养能力。 Fulvio 1987年对从意大利病鱼中分离的9株和日本香鱼的4株鳗弧菌进行比较,结果只对日本的3个菌株的抗血清有弱的凝集反应。Makoto 1993年报道,从患病香鱼中分离的149个鳗弧菌菌株中115个属血清型A,34个属血清型C,血清型A中菌株对药物的抗性比例高于血清型C菌株,他建议鳗弧菌的疫苗应制成A型和C型的双价疫苗。 肠道白浊症是引起牙鲆仔鱼高死亡率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病原菌为弧菌的一种(Vibrio sp.)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稍弯,两端圆形,一端单鞭毛或多鞭毛,具运动性。主要症状为病鱼停止摄食,腹部膨大,肠道发白,消化道内存有大量饵料,随病情发展,鱼体变黑,消化道萎缩,腹部下陷。电镜观察表明,病原菌附在肠膜微绒毛,破坏微绒毛,加之细菌分泌毒素共同影响鱼的消化吸收,导致死亡。Ishmaru(1996)用分析DNA同源性的方法对本病原菌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认为是一新种,命名为Vibrio ichthyoeteri。 [流行病学] 本病是海水鱼类最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弧菌可感染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主要的海水感染品种有鲆鲽类、鲑鳟类、鲷类、鳗鲡、鱼等,也包括养殖和野生鱼,或运输途中均可发生弧菌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温带和亚寒带都可发生。本病发生季节和水温对于各种鱼类有所不同,在我国,大多数弧菌病出现在5~10月,鱼主要为5~7月上旬及9~10月水温19~24℃,真鲷发病季节为6~9月水温25℃左右,以及11~3月水温15℃左;鲑鳟鱼类和大菱鲆出现在水温10~16℃;鲆科、鲽科和鳗科鱼类15~16℃以上。 弧菌同时是海水中的常见细菌,在海水和底泥中广泛分布,还是健康鱼类体表、消化道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许多时候被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在条件适宜时就成为致病菌。通常诱发弧菌感染的原因有多种,如捕捞、运输、选择等操作造成的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水质恶化等环境因素导致的鱼体抵抗力下降,寄生虫感染或敌害生物造成的体表损伤,病毒或其他细菌感染引发的继发感染,赤潮及水污染引起鱼体中毒,变质饲料和不新鲜的饵料鱼,海浪及潮汛造成的损伤等。 鳗弧菌的感染途径主要为损伤的皮肤及口。Olsson等1996年对大菱鲆感染机制的研究,表明肠道是鳗弧菌的入口。该作者1998年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鳗弧菌被大菱鲆口服后在其肠内能持久存活,在粪便中能繁殖,但大菱鲆粪便中有颉颃性的细菌Carnobacterium与鳗弧菌共处时,会抑制鳗弧菌生长。Otoole 1996年用转位子的导入作出的非运动性变异株研究了鳗弧菌的病原性,结果腹腔注射非运动性变异株显示和野生株同等毒力,浸渍攻击则毒力为1/500,认为其感染与鞭毛运动的游走性有关。 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养殖的尖吻鲈的弧菌病是由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s)引起的。Kraxberger-beatty(1990)的实验证实,哈氏弧菌为鲑鱼的条件致病菌。Saeed 1995年对引起科威特的居氏鲷(Acanthopagrus cuvieri)和巨石斑鱼(Epinephekus tauvina)死亡的弧菌病病原菌的鉴定认为由哈氏弧菌引起,并且认为居氏鲷比巨石斑鱼更易受感染。我国吴后波1997年报道引起网箱养殖的高体(Seriola dumerili)弧菌病的病原菌为哈氏弧菌。王国良等对引起浙江沿海网箱养殖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皮肤发生溃疡的病原菌研究认为,也是由哈氏弧菌引起的。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弧菌病症状及病理变化因患病鱼种类、鱼龄不同而有差异,共同的症状有:初发病时体表部分退色,继而出现出血变红、鳞片脱落、溃疡等(图3-13);鳍条及鳍基充血发红;肛门红肿;眼球突出、出血;肌肉弥散性或点状出血;严重的肠道炎症、充血或出血,肠黏膜组织腐烂脱落,形成黄色或黄红色黏液;肝脏、肾脏和脾脏出血或淤血,甚至坏死。特征性的症状有:牙鲆仔鱼肠道白浊,牙鲆、真鲷、黑鲷的腹部膨胀,弧菌病真鲷有鳃贫血、腹水等症状。 图3-13 大黄鱼弧菌病(唐绍林) 患病鱼鲽常可出现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血细胞比容降低等贫血症状。但鳗鲡进行弧菌的实验感染时发现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显著,红细胞变化并不显著。鲑科鱼类、香鱼及稚鱼期发生的弧菌病,有时症状还未表现即已出现大批死亡。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一般根据发病鱼种类、体表症状,结合养殖品种的常见疾病可初步作出诊断,另外可从体表溃疡处或内脏病变组织中刮取少量组织涂片镜检,如见到剧烈运动(穿梭运动)的菌体可判断由弧菌引起。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通常从病鱼内脏无菌取样,用TCBS培养基或MB2116培养基划线分离弧菌。弧菌在TCBS上可形成黄色或绿色菌落。弧菌种的鉴定一般利用生化性状,常用的弧菌鉴定的生化反应试剂有API-20E等,目前还有国产的一些细菌生化鉴定条件,用于弧菌鉴定结果较为稳定。近年来,较多地采用16s rDNA的分子鉴定。 3.血清学诊断 对于已知的疾病,可采用标准抗血清进行菌体凝集反应确诊疾病。由于弧菌血清型众多,血清凝集试验存在较大的漏检可能。也可采用对于弧菌的特征性毒素抗体用于弧菌病的诊断。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①鱼种捕捞、运输等操作尽量避免鱼体受伤;②保持合理放养密度;③保持优良的水质;④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⑤及时清除鱼体表寄生虫;⑥发现个别病鱼时,应立即捞出。 2.疫苗预防 弧菌疫苗是当前最成功的鱼用疫苗之一,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注册并进行商品化生产,商品化疫苗多为多价疫苗。目前已经有的弧菌疫苗包括:鳗弧菌疫苗、杀鲑弧菌疫苗等,可采用浸泡、注射方法免疫鱼体,获得稳定的免疫保护效果。我国对弧菌疫苗也开展了较多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应用疫苗预防疾病是本病预防的重要措施。通常可在鱼种放养时进行浸泡免疫,再在发病季节前投喂福尔马林灭活弧菌疫苗,可较好地用于弧菌病的预防。但在生产试验中未见广泛应用报道。 3.药物治疗 ①用盐酸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等抗生素原粉,每千克鱼每天50~75毫克;或用磺胺甲基嘧啶(SMl)、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甲氧嘧啶(SMM)等,每千克鱼每天用200毫克,拌料投喂3~7天。②在口服药饵的同时,用漂白粉等消毒剂全池泼洒。 二、链球菌病 [病原] 鱼类链球菌病是指由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细菌引起的各种鱼类疾病。链球菌属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大小约0.7微米×1.4微米,无运动力,菌体相连接成链状,可在10~45℃生长,最适温度20~37℃。链球菌有较大范围的盐适应性,可在0~7%氯化钠中生长。目前本属细菌已发现了30多种,其中引起鱼类的主要有海豚链球菌(S.iniae)、难辨链球菌(S.difficile)、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米氏链球菌(S.milleri)和副乳房链球菌(S.parauberis)等种类。 链球菌可按群特异性抗原的不同分为不同的血清群,通常按照兰氏(Lancefield)方法确定为20个血清群,分别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与鱼病有关的菌株大多未列入20个血清群内。 链球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重要的有溶血素、胞外酶类等,其中溶血素对于菌株的致病力最为主要。按照溶血特性可分为α、β、γ三种溶血类型,其中β溶血素溶血能力最强,可在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β溶血菌株大多数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流行病学] 该菌既可感染海水鱼类又可感染淡水鱼类,有极广的感染谱(表3-1)。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水、动物体表、消化道、呼吸道等处,有些是非致病菌,构成动物的正常菌群。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7~9月高温季节容易流行,水温20℃以下较少发生,从稚鱼至2~3龄成鱼都可发病,全国各地养殖区均可发病。链球菌可存在于养殖池海水、底泥,25℃外海水体中可生存7天,但加入鱼体抽提液可使菌的生存期延长到30天,内湾海水中可生存40天,而在富营养化或养殖水域中可长期生存。鱼体抵抗力降低、创伤等因素是疾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饵料鱼也可携带病原菌,造成链球菌的感染。因此,该菌通常被认为是条件致病菌。首例鱼类链球菌病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后,鱼类链球菌病害报道日益增多,成为鱼类养殖的重要细菌性疾病,可引起罗非鱼、鲑鳟鱼类、养殖蛙及海水养殖鱼类的多种疾病,特别在海水养殖鱼类的细菌性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表3-1 主要的鱼类链球菌及引起的疾病 Keiji(1986)对分离自患病香鱼的β性溶血链球菌的研究认为,其最适生长条件为25~30℃,0~3%氯化钠,pH7,对鲤鱼和黑鲷不致病,对五条和真鲷有一定的致病性,对香鱼和大麻哈鱼有很强的致病性。厚田静南(1990)报道了在养殖大麻哈鱼中发生本病的流行,症状为鳔壁白浊肥厚,心脏形成假膜等。酒井正博(1990)报道在银鲑发生β溶血性链球菌病,刚从淡水移入海水的驯化过程中就发生死亡,一直延续一个月,至水温10℃停止。本病是危害鱼养殖最严重的疾病,在日本全国流行,曾造成日本每年损失10000吨鱼。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链球菌感染后,病鱼可失去食欲,静止于水底,或离群独游,有时旋转游泳后沉底,可在数日内死亡。常见的体表症状有病鱼眼球突出、眼眶充血、鳃盖内侧充血或出血等(图3-14)。通常在高温季节病程发展迅速,在低水温季节,病程较长,还可出现鳍基充血或溃烂、体表特别是尾鳍基部出现含脓血疖疮或溃疡。解剖病鱼,可发现幽门垂、肝脏、脾脏、肾脏及肠道点状出血。肝脏因出血和脂肪变性而退色甚至组织破损;肾脏肾小球及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以及肾小管间质组织侵染细菌并大量繁殖引起肾脏肿大、坏死;肠炎症状明显,脑、心脏可出现化脓性炎症和肉芽肿性炎症。 图3-14 大黄鱼链球菌病(唐绍林)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眼球突出、鳃盖内侧出血等外表症状及内脏病变作出初步诊断。也可取病变部位涂片或印片,染色后镜检有无链状菌体的存在。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采用TSA或脑心浸液培养基进行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3.血清学诊断 目前国内还没有链球菌的标准血清用于疾病诊断。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有助于链球菌病的预防:①使用新鲜饵料鱼,并注意不要长期投喂同一种饵料;②沙丁鱼类作饵料鱼时应添加适量复合维生素;③合适的投饵量,避免养殖鱼过度饱食;④合理放养密度,网箱一般以10千克/米3,夏季封闭内湾养殖应小于7千克/米3。 2.药物治疗 发病后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①用盐酸强力霉素拌料投喂,用量每千克鱼每天20~50毫克,连续投喂7天;②每千克鱼每天用红霉素20~50毫克,拌料投喂,连喂4~7天;每千克鱼每天用螺旋霉素25~40毫克,拌料投喂,连喂7~10天;③也可用氨苄青霉素等,但停药7~10天易复发。用药期间投饵量应为正常量的70%~80%。 三、诺卡氏菌病 [病原] 诺卡氏菌(Nocardia)是一类能形成分支状纤细菌丝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无运动性,具有弱抗酸性,专性需氧。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特别是土壤中。本属目前已经发现了近20个种,部分是人和动物的致病菌。对鱼类致病的有星形诺卡氏菌(N.asteroides)、杀鲑诺卡氏菌(N.salmonicida)、鲱诺卡氏菌(N.seriolae)、卡姆帕其诺卡氏菌(N.kampachi)等,其中以星形诺卡氏菌最为常见,也是最早发现的鱼类诺卡氏菌病(1963)。该菌生长温度12~32℃,最适温度为25~28℃,盐浓度0~4.5%,pH5.8~8.5,最适pH为6.5~7。该菌的弱抗酸性表现为抗1%盐酸酒精脱色,延长脱色时间可转化为阴性,这一点是与分支杆菌的主要区别。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养殖的鱼、牙鲆和鲹鱼,流行季节为7月到次年2月,主要流行期为9~10月。日本、美国均发现了本病,可危害1~2年以上的成鱼。在日本鱼养殖中曾出现广泛流行。该菌在自然海区海水中存活能力较差,2天内即可死之,养殖池海水中可存活1周,富营养化海水中生存时间更长。病原菌可通常鱼体表面的创伤使鱼感染,表明体表创伤是该菌侵入的重要途径。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1.躯干结节型 主要是在躯干部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发生脓疡,外表出现膨大突出,形成许多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结节,或称疖疮。剖开疖疮后可流出白色或稍带红色脓汁,为腐烂肌肉或脂肪组织并混合血细胞和诺卡氏菌形成的。病灶周围包围有纤维芽细胞。结节还可出现于心、脾、肾、鳔等处(图3-15),所有病灶处都有炎症反应。 图3-15 大黄鱼诺卡氏菌病(唐绍林) 2.鳃结节型 在鳃丝基部形成乳白色的大型结节,鳃明显退色。内脏各器官也出现结节,特别容易发生在2龄鱼的鳔内。鳃结节型多发生在冬季。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外观和解剖症状可初步诊断。 2.显微镜诊断 从脓疡处取少量脓汁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后,如发现丝状的抗酸菌,基本可确诊。与分支杆菌的区别:本菌可形成丝状菌丝体,而分支杆菌无丝状菌丝体,可以区别。 3.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该菌可用脑心浸液或TSA培养基分离,其中星形诺卡氏菌培养4~5天后可形成表面粗糙、不规则的黄棕色菌落;卡帕其诺卡氏菌生长稍慢,约10天后可形成菌落。一般培养温度为25℃。通过培养鉴定可确诊疾病。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①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②投饵量不要过多,以免残饵恶化水质,滋生病菌;③放养、运输鱼要小心操作,防止鱼体受伤而感染。 2.药物治疗 该菌对盐酸链霉素等有高度敏感性,但由于在鱼体内形成结节,药物较难发挥作用,需要连续投喂20天以上,缺乏操作性。对于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控制办法。 四、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 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的种类,对于鱼类危害最大的有两个种,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爱德华氏菌(E.icaluri)。属肠杆菌科,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大小0.5~1微米×3微米,周生鞭毛,有动力,兼性厌氧,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可在营养琼脂、TSA培养基上生长,25℃时培养24小时后,形成直径1毫米左右、灰白色、有光泽的圆形小菌落。生长温度15~42℃,最适31℃,适合生长的pH5.5~9.0,氯化钠浓度0~4%,部分菌株可在4.5%氯化钠上生长。 爱德华氏菌可引起多种水生动物疾病,感染对象有海水鱼类、淡水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品种,是水产养殖重要的致病菌。最早报道的菌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由日本人Hoshinae于1962年分离自鳗鱼。 Park(1983)研究了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血清型,从病鱼和环境分离到的445株可分为A、B、C、D四个血清型,其中72%的病鱼分离株为血清型A,表明该血清型是引起鱼类疾病的主要血清型。Mamnur(1994)对养殖牙鲆的爱德华氏菌的研究认为,从牙鲆中和其环境中分离到的菌株共有一种热稳定的O抗原,并且认为养殖环境中引起牙鲆疾病的只有一种血清型。Suprapto(1995)认为,属于血清型A的有毒爱德华氏菌株产生对日本鳗鲡和牙鲆致死的热不稳定物质,而且毒素在缓慢爱德华氏菌的毒力中起重要作用。Suprapto(1996)对该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有病原性的菌株的胞外产物和胞内因子都对日本鳗鲡和牙鲆有毒性,但非病原性菌株两者都没有毒性,胞外产物在培养72小时后产生,适温是25~30℃,胞内因子在培养24小时就产生,爱德华氏菌致病因子主要是外毒素。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常见的流行水温30℃左右。本病已在世界各地引起流行,其中以日本、美国等最为严重。主要的海水鱼感染品种有牙鲆幼鱼、真鲷、锄齿鲷、鲻鱼和鱼等;淡水养殖的鳗鲡、虹鳟、斑点叉尾、罗非鱼和金鱼等多种鱼类都容易感染。爱德华氏菌的宿主范围很广,目前已发现于人、家畜和蛇的肠道内,养鳗池水体和底泥中全年都可分离到该菌。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不同的鱼类其症状有所不同,常见症状是表面出现溃疡、腹部膨胀、脾和肾部位可出现小白点,溃疡部位可出现强烈恶臭味,病鱼较多地出现肠道充血等症状。鲷科鱼类感染时较多地在脾肾出现小白点,鲻鱼则为腹部及两侧出现脓疡和溃疡,牙鲆幼体可因腹水使腹部膨胀,鳗鲡发病表现为鳍和腹部发红、肛门红肿突出等。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发病鱼的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病变组织切片或涂片镜检观察细菌情况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无菌操作从病灶处取样,于TSA或脑心浸液培养基上作细菌划线分离和鉴定。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有彻底清塘等,基本同弧菌病和链球菌病防病措施。 2.疫苗预防 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开展了迟钝爱德华氏菌疫苗的应用研究,包括采用菌体灭活疫苗、菌体破碎疫苗等,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以注射免疫效果较好。但目前未见商品性疫苗问世。爱德华氏菌疫苗,已有美国的Biomed公司和加拿大的Aquatic Health公司注册,但未见更详细的资料。 3.药物治疗 该菌对四环素类有较高的敏感性,发病后可采用土霉素、四环素或氟苯尼考等拌饲料投喂,但该菌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要长期使用同一抗生素。 五、假单胞菌病 [病原]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3~1.0微米×1.0~4.4微米,极端生单根或多根鞭毛,有动力,氧化酶、触酶阳性,葡萄糖氧化分解。目前,在海水鱼中发现的假单胞菌主要是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这两种菌均可在King氏培养基上产生绿色荧光色素,培养温度7~32℃,最适23~27℃,最适生长盐分1.5%~2.5%,pH5.5~8.5。 本属细菌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动植物体表及各种蛋白质食品中,许多致病性假单胞菌通常认为是条件致病菌。 [流行病学] 本病可发生于世界各地温水性或冷水性的海、淡水鱼,各种鱼龄均可发病。养殖的真鲷、黑鲷、牙鲆、石斑鱼、鲻、鱼等均已发现本病。本病全年都可发生流行,以夏初到秋季较多发生,鲷类和牙鲆发病多在冬季室内越冬时。发病的诱因主要是放养密度过大,水质不良;日常管理操作不慎损伤体表,引起继发性感染。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鱼可出现皮肤退色、鳃盖出血、鳍腐烂等,少数病鱼还可在体表形成含脓血疖疮或溃疡;解剖可见肠道内充满淡土黄色液体,直肠部为白色腐烂状黏液,肝暗红色或淡黄色,幽门垂出血,低水温期病鱼有腹腔积水。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发病鱼及外观症状诊断进行初步诊断。病变组织印片或涂片镜检观察细菌情况。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从病灶处无菌取样,在TSA培养基或其营养琼脂上划线分离病原菌可确诊。 3.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和ELISA快速检测鱼类荧光假单胞菌病的方法已经建立;采用细菌16rRNA基因保守区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通用引物PCR技术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鉴别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的假单胞菌病。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主要的预防措施为: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投饵量不要太大,以免污染水体。 2.药物控制 发病后可用四环素系列的抗生素或氟苯尼考拌饵料投喂。 六、噬纤维细菌病 [病原] 屈桡杆菌属(Flexibacter)和噬纤维细菌属(Cytophaga)的种类,属噬纤维细菌科(Cytophagaceae)。菌体主要特征:革兰氏阴性,弯曲而细长,大小0.3~0.5微米×2.0~7.0微米,培养温度15~34℃,最适30℃左右,最适pH7.0,该类细菌通常可在固体物滑行运动,又称为滑行细菌。最常见有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该菌可聚集成柱状,故又称为柱状细菌病(Columaris);该类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静置培养时形成菌膜,并可凝集成块,长期培养则菌体缩短,最终变为球形。海水鱼的噬纤维细菌需在培养基中加30%以上的海水才能正常生长,KCl、NaCl、Ca2+、Mg2+可促进生长,SO42-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流行病学] 本病可发生于鲷科鱼类、鱼、鲑鳟鱼类、牙鲆等多种品种。Alsina和Blanch(1993)在西班牙养殖大菱鲆中也分离到该菌,Chen(1995)首次报道在北美太平洋沿岸也发现了该菌,养殖网箱内的白鲈(Atracto scionnobilis)、加州鲥(Engraukis mordax)、沙瑙鱼(Sardinops sagax)、大鳞大麻哈鱼(Oncorhyrchus tschawytscha)被感染。多见于冬季和早春,水温12~15℃时可出现发病高峰,水温高于20℃时发生率递减,秋季很少发病,一般被该菌感染的主要是稚鱼。放养密度过高、有机碎屑过多较易发生本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不同的发病鱼感染略有不同,主要症状有:皮肤溃疡,头部、躯干、鳍等处发红和溃疡,烂鳃、尾部腐烂等。 患病牙鲆的主要症状是病鱼无力,游动在养殖池水表面做缓慢活动;背鳍、尾鳍等溃烂,残缺,皮肤腐烂及坏死;病症恶化的个体头腹面发红、充血,皮肤溃疡,内脏无异常。鲷类稚鱼可出现唇部腐烂、尾鳍坏死等,1龄以上成鱼低水温季节以头部、躯干、鳍等发红、出血及溃疡为主,并出现烂鳃症状;鱼主要表现为鳃盖、体侧面、腹部及尾柄等处皮肤腐烂和溃疡;海水养殖鲑鳟鱼类低水温期可出现以皮肤溃疡和尾鳍腐烂为主的疾病,发生在水温4~12℃,又称冷水病,由嗜冷屈桡杆菌(F.psychrophila)引起。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可根据外表症状和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另可取病灶处压片或涂片,观察有无细长、滑行运动细菌存在,可进一步诊断。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可从病灶取样,在Cytophaga培养基或TCY培养基划线25℃培养48小时,出现表面粗糙、边缘树枝状、淡黄色的菌落,镜检为滑行运动,可初步确认为噬纤维细菌。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合理放养密度,保持水质清洁,疾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捕捞或移动网箱,减少鱼体受伤造成的感染。低水温季节的发病通常提高水温20~25℃,可预防海水养殖鱼类噬纤维细菌病。 2.药物治疗 疾病初期可拌饲料口服磺胺或土霉素,冬季低水温期可用药液浸洗方法。磺胺类药物,第一天每千克鱼用200毫克,第二天以后用量减半,制成药饵,连续投喂7~10天。 [诊疗注意事项] 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时需注意:①细菌分离样品需从感染初期病鱼分离,以减少继发感染细菌的干扰;②海水鱼噬纤维细菌的分离培养基应加30%以上的海水。 七、巴氏杆菌病 [病原] 杀鱼巴氏杆菌(Pasteurella piscicida),按照新的细菌分类,属于巴氏杆菌科(Pasteurellaceae)巴氏杆菌属(Pasteurella),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氧化酶阳性,无动力,大小为0.6~1.2微米×0.8~2.6微米。新分离株用美蓝、石炭酸一品红或姬姆萨法染色,通常出现菌体两端着色特别深,呈两极性,为本属菌体的主要特征。本菌因培养条件不同会出现菌体延长、类球菌等形状多样化,培养初期可出现革兰氏假阳性等。该菌在营养琼脂上生长较差,可在脑心浸液或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无色、半透明菌落,有显著黏稠性,可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不能在SS琼脂、BTB琼脂生长。生长温度17~32℃,最适25~30℃,最适pH7.5~8.0,最适盐度为2%~3%。 巴氏杆菌属目前已发现20多种,可引起畜禽、水生动物多种疾病。该属细菌可产生耐热的外毒素和内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杀鱼巴氏杆菌的毒力因子主要是不耐热的磷酸酯酶和菌体荚膜。病鱼新分离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重复传代培养后,致病力可迅速下降甚至消失。 [流行病学] 本病可危害多种鱼类,最早发现于养殖的日本鱼(1969),幼鱼到2龄以上成鱼均可发病,以幼鱼发病较多,危害很大。主要发生于梅雨期,水温超过20℃时,水温低于25℃水域流行至盛夏,大雨后海水盐度的急剧变化易引发本病,一般水温20℃以下或25℃以上很少发病,但秋季25℃水温中几乎不发病。 本病可危害黑鲷幼鱼、真鲷、香鱼、美洲狼鲈、条纹狼鲈等,其中黑鲷幼鱼死亡率可高达90%,楠田(1972)还报道了从香鱼上分离的杀香鱼巴氏杆菌(P.plecoglosacida)。Toranzo等(1991)报道在西班牙养殖的真鲷中也暴发了本病,并很快蔓延到其他鱼类,造成大量死亡,尤其在稚鱼阶段。 通常本菌在普通海水、底泥中不能长期生存,但能在富营养化海水中生存较长时间,增加了本病的感染机会。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病鱼无食欲,离群静止网箱角落,病程迅速,可短期内死亡,体表病变不明显。解剖可见内脏上有许多小白点,主要出现在脾、肾,数量较多,白点直径多为1毫米,大的可至数毫米,大多近于球形。心、肝、胰、肠系膜、鳔、鳃等处也可出现少量白点。白点为巴氏杆菌菌落外包纤维组织形成,完全封闭的白点中一般细菌都已死亡,未包围完全白点中为活菌。 肾出现大量白点时,肾可呈贫血状态;脾出现大量白点时,同时发生肿胀,呈暗红色。病鱼血液中存在大量细菌,严重时可在微血管内形成栓塞。日本鱼巴氏杆菌病,可在内脏中出现类似结节的白点,故又称类结节症。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肝、肾及其他内脏的小白点可初步诊断。可作血液涂片染色后观察,如发现两端浓染的菌体可确诊。 2.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无菌取血液或病变内脏,在脑心浸液或血琼脂培养基划线分离,鉴定分离菌株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参照链球菌预防措施。 2.药物治疗 对巴氏杆菌无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故应及时清除重症病鱼和死鱼。本菌对氟苯尼考、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等都较敏感,可拌饵料中投喂,每千克鱼每天20~50毫克,连喂5天以上,有一定疗效。 [诊疗注意事项] 诺卡氏菌病和鱼醉菌病也可在内脏中出现小白点,鉴别要点为:本病无肌肉白点和脓肿,肝、肾不肿胀,此外,显微镜检查病原形态存在显著差别,可作鉴别诊断。 八、分支杆菌病 [病原] 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为革兰氏阳性抗酸细菌的代表,菌体为平直或微弯的杆菌,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大小为0.2~0.6微米×1.0~10微米,有分支,呈丝状。对营养要求较高,大多生长缓慢,一般培养基上不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0~32℃,37℃以上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由于能抗3%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而称为抗酸细菌。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人类与多种动物的病原菌,对动物的致病性主要为引起结核病等。本菌可引起鱼类的疾病,目前,在海水鱼病中已发现分支杆菌主要有海分支杆菌(M.marinum)和偶发分支杆菌(M.fortuitum)两种,可感染鱼类、两栖类、爬虫类,分支杆菌病已发现于多种热带鱼类上,引起鱼的结核病。 分支杆菌主要通过细胞内寄生和形成局部病灶为特点,细菌进入体内后可在特定器官定殖,形成病灶,产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灶被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包围后,形成结核结节。其毒力因子尚不清楚。 [流行病学] 分支杆菌属已在150余种鱼上发现,包括海水、淡水的野生和养殖鱼类,其中对水族馆观赏鱼类、热带鱼类等产生危害,生产性养殖鱼类的分支杆菌病主要出现在美国西部各州的鲑科鱼类幼鱼和洄归的成鱼。 本病可经卵、皮肤和口感染,自然界发病鱼可能通过食用患病或带菌鱼的内脏引起。在美国曾出现分支杆菌的流行,停止喂病鱼内脏后本病已基本消失。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分支杆菌感染鱼体后主要在内脏中形成许多灰白色或淡黄褐色的小结节,有时可形成小的坏死病灶,这些病灶大多出现在肝、肾、脾等器官,也可侵害鳃、皮肤、心脏、生殖腺、肠周围脂肪组织、腹膜、脑、眼、肌肉等。 初起的结节是由类上皮细胞包裹细菌,外面又包裹一层纤维芽细胞,或者为摄入了细菌的组织球,患处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肉芽肿。老的结节内部细胞已坏死,无细胞反应或炎症。雌鱼卵巢受到侵害时,可发生鱼卵退行性变性。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发病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2.显微镜诊断 取内脏中小结节做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后,如发现长杆形的抗酸菌,基本可确诊。 3.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分支杆菌生长缓慢,一般培养方法不作为诊断疾病用。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用无分支杆菌病的鱼作饲料,或将鱼煮熟后再喂,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2.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诊疗注意事项] 应注意与诺卡氏菌的区别,诺卡氏菌也有抗酸性,可在病鱼内脏形成结节,但通常分支成丝状,可以区别。 九、疖疮病 [病原] 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菌株性状见鲑鳟鱼部分。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于欧洲、美洲和日本等地,危害淡水、海水鲑科鱼类。流行病一般从6月水温上升时开始,持续到秋季。通常存在带菌鱼,持续向水体释放病原菌,水温15℃以上、溶氧不足或水质恶化时引起疾病暴发。日本养殖的欧尾六线鱼、许氏平鲉和牙鲆均有被该菌感染的报道,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却长时间持续发病。Wiklund(1995)报道,引起波罗的海和北海水域牙鲆皮肤溃疡的病原菌是非定形杀鲑气单胞菌。泉川晃一(1997)报道,非定形杀鲑气单胞菌能引起养殖许氏平鲉以皮肤溃疡为特点的大量死亡。福田穰(1998)的研究认为,牙鲆的杀鲑气单胞菌症主要发生在20克以下的牙鲆中,症状为无眼侧鳃盖发红,其他无明显的外观和内部症状,20℃以前牙鲆带菌性低,该菌也感染真鲷、黄盖鲽等。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主要症状是病鱼躯干突起疖疮,内部肌肉腐烂、出血等,最后形成溃疡。疾病情况与淡水鲑科鱼类症状基本相同。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在实际养殖生产中没有明显界限。导致鱼类大批死亡的一般是败血症。 [诊断要点] 见淡水鲑科鱼类疖疮病诊断。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①鱼卵消毒极为重要,可用有机碘消毒鱼卵;②注意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③当年鱼不要与2年以上成鱼混养。 2.药物控制 见淡水鲑科鱼类疖疮病控制。 十、细菌性肾病 [病原] 鲑肾杆菌(Renibacterium salmoninarum),属肾杆菌属(Renibacterium Sanders & Fryer,1980),曾称为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大小为0.3~1.0微米×1.0~1.5微米,无动力,多为两个菌体相连。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生长温度5~22℃,最适温度15~18℃。该菌在常规培养基上不生长,须加血清后才能生长,通常可采用MH培养基加牛血清、半胱氨酸等,生长极慢,通常15~18℃下培养1月左右才可形成白色至淡黄色微小的圆形菌落。目前该属细菌仅发现一个种,即鲑肾杆菌。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当年鱼,幼鱼和大鱼均可发病,死亡率可高达70%;发病水温为4~20℃,18℃以上死亡率低。潜伏期不详,感染后到死亡,水温12.2℃时约需1个月,水温6.7℃时为2个月。本病主要发生于淡水养殖鲑科鱼类,流行于美洲、欧洲和日本。海水养殖鲑科鱼类发病主要出现在美国,病原可能源自淡水。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疾病初期,病鱼外表无明显病变,随后病鱼可出现体色变黑、腹部膨胀、眼球突出、眼眶充血或出血;解剖可见体腔积水、肾上有白点或白斑,大小与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轻症鱼肾仅数个2~3毫米的分散白点,重症鱼则白斑为3~5毫米,可几个白斑聚集形成膨大病灶,整个肾脏都变为暗红色,肥大、无弹性,白点也可出现于肝、脾脏中。 病理切片发现白点或白斑内部已出现组织坏死,内有较多细胞碎片、巨噬细胞、游走细胞、菌体等,周围组织出现肉芽肿,取病变涂片染色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小杆菌;病鱼出现严重的造血器官病变,病鱼血细胞比容和血清蛋白量显著下降,仅为健康鱼的30%~50%。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根据发病鱼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2.显微镜诊断 取病鱼肾涂片,革兰氏染色,如有革兰氏阳性双杆菌可基本确诊。 3.致病菌的培养和诊断 该菌生长需要较长时间,通过菌体培养诊断耗时极长,较少采用。 4.血清学诊断 可采用抗血清与菌株的沉淀反应或免疫荧光法快速诊断疾病。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常规防病措施同其他海水鱼的疾病预防,此外,鱼卵是重要的病原来源,需用消毒剂浸洗,以消灭黏附的病原菌。 2.药物治疗 由于本病潜伏期较长,出现症状时已较严重,很难治疗。每千克鱼每天采用磺胺甲基嘧啶200毫克,可暂时缓和病程,但一般不能治愈。 第五节 主要养殖甲壳类细菌性疾病 一、细菌性败血病 [病原] 本病又称红腿病,又称弧菌病或气单胞菌病,主要病原为副溶血弧菌(Vibro parahaemolyticus)、鳗弧菌(V.anguillarum)、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气单胞菌(Aeromona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也有报道主要为哈氏弧菌(V.harveyi)、少女鱼弧菌(V.damsela)等。 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弧状、短弧状或杆状,极生单鞭毛,有动力,大小为0.8~1.3微米×1.6~3.0微米。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阳性,葡萄糖厌氧发酵,水解淀粉,液化明胶,对VP反应、阿拉伯糖产酸有变化。对O/129敏感,在TCBS琼脂上的菌落,副溶血弧菌为蓝绿色,2~3毫米。鳗弧菌菌落为黄色,1~2毫米;溶藻弧菌为黄色隆起,3~4毫米。 嗜水气单胞菌也是革兰氏阴性菌,短弧状或杆状,大小为0.5~0.7微米×0.8~1.5微米,有动力,菌体两端钝圆,极生单鞭毛。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短杆状,两端圆形,极端1~3根鞭毛,有动力,无芽孢。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我国养虾地区都有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是对虾养成期危害较大的一种病,育苗期幼体感染也可出现大批死亡。有些虾池发病后几天之内几乎全部死亡。流行季节为6~10月,8~9月最常发生,可持续到11月。在越冬期的亲虾也常患本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急性大批死亡。本病的流行与池底污染和水质不良有密切关系。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或潜伏于岸边,行动呆滞,不能控制行动方向,在水中旋转活动或上下垂直游动,停止吃食,不久便死亡。典型症状是附肢变红色,特别是游泳足最为明显;头胸甲的鳃区呈淡黄色或浅红色(图3-16)。解剖可见肠空,肝脏呈浅黄色或深褐色,肌肉无弹性,头胸甲的鳃区呈淡黄色。显微镜观察血淋巴稀薄,血细胞变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在血淋巴、肝胰脏、心脏、鳃丝等器官组织内均可看到细菌;鳃丝尖端出现空泡。有些被发光的弧菌感染,可见虾全体发出荧光。 图3-16 虾细菌性败血病 [诊断要点] 根据症状初诊,如果对虾养殖密度太大、缺氧等时,附肢也暂时会变红色,因此确诊必须在显微镜下检查到血淋巴中有细菌活动。选取症状明显的病虾,用镊子从头胸甲后缘与第一腹节的连接处刺破,取血淋巴液,滴到干净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就可镜检有无细菌。或进行无菌操作,取血淋巴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1.在显微镜下检查到血淋巴中有细菌活动。取血时可取有外观症状与病理变化的虾,用镊子从头胸甲后缘与第一腹节的连接处刺破,再用细的橡皮头玻璃管插入围心腔中取血液,滴到干净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就可镜检。 2.用血清学方法,例如荧光检测技术或ELISA检测。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秋冬季清除地池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消毒;夏秋高温季节,定期泼洒生石灰,根据底质和水质情况每公顷水面可用75~225千克等。 2.药物治疗 使用内服外用结合的治疗方法。 (1)氟哌酸0.05%~0.1%或土霉素0.2%混入饲料中,制成饵料,连续投喂5天左右。 (2)大蒜按饲料重量的1%~2%,去皮捣烂,加入少量清水搅匀,拌入配合饲料中,待药液完全被吸入以后,就可投喂,连喂3~5天。 (3)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同时,用下列含氯消毒剂之一全池泼洒,以消灭池水和虾体表上的病菌,效果更好:①漂粉精0.3~0.5克/米3;②三氯异氰尿酸(TCCA)0.2克/米3;③漂白粉(含氯30%以上)1~2克/米3,④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3~0.5克/米3。 [诊疗注意事项] 由于桃拉病毒、应急和气泡病也能引起对虾的红腿症状,因此诊断时应注意区别。治疗时应注意: (1)口服抗菌药物在一疗程中,必须连续服用,不能间断。收虾前2周内应停止使用抗生素,以免药物残留虾体内,影响食用者的健康。 (2)含氯消毒剂中所含的氯很不稳定,特别是漂白粉和漂白精,在受到光、热、潮或暴露在空气中后地,氯易挥发,使药物降低疗效或完全失效,所以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 (3)含氯消毒剂虽能杀灭病原菌,但对虾池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有益的细菌也有杀伤作用,并且氯能与水中的有机物结合而失效,所以肥水池可每天泼洒1次,连用2天或隔1~2天1次;水色比较清瘦的池塘一般每隔7~10天泼洒1次。在虾池中混养贝类的池塘不宜泼洒消毒剂。 二、烂鳃病 [病原] 又称黑鳃病(图3-17)、黄鳃病(图3-18)和红鳃病(图3-19),已见报道的病原有弧菌(Vibrio spp.)、假单胞菌(Pseudonmonas sp.)、气单胞菌(Aeromonas sp.)等。 图3-17 虾黑鳃 图3-18 虾黄鳃 图3-19 虾红鳃 [流行情况] 危害各种养殖对虾,主要在高温季节易发病,可引起对虾死亡。烂鳃病发病率较低,但已烂鳃的虾很少成活。 [症状和病理变化] 鳃丝呈灰色、肿胀、变脆,严重时鳃丝尖端溃烂,溃烂坏死的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有的鳃丝在溃烂与尚未溃烂组织的交界处形成一条黑褐色的分界线。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最后死亡。特别在池水溶解氧不足时,病虾首先死亡。 镜检溃烂处有大量的细菌游动,严重者血淋巴中也有细菌,超薄切片可见鳃丝的几丁质和表皮层中有很多细菌,菌体周围的组织被腐蚀成空斑。 [诊断要点] 夹取少量鳃丝,用镊子分散后做成水浸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溃疡情况,再用高倍镜观察鳃丝的细菌。 [防治措施] 同细菌性败血症。 [诊疗注意事项] 注意与纤毛虫、底质恶化等原因引起的黑鳃、黄鳃相区别。有溃烂说明有细菌感染,没有则可能是底质恶化、纤毛虫等引起。 三、甲壳溃疡病 [病原] 本病又称褐斑病和黑斑病。从病灶上分离出多种病菌,隶属于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螺菌(Spirillum)、黄杆菌(Flavobacterim)等。这些细菌能分解几丁质。 [流行病学] 本病在成虾养殖中易于流行,常出现在老化、高密度养殖或底质发臭、重金属污染或对虾营养不良的池塘。在越冬亲虾中也常见。其诱发原因主要是虾在捕捞、运输、分选等操作时不慎,使虾体受伤,或在越冬期间跳跃、碰撞受伤后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或其他病原菌乘机侵入,引起溃疡,可使虾陆续死亡,越冬池积累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发病季节一般在越冬的中后期,即1~3月。在我国池塘养殖的对虾中甲壳溃疡病也偶有发生,但一般发病率很低,危害性不大。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虾体表的甲壳发生溃疡,形成黑褐色的凹陷。溃疡多为圆形或不规则状。溃疡的部位不稳定,躯干和附肢都可出现,但以头胸甲和第1~3腹节的背侧面较多。肉眼可见对虾体表有许多黑褐色斑点,其黑褐色是由虾体为了抑制细菌的侵入在伤口周围沉积黑色素形成的,所以又称黑斑病或褐斑病(图3-20)。溃疡的深度未达到真皮时,在对虾蜕皮时就随之蜕掉,在蜕皮时溃疡处易与新壳发生粘连,使蜕皮困难,严重者细菌侵入内部组织,引起对虾死亡。越冬期的亲虾,除了体表的褐斑外,附肢和额剑也烂断,断面也呈黑褐色。 图3-20 虾甲壳溃疡病 [诊断要点] 1.肉眼诊断 一般根据外观症状就可初诊。 2.显微镜观察诊断 取溃疡部位组织涂片镜检,可查见大量活动的短杆菌。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养成期甲壳溃疡病的预防,主要是饲料营养齐全,水质不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池水定期用含氯消毒水消毒。越冬亲虾的预防,主要是操作过程中严防亲虾受伤。 2.治疗方法 在养成池中可用治疗红鳃病的方法治疗,越冬亲虾的治疗可采取下列方法: (1)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浓度为20~25克/米3。泼一次或隔1~2天再泼洒一次。 (2)土霉素2.5克/米3的浓度,每隔24小时泼洒一次,连续泼洒5~7次。 将土霉素混入饲料中投喂,每千克饲料加0.5~1克药物。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0%,连续投喂1~2周。 [诊疗注意事项] 诊断时注意与镰刀菌病、维生素C缺乏病的区别。镰刀菌主要表现在头胸甲鳃区溃疡,而甲壳溃疡病溃疡比较分散;同时镰刀菌病在显微镜下很容易观察到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而甲壳溃疡病多为运动性杆菌。维生素C缺乏病的症状是黑斑位于甲壳之下,甲壳表面光滑,并不溃烂。要确诊还需要用镊子刮取黑斑处的物质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检查。 四、烂眼病 [病原] 本病又称瞎眼病、眼球坏死症。养成期烂眼病是由非01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non-01)引起(郑国兴,1986)。菌体为短杆状,弧形,0.5~0.8微米×1.5~3.0微米,单个,有十数个菌体连成S形,极生单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阴性。能在无盐蛋白胨水中生长、食盐浓度在0.5%~2.0%时最旺盛,5%时生长缓慢,6%以上不生长;pH5~10都能生长,pH8时生长最好。生长的温度为20~45℃,最适温度为37℃。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和南美白对虾。在对虾养成期间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季节7~10月,以8月最多,常被感染,也有发生,感染率一般为30%~50%,最高的可达90%以上。散发性死亡,但严重影响生长,病虾明显小于同期的健康虾。越冬亲虾的烂眼病同样发生在全国各越冬虾池,感染率达90%以上,死亡率为40%~50%。本病多见于河口低盐度区,或不进行清淤消毒池底污浊的虾池。越冬亲虾的烂眼病除了池底污浊以外,可能与光线强、亲虾沿池边不停地游动,眼球摩擦受伤后,细菌或真菌侵入,导致烂眼现象有关。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虾常行动迟缓,匍匐于水草、池边水底,时而在水面旋转翻滚,其眼球受损、肿胀,角膜的颜色由黑变棕褐色,而后形成白垩色,以至溃烂。重度虾眼球烂掉、脱落,剩下眼柄,病情加重时全身肌肉发白,大多在一周内死亡,少数存活的,有的剩下一只眼(图3-21)。病菌由眼球侵入血淋巴,形成菌血症而死亡。越冬亲虾的烂眼病,一般发生在眼球的前外侧面,病虾游动缓慢或伏于水底,摄食困难,有的双眼一起溃烂,有的一边眼球溃烂,严重者眼球脱落。 图3-21 虾瞎眼病 显微镜下,眼球溃烂处的表面组织紊乱,小眼的界限不清,溃烂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或真菌丝,有时真菌丝伸入视神经中。 [诊断要点] 肉眼观察眼球溃疡,将溃疡组织制成水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许多短杆状具有动力的细菌。 [防控措施] 1.预防措施 养成池在放养虾前要彻底清淤和消毒,养成期保持水质清洁;亲虾越冬池放养虾前要彻底清洗消毒,经常清除池底污物,并控制光线以减少虾的活动。 2.治疗措施 亲虾越冬期的烂眼病首先要分清病原。如果病原为细菌,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或抗菌药3~5天即可,但要注意消毒剂和抗菌药物不能同时泼洒。如果病原为真菌,在亲虾越冬池中可用克霉灵2~3毫克/升或制霉菌素6毫克/升药浴,连用3天。养成池发生烂眼病治疗方法同细菌性败血症。 五、对虾肠道细菌病 [病原] 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分类地位尚未确定。 [流行病学] 主要感染对虾幼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95%以上。一般育苗池的幼体在发病后2~3天内几乎全部死亡。一般从溞状幼体Ⅲ期开始发病,到糠虾幼体Ⅲ期时,大部分幼体死亡。少数幸存者变为仔虾后才治愈。但也有从溞状幼体Ⅱ期就开始发病,也有的拖延到仔虾后仍陆续死亡。 [症状和病理变化] 患病幼体游动缓慢,趋光性差,严重者下沉水底。幼体外观症状与弧菌病相同,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消化道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的菌落,有时充满消化道内。成虾患病后,摄食减少,肠道发红。严重时,粪便为淡黄色或有脓汁。 [诊断要点]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诊断。将患病幼体做成水浸片进行镜检。疾病初期,在幼体的胃部有成团的淡黄色的菌落,在高倍镜下可看到菌落排列整齐,不动的细菌,菌落的外围有一层薄膜。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菌落逐渐扩大,伸至中肠内。将幼体压破后,菌落也不散开,相连成片状。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育苗池及一切育苗设施和工具均应彻底消毒,蓄水池中的水可用0.8毫克/升的漂粉精消毒。发病池中所有工具最好单独使用,不要与其他池混用,必须混用时可用10毫克/升的漂粉精溶液浸泡10分钟后,才能用于其他池塘。 2.治疗措施 (1)红霉素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克/米3浓度,每24小时泼洒一次,连泼洒3次。同时按0.05%的比例混入鸡蛋中做成饵料,连续投喂3天。 (2)吡哌酸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克/米3浓度,每24小时泼洒一次,连泼洒3次。同时按0.05%的比例加在鸡蛋做成诱饵,连续投喂3天。 (3)青霉素和链霉素合用,各占50%,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使池水成合剂的2~3克/米3浓度,每12小时一次,连续3~5天。同时鸡蛋中加吡哌酸0.05%~0.1%,做成蛋糕投喂,连喂3~5天。此法在发病初期效果明显,但到后期效果不显著,可能与细菌对青霉素和链霉素容易产生抗药性有关。 六、丝状细菌病 [病原] 丝状细菌最常见的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 mucor),此外还有发硫菌(Thioyhrix sp.)。毛霉亮发菌菌体头发状,不分枝,基部略粗,尖端稍细,一般基部直径为2.5微米,尖端为1.5~2微米;长度在各菌丝中相差悬殊,从几微米一直到500微米以上;菌丝一般透明无色,但有时发现菌体内呈颗粒状,这可能是较老的菌丝。革兰氏染色阴性,绝对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能忍受最高温度为30~35℃,0℃时只能生存1~2周。但有些生长在热带的菌株,则适应范围很窄,在15℃下就不能生长。此菌必须在含有氯化钠的水中才能生长,氯化钠的最适浓度为1.6%,但在2.0%~3.5%时仍可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的菌落非常特殊,菌丝弯曲呈指纹状,老的菌丝底部形成许多分生孢子。在液体培养基上,菌体从液面下垂或附着在培养器的壁上,往往由许多长短不一的菌丝向四周伸出呈放射状。脱离菌丝的分生孢子在液体中能够滑行运动。丝状细菌的繁殖方法是产生分生孢子,在较老的菌丝上,特别是近尖端的部分,生出许多横隔,横隔逐渐收缩,两隔间就成为一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散入水中,遇到适宜的基物时,例如水生甲壳类的身体、幼体和卵等,就附着上去,发育成为新菌丝。 发硫菌的外形和繁殖方法与亮发菌很相似,但菌丝细胞质内有许多含硫颗粒。菌丝有横隔,菌丝外有一层纤维质鞘。它是一种专性化能营养生物,所需能量是来自硫化氢的氧化,因此,它的生长发育是依存于二氧化碳、氧气和硫化氢,所以做人工纯培养时很难成功。 [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广西的长毛对虾、广东的墨吉对虾以及沿海各省市的中国对虾上都已发现,可见全国养虾地区无处不有,并且有些地方也引起了对虾或其幼体的死亡。丝状细菌不仅着生在各种对虾及其各个生活时期,而且在海水鱼类的卵上,及其他海产甲壳类的各个生活阶段,以及海藻上都可发现。丝状细菌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主要发生在8~9月对虾养殖的高温季节。丝状细菌的发生与养虾池中的水质和底质有密切关系。池水和底泥中含有机质多时最易发生。因此,丝状细菌也可作为水环境污染的指标。丝状细菌往往与钟虫、聚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和壳吸管虫、莲蓬虫等吸管虫类同时存在,这就更加重了它的危害性。 [症状和病理变化] 丝状细菌附着在对虾的卵、各期幼体、成虾的鳃和体表各处。有人认为亮发菌内有一种内毒素,属于多脂糖类,可能对于虾体有毒害作用。附着在对虾鳃上时对于虾的危害性最大,往往附生的数量很多,成丛的菌丝布满鳃丝表面,菌丝之间还往往黏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有机物碎屑或其他污物,因而使鳃的外观呈黑色。鳃丝外观的黑色是菌丝间的黏附物造成的。这些菌丝和黏附的污物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隔绝了鳃丝与水的接触,妨碍了呼吸,并且细菌和污物也消耗氧,这是引起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体表和鳃上附着丝状细菌数量很多的虾往往蜕皮困难,引起死亡。或者可能是因为丝状细菌对于蜕皮有机械的阻碍,并且对虾在蜕皮时需氧比平时多,细菌阻碍了氧的供应所致。卵膜表面上有丝状细菌附着时,卵一般停止发育而死。幼体上附着数量很多时,往往游泳迟缓甚至沉于水底,停止发育,蜕皮困难,最后死亡。但是,现在在对虾的工厂化育苗中,虾卵和幼体上大量发生丝状细菌的情况较为少见。 [诊断要点] 对虾患病时剪取部分鳃丝做成水浸片镜检。丝状细菌的菌体较大,一般在低倍镜下就可看到,但要确诊必须在高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菌丝的构造,特别是在育苗池中的幼体有时附生颤藻类,在低倍镜下容易与丝状细菌相混淆。 [防控措施] 1.预防措施 保持水质和底质清洁,饲料营养要丰富,投饲量适当,促使对虾正常蜕皮和生长,饲养密度不宜过大。 2.药物治疗 (1)养成期患病的治疗,全池泼洒高锰酸钾2.5~3.5克/米3,12小时后换水。 (2)对虾幼体丝状细菌病的治疗,在药物的有效浓度下,幼体一般忍受不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大量换水,多喂适口饲料,促使病虾尽快生长蜕皮。全池泼洒粉精0.5克/米3浓度,或高锰酸钾0.5~0.7克/米3,有一定疗效。 第六节 常用的抗菌药物及作用机理 一、抗生素类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1.抗菌机制及抗菌谱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基本成分肽聚糖的合成,导致不可逆转的破坏,这种作用通过内酰胺分子与细菌细胞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阻碍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因此本类药物为繁殖期杀菌药。由于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故这类抗生素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很低,在有效浓度下对人类及动物体几乎无任何影响。 属于具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近年来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已经过多次结构改造,几乎对所有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影响这类抗生素作用的因素有:①药物透过细菌细胞壁或阴性菌脂蛋白外膜(第一道穿透屏障)的难易程度;②宿主对β-内酰胺酶(第二道酶水解屏障)的稳定性;③对抗菌作用靶位PBPs的亲和性。此外,使用青霉素时,可造成人体等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2.药物禁忌 (1)不可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合用。因为红霉素等是快效抑菌剂,可使青霉素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2)不可与碱性药物合用:在碱性条件下,青霉素不稳定,可快速失去活力。 (3)不可与维生素C混合静滴,否则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破坏,影响氨苯青霉素的稳定性。 3.常用抗生素 (1)青霉素 主要用于治疗嗜纤维杆菌、链球菌等引起的鱼病,也可与杆菌肽、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并用。青霉素对人畜毒性低,可用于预防亲鱼产后继发感染、中华鳖肺炎、疖疮和皮肤创伤等。需要注意的是:青霉素易被胃酸破坏,不能用于口服,也不要与四环素、磺胺类等药物合用。对于药物残留的规定:我国规定食品动物组织内的青霉素含量≤50微克/千克,对动物的停药期为14天,对水产动物停药期未作明确规定。 (2)氨苄青霉素 又称氨苄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毒性低,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在胃酸中较为稳定,可口服用药。日本曾用该药治疗杀鱼巴斯德杆菌引起的鱼病,对甲鱼的细菌性疾病也有较好疗效,一般为每千克鱼每天12毫克,投喂5天。我国规定食品动物组织内的氨苄青霉素最高残留量≤50微克/千克,畜牧业中注射用药后停药期为12天,出口鳗鱼中禁止使用氨苄青霉素作为饲料添加剂。 (二)四环素类 1.抗菌机制及抗菌谱 该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在A位特异性结合,阻止氨基酸与核糖体的结合,从而阻止肽链延伸,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还可引起细菌膜通透性改变,使胞内重要成分外漏。本类抗生素为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螺旋体等都有作用。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细菌对本类药物的耐药性很高。 2.药物禁忌 金属离子及包含此类离子的中药,能与本药形成络合物而造成药物不易吸收,牛奶也有类似作用,所以要避免合用。 3.常用抗生素 (1)四环素 四环素由金霉素还原而成,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与青霉素相似,对阴性菌的作用与氯霉素相似,但对绿脓杆菌无效。低浓度为抑菌,高浓度有杀菌作用。本品常用于防治鱼类肠炎、赤皮和烂鳃等细菌性疾病,还可用于防治鳗鲡的爱德华氏菌、赤鳍病和红点病及鱼类链球菌病等。通常鱼类的内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连服10~14天,龟鳖、虾蟹类为每千克体重100~150毫克,连服4~6天。水产品中四环素的最高残留量为100微克/千克,以50~100毫克/千克拌饵投喂后,停药期在30天以上。 (2)土霉素 又名地霉素或氧四环素,为四环素同类药物,属广谱抗菌药,抗菌谱包括许多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低浓度为抑菌作用,高浓度为杀菌作用,作用机理同四环素。可用于防治鱼类烂鳃、肠炎、赤皮等疾病,还可用于防治鳗鲡的爱德华氏菌、弧菌病、烂尾病、对虾弧菌病及鱼类链球菌病,还有促进生长作用而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使用,因此也造成了严重的耐药菌株问题。通常淡海水鱼类内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药浴为25~50毫克/升,全池泼洒为1~10毫克/升,作为饲料添加剂为5~50克/吨饲料。我国规定水产品中土霉素最高残留量为100微克/千克,日本要求≤100微克/千克,FAO/WHO为250微克/千克。停药期与用药量大小有关,一般以50毫克/千克拌饵投喂鳗鱼,停药期在30天,冷水性鱼类为60~90天。 (三)氨基糖苷类 1.抗菌机制及抗菌谱 氨基苷类的抗菌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是通过与30s核糖核蛋白的结合,抑制了肽链的延长,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阻碍已合成蛋白的释放,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重要生理物质外漏,引起细菌死亡。本类药物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较强,是静止期杀菌剂。可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部分革兰氏阳性菌等,对结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但对奈瑟氏菌、链球菌属和厌氧菌无效。 2.药物禁忌 本类抗生素与两性霉素、杆菌肽、头孢噻吩、多黏菌素或万古霉素合用可增加肾脏毒性,与利尿酸、甘露醇等合用可增加氨基苷类耳毒性,与骨骼肌松弛药、全身麻醉药合用可加强肌肉松弛作用,会导致呼吸抑制。 3.常用抗生素 (1)链霉素 最早从灰丝链霉菌中提取,常用的是硫酸链霉素。可作用于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其作用机理是干扰氨基酸-tRNA与30s核糖体亚基的结合,抑制肽链的延长,与作用部位结合为不可逆,故有杀菌作用。本品有较为严重的耳毒性,可损害第8对神经导致眩晕、恶心、呕吐等,也有肾毒性。水产上可用于鱼类打印病、竖鳞病、结节病、疖疮病、中华鳖赤斑病及穿孔病等,常用的给药手段为口服或浸浴用药。我国规定畜禽产品中的链霉素含量≤500微克/千克。 (2)庆大霉素 又称正泰霉素,为小单胞菌产生的多成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作用于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及链球菌、部分葡萄球菌,在微碱性环境中效力更强,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获得协同作用。抗菌机制为与核糖体亚单位上的特异性蛋白牢固结合,干扰核糖体功能,阻止细菌蛋白质合成,或合成无功能蛋白质。本品较高浓度时有抑制呼吸作用,对脑神经有损害,有耳毒性及肾毒性。对鱼类柱状屈桡杆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常用注射、浸泡等途径给药,口服吸收性差,仅可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畜禽产品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微克/千克,对于肌内注射,停药期为40天,家禽口服用药停药期为14天。 (3)卡那霉素 为链丝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有A、B、C三种成分,常用其硫酸盐。可作用于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及葡萄球菌、分支杆菌等。抗菌机制为与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本药毒性与链霉素相同。本品口服不易吸收,且毒性较大,不宜同羧苄青霉素合用,禁忌与碱性药物配伍。常用于治疗中华鳖爱德华氏菌、红脖子病、穿孔病等。畜禽产品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微克/千克,内服药停药期为7天,肌内注射停药期为14天。 (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生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或16元环而得名,红霉素是本类药物最典型的代表。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本类药物的抗菌谱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球菌。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按照抗菌活性的不同,可分为抗细菌的大环内酯和抗病毒的大环内酯,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大环内酯,还有的对线虫和节肢动物有活性,可用于农业和畜牧业。 本类抗生素的抗菌谱较窄,略优于青霉素,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强,口服后不耐酸,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本药血药浓度低,但在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痰、皮下组织及胆汁中明显超过血药浓度;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本类药物毒性低微。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 常用的抗生素有红霉素、竹桃霉素等,在水产上除红霉素外应用较少。 (五)氯氨苯醇类抗生素 1.氯霉素 最早来自委内瑞拉链丝菌中,因分子中含有一个不游离的氯而得名。可作用于多种革兰氏阴性与阳性菌,但因可引起严重的造血系统疾病而被有关国家禁止使用。按照农业行业标准,氯霉素因被列为无公害水产品中不得检出的抗生素,而已经在水产用药上禁用。 2.甲砜霉素 为氯霉素衍生物,系原有对硝基成分为甲砜基所替代,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生素,可作用于多种革兰氏阴性与阳性细菌,毒性要低于氯霉素,但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这方面要比氯霉素强6倍以上。按照农业行业标准,甲砜霉素被列为无公害水产品中不得检出的抗生素。 3.氟苯尼考 为氯霉素衍生物,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表明,氟苯尼考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MIC约为10倍),且无潜在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危险,对其他药物(包括氯霉素和甲砜霉素)耐药菌株呈现高度的敏感性,是较好的氯霉素产品,是良好的氯霉素替代品。可用于畜禽及水生动物各种细菌感染。常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鱼虾灭鲑气单胞菌、弧菌、杀鲑弧菌、爱德华氏菌等。还可还用于治疗鸟类及哺乳动物的出血性败血病的感染。 (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广谱半合成抗生素,由于其母核由7-氨基头孢烷酸而得名。头孢菌素类具有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通常按发现年代以及抗菌性质可分为四代,1962—1970年发现生产的为第一代,如头孢噻吩(先锋霉素Ⅰ号)、头孢噻啶(先锋Ⅱ)、头孢氨苄(先锋Ⅳ)。头孢唑啉(先锋Ⅴ)、头孢拉啶(先锋Ⅵ);1970—1976年生产的为第二代,有头孢盂多、头孢替定、头孢呋新;1976—1983年为第三代,如头孢哌酮(先锋必)、头孢三臻(菌必治)、头孢他啶(复达欣)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为第四代,如头孢唑喃等,目前大多数品种尚在试验中。 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青霉素酶稳定,但能为β内酰胺酶所破坏,二代头孢对多数内酰胺酶稳定,抗菌谱也强于第一代,但对某些肠道杆菌和绿脓杆菌等的抗菌活性仍不理想,三代头孢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甚强,某些品种对绿脓杆菌也有良好作用。 头孢菌素类属杀菌药,其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类似,也能与细胞壁上不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细菌对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现象。本类药与青霉素类、氨基苷类抗生素之间有协同抗菌作用。 头孢类药物是目前人类传染病治疗的主要药物,因此不建议作为水产病害的主要防治用药。在一些名贵水产养殖品种疾病中,由于出现多重的耐药性,出现了仅对三代以上头孢药物有效的菌株,在局部地区有应用的报道。 二、喹诺酮类 1.抗菌机制及抗菌谱 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DNA解旋酶,阻断DNA复制而产生抗菌作用,对细菌有较高的选择性,对人安全性高。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仅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第二代抗菌性能和抗菌谱有所提高,第三代除对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外,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较好的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均是第三代药物,第四代除对细菌的抗菌作用外,抗菌谱还扩大到衣原体、支原体,且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的作用大大增强。 2.副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毒性低,副作用小,发生率为3%~4.4%。常见副作用有:①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等;②中枢神经系统反应;③对幼龄动物关节软骨有一定损害,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④偶发过敏,出现药疹、关节痛、光过敏等;⑤对部分动物有一定的急性毒性,特别是幼龄动物,无文献资料的最好事先进行预备试验。 3.常用抗生素 (1)萘啶酸 为首个发现的喹诺酮类药物,于1962年合成。可抑制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气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抑菌和杀菌作用。口服易吸收,几乎完全从体内排泄。水产上用于防治香鱼、鲑鳟鱼弧菌病、疖疮病、鲤科鱼类气单胞菌病等。一般用量为全池泼洒3~5克/米3,鱼类口服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中华鳖口服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注意本品不能与呋喃妥因合用(有颉颃作用)。 (2)诺氟沙星 习惯上称为氟哌酸,为第一个氟诺酮类药物,1979年合成。本药对细菌细胞壁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因此其杀菌作用很强,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株均有作用,不易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口服吸收好,半衰期短,毒副作用小。水产上用于治疗多种鱼类细菌疾病,特别在气单胞菌败血症方面应用广泛。一般用量全池泼洒为4毫克/升,浸泡用量为4毫克/升,浸浴0.5~1小时;口服一般为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对于海水鱼类应提高到50毫克以上,龟鳖用量为每千克体重50~60毫克,鳗鱼为每千克饲料0.5~1克,重症加倍。目前对于诺氟沙星的最高残留量,肌肉、肝、肾均为≤100微克/千克,无公害水产品标准中最高限量为50微克/千克,一般用药后停药期为10天。 (3)盐酸环丙沙星 本品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与诺氟沙星相似,但杀菌能力要强于诺氟沙星2~4倍。本品渗透性强,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高,并可很快分布至其他器官。用于治疗多种鱼类细菌疾病,特别在气单胞菌败血症方面应用广泛。一般用量全池泼洒为2~4毫克/升,浸泡用量为4毫克/升,浸浴0.5~1小时;口服鱼类一般为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对于海水鱼类和虾蟹为每千克体重50毫克,龟鳖用量为每千克体重50~60毫克,鳗鱼为每千克饲料0.5~1克,重症加倍。目前对于环丙沙星的最高残留量,无公害水产品标准中规定为50微克/千克,以每千克体重50毫克口服,在28~30℃水温下,停药期为5~7天,水温下降则相应提高。 三、磺胺类 1.抗菌机制及抗菌谱 磺胺药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是一种抑菌药。对磺胺药敏感的细菌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需通过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氢蝶啶,经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合成二氢叶酸,再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的活化型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磺胺药的结构和PABA相似,因而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磺胺药抗菌谱广,可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性杆菌等,对少数真菌、衣原体、原虫也有效,磺胺药可通过肠道或局部应用到组织中,还可通过脑膜通透性好,在各组织器官中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 2.不良反应 磺胺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血尿、肾损害、有恶心、呕吐、皮疹等,也可出现粒细胞减少。 3.常用抗菌药 (1)磺胺嘧啶(SD) 中效磺胺药,属广谱抗菌药,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40%~80%。为治疗脑膜炎的首选药物。水产上用于治疗全身感染疾病、细菌性败血症等。一般常量为内服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龟鳖类每千克体重40~80毫克,浸泡可用10毫克/升,甲壳类口服为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最高限量,农业部规定所有食品动物中不得高于100微克/千克,无公害水产品标准中规定检出最高量为100微克/千克。 (2)磺胺甲基异唑(SMZ) 又名新诺明等,中效磺胺药,半衰期为11小时。属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作用,与甲基苄胺嘧啶(TMP)合用抗菌效能可增强数倍至数十倍,脑脊液中的浓度不及SD,尿中浓度与SD接近,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本品不能与酸性药物同服,大剂量服用应与碳酸氢钠同服。水产上用于治疗弧菌病、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性疾病。一般SMZ∶TMP的比例为5∶1,海淡水鱼类内服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每天一次,连续投喂5天,龟鳖类口服用量为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投喂5~7天,甲壳动物为每千克体重20~40毫克,连续投喂3~5天,全池泼洒的用量为1~1.5克/米3。水产品中的最高残留量为100微克/千克,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口服3~5天,停药期为2天。 (3)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MD) 本品为长效磺胺,抗菌谱与SD、SM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口服吸收较好,血药浓度高,维持有效时间长,半衰期为30~40小时,与TMP有协同增效作用。不可连用7天以上,不需与碳酸氢钠同服。可用于控制多种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对鱼类孢子虫、鞭毛虫也有一定疗效。一般鱼类口服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00~200毫克,连用4~6天。农业部规定出口鳗中不得使用该药,日本规定残留限量为40微克/千克,我国其他水产动物中的残留限量为100微克/千克。口服给药后的停药期为30天,由于残留时间较长,目前有些省市已列为水产禁用药物。 第七节 细菌病的化学药物治疗与耐药性问题 一、化学治疗药物治疗的选择依据 1.根据药物的抗菌谱 细菌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有针对性地杀灭或抑制致病细菌的生长,从而使机体恢复健康。因此,正确的治疗方案应该是基于对引起疾病病原菌的抗菌谱来确定选择治疗药物。特别对于一种可能新的疾病,进行病原菌抗菌谱的测试就更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问题愈来愈普遍,对于已知的疾病,当常规方法不能产生明显效果时,也应该测试一下病原菌的抗菌谱。 抗菌谱是指一种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谱,进行抗菌谱测定的前提是从发病动物中分离致病细菌。以往对于抗菌谱测定的主要过程是病原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抗菌谱分析这样一个过程。近年来,由于各种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来势凶猛、损失极大,而致病性研究费时较长,因此通常挑选分离的优势菌落进行抗菌谱测定,以满足生产防病的需要。目前,有些公司还在开发一些适用于生产单位自行使用的简易药敏测试盒,使得药物的选择更为方便。 采用抗药谱测试的治疗方案也存在弊病,这种方法基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即病原菌是可在测定体系中生长的细菌,对于一些难培养的致病细菌,如鲑肾杆菌、分支杆菌等生长缓慢且又有较高营养要求的病原菌,采用常规的培养和抗菌测定体系可能只是分离到继发感染的病原,因此会产生错误的引导,同样对于因病毒、寄生虫感染造成的细菌继发感染,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减少错误引导的措施有:①用于病原菌分离的病鱼必须是濒死或刚死的鱼,以减少继发及腐败细菌的干扰;②尽量选用一些广谱的抗菌药物;③用药后加强对药物效果的及时和准确的评估。另外,加强对养殖动物及有关疾病背景的了解也是减少错误的重要途径。 2.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 药物敏感性是指抗菌药对致病菌发生作用的有效剂量,通常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来表示,MIC是指培养基中病原菌被完全抑制所需要的最低药物浓度,通常以每升培养基中抗菌药物量(毫克)表示,即毫克/升。 影响病原菌MIC的因素有培养基种类、成分、培养时间和接种细菌浓度等,特别是培养基中的某些离子会使细菌的MIC升高。因此,通常采用MH培养基用于细菌的MIC测定。由于药物对病原菌的MIC测定关系到药物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要求操作者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一般来说,应该委托有条件的实验室完成这项测定。 3.抗菌药物的作用方式 药物治疗中各种抗菌药的作用方式对细菌病的治疗起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抗菌药其作用原理是不同的,这一内容在不同的抗菌药作用机理部分会详细介绍。除了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外,还应了解药物对于病原菌是抑制还是杀菌。一般来说,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不会使病原体数量减少,药物在水生动物体内的有效药物浓度要保持一定的时间,而病原菌的最终消除还要依靠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而杀菌作用的药物是通过直接杀死病原菌而产生治疗作用的。因此,起抑菌作用的药物需要准确计算初次用药量和再次的维持药量,而杀菌作用的药物则不需考虑在水生动物体内维持一定时间的杀菌浓度。 在抗菌药物中,磺胺药和抗生素类药物是通过抑菌作用发挥作用的药物,而呋喃类则是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需要说明的是,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在提高使用剂量时,会显示出杀菌作用。所以,药物的抑菌和杀菌只是使用剂量下的差异,而不存在本质的差异。 4.第一次选用药物和第二次选用药物 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会导致病原菌耐药性的逐渐增强,最后形成有效控制药物愈来愈少的情况。通过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在治疗初期就采用病原菌最敏感的药物,就可能随着病原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而无法再获得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使用药物治疗水生动物疾病时,应该根据药物种类和特性,决定不同药物的使用顺序。如将容易引起病原菌产生耐药因子的磺胺类等药物作为第一次选用药,而对已经产生耐药因子的病原菌,选用萘啶酸、喹酸、吡咯酸等作为第二次用药。一般,最好能将磺胺类药物作为第一次选用药物,而将抗生素作为第二次选用药物,而将各种化学合成药剂作为第三次选择用药。但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用药顺序在水生动物病害防治中是比较难以实践的。 萘啶酸类不会诱导产生耐药质粒(R因子),但也会产生对药物的短期耐药性,因此,实际应用时,应该严格控制这类药物的使用次数。当第二次选择用药失去效果后,还必须从第一次选择使用的药物种类中筛选有效的药物。另外,由于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力每年都会不断变化,当磺胺和抗生素药物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病原菌又可恢复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 二、水生动物药物的使用方法 1.拌药饵喂药物 (1)用粉状饲料作药饵 这是最简单的药饵加工过程,只需将药物与粉状饲料充分均匀混合即可,适用于水溶性、脂溶性药物。通常水溶性药物可将药物用水溶解后加粉状饲料充分混合即可使用,而脂溶性药物则可先用1/3的饲料将药物搅拌均匀,再加入1/3饲料充分混合,最后加入剩余饲料混合。 (2)用固形饲料作药饵 指采用颗粒性饲料做药饵。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水溶性药物,可将药物用饲料重量3%的水溶解,再将颗粒饲料加入水中,让水分连同药物一起吸入饲料中。一般太小的饲料颗粒不适用于制作药饵,由于吸入水分后不易保持颗粒,导致药物易损失。对于脂溶性药物,可用饲料重量5%~10%的油与药物混合,然后加入微粒或颗粒饲料使其吸附。颗粒饲料与药物的混合可采用机械搅拌进行,以减轻劳动强度。 (3)用鲜鱼或鱼糜做药饵 鲜鱼或鱼糜中含有大量水分,容易造成药物散失到水中,采用口服方法较为困难,可以使用将药物先与黏合剂混合后再黏附的办法,可减少药物的损失。 (4)用湿颗粒饲料做药饵 将药物与鱼糜和鱼粉混合后制成湿颗粒药饵,这种方法加入粉状物量越大,对药物的黏附性能越好,投入水中能有效防止药物散失。如果加入0.2%的黏合剂则效果更好。这种方法在国外用于鲑科鱼类的疾病控制中,在美国和日本有较多的应用。 投药量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根据投喂物重量计算用药量,可根据放养记录以及每天的投饵量和死亡动物数量进行校正,按“每千克鱼体用××毫克药物”计算用药量;另一种是根据投喂饲料的量计算药物用量,即“每千克饲料用××毫克药物”计算用药量。根据动物计算的用药量是准确的,如按照饲料用量计算,则还应考虑到投饵率问题,水产动物的实际药物摄入量为饲料中药物添加率×投饵率。 投药时间的长短根据渔药种类及疾病类型各不相同,对于水生动物而言,较短为3天,较长的为10天左右。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规定,如美国采用磺胺药治疗水生动物疾病时要求动物停止死亡后继续投药10天,日本所有水生动物投药期规定为5~7天,并且药物说明书特别注明不能连续投药8天以上,我国一般采用抗生素药物最短疗程为5~7天,急性传染病病情缓解后还需继续服药2~3天。 2.浸泡给药(药浴) (1)瞬间浸泡法 将动物放养在盛有药物的容器中,浸泡10~60秒,这种情况,一般采用高浓度的浸泡液。 (2)短时间浸泡法 通常做法是排放养殖池水至适合药物浸泡的量后,用泼洒法加入药物,浸泡过程中应注意充氧。这种方法可用于治疗体表疾病及烂鳃。 (3)流水浸泡法 在一定时间内用高浓度药液从注水口滴加,使药物均匀分布在养殖池中。 (4)长时间浸泡法(全池泼洒法) 在静水饲养池中,全池均匀泼洒低浓度的药液,用于治疗体表疾病,也是水产消毒药物的常用使用方法。 (5)恒流浸泡法 通常用于水族馆封闭循环水系统的药物使用方法。 3.涂抹给药 涂抹法是将较高浓度的药物涂抹于患病部位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用药少、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涂抹时要注意将动物头部向上,防止药液进行鳃部和口腔。也可使用药膏等涂抹,作用更易持久,适合于爬行类的体表疾病。 4.注射给药 注射法是用注射器将药物经腹腔或者肌内注射进动物体内。注射法的最大优点是用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好、用药量少,但操作较为麻烦,也容易造成动物受伤。一般除名贵动物、亲鱼外,较少采用注射法。 5.喷雾给药 将所用药物通过喷雾器或其他喷射装置直接喷于动物表面的给药方法,从机理上讲,相当于一种特殊的浸泡方法。喷雾用药适用于爬行类和两栖类,特别对于两栖类有极大的优点,由于两栖类表面皮肤较薄,有较强的吸收药物能力。通常是将养殖池水放干,然后进行药液喷雾。本法用药量较少,局部药物浓度较高,适合于两栖类动物体表疾病的治疗。 三、药物治疗的效果判定 (一)常用的效果判定方法 1.死亡数量 投药后3~5天内,患病死亡数量逐渐下降,表明药物有效,如用药5天死亡率未出现下降,即可判定用药无效。 2.游动状态 患病动物大多离群独游,或静卧不动。如选用药物有效,患病动物的游动状态会逐渐改善。 3.摄食量 患病后水生动物摄食量一般都会下降,用药后摄食量应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4.症状 不同疾病有其独特的症状,用药后症状得到改善或消失,可判定药物有效。 5.病原菌保有率 在疾病前期和发生期,养殖群体中病原菌保有率较高,用药后保菌率会逐渐下降。但这一指标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 (二)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1.对病原体的鉴定是否正确 药物治疗是对病原菌成功控制的过程,如果药物治疗失败,应重新对疾病原因进行确认。 2.对病原体诊断正确但治疗失败 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耐药菌株的产生而使治疗失败、存在二重感染现象以及投药量和投药时间不足。 四、细菌的耐药性 (一)细菌耐药性概述 细菌耐药性 指抗菌药物对原有敏感菌株在原有敏感浓度下不再抑制的现象,当以较高的药物浓度时仍有可能起抑制或杀菌作用。因此,谈到耐药性,应该是特定细菌对特定抗菌药物某一浓度下的耐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现象愈来愈普遍,成为细菌病控制和治疗中的主要问题。 多重耐药性 当一个微生物通过互不相关的机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时,该菌株称为具有多重耐药性。多重耐药性是目前细菌病治疗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交叉耐药性 指细菌菌株当产生对一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时,同时对其他抑菌机制相同的抗生素也同样有耐药性这种现象。 突变株、突变株发生率和突变率 突变株是指在敏感细菌群体中产生抗药性菌体,在敏感群体中发生抗性菌体的比例称为突变株发生率,可通过将已知浓度的细菌接种于含有某种抗菌药物的培养基中,计数培养后能生长的菌落数,即可得出突变株发生率。突变率是每代(每一次分裂繁殖)中抗药突变株的比例,其测定过程较为复杂,是基于Luria和Delbruck的波动实验测定的。 (二)细菌耐药性的化学机制 1.抗生素转变为无活性的形式 肽酶 水解肽键,如β-内酰胺酶可打开β-内酰胺环,使青霉素药物失活。 乙酰转移酶 向抗生素转移乙酰基团,使抗生素失活。如氯霉素转变为乙酰氯霉素即失活。 磷酸转移酶 将磷酸基团共价结合于抗生素,使之失活。 腺苷转移酶 将腺苷基团转移于抗生素而将其灭活。 失活抗生素的酶可以是细菌体原有的酶(组成酶),也可以是经抗生素诱导产生,诱导酶在缺乏抗生素时并不表达,抗生素存在时诱导基因表达失活酶。需要注意,抗生素并不引起耐药性,而只是诱导耐药基因的表达。 2.抗生素靶位的修饰 抗生素的作用需要与失活靶蛋白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细菌可以通过突变形成一个抗生素不能结合的靶蛋白或形成抗生素结合后仍有活性的靶位。有些菌株形成特殊的靶蛋白后还可能产生只有抗生素结合才有活性的特殊情况,从而产生抗生素依赖型菌株。如一些实验室分离的链霉素依赖型分支杆菌。 3.细菌对抗生素通透性的改变 抗生素只能进入细菌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一般通过被动扩散或专一性主动运输进入菌体内。对于专一性运输机制,细菌可通过对膜蛋白的修饰或变异使之不能与专一性运输蛋白结合,从而产生耐药性。 4.被抗生素抑制酶产量的增加 这种情况发生于通过抗代谢过程抑制细菌的例子,通过细菌可产生被抑制环节有关的酶,从而保证产生更多的被抑制物,产生耐药性。 (三)细菌耐药性的遗传机制 1.抗生素在细菌群体耐药产生中的作用 细菌的耐药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耐药性突变也是自发产生,与抗生素的存在与否无关。抗生素的存在只起到了对于突变株的选择作用而非诱变作用。 2.菌体间耐药性的转移 耐药菌株可将耐药性转移给其他敏感菌株,耐药基因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上,也可存在于质粒中,前者称为染色体耐药性,后者称为染色体外耐药性,可通过不同的机制转移到敏感菌株中。染色体耐药性可通过细菌的接合、噬菌体引导的转导,以及细菌染色体释放于环境中被另一细菌吸收的转化而转移到敏感菌株中;染色体外的耐药性主要通过质粒转移,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DNA分子,一般对细菌的生长和新陈代谢没有作用,但具有很多特殊功能,如抗药基因以及细菌毒力基因等,还可赋予寄主菌以新的毒力和致病性状。 3.R因子 R因子是含有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质粒,为以共价闭环形式存在的DNA分子,分子量大约为106~108,可与细菌染色体同步复制。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均发现了R因子,可在不同的细菌间转移,既可存在于致病菌株,也可存在于非致病菌株。无致病性菌株的R因子转移给致病菌株,将是细菌病再度流行并且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4.转座子 转座子是在两端具有反向终端序列(重复序列)的DNA片段,可很容易地将自身插入到染色体或染色体外DNA的不同位置,并可包含其转座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或附加信息,其附加信息通常为一些耐药决定子。转座子可对遗传信息进行重排,使之成为几个抗性基因群集的耐药因子。 五、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一)β-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机理 1.β-内酰胺酶的产生 β-内酰胺酶是水解β-内酰胺分子中酰胺环的酶,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广泛存在且定位于菌体周质间隙区域,一旦抗生素进入细胞即被该酶灭活,革兰氏阳性细菌主要分泌于培养基。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的β-内酰胺酶,这类酶类按照其底物特异性、对抑制物的敏感性、来源等进行了分类。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来说,β-内酰胺酶一般为染色体来源,而革兰氏阳性菌的β-内酰胺酶一般为由质粒介导。 2.膜通透性的降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必须到损害细胞质膜表面才能发生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细胞壁,一般要通过膜孔蛋白通道进入细菌体内。细菌可通过改变外膜膜孔蛋白的通透性使抗生素进入细胞内数量减少,从而使耐药性形成。 3.抗生素结合蛋白的修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需要经与抗生素结合蛋白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细菌可修饰该蛋白的结构,从而使抗生素不易结合或结合亲和力下降。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理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与核糖体23s RNA的特定区域而起作用,细菌通过23s rRNA的甲基化,使得对大环内酯类的结合能力大大降低,从而产生耐药性。决定这种耐药性的基因可存在于不同细菌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ermA基因(位于转座子Tn554上)和ermC基因(位于质粒上)可编码依赖于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化酶,这种酶活性可被大环内酯类有效诱导,这种酶通过对核糖体的修饰,使抗生素不能结合,达到耐药的效果。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理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通过细菌产生的由质粒编码的抗生素钝化酶而产生耐药性,已知的抗生素钝化酶有乙酰转移酶、核苷转移酶和磷酸转移酶,可分别作用于相关碳原子上的NH2或OH基团,使之生成无效物。一种药物能被一种或多种酶钝化,而几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也能被一种酶所钝化。因此,在不同的氨基糖苷类药物间存在着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产生钝化酶的质粒(或DNA片段)可通过接合方式在细菌细胞间转移,使原来不耐药的细菌细胞产生耐药性。此外,也可影响抗生素进入细胞的数量而产生耐药性。 (四)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机理 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解旋酶,使细菌DNA不能正常复制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通过突变产生DNA解旋酶的改变,从而使药物不能与之结合,这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此外,细菌也可通过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减少药物进入细胞的浓度,也可达到耐药的目的。在某些细菌中,还发现了存在一种主要将药物排出细菌体的机制,主要通过膜蛋白完成。在临床分离菌株中,发现解旋酶突变和排出机制共同存在的情况。多重耐药机制的存在,更容易产生高耐药性,特别是对于多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性。 第四章 真菌病 第一节 概述 真菌(Fungi)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水产动物由于真菌感染而患的病,称为真菌病。真菌不仅危害水产动物的幼体和成体,而且危害卵,成为养殖业的大害,有些种类是口岸检疫的对象。 危害水产动物的病原真菌主要是壶菌门中卵藻纲的一些种类,如水霉、绵霉、鳃霉、鱼醉菌、链壶菌、离壶菌、海壶菌、毛霉等,另外还有半知菌类的镰刀菌等。这些病原真菌的寄生不仅损伤宿主的组织器官,而且分泌有毒物质引起水产动物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和器官机能障碍,严重者会导致水产动物大量死亡,从而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地水产动物均有真菌病发生,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目前对真菌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预防和早期治疗。 淡水鱼类真菌病的种类不多,主要有水霉病和鳃霉病。水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是水霉和绵霉两个属的种类,它们对宿主无选择性,因此各种淡水鱼类均可感染本病,并且从卵到成鱼各个发育阶段均可感染。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在孵化过程中由于鱼卵堆积造成局部缺氧引起卵膜开始腐烂而感染;鱼体受伤和局部的组织坏死;或因季节交替水温剧烈变化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病原菌。鳃霉病是由水霉目的鳃霉寄生于易感鱼类的鳃部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出现往往是急性型的,如果条件适宜,病原菌一两天内即可大量繁殖,鱼苗即出现暴发型急性死亡。本病是《动物防疫法》中规定的三类动物疫病,是口岸检疫的对象。 鲑鳟鱼类常见真菌病有水霉病、鳃霉病、稚鱼内脏真菌病和鱼醉菌病。寄生于鲑鳟鱼类的水霉约有20种,从卵到成鱼各发育阶段均可患水霉病,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在日本每年由水霉病引起银大马哈鱼死亡率达50%。1893年Bruno Hofer在欧洲首次报道鱼醉菌病,当时称鳟鱼翻滚病,1966年在日本北海道的虹鳟中首次发现,随后日本各地鲑鳟鱼均有散发性发病。海水养殖鱼类的真菌病较少见,现仅知道有鱼醉菌病和鲑鱼真菌病两种。 甲壳动物真菌病主要发生在卵和幼体阶段,常见的有链壶菌病和镰刀菌病。贝类的主要养殖的种类有牡蛎、扇贝、鲍、贻贝和文蛤等,其中牡蛎的幼体易患离壶菌病和壳病,鲍易患海壶菌病。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真菌病主要是水霉病,易感种类有牛蛙、美国青蛙、棘胸蛙、大鲵、中华鳖、龟等动物。 第二节 真菌学基础 一、真菌的细胞构造 1.细胞壁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构成了细胞壁中有形的微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的成分,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但不含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高等陆生真菌以几丁质为主。即使同一真菌在其不同生长阶段中,细胞壁的成分也有明显不同。细胞壁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免受外界不良因子的损伤等功能。 2.细胞膜 真菌的细胞膜由3层结构组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类脂和少量糖类。 3.细胞质 位于细胞质膜和细胞核间、透明、黏稠、不断流动并充满各种细胞器的溶胶。主要细胞器有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膜边体、几丁质酶体等。 4.细胞核 真菌的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等组成。真菌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形状较小,不同真菌的染色体数差别较大。 二、真菌的主要类群 1.酵母菌 以芽殖为主,结构简单,大多数为单细胞的一类真菌。一般为圆形、椭圆形、腊肠形,少数为瓶形。酵母菌比细菌大,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细胞核和内含物。 2.霉菌 凡是生长在营养基质上,能形成绒毛状、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菌,均称为霉菌。霉菌的菌丝是由孢子萌发而产生的,菌丝顶端延长,旁侧分支,互相交错成团,形成菌丝体。菌丝体大而蓬松,呈绒毛状、絮状等。当菌丝上生长出孢子后,菌丝体可呈黄、绿、青、蓝等颜色。霉菌菌丝在功能上有了一定的分化,一部分菌丝伸入基质中,起吸收营养作用的称营养菌丝或基质菌丝;另一部分伸向空气的称气生菌丝。一部分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成能产生孢子的繁殖器官称繁殖菌丝。 霉菌菌丝分无隔与有隔两种。无隔膜菌丝为长管状分支,呈多核单细胞状态。有隔菌丝是由分支成串的多细胞组成,菌丝中有隔,隔中央有小孔,细胞核及原生质可流动。 三、真菌的分类 壶菌门 无中隔丝状或单细胞,大多数生于水中,少数两栖和陆生。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接合菌门 多数腐生,少数为寄生,多为无隔菌丝。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子囊菌门 类群较大,多数为有隔菌丝,少数为单细胞。腐生或寄生。寄生于植物上可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少数寄生人和动物体上。无性繁殖为出芽或形成分生孢子,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孢子。 担子菌门 为大型腐生真菌,由有隔菌丝组成各种子实体,多数不存在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产生担孢子。 半知菌门 菌丝有中隔,只知其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不知其有性繁殖,故称“半知”。 四、真菌的繁殖 1.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可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主要为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有性繁殖是由两个性别不同的单倍体营养细胞接近,各伸出一根管状突出物而后相互接触,接触处的细胞壁溶解,形成一个通道,称为结合桥。两细胞质融合,形成一个二倍体的细胞核。随即进行1~3次分裂,其中一次为减数分裂,形成2个、4个或8个子核,每个子核与其周围的细胞质形成孢子,即子囊孢子,原来的细胞壁成为子囊。子囊破裂后孢子散出,在适宜环境下可萌发形成新的酵母菌。酵母菌产生的子囊和子囊孢子有不同形状,是酵母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2.霉菌的生长繁殖 在自然界中,霉菌以产生各种无性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而以无性孢子繁殖为主。 大多数霉菌进行无性繁殖,产生不同的无性孢子。芽孢子由母细胞出芽而形成,长大时脱离母细胞或联在母细胞上呈枝叶状。节孢子由菌丝中间形成许多横隔,顺次断裂而成。多为圆柱状、两端钝圆的单细胞。厚垣孢子是在菌丝顶端或中间的细胞质浓缩变圆、细胞壁增厚形成的休眠体,对外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当条件适宜时,可萌发成新的菌丝体。孢子囊孢子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顶端膨大,多核的细胞质密集在膨大顶部,下方长出横隔,形成圆形囊状物,称为孢子囊。孢子囊中的细胞质及细胞核,分化形成多个孢子囊孢子。带有孢子囊的繁殖菌丝称为孢子囊柄。霉菌孢子囊柄上也有分支,分支顶端也可产生孢子囊。当孢子囊成熟破裂后,散出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较常见,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形成,呈圆形、椭圆形、棒状等,单生、成串或成簇排列,多数为单细胞,有的为多细胞。 多数霉菌是由菌丝体分化出称为配子囊的性器官进行交配,性器官里如产生性细胞则称为配子。由两性细胞结合产生的孢子称有性孢子,它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及子囊孢子等种类。卵孢子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发育成的,小型的称雄器,大型的称藏卵器。当雄器与藏卵器交配时,雄器中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受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配合,此后卵球生出外壁,成为卵孢子。接合孢子是由菌丝生出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的配子囊接合而形成的。两个相邻菌丝相遇,各自向对方伸出极短的侧支,称为原配子囊,接触后顶端各自膨大并形成配子囊,相接触的两配子囊之间的横隔消失,发生质配与核配,外部形成厚壁,颜色变深,配子囊内产生接合孢子。 五、真菌的致病性 真菌通过不同的形式可引起各种动物的不同疾病,有些真菌产生寄生性致病作用,有些真菌产生条件性致病作用,有些则产生毒素使动物中毒。 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一些外源性真菌感染,可造成皮肤、皮下和全身性感染。目前对其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在皮肤局部大量繁殖后,通过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的作用,引起局部的炎症和病变。深部感染的真菌遭吞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杀死而能在细胞内繁殖,引起组织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和组织坏死溃疡形成。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一些内源性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致病性不强,只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或放射治疗后,发生机会感染。 大部分动物对真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认为真菌感染的康复主要靠细胞免疫,血清中抗真菌抗体滴度虽然很高,可用于血清学诊断,但不能抑制真菌的生长。在真菌的细胞免疫中,T细胞起主导作用,如T细胞受损,机体易发生念珠菌病和曲霉菌病。 六、真菌病的诊断 1.显微镜检查 抹片检查 组织、体液、脓汁以及离心沉淀材料等,均可做成抹片,以姬姆萨染色法或其他适宜方法染色,检查真菌细胞、菌丝、孢子等结构。 乳酸石炭酸棉蓝液压片 为真菌实验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着染、杀真菌及防腐的作用。可于材料上滴加染液,或将培养物置于染色液滴中,再加盖玻片后检查。 2.分离培养 将病料接种于培养基,培养于室温及28℃,培养后逐日观察。真菌一般生长较慢,往往需培养数日甚至数周。为了防止或减少细菌污染,可于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抗生素,一般每毫升培养基加20~100国际单位青霉素和40~200微克链霉素。 培养生长后,可作抹片染色或乳酸石炭酸棉蓝液片,进行真菌形态结构的观察。开始生长后,逐日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清晰了解其发育情况。 第三节 鱼类病原真菌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 霉菌菌体由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构成,霉菌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管状(图4-1),直径约2~10微米。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的菌丝分为有隔膜菌丝和无隔膜菌丝。大多数霉菌菌丝有隔膜,隔膜将菌丝隔成多细胞。有隔膜的菌丝在其隔膜中央有小孔,使细胞质能够通过,细胞核也可以通过。一些霉菌菌丝无隔膜,如属于藻菌纲的水霉科,菌丝为管形无横隔的多核体。霉菌菌丝一端像根样附着在动物的损伤处,分支多而纤细,可深入至损伤、坏死的皮肤及肌肉,称为内菌丝,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伸出在体外的叫外菌丝,菌丝较粗壮,分支较少,可长达3毫米,形成肉眼能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 图4-1 霉菌 霉菌菌丝细胞均由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各种内含物组成。细胞壁厚约100~250纳米,除少数低等水生霉菌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外,大部分霉菌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菌丝体分两类。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叫营养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叫气生菌丝体。在长期的进化中,两类菌丝体发展出各种特化的结构(图4-2)。 图4-2 霉菌体结构及其功能 二、霉菌菌落特征 霉菌的菌落有明显特征,外观上容易辨认。霉菌菌丝较粗而长,形成的菌落较疏松,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外观干燥,不透明。有些霉菌生长很快,其菌丝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蔓延以至菌落没有固定大小。霉菌形成的孢子有不同形状、构造与颜色,菌落表面往往呈现出肉眼可见的不同结构与色泽特征。有的水溶性色素可分泌至培养基中使得菌落背面也呈现不同颜色。一些生长较快的霉菌,处于菌落中心的菌丝菌龄较大,菌落边缘生长的菌丝则较为年幼。同一种霉菌在不同成分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特征可能有变化,但各种霉菌在一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状、大小、颜色等相对稳定。菌落特征是鉴定霉菌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霉菌的分类 1.有性世代存在 (1)有性孢子为内生在子囊内的子囊孢子………………子囊菌纲(Ascomycetes)。 (2)有性孢子为外生在担子上的担孢子………………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2.有性世代不详………………半知菌纲 Ⅰ.藻状菌纲 分布很广,水生或陆生,其中包括腐生和寄生的种类。这一纲的特征是:①为无隔多核菌丝体;②孢子囊中产生大量包囊孢子;③有性繁殖形成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 根据包囊孢子能否游动和游动的包囊孢子鞭毛数目,将藻状菌纲分为三个亚纲。 (1)形成能动的包囊孢子。 ①包囊孢子有一根后生单鞭毛………………单鞭毛菌亚纲(Uniflagellatae)。 单鞭毛菌亚纲包括3个目: 壶菌目(Ghytridiales) 芽枝菌目(Blastocladiales) 单毛水霉目(Monoblepharidales) ②包囊孢子双鞭毛………………双鞭毛菌亚纲(Biflagellatae)。 双鞭毛菌亚纲包括4个目: 链壶菌目(Lagenidiales) 水霉目(Saprolegniales) 水节霉目(Leptomitales) 霜霉菌目(Peronosporales) (2)形成不能动的包囊孢子………………无鞭毛菌亚纲(Aflagellatae)。 无鞭毛菌亚纲包括两个目: 毛霉目(Mucorales) 虫霉目(Entomophorales) 藻状菌纲的水生真菌种类很多,寄生或腐生。隶属单鞭毛菌亚纲的水生真菌有芽枝菌目芽枝菌科(Blastocladiaceae)中的异霉属(Allmyces),本科中有5属,在鱼和鱼卵上找到异霉属的两个种。属双鞭毛菌亚纲的有水霉目、霜霉目和链壶菌目。水霉目水霉科(Saprolegniaceae)共有10属,在鱼体和鱼卵及动物尸体上已发现有4个属,即水霉属(Saprolegnia)、细囊霉属(Leptolegnia)、绵霉属(Achlya)、丝囊霉属(Aphanomyces)。霜霉目腐霉科(Pythiaceae),在鱼和鱼卵上目前只发现腐霉属(Pythium)的一个种。链壶菌目以产生动孢子的形式进行无性生殖,没有有性生殖,主要有链壶菌属(Lagenidium)、离壶菌属(Sirolpidium)和海壶菌属(Haliphthoros)等。据Grimaldi等(1973)研究,认为鳃霉(Branchiomyces)属水霉目,目前其生活史不明。霍氏鱼醉菌(Ichthyophonus hoferi)亦属藻状菌纲,目前分类地位尚不明确。 Ⅱ.子囊菌纲 子囊菌纲的显著特点是产生子囊。菌体由简单的单细胞至复杂的多细胞结构。有性生殖由两个已分化的或形态无区别的雌雄细胞相结合后形成子囊,或形成造囊丝,内生子囊孢子。子囊裸露或包于由菌丝结成的子囊果中。 根据造囊丝和子囊果的有无,子囊菌分成两个亚纲。 (1)不产生造囊丝,不形成子囊果的称为半子囊菌亚纲(Hemiascomycetes)。 半子囊菌亚纲包括两个目: 内孢霉目(Endomycetales) 外囊菌目(Taphrinales) (2)产生造囊丝并由此形成子囊,且有子囊果的称为真子囊菌亚纲(Hemiascomycetes)。真子囊菌亚纲根据子囊果的构造可分为三大类: ①闭囊壳菌类(Plectomycetes),子囊果封闭无孔口的菌种。 曲霉菌目(Aspergillales) 曲霉属(Aspergillus) 青霉属(Penicillium) 红曲霉属(Monascus) ②核菌类(Pyreno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壳的菌种。 球壳菌目(Sphaeriales) 麦角菌目(Glavicepitales) ③盘菌类(Discomycetes),子囊果为盘状子囊盘的菌种。 盘菌目(Pezizales) 块菌目(Tuberales) Ⅲ.担子菌纲 担子菌纲的显著特点是产生担孢子。它们无明显的生殖器官,两性的接合由未经分化的菌丝或孢子接合。接合时只行质配,并不进行核配,两性细胞核在形成担孢子前才行核配,随之行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担孢子。 根据担子的构造,担子菌纲分成两个亚纲。 (1)担子由单一细胞组成,无横隔…………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 同担子菌亚纲包括具有无隔担子的担子菌,担子聚生成子实层。分为两类。 ①层担子菌类,子实层在成熟时暴露于外。 ②腹菌类,子实层在成熟时包藏于内。 (2)担子由几个细胞组成,有分隔…………异担子菌亚纲(Heterobasidiomycetes)。 异担子菌亚纲的菌种,担子一般都具有分隔,担子有纵隔或横隔。包括6个目。 ①花耳目(Dacrymycetales) ②银耳目(Tremellales) ③木耳目(Auriculariales) ④隔担子菌目(Septobasidiales) ⑤秀菌目(Uredinales) ⑥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 Ⅳ.半知菌纲 (1)球壳孢目 分生孢子长在分生孢子器或变形的分生孢子器中。 (2)黑盘孢目 分生孢子长在分生孢子盘中。 (3)丛梗孢目 分生孢子产生在散生的分生孢子梗上,或分生孢子梗成束,或分生孢子梗密生于子座上。 (4)无孢菌群 没有发现分生孢子,只生菌丝。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引起水产动物镰刀菌病的病原体,已知道的包括有腐皮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属半知菌类。 常见淡水鱼类寄生水生真菌分类检索表 四、霉菌的繁殖 1.无性孢子繁殖 (1)厚垣孢子 又称厚壁孢子,很多真菌可形成这类孢子。外菌丝(水霉、绵霉、丝囊霉、细囊霉)在经过一个时期的动孢子形成后,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合,其尖端膨大成棍棒状,同时其内积聚稠密的原生质,并生出横壁与其余部分隔开,形成抵抗恶劣环境的厚垣孢子,有时在1根菌丝上反复进行数次分隔,形成1串念珠状的厚垣孢子。在环境适宜时,这些厚垣孢子又直接发育成为动孢子囊。 (2)节孢子 由菌丝断裂形成。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出现许多隔膜,然后从隔膜处断裂,产生许多单个的孢子。 (3)分生孢子 在菌丝顶端或分生孢子梗上,以类似于出芽的方式形成单个或称簇的孢子,称为分生孢子。有利于借空气而传播。 (4)包囊孢子 这类孢子由藻状菌无性繁殖产生。由气生菌丝或孢子梗顶端膨大,并在下方生出横隔与菌丝分开形成孢子囊。孢子囊逐渐长大,囊中形成许多核,每一核外包原生质,产生孢子壁,成为许多包囊孢子。孢子成熟后孢子囊壁破裂,散出包囊孢子。 2.有性繁殖 (1)卵孢子 菌丝分化成藏卵器和雄器或藏精器。藏卵器内有一个或数个卵球。当雄器和藏精器相配时,雄器中细胞质与细胞核通过受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接合形成卵孢子。在细囊霉和丝囊霉两属中,一般藏卵器中只有一个核有作用,故仅形成1个卵球。 (2)接合孢子 由菌丝生出的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的配子囊接合而成。两个相邻近的菌丝相遇,各向对方伸出极短的侧支称为原配子囊。原配子囊接触后,顶端各自膨大产生横隔,形成配子囊。相接触的两个配子囊间的横隔消失,其细胞质和细胞核互相融合,同时外部形成厚壁,成为接合孢子。 (3)子囊孢子 指子囊中形成的有性孢子。子囊是一种囊状结构,呈球形、棒形或圆筒形,因种而异。一般每个子囊中形成8个子囊孢子。大多数真菌子囊孢子在特殊的子囊果中。 五、水生真菌标本的收集与培养 (一)标本的收集 1.水霉 生长在鱼体上的水霉,往往与一些原生动物如鞭毛虫、纤毛虫等繁生在一起。因此在收集这类标本时,先将病灶取下,用清洁水洗几次,然后放入4%~5%甲醛溶液中保存。若连同病鱼一起保存,可将鱼的腹部稍微剪开一切口,注入适量的福尔马林入腹腔,防治标本腐烂。 2.鳃霉 收集鳃霉标本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用盖片涂抹法涂片,用肖氏液固定。 (2)用4%~5%福尔马林保存患鳃霉病鱼的一部分鳃组织。 (3)用葡翁氏液或仁克氏液固定病鱼一部分鳃丝组织。 其他种类的水生霉菌的收集可参照以上的方法。 (二)水生真菌的培养 1.普通培养法 (1)培养基 水生真菌以无性繁殖为主,它的厚垣孢子、及菌丝在适当培养基上可长成新的菌落。根据这一特点,用下面几种培养基对一些常见种类进行培养,有较好的效果。 大麻子仁:将大麻子仁煮沸消毒,挑选吸水饱胀的大麻子仁2~3粒,放入盛有无菌水的培养皿中,每粒大麻子仁间需有一定距离,以利于菌丝生长。也可用大麦、小麦、糯米粒代替。 鸡蛋黄:将鸡蛋煮熟。除去蛋壳和蛋黄,放入消毒后的干燥器皿中,盖上盖子,用时挑取米粒大一蛋黄粒,置于盛有无菌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鱼卵:将活的鱼卵,现用蒸馏水冲洗2~3次,使黏附在卵表面的脏物除掉,用60~80℃的热水浸泡10分钟,使卵失去活力,然后取出放入盛有无菌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动物尸体:苍蝇、蟑螂及水生昆虫的腹部和附肢均可作为培养基,先用蒸馏水冲洗数次,然后在解剖镜下选取需要的部位,置于盛有无菌水的培养皿中。 (2)接种 池塘水或湖水:这些天然水体中,通常含有各种水生真菌的孢子。在盛有上述一种培养基的器皿中,加入5~10滴水样,盖上盖子,置于阴凉处,2~3天后观察。 菌落感染:将霉菌的菌落,直接接种于盛有培养基的器皿中。 动孢子或后垣孢子: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吸取一部分已成熟的孢子或断裂单个后垣孢子,按细菌学接种法,小心地接种于培养基中。 2.纯培养法 (1)培养基 查氏合成培养基: NaNO3 3克 FeSO4 0.01克 K2HPO4 1克 蔗糖 30克 KCl 0.5克 MgSO4·7H2O 0.5克 H2O 1000毫升 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分装在三角瓶中,以103千帕15分钟高压灭菌。灭菌后,冷却至50~60℃时,分置于无菌培养皿中。 (2)接种 为防治其他杂菌污染,按每毫升加入100微克链霉素(用蒸馏水溶解),将分离的菌落浸泡2次,每次2分钟,然后用无菌接种环挑取标本在培养基中接种,冬天维持15~20℃,夏天置阴凉处2~3天。 六、水生真菌的传染链与生活史 1.水霉 以游动孢子传播。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的体表及卵上发现的水霉共有1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属于水霉和绵霉两个属的种类,属水霉科。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只要受伤均可被感染。水霉是腐生性的,对水产动物是一种继发性感染。在活的鱼卵上有时可见到孢子的萌发和穿入卵壳,悬浮在卵间质或卵间隙中生长和分出侧支,但如果胚胎发育正常,卵间质中的内菌丝,一般停止发育,不长出外菌丝。胚胎死亡时,内菌丝迅速延伸入死胚胎,外菌丝也随之长出,当菌丝长得多时,周围正常卵也因菌丝覆盖窒息而死。 水霉属(图4-3)游动孢子的形成,是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一些菌丝的顶端膨大,其基部长出一层横膜,与下部菌丝隔开,形成多核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囊内的多核原生质,在数小时后分裂成无数的游动孢子。成熟的游动孢子,通过游动孢子囊末端的小孔逸出到水里,长出2根鞭毛在水中自由游动短时间(几秒到几分钟)后,停止游动,周围分泌一层孢壁而静止休息,即所谓“孢孢子”时期。孢孢子静止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然后原生质从孢壁内钻出,又成为游动的动孢子,也就是第二次游动的动孢子,它呈肾形,在身体中部凹陷处长出2根鞭毛。这种游动孢子,经过一般比第一次游动孢子时间较长的游动,最后它们又静止下来,分泌一层孢壁,形成第二次孢孢子。这种孢子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后,萌发为新的菌丝体。这是水霉属和细囊霉属的动孢子囊和动孢子形态的特点。 图4-3 水霉属生活史模式图 绵霉属和丝囊霉属(图4-4)产生动孢子的情况与水霉属不同,它们的动孢子囊产生没有鞭毛的动孢子原体,成熟后逸出,成群地聚集在动孢子囊口而不游动,经过一个时期的静止后,才逸出孢壁而在水中自由游动,球形空壁留在孢子囊口附近呈蜂窝状。在这一阶段的动孢子都为肾脏形,从侧腰部生出2根鞭毛,与上述水霉属的第二游动孢子完全一样。绵霉属第二次产生的动孢子囊的位置也与水霉属不同,它是在第一次生长的孢子囊下面分生侧支而成,即所谓侧生孢子囊。 图4-4 绵霉属生活史模式图 水霉属和绵霉属的外菌丝在经过一个时期的动孢子形成以后,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不甚适合时,菌丝梢端积聚稠密的原生质,生出横隔与下部分隔,形成抵抗不良环境的厚垣孢子。这种厚垣孢子有时可在菌丝的末端,也有在中部反复进行数次,形成一串念珠状或一节一节的厚垣孢子。当环境条件转好时,这些厚垣孢子又直接发育成动孢子囊。有性生殖:一般出现于无性生殖衰退之后,即在营养条件差的情况下才出现。 2.鳃霉 鳃霉病是危害饲养鱼类比较严重的一种病,从鱼苗到成鱼都可被感染,尤其是对鱼苗和夏花鱼种危害最大。鳃霉通过菌丝产生大量孢子散落于水中,孢子与鳃直接接触而感染。病原体侵入鳃丝的组织里生长发育,不断分支,在鳃小片内像蚯蚓一样穿来穿去,组织被破坏,把正常的鲜红鳃丝变为粉红色,显出严重的贫血状态。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机能受到严重阻碍。 目前对鳃霉的生活史还没有进行研究。 3.镰刀菌 镰刀菌的感染,主要是虾体受伤后,孢子从伤口侵入体内引起。镰刀菌的菌丝呈分支状,有分隔。无性生殖形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大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图4-5)(故称镰刀菌),有1~7个横隔。小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形,不分隔。厚膜孢子在不良条件下形成厚的壁,4~5个连在一起。这些分生孢子萌发成菌丝体。镰刀菌的有性生殖未发现。镰刀菌为一种典型的机会病原,对虾由于创伤、摩擦、化学物质或其他生物的伤害后,病原菌趁机侵入,引起宿主发病。 图4-5 镰刀菌的大分生孢子 4.霍氏鱼醉菌 经口感染。一种是通过摄食病鱼的内脏而感染,另一种为鱼直接摄食球形合胞体或通过某种媒介(如蛰水溞等)被鱼摄食而感染。欧洲、美洲、日本、英国均有流行,我国尚未发现。虹鳟、红点鲑、鱼、鳕、鲐、大西洋鲱等都会感染发病。 霍氏鱼醉菌的生活史已有许多报道,其内容有所不同,可能与宿主的种类不同或环境条件的差异有关。下面以宫崎照雄等(1977)报道的寄生在虹鳟内的霍氏鱼醉菌的生活史为例说明(图4-6),整个生活史大体分为四个阶段:①发育期(A~D)。最初为具有2个核、细胞壁很薄的丝状体孢子(A),随着核进行直接分裂,核的数目增加,细胞壁加厚,发育成为大约有10~100个核的多核球状体(B,C,D)。②发芽前期(E~H)。此时的细胞核的数目增多,细胞质增加(E~F),以后原生质与细胞壁分离,原生质膜表面再分泌出新的薄细胞壁,细胞形成伪足状突起(H)。③发芽与丝状体期(I~J)。细胞将原来的细胞壁一部分突破,成为发芽状态(I),芽体逐渐伸长成为有时分枝、无隔膜、粗细不均得丝状体(J),在丝状体伸长的同时,细胞质向丝状体内移动,原来的球状体变为空壳。④繁殖期。丝状体内的细胞质进行分裂,形成丝状体孢子,每个丝状体孢子外面有一层薄细胞壁,内部通常具有2~10个核(K),丝状体的前端破裂或整个丝状体破裂,将丝状孢子放入宿主组织内,进入发育期(L)。 图4-6 鱼醉菌的生活史(仿宫崎等,1977) 5.链壶菌(Lagenidium)、离壶菌(Sirolpidium)、海壶菌(Haliphthoros) 链壶菌的菌丝长而分支,不分隔,有许多弯曲。菌丝吸收虾体营养,很快长满虾体,待吸收殆尽时,宿主体表的菌丝形成游动的孢子囊原基,生出排放管寄生宿主体外。排放管长37~500微米,直径为4~10微米,顶端形成一个直径为22.5~72.5微米的球形。顶囊内形成游动孢子,排放到水中。游动孢子肾脏形,8.7微米×12微米,从侧面凹中生出两条鞭毛,在水中游动片刻后,即附着在对虾卵或幼体上,失去鞭毛,生出被膜,成为休眠孢子。休眠孢子经过短时间休眠后,向宿主体内伸出发芽管,再萌发成新的菌丝(图4-7)。 图4-7 链壶菌生活史(仿卞伯仲) 离壶菌的排放管顶端开孔处直接放于水中,不形成顶囊。 海壶菌(图4-8)的游动孢子为多游性,第一休眠孢子再生成第二游动孢子及第二休眠孢子,第二休眠孢子再生成第三、第四游动孢子和休眠孢子,最后一次休眠孢子向宿主体内长出很细的发芽管,再萌发成新的菌丝。 图4-8 海壶菌生活史(仿卞伯仲) 第四节 淡水鱼类真菌病 一、水霉病 [病原体] 本病的病原体在我国淡水鱼类中发现的种类有新株形异霉(Allomyces neo—moniliformis Indoh)、反常异霉(Allomyes anomalus)、同丝水霉(Saprolegnia monoica)、多子水霉(Saprolegnia ferax)、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尾细囊霉(Leptolegnia caudata)、两性绵霉(Achlya bisexualis)、平滑丝囊霉(Aphanomyces laevis)、腐霉的一种(Pythium sp.)等。根据国内的研究资料,引起水产动物幼体、成体和卵发生水霉病的病原体,已知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科(Saprolegniaceae)中水霉(Saprolegnia)和绵霉(Achlya)两个属的种类。 水霉科是一类水生真菌,广泛分布于淡水中,并且易于在实验室中分离培养。葡萄糖是最好的碳;一般不能利用硝态氮,但在含蛋白胨或任何一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绝大多数能合成各自所需的维生素;无机硫不能利用,可利用有机态硫,如胱氨酸、谷胱甘肽等;其他无机元素如镁、钙、锌、铁等也需要。 构成水霉和绵霉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由细胞壁包被的一种无色透明管状细丝,没有横隔的多核体,宽度一般为3~10微米。一端像根一样附着在水生动物的损伤处,分支多而细,可深入至损伤、坏死的皮肤及肌肉里,具有附着和吸收营养的功能,这些菌丝称为内菌丝;长在鱼体表的菌丝称外菌丝,菌丝较粗,分支较少,可长达3厘米,分支的外菌丝互相交织形成菌丝体,即肉眼能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当环境条件不良时,外菌丝的尖端膨大成棍棒状,同时其中原生质收缩聚积,并分泌厚壁、两端形成全封闭的隔膜与其余部分隔开,形成抵抗恶劣环境的厚垣孢子。有时一根菌丝上反复进行数次分隔,形成念珠状的串生厚垣孢子。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厚垣孢子便萌发成菌丝或形成动孢子囊。 寄生水霉(Saproleghia)和绵霉(Achlya)的生活史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 无性繁殖为产生无性动孢子,一般在外菌丝的梢端略膨大成棍棒、纺锤等形状,同时原生质向膨大处密集,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在其基部生出横膜与下面的菌丝隔开,形成动孢子囊。动孢子囊中稠密的原生质含有许多核,经过一段时期的发育,每个核吸集一部分原生质而分裂成很多的单核孢子原细胞,不久形成球形的动孢子。 水霉属和绵霉属的动孢子的形状及行为不完全相同。水霉属的动孢子在发育过程中,相继发生两种不同形态的动孢子,称为两游现象。第一动孢子呈梨形,具有2条等长的前鞭毛,第一动孢子从动孢子囊中游出后,在水中自由游动几十秒至几分钟,然后停止游动,并分泌出一层细胞壁将其包裹而静止休息,即为孢孢子时期,孢孢子静止休息1小时左右,以出芽的方式原生质从细胞壁钻出,又成为第二次游动的动孢子,称第二动孢子,其形状为肾脏形,在其侧面凹陷处生出2条鞭毛,游动持续的时间一般较第一动孢子游动的时间长,最后它们又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胞壁,形成第二孢孢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即能萌发成菌丝体,第二动孢子是水霉属最具传染性的孢子。在水分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下,第二孢孢子不萌发成菌丝,而变成第三动孢子,甚至第四动孢子,另外,如动孢子囊的出口受阻塞,动孢子无法逸出时它们也能在囊中直接萌发。绵霉第一动孢子从动孢子囊中逸出时,没有鞭毛,因此都聚集在动孢子囊口而不散开,经过一段时间静止休息后,才钻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剩下许多空的胞壁,像蜂窝一样遗留在动孢子囊口附近;在这一阶段的动孢子都为肾脏形,2条鞭毛从侧面凹陷处生出,与水霉属的第二动孢子完全一样。在营养物质耗尽或外界环境条件不良时,某些菌丝梢端或中部形成厚垣孢子;当环境条件较好时,厚垣孢子可直接发育成动孢子囊,重复其无性繁殖。 水霉属和绵霉属的有性生殖出现在无性繁殖衰退之后,也就是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通常很少出现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时期分别产生藏卵器和雄器。藏卵器的发生,一般开始由母菌丝生出短侧支,随细胞核及原生质的逐渐积聚而长大到一定体积后生出横壁与母菌丝隔开。接着积聚的核及原生质在中心部分退化,余下的核和原生质向藏卵器周缘移动,形成稀疏的一圈,这时所有的核一起分裂,其中半数分解消失,最后细胞质按核数而割裂成几个单核部分,每一部分变圆而成卵球。有的属中,一般藏卵器中只有一个核起作用,仅形成一个卵球。在藏卵器产生的同时,由同菌丝或异菌丝甚至异枝的菌丝短侧支上长出雄器,逐渐卷曲缠绕于藏卵器上,并伸出受精管与藏卵器相通,最后也生出横壁与母体隔开。雄器中核的分裂与藏卵器中核的分裂同时发生。雄器中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受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配合而成卵孢子,卵孢子由藏卵器壁的分解而释出,并分泌双层外壁严密包围,形成休眠孢子。休眠孢子经3~4个月的休眠而后萌发成有短柄的动孢子囊或菌丝。 水霉科各属多数具有藏卵器和雄器,并且每一种类的形状、大小、同支、异支等特点都比较稳定,因此藏卵器与雄器的形状、大小、同支、异支等特点都已作为种的重要分类特征。水霉种类鉴别很困难,仅能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及藏卵器和雄器的结构进行鉴别,而从患病鱼体分离的水霉一般不产生藏卵器和雄器,其种类无法鉴别,因此只能鉴别到各属。利用DNA鉴定水霉属的种类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Whisler,1996)。 [流行情况] 水霉病在国内外水产动物养殖地区都有流行,水霉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5~26℃均可生长繁殖,并且水霉科中有些种类能在水温30℃时生长繁殖,水霉、绵霉的繁殖适应温度为13~18℃。水霉在pH6.4~8.0范围能够生长繁殖,在pH5.6以下生长完全受抑制,水霉、绵霉的生长繁殖最适pH7.2。水霉菌对盐度的反应很敏感,0.04%以上的食盐水溶液可抑制水霉的生长。各种淡水鱼类均可感染水霉病,凡是受伤的淡水鱼类均可被感染,而未受伤的则一律不受感染。在尸体上的水霉能够繁殖迅速,所以水霉是腐生性的,水霉病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水霉广泛存在淡水中,鱼体防御水霉病发生有三种方式,一是鱼体不断分泌黏液将附着在体表上的水霉孢子排除;二是黏液中含有一种发生素能够抑制菌丝体的生长;三是黏液细胞能够直接抑制菌丝生长。因此,当鱼体表受到机械性损伤时,体表失去黏液层的保护,水霉孢子便在体表死亡的细胞上萌发而发生水霉病。在孵化期往往由于鱼卵未受精,或卵的质量不好,或孵化用水的水质很差引起水产动物的卵暴发水霉病。特别是阴雨天,水温低,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死亡。 在活鱼卵上水霉孢子能够萌发,并穿入卵壳,悬浮在卵周隙中分支繁衍到一定程度,繁殖继续与否由胚胎的活力盛衰决定,如果胚胎发育正常,则悬浮在卵间质中的内菌丝,一般就停止发育,不长出外菌丝;当胚胎活力衰退死亡时,则内菌丝迅速延伸入死胚胎而繁殖,同时外菌丝亦随之生长。倪达书(1982)认为有活力的胚胎和健康鱼体的表皮细胞具有一种抗霉素抵抗菌丝夺取其营养,悬浮在卵间质中的内菌丝因得不到营养而停止生长,但是这种抗霉素会因细胞的活力衰弱而减退,细胞坏死,抗霉素便失去活性,菌丝就能获取所需营养而迅速生长。 [症状及病理变化] 疾病早期,肉眼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肉眼可看到灰白色棉毛状的外菌丝,故俗称白毛病(图4-9)。水霉菌的动孢子侵入鱼体的受伤处,吸取皮肤里的养料,迅速萌发,并向内外长出菌丝,当受伤较深时,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黏附,同时能分泌蛋白质分解酶分解鱼的组织,从而造成组织坏死,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与其他固体物发生摩擦;霉菌寄生部位周围皮肤溃烂,水霉菌丝可穿入肌肉,靠近结缔组织,以后由于菌丝体黏附藻类或污泥使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水霉感染幼鱼的头部时,菌丝会侵入幼鱼的脑、心脏、血管、肝脏及其他主要器官,造成极大的危害。 图4-9 患水霉病鳙鱼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本病也经常发生。未受精卵或死卵极易感染水霉,内菌丝侵入卵膜内,卵膜外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卵丝病”,被寄生的鱼卵外菌丝呈放射状,故又称“太阳籽”。并且水霉菌有从死卵向活卵扩散的特性,当菌丝长得多时,附近发育正常的卵也因菌丝体的覆盖窒息而死,这样恶性循环,有时可引起全部的鱼卵死掉。 [诊断方法] 用肉眼观察,根据症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检查,如果有水霉菌丝体的存在,可进行确诊。如要鉴定水霉的种类,则必须利用真菌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观察其藏卵器及雄器的形状、大小及生长的部位等。 [预防措施] 1.鱼体水霉病的预防 (1)彻底清塘,并用浓度为20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20毫克/升的漂白粉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3)捕捞和运输后,用2%~5%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苗种放养时用食盐或高锰酸钾浸洗消毒。 (4)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受伤后,可在伤处涂1%磺胺软膏、5%的碘酒、10%高锰酸钾水溶液等,受伤严重时则需肌肉或腹腔注射链霉素5万~10万单位/千克。 (5)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等免疫增强制剂,增强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 (6)五倍子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成4毫克/升;重酪酸钾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成20~40毫克/升。用重铬酸钾泼洒的鱼池,经1周或10天以后,换去一半池水。 2.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1)彻底消毒鱼巢。若用棕榈皮作鱼巢,可将鱼巢洗净后煮沸消毒;若用水草作鱼巢,可用食盐、漂白粉等消毒处理。 (2)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将产卵池及孵化用具彻底消毒。 暂无标题 3.用3%~5%的福尔马林溶液或1%~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产卵的鱼巢,前者浸洗2~3分钟,后者浸洗20分钟,均有防病作用。 [治疗] 1.食盐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全池泼洒,使池水成8~10克/米3浓度。 2.全池遍洒2~3克/米3浓度的亚甲蓝,隔2天一次,5天后再用0.2~0.3克/米3浓度海因类药物泼洒一次。 3.每立方米水体用水霉净0.3~0.5克,每日一次,连续2~3次,每日换水1/3左右。 4.每吨鱼每天用200克长效复方新诺明,或50~100克盐酸土霉素混饵投喂,连续5~7天。 [治疗方法] 1.外用药 (1)全池泼洒食盐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使池水成8毫克/升的浓度,或用此浓度浸泡病鱼24小时。 (2)全池泼洒亚甲蓝,使池水浓度成2~3毫克/升,隔两天再泼洒1次。 (3)全池泼洒新洁尔灭,使池水浓度成5毫克/升,隔2天再泼洒1次。 (4)白仔鳗在患病早期,可将水温升到25~26℃,多数可自愈。 (5)每吨鳗每天用200克长效磺胺,或100克盐酸土霉素混入饲料中投喂,连续3~7天。 2.内服 抗菌药物(磺胺类、呋喃类、抗生素等),以防细菌感染,疗效更好。 二、鳃霉病 [病原体] 鳃霉(Branchiomyces spp.),属水霉目(Saprolegniales)。 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我国淡水鱼类上寄生的鳃霉,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霉(图4-10),其菌丝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单支延长生长,分支很少,菌丝在鳃小片的组织中生长,不进入血管和软骨。菌丝的直径20~25微米,孢子较大,直径为7.4~9.6微米,平均为8微米,略似Plehn(1921)所描述的血鳃霉(B.sanguinis)。另一种寄生在青、鳙、鲮、黄颡鱼鳃上的鳃霉,其菌丝较细而壁厚,通常弯曲成网状,分支特别多,分支沿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菌丝的直径6.6~21.6微米,孢子的直径为4.8~8.4微米,平均6.6微米,与Wundseh(1930)所描述的穿移鳃霉(B.demigrans)相似。因目前对鳃霉的生活史还没有进行研究,我国发现上述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鳃霉,暂未定种。 图4-10 鱼鳃上的鳃霉 [流行情况] 鳃霉病通过菌丝体产生的孢子进行传播。我国的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辽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流行,主要危害草、青、鳙、鲮、银鲴、金鱼、鲢鱼、鳗鱼等多种养殖鱼类的幼鱼,以苗种阶段为甚,1~3龄鱼也受害。其中鲮鱼苗最为敏感,广东有些地区鲮鱼鱼苗的发病率达70%~80%,死亡率90%以上。鳃霉病的流行,除地理条件以外,池塘的水质状况是主要因素,一般都是水质恶化,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很高,又脏又臭的池塘,最易流行鳃霉病。主要流行季节于每年的5~10月的夏秋季节,尤其5~7月为甚。本病的发生与鱼体受伤后受寄生虫或细菌感染或水质不良导致鱼鳃损伤、黏液或上皮细胞增生等有关,导致其易被孢子感染而暴发。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鱼游动缓慢,鱼不摄食,呼吸困难。鳃上黏液增多,鳃上有出血、淤血,或缺血斑点,呈现花鳃的症状。病情严重时鱼高度贫血,整个鱼体呈青灰色。 鳃霉的菌丝产生大量孢子散落于水中,孢子与鱼鳃接触后就附着在鳃丝上,发育成菌丝,并向内不断延伸,不断分支,分支沿着鳃丝血管穿入软骨生长,破坏组织,堵塞血管,使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常出现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使呼吸机能受到很大影响,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感染鳃霉病急性型的病鱼,出现病情后几天内大量死亡,表现为鳃出血,部分鳃丝颜色苍白;慢性型发病的病鱼,死亡率稍低,坏死的鳃丝部分腐烂脱落,鳃丝贫血,呈苍白色。 [诊断方法] 用肉眼观察鱼的鳃部,如发现上述症状则进行显微镜检查。剪少许鳃丝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当发现鳃上有大量分支状菌丝寄生时即可做出诊断。 [预防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预防措施。 1.经常保持池水新鲜清洁,适时加入新水,可以减少发病机会。 2.鱼苗鱼种培育池要用混合堆肥代替大草和粪肥直接沤水法,用生石灰清塘代替茶粕清塘,可以预防鳃霉病的发生。 3.清除池中过多淤泥,用浓度为450克/米3的生石灰或浓度为40克/米3的漂白粉清塘消毒。 4.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5.禽用红霉素0.2~0.5毫克/升或利凡诺1~1.5毫克/升全池遍洒效果更为显著。 6.每667米2,水深1米,青蒿5千克、黄芩1千克、丹皮2千克、水100千克,用文火煎至60千克,分两次全池泼洒。 [治疗] 1.发病鱼池立即加注新水,并用石灰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成20~25克/米3浓度。 2.每667米2,水深1米,用食盐2.5千克溶解后全池遍洒。在上述处理后,投喂药饵。 3.饲料中添加制霉菌素0.05%~0.5%,连续投喂5~7天。 4.芭蕉、乐果合剂(民间验方),芭蕉心5千克,食盐1.5~2千克,乐果50克(农药),将芭蕉心切碎与食盐、乐果搅拌均匀制成饲料,每100千克鱼体重投喂5千克。 第五节 鲑鳟鱼类真菌病 一、水霉病 [病原体] 常见的是水霉属(Saprolegnia)和绵霉属(Achlya)。寄生于冷水性鱼类水霉约有20种,主要有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异丝水霉(S.diclina)、多子水霉(S.ferax)、澳大利亚水霉(S.australis)和S.shikotsuensis。 [流行情况] 水霉营腐生生活,受伤的鱼易感染,而健康的鱼不易感染。当鱼体受寄生虫、细菌或病毒感染后,或各种操作、运输等引起鱼体受伤,水霉菌易于着生。主要危害鱼卵、幼鱼和产后亲鱼,在水温15℃以下季节发生,以晚冬和早春最为流行。鲑鳟鱼卵孵化时间较长,遭受水霉病的危害较严重。 [症状及病理变化] 在鱼体受伤处,霉菌的幼孢子侵入,向内、外生长,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俗称“白毛病”。菌丝与伤口处细胞组织缠绕黏附,致使组织坏死。由于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鱼体受到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迟缓,久而久之身体瘦弱而死。目前还没有水霉引起全身性感染或产生任何毒素的报道,鱼轻度感染时,病灶处有轻微的炎症反应;严重感染水霉时出现昏睡,失去平衡,一般不能康复。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死卵或表面有损伤的卵易寄生水霉菌,并长出菌丝侵害周围健康的卵,可引起鱼卵大批死亡。 [诊断方法] 用肉眼观察,根据症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如要鉴定水霉的种类,则必须进行人工培养,观察其藏卵器及雄器的形状、大小和着生部位等。 [防治方法] 1.鱼池和孵化设施用生石灰或含氯药物彻底消毒。 2.操作时尽量勿使鱼体受伤,并注意越冬鱼种密度不宜过高。 3.全池泼洒食盐及小苏打合剂(1∶1),使池水浓度成8毫克/升。 4.幼鱼发生水霉病,可全池泼洒亚甲蓝,使池水浓度成2~3毫克/升,隔2天再泼洒一次。 5.成鱼或亲鱼患病,可用0.02%福尔马林浸洗30分钟。 6.用3%~4%食盐水浸浴病鱼5分钟,或用0.5%~0.6%食盐水浸鱼病鱼1小时。 7.用75~150毫克/升过氧化氢,浸浴病鱼30~60分钟;用250~500毫克/升过氧化氢每隔1天处理虹鳟鱼卵15分钟,可以预防真菌感染。 二、鳃霉病 [病原体] 鳃霉(Branchiomyces spp.)。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多种养殖鱼类的幼鱼,以苗种阶段为甚,1~3龄鱼也受害。通过孢子与鳃直接接触而感染。本病在水质有机质含量高、水温20℃左右时易于发生,数天内可使大批鱼死亡,死亡率为10%~50%。 [症状] 鳃霉的菌丝产生大量孢子散落于水中,孢子与鱼鳃接触后就附着在鳃丝上,发育成菌丝,并向内不断延伸,不断分支,分支沿着鳃丝血管穿入软骨生长,破坏组织,堵塞血管,使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常出现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使呼吸机能受到很大影响,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 [诊断方法] 用肉眼观察鱼的鳃部,如发现上述症状则进行显微镜检查。剪少许鳃丝,盖上盖破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当发现鳃上有大量分支状菌丝寄生时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应着重进行预防。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 2.每667米2水深1米,可用氯化钠2.5千克溶解后全池泼洒。 3.在疾病流行季节,应适当加大水流,每月用生石灰全池遍洒1~2次,使池水浓度为20~25毫克/升,以调整水质,控制病情。 三、虹鳟内脏真菌病 [病原体] 主要是异支水霉(Saprolegnia diclina),此外还有侵袭水霉(S.invaderis)和蛙粪霉中的一种(Basidiobolus sp.)。我国虹鳟肠内寄生的真菌为蛙粪霉中的一种,菌丝较粗,直径10~13微米,长250微米左右,最长可达400微米以上。菌丝有分隔分支,但大多不明显,孢子圆形,直径15.5~16.3微米。 在日本,虹鳟、红大口大麻哈鱼等鱼种腹腔内寄生的真菌被鉴定为异支水霉(Saprolegnia diclina)及半知菌类。半知菌类真菌,直径4~12微米,是具有分支和隔的很细的菌丝。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虹鳟、银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等鲑科鱼类的稚鱼。体长3厘米左右的稚鱼易发病,4.5厘米以上的稚鱼几乎不发病。流行水温7~11℃,死亡率达10%~20%。本病可单独发生,也有时与病毒病并发,并发时死亡率高达100%。 [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病鱼表现迟钝,体色发黑,腹部膨大。剖开鱼腹,用显微镜检查,可见消化管、肝、脾、肾、鳔、腹腔、体壁内有大量真菌寄生。胃肠道是真菌的原发性感染部位,真菌首先在胃肠道内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胃肠道堵塞,影响胃肠蠕动和排便,继而菌丝穿过胃壁、肠壁侵入到腹腔,此后生长繁殖得更快,大量菌丝伸向肝、脾、肾、鳔等内脏器官,病鱼很快死亡。我国虹鳟鱼种体内寄生的真菌,寄生在消化道内,主要是肠道后部和近肛门处最为密集;少数病鱼在胃内也可检出菌丝体。日本发现的异支水霉,最初感染部位是胃的幽门处,菌丝在该处的肌层内大量繁殖,侵入胃黏膜层内的菌丝较少,一般黏膜层破坏不严重;也有的菌丝通过胃壁伸到腹腔内,大量繁殖,引起腹腔内出血、积水,腹腔内的菌丝菌落大多出现在胃下部的周围,菌丝甚至可侵入腹膜、骨骼肌以及皮肤,但几乎没有菌丝穿过活鱼的皮肤而伸出体外。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再用显微镜检查患处,如发现有大量真菌寄生,即可诊断为本病,如要鉴定真菌的种类,则要进行分离培养。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预防,预防措施同鳃霉病。发病后常采取内服制霉菌素及中药大黄和升温的方法以控制病情发展。 四、鱼醉菌病 [病原体] 霍氏鱼醉菌(Ichthyophonus hoferi,Plehn and Mulsow,1911)。属藻菌纲(Phycomycetes)、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虫霉科(Entomophthoraceae)。 在患病鱼的组织内看到的主要有两种形态,一般为球形合胞体(又叫多核球状体),直径从几微米至250微米,由无结构或层状的膜包围,内部有几十或几百个小的圆形核和含有PAS(高碘酸夫氏)反应阳性的许多颗粒状的原生质,最外面有寄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形成白色包囊;另一种是包囊破裂后,合胞体伸出粗而短、有时有分支的菌丝状体,细胞质移至菌丝状体的前端,形成许多球状的内生孢子。 [流行情况] 鱼醉菌主要危害虹鳟、红点鲑和野生的海水鱼,是危害严重的真菌性疾病之一。1893年Bruno Hofer在欧洲首次报道本病,当时称鳟鱼翻滚病。目前,本病在欧洲、美洲、日本流行,在我国尚未发现本病流行。本病属于慢性疾病,一般不引起急性大量死亡,但生长受影响,鱼体消瘦。该菌在10~15℃生长良好,20℃生长不良,37℃完全不生长。所以适宜发病水温10~15℃,流行于春夏季节。其感染方法,一种是通过摄食病鱼或病鱼的内脏而引起;另一种为鱼直接摄取球形合胞体或通过媒介(如蛰水溞等)被鱼摄入而引起。多核球状体在胃黏膜处发芽,菌丝侵入黏膜上皮内,形成并放出丝状体孢子。这些孢子随着血流被运送到身体各处,然后发育成多核球状体。在人工感染30小时以后,鱼的皮肤就呈现症状。 [症状与病理变化] 霍氏鱼醉菌可寄生于肝、肾、脾、心脏、胃、肠、幽门垂、生殖腺、脑及神经系统、鳃、骨骼肌等处,病鱼全身均可受感染。感染处均形成大小不同、密密麻麻的灰白色结节,严重时组织被病原体及增生结缔组织所取代,当病灶大时,病灶中心坏死。生病鱼外观体色变黑,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脊柱弯曲。随寄生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如有的鱼皮肤被大量寄生时,密布的白点使皮肤如砂纸;侵袭神经系统,则病鱼失去平衡,摇摇晃晃游动;侵袭肝脏,可引起肝肿大,比正常鱼的大1.5~2.5倍,肝脏颜色变淡;侵袭肾脏,则肾脏肿大,腹腔内积有腹水,腹部膨大;侵袭生殖腺,则会失去生殖能力。病灶处随着菌体的发育产生芽肿性炎症或局部坏死,甚至形成疥疮或溃烂。 [诊断方法] 诊断时除了根据症状外,可从内脏(特别是肾脏)取一点组织用压片法检查,发现有多核球状体时就可确诊。或从病灶上取一点组织,接种到加1%~10%血清的TGC培养基上,在培养中发现多核球状体发芽成丝状体时就可以进一步确诊。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重要的预防方法是: 1.不要用有鱼醉菌寄生的生鱼作饲料,必须煮熟后投喂。 2.加强检疫制度,不从疫区引进鱼饲养。 3.鱼池要清除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清塘。 4.病鱼必须全部捞起,煮熟后作饲料处理。 5.鱼池及工具都要进行严格消毒。 第六节 甲壳类及贝类真菌病 一、链壶菌病 [病原体] 链壶菌目(Lagenidiales)、链壶菌科(Lagenidiaceae)的链壶菌属(Lagenidium),离壶菌科(Sirolpidiaceae)的离壶菌属(Sirolpidium)及水霉目(Saprolegniales)、海壶菌科(Haliphthoraceae)的海壶菌属(Haliphthoros)。 链壶菌的菌丝是无隔菌丝,比较长,并有许多弯曲,菌丝上有不规则的分支,细胞壁薄,直径7.5~40微米,黄绿色,菌丝内有许多折光圆形油滴状物。菌丝寄生于甲壳动物体内吸收营养,生长迅速,不久就可以充满了寄主体内。当寄主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完时,菌丝的外端形成游动孢子囊的原基,有隔膜将原基与菌丝的其余部分分开,并生出一条细长的排放管,排放管穿过寄主(虾蟹)的外壳,伸向寄主的体外。排放管直线状,长37~500微米,直径4~10微米,其顶端形成一个球形的顶囊,顶囊直径22.5~72.5微米。游动孢子囊原基中的原生质通过排放管流到顶囊中,在顶囊中形成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呈肾形,具有2条侧生鞭毛,大小为8.7微米×12微米,游动孢子冲破顶囊,逸出到水中,在水中游动片刻后,遇到甲壳动物的卵或幼体即能附着,停止活动,脱掉鞭毛,发育成休眠孢子。休眠孢子呈圆形,直径10微米。休眠孢子经过短时间的休眠后,向寄主体内萌发形成为发芽管,管的末端变粗、伸长后即成为菌丝。 离壶菌与链壶菌的菌丝形态结构十分相似,其主要区别是游动孢子在游动孢子囊内充分形成黄褐色的、厚壁的抵抗细胞,然后通过排放管,在排放管前端开孔处放出于寄主体外,不形成顶囊。 海壶菌与链壶菌的菌丝也十分相似,排放管不形成顶囊,呈直线状或波浪形,游动孢子具有多游性,即第一休眠孢子再生成第二游动孢子及第二休眠孢子,第二休眠孢子在生成第三游动孢子,甚至第四游动孢子和休眠孢子。休眠孢子向宿主体内长出丝状发芽管,发芽管可长达50微米左右,然后发芽管的末端膨大成为菌丝体。较老的菌丝由于细胞缢缩而变为许多段,形状不一致,球形、长形或管形,往往有隆突,每段菌丝具有浓密的细胞质,各段相连成念珠状,每段都可形成游动孢子囊和排放管。 [流行规律] 链壶菌病主要危害对虾、龙虾、蟹、贝类等卵和幼体,最易发生的是溞状幼体,其次是糠虾幼体。感染率高达100%,受感染的卵和幼体都不能存活。在育苗池中发生本病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在24~72小时内可使全池幼体死亡。链壶菌、离壶菌和海壶菌在世界上的分布地区和宿主范围都很广,又可进行腐生生活。因此,几乎世界各地养殖的各种虾、蟹类和其他甲壳类的卵和幼体上都可以发现。成体只是带菌者,本身并不会患病,但是可以将真菌传播给其他卵和幼体。链壶菌主要危害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和蟹的幼体,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含盐0~2%,pH为7~10。海壶菌主要危害中国对虾的幼体,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含盐0~3%,pH为6~10。 [症状和病理变化] 受感染的甲壳动物的幼体,体色灰白色,不透明,停食,趋光性差,游泳不活泼,散游于水的中下层,重者下沉于水底不动,仅附肢或消化道偶然动一下。患病的幼体及卵,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弯曲、分支的菌丝,在疾病早期幼体内的菌丝无排放管和顶囊,随着病情的发展菌丝可穿出寄主的体表形成绒毛状。当患病幼体死后菌丝可迅速充满全身组织,同时产生游动孢子、排放管和顶囊。严重感染的卵不透明,体积变小,不能孵化。健康的蟹卵块为橘红色时,感染链壶菌的卵呈褐色;健康的蟹卵块为褐色或黑色时,感染链壶菌的卵呈浅灰色。一般在发现疾病后24小时以内,卵和幼体就大批死亡。 [诊断方法] 1.将卵或游动不活泼的幼体做成水浸片,用显微镜检查,观察是否有菌丝存在。在头胸甲的边缘和附肢等比较透明的地方最容易观察。如有大量分支、弯曲的菌丝寄生,即可诊断为真菌病。 2.检查糠虾幼体期和仔虾期,必须轻压盖玻片,使标本压薄,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有大量的菌丝。 3.如果要鉴定真菌的种类,则要观察菌丝、游动孢子的形态和排放管的形成方法。检查时可以取患病的幼体直接观察,也可以将患病幼体直接放入蛋白胨葡萄糖酵母膏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中在25℃下培养。在培养基上长出的真菌一般不形成排放管和游动孢子,只长菌丝。将培养物的菌丝移入无菌海水中,可诱导游动孢子和排放管的形成。 [预防方法] 1.对沉淀池、育苗池及工具进行认真的刷洗,并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彻底消毒,特别是已经发生过真菌病的育苗池,再次使用前更应严格消毒。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选择健壮的亲虾,并用浓度为60~100毫克/升制霉菌素的海水溶液进行药浴1~2小时。 3.收集的虾卵先用0.5毫克/升的漂粉精浸浴1~2分钟后,再放入孵化池。 4.进入育苗池的水应进行过滤,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 5.发病池使用过的工具必须消毒后才能再用于其他池塘。 [治疗方法] 1.在疾病的早期,全池遍洒制霉菌素,使池水成60克/米3浓度,或遍洒亚甲蓝,使池水成10~20克/米3浓度。每隔24小时泼药1次,连泼1~3次,可治愈。但疾病严重后,就无法治愈了。 2.用0.01~0.1克/米3氟乐灵或克菌丹0.06克/米3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 二、镰刀菌病 [病原体] 镰刀菌(Fusarium)属于半知菌门(Deuteromycota)、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丛梗孢目(Monil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 镰刀菌的菌丝比较直而少弯曲,有分支状,有分隔,有的不分隔,半透明,直径为2.2~4.5微米。生殖时菌丝长出分生孢子梗,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分别形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分生孢子梗短、纤细,单支或偶尔有分支,侧生或顶生,直径大小与气生菌丝体相似。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或新月形,有1~7个隔壁,多数为3隔,长17~45微米;小分生孢子为椭圆形或圆形,有时有1个隔壁,长3.9~13微米。厚膜孢子只在条件不良时产生,通常出现在菌丝中间或大分生孢子的一端,圆形或长圆形,有时4~5个相连在一起,呈串珠状,单细胞的厚垣孢子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7~14微米。在条件适宜时大、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均能发芽,并发育成新菌丝体。 在中国对虾上已鉴定出4种镰刀菌:腐皮镰刀菌(F.solani,又名茄类镰刀菌、马铃薯镰刀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镰刀菌属包括的种类很多,同一种的形态变异较大,所以分类鉴定比较困难,应当非常慎重。4种镰刀菌的形态特性的比较见表4-1。 表4-1 寄生在中国对虾上的4种镰刀菌形态特性的比较 各种所引起的症状、病理变化、危害情况和防治方法未发现有什么差别。因此,在生产上只鉴定到属即可。 镰刀菌在真菌培养琼脂上的菌落呈圆形,平坦,中央微微隆起,最初为白色棉花状,随着菌落的生长,在菌落的中心出现褐色素。菌落表面有许多水滴,镜检这些水滴中可看到许多分生孢子。一般在25~28℃培养1天后可产生小分生孢子,2~3天后可产生大分生孢子。如果长时间培养或环境条件不良时(例如温度低或培养基干燥)会产生厚膜孢子。 据俞开康等(1989)的调查,分生孢子的生命力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中国对虾上的禾谷镰刀菌对氯化钠含量的适应范围很广,含量在0~10%的范围中都可生长,以0~5%生长最好,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6%~7%能生长,但产生分生孢子很少;8%~10%时,分生孢子仅能萌发出菌丝,但不产生分生孢子。镰刀菌对pH的适应范围广,在pH低于3高于12时,分生孢子不能生活;pH4~11时,分生孢子能萌发出菌丝,但生长很差,不能产生分生孢子;pH5~10时镰刀菌能很好地生长和繁殖。如将镰刀菌分生孢子保存在无菌的海水中,温度为-5℃时可存活150天;25℃时可存活300天;35℃可存活180天;5℃和10℃时450天后尚存活。在阳光照射的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140天。 [流行情况] 镰刀菌主要危害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桃红对虾、白对虾、加州对虾、蓝对虾、万氏对虾、欧洲鳌虾、欧洲鳌龙虾、美洲鳌龙虾和罗氏沼虾十足目甲壳类。由于宿主的种类多和分布的地区广,在欧洲、美洲和亚洲都有流行,无论是在海水还是在淡水中都有发生。美国的加州对虾对本病最敏感,感染率有时高达100%,死亡率有时高达90%,其次是蓝对虾和万氏对虾对镰刀菌敏感。但斑节对虾对镰刀菌具有高度的抵抗力。在我国主要是危害越冬的中国对虾亲虾,常并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越冬亲虾大批死亡,近年来养成期的对虾也有本病发生病理的报道。本病在亲虾越冬阶段,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散发性死亡的慢性病。 镰刀菌普遍存在于土壤、淡水和海洋中,是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当易感水生动物由于创伤、摩擦、化学物质或其他生物的伤害后,病原才能趁机侵入,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疾病,引起宿主的大批死亡。 [症状和病理变化] 镰刀菌寄生在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的组织内,其主要症状是被寄生处的组织有黑色素沉淀而呈黑色。危害的对象不同,其症状也有所不同,日本对虾的鳃部寄生镰刀菌后,引起鳃丝组织坏死变黑,而中国对虾的鳃部感染了镰刀菌,有的鳃丝变黑,有的鳃丝虽然充满了真菌的大分生孢子和菌丝,鳃丝不变黑。但也有少数中国对虾越冬亲虾头胸甲和鳃区感染镰刀菌后,甲壳坏死、变黑、脱落,如烧焦的形状。 患病的罗氏沼虾鳃瓣暗褐色,体表甲壳或附肢上有大小不一的黑色或褐色斑点状溃疡,病情较轻个体,斑点较少,仅出现在甲壳表面,严重个体在病虾的尾扇末端和步足、泳足底节也出现黑褐色溃疡,此时虾体活动能力大为下降,静卧于池底,最终死亡。黑色素沉淀是对虾组织被真菌破坏后的保护性反应。在组织切片中可看到变黑处是由许多浸润性的血细胞、坏死的组织碎片、真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组成的。在对虾体表甲壳表皮下层中菌丝周围通常由许多层变黑的血细胞形成被囊;在内表皮中往往有大量菌丝存在,但没有形成被囊;上表皮一般完全被破坏。镰刀菌寄生处,除了对组织造成严重破坏以外,还能产生真菌毒素,使宿主中毒。 [诊断方法]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注意镰刀菌的症状有时与褐斑病相近,有时与黑鳃病相似。 2.从病灶处取受损害的组织做成新鲜浸片,用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大量镰刀菌的菌丝及镰刀形的大分生孢子时,有时在显微镜下直接看到菌丝,看不到大分生孢子时,可用真菌培养基(如PSA培养基,即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但需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少许,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培养后,形成大、小分生孢子,并产生褐色、黄棕色、红色或紫色色素,即可诊断。 3.进行镰刀菌种的鉴定,须进行分离培养。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1)对虾在放养前池底应彻底消毒。可用浓度为6.2毫克/升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虾池,10分钟可杀死分生孢子。 (2)亲虾进入越冬池前应消毒,操作小心并严防亲虾受伤。 (3)池水入池前应经过砂滤。 2.治疗方法 (1)在感染的初期,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每立方米水体用制霉菌素(Nystatinum)2000万单位,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发育,降低死亡率。若镰刀菌在对虾体内大量繁殖后至今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 (2)用克藻灵(有机螯合铜制剂)和杀毒先锋(1∶1)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0.5毫克/升,隔天再用一次,以后每10~15天用药1次。 三、白斑病 [病原体] 白斑病的病原基本上可以确定为一种真菌。从80%以上的白斑内镜检均发现有真菌菌丝,但还未进一步鉴定其种类,仅在少数白斑内未发现有真菌。未发现真菌的白斑,白斑处的组织钙化,坚硬而不透明,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也不能排除是真菌的感染,也有可能真菌是继发性感染,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流行情况] 白斑病主要危害中国越冬亲虾,发病地区分布很广,我国各地亲虾越冬场都可发生,一般发生在越冬的前半期,即11月至第二年的1月,在2月以后较少见。本病为慢性疾病,患病的虾可存活较长时间,散发性死亡,一般本病的感染率为10%~20%,死亡率可达到80%以上。 在日本,日本对虾5~6厘米左右大时最易得本病。死亡率较高,若不及时抢救和治疗,会全池死亡。一般死亡率30%左右。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虾体表的甲壳上有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的白斑,白斑的色泽稍带粉红色。白斑常出现在对虾的头胸甲上,有时整个头胸甲都变成白色,腹部背面和虾体两侧白斑出现的甲壳表面无明显变化,只是失去透明性。病虾早期无异常,很难分辨,发病严重时行为呆滞,弹力差,经常在池底匍匐,白天不能潜砂。 将白斑解剖时,可见甲壳下有一层厚约0.2~0.5毫米的坚硬物质,可能是钙质沉淀,不易与甲壳分离。坚硬物质之下的组织紊乱或溃烂,易与坚硬部分分离。 [诊断方法] 根据流行情况及外观症状就可初步诊断,进一步诊断可剪取一部分有白斑的甲壳,刮去内面黏附的肌肉组织,再将白斑甲壳撕破后做成水浸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撕破处的边缘,可看到伸出的菌丝。 [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虾体的抵抗力,严防亲虾受伤。 2.发现病虾后应立即捞出,隔离饲养,防止传染其他亲虾。 3.在亲虾入池时用25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3~5分钟。 4.定期全池泼洒20毫克/升福尔马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在日本,捣碎大蒜以2%~5%比例制成药饵投喂日本对虾,有一定效果。 四、河蟹离壶菌病 [病原体] 离壶菌科(Sirolpidiaceae)的离壶菌属(Sirolpidium)。菌丝很长,为不规则交叉分支,一般不分隔,弯曲,直径7.5~40微米。 [流行规律] 离壶菌可寄生于河蟹的卵、幼体、幼蟹、成蟹和亲蟹。对河蟹幼体和幼蟹的危害极其严重;对成蟹的危害相对较轻,不会造成死亡。目前本病已成为我国河蟹人工繁殖中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河蟹人工育苗场均有本病发生,而且育苗用水不论是天然海水还是人工配制的海水均有本病发生。离壶菌菌丝耐受温度、盐度、pH的范围很广,在含有氯化钠为0~7%、pH5~11的范围内均可生长。该菌传播速度快,第一天刚孵出的溞状幼体,就有1%感染,2~3天后幼体100%感染,严重者全部死亡。1997年在宁波市一个河蟹人工育苗场孵出第一期幼体2亿多苗,感染真菌,24小时以后几乎全部死亡,幼体苗不能过第二期,造成育苗失败。 [症状] 离壶菌感染的河蟹幼体出现头大尾小,体色发黑,摄食量减少,活动力减弱。菌丝寄生在宿主的头胸和腹部内,菌丝吸收河蟹幼体的营养,并快速发育,不久就可以充满了宿主体内,类似松树叶和杨树根须,在河蟹幼体内的菌丝颜色不断变化,呈黑、绿、青、灰、橘黄等颜色。 [诊断方法] 选取死亡或濒死的卵或幼体进行显微镜观察,如看到其体内生长有菌丝体,并且菌丝内可看到不活动或活动的游动孢子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本病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以杀灭离壶菌在水中的游动孢子,切断其传染途径为主要手段。 1.育苗前彻底消毒育苗车间的地面、水道、育苗池及各种生产用具,特别是已经发生过本病的育苗池及其用具,再次使用前应更加严格消毒。 2.育苗用水经沉淀后再进行砂滤,以减少病原菌含量。 3.亲蟹入池前进行消毒处理,产出的卵或幼体要及时收集,经消毒处理后再放入孵化池或培育池。 4.每日对各孵化、培育池进行经常性的巡查,一旦发现异常幼体或死卵要及时进行显微检查,以便尽早做出正确诊断。早期诊断、早期用药对及时有效地控制离壶菌病的暴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对于感染初期的培育池尽早施用克霉灵2毫克/升,每日1次,连用3天后改为每3天施用1次,可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离壶菌游动孢子,使其不能感染其他健康幼体。同时对同一培育车间的其他培育池施用克霉灵2毫克/升,每3天施用1次,进行预防。 五、鲍海壶菌病 [病原体] 密尔福海壶菌(Haliphthoros milfordensis),菌丝是由细胞壁包被的一种无色透明管状细丝,没有横隔的多核体,有较少的分支,直径一般为11~29微米。菌丝的任何部分都可产生游动孢子,菌丝上的排放管呈直线形、波状或盘曲,管长一般为96~530微米,直径7~10微米。游动孢子生成后从排放管顶端的开口逸出到水中,形状多样化,具2条侧鞭毛,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片刻后,遇到鲍体即附着,停止活动,脱掉鞭毛,发育成休眠孢子。休眠孢子呈球状,直径约6~10微米。休眠孢子经过短时间的休眠后,向宿主体内萌发成为发芽管,管的末端膨大变粗,伸长后即成为菌丝体。 [流行规律] 鲍海壶菌病的流行一年有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为春季至夏初,第二次高峰在秋末至冬初,海壶菌生长水温为4.9~24.2℃,最适水温20℃左右,繁殖适宜水温为11.9~24.2℃。每年夏季捕获的天然鲍,饲养到秋末水温15℃左右时,易发病引起死亡。我国沿海一些养鲍场或蓄养场曾有发现。一般夏季捕捞的鲍放入水温为15℃的冷却海水的循环水槽中饲养,10天内就可发病,再过几天就出现死亡。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鲍的外套膜、上足和足的背面出现许多隆起,隆起内含有成团的菌丝。病变组织切片可见到菌丝寄生。 [诊断方法] 剪去病鲍外套膜、上足和足的背面隆起,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检查,若发现菌丝基本就可以诊断。如果要鉴定真菌的种类,须要进行人工培养后,观察菌丝、游动孢子的形态和排放管的形成方法。 [防治方法] 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预防措施。 每立方米水体用10克的次氯酸钠可杀死海水中的游动孢子,有预防效果。 六、牡蛎幼体离壶菌病 [病原体] 动腐离壶菌(Sirolpidium zoophthorum)。菌丝在牡蛎幼体内弯曲生长,有少数分支。在繁殖时菌丝末端膨大,形成游动孢子囊,接着在游动孢子囊内形成大量的游动孢子后,游动孢子囊上再生长出直线形的排放管,排放管伸到幼体以外。游动孢子从排放管里逸出到水体中,短时间游动后,再感染其他牡蛎幼体。游动孢子的大小为5微米×2微米,呈梨形,生有2根鞭毛,单游性。 [流行情况] 根据报道,离壶菌可引起美洲巨蛎的各期幼虫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inaria)的幼虫大批死亡。 [症状] 被感染的牡蛎幼虫,不久就停止生长和活动,很快死亡,少数幸存者可获得免疫力。 [诊断方法] 可将牡蛎幼虫制片用显微镜检查,如发现组织内有菌丝即可确诊;也可将患病的幼虫放入溶有中性红的海水中,则真菌菌丝着色比幼虫组织深,更容易鉴别。如果要鉴定真菌的种类,需要进行人工培养后,观察菌丝、游动孢子的形态和排放管的形成方法。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1)应将育苗用水严格过滤或用紫外线消毒。 (2)消毒容器,将患病的牡蛎幼虫全部销毁,以防蔓延。 2.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七、牡蛎壳病 [病原体] 绞纽上壳菌(Ostracoblabe implexa),属于藻菌纲的一种真菌。菌丝细长,在菌丝上常常有椭圆形的膨大处和少数球形的厚壁孢子。 [流行情况] 牡蛎壳病发生的地域很广泛,国内外均有发生,已报道的有荷兰、法国、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主要侵害欧洲牡蛎(Ostrea edulis),也侵害欧洲巨蛎(Crassostrea angulata)和另外一种巨蛎(Crassostrea gryphoides)。以秋季水温22℃以上时发病率最高。 [症状] 发病初期菌丝在牡蛎壳上穿孔,特别是在闭壳肌处最为严重,使壳的内壁表面有云雾状白色区域。随着感染加重白色区域形成1个或几个疣状突起,变为黑色、微棕色或淡绿色,高出壳面2~4毫米,严重者该区域有大片的壳基质沉淀。 [诊断方法] 根据壳的病理变化可以初步诊断。确诊时应取病灶处的碎片,放入消毒海水中,在温度15℃以下时培养3~4周后长出菌丝。 [防治方法] 尚无报道。 第七节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真菌病 一、水霉病 [病原体] 鳖水霉病病原主要是水霉科的一种丝囊霉(Aphanomyces sp.),霜霉属的一种腐霉(Pythium sp.),与一般引起鱼类水霉病的病原水霉(Saprolegnia)和绵霉(Achlya)有所区别,除外菌丝较纤细和有分支呈纤细的绒毛状外,它一般发生于温度较高的水域。鳖体受伤,水质恶化,水温过高是诱发本病的外部原因。蛙类水霉病的病原是水霉(Saprolegnia)和绵霉(Achlya)。 [流行情况] 本病主要危害受伤的稚、幼鳖和蛙类的幼体(蝌蚪)。发病率较高,但一般不会造成很大的死亡,只有霉菌寄生体表达2/3以上或大量寄生脖颈时,病鳖才会发生死亡。主要流行季节是夏天,流行温度是30℃左右。蝌蚪的水霉病多发于春秋两季,水温在20~25℃时易发生,可使蝌蚪大批死亡。 [症状] 病鳖的颈部、背甲、四肢或全身长有灰白色绒毛状物,且柔软,在水中观察呈絮状,当其上面黏有污物时,绒毛呈褐色或污物的颜色,绒毛覆盖全身时,病鳖像披上一层厚厚的棉絮。病鳖血液淡化,负担较重,由于霉菌分泌大量的蛋白分解酶分解鳖组织中的蛋白,使其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病鳖焦躁不安,或在水中狂游,消耗体力,或与其他固体物摩擦,引起更大面积的创伤。当菌丝体寄生于脖颈时,病鳖伸缩困难,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或拒食,最终消瘦死亡。蝌蚪皮肤表面有灰白色的棉絮状物。病体浮于水面,游动迟缓,少食或停食,不久死亡。 [诊断方法] 本病一般发生于气温较高的季节,菌体一般呈较纤细的绒毛状。确诊需要用显微镜检查和经过培养。 [防治方法] 1.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以增强稚、幼鳖对真菌的抵抗力。 2.在运输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鳖受伤。受伤的鳖尽可能分开繁殖。 3.可用50~1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对鳖体进行消毒处理。 4.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4克,捣碎加水煮3分钟后加食盐1500克,小苏打1500克,对水全池泼洒。 5.在运输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蛙体受伤。蝌蚪入池前用20~30毫克/升的食盐溶液浸浴15~20分钟。 6.蛙池用食盐400毫克/升加小苏打400毫克/升泼洒消毒。 二、毛霉病 [病原体] 目前尚未确定,川崎义一认为是藻状菌目毛霉菌科(Mucoraceae)毛霉菌属(Mucor sp.)的一种霉菌。 [流行情况] 此病在我国各养鳖地区均有流行,其中以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省发病率高,主要危害鳖的稚、幼鳖阶段。本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感染率可达60%,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在驯养喂食后20~60天的稚鳖中发病率最高,死亡率高达80%。毛霉病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但以4~6月和10~11月危害最为严重。流行温度是15~33℃,最适流行温度是23~30℃。致病的霉菌在流水池的新水中具有迅速繁殖的倾向,而在浮游植物丰富的水体则发病率低,在水温波动大、加温的养殖池中养殖的鳖极易发生本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的症状表现有白点型、白斑型和白云型三种类型。白点型表现为病鳖的裙边、背腹甲出现角质状的芝麻大小白点,微微凸起,无脓无水,单个排列或数个相连;随着病情的发展,白点扩展到四肢、尾部和颈部,挑开白点,可见表皮与真皮坏死,肌肉外露;病鳖食欲减退,或焦躁不安地在水面狂游,或瘫软地静卧池边和饵料台上。白斑型表现为病鳖背、腹甲出现数块不规则型白斑,白斑处的表皮出现崩解剥离,肌肉溃烂,并有少量脓液;患病的鳖往往成堆挤压在食台或陆地上,不肯入水,对外界失去反应能力。白云型表现为病鳖大面积表皮溃烂,呈灰白色,溃烂病灶常常覆盖背甲的大部分,将病鳖置于水中,可见片片白云状斑块。本病各种表现型往往在同一池中交叉同时出现,但以一种类型为主。本病又称白斑病。 [诊断方法] 1.将病鳖浸入水中,若见鳖的背腹甲、裙边、脖颈、四肢等处有一个个小白点或白斑、白云状的病灶,即可初步诊断本病。 2.取病鳖病灶组织制片用显微镜检查,如果看见有分支、无横隔状的菌丝体,即可确诊。 3.注意白斑病还可以由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镜检时如有一些短杆状、两端着色较深的革兰氏阴性菌即为细菌性白斑病。若既有分支的菌丝体又有细菌同时存在,可能是由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 [预防方法] 1.在鳖的放养、捕捞过程中,操作应尽量仔细,勿使鳖体受伤。 2.受伤的鳖及时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浴处理,避免被病原体感染。 3.鳖在放养前,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对池壁、食台、晒台进行彻底消毒。 4.稚鳖在放养或分养之前要严格消毒。 5.温室养殖的稚、幼鳖都要准备好充足的晒背场所。 6.养殖水体保持一定肥度,水色以绿褐色最佳。 7.注意养殖水温的相对稳定,不要波动太大。尤其是冬天加温时,白天夜间温差大,水温不易控制时,更要加倍注意。 8.在“白点型”阶段,避免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消毒,定期预防可改用50克/米3的生石灰或3克/米3的漂白粉泼洒。 [防治方法] 1.先用5~10克/米3的漂白粉浸浴病鳖30分钟。 2.用3%~4%食盐水浸浴病鳖5分钟,或用0.5%~0.6%食盐水长时间浸浴。 3.用40克/米3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同时可用克霉唑或磺胺软膏涂抹病灶,每天1次,连续涂抹3~5天,涂抹后在阳光下晒干后再下水。 4.每千克饲料添加维生素E 5~10克及富含B族维生素抗真菌的食母生3克,拌饲投喂,连喂15天。 5.发病早期的鳖,可将它放在阳光下晒1小时,每天1次,反复数次,也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第五章 原生动物病 第一节 概述 一、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 1.表膜 为原生动物体表所被的一层膜。它可使虫体保持一定的形态,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可不断更新。它参与虫体的摄食、运动、排泄等种种生理功能。在电镜下,表膜由单层或多层单位膜所构成。单位膜又由三层构成,内、外层电子致密,中层透明。主要成分为类脂分子。外层上有多糖分子,并有类似绒毛的结构,被称为细胞被。 2.胞质 由细胞器与均匀的基质构成。基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呈颗粒状,网状或纤维状。原生动物又有内、外质之分,外质凝胶状,内质溶胶状。原生动物胞器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纤丝、动基体、内质网、核蛋白体、微管、溶酶体及伸缩泡等。这些胞器常位于内质中。 3.胞核 包括有核膜、核质、核仁及染色质。核仁含有DNA及少量的RNA。核由单个、双个,同形或异形。这些是鉴别种类的依据之一。 二、原生动物的繁殖及生活史 1.繁殖 原生动物的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1)无性繁殖中最为常见的为二分裂,又可分为纵二分裂(如鞭毛虫类)和横二分裂(如纤毛虫类)。其次为复分裂或又叫做裂殖生殖,出现在肉足虫类和孢子虫类。 (2)有性繁殖包括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两种。 2.生活史 原生动物的生活史,大致可分为下述几种类型: (1)生活史中只有无性生殖,如锥体虫。 (2)生活史中有无性生殖、接合生殖和形成包囊的过程。 (3)生活史中有无性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如艾美耳球虫等。 三、原生动物的分类 1.鞭毛虫 属于肉足鞭毛门,鞭毛亚门的动鞭毛纲。鞭毛虫的个体较小,无叶绿素,有1根或多根鞭毛,鞭毛除了作运动胞器外,尚有感觉和助于捕食的作用。引起水生动物患病的常见鞭毛虫有锥体虫、隐鞭虫、口丝虫、六前鞭毛虫和卡拉虫,主要是危害淡水、海水鱼类的鱼苗鱼种,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2.肉足虫 肉足虫主要特征是具有伪足。伪足的形状不定,结构也有所不同。叶状伪足呈指状和舌状。伪足为运动器和摄取食物的胞器,在这同时虫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虫体体表被有极薄的质膜,内外质分化明显。胞核一个或多个。繁殖通常为二分裂,一般不进行有性生殖,包囊形成较普遍。寄生在水产动物上,并引起危害的种类不多。常见的有内变形虫和裂变形虫属的种类。 3.黏体虫 孢子虫的主要特征是在其整个生活史中都毫无例外地产生孢子,生活史比较复杂,包括无性阶段的裂配生殖和有性阶段的配子生殖,可在一种或两种不同寄主体内完成。全部营寄生生活,是水产动物寄生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有些种类可引起水产动物大批死亡,或丧失商品价值,有的种类还是口岸检疫对象。 4.微孢子虫 微孢子虫是一类古老的细胞内专性寄生微生物,寄主范围涉及从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包括人)的广泛宿主,是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昆虫、甲壳类、鱼类、啮齿类、灵长类等动物的病原体。虫体营细胞内专性寄生;具单细胞孢子,孢子内含1~2个核,或简或繁的挤出器,不含线粒体,原始的高尔基体,似原核生物的核糖体。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频发微孢子虫病,严重威胁着一些经济水产动物的养殖。 5.纤毛虫 纤毛虫的运动胞器是纤毛,是原生动物中构造最复杂的,具有胞口、胞咽、大核、小核等;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无性生殖除缘毛类为纵分裂外,其余的均为横分裂;有性生殖通常是接合生殖。有些种类可引起水产动物大批死亡。 原生动物当少量寄生时,一般无多大危害;严重感染时,有些种类可在短期内引起水产动物大批死亡或全部死亡,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对水产动物幼体;有些种类由于危害大,目前又无有效治疗方法,因而被列为口岸检疫对象。 第二节 肉足鞭毛虫病 一、锥体虫病 [病原体] 锥体虫(Trypanosoma spp.),属动基体目(Kinetoplastida),锥体科(Trypanosomidae)。 虫体(图5-1)狭长的叶状,两端尖细,体长10~100微米,胞核长卵圆形位于虫体中部,内有1明显的核内体,动核靠近虫体后端处,在动核的前面有1生毛体,生毛体向前长出1根鞭毛,沿虫体边缘形成1明显的波动膜,叫前鞭毛。纵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在鱼类中寄生的锥体虫报道的已有近百种,寄生在鱼的血液中,以渗透方式取得营养。中间寄主为吸血的节肢动物或水蛭类无脊椎动物。 图5-1 锥体虫(仿陈启鎏) 锥体虫的传播媒介是吸食鱼的蛭类,蛭类在吸食病鱼的血液时,锥体虫随血流进入蛭类的消化道内,并在其中分裂繁殖,蛭在吸食其他鱼的血液时又将虫体送入新寄主。 [症状与病理变化] 有关鱼类锥体虫病的病理变化知道得很少。少量寄生时对鱼体影响不大,鱼体外表看不出异状;严重感染时,可使鱼体虚弱、消瘦,鳃、内脏器官颜色变淡,血液稀薄,色淡,不能全部凝固,呈现严重贫血。据国外报道,虫体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鲤鱼患昏睡病,我国未见有这种病例的报道。 严重感染锥体虫的病鱼,心脏发生心肌炎变化,心肌纤维肿胀,颗粒变性,甚至坏死,肌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在小血管内可见到锥体虫和溶解破碎的红细胞残骸。肝、肾实质器官细胞变性,有的发生坏死,鳃小片上皮细胞肿胀、脱落坏死,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有的鳃小片毛细血管破坏。 [流行情况] 一般淡水鱼都可感染,水域中尺蠖鱼蛭类数量越多,鱼类感染锥体虫的强度越高,所以野生鱼较池养的鱼类中寄生更普遍。尺蠖鱼蛭吸食病鱼的血液后,锥体虫随鱼血达到蛭的消化道,进行大量繁殖,并逐渐向前移,一直移到吻端,当蛭再吸食鱼血时,就将锥体虫传给另一条鱼。一般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都不高,危害不大。全国各地都有发现,一年四季均可找到病原体,但流行于6~8月。1997年四川仁寿县养殖的南方大口鲇鱼种发生锥体虫病,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30%以上。 [诊断] 用吸管从鳃动脉取1滴血放在清洁的载玻片上(不盖盖玻片),用低倍显微镜检查血滴四周,锥体虫在血滴四周活泼运动,借助波动膜不停地起伏波动,但位置移动很少,呈缓慢地扭动前进。如虫体较少时,可用离心管内装生理盐水,然后将鱼的血吸入,离心后,锥体虫都集中在血凝块的表层清液中,用吸管轻轻插入此处吸取;或先将最上层的清液轻轻吸除后,再吸取血凝块表层的清液进行镜检,这时可盖上盖玻片用高倍显微镜或油镜仔细观察。用姬姆萨氏液染色的血片中虫体的核与动核呈红紫色,波动膜呈淡红色,原生质呈淡蓝色。 [防治方法] 鱼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杀灭水蛭进行预防,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国外有人用少量杀锥体虫药物(对氨苯基胂酸钠)加入饲料中投喂有一定疗效(V.Duijn,1973)。但对氨苯基胂酸钠有毒,不宜用于食用鱼。 二、隐鞭虫病 [病原体] 隐鞭虫(Cryptobia spp.)属动基体目(Kinetoplastida),波豆科(Bodonidae)。我国危害较大的有鳃隐鞭虫(C.branchialis Nie,1955)及颤动隐鞭虫(C.agitata Chen,1956)两种。 鳃隐鞭虫的虫体狭长形,似柳叶,固定和染色标本的大小为7.7~10.8(8.7)微米×3.9~4.8微米;毛基体在虫体前端,长出2根鞭毛,一根伸向体前,叫前鞭毛,一根伸向体后,游离于体后端,叫后鞭毛,沿虫体边缘形成一波动膜,波动膜狭窄而显著,前鞭毛和后鞭毛大致等长;1个圆形或卵形的胞核在虫体中部,胞核的周围排列的不大规则的染色质粒,中央有1个很小的单粒状核内体,核膜通常不易辨认;动核呈卵形或圆形在胞核前面,比胞核略小;细胞质致密均匀,有时食物粒很少或无,有时则充满了球形食物粒。 颤动鞭毛虫略呈三角形,毛基体在虫体近前端的侧边,前鞭毛和后鞭毛不等长,波动膜不显著,胞核圆形,位于身体中部稍前的地方,动核呈稍为弯曲的球棒状,虫体大小为4.6~7.7(6.7)微米×3.2~4.6(4.1)微米。 [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游动缓慢、吃食减少,直至完全不吃食,鱼体发黑,鳃隐鞭虫大量寄生时能破坏鳃小片上皮细胞和产生凝血酶,使鳃小片血管发炎,阻止血液正常循环。病鱼黏液增多,并覆盖鳃未受破坏部分,使鱼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严重的使大批死亡。颤动隐鞭虫主要侵袭皮肤,危害3厘米以下的幼鱼。严重感染时,幼嫩的皮肤和鳃组织被破坏,鱼的生长发育受影响,日益消瘦至死。 从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可见鳃隐鞭虫用后鞭毛插入鳃上皮细胞。疾病早期鳃小片的毛细血管轻度充血、渗出,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少量浸润,鳃丝轻度肿胀,黏液细胞增生。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溶血,血管内有很多正在溶解及已溶解的红细胞,呼吸上皮细胞大量发生肿胀、坏死、崩解,鳃丝的软骨膜肿胀、玻璃样变,以至坏死,甚至少量软骨细胞也发生核碎裂、核溶解;鳃弓上的横纹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玻璃样变,以至坏死。 关于鳃隐鞭虫的致病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如Lom,J.(1980)认为,鳃隐鞭虫以后鞭毛和宿主的鳃上皮组织接触,鞭毛末形成一明显的脊联系鳃细胞膜。嵴与宿主细胞之间形成一条10纳米的空沟联系,鞭毛没有插入上皮细胞内,宿主细胞没有受损的任何迹象。于是他认为这种鞭毛虫是非致病体外互利共生的原生动物。 [流行情况] 隐鞭毛虫寄生在青、草、鲢、鳙、鲤、鲫、鳊、赤眼鳟、鲈、鲮、鲇等淡水经济鱼类及其他野杂鱼等鱼的皮肤及鳃上,宿主很广泛,无选择性。颤动隐鞭虫主要危害鲮及鲤鱼的鱼苗,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鳃隐鞭虫主要危害夏花草鱼,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全池夏花草鱼在几天内全部死亡,流行于5~10月,尤以7~9月为严重。鳃隐鞭虫病是20世纪50年代江、浙一带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由于早在50年代就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70年代以来本病的危害已大为减轻。 海水中的鲑科鱼类的血液中寄生一种鲑隐鞭虫(Cryptobiasalmositica),大小为11.2~20.5微米×4.3~10.2微米,平均14.6微米×7.3微米。严重感染鲑隐鞭虫的大麻哈鱼类,有时血液中虫体的数目超过血细胞数目,使病鱼鳃内的微血管发生栓塞、膨胀,鳃丝呈现水肿。根据Susan和Margolis(1983)的研究,鲑隐鞭虫的传播不一定需要鲑鱼蛭(Piscicola salmositica)为媒介,虫体可以通过鱼的体腔达到体表,再感染其他鱼。 [诊断] 寄生在鳃及皮肤上的隐鞭虫,在清洁的载玻片上,加1滴自来水,然后剪取少量鳃丝或刮取体表少量黏液,盖上盖玻片,轻压后,先用低倍镜检查,然后再用高倍镜检查,当发现有大量隐鞭虫时,再结合症状及流行情况,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 1.鱼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提高鱼体抵抗力。 3.鱼种放养前用浓度为8~10毫克/升硫酸铜(或5∶2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或浓度为10~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也可用2%~4%盐水药浴2~15分钟。 [治疗] 寄生在鳃及皮肤上的隐鞭虫病,可全池遍洒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一般使池水成0.7毫克/升浓度。 三、鲑鱼六鞭虫病 [病原体] 鲑六鞭虫(Hexamita salmonis)。虫体卵形,10~12微米×6~8微米,有4对鞭毛,其中1对沿身体背面向后伸展,虫体运动活跃。 [症状及病理变化] 鲑六鞭虫寄生于鲑鱼类前肠胃幽门垂。急性型可引起稚鱼胃幽门垂和前肠部位卡他性炎症,腹壁膨大,出现腹水。病鱼体色发黑,身体瘦弱,作旋转运动。较大的鲑鱼类虽有鲑六鞭虫寄生,但是并不显症状。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鲑鱼类鱼苗和稚鱼,对较大的鱼无危害。 [诊断方法] 主要是用显微镜检查前肠和胃幽门部,确认鲑六鞭虫。 [防治方法] 每100千克鱼体重投喂8克磺胺甲基嘧啶,每天1次,连喂3天。 四、鱼波豆虫病 [病原体] 飘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necatrix)(图5-2),属动基体目,波豆科。 图5-2 漂游鱼波豆虫(仿陈启鎏) 虫体大小为5.5~11.5微米×3.1~8.6微米。虫体呈梨形或卵形。具有纵口沟,侧腹面观,略似汤匙。纵口沟前端有1个毛基体,由此长出2根鞭毛,沿纵口沟伸向体后而游离。胞核1个,圆形,位于虫体的中部或稍前,核膜的内周缘排列着大小不同而略有规则的染色质粒,中间有1个相当粗大、呈粒状结构的核内体,核内体与周围染色质粒之间,有少许放射状的非染色质丝。 寄生于宿主上的虫体常做上下挣扎,左右摆动。鞭毛能帮助虫体选择宿主的附着位置。微管状的原纤维可伸出,形成扁平的固着盘,纤维可伸入宿主细胞,并借此胞口区(固着盘)摄取宿主细胞,补充营养。脱离宿主的虫体也可在水中游动前进,游动的个体似漂在流水中的树叶,不能主动活动。因其鞭毛不适于运动,所以虫体离开寄主6~7小时后即死亡。 生活史中仅有1宿主,无中间宿主,直接传播、转移宿主。如遇不到宿主,可形成包囊。繁殖为纵二分裂。 [症状与病理变化] 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当病情严重时,则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反应迟钝,食欲减退,呼吸困难而死。病鱼皮肤及鳃上黏液增多,形成一层灰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有时一个上皮细胞上可寄生有15只虫,感染区充血、发炎、糜烂,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脱落的上皮细胞充塞鳃小片之间,使鳃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当2龄以上大鲤鱼患病严重时,可引起鳞囊内积水、竖鳞等症状。 [流行情况] 国内外都有流行,广泛寄生于各种淡水鱼类,尤以鲤鱼和鲮鱼的鱼苗为严重。一般流行于春秋两季,在广东、广西则以冬末春初最为流行,飘游鱼波豆虫的繁殖适温是12~20℃。当过度密养、饲料不足、鱼体瘦弱时,更容易引起鱼苗、鱼种发病,造成大批死亡。如经过越冬后的鱼种体质衰弱(尤其是北方越冬期长),抵抗力差,且春季的水温又适合鱼波豆虫大量繁殖,因此最易受害。2龄以上的成鱼患本病,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但当环境恶劣,鱼体抵抗力低下时,本病死亡率高,3~4天后即可出现死亡高峰。 [诊断] 结合症状及流行情况,取体表、鳃增多的黏液制片,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发现有大量鱼波豆虫寄生,即可作出诊断。 [防治方法] 同鳃隐鞭虫病的防治。 五、变形虫病 [病原体] 营养期 滋养体运动活泼,不断伸出肥大的伪足,活体淡灰色,内质和外质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内质通常表现有很多细小空泡;染色标本虫体大小为11~16微米,平均12.6微米。虫体内最显著而突出的结构是圆形的胞核,核膜内周围有1圈染色质粒很规则排列。中央有1粒状核内体,染色质粒和核内体之间有反射状的非染色质丝。 包囊前期 除伪足消失之外,一般结构和营养体没有差别。 包囊期 一般呈圆形,有时呈椭圆形,有1~4个胞核。具有1~6条拟染色质体,拟染色质体呈短棒状或椭圆形,一般单个分开,有时2个或3个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团块;在包囊的一侧有1个动物淀粉泡,拟染色质体一般集中在动物淀粉泡附近。包囊的直径8~10微米。 在肠壁里的营养体可反复用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当环境不适时,形成包囊,随寄主粪便排出体外,被另一寄主吃入,囊壁被消化液溶解,虫体破囊而出,分裂一次成为8个营养体,分别钻入寄主的肠壁组织。 [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原体寄生于草鱼直肠的肠黏膜,可钻入肠黏膜细胞深入黏膜下层。有时甚至可以经血流送至肝脏或其他器官。黏膜表面发生溃疡,或形成脓肿。寄生的数量不多时,肠管往往不表现出明显的溃疡和脓肿。但如感染严重时,肠黏膜遭到破坏,后肠表现出溃疡充血和流出乳黄色黏液。虫体聚集在距肛门6~10厘米的直肠附近,靠分泌溶解酶溶解组织,并靠伪足的机械作用穿入宿主肠黏膜组织。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草鱼,全长10厘米左右的鱼种也有感染。长江中下游和西江流域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尤以广东、广西为多见,流行于夏秋两季。常与细菌性肠炎病一起暴发流行,引起死亡。 [治疗方法] 尚未见报道。 六、鳟变形虫肾炎 [病原体] 变形虫属肉足虫类(Amoeba sp.),直径不超过20微米,以伪足作为运动胞器和摄食的胞器。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溪鳟和虹鳟的幼鱼,流行于原苏联的秋季,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全部死亡。借包囊而传播。 [症状及病理变化] 变形虫寄生在肾脏,有时可钻入肾小球。由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肾脏肿大、变硬,由暗紫色变为土黄色,肾实质细胞受压萎缩,功能被破坏,呈现水肿和腹腔积水,眼睛突出,角膜和水晶体浑浊,病鱼消瘦,游动缓慢。 [诊断] 根据症状,并用显微镜检查肾脏,如发现肾脏内有大量变形虫寄生,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 2.不从疫区购进鱼苗。进行综合预防。 [防治方法] 未见报道。 第三节 孢子虫病 一、艾美耳球虫病 [病原体] 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属球虫目(Coccidia),故又叫球虫病(Coccidiasis)。 艾美耳球虫在发育过程中都产生球形或椭圆形卵囊,卵囊外面有一层厚而透明、坚硬的卵囊膜;成熟的卵囊内有4个卵形孢子囊,孢子囊外有1透明的孢子膜,膜内包裹着2个互相颠倒排列的长形的稍弯曲的孢子体和1个孢子残余体,每个孢子体内有1个核;有时在卵囊内还有卵囊残余体和1~2个粒状极体。卵囊上有1小孔,叫卵孔,卵孔上有1个盖,叫做极帽,但常不易见到。 寄生于我国淡水鱼的艾美耳球虫有30种左右。如黑龙江流域记载11种,辽河14种,湖北15种,广东及浙江4~5种。危害较大的种类有青鱼艾美耳球虫(E.mylopharyngodoni),包囊呈球形,直径12.3~13.9微米,孢子囊卵形,大小为7.5~8微米×5.3~6.3微米,孢子体香蕉状,一端宽而钝圆,另一端较窄而尖细,孢子残余体呈球形;鲤艾美耳球虫(E.carpelli),孢子体香蕉状,一端作钩状弯曲,孢子残余体由细小球形粒排成长列状(图5-4)。 图5-4 在几种饲养鱼中常见的艾美耳球虫 艾美耳球虫的生活史在一个寄主体内完成,不需要更换寄主,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图5-5)。 图5-5 艾美耳球虫生活史图解 裂殖生殖为无性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为有性生殖。 成熟的卵囊随寄主的粪便排出体外,被另一寄主吞食而被感染,极帽被消化溶解,孢子体被释放,钻入肠和胆管等的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形成很多新月形的裂殖子,当寄主的细胞破裂时,裂殖子落入消化道中又重新钻入寄主的其他细胞,再分裂,重复上述过程,称裂殖生殖,为无性生殖。 裂殖体经若干世代后,转为有性生殖。裂殖体变为大配母细胞或小配母细胞。一部分裂殖子发育成小配母细胞,经多次分裂,形成很多具有双鞭毛的小配子,另一部分裂殖子形成大配母细胞,每个大配母细胞发育成一个大配子,大、小配子互相结合而成合子,这一过程称为配子生殖。 合子再分泌一层膜将自己包围,这就是卵囊;合子的核进行二次分裂,形成4个核,每个核外包围一团细胞质,这叫孢子,每个卵囊内形成4个孢子;每个孢子再分裂一次,每个孢子内形成两个孢子体,还有一些不参加形成孢子、孢子体的原生质团,即形成卵囊残余体、孢子残余体,卵囊发育成熟。 [症状与病理变化] 青鱼轻度感染时,没有明显症状;当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消瘦、食欲减退、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鳃苍白、腹部膨大;解剖鱼体后,可见肠道前部比正常的粗2~3倍,肉眼可见肠壁内有许多白色小结节,肠壁充血发炎,形成溃烂,严重时可引起肠穿孔。病理切片显示,病鱼肠壁黏膜层、浆膜层发生病变,尤以黏膜层的固有层为甚。肝寄生有艾美耳球虫可能引起肝功能变化。 鳙艾美耳球虫寄生在1足龄以上的鲢、鳙鱼的肾脏。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鳃贫血,鳞囊积水,部分鳞片竖起,腹部膨大,并有腹水,眼睛突出;肝脏变为土黄色,肾脏呈灰白色,引起病鱼逐渐死亡。病理切片显示肾小球毛细管充血,肾小球与球囊上皮细胞萎缩、坏死,严重者肾小体完全坏死;肝充血出血、溶血,细胞肿大,核溶解。 [流行情况] 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在多种淡水鱼的肠、肝脏、肾脏和胆囊等处,国内外都有发生。我国危害较大的是寄生在青鱼肠内的青鱼艾美耳球虫,大量寄生时可引起1~2龄的青鱼死亡,主要流行于江、浙两省,流行季节在4~7月,适宜水温24~30℃。鳙艾美耳球虫大量寄生在1足龄以上鲢、鳙的肾脏,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本病仅发生在辽宁省辽阳地区,感染率高达100%。欧洲养的鲤鱼,由于鲤艾美耳球虫大量寄生在肠及胆囊而引起当年鱼死亡;新西兰养的鳗鲡,因鳗艾美耳球虫大量寄生在肠壁而引起死亡。 鱼类通过吞食卵囊而受感染,可见本病通过卵囊传播。从目前的资料看,艾美耳球虫不同种类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而在同一条鱼中又常有几种艾美耳球虫同时寄生的现象。 [诊断] 可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取病灶处白色结节的内含物制片后用显微镜进行确诊。 [预防措施] 彻底清塘及利用艾美耳球虫对宿主有选择性的特点,可采取轮养的办法来进行预防,即今年饲养青鱼的池塘患艾美耳球虫病后,明年改养其他鱼。 [治疗方法] 寄生在肠道内的艾美耳球虫可用下列任一种方法治疗。 1.每100千克鱼每天用100克硫黄粉制成颗粒药饲投喂,连喂4天。 2.每100千克鱼每天用碘2.4克(或市售2%的碘酊120毫升),制成颗粒药饲投喂,连喂4天。 二、黏孢子虫病 [病原体] 1.饼形碘泡虫 属碘孢虫科(Myxobolidae),碘孢虫属(Myxobolus)。孢子壳面观为椭圆形,横轴大于纵轴,大小为4.8~6.0微米×6.6~8.4微米;前端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卵形极囊;有1个嗜碘泡。 2.野鲤碘泡虫(M.koi) 属碘孢虫科(Myxobolidae),碘孢虫属(Myxobolus)。孢子壳面观为长卵形,前尖后钝圆,光滑或有V形褶皱,缝面观为茄子形;大小为12.6~14.4微米×6.0~7.8微米;前端有2个大小约相等的瓶形极囊,占孢子的2/3;嗜碘泡显著。 3.鲫碘泡虫 属碘孢虫科(Myxobolidae),碘孢虫属(Myxobolus)。孢子壳面观呈椭圆形,光滑或具有V形褶皱,大小13.2~15.6微米×8.4~10.8微米;2个大小约相等的茄形极囊,略小于孢子长的1/2,极丝8~9圈;嗜碘泡明显。 4.异形碘泡虫 属碘孢虫科(Myxobolidae),碘孢虫属(Myxobolus)。孢子壳面观为卵圆形、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具有2~11个V形褶皱,囊间小块较明显;孢子大小为9.6~12.0微米×7.2~9.6微米;前端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梨形极囊,极丝4~5圈;嗜碘泡明显。 5.鲢碘泡虫 属碘孢虫科(Myxobolidae),碘孢虫属(Myxobolus)。孢子壳面观呈椭圆形或倒卵形,有2块壳片,壳面光滑或有4~5个V形褶皱;囊间小块呈V形,明显;孢子的大小为10.8~13.2微米×7.5~9.6微米;前端有2个大小不等的梨形极囊,极丝6~7圈,极囊核明显;有嗜碘泡。 6.鲢旋缝虫 属碘孢虫科(Myxobolidae),旋缝虫属(Spirosuturia)。孢子壳面观呈苹果形或圆形,光滑无条纹,大小为7.2~9.2微米×7.7~9.2微米;有2块壳片,缝脊粗而特别隆起,并作波浪状扭曲;前端有2个梨形极囊,长约为孢子长的2/3,极丝6~7圈;囊间角状突明显;嗜碘泡明显。 7.微山尾孢虫 属碘孢虫科(Myxobolidae),尾孢虫属(Henneguya)。孢子纺锤形,前端尖狭而突出,有2块壳片,缝脊直而细,孢子大小为11.2~15微米×6.25~6.87微米;壳片向后延伸成细长的尾部,长约50~70微米;孢子前端有2个大小相同的梨形极囊,嗜碘泡明显。 8.脑黏体虫 属黏体虫科(Myxosomatidae),黏体虫属(Myxosoma)。孢子壳面观前宽而后狭,两端钝圆,有V形褶皱,有2块壳片,孢子大小为12.0~15.6微米×7.8~9.0微米;前端有2个同大的长梨形极囊;没有嗜碘泡。 9.中华黏体虫(M.sinensis)(图5-7) 图5-7 五种黏体虫(Myxosoma) 属黏体虫科(Myxosomatidae),黏体虫属(Myxosoma)。孢子壳面观为长卵形或卵圆形,前端稍尖或钝圆,后方有褶皱,孢子大小为8~12微米×8.4~9.6微米;2个梨形极囊约占孢子的1/2,极丝6圈,没有嗜碘泡。 10.变异黏体虫(M.varia)(图5-7) 属黏体虫科(Myxosomatidae),黏体虫属(Myxosoma)。孢子椭圆形,前端较后短宽或钝圆;大小为9~13微米×6~8.5微米;前端有2个大小相同的梨形或卵圆形极囊;没有嗜碘泡。 11.鲢四极虫(Chloromyxum hypophthalmichthys)(图5-8) 图5-8 鲢四极虫(Chloromyxum hypophthalmichthys Niu,1983) 属四极虫科(Chloromyxidae),四极虫属(Chloromyxum)。孢子球形,有2块壳片,缝脊直而不显著,每一壳面饰有6~10条与缝脊粗细相同的条纹;孢子大小为9.8~11.6微米×9.2~10.6微米,没有嗜碘泡。前端有4个球形极囊,极丝不明显。 12.鲤两极虫(Myxidium lieberkuhni)(图5-9) 图5-9 三种两极虫(Myxidium) 属两极虫科(Myxidiidae),两极虫属(Myxidium)。孢子纺锤形,两端尖或圆;又称快壳片;极囊2个,位于孢子的两端,缝线较平直,没有嗜碘泡。 13.鲮单极虫(Thelohanellus rohitae)(图5-10) 图5-10 两种单极虫Thelohanellus(仿陈启鎏等) 属单极虫科(Thelohanellidae),单极虫属(Thelohanellus)。孢子壳面观和缝面观都呈狭长瓜子形,后端钝圆,向前端渐尖细;又称快壳片,壳面光滑无褶皱,大小为26.4~30微米×7.2~9.6微米;1个棍棒状极囊,占孢子的2/3~3/4;有嗜碘泡;孢子外面常有1个无色透明的鞘状胞膜,胞膜大小为39.6~42微米×9.6~14.4微米。 14.吉陶单极虫 孢子梨形,大小为23~29微米×8~11微米;有2块壳片;1个瓶形极囊,约占孢子的2/3;孢子外面有1层薄鞘状胞膜,胞膜大小为31~35微米×12~17微米;有嗜碘泡。 15.鲑鱼库道虫 孢子由4块壳片组成,具4个极囊于一端。孢子顶面观呈正方形,极囊排成四方形。主要寄生于肌肉。已报告30余种。在我国台湾省已有鲻库道虫(K.bora)的报告,寄生于几种鲻的体侧肌肉中。此外,这属虫体尚可寄生于脑、围心腔与心脏。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因有些黏孢子虫不形成肉眼可见的包囊,仅用肉眼检查不出;同时,形成包囊寄生虫还有微孢子虫、单孢子虫、小瓜虫等多种,用肉眼无法鉴别的,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作出准确诊断。 2.脑黏体虫病是口岸检疫对象,带有检疫对象病原的水产品是不允许输出及运入的,诊断方法仅取组织压片镜检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如下方法: (1)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消化被检鱼的头部,然后用55%的葡萄糖溶液离心沉淀后进行镜检。 (2)或将被检鱼组织匀浆后,加生理盐水拌匀,用浮游生物连续沉淀器进行沉淀后再镜检。 (3)或将组织匀浆后,加生理盐水拌匀,用100目筛网过滤,每分钟1000~1500转,离心10~15分钟,反复加生理盐水离心多次,取沉淀物镜检。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如下预防: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必须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或石灰氮彻底清塘消毒。 3.鱼种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石灰氮悬浮液浸洗30分钟,约能杀灭60%~70%的孢子。 4.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使池水成0.5~1.0克/米3,反复多次,有预防作用。 5.针对由寄生在肠道内的黏孢子虫引起的黏孢子虫病,用晶体敌百虫、或盐酸左旋咪唑、或盐酸环氯胍拌饲投喂,同时再全池遍洒敌百虫,可减轻病情。 6.发现病鱼应及时清除,煮熟后当饲料,或深埋在远离水源的地方。 [流行情况、症状及病理变化] 1.饼形碘孢虫病 饼形碘孢虫主要寄生在草鱼的肠道引起草鱼育苗期间的一种严重鱼病。病鱼体色发黑,腹部略膨大发白,鳃呈淡红色,不摄食。肠道变白,肠内无食,前肠增粗,在前肠的固有膜及黏膜下层形成许多白色小包囊。感染严重者,包囊可充满于固有膜和黏膜下层间,肠膜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肠壁组织糜烂,有的鱼体弯曲(大量虫侵袭脊椎)。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现,尤以福建、广东、广西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主要危害全长5厘米以下的草鱼,同池混养的鲢、鳙、青鱼不患病;流行于5~7月,一般以5~6月为甚。四川省报道饼形碘孢虫寄生在鲤鱼苗种的肌肉内,形成白色包囊,鱼体表高低不平,生长缓慢,严重时引起大量死亡。 2.野鲤碘孢虫病 野鲤碘孢虫寄生在夏花鲮鱼的皮肤和鲤鱼鳃弓及体表。在鲮夏花阶段的症状主要是体表上形成由许多小包囊融合而成灰白色瘤状大包囊,包囊有寄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鲤鱼则主要寄生在鳃弓上,打开鳃盖,可见鳃弓上许多有小包囊融合而成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包囊,犹如葡萄瘤。广东、广西以鲮鱼容易发病,发病季节为3~5月;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则以1足龄以上的鲤鱼易发病,发病季节在春秋两季。 3.银鲫鱼碘孢虫病 鲫碘孢虫及库斑碘孢虫(M.kubanicum)等寄生在银鲫头后背部肌肉,引起瘤状突起。瘤状大囊泡大小可达2.5厘米×1.8厘米×2.2厘米,约占背部的1/10,手摸患处很柔软,好似要胀破一样,原有的鳞片在扩大的表面上稀疏分布。碘孢虫侵入骨骼肌后进行大量繁殖,仅有碘孢虫本身的囊膜形成一个个肉眼看不见的微包囊,寄主不形成任何包囊壁将其包围,当碘孢虫成熟后就散在肌纤维中;碘孢虫多数是从肌纤维的外面侵入、繁殖及取代肌纤维,少数是钻入肌纤维内进行繁殖,从肌纤维中间逐步向外取代肌纤维;全国各地均发现本病,北起黑龙江,南达两广,东从江苏,西至甘肃,主要在1龄的东北银鲫及异育银鲫中出现。据吴兴县水产养殖场统计,发病率在20%~30%,严重者达40%。菱湖地区感染率20%左右。发病时间为夏末秋初,虽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在缺氧时就很容易死亡;同时即使不死,病鱼因丑陋而失去商品价值,损失也是很大的。 4.圆形碘孢虫病 圆形碘孢虫(图5-11B)寄生在鲫鱼、鲤鱼的头部、鳍和鳃弓上,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大大小小乳白色的包囊(图5-11A),形似豆状或米粒状,堆聚在一起,寄生部位充血、出血。这些包囊都由寄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且这些肉眼可见的大包囊都由多个小包囊融合而成。全国各地的池塘、湖泊、河流中都有发生,圆形碘孢虫在鱼体内终年可见,但发病高峰期主要在冬、春两季;虽一般不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但严重时,一条病鱼上有数百个大包囊,就失去商品价值。 图5-11 鲤鱼圆形碘孢虫 5.异形碘孢虫病 异形碘孢虫寄生在鳙、鲢的鳃上,形成许多针头大小白包囊。严重时病鱼离群独游,鱼体瘦弱,头大尾小,背似刀刃,肋骨明显,黏液增多,体表失去光泽;病鱼口腔、鳃盖两侧及下方常见充血,有时在眼眶四周也可见到充血现象,鳃丝呈紫色,呼吸困难,在水中溶氧量低时很易死亡。本病流行地区较为广泛,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均有发现,6~8月为发病期,华南地区为5~7月。主要危害鱼苗、鱼种,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高。 6.鲢碘孢虫病 鲢碘孢虫寄生在鲢的各种器官组织,其中尤以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为主要,如脑、脊髓、脑颅腔内及淋巴液、神经、嗅觉系统和平衡、听觉系统等,形成大小不一、肉眼可见的白色包囊。严重感染时,病鱼极度瘦弱,体重仅为健康鱼的1/2左右,头大尾小,脊柱向背部弯曲,形成尾部上翘,体色暗淡无光泽;病鱼离群独自急游打转,经常跳出水面,复而钻入水中,如此反复多次而死亡,死时头常常钻入泥中;有的侧向一边游泳打转,失去平衡和摄食能力而死,故叫疯狂病。解剖时见肠内无食物,呈透明状,肝脏、脾脏均萎缩,有的腹腔严重积水,小脑迷走神经被大量碘孢虫的营养体重重包围。病理切片显示病原体侵袭破坏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外膜。并从破坏的外膜入侵内部或沿着微血管侵入神经组织,破坏神经纤维引起各种严重病变。病鱼严重贫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血浆总蛋白、无机磷、糖均十分显著地低于健康鱼,白细胞数、红细胞渗透脆性则十分显著地高于健康鱼,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十分显著地高于健康鱼,单核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健康鱼,淋巴细胞含量十分显著地低于健康鱼。患本病的鱼肌肉暗淡无光,肉味不鲜而腥味重。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都有发生,尤以浙江杭州地区最为严重,池塘亦可见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以冬春两季较为普遍。主要危害1足龄鲢,可引起大批死亡,未死的鱼商品价值也受严重影响。 7.鲢旋缝虫病 鲢旋缝虫寄生在鲢鱼的肌肉、鳃盖、眼眶周围、皮肤、鳍基及肾脏等处,形成淡黄色、大小不一的米粒状包囊,严重时米粒数量从几十至几百个以上,连成一片。病鱼瘦弱,比健康鱼轻1/4~1/3,有时眼球突出,病鱼缓慢死亡,不死的也失去商品价值。本病主要危害2龄鲢及鳙,流行于6~7月,水温25~28℃最易流行,过了这个季节,病势逐渐减轻。据抽样检查,发病重池塘中的鱼,其感染率可达100%。包囊感染强度50~100个;发病轻的池塘为70%~80%,包囊数量从数个至20~30个。主要发生在浙江菱湖地区。 8.微山尾孢虫病 微山尾孢虫病是鳜鱼常见寄生虫病,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均可发生。微山尾孢虫寄生在鳜鱼的鳃丝及鳃弓上,形成白色扁圆形似瘤状的大包囊,大包囊有多个小包囊融合而成,包囊均有寄主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包囊寄生处,鳃丝颜色变浅,大量寄生时,鳃瓣呈粉红色,呈现严重贫血症,当缺氧时会引起病鱼死亡。 9.鲑脑黏体虫病 又叫眩晕病、旋转病、昏眩病,是口岸第一类检疫对象。主要危害虹鳟、大西洋鲑、河鳟等鲑科鱼类,从鱼苗开始摄食后的数周内是最主要的感染期,是苗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脑黏体虫寄生在鱼的头骨及脊椎骨的软骨组织,破坏听觉平衡器及交感神经,病鱼出现类似疯狂病的症状,旋转,脊椎弯曲,以及头颅变形;当脊椎骨受到剧烈破坏时,身体的后半部弯向前方;软骨受损害,骨骼变软。病鱼自肛门后,身体变为暗黑色,与身体其他部分的界线明显,俗称“黑尾病”。亦有症状不明显的,仅是鱼体消瘦衰弱,终至死亡。在欧洲、美洲以及亚洲都有流行,我国已发现有此病原体,但尚未发现有病例报道。 10.中华黏体虫病 中华黏体虫主要寄生在2龄以上的鲤肠内壁或外壁。外表症状不明显,解剖可见肠外壁上有芝麻状的乳白色包囊,剪开肠道后会发现内壁包囊数量更多。严重感染时影响鲤鱼的生长发育,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长江流域、南方各地感染率比较高。 11.鲢水臌病 是由变异黏体虫寄生在鲢鱼的各器官组织引起的鱼病。轻度感染的鱼,外表症状不明显,仅在腹腔内脏间出现少数线状包囊;中度感染时,外观可见腹部略膨大,体腔内脏间有较多扁带状或多重分支的扁带状包囊;后期腹部明显膨大,体腔内脏间充满块状包囊,肠、肝等内脏器官粘连成团。病鱼鱼体消瘦,体重仅为健康鱼的一半左右,内脏萎缩,腹腔积水,失去平衡,离群独游,鱼体发黑,体表少黏液,摸之有粗糙感。病鱼煮后鱼肉化水无味,故叫水臌病。流行于广东顺德、南海、化州县等地,感染率一般在30%以下,可引起死亡。 12.鲢四极虫病 鲢四极虫寄生在鲢的胆囊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体消瘦,部分鱼体色变黑,眼圈出现点状充血或眼球突出,鳍基部和腹部变成黄色,肝呈淡黄色或苍白色,胆囊极大,充满黄色或黄褐色的胆汁,肠内充满黄色的黏状物,个别病鱼体腔积水。切片观察,营养体密集成团,寄生在胆囊和胆管中,并显示四极虫堵塞胆小管、胆管及胆管毁坏。牛鲁祺(1983)认为因四极虫的寄生,影响鱼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所以鱼肥满度较低;病鱼经过长期的越冬饥饿和病原体由营养体转为孢子期,宿主大量养分被消耗,到越冬后期鱼体已极度虚弱,故极容易与越冬后常流行的斜管虫病并发,引起越冬后期鱼种的大量死亡。本病在黑龙江流行于越冬后的鲢鱼种,并可造成严重的死亡。 13.两极虫病 两极虫寄生在鳗鲡的皮肤上,形成大量白色圆粒状包囊,严重感染时,白点连成片,体表两侧犹如覆盖一层白膜,用手触摸,有凹凸粗糙感,若剥除白点,表皮留有炎症出血斑块,虽不引起病鱼死亡,但因病鱼丑陋,丧失商品价值。 14.鲮单极虫病 鲮单极虫寄生在鲤鱼、鲫鱼的鳞片下的鳞囊中,形成许多扁圆、浅黄色的大包囊。每一个包囊由多个小包囊融合而成,通常每侧6~7个,严重的病鱼全身可有50多个包囊,最大的有乒乓球大小,寄生处的鳞片竖起。病鱼极其丑陋,失去商品价值,长江一带均有发生。 15.吉陶单极虫病 吉陶单极虫寄生在鲤鱼、散鳞镜鲤的前、中肠的肠壁,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包囊突出于肠腔内。感染早期,并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包囊将肠管堵塞胀粗,肠壁变薄而透明,腹腔积水,病鱼不再摄食,因饥饿而死。流行于东北、华北地区,在湖南、江苏、上海一带也有发生;无明显流行季节,死亡高峰在夏秋季。 16.鲑鱼库道虫病 鲑鱼库道虫主要寄生在鱼体肌肉组织中,在那里形成包囊结节,在光镜下,包囊结节与肌纤维有严格的界限,严重感染时,能引起肌纤维的广泛炎症。然而,更严重的是,在尸体解剖时,常发现肌肉组织的溶解现象,这种溶解是由寄生虫产生的溶蛋白酶的作用而引起的,从而给鲑鱼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因为,商品鱼如发生肌肉溶解现象即失去商品价值。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因有些黏孢子虫不形成肉眼可见的包囊,仅用肉眼检查不出;同时,形成包囊寄生虫还有微孢子虫、单孢子虫、小瓜虫等多种,用肉眼无法鉴别的,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作出准确诊断。 2.脑黏体虫病是口岸检疫对象,带有检疫对象的病原的水产品是不允许输出及运入的,诊断方法仅取组织压片镜检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如下方法。 (1)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消化被检鱼的头部,然后用55%的葡萄糖溶液离心沉淀后进行镜检。 (2)或将被检鱼组织匀浆后,加生理盐水拌匀,用浮游生物连续沉淀器进行沉淀后再镜检。 (3)或将组织匀浆后,加生理盐水拌匀,用100目筛网过滤,每分钟1000~1500转,离心10~15分钟,反复加生理盐水离心多次,取沉淀物镜检。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如下预防。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必须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或石灰氮彻底清塘消毒。 3.鱼种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石灰氮悬浮液浸洗30分钟,约能杀灭60%~70%的孢子。 4.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使池水成0.5~1.0克/米3,反复多次,有预防作用。 5.寄生在肠道内的黏孢子虫病,用晶体敌百虫、或盐酸左旋咪唑、或盐酸环氯胍拌饲投喂,同时再全池遍洒敌百虫,可减轻病情。 6.发现病鱼应及时清除,煮熟后作饲料,或深埋在远离水源的地方。 三、肤孢子虫病 [病原体] 肤孢子虫(Dermocystidium spp.),包括有野生鲤肤孢子虫(D.koi),鲈肤孢子虫(D.percae),广东肤孢子虫(D.kwangtungensis)。 孢子呈球形,较小,直径4~14微米;构造比较简单,外包1层透明的膜,细胞质里有1个大的圆形的折光体,在孢子内偏中心的位置上;在折光体和胞膜之间最宽处有1个圆形胞核;有时还有一些颗粒状内含物;没有极囊和极丝。整个生活史中只需1个寄主,进行裂殖生殖。因种类的不同,可产生不同形状的包囊,成熟的包囊内有很多孢子。如野生鲤肤孢子虫的包囊线形,盘曲成一团;鲈肤孢子虫的包囊呈香肠形;广东肤孢子虫的包囊呈带形。 [症状及病理变化] 肉眼可见寄生部位有不同形状的包囊,可呈香肠状、带状、线状等。包囊盘曲在体表或皮肤上,组织受到破坏,甚至充血,产生炎症、腐烂。严重时,病鱼的皮肤、尾鳍、鳃等处都长满包囊,有时一条鱼上可有近200个包囊。病鱼体表发黑,消瘦,甚至死亡。 [流行情况] 上述3种肤孢子虫病,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鲈肤孢子虫寄生在鲈鱼、青鱼、鲢、鳙等鳃上,广东肤孢子虫寄生在斑鳢的鳃上,野鲤肤孢子虫寄生在鲤、镜鲤、青鱼、草鱼的躯干、鳍、头部等体表上。一般鲈肤孢子虫和广东肤孢子虫的寄生数量不多,未发现造成严重的流行;野鲤肤孢子虫可大量寄生,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夏花鱼种发生严重死亡。另外,曾连续3年(1994—1996)在广州的鲇鱼苗种上发现本病,可造成病鱼死亡。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取病灶部位的孢子压成薄片,用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防方法同黏孢子虫病。 四、微孢子虫病 [病原体] 1.格留虫 每个母孢子产生2个孢子。赫氏格留虫(G.hertwigi)寄生于草鱼、鲢、鳙、鲤、鳊、鲫及斑鳢等鱼类的肾、肠、生殖腺、脂肪组织、鳃及皮肤;肠格留虫(G.intestinalis)寄生于青鱼肠中,分布很广;异状格留虫(G.anomala)寄生于鳊、青梢红鲌、蒙古红鲌、鲤、草鱼、赤眼鳟、鲈鱼、鲢、银鲴等的性腺、胆囊、肝、肠、脾、膀胱、肾,分布于湖北及辽河。 2.匹里虫 每个母孢子产生16个以上孢子。长丝匹里虫(P.longnifilis)寄生于红鳍鲌和青梢红鲌的性腺,分布于湖北;麦穗鱼匹里虫(P.pseudorasborae)寄生于麦穗鱼卵巢及卵母细胞,分布于湖南;鳗鲡匹里虫(P.anguillarum)寄生于鳗鲡的肌肉中,分布于广东。 [症状及病理变化] 格留虫滋养体在寄主组织内不断生长发育,产生大量孢子,使组织遭受损伤,严重时引起器官发生炎症,机能失调,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特别是寄生于生殖腺时尤甚。常能在寄生部位发现灰白色的小圆形的包囊。 鳗鲡匹里虫在寄主的肌肉中不断分裂繁殖,形成许多包囊。病灶处肌肉组织融化,肌肉受包囊积压造成躯干隆起变形,隆起处稍硬,凹陷处柔软。全长10厘米左右的鳗鲡患病后可见黄白色斑,体表凹凸不明显;大的鳗鲡患病时,则可看到躯干部凹凸不平。严重感染时,病鱼消瘦、不摄食、游动缓慢,以至死亡,尤其是对幼鳗危害最大,即使不死,也不能育成有商品价值的成鳗。 [流行情况] 格留虫病全国各养殖期的池塘、水库、湖泊都有发现。流行于秋夏两季,但未见引起严重暴发性鱼病。国外有因赫氏格留虫的寄生引起胡瓜鱼大量死亡的病例。鳗鲡匹里虫病在日本及我国均有流行。将孢子放入水中,或拌入饲料中投喂都可以引起感染,因此可能是经口及皮肤感染。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取病灶处压成薄片,用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防方法同黏孢子虫病。 鳗鲡匹里虫病可采取以下方法预防: 1.每天每千克鱼用烟曲霉素50毫克,连喂20天。 2.病鱼池排水晒干底部,用漂白粉清塘。 3.将病鱼隔离,投足饵料,促进生长。 五、牡蛎包纳米虫病 [病原体] 包纳米虫病是由牡蛎包纳米虫(Bonamia ostreae)、包纳米原虫(Bonamia exitiosus)及包纳米虫(Bonamia sp.)和鲁夫来小胞虫(Mikrocytos roughleyi)所引起的。 包纳米虫主要寄生在宿主的血细胞细胞质内,故包纳米虫病是种感染扁牡蛎血细胞的致死性疾病。病灶先在鳃、外套膜和消化腺的结缔组织中出现,血细胞内的包纳米虫随着其数量剧增而很快扩散全身,出现浓密的血细胞浸润,最终导致牡蛎死亡。 [流行病学] 1.地理分布 包纳米虫未定种的地理分布范围是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州)和新西兰一带。牡蛎包纳米虫分布在丹麦、法国、爱尔兰共和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英国(除苏格兰外)、美国(加州、缅因州和华盛顿州)。 2.传播途径 该寄生虫全年都可能出现,但其患病率和感染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牡蛎包纳米虫感染有季节变化,在北半球9月达到流行高峰。在南半球,包纳米虫未定种流行高峰是从1月至4月,而在9月和10月几乎检测不到寄生虫。这两种包纳米虫的潜伏期长达5个月。包纳米虫病可以通过接种或者共同培养进行人工感染。 3.宿主范围 天然情况下,包纳米虫病在食用牡蛎(Ostrea edulis)和青牡蛎(O.conchaphila=O.lurida)中流行,也能感染该地区的帕尔希牡蛎(O.puelchana)、安加西牡蛎(O.angasi)和智利鹑螺(Tiostrea chilensis=T.lutaria)。可以在安加西牡蛎、密鳞牡蛎和智利鹑螺中找到包纳米虫未定种。牡蛎(Ostrea spp.)和鹑螺的所有种以及巨牡蛎(Crassostrea spp.),如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C.arakensis)都应当看做是敏感种。在高敏感宿主中,包纳米虫病引起致死性血细胞感染。有证据表明,包纳米虫引起的疾病和感染宿主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例如来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牡蛎中的包纳米原虫是高度嗜上皮的,并在群体中引起脓肿病灶,没有证据显示会有全身性扩散。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临床症状 包纳米虫主要寄生在宿主的血细胞细胞质内,故包纳米虫病是种感染扁牡蛎血细胞的致死性疾病。此种寄生虫也可在消化道的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间游离存在,尤其在坏死的结缔组织中更易发现,有时在鳃和外套膜出现黄的色变和广泛的灰白色小溃疡病灶,但多数受感染的牡蛎外观正常。 2.病理变化 包纳米虫感染的病理学特征与受感染的宿主种类和数量有关。病灶先在鳃、外套膜和消化腺的结缔组织中出现,血细胞内的包纳米虫随着其数量剧增而很快扩散全身,出现浓密的血细胞浸润,最终导致牡蛎死亡。 [诊断] 1.临床初步诊断 通过光镜观察经姬姆萨氏染色后的组织印片,鉴别包纳米虫的形态和数量,从而初步判断被检样品是否感染包纳米虫。在油镜下放大1000倍,搜索不同的视野进行检查。此寄生虫在亲本中主要感染上皮组织,心脏组织的印片不适用于对亲本的诊断。光镜下包纳米虫大小约2~5微米,在受感染的牡蛎血细胞内外均可见到。虫体细胞质呈嗜碱性,细胞核呈嗜酸性。组织印片法观察到的虫体比用普通组织学染色后观察到的个体要大。 2.实验室诊断 (1)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经HE染色后的病原寄生虫清晰可见。此寄生虫大小约2~5微米,存在于血细胞内或游离在结缔组织、鳃、内脏或外套膜上皮间。必须要在血细胞内看到病原寄生虫才能确定是阳性结果。 (2)透射电镜诊断法 包纳米虫(Bonamia exitiosus)的原生质形态大小为4.0~4.5微米,其细胞和细胞核的轮廓不规则,无定形的细胞质包含体(多泡体)和高尔基体样光面内质网的排列。其中间的细胞质形态的电子密度要比原生质的大,但直径稍小一些(3.0~3.5微米)。单孢子体在高尔基体/核质复合物中形成,在结构上与某些病毒有点类似。牡蛎包纳米虫和致死包纳米虫的区别是,前者具有较少的单孢子体、线粒体和密集类脂体,且核质比较小。包纳米虫和马可尼小胞虫(M.mackini)的区别是马可尼小胞虫的核仁位于核中央,缺少线粒体;而包纳米虫核仁位置有较大的差别。 [防控] 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六、折光马尔太虫病 [病原体] 马尔太虫病是由原生动物中闭合孢子目马尔太属的两个种:折光马尔太虫和悉尼马尔太虫感染后所引起的。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3号令公布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中将其病原列为四类动物病原微生物。根据2004年国务院第424号国务院令公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从事该病原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必须在一级、二级实验室进行,其病原由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储存。 [流行病学] 折光马尔太虫的地理分布范围是:法国、希腊、意大利、摩洛哥、葡萄牙和西班牙。悉尼马尔太虫只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和西澳大利亚州发现。 在以下贝类中发现过马尔太虫:智利鹑螺(Tiostrea chilensis)、安加西牡蛎(Ostrea angasi)、贝壳属牡蛎(O.puelchana)、鸟蛤(Cerastoderma edule=Cardium edule)、紫贻贝(Mytilus edulis)、地中海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长巨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贞洁巨牡蛎(C.virginica)。 水温高于17℃的春季到夏季是折光马尔太虫在食用牡蛎的感染期。 感染方式和宿主体外生活史还不清楚。估计存在中间宿主。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折光马尔太虫主要感染消化道上皮,早期感染发生在触手的上皮细胞、胃、消化管和鳃。发病牡蛎表现出体征不健康、瘦弱、能量(糖原)耗竭、消化腺变色、生长停滞、死亡等一系列症状,死亡与寄生虫孢子形成相关。 [诊断] 1.临床初步诊断 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通过光镜观察经姬姆萨氏染色后的组织印片中马尔太虫的形态结构及其数量,从而初步诊断被检样品是否感染马尔太虫。早期寄生虫大小5~8微米,在孢子形成期可达到40微米。其细胞质嗜碱性,而细胞核则嗜酸性。次生细胞或孢子母细胞周边有明亮的光环。 2.实验室诊断 (1)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马尔太虫的幼虫期寄生于胃、肠和消化道的上皮细胞,在此之后的各发育期可在消化道的上皮细胞中观察到,在肠腔内还可以观察到游离的孢子囊。马尔太虫在孢子形成期能在宿主细胞内分裂产生多个细胞,这一独特现象可以把它和所有其他原虫区别开来。 (2)透射电镜诊断法 折光马尔太虫多核质体具有带条纹的包含体,其多核质体内的孢子囊原基是8个,每个孢子囊产生的孢子多于4个。 [防控] 高盐度可抑制马尔太虫的发展。因此,养殖区宜选择在高盐度海区。 七、奥尔森派琴虫病 [病原体] 海水派琴虫曾被称为海洋肤孢虫(Dermocystidium marinum),后来又称为海洋黏盘管虫(Labyrinthomyxa marina),通常还称之“Dermo”。虽然目前把它们放在顶复体门,但最近的研究显示派琴虫和鞭毛虫(Dinoflagellida)关系更接近。此外,在对核糖体基因(rDNA)中内部转录间隔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也表明,奥尔森派琴虫和大西洋派琴虫(P.atlanticus)可能是同种。 派琴虫(Perkinsus spp.)的增殖与水温相关,水温高于20℃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达到最高。其感染期是双鞭毛游动孢子,进入宿主组织后就发育成营养体,营养体在宿主中不断通过二分裂方式繁殖。 [流行病学] 奥尔森派琴虫(P.olseni)的地理分布是在南澳大利亚州。海水派琴虫则从美国马萨诸塞州到佛罗里达州的东海岸,沿着海湾沿岸到委内瑞拉,在波多黎各、古巴、巴西也能发现,还传播到夏威夷。近几年派琴虫分布范围又扩展到美国的特拉华湾、新泽西州、鳕鱼岬和缅因州,这和冬季海水表面温度增加及几年来反复的品种引进有关。 海水派琴虫造成了贞洁巨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的严重经济损失,虽然长巨牡蛎(C.gigas)也能被人工感染,但它对本病具有一定的抗性。奥尔森派琴虫感染几种鲍,包括红鲍(Haliotis ruber)、环鲍(H.cyclobates)、梯纹鲍(H.scalaris)和光滑鲍(H.laevigata)等。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从温带到热带水域,有50多种软体动物会被派琴虫所寄生,但似乎没有产生有害影响。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奥尔森派琴虫主要感染闭壳肌和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导致组织破坏和体质衰弱。有时产生化脓性病灶,感染的鲍(Haliotis spp.)腹足和外套膜上可见到直径达8毫米的脓疱,使其商品价值降低,并引起鲍死亡。海水派琴虫的感染通常是全身性的,使消化腺发白、贝壳不能闭合、外套膜萎缩、性腺发育受到抑制、生长迟缓,偶尔也会出现脓肿。 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营养体的胞质被染成粉红色,而细胞核则呈蓝色。 [诊断] 1.临床初步诊断 巯基乙酸盐培养诊断法用于对牡蛎、鲍及其他贝类海水派琴虫(Perkinsus marinus)病的普查和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法适用于牡蛎、鲍及其他贝类感染海水派琴虫和奥尔森派琴虫引起的派琴虫病的诊断。成熟的营养体的主要特点是内有液泡并迫使细胞核靠向边缘。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营养体的胞质被染成粉红色,而细胞核则呈蓝色。派琴虫因种类不同,其营养体的大小也不一样,海水派琴虫大小为5~7微米,奥尔森派琴虫大小为13~16微米。但不能以此作为分类依据。 [防治] 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第四节 纤毛虫病 一、斜管虫病 [病原体] 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Moroff,1902)Kahl],属管口目(Cyrtophorida),斜管科(Chilodonellidae),斜管虫属(Chilodonella)。 虫体腹面观呈卵圆形,右边稍弯,左边较直,后端往往稍凹入;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端较薄,后端较厚。活体大小为40~60(49)微米×25~47(30)微米。在背面的前端左侧有1行特别粗的刚毛,腹面纤毛线左侧有9条,右侧有7条,其余部分裸露,无纤毛。腹面有1胞口,由16~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成漏斗状的口管,呈喇叭状,末端弯转处为胞咽。大核椭圆形,位于虫体后部;小核球形,一般在大核的一侧或后面;伸缩泡有2个,分别位于虫体前部偏左及后部偏右。无性繁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繁殖为接合生殖。 [症状及病理变化] 鲤斜管虫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少量寄生时对寄主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病鱼皮肤及鳃上有大量黏液,体表形成一层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刺激鱼体与物体摩擦,表皮发炎、坏死脱落,呼吸困难而死。产卵亲鱼会因大量寄生而影响生殖机能,甚至死亡。如果水温和其他条件适宜,病原大量繁殖,2~3天内即有大批病鱼死亡。 [流行情况] 本病分布广泛,国内外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我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室内水族箱中鱼类也常患本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繁殖适温为12~18℃,流行于春、秋季节。当水温达28℃时和水温低至2℃时也能繁殖,当水质恶劣、鱼体衰弱时,在夏季及冬季冰下也会发生斜管虫病,引起鱼大量死亡,有时越冬池中的亲鱼也发生死亡,是北方地区越冬后期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当环境不良时,可形成包囊,包囊2层,膜薄,球形或卵形。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或包囊传播。 [诊断] 刮取体表黏液或取鳃制作水封片,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若发现大量的鲤斜管虫即可诊断。 [防治方法] 1.同鳃隐鞭虫病的防治方法。 2.越冬前应将鱼体上的病原体杀灭,再进行育肥;同时尽量缩短越冬期的停食时间;鱼开始摄食时,要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 3.水温在10℃以下时,全池泼洒硫酸铜及高锰酸钾合剂(5∶2),使池水成0.3~0.4克/米3浓度。 二、小瓜虫病 [病原体] 1.成虫期 虫体卵圆形或球形,乳白色。大小为350~800微米×300~500微米,肉眼可见;虫体很柔软,可任意变形。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胞口“6”字形位于虫体前端腹面,胞口表面观似人右外耳,口纤毛呈“6”形,围口纤毛从左向旋入胞咽,螺旋形的口缘有5~8行纤毛组成;体中部有1个马蹄状或香肠状的大核,紧贴在大核上有一圆形小核;胞质外层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内质有大量食物粒。 2.幼虫期 刚从包囊内钻出来的幼虫呈卵圆形或椭圆形,不久变成扁鞋底形虫体,前端尖,后端圆钝。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在虫体后端有1根粗而长的尾毛;前端有一个乳突状的钻孔器;“6”字形原始胞口尚未与内部相通,且在“6”字形的缺口处有1个卵形的反光体,可能与将来形成胞咽有关。大核椭圆形或卵形,多数在虫体的后方,小核球形,在虫体的前半部;体前端有1个大的伸缩泡。 3.包囊期 离开鱼体的成虫体或越出囊泡的虫体,可在水中作3~6小时的游泳,静止之后,分泌一层无色透明的胶质厚膜将虫体包住,形成包囊,沉到水底或其他固体物上。包囊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0.329~0.98毫米×0.276~0.722毫米。 4.生活史 包囊内的虫体胞口消失,马蹄形的大核变为圆形或卵形,小核可见。囊内虫体活动活跃,2~3小时后,开始分裂。分裂连续反复进行,直至囊内有300~500个幼体,如成虫较大,则可形成1000个以上幼虫。分裂时,一般为等分,但到32个虫体之后,囊内往往形成2~3团大小不一的纤毛幼虫。纤毛幼虫越出包囊又再感染鱼体。幼虫钻入体表上皮细胞层中或鳃间组织,刺激周围的上皮细胞增生,从而形成小囊泡。在其中发育成为成虫,然后离开宿主,形成包囊。在水温15~20℃时从包囊开始形成幼虫至破囊而出,一般需23~25小时,水温3~7.5℃时,则需160小时。 [症状及病理变化] 多子小瓜虫寄生在鱼体的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可形成1毫米以下的小白点,故又叫白点病。当虫体大量寄生时,鱼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无数白色小点,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同时伴有大量黏液,寄生处的组织发炎、坏死,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鳃出血、呈暗红色。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鱼体与固体物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小瓜虫在鳃片的任何部位都可寄生,在上皮细胞下寄生,并不断转动,引起上皮细胞轻度增生,形成一个个小白点;并可引起鳃小片变形,毛细血管充血、渗出,或局部缺血,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坏死;黏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大量浸润。小瓜虫的体内吞食了大量细胞(包括上皮细胞、血细胞等),这些细胞最初仍保留胞质和胞核,以后被消化变成红染的物质,最后被完全消化。随着虫体长大,小瓜虫填满相邻二鳃小片的间隙,并将虫两侧的上皮细胞吞食掉,只是虫的两端尚有上皮细胞包围。在鳃上可看到一部分小瓜虫中途夭折,先变成颗粒状紫蓝色,以后变为均匀无结构的红染物,最后被寄主所吸收。 Hines等(1973,1974)报道,感染初期病鱼血液中淋巴细胞急剧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电解质亦有变化,血清中Na+、Mg2+浓度降低,K+浓度及氨态氮的浓度升高。据Bauer(1959),Beckert等(1964),Hines等(1974)报道,鱼被多子小瓜虫寄生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且至少可持续8个月,后者并采用免疫电泳方法,证实病鱼的血清及黏液中产生了抗体。 [流行情况] 多子小瓜虫寄生对淡水鱼的种类及年龄均无严格选择性,分布也很广,国内外均有流行,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性鱼类为严重,常引起大批死亡。小瓜虫的繁殖适温为15~25℃,流行于春、秋季,小瓜虫病靠包囊及幼虫传播,刚孵出来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减弱。当养殖密度高、水质恶劣而鱼体抵抗力低时,冬季及盛夏时也有流行;而池塘水质好,鱼体健壮时,春、秋季也不暴发小瓜虫病。 [诊断方法] 1.肉眼可见体表、鳃及鳍等患处有许多小白点,根据症状及流行规律可初步诊断。 2.取病灶处的小白点压碎制成水封片,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即可确诊。 3.注意鱼体表形成小白点的疾病,除小瓜虫病外,还有黏孢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病,所以不能仅凭肉眼看到鱼体表有很多小白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最好是用显微镜进行检查。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鱼体抵抗力。 2.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以杀灭小瓜虫包囊。 3.鱼下塘前应进行抽样检查,如发现有小瓜虫病寄生,应采用下述药物进行药浴。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现将一般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用浓度为200~250毫克/升的冰乙酸水溶液药浴15分钟。 2.全池遍洒福尔马林,使池水成15~30克/米3浓度。 3.全池遍洒甲基蓝,使池水成3克/米3浓度,每隔3~4天洒药1次,连用3次。 4.每667米3水深1米,用辣椒粉21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泼2天。 三、刺激隐核虫病 [病原体] 1.滋养体 幼虫感染宿主后,转入上皮内,形成滋养体。滋养体长度在400~500微米以上,呈圆形或梨形,全身表面披有均匀一致的纤毛,近于身体前端有一胞口。外部形态与多子小瓜虫相似,主要区别是隐核虫的大核分成4个卵圆形的串珠状团块。虫体能在宿主上皮内作旋转运动,以宿主体液、组织碎片及整体细胞为食。滋养体生长期为3~7天。滋养体成熟后,从宿主体上脱落下来进入水环境,依靠体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自由运动,停留在遇到的合适基质上,进续发育成为包囊前期虫体。 2.包囊前期虫体 滋养体脱离宿主体的时间具有日周期性,多数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脱落。虫体脱离宿主,在形成包囊前,通常在水体中缓慢游动2~8小时,此期虫体叫包囊前体。包囊前体最后固着于一些附着物上,脱掉纤毛,虫体表面的脊状突起变平,并形成厚的囊壁,最后形成包囊。 3.包囊 包囊的大小,随水温和鱼种不同而异,通常为94.5微米×170~252微米×441微米。然而,只有大于50微米×50微米的包囊才能产生可存活的幼虫。包囊通常经历一系列的不对称二分裂,最后变成许多子代幼虫。虽然在同一鱼体上的滋养体常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16~18小时)脱离宿主,但包囊发育和幼虫的逸出则很不同步,即使在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4.幼虫 幼虫呈卵圆形或纺锤形,大小为20微米×30~50微米×70微米,前端稍尖,有一变形胞口,后端钝圆,全身密布纤毛。虫体由于纤毛的活动而不断转动,细胞大核呈念珠状。一个包囊可孵出200~400个幼虫。幼虫能在水中快速游动,寻找和感染宿主。大多数虫株的幼虫都只能生存不足24小时,但孵出6~8小时后,幼虫的感染能力大大减弱,10~12小时后则仅有少部分幼虫还具备感染能力,18小时后完全丧失感染力。幼虫呈日周期性逸出,即在无光的夜间才孵出。 5.生活史 刺激隐核虫营直接发育生活史,即不需要中间宿主,在宿主寄生期和脱离宿主期经历四个虫体变态阶段,在24~27℃需要1~2周。 6.刺激隐核虫的体外培养和实验室传代 2004年Apolinario等用加有20%胎牛血清的液体培养基体外培养刺激隐核虫的幼虫,培养出来的滋养体大小与自然感染鱼的滋养体大小一致,但是幼虫发育为滋养体的比率只有0.28%~1.71%,并且所有的滋养体都没有进一步发育成为包囊。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在体外培育这类寄生虫。 Colorni分别于1985年、1987年以金鲷(Sparus aurata)为宿主进行了人工感染,但感染不稳定,虫体产量极低。1994年Burgess等用灰鲻(Chelon labrosus)作为宿主,在实验室内成功地建立起了刺激隐核虫7个株系的传代体系,但每个虫株的传播都没能超过30代,虫体产量也很低。Yoshinaga等1994年用黑鳉(Poecilia latipinna)作为宿主成功地进行了刺激隐核虫的传代,但虫体繁殖力低,每条鱼只能收到50~500个滋养体。但学明、李安兴等于2007年用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建立了刺激隐核虫的感染动物模型,进行了连续稳定的传代,每代扩增100倍以上,可以获得大量虫体。 [流行病学] 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刺激隐核虫病的危害日趋严重,特别养殖密度过大,海水水质不佳的海区,刺激隐核虫病常呈灾难性暴发,使整个养殖区的各种鱼类损失殆尽。据调查,刺激隐核虫几乎可以感染我国南方所有海水养殖鱼类,发病后石斑鱼的死亡率最高达到50%,大黄鱼的死亡率最高达到75%,卵形鲳鲹的死亡率最高达到了100%。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海洋鱼类通常也有刺激隐核虫感染,但很少发病,常作为病原携带者,养殖鱼类由于饲养密度大,抗应激能力差,容易被野生鱼类携带的刺激隐核虫感染而发病。除软骨鱼类有一定抵抗力外,刺激隐核虫几乎能感染所有的海水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的最适发育水温是20~30℃,因而疾病的发生主要在春末秋初即每年3~4月和8~9月,特别是台风过后,海区环境变化大,鱼体的抵抗力差时容易暴发刺激隐核虫病。育苗室水温在25~30℃,换水不足4/5时,20日龄的鱼苗容易发病。网箱养殖以水流不畅、水质差、有机质含量丰富,高密度养殖,或者台风过后,鱼群体况差时最容易发病。且传播迅猛,往往波及整个海湾的所有品种的鱼。 [临床症状] 本病的示病症状是在病鱼的皮肤、鳃和眼部出现大量针尖大的小白点(故俗称“白点病”),特别是深色皮肤上较易观察到,对于浅色皮肤的鱼,需要将病鱼放在水中观察,才易见到小白点。在鳃上的小白点则都能清晰可见。小白点即为生长中的滋养体。患病鱼初期摄食量减少,在养殖池中分布散乱、漫游不止,时常翻转身体摩擦池底,开口呼吸,频率加快。后期,发病鱼的皮肤和鳃上小白点愈加明显,在鳍条、鳃上滋养体显现得最为明显。病鱼体表发炎溃疡,鳍条缺损、开叉,眼角膜浑浊发白,体表、鳃丝分泌大量黏液,鳃变苍白;因瘙痒而引起的行为异常,鲷科鱼类表现为不喜欢集群,或无规则独游;石斑鱼类通常趴在池底下集堆,有的喜欢停留在进水口或出水口并张嘴、鳃盖呼吸,严重时,病鱼会出现窒息而死亡(图5-12)。 图5-12 刺激隐核虫病 [病理变化] 刺激隐核虫幼虫接触到宿主体表之后,竭力钻进上皮,在紧邻生发层定居下来。侵入过程非常快,通常在5分钟内完成。幼虫穿过组织时造成肉眼不易发现的损伤,但随着滋养体的生长,上皮层表面逐渐出现肉眼可见的“白点”。宿主体表中的一个位点通常仅生长一个虫体,但在严重感染时可见到2~4个虫体占据1个“腔穴”。在严重感染的部位,上皮出现渐进性坏死,而且外层脱落。在鳃组织中,虫体寄生于鳃丝的基底膜上,并迅速被上皮细胞的一层薄膜包围,如果持续重度感染,常出现第二层的融合以及层内空隙消失。感染眼部时,虫体寄生在角膜的基底膜上,严重感染将引起角膜增生,眼球浑浊。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如皮肤和鳃上出现小白点、病鱼不食、在水面漫游等症状即可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显微镜检查:将鳃片小心取下,放在载玻片上,加数滴海水在鳃片上,盖一片盖玻片,并在其上用指头轻轻按压一下,使鳃丝展开。然后放到低倍(4×10)显微镜下观察,滋养体在鳃丝之间,呈黑色圆形或椭圆形团块,有的还作旋转运动。也可用干净载玻片在鱼体表或鳍条上轻轻刮拭,将刮拭黏液进行压片,显微镜观察,如果鳍条和皮肤的刮拭物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有持续旋动、梨形的纤毛虫,则可以确诊为刺激隐核虫病。 临床诊断上应注意刺激隐核虫病和黏孢子虫病的区别。患刺激隐核虫病的鱼体体表白点为球形,大小基本相等,比油菜子略小,体表黏液较多,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隐核虫游动;相反,患黏孢子虫病的鱼体白点大小不等,有的呈块状,鱼体黏液很少或没有,观察不到虫体游动现象。 水体中幼虫的PCR检测:将养鱼水体1000毫升,用300目的滤网过滤1次,以去除水体中的杂质。向水中加入1毫克/升福尔马林,然后离心(10000转/分,离心5分钟)后收取沉淀物,用冻融法从沉淀物中提取DNA,用巢式PCR扩增的方法进行扩增,即初次用P1/NC2进行扩增,然后取1微升的初次扩增产物,用特异性引物P1/S15进行再次扩增。引物序列为:P1,5’-GTTCCCCTTGAACGAGGAATTC-3’;NC2,5’-TTAGTTTCTTTTCCTCCGCT-3’;S15,5’-TGAGAGAATTAATCATAATTTATAT-3’。结果判定:扩增物电泳有520bp大小的目的条带者,则表明水体中有大量刺激隐核虫幼虫存在。 [防治] 1.治疗 目前用于防治刺激隐核虫的药物主要是福尔马林和硫酸铜。 福尔马林:如果是池塘养殖,可用25克/米3浓度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次。如果是网箱养殖,可以用25~50克/米3在夜间对网箱中的水体进行少量多次的泼洒,以杀死夜间从包囊中孵出的幼虫,减少鱼体的感染。 硫酸铜全池泼洒,在静水中使池水保持1克/米3的浓度;在流水中使池水保持17~20克/米3的浓度,同时关闭水闸停止水的循环,过40~60分钟后再开闸,每天一次,连续治疗3~5天。在网箱养殖区,可以将硫酸铜装在大可乐瓶中,在可乐瓶壁钻几个小口,然后悬挂于网箱四周。也可以用醋酸铜或者络合铜代替硫酸铜。 低盐度或淡水处理,对滋养体影响不大,但对包囊影响很大,低盐度(8~10×10-12)浸泡3小时,间隔3天,连续4次,可以在7~10天内杀死刺激隐核虫包囊。 可以将水族箱中的鱼进行轮换饲养,轮换的时间按低盐度处理方法的时间安排,空置的水族箱进行干燥和清洁处理。 2.预防 (1)换水和改善水环境 在池塘或室内鱼池等封闭式的水环境中,在刺激隐核虫病发生的早期进行大量换水,日交换量为50%,连续2周。所用的水要清洁、无污染。进水口具过滤装置,过滤掉杂鱼、虾和水草杂物,因为刺激隐核虫包囊常常是随这些东西带进池塘的。换水有助于清除包囊和幼虫,减少传染的机会,还可以增强鱼体的免疫力,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在开放式的水体中,如海水网箱养殖,可以将发病和将要发病的网箱拖到水体流动较好、清洁的海区暂养,离开拥挤的病害海区,可以大大缓解刺激隐核虫病引起的危害和死亡。所以,在设计和制作网箱时,一定要考虑病害防治的因素,一方面网箱的密度要适宜,另一方面,网箱要能够分散,一旦发病,能够拖移网箱到水环境好的地方,甚至外海。 (2)提高鱼体免疫力 鱼体的天然免疫力可以抵御刺激隐核虫的感染,保持鱼群体质健壮和良好的先天性免疫能力十分重要。喂给营养丰富的饲料,特别增加复合维生素的含量是保证鱼体健康的前提。此外,良好的水环境也是确保鱼体免疫力的重要因素。在刺激隐核虫流行的季节,鱼体或其周围环境通常都有少量的包囊或幼虫存在,如果鱼体具备正常的免疫能力,刺激隐核虫病是不会暴发的,一旦这种免疫力遭受破坏,疾病随即暴发。 (3)免疫学方法 刺激隐核虫感染后,多数鱼体都能够产生主动抗体,当鱼体遭受幼虫的再次攻击时,主动抗体能大大减少鱼体的感染。利用此原理,李安兴等(2007)发明了一种刺激隐核虫幼虫灭活疫苗,腹腔接种免疫石斑鱼后,能产生85%的相对保护率。 四、车轮虫病 [病原体] 车轮虫(Trichodina spp.)和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spp.),属缘毛目(Peritrichida),壶形科(Urceolarridae)。 车轮虫侧面观如毡帽状,反面观圆蝶形,运动时似车轮转动。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和口面相对而凹入的一面叫反口面;口面上有向左或逆时针方向旋绕的口沟,与胞口相连。口沟下接胞口、前腔及胞咽,口沟两侧各着生1排纤毛,形成口带,直达前腔;在胞咽附近有1伸缩泡;大核马蹄形,围绕前腔,亦可为香肠形,大核一端还有1个长形小核;反口面环生一圈较长的纤毛,叫后纤毛带,其上、下各有1圈较短的纤毛,分别称上缘纤毛和下缘纤毛,有的种类在下缘纤毛之后常有1圈透明的缘膜;反口面观,最显著的构造是齿环和辅线环,齿环由许多齿体衔接而成,齿体由齿沟、锥部和齿棘组成(图5-13)。但由于虫种的不同,其结构有较大的变化。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齿体具有向中心的齿棘,后者则没有。生殖采用纵二分裂和接合生殖。在温度适宜时(22~29℃),24小时为分裂、成熟的1个周期,一般在18小时以后开始分裂,白天很少有分裂体,在旧齿环外面形成新齿环,最后旧齿环消失。接合生殖为两个个体进行小核各半交换。 图5-13 车轮虫的主要构造(仿《湖北省鱼病病原区系图志》) 寄生于我国淡水鱼类的有近20种,常见种类有显著车轮虫(T.nobilis Chen)、杜氏车轮虫[T.domerguei(Wallengren,1897)]、东方车轮虫[T.orientalis Chen&Hsieh]、卵形车轮虫(T.ovaliformis Chen)、微小车轮虫(T.minuta Chen)、球形车轮虫[T.bulbosa(Davis,1947)]等。 [症状及病理变化] 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车轮虫在鱼的鳃及体表各处不断爬动,损伤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及黏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在体表、鳃部形成一层黏液层;鳃上的毛细血管充血、渗出严重感染时一大片上皮细胞坏死。鱼苗、鱼种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但国外有些学者则认为车轮虫不会引起鱼类致病。一般无特殊症状,但也曾发现特殊病例存在,饲养10多天的鱼苗,被大量车轮虫寄生时,鱼成群结队围绕池边狂游;黑仔鳗被车轮虫大量寄生时,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孵化桶中的鱼苗被车轮虫大量寄生时,鱼苗呼吸困难,嘴在水面呼吸,从孵化桶上面看下去,鱼苗呈“白头白嘴”症状。 [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车轮虫寄生于多种淡水鱼的鳃及体表各处,有时在鼻孔、膀胱和输尿管中也有寄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死亡率有时很高;1龄以上的大鱼虽也有寄生,但一般危害不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适宜水温20~28℃,车轮虫每天分裂1次,呈几何级数增长,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主要是在热天。离开鱼体的车轮虫,能在水中游泳,在水中可生活1~2天,通过直接与鱼体接触而感染,可随水、水中生物及工具等而传播。当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阴雨天气等因素,均容易引起车轮虫病的暴发。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及流行规律可初步诊断;刮取病灶处的黏液制成水封片,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即可确诊。 [预防措施] 1.同隐鞭毛虫病。 2.因养鱼业的发展,目前湖泊、河流、水库中也都有车轮虫,鱼苗池虽已进行过清塘消毒,但在鱼苗饲养数天后加注清水时,往往车轮虫又随水被带入池中,所以鱼苗在饲养20天左右时,要及时分塘,以免暴发车轮虫病;同时夏花必须用高锰酸钾、硫酸铜或食盐水进行药浴,以杀灭鱼体外的车轮虫。 3.每100米2放楝树新鲜枝叶2.5~3千克沤水(扎成小捆),隔天翻一下,每隔7~10天换1次新鲜楝树枝叶。 [防治方法] 1.同隐鞭虫病。当病鱼出现“跑马”症状及“白头白嘴”症状时,测量和计算水体,做小型治疗试验,计算用药量时要特别细心。呈现“跑马”症状时,可先在岸上沿池边间隔泼药液1遍,即泼1勺药液后走几步再泼1勺,然后到池中间进行均匀泼药,剩下少量药液再到岸上沿池边间隔泼药1遍。在孵化桶内病鱼呈现“白头白嘴”症状时,可将水的流速稍减慢,然后均匀泼药,浓度应比小型治疗试验求出的浓度略高。 2.鳗鲡患车轮虫病,可将水位降低后,全池遍洒福尔马林,使池水成30克/米3浓度,药浴1小时左右,然后再加满池水,并进行换水。 3.每100米2用楝树新鲜枝叶5千克,煮熟后全池遍洒。 五、毛管虫病 [病原体] 毛管虫(Trichophrya spp.)属吸管亚纲(Suctoria),吸管目(Suctorida),枝管科(Dendrosomidae)。常见的有中华毛管虫(T.sinensis)、辽河毛管虫(T.liaohoensis)、湖北毛管虫(T.hupehensis,1964)、变异毛管虫(T.variformis)、双泡毛管虫(T.bivacuola)等。 虫体形状不定,有长形、椭圆形、圆形或种种不规则形,大小变化也很大,31~81.3微米×15~56.3微米。中华毛管虫在前端有1簇吸管(图5-14),湖北毛管虫在虫体上有2~3簇吸管,或遍布全身;吸管为中空小管,末端作球形膨大,吸管的数目随个体大小而不同,虫体小,吸管数少。体内有1个棒形或香肠形大核,幼小的个体大核常呈椭圆形;小核球形,在大核的后端或一侧;体内还有3~5个伸缩泡及食物粒。 图5-14 中华毛管虫(仿陈启鎏) 繁殖方法为内出芽。首先在母体前部的细胞质内形成半弧形的裂缝,裂缝逐渐发展成一圆形,并包围着一团细胞质,形成2~3行纤毛,这称为胚芽。胚芽发育时,小核进行有丝分裂,其中的1个子核迁移到发育的胚芽。小核开始分裂,随后大核也开始分裂,先在大核的一边出现瘤状突起,核质则随之流向还在发育的胚芽。以后子核完全分离,最后胚芽与母体脱离,成为自由活动的纤毛幼虫。纤毛幼虫正面观圆形,直径20~33微米,正面观圆形,中间凹入,似表面玻璃,侧面观似小碟或毡帽状,周围长着2~3行纤毛,内有大小核各1,并有伸缩泡。幼虫活动活泼,运动方式与车轮虫相似,当遇到寄主时,纤毛消失,长出吸管,发育为成虫,营固着生活。接合生殖的情况偶然可见。 [症状及病理变化] 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在鱼种鳃上时,才会引起寄主鳃上黏液增多,破坏小鱼的鳃上皮细胞,妨碍宿主的呼吸,使鱼呼吸困难,上浮水面,病鱼体瘦弱,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流行情况] 毛管虫寄生于多种淡水鱼类的鳃和皮肤,主要危害夏花草鱼和越冬鱼种。全国各主要养鱼地区都有流行,流行于6~10月,但一般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都不高,对鱼危害不大。传播靠纤毛幼虫的直接接触。 [防治方法] 同隐鞭虫病。 第六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蠕虫病 一、指环虫病 [病原] 指环虫(Dactylogyrus spp.),指环虫属的一些种类,致病种类主要有:页形指环虫(D.lamellatus),寄生于草鱼鳃、皮肤和鳍;鳙指环虫(D.aristichthys),寄生于鳙鳃;小鞘指环虫(D.vaginulatus),寄生于鲢鳃上;坏鳃指环虫(D.vastator),寄生于鲤、鲫和金鱼的鳃丝。指环虫主要特征在头部背面,有4个黑色眼点,呈方形排列,口位于前端腹面眼点附近呈管状或漏斗状,能伸缩,口接咽,咽下接一短食道,食道下接一分叉的管环形肠,无肛门,虫体后端可见一圆盘状的后吸盘,盘中央的一对大锚钩,两钩中间有起支持作用的两根横棒相联,在后吸盘边缘由7对小钩。 [流行情况] 指环虫病在我国流行很广,危害各种淡水鱼类。尤其对鱼苗和夏花鱼种危害很大。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水温为20~25℃,大量寄生可使苗种死亡。虫卵和幼虫在水中进行传播。 [症状和病理变化] 指环虫主要寄生于鱼鳃上。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当大量寄生时,由于虫体后固着器上的锚钩,钩在鳃组织中,虫体身体不断蠕动,致使鱼鳃丝的表皮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并刺激鳃组织分泌大量黏液,妨碍鱼体呼吸。鳃的颜色变淡,贫血,并有显著浮肿现象,鳃盖张开。鱼体呈暗灰色,瘦弱,不吃食,泳动缓慢而死。 [诊断方法] 取鳃组织压片,显微镜检查。当发现有大量指环虫(每片鳃上有50个以上虫体,低倍镜下每个视野有5~10个虫体),即可确诊为指环虫病。 [防治方法] 1.每立方水体用0.3~0.5克的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2.用晶体敌百虫和面碱合剂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和面碱比率为1∶0.6,敌百虫和面碱合剂最终用量为每立方水体0.1~0.25克。 3.在鱼种放入池时,可用20克/米3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5~30分钟。 二、三代虫病 [病原] 为三代虫属(Gyrodactylus spp.)的一些种类。与指环虫相似。有1对头器,没有眼点,后固着器有1对中央大钩、8对边缘小钩。胎生,一般为三代同体,故叫三代虫(图6-1)。养殖鱼类中常见的种类有鲢三代虫(G.hypophthalmichfhysi)、秀丽三代虫(G.elegans)、单联三代虫(G.unicopula)、三代虫(G.mugil)、鲑秀丽三代虫(Gyrodactylus elegansalmonis)、褐鳟三代虫(G.truttae)、细鳞鱼三代虫(G.lenoki Gussev,1953)等。 图6-1 三代虫 [流行情况] 三代虫病是一种全球性养殖鱼类病害。我国各沿海均有发现,各种淡水鱼类也常见本病。流行于春季和夏初。主要危害饲养鱼类的鱼苗、鱼种。其繁殖适宜水温为20℃左右。每年春季和夏初为流行季节。David等(2001)报道在苏格兰海水养殖的大西洋鲑鳃上发现Gyrodactyloides bychowskii寄生感染强度高达每个鳃片上有200多只虫,在1999年2月流行达到高峰。 [症状和病理变化] 大量寄生时,病鱼的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黏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极不正常,食欲减退,鱼体瘦弱,呼吸困难,严重者鳃瓣边缘呈灰白色,鳃丝上呈斑点状淤血。 [诊断方法] 取鳃组织压片,显微镜下可见数个三代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同指环虫病。 三、本尼登虫病 [病原] 本尼登虫属(Benedenia spp.)的种类,常见的种类有本尼登虫(B.seriolae)、石斑本尼登虫(B.epinepheli)。虫体椭圆形,大小为5~7毫米×3~4毫米,前固着器为前端两侧的2个吸盘,后固着器为身体后端的1个大的后吸盘,在后吸盘边缘有7对边缘小钩,中央有2对锚钩和1对附属片。 [流行情况] 本病在日本主要危害养殖,而在我国福建、浙江一带主要危害养殖大黄鱼和鱼,经常引起大量死亡。全年都可生病,但在冬季和盛夏较少。真鲷、黑鲷和石斑鱼较易感染真鲷本尼登虫(B.pagrosomi)、塞氏本尼登虫(B.sekii)等,病鱼鳍基部或体表局部炎症和溃疡,感染率可高达100%。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鱼体表黏液增多,局部皮肤粗糙或变白色或暗蓝色,呈不安状,因狂游和摩擦出现伤口,引发继发性感染;严重者停食、贫血,最后衰竭而死。 [诊断方法] 将疑似患本病的鱼置于淡水中2~3分钟,如有椭圆形的虫体从鱼体表脱落下来,即可诊断。 [防治方法] 1.对于鱼类体表寄生的本尼登虫,淡水浸泡5~15分钟。 2.用浓度5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浸洗4分钟,可有效清除体表病原。 3.对于水体病原,迄今尚无良好清除方法。 四、片盘虫病 [病原] 片盘虫属(Lamellodiscus spp.)的种类。该属的特征是在后固着盘的前部具有背部和腹部鳞盘各1个。鳞盘由许多片状几丁质构成,成对地作同心圆排列而成。具有3对头器,2对眼点。锚鈎2对,联结棒3条。我国常见的种类有日本片盘虫(L.japonicus)寄生于真鲷、黄鳍鲷和黑鲷等的鳃,真鲷片盘虫(L.pagrosomi)寄生于真鲷、黄鲷、赤点石斑和青石斑等鳃,倪氏片盘虫(L.neidashui)寄生于黄鲷的鳃。生活史分为成体寄生虫阶段和幼虫自由生活阶段。寄生在鱼体上的虫体长度在200~600微米,宽度在40~80微米为多。 [流行情况] 片盘虫可常年寄生在真鲷和黑鲷的鳃丝上,7~10月为疾病流行期,池养成鱼中黑鲷发病率非常高。若幼鱼与成鱼混养也容易被虫体寄生。虫体少量寄生不会致鱼死亡,但当虫体大量寄生时鱼就会发生死亡。当池塘环境恶化、溶解氧低时,会加速死亡。 [症状和病理变化] 片盘虫主要寄生在真鲷和黑鲷的鳃丝上,在鱼体表和鳍上也有少量发现。片盘虫以吸取鱼体组织为营养,当大量寄生时,鱼鳃受到严重损伤,呼吸功能下降,导致鱼窒息死亡。 [诊断方法] 肉眼主要观察鳃部,吸虫寄生的鳃丝失去血色而发白,鳃丝间有泥状附着物(是虫体和分泌物形成)。镜检可取鳃丝观察确诊。 [防治方法] 可选择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弗米丁等新型低毒高效抗生素类杀寄生虫药进行治疗,也可选用中药广谱杀虫药进行治疗。一般疗程3~5天。预防主要彻底清塘,合理放养密度,将成鱼与幼鱼分养。在疾病流行季节进行预防性用药,1个月左右投放杀寄生虫药一次,能有效控制病情暴发和流行。 五、四钩虫病 [病原] 寄生鲑科鱼类的四钩虫有两种,栗仓四钩虫(Tetraonchus awakurai)和突吻四钩虫(Tetraonchus oncorhynchi)。四钩虫属单殖吸虫,类似指环虫和拟指环虫,也有2对眼点,但肠管呈棒状,无分支。固着盘上有2对锚钩(腹锚钩和背锚钩),1个联接片,1对扇形片(位于连接片之后),8对周缘小钩(图6-2)。栗仓四钩虫体长0.7~1.5毫米,突吻四钩虫体长0.7~1.5毫米。 图6-2 单肠四钩吸虫 [流行情况] 本病流行于日本的北海道、关东、四国。主要危害马苏大麻哈、枇杷鳟和虹鳟。我国黑龙江的鲑鱼类也有四钩虫属的单殖吸虫寄生,但尚未见有养殖虹鳟患病的报道。 [症状和病理变化] 四钩吸虫寄生在鲑科鱼鳃上,造成鳃丝损伤,并分泌大量黏液。有引起1龄枇杷鳟(体长14~15厘米)死亡的病例报道,在每尾病死鱼鳃上,有1000个以上的栗仓四钩虫。 [诊断方法] 用显微镜检查鳃确认四钩吸虫。 [防治方法] 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洗病鱼20~30分钟或0.025%的福尔马林浸洗1小时。 六、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瞎眼病) [病原] 双穴吸虫(Diplostomulum spp.),又叫复口吸虫,我国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湖北双穴吸虫(D.heupehensis)、山西双穴吸虫(D.shanxinensis)、倪氏双穴吸虫(D.niedashui)和匙形双穴吸虫(D.spathaceum)的囊蚴和尾蚴。囊蚴身体透明扁平,卵圆形,在身体前有一个口吸盘,上腹面中央稍后有一腹吸盘,口在吸盘中,下接通过咽的食道,食道后分为盲管状的肠直达体后。尾蚴无眼点,具咽、双吸盘、长尾叉,在水中不游动时尾干弯曲,使虫体折成“丁”形。 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红嘴鸥等肠道中,虫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虫卵经3周左右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钻入第一中间寄主萝卜螺体内,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胞蚴产出尾蚴,尾蚴很快逸至水中,在水中间歇运动,尾蚴如遇到第二中间寄主(鱼)就迅速叮上,脱去尾部钻入鱼体。钻入血管内,从视血管或视神经进入眼球。在晶体内经1个月左右尾蚴发育成囊蚴。当鸥鸟吞食带有囊蚴的病鱼后,在其肠道内发育成成虫。 [流行情况] 本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世界性鱼病,我国各地养殖区均有流行,尤其是在鸥鸟及椎实螺较多的养殖区严重,以长江中、下游最为普遍,湖泊、水库及其附近的养鱼池塘容易发生。危害多种淡水鱼类,其中以鲢、鳙鱼、虹鳟苗种受害最严重,死亡率可达60%以上。流行季节在5~8月,急性感染时可引起苗种大量死亡,8月以后,病鱼一般呈白内障症状。 [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能引起鱼苗的大批死亡。病鱼一般体色发黑而瘦弱。如复口吸虫数量多时,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被破坏,中枢神经机械性损伤并形成脑部充血。鱼苗在短时间内能大量死亡。鱼游动失常,在水面做跳跃或挣扎状游动,失去平衡。有时头向下,尾朝上或在水面旋转。体弯曲或头部充血,脑室及眼眶周围呈鲜红色。如尾蚴感染的数量未达到使鱼死亡的程度时,则尾蚴进入眼球后发育成囊蚴。随着鱼的成长,逐渐出现眼球内水晶体混浊、呈白内障症。部分鱼则出现水晶体脱落和瞎眼现象。 [诊断方法] 取眼组织压片,显微镜下可见复口吸虫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由于药物治疗难以对本病奏效,因此,目前仅从切断复口吸虫生活史中的环节进行防治。 1.枪击、诱捕、驱赶吃鱼小鸟。 2.杀灭椎实螺类。可用0.7克/米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或在鱼池下风处,放入用水草扎成的草把,诱捕椎实螺类。 3.0.5~0.8克/米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连续2次。 七、血居吸虫病 [病原] 血居吸虫属(Sanguinicola spp.)的一些种类,寄生于多种淡水和海水鱼血管内。我国危害较大的有龙江血居吸虫(S.lungensis)和鲂血居吸虫(S.megalobramae),寄生于鲢、鳙、鲫、草鱼、团头鲂;成虫扁平梭形,前端尖细,大小为0.26~0.85毫米×0.14~0.25毫米,虫体透明,体表粗糙有棘及刚毛(图6-3)。 图6-3 龙江血居吸虫 生活史:成虫寄生于鱼体血管中,虫卵在鳃血管中发育成熟孵出毛蚴,钻出鱼体外,在水中游动,钻入中间寄主锥实螺体内,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尾蚴,尾蚴很快逸至水中,尾蚴如遇到终末寄主(鱼)就迅速叮上,脱去尾部钻入鱼体。钻入血管内,发育成成虫(图6-4)。 图6-4 有棘血居吸虫的生活史(黄琪琰,1993) [流行情况] 本病是世界性疾病,广泛流行。危害100余种淡水、海水鱼类,可引起鱼苗、鱼种急性死亡,流行于夏季和冬季。在我国尤其对草、鲢、鳙鱼的鱼苗、鱼种危害最严重。血居吸虫种类多,已报道有50余种,对寄主有严格的选择性。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鱼瘦弱,离群独游,时而在水面上浮头。血居吸虫寄生数量少量,症状不明显。大量感染时,因成虫大量排卵,卵随血液到达鳃和其他内脏器官,造成堵塞,使鳃丝苍白或局部充血,当毛蚴钻出时,又可使血管破裂坏死。虫卵还可造成肾血管堵塞,引起腹腔积水和全身水肿,竖鳞,突眼等症状,亦可在肝、肾、心脏等组织内停留,被结缔组织包围,引发慢性炎症。严重时可造成大批死亡。 [诊断方法] 将病鱼心脏和动脉球取出置于盛有生理盐水培养皿中,剪开心脏和动脉球轻刮内壁,可用肉眼观察是否有血居吸虫的成虫;将有关组织压成薄片,在显微镜下检查有无大量橘子瓣状虫卵。同时了解该池中是否有大量的中间寄主。 [防治方法] 1.0.5克/米3晶体敌百虫连续两天全池泼洒。 2.每吨饲料中,加入1~3千克的敌百虫,连续投喂3~5天。 3.隔离病鱼,深埋死鱼。 八、华支睾吸虫病 [病原] 华支睾吸虫的囊蚴。成虫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导致肝病。囊蚴寄生于鱼、米虾和沼虾内。 [流行情况] 多种淡水鱼是华支睾吸虫的第二中间寄虫。其中,尤其以青鱼及草鱼最易被感染。对有吃生鱼片习惯的地区,也易导致人体感染。 [病症] 少量感染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引起鱼体消瘦,并在皮肤、肌肉中形成包囊。包囊周围往往有黑色素细胞,使体表呈现黑色小圈。本病一般不引起鱼死亡。 [防治方法] 1.因为本病为人鱼共患,故在流行地区,应注意加强对人粪的管理,不能直接将生粪施入水池中。 2.吃生鱼前先进行杀虫或吃煮熟后鱼。 3.放鱼前彻底清除池中的螺蛳。 九、头槽绦虫病 [病原] 九江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虫体带状,体长20~250毫米。头节有1明显的顶盘和2个较深的吸沟。精巢球形,每个节片内有50~90个,分布在节片两侧。卵巢呈双瓣翼状,横列在节片后端1/4的中央处。子宫弯曲成“S”状(图6-5)。 图6-5 九江头槽绦虫的节片 生活史:成虫寄生于鱼肠道中,虫卵(椭圆、淡褐色)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虫卵孵化成钩球蚴(圆形、后端有钩3对),在水中被剑水溞吞食,钩球蚴在剑水溞的体腔内发育成原尾蚴,感染了原尾蚴的剑水溞,被草鱼鱼种吞食,在于肠道中原尾蚴脱去尾器,发育成裂头蚴,继续发育至成虫(图6-6)。 图6-6 九江头槽绦虫的生活史 [流行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寄生于草、鲤、鲂、鳙、鲮鱼的肠道内,尤以草鱼和团头鲂鱼种最为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主要危害越冬期鱼种,当鱼的全长超过10厘米时,感染率就下降。 [症状和病理变化] 九江头槽绦虫寄生在鱼的肠道内,以头槽吸附在肠壁上,吸取营养,影响鱼体发育。虫体大量寄生时,病鱼腹部膨胀,触摸手感结实,前肠形成扩张,造成机械阻塞,并表现慢性炎症。病鱼食量减少,身体瘦弱,体发黑,离群独游,漂浮水面,口常张开。也称为“龟头鲩”成“干口病”。 [诊断方法] 剖开鱼腹,剪开前肠扩张部位,即可见白色带状虫体聚居。 [防治方法] 1.每吨饲料中,加1~3千克晶体敌百虫,连续投喂3天。 2.每万尾鱼种,用250克南瓜子研成粉末与500克面粉、500克米糠拌匀,连续投喂3天,有一定疗效。 3.用2.5千克使君子和5千克葫芦茎捣烂煮水成5~10千克药液,再将药液拌入7~9千克米糠中,连续投喂4天,有一定的疗效。 4.用吡咯咪唑拌饵治疗(用量见药品说明)。 十、舌型绦虫病 [病原] 舌型绦虫(Ligula sp.)和双线绦虫(Digramma sp.)的裂头蚴。虫体肉质肥厚,呈白色长带状,俗称“面条虫”。体长可从数厘米到数米,宽可达1.5厘米,身体没有明显分节。舌状绦虫的头部尖细,略呈三角形,背腹部面中线有1条凹陷的纵槽,每节节片有1套生殖器官;双线绦虫的头部略尖,背腹中线有2条凹线平行的纵槽,每节节片有2套生殖器官。 [流行情况] 本病危害鲫、鲢、鳙、花、草鱼、大银鱼、翘嘴红鲌等鱼种至食用鱼。由于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危害日趋严重,不仅在大水面中广泛发生,精养鱼池内也有发现,不仅严重影响生长繁殖,且引起死亡。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鱼腹部膨大,严重时失去平衡,鱼侧游上浮或腹部朝上,解剖时,可见到鱼体腔中充满大量白色带状的虫体,内脏受压挤,产生变形萎缩,正常机能受抑制或破坏,引起鱼体发育受阻,鱼体消瘦,无法生殖。有的裂头蚴可以从鱼腹部钻出,直接造成病鱼死亡。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可进行初步诊断,剖开病鱼可见腹腔充塞着白色蜷曲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大水面对本病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在较小的水面,可用清塘方法杀灭虫卵及第一中间宿主,同时驱赶终末宿主。 十一、鲤嗜子宫线虫病 [病原] 鲤嗜子宫线虫(Philometra spp.)。常见种类:鲤嗜子宫线虫(P.cyprini)雌虫寄生在鲤鳞囊内,雄性寄生在鲤腹腔和鳔;鲫嗜子宫线虫(P.carassii)雌性寄生在鲫鱼尾鳍,虫长22~50毫米,雄性寄生在鲫鱼鳔内,虫长2.46~3.74毫米;藤本嗜子宫线虫(P.fujimotoi)雌虫寄生于乌鳢、斑鳢等鱼背鳍、臀鳍、尾鳍,长2.5~4.6厘米,雄虫寄生于鱼鳔内和腹腔,虫体长2.2毫米;鲷嗜子宫线虫(P.spari)寄生在真鲷、黑鲷的性腺;嗜子宫线虫(P.seriolae)寄生于鱼的肌肉内。 鲤嗜子宫线虫雌虫血红色,俗称“红线虫”。体长10~13.5厘米,体表有隆起物,无唇片和头乳突。雄虫体表光滑,透明无色,体长3.5~4.1毫米,尾端膨大,2根细长交接刺,2个半圆形的尾叶。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鲤鱼,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季节性较明显,冬季在鳞片下的虫体较小,不甚活动;春季虫体迅速生长,活动加强,致使鱼生病。亲鱼因患本病影响性腺发育,不能成熟产卵。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鱼食欲降低,身体消瘦。虫寄生在鱼的鳞片下面,使鳞片竖起,从外观可看见鳞下面蜷曲的红色虫体。由于虫体在鳞片下蠕动,钻破皮肤,引起皮肤肌肉发炎和充血,并继发水霉、细菌等疾病。严重时,肌肉发生腐烂并引起死亡。 [诊断方法] 肉眼可见病鱼鳞片下蜷曲的红色虫体。 [防治方法] 1.对发生过本病的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杀灭幼虫。 2.用碘酒或1%~5%高锰酸钾水溶液涂抹线虫处。 3.用7%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10~20分钟。 十二、拟嗜子宫线虫病 [病原] 拟嗜子宫线虫(Philometroides seriolae),虫体细长呈圆筒形,两端渐细,末端略圆。虫体长1.7~40.2厘米,活体呈橘红色,体表有许多乳突。 [流行情况] 自然海区和养殖的鱼上均有寄生,5~6月为感染期。受侵害的鱼一般不会死亡,但由于体表受污损,商品价值低。 [症状和病理变化] 虫体寄生在鱼的皮下组织中,可引起寄生部位充血、发炎、溃疡。剥去皮肤组织可见橙红色的虫体盘曲在肌肉组织上。有的虫体为宿主组织所包围。团结成羊角状萎缩而死亡。有的由于虫体的侵袭使寄生部位缺陷,积累一些黄白色的黏稠状液体。 [诊断方法] 在体表和鳍上寄生的可用目检,肉眼可见呈血红色线状的虫体,体内寄生的应解剖鱼体,发现虫体即可诊断。 [防治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体表和鳍上的寄生虫可用碘酒或1%的高锰酸钾擦涂患处。严格选择繁殖用的亲鱼,避免亲本是带虫者而传播到下一代,苗种培育用水经100~120目筛绢过滤,防止中间宿主如桡足类等进入养殖池塘。 十三、长棘吻虫病 [病原] 长棘吻虫(Rhadinarhynchus spp.)。虫体呈圆柱形,吻细长棒状,具有吻沟8~26纵行,每行8~36个,吻鞘长,壁双层,近中部有神经节,吻腺通常细长(图6-7)。常见种类有:细小长棘吻虫(R.exilis)寄生于鲫,吻沟有12纵行,每行32个;鲤长棘吻虫(R.cyprini)寄生于鲤、草鱼,吻沟12纵行,每行20~22个,黏液腺8个;崇明长棘吻虫(R.chongmingnensis)寄生于鲤、鲫,吻沟14纵行,每行29~32个,中间寄主是裸腹溞。 图6-7 棘头虫(雄) [流行情况] 河北曾报道因长棘吻虫大量寄生在2龄鲤鱼肠内(150多个虫),引起鲤鱼大量死亡的病例。1985年上海市崇明县某养殖场因崇明长棘吻虫寄生,引起鲤鱼夏花至成鱼大批死亡。 [症状和病理变化] 夏花鲤鱼肠有3~5只崇明长棘吻虫寄生时,肠壁就被胀得很薄,肠道被虫所堵塞,肠内没有食物,鱼不久即死。2龄以上鲤鱼被少量虫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但当大量寄生时,鱼体消瘦,生长缓慢,吃食减少或不吃食;剖开鱼腹可见肠壁外有很多肉芽肿结节,严重时内脏全部粘连,无法剥离,肠内有很多黄色黏液。 [诊断方法] 根据症状并剖开病鱼肠道,肉眼可见到乳白色虫体,其吻部钻在肠壁组织内。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杀灭池中虫卵及中间寄主。 2.发病地区,鲤鱼鱼种在鱼种池中培育,而不套养在成鱼池中,以免感染。 3.用泥浆泵吸除池底淤泥,并用水泥板做护坡,也可达到或基本达到消灭虫卵的目的。 4.每千克鱼每天用0.6毫升四氯化碳拌饲投喂,6天一个疗程。 第二节 甲壳动物病 一、锚头鳋病 [病原] 锚头鳋(Lernaea spp.)。寄生于鱼的鳃、皮肤、鳍、眼、口腔、头部等处,只有雌性成虫营永久性寄生生活,无节幼体营自由生活,桡足幼体营暂时性寄生生活。虫体分头、胸、腹3部分。雌虫营寄生生活体形变长,体节融合成筒状;雄虫始终保持剑水溞形的体形(图6-8锚头鳋)。 图6-8 锚头鳋 我国危害较大的种类:多态锚头鳋(Lernaea polymorpha)寄生在鳙、鲢的体表及口腔。体长6~12.4毫米,宽0.6~1.1毫米。头胸部背角呈一条形,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向两端逐渐尖削,有时稍向上翘起;草鱼锚头鳋(L.ctenopharyngodontis)寄生在草鱼体表,体长6.6~12毫米,宽0.6~1.25毫米,头胸部背角为1对由横卧的T形分支所组成的H形分支。鲤锚头鳋(L.cyprinacca)寄生在鲤、鲫、鲢、鳙、乌鳢、青鱼等鱼体表、鳍及眼上,虫体细长,全长6~12毫米,头胸部具有背、腹角各1对,腹角细长,末端不分枝;背角的末端又分成T形的分支。 [流行情况] 锚头鳋病在我国各地均已流行,尤其是广东、广西地区最为严重,其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季节长。每年4~10月是流行季节,其中尤以秋季最为严重,几乎所有的淡水鱼类都可被感染。 [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鱼最初不安,食欲减退,继而身体消瘦,游泳迟缓。7~9厘米的鱼种患病后,可引起身体蜷曲,失去平衡。锚头鳋前半部钻进鱼体表组织,后半部露在外面。当寄生数量多时,鱼如覆蓑衣,故有“蓑衣病”之称。锚头鳋前半部也常钻进鱼的口腔或鳃耙处。鲢、鳙鱼等具有小型鳞片的鱼类,在锚头鳋寄生处,可引起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呈现一个个小红斑。鲤、草等具有大型鳞片的鱼类,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缺口,鳞片的色泽较淡,在虫体寄生处亦出现红斑,但肿胀不明显。锚头鳋还能侵入肝脏、围心腔或钻进眼球,危害更为严重。另外,在虫体寄生的损伤处,往往引起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鱼类死亡。 [诊断方法] 肉眼可见鱼体表附有大量锚头鳋,其前半部钻进表皮组织,后半部暴露在外面。 [治疗方法] 1.每天用0.5~0.6克/米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连续2天。 2.每667米2用50~100千克的酒糟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 3.每667米2水深1米用百部2000克切片、加水5~7千克煮沸10~15分钟后对水全池泼洒。 4.每100千克鱼用百部300克碾粉加白酒500克浸泡24小时后拌饵投喂,可杀死锚头鳋。 5.放养鱼种前,用敌百虫(90%晶体)0.3~0.5克/米3全池泼洒,连续两次。或用10~20克/米3高锰酸钾浸洗鱼种1.5~2小时。 6.经常注加新水。因为新水的刺激,可使虫体部分脱落。 二、中华鳋病(又称鳃蛆病) [病原] 中华鳋属(Sinergasilus Yin,1949)。寄生在鱼的鳃上,只有雌成虫营寄生生活,雄虫终身营自由生活,雌幼虫也营自由生活。 我国危害较大的种类有:大中华鳋(Sinergasilus major)寄生于草鱼、青鱼、鲇、鳡、鲑等鱼的鳃中,鳃丝末端两侧,虫体细长,头部卵圆形,胸部较头部宽,第一至四节宽度相等,第四节特长,第五节为前三节的2/3,生殖节狭小,腹部细长,有2假节,卵囊细长,含卵4~7行,卵小而多;鲢中华鳋(S.polycolpus)寄生于花白鲢的鳃丝末端内侧和鳃耙,虫体圆筒形,头胸部间的假节小而短,第一至四节宽而短,第五节小,卵囊粗大,含卵6~8行,卵小、多;鲤中华鳋(S.undulatus)寄生在鲤、鲫鳃丝上,体形与鲢中华鳋相似。 [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每年4~11月均可发病,5月下旬到9月上旬为盛发季节。中华鳋对寄主鱼有严格的选择性,大中华鳋仅寄生在草、青和赤眼鳟上,尤以草鱼受害严重,同池的鲢、鳙、鲤鱼则不感染。而鲢中华鳋仅寄生在鲢、鳙鱼的鳃上。 [症状] 大中华鳋往往寄生在2龄以上的草、青鱼鳃上。鲢中华鳋寄生在1龄以上的鲢、鳙鱼的鳃上。打开鳃盖,肉眼可见在鳃丝末端许多白色的小蛆即中华鳋。病鱼在水中跳跃不安,食欲减退或不摄食。鲢、鳙鱼感染后往往在水中尾鳍露出水面,故又有“翘尾巴病”之称;病鱼鳃丝局部发炎、肿胀、颜色发白。严重感染时,病鱼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诊断方法] 肉眼可见鱼鳃丝上有许多白色的小蛆即中华鳋病。 [治疗方法] 1.用90%晶体敌百虫和硫酸亚铁(5∶2)混合后,0.25克/米3全池泼洒。 2.每天用0.5克/米3硫酸铜和0.2克/米3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连续2次,效果良好。 三、鱼鲺病 [病原] 鲺属(Argulus spp.)。全世界已记载有100多种,绝大多数寄生于淡水鱼类,仅少数寄生于海水鱼。鲺成虫、幼虫均营寄生生活,寄生在鱼的体表、口腔、鳃。 鲺雌雄同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虫体略成椭圆形或圆形,背腹扁平。头部与胸部第一节愈合成头胸部,其两侧向后延伸成马蹄形或盾形的背甲。头胸部背面有1对复眼和1个中眼,在腹面有附肢5对和口器(图6-9)。生活时体透明或颜色与宿主鱼的体色相近,具有保护作用。 图6-9 椭圆尾鲺腹面观 我国危害较大的种类有:日本鲺(A.japonicus)寄生在鲢、鲤、鲫、草鱼、青鱼、鳊及鲮等鱼的体表和鳃上。喻氏鲺(A.yui)寄生在青鱼、鲤的体表和口腔。大鲺(A.major)寄生在鲢、鳙、草鱼的体表。椭圆尾鲺(A.ellipticaudatus)寄生于鲤、草鱼体表。鲻鲺(A.mugili)寄生在鲻、梭鱼的体表。 [症状] 病鱼体消瘦,在水中急剧狂游跳跃。将鱼放在白瓷盘内,可见鱼体表有透明圆形的虫体爬动。容易并发赤皮病和白皮病,引起幼鱼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 本病为世界性疾病,并且对淡水鱼、咸水鱼及咸淡水鱼均有危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主要危害鱼苗、鱼种。 [诊断方法] 肉眼可见鱼体表上有背腹扁平圆形或椭圆形的虫体即诊断。 [治疗方法] 1.每天用0.5~0.6克/米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连泼2天。 2.每667米2用20千克马尾松扎成束,放于池边,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四、鱼怪病 [病原] 日本鱼怪(Ichthyoxenus japonensis)。虫体卵圆形,乳酪色,上有黑色小点分布。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小,略似三角形,背面两侧有1对复眼,腹面可见大颚、小颚、颚足及上下唇组成的口器及6对附肢(图6-10)。雌鱼怪较雄鱼怪大约1倍,雄鱼怪0.6~2毫米×0.34~0.98毫米,雌鱼怪1.4~2.95毫米×0.75~1.8毫米。一般雌雄成对地寄生在鱼的胸鳍基部附近孔内。 图6-10 日本鱼怪 [流行情况] 本病主要危害鲫和雅罗鱼,鲤鱼上也有寄生。在我国云南、山东、河北、江苏、黑龙江、天津等地的水域均有流行,且多见于湖泊、河流、水库,池塘中极少发生。 [症状和病理变化] 鱼怪成虫寄生在鱼的胸鳍基部附近围心腔后的体腔内,有病鱼腹面靠近胸鳍基部有1~2个黄豆大小的,从洞处剖开,通常可见一大一小的雌虫和雄虫,个别可见3只或2对鱼怪。病鱼性腺不发育。鱼怪幼虫寄生在幼鱼体表和鳃上时,鱼表现极度不安,大量分泌黏液,皮肤受损而出血。鳃小片黏合,鳃丝软骨外露,2天内即死亡。 [诊断方法] 胸鳍基部孔洞内见到虫体即确诊。 [防治方法] 鱼怪的成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的耐药性比寄主强,因此杀灭其成虫非常困难;但在鱼怪的生活史中,释放于水中的第二期幼虫是一个薄弱环节,杀灭第二期幼虫截断其传播途径,是防治鱼怪病的有效方法。 第三节 软体动物引起的疾病 钩介幼虫病 [病原] 钩介幼虫,是软体动物双壳类蚌的幼虫。虫体略呈杏仁形,长0.26~0.29毫米,高0.29~0.31毫米。有2片几丁质壳,每瓣壳片的腹缘中央有个鸟喙状的钩,钩上排列着许多小齿,背缘有韧带相连。从侧面观,可见到闭壳肌和4对刚毛在闭壳肌中间有1根细长的足丝。 [流行情况] 钩介幼虫对各种鱼都能寄生,其中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等生活在较下层的鱼类。流行于春末夏初。 [症状和病理变化] 钩介幼虫用足丝黏附在鱼体,用壳钩钩在鱼的嘴、鳃、鳍及皮肤上,吸取鱼体营养,在鱼体上进行变态,变态后从鱼体上脱落下来,这时叫幼蚌。较大的鱼体寄生几十个钩介幼虫在鳃丝或鳍条上,一般影响不大,但对夏花鱼苗则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寄生在嘴角、口唇或口腔里,能使鱼苗丧失摄食能力而饿死;寄生在鳃上,因妨碍呼吸,可引起窒息死亡,常使病鱼头部出现红头红嘴现象,因此也成为“红头白嘴病”。 [诊断方法] 肉眼可见病鱼的皮肤、鳍、鳃上有许多白色小点,即为该虫。镜检可清楚看到寄生的钩介幼虫。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鱼苗及夏花培育池内不能混养蚌,进水需经过过滤,以免钩介幼虫随水带入鱼池。 3.发病早期,将病鱼移到没有蚌及钩介幼虫的池中,可使病情不至于进一步恶化,而逐渐好转。 4.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克/米3。 第四节 人与水生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多种海水鱼、淡水鱼、洄游性鱼类、蟹类是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的中间宿主,其终宿主是哺乳动物或人类。人在生吃鱼、蟹类,或由于料理时的橱板、刀具等带有寄生虫,导致人类误食后往往感染寄生虫。 寄生人体的吸虫类种类较多,通过淡水鱼的有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等,洄游鱼有异形吸虫,蟹等甲壳类有肺吸虫。 鱼绦虫病是一种人鱼共患的寄生虫病,人一旦吃了未煮熟或生的寄生有裂头蚴的鱼,其中的裂头蚴便在人体的肠内寄生下来,经5~6周发育为成虫,从而引起人的鱼绦虫病。人患此种绦虫病后,胃肠道症状多不明显,故患者多为无症状的带虫者,或仅有疲倦、软弱、腹泻或便秘、四肢麻木、饥饿、嗜盐等一般症状。但成虫扭曲成团时,有时可导致胆囊、胆总管、肠道等阻塞,甚至肠穿孔,严重者可出现贫血或重度贫血,甚至失去工作能力。 线虫和棘头虫也可感染人类。异尖线虫,属蛔目异尖线虫科,全球报告近30属,我国海域鱼类曾发现有简单异尖线虫、伪地新线虫或宫脂线虫寄生,但未见人体感染的报道。简单异尖线虫(Anisakis simplex)是一类幼虫寄生于海水鱼类体内、成虫寄生于海水哺乳动物的寄生虫。简单异尖线虫为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人类因摄食含异尖线虫幼虫的海产品引起异尖线虫病,为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二叶槽线虫(Diphyllobothrium laum)寄生于各种食鱼哺乳类,分布于北纬地带,吸附于宿主肠壁。鱼体内幼虫长达几毫米至几厘米,呈白色或灰色。盘绕于肌肉或存在于内脏中,此线虫能长大致人生病。 因此,人类生吃水产品时一定要将鱼、虾、蟹、贝类冷冻数日,杀灭寄生虫后再食用。 第七章 特种水产动物疾病 第一节 鳖的疾病 一、鳖红脖子病 [病原] 1.细菌是主要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亚种(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是本病主要病原之一(杨臣等,1998)。该菌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呈着色较深的短杆状(0.36~0.71微米×1.0~1.4微米),两端钝圆,极端单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孢,具运动性;ONPG反应,精氨酸双水解酶、吲哚、V.P.反应、明胶酶、氧化酶、七叶灵均阳性,发酵葡萄糖、甘露醇、蔗糖和D-阿拉伯糖产酸,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柠檬酸盐利用,H2S、脲酶、吲哚丙酮酸(IPA)均阴性。其生长最适温度、盐度和pH范围分别为25~35℃、5~15、6.5~7.5。它对环丙沙星、氟嗪酸、丁胺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氨曲南、乙基西羧霉素、头孢呋新、氧哌嗪酸、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噻甲羧肟等药物高度敏感。此外,黄印尧(1995)从患红脖子病的鳖分离到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黄琪琰(1999)认为本病是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及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型(Edwarsiella tarda wild type)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同引起。 2.由病毒引起 翁少萍等(1996)认为是一种弹状病毒,江育林等(1997)、陈在贤等(1998)认为其病原是一种虹彩病毒(Soft-shelled turtle Iridovirus,STIV),该病毒属DNA病毒,有囊膜,直径约100~120纳米。 3.由细菌与病毒共同引起 周琼等(2000)认为本病是细菌与弹状病毒(Rhabdovirus)共同引起。 在养殖密度高、水温变化大、水质差、鳖体受伤、使用劣质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善等状况下,鳖抵抗力下降,会引发本病。 [流行病学] 本病对各种规格的鳖都有危害,尤其对成鳖危害最为严重。流行温度在18℃以上,我国长江流域各省以及天津、河南、河北均有本病发生。本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20%~30%,最高可达60%。长江流域的流行季节为3~6月,华北为7~8月,有时可持续至10月中旬,温室养殖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鳖早期咽喉部充血红肿,食欲减退,反应迟钝,腹甲轻度充血,少数鳖颈部溃烂、坏死;中后期鳖颈部充血红肿,不吃食,常爬上岸,脖子伸缩困难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图7-1)。有的病鳖周身水肿,腹甲严重充血,甚至出血、溃疡,体表可见形成的疤痕;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浊,严重时失明,口腔、舌尖和鼻孔充血,甚至出血。多数病鳖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极差,脖子伸缩缓慢或迟钝,不肯下水,时而浮于水面,时而伏于沙地或遮阴处,时而钻入泥中,脖子常伸出壳外不能摆动,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系统障碍而导致死亡。解剖病鳖,肠道内无食物,消化道(口腔、食管、胃、肠)的黏膜呈明显的点状、斑块状或弥散性出血,其中口腔黏膜呈弥散性出血占80%,胃肠黏膜出血占60%。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灰黄色,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胆囊内充满胆汁,肺有出血斑,脾肿大,心脏苍白,严重贫血,膀胱积水。病理观察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并有小的坏死灶;肾小球萎缩,囊腔相对扩大;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解体,颗粒落入管腔。 图7-1 鳖红脖子病 [诊断要点] 1.根据病症、流行情况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判断。 2.采集濒死鳖的肝脏、脾、肾等内脏组织涂片,固定后用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若发现呈革兰氏阴性,两端着色较深的红色的小杆菌,可初步认定为本菌。 3.将上述病料接种血清琼脂平板,30℃培养24~48小时,若长出灰白色的小菌落,将此菌落用生理盐水洗下后与抗鳖红脖子病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若呈阳性,则可确诊。 4.对于病毒病原的诊断,除病原分离外目前尚无其他方法。 [防治措施] 1.预防 (1)做好分级饲养,避免鳖互咬受伤,受伤的鳖不要放入池中。 (2)定期用浓度2毫克/升的漂白粉或浓度0.5毫克/升强氯精泼洒消毒。 (3)每千克鳖用15万~20万单位的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6天。 (4)人工注射鳖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或红脖子病鳖脏器土法疫苗,注射剂量为:500克以下的鳖0.2~0.5毫升,500克以上的鳖0.5~1毫升(疫苗浓度为2%~2.5%)。 2.治疗 (1)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注射患病蛙的后腿皮下或肌肉,注射量为每千克鳖体重20万单位,注射后立即放入较大水面的隔离池饲养。 (2)将池水放至10厘米,用浓度50毫克/升的链霉素浅水泼洒(适用于温室),维持3小时后加水,每天一次,连续3次。 (3)用浓度0.8毫克/升的强氯精或3~4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4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泼洒,连续2次,隔1~2天一次,或先后用浓度1~1.5毫克/升的红霉素粉与浓度30毫克/升的生石灰遍洒。 (4)口服土霉素、金霉素、先锋霉素或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胺嘧啶合用)等药物,用量为每千克鳖体重0.2克,第2~6天减半;还可按每100千克鳖每天用先锋霉素7.5克,维生素C 1.2克、维生素E 0.5克,分两次投喂,连续6天。 (5)每100千克鳖,每天在饲料中添加蚤休30克,虎杖30克,连喂5~7天。 (6)投喂药饵控制病情发展,可采用“鳖健康”、“水产专用维生素C”、“甲鱼多维”混合给药,每千克鳖分别给药0.45克、0.06克、0.15克,连用3天,视病情轻重,连用2~3个疗程。 二、鳃腺炎 [病原] 尚未确定,有人认为是细菌引起,也有人认为是霉菌引起,但根据发病率高、死亡快以及人工感染的特点,本病由病毒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鳖颈部异常肿大,但不发红;后肢窝隆起,全身浮肿,腹面两侧有线肿现象,但体表光滑(图7-2);眼呈白浊状而失明。有的病鳖腹甲上有出血斑,有的雄性甲鱼生殖器外露。病鳖因水肿导致运动迟缓,不愿入水,常静卧食台或晒台引颈呼吸,不食不动,最后伸颈死亡。发病后期还可见口、鼻流血。解剖特征有两种情况:①鳃腺灰白糜烂,胃部和肠道有大块暗红色淤血或凝固的血块;②鳃腺呈红色,糜烂程度较轻,胃部和肠道贫血,呈纯白色状,腹腔则积有大量的血水。 图7-2 鳖鳃腺炎病,示全身浮肿,脖颈肿胀(仿杨先乐,2001) 有的学者将鳃腺炎病分为出血型、失血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出血型鳃腺炎是鳖鳃腺炎病的早期症状,而失血型鳃腺炎则是鳖鳃腺炎的后期症状。出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有纤毛状突起,严重出血、糜烂,呈溃疡性病灶,有分泌物。口腔、食道、肠管发炎充血。腹甲、四肢和尾部腹面充血,有赤斑,并伴有口鼻出血的症状。肝脏充血肿大为“花肝”;偶或肠道内充满凝血,同时腹腔严重积水。失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的纤毛状突起淡白糜烂、有分泌物。腹甲、四肢及尾部无赤斑。食道、肠管有墨黑色淤血,洗不掉。肝脏土黄色,质脆易碎。解剖无血流出,肌肉和腹甲灰白无血色。混合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状组织发红,食道和肠管内有黑色淤血块,腹腔充满血水,肌肉和底板纸白无色。 [流行病学] 本病始于“台湾鳖”,后所有的鳖均有发生,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一旦发病,可造成毁灭性损失。本病主要危害稚幼鳖,它对稚鳖的死亡率可达10%,一龄幼鳖的死亡率可达5%,二龄以上的鳖则较少发病。有的鳖养殖区发病率可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本病常年均可发生,但主要流行季节在5~6月,6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水温为25~30℃。 [诊断要点] 1.常根据鳖龄、症状、流行情况及病理变化进行判断。一般稚幼鳖脖颈肿胀,全身浮肿,鳃腺充血糜烂,眼睛出现白浊和失明者,皆为本病。鳖临死时,脖颈均长长伸出。 2.进行病原分离、培养。若分离不到病原菌也可推断由病毒感染。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找到病毒颗粒,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 (1)改革养殖模式,变有沙养殖为无沙养殖。 (2)用浓度10毫克/升的漂白粉或3毫克/升强氯精对鳖池泥沙、池壁和工具彻底消毒。 (3)投喂新鲜的饵料,增强鳖的抵抗能力。 (4)发现病死鳖及时销毁。 2.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本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发现疫情,及时隔离病鳖,并用浓度为1.0~1.2毫克/升强氯精或2~3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4~0.5毫克/升二氧化氯泼洒2~3次,每隔3天一次,并按每千克鳖体重投喂庆大霉素50~80毫克。 (2)用15%络合碘制剂0.3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并结合按每千克鳖体重每天口服庆大霉素50~80毫克,连用3天;或板蓝根15毫克,连用10天。 (3)饲料中添加5%的刺苋,或10%的水花生或5%的山豆根;或添加1%~2%病毒克星(根莲解毒散),连喂5天。 (4)每千克饲料添加地榆炭60克、焦山楂30克、乌梅3粒、黄连6克、板蓝根50克,用水煎汁后拌入饲料投喂。 (5)对于病情严重的病鳖,可后肢肌内注射复方大青叶和板蓝根注射液或穿心莲,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毫升,每15天一次,注射后将病鳖放入浓度为60毫克/升的大青叶和板蓝根合剂浸泡,如此有一定效果。 (6)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盐酸黄连素3克(次日减半)、先锋霉素0.6克,连续投喂7天。 三、红底板病 [病原] 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punctata subsp.punctata)是本病病原之一,也有人认为本病为病毒引起,如类呼肠孤病毒、类腺病毒、类核糖核酸病毒、类嵌杯样病毒等。还有人认为存在着其他病原体,如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Flav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迟钝爱德华氏菌等。本病常因捕捞运输、撕咬或池底堤岸粗糙使鳖腹部受伤,一旦遇到水质恶化、饲养条件恶劣而导致病原地侵入,诱发本病。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传染性强,可导致成批死亡,也有报道幼鳖被感染者。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为10%~25%。一般每年越冬之后(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是发病高峰季节,8~9月上旬仍可发现本病,如果长期阴雨,极易导致本病流行。流行温度是20~30℃。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鳖腹部有出血性红斑,重者溃烂,露出背甲板;背甲失去光泽,有不规则的沟纹,严重时出现糜烂状增生物,溃烂出血;口鼻发炎充血,舌呈红色,咽部红肿;肺充血,肝脏肿大,呈紫黑色,严重淤血,肾脏严重变性,血管扩张,甚至出血,肠道发炎充血,内无食。病鳖停食,反应迟钝,常一动不动地躺在池塘斜坡、晒台或食台上,极易捕捉,该类鳖一般数天后即死亡(图7-3)。 图7-3 鳖红底板病 [诊断要点] 1.根据外部症状(底板有红色斑块、溃烂)可进行初步判断。 2.对濒死病鳖的肝、肾等内部器官,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涂片、固定、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见两端钝圆、着红色的阴性短杆菌,可得出进一步结论。 3.确诊可用抗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抗血清进行血清凝集试验。 [防治措施] 1.预防 (1)避免在运输和养殖过程中导致鳖体受伤。 (2)越冬亲鳖池,在越冬前可在饲料中按每千克鳖体重每天添加复方新诺明100毫克,连续投喂6天(第一天用量加倍),并同时以浓度60毫克/升的生石灰泼洒。 (3)发病季节,每半月轮换以浓度2~4毫克/升的漂白粉和50毫克/升的生石灰全池泼洒,并每天对食台进行清洗消毒。 (4)保持池水清洁,定期加注清水,每次注水3~5厘米。 (5)注射接种疫苗,按每千克鳖体重注射组织浆疫苗2毫升,以增强其免疫力。 2.治疗 (1)发现病情及时隔离,并在饵料中加入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青霉素等,按每千克鳖0.2克投喂,连喂5天;对于病情晚期拒食的,按每千克鳖用0.1克土霉素与0.05%葡萄糖溶液5毫升通过导管直接导入鳖的胃中,每天两次,或用青霉素和硫酸链霉素500国际单位/毫升的水溶液浸浴12小时,每天一次,连续3天;或每千克鳖用10万~15万单位硫酸链霉素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和0.05%葡萄糖(1∶1)的混合液2毫升腹腔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天。为控制水中病情,可采用浓度为0.2~0.3毫克/升强氯精全池泼洒,连用3次,隔天一次,可有效杀灭水中病原体。 (2)用浓度为30~40毫克/升的土霉素浸浴病鳖30分钟,对早期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3)每千克鳖体重在饲料中添加0.16克磺胺-5-甲氧嘧啶与0.4克的甲氧苄氨嘧啶投喂,连喂6天,第二天后用量减半;或用50毫升的卡那霉素连喂5~7天。 (4)全池泼洒0.5毫克/升浓度的二氧化氯,每隔3~5天一次,连续2~3次;最后一次泼洒7天后用浓度60毫克/升的生石灰泼洒一次。 (5)发病时全池泼洒大黄汁(按每立方米水体干药5克计算,将干药浸泡后熬成汁)6~10天。或者用“三黄”合剂(大黄50%、黄柏30%、黄芩20%)投喂,连喂10天左右,用量是每50千克饲料中“三黄”粉250克。 (6)用2%~3%氯化钠或浓度为100毫克/升的漂白粉浸洗病鳖10~15分钟或用浓度为1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5~10分钟。 四、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病原] 本病病原较复杂,包括细菌性病原与病毒性病原。细菌性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肠埃希氏病(Escherichia coli),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等。病毒病原分类地位尚不明了,初步认为,病毒病原为原发性感染,细菌性病原为继发性感染。投喂不新鲜的饲料,饲料营养成分单一,养殖环境恶劣或发生剧烈变化,或从外地引入带病的亲、幼鳖,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流行病学] 本病是鳖较为严重、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的疾病之一。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100~200克的幼鳖,其中以中国台湾原产的中华鳖最易感染,其次是原产于马来西亚和中国内地的中华鳖。发病率为43.2%,死亡率为30%~50%,平均44.5%,严重时可导致全池覆灭。本病流行时间长,春、夏、秋均可发生,但以越冬后刚出温棚的成鳖发生较多。主要流行季节是5~7月,6月为发病高峰,10月明显较少。25~30℃是发病高峰期,气温与水温的波动可加速本病的发展进程。本病流行较广,其中湖北、福建、河南等省的鳖养殖地区最为严重,湖北省鳖养殖区几乎都有本病发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1)充血型 肠道无食、糜烂、肿大、坏死,充血并呈深红色或暗紫色,用剪刀剪开肠壁,有带气泡的血水流出,肠管内有凝结的血块(图7-4)。鳃样组织缺乏急性炎症的特征,而是不同程度的黏液增多和坏死。脾深红色、肿大;肝灰黑色或青灰色,有的点状充血,糜烂;胆囊肿大;生殖器官严重充血,卵巢呈暗紫色出血状。出血多发生于肠道中后段,出血部位肠管外观呈黑色,肠管增粗、质地较硬。肠壁变薄,较干燥、黑色的血凝块阻塞于肠腔,肠黏膜、胃黏膜可见坏死灶。未出血的肠段外观苍白,有些肠管管壁有黑色斑块,肠腔空虚、无内容物。病理观察:胃肠黏膜呈局灶性坏死出血,坏死部位黏膜上皮和固有层中的肠腺均坏死,部分坏死深达肌层;肠腔内有大量血液(图7-5A),坏死灶周围肠黏膜尚完整,但其固有层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由于血凝块阻塞而增粗的肠管,黏膜层萎缩,肠绒毛缩短且数量减少,固有层中腺体减少,肠壁变薄(图7-5B)。另外,肠腔内血凝块有明显的层次,中心较陈旧的出血为均质橙色血质样物质,周围区域为新鲜出血,可见完整的红细胞以及破碎的肠黏膜上皮、肠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眼观肠壁呈黑色的肠管,可见其黏膜固有层中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图7-5C)。 图7-4 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图7-5 患出血性肠道坏死症鳖的组织病理变化(仿祁保民等,2002) (2)失血型 大部分内脏器官均失血,发白,偶或在肝、心、肺之间可见一个暗紫色的血凝块(图7-6)。肠壁发白,空肠、肠壁肿大。多数脾脏呈黑色,肿大不明显。肝脏肿大,质脆,灰黄色或花斑状,投入水中即浮于水面;也有少数的肝脏不肿大,呈灰色。病鳖肺呈紫黑色,有较多的气泡。肾脏、鳃状组织肉眼未见明显病变。 图7-6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诊断要点] 目前仅能通过症状并结合流行季节与环境条件进行初诊,确诊要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电镜观察。本病与鳃腺炎症状较为相似,都表现为底板苍白、以失血为典型症状,肠内都有血水或血凝块,故应加以区别。从病理解剖来看:①该病鳃腺基本正常,而鳃腺炎则鳃腺充血糜烂,咽喉充血;②鳃腺炎有全身浮肿症状,而该病体形则较正常;③该病卵膜常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而鳃腺炎则表现为苍白无光泽。 [防治措施] 1.预防 (1)严格检疫,不从疫区引种。 (2)温室的鳖最好推迟到6月上中旬出温室,并在出温室前,每千克鳖用10万单位庆大霉素与10克板蓝根、苦参、穿心莲、虎杖等中草药合剂投喂3~5天,同时用浓度0.8毫克/升的强氯精泼洒1~2次。 (3)加强水质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 (4)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鲜活饵料,并注意其质量与消毒。 (5)发病季节,每100千克鳖每天投喂党参30克、黄芪30克、蒲公英2.5克、连翘3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甘草15克,5~7天为一疗程;每隔10~15天交替泼洒浓度50毫克/升生石灰和0.7毫克/升硫酸铜溶液,以改善养殖的水环境。 2.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发病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发病池采用微流水排灌以缓解病情。 (2)用浓度1~1.2毫克/升的强氯精或0.5毫克/升的二氧化氯连续泼洒2~3次,每隔3天一次。 (3)投喂维生素B12、板蓝根、苦参、穿心莲、虎杖等对控制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4)用根莲解毒散(病毒克星)拌饲投喂,添加量为1%~2%,连续投喂5~7天。 (5)发病初始阶段用红霉素拌饲投喂,投喂量为每千克鳖体重0.2克,连喂7天。 (6)按0.2%的比例在饲料中拌入氟哌酸投喂,每天两次,连用7天为一疗程。 (7)按0.2%的比例在饲料中拌入先锋霉素投喂,每天两次,第二次起减半,连用7天为一疗程。 (8)按0.2%的比例在饲料中拌入金霉素和等量的复方新诺明投喂,每天两次,第二次起减半,连服10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停药3~4天,再用药一个疗程。 [诊疗注意事项] 本病发生后,切忌干塘或大换水,否则会导致大规模的死亡。 五、腐皮病 [病原] 本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Achromdacter spp.)等多种细菌所引起,大多是由于鳖相互撕咬或与地面摩擦受伤后细菌感染所致。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高密度池养育肥的0.2~1.0千克的鳖,尤其是0.45千克左右者。本病发病率高,持续期长,危害较严重,死亡率可达20%~30%。我国从南到北各个鳖养殖区都有本病流行,尤以长江流域一带严重。流行季节是5~9月,7~8月是发病高峰季节;如果水温高,生长季节延长,本病的流行季节也会延长。温室中全年均可发生。本病的发生与水温有较密切的关系,水温20℃以上即可流行,温度越高,本病发生率越高,且常与疖疮病并发。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鳖精神不振,反应迟钝,腹甲轻度充血;后期,体表糜烂或溃烂(图7-7),病灶部位可发生在颈部、背甲、裙边、四肢以及尾部(图7-8),这也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常表现如下:颈部皮肤溃烂剥离,肌肉裸露;背甲粗糙或呈斑块状溃烂,皮层大片脱落;四肢、脚趾、尾部溃烂,脚爪脱落;腹部溃烂,裙边缺刻,有的形成结痂。溃烂处连接表皮和真皮的结构被破坏,表皮与真皮剥离,因而导致表皮腐烂,紧邻溃烂处附近的皮肤,其表皮的部分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真皮结缔组织也遭破坏,其中有大量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存在。病鳖肝脏和胆囊肿大,肝颜色发黑、易碎。肝细胞轻则发生颗粒样变性,重则细胞核固缩,甚至碎裂溶解。中央静脉淤血,无管腔及管壁结构。肝血窦破裂出血或淤血,血细胞侵入周围组织中,红细胞充满其中,呈深红色的带状结构。脾脏被膜与实质轻度剥离,白髓与红髓分界不清。肾脏肿大,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发生肿胀变性、坏死,管腔中存在均质粉红液体,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清晰可见。脾脏黑褐色、肿大,失去正常结构;肠道充血发炎,肠腔内无食物。肠黏膜溃烂,浅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深部的也严重变性、死亡,但细胞核仅依稀可见,整个黏膜下层呈一片极为疏松的透明状。固有膜结缔组织血管充血,成纤维细胞等变性,核固缩,胶原纤维等肿胀,淋巴小结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内环外纵两肌层间的结缔组织疏松变宽,其内的毛细血管充血严重。肠失去肠壁结构,腔内有一片片由脱落的肠黏膜碎片和因出血溢入管腔的红细胞及其碎片等构成的均质红染物质。本病病程较长,如不发生继发性感染,多数病鳖可长期存活,少部分可自愈,但颈部感染和病程严重者,因活动能力减弱,不摄食,短期内即死亡。 图7-7 鳖腐皮病 图7-8 腐皮病颈部糜烂,表皮脱落 [诊断要点] 根据外部溃烂等症状即可判断,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与血清学试验。 [防治措施] 1.预防 (1)放养时,要挑选平板肉肥,背甲呈褐色,腹甲呈乳白色或带浅红色,体健灵活,无病无伤,规格大小均匀的鳖,且雌雄搭配要合理。入池前用浓度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30分钟,或用1%的聚维酮碘浸洗20~30分钟。 (2)控制养殖密度,及时分养,防止鳖的相互撕咬,尤其是温室养殖的鳖,须经常更换池水,注意水质清洁。 (3)每半个月左右用浓度2~3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8毫克/升的强氯精泼洒一次;每20天投喂磺胺类等抗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盐酸土霉素一次,每天每千克鳖体重用药0.1克,连续3~5天。 2.治疗 (1)将病鳖隔离饲养(密度小于1只/米2),每隔2~3天用浓度3~4毫克/升的漂白粉或1毫克/升强氯精或0.5毫克/升二氧化氯泼洒一次,反复3~4次,一个月后可痊愈。 (2)对症状较轻的鳖分别用浓度30毫克/升高锰酸钾或10毫克/升的红霉素浸浴20~30分钟。 (3)病情较重的鳖,可采取下列方法:A.用1%的龙胆紫涂抹溃烂处;B.用浓度10毫克/升的磺胺类药物或链霉素等浸浴30~48小时;C.按每千克体重注射20万单位金霉素。 (4)按每千克鳖体重每天投喂土霉素钙盐或金霉素或磺胺类药物0.2克,连喂6天(第2~6天减半),同时以浓度0.5毫克/升二氧化氯泼洒一次,每隔10~15天一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 六、穿孔病 [病原] 本病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产碱菌(Alcaligemes spp.)等多种细菌。养殖环境恶劣、饲养不良而导致细菌感染,是诱发本病发生的原因。 [流行病学] 本病对各年龄段的病鳖均有危害,全国各养鳖地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对温室养殖的幼鳖危害最大,发病率可达50%左右。温室养殖的中华鳖一般于9月底、10月初开始发病,10~12月是主要流行季节;而室外养殖流行季节是4~10月,5~7月是发病高峰。本病的流行温度为25~30℃。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稚鳖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病鳖背腹甲、裙边和四肢出现一些成片的白点或白斑,呈疮痂状,直径0.2~1.0厘米,周围出血,揭掉疮痂可见深的洞穴,严重者洞穴内有出血现象。未挑的疮痂,不久便自行脱落,在原疮痂处留下一个个小洞,洞口边缘发炎,轻压有血液流出,严重时可见内腔壁(图7-9)。肠充血,肝灰褐色,肺褐色,脾肿大变紫,胆汁墨绿。病鳖行动迟缓,食欲减退,长期不愈可由急性转为慢性,除有穿孔症状之外,裙边、四肢、颈部还出现溃烂,形成穿孔病与腐皮病并发。 图7-9 鳖的穿孔病示尾部、后肢穿孔,形成洞穴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下: (1)肺局部坏死,肺泡壁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胞核固缩、碎裂乃至坏死解体。肺泡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肺泡隔内血管充血,部分红细胞核消失、解体,仅留残骸;并有血浆渗出和嗜中性粒细胞(图7-10A)。肺泡内有许多组织渗出液、红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图7-10B)。肺组织间嗜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核碎裂,坏死成脓细胞,肺组织呈局部化脓灶,似化脓性肺炎(图7-10C)。 图7-10 患穿孔病鳖的组织病理变化(仿蔡完其等,1998) (2)肝局部坏死,肝内黑色素增多,淤血;肝细胞混浊肿胀;肝血管充血,血浆渗出(图7-10D)。随着病情的发展,肝细胞局部坏死,细胞核碎裂,溶解,胞质水样变性,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白细胞核碎裂,坏死成脓细胞,形成化脓灶(图7-10E)。 (3)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浊肿胀,细胞核碎裂、溶解,管腔内有嗜伊红的蛋白及红细胞。有大量红细胞从血管中漏出,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坏死,形成化脓灶(图7-10F)。肾小球萎缩,囊腔相对扩大,并有嗜伊红的浆液渗出物(图7-10G)。 (4)肠壁充血、出血(图7-10H)。肠腔内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核固缩、碎裂,变成脓细胞(图7-10I)。 [诊断要点] 背、腹甲有疮痂并见洞穴者基本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加强水质管理,投喂丰富的饵料,控制放养密度,避免撕咬,防止鳖体受伤,营建与鳖的生态习性相适应的环境。 (2)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养殖前,温室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用量为3~5毫升/米2,熏蒸时除加热熏蒸外还可按1∶2的比例加高锰酸钾熏蒸;鳖池、底质用浓度100~200克/米3生石灰或10~20克/米3漂白粉消毒;养殖用水用浓度1克/米3强氯精或2~4克/米3漂白粉消毒。 (3)鳖体用1%的聚维酮碘浸浴20~30分钟或高锰酸钾浸浴10~15分钟。 (4)稚幼鳖进温室时要避免受伤或养殖环境的急剧变化。 (5)在稚、幼鳖饲养阶段每月按1.2%~2.4%的比例投喂维生素E 10天左右。 2.治疗 (1)用浓度100克/米3的四环素或土霉素浸浴病鳖40分钟左右,及时隔离病鳖,并同时按每千克鳖投喂磺胺-5-甲氧嘧啶0.1克(需与甲氧苄氨嘧啶联用,比例为4∶1,首次需加倍)连续一周,可收到较好疗效。 (2)洗净病鳖后用煮沸的竹尖挑掉病鳖体表的疮痂,随即用碘酒涂擦伤口或用盐水冲洗病灶,再在伤口上涂抹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敷药后应用暴晒过的沙子热敷。 (3)按每千克鳖体重注射卡那霉素1万单位或庆大霉素8万~15万单位。 (4)养殖池用浓度0.5克/米3的二氧化氯或1~1.2克/米3的强氯精泼洒2次,隔2天一次;7天后再用50克/米3浓度的生石灰泼洒1次。 (5)饲料中除要增加营养丰富的鲜活动物性饵料和鲜嫩多汁植物饲料外,可拌和磺胺-5-甲氧嘧啶,甲氧苄氨嘧啶和大黄、黄柏、黄芩等中草药合剂(4∶1∶8)投喂,投喂量为每千克鳖体重每天0.25克,连续投喂5~7天。 七、疖疮病 [病原] 病原报道较多,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等。当养殖条件恶化、饲料腐败或营养不全面、鳖相互撕咬受伤时,病原菌极易感染而使鳖致病。有人认为本病与穿孔病等实质上是一种病原,只是病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流行病学] 本病从稚鳖到成鳖都会被感染,尤其对稚幼鳖的危害较大,体重为20克以下的稚鳖发病率可达10%~50%,如治疗措施不力,15天左右即会死亡;250克以上的鳖感染死亡率可达30%~40%。本病的流行季节是5~9月,发病高峰是5~7月;如果气温较高,10月也会继续流行,本病也是温室养殖常发生的疾病。本病的流行温度是20~30℃,水温30℃左右极易发生。在我国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省、直辖市曾发现本病流行。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初期病鳖颈部、背腹甲、裙边、四肢基部长有一个或数个黄豆大小的白色疖疮,以后疖疮逐渐增大,向外突出,最后表皮破裂(图7-11)。此时,用手挤压四周可压出黄白色颗粒状或豆腐渣状、有腥臭味的内容物,内容物中的有些黄色颗粒易压碎,放入水中后能分散成粉状物。病情进一步发展,疖疮自溃,内容物散落,炎症延展,皮肤溃烂成洞穴,成为溃烂病与穿孔病并发。但一般未到此步,病鳖大多已经死亡。病鳖皮下、口腔、气管有黄色黏液,腹部和颈部皮下呈胶冻样浸润,肺充血;肝脏暗黑色或深褐色,略肿大,质脆;胆囊肿大,脾淤血,肾充血或出血,肠略充血,体腔中有较多黏液。患病鳖全身不安,食欲减退或不摄食,体质消瘦,常静卧食台,头不能缩回,眼不能睁开,衰弱死亡。也有病鳖因病原菌侵入血液,迅速扩散全身,出现急性死亡。即使不死亡的病鳖痊愈后也会因外形受伤而降低其商品价值。 图7-11 疖疮病颈部、背腹甲、裙边、四肢基部出现病灶,深层呈“豆腐渣”样 [诊断要点] 1.根据病鳖体表疖疮病灶,可进行初步判断。 2.以无菌手段将濒死鳖的肝、肾、血液、腹水或未破灭的疖疮的黄白色粉状物等涂片,固定,革兰氏染色,若发现较多的大小相似、两端着红色的短杆菌,基本可确诊。 3.用本病的阳性血清与其病灶的内容物作凝集试验,发生凝集者,则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采用合理的养殖密度与雌雄比例,室外池搭建有效的晒背台,温室要为鳖营造一定的陆地休息场所;投喂新鲜、营养合理的饲料。 (2)保持良好的养殖水质;室外池,每15天左右加注一次新水,温室每5~7天加注或更换部分新水。 (3)发病季节每15天用浓度0.8克/米3的强氯精与50克/米3的生石灰泼洒一次(前后间隔7天),每月投喂盐酸四环素或土霉素钙盐3~5天,按饲料量1.5%~2.0%添加。 (4)在可能的条件下饲料中经常添加5%左右的鲜活药用植物,如车前草、蒲公英、泥胡菜、大蓟、小蓟、千里光、杠板归等或添加鳖用商品营养保健制剂。 2.治疗 (1)发病初期,每100千克鳖每天在其饲料中添加金银花120克、当归60克、元参30克、紫花地丁60克、连翘30克、蒲公英30克、甘草20克,连喂5~7天。后期可在饲料中添加10%鳖乐康Ⅳ号投喂,同时外用鳖乐康Ⅳ号100毫克/千克(w/w)浸泡。用此方法要使病情痊愈,一般需要20天左右。 (2)及时隔离病鳖,挤出病灶内容物,用0.1%~0.2%利凡诺浸浴病鳖15~30分钟,或用生理盐水将创口面冲洗干净、晒干,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或用庆大霉素按每千克鳖8万~15万单位腹腔注射,病情严重者注射2~3次,半月后可愈。 (3)用浓度50毫克/升的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浅水浸浴12~24小时,此后,加注到原水位。 (4)按每千克鳖体重每天用复方新诺明或土霉素0.2克拌饲投喂,连续5~7天,同时用浓度0.4毫克/升二氧化氯或1.2毫克/升强氯精泼洒2~3次,每隔2天一次。 八、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 本病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温室养殖中因水质恶化、饲料霉变等因素,极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温室养殖的稚、幼鳖,出温室后的幼鳖也易患本病,一般病情发展较缓慢,不会出现暴发性死亡。本病流行季节为5~9月,流行水温为20~33℃,30℃左右最易流行。气温突变(如寒潮、连续阴雨天等)容易诱发本病,多年未清淤的池塘以及曾经患过本病的池塘发病率高。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鳖表皮脱落,腹面中部可见暗红色的淤血,背腹甲内壁有淤血,腹腔有腹水,浮肿。各脏器呈变质性病变,尤以肝脏明显。肝肿胀、质脆、淤血,呈现局部坏死灶。肝细胞核碎裂,中性粒细胞浸润(图7-12-3),内有由米黄色小点形成的典型肉芽肿(图7-12-2),成团的类上皮细胞积集成结节状病灶,中央有坏死物和阳性的细菌块,周围有淋巴细胞(图7-12-1)。胆肿大,呈墨绿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颗粒变性。脾深紫色,呈出血状,脾窦扩大,脾窦间充满炎症细胞,红髓和白髓界限不清。肠发白,无明显病理变化,但肠腔中有渗出的中性粒细胞,肠黏膜下层的血管轻度充血。心肌弯曲,断裂,横纹消失。心肌间有渗出液,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图7-12-4,5)。肺炎性水肿,肺泡肿大,肺泡壁血管充血,肺泡内充满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渗出液(图7-12-6)。病鳖精神不振,动作缓慢无力,悬浮于水面或岸边呆滞不动,较易捕捉。 图7-12 患爱德华氏菌病的鳖组织病理变化(仿蔡完其等,1997) [诊断要点] 本病主要表现为“肝脏型”,解剖病鳖若见肝有结节状肉芽肿,且有坏死灶,一般可判别为本病。确诊需用抗鳖爱德华氏菌病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防治措施] 1.预防 (1)严格检疫,不从疫区引入鳖;加强水质管理,池水定期消毒,注意养殖池内卫生;不投变质发霉的饲料,营养要全面,适当搭配投喂动物内脏和新鲜鱼,适量添加维生素(如维生素C、A、E、K等)或在饲料中添加50%新鲜蔬菜,提高鳖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本病的发生。 (2)发病季节,用浓度2毫克/升的漂白粉或5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0.5毫克/升的强氯精全池泼洒,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 2.治疗 (1)用1%浓度的利凡诺(商品名雷佛奴耳)涂抹患处,每天一次,每次1分钟左右,连续3~5天。 (2)用浓度0.8~1.5毫克/升的红霉素全池遍洒。温室鳖池或小水体,按每立方米池水1000万~2000万单位的链霉素全池泼洒。 (3)每千克病鳖每天投喂50毫克卡那霉素,或200~600毫克庆大霉素,或50毫克红霉素,或100毫克新霉素,连喂5~7天,并在第1天全池泼洒1毫克/升浓度的强氯精或60毫克/升的生石灰。 九、白斑病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一群由真菌与多种细菌组成的微生物群体。其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也有人认为本病是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及产碱杆菌的混合感染;真菌性病原目前尚未确定,川崎义一认为,它是毛霉菌属的一种毛霉。据研究,苗种过频搬动,各种原因造成的体表损伤,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或水质过于清瘦,水温波动,温室气温低于水温,池水发生渗透等均是诱发本病的原因。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5~20克左右的稚鳖,20~100克的幼鳖次之,100克以上和5克以下的鳖则较少得本病。本病的发病率为62.9%,死亡率为5%~100%,一般为30%~50%,平均为45.1%±28.9%。流行季节为8~12月,9~11月为发病高峰期,5~7月则较少发病。流行温度是15~33℃,最适流行温度是23~30℃。控温养殖全年均可发病,病程5~15天,在发病初期常仅见1~2点的“白点”,但在12~24小时内即全面暴发,特别是水温较高时。温度不适宜时,病程可长达30天。本病在我国各鳖养殖区均有流行,其中以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省发病率相应较高,水质偏酸、溶氧偏低、养殖水体过肥、放养密度过大的池较易发生本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1)白点型 病鳖裙边、背腹甲出现角质状芝麻大小、直径约1毫米左右的白点,微凸,无脓水,单个排列或数个相连;随着病情的发展,白点扩展到四肢、尾部和颈部,挑开白点,可见表皮与真皮坏死,肌肉外露;病鳖食欲减退,或焦躁不安地在水面狂游,或瘫软地静伏于池边或食台上;此种表现型真菌病原占40%~50%,鳖死亡快,死亡率大。 (2)白斑型 病鳖背腹甲出现一块块不规则的白斑,白斑处表皮崩解剥离,肌肉溃烂,并有少量脓汁;患病的鳖往往成堆挤压在食台或陆地上,不肯入水,对外界失去反应能力;此表现型真菌病原下降至30%~40%,病鳖2~3天内即会死亡。 (3)白云型 病鳖大片表皮溃烂,呈灰白色,病灶常覆盖背甲大部分。将病鳖置于水中,可见片片白云状斑块;此表现型真菌病原下降到30%以下,本病转为慢性,病鳖死亡减缓,往后发展,可形成溃疡症(图7-13)。本病各种表现型往往在一池中交叉同时出现,但以一种为主。本病的发展过程一般按“白点型→白斑型→白云型”的趋势发展。 图7-13 白斑病 [诊断要点] 目前仅能根据外观判断,如若在腹部、四肢或其他部位见到如芝麻大小白点或白点连成片的白斑,病灶由皮肤内珠状向外突出,挑破可见白色脓液者可认为是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在捕捞、运输、放养、分池及其他操作中,应仔细小心,勿使鳖体受伤,如有受伤的鳖应及时用浓度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浴处理,避免被病原体感染。 (2)保持池水一定的肥度,使其呈嫩绿色,但又要避免有机质含量过高。 (3)稚鳖出壳后,应放在水盆中暂养,暂养用水一定要经过消毒。下塘后加强水质管理,用强氯精或其他氯制剂泼洒消毒,并按每千克饲料加立可壮3克,鳖用多维2克,鳖保10克,口服预防。 (4)在稚鳖饲养阶段(1个月左右),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最好每平方米不超过60只),且为稚鳖提供良好的晒背场所,温室养殖的鳖要有一定的陆上休息处。水中种植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空心菜等植物,减少清池与换水次数。 (5)在“白点型”阶段,避免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消毒,定期预防可改用浓度5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3毫克/升的漂白粉。 (6)可用以下中草药进行预防:每隔30天饲料中分别添加5%鲜藿香,鲜佩兰投喂,连续5~7天,或每隔20天饲料中添加2%藿香正气水,连续3~5天。 2.治疗 (1)要根据本病发展的各种表现型慎选药物,在白点型为主的发病池,应以使用抗霉制剂为主,如用浓度3~4毫克/升的亚甲蓝浸浴;而对于以白斑型或白云型的发病池,则应以防治细菌病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每千克鳖每天用复方新诺明0.2克投喂,同时用强氯精浓度1.2毫克/升全池泼洒。 (2)对于各表现型病鳖可用浓度4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病鳖体外病灶用龙胆紫或磺胺软膏涂抹;或用4毫克/升的高锰酸钾全池泼洒2次,每天或隔天一次;或用浓度30毫克/升的生石灰将水质调至偏碱性后,用浓度2~4毫克/升的红霉素全池泼洒。 (3)用浓度10毫克/升的漂白粉浅水泼洒,3~5小时后,将池水加至原水位。 (4)用大黄、黄芩、乌桕、连翘等中草药,按饲料总量1%添加后投喂;也可按每千克鳖体重每天投喂20~50毫克氟哌酸,或100~200毫克土霉素或复方新诺明,连续5~7天;或按每千克鳖体重用15万单位的庆大霉素拌饲投喂,连用6天。 (5)浓度4毫克/升的精制五倍子粉温水浸泡2小时后全池泼洒;或柴胡与大黄均匀煎汁后20毫克/升浓度泼洒,连泼2次;或用10~20毫克/升的红霉素或头孢抗生素0.5毫克/升泼洒。 十、白毛病 [病原] 病原主要是水霉科的一种丝囊霉(Aphanomyces spp.),霜霉属的一种腐霉(Pythium spp.)。本病与一般引起鱼类水霉病的病原(水霉和绵霉)有所区别,除外菌丝较纤细和有分支呈纤细的绒毛状外,它一般在温度较高时发生。鳖体受伤,水质恶化,水温过高是诱发本病发生的外部原因。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稚、幼鳖,偶或也有成鳖受感染;主要流行于夏季,水温30℃左右,发病率较高,但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死亡,只有当霉菌大量寄生鳖脖颈或寄生体表达2/3以上面积时,病鳖才会死亡。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鳖的颈部、背甲、四肢或全身长有柔软的灰白色绒毛状物,在水中呈絮状,当其上面黏有污物时,绒毛呈褐色或污物的颜色,绒毛覆盖全身时,病鳖像披了一层厚厚的棉絮(图7-14)。病鳖血液淡化,由于霉菌分泌大量的蛋白分解酶分解鳖组织中的蛋白,使其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病鳖焦躁不安,或在水中狂游,消耗体力,或与其他固体物摩擦,引起更大面积的创伤,当菌丝体寄生于脖颈时,病鳖伸缩困难,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或拒食,最终消瘦死亡。 图7-14 白毛病(仿朱心玲等,1998) [诊断要点] 本病一般发生于气温较高的季节,菌体一般呈较纤细的绒毛状。确诊需要镜检和经过培养。 [防治措施] 1.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尽量避免鳖体受伤,造成继发性感染。 (2)保持良好的水质,既要避免水质发黑发臭,又要避免水色过清,透明度增大。 (3)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适当冲水调节水温,以控制真菌的快速生长与繁殖。 (4)创造鳖良好的晒背和岸边休息场所。 (5)夏季每隔15~20天用浓度50毫克/升的生石灰泼洒1次。 (6)在饲料中添加0.6%~1.2%的维生素E,增加鳖的抗霉能力。 2.治疗 (1)用浓度2~3毫克/升的亚甲蓝全池泼洒,隔2天一次,连续2次,或用100毫克/升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 (2)用浓度100毫克/升甲醛浅水浸泡消毒。 (3)将洗净的沙用5%的盐水煮沸30分钟后,沥干,再将病鳖放入沙中(或用沙盖住病鳖),让其在太阳下暴晒30~60分钟(视鳖的耐受程度确定适当的暴晒时间),对治疗本病有一定效果。 十一、鳖钟形虫病 [病原] 病原为钟形虫(Vorticella spp.)、累枝虫(Epistylis spp.)、聚缩虫、单缩虫(Carchesium spp.)等缘毛亚纲、缘毛目、固着亚目的种类。这些虫体的基部有柄,用柄的基部附着在鳖体内,从而影响鳖的生长与发育。大量寄生时可造成稚、幼鳖不同程度的死亡。固着类纤毛虫主要是由水源或活饵传入。当水源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水草、藻类等固着物时,其端毛轮幼虫极易固着,并随之传入鳖池;活饵表面也可附生大量固着类纤毛虫,若投喂前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也会将其带入鳖池造成本病流行。 [流行病学] 该类纤毛虫分布广泛,我国一年四季水体中均有分布,特别是水质较肥,营养较丰富的水体中。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它们以寄主为附着的生活基地,虽不侵袭宿主组织,但当它们大量附生后,影响鳖的行动和摄食,使鳖萎瘪而死;组织受损伤,导致细菌或其他原生动物大量感染,增强了致病性;特别是附着于稚、幼鳖脖颈后,影响其气体交换,易造成死亡。我国台湾省曾因本病的流行,导致稚鳖大量死亡,造成较大损失。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该类纤毛虫附生在鳖体表各处,最初一般固着在鳖四肢窝部和脖颈处,严重感染时,背甲、腹甲、裙边、四肢、头颈等处都被寄生,肉眼可见鳖表面有一层灰白色或白色的毛状物簇拥成棉絮状物(图7-15),当池水呈绿色时,虫体的细胞质和柄也随之变成绿色,因而病鳖也会呈绿色状。患病的稚鳖活动缓慢,摄食困难,摄食量很小,生长发育停止,体质日渐消瘦,最终导致死亡。 图7-15 钟形虫病(仿杨先乐,2001) [诊断要点] 1.本病肉眼观察易与水霉病混淆,两者都有“生毛”症状。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辨别: (1)从颜色上看,钟形虫在清水或黄色浊水中呈土黄色,在绿色肥水中呈浅绿色,放在清水中清洗,总觉得洗不干净,颜色也不会变,所黏的泥沙颗粒较易洗掉。水霉菌的菌丝呈浅白色,如有污物,一冲洗就干净,若它粘上微小的泥沙颗粒,则呈灰褐色,不易洗掉。 (2)从形态大小看,钟形虫病的“毛”较粗大且粗糙,若长期不治疗,可长至1.5厘米长,在水中呈直立状。水霉菌的“毛”呈致密的棉花絮状,较细,表面光滑,一般不会长至1厘米,在水中较柔软,呈弯曲状。 (3)从整体外观看,钟形虫是一条条独立游离的虫体群,而水霉菌则多呈互相交错、杂乱无章的棉团状。 (4)从发病水温看,水霉病在春秋季水温20℃左右时发生,高温期极少出现;钟形虫病则全年都可发生。 2.在低倍显微镜下,钟形虫为倒钟形的虫体,单个或成簇状群体连接,而水霉菌则是长条状光滑的菌丝。 [防治措施] 1.预防 (1)保持水质清洁,常向养鳖池加注消毒后的清洁水,并及时捞出池中吃剩的残饵。 (2)每隔15~20天用浓度40~5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2~3毫克/升的漂白粉对鳖池消毒。 2.治疗 因该类纤毛虫在鳖体内固着很深,很难杀死,因此在用药时,浓度要适量增加。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1)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泼洒,使用浓度视水温而定,高温时用0.8毫克/升,低温时用1毫克/升,也可单用硫酸铜,浓度是0.6~0.8毫克/升,连用2天。当水体过肥时塘边要加大药量,或连续用药3天;在酸性水质的池塘,要根据酸性程度减少用药量或施放生石灰将水调成中性后再使用上述药物。 (2)分别用浓度0.5~1毫克/升的新洁尔灭和5~10毫克/升高锰酸钾全池泼洒;或用3毫克/升的硫酸锌全池泼洒。 (3)用1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或0.01%的新洁尔灭溶液或10毫克/升漂白粉水溶液,药浴4小时,在4~5天中重复2~3次。或用2%~3%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用药2天。 (4)当稚鳖患部逐渐溃烂时,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或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每次30~35分钟,每天2~3次(或浅水泼洒1小时后加水,使池水中硫酸铜和高锰酸钾浓度分别控制在1毫克/升和5毫克/升左右)。一周后钟形虫会逐渐死亡,全部脱落而愈。 (5)用1%浓度的高锰酸钾涂抹病灶,每天一次,连续2天。 (6)用石灰水(pH8.5~9)浸泡3分钟,然后隔离饲养。改善晒背条件,定期用生石灰调好水质。治疗期间,幼鳖饲料中添加0.2%的水溶性氟哌酸,稚鳖饲料中添加0.5%的土霉素,连续投喂5天,以控制细菌感染性并发症。 十二、血簇虫病 [病原] 中华鳖血簇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中华血簇虫(Haemogregarina sinensis sp.nov)、湖北血簇虫(H.habeiensis sp.nov)和帽血簇虫(H.galeata sp.nov)(图7-16),主要寄生于鳖血细胞和肝细胞中,属球虫类寄生虫,它们在血细胞中不活动。鳖穆蛭是其中间寄主。 图7-16 几种鳖血簇虫和裂殖体(仿柴建原等,1990) [流行病学] 本病对各年龄段的鳖均有发生,感染率为83.9%,感染强度为19.7%,但一般未发现有较大的危害。血簇虫的裂殖体增殖与温度有很大关系,隆冬季节的12月至次年2月,几乎找不到裂殖体增殖的情形,直至3月以后裂殖体增殖活动才稍有发生,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裂殖体增殖才逐渐旺盛起来。本病流行季节是3~12月,主要为5~9月,温度越高,流行越快。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鳖红细胞内挤满了血簇虫,寄生细胞核被挤到一边。细胞严重膨大,变形,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当血簇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殖体增殖时,会造成大量红细胞解体,外周出现许多幼红细胞,进行代偿性增生;白细胞表面亦出现许多伪足状突起。血簇虫在血细胞内增殖时,对血细胞有破坏作用。血簇虫大量寄生会引起鳖贫血,不安,活动减弱,生长停滞,最终消瘦死亡。 [诊断要点] 取鳖血或肝组织涂片镜检,若发现血簇虫的裂殖体或裂殖子,即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泼洒生石灰,杀灭鳖穆蛭等中间寄主,切断无脊椎动物中间感染的途径。 2.治疗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十三、鳖锥虫病 [病原] 本病原为锥体科(Trypanosomidae)锥虫属的鳖锥虫(Trypanosoma trionyxis sp.nov)(图7-17),它是一种鞭毛虫,在显微镜下可见其颤动,但不游动。据文献资料,锥体虫对鱼的感染是靠中间寄主水蛭,水蛭吸吮鱼血时,把病原体随血液一起吸入消化道,病原体在那里迅速繁殖起来,当水蛭再吸吮另外的鱼时,又把病原体传给别的鱼,鳖锥虫对鳖的传播方式,是否为同等方式,目前尚无研究。 图7-17 鳖锥虫(仿柴建原等,1990) [流行病学] 本病对幼、成鳖均可造成感染,主要通过中间寄主水蛭传播,寄生数量不多时,不会引起较大危害。本病流行于夏、秋两季,在湖北等省市曾有本病的报告。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鳖锥虫的致病作用目前尚不了解,但严重感染的鳖贫血,精神萎靡不振,寄生数量不多时,不会对鳖造成很大的危害。 [诊断要点] 取鳖血涂片镜检。若见颤动活泼但位置不移动的虫体,即为本病。如果虫体较少时,可在离心管内装生理盐水,然后将鳖的血吸入,离心后,锥体虫都集中在血凝块的表层清液中,用吸管轻轻插入此处吸取;或先将最上层的清液轻轻吸除后,再吸取血凝块表层的清液进行镜检,这时可盖上盖玻片用高倍显微镜或油镜仔细观察。 [防治措施] 1.预防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灭水蛭,切断感染途径。 2.治疗 目前尚无研究。 十四、萎瘪病 [病因] 本病发生的原因较多,如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比例不当造成的营养失调;池中残饵或排泄物增多引起的水质恶化,导致鳖轻度中毒、拒食,造成萎瘪;鳖的种质下降,孵出后个体较小,摄食能力弱,常吃不饱,患有某些慢性病等。此外,也有人认为某些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寄生,也是造成本病的原因。 [流行病学] 本病是稚、幼鳖养殖阶段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造成稚、幼鳖的死亡率也较大。稚鳖脱壳后的室外养殖池,尤其是温室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极易发生。本病一般发生在8~10月,我国各鳖养殖区均有发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本病的鳖极度虚弱,背甲骨骼外凸明显,轮廓清晰可见,枯瘦干瘪,体表暗黑色,失去光泽(图7-18);腹甲柔软发红,亦可见明显的肋骨轮廓;裙边向上蜷缩,边缘呈刀削状。有的病鳖四肢基部有水肿现象,偶或颈部也出现水肿,但不发红,以至颈部难以缩进甲内。病鳖反应迟钝,活动迟缓,像死一样躺在岸边或食台上。稚、幼鳖一旦患本病,很难恢复,往往萎瘪消瘦而死亡。 图7-18 萎瘪病 [诊断要点] 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切的诊断方法,根据稚、幼鳖萎瘦、不爱活动等症状可以作出初步判断。 [防治措施] 1.预防 (1)注意饲料的搭配,一般来说,除保证动物性饲料要占70%~80%外,还要搭配一定的植物性饲料,以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与利用。 (2)及时清除残饵与排泄物,注意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 (3)每隔15~20天用浓度40~50毫克/升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 (4)及时按大小分档稀养,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必要时添加赖氨酸与蛋氨酸,也可添加些鲜鸡蛋和吸收较快的葡萄糖钙粉等。 2.治疗 由于病因不清楚,目前仅能采取一些间接的方法治疗,如全池泼撒漂白粉,使其浓度达2~4毫克/升;在饲料中增加适量的活饵料,如牛肝、鸡肝、螺蚌的肉糜等,并添加1%左右的鱼油、2%的玉米油、2%的酵母粉、50%的血粉,以增加其营养成分。 十五、脂肪代谢不良症 [病因] 鳖长期食用腐烂的鱼虾肉、变质的干蚕蛹、过期配合饲料,氧化酸败变性的脂肪则可在体内积累,造成肝肾机能障碍,诱发本病。此外,饲料如长期缺乏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C,E等)则也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日本曾发生本病,系吃了变质油脂,致使肝、肾等器官发生慢性机能障碍,失去分解和排出有害物质的机能,慢慢在体内积累所造成。 [流行病学] 本病对各养殖阶段的鳖均有危害,尤其是摄食旺盛的鳖,其发病率在10%左右。本病病程较长,患病不死的鳖,商品价值明显降低,如果被人误食,也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本病的流行季节为6~10月,7~8月为发病高峰期。本病也是温室养殖常发病之一。本病曾在日本、我国台湾有较大规模的流行,我国各鳖养殖区均有发现。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鳖偏食,摄食与活动能力减弱,常浮于水面缓慢游动。鳖体浮肿或极度消瘦。浮肿者表皮下出现水肿,一般颈部、四肢肿烂,外观上全身有营养失调之感;消瘦者甲壳表面和裙边形成皱折。病鳖外观变形,背甲失去光泽,明显隆起,手拿有厚重感,腹甲由乳白色变成薄锈色,且出现浓厚的灰绿色斑纹,呈暗褐色,有明显的绿色斑纹。四肢基部柔软无弹性。剖开腹腔,病鳖的肉质恶化,有一股恶臭味,肝脏变黑色;结缔组织将脂肪组织包成囊状,使其硬化;骨骼软化,脂肪由正常的白色或粉红色变成土黄色或黄褐色。 病情较轻时,一般外部症状不明显,但机体内已有明显的病变,本病常常可由急性转为慢性,不易恢复,最后会因停食而死亡。 [诊断要点] 若外观有以下症状,可作初步诊断: 1.因病鳖腹腔内脂肪积累,肥大与硬化,病鳖体较高,有厚重感,如果鳖体高与体长之比达0.31以上者,可能为病鳖;0.30以下者,可能为健康鳖。 2.病鳖腹甲为薄锈色(正常为乳白色),并有浓厚的绿色斑纹。 3.病鳖裙边有皱折。 4.颈部肿大,表皮下有水肿的现象,严重者出现水疱;四肢基部无充实感,用手压时有柔软无弹性之感。确诊需解剖,若脂肪组织病变,肝硬化,体腔散发出恶臭味,即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保持饵料新鲜,尤其夏季和温室投饲时,一定要用鲜活料或人工配合饲料,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2)饲料台设置在阴凉处或采取遮阴措施,防止饲料在烈日暴晒下变质。 (3)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投饲,保证饲料在1.5~2小时内吃完,未吃完的残饵应及时清除。 2.治疗 (1)发现本病,及时更换池水。 (2)目前无药物治疗,主要是注意饲料不变质,不吃变质油脂食物等。一开始发病时,立即在饲料中添加较多的鲜活料与蔬菜、瓜果等,以逐步恢复健康。 (3)按每千克鳖体重每天投喂维生素E (或复合维生素B或维生素C)60~120毫克,连续投喂15~20天。 十六、氨中毒症 [病因] 水中氨的含量过高即可诱发本病,其原因有: 1.由于大量的投饵,鳖的排泄物和残饵沉积在池中,腐败后产生大量的氨气。 2.在静水池和越冬温室由于某些因素,限制了经常换水,造成水质恶化,氨氮的含量达100毫克/升以上。 3.生活或工业污水,或农药残毒水进入了鳖池。 [流行病学] 本病对稚、幼鳖、成鳖和亲鳖均可引起危害,特别是投饵量大、透明度较低的鳖池易发本病。患病后的鳖(尤其是稚、幼鳖)一般较难恢复,常会引起大量死亡,暂时不死的鳖生长严重受阻,最终也会陆续死亡。本病主要在夏季流行,温室养殖池冬天也极易发生本病,我国各地均有流行,长江流域为主要流行区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鳖精神差,浑身瘫软无力,离水上岸。四肢、腹甲出血,或出现溃疡状,或起水疱,严重时,甲壳边缘长满疙瘩,裙边溃烂成锯齿状;稚、幼鳖若患本病,腹甲柔软并充血发红,身体萎瘪,肋骨明显外露;背甲边缘逐渐向上蜷缩,边缘呈刀削状;病鳖食欲不振,常爬在岸边不吃不动,稚、幼鳖一旦患本病较难恢复,陆续死亡。 [诊断要点] 具有以下特征的,可判断为本病: 1.患病鳖一般具有腹甲溃疡性出血,起水疱,甲壳边缘长满疙瘩,或烂成锯齿状,裙边向上卷等。 2.养殖水质为暗灰色,有异臭味,水透明度低,悬浮物多,水体无日变化,池水淤泥厚,发臭。 [防治措施] 1.预防 (1)及时清除水中残饵及排泄物,定期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洁、肥嫩。 (2)室外养殖池每年或隔年要清除淤泥,补充新沙;温室每年要对池底作一次彻底清理,更换新沙,避免池底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大量积累,在气温高时向池水中释放出氨,造成氨中毒。 (3)设置蓄水池,水先经蓄水池沉淀,消毒后再引入养殖池。 (4)严格把好进水关,杜绝污染水、有毒水流入鳖池。 2.治疗 发现本病,全部更换新水,一般10天左右可自愈。温室池隔5天再换一次,一般可以控制本病。 十七、外生殖器下垂症 [病因] 引发本病的因素很多,如温室速养成的方式,打破了鳖冬眠等生态习性,温室污染大,水质差,有毒气体含量高,致使鳖在生理机能转换中调节失常;饲料中添加了过量的抗生素、维生素与矿物质,甚至激素,致使鳖的发育异常;鳖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强大应激反应等,造成外生殖器下垂;或鳖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过量,引起性早熟。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100克以上的雄性鳖,有时刚孵化出一个月左右的雄鳖也常见此病。温室中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鳖发病率较高,本病发病率为20%~30%,死亡率高时可达60%以上。本病主要发生于9月至次年5月的温室养殖中,我国各鳖养殖区均有本病发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鳖泄殖腔红肿发炎,肛门充血,雄性外生殖器从泄殖孔伸出体外,外露2~5厘米不等,重者严重下垂。外露部分坏死成乳白色(图7-19)。病鳖追逐,互咬现象较严重,本病常伴有皮肤溃烂等症状。下垂严重者,食欲减退,3~5天即死亡。 图7-19 鳖生殖器外露症(仿杨先乐,2001) [诊断要点] 凡泄殖孔红肿,生殖器外露者,皆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不投喂有激素的配合饲料,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鲜活料与蔬菜瓜果。 (2)注意池水水质,做好充气与曝气工作。 (3)限制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不要随意乱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 (4)合理放养,适当减少放养密度,减少鳖相互拥挤而产生的应激反应。 2.治疗 (1)适当换水,并用浓度2~3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按每千克鳖每天投喂氟哌酸20毫克,连续3天。 (2)生殖器严重外露的鳖,由消毒细绳对外露部分在接近泄殖腔处系紧,然后用消毒剪将外露部分剪掉,伤口处涂上磺胺软膏,5~6小时后放回原池。 第二节 龟的疾病 一、龟颈溃疡病 [病原] 本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由于皮肤溃烂或受伤,可导致水霉菌或细菌的继发性感染。 [流行病学] 本病对大多数水龟如乌龟、黄喉水龟、金头龟、金钱龟、绿毛龟、巴西彩龟等均可造成感染。本病流行很广,危害较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在整个养殖阶段均会出现,但主要流行于6~9月,5~8月是流行高峰期。如果是温室养殖,则无明显的流行季节。本病可危害从稚龟到商品龟各个养殖阶段的龟,但对稚龟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不太高。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龟颈部基部肿大,呈灰色环状斑,但不充血发红,病情严重者可引起颈部溃烂。龟颈伸缩困难,食欲减退,活动减弱,不吃不动,若不及时治疗,数天内即会死亡。金钱龟感染本病时,除了颈部表现症状外,四肢、尾部和甲壳边缘也会发生病变。皮肤发白,直至发黄坏死,严重时肌肉溃疡腐烂,露出骨骼,脚趾脱落。绿毛龟和巴西彩龟患本病时,还会伴有水霉菌病,颈部出现白色絮状丛生物。 [诊断要点] 根据龟颈溃烂症状进行判断。 [防治措施] 1.预防 (1)长途运输和捕捉时应避免龟体受伤,放养密度要适宜,并按规格分池饲养。 (2)发病季节每隔10~15天用浓度0.4毫克/升的强氯精泼洒一次,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动物肝脏,以增强龟的营养,提高其抗病力。 (3)发现本病及时将病龟隔离,以免传染;对尚未发病的池立即用浓度2~4毫克/升的强氯精或10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4)养殖观赏龟,容器用浓度10~3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4小时,以彻底消毒。 2.治疗 (1)泼洒 用浓度0.3~0.4毫克/升强氯精或2.5毫克/升二氧化氯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2~3次。 (2)浸浴 用3%的食盐水浸浴病龟1小时,每天1次;或用5%的食盐浸洗患处,每天3次,每次10~20分钟;或用浓度3~1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进行药浴4小时,每周1次。 (3)涂抹 浸洗后用土霉素、金霉素或红霉素等抗生素软膏涂抹病龟患处,每天3次。 (4)口服 用抗生素类药物或磺胺类药物拌饲料投喂,每次每千克体重投0.1~0.2克,每天2次,连续3~5天;同时用福尔马林对池水进行消毒,用量为每立方米水100毫升。 (5)注射 每千克体重注射丁胺卡那霉素20万单位,或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2毫克(混在0.5毫升50%葡萄糖液中)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必要时注射2~3次。 二、腐甲病 [病原] 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由细菌引起。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绿毛龟、黄喉水龟和巴西彩龟。一般情况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不高,但常年均可发生。春季、冬季、越冬期间或越冬后期易发生本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的绿毛龟背甲某一块或数块角质缘或椎盾腐烂发黑,腐烂处基质藻难以着生;患病的巴西彩龟背甲最初出现白色斑点,慢慢形成红色斑块,用力压时盾片有松动感,并有血水渗出;二者严重时背甲被细菌腐蚀成小洞或形成缺刻,影响观赏价值。与此同时,龟腹甲、四肢、颈部和尾部的皮肤组织坏死、变白或变黄,糜烂,有时爪脱落,骨骼外露。 [诊断要点] 甲壳腐烂,有刻缺,绿毛龟影响藻类着生者可能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龟的抗病能力。 (2)养龟容器用10%的食盐水浸泡处理。 (3)用8%的食盐水浸浴病龟30~60分钟。 2.治疗 (1)发现本病后及时隔离病龟,用1%的呋喃西林溶液(仅限观赏龟)或1%的雷佛尔水溶液涂抹患处,或用浓度10毫克/升的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浸洗龟体48小时,对于发病龟池同时投喂牛肝、羊肝等动物内脏,增强其抗病力。 (2)将患处表皮挑破,挤出血水,用1%的聚维酮碘或3%的食盐水涂擦患处,6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每天1次,连续7天。 (3)每50千克龟体重每天投喂维生素E 3~5克,连续投喂10~15天。 (4)龟池用浓度0.5毫克/升的强氯精全池泼洒,2天1次,连用3次,用药前需更换池水。 三、烂板壳病 [病原] 本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菌、产碱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由于细菌的侵入而使龟壳糜烂。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幼龟,常发生于春秋二季,温室养殖整个过程中均可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但高发期死亡率却较高。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初期,病龟背甲、腹甲、四肢等处最初出现白色斑点,进而白斑处逐渐溃烂成红色斑块,并有血水流出,最终龟甲穿孔,严重时可见肌肉。病龟活动能力减弱,摄食减少,随着病程进展出现死亡。 [诊断要点] 背、腹壳板溃烂成红色炎症者,基本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做好常规的清塘消毒和水体消毒工作,及时捞除因烂壳而死亡的病龟。 (2)在发病季节,每隔10天左右,将土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放在未凝猪血中拌匀,待凝固后投喂,投喂量为每千克体重每天100毫克,连续投喂3天。 2.治疗 (1)用浓度1毫克/升的强氯精全池泼洒,每隔15天一次。 (2)将病龟单独饲养,每隔3~4天用浓度2~4毫克/升的强氯精泼洒一次,连续3~4次。 (3)将病龟患处表皮挑破,挤出血水,用10%的食盐水反复擦涂,然后立即冲洗,每天1次,连用5~7天;或将病龟患处洗净后,用紫金锭加醋调匀至糊状后,涂于患处,连续数次。 (4)用已消毒的牙签,挑出病龟患处洞内黄白色的渣样内容物,用洁净的水冲洗患处,再用紫药水或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对伤口进行消毒;然后将土霉素药粉填充在洞穴内,再涂上红霉素软膏,置于不带水的空桶内,两天之后换药,消毒。换好药后再用透明胶布或创可贴封贴好患处,半天后放回塘中。 (5)按每千克龟体重注射15万单位庆大霉素或20万单位金霉素。 四、肠胃炎 [病原] 初步认为本病病原是点状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本病常因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当环境温度突然下降、环境温度变化较大而导致龟消化不良时,也易诱发本病。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乌龟、黄喉拟水龟、黄缘闭壳龟、潘氏闭壳龟等。幼、成龟均易发病。春、夏、秋季是流行季节,尤其夏季高温时,冬天温室养殖的龟也易发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龟起初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食量明显下降,运动能力减弱,消瘦无力,对外界惊扰无反应。腹部红肿,肠胃发炎充血,肠壁变薄,腹泻,粪便稀软不成形,呈红褐色、黑色、灰褐色或黄褐色,严重时水泻物呈强碱性的蛋清状、有恶臭味。发病后期眼球下陷,皮肤干燥松弛,无弹性,无光泽,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龟脱水死亡。 [诊断要点] 腹部红肿,肠发炎充血并有腹泻与下痢现象者可初步判断为本病,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血清学判断。 [防治措施] 1.预防 (1)加强养殖环境的清洁消毒。养龟池放养前每667米2用50~75千克的生石灰清塘,放养后每隔15天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40克化水后全池泼洒,并及时清除水中杂物和龟的排泄物,严防水质恶化;产卵场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25克化浆遍洒;养殖观赏龟的容器,要经常反复消毒和清洗。 (2)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要求新鲜干净,应根据龟的食性,经常更换饵料种类,以保持龟的食欲和摄食量;高温季节,要控制投饲量,不让龟吃得过饱;要及时清除残饵,以免污染水质;要防止水温的急剧变化,要使龟池冬季不结冰,夏季能防暑。 (3)5~9月每隔20天喂一次地锦草药液,用量为每50千克龟每次用地锦草干草150克或鲜草700克,煎汁去渣待凉后拌入饲料中喂服。也可用土霉素或氟哌酸拌饲投喂,用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00毫克,连用7天。 2.治疗 (1)发现病龟及早隔离治疗,以免传染。 (2)对100克左右幼龟可用以下中草药治疗:每30~40只龟每天用黄连5克、黄精5克、车前草5克、马齿苋6克、蒲公英3克文火煎煮2小时熬汁,取液去渣,凉后加入切碎的猪(或牛、羊)肺(约500克)拌匀,并用手挤压,使药液吸入肺内,然后投喂,连用3天。对无食欲的病龟,每100克的龟每次肌内注射0.5毫升黄连素注射液,或鱼腥草注射液,或穿心莲注射液,待稍有食欲后即用上述药液喂服。 (3)每千克龟每天用0.1克的复方新诺明拌饵投喂,连用6天,第1天用量加倍;或每千克龟体重用盐酸土霉素片0.1克,或磺胺脒0.1克(首次用量加倍)、或氟哌酸0.05克拌饵投喂,每天2次,连喂7天。 (4)每只龟(250克以上)注射金霉素10万单位,或每千克龟体重注射庆大霉素4万~5万单位。 (5)将病龟放在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0.5~1小时。 五、口腔炎 [病原] 病原主要是以白色念珠菌(Candia sp.)为主的真菌。长期使用抗生素,抑制了龟体内的正常微生态平衡,易诱发本病。此外,龟由于误食锐利棘物或缺乏维生素C,使龟口腔表皮受损,发生溃疡和炎症,也是本病发生的一个原因。 [流行病学] 本病是龟养殖中的易发症,虽不会造成大批量死亡,但影响龟的生长。如不治愈,病龟会失去商品价值和观赏价值。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初期病龟舌、吻端、颊、腭等部位黏膜充血,有分散的雪白色微突小点,随着病程的进展,这些微突小点相互融合,形成白色丝绒状斑片。揭开白色绒膜,可见鲜红的创面与出血点。咽部黏膜常形成乳黄色干酪状物,并可蔓延至食道和胃,导致黏膜肿胀、出血、糜烂和溃疡,或有薄膜被覆其上;病龟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拒食、排稀粪。可从病龟的消化道和粪便分离到该病的致病菌,人也有可能被该菌感染。 [诊断要点] 1.根据病症,可作初步判断。 2.确诊需取病灶制成水浸片镜检,判断有否念珠菌。 [防治措施] 1.预防 (1)正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保持养殖水体和龟体内的正常微生态平衡。 (2)按浓度40~50毫克/升的用量定期泼洒生石灰。 (3)避免给龟投喂尖锐的食物(如带刺的鱼、带额刺的虾、带硬壳片的螺等),并注意在日粮中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 2.治疗 (1)用2%~4%的碳酸氢钠洗涤口腔,再在患处涂抹1%~2%的龙胆紫或美蓝,或用10%的制霉菌素甘油,每天涂抹3~4次。 (2)用消毒棉棒抹去病龟口腔边的脓液,再以西瓜霜喷剂洒患处,也可用雷佛奴耳药液擦洗口腔。 (3)每千克龟体重用2万单位的制霉菌素拌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4~5天。 六、溃烂病 [病原] 病原有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无色杆菌。本病主要是因龟相互搏斗咬伤或因捕捉、运输等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引起。 [流行病学] 主要危害稚、幼龟,成龟和亲龟也有被感染的可能。主要流行季节是5~9月。本病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高温的情况下,死亡率为10%~20%。稚龟由于体质较弱,患本病后死亡率可超过20%。主要流行地区有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直辖市。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龟四肢、颈部、尾部等处皮肤组织坏死,皮肤发白或变黄或有红色伤痕,进而皮肤糜烂,有的爪脱落,四肢骨骼外露。 [诊断要点] 皮肤溃烂者可基本判断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定期使用浓度20~30毫克/升的生石灰对水体消毒,尽可能使水体酸碱度保持在pH7.2~8.0。 (2)绿毛龟最好单个饲养,以避免相互撕咬,其他龟应注意合适的放养密度,并要加强饲养管理。 (3)捕捉及运输过程中应谨慎操作,谨防受伤。 (4)龟放养前用浓度10毫克/升的漂白粉药浴30分钟,并注射卡那霉素,剂量为每千克龟体重10万~12万单位。 (5)每隔10~15天用浓度1.2~2.5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遍洒一次,并口服氟哌酸,用量为每100千克龟体重2~8克,每天一次,连续6~12天。 (6)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E、C、B5、B6、B12等,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治疗 (1)用1%的雷佛奴耳水溶液涂抹伤口,每天1次,连续6天。 (2)小水体养殖的观赏龟按每毫升水含20~30国际单位青霉素或20~30毫克的链霉素,或浓度为100毫克/升的氟哌酸泼洒,控制病原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3)食用龟用浓度30~40毫克/升的强氯精或优氯净泼洒,每隔2天用药1次,连续2~3次。 (4)发病初期用2%~3%漂白粉药浴,隔日一次,连续30天;或用浓度10毫克/升链霉素或磺胺噻唑或0.4%食盐浸洗48小时,暂养1天后再浸洗一次,3~5次可痊愈。 (5)对于病重的龟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后腿皮下或肌肉注射,注射量为每千克龟体重20万单位,注射后立即放入较大水面的隔离池饲养;也可肌注或腹腔注射头孢拉定,每千克龟20毫克,每天一次,连用3~4天。 (6)每100千克龟每天用庆大霉素2000万单位,维生素K3 300毫克、维生素C 12克,维生素E 5克拌饵投喂,连续10天。 (7)每100~200千克龟用当归15克、石菖蒲10克、艾叶25克、甘草25克、郁金20克、金银花40克、苍术10克、贯众10克、皂角刺5克、神曲10克、蜂房灰10克、炉甘石15克,将前9味煎汁去渣,后3味研末,共混于2~3千克饲料投喂,连用2~3天;以后用量减半,再连续给药3~5天,以巩固疗效。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生肌敛疮的功能。 七、绿毛秃斑症 [病原] 病因是背摇蚊幼虫(Chironomus dorsalis),水蚯蚓的仙女虫(Nais sp.)、杆吻虫(Stylaria sp.)等水生昆虫以绿毛龟背甲上着生的基质藻为食,而造成本病。附着在绿毛龟上的摇蚊幼虫长短粗细不一,分布也不规则,有时2~3条紧紧相连,有时孤单一条;水蚯蚓呈红色或淡红色,柔软圆柱状,全身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体节上有刚毛。 [流行病学] 主要危害观赏绿毛龟,破坏丝藻状生长,影响观赏价值。在体长8.8厘米,体重140克的绿毛龟背甲上,摇蚊幼虫可多达21条。本病从春季到秋季都会发生,在我国江苏、湖北、广西、上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发现。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龟背甲上的基枝藻呈被割除状,而使基枝藻秃了一块,形成绿毛秃斑状或丝藻状生长不好,参差不齐。在秃斑处或丝状绿藻丛中黏有长条形脏物,其上附着水中杂屑,包裹着摇蚊幼虫或扭动的红色水蚯蚓。 [诊断要点] 发现绿毛龟背甲上绿毛呈秃斑状或绿丝状藻生长不好,藻丛中有脏物,并可在背上发现摇蚊幼虫或红色虫体者可诊断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绿毛龟放养前用浓度50毫克/升的漂白粉对水体、容器、用具进行消毒。 (2)饲养绿毛龟的水最好用井水,若用河、湖水时,应沉淀2~3天后再取上中层不含摇蚊幼虫卵及小幼虫的清水,避免将它们带入容器。 (3)避免用水蚯蚓作饵料,若用水蚯蚓作饵料时,要充分洗净,仔细检查,防止把摇蚊幼虫带入养殖水体中以及防止水蚯蚓黏附在绿毛上。 (4)在饲养绿毛龟的鱼缸中放入1~2尾小型肉食性鱼类,如叉尾斗鱼、圆尾斗鱼、柳条鱼、孔雀鱼等,以便吃掉摇蚊幼虫。 2.治疗 (1)用5%的食盐水浸洗龟体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2次。 (2)清理龟体上的绿毛时,应仔细检查,若发现摇蚊幼虫与水蚯蚓,应立即用镊子除掉。 (杨先乐 王民权) 第三节 蛙的疾病 一、红腿病 [病原] 当水质较差,放养密度过高时易造成互相挤擦受伤,受细菌感染诱发本病。从病蛙的心脏、血液、肌肉和肝脏分离得到病原菌,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不产酸菌株等革兰氏阴性菌,此外,龚艳清等(2001)报道,台湾牛蛙红腿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豚鼠气单胞菌。不动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5~0.8微米×0.8~1.77微米,多单个存在,无鞭毛、不运动、无荚膜和芽孢,平板培养24小时后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乳白色、半透明,直径为0.9~1.6微米。 [流行病学] 危害对象包括棘胸蛙、美国青蛙、牛蛙、林蛙等所有的养殖蛙,多发生于幼蛙和成蛙。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流行季节为3~11月,5~9月是发病高峰。流行水温10~30℃,20~30℃发病更为普遍和严重。流行地区主要是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份。本病传染快、发病急(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少则3~4天,多则7~15天)、死亡率高,常与肠炎并发。发病率一般为20%~80%,其中体重100~300克的个体发病率可高达60%~100%;死亡率为80%左右,高者可达90%~100%。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牛蛙 腹面皮肤呈猩红,四肢特别是后肢皮肤发红、充血、水肿;剖检除可见肝肿大外,肝门周围发炎;病变轻微的肝充血呈暗红色,病变严重的肝呈土灰色;肠充血肿大。 美国青蛙 嗜睡,喜伏于潮湿阴暗处或潜伏于池底;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四肢无力;皮下水肿,腹部臌胀、腹壁下垂严重;头背部皮肤失去光泽,颜色变暗,股部、腹侧面及腹部皮肤呈弥漫性充血及斑块状淤(出)血。剖检可见皮下(背淋巴囊)水肿,体腔积液,舌及口腔黏膜分散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腿部肌肉点状或条状出血,肝肿大呈暗紫红色,胆囊充满黑绿色胆汁,脾肿大呈紫黑色,切面隆起、质地松弛,肾肿大、边缘充血,小肠黏膜出血、水肿,心肌松弛、心房淤血,雌性卵巢萎缩。 棘胸蛙 腹部皮肤具连片或点状的红斑,腹肌及大腿肌肉充血,病蛙除懒动外,后肢还无力地颤动,濒死前头部伏地。 [诊断要点] 1.将病蛙腹部及后腿皮剥离,观察肌肉有点状淤血,或后腿肌肉严重充血而呈红色者可初步诊断为本病。 2.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3.血清学试验。 [防治措施] 1.预防 (1)每周分别用浓度0.3毫克/升的三氯异氰尿酸和浓度30毫克/升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1次;或用浓度3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浓度4毫克/升的蛙消安,或浓度0.3~0.5毫克/升强力杀菌消毒剂全池泼洒进行池水消毒,改善水质。 (2)用浓度1.4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3)适当控制放养密度,根据池大小、水温高低和牛蛙规格及时分养,调整放养密度。 (4)注射牛蛙红腿病疫苗,每只0.3~0.4毫升。 2.治疗 (1)发现病蛙及时将隔离饲养,并用0.05%的高锰酸钾,或浓度1毫克/升硫酸铜,0.3毫克/升的水体消毒灵全池消毒,每周一次,连续3周。 (2)选用以下药物混饲口服:磺胺脒、土霉素等,添加量为饲料的0.1%,连续3~5天;复方新诺明,每千克蛙体重用量200毫克,第2~7天减半;氟哌酸,每千克蛙体重用量30毫克,每天一次,连喂4~5天。 (3)灌服盐糖青霉素液(盐糖青霉素药剂的配法为:蒸馏水或凉开水250毫升、精制食盐3克、口服葡萄糖6克,青霉素100万国际单位),每只病蛙2毫升,每天一次,连续3~5天。 (4)选用以下方法对病蛙进行浸浴:3%~5%的盐水浸浴20~30分钟;浓度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病蛙5~10分钟,然后注射庆大霉素(4万单位)2~4毫升,次日再重复治疗一次;20%磺胺脒溶液中浸浴24小时;在含有4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药液的100毫升生理盐水中浸浴3~5分钟;用盐糖青霉素液浸浴,每天一次,每次3~5分钟,连续3~5天。 (5)颌下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合剂,并口灌增效磺胺片(口灌方法是把药片先塞入小杂鱼口内,再把小杂鱼塞入病蛙口中),每天一次,每只蛙15毫克,第1天用量加倍,6天为一疗程,连用两个疗程。 (6)从口腔注入25%葡萄糖生理盐水,2毫升/只。 二、肠胃炎 [病原] 主要病原是肠型点状气单胞菌(A.punctata f.intestinalis),也有人认为本病由嗜水性单胞菌感染或可能是气单胞菌和链球菌联合感染引起。诱发本病的原因有: (1)未按照“四定”投饵法投饵。长期投喂单一饵料或营养不完全的饲料,导致蝌蚪或成幼蛙营养不良,体质衰弱,胃肠功能紊乱。 (2)管理不善,不注意水质清洁,水质过肥,排污换水时不注意水的温差,或夏季高温季节不重视防暑降温等。 [流行病学] 本病从蝌蚪到成蛙均有危害,但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蝌蚪;5~9月是主要发病季节,具有发病快、危害较大、传染性强、死亡率较高等特点,并常与“红腿病”并发。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病蛙栖息不定,四处窜动,喜欢钻入泥里、草丛、角落、池边。后期四肢无力,伏于池边或岸上,瘫软无力,不怕惊扰,捕捉时或缩头拱背,或伸腿闭眼;有时会在水中不停地打转,有时会突然大叫,半沉半浮死于水中。解剖可见肝、脾、肾充血,肠胃内壁充血发炎,肠内少食或无食,有较多红黄色黏液,大肠内粪便常有黏液包围,肛门周围红肿。 患病蝌蚪腹部略带红色,膨胀,活动减缓,常浮于水面,不摄食,发病1~2天后即死亡。 [诊断要点] 通过症状予以判断:如蛙体色暗淡,伏于食台附近,弓背,且解剖发现胃肠黏膜充血,而其余内脏器官无病变者可初步诊断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保证饲料质量,不投变质、发霉或营养成分不全、适口性差的饲料;防止饵料单一,提倡饲料多元化,少投干粉饲料;在饵料中添加一些中草药,如大蒜、生姜、黄连等。 (2)注意水质清洁,定期排污换水,保持水质的“嫩、活、爽”。 (3)注意降温防暑,在养蛙池中种养水生植物。 (4)每半月用食母生等助消化治胃肠药物添加于饲料中投喂一次。 (5)每隔半月用浓度1~2毫克/升漂白粉或3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 2.治疗 (1)用浓度0.3~0.5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2次。 (2)发现有患病蝌蚪时,立即减少投喂量,同时用0.05%~0.1%食盐溶液浸浴蝌蚪15~30分钟。 (3)每千克饵料添加增效磺胺脒1克,酵母片2克,或氟哌酸1克,连续投喂3天;或每千克蛙体重用磺胺类药物0.2克拌饲投喂,连续6天,第2~6天用量减半;或在每千克饲料拌入20~30片土霉素或黄连素投喂,连续3~5天。 (4)每只病蛙用含青霉素2万国际单位、链霉素0.5万单位的药水0.2~0.4毫升灌喂;或每只病蛙每次用半片胃散片或酵母片灌喂,每天2次,连喂3~4天。 三、脑膜炎黄杆菌病 [病原] 本病主要病原菌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28℃、24小时平板培养后,其菌落微隆起,略呈乳黄色,半透明,边缘光滑整齐,圆形,直径约为1.5~2.0毫米。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具荚膜,大小为0.4微米×2微米。该菌适宜生长温度为5~30℃,pH为6.5~10.2,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最适pH为7.8~8.3,37℃以上不发育。在含0.1%~1.0%氯化钠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不含氯化钠的培养基上则不发育。该菌对红霉素、利复平、萘啶酸、麦迪霉素和林可霉素高度敏感,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卡那霉素等则表现为抗药性。 [流行病学] 本病于1993年在上海首次发现以来,全国各养蛙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1994—1996年在杭州、嘉定、湖州地区大面积流行。主要发生于5~9月,水温20℃以上时。本病主要危害100克以上的成蛙,具有病程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病程与水温呈明显的正相关,水温高时从发病到死亡只需2~3天,低时则要15天以上。本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蛙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个别病蛙有类似神经性疾病症状,在水中打转。肛门红肿,有腹水,眼球外突、充血,以至双目失明,故有人又称本病为“瞎眼病”。患病蝌蚪常见后腹部有明显出血点和血斑,腹部膨胀,严重者在水中仰泳或螺旋状挣扎游动,不久便死亡。解剖可见肝脏发黑、肿大、脾脏缩小、脂肪层变薄,脊椎两侧有出血点和血斑,肠道也有充血现象。 患病牛蛙可见全身发黑,厌食懒动,脖子歪斜朝向一边(俗称“歪脖子病”),身体失去平衡,常伏于陆地阴湿处;在水中游动时腹部朝上并打转,直至死亡。解剖可见病蛙的肝、肾、肠等器官均有明显的充血现象。 [诊断要点] 1.本病诊断时应注意与胃肠炎、红腿病相区别。病蛙头部歪斜,眼球外突,双目失明,身体失去平衡,浮于水面打转等是本病明显的特征。此外,脾脏缩小,脊椎两侧有出血点和血斑等症状也是重要的解剖特征。 2.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 (1)杜绝从疫区引种,加强对引进种苗的检疫。 (2)种苗入池前用浓度20~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浴15~20分钟,或用浓度50毫克/升的碘伏浸浴5~10小时。 (3)定期用浓度0.3毫克/升的三氯异氰尿酸对水体进行消毒,食台及陆地用浓度10毫克/升的三氯异氰尿酸喷雾消毒;或用浓度50~10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3天。 (4)病蛙要深埋或烧毁,不能乱扔。 (5)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投喂,用量为每千克蛙体重200毫克,连喂7天,第2天起减半。 2.治疗 (1)用0.01%的红霉素溶液浸浴病蛙,每次10分钟,每天3次,连续3天。 (2)用浓度0.3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续3天;或用浓度0.3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用2次。 (3)每千克蛙用红霉素50毫克或强力霉素30毫克混饲投喂,每天一次,连续5~7天;也可用磺胺噻唑或复方新诺明200毫克混饲投喂,连喂7天,第2天起减半。 (4)病蛙用红霉素注射,用量为每千克蛙0.04克,每天2次,连续3天。 四、链球菌病 [病原] 病原为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的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双球菌,它可在普通营养平板及绵羊血平板上生长,但适宜于血平板置于蜡烛缸内生长,培养温度为37℃。其菌落特征为:细小、光滑、圆形、湿润。蛙池长期不清理消毒,水质条件恶劣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 [流行病学] 本病在高温持续的夏秋季较易发生,发病季节一般为5~9月,7~8月是发病高峰期,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本病曾在安徽宣城地区广德县邱村、旌德县兴隆、泾县蔡村以及宣州市南湖等地蛙养殖区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发病水温在25℃以上,温度越高,温差越大,密度越大,发病率就越高。本病还具有暴发性和传染性,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发病率为30%~60%,死亡率为60%~90%,高者可达100%。本病对美国青蛙危害较为严重,除蝌蚪外,各种规格的蛙均可被感染,尤以100克以上的成蛙为甚。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蛙腹膨大,口腔常有黏液流出,舌头有血丝,并常将舌头露出口腔之外;精神不振,失去食欲,大多集中于岸边阴湿的草丛中死亡。主要解剖特征是肝、胃、肠严重病变,有充血型和失血型两种。充血型心脏有暗红或紫黑色凝血块,有的心肌上有出血点;肺出血,腹腔内有血水,肝脏充血呈暗红色、肿大;胃空,无内容物;肠壁薄而充血,肠内有红色或黑色黏液;失血型的心脏、肝脏呈灰白色或花斑样,胃、肠道白色无炎症,也有的为紫色、充血,胆汁浓、呈墨绿色;大多数病蛙的前肠缩入胃中,呈结套状(图7-21)。 图7-21 患链球菌病蛙内脏(仿杨先乐,2001) [诊断要点] 1.初诊 发病过程中基本无停食期,出现症状后很快死亡,呈暴发性;病蛙瘫软,肌肉无弹性,口腔时有出血及舌头外吐现象;解剖观察肠呈白色,肝脏充血或失血,肠套结明显。 2.确诊 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 [防治措施] 1.预防 (1)不从病区引种,避免将病原体引入。 (2)放养前15天,彻底清除蛙池淤泥,尤其是老池。 (3)种苗下池前用浓度20~3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浴15~20分钟;或用浓度50毫克/升PVP-I浸浴5~10分钟。 (4)用浓度2毫克/升强氯精或200~300毫克/升生石灰相间全池泼洒进行消毒,每15~20天一次。 (5)不喂变质、发霉,且营养成分单一的饲料,干鱼虾、蚕蛹等也不宜长期投喂。 (6)蛙池的进排水系统要相对独立,相邻的养蛙场之间进排水不能串换,以防交叉感染,病蛙应及时作隔离,死蛙要深埋或烧毁处理。当同一区域内的养殖场发生本病时,要少换水,可用净水剂调节水质,必须换水时,应将水注入专用蓄水池中,用浓度0.5毫克/升强氯精消毒24小时再引入蛙池中。 (7)发病季节蛙池水深保持在0.8~1米以上,防止高温及暴雨引起水温剧变,同时定期泼洒沸石粉和光合细菌,每15天一次。 2.治疗 水体消毒与内服药物同时进行,治疗期间尽量少换水,可成功地控制蛙链球菌病。 (1)用浓度0.3毫克/升强氯精泼洒,每天一次,连续2天。 (2)食台、蛙池沿岸、四周陆地、围网等用浓度10毫克/升强氯精喷雾消毒。 (3)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用量为每只2万国际单位。 (4)每千克蛙用红霉素5000单位,或蛙肝宁、蛙病宁3号各0.5克,或强力霉素30毫克混饲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五、烂皮病 [病原] 导致本病病因有以下方面: 1.养殖密度过高,饵料不充足,蛙类相互咬伤,引起细菌及真菌的继发感染,进而导致皮肤发炎溃烂。 2.牛蛙的烂皮病病原为乙酸钙不动杆菌,中国林蛙烂皮病病原是坏死杆菌(necrobacillosis sp.,该菌也有人叫棱性菌,但一般较少用)。 3.投喂的饲料单一,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D也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幼蛙和成蛙阶段,尤其是刚完成变态后的幼蛙和单纯以蚕蛹为饵料养殖的蛙。主要流行于夏、秋两季,尤以8~10月为甚。本病具有发病快、病期长等特点,死亡率为30%~70%,幼蛙可高达90%以上。且常与红腿病并发。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病蛙头、背、四肢失去光泽,眼睛瞳孔出现粒状突起,先为黑色,后逐渐变白,以后日趋严重,直至眼球为一层白色脂膜所覆盖;表皮出现白花纹,腐烂脱落,3~4天后出现白色内皮,7天左右内皮脱落露出红色肌肉。整个头部、背部体表形成红、白、褐色相间的病灶。病症较轻的蛙尚能少量进食,病情严重时,由于背部和四肢的溃烂病灶使得病蛙不食不动,潜居阴暗处,并常用指端搔患处,导致出血和进一步感染。一般4~15天内死亡,长者可达30天以上。与红腿病并发时,病蛙常群集于池子的一角,蜷缩不动,不肯下水。 [诊断要点] 蛙眼上方背部皮肤表皮脱落,呈现白斑状,可判定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越冬前后,多投喂动物性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鲜活饵料,也适当投喂一些植物性的饲料(如莴苣叶)等,保持蛙的营养摄入平衡。 (2)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A和D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如钙、磷、碘等;或每4~5天至少喂1次动物内脏,如猪、牛肝等,同时,结合投喂抗生素药物灭菌消炎。 (3)改善养殖环境,并对养殖场作定期药物消毒,每7~10天用浓度1~2毫克/升漂白粉或0.3~0.5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1次;每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 (4)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当年幼蛙密度300~400只/米2,成蛙150~200只/米2。 2.治疗 (1)发现病蛙及时隔离饲养。 (2)用浓度1.5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对养殖区消毒,每周一次,用维生素A营养粉按1%~2%拌入饵料中饲喂5天。 (3)用脱脂棉蘸浓度1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涂擦患处,每天2次,连续3天。 (4)饵料中按0.1%量加拌土霉素投喂,连续3天。 (5)用含维生素A较高的动物内脏拌磺胺消炎片粉末投喂,另加鱼肝油丸1粒,连续3~4天;或投喂鲜鱼肝以补充维生素A、D,用量为每只蛙1克,2天一次,连续7天。 (6)患病蝌蚪用3%食盐水浸浴10~15分钟,每天2次,连续3~5天;患病的成、幼蛙用5%食盐水清洗患部,或用含4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的生理盐水浸洗5分钟,或用盐2.5克,葡萄糖6.25克,青霉素100万国际单位,加蒸馏水250毫升制成清洗药液清洗患部,每天2次,或按每只蛙每天2毫升灌服。 [诊疗注意事项] 水体中消毒用药量偏高时,蛙会跳出水面呆在陆地上,此时应将蛙赶入水中,反复几次后才能起到消毒蛙体的作用,但也要避免过度惊动蛙。 六、腹水病 [病原] 本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水质恶化、放养密度过高时较易发生本病。 [流行病学] 主要危害对象为蝌蚪,尤其是越冬后的上年秋季蝌蚪发病率较高。本病多发于春夏季(5~9月),水温20℃以上时。本病有很强的传染性,蝌蚪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为3~5天,个别池在一周内蝌蚪全部病死。据1996年春,海盐、湖州等地调查本病发病率可达70%,死亡率一般在30%~70%,高者可达100%。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蝌蚪腹部膨胀,严重腹水。解剖可见肠内充气,后肠近肛门处时有结节状阻塞物,肝、胆等无明显变化。蝌蚪活动能力明显减弱,食量减少。患病蛙发病后,懒动厌食,四肢乏力,体表无明显病灶,但腹部膨胀,解剖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积水,腹水呈淡黄色或红色,肠胃均发红、充血,部分病蛙有肝肿大现象。 [诊断要点] 1.目检 病蛙腹部膨大,剪开后,有大量腹水流出,肠胃有明显炎症者。 2.病原培养 对肝等组织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可分离到大量嗜水气单胞菌。 [防治措施] 1.预防 (1)不从发病地区引进蝌蚪,蝌蚪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消毒。 (2)合理控制蝌蚪的放养密度,及时换水,使水质保持清新。 (3)饲料用1%的PVP-I浸浴后投喂,并保证饲料多样、适口和新鲜。 2.治疗 (1)发病后,对池水用浓度1~2毫克/升PVP-I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拌入先锋霉素或PVP-I投喂。 (2)按每千克蛙体重用氟哌酸50毫克混饲投喂,连用3天。 七、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 从患病牛蛙肌肉、肝、肾、血液和腹水中分离到8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野生型迟钝爱德华氏菌。该菌的主要特性为杆状、革兰氏阴性、周生鞭毛、兼性厌氧。接触酶、甲基红试验和硝酸盐还原均为阳性。在三糖铁琼脂上产硫化氢。氧化酶、丙二酸盐利用、VP试验、明胶液化、尿素酶、苯丙氨酸脱氨酶为阴性。养殖中环境急剧变化,应激反应过大时易诱发本病。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变态后的幼蛙和成蛙。流行季节不明显,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于秋季。发病率在5%左右,但死亡率可高达100%。本病一般出现外部症状15~20天后才会发生死亡。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蛙体发黑、体瘦,四肢无力,全身肿胀,腹部膨大,下眼睑由透明转变为乳白色,且不能上翻覆盖眼球;躯体或四肢有时可见充血或点状出血或炎症反应。解剖可见肝、肾肿大、充血或出血性坏死,肝脏一般肿大呈黄色,肠道发炎,腹腔有较多腹水。肝、肾、心脏等实质器官细胞变性、坏死以及呈渗出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变化。 [诊断要点] 病蛙腹水多,皮肤有充血或点状出血症状,肝、肾充血肿大可初步判断为本病。确诊要对病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确定其病原菌为野生型迟钝爱德华氏菌。 [防治措施] 1.预防 (1)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蛙过度的刺激,尤其是要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2)用浓度0.3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和30~50毫克/升生石灰间隔全池泼洒消毒,一周一次。 2.治疗 (1)用浓度0.3~0.5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泼洒,连续2次。 (2)在饲料中拌入甲砜霉素,每千克蛙体重每天用量30~50毫克,连用5~7天。 (3)用浓度0.3~0.5毫克/升强力杀菌消毒剂全池泼洒,同时喂服康宝,每100千克蛙体重用康宝10~15克拌饲投喂,连喂5~6天。 八、温和气单胞菌病 [病原] 本病病原是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水质较差,气温变化过大时易发生本病。 [流行病学]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尤以华东、华中流行为甚。本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1998年秋季,浙江湖州近万亩蛙池约70%发病,死亡率为40%~70%,最高达100%。本病从蝌蚪到成蛙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均有发生,但主要危害蝌蚪,尤以蝌蚪后肢芽形成期、临近变态或正在变态时最易感染。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蝌蚪腹水明显,腹部斑点状出血;眼球突出,眼眶时有充血,表面覆盖一层红色黏膜,轻压则红膜脱落;表皮溃烂、充血。解剖可见大量腹水,肠充血,严重时呈紫红色,肝呈紫红色或土黄色,胆汁呈淡绿色。发病蝌蚪濒死前在水面打转,数分钟后下沉死亡。 病蛙皮肤表面出现白色或红色的点状溃斑,肤色暗淡,腹部轻度膨胀,口鼻常吐血丝,严重者排泄物中有血丝,厌食。解剖可见少量腹水,常呈淡红色,肝呈紫红色,肿大、充血,或有呈花斑状点状出血,有的失血而呈灰白色;肺囊充血或失血,肠胃严重充血,伴有血红色化脓样物,有时肠失血呈白色;脂肪体呈淡红色,严重时有显著的点状充血。蛙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很短,仅几小时,摄食量显著下降是发病的前兆(图7-22)。 图7-22 患温和气单胞菌病蛙病变内脏(仿杨先乐,2001) [诊断要点] 1.目检体表无异状,解剖后可见蛙的脂肪体充血呈淡红色,典型病症时,脂肪体上有显著紫红色出血斑点,肝、胃、肠等组织器官充血或失血。 2.从肝、脾、肺等组织中可分离到较多且菌落较纯的温和气单胞菌。 [防治措施] 1.预防 (1)注意池水和饲料卫生。 (2)在夏秋之际,气温由高转低时,可将池水加深以缓和水温昼夜的急剧变化。 (3)尽量做到少换水或不换水,必须换水时,换水量不应超过1/3。 (4)用浓度0.3毫克/升的三氯异氰尿酸或浓度0.2毫克/升富氯对水体消毒,每周一次。 (5)发病季节每千克体重每天用硫酸新霉素20毫克混饲投喂。 2.治疗 (1)每千克体重每天用硫酸新霉素40毫克混饲投喂,每天2次,连续5天。 (2)每千克体重每天用硫酸新霉素50毫克药浴,每天一次,连续5天。 (3)用浓度0.3毫克/升的三氯异氰尿酸或浓度0.2毫克/升富氯全池泼洒,连续3天,同时每天每千克蛙体重用甲砜霉素30毫克、金霉素50毫克混饲投喂,连用5~6天。 (4)对患病蝌蚪按2万只蝌蚪用100万单位的链霉素药液浸浴30分钟。 九、车轮虫病 [病原] 病原为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单细胞动物车轮虫(Trichodina spp.),该虫呈圆盘状,在圆盘周围均匀分布有整齐的纤毛,中央有一个明显的圆形齿杯,似车轮状。当放养密度过高、饵料供应不足、水质恶化时极易导致本病发生。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蝌蚪,发病时间一般在春季,每年的4~6月(棘胸蛙5~8月)春夏之交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水温20~25℃。发病率为10%~30%,若发病后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蝌蚪大批死亡,甚至全池覆灭。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车轮虫寄生在蝌蚪体表和鳃上,以纤毛摆动在蝌蚪体表滑行,以胞口吞噬蝌蚪组织细胞和血细胞为营养,并刺激其分泌黏液。车轮虫寄生后肉眼可见体表和鳃出现青灰色斑点,尾部黏膜发白,并深入组织;严重时尾部被腐蚀,发白,鳃丝颜色变淡,黏液增多,蝌蚪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游动缓慢,离群或浮于水面喘息,最后漂浮于水面窒息而死亡。 [诊断要点] 1.将患病蝌蚪捞出,置于盛有清水的白瓷盘中,观察尾部见有蚀斑或鳍膜发白者可初步诊断为本病。 2.剪下一小段鳃或尾鳍置显微镜下观察,见大量车轮虫时可确诊(图7-23)。 图7-23 寄生于蛙蝌蚪的车轮虫(仿杨先乐,2001) [防治措施] 1.预防 (1)放养前用生石灰清池消毒,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条件许可时,尽量稀养并及时分养。 (2)4~6月水温20~25℃时,要预防本病发生,做到定时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3)蝌蚪入池前用浓度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浴30分钟。 (4)饲养过程中定期用浓度1.0毫克/升硫酸铜消毒。 2.治疗 (1)每平方米水面用切碎的韭菜0.4克,与黄豆混合磨浆,均匀泼洒,连续进行1~2次,可控制发病蝌蚪不至于病情恶化死亡;或用浓度1.0~1.5毫克/升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全剂全池泼洒,24小时换水后,再用1.0毫克/升浓度泼洒一次。 (2)用2%的食盐浸浴蝌蚪1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5天,同时用0.5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3天。 [诊疗注意事项] 蝌蚪对福尔马林敏感,在防治蝌蚪的车轮虫病时,应避免使用福尔马林。 十、纤毛虫病 [病原] 病原为舌杯虫(Apiosoma spp.)及其他纤毛虫(如斜管虫、杯体虫等),本病由于放养密度过高,管理不善,水质恶化而引起。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蝌蚪,以4厘米以下的蝌蚪为多。发病季节一般在春季,每年4~6月春夏之交为发病高峰期,水温20~25℃时,可形成暴发。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蝌蚪游动缓慢,浮于水面,体表及尾部长满毛状物,形似水霉,严重时蝌蚪尾部被腐蚀,最后停食而亡。镜检可见舌杯虫口部一张一合。 [诊断要点] 将患病蝌蚪捞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白瓷盘中,观察尾部可见蚀斑或黏膜发白,同时剪下一小段尾鳍或毛状物置显微镜下观察,见有大量舌杯虫等纤毛虫,即可诊断。 [防治措施] 1.预防 同车轮虫病。 2.治疗 用浓度1.0~1.5毫克/升硫酸铜加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24小时换水后,再用1.0毫克/升浓度泼洒一次。 [诊疗注意事项] 在防治蝌蚪纤毛虫病时,应避免使用福尔马林。 十一、锚头鳋病 [病原] 病原为锚头鳋。虫体头部钻进蝌蚪肌肉组织内,吸取蝌蚪的营养,虫体其他部分则留在蝌蚪体外,长出头角,虫体拉长,体节融合成筒状;雌性成虫营永久性寄生生活,在繁殖季节,虫体后端常挂有1对卵囊。 [流行病学] 全国各地养蛙地区均有发生,尤以广东、广西、福建为严重。危害对象为蝌蚪,流行季节为春夏季,发病后影响蝌蚪正常生长,以至不能变态,且会引起死亡。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蝌蚪体表寄生处充血、发炎、肿胀。被寄生的蝌蚪绕池边游动,时而缓慢,时而急躁。锚头鳋寄生较多时,蝌蚪显得十分焦躁不安。肉眼可见蝌蚪体表,尤其是尾部、肛门附近有寄生的虫体,尾部、肛门交界处的肌肉组织发炎红肿,甚至溃烂,导致蝌蚪生长停滞、消瘦,严重时死亡。若蝌蚪有3~4个或更多锚头鳋寄生时,则会很快死亡。 [诊断要点] 将蝌蚪捞出,检查体表,若见附着的锚头鳋虫体则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 定期换水,保持良好水质,流行季节用浓度0.5~1.0毫克/升晶体敌百虫泼洒。 2.治疗 (1)用浓度10~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患病蝌蚪10~2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治疗2~3天。 (2)2.5%氰戊菊酯泼洒,用量为0.05毫克/升,隔天1次,连续2次;或用浓度1.0毫克/升敌百虫泼洒,每周1次,连续2~3次。 (3)用鲜松树叶汁全池泼洒。 [诊疗注意事项] 用高锰酸钾浸浴蝌蚪时,蝌蚪会浮头,可在浸浴后用清水洗去蝌蚪鳃上少量被高锰酸钾氧化的黏液。 (杨先乐 王民权) 第四节 大鲵疾病 一、疖疮病 [病原] 病原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Aeromonas punctata f.furunculus)。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0.8~2.1微米×0.35~1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阴性;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直径2~3毫米,灰白色,半透明;最适生长温度25~30℃,能分解脂肪酸而显现红色菌苔。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幼鲵,危害不甚严重,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初期,鲵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形似脓疮,用手触摸,有浮肿的感觉。病情严重时,肌肉组织呈现出血,渗出体液,继而坏死、形成溃疡。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发炎。 [诊断要点] 当疖疮部位尚未溃烂,切开疖疮,明显可见肌肉溃疡或脓血状的液体。涂片检查时,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量的细菌和血细胞。 [防治措施] 1.预防 (1)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切忌使鲵体受伤。 (2)用1%的聚维酮碘对受伤大鲵药浴30分钟,防止细菌感染。 2.治疗 (1)每千克大鲵每天用增效磺胺200毫克拌饵投喂,连用5~6天。 (2)每千克大鲵每天用土霉素和金霉素60毫克拌饵投喂,连用10天。 (3)每千克大鲵每天肌肉注射畜用金霉素针剂0.5毫升,连用7天。 二、赤皮病 [病原] 本病病原是I-型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Migula,1895)。属于假单胞菌科,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0.7~0.75微米×0.4~0.45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有运动力,极端1~3根鞭毛,无芽孢,染色均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直径1~1.5毫米,微凸,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20小时左右开始产生绿色或黄绿色的色素,弥漫培养基。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较广,流行季节不明显,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幼鲵和成鲵。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特别是腹部比较明显,部分尾部腐烂。解剖可见腹水增多,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肠组织糜烂、溃疡,各器官出血性坏死。病鲵光学病理检查可见组织细胞肿胀、颗粒变形、玻璃样变和坏死崩解,大量红细胞变形、碎裂溶解,呈溶血性贫血,血液中白细胞极少,无白细胞浸润现象。 [诊断要点] 将病灶切除一块在显微镜下观察,见有类似菌者可初步判定。 [防治措施] 1.预防 (1)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切忌使鲵体受伤。 (2)放养时,用浓度为0.5~0.8毫克/升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浸浴大鲵15分钟。 2.治疗 (1)患病大鲵,体表用四环素软膏涂抹,同时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每千克大鲵每天药量为15毫克,连续用药7天。 (2)每千克大鲵每天用增效磺胺50毫克拌饵投喂,并按每千克体重肌注0.3毫升卡那霉素,连续5天,同时用浓度为2~5毫克/升的五倍子全池泼洒。 三、打印病 [病原] 病原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菌体短杆状,大小为0.6~0.7微米×0.7~1.7微米;中轴直形,两侧弧形,两端圆形;多数两个相连,少数单个存在;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无芽孢,革兰氏阴性。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在pH3~11范围内均能生长。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范围广,全年均可能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常见。主要危害大鲵幼体、成体及亲体。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灶主要发生在大鲵躯干后部,其次是腹部,也有的全身出现病灶。初期症状是皮肤先出现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有的似脓疱状,随后表皮腐烂,随着病情发展,肌肉腐烂、穿孔,露出骨骼和内脏,直至病鲵死亡。 [诊断要点] 病灶组织切片观察,见表皮的上皮细胞被破坏者可初步判断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在发病季节全池泼洒宝碘或二氯异氰尿酸钠,使池水成1.2毫克/升或0.5毫克/升浓度。 2.治疗 (1)用1%聚维酮碘浸泡病鲵15分钟,同时用0.5毫克/升的强氯精全池泼洒。 (2)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金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各1~3毫克,连续10天。 (3)用0.5毫克/升蟾酥、大黄浸浴病鲵15分钟,同时用1.2毫克/升的五倍子全池泼洒,连续7天。 四、肠胃炎 [病原] 初步认为本病病原体是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0.4~0.5微米×1~1.3微米;多数为两个相连,也有单个的;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无芽孢、革兰氏阴性。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在1~2天后产生褐色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对弧菌抑制剂(0/129)不敏感,在R-S选择和鉴别培养基上菌落呈黄色。该菌在pH6~12中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60℃时半小时内死亡。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季节为4~9月,主要危害大鲵幼体和成体,死亡率可达50%~90%。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鲵离群独游水面,行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腹腔,可见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胃、肠无食。 [诊断要点] 从病鲵的肝、肾、血中若能分离出病原菌即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1)彻底清池消毒,保持水质清洁,杜绝病原菌繁殖孳生。 (2)放养时,用浓度0.6毫克/升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或1毫克/升漂白粉浸泡15分钟后放入池内饲养。 (3)流行季节全池泼洒宝碘或二氯异氰尿酸钠,使池水成1.2毫克/升或0.5毫克/升的浓度,每15天进行一次。 2.治疗 (1)每千克大鲵每天用氟哌酸30毫克拌饵投喂,连用5~8天。 (2)用浓度为0.3毫克/升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 五、水霉病 [病原] 寄生于大鲵的水霉有近20种,主要有寄生水霉、多子水霉、同丝水霉(S.monoica)、异丝水霉、澳大利亚水霉、两性绵霉(Achlya bisexalis)、尾细囊霉(Leptolegia caudata)等。水霉菌由内菌丝和外菌丝组成,容易在受伤和病变的水生动物组织上生长和繁殖。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但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很少出现有性生殖。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5~30℃均能生长,大多数水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3~18℃,繁殖温度是10~20℃,在30℃以上只适宜某些水霉生长。 水霉菌营腐生生活,不能感染无损伤的鱼体和鱼卵。当由于操作和运输不慎使鱼或鱼卵受伤、低温造成冻伤、或因寄生虫和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水霉孢子就会乘机侵入鱼体,3~7天内形成错综分叉的菌丝体,在受伤或病灶处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花状的水霉菌丝。病灶部位逐步扩大,使鱼体消瘦终至死亡。 [流行病学] 大鲵最适生长温度恰好适宜水霉生长,一旦水质恶化或幼鲵抵抗力下降,水霉就会大肆生长,因此本病是大鲵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早春和晚冬为甚。水温15℃左右时,其发病率为1.5%。本病除了感染成鲵和幼鲵外,还是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和大鲵幼体培育早期常发生的主要疾病。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原体一般寄生于大鲵的鳃部和腹部。被感染的受精卵和病鲵,早期只看到寄生部位边缘不明显的小白点,随后逐渐见到伸出的棉絮状灰白色菌丝,长度可达3厘米,在水中呈放射状,菌丝体清晰可见。严重时整个卵黄囊和大鲵似披上一层“棉花”。由于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机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病鲵开始焦躁不安,与其他固体物发生摩擦,以后病鲵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身体消瘦而死。 [诊断要点] 病鲵的头部、躯干部、尾部等患处有灰白色絮状水霉菌丝体,菌丝在水中随水飘浮,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进行检查确诊。如果鉴定水霉的种类,则须进行人工培养,观察其藏卵器及雄器的形状、大小及着生部位等。 [防治措施] 1.预防 (1)在搬运和养殖过程中要防止大鲵受伤,如果出现伤残,可在伤口处涂抹碘酒。 (2)放养前用4%~5%盐水药浴1~3分钟。 (3)采用小网箱养殖大鲵幼体,以避免与沙粒和杂草等物相碰撞,造成体表受伤。 (4)受伤大鲵用溃疡灵软膏(或其他抗生素软膏)涂抹患处,孵化用的工具和设施应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 (5)饲养池要经常用5%~10%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0~20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6)夏季要防止大鲵被蚊虫叮咬、水蛭及鼠类侵害。 2.治疗 (1)发现伤口应立即涂抹抗生素类药物,发病后用0.04%的食盐水或苏打水浸泡。 (2)用10%高锰酸钾涂抹患处,并将大鲵在阴凉处放置1~2小时后再放入水中,2天后,若仍有水霉,应再涂抹一次。 (3)每天每千克大鲵用增效磺胺50毫克或盐酸土霉素40毫克拌饵投喂,连续7天。 (4)用浓度2毫克/升的亚甲蓝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2次。 六、球虫病 [病原] 病原为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属球虫目(Coccidia)、艾美耳球虫亚目、艾美耳球虫科、艾美耳球虫属(Eimeria)。艾美耳球虫的主要特征是发育过程中产生球形或近球形的卵囊,直径6~14微米,卵囊外面有1层厚而透明的卵囊膜;卵囊上有一个小的卵孔,卵孔上有一个盖,叫极帽,但常不易看到;成熟的卵囊内有4个孢子,每个成熟的孢子有2个孢子体,在卵囊或孢子里面,因种的不同,有时还有孢子残余体或卵囊残余体。球虫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均在同一个寄生体内进行和完成,没有中间宿主。 [流行病学] 本病是人工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情况下较难发现,一旦发现就已造成一定的危害。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鲵腹部膨大,食欲下降,行动迟缓。解剖肠道,可见肠壁形成灰白色的小结节,病灶周围的组织呈现溃烂,致使肠壁穿孔,肠道内有白色脓状液。 [诊断要点] 取病灶部位的小结节,置于显微镜下检查,若见艾美耳球虫的卵囊群集,即可确认为本病。 [防治措施] 1.预防 每100千克大鲵每天用有机碘2.8克,拌饵投喂,连续4~5天。 2.治疗 (1)有机碘拌饵投喂(同预防)。 (2)每100千克大鲵每天用乙酰甲胺0.8千克拌饵投喂,连续5~6天。 (3)每100千克大鲵每天用硫黄粉10克拌饵投喂,连续4~5天。 七、车轮虫病 [病原] 本病由缘毛目、游动亚目(Mobilina)、壶形科(Urceolarridae)、车轮虫属(Trichodina)的车轮虫(Trichodina spp.)寄生而引起。该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和口面相对而凹入的一面叫反口面;口面有一口沟,下接胞口、前腔及胞咽,口沟两侧各有一排纤毛,形成口带,直达前腔;在胞咽附近有一个伸缩泡;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反口面环生一圈较长的纤毛,叫后纤毛带,在后纤毛带的上、下各有一圈较短的纤毛,分别称上缘纤毛和纤毛,有的种类在下缘之后还有一圈透明的缘膜;反口面观最显著的构造是齿环和辐线环,齿环由许多齿体衔接而成,齿体有齿钩、锥部和齿棘组成。生殖采用纵二分裂和接合生殖。温度适宜时(22~29℃),24小时为分裂、成熟的一个周期,一般在18小时以后开始分裂,白天很少有分裂体,在旧齿环外面形成新齿环,最后旧齿环消失。接合生殖为两个个体进行小核各半交换。 [流行病学] 本病比较普遍,主要危害大鲵幼体,周年可见,但春季和初夏是主要流行季节。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车轮虫主要寄生在大鲵幼体的皮肤和鳃上,以吸取其皮肤和鳃的组织细胞为营养,从而损伤皮肤和鳃组织。病鲵幼体鳃丝肿胀充血,黏液分泌过多时,影响呼吸和生长。大量感染车轮虫的大鲵幼体,身体消瘦,生长减慢,游动迟缓,摄食不良,体表充血,重症者可造成死亡。 [诊断要点] 用显微镜检查病鲵幼体的皮肤和鳃,确认车轮虫及其数量则可作出诊断。 [防治措施] 1.预防 (1)用浓度3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8小时后换注新水。 (2)每100米2水面将2.5~3千克的楝树新鲜枝叶扎成小捆沤水,隔天翻一下,每隔7~10天换1次新鲜楝树枝叶。 2.治疗 (1)用浓度30毫克/升的冰醋酸全池泼洒。 (2)用浓度0.7毫克/升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3)每100米2用楝树新鲜枝叶5千克,煎煮后全池泼洒。 八、复口吸虫病 [病原] 本病病原体是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目前已发现寄生于大鲵体内的主要寄生虫有贵阳似牛首吸虫(Bucephalopsis kweiyangensis Chi,1950)、无棘吸虫(Liolope copnlons Cohn,1902)和东方后槽吸虫(Opisthioglyphe orientalis Rin and Wallace,1961)3种。 复口吸虫尾蚴的虫体分体部和尾部。体部前端为头部,其后为咽和两肠管,体中部有腹吸盘,其后有2对黏腺细胞;尾部分尾干和尾叉,在水中静止时,尾干弯曲。复口吸虫囊蚴呈瓜子形,大小约为0.4~0.5毫米,分前体和后体两部分。前体部除有口吸盘、腹吸盘、咽、肠管和黏附器外,在口吸盘两侧还有1对侧器管,活体还可见到全身布满发亮的颗粒状石灰质体,质体很短,内有一个排泄囊。 复口吸虫的成虫寄生在鸥鸟的肠道中,随粪便排出的卵落入水中后,孵化出毛蚴。毛蚴遇到第一中间宿主——椎实螺,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胞蚴通过无性繁殖又产生无数的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后进入第二中间宿主——大鲵,它从皮肤侵入,通过血液循环到大鲵眼水晶体,在水晶体内继续发育成后囊蚴,由于后囊蚴的长期寄生,使鱼的晶状体逐渐变混浊,呈现乳白色,因而有“白内障”之称,严重者眼角膜破裂,水晶体脱落。 [流行病学] 在我国,复口吸虫病是一种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能在同一个寄主种群中迅速传播,很快达到100%的感染率。主要流行于春、夏、秋季,在东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及四川等地均有复口吸虫的分布,以华中一些省份较为流行。本病主要危害大鲵幼体和成体,感染率稳定在95%~100%之间,可引起白内障、瞎眼,大量寄生时可造成急性死亡。在大规模的人工养殖中,复口吸虫病的暴发往往是不可预见的,如在温暖干燥的冬季后,又是干燥的春季,再加上水位降低,水流减少,以及螺数量的增加,大量易感大鲵的存在,就很有可能暴发严重的复口吸虫病,导致大鲵大量死亡,特别是在育苗和育种阶段。 [主要症状与病理变化] 复口吸虫后囊蚴在晶状体内寄生导致的典型后遗症包括:突眼、溢血、白内障、停止生长并消瘦和脊椎变形等。所有这些症状都可能导致被感染的大鲵死亡,但这与感染强度和感染时间的长短有关。慢性感染的会发生突眼、失明并逐渐消瘦,较严重的发生白内障或者晶状体被完全破坏,晶状体表面发生严重的炎症,往往导致视网膜的脱落。这些会改变大鲵的摄食和其他行为,如大鲵失去平衡能力,卧于水面或头部向上,尾部朝上,鲵体颤动,并逐渐弯曲,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 贵阳似牛首吸虫主要寄生在大鲵的胃及小肠,一尾大鲵有时会寄生数十至上百条虫体;无棘吸虫常与贵阳似牛首吸虫同时寄生于大鲵小肠内,但对大鲵的感染率较低;东方后槽吸虫常寄生在大鲵小肠内,感染率较高。上述三种寄生虫寄生数量少时,不影响大鲵生长,但寄生数量较多时,则可引起寄生部位充血、出血、发炎,严重时对大鲵的摄食和生长有一定影响。 [诊断要点] 诊断时可将病鲵晶状体上剩下的胶质放在盛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稍加摇动,凭肉眼可以观察到游离在生理盐水中蠕动着的白色鳔状虫体。 [防治措施] 1.预防 (1)控制水生植物,清理池塘中的螺,疏通水道,保持高流速的进出水,创造产生涡流的条件,这些都是养殖场基本的设计要求。 (2)野外捞取的野生杂鱼或青蛙、虾、蟹、螺等都要经过消毒后方可投喂,此外,在放养大鲵前,用茶饼消毒,杀死其中间宿主椎实螺。 (3)驱逐在鲵池上空盘旋的鸥鸟,可减少本病发生机会。 (4)用浓度0.2~0.5毫克/升的敌百虫(90%)全池泼洒,杀灭中间宿主。 2.治疗 (1)每天分别用浓度0.7毫克/升的硫酸铜和浓度0.7毫克/升的二氯化铜或醋酸铜全池泼洒,连续2天。 (2)每千克大鲵每天用二丁基氧化锡0.25克拌饵投喂,连用7天。 (3)用麝香花露水3毫克/升和8毫克/升的硫酸铜浸泡15分钟,1天3次。 (4)对于寄生肠道的吸虫,一般采用吡喹酮和硝硫氰醚等口服治疗。 (5)有报道称,可利用电栅或紫外线来杀死尾蚴或减弱尾蚴的侵袭力;还可利用食蚊鱼来吞食尾蚴;椎实螺体内大量寄生的毛腹虫也可吞食复口吸虫的孢蚴。Palmieri,Cali&Heckmann(1976)报道利用一种微孢子虫(Nosema strigeotdeae)的重寄生来防治本病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杨先乐 王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