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 lines
138 KiB
Plaintext
989 lines
138 KiB
Plaintext
|
前言
|
|||
|
一、传染性病害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
|||
|
学名
|
|||
|
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
|||
|
细菌性角斑病是西瓜大棚生产前期及大田生产中、后期常见的病害,也是西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以晚春至早秋的雨季发病较重。主要为害西瓜、甜瓜、黄瓜、节瓜、西葫芦等。
|
|||
|
症状
|
|||
|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叶、叶柄、茎蔓、卷须及果实上。在苗期子叶上呈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凹陷小斑,后扩大并呈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子叶逐渐干枯。成叶上病斑初为透明水浸状小点,随着病程的发展受到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黄褐斑,后多个病斑连在一起。潮湿时,叶背病斑处有白色菌脓。最后病斑成为浅黄色,周围有黄色晕环,干燥时病斑中央变褐色或灰白色,易干枯破裂穿孔。茎蔓、叶柄、果实受害后,初期为水浸状圆形斑,潮湿时也有菌脓溢出,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常形成开裂或溃疡。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叶片初期病斑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叶片典型病斑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后期叶片上病斑相连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叶片对光可见病斑周围透光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严重为害时叶片干枯破裂穿孔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为害嫩梢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为害幼果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病瓜表面初期的病斑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病瓜表面被害状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被害瓜初期(剖面)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病瓜剖面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为害瓜及病瓜流出的菌脓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为害瓜
|
|||
|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病瓜后期腐烂
|
|||
|
发病规律
|
|||
|
病原细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原细菌借风雨飞溅、昆虫和农事操作中人为的接触进行传播,从西瓜的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细菌侵入后,初在寄主细胞间隙中,后侵入到细胞内和维管束中,侵入果实的细菌则沿导管进入种子,造成种子带菌。温暖高湿条件下,即气温2 1~28℃,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发病;多雾、多露也有利于病害发生;多雨、低洼地及连作地块发病重。以开花、坐果期至采收期最易感病。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②大棚加强通风,降低棚室湿度。③生长期间或收获后清除病叶、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④无病瓜采种和作种子处理。播前种子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或用55℃温水浸种1~2小时,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而后催芽、播种。
|
|||
|
2.药剂防治。①灭虫。发现食叶甲虫,及时进行防治,切断病菌传播桥梁。②预防。发病前可选用33.5%喹啉铜悬浮剂1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③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0%噻菌铜600倍液,或20%叶枯唑(猛克菌)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47%春雷·氧氯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链霉·土霉素(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
|||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
|||
|
学名
|
|||
|
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Schaad)Willems et al.
|
|||
|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又称西瓜果腐病、西瓜水浸病、果实腐斑病等。为害甜瓜、西瓜、南瓜、黄瓜、西葫芦,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最早于1969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被发现,是近年由国外传入的毁灭性病害。
|
|||
|
症状
|
|||
|
苗期和成株均可发病,以西瓜成熟前7~10天和成熟时发病较重。西瓜感染此病后,在子叶下侧最初出现水渍状褪绿斑点,子叶张开时,病斑变为暗棕色,且沿主脉逐渐发展为黑褐色坏死斑。西瓜生产中期,叶片病斑暗棕色,略成多角形,周围有黄色晕圈,对光透明,通常沿叶脉发展,严重时多个病斑连一起。种子带菌的瓜苗在发病后 1~3周即死亡。开花后 14~21天的果实容易感染。
|
|||
|
果实染病,初在果面上出现数个深绿色至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展成大型不规则的橄榄色水浸状斑块,病斑边缘不规则,并不断扩展,7~10天内便布满除接触地面部分的整个果面。早期形成的病斑老化后表皮变褐或龟裂,常溢出黏稠、透明的琥珀色菌脓,果实很快腐烂。
|
|||
|
西瓜果斑病为害叶片形成角斑
|
|||
|
西瓜果斑病为害叶片(背面)
|
|||
|
西瓜果斑病为害叶片沿主脉逐渐发展为黑褐色坏死斑
|
|||
|
西瓜果斑病为害严重时多个病斑相连
|
|||
|
西瓜果斑病大田发病状
|
|||
|
西瓜果斑病前期薄皮瓜被害状
|
|||
|
西瓜果斑病前期病瓜
|
|||
|
西瓜果斑病前期为害状
|
|||
|
西瓜果斑病中期为害状
|
|||
|
西瓜果斑病后期为害状
|
|||
|
西瓜果斑病为害瓜剖面
|
|||
|
西瓜果斑病病瓜后期水渍状斑
|
|||
|
西瓜果斑病在高湿时病部开裂并流出菌脓
|
|||
|
西瓜果斑病病瓜(右)与健瓜(左)对比(剖面)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主要在种子和土壤表面的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病菌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26卷3期),但有争议,也有人认为是类产碱假单胞菌西瓜亚种西瓜细菌斑点假单胞菌Pseu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ubsp.citrulli Schaad et a1.。病菌在埋入土中的西瓜皮上可存活8个月,在病残体上存活2年,种子表面和种胚均可带菌,带菌种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种子萌发后病菌即侵染子叶,引起初侵染。病叶上产生的菌脓借风、雨、昆虫及灌溉水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形成多次再侵染。果实发病后在病部大量繁殖,通过雨水或灌溉水向四周扩展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病,特别是炎热季节伴有暴风雨的条件下,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传播,病害发生重。
|
|||
|
西瓜果斑病腐烂瓜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加强检疫,不用病区的种子,发现病种应在当地销毁,严禁外销。②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③种子处理。用50~54℃温水浸种20分钟,再催芽播种;或用每升含200毫克的链霉·土霉素(新植霉素)或农用链霉素药液浸种2小时后,晾干播种。④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⑤对表皮发病轻微且已成熟的西瓜,及时采收减少损失。
|
|||
|
2.药剂防治。发病重的田块或地区,在进入雨季时,掌握在发病前开始喷药预防,药剂参考细菌性角斑病。
|
|||
|
西瓜细菌性叶枯病
|
|||
|
学名
|
|||
|
Xanthomonas oampestris pv.cucurbitae(Bryan)Dye.
|
|||
|
细菌性叶枯病为近年西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可为害甜瓜、西瓜、黄瓜等瓜类作物。
|
|||
|
症状
|
|||
|
全生育期均会发生,主要侵染叶片,有时也为害茎和叶柄。叶片上初现圆形水浸状褪绿斑,叶背病斑为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的褐色病斑,周围具褪绿晕圈,以后坏死,呈黄色至黄褐色,有的很薄。病斑中央半透明,病叶背面不易见到菌脓,别于细菌性角斑病。
|
|||
|
细菌性叶枯病在叶背上造成水渍状斑点
|
|||
|
细菌性叶枯病为害叶片
|
|||
|
细菌性叶枯病病叶后期呈黄色至黄褐色
|
|||
|
细菌性叶枯病水渍状斑块
|
|||
|
细菌性叶枯病病叶
|
|||
|
细菌性叶枯病叶片严重被害状
|
|||
|
发病规律
|
|||
|
病原细菌在病株残体组织或种子内越冬,通过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质黏重,土壤偏酸;氮肥施用过多;栽培过密,株、行间郁闭,不通风透光;种子带菌、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或带菌;早春多雨或梅雨早来、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大;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或寒流早来;大棚栽培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以上情形均利于发病。
|
|||
|
防治方法
|
|||
|
①实行水旱轮作,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②选用地势高燥的田块,并深沟高畦栽培,雨停不积水;③使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残体;④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⑤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闭棚几日,利用高温灭菌;⑥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侵染地上部植株。⑦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⑧发病初期用药防治,药剂参考细菌性角斑病。
|
|||
|
西瓜病毒病
|
|||
|
症状
|
|||
|
西瓜病毒病主要表现有花叶斑驳型、蕨叶型。
|
|||
|
花叶型植株生长发育弱,顶部叶片出现深浅绿色或黄绿相间的花纹,叶面凹凸不平,叶片变小、皱缩畸形,严重时病蔓细长瘦弱,节间短缩,结果少而小,果实畸形,果面上有褪绿斑驳。
|
|||
|
蕨叶型表现为叶变狭长,叶缘反卷、皱缩扭曲。植株生长缓慢、矮化,顶端枝叶簇生,花器发育不良,严重的不能坐果。发病较晚的病株形成畸形瓜,果面凹凸不平,即使结果也容易出现畸形,瓜小,瓜瓤暗褐色。此外还有皱缩型,严重时还有小叶和鸡爪叶。
|
|||
|
病毒病种子带毒瓜苗生长点受到抑制
|
|||
|
西瓜病毒病造成叶片皱缩扭曲
|
|||
|
西瓜病毒病斑驳型症状
|
|||
|
西瓜病毒病斑驳型症状
|
|||
|
西瓜病毒病斑驳型症状
|
|||
|
西瓜病毒病花叶型症状
|
|||
|
西瓜病毒病花叶型症状
|
|||
|
西瓜病毒病蕨叶型症状
|
|||
|
西瓜病毒病蕨叶型症状
|
|||
|
西瓜病毒病为害造成叶变狭长、扭曲,顶端枝叶簇生
|
|||
|
西瓜病毒病为害造成叶缘反卷、扭曲,叶片皱缩畸形
|
|||
|
西瓜病毒病花叶型症状(参考文献4)
|
|||
|
发病规律
|
|||
|
为害西瓜病毒病的病毒种类很多,我国常见的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瓜花叶病毒WMV-2、甜瓜花叶病毒MM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带毒(MMV、CGMMV)、蚜虫传毒以及整枝、压蔓、授粉等农事操作引起接触传毒进行传播蔓延。除CGMMV外,其他类型在土壤不能传播。高温、强光照、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迁飞,也利于病毒的增殖,传毒机会增加,因此有利于病害发生。田间蚜虫盛发时,病毒病的发生为害加剧。缺肥、生长衰弱的植株易于感病。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株上选留种瓜。②瓜地尽可能与菜地、温室大棚等保持较远距离,减少蚜虫传毒机会。③种子消毒。播种前,对怀疑带毒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后,用凉水冷却;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种子经70℃恒温干热处理72小时后,再行浸种催芽播种。④育苗移栽避开发病期,生产上采取适时早播、大苗移栽或覆膜栽培,可提早西瓜的生育期。⑤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轻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坐果期进行叶面追肥,喷施微补硼力2000倍液加微补花力1000倍液,以增强植株抗病力;清除杂草和病株,减少毒源;在整枝、压蔓操作时,健株和病株分别进行,且先健株后病株,以防止接触传播。注意防旱,适时适量浇水,促使瓜苗生长快、发育健壮,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苗期发病,及早拔除病株,移栽健株。⑥控蚜防病。在田间铺银灰色膜避蚜,也可用黄色粘蚜纸粘杀蚜虫,减少传毒机率。药剂治蚜可参考瓜蚜防治。
|
|||
|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300倍液,或0.2%菇类蛋白多糖(抗毒丰)6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呱(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
|||
|
西瓜枯萎病
|
|||
|
学名
|
|||
|
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
|
|||
|
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西瓜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在世界各西瓜产区均造成较大损失。由于该病属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防治十分困难,重茬地一般发病率在30%以上,严重地块达80%以上,甚至造成绝产。此病扩展迅速,发病后如控制不及时,几天或十几天便可蔓延全田。
|
|||
|
症状
|
|||
|
西瓜枯萎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西瓜幼芽受害,在土壤中即腐败死亡,不能出苗。出苗后发病,顶端呈失水状,子叶和叶片萎垂,茎蔓基部萎缩、变褐,猝倒。成株期受害,病株生长缓慢,根系变褐,须根少。病蔓及茎基部缢缩,变褐,茎皮纵裂,常伴有琥珀色树脂状胶汁溢出,干后呈红黑色。横切病蔓,维管束呈褐色。因导管堵塞引起茎叶失水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初发病时早晚可恢复,过3~6天,萎蔫症状不再恢复,叶片干枯,最后全株死亡,叶片连在茎上不易脱落。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木质部碎裂,根部腐烂成麻丝纤维状。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到粉红色霉状物。
|
|||
|
枯萎病苗期发病,顶端呈 枯萎病茎基部缢缩失水状,茎蔓基部萎缩变褐猝倒
|
|||
|
西瓜枯萎病前期为害根颈部缢缩变褐纵裂
|
|||
|
枯萎病造成西瓜根部变褐
|
|||
|
枯萎病病根(下)与正常根(上)比较
|
|||
|
西瓜枯萎病为害根颈部造成纵裂
|
|||
|
西瓜枯萎病造成茎蔓纵裂
|
|||
|
西瓜枯萎病造成茎蔓纵裂
|
|||
|
西瓜枯萎病为害主茎,造成缢缩、变褐、纵裂
|
|||
|
枯萎病为害西瓜后使基部变褐,茎皮纵裂,常伴有树脂状胶汁溢出
|
|||
|
枯萎病造成茎基部变褐腐烂
|
|||
|
枯萎病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成黄褐色纤维状
|
|||
|
在天气潮湿时,枯萎病病部常见到粉红色霉状物
|
|||
|
天气潮湿时,枯萎病病部常见到粉红色霉状物
|
|||
|
西瓜枯萎病为害茎蔓常有琥珀色树脂状胶汁溢出,干后呈红黑色
|
|||
|
西瓜枯萎病受害茎基部维管束变褐
|
|||
|
西瓜枯萎病病秧白天叶片失水萎蔫
|
|||
|
发病规律
|
|||
|
病原菌主要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5~6年。通过带菌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虫及人为传播。带菌种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从寄主根部伤口或根毛的顶端细胞间侵入,带菌种子萌发时病菌可直接侵入幼根。病菌侵入寄主后,以菌丝在寄主的根和茎部的薄壁细胞中蔓延,进入维管束后分泌毒素,在导管内积累,堵塞导管,阻碍水分运输,从而引起植株萎蔫枯死。发病的主导因素是温、湿度,温度在8~34℃均可发病,以24~32℃为最适,而苗期在16~18℃时发病最多。阴雨天多,降雨量大,雨后暴晴或时雨时晴,日照少及黏重、酸性土壤、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连作重茬,偏施、过施氮肥,磷、钾肥施用不足,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带菌有机肥等都有利病害发生。此病发病盛期为开花坐果期和幼果膨大期。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轮作换茬。一般水旱轮作周期为3~4年,与非葫芦科作物旱地轮作周期为7~8年。③采用嫁接苗。可采用瓠子瓜、葫芦等作砧木,西瓜作接穗进行嫁接。嫁接后3~5天注意保温、保湿。④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抗病力。⑤严禁大水漫灌、串灌,及时排干积水,提倡滴灌。
|
|||
|
2.药剂防治。①种子消毒。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也可用40%甲醛溶液150倍液浸种1小时,或55℃温水浸种1~2小时后催芽、播种。②床土处理。选择净土做床土,若不能确定,应先进行消毒。方法是用50%多菌灵按1∶50比例制成药土撒施床面,每米2撒100克,平整后播种。③预防。移栽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土壤喷雾处理,或用40%超微多菌灵、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以每667米22~2.5千克与50目细土拌匀后,定植时施入定植穴内,也可在移栽后用多菌灵500倍液或20%噻菌铜600倍液浇根;在西瓜苗期、团棵期、始花期用20%噻菌铜或50%多菌灵(统旺)500~600倍液分别灌根1次,每株次200毫升。④发病初期防治。对初发病株,以根际为中心,挖8~10厘米深宽的圆坑(勿伤根部表皮),使根头和根颈部裸露,随即灌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加微补促根增甜液1500倍液,每株次灌药液200~250毫升,3~5天后再灌1次。
|
|||
|
西瓜炭疽病
|
|||
|
学名
|
|||
|
Glomerella cingulata var.orbicularis
|
|||
|
炭疽病是西瓜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也是西瓜运输中和贮藏期的重要病害,在西瓜的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中、后期发病较重。在多阴雨天气和南方多水地区发生尤重。
|
|||
|
症状
|
|||
|
西瓜叶、蔓、果均可发病。成株期叶部病斑初为圆形淡黄色水渍状小斑,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和小黑点,病斑易穿孔,外围常有黄色晕圈,病斑上的小黑点和同心轮纹都没有蔓枯病明显,病斑颜色较均匀。叶柄和蔓上病斑梭形或长椭圆形,初为水浸状,黄褐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果实受害,初为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长橘红色黏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连片,西瓜腐烂。
|
|||
|
西瓜炭疽病叶片前期病斑
|
|||
|
西瓜炭疽病叶片典型病斑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叶片
|
|||
|
西瓜炭疽病严重为害茎叶
|
|||
|
西瓜炭疽病大田发病为害状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茎(前期)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茎(后期)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瓜蒂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叶主脉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幼果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幼果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瓜(前期)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瓜严重时多个病斑相连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瓜(后期)
|
|||
|
西瓜炭疽病严重为害瓜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瓜,病部长出橘红色黏状物
|
|||
|
西瓜炭疽病为害果剖面
|
|||
|
发病规律
|
|||
|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无性世代为半知菌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病菌主要以菌丝和拟菌核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附着在种子表面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也可越冬,病菌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在适宜条件下,病菌随雨水或灌溉水的冲溅传播,直接从寄主表皮侵入,近地面的叶片首先发病。幼苗期易受侵染发病。植株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以相对湿度95%和温度24℃下发病最重。过多施氮肥、排水不良、棚内湿度大、通风透光差以及连作地块发病都比较严重。酸性土壤有利发病。重病田或雨后收获的西瓜在贮运过程中也发病。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轮作。与水稻、麦类、玉米、油菜等非葫芦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②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可选用抗病品种。③进行种子浸种消毒。即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冷却;或用0.1%升汞浸种1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④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增强瓜株抗病力。⑤选择沙质土,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⑥加强棚室栽培管理,降低棚内湿度。采用小水勤浇或滴灌法,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排水通风,使用长寿无滴膜,降低棚内湿度。⑦在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重病株并带出田外销毁或深埋。⑧实行地膜覆盖或果实下铺草,防止果实直接与土壤接触而受病菌侵染。
|
|||
|
2.药剂防治。保护地栽培西瓜,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施药。预防可用60%吡唑·代森联(百泰)1200倍液,或70%代森联(品润)700倍液,或20%噻菌铜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百菌清(殷实)1000倍液叶面喷雾;发病初期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世高、世佳)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噻菌铜500倍液,或43%戊唑醇(好力克)5000倍液,或25%嘧菌酯(阿米西达)1500倍液进行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注意苯醚甲环唑宜在花前、戊唑醇宜在花后使用较安全。
|
|||
|
西瓜蔓枯病
|
|||
|
学名
|
|||
|
Mycosphaerella melonis(Pass.)Chiu et Walker
|
|||
|
瓜类蔓枯病又称油秧病、根朽病,俗称“蔓割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保护地栽培的西瓜受害最重,是冬春两季日光温室大棚的主要病害。除为害西瓜外,还为害甜瓜、南瓜、黄瓜等,造成病株提早死亡而减产。
|
|||
|
症状
|
|||
|
主要危害多种瓜类的瓜蔓,同时也危害叶片和果实。茎蔓受害,早期多发生在茎基部或分叉处,产生油浸状、灰褐色的梭形或短条状病斑,以后常开裂,病部稍凹陷,其上密生小黑点。茎蔓上的病斑有时分泌乳黄色黏液,干固后成深红色颗粒状胶质物,附着在病部表面,蔓叶枯萎。明显症状为茎蔓或整株枯死,但其维管束不变色,这与枯萎病的症状明显不同。叶片受害,多从叶缘开始发病,出现直径约1~2厘米的“V”字形或圆形病斑,淡褐色至黑褐色,病叶干枯后呈星状破裂。遇连续阴雨天气时,病斑迅速遍及全叶,叶片变黑枯死。果实染病后,初为水渍状,后中央变为褐色枯死斑,呈星状开裂,内部呈木栓状干腐。
|
|||
|
西瓜蔓枯病为害幼苗
|
|||
|
西瓜蔓枯病为害叶片多个病斑相连
|
|||
|
西瓜蔓枯病为害叶片
|
|||
|
西瓜蔓枯病染病叶片后期
|
|||
|
西瓜蔓枯病大田发病状
|
|||
|
西瓜蔓枯病大田严重为害状
|
|||
|
西瓜蔓枯病为害造成茎蔓裂开
|
|||
|
西瓜蔓枯病病蔓上黄褐色树脂状胶汁溢出
|
|||
|
蔓枯病为害茎蔓产生黄色黏液
|
|||
|
蔓枯病为害造成茎蔓开裂
|
|||
|
蔓枯病为害西瓜茎基部
|
|||
|
西瓜蔓枯病为害茎
|
|||
|
西瓜蔓枯病为害茎造成病部凹陷,其上生小黑点
|
|||
|
西瓜蔓枯病后期幼果被害状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种子表皮上越冬。通过伤口、裂缝、气孔、水孔侵入寄主体内。次年春季西瓜出苗后,遇到适宜的条件,引起初次侵染,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借雨水、风和灌溉水等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导致田间病害不断扩大蔓延。该病的发生蔓延与温湿度的关系较密切。病菌在5~35℃范围内均可生长,以24~28℃为最适;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重茬地、低洼地、雨后积水、缺肥及生长衰弱的田块,发病重。在温室及塑料大棚中栽培,若过度密植,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也易发病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4年轮作。②种子消毒。方法同枯萎病。③加强管理。深沟高畦,防渍防涝。保护地栽培时要加强通风透光,减少滴水,提倡小水灌溉或滴灌,降低棚室内温湿度,保持畦面半干状态。露地栽培要防止大水漫灌,雨季应加强防涝,降低土壤水分,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④注意农事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大棚内摆蔓时不要用硬块土压蔓,大风天气闭棚,减少枝蔓损伤。及时清理枯蔓死株,摘除蔓基部感病叶片,深埋或烧毁病残体。
|
|||
|
2.药剂防治。在大棚西瓜伸蔓整枝阶段,通风和整蔓时,蔓与地面磨擦产生伤口,增加了病原菌侵染机会,若棚内湿度大,则该病发生最为严重,必须提前预防,药剂参考炭疽病。发病严重时可用43%戊唑醇(好力克)500倍液在裂藤处涂抹患处。保护地还可用百菌清等粉剂或烟剂。
|
|||
|
西瓜疫病
|
|||
|
学名
|
|||
|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
|||
|
疫病又称疫霉病,俗称死秧,各西瓜产区均有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在苗期和生长前期发生,是高温多雨季节发生的重要病害。
|
|||
|
症状
|
|||
|
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为害叶、茎及果实。苗期发病,子叶染病先呈水浸状暗绿色圆形斑,中央逐渐变成红褐色。幼苗茎基部受害,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病部缢缩,最后猝倒枯死。成株期发病,茎蔓部生水浸状暗绿色纺锤形凹陷斑,病部明显缢缩,病斑迅速扩展,天气潮湿时形成褐色软腐,患部以上叶片萎蔫青枯死亡,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初生暗绿色水浸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迅速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大型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或像开水烫过,干后为淡褐色,易破碎。果实染病,则形成暗绿色水浸状圆形凹陷斑,后迅速扩及全果,致果实腐烂,潮湿时,病斑凹陷腐烂,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
|||
|
西瓜疫病为害叶片
|
|||
|
西瓜疫病病叶褐色软腐
|
|||
|
西瓜疫病严重为害叶片
|
|||
|
西瓜疫病病叶上布满病斑
|
|||
|
西瓜疫病叶干后为淡褐色,易破碎
|
|||
|
西瓜疫病根基部缢缩致死
|
|||
|
西瓜疫病为害茎蔓造成缢缩变褐
|
|||
|
西瓜疫病为害造成根颈缢缩变褐,根系发育不良
|
|||
|
西瓜疫病为害造成茎蔓缢缩变褐
|
|||
|
西瓜疫病水渍状斑
|
|||
|
西瓜疫病水渍状斑及缢缩茎
|
|||
|
西瓜疫病前期病瓜
|
|||
|
西瓜疫病前期病瓜剖面
|
|||
|
西瓜疫病中期病瓜
|
|||
|
西瓜疫病后期病瓜腐烂长出霉状物
|
|||
|
西瓜疫病后期病瓜腐烂
|
|||
|
西瓜疫病病瓜后期
|
|||
|
西瓜疫病病瓜后期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未腐熟的粪肥中越冬。卵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5年以上,厚垣孢子可存活数月。种子也能带菌。次年,卵孢子和厚垣孢子通过雨水、灌溉水和土壤耕作传播,从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引起初侵染。发病植株上产生的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30℃,当旬平均气温为23℃时,田间瓜蔓开始发病,而相对湿度高于85%是病害流行的决定性因素。温暖多湿的条件有利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畦面高低不平,容易积水和多年连作的地块,以及浇水过多,种植过密,施氮肥过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粪肥,均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②清除菌源。清洁田园,切断越冬病菌传染源,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不用未腐熟的、带有病残体的有机肥。③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控制田间湿度。设施栽培的西瓜应采用膜下渗浇小水或滴灌,节水保温,以利降低棚室湿度。严禁大水漫灌、串灌。
|
|||
|
2.药剂防治。①种子消毒。播前,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晾干播种或催芽播种;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0~700克,拌种子100千克。②预防。发病前可用68.75%氟菌·霜霉威(银法利)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60%吡唑·代森联(百泰)1200倍液,或70%代森联(品润)700倍液灌根或喷雾。③发病初期防治。可喷洒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双炔酰菌胺(瑞凡)25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金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必要时还可用上述杀菌剂灌根,每株灌稀释好的药液0.25~0.4升,如能喷洒与灌根同时进行,防效会明显提高。
|
|||
|
西瓜猝倒病
|
|||
|
学名
|
|||
|
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
|
|||
|
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是西瓜幼苗期的常发病害,可造成大片幼苗死亡,尤其在育苗床内受害最为常见。
|
|||
|
症状
|
|||
|
种子萌芽后至幼苗未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烂芽。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暗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迅速绕茎扩展,缢缩成线状。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幼苗一拔就断。湿度大时,在病部或其周围的土壤表面生出一层棉絮状白霉,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与立枯病区别在于,立枯病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幼苗立枯而死,立而不倒。
|
|||
|
西瓜猝倒病造成幼苗枯倒
|
|||
|
猝倒病为害西瓜茎基部变褐,缢缩成线状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或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腐生性很强,并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生长出芽管侵入寄主。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侵染幼苗根颈部引起发病。病菌生长的适宜地温为15~16℃,低温高湿、土壤中含有机质多、施用未腐熟的粪肥等均有利于发病。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易诱发病害。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遇有雨、雪连阴天气或寒流侵袭,则发病较重。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选用无病的新土、塘土或稻田土育苗。做好苗床消毒。播种前将200~400毫升霜霉威(普力克)水剂,用20~25千克水稀释,均匀喷拌在1米3的营养土中,或用400~500倍液均匀喷洒在床土上。②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剂10毫升,兑水150~200毫升,用于3~4千克种子包衣。③药土盖种。用50%多菌灵0.5千克加细土100千克制成药土,播种后覆盖1厘米厚。④加强苗床管理。前期以保温为主,后期适时降温炼苗;出苗后如要浇水,应选择晴天上午8时以后进行,并经常做好通风工作,加强炼苗。
|
|||
|
2.药剂防治。幼苗发病时可喷洒或浇灌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8%甲霜·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500~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7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世耘、安克)3000倍液,或60%吡唑·代森联(百泰)1200倍液。
|
|||
|
西瓜立枯病
|
|||
|
学名
|
|||
|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
|||
|
立枯病又称“死苗病”,也是西瓜苗期常发病害之一。刚出土的幼苗和后期的大龄瓜苗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生在苗期的中、后期。
|
|||
|
症状
|
|||
|
播种后到出苗前受害,可引起烂种和烂芽;幼苗受害,根部、茎基部出现黄褐色长条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发病初期,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正常,当病斑绕茎扩展一周时,病部凹陷,茎基部干枯缢缩,病苗很快萎蔫、枯死,但病株不易倒伏,呈立枯状。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及周围土面可见蛛网状淡褐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秧苗成片死亡。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残体上越冬,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病菌通过雨水、流水、沾有带菌土壤的农具以及带菌的堆肥传播,从幼苗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7~28℃。感病生育期在幼苗期。苗床连作、棚内温度过低、湿度过高、播种过密、光照差、通风不佳、排水不良、土壤黏重、通气性差、管理粗放等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低温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严重。
|
|||
|
西瓜立枯病茎基部干枯缢缩
|
|||
|
西瓜立枯病
|
|||
|
西瓜立枯病造成幼茎凹陷(参考文献2)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合理控制苗床的温湿度,苗床湿度过大时,可撒上一层干细土吸湿;要小水、小肥轻浇;注重适时、适度通风换气;加强调查,及时拔除病苗、死苗。
|
|||
|
2.防治药剂可选25%嘧菌酯(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95%恶霉灵4000倍液喷雾或土壤处理。
|
|||
|
西瓜菌核病
|
|||
|
学名
|
|||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
|||
|
菌核病主要为害大棚西瓜,露地西瓜仅在多雨年份和个别地区发生,一般为害不重。西瓜茎蔓、叶柄、卷须、果实均可为害。
|
|||
|
症状
|
|||
|
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灰色至灰褐色湿腐状大斑,后软腐,湿度大时其上长出大量白色棉絮状菌丝,后渐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茎蔓受害,初期在主侧枝或茎部呈水渍状斑点,后为淡褐色。当病斑环绕茎扩展一周以后,受害部位以上茎蔓和叶片失水萎蔫,最后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变软,长出白色菌丝。茎髓部遭受破坏,中空腐烂或纵裂干枯。后期病蔓常枯死,呈灰白色,并产生鼠粪状黑色菌核。果实染病多在脐部,初期呈淡褐色水浸状斑点并逐渐扩大,湿度大时,病部呈软腐状,并长出青灰色棉毛状菌丝,后期菌丝密集并纠结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
|||
|
菌核病为害叶片
|
|||
|
菌核病为害茎蔓病部为褐色水渍状
|
|||
|
菌核病为害茎造成纵裂干枯,呈灰白色
|
|||
|
菌核病为害后期病蔓常枯死,呈灰白色,并有白色絮状菌丝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1年中有2个萌发时期,北方地区为4~5月和9~10月,南方地区为2~3月和11~12月。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特别是遇大风可远距离传播,也可通过地面流水传播。田间发病后,病部外表形成白色的菌丝体,通过植株间的接触进行再侵染,特别是植株中、下部衰老叶上的菌丝体,是后期病害的主要来源,发病后期在病部形成菌核越冬越夏。高温高湿、地势低洼、土壤黏重、通风透光差、排水不良、栽培过密、偏施氮肥、阴雨天气多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或水旱轮作。南方瓜区利用晚稻后茬种植西瓜。②加强栽培管理。摘除病、黄、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阴雨天要避免浇水,前期少浇水,防止浇水过量,保护地栽培注意通风排湿,减少结露,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③采用配方施肥,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植株徒长,增强抗病能力。④如发现病株,及时摘除,带出田外深埋。
|
|||
|
2.药剂防治。①土壤处理。在西瓜拉秧后进行1次深翻,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或子囊盘不能出土。②棚室施药。棚室西瓜在发病初期,用百菌清烟剂或异菌脲烟剂熏烟防治,每棚室用药0.25千克,每8~10天熏杀1次,连续熏2~3次。也可用40%嘧霉胺(施佳乐)悬浮剂1000~12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秀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③露地施药。可选用50%异菌脲(扑海因、秀安)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烟酰胺(凯泽)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以后视病情发展每隔7~10天喷1次。施药部位重点在植株基部老叶及地表。此病一般在4~5月份多发。防治用药最佳时间为开花初期或刚发现中心病株时。
|
|||
|
西瓜白粉病
|
|||
|
症状
|
|||
|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蔓和叶柄,果实受害较少。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小圆形白色粉状斑,以叶背面居多。环境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形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粉,病叶变成枯黄色而发脆,但不脱落,以后蔓延到叶柄和茎蔓甚至嫩果实上。后期白粉状物变成灰白色,上面出现散生或堆生的小黑点。白粉病侵染蔓、叶柄的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只是病斑小,霉层较少。
|
|||
|
白粉病为害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
|
|||
|
白粉病为害叶片后期病叶枯黄色
|
|||
|
发病规律
|
|||
|
此病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即单囊壳属的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和白粉菌属的Erysiphe cichoracerum DC.〕侵染所致。在我国南方,周年可种植瓜类作物,白粉病菌不存在越冬问题。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西瓜或其他瓜类作物上繁殖,并借气流、雨水传播,扩大侵染。在我国北方,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遗留于土壤表层或保护地栽培的瓜类作物上越冬。如果冬季有保护地栽培的西瓜,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白粉菌为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寄主上生活,吸收营养。病菌菌丝不侵入寄主组织,而是在寄主组织表面生长繁殖。田间湿度大,温度适宜时,白粉病容易发生流行。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但比较耐干旱,在空气相对湿度25%条件下,分生孢子也能萌发。保护地温度适宜、湿度较大、空气不流通,发病严重。栽培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施氮肥过多、浇水过多、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以及光照不足,也有利于病害发生。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②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整枝理蔓,摘除基部过密与衰老的叶片,做到通风透光、排水良好,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生长期避免施氮肥过多,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③注意田园清洁,及时摘除病叶,减少重复传播病害的机会。西瓜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
|||
|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药剂用25%乙嘧酚800~1000倍液,或4%四氟醚唑(朵麦可)1200倍液,或50%醚菌酯(翠贝)干悬浮剂3000倍液,或40%氟硅唑(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或80%硫磺(成标)600倍液喷雾。每5~7天喷1次,连喷3~4次,注意农药交替使用。保护地栽培时还可以烟熏处理,每667米2用45%百菌清烟熏剂250克进行熏蒸。傍晚开始,熏蒸一夜,第二天清晨开棚通风。在西瓜花期慎用三唑酮类药剂。
|
|||
|
西瓜根腐病
|
|||
|
学名
|
|||
|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echt.
|
|||
|
症状
|
|||
|
西瓜根腐病主要为害西瓜根和茎基部。西瓜播种后未出土即受害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瓜苗在子叶期受害,地上部分萎蔫,拔出病根可见根尖呈黄色或黄褐色腐烂,严重时蔓延至全根,致地上部枯死。移栽后植株发病,初呈水渍状,后呈浅褐至深褐色腐烂,病部不缢缩,其维管束变褐色,但不向上扩展,可与枯萎病相区别,后期病部组织破碎,仅留丝状维管束。
|
|||
|
根腐病为害根系造成黄褐色腐烂
|
|||
|
根腐病为害造成茎基部变浅褐至深褐色腐烂,但病部不缢缩
|
|||
|
发病规律
|
|||
|
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低温、高湿利其发病,连作地、低洼地、黏土地或下水头发病重。晴天、少雨,病害发展慢,为害轻;阴雨天或浇水后,病害发展快,为害重。西瓜根结线虫为害重的瓜田,西瓜根腐病为害亦较重。露地西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根腐病始发期,5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轮作。与十字花科、百合科、豆科实行3年以上轮作。②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抗病力。用微补促根增甜液浇根,促进根系发达。③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铺地膜,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苗期发病的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增强土壤通透性。
|
|||
|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异菌脲(秀安)1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灌根。
|
|||
|
瓜类霜霉病
|
|||
|
学名
|
|||
|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
|
|||
|
症状
|
|||
|
除为害西瓜外,还为害黄瓜、甜瓜等瓜类作物。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淡绿色水渍状斑点,病斑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随病害的持续发展,叶片病斑连成一片,全叶迅速呈黄褐色,病叶卷缩,易破碎,干枯死亡。在潮湿环境下,在病斑背面长有灰白色或灰黑色霉层。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和孢子囊在温室受害株上越冬。田间病残体上的卵孢子萌发后产生大型孢子囊,在适宜条件下释放出游动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不断产生孢子囊,通过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孢子囊萌发后,自寄主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湿度关系较大,特别是湿度。湿度越高,孢子囊形成越快,数量也越多。病害流行的适宜温度为20~24℃。因此,大雨或灌溉后,病菌侵入扩展很快,易造成病害发生和流行。温室和大棚通风不良,造成室内湿度过高,昼夜温差大,夜间容易结露,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与为害。
|
|||
|
霜霉病为害前期病叶正面
|
|||
|
霜霉病为害叶片病斑变黄褐色
|
|||
|
霜霉病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
|
|||
|
霜霉病病叶背面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减轻霜霉病的为害。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施足基肥,追施磷、钾肥;在生长前期适当控水,结瓜后严禁大水漫灌,并注意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整枝蔓打杈,保持株间通风良好。
|
|||
|
2.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结合摘除病叶喷药防治。药剂参考西瓜疫病。
|
|||
|
西瓜灰霉病
|
|||
|
学名
|
|||
|
Botrytis cinerea Pers.
|
|||
|
症状
|
|||
|
该病除可为害葫芦科(西瓜、甜瓜、黄瓜、南瓜、葫芦等)外,还可为害茄科、豆科、韭菜、葱等蔬菜。西瓜茎蔓、叶片、花和果实均可受害。幼苗受害,引起心叶枯死,形成烂头苗,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幼果受害,多发生在果实蒂部,初为水渍状软腐,以后变为黄褐色,病部产生灰色霉层。花瓣受害,形成水渍状软腐,病部产生灰色霉层,最后枯萎脱落。烂瓜和烂花附着在茎上,能引起茎部的腐烂,使蔓易折断,植株死亡。叶片受害,多从叶缘或叶尖侵入,产生“V”形、半圆形至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具轮纹,后变成红褐色至灰褐色,沿叶脉逐渐向内扩展,病部产生灰色霉层。空气湿度大时霉层更明显。
|
|||
|
西瓜灰霉病从叶尖侵入产生“V”形病斑
|
|||
|
西瓜灰霉病叶片病部产生灰色霉层
|
|||
|
灰霉病为害茎部引起茎部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第二年春暖后,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或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释放出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为害西瓜幼苗、花瓣和幼果,引起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不断传播,进行再侵染,造成病害的发展和蔓延。最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8~23℃,相对湿度在95%以上。高温高湿,发病重。浇水多、结露时间长,滴水多的大棚发病较重。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床土消毒。对育苗床土用70%敌克松1000倍液,每米2床面浇灌4~5千克药液消毒。②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生长前期适当控水。③及早摘除病瓜、病叶、病花。保持棚内外干净,加强通风透光。
|
|||
|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异菌脲(扑海因、秀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嘧霉胺(施佳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嘧菌环胺(和瑞)1000倍液。大棚内还可使用百菌清或扑海因烟雾剂熏烟,每棚室用药0.25千克,每8~10天熏杀1次,连续熏2~3次。
|
|||
|
西瓜绵腐病
|
|||
|
学名
|
|||
|
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
|
|||
|
症状
|
|||
|
苗期染病,引起猝倒,结瓜期主要为害果实。贴土面的西瓜先发病,病部初呈褐色水渍状,后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绵毛。后期病瓜腐烂,散发出臭味。
|
|||
|
西瓜绵腐病病瓜变褐软腐,病部长出白色绵毛(参考文献5)
|
|||
|
绵腐病病瓜剖面(参考文献5)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或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遇适宜条件,卵孢子或菌丝体上形成的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或果实上引起发病。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5℃,分生孢子形成的相对湿度为95%。通常地势低洼、土壤黏重、地下水位高、雨后积水,或浇水过多,田间湿度高等均有利于发病。结果期阴雨连绵,果实易染病。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选择地势高燥,灌排方便的地块种植。②采用地膜覆盖,高垄栽培。③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排灌,防止雨后积水。④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瓜,集中田外销毁,消灭侵染源。
|
|||
|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2.2%霜霉威(普力克)800倍液,或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液,每10天喷1次,交替使用药剂。
|
|||
|
西瓜褐腐病
|
|||
|
学名
|
|||
|
Diplodia natalensis Pole-Evans
|
|||
|
症状
|
|||
|
主要为害子叶和真叶。发病初期,叶片上初生水渍状小褐点,扩大后成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褐色软腐斑,病斑连接成大斑时,致使叶片干枯,严重时,瓜苗枯死。成熟果实发病,果面有不明显的暗褐色病变,皮下变褐。
|
|||
|
西瓜褐腐病水渍状斑块(参考文献5)
|
|||
|
西瓜褐腐病病瓜褐色软腐(参考文献5)
|
|||
|
发病规律
|
|||
|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田间草丛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释放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西瓜叶片上,病菌萌发侵入后引致初侵染和再侵染。连作地,前茬作物病菌残留量多的田块;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质黏重,土壤偏酸的田块发病重;氮肥施用过多,栽培过密,株、行间郁蔽,通风透光差的田块易发病;春雨多或梅雨来早、雨量多、高温高湿易发病,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或寒流来早易发病。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②高畦栽培,地膜覆盖,雨季加强排水。
|
|||
|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600~700倍液、72%百菌清(殷实)1000倍液,每7天喷一次,喷2~3次。
|
|||
|
西瓜叶枯病
|
|||
|
学名
|
|||
|
Alternaria cucumerina(Ell.et Ev.)Elliott.
|
|||
|
瓜类叶枯病又称褐斑病、褐点病,可侵染葫芦科7个属12种植物,如西瓜、甜瓜、南瓜、黄瓜、部瓜、香瓜、笋瓜、西葫芦、冬瓜、苦瓜、丝瓜等。
|
|||
|
症状
|
|||
|
多发生在瓜生长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叶柄、瓜蔓及果实。一般多从基部叶片首先发病,初期呈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边缘隆起呈水渍状,病健部界限明显,但轮纹不明显,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叶面病斑较大,轮纹也较明显,几个病斑汇合成大斑,致使叶片干枯。瓜蔓受害,蔓上产生褐色卵形或纺锤形小斑,其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凹陷,呈灰褐色。在高温和风害的影响下,叶片很快枯焦,使果实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易受日灼病的危害。果实受害,初见水渍状小斑,后变褐色,略凹陷,湿度较大时在病斑上出现黑色轮纹状霉层。随着病情不断发展,部分病斑呈疮痂状,严重时瓜龟裂而腐烂。
|
|||
|
叶枯病褐色小病斑
|
|||
|
叶枯病后期病斑
|
|||
|
发病规律
|
|||
|
病原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种子、土壤中的病残体及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侵染寄主,成为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致使田间病害不断蔓延。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侵染,以28~32℃最适宜。叶枯病多发生在坐瓜后及果实膨大期,如再遇到连阴雨天,相对湿度达90%以上,温度高达32~36℃时,则会导致病害大流行,使瓜叶大量枯死,严重影响产量。一般重茬地、土壤黏重、低洼积水、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性差的瓜地发病重。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禁止与葫芦科、茄科作物连作。②收获后及时翻晒土地,清洁田园,集中深埋或烧毁。③种子消毒。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2小时。④加强栽培管理。重施基肥,合理施氮、磷、钾复合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坐瓜期需水量大,可采用小水勤灌,严禁大水漫灌。
|
|||
|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药剂可参考炭疽病。
|
|||
|
西瓜根结线虫病
|
|||
|
学名
|
|||
|
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ic.et White.)Chitwood
|
|||
|
症状
|
|||
|
根结线虫病发生在根部,以侧根发病较多。在根部上产生许多根瘤状物(根结),根瘤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初为白色,后变成淡褐色。根结可以互相连结成念珠状,使一条根甚至大部分根系全变为根结,最后病根粗糙、肿大,呈不规则状,后期病根腐烂。地上部植株轻者表现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植株发黄矮小,生长不良,结瓜少而小,甚至不结瓜,植株黄化,晴天中午植株地上部分出现萎蔫枯死,此时易从地下拔出。
|
|||
|
西瓜线虫病为害状(参考文献4)
|
|||
|
发病规律
|
|||
|
根结线虫主要在土壤中生存,常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1~3年。第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侵入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结或瘤状物。在西瓜一个生长季节可完成多个世代,以2龄幼虫随农事操作、流水及自身运动等方式扩散传播,进行再侵染,造成病害的扩展和蔓延。根结线虫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雨季有利于卵孵化和侵染,土壤持水量为40%时发育最适宜。土壤疏松、通气性好和连作的地块,根结线虫病发生重。干燥或过湿的土壤均不利于它的活动。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轮作。可选择与禾本科作物或水生蔬菜进行2~3年轮作。②选用无病土育苗,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带有根结线虫病残体的粪肥必须充分发酵后才能施用。③灌水灭虫。南方稻区或水源较好的地块,于西瓜收获后或栽培前,瓜田灌水20厘米以上,以杀灭线虫。④高温灭虫。对有根结线虫的地块,在西瓜栽培前覆盖地膜使土壤温度达45℃以上,杀死土壤中线虫。
|
|||
|
2.药剂防治。在西瓜种植前,每667米2用10%克线磷颗粒剂1.5~2千克,或20%丙线磷1.5~2千克,拌在50千克干细土中,撒入田中,深耙20厘米,用塑料膜覆盖6天,再通风5天后,可播种或定植。田间发现病株后,可用1.8%阿维菌素4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52.25%毒·氯氰(农地乐)乳油1200倍液等灌根,每穴灌药液250~300毫升。
|
|||
|
二、非传染性病害
|
|||
|
封顶苗
|
|||
|
症状
|
|||
|
西瓜幼苗生长点退化,不能正常地抽生新叶,只有两片子叶,有的虽能形成一二片真叶,但没有生长点,称为封顶苗。
|
|||
|
西瓜无头封顶苗(参考文献2)
|
|||
|
西瓜无头封顶苗
|
|||
|
病因
|
|||
|
形成封顶苗的原因主要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特别是在幼苗生长期,若遇较长时间的低温,阴天较多,则幼苗根系活动减弱,植株同化作用削弱,造成营养生长衰弱,容易形成无头封顶苗。床土过硬或干燥,施肥过多,发生烧根或营养土“营养不足”,使用陈旧种子或瘪种子,均可形成无头封顶苗。
|
|||
|
防治方法
|
|||
|
选用生活力强的饱满种子;营养土严格按比例配制,且需混合均匀;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对已发生的僵化苗适当喷淋复合肥水溶液,但切忌浓度过高,否则引起烧苗;提高苗床温度,当环境条件恢复正常时,可用微补硼力2000倍液或微补果力600倍液叶面喷施。
|
|||
|
高脚苗
|
|||
|
症状
|
|||
|
在苗期容易发生,主要表现为茎秆细弱,不够粗壮,容易感染病害。
|
|||
|
高脚苗
|
|||
|
高脚苗
|
|||
|
病因
|
|||
|
苗床湿度大,通风不及时;钵体水分不足,播种后出苗不整齐,出现大苗和小苗。钵体体积小,苗子互相拥挤形成高脚苗;棚内光线不足,容易导致高脚苗和弱苗。
|
|||
|
防治方法
|
|||
|
①做营养钵时,做到营养元素合理、均匀配置;选择天晴时的中午通风,培育生长正常、根系发育好、苗龄适当的健壮苗。②出苗后,用微补果力600倍液和农药叶面喷施,防病壮苗;同时用微补促根增甜液2000倍液灌根,促进根系发达。③增加苗间距离,天晴中午,揭掉小拱棚的棚膜,增加光照。
|
|||
|
徒长
|
|||
|
症状
|
|||
|
指植株营养生长过盛而出现徒长,表现为节间伸长,叶柄和叶身变长,叶色淡绿,叶片较薄,组织柔嫩;在坐果期表现为茎粗、叶大、叶色浓绿,生长点翘起,不易坐瓜。
|
|||
|
氮肥过多造成西瓜徒长
|
|||
|
闷棚、湿度大造成西瓜徒长
|
|||
|
病因
|
|||
|
苗床或大棚温度过高,光照不足,土壤和空气湿度高;氮素肥料施用过多,促进了茎叶生长,致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坐瓜困难,即使坐瓜,也是果型小、成熟迟、产量低、品质差。
|
|||
|
防治方法
|
|||
|
①控制氮肥用量,苗期少施氮肥,除复合肥外,注意磷、钾肥的配合。②苗床或大棚栽培时,温度应采取分段管理,适时通风、排湿,增加光照,避免温度过高,适当降低夜温。③对已经徒长的植株,可通过适当整枝、打顶以抑制其营养生长,如整片徒长,则可采取去强留弱的整枝或部分断根等手段控制营养生长,同时,在西瓜4~5节位时喷施微补花力1000倍液加微补硼力2000倍液,促进提前开花坐瓜。
|
|||
|
沤根
|
|||
|
症状
|
|||
|
受害瓜苗、幼株或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停滞,长时间不增生新的真叶;已长出的子叶或真叶变黄绿色,边缘逐渐发黄、皱缩,呈枯焦状;最终导致地上部分萎蔫,且容易从土中拔出;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被害植株根皮变黄,不长新根或长少而细的新根,受害严重时,根皮变为铁锈色腐烂,引起死苗。
|
|||
|
病因
|
|||
|
西瓜育苗或定植初期,遇连阴雨天气,造成土壤低温高湿,氧气不足而引起发病。特别在低洼地、黏土地,大雨后造成土壤冷湿,易发生沤根;或苗床土壤黏重,透水不良,雨后未及时放风晾晒;定植时伤根过多、操作粗放、根部架空,影响发根;或分苗时浇水过多,也可造成沤根。
|
|||
|
沤根大田为害状
|
|||
|
低温、高湿引发沤根
|
|||
|
地势低、排水差引发沤根,叶片焦枯似缺钾症
|
|||
|
沤根,叶片焦枯似缺钾症
|
|||
|
防治方法
|
|||
|
①选择排水良好、避风向阳的地块育苗或种植,尽量避开低洼地和黏土地。②畦面要做平,苗床灌水要勤浇少浇,严防大水漫灌,雨后注意排水。③适时定植。根据气象预报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④发生沤根时,加强通风,改善通气状况,降低棚内湿度,促进增根发苗;对受淹严重的地块,要开深沟以排水降湿,迅速改善瓜苗生长环境。同时可用98%磷酸二氢钾500~600倍液,或微补果力800~1000倍液,或赛德生根壮苗700倍液,或用微补壮力1000倍液加微补果力1000倍液叶面喷雾,补充营养。
|
|||
|
粗蔓裂藤
|
|||
|
症状
|
|||
|
发病后,距生长点8~10厘米处瓜蔓显著变粗,顶端像大拇指那样粗,瓜蔓上翘,变粗处蔓脆,易折断纵裂,并溢出少许黄褐色汁液,生长受阻,同时容易引发蔓枯病等。以后叶片小而皱缩,似病毒病,影响西瓜的正常生长,不易坐瓜。以瓜蔓伸长约80厘米以后发生较为普遍。
|
|||
|
西瓜茎蔓横裂
|
|||
|
西瓜茎蔓纵裂
|
|||
|
病因
|
|||
|
主要由土壤缺硼、锌等微量元素引起。此外,由于偏施氮肥,肥水过多,营养生长过盛,植株不能及时坐果;闭棚导致棚内湿度大;田间土壤含水量过高;湿度忽高忽低都会引起粗蔓裂藤。
|
|||
|
裂藤上出现红色汁液
|
|||
|
防治方法
|
|||
|
①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定植无病壮苗。②保护地加强温、湿度管理,注意通风、透光,促使植株健壮生长。③采用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增施硫酸钾镁肥和硼、锌等微肥,同时叶面增施磷肥,满足西瓜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④症状发生后,可用微补盖力600倍液加微补硼力2000倍液叶面喷雾,每4~5天喷1次,连喷2次,效果明显。
|
|||
|
冻害
|
|||
|
症状
|
|||
|
早春苗床和移栽田均可发生。西瓜受冻后,轻者子叶、真叶边缘发白,造成短暂的生长停顿和缓苗;稍重者叶缘卷曲,逐渐干枯,生长点受冻后停止生长,造成较长时间的缓苗,甚至僵苗;严重受冻时,整株成片的秧蔓冻死,生理失水后,全株变成黑色。
|
|||
|
早西瓜冻害
|
|||
|
持续低温引起冻害,表现为新叶叶片发白
|
|||
|
西瓜生长期冻害状
|
|||
|
病因
|
|||
|
低温季节,棚室两头漏风处、门缝处瓜秧最容易受冻害;西瓜苗弱,没有及时炼苗,遇低温时易发生冻害;冷空气来时,棚内干燥或没有及时加小拱棚等保护设施,易造成冻害。
|
|||
|
防治方法
|
|||
|
①改善育苗环境,培育生长正常、根系发育好、苗龄适当的健壮苗。②注意天气变化,在冷空气前做好防护措施,同时用微补果力600倍液叶面喷雾,增加湿度,降低冻害。③西瓜幼苗受冻后,小拱棚内可进行适当通风降温,不使其棚温迅速上升,让其慢慢缓解消冻,使其不致迅速生理失水。
|
|||
|
高温烫伤
|
|||
|
症状
|
|||
|
多发生在植株中、上部叶片和幼苗上,接近或触及棚膜的叶片最易发生。发病初期,叶片被灼部位叶绿素明显减少,病叶褪绿发白、卷曲,后变黄褐色枯死。
|
|||
|
病因
|
|||
|
苗期关棚,突然升温,通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温度高,水气烫伤叶片;地膜与根系相接触,地膜温度过高易烫伤根系,造成死苗或伤苗;高温天气条件下,棚室中午不及时放风或放风量不够,就会产生叶灼伤。
|
|||
|
防治方法
|
|||
|
①苗期,在天晴时要开棚或半棚,及时通风降湿降温。②西瓜移栽后,增大根系周围的地膜空口,避免接触。③夏季高温时,及时通风降温。光照过强,棚室内外温差过大,不便放风或经放风仍不能降温时,可采取遮阳网遮阳降温。温室大棚内温度过高、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可进行冷水喷雾临时降温。
|
|||
|
高温烫伤使叶片褪绿发白
|
|||
|
高温烫伤使叶片变黄褐色枯死
|
|||
|
突然高温烫伤瓜秧状
|
|||
|
缺钾症
|
|||
|
症状
|
|||
|
西瓜缺钾,生长缓慢,茎蔓细弱,叶色暗而无光泽,叶片向背面卷曲,老叶边缘变褐枯焦,由下而上发展,严重时使心叶变为淡褐色,甚至出现焦枯状。养分的合成及运输受阻,进而影响到果实中糖分的积累,使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
|||
|
西瓜缺钾田间表现明显黄色线带
|
|||
|
西瓜缺钾叶边缘发黄
|
|||
|
缺钾表现为叶边缘变褐、叶片皱缩
|
|||
|
植株缺钾
|
|||
|
病因
|
|||
|
西瓜需钾量比氮、磷多,其比例为2∶1.1∶1。在农业上人们往往重氮轻钾,不注重农家肥,施氮肥时又不注意搭配钾肥,从而造成瓜田钾元素缺乏。酸性沙质土壤易缺钾,特别是广东、海南的土地,苗期就有缺钾现象;过量使用其它肥料,造成拮抗作用,抑制西瓜对钾的吸收,如西瓜施用硫酸镁后表现严重的缺钾症状。
|
|||
|
防治方法
|
|||
|
①增施基肥,重施底肥。瓜田应施农家肥,配合施用以磷钾肥为主的氮、磷、钾复合肥或饼肥。一般每667米2施农家肥4000千克,饼肥75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再配合草木灰等含钾多的肥料,就能满足西瓜生长的要求。②追肥。坐瓜后应追肥一次,每667米2追施复合肥10~15千克,加赛德海藻有机液肥5千克或微补冲施肥500克加微补促根增甜液400克。有条件的施后灌水,效果更好。③喷施叶面肥。在生长期针对缺钾的田块,及时喷施微补壮力10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喷施时要在早晚叶片气孔开张较大时进行,提高西瓜对叶面肥的吸收能力。
|
|||
|
缺钙症
|
|||
|
症状
|
|||
|
幼叶叶缘黄化,叶片卷曲,老叶仍为绿色。茎蔓顶端变褐枯死,生长受阻。植株节间较短,矮小,且组织柔软,顶芽、侧芽、根尖容易腐烂死亡。瓜类缺钙容易发生脐腐病,且幼果期即可发病。
|
|||
|
病因
|
|||
|
植株对土壤中钙的吸收受阻引起。土壤中一般不缺钙,除非在酸性土壤中种植西瓜,可能发生缺钙。生产中,常因过量施用钾肥而抑制西瓜对钙的吸收,或在干旱条件下,因土壤缺水,阻碍了西瓜根系对硼的吸收,进而影响到对钙的吸收。
|
|||
|
防治方法
|
|||
|
①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缓冲钙波动的影响。②酸性土施石灰质肥料,调节土壤pH至中性,可解除缺钙危害。③干旱时适时灌水,促进根系对钙的吸收。④追肥。叶面喷0.3%~0.5%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或微补盖力800倍液,或微补果力600倍液,也可每667米2用挪威硝酸钙10千克冲施。
|
|||
|
缺钙造成新叶叶缘干枯生长受阻(参考文献3)
|
|||
|
缺锌症
|
|||
|
症状
|
|||
|
茎蔓条纤细,节间短,叶小,呈簇生状或莲座状,叶片发育不良,向叶背翻卷,叶尖和叶缘变褐并逐渐焦枯。
|
|||
|
缺锌造成节间短、叶卷缩(参考文献3)
|
|||
|
缺锌
|
|||
|
病因
|
|||
|
土壤内有效锌含量少,土壤呈碱性、含磷量高易缺锌;有机质和土壤水分过少,易缺锌;土壤中铜等元素不平衡也是缺锌的原因。
|
|||
|
防治方法
|
|||
|
①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②叶面喷布微补花力1000倍液,或微补碧力1000倍液或0.1%的硫酸锌溶液。
|
|||
|
缺镁症
|
|||
|
症状
|
|||
|
由于镁在植体内移动性强,当镁缺乏时,首先出现在老叶,主要是叶片主脉附近的叶脉间褪绿发黄,但叶脉仍保留绿色,然后逐渐扩大,使整个叶片变黄,出现枯死症。
|
|||
|
西瓜生长前期缺镁
|
|||
|
西瓜缺镁早期叶脉间发黄
|
|||
|
西瓜缺镁叶脉间褪绿发黄
|
|||
|
西瓜典型老叶缺镁叶肉褪绿
|
|||
|
西瓜缺镁大田为害状
|
|||
|
西瓜缺镁后期症状
|
|||
|
病因
|
|||
|
一是土壤缺镁,特别是酸性土壤易缺镁;二是土壤虽不缺镁,只是过量施用其它肥料,造成拮抗作用,抑制了西瓜对镁的吸收。如过多施用钾肥、硫酸铵等;三是高温时西瓜对镁的吸收量增加,如广东、海南在苗期由于高温,西瓜缺镁现象普遍。
|
|||
|
防治方法
|
|||
|
①对缺镁地块,除施用复合肥外,每667米2还要增施硫酸钾镁20千克。叶面喷施硫酸镁1%~2%水溶液效果好。②广东、海南在头瓜期,从移栽后开始喷施微补碧力700倍液,每5~7天喷1次,出现严重缺镁时用微补碧力2000倍液滴灌2次。③长三角地区从2瓜开始喷施微补碧力,每10天喷1次,同时每667米2施用硫酸钾镁肥10千克,每15天施1次。
|
|||
|
缺铁症
|
|||
|
症状
|
|||
|
缺铁首先在植株顶端的嫩叶上表现症状。初期或缺铁不严重时,顶端新叶叶肉失绿,呈淡绿色或淡黄色,叶脉仍保持绿色。随着时间的延长或严重缺铁,叶脉绿色变淡或消失,整个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
|
|||
|
病因
|
|||
|
石灰性土壤或盐碱地种植西瓜,易出现缺铁症状。土壤过干、过湿及低温,降低西瓜根系活力,减少根系对铁元素的吸收,也易出现缺铁。土壤中铜、锰、磷过多,可阻碍西瓜对铁的吸收,易发生缺铁症。
|
|||
|
西瓜缺铁状
|
|||
|
防治方法
|
|||
|
①增施有机肥对铁有活化的作用。②改良土壤。碱性土壤施用酸性肥料,也可施用螯合铁等铁剂改良土壤。③避免磷和铜、锰、锌等重金属过剩。④搞好水分管理,防止过干、过湿,特别是不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⑤田间出现缺铁症状时,可叶面喷洒0.1%~0.2%硫酸亚铁溶液。
|
|||
|
缺硼症
|
|||
|
症状
|
|||
|
西瓜缺硼时,从伸蔓期开始,藤蔓丛生,生长点受到抑制,发白,叶片小,叶面皱缩,凸凹不平,往往会误诊为病毒病。缺硼植株的新蔓上有横向裂纹,脆而易断,有时有褐色黏稠状物流出,而西瓜病毒病无此现象;西瓜缺硼病没有发病中心,而西瓜病毒病有发病中心,并向四周蔓延。花少或不开花,花器发育不良或畸形,难坐瓜,坐瓜后,导致畸形瓜多或形成空心瓜。
|
|||
|
缺硼造成叶片变小
|
|||
|
缺硼造成生长点发白
|
|||
|
缺硼使生长点受到抑制,叶片小
|
|||
|
缺硼造成花畸形
|
|||
|
缺硼造成藤蔓丛生
|
|||
|
缺硼造成叶片皱缩似病毒病症状
|
|||
|
病因
|
|||
|
酸性或沙质土壤比较容易缺硼,广东、海南、江西、浙江衢州、金华的土壤比较容易出现此类症状;施用过量钾肥影响西瓜对硼的吸收。土壤干旱,造成土壤中可溶态的硼含量少,满足不了植株迅速生长的需要,也可引起缺硼。
|
|||
|
防治方法
|
|||
|
①施足基肥。底肥中每667米2加入持力硼200~400克或11%硼砂1千克。硼砂可混入有机肥料中施用,但不能和过磷酸钙混施,也不宜和尿素混施,以防硼元素被固定。②在4~5节位开始喷施硼砂50~100克,或用微补花力800倍液加微补硼力2000倍液,或速乐硼1500倍液连续喷施2次。③症状发生后,用微补硼力3000倍液滴灌,同时西瓜移栽后每隔5~7天喷施微补花力800倍液加微补硼力2000倍液,连续喷3~4次。④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根系发达。在干旱时,适时浇水,使土壤中可溶态硼的含量提高,满足西瓜根系对硼的吸收。
|
|||
|
缺硼造成瓜畸形
|
|||
|
化瓜
|
|||
|
症状
|
|||
|
带花的瓜仁和较小的幼瓜停止生长,表皮变褐色,幼瓜萎缩直至干枯或脱落。
|
|||
|
化瓜
|
|||
|
化瓜
|
|||
|
病因
|
|||
|
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碰到短日照和早春低温或花粉发育不良均可引起此病,在肥水管理不当导致植株徒长时也会引起发病。
|
|||
|
防治方法
|
|||
|
①合理施肥。应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氮肥,防止氮肥过多。②人工授粉。③蜜蜂授粉。在保护地栽培的大棚内释放授粉蜜蜂。注意花期不可使用对蜜蜂高毒的农药。④药剂处理。花期用5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进行点花。
|
|||
|
裂瓜
|
|||
|
症状
|
|||
|
西瓜果实开裂可以分为田间裂果和采收时裂果。田间裂果是在静止的状态下果皮爆裂,采收期裂果是在受震时引起的裂果。从幼瓜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
|
|||
|
病因
|
|||
|
露地西瓜裂瓜主要是水分供应不均衡引起。土壤水分发生骤变,一般在土壤干旱后突遇暴雨或灌水。特别是西瓜膨大期或采收前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裂瓜增多;果实发育期,突遇降温,随后温度急剧升高,西瓜蒸腾迅速,果皮脆易裂瓜;土壤缺乏或西瓜吸收硼、钙、钾等元素不足,果皮硬度和韧度不够,易裂瓜。裂果还与品种有关,果皮薄、质脆的品种容易裂果。小果型的品种皮薄亦易裂果。大棚西瓜裂瓜主要是由于激素使用浓度过高所造成。
|
|||
|
施肥不当造成裂瓜
|
|||
|
激素浓度过高造成裂瓜
|
|||
|
坐果灵浓度过高造成裂瓜
|
|||
|
遇连阴雨造成裂瓜
|
|||
|
防治方法
|
|||
|
①防止土壤水分骤变是防止裂果的主要措施,因此采用棚栽防雨是防止裂果的关键。露地瓜要挖深排水沟,降低水位,保证瓜地排水良好。②实行深耕,促进根系发育,冷空气来临前采取保温保湿措施,设施栽培要防止夜间低温,同时叶面喷施微补果力600倍液,有利于增强抗寒能力。③西瓜膨大期施肥禁忌水量过大或过少。④增施硼、钙、钾肥,提高果皮硬度和韧性,在西瓜鸡蛋大小时喷施微补盖力500倍液加微补硼力2000倍液2次,追肥每667米2选择微补冲施肥500克加微补促根增甜液300克,有效减少裂瓜。④傍晚时采收,可以减少裂果。
|
|||
|
畸形瓜
|
|||
|
症状
|
|||
|
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由于生理原因往往会产生一些不正常的果实,影响果实的外观形状和品质。畸形果种类有扁形瓜、尖嘴瓜、葫芦瓜、偏头瓜、宽肩厚皮瓜等各种奇形怪状的瓜。
|
|||
|
病因
|
|||
|
果实膨大期气温较低,或在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时因低温干燥、多肥、缺钙等原因而产生扁圆瓜,一般圆形品种发生较多;果实发育期的营养和水分条件不足,果实不能充分膨大而形成尖嘴瓜,多发生在长果形品种上;长果形品种在肥水不足、坐果节位较远时易形成葫芦(大肚)瓜;花期授粉不均匀,或是花芽在分化过程中进入子房的锰和钙元素不足,或低温时坐的瓜大部分靠近根部,受精不完全,种子偏向一边,导致果实发育不平衡形成偏头瓜;在花芽分化阶段,养分和水分的不足或供应不均衡,前期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后期肥量较大而形成宽肩厚皮瓜。
|
|||
|
药害造成畸形瓜
|
|||
|
葫芦瓜(参考文献2)
|
|||
|
畸形西瓜
|
|||
|
激素使用不当造成畸形瓜
|
|||
|
大肚瓜(参考文献3)
|
|||
|
尖嘴瓜(参考文献3)
|
|||
|
肥水不当造成畸形瓜
|
|||
|
防治方法
|
|||
|
①深耕土壤,增施有机肥,促进根系发达。②加强苗期管理,避免花芽分化期(2~3片真叶)受低温影响;同时在4~5节位时喷施微补花力800倍液加微补硼力2000倍液,连续喷2次。③控制坐瓜节位,在第2~3朵雌花留瓜。④追肥。当70%的西瓜长到鸡蛋大小时,用微补硼力2000倍液加微补盖力600倍液喷施2次;及时浇膨瓜水、施膨瓜肥。⑤适当减少不安全农药和激素的使用。⑥在不良气候条件下,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授粉、受精的质量,避免受精不完全产生畸形瓜。
|
|||
|
空洞瓜
|
|||
|
症状
|
|||
|
西瓜果实内果肉出现开裂,并形成缝隙空洞。分横断空洞瓜和纵断空洞瓜2种。从西瓜果实的横切面上观察,从中心部沿着子房心室裂开后出现的空洞果是横断空洞果,从纵切面上看,在西瓜着生种子部位开裂的果实属纵断空洞果。
|
|||
|
空洞瓜
|
|||
|
空洞瓜
|
|||
|
病因
|
|||
|
空洞瓜是在低温和干旱条件下,瓜瓤内不同部分生长发育不均衡引起。横断空洞果多发生在靠近根部低节位上结的瓜,或者在低温和干旱时所结的瓜,这些瓜因种子数量少,心室容积不能充分增大,养分输送不足,种子周围没有很好地膨大,遇到高温时加快了成熟,也促进果皮的发育,从而形成空洞果。纵断空洞果是在果实膨大后期形成的,当种子周围已趋成熟,而靠近果皮附近的一部分组织仍在发育,由于瓜内部组织发育不均衡,而使种子周围的瓜瓤开裂形成空洞瓜。
|
|||
|
防治方法
|
|||
|
①设施栽培在结果期注意保温,让果实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坐果和膨大,采用三蔓整枝时选择主藤上的2~3朵雌花坐瓜。②科学施肥,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追肥每667米2可选用微补冲施肥500克加微补促根增甜液300克,或赛德海藻有机液肥5千克补充各种营养元素,保证养分运输,同时在幼瓜期喷施微补盖力600倍液,有利于减少空心。③结瓜后要注意合理整枝,控制营养生长,保证果实正常发育。瓜膨大期停止整枝,保证足够叶片的光合作用。
|
|||
|
黄心瓜(黄带果、粗筋果)
|
|||
|
症状
|
|||
|
西瓜膨大初期,在瓜的中心或着生种子的胎座部分,从顶部的脐部至底部瓜梗处出现白色或黄色带状纤维,并继续发展成为黄色粗筋。
|
|||
|
病因
|
|||
|
黄心瓜产生与温度、水、肥有关,在高温干燥年份,植株结瓜过多,土壤中缺钙,高温、干旱,土层干燥,缺硼等不利因素影响钙的吸收,黄心瓜就增多。
|
|||
|
防治方法
|
|||
|
①合理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长,使植株营养生长和结果相协调,保证果实可以得到充足的同化物质和水分。②深耕土层,增施有机肥,地面覆盖,防止土壤干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每667米2增施大粒硼200~400克,同时在幼瓜期喷施微补盖力500倍液加微补硼力2000倍液,促进植株对钙、硼的吸收。
|
|||
|
黄心瓜
|
|||
|
晶瓜
|
|||
|
症状
|
|||
|
肉质恶变,又称果肉溃烂病。外观与正常瓜无异,拍打时发出当当敲木声,与成熟瓜、生瓜不同,剖开瓜可见种子周围的果肉呈水渍状,红紫色,严重时种子周围细胞崩裂似渗血状,果肉变硬,半透明状,有异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晶瓜分为太阳晶和水晶两种。
|
|||
|
水晶瓜
|
|||
|
太阳晶瓜
|
|||
|
病因
|
|||
|
果实受高温或阳光直射,叶面积不足,形成太阳晶;保护地栽培西瓜膨大后期,土壤水分突然增多,土壤干湿状况突然变化,降低根系活性,或植株脱肥,长势差,形成水晶;叶片受害,加上高温,使果肉内产生乙烯,引起异常呼吸,使肉质变劣。
|
|||
|
防治方法
|
|||
|
①每667米2施用赛德海藻有机液肥5千克,每15天施用1次,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性。②深挖排水沟,加强排水,保持适当的土壤水分。③适当整枝,避免整枝过度抑制根系的生长。④高温阳光直射的天气,叶面积不足,果实裸露时,应盖草遮荫。⑤叶面喷施微补果力600倍液加微补碧力700倍液,每7天喷1次,防止植株早衰。
|
|||
|
药害
|
|||
|
症状
|
|||
|
触杀性除草剂,如百草枯,喷到西瓜叶片会造成叶片灰白色或灰褐色斑;内吸性除草剂,如草甘磷,药液飘移到西瓜植株上,引起新叶落黄,花蕾干枯;马拉松药害在叶片上形成白斑;丙环唑药害抑制嫩梢生长,叶片卷缩。
|
|||
|
百草枯药害状
|
|||
|
草甘膦低温残留造成药害状
|
|||
|
草甘膦造成药害状
|
|||
|
乙草胺造成药害状
|
|||
|
丙环唑药害状
|
|||
|
丙环唑药害状
|
|||
|
马拉松药害状
|
|||
|
病因
|
|||
|
①西瓜在土壤封闭除草或西瓜苗期施用除草剂不当,或使用灭生性除草剂时飘移都会发生药害;②使用一些对西瓜敏感的杀虫剂、杀菌剂而产生药害;③大棚西瓜栽培时熏蒸产生药害;④使用农药浓度过高或多种农药混用产生药害;⑤以前种植过水稻或小麦地施用过甲磺隆或绿磺隆等除草剂。
|
|||
|
防治方法
|
|||
|
租地时问清以前除草剂的施用情况;掌握好激素用药时机,准确合理使用,切忌随意增加或减少药剂浓度或混配用药;谨慎使用多种农药混配;大棚熏蒸后要注意及时放风、透气;不要使用草甘磷、乙草胺等易对西瓜造成伤害的除草剂;百草枯等除草剂喷雾时加防护罩。尽量不用腐霉利、三唑酮、马拉松、敌敌畏、乙磷铝、二甲戊乐灵、咪鲜胺(大棚)等对西瓜敏感的药剂。
|
|||
|
瓜田淹水
|
|||
|
防治方法
|
|||
|
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受淹瓜田由于根系受到胁迫,大棚西瓜先不要施肥,建议用植物动力或云大120,或芸苔素内酯(爱增美)3000倍液加微补果力600倍液喷雾。等缓和后建议用赛德海藻肥加高锰酸钾滴灌一次,促进西瓜根系活力。露地西瓜在天晴、地露白后用烯酰吗啉3000倍液,或阿米西达1500倍液加微补果力600倍液喷雾。西瓜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感染真菌类病害,应及时预防白粉病、炭疽病、疫病。
|
|||
|
淹水瓜
|
|||
|
淹水瓜(剖面)
|
|||
|
淹水瓜
|
|||
|
三、主要害虫和其他有害动物
|
|||
|
瓜绢螟
|
|||
|
学名
|
|||
|
Diaphania indica(Saunders)
|
|||
|
瓜绢螟又名瓜螟、瓜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
|||
|
形态特征
|
|||
|
成虫体长约11毫米,翅展25毫米左右,头、胸部黑色,前后翅白色半透明状,略带紫光,前翅前缘和外缘及后翅外缘均为黑褐色,腹部除第一、第七、第八体节黑褐色外,均为白色。停留不飞行时,前后翅伸开,翅面与腹部有第2~6节的白色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腹末向上翘起,并不停摆动,末端有一丛黄色或黄褐色相间茸毛。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表面有网状纹。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3~26毫米,头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绿色,亚背线呈两条较宽的乳白色纵带,气门黑色。蛹长约14毫米,体色由淡绿色渐变为浓绿色或深褐色,头部光整尖瘦,翅端达第六腹节,外被薄茧。
|
|||
|
瓜绢螟成虫
|
|||
|
瓜绢螟幼虫及为害状
|
|||
|
瓜绢螟低龄幼虫及为害状
|
|||
|
瓜绢螟预蛹
|
|||
|
瓜绢螟蛹(背面)
|
|||
|
瓜绢螟蛹(腹面)
|
|||
|
为害状
|
|||
|
主要为害西瓜、黄瓜、丝瓜、苦瓜、甜瓜、茄子、番茄、马铃薯等多种作物。以幼虫为害叶片,一、二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仅留透明表皮,呈灰白斑;三龄后吐丝将叶或嫩梢缀合,匿居其中取食,致使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仅剩叶脉。幼虫还啃食西瓜表皮,留下疤痕,并常蛀入瓜内为害,严重影响瓜果产量和质量。
|
|||
|
瓜绢螟幼虫为害西瓜叶片
|
|||
|
瓜绢螟幼虫为害西瓜叶片
|
|||
|
瓜绢螟啃食的西瓜表皮
|
|||
|
瓜绢螟幼虫蛀孔
|
|||
|
生活习性
|
|||
|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1年发生4~6代,广东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寄主的枯卷叶内或土表越冬。其中第三、四代危害最重,世代重叠。在广州地区各代成虫发生期如下:第一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上、中旬,第三代7月中、下旬,第四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五代10月上、中旬,第六代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虫夜间活动,趋光性弱,白天潜伏于隐蔽场所或叶丛中。幼虫较活泼,遇惊即吐丝下垂转移它处为害,5月开始为害,7~9月为盛发期。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采收完毕后,将枯藤落叶收集沤肥或烧毁,减少田间虫口密度或越冬基数。灯光诱杀成虫。在幼虫发生初期,摘除卷叶,捏杀幼虫和蛹。
|
|||
|
2.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未卷叶前)用药防治,药剂可选10%三氟吡醚(速美效)乳油1000倍液、5%虱螨脲(美除)乳油1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普尊)悬浮剂1000~1500倍液、15%茚虫威(安打)30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4000倍液、10%溴虫腈(除尽)1000倍液。
|
|||
|
瓜蚜
|
|||
|
学名
|
|||
|
Aphis gossypii Glover
|
|||
|
形态特征
|
|||
|
别名棉蚜、油虫、腻虫、蜜虫。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毫米,体黄色至深绿色,前胸背板黑色,腹部两侧有3或4对黑斑,触角6节,第三节有感觉圈4~10个,多数为6~7个,腹管圆筒形,黑色,表面具瓦状纹。尾片圆锥形,近中部收缩,具刚毛4~7根。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黄绿色或黄色,秋季深绿色、蓝黑色。体背有斑纹,全身被有蜡粉,腹管长圆筒形,较短。尾片同有翅胎生雌蚜。卵椭圆形,初产橙黄色,后变漆黑色,有光泽。若蚜共四龄,老熟若蚜体长1.6毫米左右,夏季黄色或黄绿色,秋季蓝灰色,复眼红色。其他形态同无翅成蚜。
|
|||
|
瓜蚜成虫
|
|||
|
瓜蚜无翅蚜
|
|||
|
瓜蚜无翅蚜及若虫
|
|||
|
瓜蚜无翅蚜及若蚜
|
|||
|
为害状
|
|||
|
主要为害西瓜、黄瓜、南瓜、西葫芦等葫芦科蔬菜,还为害茄科、豆科、菊科等蔬菜,瓜蚜的成蚜及若蚜群集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作物汁液,引起叶片皱缩。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停止生长;老叶受害,虽然叶片不卷曲,但受害叶提前干枯脱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此外,瓜蚜还能传播病毒病,其排出的蜜露还可以诱发煤烟病。
|
|||
|
瓜蚜成、若虫为害造成叶片卷缩嫩茎扭曲畸形
|
|||
|
瓜蚜成、若虫引起叶片皱缩
|
|||
|
瓜蚜成、若虫为害形成花叶
|
|||
|
瓜蚜成、若虫为害状
|
|||
|
瓜蚜为害引起煤烟
|
|||
|
瓜蚜为害叶片
|
|||
|
生活习性
|
|||
|
1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越冬寄主上越冬。周年繁殖,为害较大。我国各地露地栽培的西瓜上发生的瓜蚜为异寄主全周期型。瓜蚜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对银灰色有忌避习性,且具较强的迁飞和扩散能力。瓜蚜的主要为害期在春末夏初,秋季一般轻于春季。一般干旱年份发生重。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除草防蚜。春季铲除瓜田和四周的杂草,消灭越冬卵,减少虫源基数。②诱避防蚜。采取银灰色薄膜避蚜和设黄板诱蚜杀蚜。
|
|||
|
2.药剂防治。瓜蚜是瓜类蔬菜作物苗期至结瓜初期的严重害虫,应以药剂防治为主。但瓜蚜又是一种抗药性很强的害虫,用于防治菜蚜的药剂(如辟蚜雾等)对瓜蚜防治未必有效;同时,瓜类蔬菜对药剂比较敏感,容易发生药害,故用药需慎重,注意选用对瓜蚜高效、速效、低毒、低残留和对瓜类作物安全的药剂,并且尽可能在瓜蚜点发生时防治,每10~1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药剂可选用70%吡虫啉(艾美乐)水分散剂9000~10000倍液、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或25%吡虫啉(允美)3000~4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1500~2500倍液、0.3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500倍液。采收前10~15天应停止用药。
|
|||
|
美洲斑潜蝇
|
|||
|
学名
|
|||
|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
|||
|
美洲斑潜蝇别名画图虫、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原产于巴西,属双翅目、潜叶蝇科、植潜蝇亚科、斑潜蝇属,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为害西瓜、黄瓜、番茄、茄子、豇豆、蚕豆、大豆、菜豆、甜瓜、丝瓜、西葫芦、大白菜等22科110多种植物。
|
|||
|
形态特征
|
|||
|
成虫体长1.3~2.3毫米,浅灰黑色,额、颊、颜和触角金亮黄色,眼后缘黑色,中胸背板亮黑色,中侧片黄色,下缘带黑色斑,腹侧片有1个三角形大黑斑。体腹面黄色,雌虫个体比雄虫大。卵米色,半透明。幼虫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毫米,后气门突呈圆锥状突起,末端三分叉。蛹长椭圆形,橙黄色,分节明显。
|
|||
|
美洲斑潜蝇成虫(正面)
|
|||
|
美洲斑潜蝇成虫(侧面)
|
|||
|
美洲斑潜蝇老熟幼虫
|
|||
|
美洲斑潜蝇成虫刚化蛹
|
|||
|
为害状
|
|||
|
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刺伤植物叶片,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形成先细后宽的蛇形弯曲或蛇形盘绕虫道,其内有交替排列整齐的黑色虫粪,老虫道后期呈棕色的干斑块区,一般1虫1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伤,严重的造成毁苗。斑潜蝇造成的伤口为其他病菌提供了侵入途径及孳生场所,而其本身还可传带多种病毒,加重对西瓜的危害。
|
|||
|
美洲斑潜蝇为害状
|
|||
|
生活习性
|
|||
|
1年发生14~16代,在海南、福州等南方各地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世代重叠明显。在北方各地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羽化。美洲斑潜蝇世代短,繁殖能力强,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趋黄性,有一定飞翔能力,在田间仅能进行短距离扩散,主要随寄主植物的叶片、茎蔓、甚至鲜切花的调运而传播。高温、干旱对其发生有利,能导致猖獗为害。
|
|||
|
防治方法
|
|||
|
1.严格检疫,防止该虫扩大蔓延。
|
|||
|
2.农业防治。①把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果类、豆类与其不为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②把被斑潜蝇为害的作物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③利用插黄牌、挂黄条诱杀成虫。用长方形木板、塑料板正反面都涂上黄色油漆,再涂上一层机油或黏虫胶,用木棍支撑插在瓜田里或用铁丝绳索挂于田间架材或棚架上。④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667米2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放置1张诱蝇纸诱杀成虫,3~4天更换一次。也可用斑潜蝇诱杀卡,使用时把诱杀卡揭开挂在斑潜蝇多的地方,室外使用时15天换1次。
|
|||
|
3.药剂防治。可在成虫高峰期或见产卵痕、取食孔时,即开始喷药,掌握在幼虫二龄前(虫道很小时),于8~11时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或者老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时开始喷洒75%灭蝇胺(潜克)可湿性粉剂5000~7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
|
|||
|
粉虱类
|
|||
|
形态特征
|
|||
|
为害西瓜的粉虱主要有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两种粉虱的特征和区别如下:
|
|||
|
附表
|
|||
|
附表(续)-1
|
|||
|
白粉虱成虫
|
|||
|
白粉虱卵
|
|||
|
烟粉虱雌、雄成虫
|
|||
|
烟粉虱卵放大
|
|||
|
烟粉虱低龄若虫放大
|
|||
|
烟粉虱若虫放大
|
|||
|
烟粉虱高龄若虫放大
|
|||
|
烟粉虱为害西瓜叶片
|
|||
|
为害状
|
|||
|
主要为害温室、大棚及露地的西瓜、黄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等蔬菜,此外还为害花卉及其他农作物,寄主共计100多科近900余种。由于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植物汁液,引起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变黄、褪绿、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粉虱为害时分泌蜜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发生,影响植株光合作用。
|
|||
|
生活习性
|
|||
|
白粉虱、烟粉虱在北方温室和大棚栽培条件下,1年可发生10余代,繁殖快,代次多,世代重叠明显。以各虫态在温室寄主作物上越冬并为害。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成虫喜幼嫩的植物,聚集于叶背为害,趋黄色,卵散产或排列呈环状,多产在植株中部嫩叶上。初孵若虫可短距离爬行寻找取食场所,二龄之后固定在叶背为害,开始营固定生活。春末夏初是露地粉虱种群数量上升时期,在夏季种群数量有所下降,但秋季又迅速上升达到高峰,至10月中下旬由于气温下降虫口数量逐渐减少。秋末至春天为其发生盛期,暖冬发生尤为严重。暴风雨能抑制其大发生,非灌溉区或浇水次数少的作物受害重。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培育栽植无虫苗。育苗前清除杂草和残株,通风口设尼龙纱网,防止外来虫源。收获后,立即清除温室内残留若虫的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并清除田间及温室四周杂草。②轮作。避免黄瓜、西瓜、番茄、菜豆等混栽或轮作,与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轮作,以减轻发生。③熏药灭虫。保护地栽培育苗前,先灭虫后育苗。每667米2可用80%敌敌畏乳油0.4~0.5千克,与锯末或其他燃烧物混合,点燃熏烟杀虫。④在温室、大棚门窗或通风口,悬挂白色或银灰色塑料薄膜条,驱避成虫侵入。⑤在粉虱发生初期,利用烟粉虱趋黄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平或略高于植株顶端,每隔2~3米挂一块。
|
|||
|
2.药剂防治。鉴于粉虱繁殖迅速和易于分散,为提高总体防效,应提倡一个地区范围内联防联治,并注意治早、治少。抓住虫体发生初期,虫口密度较低时施药。药剂可选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20%啶虫脒乳油3000~4000倍液、10%烯啶虫胺1000~1500倍液、25%吡虫啉(允美)3000~4000倍液、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5000倍液、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如果虫量较高,可将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99%机油乳剂(绿颖)400倍液混用,连喷1~2次。每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用药和合理混配。
|
|||
|
蓟马
|
|||
|
形态特征
|
|||
|
1.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别名瓜蓟马、棕黄蓟马、节瓜蓟马。成虫体长1毫米左右,全体黄色,前胸后缘有缘鬃6根。中胸腹板内叉骨有长刺,后胸无刺。复眼稍突出,单眼3只、红色、三角形排列,单眼间鬃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的外缘,触角7节。翅狭长,透明,周缘具长缘毛,前翅上脉基鬃7条,中部至端部3条,第八腹节后缘栉毛完整。腹部扁长。卵长椭圆形,淡黄色。若虫共4龄,体白色或淡黄色,四龄若虫称“伪蛹”。
|
|||
|
棕榈蓟马放大
|
|||
|
烟蓟马放大
|
|||
|
烟蓟马放大
|
|||
|
2.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别名棉蓟马、葱蓟马。雌虫体长1.2毫米,淡棕色,体光滑,复眼红色。触角7节,淡黄褐色,每节基部色浅,特别是第3节基部细长若柄。前胸背板宽为长的1.6倍,整个前胸背板上有稀疏的细毛,后缘接近后角各有2根粗而长的刚毛。翅淡黄,前翅前缘有一排细鬃毛与缘纲混生,前脉上有10~13根细鬃毛,后脉有14~17根细鬃毛。腹部第2~8节背片前缘有1黑色横纹。卵肾形后为卵圆形。若虫初为白色透明,后为浅黄色至深黄色。前蛹和蛹与若虫相似,但翅芽明显。
|
|||
|
蓟马为害西瓜花
|
|||
|
为害状
|
|||
|
以成虫和若虫锉吸西瓜心叶、嫩芽、嫩梢、幼瓜的汁液。嫩梢、嫩叶被害后不能正常伸展,生长点萎缩、变黑、锈褐色,新叶展开时出现条状斑点,茸毛变黑而出现丛生现象。幼瓜受害时质地变硬,毛茸变黑,出现畸形,易脱落。成瓜受害后瓜皮粗糙,有黄褐色斑纹或瓜皮长满锈皮,使瓜的外观、品质受损、商品性下降。
|
|||
|
蓟马为害的西瓜
|
|||
|
生活习性
|
|||
|
1.棕榈蓟马 在浙江及长江中下游1年发生10~12代,广州20代以上,世代重叠严重。多以成虫在茄科、豆科蔬菜、杂草或在土缝下、枯枝落叶中越冬,少数以若虫越冬。成虫具有较强趋蓝性、趋嫩绿性,善飞,怕光,多在阴天或早晚为害。以7~9月为害最重。
|
|||
|
2.烟蓟马 1年发生3~20代,东北3~4代,长江流域以南10代以上,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块下、土缝内或枯枝落叶中越冬。在华南地区无越冬现象。对蓝色光有强烈趋性。干旱年份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严重。温度25℃,相对湿度60%以下,有利于烟蓟马发生,暴风雨可降低虫口密度。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清除瓜田杂草,加强水肥管理,使植株生长旺盛,可减轻为害。于成虫盛发期,在田间设置蓝色诱虫黏胶板,诱杀成虫。
|
|||
|
2.药剂防治。瓜苗二、三片真叶期到成株期要经常检查,当植株心叶始见3~5头蓟马时应用药防治,开始隔5天喷药1次,连喷2次以压低虫口数量,以后视虫情隔7~10天喷药2~3次。可选用10%多杀霉素(菜喜)1000倍液、70%吡虫啉(艾美乐)水分散剂10000倍液、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3000~4000倍液。
|
|||
|
红蜘蛛
|
|||
|
学名
|
|||
|
Tetranychus cinnbarinus(Bois.)
|
|||
|
红蜘蛛别名红叶螨、全爪螨、瓜叶螨。有朱砂叶螨、二斑叶螨和截形叶螨,在我国为害西瓜的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可为害110多种植物,以茄科、葫芦科、豆科蔬菜为主。
|
|||
|
为害状
|
|||
|
主要以成、若、幼螨群聚叶背吸取汁液,为害初期叶面出现零星褪绿斑点,严重时白色小点布满叶片,使叶面变为灰白色,最后造成叶片干枯脱落,影响生长,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
|
|||
|
红蜘蛛为害状
|
|||
|
红蜘蛛为害状
|
|||
|
红蜘蛛为害状
|
|||
|
形态特征
|
|||
|
成螨体长0.42~0.52毫米,锈红色或淡黄色,椭圆形,有4对足,腹背两侧各有1个暗色斑纹,体背毛排成4列。卵圆球形,光滑,无色至深黄色带红。幼螨近圆形,有3对足,暗绿色,眼红色。若螨椭圆形,红色,有4对足,体侧有明显的块状色素。
|
|||
|
生活习性
|
|||
|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1年发生20代以上。越冬虫态随地区不同而异,多以雌成螨、幼螨和卵在土缝、树皮和杂草根部过冬。次年早春2~3月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至5月初陆续向作物上转移为害。每头雌成螨平均可产卵百余粒,成螨和若螨靠爬行或吐丝下垂在植株间蔓延危害。红蜘蛛喜温暖、干燥,少雨、干旱的夏季发生严重,以6~8月为害最甚。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秋耕秋灌,恶化越冬螨的生态环境;清除棚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天气干旱时,进行灌水,增加瓜田湿度,造成不利叶螨生育繁殖的条件。
|
|||
|
2.药剂防治。可选用1.8%阿维菌素4000倍液,或20%速螨酮(果螨特)、5%噻螨酮1500~2000倍液,或24%螺螨酯(螨危)3000倍液。每5~7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重点喷洒植株上部的嫩叶背面、嫩茎及幼果等部位,并注意农药交替使用。
|
|||
|
守瓜
|
|||
|
形态特征
|
|||
|
1.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Motschulsky)]黄守瓜又名瓜守、黄虫、瓜叶虫、黄萤、瓜萤、萤火虫。成虫体长约9毫米,为长椭圆形甲虫,全体除复眼、上唇、后胸腹面、腹部腹面呈黑色外,其余皆呈橙黄色或橙红色。触角间隆起似脊,触角丝形,约为体长一半。前胸背板近横矩形,中央有一波状横沟,沟中段略向后弯曲。鞘翅上密布细刻点。雌虫腹末露出鞘翅外,尾节腹片末端呈三角形凹陷。雄虫鞘翅肩部有丛毛,腹端较雌虫钝圆,末节腹片中央有一匙形构造。卵近球形,淡黄色,表面密布六角形细纹。幼虫共3龄,体细长,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约12毫米,头褐色,胸腹部黄白色,腹部末节硬皮板为长椭圆形,向后方伸出,上有圆圈状褐色斑纹,并有纵向凹纹4条。臀板腹面有肉质突起,上生微毛。裸蛹,纺锤形,体长约9毫米,乳白色,头顶、腹部及尾端有粗短的刺。
|
|||
|
黄守瓜成虫
|
|||
|
黄守瓜成虫交尾
|
|||
|
黄守瓜成虫典型为害状
|
|||
|
黄守瓜成虫为害状
|
|||
|
2.黑守瓜(Aulacophora lewisii Baly)成虫体长5.5~7毫米,全身仅鞘翅、复眼和上颚顶端黑色,其余部分均呈橙黄色或橙红色。卵黄色,球形,表面有网状皱纹。幼虫黄褐色,胸部各节均有明显瘤突,上生刚毛。蛹灰黄色,头顶、前胸及腹节均有刺毛,腹末左右具指状突起,上附刺毛3~4根。
|
|||
|
黑守瓜成虫
|
|||
|
为害状
|
|||
|
成虫为害花、幼瓜、叶和嫩茎,早期取食瓜类幼苗和嫩茎,常引起死苗。取食叶片,咬食成环形、半环形食痕或孔洞,甚至使叶片支离破碎。幼虫在土中咬食细根,导致瓜苗整株枯死,还可蛀入接近地面的瓜果内为害,引起腐烂。
|
|||
|
生活习性
|
|||
|
黄守瓜、黑守瓜在我国北方1年发生1代;湖北、江苏、上海以1代为主,浙江1~2代,广东、广西2~3代,均以成虫在田间背风向阳的杂草根际和土缝内越冬。第二年春,土温达6℃时开始活动,土温达10℃时越冬成虫全部出蛰为害。成虫喜阳光,晴天上午8~10时和下午2~5时活动最盛,阴雨天活动迟钝。成虫飞翔力强,有假死性和趋黄性。老熟幼虫在土表下3~4厘米处化蛹。初孵幼虫很快即潜入土内为害细根,老熟幼虫在被害根际附近筑土室化蛹。黄守瓜喜温好湿,成虫耐热性强,抗寒力差。南方比北方重。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利用假死性,人工捕杀成虫。也可采用地膜栽培或在瓜苗周围撒草木灰、糠秕、木屑等,可防止成虫产卵。
|
|||
|
2.药剂防治。应注意瓜类幼苗期,控制成虫为害和产卵。苗期毒杀成虫药剂可选用5%氯氰菊酯(百事达)乳油1000~1500倍液或18.1%顺式氯氰菊酯(富锐)乳油2000倍液、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5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幼虫可用1.8%阿维菌素4000倍液灌根。
|
|||
|
黄曲条跳甲
|
|||
|
学名
|
|||
|
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
|
|||
|
形态特征
|
|||
|
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体长2毫米,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刻点,排成纵行。鞘翅中央有一黄色曲条,两端大,中部狭而弯曲。后足腿节膨大。卵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乳白色。幼虫长约4毫米,稍成长圆筒形,头部淡褐色,胸腹部淡黄白色,尾部稍细,腹部各节有不显著的肉瘤。蛹椭圆形,乳白色,头部隐于前胸下面,腹末有一对叉状突起。
|
|||
|
黄曲条跳甲成虫
|
|||
|
黄条跳甲成虫(参考文献5)
|
|||
|
黄曲条跳甲成虫为害西瓜叶片状
|
|||
|
为害状
|
|||
|
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也为害瓜类、番茄、豆类。成虫、幼虫均可为害,以成虫为害较大。成虫食叶,以幼苗期为害严重,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吃光后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咬食过的叶片有许多小椭圆形孔洞,还可为害瓜果、果梗和嫩梢。幼虫生活在土中,只为害根,剥食根皮或蛀入根内形成许多隧道,使植株凋萎枯死。
|
|||
|
生活习性
|
|||
|
黄条跳甲1年4~6代,以成虫在残株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翌春温度10℃以上开始取食,20℃以上时为害最盛。成虫善跳跃,能飞翔,中午前后活动最盛,成虫有趋光、趋黄、趋绿性,耐饥力很强,夜间隐蔽。在土下化蛹,夏季高温有蜇伏现象。从初春至秋季均可造成为害,以春秋季发生严重,秋季重于春季。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选好前茬。因黄曲条甲偏食十字花科蔬菜,应避开十字花科蔬菜等前茬作物,最好选谷茬、玉米茬。②清除瓜地残株落叶,铲除杂草,消除其越冬场所和食料基地,以减少虫源。③秋、冬季深翻,消灭越冬成虫。播前深耕晒土,造成不利于幼虫生活的条件,并消灭部分蛹。
|
|||
|
2.药剂防治。要抓住春夏季的发生始盛期和秋冬季的发生盛期两个重要时期,掌握苗期早治,应从幼虫着手抓起,消灭成虫是关键的原则。在成虫开始活动,尚未产卵时用药防治。成虫善跳跃,活动性强,应采用包围式喷药,即应从田块四周向中央喷,防止成虫逃走。并在成虫活动盛期(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早晨和傍晚)用药。药剂可参考黄守瓜。
|
|||
|
斜纹夜蛾
|
|||
|
学名
|
|||
|
Prodenia litura(Fabricius)
|
|||
|
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俗称花虫、黑头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寄生范围极广,寄主多达99个科,290多种植物,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暴食性、杂食性害虫,多次造成灾害性为害。主要以幼虫咬食叶、蕾、花及果实。
|
|||
|
为害状
|
|||
|
卵产在叶背,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为害,残留透明的上表皮,使叶片成纱窗状,三龄后分散为害,开始逐渐四处爬散或吐丝下坠分散转移为害,取食叶片或较嫩部位造成许多小孔;四龄以后随虫龄增加食量骤增。虫口密度高时,叶片被吃光,仅留主脉,呈扫帚状。
|
|||
|
形态特征
|
|||
|
体长14~20毫米,翅展30~40毫米,深褐色。前翅灰褐色,前翅环纹和肾纹之间有3条白线组成明显的较宽斜纹,故名斜纹夜蛾。自基部向外缘有1条白纹,外缘各脉间有一条黑点。卵馒头状、块产,表面覆盖有棕黄色的疏松绒毛。幼虫体长35~47毫米,体色多变,从中胸到第九腹节上有近似三角形的黑斑各一对,其中第一、第七、第八腹节上的黑斑最大。腹足4对。蛹长约15~20毫米,腹背面第4~7节近前缘处有一小刻点,有一对强大的臀刺。
|
|||
|
斜纹夜蛾成虫
|
|||
|
斜纹夜蛾卵块
|
|||
|
斜纹夜蛾初孵幼虫
|
|||
|
斜纹夜蛾低龄幼虫及为害状
|
|||
|
斜纹夜蛾幼虫
|
|||
|
斜纹夜蛾幼虫
|
|||
|
斜纹夜蛾幼虫
|
|||
|
斜纹夜蛾蛹(背面)
|
|||
|
生活习性
|
|||
|
在长江流域1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主要发生期在7~9月,黄河流域则多在8~9月。成虫夜间活动,对黑光灯有趋性,还对糖、醋、酒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卵多产于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反面,多数多层排列,卵块上覆盖棕黄色绒毛。幼虫有假死性及自相残杀现象。日间潜伏于残叶或土粒间或接近土面的叶下,日落前再爬出为害。取食幼苗时,可将幼苗全株吃下。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以第二代(8月份)对秋豇豆、叶菜秧苗、瓜、茄为害严重。9~10月上旬的第三代幼虫对大白菜、包心菜、花菜为害最重。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清除杂草。②利用成虫有趋光性和趋糖醋性的特点,可用频振式杀虫灯和糖醋盆等工具诱杀成虫。③全面覆盖大棚或大棚顶部覆盖防雨薄膜,大棚四周覆盖防虫网,使害虫无法进入大棚。④根据该虫卵多产于叶背叶脉分叉处和初孵幼虫群集取食的特点,在农事操作中摘除卵块和幼虫群集叶,可以大幅度降低虫口密度。
|
|||
|
2.药剂防治。在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盛发期,突击用药。由于初孵幼虫聚集在卵块附近活动,三龄后分散,且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因此最好在三龄前,傍晚6时以后施药。低龄幼虫药剂可选用苜蓿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奥绿一号)600~800倍液、24%甲氧虫酰肼(雷通)2500倍液、5%啶虫隆(抑太保)、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2000~2500倍液,或10%溴虫腈(除尽)胶悬剂1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高龄幼虫可用15%茚虫威(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5%甲维盐4000倍液或5%虱螨脲(美除)1000倍液。
|
|||
|
甜菜夜蛾
|
|||
|
学名
|
|||
|
Spodoptera exigua(Hübner)
|
|||
|
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杂食性害虫,近年来已发展成为重要害虫,常常暴发危害。
|
|||
|
为害状
|
|||
|
以幼虫为害叶片,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三龄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严重时仅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三龄以上的幼虫还可钻蛀青椒、番茄果实,造成落果、烂果。
|
|||
|
形态特征
|
|||
|
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4毫米。体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方有圆形斑1个。后翅银白色。卵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状的隆起线。幼虫体长约2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至黑褐色。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的带粉红色,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蛹体长10毫米左右,黄褐色。
|
|||
|
甜菜夜蛾成虫
|
|||
|
甜菜夜蛾卵块
|
|||
|
甜菜夜蛾幼虫
|
|||
|
甜菜夜蛾幼虫受惊状
|
|||
|
甜菜夜蛾高龄幼虫
|
|||
|
甜菜夜蛾预蛹
|
|||
|
甜菜夜蛾初蛹
|
|||
|
甜菜夜蛾蛹背面
|
|||
|
甜菜夜蛾蛹腹面
|
|||
|
生活习性
|
|||
|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1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和弱趋化性,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成虫卵多产于叶片背面,卵块成单层或双层,卵块上覆盖白色鳞片。幼虫有假死性,受震扰即落地,幼虫老熟后,钻入4~9厘米的土内吐丝筑室化蛹。一般以8月中旬至9月中旬虫口密度高。
|
|||
|
防治方法
|
|||
|
在低龄虫期防治,一般在1~2龄幼虫高峰时用药为宜。药剂可选24%甲氧虫酰肼(雷通)2500倍液,或5%甲维盐4000倍液,或5%虱螨脲(美除)乳油1000倍液,或15%茚虫威(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10%溴虫腈(除尽)1000倍液。三龄幼虫后怕光,宜傍晚用药。
|
|||
|
银纹夜蛾
|
|||
|
学名
|
|||
|
Argyrogramma agnata(Staudinger)
|
|||
|
为害状
|
|||
|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以后咬成孔洞或缺刻,排出粪便,污染叶片。除为害瓜类外,还为害豆类、十字花科蔬菜、莴苣等作物。
|
|||
|
形态特征
|
|||
|
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12~17毫米,翅展34毫米,体黑褐色。后胸及1、3节腹节背面有褐色毛块。前翅深褐色,翅中有一显著的U形银纹和一个近三角形银斑;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泽。卵半球形,白色至淡黄绿色,表面具网纹。末龄幼虫体长约30毫米,淡绿色,虫体前端较细,后端较粗。头部绿色,两侧有黑斑;胸足及腹足皆绿色,第1、2对腹足退化,行走时体背拱曲。体背有纵行的白色细线6条,位于背中线两侧,体侧具白色纵纹。蛹长约18毫米,初期背面褐色,腹面绿色,末期整体黑褐色。臀刺具分叉钩刺,周围有4个小钩。
|
|||
|
银纹夜蛾成虫
|
|||
|
银纹夜蛾幼虫
|
|||
|
银纹夜蛾蛹(前期)
|
|||
|
银纹夜蛾蛹
|
|||
|
防治方法
|
|||
|
可参考斜纹夜蛾。
|
|||
|
棉铃虫
|
|||
|
学名
|
|||
|
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
|
|||
|
棉铃虫俗称青虫、钻心虫、钻桃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寄主很多,我国已知有90多科200余种,在瓜菜上主要为害辣椒、番茄、茄子、豆类、瓜类、锦葵科植物及玉米等。
|
|||
|
形态特征
|
|||
|
成虫体长15~17毫米,翅展26~28毫米。前翅颜色变化较多,青灰色、灰褐色或赤褐色,线、纹均黑褐色,前翅具褐色环纹和肾形纹,肾纹前方的黑缘脉上有2褐纹,肾纹外侧为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有黑点。后翅灰白色,翅脉褐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卵近半球形,乳白色,具纵横网格,近孵化时变为红褐色或紫褐色。幼虫体色多变,有淡绿色、绿色、黄白色、淡红色、黑紫色等。体表布满褐色和灰色的尖刺,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蛹体长17~21毫米,纺锤形,第五至第七腹节前缘密布比体色略深的刻点,腹部末端有臀刺两根。
|
|||
|
棉铃虫成虫
|
|||
|
棉铃虫幼虫
|
|||
|
棉铃虫幼虫
|
|||
|
棉铃虫幼虫
|
|||
|
棉铃虫幼虫
|
|||
|
棉铃虫幼虫
|
|||
|
为害状
|
|||
|
食性杂,为害广。可为害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蔬菜及棉、麦等多种作物。以幼虫为害花、果、叶片,偶尔蛀茎,且食芽和嫩叶,但主要是蛀果。果实被蛀食后,常因雨水和病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叶片被取食后造成孔洞或缺刻。
|
|||
|
棉铃虫蛹(腹面)
|
|||
|
生活习性
|
|||
|
在黄河流域1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时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出现第一代在6月中下旬,第二代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尚有棉铃虫出现。成虫白天大多栖息在植株丛间叶背、花冠等阴暗处,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对黑光灯趋性强,对杨树枝的清香气味也有趋化性。喜温暖、潮湿,有较明显的趋嫩性,生长势旺、枝叶幼嫩茂密的植株易着卵。幼虫有转株为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秋翻地可消灭部分越冬蛹,且能阻止成虫羽化出土,使其窒息。②结合整枝等农事操作人工消灭卵粒。③于成虫盛发期,选带叶杨柳树枝剪成30~50厘米长、5~10枝一捆的把,插在田间,每667米220捆,清晨用塑料袋套住枝把捕杀。④还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每3公顷1只。
|
|||
|
2.药剂防治。要抓住卵孵化盛期至二龄盛期,幼虫尚未蛀入果内的时期防治,药剂可参考斜纹夜蛾。最好是晨露未干前或下午6时以后进行,效果较好。
|
|||
|
烟青虫
|
|||
|
学名
|
|||
|
H e l i o t h i s a s s u l t a G u e n e e
|
|||
|
烟青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烟夜蛾、烟实夜蛾。
|
|||
|
形态特征
|
|||
|
成虫体色黄褐色。前翅横线、纹线清晰,中横线向后斜伸,但不达肾形纹正下方,外横线较直,仅达肾形斑边缘,后翅黄褐色,棕黑色宽带中段内侧有一条平行线。卵半球形,高小于宽,稍扁,表面纵棱不达底顶部。幼虫前胸侧气门前下方1对毛的连线远离气门的下缘。其余与棉铃虫相同。
|
|||
|
烟夜蛾成虫
|
|||
|
烟夜蛾幼虫
|
|||
|
烟夜蛾幼虫
|
|||
|
烟夜蛾幼虫
|
|||
|
为害状
|
|||
|
烟青虫是西瓜开花结果期的重要害虫,其为害是在西瓜开花后,成虫进入瓜田产卵,1~2龄幼虫藏匿花中取食花蕊及嫩叶,3龄后咬食幼果并蛀果,造成烂瓜。
|
|||
|
生活习性
|
|||
|
一年发生世代数因地区而异,东北地区1年发生2代,黄淮地区3~4代,西南、华南4~6代,广东7~8代,均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化性,并有一定的趋光性。幼虫有假死及吐丝下坠的习性。
|
|||
|
防治方法
|
|||
|
参考斜纹夜蛾。
|
|||
|
瓜藤天牛
|
|||
|
学名
|
|||
|
Apomecyna neglecta Pascoe
|
|||
|
瓜藤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又名蛀藤虫。
|
|||
|
为害状
|
|||
|
以幼虫蛀害西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节瓜等瓜类作物的藤茎。幼虫孵化后从节部蛀入,先横居瓜藤内,蛀食处有黏液和粪便排出,被害部膨胀畸形。后期幼虫直向钻蛀,蛀口上部茎蔓枯萎,造成断藤落瓜,影响产量。
|
|||
|
瓜藤天牛成虫(参考文献3)
|
|||
|
形态特征
|
|||
|
成虫体长10~12毫米,体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体被棕黄色短绒毛。头、胸、足和鞘翅上有许多不规则的白色小斑点,呈豹纹状。前胸背板粗糙,具许多小突起。鞘翅上有点刻,成纵行排列,翅端部有三四个圆斑,排成横列。幼虫体长13~17毫米,扁长筒形,头小、足退化,前胸背板黄白色,余为乳白色。蛹体长11~13毫米,橙黄色。
|
|||
|
生活习性
|
|||
|
在我国南方1年发生1代,少数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残枯茎蔓中越冬。翌年3~4月份陆续化蛹羽化,5月上旬开始在瓜藤裂缝处产卵,产卵历期长达2~3个月。5月下旬孵出第一代幼虫。幼虫孵出后从瓜藤节部蛀入。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清洁田园。瓜类收获后,特别是冬季和早春,彻底清除田间残藤,加以烧毁,可以消灭越冬幼虫。②人工刺杀。利用细铁丝,伸入蛀孔内刺杀幼虫。结合田间管理,发现虫孔,及时进行人工刺杀。
|
|||
|
2.药剂防治。5~6月间随时检查,当发现植株上有新鲜虫粪的虫孔后,用注射器注入50%敌敌畏乳油10~20倍液少许,并用黏泥墙塞虫孔,或以药棉蘸药液堵塞虫孔,可使幼虫中毒死亡。
|
|||
|
茄二十八星瓢虫
|
|||
|
学名
|
|||
|
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
|
|||
|
为害状
|
|||
|
以成虫和幼虫为害叶片、果实和嫩茎。叶片被害后,留残叶脉及叶片表皮,形成平行弧形凹纹,半透明,网络状,后变为褐色,严重时全叶食尽。果实被害后,果面形成平行弧形凹纹,后变为褐色斑痕,逐渐变硬。
|
|||
|
形态特征
|
|||
|
成虫体长6毫米,半球形,黄褐色,体表密生黄色细毛。前胸背板上有6个黑点,中间的两个常连成一个横斑;每个鞘翅上有14个黑斑,其中第二列4个黑斑呈一直线,两鞘翅合缝处黑斑不相连,是与马铃薯瓢虫的显著区别。卵弹头形,纵立,淡黄至褐色,卵粒排列较紧密。末龄幼虫体长约7毫米,初龄淡黄色,后变白色;体表多枝刺,其基部有黑褐色环纹,枝刺白色。蛹长5.5毫米,椭圆形,背面有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
|||
|
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成虫
|
|||
|
茄二十八星瓢虫卵
|
|||
|
茄二十八星瓢虫初孵幼虫
|
|||
|
茄二十八星瓢虫成、幼虫为害果
|
|||
|
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
|
|||
|
生活习性
|
|||
|
广东1年发生5代,无越冬现象。5月盛发。成虫白天活动,假死性强,受惊动时落地不动,触动时分泌黄色黏液。除为害西瓜外还为害甜菜、马铃薯、向日葵和豆科等多种作物。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清除越冬场所,在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深翻土地,以消灭越冬成虫。②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可以拍打植株使之坠落在盆中,进行人工捕杀。③卵成块产在叶背上,且颜色鲜艳,易于发现,可及时摘除叶片。
|
|||
|
2.药剂防治。因为幼虫在二龄后才分散到其他叶片上为害,因此应掌握在越冬成虫迁入作物地和幼虫孵化盛期喷药防治,药剂可参考黄守瓜。每6~7天喷药1次,连续喷施2~3次。
|
|||
|
地下害虫
|
|||
|
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针虫、蛴螬和地老虎等,它们主要取食西瓜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
|
|||
|
金针虫
|
|||
|
为害状
|
|||
|
金针虫食性广,为害多种作物、蔬菜及瓜类的幼苗。幼虫春季咬食刚发芽的种子、幼根及茎的地下部分,并沿茎向上钻蛀至表土为止,使幼苗整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
|
|||
|
形态特征
|
|||
|
1.沟金针虫 成虫体长14~18毫米,宽4~5毫米,深褐色,全体密生暗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呈半球形隆起,宽大于长,密布刻点,中央有微细纵沟,后缘角稍向后方突出。卵近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扁平,金黄色,并有同色细毛,由胸背至第十腹节的背面正中有一细纵沟,尾端分叉并稍上翘,叉内侧各有一小齿。蛹细长纺锤形,长19~22毫米,初为淡绿色,后变褐色。
|
|||
|
沟金针虫雄成虫(参考文献2)
|
|||
|
沟金针虫雌成虫
|
|||
|
沟金针虫老熟幼虫(参考文献4)
|
|||
|
2.细胸金针虫 成虫体长8~9毫米,宽约2.5毫米,体暗褐色,密被黑褐色短毛,并有光泽。头胸部黑褐色,前胸背板略带圆形,长大于宽,后缘角伸向后方,翅上有9条纵列的点刻。卵圆形,乳白色。幼虫体长约23毫米,圆筒形,淡黄色,有光泽,尾节呈圆锥形,尖端为红褐色小突起,背面近前缘两侧各有褐色圆斑一个,并有4条褐色纵纹。蛹黄色,纺锤形。
|
|||
|
细胸金针虫幼虫
|
|||
|
生活习性
|
|||
|
金针虫2~5年完成1代,因种类和发生地区不同而异。一般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因生活历期较长,幼虫发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越冬幼虫翌春开始活动,在土温8~10℃时活动最盛,为害也重。幼虫在土壤中取食瓜株的嫩根,夏季高温时或多雨时潜入较深土层。末龄幼虫秋前化蛹羽化出的成虫,当年出土活动,交配后产卵;而秋末化蛹羽化出的成虫,则停留在土室中,到第二年春暖后出土活动,交配后产卵。金针虫卵散产于土壤表层,孵化后为害幼苗,秋末在土壤中越冬。金针虫不耐高温,喜欢在潮湿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活动。以春秋季为害最重。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秋季深耕细耙,夏季翻耕曝晒,产卵化蛹期中耕除草,将卵翻至土表曝晒致死。也可在金针虫活动盛期,进行瓜田灌水,可使其潜入土壤下层,减轻受害。
|
|||
|
2.物理防治。利用金针虫成虫趋性,在秋季成虫发生期进行黑光灯诱杀和糖醋液诱杀成虫。
|
|||
|
3.药剂防治。①药剂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药∶水∶种子比例1∶100∶1000,在暗处将种子放塑料布上,撒上药水拌均匀,拌后闷2~3小时,干后播种。②定植前处理土壤。对育苗移栽的瓜田,每667米2用10%地虫磷1.5千克,拌细土40~60千克撒施于种植沟内。③灌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灌苗床后再播种或灌穴,以上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沙潜等。
|
|||
|
金龟子
|
|||
|
为害状
|
|||
|
蛴螬大多食性极杂,主要为害农作物、蔬菜、瓜类、果树林木的地下部分,尤其喜食柔嫩多汁的根、茎及刚萌动发芽的种子,影响植株的长势,造成幼苗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大多食害果树、林木或作物的嫩芽、叶片和果实等。成虫喜食嫩叶成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严重的仅残留叶脉。有时食害花或果实。主要以春秋两季为害最重。
|
|||
|
形态特征
|
|||
|
1.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成虫体长17~22毫米,长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前胸背板侧缘外突。每鞘翅上有4条明显的纵脊,臀板显露,顶端中间有凹陷。
|
|||
|
暗黑鳃金龟
|
|||
|
2.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成虫体长16~22毫米,暗黑褐色,无光泽,体被黑色或黄褐色绒毛和蓝灰色闪光层,前胸背板前沿有成列的褐色长毛,鞘翅有纵脊4条。腹部腹板具青蓝色丝绒色泽。
|
|||
|
白星花金龟
|
|||
|
3.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成虫体长18~24毫米,宽9~12毫米,体型中等,椭圆形,背面扁平,黑钢色,微带绿或紫色闪光,头方形,前胸背板梯形,小盾片长三角形,散布多个不规则白绒斑。前胸背板和鞘翅密布小刻点和不规则的白色毛斑10余个。腹面各腹节两侧均有一白色毛斑。
|
|||
|
4.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M otschulsk)成虫体长18~21毫米,头部、前胸背板、小盾片和鞘翅呈铜绿色,具闪光,头和前胸背板色较深,鞘翅色淡有纵脊4条,前胸背板密生刻点,侧缘黄色,腹部腹板黄白色。
|
|||
|
金龟子的卵均为椭圆形,乳白色,孵化前可增大近圆形。蛴螬体肥胖,常弯曲近C形,白色或乳白色。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
|
|||
|
铜绿丽金龟
|
|||
|
金龟子幼虫
|
|||
|
生活习性
|
|||
|
金龟子完成1个世代所需时间因种类和发生地区不同而异。华北大黑鲤金龟在黄淮海地区多为2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隔年交替在土中越冬。华北地区越冬成虫出土高峰在5月上中旬,5~8月产卵,越冬幼虫4~5月开始为害,5~6月陆续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下旬羽化。
|
|||
|
暗黑鳃金龟在华北和华东地区1年发生1代,多以三龄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至来年化蛹,一直停留在土室中,一般春季不为害,5月中下旬化蛹,6~7月份成虫盛发。幼虫7月中下旬开始为害,至8月中下旬为为害盛期。
|
|||
|
铜绿丽金龟各地均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上升为害,5~6月份化蛹,成虫5月下旬始见,6月中旬为盛期。成虫为害林木、果树叶片,是果树、林木的重要害虫。每年春、秋形成两次为害高峰。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冬前适时耕翻土地。②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水旱轮作,或适时灌水。③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④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产卵。
|
|||
|
2.化学防治。①药剂拌种处理。50%辛硫磷乳油按药剂∶水∶种为1∶30~40∶400~500拌种,可兼治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②毒土。将5%辛硫磷颗粒剂2.5~3千克、或5%毒死蜱(紫丹)颗粒剂2千克、或10%硫线磷(克线丹)4~5千克,兑细土配制成15~20千克毒土,沟施或撒施,覆土后播种,移栽期可穴施,大田期于侧沟施药或撒施,然后覆土,可杀根际附近的幼虫,并兼治金针虫和蝼蛄。③药液灌根。用1.8%阿维菌素4000倍液,或40%毒死蜱1000倍液灌根,毒杀幼虫。④在田间成虫发生期,可喷洒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18.1%顺式氯氰菊酯(富锐)乳油2000~3000倍液、2.5%顺式氟氯氰菊酯(保得)乳油1500~2000倍液、10%氟氯氰菊酯(百树菊酯)3000~4000倍液。
|
|||
|
地老虎
|
|||
|
为害状
|
|||
|
地老虎是杂食性害虫,以幼虫为害,咬断植物幼苗近地面的茎,造成缺苗断垄,并将咬断的嫩茎拖回洞穴,半露地表,极易发现。
|
|||
|
形态特征
|
|||
|
1.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俗称地蚕、黑土蚕、黑地蚕、夜盗虫、地根虫等。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全体灰褐色,有黑色斑纹,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栉齿状。前翅棕褐色,前缘色较黑。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均为黑色双线,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和两个较小的黑色剑状纹,均环以黑边,其外有1黑色楔形斑,尖端伸至外横线。后翅灰色无斑纹。卵半球形,表面有纵横隆起线。幼虫体长37~47毫米,头褐色,体黄褐色至黑褐色,有两条对称的深褐色纵带,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黑色圆形小突起,臀板黄褐色。蛹体长18~24毫米,赤褐色,有光泽,腹末有1对臀刺。
|
|||
|
小地老虎成虫(展翅)
|
|||
|
小地老虎成虫头部
|
|||
|
小地老虎成虫
|
|||
|
小地老虎幼虫
|
|||
|
小地老虎蛹(背面)
|
|||
|
小地老虎蛹(腹面)
|
|||
|
2.黄地老虎(Agrotis segefum Schiffermuller)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全体淡黄褐色,前翅基线与内横线为双线、褐色,肾状纹、环状纹和剑纹清晰,各有黑褐色边。后翅白色,前缘略带黄褐色。卵半球形,卵壳表面有纵脊纹16~20条。老熟幼虫体长33~43毫米,黄褐色,体表多皱纹,无明显颗粒,臀板由中央黄色纵带划分为2块黄褐大斑。蛹体长15~20毫米,腹部背面有不明显的小刻点。
|
|||
|
黄地老虎成虫(参考文献2)
|
|||
|
黄地老虎幼虫(参考文献2)
|
|||
|
黄地老虎蛹(背面)
|
|||
|
黄地老虎蛹(腹面)
|
|||
|
生活习性
|
|||
|
1.小地老虎 在我国年发生2~7代不等,随纬度和海拔高度而异,长城以北1年发生2~3代,华北3~4代,长江流域4~5代,华南6~7代。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以老熟幼虫、蛹和成虫越冬;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可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在北纬33℃以北地区未查到虫源,不能越冬。这些地方的小地老虎是从南方随气流迁飞而来,秋天再回迁到南方,未能迁飞的则全部冻死。成虫昼伏夜出,喜食花蜜、糖醋液及其他发酵物,对黑光灯也有较强趋性。1~2龄幼虫昼夜活动,咬食嫩茎、叶片,3龄以后白天潜伏在表土下,夜间活动为害。瓜苗定植伸蔓后,幼虫逐渐转入瓜田为害,咬断嫩茎,并拖入土穴内取食,4~6龄暴食。幼虫有假死性,遇惊就蜷缩成环形。第一、二代幼虫为害最严重。以春季为害严重。夏秋季也有为害。
|
|||
|
2.黄地老虎在东北、西北地区1年发生2~3代,华北和华东3~4代,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中龄和老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在苏北、河南等地,以低龄幼虫和蛹越冬。越冬幼虫在3~4月份再活动为害,老熟后化蛹,第一代幼虫为害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二代幼虫均能造成危害,东部主要以第一代幼虫为害,因黄地老虎不耐高温,至第二代时,受高温抑制,田间发生量很少。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冬春除草,消灭越冬幼虫;生长期清除田间周围杂草,以防小地老虎成虫产卵。②诱杀成虫。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糖醋液是糖、醋、酒各一份,加水100份,加少量敌百虫)。③栽苗前在田间堆草,诱杀成虫,人工捕捉。
|
|||
|
2.药剂防治。①毒饵诱杀。可用90%晶体敌百虫0.25千克,加水4~5千克,喷到炒过的20千克菜饼或棉仁饼内,做成毒饵,傍晚撒在秧苗周围。也可用敌百虫0.5千克,溶解在2.5~4.0千克水中,喷于60~75千克菜叶、西瓜肉或鲜草上,于傍晚撒在田间诱杀,每667米2用7.5~10千克,严重时隔2~3天再用一次,防治效果很好。②毒土杀虫。可用5%毒死蜱(紫丹)颗粒剂2千克、10%硫线磷(克线丹)颗粒剂4~5千克进行撒施或沟施。③喷雾。药剂可参考金龟子,在黄昏地老虎为害时,喷洒地面,进行毒杀。
|
|||
|
蝼蛄
|
|||
|
为害状
|
|||
|
蝼蛄为多食性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为害多种农作物、蔬菜、瓜类、果树、林木刚播下的种子、幼苗,或将幼苗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蝼蛄在地下活动,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
|||
|
形态特征
|
|||
|
1.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z.spina Saussure)成虫身体比较肥大,雌成虫体长45~50毫米,雄成虫体长39~45毫米,体黄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心脏形暗红色斑点。前翅鳞片状,只覆盖腹部1/3,后翅折叠如尾状,刚超过腹部。前足为开掘足。腹部近圆筒形,腹部末端具二尾须。卵椭圆形,孵化前较膨大,黄褐色至深灰色。若虫初孵化时乳白色,后变黄褐色,体形与成虫相似,仅有翅芽。
|
|||
|
2.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别名非洲蝼蛄、小蝼蛄、拉拉蛄、地拉蛄、土狗子、地狗子、水狗。成虫体长30~35毫米,灰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一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鳞片状,覆盖腹部一半。后翅折叠如尾状,大大超过腹部末端。腹末具1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4个棘,别于华北蝼蛄。卵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暗紫色。末龄若虫体长25毫米,体形与成虫相近。
|
|||
|
华北蝼蛄成虫
|
|||
|
东方蝼蛄成虫
|
|||
|
生活习性
|
|||
|
华北蝼蛄完成1代需3年,东方蝼蛄在华中、江西、四川等地,1年发生1代,黄淮及东北南部2年完成1代。两种蝼蛄均以成虫和若虫越冬。蝼蛄喜栖居在轻盐碱地、河岸、渠边等潮湿环境中,对香甜味、豆饼、麦麸、煮至半熟的谷子和未腐熟的马粪有趋性,对灯光、黑光灯有强趋性。有昼伏夜出的习性,1~2龄若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散。4月至11月为蝼蛄的活动为害期,以春、秋两季为害最严重。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深翻土壤、精耕细作造成不利蝼蛄生存的环境,减轻为害。②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③在蝼蛄为害期,追施碳酸氢铵等化肥,散出的氨气对蝼蛄有一定驱避作用。④实行合理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消灭大量蝼蛄,减轻为害。⑤蝼蛄发生为害期,利用黑光灯、白炽灯诱杀成虫,尤以高温天气、闷热天气的夜晚诱杀效果最好。
|
|||
|
2.药剂防治。①拌种。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堆闷12~24小时后播种。②毒饵诱杀。先将麦麸、豆饼、秕谷、棉籽饼或玉米碎粒等炒香,按饵料重量0.5%~1%的比例加入90%晶体敌百虫,用少量温水溶解,倒入饵料中拌匀,再根据饵料干湿程度加适量水,拌至用手一攥稍出水即成。每667米2施毒饵1.5~2.5千克,于傍晚时撒在已出苗的瓜地或苗床的表土上,或随播种、移栽定植时撒于播种沟或定植穴内。制成的毒饵限当日撒施。③毒土毒杀。当蝼蛄发生为害严重时,每667米2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或5%毒死蜱(紫丹)颗粒剂2千克,或10%硫线磷(克线丹)颗粒剂4~5千克,或4%二嗪磷(巴农)颗粒剂0.8~1千克,对细土15~30千克混匀撒于地表,在耕耙或栽植前沟施毒土。
|
|||
|
北京油葫芦
|
|||
|
学名
|
|||
|
Gryllus mitratus Burmeister
|
|||
|
为害状
|
|||
|
对瓜菜的危害主要是在幼苗期咬食嫩叶和茎蔓,能造成缺苗死蔓。
|
|||
|
北京油葫芦雌成虫
|
|||
|
形态特征
|
|||
|
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成虫体长20~24毫米,黑褐色,头顶黑色,复眼周围及颜面浅黄色,从头背观两复眼内方的橙黄纹“八”字形。前胸背板黑褐色,1对羊角形深褐色斑纹隐约可见;后足胫节背方具5~6对长刺,6个端距。
|
|||
|
北京油葫芦雌成虫头部八字纹
|
|||
|
油葫芦若虫
|
|||
|
生活习性
|
|||
|
北京油葫芦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翌年4~5月孵化为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陆续羽化为成虫,9~10月进入交配产卵期,成虫和若虫昼间隐蔽,夜间活动,觅食、交尾。成虫有趋光性。
|
|||
|
防治方法
|
|||
|
主要是毒饵诱杀。用麦麸、米糠、棉子饼、花生壳等作饵料或用青草、菜叶等与农药混拌制成毒饵,于晚间撒在温室、苗床和田间洞穴附近,药与饲料之比为90%晶体敌百虫∶水∶料为1∶10∶100~200。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
|||
|
种蝇
|
|||
|
学名
|
|||
|
Delia platura Meigen
|
|||
|
种蝇又名灰地种蝇、瓜种蝇,俗称地蛆、根蛆,属双翅目花蝇科。
|
|||
|
为害状
|
|||
|
种蝇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幼苗,幼虫自根颈部蛀入,顺着茎向上为害,被害苗倒伏死亡,再转移到邻近的幼苗,因此,苗床中常出现成片死苗。
|
|||
|
形态特征
|
|||
|
成虫体长4~6毫米,暗黄色至暗褐色,头部银灰色。雄虫两复眼几乎相接触,触角黑色。胸部灰褐色或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3条褐色纵线,全身有黑色刚毛。腹部灰黄色,背部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各腹节间有一黑色横纹,使腹背形成明显的小方块。雌虫略大于雄虫,颜色较浅,两复眼距离较宽,腹部背面中央纵纹不明显。翅透明,黄褐色。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纹。幼虫似粪蛆,前端细,尾端粗,白色至浅黄色,头退化,仅有一对黑色口钩。蛹长椭圆形,黄褐色,尾部有7对突起。
|
|||
|
灰地种蝇幼虫(参考文献2)
|
|||
|
生活习性
|
|||
|
因地区不同发生代数不同,黑龙江1年发生2~3代,辽宁、新疆3~4代,上海、陕西4代,湖南、江西5~6代。种蝇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在温暖的场所也可越冬。成虫在中午前后比较活跃。瓜播种后,在瓜苗根部土中产卵,以有机肥附近和正在萌发的种子周围产卵最多。春季为害严重,夏季高温期较轻。
|
|||
|
防治方法
|
|||
|
1.在苗床和大田禁忌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
|
|||
|
2.糖醋诱杀成虫。
|
|||
|
3.药剂防治。①防治幼虫。药剂拌种或播种时撒毒土、灌药等可参看金针虫部分。也可用75%灭蝇胺5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3000倍液。②防治成虫可用2.5%溴氯菊酯、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25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
|||
|
同型巴蜗牛
|
|||
|
学名
|
|||
|
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
|
|||
|
为害状
|
|||
|
成贝和幼贝以齿舌刮食叶、茎,造成空洞或缺刻,或咬断幼苗。可为害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多种作物。
|
|||
|
形态特征
|
|||
|
属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贝壳中等大小,壳质厚,坚实,呈扁球形。头发达,有2对触角,眼在后触角的顶端,口位于头部腹面,足在腹面,适于爬行。体外有一螺壳,成偏圆球形或马蹄形。壳稍厚而坚固,壳硬,黄褐色或红褐色。卵圆球形,初产时乳白色,有光泽,孵化前为灰黄色。幼贝体形与成贝相似,稍小。
|
|||
|
蜗牛
|
|||
|
生活习性
|
|||
|
一年发生1代,以成贝或幼贝在瓜菜田等作物根部、草堆石块下及其它潮湿阴暗处越冬,形成白膜封闭壳口。南方棚室2月、露地3月开始取食为害,4~5月成体交配产卵,7~8月为害秋播作物。在北方春季活动期比南方推迟1个月,进入冬眠提早1个月。蜗牛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适于多雨、潮湿的环境条件。阴雨天可昼夜活动取食,干旱时昼伏夜出。
|
|||
|
防治方法
|
|||
|
1.农业防治。①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及时中耕,排出积水,可减轻为害。②秋冬翻地可消灭越冬蜗牛,地膜覆盖可抑制蜗牛活动和发生。③在田间堆积树叶、杂草、菜叶,夜间诱集害虫,白天可人工捕杀。在田边、沟边撒生石灰带或茶枯粉,可防止蜗牛进入为害。
|
|||
|
2.药剂防治。可在田间每667米2撒6%四聚乙醛(密达、灭蜗灵)颗粒剂465~665克混干沙土10~15千克,均匀撒施在田间蜗牛经常出没处;还可用2%甲硫威(灭旱螺)颗粒剂330~400克、45%三苯醋酸(百螺敌)颗粒剂40~80克,宜在傍晚施药。
|
|||
|
野蛞蝓
|
|||
|
学名
|
|||
|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
|
|||
|
为害状
|
|||
|
以幼虫和成虫刮食造成缺刻,排泄粪便污染瓜菜,常引起弱寄生菌的侵入,造成寄主叶片腐烂坏死。
|
|||
|
形态特征
|
|||
|
腹足纲柄眼目野蛞蝓科。成虫体长20~25毫米,爬行时体长30~36毫米。体裸露柔软无壳,暗灰色或黄白色。头前端有2对触角,暗黑色。眼长在后触角顶端,黑色。头前方有口,腹足扁平,爬过的地方留有白色痕迹。卵椭圆形,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淡褐色,体形同成虫,稍小。
|
|||
|
蛞蝓
|
|||
|
生活习性
|
|||
|
1年发生2~6代,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冬眠越冬。春季为害,夏季活动减弱,秋季复出为害。蛞蝓怕光照,日出隐蔽,夜出取食。喜阴暗潮湿环境,高温、干旱或田间积水时,则生长受抑制或死亡。
|
|||
|
防治方法
|
|||
|
同蜗牛。
|
|||
|
附录 台州长季节西瓜栽培技术
|
|||
|
1.品种
|
|||
|
选用新疆农科院吴明珠院士选育的早佳8424。
|
|||
|
2.育苗
|
|||
|
2.1 营养土配制。用未种过瓜类5年以上的无病干燥园土,或用3~5年未种过瓜类的水稻土,粉碎,每米3土中加住商三元复合肥(15∶15∶15)250克、过磷酸钙250克,再加50%多菌灵50克拌匀,用薄膜覆盖堆制30天,过筛备用,或取河泥作营养土。将营养土装入直径10厘米的塑料钵,压实。
|
|||
|
2.2 苗床。选地势平坦、高燥的田块搭建宽5.5~6.5米、高1.8米的大棚,棚内平铺农膜。营养钵呈“品”字形紧密排列在苗床上,四周空隙用细土填好。
|
|||
|
2.3 种子处理。选晴天晒种1~2天。将完整无损的种子在55℃温水中浸种20~30分钟,然后在室温下浸2~4小时,每1~2小时搅动、换水。或在50%多菌灵500倍液中浸种1~2小时,药剂处理后立即用清水充分洗净。浸种完毕,擦去种子表面黏液,冲洗干净,沥干水分,用湿布包好。
|
|||
|
2.4 催芽。置28~32℃条件下催芽。待种子胚根1毫米,分次捡出,在常温下炼芽12~18小时。
|
|||
|
2.5 播种。12月至1月播种,每667米2用种量250~300克。采用营养钵育苗,晴天午后一钵播一粒种子,覆盖0.5厘米盖籽药土,喷湿。播种完毕,钵上平铺地膜,搭建宽1~1.2米、高0.8米的小拱棚,盖好薄膜,加盖覆盖物,密闭大棚。白天棚温保持25℃、夜温16℃以上。
|
|||
|
2.6 苗期温度管理。当种苗破土达25%~30%时,揭去平铺地膜。晴天或多云天气,日出后棚温达20℃以上,揭去小棚膜;阴雨无日照天气,棚温不低于15℃,在中午至下午2时,揭去小棚膜,但大棚不能通风。夜间温度过低,在拱棚上覆盖保暖物。
|
|||
|
2.7 苗期水分管理。营养钵表土以干为主,尽量不要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根系的发育。
|
|||
|
2.8 炼苗。定植前5~7天炼苗。选择晴暖天气,施1次微补促根增甜液,喷1次防猝倒病药剂,然后揭除覆盖物和薄膜,增加通风量,降低温度。炼苗期间,如有刮风、下雨、寒流等不利天气,应加盖覆盖物。炼苗视幼苗素质灵活掌握,壮苗少炼或不炼,嫩苗则逐步增加炼苗强度。
|
|||
|
2.9 壮苗标准。苗龄30~35天,真叶2~3片,叶色浓绿,子叶完整,节间短,幼茎粗壮,生长清秀。
|
|||
|
3.定植前准备
|
|||
|
3.1 整地。选地势平坦、高燥、未种瓜类5年以上的田块。前作采收后灌水闷棚15~30天。放水,晒白,待耕。
|
|||
|
3.2 基肥。每667米2施佳多利有机肥10千克、住商三元复合肥30~40千克、挪威硝酸钙10千克、硫酸钾镁20千克,撒施在田板上,用拖拉机耕翻。
|
|||
|
3.3 作畦。精细整畦,平畦宽6~7米,中间开操作沟,沟宽30厘米、深15厘米,成两种植畦,各宽2.5~3米,四周排水沟深60~80厘米,宽30~50厘米。
|
|||
|
3.4 覆盖。平畦两边各留25~30厘米压膜,搭建高1.8米、跨度5.5~6.5米的大棚,覆盖0.5~0.6毫米厚的无滴膜。移栽前7天,每条瓜畦铺设简易滴管1~2根,然后覆盖0.14毫米厚的地膜。移栽后,在大棚内搭建高1.4~1.5米、跨度5~6米的中棚,覆盖0.14~0.25毫米厚的膜。按种植畦搭建高0.8米、跨度1~1.2米的小拱棚,覆盖0.14毫米厚的膜。
|
|||
|
4.定植
|
|||
|
4.1 定植时间。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瓜苗2叶1心至3叶1心时定植。定植时,要求棚内土温在10℃以上,气温在20℃以上。
|
|||
|
4.2 定植密度。采用自根苗或嫁接苗匍匐栽培。定植穴在畦中央,让藤蔓往两边爬。株行距为(2.5~3)米×(0.8~1)米,每667米2栽植200~300株。
|
|||
|
4.3 定植方法。定植前先用打钵机在畦中央开种植穴,然后把育苗块放入种植穴。边栽边施肥,每667米2用住商三元复合肥2.25千克、微补促根增甜液400克、50%多菌灵1千克,掺水600千克滴株。
|
|||
|
5.田间管理
|
|||
|
5.1 缓苗期管理。栽后3天,检查瓜苗成活情况,出现死苗,立即补种,发现萎蔫苗或僵苗,在晴天下午,每株浇微补促根增甜液600倍液,或叶面喷施微补果力600倍液。栽后以保温为主,密闭大棚,小拱棚内温度保持30~35℃。此期,多阴雨,少浇水。
|
|||
|
5.2 伸蔓期管理。缓苗后,棚温20℃以上,揭去小棚膜。棚温超过30℃,选择背风处开始大棚的通风降温。棚温超过35℃时,应掌握逐步降温,防止降温过快造成伤苗。下午棚温30℃左右时关闭通风口,阴天和夜间仍以覆盖保温为主。棚内夜温稳定在15℃以上可揭去小拱棚。缓苗后7天施1次微补促根增甜液600倍液滴株,促发侧枝。
|
|||
|
出藤后,及时理藤,让藤蔓往两边爬。理藤于下午进行,避免伤及藤上茸毛或花器。主藤60厘米左右开始整枝,去弱留壮,每株留2条粗壮侧藤,其余不断剪除。坐瓜后西瓜碗口大小后不再整枝。
|
|||
|
5.3 结果期管理。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不低于15℃。否则,坐果不良。第2批瓜结果时外界气温已较高,要及时放风降温,在棚两头开膜通风及在棚中间开边窗。植株长势好、子房发育正常,主、侧藤第1朵雌花坐瓜。开花时,在早上7~9时进行人工授粉,阴天适当推迟,晴天适当提早。人工授粉后做好标记,注明坐瓜时间。幼瓜坐稳后,每株保留正常幼瓜1个,其余摘除。第二批瓜每株坐2个瓜左右,以后看苗坐瓜。
|
|||
|
5.4 采收至盛收期管理。第1批瓜采后,每667米2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硫酸钾镁10千克,赛德海藻有机液肥5千克,并叶面喷微补果力600倍液1~2次。幼瓜鸡蛋大时施膨瓜肥,每7~10天施1次,每667米2用微补冲施肥500克、赛德海藻有机液肥5千克、硫酸钾镁5千克。气温高、干热,适当浇水。每次采瓜前施1次肥。
|
|||
|
6.病虫害防治
|
|||
|
6.病虫害防治
|
|||
|
6.病虫害防治(续)-1
|
|||
|
6.病虫害防治(续)-2
|
|||
|
西瓜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
|
|||
|
7.采收
|
|||
|
7.1 采收期。3~4月坐瓜,瓜龄40天左右即可采收,以后随气温的升高,瓜龄27~30天采收。成熟西瓜果脐凹陷,果蒂略有收缩,果柄茸毛脱落稀疏,果面光亮,条纹清晰。
|
|||
|
7.2 采后处理。质检人员对每一批瓜进行感官及理化指标检测,按果实大小,将符合外观和内在品质要求的商品果分为三档,贴上商标,并用瓦楞纸箱包装,每箱装商品果4只,净重15~25千克。
|
|||
|
8.清洁田园
|
|||
|
采收完毕后,要将藤蔓、叶片、根系及地膜碎片等全部清理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