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 lines
378 KiB
Plaintext
1853 lines
378 KiB
Plaintext
|
前言
|
|||
|
第八章 大水面培育珍珠技术
|
|||
|
一、河蚌的生物学基础
|
|||
|
(一)河蚌的品种及特点
|
|||
|
1.三角帆蚌(图8-1)
|
|||
|
图8-1 三角帆蚌
|
|||
|
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贝类资源,具有优良的育珠性能,是我国淡水育珠的最主要的品种。三角帆蚌壳体平整,壳间距离较大,外套膜厚实,其内、外层上皮组织间所含结缔组织丰富。它的贝壳质地坚硬,其珍珠层光绿明亮,色彩艳丽,故所培育的珍珠质量亦佳。
|
|||
|
三角帆蚌的鳃纤毛运动较弱,用于呼吸与滤食水流的能力也较弱。它多以硅藻、细菌、原生动物和硅藻土为食。每年夏季为繁殖期,雌蚌的外鳃瓣上孕育着数量众多的受精卵,待钩介幼虫发育成熟后便将其释放于水体中,钩介幼虫寄生于鱼鳍和鱼鳃上,经变态成仔蚌后脱落,在水底泥沙中埋栖生长。天然三角帆蚌寿命超过10年,3龄即达性成熟,成蚌其个体在16~18厘米,最大个体的壳长可达40厘米以上,作为插核手术用的多为成年三角帆蚌。用1~2龄的幼蚌培育无核珍珠。
|
|||
|
2.褶纹冠蚌
|
|||
|
褶纹冠蚌个体和珍珠的生长速度很快,但所产的珠质粗糙,珠质差,从而在常规育珠中多不被采用作为母贝。褶纹冠蚌又因壳体膨突、壳幅较大,无论外套膜上和内脏团上均不便做手术。但其抗病力特强,尤其对三角帆蚌易患的“蚌瘟病”具有免疫性,因此,曾发生过三角帆蚌蚌瘟病的育珠单位,可改用褶纹冠蚌进行育珠生产。
|
|||
|
(二)蚌的构造(图8-2)
|
|||
|
1.贝壳
|
|||
|
蚌的贝壳为左右两片,壳顶通常偏向前端,壳的前端稍圆,后端稍尖,腹缘多呈弧形。贝壳表面的生长线明显,从而可以辨认出蚌的年龄。贝壳由三层结构组成,表层为角层,中层为棱柱层,内层为珍珠层,整个贝壳的三层结构均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所形成的。表层和中层是由外套膜边缘的色素细胞分泌物构成的。珍珠层则是由整个外套膜的外侧上皮细胞不断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贝壳内层(珍珠层)具有外套肌痕和伸足肌痕。在育珠手术作业上,通常以外套肌痕为界,将外套膜的植株部位划分为中心膜和边缘膜两个部分。
|
|||
|
2.外套膜
|
|||
|
外套膜和贝壳一样,也是由三层组成。外层为外表皮,由外侧上皮细胞构成;内层称为表皮,由内侧上皮细胞构成;内外表皮层之间,夹杂着一层结缔组织。外套膜的内、外表皮均由单层细胞构成。外侧上皮细胞具有珍珠质分泌能力,而内侧上皮细胞则具有数量众多的黏液细胞,分泌出的黏液以润滑软体部,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含有弹性纤维,两者交织成网状,从而使外套膜既具有一定的韧性又有一定的弹性,保持了外套膜的形态及位置的相对稳定,构成外套膜基质的主要成分是黏蛋白。黏蛋白物质是由明质酸、硫酸软骨素A和C、硫酸角质素与蛋白质结合的产物。
|
|||
|
3.斧足
|
|||
|
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在前伸足肌、前缩足肌和后缩足肌的作用下,斧足能进行伸缩运动,以利其爬行与挖掘泥沙。同时,由于足的伸缩运动的作用范围较广,因此,在插片创口尚未愈合期间内,凡有斧足运动所作用到的插核部位,都有可能将所插珍珠片排出创口外。
|
|||
|
二、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技术
|
|||
|
(一)雌、雄鉴别
|
|||
|
一般选用4龄以上、体质健壮、闭壳强有力和壳呈青蓝色的三角帆蚌。雌、雄蚌鉴别技术:一是同龄雌蚌两壳比较膨突,后缘较圆钝;而雄蚌两壳高度没有雌蚌宽,后缘较尖。二是非生殖季节,雄蚌外鳃丝较粗稀,每片60~80根;雌蚌外鳃丝较粗密,每片100~120根。三是生殖季节,雌蚌内脏团丰满,色深呈深黄色;雄性内脏团细小呈乳白色。用开壳器打开成熟的雌蚌,可见外鳃呈橘黄色或鹅黄色。
|
|||
|
每年4~6月为三角帆蚌繁殖季节。雌蚌将成熟卵球输送到鳃瓣的鳃丝间隙中,再滤取雄蚌释放于水体中的精子与卵球受精。
|
|||
|
(二)亲蚌培育
|
|||
|
亲蚌应从上一年的秋季开始选留与培育,按雌、雄1∶1的比例选留亲蚌,应分别来自不同的两个水系或水域。同一水体中人工繁殖的子代蚌不宜选作亲蚌,以免近亲繁殖导致生理退化而影响珠质。宜选用5~7龄的蚌作为亲蚌,以每平方米放10只为好。在有微流水的水域中,把各组合的雄蚌置在雌蚌的上流位置,以使雌蚌能及时接纳到足量的精子。
|
|||
|
(三)采集钩介幼虫
|
|||
|
1.识别成熟钩介幼虫的方法
|
|||
|
肉眼观察孕育鳃瓣呈橙紫色,表明其上有大量的钩介幼虫即将成熟。然后用解剖针穿刺孕育鳃瓣的中段部位,并取出少许钩介幼虫,如果用解剖针能挑起一条连丝,即表明钩介幼虫成熟,可采蚴。
|
|||
|
2.采钩介幼虫的方法
|
|||
|
三角帆蚌采蚴方法主要有强制采集和自然采集二种。强制采集的方法是先把选定的成熟雌蚌放在阳光下曝晒30分钟左右,后在阴凉处放置30~50分钟,最后放在盆中,加清水淹没蚌体,强制性地使孕育蚌排放出钩介幼虫。自然排放钩介幼虫的方法是,将成熟了的孕育蚌或即将成熟的孕育蚌与黄颡鱼、鳙鱼等适合钩介幼虫寄生的鱼类或微孔泡沫塑料块放入池中,待蚌自然排放出钩介幼虫。三角帆蚌排放钩介幼虫多在晴天下午以后进行,到20:00~21:00为排放高峰期。
|
|||
|
(四)仔蚌培育
|
|||
|
通常在专用的水泥池中进行培育,面积3米2为宜,要定时、定量投喂蛋黄浆,及时更换池水,使其保持有足够的溶氧,以利于黄颡鱼或鳙的成活及钩介幼虫的变态。钩介幼虫在鱼体上变成仔蚌需要的时间,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钩介幼虫完成变态需积温为195~200℃,在变态期间,如果遇到水温变化特别大,则完成变态所需积温在200℃以上。
|
|||
|
(五)幼蚌培育
|
|||
|
三角帆蚌幼蚌的培育,即从孵化后1个月的仔蚌培育成6厘米以上的手术蚌。培育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小箱培育最好。一般从7月到翌年4月,即可长成手术蚌。
|
|||
|
(1)小网箱为0.5米×0.5米×0.5米的正方体网箱,用竹竿固定好,网箱底及周围向上5厘米处用塑料膜包好,以密网眼为好,以防止仔蚌漏掉,上部离水30厘米左右,并用营养土埋栖幼蚌。营养土以泥沙为主,配合30%的有机肥和硅藻土。有机肥必须经过腐熟、曝晒、粉碎过筛后添加,以免分解产生有机酸腐蚀幼蚌的幼虫壳。
|
|||
|
(2)规格1厘米左右的蚌,每口箱可放200~300只,根据吊养水体的肥瘦适当增减。
|
|||
|
(3)经常检查蚌的生长情况,同时要防止敌害生物入侵,及时清除网箱上的青苔,保持池中有微流水。
|
|||
|
(六)1龄幼蚌越冬
|
|||
|
1.冬季前的培育
|
|||
|
健壮的幼蚌,能承受越冬的体能消耗,是提高越冬成活率的关键。由于秋季水温下降,水质变瘦,饵料生物减少,已不能满足幼蚌的摄食,要及时施肥,每亩可施用活嫩爽藻类肥水素1千克,快速培育水质,使幼蚌有充足的适口饵料。静水培育要定时加注新水,改善水质,提高池水溶氧量,培育健壮的幼蚌,保证越冬。
|
|||
|
2.培育池选择
|
|||
|
要求水质无污染,溶氧丰富,pH以中性或偏微碱性。池底以沙壤土为最好,其面积为2~3亩,水深为1米。其次是黏土,砾土、沙土和腐殖土均不宜建越冬池。越冬池应建在避风向阳、安静的地方。
|
|||
|
3.幼蚌的选择
|
|||
|
选择色线明显、启闭敏捷且有力、蚌壳完整,体健壮的幼蚌进入越冬池。
|
|||
|
4.管理方法
|
|||
|
每亩用生石灰80千克加水趁热全池泼洒。过1周后,加水施肥培育水质,严禁青鱼、鲤鱼、螯虾等底栖肉食性鱼类和其他敌害生物入池,每亩可放幼蚌5万只左右。日常管理主要是对冬季水面长时间的封冻要及时敲冰透气,防止幼蚌缺氧窒息死亡,防止水老鼠等敌害生物潜入。
|
|||
|
(七)大规格1龄幼蚌培育
|
|||
|
1.网箱养殖法
|
|||
|
要求水质清新,有微流水的河沟或池塘。透明度为30~40厘米,pH 7~8为宜。网箱1米×0.5米×0.3米或0.3米×0.3米×0.3米等多种规格,规格宜小不宜大,网眼大小根据幼蚌规格而不同。刚落下的幼蚌,箱衣用30目尼龙筛绢膜,箱顶加网片覆盖。每亩放置网箱10口左右。每平方米放养1.5~2.5厘米幼蚌0.4万~0.45万只;2.6~3.5厘米幼蚌800~1000只;4.6~5.6厘米幼蚌400~450只;5.6~6.9厘米幼蚌300只;7厘米幼蚌150~200只。
|
|||
|
2.网箱养殖幼蚌
|
|||
|
宜用“营养土”,每月换1次,随幼蚌规格增大相应增加营养土厚度。网箱吊养深度随季节变化而调整,夏季0.7米,春秋季0.3米,冬季1米多。经常刷洗网衣,使水流保持通畅,并及时改换网目,同时分稀幼蚌密度。
|
|||
|
3.浅池流水法
|
|||
|
放养时间为3~7月,水质清新,有流水,水深15~20厘米,距池底15厘米处设宽10厘米的进、出水口各两个。每平方米放养0.5厘米以下幼蚌0.6万只;1~1.4厘米幼蚌0.4万~0.5万只;1.5~3.0厘米幼蚌0.3万只~0.35万只。幼蚌达到0.5厘米以上时,应加大水流量,以增加水中的饵料和溶氧,加速幼蚌生长。可人工投饵或在水源池塘内施放已充分发酵的畜禽粪和适量过磷酸钙,也可施用肥水素。及时分稀放养,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
|
|||
|
4.田块流水法
|
|||
|
放养时间为5~11月,要求具有水位差,能形成流水的田块都可利用,水深保持在25厘米以上,水质要求同网箱养殖法。田块面积为60米2左右,设对角式进、排水孔各一处,每平方米放养2.5厘米以上幼蚌50~80只。随着幼蚌的生长,要逐步加大流水量,水质也要逐渐变肥,到11月必须起捕,分养到网箱或池塘中继续培育。
|
|||
|
5.池塘鱼蚌混养
|
|||
|
利用鱼、蚌的共生原理,在池中进行混养可获双丰收。池塘面积2~20亩不等,水深2米左右,水源充足。无污染,亩产鱼类150千克以下的池塘,放养的幼蚌5厘米以上。以草食性鱼类为主,肥水鱼不超过总放养量的10%。
|
|||
|
三、植珠操作技术
|
|||
|
(一)手术的操作季节
|
|||
|
育珠蚌珍珠囊的形成、珍珠质的分泌量及伤口的愈合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当水温低于5℃时,育珠蚌处于冬眠状态,伤口不易愈合,小片易脱落,并引起死亡;当水温高于30℃时,育珠蚌很容易脱水,小片存活的时间短,易烂片,伤口也易感染。另外,在育珠蚌的繁殖盛期,由于性腺发育也会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甚至由于强烈的刺激造成蚌的死亡。因此,手术操作必须选择在合适的季节进行。一般水温在10~30℃均可施行手术。春夏季3~5月或秋季9~10月是育珠蚌施行手术的最好季节。这时施行手术,育珠蚌生长旺盛,成活率高,珍珠形成快,质量好。
|
|||
|
(二)手术蚌的选择
|
|||
|
1.制片蚌的选择
|
|||
|
制片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珍珠囊的形成、珍珠质的分泌能力和形成珍珠质量的高低。因此,在选择制片蚌时,要求壳体完整无伤,闭壳迅速,喷水有力,壳内珍珠层色泽美丽。精选后的蚌插片成活率高,分泌珍珠质的能力强;而受伤带病的蚌制作的小片,也影响珍珠的质量和产量。
|
|||
|
2.插片蚌的选择
|
|||
|
插片蚌和制片蚌一般为同一品种。应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壳面生长稀疏、外套膜完整的蚌作为插片蚌。为了充分利用蚌源,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应在手术前准备好手术蚌,培育无核珍珠,制片蚌与插片蚌的比例为1∶1或2∶3。
|
|||
|
(三)无核珠的手术操作
|
|||
|
1.小片制备
|
|||
|
在制作细胞小片时,对于取片部位、小片形状、大小、厚度以及小片制作技术等,均对育成珍珠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在制片过程中,防止阳光直射,动作要细致、轻快、熟练,避免因操作时间过长,而造成小片干燥死亡。
|
|||
|
(1)开壳 用开壳刀分别从蚌的前后缘插入,割断前后闭壳肌,待蚌壳自然张开后,再割断其韧带,显现左右两外套膜的边缘膜。然后,洗掉内脏团和外套膜等处的污物。
|
|||
|
(2)剪除色线 将开壳的制片蚌平放于手术台上,一手用镊子夹住边缘膜的色线,一手用剪刀沿蚌的腹缘,将其外套膜的边缘剪除,不能残留,否则形成的珍珠为骨珠或乌珠,失去商品价值。
|
|||
|
(3)剥分内外表皮 在剥分内外表皮时,注意不能损伤外表皮。首先在制片蚌外套膜边缘的前或后闭壳肌附近,用剪刀或镊子在边缘膜上开一小口,一手用镊子夹住内表皮,另一手用钝头镊子(尽可能偏外表皮一侧)插入内外表皮间的结缔组织中,两手协作,边分离边伸入,将前后闭壳肌之间边缘膜的内外表皮剥夺开,要求薄而均匀。这种剥分内外表皮的方法叫“剥膜法”。
|
|||
|
(4)剪取外表皮 用剪刀把已分离的外表皮沿外套膜肌痕由前到后全部剪下,然后在消毒液中浸洗1分钟后,平展于小片板上。最后,轻轻擦干外表皮上的黏液和污物。
|
|||
|
(5)整形和切片 刚剪下的外表皮宽窄不一,厚薄不均,可用切片刀将其修整规则,然后切成4~6毫米的正方形小片,要求切口断面整齐光洁。然后可滴冷开水或营养物质和抗生素等,既可保持小片湿润,又起到增强小片活力和抗菌作用,对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
|||
|
2.小片插植
|
|||
|
小片制备后,为了保证其活力,应立即将其插植到插片蚌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去,以便使小片的结缔组织与插片蚌的结缔组织尽快愈合为一体,使小片细胞在异体组织中继续维持生活力,尽快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产生珍珠。
|
|||
|
(1)开壳 用开口器轻轻插入插片蚌的两壳之间,慢慢撑开。开口大小根据蚌体大小而异,以不损伤闭壳肌为准,然后插入开口塞加以固定。
|
|||
|
(2)插片 一般插片方法:将小片由伤口与腹缘成垂直方向插入。首先,将开壳并固定好的插片蚌腹缘向上,斜置于手术台上。然后用拨鳃板将鳃、内脏团、斧足等拨到暂不进行手术的一侧,用灭菌水将欲进行手术一侧中央膜内表皮和内脏团上的污物、黏液全部洗去,这样便可以进行插片程序了。
|
|||
|
右手拿送片针,刺住小片的正中,左手持开口针,协助把小片包裹放在送片针的圆头上。用开口针在中央膜的内表皮上横开一小口,再将小片由送片针从伤口插入外套膜内外表皮间的结缔组织中。然后用钩形开口针,在内表皮外面压住小片,再抽出送片针。此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插第二片。插完一排后再往下插第二排、第三排。
|
|||
|
手术完毕后应迅速将手术蚌从手术台上取下,拨出塞子,在蚌壳上刻上编号、插片日期及手术者,浸在盛有清水的瓷盆或水槽中。从制片到插片手术完毕,最好不超过15分钟。手术之后应立即将育珠蚌放入培育池中进行精心饲养,绝不能在盆或水槽中过夜,以免因缺氧而死亡。
|
|||
|
(四)特种珍珠手术操作
|
|||
|
1.球形珍珠手术作业
|
|||
|
(1)珍珠核制作 珍珠核由壳质坚厚的丽蚌壳加工制作。贝壳和珍珠系同源物,其比重、弹性和膨胀系数近似。通常多有用背褶丽蚌、三巨丽蚌、角月丽蚌的壳来生产珍珠核。贝壳先在切割机上切成正方体,再经打角机把正方体的八个角打除成为近似球形的珍珠核粗胚。然后研磨成正球体,最后经漂白与抛光,使珍珠核洁白。在插核手术前,要经过活性提纯处理。
|
|||
|
(2)插核手术作业 需先制好细胞小片,插核步骤根据插核部位和习惯有关,可以先插核后植片,或先植片后插核,也可以把片预先贴好在核上,一同植入手术蚌的组织中。注意插核创口的大小要与插核的规格大小相当,创口的通道深度一般为核径的1.5~2.0倍。
|
|||
|
2.薄形珍珠手术作业
|
|||
|
(1)薄形核的制作 薄形珍珠核通常采用成年的三角帆蚌贝壳为原料,将贝壳的角质层和棱柱层除尽,仅有贝壳的珍珠层在切割砂轮上,按商品形态切制成形,薄形珍珠核用热盐酸进行抛光处理。
|
|||
|
(2)植片的特点 薄形珍珠核需要移贴几乎与之相当大小的细胞小片,才有可能形成全包被的珍珠囊,对细胞小片的厚度要求较高,移植成活率高,成囊速度快,且不易产生皱纹。
|
|||
|
(3)技术关键 细胞小片移植手术必须保证分泌面完整地贴附在核面上,在移植手术过程中,细胞小片不得出现对折,以免出现珍珠几何形态的破坏。由于插核创口大,插核植片后,多采用药物处理创口。
|
|||
|
3.象形珍珠制作法
|
|||
|
将各种象形浮雕插入蚌壳和外套膜之间,由外套膜分泌珍珠质在模型表面,可逐渐形成象形珍珠。
|
|||
|
(1)制膜材料 可用铅、铝、锌、合成树脂和硬塑料,以质地坚硬、光滑的陶瓷、寿山石、腊石、玉石和蚌壳作为制膜材料为好,特别以人工石、贝壳为材料更好,制作工艺采用翻膜效果特佳。
|
|||
|
(2)浮雕造型与尺寸 浮雕的立体感强,图像清晰,线条流畅,其艺术造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佛像类:观音菩萨、送子娘娘、如来佛和罗汉等;古代人物像类: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天女散花和嫦娥奔月等;花、鸟、虫、鱼和草类;飞禽走兽类;欧美艺术类:维纳斯、耶稣和安琪儿等。模型宽度应小于育珠蚌的中间膜宽度;长度为育珍珠长度的2/3;厚度为0.3~0.5厘米。
|
|||
|
(3)手术操作 每年4~9月均可进行手术,适宜水温17~30℃,最适水温22~28℃。
|
|||
|
(4)手术蚌选择 蚌体完整无缺,3~5年的三角帆蚌或3~5年的褶纹冠蚌,长16~20厘米。根据图像造型或购者需要,育珠蚌可大可小。
|
|||
|
(5)插膜 将手术蚌放在手术台上,开壳插塞,开壳大小以不损伤闭壳肌为原则。用手术刀从前端下切,剥离外套膜,不得损伤闭壳肌。开膜口的大小以模型的宽度略大1厘米,用湿海绵擦净中央膜处手术部位。一手用送片针挑起剥离的外套膜,另一手拿像模的一端,像模的正面向上,底面贴壳,45°角慢慢地从伤口送进,用拨模棒调整好像模的位置(像模与整个蚌壳上下、左右比例要适中)。然后用拨模棒轻轻地压一压外套膜,使外套膜与像模紧贴,送膜时要平拿平放,模像的头部应在蚌的后端。在一侧像模送好后,用开口器取塞,并在未送的蚌壳上记好标记、日期,然后用细绳扎好蚌壳,防止因斧足运动而移动像模的位置。每做好一面的育珠蚌装笼,送模的一侧向下,待像模在蚌壳固定好后,剪去细绳,再送另一侧。一只蚌可以送2个像模,但是2个像模不应同时送。
|
|||
|
四、鱼、蚌混养技术
|
|||
|
(一)池塘及挂蚌要求
|
|||
|
鱼、蚌混养池面积不易过大,一般为10~25亩,水深1.8米。混养池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
|
|||
|
每亩放养于上一年9、10月插片好的体质强壮、无病害的1龄珠蚌1000只。河蚌养殖采用挂袋法,每只15厘米×40厘米、网目为2厘米×2厘米的聚乙烯扁平网袋中,斧足向下水平竖放4只。网袋吊挂于用塑料浮子托起的南北向聚乙烯绳子上,要求蚌离水面15厘米左右。
|
|||
|
6月,每亩放3厘米以上体质强壮的鳜鱼10~20尾。2月中旬,每亩放养草鱼种40~50尾、白鲢30尾、花鲢20尾及搭配少量的鲤、鲫鱼种,合计每亩放养20千克。同年6月,每亩放抱卵青虾2千克。
|
|||
|
(二)饲养管理
|
|||
|
1.投饵施肥
|
|||
|
根据摄食情况,每天适量投喂一些鲜嫩的黑麦草和苏丹草等,以3小时内吃完为宜。随着鱼蚌生长的需要,适时投入商品鱼肥活嫩爽藻类肥水素,每亩施用1~2千克,一般为每月2~3次为适。投放量依据天气和水色而定,要求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
|
|||
|
2.灌注新水
|
|||
|
适时灌水,一般每半个月要求冲水一次,水体交换量要求达到50厘米左右。夏季是鱼、蚌发病季节,要求10天左右换一次水,使水质达到“肥、嫩、活、爽”。
|
|||
|
3.预防疾病
|
|||
|
每个月用灭毒净100克(A)+100克(B)/(亩·米)分别用水溶化,再将A剂的药水倒入B剂的药桶中,兑水,全池均匀泼洒1次。鱼蚌病高发季节,要求每个月增加到2次。
|
|||
|
4.及时巡查做好记录
|
|||
|
在做好早晚巡塘的基础上,每天对河蚌要进行抽样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每隔半个月就要对全池的河蚌进行检查,并及时清除网袋上的附着物。根据不同季节,进行增减塑料浮子,使吊养的河蚌处于最佳水层,要求在冬、夏两季适当深一些。结合平时捕捞,对鱼类也要做好定期的检查工作。
|
|||
|
(三)混养特点及注意事项
|
|||
|
1.鱼蚌混养是一种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
|
|||
|
鱼蚌混养,可以使水体得到充分的利用。部分吃食性鱼类的排泄物,尤其是草鱼的粪便,是育珠池中上等的天然有机肥料,草鱼可以刮食网袋上附着的青苔、藻类等,是育珠蚌的清洁工;放入适量的鳜鱼,可以捕杀部分对河蚌有害的小杂鱼,防止河蚌烂斧足病的发生。
|
|||
|
2.鱼类放养搭配结构一定要合理
|
|||
|
鱼蚌混养是以蚌为主的一种养殖模式,因此鱼类的总产量一定要加以控制,一般亩产在150千克以内。在鱼类品种上,因为白鲢同河蚌食性比较接近,因此要适当少放。三角鲂放养不当,容易导致河蚌烂斧足病,最好不要放。青鱼尽可能放夏花,可以吃掉部分与珠蚌争食的螺蚬。
|
|||
|
3.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合理用药
|
|||
|
鱼蚌的生物习性不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度也不一样,用药时其浓度一定要掌握好。
|
|||
|
4.鱼蚌混养的鱼、虾要捕大留小
|
|||
|
根据鱼类的生长,9月中旬开始对鱼、虾捕大留下,适时上市。一方面可利用鱼价的季节差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降低了养殖密度,进一步促进池中鱼、蚌的生长。
|
|||
|
五、鱼、珠、蚌立体养殖技术
|
|||
|
(一)池塘选择
|
|||
|
进行鱼、珠、蚌立体养殖的池塘,要求水源条件优越,灌排方便,水质清新,蓄水2.5米以上。另外,池底淤泥太厚不利于池底小河蚌埋栖生活,需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一般泥深保持在6~10厘米为好。
|
|||
|
(二)放养
|
|||
|
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10月,是做插入手术的好时期。这时选择体壮无病的蚌(2~3龄)在水质肥爽池吊养7~10天,等河蚌适应吊养环境后,进行插片手术,做好记号,再吊到混养池中。一般每100米2可吊180~210只,吊养时间以3月下旬至5月中旬这段时间为好。过早,天气较冷,手术后的河蚌伤口愈合慢;过迟,天气炎热,细菌大量繁殖,伤口易感染发炎,死亡率高。插片手术最佳时间选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手术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
|
|||
|
放养鱼种力求大规格,早放,早适应环境,早开口吃食。一般在春节过后就要把种放齐。投放鱼种规格,花白鲢在17厘米左右;草鱼种每尾在0.2~0.4千克之间;鳊鱼(团头鲂)种放养分两种规格,每尾0.15~0.2千克鱼种,每100米2放15尾,50克左右鱼种,每100米2放50尾左右;少放鲤鱼种,规格在50克/尾左右,鲤鱼规格大了对底层小蚌有危害。15亩共放鱼种1.2万尾。其中,草鱼、鲤鱼占56%,花白鲢占37%,其他鱼占6%。
|
|||
|
4月上旬,水温逐渐升高到20℃左右,开始孵化小蚌。小蚌孵化出后,在孵化池中育到3~4厘米,才能放到池中培养。一般15亩放小蚌1.5万只,如密度过大,则经过一冬两夏饲养后很难达到8厘米以上的规格,也就不能进行插片手术。如小蚌没有在专养池中育到3~4厘米就放到池中,会因其体质弱小、适应能力差而导致成活率低。
|
|||
|
(三)施肥投饵
|
|||
|
根据不同的季节,调节投饵次数和肥料种类。春末夏初,育珠蚌新陈代谢开始加快,这时宜施有机肥料来培育浮游生物。特别是4月上旬和5月上旬,是河蚌性成熟期,这时育珠蚌需要补充大量营养物质,要向池中增施有机肥。一般每月2次,施量多少具体视池塘水质肥瘦而增减。盛夏至初秋,气温高,是鱼蚌病流行期,这时应减少有机肥料用量,多施专用鱼肥。这样,既可避免施有机肥料在池中分解耗氧,也可以减少病菌带入池中。一般每亩每次施活嫩爽藻类肥素2千克,10天1次。同时,还要投喂一定量青草和少量饼类。秋天水温开始下降,是浮游生物繁殖盛期,也是育珠蚌的珍珠分泌生长最快的时期,这时,以有机物为主,同时增大精饵料比重,每天每亩喂豆饼5~8千克;每亩施有机肥100~150千克,每月2次。
|
|||
|
(四)日常管理
|
|||
|
育珠蚌生长发育要求水质肥而不老,溶氧充足,饵料丰富。要求经常向池中冲入新水,6~10月,每10天冲水1次,每次冲水1~2小时。要求引进的水清新无污染。6~9月,水温较高,是鱼蚌生长期,也是疾病高发期。所以,要做好这一时期鱼蚌的防治病工作,从4月就应开始防病工作,每半个月用0.1~0.2毫克/升二溴海因进行全池泼洒消毒。育珠蚌受气候、水温、水质、光照等理化因素影响,难免发病和死亡,所以,经常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育珠蚌在生长过程中,壳上附着泥藻,也要经常用刷子把附着物刷干净。珍珠光泽度与育珠蚌在吊养过程中所受光照度有关,为了提高珍珠光泽度,育珠蚌的吊养深度要因季节变化进行调节。水温适中,吊养深度为30厘米。夏冬季节,气候酷热和寒冷,为了利于育珠蚌安全度夏越冬,吊养深度要调到1米左右。早春放养的0.1~0.2千克/尾鳊鱼种和一部分白鲢,到9~10月,个体达到了商品规格,可以用刺网捕起一部分鳊鱼、鲢鱼上市,使鱼池空间增大,相对密度减小,有利于其他鱼类快速生长,达到增产的效果。
|
|||
|
六、影响育珠蚌成活率的因素
|
|||
|
(一)水域选择很重要
|
|||
|
自然界的河蚌对水质要求不高,抗病能力较强。人工育珠后,采用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改变了其原有的生活习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水域选择不当,养殖环境较差,极易引起育珠蚌致病。水域面积在15亩以上,水深在2米左右,最好常年有微流水,水质肥而爽。
|
|||
|
(二)苗种质量是关键
|
|||
|
近年来,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推广,个别养殖户急功近利,出现不注重清塘消毒、河蚌近亲繁殖等问题,最终导致河蚌的优良性状退化、抗病能力下降。因此,繁殖时最好是选用野生河蚌作为母蚌。
|
|||
|
(三)水质管理是基础
|
|||
|
育珠蚌靠滤食水中的多种浮游生物、饼类等为食。因此,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珍珠产量与质量的高低。水质要求“肥、活、爽”,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小蚌培育阶段和插片手术之后的半个月内,水质可以适当瘦一些。
|
|||
|
(四)插种技术是前提
|
|||
|
育珠蚌需选用7厘米以上的蚌。接种一般在每年的3~6月和9~11月进行,接种用河蚌必须体质健壮。对接种用的工具要进行消毒,河蚌插片数量需控制,7厘米左右的河蚌一般要求控制在30粒以内,接好后需及时下池吊养。
|
|||
|
(五)预防病害至关重要
|
|||
|
一般每月用1~2次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灭毒净和蚌毒宁等进行预防,蚌病发病期的用药次数需增加到4次左右。
|
|||
|
七、珍珠蚌池水质调控
|
|||
|
(一)水质好坏的判别
|
|||
|
检测水中pH、溶氧和硫化氢等理化指标。pH对育珠蚌珍珠质的分泌有极大影响,利于珠蚌生长的pH为6.2~7.5。其他指标要求与鱼类基本相同。
|
|||
|
(二)测池水透明度
|
|||
|
育珠水体最适宜的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小于20厘米说明池水过肥,浮游藻类过多,夜间藻类死亡分解和呼吸作用会使水体严重缺氧,致使珠蚌喷水无力,抗病能力减弱。透明度大于40厘米的为瘦水,说明浮游藻类过少,珠蚌会因饵料供给不足,而出现体质下降和生长缓慢等症状。
|
|||
|
(三)看水色
|
|||
|
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悬浮物和天气的综合反应,水色随所施肥种类、季节的不同而变化。适合育珠蚌生长的水体主要有两类:①以硅藻、金藻和绿球藻等为主的绿色水体;②以硅藻、金藻、黄绿藻等为主的浅褐色或黄褐色水体。
|
|||
|
(四)看水华
|
|||
|
有一定水华的池水属于较好的肥水,其中浮游生物种类虽少,但数量较多,且易被珠蚌消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这种水对珠蚌生长极为有利,但这样的水溶氧较低,如遇天气异常,极易出现鱼虾浮头,池水浑浊发臭,导致育珠蚌喷水无力,摄食下降。因此,要控制水华大量出现。
|
|||
|
(五)看池塘下风处的水面油膜
|
|||
|
一般肥度适宜的池塘下风处油膜多,还有昼夜及早晚变化,即上午是淡红色,下午往往带绿色,俗称“早红晚绿”;如果水面长期有一层不散的铁锈色油膜,则说明池水老而瘦,必须加新水并增加投饵(豆浆)和施肥量;一般病蚌塘的下风口会出现一层灰白色油膜,主要是由病蚌分泌的黏液与死亡珠蚌的内脏团腐烂的分解物形成的,此时应立即入池检查,分析原因,对症用药。
|
|||
|
(六)看池内有无青苔
|
|||
|
青苔是池水清瘦的生物指标,青苔的出现意味着池水质较清瘦或已老化,这对育珠蚌的生长极为不利,会导致珠蚌的饵料供给不足,体质下降。此时,要施用杀青苔的专用药物或人工捞除。另外,要及时在塘内进行施肥,待藻类大量繁殖生长后可抑制青苔的蔓延。
|
|||
|
八、育珠蚌病害防治
|
|||
|
(一)三角帆蚌瘟病
|
|||
|
【病原】
|
|||
|
为嵌砂样病毒。
|
|||
|
【症状】
|
|||
|
刚发病时,蚌爬行运动消失,滤食及对水的净化能力显著减弱,进、排水孔触手收缩,喷水无力,排粪减少或停止;时有少量白色黏液附着于排水孔,最后张壳而亡。病死蚌体液清净,病程长者软体部极瘦,消化腺肿胀多汁,肠道轻度水肿,晶杆体萎缩或消失。消化腺及斧足等的上皮细胞水样变性。
|
|||
|
【流行及危害】
|
|||
|
该病毒只感染三角帆蚌,具有专一性。该病是我国迄今为止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蚌病。危害对象是1龄以上的三角帆蚌,当年繁殖的稚、幼蚌不发病。流行于夏、秋两季,发病死亡率可达80%左右,存活下来的蚌在下一发病季节仍会死亡,连续2~3年,死亡率接近100%。此病因自然接触感染所致,一般在接触一周后开始发病死亡,插片后半个月左右,会发生暴发性死亡。病程长短与水温呈负相关。
|
|||
|
【诊断方法】
|
|||
|
(1)目检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作初步诊断。
|
|||
|
(2)镜检 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消化腺细胞浆内有很多病毒颗粒,及包裹着病毒样颗粒的层卷状结构,内浆网高度扩张,核糖体聚积。病毒颗粒球形或类球形,直径45~196纳米,有囊膜。
|
|||
|
(3)确诊必须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
|
【预防方法】
|
|||
|
(1)严格检验制度,避免从疫区引种。应从非疫区选择健康种蚌,在安全的水中进行自繁自养。
|
|||
|
(2)养殖池应用生石灰彻底消毒,管理和控制好水源。
|
|||
|
(3)提高插片技术,严格无菌操作。
|
|||
|
(4)合理放养,定期用蚌毒灵挂袋,每10只手术蚌用5克药。
|
|||
|
【治疗方法】
|
|||
|
(1)生石灰30毫克/升全池泼洒,主要洒在吊养的两排蚌中间和四周,使水体pH维持在8.5左右,泼洒次数视水体而定。
|
|||
|
(2)每立方米水体用蚌毒灵1克,把该药浸泡1小时,然后全池泼洒。
|
|||
|
(二)三角蚌嗜水气单胞菌病
|
|||
|
【病原】
|
|||
|
为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
|
|||
|
【病因】
|
|||
|
当水体环境恶化,放养密度过大,尤其是育珠蚌经插片植珠手术创伤后,极易暴发流行。
|
|||
|
【症状】
|
|||
|
刚发病时,病体内有大量黏液排出体外,出水孔喷水无力,排粪减少,两壳微开,呼吸缓慢,斧足时有糜烂,腹缘停止生长。重症时蚌体消瘦,闭壳肌失去功能,两壳张开,胃中无食,晶杆体缩小或消失,斧足突出外露,用手触及病蚌腹缘时仅有轻微的闭壳反应且随即松弛,不久就会死亡。外套膜边缘生壳变形肿大,以至褶纹消失。
|
|||
|
【流行及危害】
|
|||
|
带菌的蚌及被细菌污染的水体、工具等均是污染源,危害对象主要为2~4龄的三角帆蚌。发病流行为每年4~10月,以5~7月为发病高峰。流行面较广,遍及华东各省市。该病有发病快、病程长,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特点,死亡率可达65%~90%,最高可达100%,危害极为严重。
|
|||
|
【预防方法】
|
|||
|
(1)池底要清除,用200毫克/升生石灰泼洒消毒。
|
|||
|
(2)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放养密度,及时灌注清水,保持水质爽而肥。
|
|||
|
(3)严禁从疫区购蚌或引种。
|
|||
|
(4)强化珠蚌手术前后的消毒,在发病季节定期用20毫克/升生石灰消毒。
|
|||
|
【治疗方法】
|
|||
|
(1)发病池水体用0.3毫克/升富氯消毒,每天1次,连用2~3天,一周后用3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
|
|||
|
(2)每10只蚌,用蚌毒灵5克挂袋,隔5天换药1次;或用1毫克/升蚌毒灵全池泼洒。
|
|||
|
(三)肠炎
|
|||
|
【病原】
|
|||
|
为点状产气单胞菌。
|
|||
|
【病因】
|
|||
|
在水温较高、水质较肥、缺氧、饱食的情况下易发此病。
|
|||
|
【症状】
|
|||
|
病蚌肠道充血水肿,发炎,有淡黄色黏液流出,时有血斑等现象。
|
|||
|
【流行及危害】
|
|||
|
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从稚蚌到成蚌各阶段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4~10月,以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面较广,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造成损害。
|
|||
|
【诊断方法】
|
|||
|
(1)根据流行情况及病症作出诊断。
|
|||
|
(2)取病蚌的肝心液等接种在R-S选择和鉴别培养基上,如长出黄色菌落,可确诊为细菌性肠炎。
|
|||
|
【预防方法】
|
|||
|
由于该病原菌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水体及底泥中大量存在。当环境条件及蚌体质良好时,不会引发疾病;当条件恶劣、机体体质下降后,才导致发病。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清塘,用200毫克/升生石灰泼洒消毒;二是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放养密度,及时灌注清水,保持水质爽而肥;三是强化珠蚌手术前后的消毒,在发病季节定期用20毫克/升生石灰消毒。
|
|||
|
【治疗方法】
|
|||
|
(1)用0.3毫克/升富氯全池泼洒,连用2次,每天1次;间隔5天后以30毫克/升生石灰泼洒1次,调节水质。
|
|||
|
(2)每亩池用2千克黄豆磨浆加1.0千克鱼血停调匀后,沿吊蚌线均匀撒入,连用3天。
|
|||
|
(四)侧齿炎
|
|||
|
【病原】
|
|||
|
目前尚不清楚。
|
|||
|
【病因】
|
|||
|
由于手术开壳用力过猛,侧齿受伤后遭细菌感染而发病。病原菌目前尚不清楚。
|
|||
|
【症状】
|
|||
|
蚌双壳不能紧闭,侧齿四周组织有明显炎症、糜烂,呈黑褐色。
|
|||
|
【流行及危害】
|
|||
|
该病多发于植珠手术后1~2周内,可引起术后蚌大批死亡。
|
|||
|
【诊断方法】
|
|||
|
根据发病时间及症状进行判断。
|
|||
|
【预防方法】
|
|||
|
(1)强化技术培训,熟练植株手术操作,避免侧齿受伤,手术前后对蚌进行消毒。
|
|||
|
(2)手术蚌吊养入水体前后,都应对水体进行消毒。
|
|||
|
【治疗方法】
|
|||
|
(1)用0.01%~0.05%的灭毒净药液,浸泡病蚌5分钟。
|
|||
|
(2)用1毫克/升蚌毒灵全池泼洒。
|
|||
|
(五)水肿病
|
|||
|
【病因】
|
|||
|
初步认为该病为营养性疾病,由于水体中含钙不足,导致蚌排泄功能失调所致。
|
|||
|
【症状】
|
|||
|
发病初期,蚌壳后端微开,裂口约占腹缘口全长的1/4。两壳无法紧闭,喷水无力,病重时,出孔不能喷水只能滴水。外套膜的中央膜因积水,而高鼓成流动状的水泡无法排出,外套膜的边缘膜成波浪状鼓胀,刺破水泡,有淡黄色黏液流出,有臭味;更严重的病蚌,则表现为因中央膜积水高鼓、闭壳肌失去闭壳能力,导致两壳完全裂开(裂口0.4~1.0厘米不等),易被小鱼虾等侵入后而加快死亡。内脏囊、外套膜和斧足水肿透明,该病常与烂鳃病并发。
|
|||
|
【流行及危害】
|
|||
|
各地均有发生,流行时间多集中在每年5~6月,水温由低温转入高温季节。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均是被危害对象,以插珠蚌多发,病情发展较快,可引起蚌大量死亡。
|
|||
|
【诊断方法】
|
|||
|
将病蚌捞出置于清水中,观察喷水孔出水情况,检查斧足、外套膜是否因水肿而形成透明状水泡等症状,可作出判断。
|
|||
|
【预防方法】
|
|||
|
及时培育水质,使水体保持爽而肥,一般以石灰或钙肥来增加水质中的钙离子含量。
|
|||
|
【治疗方法】
|
|||
|
将吊养的病蚌取下,洗去壳表面污杂物,用针轻轻刺破中央膜,排出积水,再用1%葡萄糖酸钙配制成0.1%的盐酸金霉素进行注射,注射剂量为每只蚌0.1毫升,之后,将病蚌浸0.1%~0.2%的盐酸金霉素溶液中15分钟,移至另塘培养。隔天后,用相同方法再治疗一次。池水用0.3毫克/升的富氯或0.2~0.3毫克/升的灭毒净消毒,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
|
(六)烂斧足病
|
|||
|
【病因】
|
|||
|
由于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时常露出两壳的外面,在运动时受伤或遭敌害生物致伤后,受细菌感染而发病。
|
|||
|
【症状】
|
|||
|
病蚌斧足呈锯齿状缺刻,有严重溃疡,肌肉萎缩呈肉红色,且有大量黏液,组织缺乏弹性。重症时斧足溃烂呈糊糜状。
|
|||
|
【流行及危害】
|
|||
|
多在夏季高温季节发病,是珠蚌的一种常见病,但死亡率不高。
|
|||
|
【诊断方法】
|
|||
|
根据病蚌症状进行诊断。机体其余的部位正常,仅斧足表现出溃疡等症状。
|
|||
|
【预防方法】
|
|||
|
(1)河蚌斧足受伤是由水中敌害生物,如青鱼、鲤鱼、甲鱼、老鼠和黄鳝等撕咬所致。故蚌池内应不放养青鱼、鲤鱼,并及时清除其他敌害生物。
|
|||
|
(2)定时用富氯、二溴海因和灭毒净消毒水体,经常检查蚌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
|
【治疗方法】
|
|||
|
捞出病蚌用2%~4%食盐水浸泡15分钟,或用250毫克/升富碘药液浸泡10分钟,同时洗去黏液和污物,连续3~4天。池水用0.3毫克/升富氯或灭毒净消毒。
|
|||
|
(七)烂鳃病
|
|||
|
【病原】
|
|||
|
由细菌引起。当池水透明度偏低、水质恶化时,容易发生该病。
|
|||
|
【症状】
|
|||
|
鳃丝糜烂,残缺不全,呈苍白色或淡紫色(铁锈色),有淡黄色黏液,鳃片上附着许多泥浆污物,两壳张开无力闭合,闭壳肌弹性差。
|
|||
|
【流行及危害】
|
|||
|
在手术后修复期间和养殖期间均可发病,发病季节多在4~9月水温较高的时期。有传染性,互相感染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蚌因呼吸困难、血液循环受阻而很快死亡。
|
|||
|
【诊断方法】
|
|||
|
目检即可,病蚌症状主要表现在鳃上,可见鳃腐烂,多黏液,鳃片附着污物,其余部分则无明显异样。
|
|||
|
【预防方法】
|
|||
|
洗涤手术蚌外套膜时,对开壳加塞的蚌,不能在水中用力摆动,否则会损伤鳃瓣。育苗期间,常因此而折断鳃瓣,造成细菌感染。
|
|||
|
【治疗方法】
|
|||
|
养殖池水用0.3毫克/升二溴海因或灭毒净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
|
|||
|
(八)纤毛虫病
|
|||
|
【病原】
|
|||
|
为纤毛虫、斜管虫和车轮虫等。
|
|||
|
【病因】
|
|||
|
在水质恶化条件下,鳃组织被原虫寄生所致。
|
|||
|
【症状】
|
|||
|
病蚌鳃上有白点,鳃瓣组织增厚,上行鳃叶和下行鳃叶之间呈网状连接的疏松状,被原虫寄生的鳃组织因遭破坏,常并发烂鳃病。
|
|||
|
【流行及危害】
|
|||
|
该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而春冬两季较少。蚌被原虫寄生后,并发烂鳃病,影响了蚌的呼吸和正常生活,严重时引起死亡。
|
|||
|
【诊断方法】
|
|||
|
(1)目检:取出病蚌,可见鳃上有小白点。
|
|||
|
(2)用镊子取下鳃的病灶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原生虫虫体。
|
|||
|
【预防方法】
|
|||
|
改良水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河蚌在放养前,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20分钟;在发病季节,定期向水体泼洒纤毛净2毫克/升,以杀灭原虫病原体。
|
|||
|
【治疗方法】
|
|||
|
(1)将患病蚌在4%食盐水或500毫克/升聚维酮碘溶液中浸泡5分钟。
|
|||
|
(2)用2毫克/升纤毛净杀虫。
|
|||
|
(3)用0.4毫克/升车轮净杀虫。
|
|||
|
(九)鳃霉病
|
|||
|
【病原】
|
|||
|
当池底有机质过多、池水恶化和溶氧降低时,珠蚌受到鳃霉感染所致。
|
|||
|
【症状】
|
|||
|
病蚌鳃组织肿胀,坏死,鳃丝脱落,多黏液,呼吸困难。
|
|||
|
【流行及危害】
|
|||
|
鳃霉病至今仅发现危害三角帆蚌,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其他蚌尚未发现有此病例。发病期以5~7月较多,可导致蚌暴发性死亡。
|
|||
|
【诊断方法】
|
|||
|
镜检:取病变鳃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大量鳃霉菌丝体及孢子。
|
|||
|
【预防方法】
|
|||
|
(1)在吊养前对放养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
|||
|
(2)夏秋季多更换池水,保持水中溶氧充足。
|
|||
|
(3)避免在同一水体中蚌鸭混养。
|
|||
|
【治疗方法】
|
|||
|
(1)换水,每亩水面使用水中宝或好水素(芽孢菌等)的量分别为500毫升或500克。
|
|||
|
(2)0.3毫克/升的灭毒净、二溴海因连续2次隔日泼洒。
|
|||
|
(3)患病塘大量注入清水,并用20毫克/升生石灰消毒。
|
|||
|
(4)也可每亩水面泼入用1.5千克生菖蒲的捣汁、0.5千克食盐和4~5千克人尿的混合液。
|
|||
|
(十)水霉病
|
|||
|
【病原】
|
|||
|
当鳃组织受伤及手术创伤后,病原体从伤口侵入所致。病原体主要为水霉和绵霉。
|
|||
|
【症状】
|
|||
|
发病初期,肉眼难以发现,严重时患处组织肿胀、坏死,渗出物增多,菌丝不仅侵入伤口组织,而且向外长出灰白色絮状菌丝。病灶常附着泥沙污物,严重影响蚌的呼吸,并导致死亡。
|
|||
|
【流行及危害】
|
|||
|
以手术蚌发病较多见,无伤蚌几乎不受感染。每年的4~6月,13~25℃的水温是水霉的繁殖适温,故水霉病均发生在这段时间。
|
|||
|
【诊断方法】
|
|||
|
(1)眼检 观察病灶部位,见有絮状物与病症,即可作初步诊断。
|
|||
|
(2)镜检 将病原体置于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菌丝体,可确诊。
|
|||
|
【预防方法】
|
|||
|
(1)在河蚌繁殖季节进行手术作业时,对育蚌的外鳃瓣要十分留心,开壳固塞后,先用整鳃板将鳃瓣轻轻从外套膜一侧推到内脏团上,以免植片、插核作业损伤鳃瓣而受感染。
|
|||
|
(2)伤口最好用磷脂类或抗菌药作涂片处理。
|
|||
|
【治疗方法】
|
|||
|
(1)灭毒净0.3毫克/升泼洒全池。
|
|||
|
(2)食盐加小苏打合剂(各0.04%)泼洒全池。
|
|||
|
(3)苗种平(水产用新洁尔灭)5毫克/升泼洒。
|
|||
|
(十一)扁蛭病
|
|||
|
【病原】
|
|||
|
河蚌被扁蛭寄生。这种扁蛭体长约1~2厘米,体扁多节。
|
|||
|
【症状】
|
|||
|
在蚌鳃或外套膜上,用前后吸盘作尺蠖虫状爬行,肉眼易见。
|
|||
|
【流行及危害】
|
|||
|
扁蛭以吸取蚌的血液和体液为营养,损坏蚌鳃和外套膜组织,造成蚌体消瘦,影响蚌的正常生活,严重时引起蚌的死亡。
|
|||
|
【诊断方法】
|
|||
|
肉眼可见虫体。
|
|||
|
【防治方法】
|
|||
|
发现蛭虫后,用瓜络、麻、棕丝团浸猪血诱虫,根据水面情况多点多次诱虫,可致灭绝。
|
|||
|
(十二)萎瘪病
|
|||
|
【病因】
|
|||
|
主要是养殖密度过大或混养鱼类过多,导致饵料生物量不足所致;或由于水域中的pH、溶氧低等,导致珠蚌摄食下降所致。
|
|||
|
【症状】
|
|||
|
病蚌贝壳停止生长,生长年轮间隔很小,内脏团萎缩干瘪,闭壳肌松弛无力,珍珠质分泌迟缓。
|
|||
|
【流行及危害】
|
|||
|
非传染性疾病,不会出现大批量死亡现象,但由于珠蚌生长迟缓,影响珍珠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
|||
|
【诊断方法】
|
|||
|
根据养殖情况及症状作出诊断。
|
|||
|
【治疗方法】
|
|||
|
(1)将其迁移到新的水域中养殖,最好置于具有缓流水域的泥积物层中进行养殖1~2个月,可逐渐得到复壮。
|
|||
|
(2)使用水中宝500毫升/亩、好水素500克/亩调节养殖水质,使蚌养殖在最佳育珠水质中;捕出过多的混养鱼类。
|
|||
|
(3)补充肥水素,调节水质。
|
|||
|
(十三)藻毒素中毒性蚌病
|
|||
|
【病因】
|
|||
|
无侵袭性病原体,主要由具有藻毒素的藻类引起的中毒。藻毒素中,有含神经碱毒素及含肝毒素的微囊藻毒素等。形成蓝藻水华和隐藻水华的一些种类具有这些毒素,当这些藻类在水中大量繁殖,死亡后尸体被一些细菌分解,从而使藻毒素大量释放到水体中,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另外,河蚌独具的晶杆体,能释放出晶杆酶消化这些藻类的外壳,结果自身被藻毒素毒害。
|
|||
|
【症状】
|
|||
|
单纯性藻毒素中毒引起的蚌病,病蚌通常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昏迷,闭壳肌无力。肝组织切片,往往可见肝细胞产生糜烂解体。
|
|||
|
【流行及危害】
|
|||
|
夏季水温升高到28℃以上时开始发病,7~8月的炎夏时节为发病盛期。当入秋水温下降时,病情自行消失,一旦发病危害较大。
|
|||
|
【诊断方法】
|
|||
|
根据发病的时间、环境及病症表现进行初步判定,必要时作肝切片确诊。从外观上,藻毒素蚌病与病毒、细菌性疾病难于分辨,可按表8-1进行鉴别诊断。
|
|||
|
表8-1 藻毒素蚌病与病原性蚌病的鉴别诊断
|
|||
|
【预防方法】
|
|||
|
(1)在发病季节,全池泼洒硫酸铜0.7毫克/升,以避免有害藻类大量繁殖。
|
|||
|
(2)将封闭性的育珠水域改成具有微流水条件的水域,可以避免致病性藻类形成繁殖高峰。
|
|||
|
(3)高温发病季节,将蚌吊养在深水层,以减少珠蚌滤食有毒藻类。待藻类繁殖高峰过后,再将蚌提升到浅水层养殖。
|
|||
|
(4)使用水产净水宝、好水素改良水质。
|
|||
|
【治疗方法】
|
|||
|
按预防方法进行,同时大量换水。
|
|||
|
(十四)自体毒素中毒性蚌病
|
|||
|
【病因】
|
|||
|
育珠蚌在封闭型水域的集约式衬底笼养情况下,由于高密度导致环境条件的恶化,蚌体本身排放出的分泌物,对同类生物体具有严重的毒性反应,会产生自我中毒的现象。
|
|||
|
【症状及危害】
|
|||
|
河蚌因自体毒素中毒后,处于昏迷状态,若手术作业致伤,则会很快死亡;重症时,不经手术,只要改变养殖位置,也可能导致死亡。
|
|||
|
【诊断方法】
|
|||
|
根据养殖模式、水域条件及病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
|||
|
【治疗方法】
|
|||
|
(1)养殖笼的底部,应保持水流畅通,自身排出的污物能从笼底漏出去;稚蚌培育期间,个体达到不会漏出网底时,应及时抽出衬底,以防自身污物积累过量,导致自体中毒死亡。
|
|||
|
(2)静水水域底养河蚌,每年需作彻底的清底处理,用石灰改良底质后,才能继续养蚌。
|
|||
|
(3)底养河蚌的密度不能太大,且应定期注新水,以加速自身污物的分解。手术暂养池必须每天清洗干净,以防河蚌自身残存的污物造成手术蚌的中毒。
|
|||
|
(4)每半个月轮换使用光合细菌、好水素调节水质。
|
|||
|
(十五)化学物质中毒
|
|||
|
【病因】
|
|||
|
农药如五氯酚钠等工业污水,常常造成河蚌死亡(表8-2)。
|
|||
|
表8-2 适合饲养珠蚌的水质标准
|
|||
|
表8-2 适合饲养珠蚌的水质标准(续)-1
|
|||
|
【病症及危害】
|
|||
|
多数化学物质中毒症状表现为急性型,死亡较为集中。水体中的酸碱度异常,对蚌的生活均会造成不良影响。酸能侵入鳃组织,使组织产生凝血性坏死,黏液分泌增多;酸的阴离子能与蛋白质结合,导致河蚌的组织器官失去功能。强碱的作用能使鳃的分泌物发生凝结,从而使蚌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
|||
|
【诊断方法】
|
|||
|
(1)根据蚌的水域环境、死亡特征及排除侵袭性疾病后,做出初步诊断。
|
|||
|
(2)使用渔经水质分析盒,进行水质测试,初步找出病源。
|
|||
|
(3)请有关环境监察部门采水样进行专项水质分析以确诊。
|
|||
|
【治疗方法】
|
|||
|
应以防为主。养殖前考察水域环境条件,避免在有污染水域中养蚌,同时,避免污水流入养殖水域。经常使用驱氨净水宝、底净活水宝解毒。
|
|||
|
第九章 微生态制剂在大水面的应用
|
|||
|
一、微生态制剂与生物复合肥
|
|||
|
(一)微生态制剂的有益菌群组成
|
|||
|
1.乳酸菌
|
|||
|
乳酸菌是一类可分解糖类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目前,用于微生态制剂的主要是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该类菌不耐高温,经80℃处理5分钟,失活率达70%~80%。但耐酸性较强,对胃内的酸性环境有一定的忍耐性。乳酸菌大都能在肠道内定植,合成维生素,分泌消化酶类,辅助食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克服腐败过程,降低宿主血胆固醇,增强宿主对乳酸的耐力。
|
|||
|
2.双歧杆菌
|
|||
|
双歧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该菌对葡萄糖的代谢可归属于异型发酵。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双叉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等。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双歧杆菌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治疗肠道功能紊乱,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能减少机体内毒素的产生,延缓机体衰老。
|
|||
|
3.芽孢杆菌
|
|||
|
芽孢杆菌属于需氧芽孢杆菌中的小型菌种,它以内孢子的形式少量存在于动物肠道中,目前应用的主要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该类菌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耐高压等特点。芽孢杆菌在肠道中主要是通过生物夺氧维持肠道生态平衡,它在肠道短时间定植后,可以消耗大量的氧气维持肠道厌氧环境,增强肠道对厌氧菌的定植力。该菌在肠道中将淀粉转化为单糖,再由肠道中其他菌种将这些单糖转化为乳酸,降低肠道pH,从而起到抑制病原菌的作用。
|
|||
|
4.酵母菌
|
|||
|
动物肠道中酵母菌的数量较少,但可发挥一定的生理功能。目前,应用的酵母菌主要有假毕酵母、红色酵母、酿酒酵母和啤酒酵母。酵母细胞富含蛋白质、核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适口性好,可促进采食,提高消化吸收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可直接和肠道病原体结合,化解和中和肠道毒素。
|
|||
|
5.反硝化细菌
|
|||
|
该菌株反硝化能力强,以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作氮源,繁殖迅速,作用效果显著。对于养殖水体(尤其是富营养水体)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有显著效果。同时,针对藻类过度繁殖的水体,能够大量消耗氮素,切断藻类氮素营养,维护良好水色;菌株在溶氧充足及厌氧条件下均可生存并进行反硝化反应,能够优化底质微生态环境,还原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使之生成无害的氮气,解除亚硝酸盐的危害。
|
|||
|
6.硝化细菌
|
|||
|
硝化细菌属于自营养性、好气性细菌,在水中参与氮的各种形态的转化。其中的亚硝化菌把氨离子氧化成为亚硝酸离子,并获得能量。而硝化杆菌把亚硝酸离子氧化成硝酸离子,也一并获得能量。亚硝化菌和硝化杆菌因不同的代谢方式,把有毒的氨离子氧化成为亚硝酸离子,再氧化成无毒的硝酸离子,达到净化水体、改良水质和促进养殖水产品的健康目的。
|
|||
|
7.光合细菌
|
|||
|
光合细菌在生长繁殖中,利用有机酸、氨、硫化氢、烷基和低分子有机物作为碳源和供氢体行光合作用,同时降解和清除水体环境中的过量有机物和有害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溶解氧量,净化水质。此外,光合细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预防和控制水生动物的病害发生。
|
|||
|
8.蛭弧菌
|
|||
|
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细菌细胞内并能使其裂解的一类细菌,蛭弧菌整个生活周期约为4小时,分为识别、侵染、穿入、生长、裂解和释放子代蛭弧菌。蛭弧菌对动物是不致病的,对引起水生动物疾病的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溶藻弧菌等,可有效地清除,从而净化水体、降低水生动物染病率和控制病害发生。
|
|||
|
(二)生物复合鱼肥
|
|||
|
1.主要成分
|
|||
|
生物复合鱼肥(有机生物鱼肥)简称生物肥,其主要成分是有益生物菌群、有益酶、生物蛋白质、水质改良剂和增效添加剂,以及氮、磷、无机微量元素等组成。
|
|||
|
近年来,我国研究开发的生物复合鱼肥,采用了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将无机速效、有机长效和生物增效进行有机结合。采用科学筛选补充微量元素、培养优势菌种,经过先进的加工工艺生产而成的有益微生物复合制剂。它能够快速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物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改善水池底质及水质,使水体清爽、不腐不臭,抑制有害菌类的繁殖,促进有益藻类快速生长,改良鱼、虾、蟹、鳖、蚌等水生养殖生物生活环境,加快鱼类生长,减少疾病感染。无有害残留,大水面应用不污染水质,可有效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
|||
|
2.功能特点
|
|||
|
(1)定向培养鱼类优质饵料生物 实践表明:大水体施用生物肥后,水体中可利用的浮游生物量是普通鱼肥的1.5~2.5倍,大大高于碳铵、磷肥及其他肥料,进而鱼类增产、增效显著。
|
|||
|
(2)定向培养有益菌(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及有益酶(蛋白分解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等) 不仅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生长,而且可分解鱼类残饵、粪便及水中有机质,改良水体环境,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繁殖生长,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避免了传统肥料高耗氧、破坏和污染水质、高发病率的缺点。
|
|||
|
(3)营养元素配比更加科学 通过科学添加微量元素和特殊添加剂,藻类的营养元素得到充分满足,且水体化学因子组成得到平衡,水质得到改善,有效地控制氨氮、亚硝酸盐对鱼类的毒害,减少了病害发生。
|
|||
|
(4)显著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水体溶氧,改善水体环境 施用生物肥可有效减少鱼类浮头,避免泛塘,增加吃食鱼的摄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快水生动物生长。
|
|||
|
(5)有效预防水生动物疾病 有益菌群中的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可通过释放抑菌素、生物竞争,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繁殖生长,有效降低鱼类的暴发性出血病、肠炎及烂鳃疾病,死亡减少,用药量下降。
|
|||
|
二、酵素菌及其使用效果
|
|||
|
(一)酵素菌是国际先进成果
|
|||
|
1.酵素菌的组成与功用
|
|||
|
酵素菌经过岛本觉也家族三代人50多年潜心研究,形成了包含24种益生菌的酵素菌原菌。其原菌被世界23个国家引进采用于种养殖业,且效果非常明显。
|
|||
|
酵素菌是由有益细菌、芽孢杆菌、丝状菌、光合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组成,它除有发酵分解能力外,其中所含放线菌可产生多种抗生素,芽孢杆菌更具有改善环境、增强动物免疫能力的作用。因此,酵素菌产品又称为叫微生态酵素菌剂。利用酵素菌制作的肥料(微生态酵素菌制剂),对农业和水产生态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具有强势的改良和修复作用。将酵素菌运用于饲料中,可做成动物保健饲料,能提高养殖动物(畜、禽、水产品)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组成。此外,还可将自然界不可用的粗纤维转化为高蛋白饲料,促进饲料的营养平衡,大大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
|||
|
2.酵素菌生物有机鱼肥与其他生物鱼肥的比较
|
|||
|
酵素菌生物有机肥就是微生态酵素菌制剂。其他生物鱼肥与酵素菌有机鱼肥同是属于生物复合肥的范畴,其产品都含有大量活的有益微生物,都具有改良水质和防病功能。但是,酵素菌有机鱼肥与其他生物鱼肥比较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制作工艺不同。该产品是应用引进的国际先进技术研制。二是所含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不同。酵素菌原菌具有24种益生菌。在微生物界,品种之间既有相容性,也有排他性,其中更多的是排他性,微生物种类越多,其融合的难度就越大。酵素菌有机鱼肥将20多种益生菌进行有机组合,进而制成有机鱼肥,这在现有微生物复合肥中是少有的。三是功效不同。酵素菌有机鱼肥既有肥水功效,又有改水防病功能,因有益微生物数量多,所表现出的防病改水功能就更加强势。还有营养功效,发酵有机物料聚合体富含短肽、未知生长因子、生命活性物质、维生素和生物酶等,具有平衡营养的功效。
|
|||
|
(二)酵素菌技术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内容
|
|||
|
1.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改水作用明显
|
|||
|
这是因为其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对有机、有害物的降解作用。酵素菌利用水体中各类溶解盐类及对鱼类有害、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作为自身营养大量繁殖复制该制剂中的有益菌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酵素菌鱼肥整合了浮游植物的营养需求,实现了微量元素的平衡配比。同时,无机成分参与发酵工艺,形成络合状。因此,其肥料利用率大大提高。肥水效果达到极佳状态;由于微生物的参与,使无机、有机科学配合,既保证了肥水的长效性,又兼顾了速效性,同时达到了水质长期活、嫩、爽的效果。发酵后的有机物料及酵素菌聚合体,也是鱼类高蛋白饵料,生物酶、维生素丰富,营养全面、平衡。其中,酵素菌还具有将自然界不能利用的有机物,如纤维素等转化为高蛋白饵料的功能。
|
|||
|
2.预防水生动物疫病效果明显
|
|||
|
由于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对水体环境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如有效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甲烷等有害物质,加强有机物矿化及溶解盐转化等;提高鱼体免疫力,这样就可大大减少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生率,减少用药量,从而减少水产品药残机率和亚硝酸盐含量,提高水产品品质。同时,酵素菌技术还可使肥料、饲料等物化投入效率发挥到极佳状态。因此可以说,使用酵素菌技术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保证之一。
|
|||
|
(三)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常规肥料的比较
|
|||
|
传统渔业生产上,人们常用有机肥与化肥养鱼。这两种肥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得。在利用自然资源、增收节支等方面,曾为传统渔业作出过较大贡献。然而随着“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现代渔业的发展,有机肥与化肥的局限性与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引起水环境污染、引起病害流行等。因此,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与健康的关注,各地政府先后出台了在大水面禁止使用未发酵的有机肥及化肥养鱼。
|
|||
|
运用日本先进的酵素菌技术生产的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践表明,酵素菌生物鱼肥在改良水质、防病肥水、环保和高效等综合性能方面明显优于有机肥与化肥(表9-1)。
|
|||
|
表9-1 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常规化肥、有机肥的比较
|
|||
|
表9-1 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常规化肥、有机肥的比较(续)-1
|
|||
|
表9-1 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常规化肥、有机肥的比较(续)-2
|
|||
|
(四)酵素菌的使用效果实例
|
|||
|
1.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比较
|
|||
|
试验在湖北浠水县水产良种场和天门市后湖两地进行。试验设两个处理,两个处理鱼池面积相同,水深80~120厘米。
|
|||
|
(1)化肥处理 每次亩施碳铵10千克和普钙10千克,每月3次,共施16次,折纯45千克。
|
|||
|
(2)酵素菌生物肥处理 每次施生物肥5千克,每月3次,共施16次(表9-2)。
|
|||
|
表9-2 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化肥对花白鲢产量的影响
|
|||
|
经过5个多月养殖,起捕计产,酵素菌生物鱼肥比习惯施化肥增产显著,而且生物鱼肥中化肥折纯量还减少了29千克。这和生物肥在种植业上的表现一样,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
|
从试验池5次取样分析结果(表9-3)表明,水温和pH相近。其他如溶解氧、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指标,施生物鱼肥均大大优于使用化肥。5次分析结果,水温始终没有差异;pH略有增高,但差值均在0.1~0.2之间;溶解氧开始相近,随时间推移生物肥优势越来越大,最高可达9.5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除第一次分析生物鱼肥较高外,其他4次均低于化肥处理;氨氮在5次分析中,生物鱼肥自始至终均低于化肥处理,说明使用生物鱼肥对水质确有改善。
|
|||
|
表9-3 施用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化肥对水质的影响
|
|||
|
试验池施用生物鱼肥水中浮游生物有较大变化(表9-4),其中浮游植物增长快,比化肥增加了2.6倍;浮游动物增长也达52%,其中原生动物和轮虫增长效果显著,因而丰富了花白鲢食料,促进了其生长。
|
|||
|
表9-4 施用酵素菌有机生物肥与化肥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
|||
|
按这两个试验推算,化肥区投入化肥120元,酵素菌生物鱼肥投入160元,花白鲢平均每千克4元计算,化肥区平均产值916元;生物鱼肥平均产值1572元,生物鱼肥虽投入增加了40元,但产值确增加了656元,达71.6%。
|
|||
|
从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鱼肥的确可以改善水质,增加浮游生物数量和最终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
|||
|
2.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生产示范
|
|||
|
示范在武汉市新洲区策湖5个面积大小不等的水体进行。示范结果说明,施用生物鱼肥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表9-5),生物鱼肥肥料系数在0.33~0.42之间,平均0.37,变异系数10.8%;产投比在4.37~5.5之间,平均4.79,变异系数10.4%,基本稳定。在示范中观察到鱼池浮头大为减少,水体呈豆绿至褐绿色,水体清澈,透明度50±10厘米,鱼体肥壮丰满,肉质结实,口感鲜美。
|
|||
|
表9-5 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生产示范
|
|||
|
3.大水面施用生物鱼肥示范
|
|||
|
在生产示范的基础上,2006年以来又在多座水库开展大水面施用生物肥示范,枝江市板门溪水库和荆门市马家冲水库都获得增产增收,2006年比2005年产量增加42.5%~47.1%,收入增加128%~130.9%。板门溪水库投资增加了5.6万元,收入增加了51.2万元,产投比还由2.00增加到3.00;马家冲水库投资增加了10万元,收入增加了20.3万元,产投比由1.99提高到2.38。说明在大水面施用酵素菌生物鱼肥,也能收到增产、增收效果。而且普遍反映鱼很少浮头,病害少。水质呈绿色到茶褐色,透明度30~50厘米。花鲢背宽、体高、腹下垂,肥满度好。肠道解剖充塞度达4级,前肠充满棕绿色食物(浮游生物及酵素菌群聚合体),后肠为棕褐色(完全消化吸收后浮游生物及饲料的残渣)。
|
|||
|
随州市罗河水库2005年施用化肥年产量总计22.5万千克,2006年改用生物鱼肥143吨(亩平61千克),总产猛增到40万千克。施生物鱼肥水色豆绿,透明度40厘米,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据反映,施生物鱼肥对水库渔业危害最大的鱼病暴发性出血病有明显抑制作用,水库没有出现死鱼现象。
|
|||
|
4.多年连续施用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示范
|
|||
|
枣阳市刘升镇金霞水库,面积310亩,水深3米以内50亩,其余为12~16米。该库已连续三年使用生物鱼肥,开始还要配施化肥,在观察到生物鱼肥优点后,逐年减少化肥用量,到2007年已全部使用生物鱼肥(表9-6),不再施用化肥,产量和收益逐年大幅度上升。2004年只施化肥,投入少、鱼产量低,虽然产投比高,实际主要依靠自然增长量,是少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方式。2004年总产仅3万千克,到2007年可达10万千克,三年翻了3倍;净收入由8万元增加到37万元,增加了4.6倍。虽然施用生物肥增加了投入,但产投比保持在2.71~3.35之间,仍然是较高水平。因而施用生物鱼肥,已经成为该地区必须的增产措施。
|
|||
|
表9-6 连续三年施用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示范
|
|||
|
5.施用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水体理化指标及浮游生物动态
|
|||
|
2006年和2007年,对三库一湖施用生物鱼肥前后水质进行了采样检测。
|
|||
|
(1)罗河水库 位于随州市均川镇罗家河,面积约7千米2,库容2182万米3,水均深21米,以前多年养鱼施用碳铵和普通钙肥。由于水较深,水底层呈嫌气状态,普通钙肥中硫酸钙沉入水底还原形成硫化氢,使水库出现臭鸡蛋味,还妨碍鱼类生长。成鱼亩产仅100千克,2006年5月改施生物鱼肥,2个月来,鱼类生长迅速,7月14日(施肥后3天)取样检测(图9-1、图9-2)。
|
|||
|
图9-1 罗河水库不同库区浮游植物垂直变化
|
|||
|
图9-2 罗河水库不同库区浮游动物垂直变化
|
|||
|
经过2个月施用生物鱼肥,水体中叶绿素含量达到0.039~0.059毫克/升,上、中、下游平均0.043毫克/升,说明生物鱼肥肥水迅速,能够转化成鱼类生长所需生物饵料,浮游植物上、中、下游数量差异明显,不同水深均是上游>中游>下游。垂直分布上、中游,浮游植物在水深2米以内较集中,4米以下不断减少,而下游在水深6米以内差别不大,均在较低水平。浮游动物数量中、下游表层较多,而在2米以下就急剧减少,而上游这一趋势不明显。在浮游动物组成上,原生动物占93.14%,轮虫占6.86%,使水体呈现“嫩”的特点。浮游动物分层明显,具有垂直迁徙的种类较多,整个水体呈现“活、爽”动态,水体中较高P/N比,使磷不再成为饵料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
|||
|
(2)花园水库 位于圻春县狮子河上游,水库面积约10千米2,总库容10440万米3,施用碳铵(或氯化铵)和普钙磷肥养鱼已有10余年。亩产仅45千克,水体也有明显臭鸡蛋异味。2006年6月改用生物鱼肥,到7月6日施肥前和施肥后的9日两次采样检测(表9-7、9-8)。
|
|||
|
表9-7 花园水库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施肥前后水体理化指标变化
|
|||
|
表9-8 花园水库生物鱼肥施肥前后浮游生物动态分布(个/升)
|
|||
|
表9-8 花园水库生物鱼肥施肥前后浮游生物动态分布(个/升)(续)-1
|
|||
|
花园水库施生物鱼肥前后虽只有几天,水体理化指标确有一定变化,叶绿素增幅20%~33%,上游水域增幅达33%。说明肥水迅速,浮游植物增长很快,使水中P/N比下降,为水生动物和鱼类提供了较多饵料。水体中各种无机成分大体均有一定减少,尤其是NH+4和NO-3等减少,改善了水质,有利渔业安全。还说明了是被水生物植物所利用,使浮游植物数量增幅52%,一方面促进了原生动物增长了108%,另一方面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了水中氧含量。浮游生物种类丰富,其中浮游植物有36属,浮游动物有86种,且以原生动物为主,占96.7%,使水体呈现很“嫩”的特点。与罗河水库一样,浮游动物分层明显,具有垂直迁徙的种类多,水体呈现“活、爽”状态。
|
|||
|
两座水库水体溶解氧均具较高水平。因此,施用生物肥可使鱼浮头现象大为减少,很少开增氧机。pH也保持正常,生物鱼肥为养鱼直接和间接提供饵料的同时,也为鱼类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
|||
|
枣阳石梯水库面积600余亩,2007年施用生物鱼肥40吨;大冶市五湖渔场面积2800亩,2007年施用生物鱼肥200吨,在施肥后进行了采样检测(表9-9)。
|
|||
|
表9-9 石梯水库和五湖渔场施肥后水体理化指标(毫克/升)
|
|||
|
各项指标大体位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和Ⅲ类水之间,重金属铜、锌、铅、镉均未超标,说明施用生物鱼肥确能保持水体良好状态。
|
|||
|
(五)酵素菌有机生物虾肥在养殖对虾上施用效果
|
|||
|
南美白对虾在广东一带养殖较多,是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的养殖业。常因虾病流行造成严重损失,目前由于出口受限,价格下跌到每千克12~14元,几乎与养殖成本持平,妨碍了养虾业的发展。
|
|||
|
2007年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广东省阳西县侗镇农技和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与合缘公司合作,试用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和生物虾肥,取得显著的效果,其表现为:
|
|||
|
(1)尚未发病虾塘施用生物鱼肥和生物虾肥,可以达到无病或少发病;在已发生红体病虾塘补施生物肥,可以较快控制病情,使对虾较快恢复生长。
|
|||
|
(2)施用生物鱼、虾肥,可使虾塘水体中溶氧量、亚硝酸氮、氨氮、pH基本保持正常,水色正常,呈现“活、嫩、爽”,透明度在25±5厘米。
|
|||
|
(3)可使对虾生长加速。生长时间可以由90~120天缩短到60天左右。降低了养殖成本,每千克虾养殖成本(包括虾苗、肥料、饵料清塘药物、增氧用电及治虫农药等)由13元降到每千克7元,还使每年2造人工养虾增加到3造养虾变为可能,从而提高了生物肥料饲料和虾塘利用率。
|
|||
|
(4)增加产量和收益。万顷沙十二涌4亩虾塘,施生物鱼肥和生物虾肥共400千克,另加适量饵料,生长60天起捕,虾体肥壮。验收结果是共捕对虾1150千克,总收入14950元,肥料饵料投入共5030元,生物肥产投比为2.97元。总收入减去虾种、清虾塘药物、塘租及生物肥饵料等投入共8030元,净获利6920元,每千克虾获利6.0元,亩平获利1730元。
|
|||
|
三、微生态制剂(酵素菌)的使用技术
|
|||
|
(一)酵素菌产品与其他肥料的施用关系
|
|||
|
1.正确处理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化肥的关系
|
|||
|
一般情况下,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不宜与化肥合施。因为酵素菌鱼肥的各种营养元素比例平衡,施用后水体会形成其特有藻类种群,也就是水体形成新的有利的生物种群,其中藻类更适于滤食鱼消化吸收。如果常规化肥与酵素菌鱼肥配施,就会打破酵素菌有机肥营养元素的比例平衡,所形成的藻群也会因之改变。然而,如果是底质贫瘠的水域,那么,先施化肥,满足底质对营养元素的吸附,然后再施酵素菌鱼肥是可行的。此外,某些特殊水域,如果缺少某些无机元素,那么,在施酵素菌鱼肥时,配施所缺元素的化学肥料,也是可行的。
|
|||
|
2.正确处理酵素菌有机生物鱼肥与有机肥的关系
|
|||
|
通常有机肥是从天然生物转化而来,营养元素也较为全面,但肥中含有大量细菌,其中有不少有害菌。如果单独施用,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甲烷、氨气和硫化氨等有害气体,使养殖对象致病。而酵素菌鱼肥与有机肥合施后,在肥效上因其速效性会与有机肥形成优势互补,在藻群上也类似,还可降解有机肥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分解利用高分子状有机质形成酵素菌优势群体。因此,在施用有机肥时,提倡与酵素菌鱼肥合用施。
|
|||
|
3.河蚌育珠水体施用酵素菌鱼肥
|
|||
|
因育珠蚌等软体动物是浮游生物主食性,也可以兼食粉末状人工饵料。所以,一般养殖育珠蚌水体都采用投施有机肥为主、辅施化肥的方式。然而,有机肥会产生对珠蚌有毒、有害物,而且还大量消耗溶氧,一遇天气突变,往往造成育珠蚌大量缺氧死亡。吊养的育珠蚌不似鱼类缺氧时会浮头,有时缺氧死亡难以察觉。而酵素菌鱼肥用于河蚌育珠有三个好处:一是直接的营养保健功效,悬浮状酵素菌及发酵有机物料微粒,可直接被蚌摄食,起到营养生长与提高免疫力功效;二是改水防病功效,降低消除施有机肥而存留水中的有害气体和发酵降解高分子有机质;三是其增氧功效提高了河蚌育珠的安全系数。
|
|||
|
(二)防病和防缺氧
|
|||
|
1.合理利用酵素菌与防病
|
|||
|
酵素菌产品能有效防止鱼病,其作用机理有四个方面:一是改善水质,让病原菌类失去滋生生态条件;二是酵素菌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能夺走病原菌的溶氧空间;三是提高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酵素菌中酵母菌糖苷、放线菌及细菌肽聚糖、脂多糖等均为免疫增强剂,鱼(虾)类摄食后可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力,对病毒、细菌及某些寄生虫具有免疫作用;四是鱼类在水体环境及营养环境改变后,体质变壮,抗病力增强。
|
|||
|
酵素菌鱼肥因其生物成分为活菌体,如同其他菌类一样,许多杀菌药物对其也是有杀灭作用的。因此,在防治鱼病用药时,需注意在下肥前五天和下肥后五天进行。一方面是为了不耽误防病治病;另一方面又兼顾鱼肥的施用效果。因为下肥前五天用药,五天后药效基本消失,此时下肥不会杀灭酵素菌;下肥后五天用药,此时,鱼肥所培育的藻类及菌类大多已被鱼类消化利用,剩余部分即使被杀灭,浪费性也不大。适时早用肥,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水温回升到15℃以上,就可以施用酵素菌鱼肥。早用肥可以在鱼类一些细菌性鱼病(如肠炎、烂鳃、赤皮、出血性败血病等)发生前,让益生菌形成优势种群,抑制致病菌在暴发的阈值内。
|
|||
|
2.酵素菌鱼肥与减少浮头泛塘事故
|
|||
|
酵素菌鱼肥不仅能肥水,而且能改良水质水,提高鱼类免疫力,减少浮头泛塘事故。
|
|||
|
酵素菌鱼肥施下后,其增氧效果是从以下方面实现的:一是因酵素菌为益生好气类菌群,在水体溶氧充足时,可分解水中有机物及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这样可给鱼类创造出良好的水体环境,使鱼的耐低氧能力提高(血液的载氧力加强);二是鱼肥因富含光合细菌群,除其中一部分自身可进行光合作用造氧外,还可增强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三是由于酵素菌鱼肥所特有的藻相中,单细胞藻类分布水层深度要大(这也是鱼肥施下后,水的透明度反而加大的原因),其光透层加大,补偿深度也比化肥水大,从而使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分布更加均匀,氧气的逸散减少,也就相对增加了水体溶氧;四是鱼肥所形成的优质藻类为花白鲢所喜食,摄取率高,消化或转化率高,大大减少了藻类老化(即水质老化)死亡耗氧的几率。
|
|||
|
3.酵素菌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
|||
|
(1)新开挖池或清过淤的池,未施过肥的大水面初用肥时,前三次用量需加倍,或者在用酵素菌鱼肥前施下大量有机肥,以满足淤泥吸附。
|
|||
|
(2)在防治鱼病时用药,必须在施肥的前五天或后五天进行,否则渔药会杀灭活体酵素菌,影响鱼肥改水防病效果。
|
|||
|
(3)水体太浅或底层鱼太多以致池水浑浊时,不宜施用酵素菌鱼肥。因为水太浑浊,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效果不能正常发挥。
|
|||
|
(4)发生鱼病的水体应是治病后用肥,否则鱼病影响鱼的生长。
|
|||
|
(5)施肥时间宜早,一般应在4月初鱼类出血性败血病发生前使用。此时,鱼的病原菌还未大量滋生蔓延,施用酵素菌肥后,酵素菌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的蔓延。实践证明,酵素菌鱼肥只要施用时间得当,出血性败血病基本可以避免。
|
|||
|
(6)如果水体杂鱼或吃食鱼太多,施肥时宜先投饵,后施肥,以减少肥料被鱼直接吞食。因为酵素菌鱼肥其有机发酵物料和生物成分是高蛋白饵料,本身极具诱食性,可起到饵肥兼用功效。虽然被鱼吞食,也长了鱼,但其中生物菌团被吞食后会影响酵素菌改水、防病功效。同时,施肥时还应尽量化水,减少肥料大团粒直接入水。
|
|||
|
(7)花白鲢载鱼量达到一定时还应及时轮捕,否则会增大肥料系数,同时当载鱼量过大,溶氧、容养空间竞争会更激烈,饵料消化利用率会降低。此外,会有更多的能量用于基础代谢,从而造成饵料浪费。
|
|||
|
绪论 我国湖泊水库水产增养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
|
一、湖库资源特点与经济地位
|
|||
|
(一)湖库养殖概况
|
|||
|
湖泊可养面积90%相对集中于平原地区,而水库总数的89.4%分布在长江、珠江和黄河三大流域的丘陵地区,具有良好的分布格局。湖泊面积在50千米2以下的,占总数的98%以上;中小型水库占水库总量的99.6%,中小型水面有利于采取各种集约化渔业措施。
|
|||
|
2006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779.244万公顷,其中淡水养殖面积601.732万公顷,占水产养殖面积的77.23%。淡水养殖面积中,池塘养殖面积253.105万公顷,水库养殖占190.958万公顷,湖泊养殖面积97.824万公顷,河沟养殖面积39.177万公顷。湖泊水库养殖面积占淡水养殖面积的47.9%。2006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5290.40万吨,为世界第一。其中淡水捕捞354.42万吨,占淡水产品产量的10.59%;淡水养殖产量2148.31万吨,占淡水产品产量的89.41%。
|
|||
|
水库养殖作为淡水养殖第二生产方式(池塘养殖为第一生产方式),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量的11.8%,面积占31.73%。近几年来,水库养殖产量和面积逐年增长,其占全国淡水养殖总量的比重也逐年递增。2006年,水库养殖产量253.67万吨,比上年增加30.74万吨,增长13.79%;比2002年增加84.94万吨,增长50.34%,年均增长10.73万吨。2006年,水库养殖面积190.95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155万公顷,增长5.62%;比2002年增加26.559万公顷,增长16.16%,年均增长3.81%。2006年,水库养殖产量和面积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和面积的比例,分别比2002年增加1.85和1.67个百分点。
|
|||
|
湖泊养殖作为淡水养殖第三生产方式,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6.19%,面积占16.25%。近几年来,湖泊产量和面积逐年增长,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比重也逐年递增,但面积占淡水养殖的比重却从2003年开始逐年小幅递减。2006年,湖泊养殖产量132.98万吨,比上年增加9.56万吨,增长7.75%;比2002年增加34.69万吨,增长35.29%,年均增长7.85%。2006年,湖泊养殖面积97.82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416万公顷,增长1.47%;比2002年增长10.431万公顷,增长11.94%,年均增长2.86%。2006年,湖泊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比重比2002年增加0.39个百分点,面积占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的比重比2003年减少0.55个百分点。
|
|||
|
(二)水产增养殖发展概要
|
|||
|
50多年的渔业史,形成了不同的渔业类型:一是捕捞型,以捕捞鱼类自然资源为主,多为大型敞水湖库。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国有较完整记载的21个大型湖泊,大多捕捞强度超过了鱼类资源的再生能力,产量下降,种类和年龄组成趋于小型化、低龄化,一般单产在75千克/公顷左右。二是增养殖结合型,人工放流为主,辅以增殖或集约化养殖措施。以中型水面为主,所谓养殖湖库多属此种类型,单产可达150~450千克/公顷。三是综合养殖型,以渔为主,综合经营。多为小型湖库,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等优点。单产可达375~750千克/公顷,甚至更高。
|
|||
|
二、湖泊水库水产增养殖技术的进展
|
|||
|
(一)人工放流技术
|
|||
|
1.根据水域饵料资源,确定鱼类放流量和种类组成
|
|||
|
饵料资源中有一类过去被忽视而近年来受到国外重视的东西,那就是有机碎屑以及微生物。对三种不同类型湖泊有机碎屑的测定可知,它所提供的鱼产潜力为浮游植物的2.6~4.5倍。南四湖的微生物可能提供相当于浮游植物一半的鱼产潜力。随着对水域饵料资源认识上的深化,放流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单纯以四大“家鱼”为主,到重视底栖杂食和食有机碎屑鱼类的利用。这不仅与饵料资源的多样性相一致,也符合生态学的原则。自饶钦止根据饵料生物量确定鱼类放养量开始,许多学者都以类似的出发点研究过合理放流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胡保同、李长春和曹富康分别根据水库大小和营养类型确定放流量。刘建康总结我国南北方湖库鱼类放流的实践指出,一般鲢、鳙占湖库投放量的80%~85%或更多,草鱼、鲤、鲫、鳊、鲂和青鱼等合占15%~20%或更少,而鲢、鳙之间,除水质极肥的小型湖库外,鳙的比例应在不同程度上超过鲢。
|
|||
|
2.放流鱼种的有效规格与凶猛鱼类群体组成、掠食特性的关系
|
|||
|
刘伙泉、朱志荣等在东湖对不同规格鱼种的生长速度和回捕率,主要凶猛鱼类对鱼种的危害等进行了研究,结论和过去是一致的:鱼种规格越大,生长越快,被掠食的可能性越小,回捕率越高。曹富康对东风水库不同规格鱼种放流效益的研究表明,以13.3厘米以上与10厘米以下鱼种比较:生长速度高1倍,回捕率高3.6倍,每尾鱼种所生产商品鱼高12倍,经济效益高3.8倍。曹富康、杜佳艮分别根据水库面积大小、凶猛鱼类主要种群组成,而对放流鱼种的规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湖北三道河水库(400公顷)在凶猛鱼类仅占总产量5%的情况下,投放5厘米鱼种也获得了很好的效益。可见,放流鱼种的有效规格是因水制宜的。
|
|||
|
3.栏鱼技术与提高放流效益
|
|||
|
近年来,我国湖库栏鱼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已从凭经验栏鱼开始走向以理论计算和实验数值为依据的科学栏鱼阶段。首先是研究了各种鱼类的克流能力,为选择适宜的栏鱼位置提供了依据,从而避免了鱼类被吸附的现象。其次是对鱼类穿栏系数和体型系数的研究,为设计栏网或栏栅合理规格提供了依据。这些工作与传统经验的差别在于:以流水为例,经验数值是3厘米栏13.3厘米的鱼种,实验数值是2厘米。并计算了在静、流水中不同规格栏栅、栏网与不同体长鱼种的相关数值,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
|
|||
|
4.河蟹人工放流
|
|||
|
我国河蟹放流已有27个省市,放流面积63万公顷,共放流蟹苗1800千克,幼蟹472万千克,产量945万吨。据统计,每放流1千克蟹苗,一般可回捕成蟹300~500千克,高的可达1000~2000千克,其产值为投资的20~40倍,是内陆水域放流效果最好的。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长江口蟹苗产量骤降,至此河蟹生产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池塘养殖和围栏养殖等方式。现阶段应以充分利用湖泊等内陆水域人工放流增殖为主,才能获得高质量、高效益。
|
|||
|
(二)资源增殖与保护技术
|
|||
|
1.繁殖保护技术
|
|||
|
传统的做法是根据鱼类生态习性,建立禁渔区、确定禁渔期,给经济鱼类以休养生息之机。禁渔区有局部禁渔、对某一对象的全部禁渔和封湖(库)。局部禁渔是保护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和幼鱼索饵场,面积占总水面的5%、时间45天左右为好;对某一对象的禁渔时间是依生态习性不同而异,在太湖由于太湖短吻银鱼、大银鱼产卵期的不同,以及为了保护梅鲚,所以又有大停泊期和小停泊期之分;封湖(库)则是把局部禁渔扩大到全面保护水生经济动植物的办法,时间一般为3个月,最长不宜超过半年。在一些天然产卵场遭严重破坏的水域,设置人工鱼巢,为草上产卵鱼类提供产卵基质等都是一些可行的措施。巢湖多年来实施封湖休渔和禁渔簖下湖等,鱼产量比10年前增加1倍以上。
|
|||
|
2.确定起捕规格
|
|||
|
起捕规格应根据鱼类生长特点和初次性成熟年龄确定。从太湖、洪泽湖等大型湖泊规定的几种淡水鱼起捕标准来看:草鱼、青鱼为0.2~0.75千克;鲢、鳙鱼为0.2~0.5千克,起捕规格均偏低。殷名称(1991)根据太湖鱼类生长特点,也考虑到捕捞现状,所提出的起捕规格:鲢、鳙、草鱼、青鱼均为1千克;鲤为0.5千克;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均为0.25~0.5千克;鳊、鲂、团头鲂为0.25千克;花鲭为75~100克;鲫为50克;大银鱼在6厘米以上。与陈德富研究青山水库鲢、鳙最佳起捕规格的结论相一致,这些标准比较符合渔业生产实践。必须指出,提高捕捞规格,严禁滥捕幼鱼应和减轻捕捞压力、制定合理禁渔期和禁止有害渔具渔法同时展开,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
|
3.凶猛鱼类的控制
|
|||
|
内陆水域的凶猛鱼类同时也是名贵经济鱼类。一般认为掠食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不完全有害。它们和其他大中型经济鱼类竞食关系不大,又能抑制小杂鱼的发展。在放流鱼种达到一定规格时,也不会构成直接的威胁。但根据林德曼的能量转换定律,凶猛鱼类过多,延长食物链,对渔业显然是不利的。有意识地保留凶猛鱼类毫无必要,何况目前的捕捞技术尚无可能把天然水域中的凶猛鱼类完全消灭,故在以人工放流为主的水体,应尽可能地加以控制。江涛、王鸿泰、李长春、陈敬存等分别研究过凶猛鱼类在不同水域的演替规律和控制问题。在不同水域、不同凶猛鱼类类群对放流鱼种的危害是不同的,对其控制方法可归纳为:根据鱼类的生态习性破坏其繁殖条件,在繁殖期歼捕集群的亲鱼,大型网具与各种渔具配合,分散与集中捕捞结合,持久地捕捞等,都能有效地控制其发展。
|
|||
|
4.鱼类引种驯化
|
|||
|
鱼类引种驯化是通过扩大其分布区系增产的一种措施,国内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团头鲂已由野生驯化成为主要养殖对象。以有机碎屑为主食的鲴亚科鱼类已在全国推广养殖,在不降低其他鱼类的情况下,增产幅度在10%以上。从不同地域或国外引进的、对湖库渔业有价值的尚有虹鳟、罗非鱼、各地的鲫鱼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两种小型鱼类:银鱼和池沼公鱼。滇池和星云湖自引进太湖新银鱼和短吻银鱼,银鱼的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26%和36%;池沼公鱼自开发利用以来,已在全国100多座湖库中进行了移植。
|
|||
|
5.灌江纳苗
|
|||
|
20世纪50年代,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方榕乐研究灌江纳苗以来,灌江纳苗一直被视为湖库增殖鱼类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灌江纳苗分为顺灌鱼苗和倒灌鱼种两种。实际由于操作上的困难,并没有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江河鱼类资源日益减少,如湖北江段鱼苗最高年份产量超过200亿尾,目前不满40亿尾;另一方面如何掌握鱼苗汛期,处理好开闸时间和流量的关系极其重要。
|
|||
|
(三)集约化养殖技术
|
|||
|
1.网栏养鱼
|
|||
|
主要在浅水湖泊或平原型水库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围栏养鱼面积以江苏最大,已超过1.66万公顷,湖南1.06万公顷,湖北0.66万公顷,安徽0.26万公顷。目前,多数单产在1500~3750千克/公顷之间。按高存礼计算,湖泊围栏适宜载鱼量可达1.5万~3.75万千克/公顷,可见潜力是很大的。围栏效益取决于单产。据研究,围栏养鱼单产在1875千克/公顷以下出现亏损,每公顷单产3750千克为确保经济效益的下限,7500~22500千克时产量与效益同步增长,而以15000千克效益最显著。考虑到技术、劳力和水草资源的承受能力,预计总产3万~5万千克时,单产定在7500~15000千克/公顷,单个围栏面积2~3公顷,比较适合现在的经营水平。鉴于围栏养鱼对水体营养化进程的影响和饵料资源的限制,确定围栏面积占总水面的比例极为重要。
|
|||
|
网箱养鱼是适合于水深3米以上水体的一种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养殖方式。与国外相比,我国网箱养鱼有自己的特色:集约化程度较低,既养成鱼也养鱼种,除此之外,还养草鱼、团头鲂和罗非鱼以及黄鳝、牛蛙、鳜鱼、鲌鱼等名优水产品,甚至有不投饵的养殖方式。网箱养鱼单产全国平均不过7.5万千克/公顷左右,通常均在亏损线左右。单产高的可达120万~150万千克/公顷。全国以北京平均单产最高,达75万千克/公顷以上。网箱养鱼的关键技术与效益,取决于鱼种配套、饲料营养水平、投饲技术和鱼病防治。研究证实,放养规格与出箱规格的关系大致为:以鲤鱼为例,放养鱼种50~70克/尾时,出箱成鱼500~700克;放养75~100克之间,出箱750~1000克之间。放养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大致为:在每平方米放养7.5~12.5千克之间,成鱼产量在45万~90万千克/公顷之间呈同步增长。饲料效率不仅与饲料质量有关,还与适宜的投饵、科学的投饵方法有关。并随鱼体大小、水质、溶氧和气象等因素而异,有关专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网箱面积与设置网箱水域面积的比例,从保护水域不被污染角度看,在网箱单产75万千克/公顷时,以1∶300~400为宜。近年来,暴发性流行病给集约化程度很高的网箱养鱼造成了重大损失,由于病因、病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效的防治方法也不多,故坚持常规防病极其重要。
|
|||
|
2.施肥养鱼
|
|||
|
湖库施用化肥养鱼历史不长,但效益显著。湖南常德在7个县的水库进行施肥养鱼,年平均单产达441千克/公顷,比施肥前增产2倍多。其中中型水库单产稳定在375千克/公顷以上,小(一)型1500千克以上,小(二)型可达3750千克。陕西省年累计推广施肥养鱼水库1万公顷,平均单产达405千克/公顷,比施肥前增产1.63倍。各地水库施肥养鱼的肥料效率(每千克肥料产鱼的千克数)为1.5~2.5。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施肥养鱼的技术关键为:施肥水域应以水位相对稳定的湖库或湾汊为宜;根据水体营养元素含量,选定施肥品种、数量和搭配比例;除氮、磷外,应搭配施用其他元素等。目前,各地正在采用微生态制剂和生物鱼肥替代常规农用化肥。
|
|||
|
三、渔业环境与资源的研究
|
|||
|
(一)水域渔业性能的评价
|
|||
|
水域营养类型,是根据水域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近年来,一些新的手段与技术方法的应用,此项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显著的进展。现阶段,国内主要是从水域生物与非生物因素、能量转换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研究水域营养类型划分和鱼产力;其次,是评介国外各种方法的精确度、探讨应用这些方法的可能性。何志辉曾对全国211个湖库做过营养分类:贫营养型占14.7%;中营养型占52.1%;富营养型占33.2%。并从南到北分为三个大区,按大中小型水域对其鱼产力做了估算,这对我国内陆水域营养状况有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近年来,水库渔业生产性能调查表明,从北向南水库鱼产力不是随温度递增的,而是北方高于南方,产生这种现象是环境条件造成的。根据饵料生物生产量,然而按饵料系数估算鱼产力的方法应用广泛,其中通过测定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评定鲢、鳙鱼生产力的对照,从而判定所属营养类型。由于分类方法、分类指标选定不统一,即使是同一指标界定值也不尽相同,结果可比性不强。现在使用的方法尚有许多待修正、完善之处,故应特别强调不同方法的结合使用,如渔获物组成分析,就是通过实践检验的方法。
|
|||
|
(二)环境变迁对增养殖的关系
|
|||
|
1.水生植物盛衰对渔业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
|||
|
我国内陆水域水生植物日趋减少,其原因正如王亚蘧等所指出的,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使江河湖库泥沙量增加。水工建设提高了水位,如洪泽湖蓄水后水位升高近1.5米,原水草繁茂的湖湾,现已成为敞水区。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加之中国湖库大多处于温暖湿润地区,原来营养盐容易积累,随着外来流入量增加,就更加富营养化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水生植物的衰减。放养草食性鱼类不当,也是造成水生植物减少的原因之一。鱼产量的丰歉与水体中水生植物的组成、数量多寡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对草食性鱼类和草上产卵鱼类的生长、繁殖影响颇大。
|
|||
|
水污染对增养殖的影响。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已成为中国环境最严重的问题。据20世纪80年代初对878条河流调查,已有82%受到相当程度的污染,有5%的河段已鱼虾绝迹。湖泊污染也极为严重,城郊湖泊受害最深。此外,尚有农药污染,湖南洞庭湖流域每年平均每公顷用药量达150千克。根据污染程度和受污染时间,鱼类以各种形式作出反应。据估计,长江因污染,鱼产量下降30%左右,湖北大冶湖受印刷厂污染严重,不仅鱼虾体内重金属含量均已大大超标,连某些生物群落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发展水产增养殖的同时,如何保护水环境的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
|
|||
|
2.鱼类资源小型化的起因及控制措施
|
|||
|
内陆水域鱼类资源衰退的问题已显现出来,并日趋严重。表现之一就是鱼类资源的小型化:种类结构小型化,即低值小型鱼类占优势;大中型鱼类低龄化和个体小型化,更有甚者,在小型鱼类中个体小型化和低龄化的现象也十分严重。鱼类小型化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主要是生态环境变迁、捕捞过度及各种鱼类对环境变迁的不同反应所造成的。因此,解决鱼类小型化的问题,应从改善环境质量、控制捕捞强度等方面综合治理。一般认为,这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想马上取得效果难度较大。
|
|||
|
四、湖泊水库水产增养殖展望
|
|||
|
(一)鱼产潜力
|
|||
|
湖库的鱼产潜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域天然生物生产力的潜力,据分析,目前渔业经营水平对天然生物生产力的利用仅为20%~40%;二是发展各种形式的精养(围栏、网箱和湾汊)、综合经营以及生态渔业的潜力。据中国水利渔业专业委员会的预测,水库的总鱼产潜力为300万~400万吨。湖泊的自然条件优越,经营与技术基础较好,我国湖泊与水库的可养面积大致相同,如果水库渔业能如期实现上述目标,湖泊就有可能大大超过水库的总鱼产量。
|
|||
|
(二)发展方向
|
|||
|
根据我国国情、资源条件和科技发展,湖库渔业总的发展趋势是:中型以上的湖库仍以资源增殖和人工放流为主体,视不同水域类型和条件,积极发展网箱和围栏等集约化养殖;小型水面(包括湾汊)则以精养为主,全面施肥和投饵,以获得高产;为使物质与能量得到合理利用,各种形式的综合养鱼将得到发展,并逐步走向生态化。
|
|||
|
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下列原则将日益受到重视:
|
|||
|
(1)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将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鱼类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此乃使渔业永续发展的前提;
|
|||
|
(2)改单一经营方式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开发,做到水尽其用,物尽其利;
|
|||
|
(3)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
|||
|
(4)最佳适用技术与新技术将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
|||
|
第一章 银鱼移植与捕捞技术
|
|||
|
一、银鱼移植增殖的效果与特点
|
|||
|
(一)首次移植云南获得成功
|
|||
|
银鱼移植驯化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和方便易行的资源增殖技术。经一次性移植投入,收到渔业效果后,只要有计划地合理利用资源,就可持续受益。我国银鱼移植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工作者首次将太湖银鱼受精卵1.3万粒引入云南滇池,1981年收获银鱼6.5万吨。10年后,云南省11个湖泊、64座水库共161.7万亩[1],全部移植了银鱼,1996年产银鱼697.4万吨,产值1亿多元。
|
|||
|
(二)北方的成功移植
|
|||
|
随着大银鱼在北京海子水库及内蒙古东部莫力庙水库引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后,内蒙古自治区的翰嘎利水库移植大银鱼又获得成功。该水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是霍林河上的一座中型水库。1996年1月从河南省陆浑水库移植大银鱼受精卵78万粒,投入冰下自然孵化,孵化效果良好。经当年检查发现,移植的大银鱼生长发育良好,于12月下旬达到性成熟,并开始自然繁殖,达到了一级引种效果。1997年1月为巩固大银鱼补充群体的数量,又向水库中投放大银鱼受精卵100万粒,当年9月试捕时,大银鱼已长至12~14厘米。因当时水库没有捕捞能力和设备,于是从江苏太湖雇船捕捞。由于路途遥远,贻误了时机,当年仅捕商品大银鱼370千克。移植的第三年,翰嘎利水库的大银鱼产量达到了24吨,形成了渔业效果。之后产量不断攀升,2001年、2002年产量稳定在60余吨,2003年水库除险加固结束,蓄水量增加,当年大银鱼产量达85吨;2004年大银鱼长势良好,产量仍在80吨左右。翰嘎利现已成为北方水库大银鱼成功移植的典范。
|
|||
|
内蒙古大银鱼开发公司在内蒙古大草原有水面4处,计36万亩;年产各种规格绿色无污染大银鱼500吨,2007年预计生产大银鱼600吨,规格大多数在250~300尾/千克(9~11厘米)之间。
|
|||
|
(三)南方水库的移植
|
|||
|
河南平顶山水库、福建池潭水库都较好地移植了银鱼。湖北省徐家河水库、漳河水库等经过移植都形成了银鱼的种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徐家河水库是湖北省第三大水库,水面达5.76万亩,平均水深6米,最大水深30米,总蓄水量达7亿米3,是集防洪、灌溉、养殖、发电和旅游为一体的水利枢纽。徐家河水库年产银鱼近百吨,远销东南亚、日本。湖南省资兴市东江湖1995年开始实施银鱼增殖养殖项目,通过采用科学、先进的移植增殖技术,清除敌害鱼类,强化渔政管理,加速银鱼种群增殖,经过7年实施,项目喜获成功,并形成了批量生产。2001年10月18日至12月20日,东江湖首次开捕银鱼403吨,按有效水面16.8万亩计算,每亩产银鱼2.4千克,银鱼总产值达到675万元,获纯利100多万元。同时,东江湖采取库区渔民分散捕捞、投资公司集中统一收购的办法,使库区渔民从事银鱼捕捞增加劳务收入380万元,乡、村两级增加管理费收入60万元。东江湖银鱼移植养殖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填补了湖南省大中型水库银鱼移植的空白。
|
|||
|
二、银鱼的形态特征与分布
|
|||
|
(一)银鱼类的共同特征
|
|||
|
银鱼科鱼类,体小、细长,身体前部呈圆筒状,全身无鳞或具排列稀疏的薄鳞,有脂鳍,尾鳍呈叉状,具额齿或舌齿,活体除眼球黑色、身体具有少数黑色小斑点外,通体透明;栖息于淡水、半咸水或海水中,有洄游、陆封两种类型。本科共有2个亚科(新银鱼亚科和银鱼亚科)8属20种。据调查,我国有6属15种,即大银鱼、太湖新银鱼、短吻新银鱼、寡齿新银鱼、陈氏新银鱼、安氏新银鱼、乔氏新银鱼、银色新银鱼、近太湖新银鱼、小齿日本银鱼、前额间银鱼、短吻间银鱼、白肌银鱼、有明银鱼和居氏银鱼,其中新银鱼属鱼种较多,共8种。目前,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的主要是太湖新银鱼、大银鱼和寡齿新银鱼(图1-1)三种。
|
|||
|
图1-1 寡齿新银鱼
|
|||
|
(二)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的特征
|
|||
|
1.大银鱼(图1-2)
|
|||
|
属新银鱼亚科、大银鱼属,本属仅此一种。大银鱼头部扁平,呈三角形,吻端尖细,下颌比上颌长;上颌骨有一列细齿,舌面及下颌骨各有两列细齿。脂鳍位于臀鳍终点的上方;臀鳍位于背鳍末端的下方,鳍条29~32根;背鳍条15~17根;胸鳍条23~26根。活的大银鱼通体透明,身体腹部两侧各有一行黑色小斑点;死后身体变白。鳔长形,只有一室,有鳔管与食道相通。成体雌雄有明显的区别,雄鱼体长为体高的5.8~6.8倍,为头长的4.1~4.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1~2.4倍;雌鱼体长为体高的6.1~6.8倍,为头长的3.8~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2倍。雄鱼有副性征,胸鳍前部鳍条较长,并向后延伸,呈尖角状;臀鳍较大,且前部鳍条较粗,后部略呈波状,繁殖期臀鳍基部上方,每侧各有臀鳞20~29枚;心脏区呈红色。雌鱼无上述性状。太湖产大银鱼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厘米左右。
|
|||
|
图1-2 大银鱼
|
|||
|
2.太湖新银鱼(图1-3)
|
|||
|
图1-3 太湖新银鱼
|
|||
|
属新银鱼亚科、新银鱼属。身体细长,腹鳍以前呈圆筒形,以后呈侧扁。头部扁平,吻部较短钝,且上颌较下颌短,上下颌骨各有一列细齿,舌面无齿。背鳍条12~14根,臀鳍条20~24根,胸鳍条25~26根,腹鳍条7根。活体通体透明,死后变白色。腹部两侧各有一行黑色小斑点,腹鳍无黑色素,尾鳍上下叶黑色。脂鳍较小,与臀鳍基后部相对,脂鳍基长大于游离部分。成体的臀鳍,雌雄鱼有明显的区别。雄性较大,呈扇形,前部鳍条较粗,繁殖期有臀鳞14~22枚;雌性较小,呈长形。太湖产太湖新银鱼最大个体全长8厘米左右,具有单室鳔,并有鳔管通于食道,鳔管相对较长,为鳔长的0.72倍。
|
|||
|
(三)银鱼的分布
|
|||
|
银鱼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朝鲜和俄罗斯等国家的近海和内陆水域。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沿岸及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等地区的水体,都是银鱼的自然分布区,其中太湖、洪泽湖和巢湖等,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银鱼产地。随着我国水产增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工移植驯化逐渐扩大了我国银鱼的分布区。20世纪70年代末,科技人员将太湖新银鱼从原产地太湖移植至云南高原湖泊滇池投放,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农业部多次立项开始银鱼移植增殖理论及其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示范,使移植、增殖技术日趋成熟,并普及推广,在移植增殖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银鱼的分布区域也随之不断扩大。全国人工移植银鱼的湖泊、水库达70多个,移植面积约为400万亩,年产银鱼6000吨左右。大银鱼的分布区域已扩大至华北、华东、中南的一些大中型水体,如内蒙古的莫力庙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山东的许家崖水库、湖北的徐家河水库、河南的白龟山水库和陆浑水库等,都是经人工移植后成为大银鱼产地的。太湖新银鱼的分布区域已扩大至西南、华南、中南、华东及华北地区,如云南的滇池、星云湖、洱海等70%的湖(库),福建的池潭水库,河南的白龟山水库,浙江的新安江水库,吉林的净月潭水库等,也都是经人工移植驯化使太湖新银鱼分布于其中的。目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正在组织全国规模的推广移植增殖工作。随着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银鱼分布区域必将进一步扩大。
|
|||
|
三、银鱼的繁殖与生长
|
|||
|
(一)银鱼的繁殖习性
|
|||
|
1.大银鱼
|
|||
|
(1)生殖器官 比较简单,但特殊。雌鱼具有2个卵巢,卵巢前后排列,左卵巢位于消化管的左前侧,右卵巢位于消化管的右后侧,两卵巢之间有鳔相隔。成熟的卵粒由卵巢排入体腔,然后由生殖孔产出。雄鱼只有一个很小的精巢,位于消化管后部的右侧。
|
|||
|
(2)生殖群体 个体差异较大,雌鱼全长9~27厘米,体重3.5~40克;雄鱼全长9~21厘米,体重4~38克。
|
|||
|
(3)性腺发育 性腺发育速度随所栖息的环境不同而有差异。太湖大银鱼性腺发育至10月仍处于Ⅰ期,11月为Ⅱ~Ⅲ期,12月发育至Ⅳ期。12月中旬,有少数个体开始产卵。成熟的卵粒呈圆形,卵径为0.90~1.07毫米,外有卵膜丝包绕。
|
|||
|
(4)繁殖期 繁殖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水温为1~10℃,繁殖盛期为1月上中旬,水温为2~7℃。
|
|||
|
(5)生殖能力 大银鱼生殖能力较强,绝对怀卵量最少3190粒,最多43580粒;相对怀卵量最少524粒/克体重,最多1540粒/克体重。
|
|||
|
(6)受精与孵化 繁殖期间亲鱼性比变化较大,前期雌、雄比为1∶2~4;盛期雌、雄比约为1∶1;后期雌、雄比为2~3∶1。大银鱼属于分批产卵类型,在同一批渔获物中可有发育不同期的个体。同一个体的卵巢中,有处于不同时相的卵细胞。大银鱼胚胎发育中的适盐能力较强,在盐度为0.5~12的水中,胚胎发育速度、最终孵化率及仔鱼成活状况,都与在淡水中基本一致。
|
|||
|
2.太湖新银鱼
|
|||
|
由于繁殖季节不同,太湖新银鱼通常分为“春宗”和“秋宗”两个生态群。生殖器官与大银鱼大同小异,雌鱼左卵巢位于消化管的前左侧,右卵巢位于消化管的右后侧;雄鱼精巢位于消化管的右后侧。生殖群体体长为53~100毫米,体重为0.5~5克,雌雄差别不大。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群或同一种群的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的春、秋宗不同生态群的个体大小,常有较明显的差异。成熟卵呈圆形,卵径0.43~0.7毫米。绝对怀卵量500~2570粒,一般为1500~2000粒,与体长成正比。相对怀卵量为1476~1673粒/克体重(四大家鱼仅100~200粒/克体重)。产卵多在水体沿岸1~2米深的湖(库)湾和水库上游浅水区进行,为分批产卵类型。受精卵为沉性。自然条件下,孵化期随水温的不断提高而缩短,在水温10~23.5℃的情况下,孵化期为3~8天。初孵仔鱼体长2.5~3.5毫米。太湖新银鱼的“春宗群”繁殖期从3月上旬至5月中旬,繁殖盛期为4月上中旬,个别亲体也有提早和延后的现象。此时水温为6~25℃,盛产期水温为11.8~15.4℃。“秋宗群”繁殖期从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少数亲鱼有提早和延迟现象,此时水温为12~26.4℃。集中产卵的盛期不甚明显,一般是10月上中旬,水温20.2~18℃。
|
|||
|
(二)银鱼的生长规律
|
|||
|
1.大银鱼
|
|||
|
大银鱼的体重增长率,1月龄时为最高,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降低。体长增长量也是1月龄最高,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降低。体重1月龄时增长量很低,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7月龄后又明显下降。大银鱼体重生长曲线为一不对称拉长S形,拐点月龄为7.8月龄,此时的体重为8.81克,此后大银鱼体重生长开始趋慢。大银鱼体长生长曲线则不具拐点,起始曲线迅速上升,随着月龄的增加,曲线的上升逐渐变慢,趋向渐近值(L∞),表明大银鱼体长生长在仔幼鱼阶段极为迅速,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变慢的过程。
|
|||
|
大银鱼在2.2~7.8月龄时,体重生长速度曲线上升,而体重生长加速度曲线下降,但加速度为正值。说明在2.2~7.8月龄间,体重生长速度为递增阶段,递增的速度(即加速度)逐渐下降;7、8月龄后,体重生长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均趋下降,且加速度为负值,说明7、8月龄后,体重生长速度为递减阶段,在负值区随月龄增加,曲线有回升的趋势,可认为长到极限时,自然加速度为零。大银鱼体长生长速度随月龄的增加而下降,而体长生长加速度始终为负值,并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体长生长加速度始终处于递减阶段,递减的速度(即加速度)逐渐趋快,亦即体长生长速度随着月龄的增加而渐趋缓慢。
|
|||
|
2.太湖新银鱼
|
|||
|
太湖新银鱼分为“春群银鱼”和“秋群银鱼”。“春群银鱼”的体长增长率和体长增长量在1月龄时最高,以后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体重的增长量在1~2月龄时较小,3~6月龄间明显增大,之后随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表明“春群银鱼”的生长、发育开始就极为迅速,先是体长迅速增长,继而是体重迅速增长,5月龄后,体长、体重生长均趋缓慢。“秋群银鱼”的体长、体重增长量和增长率在1~2月龄间均较高,2~3月龄时显著降低,随后逐渐升高,体长的增长率和增长量5~7月龄最高,体重的增长率和增长量6~8月龄最高,然后逐渐降低。这是因为1~2月龄时正值11~12月,太湖水温仍然较高,饵料生物也比较丰富,所以仔鱼、幼鱼生长较快;3~4月龄时恰值1~2月,水温较低,饵料生物较少,条件较恶劣,所以鱼体生长缓慢;4月龄后随着水温的回升,饵料生物等生活条件渐变优越,体长、体重生长也逐渐变快;7~8月龄最快,之后渐趋缓慢。
|
|||
|
(三)银鱼的食性
|
|||
|
大银鱼摄食动物性饵料。大银鱼仔鱼阶段主要吞食轮虫、无节幼体及少量的绿藻和隐藻等。幼鱼则以枝角类、桡足类为主要食物。消化道内出现率较高的食物是象鼻溞、剑水溞、无节幼体和虾的溞状幼体等;体长达70~80毫米时开始转食小鱼、小虾;体长100毫米以后,则以小鱼虾为主要食物,也摄食部分浮游动物。此时的食物组成,随其栖息的生物学环境而有所变化。在太湖以湖鲚、白虾等为主要食物。食性分析中发现,在其栖息的环境中,轮虫密度较大,但成体大银鱼肠道内轮虫的出现率却很低,甚至为零。这表明,大银鱼对其饵料是有一定选择性的,轮虫不是成体大银鱼喜食的饵料。
|
|||
|
太湖新银鱼的食性,终身以浮游动物为食。不同发育阶段食性组成差异较大,仔幼鱼阶段以轮虫和无节幼体为主;成鱼阶段以桡足类和枝角类为主。肠道内出现率较高的是镖水溞、剑水溞、象鼻溞和虾的溞状幼体等。由于受饵料生物可得性的影响,其食性组成常随着季节或栖居水体的不同而变化,具有较强的饵料可塑性,并且摄食量也相对较大。如体长44~52毫米的个体,平均摄食浮游动物33个/尾;1尾体长6毫米、体重1.1克的个体,摄食镖水溞等浮游动物402个。太湖新银鱼终生不停食,即使繁殖期内也仍然照常摄食。
|
|||
|
(四)银鱼的水层分布
|
|||
|
银鱼是野生敞水性鱼类,栖居于敞水区的中上层,呈随机分布状态,常随饵料生物的昼夜变化和水温高低、透明度大小而作水平或垂直分布变化。如夜间分布于相对较浅的水层,白天分布于较深的水层。春秋季节栖居的水层较浅,夏冬两季栖居于较深的水层;又如,小型野杂鱼、虾类密度较大的湖(库)区,通常是大银鱼成鱼集中分布区。繁殖期内,亲鱼一般是成群分布,通常集中在沿岸浅水区活动。
|
|||
|
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的幼鱼因体小、游泳能力较差,故其分布受风流影响较大。在有大风的情况下,一般在湖(库)的下风头区,分布密度相对较大。银鱼,特别是幼鱼阶段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在夜间有光照的湖(库)区,银鱼往往会成群聚集在有光照的水域。
|
|||
|
(五)银鱼种群及其特点
|
|||
|
鱼类种群是其种内的一个生物学单位,是鱼种存在的具体形式,是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特点和共同栖息与繁殖的鱼类个体的自然集合体。银鱼因生命周期只有一年,生殖群体完成繁殖使命后亲鱼即行死去,所以,种群结构简单,仅有一个世代。上一世代的补充群体,就是下一世代的生殖群体,就是说,种群中100%是补充群体,无剩余群体。由于种群非常简单,没有剩余群体,所以,如果某一世代发生量丰厚,种群数量则显著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就会显著减少,容易在短时期内发生大起大落现象,表现在渔业上是产量的大幅度升降。如滇池1984年的产量为3500吨,而1985年下降为360吨,仅为上年的10.2%。发生产量丰歉的情况除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还主要受人类捕捞活动制约。常因过度捕捞,致使留湖(库)银鱼数量大大减少,亦即下一世代的亲鱼数量大为减少,该世代种群数量也必然减少,渔业产量大减;反之,若能增加留湖(库)数量,则下一世代亲鱼数量增多,种群数量必然会很快增加,渔业产量也会很快提高。如滇池1985年在减产的情况下,注意留足亲鱼数量,1986年产量又增加到2200吨,较1985年产量净增5倍多。银鱼是银鱼渔业的物质基础,为使渔业产量和效益稳中有升,就必须使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因此,必须科学管理资源,有计划地合理利用银鱼种群资源。
|
|||
|
银鱼种群也在自行不断地发展变化,常随种群数量的扩大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进行适应性的分化。如1985年以前,太湖产太湖新银鱼明显分为3~5月繁殖的春宗群和9~11月繁殖的秋宗群。但近年调查发现,12月至翌年2月和6~8月,也有少部分个体进行繁殖。又如,河南省白龟山水库1987年移植投放的太湖产“春宗群”太湖新银鱼,在1991年首次进行渔业性捕捞时,渔获物几乎全部是“春宗群”个体,个体大小较整齐均匀;“秋宗群”个体极少,而在后来的几年渔获物中,“秋宗群”个体日趋增加,渔获物个体大小差异逐渐增大,明显地分化出“秋宗群”。再如,云南省的抚仙湖产太湖新银鱼,一年四季随时都有成熟亲鱼产卵,随时都有仔鱼发生,不存在明显的产卵高峰期,在各月渔获物中,各种体长组的个体都存在。上述种群分化的多样性,是因环境因素变化,而种群适应环境的结果。种群通过分化,可以利用小范围内不同的生活条件,扩大食谱,改善饵料来源;也可使亲鱼分批地利用产卵场增殖后代;仔、幼鱼分批利用索饵场的不同浮游动物,有利于种群的延续和发展。
|
|||
|
四、银鱼移入水体的条件
|
|||
|
(一)生物学环境因子
|
|||
|
1.鱼类区系组成
|
|||
|
鱼类区系组成结构简单,且有空闲生活环境,特别是水体生态系统中上层生物量不能饱和。同时,考察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如果水体中上层优势种群是以浮游动物和小型鱼虾为主要食物的鱼类,不宜移植银鱼;如果优势种群是其他食性鱼类,移植银鱼比较适宜。
|
|||
|
2.敌害鱼类
|
|||
|
银鱼体小,游泳能力较弱,是马口鱼、翘嘴红鲌、蒙古红鲌等中上层凶猛性鱼类的猎获对象,移入水体中凶猛性鱼类不宜超过年总渔获量的15%,最好控制在5%以下。
|
|||
|
3.浮游动物
|
|||
|
浮游动物是太湖新银鱼全生命周期和大银鱼幼鱼阶段的主要饵料。如果浮游动物数量多,生物量大,则银鱼生长好,种群增殖快,渔业产量高;反之,渔业产量低。因此,移入水体要求浮游动物资源丰富,数量最少不低于300个/升,生物量在1.2毫克/升以上。
|
|||
|
4.浮游植物
|
|||
|
浮游植物是浮游动物的饵料,是银鱼饵料的基础。移入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数量最少不宜低于50万个/升,生物量在1.5毫克/升以上。
|
|||
|
5.小型鱼虾类
|
|||
|
小型鱼虾是大银鱼成鱼阶段的主要饵料。实践证明,水体中小型鱼虾类资源丰富,大银鱼生长好,个体大,体长可达27厘米;水体中小型鱼虾数量少,大银鱼生长差且肥满度低,最大个体仅10厘米左右。因此,移植大银鱼的水体既要有丰富的浮游动物,又要有较多的小鱼和小虾。
|
|||
|
(二)非生物学环境因子
|
|||
|
1.水温
|
|||
|
非生物学环境诸因子对水生生物影响最复杂、最大的是水温,它是诸多理化因子起作用的媒介。如水温从20℃升高到30℃,水体溶解氧降低17%。水温决定或改变水生生物代谢的快慢,以及呼吸频率、血液循环、酶的转换和能量的激活等。移植实践证明,银鱼适温能力较强,在我国北至吉林、内蒙古,南至福建、云南,移植都已取得成功。适合银鱼移植水体平均水温为10.9~17.6℃,以15~17.5℃最好;水温年变化幅度0~31.8℃;生命周期积温为3982~6430℃。繁殖期适温:太湖新银鱼为9.2~22.2℃;大银鱼为0.5~9.6℃,最适宜水温为3.8~5.5℃。
|
|||
|
2.透明度
|
|||
|
透明度是评价水体水质的重要指标。银鱼移入水体适宜透明度为20~350厘米。
|
|||
|
3.水体面积
|
|||
|
水体面积与其他物理因子一样,对水体能量和营养成分的收支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多年的移植实践证明,0.2万~45万亩的水面移植银鱼均可以成功。水体面积是决定投放数量和移植成功后总产量的重要因子,一般认为以1万~10万亩的水面为好。过大,常会因资金等因素限制投放数量,潜伏期过长,见效慢;过小,因将来总产量少,效益不明显。
|
|||
|
4.水位与水深
|
|||
|
水位以相对稳定为好,水深以5~15米为好。水太深,不易增肥,影响饵料生物量;太浅,逢干旱易枯,会造成移植前功尽弃。
|
|||
|
5.产卵场底质
|
|||
|
试验证明,沙砾底质孵化率最高,淤泥底质孵化率最低。
|
|||
|
6.溶解氧
|
|||
|
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大气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溶解氧随水温的升高、气压的降低和盐度的上升而减少。溶解氧低,鱼类的摄食量下降,饵料系数增高,生长发育减慢,抗病能力降低,严重缺乏时会造成死亡;溶解氧过饱和,鱼易患气泡病而死亡。我国渔业水质溶解氧标准为5毫克/升以上,银鱼适宜的溶氧量为5.33~10.8毫克/升。
|
|||
|
7.营养盐类
|
|||
|
营养盐类主要是指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氮、磷、硅是水生生物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是渔业水质的重要考察指标。硝酸盐可直接被水生植物和细菌利用,参与水体的物质循环。银鱼移入水体的适宜硝酸盐浓度为0.075~1.919毫克/升。磷酸盐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基础生产力,是限制藻类等水生生物生长的重要因子,银鱼移入水体的适宜磷酸盐含量为0.033~0.115毫克/升。硅酸盐是藻类尤其是硅藻的重要营养元素,银鱼移入水体的硅酸盐含量为1.22~6.85毫克/升。
|
|||
|
五、移植增殖技术
|
|||
|
(一)大银鱼的移植增殖
|
|||
|
1.移植受精卵
|
|||
|
大银鱼为一年生的小型鱼类,具有离水即死的特性,亲鱼不便于长途运输。所以,在移植银鱼时,通常是通过人工采卵、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后再运达目的地,这是最好的移植手段。它适应批量运输、远距离运输和各种容器的运输。受精卵可在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运输,但最好在原肠期以后,效果较好,孵化率较高。首先在有大银鱼产卵群体的水域中采捕亲鱼。选择银鱼盛产期,组织渔船专捕,可用拖网、地拉网和单片丝网捕获。亲体获取后,首先鉴别雌雄及其成熟度。雌鱼腹部膨胀、饱满,透过鱼体可看到卵粒,臀鳍较小。手摸腹部柔软,提起鱼头腹部下垂,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即表示已成熟。雄鱼腹部小,透过鱼体可见右侧香蕉状精巢,臀鳍较大,呈扇形,精巢为乳白色即标志成熟。其人工授精方法有干法授精、半干法授精和湿法授精。干法授精时,先将雌鱼鱼体水分擦干,沿腹部两侧自上而下将成熟卵挤于干燥的器皿中,再立即向器皿内挤入雄鱼精液,用雄鱼臀部轻轻搅拌,使鱼卵充分受精,然后徐徐加入少量经过滤的清洁库水或湖水,轻轻搅拌后静置1分钟,倒去污水,排出污物,最后放入集卵容器中待出售或孵化;半干法授精,是先在器皿内加入少量0.6%生理盐水,再迅速将卵、精挤入器皿内,用雄鱼尾部轻轻搅拌后再加入经过滤的湖水或库水,然后按干法授精的操作方法进行;湿法授精,是先在器皿内加入少许水库或湖泊过滤水,或者加入0.6%生理盐水,然后将卵、精挤入器皿内,其操作程序同半干法授精。一般认为三种方法中,以半干法授精最为理想,原因是生理盐水延长了卵子的受精时间,延长了精子的存活寿命,从而提高受精率。
|
|||
|
大银鱼受精卵的运输方式有塑料袋充氧运输、敞口大容器带水运输、湿润低温运输和保温瓶运输等。以装运四大家鱼苗的双层聚乙烯塑料袋充氧运输最为方便,简单有效,每袋充氧后可装运大银鱼受精卵50万~150万粒,适宜水温3~8℃。
|
|||
|
大银鱼卵运输至移植地点后,可用网箱孵化或散撒孵化。网箱孵化应选择避风向阳、水温1~9℃、水深3米左右、富含浮游生物及敌害少的地方,放卵密度为20万~50万粒/米2。散撒孵化,即直接将受精卵投入水库和湖泊的适宜地点自然孵化。散撒地点应选择水深2米左右、硬泥或沙石底质、避风向阳和敌害少的地方,一般选择3~5处。实践证明,网箱孵化优于散撒孵化。孵化出的仔鱼3~5天后,进入水平游泳阶段,鱼体活泼健壮,这时可将鱼苗放流。
|
|||
|
2.移植成体或亲体
|
|||
|
这种途径适宜于近距离水域的移植。时间应选择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水温在15℃以下,雌、雄比为1~3∶1,采用帆布桶和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实践证明,在冬季按适当雌雄比例移植大银鱼成体或亲体,是一种快速增殖的好方法。
|
|||
|
被移植水域中的饵料和环境因素,是移植大银鱼能否形成种群生产力的关键。一般应选择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动物丰富,中上层凶猛鱼类较少的大中型水域。科学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持久性工作。要定期测定移入水体的温度、透明度、pH、饵料生物密度、鱼类区系组成情况数据;要严禁毒鱼、炸鱼、电鱼和密眼网捕鱼;要除去翘嘴红鲌及有害的中上层鱼类;要同步进行银鱼试捕测定工作,便于分析该水域银鱼种群形成的规律和原因。
|
|||
|
20世纪90年代初,大银鱼在北京海子水库及内蒙古东部莫力庙水库引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后河南平顶山水库,福建池潭水库,湖北徐家河水库、漳河水库等都形成了银鱼的地方种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银鱼是冬季产卵型,其适应性强,因此它的移植地域宽广。大银鱼从食性来说,属小型肉食性鱼类,竞争性远大于其他银鱼。如果大银鱼在新水域移植成功,对该水体内小型鱼类区系改造将起主导作用,可以更充分利用水域及饵料资源,抑制低值鱼类和有害种类,从而促使水域渔产力效益的提高。
|
|||
|
(二)太湖新银鱼的移植增殖
|
|||
|
1.移植受精卵
|
|||
|
用银鱼拖网和地拉网捕获亲体,鉴别亲体的性别和成熟度。成熟雄鱼臀鳍呈扇形,具臀鳞,腹部小。成熟雌鱼臀鳍呈三角形,无臀鳞,腹部膨胀、饱满,仔细观察可见卵粒,轻压腹部有成熟卵粒流出。其授精方法也可以采用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种。操作程序与大银鱼的授精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太湖新银鱼个体较小,在干法授精采精液时,首先可用尖头镊子自肛门向头部轻轻划破雄鱼腹部,勿伤肠道,于后肠泄殖腔前右侧挑出梭形精巢,连续挑3~4尾雄鱼精巢,放置于玻璃等器皿内,再用玻璃或小木圆棒捣碎和研磨精巢,捣研成糊精状后,立即挤卵于同一器皿内,并用雌鱼尾部轻轻搅拌精卵30~50秒,加入少量过滤湖水再搅拌1~2分钟,完成授精过程。一般认为人工授精技术,采用半干法授精方法为好,因为生理盐水能延长精、卵受精的时间和能力,从而提高受精率。
|
|||
|
太湖新银鱼的受精卵,一定要存放在室内暂孵,水温最好控制在8~10℃。在胚胎发育至原肠期以后进行运输较为适宜。运输方法主要为塑料袋充氧运输和敞口大容器带水运输两种,其运输密度应视温度高低、距离远近和时间长短而定。一般塑料袋充氧运输,每袋可装受精卵10万~20万粒/米2;敞口大容器可装运15万~30万粒/米2。
|
|||
|
受精卵运输至移植水域后,可采用网箱孵化和散撒孵化两种方法。由于网箱孵化能克服散撒孵化中很多不可避免的自然生态中的不利因素,所以应尽可能采用网箱孵化。如果在引进的受精卵中,坏卵、霉卵较多,可将其撇出来撒投于适宜的水体中,这样既保证网箱孵化的成功,又保证不浪费坏卵中夹杂着的好卵,从而提高了整个移植受精卵的孵化率。待仔鱼孵出后3~5天,能水平游泳、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时,再放流于大水域之中。
|
|||
|
2.移植成体或亲鱼
|
|||
|
这种移植方式只适宜于短时间近距离水域间的移植。时间应安排在12月下旬至翌年的2月下旬,水温在10℃以上,雌、雄比例为1∶1~2,可采用帆布桶运输,密度为每立米水体1000~5000尾,最好在2小时内完成运输工作。若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装运密度为每千克水50~100尾,应在4小时内完成运输。放流地点应选择水深1~3米、底质为硬泥或沙质地、浮游动物丰富的湖汊和库湾内。
|
|||
|
六、银鱼捕捞的渔具、渔法
|
|||
|
(一)银鱼捕捞时期
|
|||
|
1.种群达最大生物量时捕捞
|
|||
|
银鱼属于性成熟早、世代交替迅速的鱼类,幼鱼阶段生长极为迅速,先是体长快速增长。然后是体重的快速增长。至生长拐点后,体长、体重的增长速度都趋缓慢,性腺开始发育。此时的种群生物量最大,是进行渔业捕捞比较合理的时机。此后,因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增长量逐渐变小,种群生物量会由于自然死亡而越来越小,造成资源浪费。如太湖大银鱼应在7月龄(10月)捕捞为宜,春宗群则在5.5月龄(9月)捕捞为好。
|
|||
|
2.合理安排渔获季节,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
|||
|
浮游动物是银鱼的主要饵料资源,其中桡足类、枝角类是幼、成鱼的主要食物。银鱼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将饵料转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形成优质的鱼产品,为渔业所利用。因此,充分利用环境中的饵料资源,是提高水体生产力和渔业产量的重要因素。大量的调查证明,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体中的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其高峰期通常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少。所以,捕捞生产最好避开夏、秋季节,以便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饵料转化。一般来说,秋末、冬初进行渔业捕捞较为合理。
|
|||
|
3.捕捞要避开繁殖期
|
|||
|
繁殖是银鱼种群发生补充量的过程,如果繁殖期内进行捕捞生产,势必影响其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的成活率,从而导致补充群体数量减少和渔业产量降低。因此,不宜在繁殖期内进行捕捞生产。
|
|||
|
综合考虑银鱼繁殖、生长和饵料资源充分利用等因素,把银鱼的捕捞时间安排在9~11月比较合适。北方可适当提早些,在冰封前捕捞;南方地区可适当延后些,在10~11月捕捞均可。
|
|||
|
(二)渔具、渔法
|
|||
|
1.银鱼拖网
|
|||
|
(1)双船对拖网 双船对拖网拖速较慢,捕捞银鱼效果较好,渔获物中银鱼约占90%,其他小型鱼虾类占10%左右,太湖20世纪80年代1对60吨级的渔船最高日产量为250千克左右,一般日产量为150~200千克。太湖、巢湖等长江中下游大型湖泊,大多使用此网捕捞太湖新银鱼等小型银鱼。
|
|||
|
(2)其他拖网 银鱼移植技术的推广、普及和银鱼产品价格的逐年提高,促进了银鱼渔业的迅速发展。在生产实践中,根据水体的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渔具渔法,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拖网渔具渔法,如双船单网、单船单网、单船双网和单船三网等。尽管渔具规格大小不同,但结构大同小异;这些渔法因船网较小,机动灵活,中小型水库使用较多。
|
|||
|
2.银鱼围网
|
|||
|
本渔具渔法适宜在沿岸平坦或有缓坡的浅水湖(库)区作业,捕捞效果较好,渔获物中90%以上是银鱼。一般网产10~40千克,最高可达80千克。
|
|||
|
3.小丝网(挂网)
|
|||
|
小丝网属刺鱼网,是定置渔具。作业时将网直立成垣墙状,设置在银鱼分布区,使活动的银鱼刺于网目内或缠绕于网衣中被捕获。网高1米左右,可以浮在水面,称浮网;也可沉于水中,称沉网。此渔具渔法具有成本低、劳力少、操作方便、作业灵活、产量较高等优点,广泛使用于湖泊、水库,是捕捞大银鱼的有效渔具、渔法。
|
|||
|
除上述渔具、渔法外,小兜网捕捞大银鱼效果也较好,太湖等大中型湖泊使用较多。近两年来,利用银鱼垂直分布昼夜变化和趋光性等特点,夜间使用光诱捕捞渔法也取得较好效果,新安江水库用此渔法,每晚最高网产量可达53千克。
|
|||
|
七、银鱼资源管理
|
|||
|
(一)保护增殖资源的措施
|
|||
|
1.繁殖期内禁止捕捞
|
|||
|
如前所述,银鱼种群结构简单,100%是补充群体,而补充群体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当年渔业产量的高低。所以,如果繁殖期内进行捕捞,势必破坏其生殖过程,减少亲鱼数量,毁坏、杀伤受精卵和仔鱼,减少补充群体数量,导致渔业产量降低。因此,繁殖期内禁止组织捕捞生产;保护增殖资源,以利于增加补充群体数量。
|
|||
|
2.禁止捕捞幼鱼
|
|||
|
银鱼生长迅速,孵出的仔鱼经过一年左右的生长发育即达性成熟,就可进行繁殖,产生下一世代。其生长规律是仔幼鱼阶段生长很快,至生长拐点以后,体长、体重生长变缓。经测定表明,从5月20日至9月1日,太湖产春宗太湖新银鱼可增重3.38倍,大银鱼可增重42倍。所以保护仔幼鱼,利用成鱼(达生长拐点后),可大大增加种群增长量,提高渔业产量。
|
|||
|
3.设定常年保护区
|
|||
|
随着捕捞技术和银鱼售价的逐年提高,银鱼渔业的捕捞强度逐年加大。因此,必须在渔业水体内划定5%~10%的水面作为常年保护区,常年不许任何渔具入内捕捞,将其作为银鱼繁衍、生息的安全场所,以保护一部分银鱼,不断为银鱼种群提供补充群体,增殖资源。
|
|||
|
4.调整水域中的鱼类区系
|
|||
|
增殖银鱼的水域,要减少银鱼的敌害鱼类和与银鱼竞争饵料的低值鱼类数量,为银鱼种群提供更宽松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饵料,以扩大种群数量,提高渔业产量。
|
|||
|
5.人工补充群体数量
|
|||
|
调查和试验证明,人工授精的受精率,远远高于自然受精率。所以,在银鱼繁殖季节,可以通过人工授精获取受精卵,或者人工孵苗向水域中投放,以增加补充群体数量,进而增加银鱼种群资源量。
|
|||
|
6.保障优良生活环境
|
|||
|
严禁电鱼、炸鱼和毒鱼等酷渔滥捕行为,并防止工业污水排入银鱼栖息的水体,保障银鱼生存的优良环境。
|
|||
|
(二)合理利用资源
|
|||
|
1.资源蕴藏量调查
|
|||
|
所谓资源蕴藏量(资源量),是指水域中银鱼种群的数量。估算资源蕴藏量的方法,通常是用渔获努力量法。所谓渔获努力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渔具的捕鱼量。一般情况下,渔获努力量的大小与鱼的密度(即总数量)成正比,因此,渔获努力量可以作为衡量鱼类种群数量的相对指标。具体做法:在水域中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点的多少视水体大小而定),用相同的船、相同的银鱼网、相同的渔法,在各点同时进行相同时间(1小时或2小时)的试验捕捞,然后求取其渔获物数量平均值,再据此数值和拖过的扫水面积,求出单位水面(水体)渔获数量,进而推算出整个水体种群数量,也就是资源蕴藏量(逃逸率忽略不计)。大银鱼可用网目稍大些(0.8~1.2厘米)的网具,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试捕估算。
|
|||
|
2.进行渔情预报
|
|||
|
银鱼资源蕴藏量调查清楚之后,渔业可进行捕捞生产。由于我国的水文气象条件不太稳定,每年的水温、降水量、水位和水域面积等都有所变化。这些变化通过一定形式影响着银鱼的繁殖条件和饵料保障等,间接影响着银鱼的世代发生量和种群数量,因而导致世代丰歉波动较大,有时相邻世代种群资源量相差可达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每年开捕前,需要进行渔情测报,预测当时水体中银鱼种群的数量、生物量和银鱼质量(体长、体重、肥满度等)以及本汛期的最大可捕量,以规划和组织捕捞与加工。预报的方法很多,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分析渔获量统计为基础的,一类是以分析水文状况为基础的。
|
|||
|
八、银鱼加工
|
|||
|
(一)漂洗
|
|||
|
将收集来的银鱼渔获物运至加工车间,先行漂洗,即将适量的渔获物放入大盆、大桶等容器内,再将容器置于自来水龙头下,让自来水冲洗渔获物,边洗边用小捞海将漂起的树叶、水草等杂质捞除,然后将洗好的银鱼放入另一容器内待用。
|
|||
|
(二)筛选
|
|||
|
将漂洗好的银鱼按规格大小进行分级筛选。一般大银鱼按8~10厘米、10~12厘米、12厘米以上三种规格分选;太湖新银鱼等小型银鱼一般按3~5厘米、4~6厘米、5~7厘米、6~8厘米四种规格分选。各种规格的银鱼中大、中、小个体的比例一般为20∶60∶20。如5~7厘米的规格,最低要求比例是5厘米∶6厘米∶7厘米=20∶60∶20。大个体的比例增大不受限制,如果小个体的比例增大,价格就会因不符合产品规格等级而按比例下降。
|
|||
|
(三)装袋
|
|||
|
将筛选好的银鱼按需要称取重量,装入塑料食品袋后压平封好,外套纸制小包装盒,放入周转盘内。因为银鱼加工过程中会因失水而失重,所以装袋时需要适当多投一些料鱼,以免加工成的银鱼产品,因重量不足而达不到标准要求。如1000克包装,一般投1050克料鱼即可。其他各种规格包装依此类推。
|
|||
|
(四)速冻
|
|||
|
将集中于周转盘内的银鱼,立即置于速冻车间内速冻。速冻间的室温保持在-38℃以下;持续冷冻24小时即可。若速冻温度过高,会因冷冻时间过长而导致银鱼过多失水,降低银鱼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
|||
|
(五)冷藏
|
|||
|
将经过速冻的银鱼,分别装入事先已制备好的纸箱中(一般每箱装24盒),移入冷藏间存放。冷藏间的室温应保持在-18℃以下。
|
|||
|
第二章 大水面河蟹放流及养殖技术
|
|||
|
一、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
|
|||
|
(一)生物学特性
|
|||
|
河蟹(图2-1)又称螃蟹、毛蟹和清水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于高等甲壳动物。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亚科、绒毛蟹属。河蟹原产我国,是我国640多种蟹类中产量最多的淡水蟹。与河蟹最近的有三种,即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足密生绒毛;额平直,具4个锐齿;额宽小于头胸甲宽度;第一触角横卧,第二触角直立;第三足长节的长度约等于宽度(图2-2)。
|
|||
|
图2-1 中华绒螯蟹
|
|||
|
图2-2 河蟹的近亲
|
|||
|
(二)生态习性
|
|||
|
1.生活史
|
|||
|
河蟹的寿命大约为两年,它大部分时间是在淡水中生活,只是在繁殖时游至河口浅海中产卵。河蟹的一生要经历五个阶段,即受精卵、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各阶段生活习性有所差异。在溞状幼体阶段,需要生活在半咸水或海水的环境里。溞状幼体变为大眼幼体后,即进入蟹苗阶段,从浮游生活过渡到既能游泳,又能爬行和登陆,并能离开海水环境,在淡水水域中生活,大眼幼体变态为幼蟹、蟹种后,一直到成蟹,主要生活在淡水中,栖息在水底的洞穴中。
|
|||
|
2.蟹苗、幼蟹和蟹种的概念
|
|||
|
(1)蟹苗 蟹苗是大眼幼体的俗称,在水体中营游泳生活。蟹苗是大水面河蟹资源增殖的物质基础。蟹苗类似于池塘养鱼业中的鱼苗。天然蟹苗每500克约7万只,人工繁殖蟹苗每500克多于7万只。为了确保人工繁殖蟹苗在运输途中的成活率,有些省水产行政部门明文规定,出售人工繁殖蟹苗时,每500克不得多于8万只。
|
|||
|
(2)幼蟹 大眼幼体(蟹苗)经短时期暂养而成。由于它在暂养期内已蜕过一、二、三次壳,故在生产上习惯称为第Ⅰ、Ⅱ、Ⅲ期幼蟹,规格每500克2万~1万只不等。幼蟹基本具备成蟹的外形。幼蟹在生态习性上与蟹苗的区别是,营底栖穴居爬行生活。幼蟹类似于池塘养鱼业中的夏花鱼种。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不论在运输途中或是水体放养中,幼蟹的成活率要比运输蟹苗和放养蟹苗高得多,这是生产上的一大进步。
|
|||
|
(3)蟹种 在江河湖库等天然水域或池塘中生活了6~9个月后的幼蟹,个体重在5~25克,蟹斗(头胸甲)有五分硬币或手表表面大,故每500克几十只至百余只,俗称扣蟹或铜钿蟹。将其用于池塘养蟹或天然水域资源增殖,当年可长成100~150克左右的商品蟹。因此,蟹种似于池塘养鱼中的大规格鱼种。天然蟹种在江苏邗江县、南京和安徽马鞍山、当涂、繁昌、芜湖等沿江地区,均有存在、生产和出售,时间是每年12月至翌年3月。
|
|||
|
3.栖息与行动
|
|||
|
河蟹栖居分穴居和隐居两种。河蟹从幼蟹阶段起就具有穴居习性。穴居既可防御敌害的侵袭,又可越冬,是对自然界的一种适应。在饲料丰盛饱食的情况下,河蟹为躲避敌害营穴居生活。当不具备穴居条件时,则隐居在石砾或水草丛中。河蟹喜欢栖息在水质清净、水草丰盛的江河、湖泊、沟渠等隐蔽处。在养殖高密度的水域中,大多数河蟹隐伏于水底淤泥之中。
|
|||
|
4.食性
|
|||
|
河蟹为杂食性动物,鱼、虾、螺、蚌、蠕虫、蚯蚓、昆虫及其幼虫等均为河蟹喜食的动物性饵料。在自然界,河蟹的胃部发现80%~90%是浮萍、丝状藻类、马来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和聚草等水生植物碎片。这与河蟹栖息在水草丛中有关,它在江河、湖泊中获得植物性饵料的机会多一些。河蟹食量较大,消化能力很强。从肛门取出粪便检查发现,大部分水生维管束植物碎片能被消化,这是很多动物所不及的。水温20℃时,河蟹的食量惊人,一夜间可连续捕食数只螺类。河蟹饱食后,把多余营养贮藏在肝脏中,刚蜕壳的“软壳蟹”就要用肝脏中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河蟹还具有较强的耐饥能力,水温10℃以下,可数月不进食不会死亡。
|
|||
|
5.河蟹蜕壳
|
|||
|
河蟹蜕壳是其生理固有特性,是它生长、发育、变态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说在河蟹的生命周期中,其蜕壳的次数越多,生长增重速度就越快。体质健壮的河蟹5~10分钟即可完成蜕壳,体质弱的则需1小时左右。蜕壳过程是河蟹最虚弱的时候,也是受病菌、敌害乃至同类侵袭的最危险期,所以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注意河蟹的蜕壳规律,在河蟹蜕壳前1周,最好采取换水消毒措施,确保河蟹顺利蜕壳。
|
|||
|
河蟹一生中要经过20多次蜕壳,溞状幼体期约3天蜕壳1次;大眼幼体初期4~6天1次,后期7~10天1次;体重3克以上的幼蟹,15~20天蜕壳1次;一秋龄和蟹种以越冬至翌年秋达到性成熟期,约有7~9次蜕壳。值得注意的是,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河蟹生长速度滞缓,蜕壳次数相应减少。
|
|||
|
二、大水面养殖河蟹的特点
|
|||
|
(一)健康养蟹的特征
|
|||
|
健康养蟹是指依据河蟹自身的特性,运用河蟹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河蟹生产,即为河蟹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使其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使养成的商品蟹无污染、个体较大、黄满膏肥和质量优良。也就是说,健康养蟹是以培育质优个大的商品蟹为前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健康养蟹包括生态养蟹、无公害养蟹和防病养蟹。
|
|||
|
(二)大水面增养殖特点
|
|||
|
近10多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事业的发展,河蟹养殖方式日趋多样化,有中小型湖泊增养殖、小型湖泊投饵养殖、大中型湖泊围栏养殖、池塘主养和配养、水库养殖和河沟养殖,还有稻田养殖等,以上养殖方式中,湖泊养殖占主导地位。因为,湖泊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湖泊中有较为丰富的天然饵料,有充足的氧气,有较好的水质等,因而养出的商品蟹个体生长快、质量上乘,即个体大、颜色正、背青腹银。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池塘养蟹,总体来说发展速度不很快,普及面不很宽,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较高,如需要建设防逃设施和投饲等,养殖出的商品蟹个体大小不均,200克/只以上大个体蟹很少见,多数在100克/只左右,蟹体的质量不如湖泊蟹。
|
|||
|
三、幼蟹和蟹种培育
|
|||
|
1.幼蟹、蟹种的土池培育法
|
|||
|
培育池应具备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等条件。面积0.5~1亩,水深0.8至1米。东西向,长方形,光照充足,池塘坚实不渗水,底平坦少淤泥。也有利用鱼种池培育,如江苏宜兴范道渔场,利用一口6亩鱼池,放苗4千克,在池边四周浅水处用扎把的“水花生”悬挂在尼龙绳上,供苗栖息蜕壳,用抄网及时捞取幼蟹,疏散放养。在2个月内先后多次分散幼蟹13万只,取得良好的效益。如培育池过小,水温、水质变化大,难以控制调节。土池需要建立防逃设施。为了减少敌害和蟹病发生,放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修埂补洞,让池塘曝晒半个月以上再注水。消毒一般在蟹苗放养前10天进行,将生石灰加水溶化后向池中均匀泼洒,池水深6~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60~75千克;水深1米,每亩用量为125~150千克。经7~10天药性消失后方可放苗。为使蟹苗下塘后能获得适口的天然饵料,要在放养前3~5天施足基肥。池中也需投入“三水”等水生植物。在培养蟹种时,可在池中留有土埂(或土墩),在埂边用小瓦片堆叠成人工洞穴,使蟹种有良好的栖息场所。
|
|||
|
蟹苗放养密度取决于养殖单位的要求。要求年底出池的蟹种规格平均为5克/只,亩放蟹苗0.4~0.6千克;平均规格10克/只,亩放蟹苗0.3~0.4千克;要求长至20~25克/只,亩放0.1~0.2千克。蟹苗入池前先通过网箱或水泥池暂养约20天后,再放入池内,以提高成活率。蟹苗下塘时必须注意:
|
|||
|
(1)清塘药物药性完全消失,检查方法是用玻璃杯取水一杯,对光看时如水中有许多浮游动物游动,即表示药性已失。
|
|||
|
(2)经蒸煮消毒的柳树根、棕榈皮扎成小把,吊在培育池中,或分散培育些“三水”等水生植物,供蟹苗、幼蟹栖息。
|
|||
|
(3)清塘后放苗前,池塘中可能还有蛙卵、蝌蚪、水生昆虫等敌害,还应用密网拉1~2遍,以利彻底清除。
|
|||
|
(4)每个塘要放同一批蟹苗,以求同步成长,幼蟹、蟹种规格整齐。
|
|||
|
蟹苗的饲养管理,首先做到肥水下塘,蟹苗下塘后,开始投喂豆浆(也可喂些蛋黄),浆要泼洒均匀。蟹苗下塘时,因蟹体小,池水不宜太深,50~60厘米即可,池水浅,水温提高快,有利于有机肥料的分解和天然饵料的繁殖,也有利蟹苗生长。以后根据水质情况,每隔3~4天加注一次清水,每次约10~20厘米,并停止施肥。
|
|||
|
蟹苗下塘1周左右,蜕壳变成幼蟹,逐渐由浮游生活变为底栖生活。饵料可由浆状改为糊状,如豆饼糊、菜饼糊、麦麸糊、米糠糊、甘薯糊以及用蚯蚓、蚕蛹、蚌肉、动物内脏剁成的糊等。幼蟹喜在岸边浅水处活动,可将饵料均匀、多点投在蟹池四周浅水处,也可在附着物上投些。每天早上(1/3)及傍晚(2/3)投喂2次,投饵量按苗种体重的4%,根据吃食情况,逐渐适当增加。饲养20天左右,一般蜕壳2~3次,蟹体长到蚕豆瓣大小,色泽由半透明转变为灰黄色,这时幼蟹活动能力及抗御敌害侵袭能力大大加强,便可分散、稀疏,转投外荡(湖泊)靠天然饵料,育成成蟹,或者转到大一些的池塘,进行1龄蟹种饲养。每亩投放数量6000~8000只,到年底一般长到15~25克,翌年再养成成蟹。
|
|||
|
幼蟹培育为蟹种期间,饵料以浮萍和各种水草等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饵料及人工配合饵料为辅。幼蟹有攀爬的习性,特别是雨天或天气闷热、水中溶氧较低的时候,幼蟹最易逃逸,要加强管理,还要防范青蛙、水老鼠、水蛇和水鸟等敌害的为害。同时,水体的交换也要及时进行,根据气温情况,一般7~10天或3~5天,高温季节每天应换水1/3左右,保持水质清新。只有在清新的水质条件和丰富的饵料环境中,幼蟹才能良好地生长和蜕壳,达到理想的效益。
|
|||
|
2.幼蟹的水泥池培育法
|
|||
|
水泥池的条件、水源、水质等要求与土池相同外,形状最好是椭圆形,流水时死角少,管理方便,一端进水,一端排水。排水口要装有栅网,防止幼蟹随水逃逸。水泥池先要洗刷,洗刷后再用10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洗刷一次,达到消毒的目的。然后再进水,水深0.8~1米,但需用40目筛绢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他敌害带入池内。如池子在室外,要有简易顶棚,以防暴雨时幼蟹窒息死亡,池内放置可供蟹苗栖息隐蔽的附着物。还可放入“三水”等水生植物,既改善水质,又可供幼蟹栖息。
|
|||
|
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2万~3万只,下池后要投喂水溞等活饵料。同时,每天2~3次泼洒豆浆或麦麸、豆粉和鱼粉等。在培育期内,更要注意经常换水,保持进、排水平衡,栅网处需及时清除脏物,保持良好的水质是关键。大眼幼体蜕变成幼蟹后,水位要浅些,水深在0.6~0.8米即可,但一定要保持微流水。投饵由浆状改为糊状,品种要多样,投饵量不宜过多,防止残食败坏水质。经20天左右培养,一般都蜕壳成Ⅱ、Ⅲ期幼蟹,即可根据需要分养。
|
|||
|
水泥池培育的优点是放养密度大,成活率高,占地面积小,幼蟹不易打洞,容易捕捞。
|
|||
|
3.幼蟹的网箱培育法
|
|||
|
网箱培育幼蟹,具有水体溶氧高、生长迅速和成活率高等优点。网箱用聚乙烯或尼龙筛绢网布制成,网线用0.2毫米线织成,网目0.8毫米,网箱大小因地制宜,可做成4米×3米×1米,网箱上部可用同规格网布封顶,但需留一个可开闭的出入口,以便放苗、投饵及检查管理等。或者在网箱上端缝接30厘米的聚乙烯薄膜,用线和支架垂直拉挺。网箱安置在有一定水流、溶氧丰富的湖泊、水库、河道或大池塘中,用木架或竹框架浮于水面,网衣下沉水中80厘米左右,箱距4~5米,行距5~6米排列,以便管理操作。每只箱放蟹苗1至1.5千克。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1万~2万只,箱内的1/3或1/2水面投放水葫芦或水浮莲,也可吊放些柳树根(经洗净、蒸煮、晒干),利用其遮荫降温、补充幼蟹食饵和提供栖息、蜕壳的环境。
|
|||
|
蟹苗下箱后,每天3~4次投喂豆浆或蛋黄,蜕变幼蟹后,每天上午及傍晚两次投喂糊状饵料或红虫、丝蚯蚓及各种动物尸体的碎屑,投饵要充足。否则会发生相互残杀、弱肉强食的现象。投喂尽量分散均匀,避免吃食不均而导致大小悬殊,或成活率不高等不良后果。
|
|||
|
网箱要勤检查,勤洗刷,以免网目堵塞,流水不畅。应特别注意用软质刷子轻刷,因为蟹苗、幼蟹大都附着在箱壁上,容易刷死。最好是定期转换网箱,换下的刷洗后继续使用。要防大风将网箱掀翻,还要防止水蛇、水老鼠、青蛙和害鱼等敌害窜入网箱,危害蟹苗、幼蟹。培育20天左右即可将幼蟹分养。
|
|||
|
四、湖泊网围养蟹技术
|
|||
|
(一)网围设置
|
|||
|
1.材料
|
|||
|
围网材料宜使用聚乙烯网片,3×3网线。围网顶端防逃材料宜用檐网。围网底部防逃材料宜用石笼,石笼为目大2厘米聚乙烯网片包装成圆筒形的网袋,圆筒直径10~15厘米,内装直径2~4厘米的圆石子。围网支撑材料宜用毛竹,直径8~10厘米、长5米。捆绑材料宜选用聚乙烯绳和铁丝。
|
|||
|
2.网围面积
|
|||
|
网围面积大小应根据水域环境条件、统一规划布局和养殖投资能力等综合情况来确定,一般网围养殖面积以2~4公顷为宜。
|
|||
|
3.网围形状
|
|||
|
网围形状根据水域环境而定,一般以安全、节省为原则,可选用圆形、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以圆形最为节省材料,若是连片养殖,以方形为好。
|
|||
|
4.防逃设施
|
|||
|
采用双层防逃围网。内围网选用网目2厘米,为主要防逃设施,所围水域为养殖区;外围网选用网目3厘米,为第二道防逃设施,检查河蟹外逃情况,阻拦漂浮物。内外网间距3~4米。围网高度根据平常水深及汛期水位而定,一般要求在平常水位露出水面1.5米。在内围网顶端再缝上1米宽的檐网,檐网与围网夹角50°~70°。为确保安全,在内围网顶端内侧再加高25厘米的光滑钙塑板,或者在檐网中间再悬挂高25厘米的光滑钙塑板。网围下端与石笼缝合。檐网与内围网顶端相连接成防逃盖网,宽度1米左右,防逃盖网与内围网形成檐状。
|
|||
|
5.安装
|
|||
|
应根据网围区域形状,用毛竹打桩,竹桩间隔距离2~3米,入土深度1.5米左右。将网围的上、中、下纲牢牢挂绑在桩上,竹桩间隔分布于围网内外两侧。石笼要求全部压入底泥中。
|
|||
|
(二)蟹种放养
|
|||
|
1.种源选择
|
|||
|
放养蟹种前,用丝网、地笼等渔具将网围养殖区域内的敌害动物捕尽。种源最好选择天然或人工培育第一、二代的长江品系1龄中华绒螯蟹。种质要求性未成熟,规格均匀,体质健壮,活动敏捷,附肢完整,足爪无损(包括爪尖无磨损),色泽光洁,无附着物,无病害。背部颜色呈黄色,或黄中夹杂少量的淡绿色。雄蟹螯足上的绒毛连续分布不完全,步足刚毛短而稀;雌蟹腹脐尚未充分发育,没有完全覆盖住头胸甲腹面。规格以体重5~12克/只、80~200只/千克为宜。
|
|||
|
2.蟹种消毒
|
|||
|
将蟹种放入水中浸泡2~3分钟,冲去泡沫,提出放置片刻,再浸2分钟后提出,重复3次。待蟹种吸足水后,用3%~5%的食盐水或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浴30分钟左右进行消毒。
|
|||
|
3.放养方法
|
|||
|
一般在每年12月至翌年2月放养蟹苗。根据不同的养殖方式、饲养管理水平和商品蟹的规格、产量等综合确定放养密度,一般可放9000~12000只/公顷。蟹种投放在水草较多的养殖区域,放养时要求多点分散投放,让蟹种自己爬出,不宜集中倾倒。为充分利用水面,可在网围内放养小于7500尾/公顷大规格的鲢、鳙鱼种或45~75千克/公顷抱卵青虾。
|
|||
|
(三)饲养管理
|
|||
|
1.移植水草
|
|||
|
若网围养殖区水草缺乏,或养殖过程中,由于河蟹摄食损害而大量减少时,应进行水草移植,补充水草,以保证河蟹具有足够的青饲料和隐蔽栖息的场所。可供移植的水草有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和喜旱莲子草等。
|
|||
|
2.饲料品种
|
|||
|
植物性饲料以水草为主,搭配投喂玉米、小麦、南瓜及红薯干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野杂鱼、螺、蚬、蚌等。
|
|||
|
(1)全年投饵安排 全年投饵总体按照“两头粗、中间精”原则。开始投饵时间应依据气候、水温的变化而定,一般在4月上旬水温达到14℃以上时即可开始投喂饲料。养殖初期,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养殖中期,随着水温上升,河蟹个体增大,吃食量增加,动植物性饲料等量投喂,并逐渐增加投喂量;养殖后期,为保证河蟹营养积累、长膘增重的需要,应相对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
|
|||
|
(2)日投饵安排 一般日投饵一次,投喂时间为16:00~17:00,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同时投喂,植物性饲料投喂量为河蟹总重的2%~5%,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河蟹总重的2%~3%,一般以当天吃完为宜。同时,还应根据气候、水位变动和生长等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阴雨、气压低的天气,或汛期水位上涨,或大批河蟹蜕壳时应减少投饲或者不投饵。
|
|||
|
(3)投饵方式 饲料投喂要求多点均匀投撒,避免互相争食残杀。玉米和小麦应浸泡24小时后投喂,南瓜和番薯应煮熟后投喂,小杂鱼、螺蛳等动物性饲料应切碎、碾碎后投喂。
|
|||
|
(4)定期抽检 为及时掌握河蟹吃食、生长情况,应进行经常性抽检。根据抽检河蟹的个体大小、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投喂饲料的质量和数量。
|
|||
|
(四)日常管理与病害预防
|
|||
|
1.日常管理
|
|||
|
刚放养的河蟹,对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在投放的当天晚上,活动十分剧烈,有部分会爬出养殖区。因此,前三个晚上,必须在内外防逃围网之间多放置几只地笼,回捕外逃河蟹。河蟹蜕壳期的管理,要保证网围内有足够的水草,覆盖面不少于1/3;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敌害动物入侵和人为干扰。
|
|||
|
水质管理要及时清除残饵、腐烂的水草和各种漂浮物等;适时冲洗围网,防止网眼堵塞,保证水体自然交换。防逃管理要定期检查网围的各部位设施,修补漏洞;大风天气或汛期,加强管理;在内外围网之间永久性放置地笼,经常检查地笼中有无逃出来的河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
|||
|
2.病害预防
|
|||
|
围网生态养殖不投药物,但要做好病害预防工作。为防止带入病原体而引起病害发生,蟹种要求在放养前进行消毒;饲料要求新鲜、卫生、不变质;捕杀影响河蟹生长、栖息、蜕壳和摄食的大型凶猛性鱼类、老鼠、水蛇等敌害动物。
|
|||
|
(五)收获与上市
|
|||
|
从10月中旬开始,根据水温及市场情况及时捕捞上市。捕捞工具可用地笼等渔具,捕捞上来的河蟹可放入河蟹专用暂养网箱(1.5米×1.5米×0.8米)中。在网箱中暂养数量不宜过多,每只网箱放养量一般要求在50千克以下。并积极组织销售或待价外销。
|
|||
|
五、大水面河蟹放流技术
|
|||
|
(一)水域选择
|
|||
|
1.水质
|
|||
|
要求水体水质清新、无污染,含氧量高于5毫克/升,透明度70厘米以上,pH7.5~8.5,呈微碱性,水中不含有毒物质。
|
|||
|
2.水草
|
|||
|
水草覆盖面一般占整个水面的50%~70%,其中沉水植物为大部分,挺水植物可以没有或只占小部分。沉水植物可作河蟹栖息、蜕壳隐蔽场所和食料,又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挺水植物主要起到防暑作用。
|
|||
|
3.水深
|
|||
|
一般1~3米为宜,洪水季节不要超过5~7米。水太浅,水质不易管理,夏季水温易偏高;水太深,底层光照少,水温偏低,易缺氧,底栖饵料生物生长受到限制。另外,水体最好有闸门能排放,使水体流动便于捕捞,但涵闸、斗门等进排水口不能太多,否则易逃蟹。
|
|||
|
(二)苗种放养
|
|||
|
1.种源水系
|
|||
|
河蟹种源水系主要有长江、辽河、瓯江和闽江等水系,其中长江水系品种生长周期长,速度快,个体大,捕捞高峰明显,易形成群体产量。同一水系品种中,天然苗种优于人工繁殖苗种。
|
|||
|
2.放养规格密度
|
|||
|
大型湖泊,每公顷投放蟹苗12~20克,或仔蟹50~60克,或幼蟹2000~4000只;中小型湖泊,每公顷投放蟹苗20~40克,或仔蟹60~140克,幼蟹4000~8000只。
|
|||
|
3.放养时间
|
|||
|
投放幼蟹,以每年11~12月为宜;投放蟹苗、仔蟹,以每年5~6月为宜。
|
|||
|
4.放养地点
|
|||
|
选择晴天上午在避风的浅滩、汊沟分几处放养,但要远离涵闸、斗门。另外,进行鱼蟹混养,应少放草食性鱼类,以免破坏水草资源,不能放养凶猛鱼类,以免损伤刚蜕壳体弱的河蟹。
|
|||
|
5.放养方法
|
|||
|
改冬放为春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改外来蟹种为自育蟹种;生产实践证明,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及长成规格明显优于外购蟹种。蟹种放养前先用6毫克/升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暂养区。
|
|||
|
(三)水草与螺蛳的移植
|
|||
|
1.水草品种
|
|||
|
主要有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苦草等沉水植物。从水草的品质来看,选择轮叶黑藻、伊乐藻为好,苦草次之;从生长季节方面来看,以伊乐藻为佳,以春秋季为最佳生长季节,可以早种植、早生长,从而可以早放蟹种,尽早饲养管理。
|
|||
|
2.种植方法
|
|||
|
轮叶黑藻、伊乐藻以无性繁殖为主,以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每亩用草量15~20千克,行间距1~1.5米全池栽插;苦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种子细小,插种前先用水浸泡10~15小时,用擦板搓出草籽,将草籽用泥土拌匀,既可撒播又可条播,每千克草籽可种5~8亩。
|
|||
|
3.种植时间
|
|||
|
轮叶黑藻、苦草在3月;伊乐藻在清塘后或早春。水草种植前,每公顷施用30~45千克复合肥作为基肥,让其快速生长。
|
|||
|
4.覆盖率
|
|||
|
水草覆盖率可达30%~35%,以满足河蟹的生活习性。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的池塘,则需在池塘四周池边1米处设置水花生带,宽度2米。水花生带设置,在蟹种放养后进行。
|
|||
|
5.投放螺蛳
|
|||
|
活螺蛳肉味鲜美,河蟹喜食,是较理想的优质天然饲料。同时,螺蛳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可有效降低池塘中浮游生物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利于河蟹生长;螺蛳的价格较低,来源广泛,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6~7月开始大量繁殖仔螺蛳,仔螺蛳不但鲜嫩,而且营养丰富,利用率较高,河蟹更喜食。池塘投放螺蛳时应该注意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强氯精杀灭螺蛳身上的细菌和原虫,投放时应将螺蛳洗净,一般养蟹池塘每亩投放150~200千克螺蛳。
|
|||
|
(四)成蟹管理与捕捞
|
|||
|
1.大水面河蟹放流养殖管理工作
|
|||
|
注意做好防偷盗、防洪水季节外逃以及防水质污染工作。大水面成蟹的捕捞季节,长江流域一般是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其中高峰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放养辽河水系蟹,其捕捞季节一般比放养长江水系蟹捕捞季节要提前一个月左右。
|
|||
|
2.大水面捕蟹技术措施
|
|||
|
进入秋季,成蟹性腺开始成熟,准备进行一年一度的生殖洄游。这时,湖泊、水库和河沟等大水面养殖的河蟹应适时起捕,以避免逃蟹造成损失。
|
|||
|
(1)捕捞时间 确定合适的捕蟹时间,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个关键。过早会影响河蟹的生长,不利于产量的提高;过迟,性成熟后的河蟹会逃跑,造成损失。合适的捕捞时间,应从河蟹来源、放养规格及气温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长江水系的河蟹可在每年的秋分季节前后开始捕捞;辽河水系的河蟹,因其性成熟期早,可适当提前。具体的捕捞时间,应在河蟹最后一次生殖蜕壳后进行。进入秋季,应经常观察河蟹的生长及蜕壳情况,发现大部分河蟹蜕壳后10~15天即可开始捕捞。这时河蟹壳色深,体质好,不会死亡,耐于人工操作。
|
|||
|
(2)捕捞方法 捕蟹的方法很多,可用地笼、蟹簖和丝网等工具捕捞。作业前,一般先清除捕捞地点的杂物,捞除水草,留有河蟹活动的适当空间,然后在晚上安设网具,夜间进行捕捞。捕前在作业场所或网具中放入螺类和蚌类的肉引诱,捕捞效果更佳。经过一段时间捕捞后,再人工设法用微流水刺激,使河蟹敏感性增强,活动激烈而被捕捉。对于同一水体,可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捕捉,能使河蟹捕得干净、彻底。渔具渔法方面,根据河蟹顺水底爬行的特性,采用闸口放水张捕,地笼诱捕,外荡刺网刺捕和外荡迷魂阵捕捞等几种渔具渔法联合捕捞。日落前2小时左右闸口大流量放水,待水体流动后再小流量放水张捕,同时地笼、迷魂阵、刺网开捕。有条件的场所,可将刚起捕的河蟹适当暂养一段时间再上市,以便待价而售,提高经济效益。
|
|||
|
①蟹簖捕捞:蟹簖也称迷魂阵,是一种常见的捕捞工具,适合在浅水湖泊、水库进行河蟹大规模捕捞。它以网墙作导网,诱导河蟹进入网袋中。网袋有7~10节,10米长左右,进口大,出口小,呈圆形或方形,沉入水底,进口处前几节每节都有悬空的倒网,能进不能出。网袋固定在网墙的喇叭口处,网袋内的河蟹早晚各倒一次即可。
|
|||
|
②地笼捕捞:地笼也是一种常见的捕捞网具。它有很多节,长度10米到几十米的都有,呈长方形,每节有入口,能进不能出,经过几节后,有一网袋,捕捞时河蟹最后进入网袋。捕蟹时,将地笼沉入水底,上面拴一浮漂作为标记。网袋内的河蟹早晚各倒一次即可,河蟹倒出后,将袋口扎好后放回原位。
|
|||
|
③丝网捕捞:丝网也称刺网、挂网,一般每条丝网网长50米,网高1米左右,网目5~8厘米。15:00~16:00开始放网,每隔1~2小时收网取蟹一次,清晨收网,捕蟹作业结束。在摘取网上的河蟹时要小心,避免扯坏网衣。
|
|||
|
(3)捕后处理 捕捞起来的成熟河蟹,有两种处理途径:一是及时销售;二是进行暂养。销售的河蟹,应进行大小分类,依质论价;暂养的河蟹,应剔除伤蟹、残蟹、弱蟹和死蟹,尽量选择规格整齐、肢体完整、背青腹白和无病健康的个体,经消毒后,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暂养池中,进行育肥养殖,以提高品质,待价格合适时,再起捕销售。
|
|||
|
六、湖泊增养殖河蟹技术举例
|
|||
|
(一)阳澄湖大闸蟹养殖的环境因素要求
|
|||
|
1.温度
|
|||
|
阳澄湖大闸蟹是变温动物,体温主要取决于环境水温。通常阳澄湖大闸蟹的体温略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水温能影响到阳澄湖大闸蟹的生长和变态。适温条件下,温度高,阳澄湖大闸蟹的摄食旺盛,生长和变态迅速加快,水温21℃左右,第Ⅰ期溞状幼体只需4~5天就可变态;水温15℃左右,变态十分缓慢,一般水温在10℃时开始明显摄食;10℃以下时,摄食能力减弱。阳澄湖大闸蟹能忍受低温,水温在-1~-2℃条件下抱卵蟹能顺利过冬,蟹卵和产蟹均不会死亡。冬天阳澄湖大闸蟹停止摄食,隐藏于洞穴中越冬。
|
|||
|
在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过程中,水温对阳澄湖大闸蟹蜕壳有一定影响。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蜕壳次数越多,生长迅速;而当水温超过28℃时,阳澄湖大闸蟹的蜕壳和生长就会受到抑制,阳澄湖大闸蟹怕热不怕冷,所以在严寒的北欧也有它的踪迹。
|
|||
|
水温突变,对阳澄湖大闸蟹生长变态和繁殖都不利,特别是幼体阶段更为明显,常常因温差太大而大批死亡。蟹苗阶段必须控制水温的温差不得超过2~3℃,早期工厂育苗大约4月底出池,此时室外水温很底,室内水温要比室外高7~8℃,如果操作不当,大部分蟹苗移出室外即会死亡,因此生产上需加倍注意。
|
|||
|
2.盐度
|
|||
|
阳澄湖大闸蟹从大眼幼体开始就迁移到淡水中生活,尤其喜欢在水质清新、水草茂盛、环境安静的湖泊中栖息和生长发育,大眼幼体进入淡水水域后,要求水体的盐度越低越好。秋季当阳澄湖大闸蟹达到性成熟时,亲蟹要洄游到河口半咸水处交配、产卵和孵化,直至溞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对盐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同发育阶段对盐度要求也有所差别。第Ⅰ期溞状幼体盐度要求比以后几期溞状幼体高,一般不能低于7;从第Ⅱ期幼体开始对盐度要求就有所下降,一般盐度降至5左右也能顺利变态。盐度突变对幼体发育不利,一般盐度差不超过3,不然将会引起幼体大批死亡。
|
|||
|
高盐度育出的大眼幼体,放入淡水前均要进行淡水驯化,才能放入淡水中养殖,否则将会造成幼体大批死亡。
|
|||
|
3.pH
|
|||
|
水中pH主要取决于水中游离CO2的含量,酸性环境中阳澄湖大闸蟹对低氧条件的忍受力和摄食能力减弱,并影响阳澄湖大闸蟹甲壳钙质的沉淀,尤其对幼体变态期,影响甲壳的形成和蜕壳,可直接影响阳澄湖大闸蟹的生长。
|
|||
|
pH一般要求在7~8之间,即中性或微碱性。幼体变态时,pH可稍高,约在7.8~8.6之间。
|
|||
|
在大水面条件下,一般pH对阳澄湖大闸蟹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在池塘条件下则不然,因为池塘密养条件下,水质较肥,加之夜间水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同时,放出CO2,使水趋向酸性而影响阳澄湖大闸蟹的生长。经常换水,增加水中溶氧,使水质保持清新,让阳澄湖大闸蟹有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如果水质呈酸性,可施加适量石灰调节pH至微碱性,使阳澄湖大闸蟹顺利蜕壳,生长发育。
|
|||
|
4.光照
|
|||
|
阳澄湖大闸蟹喜弱光不喜强光,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洞穴池底、石隙或草丛中。由于阳澄湖大闸蟹有十分发达的视觉器官,晚上可借助于微弱的光线出来觅食。所以,可利用阳澄湖大闸蟹这一习性,晚上进行灯光诱捕。
|
|||
|
亲蟹交配时,对光照要求不高,晚间也可进行交配。胚胎发育早期基本处于黑暗状态,但胚胎发育到后期则需要适当的光照,发育至幼体变态时就更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否则将影响幼体蜕壳和成活率,一般要求光照在2000~6000勒克斯,随着幼体日龄增加,光照强度也要求逐步增加。
|
|||
|
此外,幼体早期的饵料,如硅藻、绿藻和成蟹的植物性饵料,均需要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长繁殖。
|
|||
|
5.溶氧
|
|||
|
阳澄湖大闸蟹用鳃将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和血液中的CO2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水中溶氧在4毫克/升左右,适合于阳澄湖大闸蟹生长。一般江河、湖泊水体里,溶氧十分充足,不会产生缺氧的情况。只有在池塘水体中,由于密度大,水质肥,如果管理不当,常会产生缺氧现象。当水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对阳澄湖大闸蟹的蜕壳生长、变态会起抑制作用,如何保持水体中含有充足的溶氧,对人工养蟹是十分重要的。
|
|||
|
(二)阳澄湖大闸蟹的围栏养殖
|
|||
|
阳澄湖大闸蟹圈养,是选择在外荡、湖泊、江河中某些水流缓慢,避风向阳,水深2米以上,水质不受污染的水域进行圈养。圈养阳澄湖大闸蟹的优点是,水体易于控制,水质比较稳定,单位面积造价便宜,易于推广;缺点是阳澄湖大闸蟹易逃,要求防逃措施可靠。圈养面积一般控制在10~30亩,为防止阳澄湖大闸蟹相互残杀,也常用竹箔、网箱分隔饲养和设置人工洞穴等。阳澄湖大闸蟹圈养,比养鱼圈养要求更高,一般采用多种材料圈养。可用竹箔与网箱结合防逃,一般采用网片在内、竹箔在外的双层拦蟹结构。拦网选用2~3×3规格聚乙烯编结而成,目大1.5~2厘米。网片的沉子可用网制成直径10~15厘米的圆筒形,中间放石子,把沉子埋入泥底30~40厘米。在网的上端要设盖网,盖网宽80厘米。竹箔安装在拦网外与拦网紧贴,插入泥底0.5~1米,竹箔用横竹及竹桩固定,竹桩间隔一般1米。还可用金属网与塑料网作拦蟹设备,拦网的网目同上,下端插入泥底40厘米,上端设厂形白铁皮防逃设备。圈养阳澄湖大闸蟹,宜从小蟹养到成蟹,圈养网片网目也不宜过小,否则会影响网箱内水流通畅,以致影响阳澄湖大闸蟹的生长。放养蟹种规格一定要大于2厘米,以免逃逸。圈养的密度、防病防害、投饵管理等基本同池塘养蟹,不同处在捕蟹方法上。由于圈养不能干水捕蟹,因此,主要采用定置网具和拖蟹网捕捉。
|
|||
|
(三)阳澄湖大闸蟹人工养殖存在的问题
|
|||
|
1.阳澄湖大闸蟹养殖的最适环境
|
|||
|
即什么样的生态环境条件,才能保证阳澄湖大闸蟹正常蜕壳生长。通过几年实践,发现阳澄湖大闸蟹生长个体差异很大,同批苗种经几个月的培育,个体大小可差相10多倍。如浙江湖州市科委和水产试验场,1985年6月上旬利用1.6亩的石壁土池,放养15万只蟹苗。经6个月饲养,收获小蟹200千克,平均体重10克左右,最大个体75克,最小仅0.5克,占总数的3.4%左右,造成这批蟹蜕壳迟缓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
|
|||
|
2.早熟问题
|
|||
|
发现人工养殖蟹苗4~5个月后,部分个体即蜕壳变为绿蟹,性腺成熟能够交配产卵繁殖后代,早熟个体小的体重25克左右,最小的仅15~16克。这一部分小个体绿蟹,当年如不处理,继续留养在淡水中,则翌年将会陆续大批死亡,并不能蜕壳生长。养殖的商品蟹规格是100克以上,如果个体过小,则经济效益不高。目前,对部分个体性成熟过早的机理尚不清楚。
|
|||
|
3.相互残杀问题
|
|||
|
河蟹残杀同类的习性,虽在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通过设置洞穴和附着物,提供隐蔽场所等有所减少。但是,仍不能十分有效地予以防止,致使最终成活率不高,影响产量。
|
|||
|
七、湖泊增养殖河蟹效果举例
|
|||
|
以军山湖为例进行介绍。江西进贤县军山湖水面32万亩。该湖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县域淡水湖,由于湖区远离工业区,水质无任何污染,且天然饵料非常丰富,适合于发展河蟹等水产养殖业。
|
|||
|
2000年,军山湖湖管会大胆实行机制和体制转换、创新,通过招商引资对大湖中心水面实行承包经营权,此举使湖管会由过去的既管理又经营的职能转变为管理和服务职能,同时使湖区蟹苗的投放量成倍增长。从2000年到2007年,共引进外地客商22户,养殖面积34.5万亩,投资3000多万元。2006年9月底,湖管会又引进了地笼这种专用捕捞工具,并引进了成蟹暂养技术,使河蟹产量和品质有了根本的保证,产量由2000年的15万千克提高到2006年的31万千克,2007年将突破50万千克,三年保持翻番增长,并且使出口量达到总产量的60%左右。
|
|||
|
如今,湖管会不仅每年上交的税收比以前增加了几十万元,而且可以拿出100多万元来补偿湖区的渔民。同时,渔民在湖区打工每月又可收入600~700元,使政府、承包商、渔民三方都受益。
|
|||
|
为进一步打响军山湖清水大闸蟹的品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南京大学一位教授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定期为湖区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持,并向湖管会保证,没有达到一定的产量,他的股权收益就不要;而上海水产大学、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科研院所,则为湖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方案;上海水产大学一位教授则为他们引进了日本的依乐藻,这种节上长根的藻不仅可以为螃蟹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还可利用它上下10℃的温差来控制螃蟹早熟,并且一年四季常青,为正在开发建设的军山湖休闲渔业园区提供很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
|||
|
到去年底,他们先后争取到农业部投资兴建占地300亩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场资金300万元,该场可年产豆蟹1600万只,扣蟹300万只;国家农业开发办在进贤县投资兴建的农业高科技项目600万元,其中河蟹苗开发培育基地1200亩。目前,进贤县基本形成了河蟹的产、供、销、科研一体化的格局。
|
|||
|
八、水库河蟹养殖举例
|
|||
|
(一)水库条件
|
|||
|
东安水库面积3000亩,属平原型水库。平均水深4米,深水处6米,浅水处1米。底质为细沙和黑壤土,水草丰茂,覆盖率20%~30%。以挺水植物为主,有芦苇、菖蒲,还有菱角、浮萍、轮叶黑藻等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库区pH 7.0~7.5,游浮生物、底栖生物非常丰富,水库内有天然鲫鱼、野杂鱼和人工放养的鲤、草鱼、鲢、鳙等,水库封冰期为11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
|
|||
|
红旗川水库面积1200亩,水草覆盖率70%~80%,以浮叶植物菱角为主,挺水植物有芦苇和菖蒲等。其他特征与东安水库相同。
|
|||
|
(二)苗种放养
|
|||
|
1.苗种来源及规格
|
|||
|
选购辽河蟹,采用尼龙网袋装蟹,泡沫箱包装加冰块,汽车长途运输至目的地。扣蟹规格为300只/千克,豆蟹规格1000只/千克,运输成活率90%。
|
|||
|
2.放养
|
|||
|
(1)放养密度 东安水库亩放豆蟹700只,共投放豆蟹200万只;红旗川水库亩放扣蟹1000只,共投放扣蟹120万只。
|
|||
|
(2)放苗时间 东安水库豆蟹投放时间在2002年8月22日,红旗川水库扣蟹投放时间在2003年3月28日。
|
|||
|
(3)放养地点 选择在水库中游,距岸100多米处,水草丰富,水深3米左右,底质为淤泥,远离大坝和上下游进、出水口。
|
|||
|
(4)放养方法 红旗川水库打冰眼投放,将扣蟹均匀投入库中。东安水库放苗时将蟹网袋浸入水中片刻,取出3~5分钟,反复几次,让幼蟹鳃丝吸足水分。待幼蟹对水库的水质、水温适应后,打开网袋,均匀投入到库中。
|
|||
|
(三)饲养管理
|
|||
|
水库中有水草、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等丰富的天然饵料资源,一般不需要投饵。水库养蟹的管理工作重点是防逃和防盗。防逃重点是在水库的进出水口设置拦网,并在拦网周围设置地笼,每天检查地笼和拦网,发现河蟹外逃,及时捕起放回;防盗重点是勤巡库,坚持昼夜值班,防止河蟹被盗。
|
|||
|
(四)适时捕捞
|
|||
|
根据辽河蟹生殖洄游规律和当地气候特点,两水库均在8月中旬开始捕捞,9月是捕捞高峰,一直持续到10月上旬。捕捞方式为地笼、迷魂阵捕蟹和人工捡蟹。捕出的河蟹放到网箱(6面网片,只有一个进出蟹口)中暂养,适量投喂,恢复体质,消除鳃中淤泥,便于长途运输;投喂的另一个作用是8、9月是河蟹摄食旺季,捕上来的河蟹成熟度较差,集中育肥,可使蟹黄、蟹膏更加丰满,提高经济效益。
|
|||
|
(五)经济效益
|
|||
|
商品蟹捕获量:东安水库回捕7500千克,平均规格60克/只,回捕率6%,平均以26元/千克批发,盈利13.1万元,亩增收43.6元;红旗川水库回捕1.1万千克,平均规格75克/只,回捕率12%,以26元/千克的价格批发,盈利17万元,亩增收141.6元。
|
|||
|
(六)经验与体会
|
|||
|
(1)由于红旗川水库属浅型平原水库,多年来一到夏秋季节,菱角、浮萍等水草长满水库,致使水温偏低,水质清澈,严重影响水库的鱼类生长。2006年投放河蟹至捕捞,水面上的菱角、浮萍只剩整个水库的1/4。通过放养河蟹解决了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渔获量也较往年提高,获得鱼蟹双丰收。这同时也说明,河蟹的投入量与水库的负载量相当,下个养殖周期应适当降低河蟹放养密度。
|
|||
|
(2)河蟹在水中的活动有规律。根据在库区各个位置的捕捞量发现,当初投放幼蟹的地区与水草丰茂的地方较多,上游进水口与下游出水口处有一定捕捞量,其他位置很少。这说明河蟹对投放地较为熟悉,有较强的适应性,水草是河蟹取食、蜕壳和隐蔽场所,活动频繁。因此,研究河蟹在库区的活动规律对提高回捕率有重要意义。
|
|||
|
(3)大水面养蟹,防逃是关键。由于防逃不力,东安水库周围的庄稼地、山坡林地、池塘和河沟等地到处都有河蟹,这也是造成回捕率低的主要原因。另外,东安水库兼有灌溉农田的任务,很容易造成河蟹外逃。所以,大水面养蟹,一定要用铁丝网等拦好进、出水口及闸口,确保水体相对稳定,雨季及汛期要加紧巡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回捕率。
|
|||
|
第三章 翘嘴红鲌增养殖技术
|
|||
|
一、翘嘴红鲌特性概述
|
|||
|
1.概述
|
|||
|
翘嘴红鲌的地方名有白鱼、翘嘴白鱼、红梢子和红尾鱼等。在鲤科鲌亚科中,翘嘴红鲌(见图)是个体最大的一种,肉质细嫩,经济价值大。最大个体可达12.5千克,需生长10余年。常见以1~2.5千克的最多。5龄以下,生长都很迅速。一般1龄鱼体长15厘米左右;2龄鱼24厘米左右;3龄鱼32厘米左右;6龄鱼体约60~70厘米。雌鱼3龄、雄鱼2龄即成熟繁殖,在大湖及江河中皆可产卵,卵稍具黏性,一般黏附在砾石或水草上,但在江河中常被水流从黏附基质上冲下,而顺水漂流。产卵期在5~7月。怀卵量一般为20万~30万粒。卵粒吸水后直径约为4毫米,受精卵约2天即可孵出。产过卵后的翘嘴红鲌大多进入湖泊摄食,或在江河水较浅的地区肥育。幼鱼多在各种水体的沿岸摄食。冬季来临后,大小鱼群皆至河床或较深的水体越冬。
|
|||
|
翘嘴红鲌
|
|||
|
翘嘴红鲌是一种摄食中上层鱼类的凶猛性鱼类,常在敞水区活动,追捕食物。它和鳡主要的不同,在于幼小时期(体长10厘米左右以前)是很少吃鱼的。成熟翘嘴红鲌的食物中以条、和鲌等身体细长的种类为主。幼小的个体主要吃水生昆虫、枝角类和虾,甚至少量的水生维管束植物。该鱼目前已发展成为人工养殖对象。
|
|||
|
2.形态特征
|
|||
|
背鳍条3,7;臀鳍条2,21~24。侧线鳞83~89。下咽齿3行,2.4.4~5.4.2。鳃耙26~29。
|
|||
|
体长而侧扁。上颌短,下颌肥厚而向上翘,口裂垂直向上。腹棱不完全,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背鳍硬刺粗大。下咽齿细长,顶端略弯曲。鳔三室,中室最大。腹腔部银白色。
|
|||
|
3.生态习性
|
|||
|
多生活于江河、湖泊和水库等大型水体中。体长200毫米以下的幼鱼在沿岸区域港湾里觅食,成鱼栖息在敞水区的中上层,行动迅速,常在水面追捕其他鱼类为食。此鱼在幼鱼时期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体长达150毫米时,其食物组成中开始出现鱼类;体长达250毫米时,即开始以食鱼类为主。在天然水域中,此鱼常摄食的鱼类有鲚、条、似等。
|
|||
|
4.繁殖与生长
|
|||
|
5.经济意义
|
|||
|
个体大,产量多,肉味为鱼中上品,属经济鱼类。目前,翘嘴红鲌消费需求量大,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养殖前景十分看好。
|
|||
|
二、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
|||
|
(一)人工繁殖
|
|||
|
1.亲鱼收集与受精卵采集
|
|||
|
(1)亲鱼收集与运输 翘嘴红鲌成鱼一般在湖泊、水库和江河等大型水体敞水区的上层活动,因其性情暴躁,所以一般用刺网捕捉的成鱼不适宜作亲鱼;簖箔上捕获的少部分成鱼可以用作亲鱼;湖库中的翘嘴红鲌,经小心捕获后亦可用作亲鱼。亲鱼最好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每袋装运一尾。
|
|||
|
(2)受精卵采集 如果采运野生翘嘴红鲌的亲鱼有困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翘嘴红鲌的天然产卵场放置杨树根、棕榈皮和人造纤维等人工产卵巢,以此收集受精卵。
|
|||
|
2.亲鱼培育与雌、雄鉴别
|
|||
|
(1)后备亲鱼的培育 由人工繁殖的翘嘴红鲌鱼苗培育成成鱼,在水质较清爽的池塘进行强化培育成亲鱼。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00千克/亩左右,并放养少量规格为0.25千克的鳙鱼,以辅助调节水质。投喂的饲料主要是下脚鱼肉浆加黄豆粉或花生饼等混合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6%,具体视水温和亲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开春后,每周注入新鲜江河或湖库水2~3次,并每天定时开机增氧,以保持水体含有较高的溶氧量。
|
|||
|
(2)雌、雄鱼鉴别及成熟亲鱼的挑选 挑选个大、健壮和无伤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性成熟的雄鱼,用手摸头部和体表,有明显的粗糙感,腹部不膨大,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成熟的雌鱼,手摸头部和体表感觉光滑,腹部膨大而松软,鱼体两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
|
|||
|
3.人工催产与孵化
|
|||
|
(1)适温范围 翘嘴红鲌催产的水温范围在20~30℃之间,最适水温范围为25~28℃。
|
|||
|
(2)催产药物 适用于翘嘴红鲌催产的药物有鱼类脑垂体(PG)、地欧酮(DOM)、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广东珠江水产研究所谢刚等,于2001年4月下旬对池塘培育的2龄翘嘴红鲌雌鱼挖卵检查和雄鱼精液镜检,判断两者都已发育成熟,此批亲鱼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并于4月23日进行初次人工催产试验获得成功,于5、6月又进行了多批次人工催产,均获得成功,生产了批量鱼苗。这表明,翘嘴红鲌可适应在广东省鱼塘生长和性腺发育成熟,其性成熟时间相对会比长江流域地区早一些(表3-1)。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雌鱼每千克体重用LRH-A 14微克+DOM 7毫克+HCG 600单位混合,催产效果良好,雄鱼注射量为雌鱼的1/2。至于最适催产剂量尚有待进一步试验确定。
|
|||
|
表3-1 翘嘴红鲌2001年人工催产情况
|
|||
|
(3)效应时间 初步研究认为,在水温23℃时效应时间为11小时;26℃时为7.5小时;27℃时为6.5小时。谢刚等认为,一般在效应时间后1个小时左右进行人工授精较适宜。
|
|||
|
(4)受精与孵化 胡廷尖等认为,翘嘴红鲌催产可在草鱼、鲢、鳙等家鱼繁殖设施中进行。催产用水为新鲜江河水。采用一次注射法,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可以将雌、雄鱼配对放入产卵池,让其自然交配产卵,然后收集受精卵放入孵化缸孵化。人工采卵授精方法:即注射催产剂后将雌、雄鱼分池,用弱流水刺激,到效应时间后适时挤精、挤卵、授精,只要操作小心,亲鱼死亡率低。翘嘴红鲌的受精卵黏性大,用滑石粉或泥浆水都难以脱黏。较好的方法是在精、卵混合即时加入6%~7%左右的食盐水并不停地搅动。采用此法处理的卵子,受精后短时间内不会粘成团块。随即将卵泼入环道让其沾在池壁,或用假水仙等植物黏附卵子,放于孵化缸中孵化。
|
|||
|
(5)胚胎发育 翘嘴红鲌成熟卵子呈圆形,淡青绿或暗黄色,具较强黏性外,包一层厚卵膜。在解剖镜下隐约可见胚胎,卵子直径约0.8~1.1毫米,比广东鲂卵子更细小。其胚胎发育程度与海南红鲌基本相同。而在相同温度下,两者的胚胎孵化所需时间也很接近,而比广东鲂稍长。表3-2是翘嘴红鲌在27℃水温下的胚胎发育主要时程;表3-3是在3种不同水温下翘嘴红鲌胚胎孵化所需时间。可见,其胚胎在一定水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孵化所需时间就越短;水温越低,孵化所需时间就越长。
|
|||
|
表3-2 翘嘴红鲌胚胎发育时程(水温:27±0.5℃)
|
|||
|
表3-2 翘嘴红鲌胚胎发育时程(水温:27±0.5℃)(续)-1
|
|||
|
表3-3 翘嘴红鲌胚胎在不同水温下孵化所需时间
|
|||
|
(6)亲鱼保护 实践证明,翘嘴红鲌的鳞片虽然没有海南红鲌那么容易脱落,但两者都一样生性娇嫩,较容易受伤致死。故在人工授精操作时,还是要加倍小心。对雌、雄鱼挤精卵时,用手轻压腹部使精卵缓缓流出。亲鱼催产后最好能注射抗生素和复合维生素B,并用稀盐水(0.8%)消毒10~15分钟,然后放回专塘饲养,可大大降低亲鱼死亡率。
|
|||
|
(二)苗种培育
|
|||
|
1.培育池准备与水源要求
|
|||
|
(1)鱼种培育池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培育池系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为1~7亩,水深1.0~1.2米。放养前1周,按常规方法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施肥培养水质,透明度20~50厘米。刘勃等则选择相邻鱼种塘3口作养殖试验塘,面积2.3亩,水深1.8米,塘埂结实,四周有水泥板护坡,池底不渗漏,池塘进、排水方便。4月28日至5月20日,抽干池水后晒塘22天。晒塘后注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1周后向池塘内注水至水深1.2~1.3米。设置管道串联塘口,以便进水时形成流水养殖体系。7月1日,用添加10%的EM生物制剂搅拌经发酵3天的菜粕,每亩施入30千克的用量,肥水培育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
|||
|
(2)水源 培育鱼种的池塘,要求水源方便,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污染,符合无公害水质标准。进水用70目筛绢网过滤。
|
|||
|
2.鱼苗放养
|
|||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翘嘴红鲌鱼苗是受精卵孵化出膜后的第3天进行放养,放养密度为每1.5亩22万尾。刘勃等的翘嘴红鲌夏花由浙江湖州引进,规格为体长2.5~3厘米。夏花经长途运输,易造成缺氧和损伤等,运抵后用5倍放大镜检查鱼体损伤状况,抽样记数验收。因充氧袋破漏,损失夏花0.2万尾。放苗时,先把运苗氧气袋浸入池水中20~30分钟,待调节水温后,用大盆加水,把鱼苗缓慢倒入大盆,二次中和水温,经检测温差为0.5℃(不得超过2℃温差)后,将鱼苗放入池塘。
|
|||
|
3.投喂
|
|||
|
鱼种前期饲料以浮游动植物为主,但在较大密度时,应投喂黄豆浆及鱼粉、蚕蛹粉、豆粕粉等粉状饲料,后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2次。培养大规格优质翘嘴红鲌冬片是养殖商品鱼的基础,冬片规格小,饲料转型迟,对商品鱼上市时间有一定影响。养殖大规格(体长12厘米以上)翘嘴红鲌鱼种,可提前利用水体繁殖饵料的生长旺季,供给足量饵料鱼,加快生长速度,并且有主养和套养优势。
|
|||
|
4.日常管理
|
|||
|
(1)水质培育 刘勃等采用有机饼肥加EM生物制剂,充分发酵后使用,成本低,养殖前期肥水效果好,且不易影响养殖中后期的水质。注水施肥7~10天,浮游生物达到高峰期时放入鱼种,保证翘嘴红鲌在人工养殖环境里摄食适口天然饵料,代谢快,生长快;养殖中后期,选择营养丰富的动植物商品饲料,可以解决翘嘴红鲌1龄鱼种生长的营养需求,培养出优质鱼种。
|
|||
|
(2)养殖管理 放苗后,早、中、晚三次巡塘,以观察鱼种成活情况,并检查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确定日投喂量。水质要求肥而不浊,清而有色,透明度30厘米以上;为确保水质清新,使水体达到肥、活、爽,必要时可加注新水。为防止直接注水引起翘嘴红鲌跃出水面,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采取不间断循环微流水(流量控制在20米3/小时)以改善养殖水质。适时使用增氧机,增加池水溶解氧。建立池塘档案,记录天气、水温、饲料和鱼种生长等数据。
|
|||
|
三、池塘养殖
|
|||
|
(一)养殖效益及事例介绍
|
|||
|
1.池塘养殖效益
|
|||
|
据报道,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养殖翘嘴红鲌的面积超过1000亩,一般池塘专养,亩产达400千克以上,纯利润达6500元以上,该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据此还制定了“翘嘴红鲌专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
|||
|
2.养殖事例介绍
|
|||
|
(1)浙江德清县事例 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朱水清等人,于2000年在面积同为6亩的两口池塘进行翘嘴红鲌养殖。放养时间是4月5日,平均每亩放鱼种1000尾。鱼种体长6~7厘米,平均体重为2.5克。于当年12月15~16日起捕,捕起的翘嘴红鲌最大个体为620克,最小个体为95克,平均体重为331.76克;两口池塘成活率分别为98.6%和97.3%,平均成活率为98.22%;总产量3981.5千克,平均每亩产量331.76千克;饲料系数5.16。
|
|||
|
(2)浙江海洋学院事例 该院方美娟等在面积为4.5亩、水深1.5米的池塘里放养翘嘴红鲌和鳙鱼、花鱼种(表3-4)。
|
|||
|
表3-4 浙江海洋学院试验池鱼种放养
|
|||
|
选用海水冰鲜鱼作为养殖饲料,前期加投部分由鱼粉、饼粕、麸皮和蚕蛹等配制的粉状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8%以上)。每天投喂2次,3~5月及11月10:00、14:00左右各喂1次;6~10月则7:00~8:00、17:00左右投喂(表3-5)。
|
|||
|
表3-5 试验全程饲料使用情况
|
|||
|
经237天的饲养,共产鲌鱼1013千克。其中上市商品鱼(个体重在400克/尾以上)502千克,最大个体达1.25千克,计985尾;留老口鲌鱼511千克(个体重在400克/尾以下),计2017尾,鲌鱼养殖成活率81.6%。产花78千克;花鲢263千克,平均个体重2千克/尾。
|
|||
|
出售商品鲌鱼收入20080元;留老口鲌鱼按7元/尾计14119元;花计1472.8元。总产值37621.8元,亩产值8365元。扣除成本18310元,实际盈利19311.8元,投入产出比为1∶2.05。
|
|||
|
(3)江苏宜兴市事例 该市水产指导站刘勃等人,于2001年开展了翘嘴红鲌池塘商品鱼养殖技术研究。其做法和效果如下:
|
|||
|
①放养鱼种:选择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提供的体长为6~10厘米的2龄翘嘴红鲌鱼种(亲本为野生个体,人工繁殖获得种苗),3月15日用尼龙袋充氧装箱运输。放养时搭配一定数量的花白鲢及青虾,以改善水质;鲌鱼种的放养密度为1.1尾/米2。
|
|||
|
②池塘:试验池面积2660米2,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配有水泵2台,冰柜1台。
|
|||
|
③放养前的准备: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400千克清塘,1周后进水,采取常规措施防乌鳢、鳜鱼等其他凶猛鱼类进入。在池塘浅水区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苦草、轮叶黑藻和水蕹菜,其目的是通过水生植物吸收池塘水体中过多的营养物质,控制水体的肥度。
|
|||
|
④饲养管理:一是驯食和投喂。翘嘴红鲌在苗种培育期,以天然浮游动物为饵;转为池塘商品鱼饲养时,饲料选择很重要。本试验尝试过使用粉状饲料(鱼粉和青糠),但效果不佳。后采用动物内脏(猪肺、血等下脚料,用绞肉机搅拌)并拌上诱食剂,使驯食获得了成功。同时,搭配一些蝇蛆,每天投喂4次。1周以后逐步添加高蛋白膨化颗粒饲料,日投3次(8:00、12:00、16:00)。翘嘴红鲌喜食小杂鱼,自8月中旬开始,当体长达15~20厘米时,改投新鲜适口的小杂鱼,可促进其生长。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鱼的活动情况确定,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3%左右,量小次多。另外,为增加天然动物性饲料,于5月中旬在池中安装2盏诱虫灯,引诱昆虫,鲌鱼喜食水面上的昆虫,此种投饲方式延续至12月。本试验投喂的饲料均置于固定的食框内(食框长2.5厘米、宽1.5厘米,在木支架四周用高30厘米的网片围起,为无底结构),利于饲料(浮性)集中及观察吃食情况。二是控温。鲌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5~28℃,高于28℃时摄食量减少。为保持适宜水温,除在池中栽种适量水蕹菜、水葫芦(这两种水草的作用是水面遮阳,要求池面覆盖率约20%)之外,还要经常注水,保持较高水位,以降低池水温度,促进鲌鱼正常摄食生长。三是调节水位。低温季节,池中水位应适当放浅,以利用阳光增温;随天气变暖,逐渐加深池水。初夏10~15天注水一次,透明度保持30厘米。高温季节,每5~7天注水或换水一次(1/4),隔日于晴天中午注水一次(1小时左右),以防鲌鱼浮头。每月对水体消毒一次。在整个饲养管理过程中,始终保持池水处于“活而爽”状态。
|
|||
|
⑤结果:试验池面积2660米2,产鱼1741.6千克,每平方米产652.8克;其中鲌鱼产量为1363.6千克,每平方米产511克。放养成活率90%。试验池的总产值47775.2元,扣除成本,利润为18515.2元,每平方米毛利6.94元。投入产出比为1∶1.63,饵料系数5.13(表3-6、3-7)。
|
|||
|
表3-6 放养与收获
|
|||
|
表3-7 投资收益
|
|||
|
(二)主要养殖技术
|
|||
|
1.杭州市池塘精养翘嘴红鲌模式
|
|||
|
这项工作由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章秋虎等(2002年)完成。
|
|||
|
(1)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设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的地方。一般饲养四大家鱼的池塘,均可用来养殖鲌鱼。面积5~10亩,水深1.5~2.0米,池底平坦,形状为长方形。放养前15~20天,每亩用75~100千克的生石灰全塘泼洒消毒,以杀死池中的野杂鱼和病原生物。曝晒数日后加水50~60厘米,然后每亩再施入经发酵的有机肥150~200千克,以培育饵料生物。要求水源充足,以保证养殖过程中的注换水。
|
|||
|
(2)鱼种放养 成鱼养殖应选择1龄鱼种(冬片),规格5~10厘米,大小均匀,体质健壮,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体表干净,无病灶,活力强。精养时每亩可放养冬片鱼种800~1200尾,每亩产量可达250~500千克,平均出池规格达400~600克/尾以上。为改善水质,增加产量和效益,每亩可搭养50~80尾的花白鲢鱼种。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上旬,选择晴天放养。鱼种起捕运输前应注意拉网锻炼,以增强鱼种体质。鱼种放养前,必须用2%食盐水浸洗消毒10~15分钟,以提高放养成活率。
|
|||
|
(3)投饲管理 适合鲌鱼人工养殖的饲料主要有三种:一是活饵料鱼,规格为养殖鲌鱼体长的1/5~1/2,其种类以上层鱼为主;二是冰鲜鱼,其种类可以多样;三是人工配合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30%~38%,颗粒直径在2.0~3.0毫米,以浮性膨化饲料为佳。投喂活饵料鱼,一般每5~7天投放1次,每次投放量为鲌鱼在塘重量的1~2倍,并视鲌鱼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冰鲜鱼时,饲养的鲌鱼须经过驯化,用冰鲜鱼制成鱼糜,日投喂多次,待鲌鱼长到10厘米以上时,可投喂切碎的冰鲜鱼,日投喂2~3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有时中午加投一次;可在池塘边搭食台定点投喂,其投喂量以每次投饲后2~2.5小时内吃完为宜;也可在池塘边定点抛投,以投至鲌鱼基本不来抢食为止。实际养殖过程中,应视鱼的生长、吃食情况、水质及天气变化等而定。投喂配合饲料,基本类同于冰鲜鱼的投喂,先要经过驯化,当完全摄食配合饲料后再按“四定”原则投饲。投饲量一般要求投饲后1~1.5小时内吃完为宜,并根据鱼的吃食情况和活动情况及时调整。
|
|||
|
(4)水质调控 依据鲌鱼对水质的要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池塘水质“新、爽、活”,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每年7~8月高温季节,鱼体摄食量大,投饲量及鱼体排泄量大,要注意经常换水以调节水质,保持池水清新,增强鱼体活力,促进鲌鱼的正常生长。
|
|||
|
(5)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群活动、天气及水色变化等情况,定期检查鱼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各地养殖实际情况看,尚未发现有重大病害发生,仅个别鱼发现体表有寄生虫现象,用常规的药物可以治愈。
|
|||
|
2.余杭地区池塘养殖技术
|
|||
|
(1)养殖环境
|
|||
|
①池塘要求:面积以5~10亩为宜,池水水深1.2~2米,池底平坦,底泥厚度为10~25厘米,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且进、排水分开。
|
|||
|
②水质要求:养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pH保持在7~8为宜。
|
|||
|
(2)放养前的准备 鱼种放养前15~20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干法清塘消毒,以彻底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及敌害生物。清塘后曝晒4~5天,注水50~70厘米。鱼种放养前7天,每亩池塘内施入经发酵的有机肥100~200千克,以培育饵料生物。搭建饲料台。在池塘四周用芦苇或竹帘等材料搭建1~2个饲料台,并种植少量水草。
|
|||
|
(3)鱼种放养 放养的翘嘴红鲌鱼种要求大小均匀,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无病灶。选择由天然水域捕获的亲本培育而成的良种,严禁选用近亲繁殖的后代,从根本上保证商品翘嘴红鲌的品质。为防止鱼病的发生,提高放养成活率,鱼种入塘前,必须用2%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放养规格和放养密度:翘嘴红鲌鱼种规格以体长10~15厘米/尾的冬片鱼种为好,放养鱼种数量每亩为800~1200尾,占池塘总放养量的80%;另可搭配放养20%的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等。放养时间应为当年12月至翌年3月,选择晴天放养。
|
|||
|
(4)日常管理
|
|||
|
①投喂饵料:可选择三类,一是活饵料鱼,规格为翘嘴红鲌鱼体长度的1/5~1/2;二是不变质的冰鲜鱼或鲜鱼;三是人工配合饲料,要求饲料粗蛋白含量达35%~40%,粒径2~3毫米。实践证明,用人工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或鲜鱼,残饵剩余少,不但可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池塘水环境,提高商品鱼品质,还可降低饲料成本。
|
|||
|
活饵料鱼一般5~7天投放一次。鱼种放养后1个月,用冰鲜或鲜鱼制成鱼糜,日投喂4~5次,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1个月后投喂切碎的冰鲜鱼块,每天2次;配合饲料投喂每天2次,投喂时间同鱼糜、鱼块。
|
|||
|
活鱼每次投放量为翘嘴红鲌存塘鱼体总重量的1~2倍;鱼糜的日投喂量为存塘鱼体总重量的8%~10%;鱼块的日投喂量为存塘鱼体总重量的5%~8%;配合饲料的投喂量为存塘鱼体总重量的2%~5%。一般以1小时内翘嘴红鲌吃完为宜,并根据鱼的摄食、活动及天气情况等灵活掌握。
|
|||
|
活鱼可以直接投入池中;鱼糜要全池投喂,以逐渐将翘嘴红鲌引上饲料台;切碎的鱼块定时投喂在饲料台上,或在池塘中定点抛投;人工配合饲料要定时、定点投喂,如为浮性颗粒饲料宜选择在上风处投喂。值得注意的是,冰鲜鱼与配合饲料不同时使用,一般前期投喂冰鲜鱼,后期投喂配合饲料。
|
|||
|
②水质调控:放养后1个月内,将池水加到正常水位。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灌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平时要用光合细菌等复合微生物活性制剂来调节水质。7~8月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注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总水量的20%左右。
|
|||
|
③巡塘:每天早晚巡塘各一次,以观察鱼群活动、摄食、天气及水色变化情况。并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及时捞除剩饵残渣、死鱼和腐烂的水草等。
|
|||
|
(5)病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除做好放养前的清塘消毒外,一是要保持水质清新,饲料新鲜充足;二是要定期用生石灰,每亩5~1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消毒,以调节水质;三是要以生物防治方法为主,搭配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减少化学药品用量,避免药物的使用;四是及时捞起病鱼、死鱼,并及时深埋处理。常见疾病防治:细菌性烂鳃病预防由4月开始,每隔半个月用二溴海因0.1毫克/升或溴氯海因0.2毫克/升全池泼洒消毒一次,治疗用二溴海因0.3毫克/升或溴氯海因0.4毫克/升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寄生虫病预防,主要是做好清塘消毒及水质管理工作。治疗为每20天服用驱虫药一个疗程,每个疗程连续3天。
|
|||
|
(6)捕捞 一般采用网捕,剩余部分再干塘起捕。上市规格为400克/尾以上,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鱼种,应分级放入其他池塘中饲养。
|
|||
|
3.翘嘴红鲌春季强化培育措施
|
|||
|
春季喂养是鱼种投放后的主要工作。翘嘴红鲌鱼种经过冬季或经历运输等操作有一定的落膘,且多数规格在6~10厘米/尾或11~13厘米/尾,食性正处于天然饵料(浮游动物等)向小杂鱼的转换期。因此,必须兼顾浮游动物和人工饵料相结合,并强化培育,促进生长,提早完成饵料转换期,最终为实现当年上市打下基础。为确保鲌鱼养殖达到较好的效果,根据鲌鱼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规律,对主养鲌鱼提出以下春季强化培育技术措施:
|
|||
|
(1)注重肥水 放养1龄冬片鱼种的塘口及早做好肥水工作,以培育大量天然饵料,透明度5月前控制在20~25厘米。如水质清瘦,每亩补施用生物制剂EM原露发酵3天的菜粕30千克(发酵比例EM∶菜粕为1∶50)。
|
|||
|
(2)注重水位调控 池塘水位春季控制在50~60厘米,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浮游动物的繁殖生长。
|
|||
|
(3)注重饵料投喂 鲌鱼开食时间较一般常规鱼类早,甚至冬季也能吃食,必须加强人工饵料的投喂。规格在20厘米/尾以下的鲌鱼,均需投喂动物性(鱼粉、蚕蛹粉)粉状饲料或鱼糜。如果塘内套养了花白鲢,先投喂一般性粉状饲料,再投喂鲌鱼饲料;如果塘内套养了鲫鱼(规格为200克/尾,可自然繁殖提供部分饵料鱼)等吃食性鱼类,可将粉状饲料(鱼粉)拌和在颗粒料上,待饲料晾干后再投喂。或先投鲫鱼颗粒料,待鲫鱼吃饱后,再投鲌鱼粉状料。一般粉状饲料投喂1个月左右,规格达15厘米/尾左右时,可以用小杂鱼打浆后与粉状饲料混合投喂;规格达20厘米/尾时,可以把小杂鱼切块成适口饵料投喂;放养2龄冬片鱼种的塘口,可以直接投喂小杂鱼(鲌鱼体长的1/5~1/4)或蛋白含量大于38%的膨化颗粒饲料。一般就鲌鱼来说,3月中旬前晴天即可投喂适量鱼粉;3月下旬日投喂量为鱼体重0.5%~1.0%,每天2次;4月为1.5%~2%;5月开始投喂量由3%逐渐增加到4%~5%,每天3次。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及鱼的吃食情况(包括套养品种、数量)而定。
|
|||
|
(4)注重饵料鱼的提供 养殖池每亩套养抱卵虾3~5千克和适量麦穗鱼(设置少量茶树枝提供产卵场所),以繁殖小鱼虾作鲌鱼饵料;设置黑光灯,诱捕昆虫提供鲌鱼饵料,黑光灯设置在水面上方20厘米处,水面较小时安装1盏灯,水面较大时安装2盏灯。
|
|||
|
(5)注重水质调节 养殖池配备增氧设备,最好是水泵,加水时不直接注入塘内,经过缓冲后,慢慢流入塘内,防止鲌鱼跳跃受损失。春季如需加注水,宜少量多次。
|
|||
|
四、翘嘴红鲌的大水面网箱养殖
|
|||
|
(一)水域条件
|
|||
|
网箱养殖翘嘴红鲌的水域可以是水库、湖泊,甚至较大池塘(面积一般在50亩以上,水深2.0米以上),水质要求无污染,pH在5.7~8.0,注意避免碱性较高的水体。用生石灰清塘的池塘,要测试水体pH,必须pH≤8.5。
|
|||
|
(二)网箱结构与设置
|
|||
|
网箱以无结网构成为好,网目大小要根据鱼种大小来决定,并根据鱼体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网箱规格8~10米2均可,成鱼养殖以大网箱为好(注意必须密封)。培育鱼种,开始可以考虑用夏花网布来制造网箱。网箱设置以毛竹作为浮架,砖块为沉子,箱距7米。放养鱼种前1周将网箱放入水体中,以免箱体擦伤鱼种。
|
|||
|
(三)苗种放养
|
|||
|
翘嘴红鲌网箱养殖成鱼。在江浙沪地区,每年的2月鱼种就可开食,所以鱼种应尽量早放,争取尽早养殖。鱼种放养密度取决于多种因素,鱼种规格15厘米以上,当年上市体重可达500克/尾以上。水库网箱养殖,可以放养体长8~15厘米/尾的鲌鱼种20~150尾/米2,每亩产量可达5000~20000千克。放养时间最好选在当年11月至翌年3月间,此时水环境的水温较低,翘嘴红鲌鱼种的活动能力较弱,不会过分跳跃,成活率较高。鱼种质量主要看鳞片的完整与否,翘嘴红鲌鱼种消毒不宜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以选择食盐为好。
|
|||
|
翘嘴红鲌夏花网箱培养鱼种。夏花放养密度应根据水质条件,可以放养3~4厘米/尾夏花600~2000尾/米2,江浙地区放养时间在6月底至7月初,而此时水温较高。翘嘴红鲌鱼种的活动能力较强,要选择在气温低时放养操作,一般不用鱼种消毒。养殖过程中,随着鱼种生长,要定时分级饲养(分箱养殖)。
|
|||
|
(四)饲料与投喂
|
|||
|
目前,经过人工培育的鱼种进行网箱养殖无须进行投饲驯化。在江浙沪地区,水温高于5℃情况下,翘嘴红鲌基本上全年摄食,必须及时投喂。
|
|||
|
翘嘴红鲌网箱养殖应用的饲料来源多样。可以使用活的饵料鱼,有条件的可以定期、定量投放适口饵料鱼,对于防病和提高成鱼的品质有极大好处;也可以使用冰鲜鱼、家禽下脚料及蚕蛹等,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规模化养殖程度;还可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主要是翘嘴红鲌专用膨化饲料,要注意在投喂过程中翘嘴红鲌抢食激烈,不要让膨化饲料漂出网箱而引起饲料损失。投饲率为0.5%~7.0%,每天投喂3~4次。
|
|||
|
翘嘴红鲌夏花网箱培养鱼种,前期要以粉状饲料投喂,箱内放入防止饲料漂散的框架,投饲率为0.5%~12%,每天投喂4~5次,并以鱼体自身生长状况、天气变化等随时调整。
|
|||
|
(五)日常管理
|
|||
|
养殖期间必须记录鱼体吃食、活动状况、天气变化和水温等数据,及时清洗网箱。清洗网箱时必须轻手轻脚,防止翘嘴红鲌过分跳跃而受伤。每月定期抽样检查鱼体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投喂次数等。经常检查网箱,做好防逃工作。平时一般不要到网箱附近活动,以免惊动翘嘴红鲌跳跃而受伤。
|
|||
|
(六)鱼病防治工作
|
|||
|
1.生石灰
|
|||
|
普遍用于防治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藻类病,生产中常规使用的遍洒浓度为14~20毫克/升。
|
|||
|
2.三氯异氰尿酸
|
|||
|
广泛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其常规使用的遍洒浓度为0.1~0.5毫克/升,慎用。
|
|||
|
3.甲醛溶液
|
|||
|
具较强的杀虫作用,常用于治疗原虫类、单殖吸虫类和锚头鳋等寄生虫病。翘嘴红鲌对甲醛溶液也比较敏感,安全浓度仅为5.561毫克/升,低于生产上使用的10~30毫克/升。浓度为39.8毫克/升的甲醛溶液,可引起翘嘴红鲌30%的死亡率,其致死浓度下限值为25.4毫克/升,故生产上已禁止使用。
|
|||
|
五、翘嘴红鲌的大水面增殖放流
|
|||
|
(一)大水面增殖
|
|||
|
1.太白湖资源条件
|
|||
|
太白湖位于湖北省东部,正常养殖水面2.5万亩,平均水深1.7米,横跨黄梅、武穴两县市,南距长江仅10千米,北部为大别山南麓伸延的丘陵地带,南部为广阔的长江泛滥平原,承雨面积960千米2。太白湖远离城镇,周边为丘陵、坡地、农田和鱼池,全湖有10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且来水丰富,交换量大,水质优良;一般情况下长期处于微流水状态,属典型的过水型湖泊。太白湖生物资源丰富,天然饵料充足。
|
|||
|
太白湖共有鱼类46种,隶属18科。其中鲤科鱼类28种,占61%;人工放养品种仅有青鱼、草鱼、白鲢、花鲢和武昌鱼等5种,其余则为本湖的野生鱼类和长江灌江引入的。由于该湖生态环境优越,翘嘴红鲌、蒙古红鲌、青梢红鲌、红鳍鲌、短颌鲚、鲤、鲫等野生鱼已形成种群。
|
|||
|
2.人工增殖技术
|
|||
|
主要是人工提供翘嘴红鲌等天然鱼类繁殖场所,使其正常繁殖后代,使鱼类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
|||
|
(1)预留亲本 在秋冬季或春季捕捞时,要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禁用非法渔具渔法,预留自然繁殖的翘嘴红鲌等亲本。
|
|||
|
(2)划定禁渔区每年4~6月,在太白湖资源环境较优越的湖区划定5个禁渔区,面积1000亩左右,禁止船泊通行,为天然鱼类提供繁殖场所。
|
|||
|
(3)设置人工鱼巢繁殖季节(4~5月),在禁渔区内大量设置人工鱼巢,为翘嘴红鲌、蒙古红鲌、青梢红鲌、鲤、鲫等产黏性卵的鱼类提供产卵场所。鱼巢材料一般用保持时间长的水草、棕片、须根和旧网片等,扎把集中固定在一块水域,要求漂浮于水面,不易散把。
|
|||
|
(4)日常管理 为保护天然鱼类的繁殖,一般在每个禁渔区都安排专船专人守护。一是及时掌握鱼类产卵情况;二是看守鱼巢,防止被风浪打散冲走和鱼巢被偷。看守时间到鱼苗出膜结束为止。
|
|||
|
(二)大水面人工放流
|
|||
|
大水面人工放流翘嘴红鲌目前报道很少,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因此,有待在今后的生产中加以实践,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
|
|||
|
第四章 鲴鱼增养殖技术
|
|||
|
一、鲴鱼主要种类的特征
|
|||
|
(一)形态特征
|
|||
|
1.细鳞斜颌鲴(图4-1)
|
|||
|
图4-1 细鳞斜颌鲴
|
|||
|
下颌角质边缘比较发达,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明显的腹棱,腹棱完全。侧线鳞73~75。咽喉齿3行。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背鳍浅灰色,尾鳍橘黄色,其他各鳍浅黄色。
|
|||
|
2.黄尾鲴(图4-2)
|
|||
|
图4-2 黄尾鲴
|
|||
|
个体比银鲴大,鳃耙数47~51;侧线鳞在64~68,尾鳍橘黄色。群众据此称其为黄尾鱼。
|
|||
|
3.银鲴(图4-3)
|
|||
|
图4-3 银鲴
|
|||
|
下颌角质边缘不甚发达,肛门前的腹棱不完全或无,鳃耙数38~45;侧线鳞在63个以下;咽喉齿3行;背部及体侧上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鳃盖膜后缘有明显的橘黄色斑块,背鳍和尾鳍灰色,其他各鳍呈淡黄色。
|
|||
|
4.圆吻鲴(图4-4)
|
|||
|
图4-4 圆吻鲴
|
|||
|
吻部圆钝而突出,下颌角质边缘发达。无腹棱。侧线鳞75~76。咽喉齿2行。背部深褐色,腹部白色,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他各鳍黄白色。
|
|||
|
(二)生活习性
|
|||
|
在自然条件下,银鲴和黄尾鲴多栖息于江河的中上游,细鳞斜颌鲴栖息于下游,圆吻鲴常栖息于上游。冬季在深潭越冬,繁殖季节上溯至流水浅滩产卵繁殖。
|
|||
|
(三)食性
|
|||
|
1.鲴鱼消化道的特点与摄食规律
|
|||
|
鱼类消化道长度和构造往往可以反映出鱼类的食性。鲴类从以浮游生物为食逐渐过渡到以腐屑为主,消化道也随着发生一系列变化。以浮游动物为食阶段,肠长为体长的0.7~1倍左右;以浮游植物为食阶段,肠长变为体长的1~3倍之间,并出现肠袢;以后肠长急剧增加到体长的5~6倍,有5~6个肠袢,此时腐屑则成为最主要的食物。从此食性和肠长相对稳定,不再发生大的变化(表4-2)。
|
|||
|
表4-2 肠长与体长之比
|
|||
|
肠长与体长之比,依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或碎屑在食物中不同比重变动为1~3倍;还有一些鱼经过上述两个阶段之后,差不多以碎屑(包括细菌)或植物为食,这种鱼的肠长超过体长3倍以上。鲴亚科鱼类则属于后者。
|
|||
|
鲴类消化道的另一特点,是在75%~85%的内壁上长满了由黏膜构成的环形皱褶,这是为了增加消化吸收面积。有人做过计算,由于皱褶使肠内壁面积增加不少于1.5倍。可见,它们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整个肠道内进行的,这是利用低热量食物的一种适应。尽管如此,通过分析扁圆吻鲴肠内含物总氮和食物利用的研究表明,它们对这些低热量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不太好的。白鲢对其食物中总氮的吸收达38%,对食物的消化64%。而扁圆吻鲴仅2%和20%。所以鲴鱼为弥补营养不足,不得不加大摄食强度。据观察,在我国中部细鳞斜颌鲴、圆吻鲴、黄尾鲴和银鲴几乎一年四季都摄食,而且肠管充塞度很高。
|
|||
|
2.食谱变化规律
|
|||
|
鲴类和其他食植物性鱼类(如鲢、草鱼)一样,幼鱼和成鱼的食性完全不同。初孵出的仔鱼靠卵黄囊的营养为生,此时个体较同日龄的家鱼小:黄尾鲴4.56毫米,细鳞斜颌鲴4.2~5.8毫米,圆吻鲴5.5~6毫米。肠管与咽喉接通的时间比家鱼约晚2天,因此主动摄食的时间也比家鱼来得迟。了解这一点,对于提高鲴类鱼下塘成活率极为重要。进入主动摄食阶段,鳃耙间隙较密,均以浮游生物为食(表4-3)。一方面由于滤食能力强,另一方面可能此时消化系统缺乏酶的功能,必须由所摄食的饵料动物的消化系统补充酶有关。
|
|||
|
表4-3 幼鱼阶段的食性
|
|||
|
食性更替是在体长达到一定范围开始的,尽管不同种类,甚至同一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结果不完全一致,不过一般都发生在体长20~30毫米之间。鲴类成鱼的肠内含物粗看很像泥柱,颜色呈褐色、灰绿色和黄绿色不等。内含物主要是腐屑和底泥,以及各种藻类,腐屑的出现率100%,占食物组成的50%以上,甚至接近100%。
|
|||
|
综合食性分析,发现细鳞斜颌鲴、黄尾鲴和银鲴有着共同的食性。一是大量摄食丝状藻类;二是喜食成“水华”的种类,如微囊藻等。这和E.B.勃鲁茨基(1946)研究黑龙江扁圆吻鲴发现幼鱼食蓝绿藻类,主要是鱼腥藻很相似。
|
|||
|
(四)生长
|
|||
|
即使同一种鲴鱼,由于栖息环境不同,生长速度也有很大的差距。湘江中银鲴不仅个体大,生长速度也较快;而在池塘中,其生长显然较湘江中慢。一般我国中部地区江河中的鲴类较湖泊生长好一些,而在北方湖泊似乎又优于江河(表4-4)。
|
|||
|
表4-4 鲴类生长速度(毫米)
|
|||
|
鲴类生长速度往往和生殖活动有密切关系。鲴类一般在3龄前生长最快。以黄尾鲴为例,2~3龄生长指标高达6.75,3~4龄即下降到2.97,4~5龄仅1.9。其他种类亦有类似情况。故对自然种群应多捕3龄以上个体。
|
|||
|
通过对4种鲴鱼相比较可知,圆吻鲴和细鳞斜颌鲴个体比较大,常见个体重300~500克,最大个体可达1000~2000克;黄尾鲴个体中等,常见个体重200~300克;银鲴个体较小,常见个体重80~100克。
|
|||
|
(五)繁殖习性
|
|||
|
鲴鱼2龄即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为3月下旬至7月,其中4~5月为繁殖盛期。在繁殖期,雄鱼头部、鳃盖和鳍条上有珠星,体表粗糙,轻压腹部有精液从泄殖孔流出;雌鱼腹部膨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体表光滑。绝对怀卵量:银鲴为11万~16万粒/尾,黄尾鲴为12万~17万粒/尾,均属一年分批产卵类型(表4-5)。鲴鱼的受精卵多具黏性,但银鲴的受精卵黏性较弱。在23~25℃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速度以银鲴为最快(约25~26小时孵化出膜),细鳞斜颌鲴和黄尾鲴次之(约37小时出膜),圆吻鲴最慢(约50小时出膜)。
|
|||
|
表4-5 鲴类的怀卵量(引自张幼敏)
|
|||
|
鲴类多在2+龄即成熟。但黄尾鲴、银鲴1+龄有时即成熟。鲴类以Ⅲ期卵巢越冬,翌年3月才开始发育到第Ⅳ期,5~6月进入产卵盛期。成熟系数最高是在4月底至6月,细鳞斜颌鲴为19.3%,黄尾鲴16.9%,银鲴25%~40%,圆吻鲴20%~30%。生产上应注意上述情况,以准确掌握催产时机。
|
|||
|
鲴类有属一次产卵类型,也有属分批产卵类型。据报道,圆吻鲴就属于后者,第一次1~8月,第二次9~10月。而且有春季产卵群个体较大,秋季产卵群个体较小之说。
|
|||
|
鲴类可以在静水中产卵,但大多数需在山洪暴发时,生殖种群溯水而上,到砾石滩浅水处产卵。多产黏性卵,卵黏附于砾石或其他物体上,只有银鲴和黑龙江斜颌鲴产浮性卵。
|
|||
|
二、大水面增养殖鲴鱼的特点
|
|||
|
(一)鲴鱼利用腐屑和着生藻类
|
|||
|
根据食性分析,可以看出鲴类肠内含物60%~100%是腐屑。腐屑是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的总称。在淡水水域中腐屑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由外界进入水域的,所谓外源性的;另一部分(主要的)是水域内产生的。
|
|||
|
在淡水水域中,腐屑的量尽管随不同的营养类型有所差异。但总的来看,数量是相当大的。且不说经常施用有机肥的池塘,就是一般湖泊底泥中也极为丰富,平均为40%~60%。过去国内外对底食性鱼类的饵料基础,大多着眼于底栖无脊椎动物,对于腐屑,有的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饵料价值,有的则认为饵料系数高而弃置不理。实际上腐屑加细菌是水域生态系初级生产的一个环节,它们在水域生态系的能量转化中的地位和作为食腐屑型鱼类饵料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发展鲴亚科鱼类养殖的物质基础。
|
|||
|
饵料关系是鱼与鱼之间主要的关系。由于鲴类以摄食腐屑为主,与诸多养殖鱼类在食谱上没有大的矛盾,这是最重要的渔业价值之一。
|
|||
|
(二)鲴鱼有较高的群体生产力
|
|||
|
鲴亚科鱼类多系中型鱼类,个体不大,生长速度也没有常规养殖品种快,这是种性的限制。但它们像鲮鱼、罗非鱼一样,以群体生产力见长。以银鲴为例,据湖南衡阳地区9万米2鱼池统计,亩放鱼种8千克,占总放养量6.4%,但产量却占总产量的12.3%,净增倍数高于其他鱼类(表4-6)。
|
|||
|
表4-6 放养密度与增产幅度
|
|||
|
在饲养细鳞斜颌鲴鱼种和成鱼时都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有时放养密度相差几倍,对其成长、成活的影响都比家鱼小。可见群体生产力高是鲴类种群的属性,当然也和饵料的丰歉有关。
|
|||
|
(三)成活率高 容易捕捞
|
|||
|
鲴类池塘放养成活率一般可达70%~90%,其中银鲴可达90%以上。江苏将细鳞斜颌鲴饲养于青鱼、草鱼等完全不同的鱼池中,成活率均在90%以上。大水面放养,由于排水困难,一般无法了解其成活率。湖北黄冈市东湖(1000亩)进行细鳞斜颌鲴的养殖试验,两年干湖统计,回捕率分别为43.0%和39.2%。武穴梅川水库(2500亩)早春放养细鳞斜颌鲴鱼种,年终围捕一个库汊,即回捕放养量的27%。鲴类在大水面放养回捕率是比较高的。
|
|||
|
细鳞斜颌鲴和圆吻鲴池塘养殖,一次抬网可捕获80%~90%。大水面捕捞时,深水用刺网,浅水用围网都是有效的捕捞工具。银鲴和黄尾鲴在受到惊扰时,有近底部窜逃的习性,故用围网稍难;但用刺网则完全不成问题。湖北浮桥河水库一只木盆,10条一米深刺网,每天可捕黄尾鲴50~100千克。
|
|||
|
(四)避敌能力强
|
|||
|
黄尾鲴是麻城浮桥河水库建库以来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占总产量的10%以上。到1974年,由于凶猛鱼类泛滥家鱼产量锐减,而黄尾鲴都保持高产而不衰(占总产量的39.5%)。安徽龙窝湖(7000亩)因凶猛鱼类比例较大,1973—1976年统计,它们占总产量的20.2%,以至家鱼回捕率很低,但细鳞斜颌鲴却占总产量的22.7%,是该湖的优势种群;根据1976年12月鳜、蒙古红鲌、翘嘴红鲌、鳡的食性分析,细鳞斜颌鲴仅占食物鱼的1.2%,这与朱宁生、陈宏溪及蒋一珪报道的1956年梁子湖的鳡、鳜的食性调查表明,细鳞斜颌鲴在鳡的食物鱼中只占2.2%、在鳜的食物鱼中只占1.8%的结果相一致。
|
|||
|
此外,在养殖过程中,还没有发现严重的疾病。仅极少数鱼体上有红色斑点,个别成鱼身上发现有锚头鳋感染,极少数鱼因长途运输发生打印病。以往只有个别作者报道过多泡肠袋虫是鲴亚科鱼类的专性寄生虫。但在饲养细鳞斜颌鲴、黄尾鲴苗种和成鱼中,即使在家鱼患病最严重之时,也没有看到它们被感染。
|
|||
|
(五)能形成自然种群
|
|||
|
鲴亚科鱼类分布遍及全国各类型水体,这就足以证明它们对栖息环境并无特殊要求。黄尾鲴在各地水库都有相当大的自然种群,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细鳞斜颌鲴对繁殖条件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一条小河,即使流速低于0.2米/秒也可以产卵。湖北随州市桃园河水库无意投放了少量细鳞斜颌鲴鱼种,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种群,每年可提供8%左右的鱼产量。据调查,在一些天然水体或人工纳苗的湖泊和水库,圆吻鲴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种群。
|
|||
|
三、鲴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
|||
|
(一)亲鱼选择
|
|||
|
1.亲鱼采集
|
|||
|
用于繁殖的鲴鱼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鲴鱼亲鱼的采集时间应在秋末和冬季进行;也可以在繁殖季节,直接从江河、湖库捕捞性腺成熟亲鱼催产。繁殖季节从天然水体捕获的亲鱼,以立即催产效果较好;若暂养2~3天后再催产,效果就差;但如能强化培育半个月以上,则又可顺利催产。秋季和冬季的气温和水温相对较低,鲴鱼的活动能力相对较弱,有利于选择和运输等操作,减少亲鱼的受伤机会,提高成活率。
|
|||
|
2.雌、雄个体的选择
|
|||
|
一般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小。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身体前部,尤其是头和鳃盖处长出较多“珠星”,抚摸有粗糙感;雌鱼个体较大,卵巢轮廓明显,全身光滑。
|
|||
|
3.亲本年龄与规格
|
|||
|
用于繁殖的鲴鱼要求年龄在2龄以上。亲鱼体重,细鳞斜颌鲴和黄尾鲴要求在500克以上,银鲴要求在100克以上,圆吻鲴要求在600克以上。
|
|||
|
(二)亲鱼培育
|
|||
|
1.亲鱼培育池
|
|||
|
鲴鱼亲本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进、排水方便,鱼池避风向阳,交通便利,与产卵池和孵化场地距离较近。亲鱼池面积为2000~3500米2的长方形池塘为佳,这种鱼池便于饲养管理和捕捞操作,水深以2米左右为宜;鲴鱼亲鱼池要求底层有一定的淤泥,因为鲴鱼为底层鱼类,若是无淤泥的硬化池底(如水泥池),亲鱼较易受伤。
|
|||
|
2.亲鱼放养
|
|||
|
放养亲鱼前,应对亲鱼池进行清整消毒。然后,对鱼池施基肥培肥水质,基肥量视季节而定,秋季一般每亩放入人粪尿或猪、牛粪200千克左右,冬季放500千克左右。经阳光曝晒3~5天,即可注水放鱼。放养密度分为单养和混养两种,单养时每1000米2放鲴鱼亲本300~500尾;混养时每1000米2放鲴鱼亲本75~150尾,再配放1龄花鲢和白鲢50尾左右,以摄食水体中上层的浮游生物。黄尾鲴和银鲴较难捕捞,应以单养为主。
|
|||
|
3.亲鱼培育的日常管理
|
|||
|
考虑到鲴鱼的特有食性,在亲鱼培育中以施有机肥为主,并适当辅以一些商品饲料(米糠、麦麸和豆饼类),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5%。保持水质肥爽,如条件允许,开春水温上升至10℃时,可将池中的“老水”换去一半,水位控制在1米左右,这样有利于池水水温上升和饵料生物的繁殖。防止泛池是鲴鱼亲本培育的关键,在3月上、中旬各冲水一次,下旬2~3次,4月冲水次数更多。在催产前半个月里,在减少施肥投饵的前提下,经常冲水,促进和刺激性腺发育。
|
|||
|
(三)催情产卵
|
|||
|
1.催产时间
|
|||
|
鲴鱼催产在春季水温18~28℃之间进行,最适水温为20~25℃。考虑到鲴鱼不同品种的繁殖习性,一般顺序为银鲴为先(4月初至4月底),细鳞斜颌鲴和圆吻鲴为次(4月下旬至5月中旬),黄尾鲴最后(4月下旬至5月下旬)。
|
|||
|
2.催产剂的选择
|
|||
|
践证明,对于鲤鱼垂体(PG),几种鲴鱼都能较好达到催情目的;对于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鲴鱼催情中不很稳定。考虑到单纯用垂体(PG)在货源上有问题,为提高催产效果,将垂体与其他激素药物混合使用,能提高催产效果,如每千克亲鱼注射PG2个加上4~5毫克LRH-A。对于单纯使用鲤鱼垂体,每千克亲鱼用量为3~5毫克。
|
|||
|
表4-7 鲴鱼催产剂推荐用量
|
|||
|
3.注射液的配制
|
|||
|
对于鱼类脑垂体、LRH-A和HCG,必须用注射用水(一般用0.6%的氯化钠溶液,近似于鱼的生理盐水)溶解或制成悬浊液。注射液量每尾亲鱼控制在2毫升为度。配制HCG和LRH-A注射液时,将其直接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即可;配制脑垂体注射液时,将脑垂体置于干燥的研钵中充分研碎,然后加入注射用水制成悬浊液备用;采用体腔注射:将亲鱼夹(亦称亲鱼担架)中的鱼侧卧在水中,把鱼上半部分托出水面,在胸鳍基部无鳞片的凹入部位,将针头朝向头部前上方与体轴成45°~60°角,刺入1~1.5厘米,然后把催情液(药物)缓慢注入鱼体。
|
|||
|
4.效应时间
|
|||
|
所谓效应时间,是指亲鱼注射催情剂之后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时间。总体来说,鲴鱼的效应时间比家鱼(青鱼、草鱼、鲢、鳙)要短。注射完毕催情药物后,即将亲鱼放入产卵池中,这时的工作是要随时观察亲鱼发情情况,放入产卵池中的亲鱼按雌、雄比例1∶2放入,让其自然产卵。在水温20℃条件下,鲴鱼10~12小时可达效应时间;水温20~23℃时,约9小时即能产卵;水温23~25℃时,7~8小时可产卵。
|
|||
|
5.鱼卵的脱黏
|
|||
|
细鳞斜颌鲴产黏性卵,但催产后并不像鲤、鲂等鱼有意识地选择附着物产卵,而是随意产出,故采用插把产卵孵化的方法效率十分低。因此,应采用泥浆脱黏法。受精和脱黏又分两种操作方法:
|
|||
|
(1)在产卵池或鱼苗捆箱中自然受精并脱黏在亲鱼产卵受精之前1~2小时予以小量流水刺激,产卵前,按产卵池或鱼苗捆箱的有效水容量每立方米水体泼洒浓泥浆水(5千克水加0.5千克黄泥)1千克,受精卵便能在含泥水中自行脱黏。若池水本身已较混浊,则可以少泼些浓泥浆水。产卵池中卵的收集方法,与一般“家鱼”卵相同。若不需大量生产,一般采用捆箱进行比较方便。
|
|||
|
(2)人工授精并脱黏将干法授精的卵逐渐倒入浓泥浆水中,边倒边轻轻搅拌,然后加清水冲洗,这样脱黏的受精卵便可计数移入孵化桶(缸)或环道中流水孵化。
|
|||
|
黄泥浆脱黏,简单易行,取材方便,无论人工授精或自然受精都能采用。缺点是黄泥微细颗粒附着于卵表,可能影响卵的呼吸和造成霉菌繁衍的有利条件。因此,有人在受精卵脱黏后,再用2%合成洗衣粉和3%食盐混合液清洗,能明显提高孵化率。有人曾试验过不加任何脱黏剂,不停地搅拌便能达到脱黏的目的,优点在于鱼卵干净,完全没有附着物,能提高孵化率。
|
|||
|
(四)鲴鱼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
|||
|
1.适宜水温
|
|||
|
鲴鱼孵化适宜水温为20~27℃,当水温高至30℃时,虽能孵化,但鱼苗畸形与死亡率较高;水温低至15℃以下时,则胚胎发育至原肠期便全部死亡。
|
|||
|
2.胚胎发育时间
|
|||
|
鲴鱼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时序较长,一般从受精到鱼苗开始出膜需2~3天。时间长短受水温的影响较大,静水中18℃时要80小时;20~22℃时要50~60小时;23~27℃时要40~50小时。从鱼苗出膜到开口摄食,需4~5天;鱼苗出膜的延续时间较长(全程孵出约需3天,但90%以上是头两天孵出的)是这种鱼的特点之一。在鱼苗出膜后3天鳔出现,且能平游,但此时肠管前后尚未连通,需再过1~2天方能开口摄食。
|
|||
|
3.胚胎发育的各阶段
|
|||
|
细鳞斜颌鲴受精卵在卵裂各阶段发育较快,进入囊胚期后各发育阶段所需时间稍长,各阶段发育的时序见表4-8。
|
|||
|
表4-8 细鳞斜颌鲴胚胎发育时序
|
|||
|
4.胎后发育
|
|||
|
孵化出的鱼苗完全靠体内的卵黄囊提供营养,称内源营养阶段;卵黄囊消化后则开始摄取外界饵料作为营养物,称外源营养阶段。刚孵化的鱼苗至卵黄囊完全消失的发育阶段,称胚后发育阶段。研究发现,孵出当天的鱼苗(水温24.5℃)全长4.2~5.8毫米,鱼苗的长短与卵的大小有关。鱼体透明无色素,仅在眼的下缘有一黑色小点。耳囊内具有耳石一对,一大一小。卵黄囊大而饱满,头部向腹面弯曲,紧贴于卵黄囊的前端,与体躯紧密相连。心脏位于卵黄囊的前端。居氏管细小,位于卵黄囊的近前端部分,肌节44~48节。刚孵出的仔鱼作不定的上下垂直游动,游动时尾部不停地摆动(颤动)。
|
|||
|
孵出后1天的仔鱼(水温24~26℃):全长6.0~6.5毫米。眼全黑或仅前半部有黄黑色素,原有的眼下缘黑色素较前一天为大,色更浓。鱼体其他部分无色素,体透明。头已伸直,不再紧贴卵黄囊。口腔开始分化出来,鳃弓4列,口未张开。胸鳍基出现,小,仅达第2~3肌节间。在卵黄囊的前端背缘出现鳔原基,尚无腔,有些个体的居氏管已消失。卵黄囊较前稍小。肌节44个左右。在静水中鱼苗常卧伏底部。
|
|||
|
孵出后2天的鱼苗(水温25.8~26.5℃):全长7.2~7.5毫米。眼全黑,具透明膜。下颌已能活动,口可以张开,鳃弓4列与外界相通,鳃盖出现,并盖住第一鳃弓,卵黄囊比前一天小,其上出现一列色素。胸鳍末端达到第4肌节(鳔基仍无腔)。肌节49个左右,鱼苗已可作水平游动、间歇游动或卧底。
|
|||
|
孵出后3天的鱼苗(水温25~27℃):全长7.4~7.7毫米。卵黄囊较前更小。肠管分化明显,可见肠壁细胞;肠前部较膨大,但仍未与咽喉相通,鱼体色明显,除卵黄囊上的色素外,臀鳍褶的基部出现一列色素,尾鳍褶基部也有一色素点,同时鳔基背面和耳囊背部均出现色素点,肌节共有46个。
|
|||
|
孵出后4天的鱼苗(水温25~27℃):全长8.0~8.5毫米。肠道进一步分化,并已开始蠕动,肠的前端与咽部尚未完全相连。卵黄囊消失或仅见微小痕迹。胸鳍已达5肌节。
|
|||
|
孵出后5天的鱼苗(水温26~27℃):全长8.1~8.5毫米。鳔已充气。肠内充满食物。
|
|||
|
生态条件的不同,可以影响鱼苗器官形成的时间。如口腔和鳃弓,在24~26℃的流水条件下,出现于孵出后1天的鱼苗;而在21.5~23℃的静水条件下,则出现于孵出后2天的鱼苗。
|
|||
|
以上可初步看出,细鳞斜颌鲴的胚胎和鱼苗发育过程比草鱼慢。在同一水质、同样水温(24.5~27℃)条件下,草鱼卵受精后28小时孵出鱼苗,再经66小时开始摄食;细鳞斜颌鲴的卵则受精后32小时才开始孵出鱼苗,再经90小时才开始摄食。
|
|||
|
(五)人工孵化
|
|||
|
1.孵化设施
|
|||
|
鲴鱼人工孵化的设施可以是孵化环道,也可以是孵化桶(缸)。无论是哪种孵化设施,都可以与一些家鱼繁苗场的设施通用,无需另建设施。
|
|||
|
2.孵化技术
|
|||
|
将脱黏后的受精卵直接放入孵化设施(亦称孵化器),每立方米水体放受精卵70万~80万粒,然后用食盐溶液停水浸浴受精卵5~8分钟,以预防水霉病。药浴结束后,迅速打开进水阀门,进行流水孵化。孵化水体流速的控制是鲴鱼孵化的关键。由于鲴鱼受精卵体积相对较小,并经人工脱黏,卵表面有少量泥沙颗粒,所以比重较大,因此要求水的流速稍大,具体流速以受精卵能随水流上下翻动为宜。
|
|||
|
孵化用水一定要经纱窗或筛绢过滤,以防敌害生物(以剑水蚤为主)和其他杂物进入孵化设施(器)内破坏或影响孵化。
|
|||
|
(六)苗种培育
|
|||
|
1.苗种食性
|
|||
|
(1)鱼苗食性 从鱼苗下塘(全长0.8厘米左右)到全长1.6厘米的鱼种,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此时,轮虫及其卵在每尾鱼的肠道中出现,并占了饵料生物数量组成的80%以上。此后,逐渐转变成以摄食浮游植物和腐殖质为主,藻类占了饵料生物总数量的90%以上,蓝藻和绿藻等在78%的鱼肠中出现。
|
|||
|
(2)鱼种食性从全长2.5厘米以上的夏花鱼种开始,鲴鱼肠道中均出现高等植物碎屑和腐泥等,并往往充塞着整个肠道,其在肠道中所占体积最大。此时的鱼种食性已接近成鱼食性。观察成鱼的肠道内含物,发现每尾鱼均摄食了腐殖质、高等植物碎屑和硅藻类,它们分别占了食物数量组成的36.4%、7.3%和39.8%。可见,细鳞斜颌鲴是一种以摄食藻类和腐殖质为主的鱼类。再从解剖记录看,全长8厘米以上的细鳞斜颌鲴,肠道的长度是鱼体全长的3倍,这与草鱼一样是草食性鱼类的特征。全长8厘米以上的细鳞斜颌鲴,口渐变下位,下唇也开始角质化,逐渐适应于在塘底刮食的生活习性。
|
|||
|
综上所述,细鳞斜颌鲴主要以腐殖质、碎屑、腐泥及着生藻类等为食料,因此,它不会与现有养殖鱼类争食,是一种较能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的鱼类(表4-9)。
|
|||
|
表4-9 细鳞斜颌鲴肠道内含物的分析
|
|||
|
2.鱼苗培育
|
|||
|
(1)基本办法细鳞斜颌鲴鱼苗开始摄食后,即可放入清过塘的池中培育,方法与“家鱼”发塘相同。由于鱼苗下塘时个体较“家鱼”苗小,刚开始只能摄食轮虫和浮游藻类。如果池塘中大型蚤类较多,可在鱼苗下塘前一天按0.05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敌百虫(90%精制品)杀灭之。这样鱼苗下塘后既有适口饵料,又可免除敌害,有利鱼苗成长。
|
|||
|
发塘每亩放20万~25万尾,经1个月左右培育可达3厘米左右,成活率可达50%以上(表4-10)。此时体质比“家鱼”嫩,出塘前须经拉网锻炼。拉网时操作要轻,否则易死亡。最好适当延长出塘时间,待鱼苗长至3厘米以上为好。
|
|||
|
表4-10 夏花鱼种培育试验
|
|||
|
(2)技术要求一是在本阶段采用培育家鱼夏花的方式,即施肥为主,酌情补喂商品饵料(饼、糠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也有和家鱼不同之处;二是细鳞斜颌鲴的鱼苗较同日龄的家鱼苗为小,发塘前底肥不能施得太早,水色“嫩”,小型浮游生物就多,对初下塘的鱼苗有利;三是鱼体娇嫩,操作要小心,一般不到3厘米,最好不要轻易抬网。
|
|||
|
(3)注意事项
|
|||
|
①苗种池的要求:鲴鱼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500~1000米2,池深1.5~1.8米,底质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投放苗种前将池水排干,每1000米2用生石灰120~150千克彻底清塘消毒,随后施入畜粪750千克,以培肥水质,使鱼苗下塘后能得到适口、充足的饵料。
|
|||
|
②放养密度:经各地多年试养,认为放养“水花”,以每1000米2水面27万~30万尾为宜;当鱼苗体长达3厘米以上时,应分稀到每1000米28万~10万尾。以后随着鱼体增长,应逐渐降低放养密度。
|
|||
|
③培育方法:常规的鱼苗、鱼种培育多为“肥水”下塘,而鲴鱼的苗种培育方法上稍有不同。因鲴鱼刚开始摄食时,只能摄取轮虫和浮游藻类等细小生物。因此鱼苗下池前,底肥不能施得过早和过多,以防大型浮游生物太多,不利于鱼苗摄食。水色以“嫩”一些为好。在实际生产中,鱼苗下池前每1000米2施大草450~600千克或粪肥300~450千克。3~4天后,当轮虫和浮游生物繁殖达到高峰时放苗。每5万尾鱼苗投喂1个熟蛋黄,以饱食下塘。从第2天开始投喂豆浆,一般每1000米2水面每天用3~4.5千克黄豆磨成豆浆,投喂3~4次。随着鱼苗个体的长大和摄食量的增加,应适当增大投饲量。当鱼苗体长达3厘米以上时,可投喂米糠和麸皮等人工饲料。
|
|||
|
④饲养管理:鱼苗、鱼种饲养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水质管理,每2~3天至少加注一次新水,最好是经常保持微流水,使池塘水质“活爽”;二是及时分养,鱼苗经20~30天的培育,体长达到3厘米后,鱼体鳞片已长齐,应及时行拉网锻炼和分稀饲养。在拉网操作过程中,要特别细心,以防伤鱼。体长3~4厘米的鱼种,每亩可放养5万~6万尾;体长超过5厘米,每亩放养3万~4万尾。总之,随着鱼体的长大要逐渐分稀,以利鱼种快速生长和提前防治。在苗种培育阶段,主要病害是车轮虫、鱼鲺和锚头鳋等寄生虫。其防治方法是:定期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0.3毫克/升,第2天再泼洒一次。
|
|||
|
3.鱼种培育
|
|||
|
(1)基本方法 从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分塘培育成9厘米以上鱼种的方法,也与“家鱼”相同,单养或与“家鱼”混养均可。一般饲养70天左右,就可达到10厘米以上。表4-11所列是8口试验塘中的两个例子,可以代表单养的结果。从2号池的结果可以看出,放养3厘米以上夏花鱼种,其出塘规格与成活率均较好。
|
|||
|
表4-11 鱼种单养试验
|
|||
|
与“家鱼”混养的效果也很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桥试验场2号池(100米2),放养4.2厘米的草鱼、鳙、鲴各300尾,经120天培育后,草鱼、鳙达15厘米,细鳞斜颌鲴达13.8厘米。在关桥13号池(200米2),放养草鱼、鲢、鳙寸片共1800尾和细鳞斜颌鲴夏花片300尾,经100天培育后,鲢长到12.6厘米,鳙、草鱼14.4厘米。以上三种“家鱼”的成活率为61.1%;细鳞斜颌鲴鱼种长到11.7厘米,成活率为60.3%。
|
|||
|
细鳞斜颌鲴在池塘中与鲢、鳙同时浮头,鲢、鳙缺氧死亡时,细鳞斜颌鲴也随之死亡。试验证明,当水中溶氧量为1毫克/升时即浮头,0.5毫克/升时鱼种即死亡。
|
|||
|
(2)单养和混养的技术评价 夏花养成春片,放养密度应比家鱼大2~3倍,即每亩放夏花1.5万尾左右,仍能养成9厘米以上大鱼种,这也是斜颌鲴群体生产力高的表现。
|
|||
|
单养与混养各有优缺点:单养能集中生产数量较多的鱼种,但由于鱼池的限制,规格往往不及混养;混养能节约鱼池和饵料,规格大。从充分利用水体出发,今后应大力提倡混养,特别是与草鱼混养。
|
|||
|
与草鱼混养时细鳞斜颌鲴的比例,配养200尾(占草鱼的6.6%)和380尾(占草鱼的12.6%)的鱼池中,草鱼规格大,成活率高;细鳞斜颌鲴规格更大,而且整齐。说明饵料基础仍有潜力可挖,还可以增加配养比例。
|
|||
|
四、鲴鱼的成鱼养殖
|
|||
|
(一)放养效果
|
|||
|
1.湖北省黄冈市水产研究所
|
|||
|
在面积1000亩的小型湖泊中,进行过不投饵粗养细鳞斜颌鲴的试验,春季放养细鳞斜颌鲴的规格为10厘米左右,年底长至200~250克,个别达350克,养至翌年个体长至600~1000克,回捕率达40%(表4-12)。
|
|||
|
表4-12 湖北省黄冈市小型湖泊放养鲴鱼效果
|
|||
|
2.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
|
该所曾在南京市六合县龙池(面积400亩)放养7~8厘米的细鳞斜颌鲴鱼种500尾,当年捕起的成鱼规格达到500克。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在4个大小不同的湖泊、外荡中放养近2万尾鱼种,年底平均在250~500克(表4-13)。
|
|||
|
表4-13 江苏省湖、荡放养细鳞斜颌鲴生长情况
|
|||
|
从上述四例来看,江苏省湖、荡放流细鳞斜颌鲴,生长是良好的。每亩放养在10~20尾,收获时每尾达250克左右。水质肥沃的金鸡湖,细鳞斜颌鲴生长最好,每尾平均在500克以上,增产潜力很大。大量放养细鳞斜颌鲴,改变湖荡鱼类区系组成,对提高鱼产量将起较大的作用。
|
|||
|
(二)在大水面中的生长速度
|
|||
|
安徽繁昌龙窝湖是一个面积为7000亩的小型湖泊,平均水深约5米,最深处11.5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于1976年对该湖的细鳞斜颌鲴进行了研究。据1973—1976年四年的渔获物统计,该湖各种鱼类的重量百分比如下:鲢、鳙占20.3%,草鱼占8.7%,青鱼占6.4%,鲤占5.4%,鲫占1.5%,细鳞斜颌鲴占22.7%,长春鳊(少量三角鲂)占5.3%,蒙古红鲌(少量翘嘴红鲌)占12.1%,鳜占3.7%,鳡占4.5%,杂鱼占4.5%,螃蟹占5.3%。其中放养鱼类占35.4%,细鳞斜颌鲴占野生鱼类的38%,成为该湖的优势种群。1976年1月、5~6月以及9月,科研人员共取50尾细鳞斜颌鲴进行生长及年龄测定,结果见表4-14。
|
|||
|
表4-14 龙窝湖细鳞斜颌鲴生长速度
|
|||
|
由表4-14可见,龙窝湖的细鳞斜颌鲴在头两年生长较快,应在此时起捕。据调查,湖北桃园河水库2周年的细鳞斜颌鲴可长到480克(水生生物学集刊5卷4期),而龙窝湖2周年只有390克。桃园河水库没有水草,腐殖质不比龙窝湖多,而龙窝湖的细鳞斜颌鲴生长较慢的原因很可能是密度较大。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也应在2龄以前起捕。1976年12月对龙窝湖冬捕的256尾细鳞斜颌鲴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是2龄鱼,平均个体重量为300克。这样捕捞既有较大的商品规格,又有较大的群体产量,是比较合适的。
|
|||
|
(三)逃避敌害能力
|
|||
|
龙窝湖凶猛鱼类较多,1973—1976年四年统计,蒙古红鲌、翘嘴红鲌、鳜、鳡占总产量的20.2%,致使家鱼的回捕率很低。据1976年调查,捕起的鲢、鳙、草鱼、青鱼大多数为3冬龄,即1976年所捕的大多数是1973年投放的鱼种。1973年投放鲢、鳙41.3万尾,草鱼6.3万尾;据粗略统计,1976年捕起鲢4100多尾,鳙300多尾,草鱼1700多尾;回捕率分别为鲢1.1%,鳙0.75%,草鱼2.8%。假如细鳞斜颌鲴没有较强的躲避凶猛鱼类能力,是难以形成这样大的种群的。为证明这一点,研究人员对凶猛鱼的食性进行了分析。由于捕捞季节的限制,只在12月解剖297尾鳜、蒙古红鲌、翘嘴红鲌和鳡。因为是冬季,多数鱼未摄食,只有104尾鱼肠胃内有食物。检出85具鱼骨,但其中41具已被消化得不能辨认,根据44具可辨认的鱼骨来看,只有一尾细鳞斜颌鲴被一尾5.1千克的鳜鱼所食,占食物鱼的1.2%。85具鱼骨显然太少了,但是这个结果与湖北鄂州梁子湖的调查相符合。
|
|||
|
以上结果说明,细鳞斜颌鲴躲避凶猛鱼捕食的能力较强,可能与它是底层鱼而行动又较敏捷有关。虽然鳜鱼在水体底层为害,但以行动迟缓的鲫、鲤为主要捕食对象。梁子湖的鳜鱼的食物鱼中,鲫的出现率为26.8%;龙窝湖鳜鱼的食物鱼中,鲫占20.6%,都证明了这点。
|
|||
|
(四)不同类型水库放养效果
|
|||
|
1.新庙水库
|
|||
|
库容180万米3,养殖水面120亩。从1967年开始投放鱼种(花鲢、白鲢),在1967年、1972年、1974年、1975年内共投放花鲢、白鲢鱼种7万尾(花鲢10%,白鲢90%)。由于水库水质很瘦,浮游生物少,花鲢、白鲢长得很瘦,成鱼产量不高,年产量只有2000千克左右。1974年8月3日,从桃园河水库引进细鳞斜颌鲴夏花鱼种2000尾;到1975年9月底检查,已长到250克左右;1976年1月26日捕捞时,一次就捕获细鳞斜颌鲴600尾,共150千克。为了检查结果,1976年5月底至9月底,用四指目的小刺网进行了捕捞,又获得500克左右的细鳞斜颌鲴408尾,最大个体600克。1~9月共捕获细鳞斜颌鲴1008尾,共重354千克,回捕率达50%,占1976年已捕捞的成鱼产量1000千克的35%。从已获得的结果看,细鳞斜颌鲴的成活率和回捕率是目前其他养殖鱼类所不及的。
|
|||
|
2.白果河水库
|
|||
|
库容4020万米3,养殖水面3750亩。水库植被有茅草和阔叶混交林,并淹没较多农田,水质肥沃,敌害鱼少,花鲢、白鲢生长较快。1974年11月引进7~8厘米的细鳞斜颌鲴2.4万尾,1975年8月3日又投入夏花6万尾,11月26日继续投放7~8厘米的鱼种1.3万尾。三次共投放9.7万尾。1975年11月进行试捕检查,1974年投放的鱼已长到225~250克,1976年10月捕到的最大个体550克。由于捕捞工具和人员的不足,细鳞斜颌鲴的产量没有专门组织捕捞,但从已经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细鳞斜颌鲴在该水库已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种群。如1976年8月水库灌溉季节,在水库淹没区退出的一个1亩左右的堰塘中,抬网一次即捕鱼30余千克,其中细鳞斜颌鲴占20千克。10月在成鱼捕捞驱赶鱼群时,发现有一群群的细鳞斜颌鲴从网目中穿过(因网目大,只能捕起1千克以上的鱼)。11月用四指目的小刺网进行了几次捕捞,在水库任选一个地方都可以捕到细鳞斜颌鲴。例如:一片长30米、高1米的网片,一次就刺到30多尾。11月3日,三片网一次就捕到41尾,其个体重都在300~400克左右;4日又捕到61尾;5月有一次捕到70多尾的底层鱼中,细鳞斜颌鲴就有50多尾,占70%。1976年4~11月,断断续续地捕捞了几次,共捕捞细鳞斜颌鲴1500余尾,计500千克。
|
|||
|
3.吴山水库
|
|||
|
库容13300万米3,养殖水面10000亩,属于大型水库。水库淹没的农田较多,水质比较肥,水库以养殖花鲢、白鲢为主。1975年8月5日,从桃园河水库引进细鳞斜颌鲴夏花3万尾。1976年9月检查时,已长到250~350克,在定置张网捕捞成鱼驱赶鱼群时,也发现有成群的细鳞斜颌鲴在水中活动。
|
|||
|
4.评价
|
|||
|
通过在不同类型水库的引种试验,认为细鳞斜颌鲴在发展水库渔业中,具有非常重大的经济意义。具有下列优点:
|
|||
|
(1)充分利用水库饵料资源 细鳞斜颌鲴主要以腐殖质、有机碎屑及底生藻类为食,此类饵料在各种水库中是极为丰富而未被充分利用的。
|
|||
|
(2)容易形成自然种群自然繁殖要求条件不高,一般只要有一个几百米的河道,在不大的流水刺激下就能自然繁殖,而且繁殖力相当强。桃园河水库初期也只是无意识的投放了少量鱼种,而且没有采取严格的繁殖保护措施,即使这样也还是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种群。由此可见,大多数水库引进此种鱼后,都能形成具有相当经济价值的自然种群。
|
|||
|
(3)成活率高新庙水库在没有干库的情况下,便起捕了50%的细鳞斜颌鲴,回捕率在大水体中是较高的。白果河水库试捕情况,也说明细鳞斜颌鲴成活率是很高的。
|
|||
|
(4)容易捕捞 一般水库可用小刺网捕捞,如果库底平坦,无障碍物,也可用围网捕捞。新庙水库用小刺网回捕50%,白果河水库用一片小刺网有时一次就可捕到30多尾。
|
|||
|
(5)生长较快 新庙及吴山水库投放的夏花(3厘米左右),一周年便长到250~350克。白果河水库在1976年11月测量了13尾成鱼,体重为200~400克,平均285克。根据鳞片鉴定都是1龄鱼。1976年在新庙及白果河水库均捕到过500克以上的成鱼,说明2龄便可长到500克,作为商品鱼上市是很理想的。尤其是投放夏花便可得到这样的效果,这是非常可观的。
|
|||
|
第五章 大水面网箱养鳝技术
|
|||
|
一、黄鳝生物学特性
|
|||
|
(一)身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
|||
|
1.外部形态
|
|||
|
黄鳝的体形较为特殊,它不是通常淡水鱼类那样的侧扁、纺锤形,而是前大后小的长蛇形身体。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等三个部分。
|
|||
|
(1)头部形态 黄鳝的头部是身体最粗部分。头部从前至后依次为口、鼻、眼、鳃孔等。它的口较大,很利于吞食饵料。它有前鼻孔和后鼻孔各一对,前鼻孔像甲鱼(鳖)一样位于口端(身体最前端),后鼻孔在眼睛前沿偏上一点的地方。在正常情况下,黄鳝用前鼻孔进行呼吸,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它就动用后鼻孔,这时的前鼻孔只吸不呼,而后鼻孔则只呼不吸。用鼻孔呼吸是由于它的鳃退化而适应环境的措施。黄鳝的一对眼睛较小,而且眼睛表面有一层透明的皮膜遮盖,其视力极度退化,对外界的感觉是靠触觉、嗅觉和特殊器官(如侧线孔)的感觉。
|
|||
|
与淡水四大家鱼相比,黄鳝的鳃孔较小,左右鳃孔在头部腹面下颌后相连,呈V形。它有3对鳃,但整体上已退化,无鳃耙,鳃丝短,呈羽毛状,共21~25条。尽管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鱼类,但它无牙齿,只在第三、四鳃弓咽鳃骨上有上咽齿,在第五鳃弓仅有的一块骨片上有下咽齿。上、下咽齿均为细小绒毛状,这些决定了黄鳝摄食行为以吞食为主。
|
|||
|
(2)躯干部特征 通常鱼类身披鳞片,以此保护身体。但黄鳝体表无鳞,呈全裸状态。代替鳞片保护体表的是大量分泌的黏液。黄鳝游泳能力极差,行动方式以爬行为主。这是由于一般鱼类参与游泳的鳍条和鳔,在黄鳝身体上发生严重退化。它没有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成皮褶状且与尾鳍相连接。黄鳝具有发达的侧线,侧线位于身体两侧正中,稍向内凹,但侧线孔细小,显得很不明显。
|
|||
|
黄鳝的躯体背部多为黄褐色,间有黑色小斑点。腹部橙黄色,有淡色小斑点。其体长为体宽的23~31倍,为头长的11~14倍;头长为吻长的4~6倍,为眼径的9~17倍,为眼间距的6~8倍。
|
|||
|
(3)尾部特征 黄鳝的体形为前大后小的长蛇状,至尾部最小。身体前部为管状,但自腹部开始由圆为侧扁,至尾部最扁。尾鳍退化成皮褶状,与背鳍和臀鳍相连。
|
|||
|
2.内部结构
|
|||
|
(1)骨骼与消化系统
|
|||
|
①骨骼系统:黄鳝的骨骼主要是背部的一条脊骨。这条脊骨与头骨一起形成身体的中轴骨骼。它没有鲤科鱼类那样众多的肌间骨(刺),附肢的骨骼仅残剩很少一部分,黄鳝与黄颡鱼都属于少刺鱼,骨刺较少也是人们喜食它们的原因之一。黄鳝骨骼生产的软骨素,是医学上治疗各种疾病的药品。
|
|||
|
②消化系统:黄鳝的消化系统由食道、胃和肠道组成。食道位于口咽腔后面,食道后为胃,胃后为肠道,肠道开口处为肛门。黄鳝的食道、胃、肠道为直管状,无盘曲,约占体长的2/3,从组织学角度看,较短的肠道是肉食性鱼类的特征。黄鳝的胃有较强的消化能力,但没有吸收细胞分布,吸收的功能主要在前肠。
|
|||
|
(2)呼吸与生殖系统
|
|||
|
①呼吸器官:作为鱼类呼吸器官的鳃在黄鳝体内已发生严重退化。它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已能用口腔直接呼吸,并具有一些辅助呼吸器官。口腔和喉腔的内壁表皮有较好的微血管网络,通过前后鼻孔及口腔可直接呼吸空气,以弥补鳃呼吸的不足。它的肠道和侧线孔具有辅助呼吸功能,在冬眠期和环境异常恶劣时承担一些微量的呼吸。黄鳝特殊的呼吸方式,决定了它不适应在较深水体里生活。
|
|||
|
②生殖系统:黄鳝特殊的生殖系统,是指它具有“性逆转”的特性。性逆转是指同一条鳝,在前期为雌性,后期转化为雄性。它的生殖腺仅一个,位于腹腔稍偏右侧。生殖腺在早期向雌性方面分化,性成熟产过一次卵后,即向雄性方面发展。一般情况下,体长28厘米以下的个体均为雌性,28~45.9厘米的个体为雌雄间体,长度大于46厘米的个体基本上都为雄性。
|
|||
|
(二)黄鳝的生活史与习性
|
|||
|
1.生活习性
|
|||
|
黄鳝的生活习性包括生长特点、发育过程中的规律,摄食习惯与要求、运动与栖息等方面的特征。黄鳝的一生从胚胎开始,要经过鳝苗、鳝种、成鳝和亲鳝等多个发育过程。
|
|||
|
(1)鳝苗阶段 鳝苗亦称稚鳝,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阶段后,即孵出鳝苗。鳝苗个体很弱小,长度为12~20毫米,此时完全靠卵黄的营养保证生命的需要。孵出后第4~5天后,开始摄食水蚯蚓、小型水蚤、轮虫和藻类等,以水蚯蚓和水蚤为最佳。鳝苗相对生长速度较快,生长至15天体长为27~30毫米;一个月后可长到51~53毫米;至10月底,体长可达150毫米左右,即进入鳝种阶段。
|
|||
|
(2)鳝种阶段 鳝种亦称幼鳝,鳝苗生长发育至翌年4月成为鳝种。鳝种依不同地区的气温条件,先后于当年10月或11月钻入泥下或洞穴中越冬,越冬期间很少摄食或基本不摄食,主要依靠体内积累的营养维持生命,因此就停止了生长。于翌年3月或4月爬出洞穴,寻觅食物,此时的条件是水温必须达到10℃左右。
|
|||
|
(3)成鳝生长阶段 在人工养殖中,于4月开始投放鳝种进行喂养。4月下旬后,即水温上升至15℃后,黄鳝新陈代谢极为旺盛,摄食量大,代谢快,生长迅速,即进入大生长期。因此,人工养鳝中,应抓住季节强化投喂,保证较快的生长速度。
|
|||
|
(4)雌性阶段 黄鳝出生后至产卵都为雌性,经生长育肥,性腺可达到成熟,于是在5~9月间与雄性个体发生交配行为。交配前的性成熟,为黄鳝生活史中的第一次性成熟。一般认为,体长在24厘米以下的个体均为雌性个体,24~30厘米的个体雌性占90%左右。
|
|||
|
(5)雌雄间体阶段 雌鳝产卵后,生殖腺中的卵巢部分发生退化现象,起源于细胞索中的精巢组织开始发生,并逐步分枝和增大,即生殖腺向着雄性方向发展,这一阶段为黄鳝的雌雄间体阶段。一般认为,雌雄间体阶段的个体在体长30~38厘米为多。
|
|||
|
(6)雄性阶段 同一尾黄鳝,经雌雄间体阶段后,卵巢完全退化消失,而精巢组织充分发育,并产生发育良好的精源细胞,直到形成成熟的精子,这时的黄鳝个体已转化为真正的雄性,即进入雄性阶段。此后,黄鳝的性腺终生保持雄性。一般认为,38~42厘米的个体雄性占90%左右,42厘米以上的个体几乎100%为雄性。
|
|||
|
2.摄食与栖息习性
|
|||
|
(1)摄食习性
|
|||
|
①食谱组成:黄鳝为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一般认为,在自然条件下,鳝苗阶段,黄鳝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鳝种阶段,黄鳝主要摄食水生昆虫、丝蚯蚓、摇蚊幼虫和蜻蜓幼虫等,也兼食有机碎屑、丝状藻类和黄藻、绿藻、硅藻和裸藻等浮游植物;成鳝阶段,食物个体相应增大,黄鳝主要捕食小鱼、虾类、蝌蚪、幼蛙、小螺蚬以及水生昆虫和落水的陆生动物(如蚯蚓、蚱蜢、飞蛾、蟋蟀等)。在饥饿条件下,黄鳝有大吃小的种内残食习性。
|
|||
|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鳝的饵料来源很广,一般以蚯蚓、蝇蛆、蚕蛹、黄粉虫、小鱼虾、螺蚌蚬肉,畜禽屠宰下脚料等动物性高蛋白饵料为主,辅喂一些商品饲料,如米糠、麸皮、酱糟、豆腐渣、豆饼和菜籽饼等。大规模集约化养殖黄鳝,可根据黄鳝的营养需要,将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经粉碎后压制或膨化成适宜规格的颗粒饲料投喂。黄鳝也摄食少量瓜皮、菜叶和浮萍等鲜嫩青饲料,一般不食腐臭食物。
|
|||
|
生产实际中发现,黄鳝对植物性饲料大都是迫食性的,效果不好。鳝苗和鳝种的食性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因此,在养殖黄鳝的开始阶段,必须做好各种饲料的驯食工作,为人工饲料打好基础。
|
|||
|
②摄食方式:黄鳝的摄食方式较为独特,它捕食时需要综合运用嗅觉、味觉和侧线系统,这是由于它视觉退化严重、视力较差。它首先用视觉和侧线系统发现和感觉小鱼虾等食物的方位和距离,在有效范围内,快速出击,猛张大口,将食物与水一起吸入。若发现食物运动能力较弱或不会运动,如病死的鱼虾等,它则慢慢靠近,先用前鼻孔一嗅,如果认为可口,则将食物吸入口中吞下,有些食物入口后,味觉不对,它会立即吐出。黄鳝虽有细小的牙齿(颌齿),可它却没有撕裂和研磨食物的功能,所以只吃吞得下的适口食物,对于较大的食物则会咬住猛吞,并迅速旋转身体,或咬死后吐出,寻找合适的角度下口。有时,一尾黄鳝咬住食物的博击声会招来另一尾鳝,两鳝相对将食物咬定,旋转身体,将食物拧断,各自吞下一部分。对于细小的食物,如孑孓、红虫和摇蚊幼虫等鳝苗期的食物,成鳝则很少摄取。
|
|||
|
(2)运动与穴居
|
|||
|
①运动:黄鳝是以爬行为主的鱼类,爬行时,身体呈S形左右摆动向前推进,此时用力摇动尾部。它游泳能力极差,这是由于它的运动鳍条全部退化及无鳔所致,因此,在水位较深时,它为了获得氧气,头部向上,将身体竖起进行呼吸。在爬行中,它身体大量分泌黏液,以减少身体与泥面或地面的摩擦,所以人工养殖中要保持黄鳝分泌足够黏液的能力。②穴居:通常情况下,黄鳝多栖息在底泥松软,有一定水草的湖泊、池塘、稻田和沟渠浅水处,以头部打洞,营穴居生活。黄鳝的洞穴较长,约为体长的3倍左右,一般有2个出口:一个在浅水处,临近水面;另一个在深水处。也有一个出口的,位于浅水处。在水库和塘堰中的黄鳝,它们多栖息在石缝的堤埂下,其洞穴为天然石隙,较深,黄鳝可随意缩回洞穴深处。黄鳝以洞穴为根据地,昼伏夜出。白天,躲在洞中,头部位于浅水洞口处,不时探出水面,呼吸空气,遇到游近洞口的鱼虾及水生昆虫也会主动捕食,但并不远追;夜晚,黄鳝多主动出洞,积极捕食,活动频繁。
|
|||
|
(三)黄鳝对环境的要求
|
|||
|
1.对溶解气体的适应
|
|||
|
(1)溶氧 水中充足的溶氧对黄鳝生活显得尤为重要,黄鳝在池底营爬行生活,池水的上下氧差对其尤为敏感。当水中溶氧降到2毫克/升以下时,黄鳝摄食减少,活动异常,经常将头伸出水面外吸取空气中的氧气。经测定,黄鳝的窒息点为0.17毫克/升。黄鳝的辅助呼吸器官发达,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养殖水体中短时间缺氧,一般不会导致泛池;但缺氧时间长,会影响生长。
|
|||
|
(2)硫化氢 硫化氢是有毒的气体,为水体中嫌气细菌分解的产物,较易溶于水,对黄鳝等水生生物有强烈的毒性,危害甚大。一般水中含有8~12毫克/升硫化氢时,黄鳝等鱼类就会死亡。要求放养鳝种前清除多余的淤泥。
|
|||
|
(3)氨 黄鳝等鱼类对氨较为敏感。氨的毒性很强,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抑制黄鳝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氨很容易溶解于水,据江苏资料,黄鳝池的氨含量不得超过4毫克/升。
|
|||
|
2.对水温等的适应
|
|||
|
(1)水温 它是包括黄鳝在内所有鱼类的重要环境因子。黄鳝对水温尤其敏感,俗话说黄鳝有“四怕”,即怕冷、怕热、怕光、怕吵,其中前“两怕”都与水温有关。
|
|||
|
①黄鳝对温度的适应能力:研究表明,黄鳝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28℃,最适温度范围为23~25℃。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黄鳝停止摄食,钻入土下20~35厘米处越冬。在夏季当水温超过28℃时,黄鳝摄食下降,在天然环境下会钻入泥下或洞中低温处蛰伏。在人工养殖环境里,若池底为水泥或砖石结构,黄鳝会表现不安或浮游于水面,长时间高温会导致死亡。
|
|||
|
②养殖环境中的温度调节与控制:对于夏季较高的水温,一般采用遮荫降温措施,如池边搭遮荫棚或种植瓜果类,使其枝藤遮荫,加水、冲水和换水也是夏季降低水温的措施之一。对于四季水温的不断变化,在养殖中必须考虑黄鳝的有效生长时间,采取保温、加温、控温和降温等各项措施。
|
|||
|
(2)营养盐类 黄鳝和其他鱼类一样都是异养生物,它们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完全依赖于食物──饵料。在养殖水体中,饵料来源主要是人工投喂的饵料,小部分靠天然饵料。在野生状态下,黄鳝则是靠天然饵料。众所周知,只有植物,特别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才是水体中有机食物的真正生产者,而这些植物的生长速率及产量受水中营养盐类的限制。一般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通过施肥适当增加营养盐类,特别是氮、磷的含量,对增加黄鳝的产量是有重要作用的。
|
|||
|
(3)pH与其他 pH不仅可以指示氢离子浓度,也可以间接地表示水中二氧化碳、碱度、溶氧和溶解盐等。黄鳝在pH大于7.2或小于6.5时会影响生长,因为黄鳝喜栖息于松软多腐殖质的地带,对于中性略偏酸的水体较适宜。黄鳝对水质的适应力较一般养殖鱼类要强得多,一般不会导致死亡。此外,黄鳝生活的水环境的盐度过高会影响生长。
|
|||
|
(4)有机物质 水体有机物的存在对黄鳝有积极作用,因为它可以作为黄鳝饵料生物的食物。但数量过多时则会败坏水质,影响黄鳝的生长。在养鳝水体中,适宜的有机物耗氧量是20~40毫克/升。如果超过50毫克/升,对黄鳝有害无益,应添换新水,改善水质。
|
|||
|
二、网箱养鳝技术
|
|||
|
(一)发展概况与特点
|
|||
|
1.有土和无土两种网箱养鳝形式的概念
|
|||
|
网箱无土养鳝是池塘等水体中架设的网箱内不添加泥土、只移植水生植物的养鳝形式;网箱有土养鳝是在网箱中既移植和栽培水生植物,又添加30~40厘米深泥土的养鳝形式。前种形式适合较大、较深的水体,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形式;后者适合稻田等水位较浅的水体。如湖北仙桃市群众在稻田连片开展的养鳝,就是有土网箱养殖。本处介绍无土养殖为主。
|
|||
|
2.发展概况
|
|||
|
网箱养鳝的历史不足10年。最早报道是山东省淡水研究所彭秀真等,他们于1994年5月25日至9月28日在山东长清县特种养殖场开展微型网箱养鳝试验,每口网箱面积只有0.7~0.81米2,4口网箱放养鳝种843尾,平均每平方米产鳝14.5千克,净产9.49千克,成活率为91.9%。该研究首先提出了养鳝网箱的面积应扩大,放养密度应减少,并提出网箱内必须设置黄鳝寄居巢等问题。其后,江苏、湖北、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的网箱养鳝得到较快的发展,如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仙桃、洪湖、监利等地已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1998年洪湖养鳝网箱达到2万米2。养殖黄鳝已成为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如1998年监利县汴河镇农民柳月良养鳝收入达到10万元。目前,网箱养鳝已成为江汉平原的优势产业。
|
|||
|
3.网箱养鳝的特点
|
|||
|
网箱养鳝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得到较快发展,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并呈上升态势,是由于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
|
(1)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黄鳝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食疗保健作用,在国内市场长期具较坚挺的价格,也是我国出口的水产品之一,价格在国际市场呈上升趋势。广阔的消费市场是发展黄鳝养殖的重要保证。
|
|||
|
(2)技术难度不太大 目前,养鳝主要是收集天然种苗养殖。主要技术是较易被群众掌握的投喂、防病等方面。
|
|||
|
(3)病害相对较少 与传统的土池养鳝比较,网箱养鳝病害要少得多,即使患病,在网箱小环境里也较为容易被管理人员观察发现,治病也较土池方便得多。
|
|||
|
(4)占用水体面积小 目前,在池塘架设网箱养鳝,所占水面较小,一般是箱内养鳝,网外池塘照常养鱼。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不会影响池塘的鱼产量,为池塘养鱼的专业户提供了充分利用水体资源的途径,也为池塘养鱼注入了新的内容。
|
|||
|
(5)网箱养鳝效益较高
|
|||
|
网箱养鳝被群众看好的主要方面,还是它具有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和效益高。一般每平方米纯利可达100元,高的可达200~400元。一口15米2的网箱,年收入可达3000~5000元左右,远高于6667米2水田种稻的收入。
|
|||
|
(二)网箱的结构与架设
|
|||
|
1.设置网箱的水体要求
|
|||
|
要求设置网箱的水体无污染,进、排水便利,避风向阳,水体周边噪音小。要求水体酸碱度中性为好,一般应在7.2~8.5之间,水中有较充足的溶氧。
|
|||
|
2.网箱规格与构造
|
|||
|
(1)网箱规格大小 网箱面积一般在10米2/口以上,也有20~40米2/口的网箱。但从效果上看,面积以15~25米2/口大小较佳。箱体面积太小,不利形成较好的生态环境;面积太大,也不利于饲养管理。
|
|||
|
(2)网箱构造与制作 网箱通常由网衣、框架、撑桩架、沉子及固着器(锚、水下桩)等构成。养鳝网箱的网衣常用聚乙烯(乙纶)网片制成。聚乙烯网片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它不受细菌腐烛,在水中不会因发生霉烂而损坏,不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及定期曝晒,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价格也较为便宜。聚乙烯网片分有结网片和无结网片两种,在养鳝中一般使用无结网片。网目规格为30目左右(0.3~0.5厘米/目),网箱就是采用上述网片缝成长方形的箱体。网箱可以是全封闭式的,即箱面用网片封死,在边缘安装拉链便于投饵等操作;也可为敞口网箱,但在箱口要求加设倒檐,防止黄鳝外逃。
|
|||
|
养鳝网箱可采用框架式网箱,也可采用无框架但需将箱体固定养殖的。网箱框架可用木、竹或钢材制成,目的是固定网箱。在无框架架设时,要在网箱四个角打桩,形成所谓的支撑架,将网箱往四个角的方向拉紧,使网箱悬浮于水中。
|
|||
|
网箱的底部固定十分重要,一般要求在制作网箱时,用鹅卵石装成长条形网袋,形成“石笼”,用以固定箱底。也有人将箱底的四个角固定在木桩或竹桩上,达到拉伸拉紧箱体的目的。
|
|||
|
(3)网箱成本 制作一口10米2的网箱需成本100元左右。浙江舒妙安等人对28.5米2/口的网箱折旧为40元/年,江苏潘建林每平方米的网箱折旧为2元。
|
|||
|
(4)网箱架设 网箱架设分单箱架设和多箱排列的群箱架设。单箱架设只要求将网箱拉伸拉紧,箱体有30%以上的高度在水面以上;群箱架设还要考虑箱与箱的间距和行距,一般间距要求在1.0米左右,行距2米左右。池塘中网箱的面积不要超过50%。
|
|||
|
(5)附属设施 网箱养鳝的附属设施有食台、栈桥等。食台是供黄鳝摄食饲料用的小台,一般用木板制成小长方形的框状。如浙江舒妙安等人设计的食台为高0.1米、边长0.4米×0.6米的木框,框底为聚乙烯编织围成,食台固定在箱内水面下0.1米处。湖南柳富荣等制作的食台面积为2米2,设置在箱内水面下0.2米处。还有人将食台制成边框为0.5米左右、高0.1米的方框,框底和四周用筛绢布围成。食台一般每10米2左右的网箱设置1~2个,20米2以上的面积可设置2~3个。
|
|||
|
栈桥对于规模养鳝较为重要,它是供管理人员在较多网箱之间进行操作的桥梁。栈桥可用木桩、竹桩搭成,桥面宽度和所用材料要能使管理人员在桥上能顺利进行各项操作。
|
|||
|
(三)鳝种的选择与放养
|
|||
|
1.鳝种来源与质量选择
|
|||
|
(1)鳝种来源 鳝种来源渠道大致有:一是人工繁殖培育鳝种;二是市场收购;三是组织人力捕捞天然鳝种。人工繁殖目前尚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未完全解决,有人在野外收集黄鳝受精卵,然后进行人工孵化,解决部分鳝种供应问题。但从事规模养殖时,应多方面、多渠道解决鳝种来源。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是以收购天然鳝种和组织力量捕捞天然鳝种为主。从发展的角度看,具有一定规模的养鳝单位,应从事黄鳝人工繁殖和自行培育鳝种,形成繁殖、育种、养殖和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
|
|||
|
(2)鳝种质量识别
|
|||
|
①不同品系的鳝种: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表明,黄鳝是合鳃科中唯一的一个品种。然而,群众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同肤色、不同斑点、不同生长速度的黄鳝,如体色较黄、个体较大、全身分布着不规则褐黑色大斑点的鳝,群众称其为“黄斑鳝”。这种鳝摄食强度大,性格较为凶猛,生长速度快,增肉培数可达1∶5~6。有一种鳝,体色青灰、斑纹细密、个体较小,生长速度也较慢,群众称之为“青鳝”、“麻鳝”或“青斑鳝”。还有一种体色和斑点介于青、黄鳝之间,尤其是背部颜色偏青(黄斑鳝背部黄色),群众称为“青黄斑鳝”,它的生长速度比“青鳝”要快,处于黄斑鳝与青斑鳝之间。还有一种红色鳝,也称“火鳝”,生长较慢。这些不同肤色、不同斑点、不同生长速度的鳝究竟是不同种还是不同亚种,笔者认为有待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通过世代交替而逐步形成的,那么,很可能是同一个品种中存在着不同品系个体。在人工养殖中,应选取生长快速的黄斑鳝和青黄斑鳝为主。
|
|||
|
②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鳝种:由于目前人工繁殖鳝苗的技术尚存在较大难度,仍以收购捕捞天然鳝种为主进行人工养殖。那么,捕捞鳝种的方法有电捕、药捕、钓捕、笼捕和徒手抓捕等多种形式。人工养殖的鳝种要求是笼捕、手抓等方法捕捞的鳝种,这种鳝种受伤的可能性小,不像钓捕的鳝种咽喉或口部受到铁钩等钓具的损伤;药捕和电捕的鳝种表现为体色发灰发红、腹部有很多小红点(出血点),同时规格混杂,大小不一,这是扫荡性捕杀的结果。
|
|||
|
收购鳝种时,应将鳝放在一个中型水盆中,健康的鳝种表现为游动快,用手抓时挣扎厉害,体表无伤无病;若水盆面积较小,盆中鳝密度大时,健康鳝很快将头部竖起,而体弱鳝或伤鳝、病鳝在水盆中反应迟缓,头部竖起也缓慢无力,或根本竖不起头部。
|
|||
|
另有一种鳝种头大、颈细、体瘦,表现为浑身无力,这可能是体内患病鳝。还有一些鳝,表现为尾部发白或肛门上方有块状溃疡,或身体有白毛(水霉菌),体表黏液很少或根本无黏液,这也是患病鳝。对此在选择时要坚决剔除之。
|
|||
|
此外,有一些不法商贩在部分不明真相的非专业报刊上刊登出售“特大鳝种”及“转基因鳝种”等非法广告,欺骗性相当大。引种者千万不能轻信这些广告宣传。
|
|||
|
2.鳝种投放
|
|||
|
(1)放种时间 广义上讲,全年均可进行鳝种的投放。但从现实看,5月份以前和8月以后放种成活率较高,6~7月放种的成活率相对较低。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即可进行投放工作,这种水温在长江流域出现在4月中旬。由于鳝种是以收购天然捕捞鳝种为主,一般情况下,一次放齐放足有一定困难,但具体每口网箱要一次完成放养工作,以便进行饲料的驯化和投喂。
|
|||
|
(2)放种规格 要求同一网箱放养的鳝种规格大小基本一致。个体差异太大,会出现大个体残食小个体的现象,小个体在争食方面也不如大个体黄鳝,以致会在生长方面造成两极分化。网箱养鳝的放养规格一般要求每千克为20~40尾,即每尾25~50克左右。江苏省水产研究所潘建林(1999)指出,网箱养鳝的鳝种以50~100克/尾时生长最快。此规格的鳝种至年底起捕,可长至80~250克/尾,在市场上具有较好的价位。通常根据黄鳝在网箱中的生长时间,5月之前可放养规格相对小的鳝种。8月以后放养鳝种的,规格要大,一般每千克20~30尾。
|
|||
|
(3)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可根据养殖水平、养殖水质、鳝种供应量、饵料供应量及养殖时间等方面确定。放养量一般为2千克/米2左右,也有放5~6千克/米2的。若每千克20~40尾时,可放40~80尾,或100尾左右。有人提出,鳝种放养视规格大小而定,在50克/尾大小时,每平方米放160尾;在25克/尾大小时,每平方米放250尾;在15克/尾时,每平方米放450~500尾。
|
|||
|
在放养时间、规格和密度方面,目前仍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各地均采用的是“经验法”。江西南昌县(1999年)养鳝260箱,放养时间是4月10~18日,放养规格是17~150克/尾,平均规格为62.5克/尾,密度为每平方米1.25千克,约20尾;浙江舒妙安等(1999年)的试验,放养时间是6月10日,密度为每平方米10.6~15尾;江苏泰兴钱华等(1999年)网箱养鳝的放种时间是4月15日至9月25日,每平方米2千克;湖南沅江市柳富荣(1999年)在230口网箱中的放养时间为4月15~25日,规格为25~100克/尾,平均57.3克/尾,密度为每平方米1.78千克(31尾)。
|
|||
|
(4)放种前准备
|
|||
|
①网箱下池:网箱应在放种前一周下池架设完毕。这样可使网衣上形成一道由丝状藻类组成的生物膜,避免鳝种进箱后擦伤皮肤。同时,也使网衣上的一些不利于黄鳝生长的物质提前释放出来。
|
|||
|
②水草移植:网箱移植水草的目的,是使黄鳝能较好地栖息或增加溶氧,还起到遮挡强烈的阳光等作用。要求水草的面积占网箱面积的70%~80%。
|
|||
|
③鱼池消毒:鱼池消毒按常规的办法进行,一般用生石灰等即可。
|
|||
|
④鳝种消毒:鳝种消毒的药物有食盐水(浓度为3%~4%,浸泡鳝种5~10分钟)、高锰酸钾(浓度为200毫克/升,浸泡15分钟)、漂白粉(10毫克/升)。
|
|||
|
⑤套养泥鳅:泥鳅在网箱中生活有利于黄鳝的生长。泥鳅喜欢上下游动,可以起到改善池内通气条件,防止黄鳝互相缠绕和清除池中残食等作用。必须注意的是,在人工驯食黄鳝的特殊时期,千万不能混养泥鳅。在黄鳝驯食结束后,每平方米放养3~5尾泥鳅,可收到共生互利的效果。在喂养黄鳝前,先撒一些麸、糠类让泥鳅摄取,可提高黄鳝的饲料利用率。
|
|||
|
(四)饲料种类与投喂技术
|
|||
|
1.饲料种类与投喂实例
|
|||
|
(1)饲料种类 一般来说,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鱼类,并且要求饲料鲜活,不食腐烂性动物性饲料。就人工养殖来说,黄鳝的饲料应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
|
|||
|
①动物性鲜活饲料:这类饲料主要有黄鳝喜食的蚯蚓、蚕蛹、蝇蛆、螺、蚌和小鱼虾等。蚯蚓是黄鳝最喜食的饲料,干体蛋白质含量达61%,接近鱼粉和蚕蛹。这些饲料的共同点是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利于黄鳝的生长发育,是网箱养鳝的饲料主体。对于湖北省大面积网箱养鳝来说,投喂人工养殖的鲢鱼作为主要饲料。
|
|||
|
②植物性饲料:黄鳝对植物性饵料大多是迫食性的。其消化特点是对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等能有效消化,对植物性蛋白和纤维素几乎不能消化。在规模性养殖中,需要一定的植物性饲料。这是因为人工养殖环境里的鳝比天然环境中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且吃得多,吃得好,投入一定量的富含纤维素植物饲料,有利于促进黄鳝的肠道蠕动,提高摄食强度。通常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麦粉(同时又是黏合剂)、玉米粉、麸、糠和豆米渣等。
|
|||
|
③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是规模化养鳝的趋势。近年来一些生产性试验,亦证明配合饲料适合黄鳝养殖。总的来说,要求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在35%~45%之间,甚至更高。同时要求适口性,当然配合饲料中的动物性饲料的比重仍然要求较大。
|
|||
|
④其他饲料:开辟黄鳝饲料来源也是规模化养鳝的课题。根据黄鳝的习性,动物下脚料可以作为人工养鳝的补充饲料,如猪、牛肺等内脏,但要求鲜度较好,不能是腐烂变质的。还有昆虫类,有人在网箱上方采用黑光灯等引诱昆虫喂鳝,也取得较好效果。在网箱中投放一定量的泥鳅、田螺等,用一定的技术让它们在网箱里繁殖小鳅、小螺,成为鳝的活饵料,不失为开辟饲料来源的好举措。
|
|||
|
(2)黄鳝人工配合饲料喂养实例 浙江大学采用配合饲料喂养网箱黄鳝,取得不错的效果。他们的配方组成是鱼粉60%,淀粉22%,酵母粉4%,谷朊粉2%,豆粕4%,多维1.2%,多矿1%,添加剂1%,其他4.8%。这个配方的主要营养指标(%)为:粗蛋白46.3,粗脂肪5.36,粗纤维0.87,粗灰分0.87,钙4.11,磷2.31。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是(%):赖氨酸1.37,蛋氨酸1.04,组氨酸0.91,精氨酸3.21,苯丙氨酸1.29,异亮氨酸1.70,亮氨酸2.93,苏氨酸1.65,色氨酸0.78,缬氨酸2.61。两口网箱经过120天的饲养,黄鳝成活率为90.5%,饲料系数为1.27,纯利2240元,资金投入产出比为1∶263。
|
|||
|
2.驯食与投喂技术
|
|||
|
(1)鳝种驯食 黄鳝对饲料的专一性较强,尤其是放养收购的天然鳝种,进箱后一段时间,对人工投喂的饵料采取拒绝摄取的态度,这就要求进行必要的人工驯食工作。驯食的具体方法是,对于放入网箱的黄鳝,头2~3天不投饲,让其呈饥饿状态,第4~5天傍晚开始,投喂少量的蚯蚓或小杂鱼或螺蚌肉,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1%~2%。驯食期约需一周完成。中途若改变饲料种类,也需采用驯食的方法。由于黄鳝对蚯蚓、螺蚌肉等较为喜食,在投喂的配合饲料中,一定要加入切碎的蚯蚓等作为引诱剂。
|
|||
|
黄鳝的视力较弱,摄食活动主要依赖于嗅觉、触觉和听觉。因此在驯食阶段,要做到定时、定位和定量。同时,要用一定的响声来训食。实践证明,经过响声训练的黄鳝,只要听到驯食时的响声(如敲盆声),就会纷纷聚集于食台附近准备摄食。
|
|||
|
(2)投喂次数与数量 投喂次数首先要根据黄鳝昼伏夜出的生态习性,以傍晚投喂为主,尤其是驯食期。以后可视摄食情况,增加上午投喂一次。7、8、9三个月是黄鳝的大生长期,每天按摄食程度至少要投喂2次以上。投喂方法为将所投喂的饲料投至箱内食台上,不要随意乱洒乱投。配合饲料要求制成条状为好,也有投喂糊状配合饲料的。驯食期投喂量为体重的1%~2%,以后逐步增加至4%~5%;养殖期投喂体重的5%~10%,水温15℃以下的11月投喂体重的3%。对于日投量,潘建林认为,9:00投喂日投量的20%,14:00投喂日投量的30%,18:00投喂日投量的50%。
|
|||
|
(五)日常管理
|
|||
|
1.水质的管理与网箱养护
|
|||
|
(1)水质的管理与调节 水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防止池水变质、及时换水、生石灰消毒、稳定水位、设置增氧机适时增氧等方面。黄鳝对水温的温差较为敏感,因此,换水、冲水时的温差不要超过3~4℃。
|
|||
|
(2)箱体的管理与养护 每天坚持早晚巡箱,查看箱体是否受到损坏、是否有老鼠咬箱、网眼是否被水体藻类堵塞,而影响水体的交换。一般要养成刷洗网衣的习惯,开始养殖时可半个月洗刷一次,以后每周要洗刷一次。大风及暴雨后要及时检查箱体,检查网箱四角的绳索是否松弛,以致网箱下沉,检查箱内水草是否被风吹到一团,检查食台是否被掀翻。
|
|||
|
黄鳝不适应在深水环境中生活,因此,暴风雨后要检查池塘水位是否增加,水位过高则要放水;天旱时,要保证池塘水位,使黄鳝不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里。
|
|||
|
2.箱内水草作用与管理
|
|||
|
(1)水草作用 水草在养鳝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暑降温;二是改良水质;三是支撑鳝体;四是提供优良栖息场所;五是御寒保温。
|
|||
|
(2)水草选择 实践证明,水花生、水葫芦和油草(亦称蔓草)可供选用。其中,又以水花生最为理想,它适用于网箱、土地和水泥池等各种不同方式的养鳝水体;水葫芦只适用于浅水体养鳝;网箱养鳝配以油草,御寒保温越冬最为合适。
|
|||
|
(3)水草管理 在敞口网箱中,要防止水草枝叶生出网箱外,给黄鳝外逃创造条件,因此,长高的水草要割短。此外,对箱内枯死或腐烂的水草要及时捞出,捞出过多时要添加新草。
|
|||
|
3.日常管理与捕捞
|
|||
|
(1)日常防范措施 日常防范主要指防逃、防泛、防盗以及防病防害。在网箱养殖中,应加强防逃措施,采用封闭式网箱对防逃有利。当采用敞口网箱时,箱口的四周一定都有0.4米左右宽的防逃倒檐。防泛,是指池中水位突然升高而淹没网箱,或网箱的拉绳等松弛使网箱下沉等情况,导致黄鳝很轻易地外逃。防盗是指防止人为盗取,这就要求日夜有人监守。
|
|||
|
(2)坚持分级饲养和捕大留小的原则 即使是投放规格比较一致的鳝种,在生长一段时期后也会出现个体差异。分级饲养就是将大小个体分开饲养,以免大个体摄食凶猛,小个体摄食弱,造成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捕大留小就是根据黄鳝的生长情况及市场行情,将大个体黄鳝捕起上市,留下小个体黄鳝在密度较稀的情况下强化饲养,尽快达到上市要求。
|
|||
|
(六)黄鳝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
|||
|
1.鳝病的诊断
|
|||
|
黄鳝发病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掌握:
|
|||
|
(1)食欲连续几天减退,食量严重下降,或总是达不到正常食量的情况。
|
|||
|
(2)白天有鳝鱼上草,不畏光,不怕人。有不正常地打转、狂游、蹿动和缠绕现象。
|
|||
|
(3)可见体表光泽发暗,体色变黑、溃烂等症状。
|
|||
|
(4)可明显地见到死鱼在草上或浮在水面。
|
|||
|
2.常见鳝病的防治
|
|||
|
(1)发狂病
|
|||
|
【流行时间】
|
|||
|
一般在初夏和晚春。
|
|||
|
【病因】
|
|||
|
鳝苗刚下箱后,天气、环境等因素突变,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体质减弱,正常的生理代谢发生紊乱,黏液分泌无规律,使得体表皮肤抵抗力下降,病毒侵袭感染所致。
|
|||
|
【症状】
|
|||
|
病鳝一般不吃食,时常在箱内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肌肉抽动发抖。水清时可见病鳝呈弓状和S状旋转挣扎,病鳝在手中可以明显感到身体僵硬,体表黏液少或无黏性,无明显外伤和溃烂。发病初期,敲打网箱可见鳝苗在水草中惊窜。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目前养殖黄鳝中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
|||
|
【预防方法】
|
|||
|
苗种下箱时,要尽量避开降温天气,投苗时调整好水温(温差不得大于2℃),苗种运输时不要直接使用冰块、井水、自来水或与池塘水温差较大的水源。下箱时使用PV碘伏,每立方米水体5~10毫升,浸洗鳝体5~10分钟;用双铵碘净100~125毫升/(亩·米);每立方米水体用黄鳝病毒清0.05毫升+绿色水剂(每立方米水体0.1克)全池泼洒。以上方法任选一种即可。
|
|||
|
【治疗方法】
|
|||
|
①黄鳝病毒清,每立方米水体0.1毫升全池泼洒,连用2天。
|
|||
|
②双铵碘净200~250毫升/(亩·米),加绿色水剂0.3克/米3,全池泼洒,连用1~3天。
|
|||
|
③杀毒先锋,每立方米水体1.2毫升(以箱内水面计算),每天1次,连用3天。待鳝鱼可食料时,按每50千克鱼内服双黄连5克+电解维他5克+菌毒灭颗粒5克,连用3~5天。
|
|||
|
④转立停拌饵内服,用量为10克/千克料。外用杀菌药物,可选用鳝病灵、四季铵、双氧氯(任选一种),全池泼洒1~2次。
|
|||
|
【注意事项】
|
|||
|
外用药时,先用清水泼湿箱内水草,然后泼洒稀释后的药液,泼洒后用清水冲洗,效果极好。
|
|||
|
(2)出血病
|
|||
|
【流行时间】
|
|||
|
苗种下箱后,由于连续低温、降雨、天气恶劣或由于苗种质量差,抵抗力弱而引起的细菌、病毒交叉感染的综合征。此病易与烂尾病并发。
|
|||
|
【症状】
|
|||
|
白天可见病鳝头部伸出水面(俗称打桩),晚上可见病鳝身体部分露出水面(俗称上草),体表布满形状不一的血斑,有时全身会出现弥漫性出血,尤以腹部明显。肛门红肿,口腔、鳃部都有血样黏液。与烂尾病并发时,尾部充血明显,溃烂露出肌肉,解剖病鳝可见体内有凝状血块。
|
|||
|
【预防方法】
|
|||
|
①黄鳝病毒清,每立方米水体0.05毫升,全池泼洒,每半个月一次。
|
|||
|
②双铵碘净,100~125毫升/(亩·米)全池泼洒,每10天1次。
|
|||
|
③投喂黄鳝健壮宝营养粉剂,每10千克颗粒饲料100克。
|
|||
|
④百病速克拌饵内服,每千克黄鳝用药0.1克,连用3~4天。
|
|||
|
⑤杀毒先锋,每立方米水体0.3~0.5毫升。
|
|||
|
【治疗方法】
|
|||
|
①黄鳝病毒清,每立方米水体0.1毫升,连用2天。
|
|||
|
②PV碘伏200~25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5天。
|
|||
|
③投喂武汉佳华公司产黄鳝健壮宝营养粉剂,每10千克颗粒饲料使用150~200克。
|
|||
|
④黄鳝败血宁,6~10千克饲料拌药50克,3~5天为一个疗程。
|
|||
|
⑤止血散,每千克饲料10~15克,拌饵投喂。外用:每立方米水体5~8克,开水冲后即可全箱泼洒。
|
|||
|
⑥百病速克内服,每千克鱼体重用药0.2克,3~4天为一个疗程,与外用药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可用杀毒先锋全池泼洒,用量0.5~1.0毫升/米3。
|
|||
|
⑦下草灵,0.1~1毫升/米3,全池泼洒。
|
|||
|
(3)肠炎病
|
|||
|
【流行季节】
|
|||
|
7~9月为发病高峰,其他时间也可发病。
|
|||
|
【病因】
|
|||
|
饲料不新鲜引起细菌感染;饲料变质后产生毒素造成消化中毒;高温季节过度摄食引起消化不良;水质恶化时引起鳝鱼消化机能紊乱。
|
|||
|
【症状】
|
|||
|
病鳝行动迟缓,不进食或食欲减退。白天上草,鳝体发黑,体表黏液无光泽,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轻压腹部有黄色或红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肠管充血发炎。
|
|||
|
【预防方法】
|
|||
|
①保持水质清新,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用量为20克/米3。
|
|||
|
②在饲料中拌入大蒜头和食盐,每100千克鱼用大蒜头0.5千克,食盐400克,3~4天为一个疗程。
|
|||
|
③大蒜素,每50千克饲料用50克,拌饵投喂,3~5天为一个疗程。
|
|||
|
④肠鳃安拌饵投喂,用量为每100克拌饵200千克,5~7天为一个疗程。
|
|||
|
【治疗方法】
|
|||
|
①肠鳃安,用量为每100克拌饵100千克,5~7天为一个疗程。
|
|||
|
②武汉佳华公司产黄鳝健壮宝粉剂,每10千克颗粒饲料使用150~200克。
|
|||
|
③三黄粉,每100千克饲料加100~200克,拌饵投喂,3天为一个疗程。
|
|||
|
④菌毒杀星,每100千克饲料加1~2千克拌饵投喂,3天为一个疗程。外用杀毒先锋、海因先锋、菌毒速灭和杀灭海因等,任选一种使用,效果更佳。
|
|||
|
⑤肠炎灵,每千克饲料加3~5克拌饵投喂。如将药物煎煮后拌服效果更好,2~3天为一个疗程。
|
|||
|
(4)大头病
|
|||
|
【流行季节】
|
|||
|
8月中旬到入冬停食前,是此病发生的高峰期,停食后也可见此病发生。
|
|||
|
【病因】
|
|||
|
高温季节,食量大,排泄物多,网箱内残饵、粪便、污物大量积累而引起水质恶化,细菌大量繁殖。此时箱内水草生长茂密,箱底残饵、粪便等进行无氧分解,产生氨氮、硫化氢和甲烷等有害物质,鳝鱼密度大或水体自净能力差的池塘易发生此病。
|
|||
|
【症状】
|
|||
|
病鳝头部肿大,眼睛发白,失明,嘴部有白色毛状物着生。体表出现不明显的出血状红斑,浑身无力,口不时张开,口腔黏液充血。生殖孔有脓血状黏液流出。解剖病鳝,发现体腔膜呈块状溃烂脱落,头部皮肤与肌肉组织间充满淡黄色水。此病易发生于大鳝鱼,危害较大。
|
|||
|
【预防方法】
|
|||
|
①黄鳝病毒清,每立方米水体用0.05毫升,每半个月一次。
|
|||
|
②水净1号,300~500克/(亩·米),10~15天一次,也可视水质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
|||
|
③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用量为20~30克/米3。
|
|||
|
④益菌多,用量为3克/米3;
|
|||
|
⑤降硝氨,将药品溶于100倍水后,全池泼洒。常规用量为500~700克/(亩·米),7~10天一次。
|
|||
|
⑥海中宝,1.5克/米3,溶解稀释后均匀泼洒。
|
|||
|
⑦底净宝颗粒全池抛洒,用量为1包/2亩池塘。
|
|||
|
⑧海博士超级微生物1号水剂,每桶泼洒8亩池塘,10~15天一次。
|
|||
|
【治疗方法】
|
|||
|
①黄鳝病毒清,每立方米水体0.1毫升,全池泼洒,连用2天。
|
|||
|
②水净1号,500克/(亩·米),连用2~3天。
|
|||
|
③海康200~250毫升/(亩·米),连用1~3天。
|
|||
|
④排灌水方便的池塘,将池中老水排掉2/3后,泼洒海中宝,用量3克/米3,然后恢复水位,如此反复2~3次,并结合泼洒杀毒先锋1.5毫升/米3;排灌水不方便的池塘,可利用竹筒或喷雾器,将已溶解的海中宝或溴氯海因(晶体)直接灌至网箱底部。同时,结合服用双黄连5克+电解维他5克+佳福素1.5克/50千克鱼,连用3~5天。
|
|||
|
⑤对于发病严重、摄食量小的池塘,可以直接使用底净宝或海博士超级微生物1号。待水质转化、摄食量加大后,结合内服药饵。每50千克鱼用双黄连5克+电解维他5克。
|
|||
|
(5)打印病
|
|||
|
【发病季节】
|
|||
|
鱼下箱后20天内和入冬前载鱼量大时易发此病。
|
|||
|
【病因】
|
|||
|
由于放养密度大,苗种大小不均匀,分箱操作不规范,网箱没有浸泡或浸泡不好鱼体受伤等原因,细菌感染所致。
|
|||
|
【症状】
|
|||
|
在伤口、侧线处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成豆粒大小圆形、椭圆形、漏斗形溃疡凹槽,边缘出血发红,形状好似红色印记。尾部和头部可见皮肤发白溃疡,严重时可见骨骼和内脏,尾部发炎充血。
|
|||
|
【预防方法】
|
|||
|
①双铵碘净,100~125毫升/(亩·米),全池泼洒,10天一次。
|
|||
|
②海因先锋,0.1克/米3,全池泼洒。
|
|||
|
③百毒消,50~80克/(亩·米),全池泼洒。
|
|||
|
④生石灰,用量20克/米3,化水全池泼洒。
|
|||
|
【治疗方法】
|
|||
|
①双铵碘净,200~25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连用1~3天。
|
|||
|
②百病速克,每千克鱼体重用药0.2克,3~4天为一个疗程,结合外用百毒消100~105克/(亩·米),全池泼洒。
|
|||
|
③菌毒速灭,用量为100~125克/(亩·米),化水全池泼洒(A、B两型合用)。
|
|||
|
(6)红斑出血病
|
|||
|
【发病季节】
|
|||
|
9月中旬到入冬前是此病发生的高峰期,尤其是水质恶化时易暴发此病。
|
|||
|
【病因】
|
|||
|
因鳝鱼个体增大,摄食旺盛,排泄物多;水温高,网箱内沉积大量排泄物、残饵、污物等进行无氧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水质恶化,细菌等病原体大量繁殖,引起鳝鱼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患病。
|
|||
|
【症状】
|
|||
|
病鳝表现为体表出血、发红、肿大。全身布满溶血性红血斑,嘴部出血,肛门红肿。解剖病鳝,发现肝脏肿大发黑,胆囊肿大,体腔内充满淡红色血水,体腔内黏膜呈坏死状,此病对大鳝危害较大。
|
|||
|
【预防方法】
|
|||
|
①水净1号,300~500克/(亩·米),10~15天一次。
|
|||
|
②进入9月,用底净宝或海博士超级微生物1号进行水质改良。
|
|||
|
③海中宝,3克/米3水体,全池泼洒。
|
|||
|
④底净保(增氧降解型),每亩用量2~3千克,10~15天施用1次;配合使用活水素(首次每亩施用500~800毫升,以后每隔20天施用1次,用量减半)。
|
|||
|
【治疗方法】
|
|||
|
①黄鳝健壮宝粉剂,每10千克颗粒饲料用150~200克,拌饵投喂。
|
|||
|
②排灌方便的池塘,可先换水,然后再在池塘内用海中宝3克+佳福素1.5克/米3水体,化水泼洒。每天1次,连用2次。
|
|||
|
③按每千克饲料用双黄连10克+电解维他10克+败毒颗粒6克,连用3~5天。
|
|||
|
④施用鑫洋降硝氨,该品为白色粉末,500克/袋。用量为1000~1200克/(亩·米)。
|
|||
|
(7)肠道寄生虫病
|
|||
|
【流行时间】
|
|||
|
养殖全过程中均可发生。
|
|||
|
【病原】
|
|||
|
由于毛细线虫、棘头虫、嗜子宫线虫等寄生肠壁,破坏肠道黏膜层引起炎症或穿透肠壁,导致内出血。
|
|||
|
【症状】
|
|||
|
病鳝食欲减退,体质瘦弱或食量一直不能达到正常水平。解剖病鳝可见肠道内壁成红色、白色丝状虫体,长约2~3厘米,有少数病鳝会出现挣扎、抽动和游窜现象,易与发狂病混淆,但寄生虫病不会出现暴发性死亡。
|
|||
|
【预防方法】
|
|||
|
①鱼虫清1号,按配合饲料总量的2%添加,拌饵投喂,连用2天。每月一个疗程。
|
|||
|
②每月定期用鱼虫清5克/50千克鱼,拌饵投喂,3天一个疗程,养殖期内每月用药一个疗程。
|
|||
|
【治疗方法】
|
|||
|
①内服鱼虫清1号,按配合饲料计算,50千克饲料用药100克,2天一个疗程。
|
|||
|
②内服鱼虫清,50千克饲料用药5~10克,3天一个疗程。
|
|||
|
③内服鳝虫净,10千克饲料用药50克,拌饵投喂,3天一个疗程。
|
|||
|
(8)体外寄生虫病
|
|||
|
【流行时间】
|
|||
|
整个养殖过程均可发生,主要在养殖后期和越冬期危害较大。
|
|||
|
【病原】
|
|||
|
水呈酸性;移植的水花生未经消毒处理;投喂了未经煮熟的蚌肉由食料带入水蛭(即蚂蟥)、沙蛭(俗称沙鳖子)所致。
|
|||
|
【症状】
|
|||
|
可见虫体寄生于体表,吸取血液造成皮肤损伤,引发炎症,体质消瘦,严重影响商品质量。
|
|||
|
【预防方法】
|
|||
|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使水的pH保持在6.5~7.5之间。移植水花生进网箱时,必须用10克/米3漂白粉溶液或200克/米3生石灰水浸泡。河蚌肉需煮熟后投喂。
|
|||
|
【治疗方法】
|
|||
|
①克藻灵5毫升+杀毒先锋2毫升/米3,在箱内连续泼洒2~3次,可除掉此类寄生虫。
|
|||
|
②水蛭净,亩用量100毫升加硫酸铜0.3~0.5千克。
|
|||
|
③用稻草在木棍或竹篙一端扎成把,将稻草把浸入猪血中,使其凝固后放入有蛭类的网箱中,反复进行,可减少蛭类数量。
|
|||
|
(9)越冬死亡症
|
|||
|
【发病特点】
|
|||
|
发病高峰在霜降后起捕运输期间。网箱中个体大的黄鳝发病率高,中等个体的黄鳝患病较轻或者不患病;发病前,病鱼无异常现象,而当黄鳝受到刺激时,往往在几分钟、十几分钟内出现症状,并很快死亡;鱼体表黏液少、肛门轻度红肿、肠道轻度充血、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胆囊肿胀、色淡;心脏扩张、色淡;肠腔有黄色积水。
|
|||
|
【病因】
|
|||
|
饲料营养不均衡,单项维生素缺乏。如抗坏血酸的维生素C和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酸的维生素K不足,能量损耗。
|
|||
|
【防治方法】
|
|||
|
①用黄鳝健壮宝营养粉剂拌饵投喂。预防:每10千克颗粒饲料使用100克;治疗:每10千克颗粒饲料用150~200克。
|
|||
|
②用黄鳝越冬宝拌饵投喂。黄鳝越冬宝利用多种优质中药材的生物活性成分,如黄芪多糖、阿魏酸等,在黄鳝摄食后期促进摄食,帮助吸收而储备能量,强化肝胆功能,增强抗应激能力。用量为每千克饲料2.5克,连用2周,停食前半个月开始使用。
|
|||
|
(10)生殖障碍症
|
|||
|
【防治措施】
|
|||
|
选择晴天,将池塘老水排出,同时加注新水,边排边注,使池塘的水形成微流状态,以刺激亲鳝排卵。冲水时间需持续在6小时以上,上草的现象可得到扼制。
|
|||
|
第六章 鳜鱼养殖技术
|
|||
|
一、生物学特性与人工繁殖
|
|||
|
(一)生物学特性
|
|||
|
1.形态特征
|
|||
|
鳜鱼体侧扁,背部隆起,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上下颌骨、犁骨和口盖骨都有大小不等的尖齿。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下缘有4~5个齿状棘,后鳃盖骨后缘有1~2个扁平的棘。鳞片为细小的圆鳞,背鳍较长,分为两部分,前部有11个硬棘。胸鳍圆形,腹鳍近胸部,尾鳍也为圆形。体色棕黄。腹部黄白。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块和斑点。自吻部穿过眼部至背鳍基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褐色条纹。在背鳍的第6~7根棘的下方,有一较宽的暗棕色横带。背鳍、尾鳍和臀鳍上有棕色斑点。
|
|||
|
2.生活习性
|
|||
|
鳜鱼喜栖息于静水或微流水中,尤其喜欢生活于水草繁茂的湖泊、河流中。生活适温7~32℃,最适18~25℃。水温低于7℃时,活动呆滞,潜入深水层越冬。春季水温回升到7℃以上时开始在水草丛中觅食,白天一般侧卧于水底凹坑中较少活动,夜间活动频繁,四处寻觅食物。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生长速度加快;但水温高于32℃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
|||
|
3.食性与生长
|
|||
|
鳜鱼属底栖型凶猛性鱼类,极贪食,主要捕食小鱼和小虾。刚开口的仔鱼即可捕食其他鱼类的仔苗,体长20厘米后摄食小鱼和小虾,体长25厘米以上则以鲤、鲫鱼为食,体长31厘米的鳜鱼可吞食体长15厘米的鲫鱼。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可残食其同类。鳜鱼生长较快,在饵料充足的条件下,1冬龄个体可达300~800克,2冬龄个体平均体重可达900克以上。1龄以上雌鱼的体长、体重的增长均明显快于雄鱼,2~3龄体长、体重处于生长旺盛期,4龄以后增长速度减慢。在自然水域中,鳜鱼最大个体可达7.5千克。
|
|||
|
4.繁殖习性
|
|||
|
鳜鱼性成熟较早,雄性1龄性成熟,雌鱼2龄性成熟,怀卵量一般为3万~20万粒。鳜鱼的自然繁殖季节在5月中旬至8月初,6~7月为繁殖盛期。在此期间,亲鱼群集于有一定流速的湖泊入口处产卵,产卵活动多在夜间进行。鳜鱼卵为半浮性,内含较大油球,在静水中下沉,在流水中呈半漂浮状态,卵径1.2~1.4毫米。受精卵的适宜孵化水温20~32℃,最适25~30℃。在水温21~24℃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时间较长,需要3天。当稚鱼全长达1.65厘米时,已具成鱼外形,但鳞片尚不完整。
|
|||
|
5.翘嘴鳜与大眼鳜的区别
|
|||
|
在鳜鱼养殖过程中,翘嘴鳜与大眼鳜极易混淆,往往把大眼鳜当作翘嘴鳜来养殖,结果降低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大眼鳜与翘嘴鳜的主要区别是:大眼鳜眼较大,上颌后端不达眼的后缘,斜形褐色条纹不达吻端,体两侧没有一条较宽的褐色斑条与体轴相垂直;而翘嘴鳜眼较小,上颌末端至眼的后缘,斜形褐色条纹自吻端穿过眼部至背鳍基部前下方,体两侧有一条较宽的褐色斑条与体轴相垂直。
|
|||
|
(二)人工繁殖
|
|||
|
1.亲鱼捕捞和培育
|
|||
|
用于繁殖的亲鱼来源于两种途径:一种是在催产前2~3个月从天然水域中捕获;另一种是在池塘中培育成熟亲鱼。目前,多数采用后一种方法。选用催产的亲鱼要求体质健壮,体形标准,无病无伤,尽量选用个体大的,年龄在2~3龄、体重1~2千克为好。若捕不到大的,体重在0.5千克以上的雄鱼、0.75千克以上的雌鱼亦可进行人工繁殖。选好的亲鱼应放入专池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为1~3亩的土池,水深在1.5米左右。培育期间应投喂足量的麦穗鱼、鲤、鲫、虾等鲜活饵料鱼。每天定时冲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为其性腺发育提供良好条件。这样经过40~60天的培育,即可进行配对催产。在条件较差、鳜鱼亲鱼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亦可搭配在草鱼、白鲢亲鱼池中培育。
|
|||
|
2.繁殖前的准备
|
|||
|
(1)繁殖设备的准备 人工繁殖前应检查繁殖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备足催产用药,并留有余地。准备好消毒净化水质、防治鱼病的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
|
|||
|
(2)饵料鱼的准备 由于鳜鱼苗出膜后,就吃活饵料鱼,因此在人工繁殖鳜鱼的同时,要进行团头鲂、鳊鱼的人工繁殖,用作鳜鱼的适口饵料鱼。
|
|||
|
3.成熟亲鱼的选择
|
|||
|
成熟亲鱼的外观特征是:雌鱼腹部比较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松软而富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腹中线下凹,卵巢下坠后有移动状;雄性生殖孔松弛,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且精液入水后能立即散开。
|
|||
|
4.亲鱼雌、雄鉴别
|
|||
|
鳜鱼肛门的后面有一白色圆柱状小突起,在这生殖突起上,雌鱼有两个开口,生殖孔开口于生殖突起的中间,泄尿孔开口于生殖突起的顶端;而雄鱼的生殖孔和泄尿孔重合为泄殖孔,开口于生殖突起的顶端。不论是生殖季节还是非生殖季节,根据这一外观特征,均可鉴别鳜鱼的雌雄。此外,在鳜鱼性成熟时,尤其在繁殖期,雌鱼下颌前端呈圆弧形,超过上颌不多;雄鱼下颌前端呈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
|
|||
|
5.人工催产
|
|||
|
从鳜鱼的性腺发育情况看,5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为自然环境中鳜鱼的产卵季节。为解决好鳜鱼苗开口饵料鱼,一般以5月上旬催产较为理想(同时催产团头鲂作为饵料鱼)。
|
|||
|
(1)催产剂种类 用于鳜鱼人工繁殖的催产剂种类,主要有鲤、鲫鱼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三种。
|
|||
|
(2)注射方法和剂量 一般采用体腔注射,在胸鳍基部无鳞的凹入部,将针头朝鱼的头部方向与体轴成45°角刺入体腔,缓缓注入液体。注射次数有一次注射和两次注射两种:
|
|||
|
①一次注射:若单用脑垂体,则雌鱼注射量为14~16毫克/千克;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脑垂体混用,雌鱼注射量为脑垂体2毫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6毫克/千克。如果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剂量随鱼的大小而不同。体重3千克以上的雌鱼,注射量为200微克/千克;1~2千克的雌鱼,注射量为300微克/千克;1千克以下的雌鱼,注射量为400微克/千克。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剂量的一半。
|
|||
|
②两次注射:两次注射一般使用脑垂体的效果较好。第一针剂量,雌鱼每千克为0.8~1.6毫克,雄鱼减半;第二针剂量,雌鱼每千克为10~15毫克,雄鱼减半。第一次注射与第二次注射相隔时间一般为6~8小时。一般采用两次注射的催产效果较好。
|
|||
|
鳜鱼的鱼鳍锐利且坚硬,捉鳜鱼时,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鳜鱼的吻端下颌骨处将鱼提起,再用纱布和毛巾把鱼包住,留出注射部位即可注射。此法操作不仅不伤鱼,还能保证注射人员不被鱼鳍刺伤。
|
|||
|
6.发情与自然产卵
|
|||
|
鳜鱼产卵适温为25~31℃。在繁殖季节,成熟的亲鱼注射催情剂后,可将雌、雄配对放到产卵池中自行交配产卵,一般雄鱼应略多于雌鱼,雌、雄比例为1∶1.5。鳜鱼在催情剂的激发下,加上产卵池冲水的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兴奋发情的现象。初期几尾鱼集聚紧靠在一起,并顶水游动,而后雄鱼追逐雌鱼,并用身体剧烈地摩擦雌鱼腹部。到了发情激烈的高潮时,雌鱼即产出卵子,同时雄鱼排精,卵子与精子结合而受精(受精卵)。受精卵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就可孵出鱼苗。上述的生殖行为过后,产卵池水面平静,此时,如果看到产卵池的集卵箱内有大量鱼卵,即需一面渐渐排水,一面不断冲水,使鱼卵流入集卵箱内,同时陆续取出卵子放到孵化工具内孵化。在排放池水的同时,冲水将池底剩余的鱼卵冲入集卵箱中。收卵工作要及时而快速,以免大量鱼卵积压池底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鱼卵基本收集完毕后,捕出亲鱼。自然产卵方法简单易行,亲鱼受伤轻,但受精率比人工授精的方法要低些。
|
|||
|
如果没有产卵池,也可将注射催产剂后的亲鱼放入筛绢网箱内,经过一段时间,亲鱼照样能自行发情、产卵。待亲鱼产卵后,就将亲鱼捕起搬走,再将箱内的鱼卵集中起来,移到孵化器中孵化。此法简便易行,效果不错。
|
|||
|
7.效应时间
|
|||
|
亲鱼从注射催情剂到开始发情、产卵这段时间的长短,与水温和注射次数有关。水温高,发情、产卵时间短;水温低,则时间长。两次注射的发情时间(从第二次注射时算起),短于一次注射。因此,在生产上可以根据水温来推算出亲鱼发情、产卵的时间,以便于妥善安排收集鱼卵等工作。效应时间与水流也有关,水流在15~20厘米/秒时效果较好。
|
|||
|
8.人工授精
|
|||
|
人工授精的受精率较高,在缺少雄鱼时,使用此法较好,但需把握适宜的受精时间,否则会降低受精率(表6-1、表6-2)。估计亲鱼将要发情的时间,注意观察产卵池中亲鱼的动态。当亲鱼已发情,但还未达到高潮时(即鳜鱼开始发情之后15分钟),立即拉网捕出亲鱼,将雌鱼腹部朝上,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时,捂住生殖孔,并将鱼体表的水擦净,然后将鱼腹朝下,让卵流入预先擦干净的瓷盆中,同时挤入雄鱼精液,用羽毛搅拌1~2分钟,使精卵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搅拌一下,静置1分钟后就可放入孵化缸中孵化。
|
|||
|
表6-1 鳜鱼一次注射催情剂的发情与产卵时间
|
|||
|
表6-2 鳜鱼两次注射催情剂的发情与产卵时间
|
|||
|
通常1条雌鱼可挤卵2~3次,每次挤卵后应稍停片刻再挤。为了提高受精率,1尾雌鱼的卵最好用2尾雄鱼的精液使之受精。
|
|||
|
9.人工孵化
|
|||
|
鳜鱼产卵受精后,受精卵在较短时间内,卵膜吸水膨大,进入胚胎发育过程。其过程和四大家鱼一样,孵化时间受水温、孵化设备和水源条件的影响,长短不一,一般在23~30小时。和四大家鱼一样,鳜鱼卵可放在“抛水式”孵化器中孵化,但其胚胎发育比家鱼慢,时间长。刚产出卵的卵径与雌鱼鱼体大小成正比,通常在0.6~1.1毫米。受精后吸水膨胀,出现卵周隙,这时的卵径可达1.3~2.2毫米。由于鳜鱼卵比重比四大家鱼大,故在孵化过程中,水的流速、流量要适当增加。使鱼卵能均匀冲起,在水中不停翻动,尤其在出膜期,更不能停水流。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管理,做到以下几点:
|
|||
|
(1)防止停水。停水后,鱼卵下沉,堆积水底,底层缺氧,水质变坏,造成卵的死亡。
|
|||
|
(2)控制水流大小。孵化时应有较大的水流,使卵保持在中上层;但当鱼苗出膜后,应适当减少水流,防止跑苗。
|
|||
|
(3)防止卵膜堵塞网孔,造成水流不畅。
|
|||
|
(4)保持良好水质,防止细菌、病毒和敌害的侵袭。
|
|||
|
(5)注意保持和测量水温。水温在25~30℃时,出膜时间为29小时;当水温低时,有时需50~60小时才能出膜。
|
|||
|
出膜的鱼苗拖着一个较大的卵黄囊,由于身体细小,无自游能力,仍随水翻动。约3天后,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能水平游动,此时其上下颌已长有牙齿,可追捕与其体长相当的家鱼苗,开始进食。孵化期即将结束。
|
|||
|
二、苗种培育与饵料投喂
|
|||
|
(一)苗种培育
|
|||
|
1.孵化缸培育
|
|||
|
在孵化缸(或桶)中刚孵化出膜的鳜鱼苗,身体细小,体长仅3~4毫米,可以在有微流水的原缸中培育。最初鱼苗不吃食,靠消耗自身的卵黄维持生命,第5天开始摄食。如缺乏适口的饵料,鳜鱼苗会互相残食,甚至发生因吞食不下而卡死的现象。如果饵料鱼充足,鳜鱼生长很快,约半个月就可长到1.5厘米。培育20~30天,体长可达到3厘米,此时的形态已类似成鱼,主动摄食的能力增强,这时可移到小型的池塘、水泥池或网箱中继续培育。在孵化缸中培育鱼苗要注意防病。据试验,在鱼苗培育期间,经常用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防治效果较好。一般鳜鱼苗长出鳞片后,病害就可逐渐减少。
|
|||
|
2.水泥池培育
|
|||
|
培育鱼苗的池子一般以水泥池较好。在池子的底层,可铺设模拟天然水域的人工礁,为鱼苗创造一个良好的捕食环境。鱼苗放养前,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
|||
|
(1)培育池需彻底清理消毒,方法与培育家鱼苗相似。
|
|||
|
(2)将活饵料鱼(如团头鲂鱼苗或其他野杂鱼的鱼苗)投入池中,供幼鳜吃食。
|
|||
|
(3)饵料的来源与投喂。有充足而适口的活饵料(如小鱼、虾等)供应,是育好和提高鳜鱼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活饵料的来源可从两方面取得,一是从江河、湖泊中捞取其他鱼类的鱼卵孵出鱼苗,或是从长江中捞取的鱼苗(“猛子”)投喂鳜鱼苗;二是将人工繁殖的团头鲂鱼苗供鳜苗吃食。刚出膜的团头鲂苗体纤细,运动缓慢,容易被鳜鱼苗吞食,加之团头鲂的繁殖期长(5~7月),可与鳜鱼繁殖同步进行,因此,用它作为活饵料鱼最为合适。但要注意,团头鲂繁殖的数量、时间需与鳜鱼的育苗衔接好。具体方法是,鳜鱼从亲鱼催产到幼苗开食时间约为5~6天(水温25℃以上),而团头鲂这段时间一般只需2天左右,孵出的苗即可投喂鳜鱼,以后每隔一天繁殖一批团头鲂。若培育5万尾鳜鱼苗,一次需繁殖5组团头鲂苗。依次推算,培育5万尾鳍条出现的幼鳜,共需50~70组团头鲂亲鱼。据试验,罗非鱼亲鱼口中吐出的鱼苗,也是鳜鱼苗的良好饵料。
|
|||
|
(二)饵料投喂技术
|
|||
|
1.亲鱼培育期
|
|||
|
投喂的饲料一般为白鲢、鲫、草鱼和鲮等,规格为鳜体长的1/3左右。饲料鱼宜专池培育,其培育池面积与鳜鱼养殖池面积之比为3~4∶1。在饵料鱼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按每亩水面施入腐熟的粪肥150千克左右,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作为饲料鱼的饲料。投喂饲料鱼一般按每3~5天补充投放1次。
|
|||
|
2.鱼苗培育期
|
|||
|
投喂饵料鱼为脱膜24~72小时的团头鲂鱼苗或脱膜24~60小时的草鱼苗。一般鳜鱼催产后1~2天,就应开始对团头鲂进行催产。开口饵料鱼密度为鳜鱼的15倍,使鳜鱼张口便可捕食。刚开食的鳜鱼食量很小,一般每天吃1~2尾鲂鱼苗就足够。随着鳜鱼苗的长大,摄食量逐渐加大,每天可投喂5~6尾鲂鱼苗。在鳜鱼夏花培育过程中,可以看到鳜鱼苗是从尾部开始吞食饵料鱼,这是由于鳜鱼眼的活动尚未开始,捕食饵料主要靠触觉来进行,而细小饲料鱼的运动主要靠尾部的振动,故都是从尾部被鳜鱼吞食的。鳜鱼对食物的选择性很强,一般摄食适口的活鱼苗,如果在鳜鱼开食的一周内不投喂适口的饵料鱼,鳜鱼会日渐消瘦而亡。
|
|||
|
3.鱼种培育期
|
|||
|
鳜鱼长至2厘米以上,对外界的反应日趋敏感,摄食方式亦有较大的变化,从开始吃饲料鱼尾部改为从头部开始吞食,且为埋伏袭击式,在水中隐蔽,发现可口食物,眼睛紧盯,并随时调整方位和姿势,当饲料鱼出现便猛然袭击,当头咬住,然后吞食。这时可投喂鲢、鳙鱼苗或鲫鱼苗,一般选择专池培育饲料鱼。如采用鲫鱼苗作为饲料时,可在已清塘消毒并施过有机肥的培育池中,将附有鲫鱼卵的鱼巢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50万尾左右,鱼卵可分批放入,每批间隔1~2天,这样可兼顾不同规格的鳜鱼均有适口的饵料。在培育中还可通过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方法,来控制饵料鱼的规格,放养规格在2厘米左右的鳜鱼苗,饵料鱼规格可控制在1.2厘米左右。同时,还要定期检查池中饵料鱼的密度,及时补充适口的饵料鱼。饵料鱼下塘前一定要消毒后使用,一般用3%~5%的食盐水,或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后下塘,以防将病害传染给鳜。
|
|||
|
4.成鱼饲养期
|
|||
|
在鳜鱼池中可混养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作为活饵料。饵料鱼一般有罗非鱼和鲫等,如罗非鱼作为饲料鱼时,可在每亩池塘中放养200~400对罗非鱼亲鱼,使其繁殖的幼苗供鳜鱼食用。也可在池中用稀网隔成两半,一边养鳜,一边养罗非鱼亲鱼,使繁殖的罗非鱼幼苗穿过网片成为鳜鱼食饵。若混养鲫鱼,则按每亩放养2龄鲫鱼600尾,约100千克左右为宜。由于鲫鱼繁殖力强,产卵期长,所以是较理想的活饵料鱼。另外,也可以专池培育饵料鱼。按养成1千克成鳜需消耗2.5~3千克饵料鱼的比例配套生产,1亩鳜鱼池宜配套千亩饲料鱼池。饵料鱼的培育可采用高密度生产,才能保证饵料鱼在数量上满足要求,规格上达到同步。一般每3~5天向鳜鱼池投放补充饵料鱼1次,数量可根据池中现有饵料鱼情况调整。
|
|||
|
5.网箱养殖鳜鱼
|
|||
|
如套养,可一次性放齐饵料鱼和鳜鱼。随着鳜鱼的生长,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饵料鱼规格也不断增大,使其始终有充足、适口的饵料。如单养,可定期补投饵料鱼,当剩余的饵料鱼少于初放量的1/3时,应立即补充。每次投放量控制在现存鳜鱼总体重的3~4倍。品种以鳙、鲤为主,规格为鳜鱼体长或者口径的60%为最好。
|
|||
|
三、湖泊鳜鱼的放流增殖
|
|||
|
(一)湖泊养殖鳜鱼的特点
|
|||
|
1.作为清除野杂鱼的生物工具
|
|||
|
在湖泊、河道和水库中,一般主要养殖鲢、鳙鱼和其他经济鱼类。而这些水体中,鱼类组成十分复杂,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野杂鱼)。适当放一些鳜鱼,可以捕食野杂鱼,从而使得天然饵料、人工投放饵料尽量被养殖鱼类所利用。
|
|||
|
2.提高水体的利用率
|
|||
|
根据鳜鱼的习性,可知鳜鱼和养殖鱼类在空间上、饵料上一般不会发生竞争。大水面养殖鳜鱼最大问题是捕捞困难,单靠网捕很难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因此,必须找出捕捞鳜鱼的最适渔具渔法。另外,在大水体中,鳜鱼数量很难控制,稍不注意会起相反作用(成为敌害鱼类),若这两个问题能够解决,大水面养殖鳜鱼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
|||
|
3.增加产量和效益
|
|||
|
鳜鱼套养,主要是利用水体中与主养鱼类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野杂鱼、虾作饵料,有利于主养品种规格和品质的提高。通过套养鳜鱼,可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
|||
|
(二)湖泊鳜鱼放流技术的重大突破
|
|||
|
1.湖泊鳜鱼放流增效显著
|
|||
|
长江中、下游湖泊是鳜鱼的主产地,鳜鱼也是水产品中的拳头产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湖泊鳜鱼增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使鳜鱼产量提高5倍。该项目选择鳜鱼作为渔业对象,在完善鳜鱼苗种规模生产配套技术的同时,研究鳜鱼的生物能量学特征,测定湖泊饵料生物生产量,开展湖泊规模化放流增殖试验,建立湖泊鳜鱼规模化生产模式和工艺。现已经系统地进行了鳜鱼苗种大批量人工繁殖培育、湖泊网箱养殖、湖泊放流等方面的研究,1996—2000年生产鳜鱼苗1200万尾,连续四年在面积4000公顷的牛山湖进行大规模人工放流鳜鱼的增殖试验。在保持湖泊常规放养产量和产值的情况下,湖泊鳜鱼年产量从试验前的0.9万千克提高到7万多千克,年产量增加6倍,鳜鱼产值增加250多万元。
|
|||
|
2.湖泊鳜鱼放流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湖泊鳜鱼放流项目主要技术创新点及应用效益如下:
|
|||
|
(1)建立了草型湖泊小型鱼类定量采样方法,完成湖泊小型鱼类优势种群生产力分析测定,评估了湖泊饵料鱼类的可持续生产量。
|
|||
|
(2)建立了湖泊主要食鱼鱼类鳜鱼生物能量学模型。
|
|||
|
(3)通过大湖区鳜鱼放流试验,检测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湖泊在保持常规渔业的基础上,鳜鱼产量和产值明显增加。如牛山湖大湖区在未人工投放鳜鱼苗种的1995年,鳜鱼产量只有0.92万千克,单产0.15千克/亩。经过连续三年放流增殖后,同时加大鳜鱼捕捞强度,在保持常规渔业产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使鳜鱼产量提高了6倍,单产达到1.21千克/亩,每亩增加鳜鱼产量1.06千克,鳜鱼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目前,该技术除了在牛山湖示范应用外,还在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南北咀湖区、大冶市保安湖和武汉市鲁湖等湖泊推广应用,均取得经济效益。实践表明,该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同类型湖泊中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为名优水产品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可行途经。目前,武汉市鳜鱼湖泊放流和池塘套养总面积达29.4万亩,增加6万亩;产量达1182吨,增加430吨。
|
|||
|
(三)主要技术
|
|||
|
1.要保持较高的溶氧
|
|||
|
鳜鱼对溶氧要求较高,其窒息点是鲢鱼的3.1倍、鲤鱼的5.1倍、鲫鱼的12.5倍。因此,套养鳜鱼的水面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最好栽种一定量的水草,这样既可吸附水中的有机质,降低水的肥度,又可供鳜鱼隐蔽。生长季节要经常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能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
|||
|
2.要保证充足的饵料
|
|||
|
鳜鱼属凶猛性鱼类,终生以小鱼、小虾为饵,且极贪食,在饵料不足或不适口时有同类互相残食的现象。所以在鳜鱼放养前,应对湖泊中的饵料鱼数量进行调查分析,如野杂鱼数量较少,适当减少投放量。
|
|||
|
3.要谨慎使用药物
|
|||
|
因鳜鱼对一些常用药物极为敏感,如敌百虫、福美砷、氯化酮和硝酸亚汞等,在鳜鱼养殖中都应禁止或谨慎使用。
|
|||
|
(四)小型湖泊、水库套养
|
|||
|
1.套养鳜鱼
|
|||
|
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并将这些水体中自然繁殖、生长的低质野杂鱼转换成鳜鱼,实现养殖增效。利用水体中的野杂鱼来养殖鳜鱼,一般每亩放养5厘米以上规格的鳜鱼种10~20尾,年底产鳜鱼5~10千克,个体可达0.5千克以上。如果增加鳜鱼种放养量,则要相应增投饵料鱼。
|
|||
|
2.套养水面
|
|||
|
应是常规鱼单产不高(300千克以下)、投饵施肥总量偏低的水面。高产水面水质过肥,不适于套养鳜鱼;套养水面在年底能排干捕捉鳜鱼,如不能干塘,形成大个体鳜鱼群体,会危害所投放的家鱼鱼种;套养鳜鱼种,其规格宜大(5厘米以上),套养水面尽量减少其他肉食性鱼类;防治家鱼病害时,不宜使用敌百虫等鳜鱼极敏感药物。
|
|||
|
3.注意事项
|
|||
|
(1)鳜鱼终身以活饵料为食,常年摄食,冬季其胃中食物充塞度在2级以上。饱食时食量可达自重的10%~15%。饵料系数4.5~6。
|
|||
|
(2)鳜鱼对水体中溶解氧要求比家鱼高得多,养殖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
|
|||
|
(3)鳜鱼营底栖,趋弱光,觅食高峰在傍晚与凌晨。正常情况下,当年夏花能长成500克左右的商品鳜,在缺食时互残,呈双双被咬死现象。
|
|||
|
(4)在种苗引进和养殖中,要特别重视和加强病害的防治。
|
|||
|
四、大水面网箱养殖鳜鱼
|
|||
|
(一)网箱养鳜高产原理与水体选择
|
|||
|
1.高产原理
|
|||
|
网箱内溶氧保持在饱和或较好状态,风浪、水流及箱体内鱼的活动等作用,使箱体内水体不断交换,没有排泄物积累;箱内鳜鱼与饵料鱼之间的距离小,食物获得容易;箱内空间小,鳜鱼活动范围小,易捕食,体能消耗减少,鳜鱼生长快。
|
|||
|
2.选择水域
|
|||
|
鳜鱼喜生活于水质清新、溶氧量高和无污染的大中型天然水体中。因此,设置网箱的水域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一是水深3米以上,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并要求常年有微流水,水体透明度高;二是水质不会被工业废水污染,远离航道;三是能避开大风袭击等。
|
|||
|
(二)网箱设置与分级养殖
|
|||
|
1.网箱设置
|
|||
|
为便于管理,养殖鳜鱼的网箱应设置在管理方便处。水域应选择在水质清新、水质良好,最好有微流水的地方。一定要避开污染水区,水体过浅、风浪大、流速过大或有洪水威胁的水区都不宜设置网箱。
|
|||
|
2.网箱面积与分级
|
|||
|
单个网箱面积为2~16米2,以20米2以内的面积为宜。网目大小决定网箱分级层次。网箱面积与分级须服从于饵料鱼不逃出,有利网箱内外水体交换,排除箱内废物。以此为前提,网箱宜大不宜小。生产实践中,将鳜鱼夏花鱼种养成商品鳜上市,常用三级网箱进行养殖。网箱级别与放养数量见表6-3。
|
|||
|
表6-3 三级网箱养殖鳜鱼
|
|||
|
如果有条件好的池塘,养成大规格鳜鱼种投放网箱,则可免用小网目网箱。
|
|||
|
(三)鱼种放养
|
|||
|
1.鱼种消毒
|
|||
|
放养时,应保持鱼体体表完整,无明显损伤,最好先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后,再放入箱中,不让鱼体带病入水。
|
|||
|
2.规格一致
|
|||
|
鱼种规格最好大小一致,一般规格为8~10厘米/尾。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年底都可达到商品鱼规格。同一规格的鱼种放在同一个网箱,不同规格的鱼种要分网养殖。
|
|||
|
3.放养时间
|
|||
|
网箱养殖鳜鱼宜在春节前后进箱,这时水温较低,宜于鳜鱼种的运输。
|
|||
|
4.放养密度
|
|||
|
放养密度与养殖方式、水体条件、饵料鱼的供应情况有密切关系。适宜的放养密度既能充分地利用水体,又能经一个养殖季节的饲养达到商品规格。二级饲养时,一般为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50~100克的鳜鱼种10~15尾。
|
|||
|
(四)网箱投饵
|
|||
|
1.饵料鱼配套
|
|||
|
采用网箱单养鳜鱼的养殖方式,即将鳜鱼种放入网箱后,根据鳜鱼种的数量、规格及生长情况,定期投喂适口、适量的饵料鱼。这种养殖方式一般应配套一定数量的网箱培养饵料鱼,或用池塘培育草鱼、鳙鱼,还可从大水面捕捞活体饵料鱼,多途径解决饵料鱼来源。养成1尾500克鳜鱼,约需消耗饲料鱼4000~5000尾,重2~2.25千克。养殖1亩鳜鱼,需要配套3~4亩面积养殖饵料鱼。饵料鱼放养密度比常规苗种培育增加1~2倍,采用高密度培育、逐步拉网和分期投喂的方法,保证饵料鱼从数量上满足要求,规格上同步增长。
|
|||
|
2.投饵量与间隔时间
|
|||
|
依水温和鳜鱼摄食情况而定,每次投饵量应是鳜鱼体重的50%~80%。水温10℃以下时,1个月投一次;10~15℃,20天投一次;16~25℃,10天投一次;25℃以上,吃食最旺,生长最快,3~5天投喂一次。
|
|||
|
(五)网箱管理与上市
|
|||
|
1.巡箱检查网箱
|
|||
|
网箱养殖鳜鱼要有专人看管,每天巡箱检查,掌握鱼的生长与摄食活动,以及网衣的完好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
|
2.网衣洗刷
|
|||
|
定期(10天左右)或不定期地洗刷网衣上的附着物,保证水体正常交换。
|
|||
|
3.鱼病防治
|
|||
|
大水面网箱养殖鳜鱼,病害不多。一般在鱼种入箱前可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分钟。在鱼病流行季节,可用5∶2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或漂白粉挂篓等方法,预防鱼病的发生。
|
|||
|
4.起捕上市
|
|||
|
网箱养殖鳜鱼,6~7个月养殖时间即可达到上市规格,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起捕上市销售。投放当年大规格鳜鱼种,年终可长至0.4~0.5千克,成活率可达80%,每平方米可产商品鳜鱼1千克。投放50~100克1龄鳜鱼种,年终每尾可达0.5~0.7千克,成活率为90%左右,每平方米可产商品鳜鱼1.5千克。
|
|||
|
五、网箱养殖鳜鱼实例
|
|||
|
(一)水体条件与放养
|
|||
|
1.网箱地点
|
|||
|
地点为福建省安砂水库上段沙芜库区矶头河段,此河段水位相对稳定,水深5米以上,水质清新,透明度50~100厘米,河底边缘多水草,pH6.0~7.5。
|
|||
|
2.网箱制作
|
|||
|
网片采用聚乙烯网片缝制而成,双层箱,规格5米×5米×2.8米。内层网目随着养殖规格不同而不同,一般为0.1~5厘米;外层用4厘米18股网片制成,主要是防止鳡鱼攻击。网箱结构顶层加盖浮动式,网箱入水深度2.3米,水上高度0.5米。新网箱在放养前20~30天下水布设完毕,让箱体附生一些丝状藻类。
|
|||
|
3.鱼种放养
|
|||
|
鱼种是从大河定置网箱捕捞来的无伤本地大眼鳜,并按规格分级放养,放养时间5~6月。每平方米投放10尾,规格50~100克/尾,入箱前用1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洗10分钟。
|
|||
|
(二)饵料投喂与日常管理
|
|||
|
1.饵料来源
|
|||
|
饵料鱼来源于江河中淡水青虾和捕捞的野杂鱼。
|
|||
|
2.投喂方式
|
|||
|
当水温10~20℃,每天按存箱鳜鱼体重8%~10%投喂活饵料鱼;当水温21~28℃,每天按存箱鳜鱼体重10%~14%投喂。饵料鱼规格一般为鳜鱼体长40%左右。当鳜鱼长至250克/尾,开始驯化吃些新鲜死鱼虾,随着驯化成功,逐步加大死饵量。
|
|||
|
3.日常管理
|
|||
|
(1)经常巡箱 检查网箱是否破损,逃鱼。
|
|||
|
(2)定期洗箱换箱 一般每隔7天清洗网箱1次,清除附在网箱上的青苔、水草和其他杂物,30天更换网箱1次。
|
|||
|
(3)适时投喂 一般在每天9:00投喂。
|
|||
|
(4)鱼病防治 网箱养鳜病害不多,但重在预防。一般鱼种入箱前用1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10~20分钟,平时网箱内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挂袋,或漂白粉挂篓。饵料鱼入箱前,用40克/升食盐水浸泡10分钟。
|
|||
|
(5)做好防洪防风和防逃防盗工作。
|
|||
|
(三)经济效益与技术关键
|
|||
|
1.经济效益
|
|||
|
共养殖两箱。甲箱投种250尾,12.5千克;乙箱投放250尾,25千克。养殖时间从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共14个月,平均增重倍数为8倍,规格在400~1000克/尾,投入产出比为1∶2.2。
|
|||
|
2.技术关键
|
|||
|
一是放入网箱养殖的鳜鱼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别不能太大,否则会互相残杀。本地大眼鳜较外地翘嘴鳜难养,生长速度也不如翘嘴鳜。但外地购进鳜鱼苗,应注意温差变化不宜过大,运输时间不宜太长。二是饵料鱼的品质,也是网箱养殖鳜鱼成功的关键,全长为鳜鱼体长50%以下的饵料鱼为好。鳜鱼达250克/尾,可驯化吃死饵料鱼,开始少吃,慢慢驯化;当鳜鱼长至400克/尾以上,沙芜库区丰富的青鱼,不切可直接投喂。饵料鱼投喂要均匀,不能让鳜鱼时饱时饥。三是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养殖水域因退水浑浊要及时转移。
|
|||
|
六、病害防治与鳜鱼捕捞
|
|||
|
(一)病害防治
|
|||
|
1.细菌性烂鳃病
|
|||
|
【病原】
|
|||
|
柱状屈桡杆菌。
|
|||
|
【症状】
|
|||
|
病鱼鳃丝腐烂发白,鳃上常附着污泥和黏液。病鱼独游,体色发黑,体形消瘦。每年4~8月为发病流行期,危害各个生长阶段的鳜鱼,尤其是鱼种。
|
|||
|
【防治方法】
|
|||
|
漂白粉1毫克/升全池泼洒,间隔24小时再泼洒一次。对于其他商品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
|
|||
|
2.水霉病
|
|||
|
【病原】
|
|||
|
水霉菌。
|
|||
|
【症状】
|
|||
|
鱼卵、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病,主要是由于操作不慎,鱼体受伤严重,又未及时进行消毒,以致霉菌进入伤口所致。肉眼观察可见,病鱼体表和背鳍硬刺顶端有白色絮状物的菌丝体。
|
|||
|
【防治方法】
|
|||
|
对鱼苗、鱼种用3%左右食盐浸洗5~10分钟。
|
|||
|
3.纤毛虫病
|
|||
|
【病原】
|
|||
|
斜管虫、车轮虫。
|
|||
|
【症状】
|
|||
|
病鱼体色变黑,游泳异常,急躁不安,并失去平衡而在水中打转翻滚。显微镜检查发现大量虫体。
|
|||
|
【防治方法】
|
|||
|
(1)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
|||
|
4.黏孢子虫病
|
|||
|
【病原】
|
|||
|
微山尾孢虫。
|
|||
|
【症状】
|
|||
|
打开鳃盖,有大量微山尾孢虫的大胞囊在鳃丝和鳃弓上,鳃上黏液较多,大量寄生引起鳜鱼死亡。
|
|||
|
【防治方法】
|
|||
|
用0.075毫克/升的B型灭虫精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用3次。
|
|||
|
5.指环虫病
|
|||
|
【病原】
|
|||
|
指环虫。
|
|||
|
【症状】
|
|||
|
鳃丝暗灰色,而且黏液增多,游动缓慢,镜检有指环虫寄生。
|
|||
|
【防治方法】
|
|||
|
(1)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种10~30分钟,可杀死指环虫。
|
|||
|
(2)用0.075毫克/升的B型灭虫精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2~3次。
|
|||
|
6.锚头鳋病和鲺病
|
|||
|
【病原】
|
|||
|
锚头鳋、鲺。
|
|||
|
【症状】
|
|||
|
肉眼观察,可见体表寄生锚头鳋或鱼鲺。
|
|||
|
【防治方法】
|
|||
|
(1)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能有效杀灭锚头鳋幼虫和鲺的卵块、幼虫和成虫,达到预防目的。
|
|||
|
(2)用0.075毫克/升的B型灭虫精全池泼洒,隔天再泼一次。
|
|||
|
7.暴发性传染病
|
|||
|
【病原】
|
|||
|
初步查明是病毒。
|
|||
|
【症状】
|
|||
|
病鱼严重贫血,鳃及肝脏的颜色苍白,并伴有腹水,肝脏有淤血点,肠内充满淡黄色黏稠物。流行时间7~10月,死亡达70%~80%。
|
|||
|
【防治方法】
|
|||
|
目前,尚无特效的防治措施。只能坚持不从疫区购买苗种,在发病季节及时预防细菌、寄生虫感染,保持水质优良等。
|
|||
|
(二)养殖鳜鱼的捕捞方法
|
|||
|
1.网捕鳜鱼
|
|||
|
(1)拉网捕捞 鳜鱼养殖期间或收获季节,成批起捕池塘养殖的鳜鱼,可用拉网捕捞。拉网长为池面宽的1.5倍左右,网高为水深的1.2~1.5倍,网目大小4~6厘米,网线材料为锦纶(PA)、乙纶(PE)和维尼纶(PVA)。作业前,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如食场木桩等,在网的下纲处加挂沉子,使下纲贴底,不使鳜鱼从网下钻逃。从池的一端下网后快速拉向另一端,捕获鳜鱼动作要迅速。一般一个池塘拉捕2~4网,可捕获池塘中50%~80%的鳜鱼。在鳜鱼苗种生产季节,也可用夏花网或池塘小拉网捕捞鳜鱼苗种,网目大小为0.5~1厘米。
|
|||
|
(2)敷网捕捞 根据鳜鱼喜在微流水中栖息这一特点,可用敷网冲水捕鳜鱼。常用的敷网有罾和抬网,网方形,网线材料采用乙纶(PE)或锦纶(PA),网四角用弯曲的两根竹竿十字撑开,交叉处用绳子和竹竿固定。作业时将网放在池塘、湖泊、河流的入水口处的底部,面积视入水口大小而定,网目4~6厘米;捕捞鳜鱼苗种的敷网,网目则为1~2厘米。由于有水流的刺激,鳜鱼溯水而进入到入水口的网上面,每隔10~30分钟提网一次,收获鳜鱼。此法以晚上捕捞效果较好,一般反复捕捞几个夜晚,池塘养殖鳜鱼的起捕率可达60%以上。
|
|||
|
(3)张网捕捞 根据鳜鱼喜水流的特点,采用流水冲击,在池塘、湖泊、河流的进、出水口处设置笼式张网捕鳜鱼。笼式张网为方形,材料多用PE、PA,网目大小3~6厘米,网口有漏斗状装置,作业时,网口顺水流方向放置,鳜鱼溯水时会钻进网里。在有闸门的养殖池塘,批量起捕鳜鱼,可用套张网。套张网方锥形,网口大小视闸门大小而定,长为网口宽度的3~5倍,网目从网口到网囊逐渐减少,网囊网目3厘米左右,捕鳜鱼苗网囊网目1厘米左右;网身材料为PE,网囊则为PA或PE。套张网安装在闸门处,放水时捕捞随水而下的鳜鱼。
|
|||
|
2.箔筌渔具捕捞鳜鱼
|
|||
|
(1)花篮捕捞 鳜鱼生殖季节,喜欢成对钻入草多水清的地方繁殖。可以利用这个习性,把花篮放在湖泊或河道湾汊有水草的浅水区,或鳜鱼经常洄游的水道上,使鳜鱼误入花篮中而被捕获。花篮圆柱形等,由篮身和倒须两部分构成。篮长80~100厘米左右,篮的中部直径约70厘米,篮身由竹条编制,由两个相对称的半个篮身合并而成。倒须漏斗形,竹篾编制。花篮可常年生产,但以3~5月为旺季。作业时,选好渔场,将花篮放入水中,水深0.5~1米,若在浅水处设篮,篮背上需加盖水草,有时还系挂小砖块或石头,以防花篮上浮或被水流冲走。花篮作业,一般放篮后,早晚起篮取鱼各一次,花篮捕鳜以晚上效果较好。
|
|||
|
(2)网箔捕捞 网箔由PE网线编成一定形状的网,在鱼类的洄游通道上,因地制宜地敷设成一定形状的陷阱,因势利导诱鳜鱼入内,使之有进无出而被捕获。在鳜鱼养殖的大池塘、湖泊和河流等水域,可用网箔捕鳜鱼。春夏秋季节,在有流水的河道、湖泊、港湾支流入水口等开阔水域布网箔,鳜鱼溯水或摄食时,误入网箔而被捕。
|
|||
|
(3)迷魂阵捕捞 迷魂阵由竹条、芦苇和作物秆子等编成一定形状的箔帘,依据地形和水情变化,在鱼类的洄游通道上阻拦鳜鱼,并因地制宜地敷设成一定形状的陷阱,诱导鳜鱼入内,使之进入到取鱼部或鱼窝而被捕获。春夏及初秋季节,在混养鳜鱼的湖泊、有流水的河流、港湾支流入水口等开阔水域,设迷魂阵,鳜鱼溯水或摄食时,误入迷魂阵而被捕。
|
|||
|
3.钓捕鳜鱼
|
|||
|
(1)竿钓捕 竿钓捕即垂钓,在春夏秋季,鳜鱼活动季节,可用竿钓钓捕。先用一根长2~5米的线,线的一端系在钓竿上,另一端系上钩,钓钩钩住活小鱼(如鲫鱼、泥鳅等)的背鳍下方或小青蛙背部,把它放在池中鳜鱼经常出没的涵洞旁、石缝间等地方,并慢慢左右移动,当鳜鱼见到水底下游动的钓饵鱼时,即来捕食而上钩被捕获。钓捕捕捉鳜鱼的数量很有限,较适宜游钓业。
|
|||
|
(2)延绳钓捕 鳜鱼延绳钓是饵钩延绳钓,由主线、支线和钩三部组成,主线材料为PA、PVA或PE,长300~500米;支线材料为PA,长1~2米,支线间相距1米左右。支线一端与主线相结,另一端结紧钩。作业时,钩装上蚯蚓,设置水底,食蚯蚓上钩后,被鳜鱼发现,吞食而被钩住捕获;也有钓钩上直接装活泥鳅等小鱼,诱鳜鱼上钩。鳜鱼延绳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简单,但捕捞效率不很高。作业时需注意,起钓的时间不能太久,以2~3小时为宜,否则大部分鳜鱼难以存活。
|
|||
|
4.鳜鱼筒捕捞
|
|||
|
鳜鱼筒是两端开有缺口的粗竹筒,敷设于鳜鱼往来通道的水底,利用鳜鱼有潜伏水底及钻洞穴的习性,诱其入筒中栖息,起筒时鳜鱼受惊,各鳍竖立,正好卡在竹筒内,进出不得而被捕获。鳜鱼筒用大毛竹制成,取竹的根部或中段,将表皮竹青削掉,打通中间2~3道竹节,并使节内平滑,便于鳜鱼进出,直径12~15厘米,长1.2米,两端开有长2厘米、宽12厘米的缺口,作为鳜鱼进筒的入口。有些地方的鳜鱼筒比较简单,做成长40~45厘米,入口处有倒钩状竹筒。筒身中央在两端缺口联线的下方对穿2个孔径为1~2厘米的漏水孔,或在筒的中央下方钻1个孔,以便水从筒中流出,筒的中部用乙纶绳扎缚砖一块。秋季以后,气温降低,鳜鱼行动迟钝,更喜穴居,特别是以9月下旬至11月,为鳜鱼筒捕捞的大好时机。鳜鱼筒适宜于河流和湖泊捕鳜,选择有缓流或回流的河道、湖泊较深水区,放筒时,将筒身顺河道与岸平行,将筒平置于湖底,并使缺口向上;放筒水深2~4米,沉入鳜鱼经常栖息的水底中,地点以石桥、石滩附近为好,通常2人1只船,每船放筒300只,放筒时作好标志,傍晚放筒,翌日黎明收筒。有些地方用筒叉收鳜鱼筒。鳜鱼筒成本低,专捕鳜鱼,而且所捕获的鳜鱼全是活鳜,经济价值高。
|
|||
|
5.干塘捕鳜鱼
|
|||
|
如需彻底捕尽养殖池塘中的鳜鱼,必须将池水排干,采用抄网捕捉,方法是先将池水放浅,采用抄网捕捉,待水放干后,再用抄网捕捉,直至捕尽为止。下塘捕捉的鳜鱼,应尽快放入清水中暂养,否则,鳜鱼鳃中沾满污泥,会很快缺氧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
|||
|
鳜鱼的捕捞方法很多,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捕捞方法捕捞养殖鳜鱼,以达到良好的捕捞效果。由于死鳜的商品价值会降低,在操作时应十分细心,防止鳜鱼受伤或因缺氧而发生死亡,做到活鳜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
|||
|
第七章 鲟鱼养殖技术
|
|||
|
一、鲟鱼养殖现状和主要养殖特性
|
|||
|
(一)国内外鲟鱼养殖现状
|
|||
|
对于鲟鱼的资源及其繁殖的研究,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69年,前苏联学者已开始研究小体鲟的生物学习性及繁殖。到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已建鲟鱼繁殖场超过20余个,年产幼鲟达1亿尾以上。之后,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家,也相继强化欧洲鲟、杂交鲟等遗传工程研究及实行现代化养殖生产。近10年来,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污染水对鲟鱼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90年世界鲟鱼总产量约2万吨,到1993年后下降到只有1万吨。在国内,我国的鲟鱼研究也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长江沿岸的建闸筑坝,阻碍了中华鲟的洄游和产卵,使这一种类濒临灭绝。为对其进行保护,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已开始对其生态及生物学方面展开研究,70年代又开始人工繁殖及放流增殖。目前,我国已建立多处大规模的繁殖基地,有几十家企业专营鲟鱼苗种和商品鱼。
|
|||
|
(二)几种主要养殖鲟鱼的生物学特性
|
|||
|
1.俄罗斯鲟(图7-1)
|
|||
|
图7-1 俄罗斯鲟
|
|||
|
(1)外形特征 个体延长,呈纺锤形,体高为全长的12%~14%,头长为全长的17%~19%,吻长为全长的4%~6.5%。吻短而钝,略呈圆形。触须4根,位于吻端与口之间,更靠近吻端。须上无伞形纤毛,口小、横裂、较突出,下唇中央断开。背鳍不分支,鳍条27~51根;臀鳍不分支,鳍条18~33根。体色背部灰黑色、浅绿色和墨绿色,体侧灰褐色,腹部灰色或柠檬黄色。幼鱼背部呈蓝色,腹部白色。
|
|||
|
(2)生态习性 俄罗斯鲟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和黑海,以及流入该海域的河流。除洄游种群外,部分是终生在淡水生活的定栖性种群。
|
|||
|
(3)食性 以底栖软体动物,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为食。幼鱼以糠虾、摇蚊幼虫为食,雌鱼生长快于雄鱼。
|
|||
|
(4)繁殖 雄鱼性成熟11~13龄,雌鱼性成熟多在12~16龄,重14~18千克。绝对怀卵量平均值26.6万~29.4万粒,相对怀卵量为1.08万~1.2万粒,卵径3毫米,卵重20.6毫克。繁殖水温9~12℃。
|
|||
|
2.史氏鲟(图7-2)
|
|||
|
图7-2 史氏鲟
|
|||
|
(1)外形特征 体延长呈圆锥形,头呈三角形,略为扁平,下口位,口裂小,呈蒜瓣状,口前有四条角须,呈一字形排列并与口平行,口能伸出呈管状,伸出的口管长度因个体大小而异。幼体在吻腹面有7粒粒状突起(俗称七粒浮子),体长无鳞,背鳍位于体后部,接近尾鳍。尾鳍为歪尾型,上叶大于下叶,背部体色绿灰或褐色,腹部银白色,偶鳍与臀鳍呈浅灰色,躯干部横切呈五角形,腹部较平。
|
|||
|
(2)生态习性 史氏鲟栖息于河道中。最适生长温度为21℃左右,最适孵化温度为18~20℃,适温性较强。其耗氧和窒息点高于常规鱼类,溶氧不能低于6毫克/升,有避光性。
|
|||
|
(3)食性与生长 为动物食性鱼类,以水生昆虫幼虫、底栖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幼鱼以底栖生物及水生昆虫幼虫为主。主要靠触觉、嗅觉捕食。史氏鲟生长速度较快,尤其是鱼体长超过15厘米时,生长速度加快。人工养殖条件下,水温15~25℃,一周年可达0.39~0.6千克,4周年可达7.38~10.25千克。
|
|||
|
(4)繁殖 雄鱼为7~8龄,雌鱼性成熟为9~10龄。平均怀卵量在28.6万粒,相对怀卵量为1.19万粒。卵具黏性,产卵高峰持续时间短而集中。
|
|||
|
3.匙吻鲟(图7-3)
|
|||
|
图7-3 匙吻鲟
|
|||
|
(1)外形特征 外形很有特点,有一个形如匙柄的长吻,约占体长的1/3。躯干流线形,尾部侧扁,鳃盖布满梅花状花纹,尾鳍叉形,不对称。体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刚孵出的仔鱼无吻,一个月后吻发育完全。
|
|||
|
(2)生态习性 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适温广范,2~37℃水体中都能生存,能在北方安全越冬。对水中溶氧要求5毫克/升以上,pH适宜范围6.5~8。
|
|||
|
(3)食性与生长 匙吻鲟是一种滤食性鱼类,主要食浮游动物的枝角类。生长较快,放养全长25厘米的匙吻鲟,当年达50厘米,体重0.5千克。翌年可达80~85厘米,体重2.5~3千克。
|
|||
|
(4)繁殖 雌鱼性成熟8~10龄,雄鱼7~9龄,是鲟科鱼类中性成熟最早的鱼类。相对怀卵量为3500粒,卵巢占体重的15%~25%,卵径2~2.5毫米,具黏性。春季产卵,水温16℃,孵化约6~7天;水温18~19℃,约5~6天。
|
|||
|
4.西伯利亚鲟(图7-4)
|
|||
|
图7-4 西伯利亚鲟
|
|||
|
(1)外形特征 体呈长纺锤形,向尾部延伸变细,个体小。性成熟个体一般全长90~130厘米,最长达2米。体重一般为20~25千克,最重200千克。体全长为头长的3.7~6.1倍,为体高的6.0~11.1倍。口前有4根圆柱形的吻须,具有喷水孔,口裂小,裂长不超过头侧,下唇中央中断,鳃盖膜不相连。体披5行骨板,在骨板与骨板行间分布着许多小骨板和微小的颗粒。幼鲟时,骨板较尖利;成鲟时,则因骨板磨损而成钝状。背骨板10~20枚;侧骨板32~62枚,一般多为42~47枚;腹骨板7~16枚。背鳍条不分支,鳍条数为30~50条;臀鳍不分支,鳍条数为17~33条。
|
|||
|
(2)生态习性 西伯利亚鲟是溯河性鱼类,主要栖息在西伯利亚各河流中。西伯利亚鲟食性广,既吃昆虫的幼虫、软体动物和蠕虫,又吃甲壳类和小鱼等。西伯利亚鲟是一种广温性鱼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5~25℃,可耐严寒和酷暑,冬季封冻期还能摄食生长,夏季能耐受30℃的水温。2007年2月11日,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由东海水产研究所与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西伯利亚鲟反季节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会。通过数年研究,该项目建立了西伯利亚鲟雌雄鉴别和性腺发育成熟度鉴定的方法及技术流程,6龄鱼鉴别准确率达95%以上;确定了产前低温刺激的温度范围和时间,以及催产最适温度;反季节繁殖中平均催产率为79.42%,受精率为75.70%,孵化率为70.63%;建立了手术取卵和产后康复方法,产后亲鱼成活率达90.25%。通过项目研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苗种生产的时间。2006年共孵化西伯利亚鲟鱼苗328.86万尾,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鲟鱼规模化反季节苗种繁育,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
|||
|
二、史氏鲟的养殖技术
|
|||
|
(一)史氏鲟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
|||
|
1.自然繁殖
|
|||
|
史氏鲟的自然繁殖情况尚不十分清楚,繁殖季节通常为5~6月。每年在这一段时间,成熟的史氏鲟游至产卵场,个体通常在6~2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00多千克。产卵场的条件是水流较为平稳,水深在20~30米之间,底部为岩石、沙质的地段。我国的黑龙江萝北江段就是史氏鲟产卵场之一。当水温升至16℃时,史氏鲟开始配对产卵,在底质沙砾处将卵产在沙砾上。在水温17~23℃时,受精卵经过3~4天的孵化开始出膜。出膜后的仔鱼长度11~13毫米,靠自身卵黄维持营养,6~7天后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尔后摄食水生昆虫。
|
|||
|
2.人工繁殖
|
|||
|
亲鱼选择及成熟度鉴定:目前的亲鱼均来自黑龙江捕捞的野生亲鱼,繁殖季节从5月下旬至7月初。选择身体无伤或轻伤,雌鱼体重15千克以上,雄鱼体重20千克以上的个体做亲鱼。雌、雄鱼在生殖期的体征有所不同,成熟欲产的雌鱼体瘦、吻尖、脊板尖,体表黏液多,腹皮薄,腹部大且柔软富有弹性。除需具备上述特征外,还需检查卵细胞发育度,用特制挖卵器挖卵检查色泽、形状和极化程度等。成熟的卵细胞卵径在3.1毫米以上,状似椭球形,卵体绿色或黑绿色,有光泽和弹性,两极分化明显,动物极极端出现白色无光泽的极斑。雄鱼较易选择,繁殖期的渔获物中,体重20千克以上的个体大多可做亲鱼用。具体检查方法是,将鱼体背尾部弯曲成弓状,用手轻压生殖孔,有少许精液流出者即可。
|
|||
|
3.人工催产
|
|||
|
当水温16~24℃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用LRH-A作为催情药物。注射剂量范围为每千克鱼体重50~100微克。卵巢处于V期的雌鱼采用1针注射;卵巢发育至Ⅳ期中的雌鱼采用2针注射,第1针注射全剂量的10%,针距为6小时,雄鱼用量减半,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经注射催产的亲鱼,分别暂养,流水刺激。注意观察亲鱼活动,定期检查鱼体变化。雌鱼开始排卵时,游动活跃,频繁撞击水面,轻压下腹至生殖孔有卵粒涌出时即可取卵。取卵时间掌握在排卵开始的90分钟左右,不宜超过150分钟,否则影响受精率。催产效应时间与水温高低两者成负相关关系。当平均水温16.5℃时,效应时间为17~19小时;平均水温19℃时,效应时间为10~12小时。
|
|||
|
4.人工授精
|
|||
|
用挤压法采集精液,一尾体重20千克的雄鱼一次可排出300毫升精液,甚至更多。雄鱼可反复多次使用,优质精液呈纯牛奶状。用手推法或活体取卵手术采卵粒。手术是在成熟亲鱼腹部切开一个7.5厘米小口,将大部分成熟鱼卵取出后,缝合切口,伤口消毒后亲鱼入池塘,伤口经过20~30天后愈合,亲鱼可存活。一尾15千克体重的雌鱼可产10万~20万粒卵。用半干法人工授精,精液用量为每千克鱼卵用10毫升精原液,精液在使用时先行用无菌水稀释,稀释的比例为精液∶水=1∶200。授精时将鱼卵放入精液中均匀搅动3~4分钟,静置片刻,弃去污水,漂洗干净。史氏鲟卵黏性,受精卵需在20%~25%滑石粉悬浊液中搅拌20~30分钟脱黏后,再将鱼卵移入孵化器中孵化。
|
|||
|
5.孵化
|
|||
|
史氏鲟卵粒较大,1千克重的鱼卵约4万粒左右,受精卵孵化既需要有新水不断交换,也要求对卵粒定时翻动。一个规格为380厘米×65厘米×30厘米的孵化器,一次可容史氏鲟卵40万粒。孵化时,每台孵化器进水量50~60升/分钟,自动拨动装置每分钟拨动一次,用此种孵化器孵化率可达85%。史氏鲟卵也可用双层网箱孵化1千克鱼卵,方法是:将网箱浮置固定于水质清澈、水流速为0.8~1.5米/秒的江湾处,每20分钟人为翻动鱼卵一次,此种方法孵化率为85%以上。史氏鲟卵孵化水温为16~24℃,适温为19~22℃。平均水温17℃时,约105小时出膜;平均水温21.5℃时,约81小时出膜。
|
|||
|
6.仔鱼培育
|
|||
|
出膜后的仔鱼体长11~13毫米,状如蝌蚪,做垂直运动。将仔鱼移入玻璃水池内,或底部贴瓷砖的水泥池内培育。培育池内由喷头连续供水,并配置供氧气头增氧,池中保持较高的溶氧水平,一般不低于6毫克/升。
|
|||
|
仔鱼出膜后6~7天开始摄食,首先用鲜活水蚤喂养1~2周,接着用切碎的水蚯蚓投喂。投喂量视鱼苗摄食情况而定,尽量做到少量多餐。由于鲟鱼有夜间摄食习惯,因此在夜间投饵量可适当加大。另外,应及时清理池底残渣污物。仔鱼经一段时间活饵投喂后,鱼苗长至1~3克时,转入人工配合饲料的驯化饲养。此时的鱼苗食欲旺盛,对水环境的变化有一定抗御能力,驯化规格整齐,成活率稳定。驯化鱼池的水环境要求溶氧量高,放养密度为400~500尾/米2。驯化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用颗粒饲料投喂,此法驯化时间短(1~2周),成活率35%~40%。(2)活饵和颗粒饲料交替投喂,此法驯化成活率可达40%~50%以上;但所需的时间太长,要8周以上。(3)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活饵制成软颗粒投喂,3周可完成驯化,成活在50%以上。(4)用活饵研浆浸泡干颗粒饲料,晾至半干后投喂,时间约需2周,成活率可超75%。显然,后两种方法效果较好,驯化时间短,成活率高,史氏鲟幼鱼经驯化至完全接受配合饲料后,继续饲养的成活率高,较少患病死亡。在养殖水温和饲养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生长速度很快。
|
|||
|
(二)水泥池养殖
|
|||
|
1.养殖池条件
|
|||
|
水泥池面积10~150米2,静水池或流水池均可。饲养期间注水深度为80~150厘米,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方便。水质要求同苗种培育,静水池要配备增氧设施。养殖池使用前,要用2%~4%的食盐水或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
|||
|
2.鱼种放养
|
|||
|
目前,我国用于成鱼养殖的史氏鲟鱼种规格多在30厘米左右,体重约100克。放养密度为:流水池30~50尾/米2,静水池5~10尾/米2。鱼种放养前,要用2%~4%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分钟。放养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无伤。
|
|||
|
3.饲养与投喂
|
|||
|
史氏鲟的成鱼养殖宜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其主要原料以鱼粉、蚕蛹、肉骨粉和酶化血粉等动物性饲料为主,粗蛋白含量为37%~43%,粗脂肪为8%~10%。饲养期间采用“四定”投饵,饲料要新鲜、营养均衡、粒径适口(3~4.5毫米),日投饵率为2.5%~4.5%。每天投喂4次,每次投喂应在40~60分钟内完成。
|
|||
|
4.饲养管理
|
|||
|
(1)水质管理 每天排污一次,及时排掉残饵及粪便;静水池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掉池水50%~100%。并及时开动增氧设施,确保池水溶氧在6毫克/升以上。
|
|||
|
(2)水温调控 史氏鲟养殖,水温调控极为重要。饲养期间,尽量使水温控制在18~22℃之间,超过25℃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根据水温变化情况、鱼体重量及鱼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日投饵率。
|
|||
|
(3)注意避光 史氏鲟有明显的畏光性,因此整个饲养期间,要有遮光设施,避免阳光直射。
|
|||
|
(4)及时分养 每隔20天,分筛一次。大小分养,确保池鱼规格整齐,密度适合,达到商品鱼规格的要及时上市。
|
|||
|
(5)鱼病防治 每10~15天用药物全池泼洒消毒,预防鱼病的暴发。饲养期间,每天注意观察鱼的吃食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
|||
|
(三)网箱养殖
|
|||
|
1.设置网箱的水域选择
|
|||
|
无论是在湖泊、水库还是溪流,设箱处应相对开阔、避风、向阳、有一定风浪或有缓流水通过,水深在3米以上,透明度1米左右,溶解氧高于6毫克/升,pH为7~8,全年18℃以上的水温有4~5个月。
|
|||
|
2.网箱、网目规格
|
|||
|
主要根据放养鱼种的规格来决定。一般放养全长30~35厘米、体重100~150克的史氏鲟鱼种,可选用网目为2a=3厘米的聚乙烯网箱为内箱,网目为2a=4厘米的网箱为外箱,双层使用,规格一般为4米×4米×2.5米或5米×5米×3米,外箱的网目应大于内箱网目,其网高一般在3米以上。
|
|||
|
3.鱼种放养
|
|||
|
网箱养殖史氏鲟,适宜入箱时的水温应在15℃左右。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100~150克的鱼种20~30尾,鱼种进箱前要用2%~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消毒处理。
|
|||
|
4.饲料投喂
|
|||
|
所用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和流水池成鱼养殖的饲料相同,饲料为沉性,所用黏合剂黏性要强,以减少饲料在水中的散失,粒径为3~4.5毫米。每箱设置沉性饲料台一个,面积为2~4米2。投喂时,根据鱼的生长、吃食及水温情况,随时调整日投饵率及饲料粒径。在水温16~25℃内,一般每天投喂4次,日投饵率为2.5%~4.5%,每次投喂以30分钟吃完为宜。
|
|||
|
5.日常管理
|
|||
|
(1)饲养期间,要经常检查箱体有无破损,防止网破鱼逃。
|
|||
|
(2)定期洗刷网衣,清除污物,每15天刷洗网箱一次,保证箱体清洁和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无阻。
|
|||
|
(3)每天7:00、13:00、19:00时都要测量水温一次,测量深度一般为2.0米,并认真检查鱼的吃食情况,做好日常记录。
|
|||
|
(4)经常清洗饵料台,不允许饵料台有臭味。
|
|||
|
(5)史氏鲟一般需经过2周年的养殖才达到商品规格,因此冬季有个越冬过程。一般越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转入室内流水池越冬,当水库水温降到14℃时,即把网箱中鲟鱼按规格移到室内流水池分池养殖;第二种是直接在网箱中越冬,华中地区冬季静水水温可降至10℃左右,投饲量应根据水温的下降和鱼的摄食情况逐渐减少,避免鱼吃不完浪费;东北地区需在冰下越冬,立冬前后首先检查网箱有无破损,然后用网片缝合网箱上盖,再调整网箱的沉浮力,将网箱沉至距水面1米以下,网箱四底角用绳索固定。
|
|||
|
6.病害预防
|
|||
|
网箱下水前要用生石灰水浸泡杀菌,并提前7~10天下水,让藻类附在网箱上,以免擦伤进箱鱼种的吻和皮肤。鱼种进箱时要用2%~4%的食盐水浸洗消毒,刷箱时操作要轻,尽量减少对鱼体造成机械损伤。平时发现病、伤鱼要及时捞出处理,防止鱼病传染。定期用药泼洒箱体,在鱼病流行的7~9月,定期用土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做成药饵投喂;药浴可用2米×1米×0.8米布箱囤鱼,将药液徐徐泼入布箱中,可维持一段时间的有效药物浓度,杀死病原体,此方法简单易行。
|
|||
|
(四)流水养殖
|
|||
|
1.水源
|
|||
|
要求水质清澈,溶氧不低于6毫克/升,水量充足。地下水、水库水和无污染的河水均可养殖。
|
|||
|
2.养殖池
|
|||
|
构造与中华鲟池相仿,成鱼养殖池面积要求10米2以上,水交换充分,供水上进下排,由水位控制管道控制水位。池底设排污孔,底面向排污孔有一定坡度(3%~5%),便于自动集污,池底排水阀可定期排污。
|
|||
|
3.放养密度
|
|||
|
史氏鲟的放养密度基本与中华鲟相仿,但由于史氏鲟喜集群,白天不愿活动,游动范围小,故放养密度可略高于中华鲟(表7-1)。
|
|||
|
表7-1 史氏鲟的放养密度
|
|||
|
4.投饲管理
|
|||
|
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日投饲4~6次。史氏鲟有夜间摄食的习性,白天摄食不如夜间灯下摄食主动,因此早晚可多喂,白天少喂。养殖期间要定期测定养殖池中的溶氧和鱼的生长情况,并随着鱼的生长稀疏养殖密度。
|
|||
|
(五)湖泊水库养殖
|
|||
|
1.水域条件
|
|||
|
(1)鱼产力(主要取决于天然饵料生物的多寡,及鱼类对这些饵料资源的利用情况)较高,水质浑浊、酸碱度呈酸性的水体等鱼产力较低的水域不宜放养,水深应在5米以上。
|
|||
|
(2)出入水口较少,且水流平缓易于拦鱼设备的设置。
|
|||
|
(3)凶猛鱼类危害较轻,史氏鲟虽是肉食性鱼类,但其鱼种主要摄食底栖生物,很少以其他鱼苗为食,其苗种却有被凶猛鱼类所吞食的危险。所以,湖泊水库放养时要严格控制凶猛鱼类的数量。对鲟鱼危害较大的主要是乌鳢和鳜鱼等。对于凶猛鱼类数量较多的水体,一般不宜放养史氏鲟。
|
|||
|
(4)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器材、鱼种和商品鲟的运输。
|
|||
|
2.经营方式
|
|||
|
(1)单个水体独立经营 放养所需鱼种,养殖到商品规格再捕捞销售,整个过程自主完成,能产生较好的效益。
|
|||
|
(2)水库渔业 对地理位置相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似,并通过经济手段组织起来的若干水库,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进行渔业开发经营。
|
|||
|
3.鱼种放养
|
|||
|
(1)放养规格 一般应选择大规格的鱼种,这样可保证鱼种有较高的成活率和回捕率。一般放养全长25~30厘米或体重80~150克的史氏鲟种。
|
|||
|
(2)放养时间 一般选在春秋两季,这时的水温较低,水层的温差较小,不至于对史氏鲟的鱼种造成过强的水温刺激。以灌溉为主的水库,春秋两季会大量泄水,鱼种放养应避开这一时间,选择在冬季放养。
|
|||
|
(3)放养密度 水库中的放养量要根据水体的鱼产力来定。一般来说,每亩放养25~30厘米的幼鲟5~7尾,放养过多也不利于其生长。
|
|||
|
(4)放养注意事项 鱼种最好饱食后放养,有利于体力的恢复。从外地购进的鱼种,应做好鱼种锻炼和鱼种检疫工作。放养时要进行药物浸洗消毒,在鱼种的运输、捕捞和放养过程中要细致、周密,尽量避免造成对鱼体的损伤。放养时必须要远离涵洞、泄洪道和泵站,以免鱼种被水流裹挟流出库外,放养地点最好选择多个,把鱼种分散地投放到不同的区域,以减少被凶猛鱼类集中吞食的危险。放养时盛鱼的容器与水域的温差不宜过大,应控制在2℃。
|
|||
|
4.养殖管理
|
|||
|
主要工作是防逃、防盗。水域的进、出口都要设有拦鱼设施,定期检查维修;航道外的拦鱼设施要安装船只通行的升降装置,并指派专人看管;泄洪及台风前后,及时检查、加固。要建立必要的治安机构,维护好渔业秩序,禁止违法捕鱼,尤其要严禁炸鱼和毒鱼。
|
|||
|
(六)成鱼运输
|
|||
|
活体麻醉运输,主要是用药物将鱼麻醉,使鱼进入类似休眠的状态,从而降低代谢强度,减少对溶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以及尿的排放,降低运输时的水质恶化,这样就能达到提高运输效率和成活率,并降低成本的目的。
|
|||
|
目前,使用最多的麻醉药品为MS-222。MS-222在水溶液中,可经鳃、皮肤等部位传导至鱼脑感觉中枢,抑制鱼的反射和活动能力,使鱼行动迟缓,呼吸减慢,代谢降低,减少耗氧。具体方法为:先把MS-222溶于水中,其浓度为1∶1000~1∶3000时效果最好。将药液喷洒至史氏鲟的鳃部,诱导期(从用药到麻醉的时间)1~15秒,麻醉时间可达6小时。在低浓度(1∶1000~1∶2000)溶液中,麻醉时间可长达12~40小时。麻醉后放入清水,鱼可在5~30分钟内苏醒。MS-222进入鱼体后,主要聚积于脾脏、肝脏,肌肉含量中甚微。但MS-222的浓度偏大,会对史氏鲟造成毒害。但试验证明,MS-222麻醉时间短,对鱼、人较安全。另外,还有其他麻醉剂如乙醚、碳酸麻醉剂等,但其在易操作和对鱼体伤害轻等方面,均不如MS-222理想。
|
|||
|
三、俄罗斯鲟养殖技术
|
|||
|
(一)对水环境的要求
|
|||
|
1.水温
|
|||
|
俄罗斯鲟在2~30℃都能生存,生长最佳水温为18~24℃。可在4~28℃进行投饵,水温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都会明显影响生长和饵料利用率。当水温达30℃,鱼处于压抑状态并停止摄食。因此,我国各地的水库以及北方地区都适合养殖俄罗斯鲟。
|
|||
|
2.溶解氧
|
|||
|
正常生长要求不低于6毫克/升,低于4毫克/升出现死鱼。
|
|||
|
3.pH
|
|||
|
生存最佳范围为7~8,高于9鱼体表黏液增多,使鱼致死。
|
|||
|
4.盐度
|
|||
|
俄罗斯鲟属江海洄游性鱼类,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咸水都可生长。但在半咸水中疾病发生率低,还能刺激性腺发育,一般在0.7%~0.8%的盐水中生存较好。俄罗斯鲟可直接放入0.4%~0.5%盐水中,5~10小时可适应0.6%~0.7%的盐水,1~2昼夜可适应0.9%~1%的盐水。
|
|||
|
(二)网箱养殖
|
|||
|
1.网箱设置
|
|||
|
网箱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面积以20~100米2为宜,深度2.5米。开始时网目3厘米,以后根据需要加大。
|
|||
|
2.放养时间
|
|||
|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春夏季水温回升至14℃以上时即可放养。
|
|||
|
3.幼鱼规格和放养密度
|
|||
|
鱼种规格最好体重在100克以上,体长27厘米以上。放养密度40~45尾/米2。密度太小,一是浪费空间,二是不利于鱼竞争摄食,摄食效果差。而密度太大,除同样影响鲟鱼的摄食外,还会因抢食时鱼与鱼的骨板相互摩擦而受伤,易引发水霉病。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最适密度。
|
|||
|
4.饲料和投喂
|
|||
|
饲料采用新鲜动物性饲料或配合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应在40%左右。日投喂量(以干重计)约为幼鱼体重的2%~5%左右,具体视水温高低而定。在适温范围内,水温高,鱼代谢率高,摄食量增大,故投喂量也相应增大,投喂次数也应增多。当水温超过28℃时,应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必要时减少投饵率或暂时停止投饵。
|
|||
|
5.日常管理
|
|||
|
一是饲养期间应每天巡视网箱,检查网衣是否破损,防止网破鱼逃。二是定期清除网箱中的污物,及时捞出死鱼及已感染水霉病的鲟鱼。每15天刷洗网箱一次,清除附着物,使网箱内外水体交换流畅,水质保持清新。
|
|||
|
三是每天上、下午各测水温一次,对水中溶解氧、pH等水化指标应定期测定,并做好记录。四是每隔15天抽样测定鲟鱼体长、体重,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放养密度:体重121~300克时,放养密度为25~30尾/米2;301~600克时,15~20尾/米2;601~1500克时,5~10尾/米2。在调整放养密度的同时,还应进行大小筛选,即将大小不同的鲟鱼分开在不同网箱饲养,这样可减少缺食时因互相残杀而造成的伤亡。此外,根据生长情况,必要时还要更换网目更大的网衣。以大连仙浴湾鲟鱼养殖研究所网箱养殖俄罗斯鲟的生长情况为例,经过5个月养殖,收获时鲟鱼体重为1.2~1.3千克/尾,平均日增重量为7.6克,日增重率1.15%,比同期室内工厂化养殖的鲟鱼生长速度快一倍以上。
|
|||
|
(三)工厂化流水养殖
|
|||
|
1.养殖密度
|
|||
|
根据鱼的生长情况,调整养殖密度:121~300克,20~30尾/米2;301~600克,15~20尾/米2;601~1500克,8~10尾/米2。
|
|||
|
2.饲料与投喂
|
|||
|
成鱼养殖可用新鲜的动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比幼鱼要求低些,约为40%。日投喂率约为2%~5%,具体视水温变化而定,水温高时应相应增大投饵量。
|
|||
|
3.生长
|
|||
|
大连仙浴湾鲟鱼养殖研究所采用深井水,在室内工厂化养殖俄罗斯鲟。在水温较低条件下(最高为18℃),经5个月养殖,鲟鱼体重约为0.5~0.6千克/尾(放养时100~120克/尾),平均日增重量3.3克,日增重率0.47%。
|
|||
|
(四)越冬管理
|
|||
|
北方地区池塘越冬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越冬时放养密度不要太大,不要超过250千克/亩;二是越冬期间要尽量换几次水;三是保持冰面清洁,利用生物增氧作用来补充水中的溶解氧,特别是下雪后,必须尽快将雪扫掉。流水养殖,冬天水温要控制在1℃以上,低于1℃就会出现危险。俄罗斯鲟在水温低的时候也吃饲料,因此,在越冬时一般流水养殖不停食。在水温较低时,投喂少量饲料即可满足俄罗斯鲟的需要,此时鲟鱼生长基本停止。
|
|||
|
四、西伯利亚鲟的集约化养殖
|
|||
|
(一)养殖条件及选择
|
|||
|
养殖的场地宜选择在水质清洁、无污染、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地方,也可利用鳗鱼养殖场进行适当改造。池塘应根据需求设计为三种类型:①鱼苗培育池,面积为5~15米2,池深60厘米;②鱼种培育池,面积80~100米2,池深80厘米;③商品鱼养殖池,面积为150~300米2,池深1米。上述三种池的池底要光滑。同时,要配备增氧设施,如幼苗时的充气机及幼、成鱼养殖时的水车式增氧机。另外,池上方要设有遮荫设备。
|
|||
|
(二)仔鱼培育
|
|||
|
1.仔鱼暂养
|
|||
|
仔鱼经长途空运后,水温和水质与原产地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放进暂养池前,要进行温度和水环境的缓冲适应处理。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其成活率和种苗的质量。刚孵出的仔鱼靠自身的卵黄囊提供营养需要,在其进入底栖生活之前对外界环境反应异常敏感,主要表现在光线、水流和溶解氧等方面。所以,要注意采取遮荫和水流速、流量的控制。水深掌握在30~40厘米,密度每平方米为3000~5000尾之间。
|
|||
|
2.仔鱼养殖
|
|||
|
一旦仔鱼适应了环境,待其有近一半数量进入底栖生活时,可适当投喂少量经过消毒处理的切碎水蚯蚓。当观察到仔鱼瓣肠中的黑色素栓排出体外后,要加大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投喂量以半小时内食完且略有剩余为宜,投喂次数每天可安排4~6次。仔鱼的开口成功与否,是影响成活率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做到及时投饵、勤投饵,防止投喂量不足引起互相残食或生长差异过大。同时,要及时清除残饵,防止因水质恶化引起溶解氧过低而影响成活率。还要随着摄食稳定和生长情况及时分疏仔鱼,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000~2000尾,并将水深增到60厘米,采用微流水养殖,确保仔鱼快速生长。
|
|||
|
3.人工配合饲料的驯饲
|
|||
|
仔鱼经25天左右的培育,大部分规格在5厘米以上。这时,可以再适当分疏,把规格较整齐的选在一起,密度调整为每平方米水面600~1000尾。待其摄食稳定后便可进行饲料驯化,配合饲料可自制或在鳗鱼粉中再添加一些物质。由于鲟鱼的口裂在下又喜底栖生活,要把饵料加工成沉性的湿颗粒,其颗粒大小根据鱼体的口裂大小而定。转料可逐渐改为每天投喂4次,经10~15天便可完成驯食。在转料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残饵的清除、排污及换水等工作。否则易出现肠道发炎直至胀气病症,影响饲料转化和苗体的生长速度,整个过程仍采取微流水加充气机增氧的养殖方式。
|
|||
|
(三)幼鱼培育
|
|||
|
经约15天的驯饲培育后,苗体规格大部分在8厘米以上。鱼体已具备了成鱼形态,可移入鱼种培育池中养殖。移入时要选规格较整齐且苗体强壮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100尾,水位约60厘米,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每天投喂4次。采用静水式培育,池中设水车式增氧机。经过约2个月的养殖,其成活率在95%以上,鱼体大部分全长35厘米、体重150克以上。
|
|||
|
(四)成鱼养殖
|
|||
|
随着鱼体的快速生长,养殖密度应逐渐调为每平方米水面10~15尾,并加深水位到80厘米。投喂次数可逐渐减为每天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做好日常的排污和换水工作。经10~12个月,有85%以上鱼体规格的尾重超过0.75千克。
|
|||
|
(五)病害防治
|
|||
|
该鱼抗病能力强,较少发病。但在幼苗培育阶段,会出现爱德华氏病、肝病、胃肠炎及部分寄生虫病。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水蚯蚓的消毒、鱼体的消毒,并内服部分抗菌药。同时,加强日常的清饵、排污和换水等环节的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就可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
|||
|
(六)实例——“黑黄金”里觅得商机
|
|||
|
鱼籽酱素有“黑黄金”之誉,但由于野生鲟鱼资源衰退严重,导致鱼籽酱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由浙江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合作组建的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近期再次发力,从素有“黑黄金”之称的鲟鱼籽酱里觅得商机,为渔业的发展打开了另一个广阔的天地。千岛湖富溪码头附近的一个水上实验室,就是鲟龙公司的鲟鱼科研基地。这里有博导1名,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若干名;有鲟鱼的度夏基地,有用于鲟鱼繁殖的温室大棚,还有2名专职的潜水员。科研基地的技术创新,一举克服了原产于寒冷地区的鲟鱼不适合在南方人工养殖、繁育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试制成功500千克国内首批人工养殖鲟鱼的鱼籽酱。该鱼籽酱吸引了美、日等10多个国家的采购商,每千克鱼籽酱的出厂价高达800~1500美元。目前,公司的鲟鱼网箱养殖基地有达氏鳇、西伯利亚鲟等多个种类近10万条鲟鱼。公司负责人介绍说,2003年引进的鱼种,体重才2~3千克,现在都已经长到30千克以上,最大个体已经达到近80千克。预计到2010年,鲟龙公司可年产鱼籽酱9吨左右,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
|
|||
|
五、鲟鱼网箱养殖技术与实例
|
|||
|
(一)鲟鱼网箱养殖技术
|
|||
|
1.水域选择
|
|||
|
网箱养殖鲟鱼,应选择在水库、湖泊和河流等大中型水域的避风向阳、水面宽阔、风浪小、水深5米以上、有微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的区域。同时,既要交通便利,又要避开水上主航道。
|
|||
|
2.布设网箱
|
|||
|
网箱多为双层,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制成,规格大小视规模而定,长、宽通常有10米×4米、6米×4米、5米×4米和4米×3米等,箱高3~4米,入水深2.5~3.5米。网目依鱼种的大小而异,以不逃鱼、有利于水体交换为原则,一般放尾重20~50克的鲟鱼种网目为1.2~1.6厘米,尾重100克以上为2~3厘米。箱底要缝上密眼筛绢网作食台,以免饲料流失。网箱一般为框架浮动式,用浮桶支撑,用绳索固定,可随水位波动而自由升降。并在放鱼前7~10天安装下水,让藻类附生,以免鱼种体表皮肤被网箱擦伤。一般每4口网箱为一组,每组间隔2米以上。
|
|||
|
3.合理放养
|
|||
|
鲟鱼种宜在冬、春季放养,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活泼,规格大且整齐。每平方米网箱放养密度:体重30~50克的鱼种为60~80尾,体重100~200克的鱼种为20~40尾。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0~15分钟。
|
|||
|
4.科学饲喂
|
|||
|
养殖鲟鱼,需投喂全价颗粒饲料。饲料营养标准为:蛋白质含量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占15%以上),脂肪9%左右,碳水化合物30%左右,以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饲料要适口,粒径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以鱼口裂的1/2为好。鱼种进箱2天内不投饲,让其适应网箱环境;2天后进行投喂,每天投喂5~6次,全箱均匀撒投,一般7天后鲟鱼便喜食配合颗粒饲料。进入正常饲养阶段,每天投喂3次,时间在7:00~8:00、11:00~12:00和18:00~19:00,每次投喂15~20分钟,坚持“四定”原则和“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确保每尾鱼都能吃到饲料。日投喂量:水温20℃以下,为鱼体重的0.5%~1.5%;水温20~30℃,为2%~5%。具体应视天气、水温、水中溶氧变化及鱼摄食、生长情况合理调整。
|
|||
|
(二)水库网箱鲟鱼成鱼养殖实例
|
|||
|
1.养殖水域
|
|||
|
养殖的水库是位于北京平谷金海湖水库和密云沙厂水库,属山谷型水库,水质清新无污染,平均水深达12米。
|
|||
|
2.网箱的结构与设置
|
|||
|
规格为5米×5米、4米×4米,网衣是聚乙烯结构,网目大小视放养鲟种的规格而定,以不逃鱼和有利于水体交换以及底网片不漏饵为原则。网箱设置应选择水质条件良好、水深8米以上的地方,同时还应具有微流、避风、向阳和水面宽等条件。大型水库应选择适宜的库湾设置网箱,小型水库应选择离库坝不远地方设置。
|
|||
|
3.苗种放养
|
|||
|
4月中旬把网箱设置好,网衣经库水浸泡已无粗糙感,可以减少网衣擦伤因环境改变而惊恐蹿游的入箱鱼种的机会。放养时间以4月中下旬为宜,水温10~15℃左右,适于鲟鱼生长的最佳温度。放养规格越大越好,一般为每尾75~150克。放养密度是40~50尾/米2。鱼种入箱前用3%~4%的盐水消毒,运输水与水库水温相差不超过5℃。
|
|||
|
4.饲料及投喂
|
|||
|
所用饲料是自己生产的人工配合颗粒料,蛋白质含量42%~45%,主要原料有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和蚕蛹等。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高,保持半小时以上。
|
|||
|
鱼种入箱后应停止投饵2~3天,以便鱼种适应环境。2~3天后开始投饵,刚开始投喂需少量多次,进行诱食。饵料粒径应随着鱼体的增大适时调整,以适口为宜。每天早中晚各投饵一次,鲟鱼有夜间觅食习性,夜间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箱内鱼体重的2%~4%。同时,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
|
|||
|
5.日常管理
|
|||
|
(1)有专人守护,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
|
|||
|
(2)每次投喂后一小时要提箱检查吃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发现箱内有上浮死鱼也要提箱检查,并捞岀箱内病鱼死鱼,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
|||
|
(3)每10天左右要清洗网箱一次,除掉网衣上的杂物与附着过多的藻类,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随着鱼体增长要及时调整密度。
|
|||
|
(4)每月换置一次网箱,换置时采用套置法,即先把要换入的网箱经过2~3天的浸泡后,把它套置在要被换岀的装有鲟鱼的网箱外面,并固定好,然后小心地把需换岀的网箱解开拉岀水面。换岀的网箱冲洗干净修补好,以备换用。
|
|||
|
(5)高温季节尽量避免倒鱼,以免造成损失。
|
|||
|
6.鱼病预防及治疗
|
|||
|
(1)网箱下水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浸泡处理,提前7~10天下水,鱼种入箱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每隔15~20天每箱用生石灰2~3千克化水泼洒箱体及近旁水域,每天1次,连续3天。
|
|||
|
(2)消毒时提起网箱四角,减少水体,提高药物浓度,观察鱼类应激反应,待岀现应激时放下四角。
|
|||
|
7.养殖结果
|
|||
|
经过4个月的培育,10月1日前后绝大部分鱼达到上市规格,平均体重达0.8千克,最大个体达1.5千克,成活率达95%,饵料系数1.5。实践证明,北方地区网箱养殖鲟鱼,是具有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一种模式,有利于鲟鱼产业的发展。
|
|||
|
六、我国鲟鱼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
|||
|
(一)建立鲟鱼苗种供给体系
|
|||
|
要大力发展鲟鱼养殖,苗种是关键。目前,用于鲟鱼养殖的苗种,绝大部分依赖于天然捕捞的亲鱼繁殖所得,数量无法保障,发展潜力不大。我国能够用于繁殖的鲟鱼品种只有3~4个,而且完全靠捕捞野生亲鱼繁殖所得,而事实上,鲟鱼的野生资源量越来越少,加之依靠大量捕杀野生鲟鱼进行繁殖,也不符合我国鲟鱼资源保护的有关政策,开展全人工繁殖已刻不容缓。因此,建立鲟鱼苗种繁育基地并储备一定数量的后备亲本,加强对人工繁殖、养殖鲟鱼技术的研究,早日使人工繁殖、养殖鲟鱼进入规模化生产显得愈加迫切。由于鲟鱼的生殖周期长,一般的生产厂家较难承受囤养亲鱼的生产成本,所以应由国家给予适当扶持,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培育一批鲟鱼苗种繁育基地,以解决因大规模发展鲟鱼养殖所造成的苗种匮乏问题。
|
|||
|
(二)大力推广和应用鲟鱼低成本养殖方式
|
|||
|
鲟鱼属广温、广盐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需要的养殖条件不高,养殖技术相对简便,且生长速度很快,可用人工饲料直接投喂,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不同养殖对象的要求,采取因地制宜的养殖方式。目前,鲟鱼的商品鱼市场已进入微利阶段,节约生产成本是获利的重要环节,在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上尽可能因陋就简;在养殖方式上,尽可能采用低成本的庭院养殖、池塘养殖、水库养殖、大水体网箱养殖等方式,避免使用人工加温、降温、增氧、流水等设施、设备;具备一定养殖规模的企业或养殖户,还应尽可能做到苗种自给;此外,还应认真研究市场,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调整自己的养殖结构,从低成本、高价格两方面着手来赢得好的效益。
|
|||
|
(三)积极推进大水体移植增殖
|
|||
|
鲟鱼原来生活在江河湖海中,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养成了更适应于大水体生活的习性。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湖泊水库众多,大部分地区具备鲟鱼栖息、生长甚至自然繁殖的气候环境条件,很多鲟鱼品种均可移植养殖。目前,已开展大水体移植驯养试验的品种有匙吻鲟、裸腹鲟、小体鲟等,均获得成功。一些定栖性品种(如小体鲟等)极有可能形成自然繁殖群体。一次放养,多年自然增殖,可以有效地改善原有水域中的鱼类结构,提高该水域的渔业产量和效益,改良水体的生态环境。还可采取大水体网箱养殖、网围养殖等多种方式开展鲟鱼生产,也能收到很好的养殖效果。此外,作为自然资源的补充,每年应向存在鲟鱼的自然水体中放流一定数量的苗种,以达到自然增殖的目的。
|
|||
|
(四)加速发展鲟鱼加工业
|
|||
|
鲟鱼全身都是宝,出肉率高,肉质紧密,是一种非常适合加工的鱼类。随着鲟鱼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供给量将会迅速增加。按照不同消费需求,采用多渠道、多样化的供给方式,将是发展这一产业的有效途径。除了小规格活体消费外,还可以用规格为3~5千克的鱼经冰鲜、冷冻等粗加工形成的产品供应市场。鱼肉之外的部分还可开发名贵部位加工、肉食品加工、方便食品加工、特色菜肴加工等。提倡“养大鲟、产鱼籽”,发展传统的鱼籽加工业。目前,鱼籽酱的出口配额仅为148吨,而欧盟国家每年就要进口大约510吨鱼籽酱,鱼籽酱需求量的缺口仍然很大,给鲟鱼养殖加工业带来了契机。目前,已有一些鲟鱼加工产品面市,但总体看来,规模还不大,加工的深度还不够。
|
|||
|
(五)打造鲟鱼产品品牌
|
|||
|
高度重视品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品牌代表形象、信誉和产品的品质档次,应着力打造精品名牌,强化个性宣传,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水产品、水产品消费群体、广告受众等特点,充分考虑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策略、品牌文化等内容,在保护品牌、开发品牌、拓展品牌上做足文章。加速实施鲟鱼的现代品牌战略,为了保持鲟鱼良好的市场形象,必须打造出让人们信赖的产品品牌。一方面要有非常具体的内容支撑,严格按无公害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另一方面,要在包装、广告、宣传、市场推介等环节上下工夫,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创出一系列为广大消费者认同的产品品牌。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北天峡、广东先步、浙江千岛湖、江苏淮安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生产的鲟鱼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
|
|||
|
(六)加强鲟鱼产业的宏观调控
|
|||
|
成立行业协会,鲟鱼产业经过近10年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水产业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为水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有效供给立下了汗马功劳,以每年数亿元的产值,带动养殖户发家致富。但经过近年来的超速发展,确实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应采取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成立专门机构,加大对鲟鱼产业的进一步管理,引导这一产业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应鼓励鲟鱼相关产业的从事者,加强彼此间联系,互通信息,成立行业协会,连接成利益共同体,不仅可以有效熨平和吸收养殖户面临的市场风险,节约了分散养殖户走向市场的竞争成本,有效地改变了单个养殖户的弱势地位,在市场交易中拥有了“话语权”。而且这种“公司+协会+养殖户”的运营模式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市场威力,为精化养殖加工技术,扩大养殖加工规模,疏通流通渠道,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鲟鱼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