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knowledge_base/agriculture/content/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化提升.txt

800 lines
340 KiB
Plaintext
Raw Permalink Normal View History

2023-12-14 14:26:13 +08:00
Abstract
参考文献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深刻演变
世界经济发展史的经验表明每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也给经济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2012年后金融危机时代继续延续生态语境下的实体经济转型成为战略所需。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欧美等西方国家提出将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节能环保和智慧地球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保持绿色技术领域在世界领先地位日本重点开发新能源和环境保护产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力求在全球高技术产业占据重要位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聚焦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首次关注县域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极力提倡并推广集群战略世界银行无偿提供100万美元用于万州、包头、武夷山“中国典型城市生态市”规划。世界经济结构将再次深度调整国际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许小年指出“依靠民营化、城镇化和全球化[1]促进GDP增长的县域经济体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厉以宁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端论坛上称“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是中国经济未来长久发展的一个动力可促进稳增长”。张五常认为“高强度竞争下县域经济的活力是中国经济得以高增长的关键是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一个重点是县级竞争制度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李才元认为“在外需不振的大前提下中国经济正转向内生性循环完成这个重大战略转型必须统筹协调投资和消费这两驾马车。如果说上一轮经济增长主要由中央政府牵头推动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实现软着陆之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让地方经济唱主角县域经济会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节点”。因此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出困境必须依靠县域经济这个强大的增长引擎。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来源于县域经济产业的升级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必须依赖于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崛起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其中以新兴产业特有的创造、拓展和满足新需求的强盛生命力带领经济进入新的长久繁荣周期是主要趋势。基于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即将发生重大结构调整的预测判断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首都科技大会上提出“要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都明确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制定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配套政策各省也根据各地实际进行研究和规划谋求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就算县城的基础建设和城市化进程都大大落后于我国工业化水平如果能够调动县域产业发展后劲将实现县域中小城市的大面积绿色崛起。
依照国内多数专家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以及主要领域划分,为改变“三高一低”和“两大两小”[2]的特征三明市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有涉足发展但均处于起步阶段。经初步统计2009年三明市新兴产业产值约55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产值17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2亿元医药和生物产业产值27亿元节能环保产业产值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4亿元。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成长速度快对经济带动作用显著有助于落实三明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以及推动主动对接内地、中国台湾等新兴产业的进程。建设创新型产业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必须前瞻性地培育和引导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跟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适合三明区域经济特点的新兴产业这对于提升三明市工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1.1.2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明确表示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产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区域的总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自主创新重视人才和技术引进力求重点突破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全市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因其具有确认的区域范围和功能地域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体系拥有明确和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以及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等特点成为国家推广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较高的份额一些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亮点。
据统计到2012年为止中国有2800多个县、市、区、旗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占全国的71%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总额都约占全国的50%左右。这一组数字说明县域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极为重要特别是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全国产业的发展。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地域差异性大2800多个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由此产生了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服务经济主导型和综合发展型等不同的产业带动发展模式想通过某一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方式全面推广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某些高度发展的县域经济也值得我们借鉴但不能完全复制。
从福建省三明市所属的11[3]个县域经济体十几年来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观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2009年三明永安市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程度最高其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之和已经达到85.9%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程度最低的是宁化县其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之和仅为61%。同时在11个县域经济体中有的县域发展起点较低经过多年的发展超过了原来起点比它高的县域有的县域在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现代化生产力水平也随之提高部分县则没有体现出来部分县不断进行招商引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逐步形成产业集聚部分县由于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导致有些企业却发展不起来甚至发生企业转移到其他县发展的情况。
由此,引发对上述现象发生根源的思考。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进程是否存在一般路径?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文明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县域经济产业演变的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分工趋势和集聚趋势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区位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结构、要素禀赋、技术变动、发展环境、劳务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经济政策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政府有效决策的前提。特别是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更要求有与之相适用的理论来指引。目前,国内理论界就城乡差距问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县域经济发展探索问题做过不少研究,还不足以厘清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支撑促进政府制定有效的决策。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特殊的国情,中国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所产生的问题,是国外所没有的,其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不能仅仅用国外经验或是理论来推演来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探讨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问题时要有新眼界、新思路,才能更好地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1.1.3 研究的重要意义
本书通过对生态文明大背景下,福建省三明市各县经济特色和特色产业的实地调查分析,着重对大田县和三明市生态工贸区两个典型区域的产业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以生态经济为主的县域产业结构演进方式。作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在生态文明语境下升级、优化的根本指针,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观为我们应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理论的具体落实,在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进程中,贯彻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支持生态城镇、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县域经济,指导突破目前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瓶颈,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本研究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区位性衰退理论、产业经济发展理论、非均衡性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和谐理论及十七大生态理论、十八大“美丽中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结合县域具体实际案例,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更新、产业体系的变迁、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路径和政策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为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结构、绿色产业链的产业框架及相关生态产业的县域经济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式、提出生态文明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指出了方向,对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福建省三明市经济产业数据和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1991—2012年的产业数据为依据以三明市县域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数据的使用开发有助于研究中国的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探索县域发展规律。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三次产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关系、分工与集聚的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中国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进而揭示出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一般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县域经济建设提供决策与实践依据同时研究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的道路理论。
1.2 研究的主要目标、假设与内容
1.2.1 研究的主要目标
从中国特色的实际出发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机理的分析框架结合福建省三明市的经济产业数据和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1991—2012年产业数据分析特别是大田县的典型个案和三明生态工贸区典型实践案例分析揭示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中国特色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路径及内在机理为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县域经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1.2.2 研究的假设
研究假设一: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主要受县域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因素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关系、县域经济三大产业的协调与促进关系(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影响。
研究假设二: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受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区位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结构、要素禀赋、技术变动、发展环境、劳务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合以上研究目标和假设,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内容一:国内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启示。
内容二: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机理分析,着重分析由“三大关系”和“九个影响因素”构成机理框架。
内容三利用福建省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观察点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进行验证。
内容四: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典型个案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和三明生态工贸区为案例,进一步验证生态文明下,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分析大田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和生态文明下县域经济产业提升的集中体现——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生态典型实践。
内容五: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机理进行理论及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揭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一般路径。
内容六: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产业结构演变和生态工业园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语境下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理清研究思路和脉络其次分析国内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典型实践及经验据此分析、总结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现状、趋势为本书后面研究奠定实践经验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三个关系即县域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关系、县域经济三大产业的分工协调与集聚促进的关系再进一步分析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区位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结构、要素禀赋、技术变动、发展环境、劳务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经济政策等九个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分析提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然后根据这一分析框架通过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的实证研究识别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验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为下一步提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奠定更厚实的论证基础通过三明市大田县的个案分析进一步验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研究大田县域产业演变路径通过三明生态工贸区典型分析研究生态文明下县域经济产业园区生态化。最后依据以上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本书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技术路线图
1.4 本书框架
根据前面的研究思路,本书共由八章组成:
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是提出问题,并介绍研究的意义、目标、假设、内容、思路、方法,同时说明本书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本章主要对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发展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进行阐述,借鉴目前国内外有关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特别是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和生态工业园的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为本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使本书的研究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
第三章研究背景分析。本章主要对三明市整体县域经济产业情况及产业演变的趋势、三明市县域经济特色与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介绍探究三明市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运用SWOT分析法对三明市创新产业进行评价。据此分析、总结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现状、趋势为下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四章,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分析。本章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理论的研究,提出生态工业园对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发展模型、经济发展阶段、生态产业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奠定理论基础;分析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三个关系,即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关系、县域经济三大产业的分工(协调)与集聚(促进)的关系;分析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区位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结构、要素禀赋、技术变动、发展环境、劳务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经济政策等主要因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
第五章生态文明理念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本章主要利用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识别影响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验证县域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利用三次产业重心轨迹的变化分析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模式。
第六章,县域产业结构演变个案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本章主要分析三明市大田县二十年来产业结构演变的轨迹,并分阶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进一步印证县域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形成,关键是受到九个主要因素和三大关系层面的作用影响。
第七章,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园区实践与运行——基于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观察。本章主要对生态工贸区的区位因素、生态因素和产业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对生态工贸区内生态工业园产业化的建设进行例证分析。
第八章,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对策建议。本章主要依据上文揭示的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演变,提出中国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对策建议。
1.5 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数据来源
本书采用的数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1991—2012年的产业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的数据部分年份缺乏统计数据以及政府部门原始资料第二部分为《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福建统计年鉴》、《福建农村统计年鉴》、《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县域篇》等有关统计年鉴和三明所属县的调查资料汇编、文献等相关二手资料主要是三明市及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产业发展相关资料、数据等。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根据本书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统计描述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征求意见,提炼问题并加以深入探讨。具体运用的方法包括:
方法一: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关系、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分工(协调)与集聚(促进)关系分析——规范分析、统计描述、比较分析;
方法二三明市创新产业环境评价——SWOT分析法
方法三: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分析——灰色模型分析、面板数据分析、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多元线性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重心轨迹变化与测度等分析法;
方法四:个案分析——例证分析。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县域经济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还发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县域”这个概念一直存在多种说法,其中中郡所在县域经济中的相关研究认为,与城市经济、城镇经济相比,县域经济有如下内涵:①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②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③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④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⑤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⑥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⑦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重要任务。研究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路径问题,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县域经济、认识县域经济。当然,县域经济的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县域经济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传统意义上的县域经济在中国仍占大多数。因此,本书所研究的县域经济,正是指在中国还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县域经济。
1.6.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产业分类是产业结构的研究基础产业分类指的是要将区域产业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分解和组合产业结构分析则是研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本书是采用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进行研究克拉克在1940年发表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总结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开拓了产业结构理论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法得到广泛的普及。克拉克三次产业分类法把全体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等。除此之外产业的分类按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不同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按功能的不同分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潜导产业等其中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潜导产业统称为非主导产业。
1985年国家统计局将中国的三次产业进行标准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包括采掘业、自来水、电力、制造业、蒸汽、热水、煤气等行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商业、文化教育、高新信息产业、新兴产业等行业。县域产业是指县域这个地域内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集合。县域非农产业则包括其中的第二、第三产业。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是指在县域经济这个地域内各项经济生产部门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工业、商业等产业部门有了很大发展。县域经济不再是单一的农业这一个产业部门包括了农业、工业、商业、建筑、服务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发展县域产业经济所要研究的就是这多部门的有机联系、合理组织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1.6.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主要指在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中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为主的转换过程。因此这里的“化”更注重的是其演变的过程而非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结果。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在发达国家是没有可以借鉴的。顾海兵2001认为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只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其中一方面①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现代化。由于各国现代化道路不同、标准不同中国的现代化究竟以什么作参照系难以确定。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的发展动态在纵向与横向具有可比性体现了不断变化的现代化之本质去除了现代化之虚名是不同县情不同发展路径的共同标志是对发展含义的科学划定。②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工业化。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中工业或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在19世纪50年代以前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水平的标志随着第三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等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在不断下降而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就是朝着包容新经济的方向发展反映农业的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反映工业的再分化、再工业化反映产业链的延伸因而比工业化更能准确、鲜明地刻画经济发展的水平。③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由于城市化内涵的不确定性使城市边界难以明确城市区域中有农业农村区域中含有城市经济成分城市化不能准确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城市化也并非越高越好许多发达国家掀起了逆城市化浪潮因此用城市化作为县域经济产业发展路径并不科学而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的内外部协调发展程度比城市化有更大的空间包容传统经济与新经济、城镇经济与乡村经济反映产业的分化、细化、深化更能体现各个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张弢灯等人2006认为当前县域经济结构演变的内涵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以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为重点由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比例变动引致的产业结构演变抑制经济社会结构全方位变化改变传统生产要素的构成及其配置方式提升县域三大产业的知识技术集约度改造了县域产业的结构和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过程。
本书研究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不仅包括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演变,演变的趋势不只是工业化,还包括生态文明下三次产业在内外部相关产业的发展。
1.6.4 生态文明相关概念
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掘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物链关系,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具有产业衔接的联盟。
生态经济产业是将产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以建立经济、社会、自然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按照三大产业的分类,生态经济产业可分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生态农业又可分为狭义的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等。
生态补偿机制这一范畴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明确的定义一般将其理解为一种资源环境的保护手段。本书研究涉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主要以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和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的生态补偿界定为主“在环境政策制度上价格、市场、政府财政和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价格应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全部价值并有助防治环境恶化。”
现阶段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逆行于生态文明之路需要以生态文明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生态文明的涵义①以创新思想观念为基础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起点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③以节约自然资源为保障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续力④以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为主线畅通县域经济发展新征途⑤以引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依靠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阵地。摒弃陈旧思想观念克服恶劣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发展的粗放方式。在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县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邓彬2008
1.6.5 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县域生态结构调整的涵义。中国目前新一轮生态结构的调整是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生效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给目前的生态结构调整赋予了更加重大的责任与使命不仅要进行结构调整还要整合与重建城镇生态系统恢复城镇系统内部被破坏的种种秩序郑文君黄艳2006。结构调整的本质表现为县域生产要素依据效率原则服从一定目标而进行的重新配置。这里的效率不仅仅指要素的短期效率更主要的是指长期效率目标不仅仅指局部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指总体目标。中国历史上的县域结构调整往往只调整生产要素的短期效率而忽视长期效率只强调结构调整的局部目标而忽视总体目标。
县域生态系统首先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这是县域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所以县域结构调整应为“把县域各部门生产要素依据县域生态系统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自然运作机制和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市场机制进行重新配置永续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全面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过程”林毅夫1994
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在经济上的集中体现生态经济在其崛起过程中的逐渐呈现出基本特征①系统性特征②协调性特征③循环性特征。在具体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上的主要措施可以分成以下三步走①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②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生态工业发展模式③依靠科学技术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新的生态经济产业。追求生态经济高效和谐模式需要依靠科学技术一方面要探索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并付诸实践另一方面要改革传统产业使之走向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轨道。这种新型产业的功能既能缓解和消除污染净化和消化废物改善环境质量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进而不断提高生态经济生产力更重要的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与社会条件陈志琴2011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1分析框架的创新
通过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的关系、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关系、分工与集聚的三大关系及九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机理的分析框架,目前尚未在相关文献中发现。并用实证分析和例证分析的方法进行检验。
2数据选取和方法运用独具特色
在全国首次运用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1991—2012年的产业数据借助聚类分析模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发展进行评价利用偏离-份额模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产业重心轨迹转移和产业测度方法研究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重心转移方向运用截面时序模型将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分成两类分别得到两类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对导致这一研究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这些研究对象及其数据的选取并进行实证分析在现有文献中尚未发现。
3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的创新
——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和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根据县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框架和三明市县域经济体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优化路径,在观点上具有新颖性,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设置了反映三明市11个县域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包括县人均GDP、县域经济生产总值比重和所在县人均财政收入等、反映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的变量三次产业的产值、三次产业比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还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考虑了县域和时间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与现有研究文献相比具有新颖性和更强的客观性并且通过模型数据分析与具体案例实际相结合互相印证。
1.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由于受到笔者研究能力、精力和手段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只选取福建省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集中在同一个区域缺乏一定的代表性根据区位、人口、三次产业产值、经济发达水平等来进行指标的统计在当时可能具有较强代表性但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各个县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使其代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受样本数的限制只能从连续时间上做一些弥补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由于受条件限制未能关注三明市之外甚至省外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情况在研究结论的适应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随着县域生产、生活的变化,整个县域经济主要统计指标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导致一些数据没有连续性,一些新增加的指标可能很有说服力,但由于统计的年限过于短而没能作为实证的特征因素,因此只能放弃一些新的指标而选取了数据连续性强的几个特征因素,使得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影响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很多,不仅有内生因素,还有外部环境因素,由于有些影响因素(如制度与政策等)的统计数据不可得,未能从实证上再作进一步深入分析。
这些欠缺和不足,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进程看现代县域经济的增长不仅包括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结构成长、演变的过程两者内在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威廉·配第1981认为在国民经济产业的农业、工业、商业之中商业的收益是最大的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阶梯递增关系。产业之间具有很大的收入差距。这就会使得大量劳动力从那些收入相对较低的产业转移到那些获得更高收入的产业部门。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本国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之间的分布及其演变的趋势提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后人统称配第-克拉克定理其主要结论是当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第一次发生大的变化后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即劳动力总是向高收入的产业移动。库兹涅茨1989认为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是引起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这种依存关系可以总结高的总量增长率引起高的需求结构转移率而需求结构的高转移率则拉动生产结构高变动率。罗斯托2001则认为现代产业经济增长产生飞跃是由于那些具备生产函数的主导部门发出各种扩散效应如旁侧效应、前向效应和回顾效应所产生的技术创新或者新技术引进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对于影响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库兹涅茨1989认为国内需求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及其变量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最主要的三个影响因素。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工业品和某些服务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与农产品相比是较高的因此当人均收入增加的时候对农产品的需求就会大大低于对工业品和某些服务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使各部门在产业结构上发生变化即“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从供给方面看在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的压力下生产成本大大压缩从而影响到了资源的分配导致了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早见雄次郎和拉坦1993提出农业诱导发展模式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技术进步是决定农业发展的基本力量要实现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变迁而农业技术变迁是在经济力量或价格机制的诱导下实现的。工业化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工业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农业部门中生物和机械等物品的成本导致农业部门技术变化和生产率提高反之农业生产和生产率的增长也导致对工业部门产品需求的提高同时也游离出工业增长所必需的劳动力。
对于产业结构体系优化二元结构分析框架的创始人阿瑟·刘易斯1989认为中国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面临着城乡发展平衡的结构是典型的二元结构。由于县域中传统的农业生产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造成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几乎等于零城市的现代生产部门由于扩大规模的需要较高的工资就会吸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来本部门就业从而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当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其他产业时城乡的二元经济转变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古典的发展阶段。刘易斯模型很适合用来分析县域城乡一体化趋势只有打破城乡的二元结构即实现劳动力从生产效率低的地区产业向生产效率高的地区产业转移利用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来完善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刘易斯模型开创了二元经济发展的两部门分析方法。拉尼斯和费景汉2004等人对刘易斯的模型加以修改和补充重点修正了刘易斯模型关于弱化农业对工业发展的即农业部门只为工业部门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假说研究认为农业发展包括技术进步不仅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还提供原材料和资本、技术积累二元经济增长就是工业与农业共同平衡增长的动态过程以此建立了“拉尼斯—费景汉”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该理论观点是传统生产部门农业部门和现代生产部门工业部门之间存在结构和组织的不对称性。由于农村土地有限性、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以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等因素造成劳动力出现大量的剩余出现了一种劳动力过剩的二元经济如何将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进行优化配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对于工业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问题Rich2000认为工业化促进了区域价值观念的融合与演化进而直接影响了区域的发展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化的关键是规模报酬递增与工业技术的发展。Francisco2001经过研究发现相关的激励、基础设施、制度对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来说都十分重要。Peter2002提出制度最为根本特别是科技制度对科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进而会对工业化产生全面和决定性的作用。Mukesh2002认为社会服务化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业集聚和区域产业之间进行合作的社会成本在工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良好的服务比保护政策更能促进出口工业化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问题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于未加工的或半加工的原料和商品出口。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将发生改变更加重视开采资源与污染排放的关系开始重视资源节约问题控制污染和废物的排放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量尽可能从工业化国家已经取得的资源和环境管理的经验中得益从而避免付出昂贵的代价后再去治理。从区域工业化的角度来看Richard2003认为加强传统部门的改造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工业化出口导向型战略比进口替代型战略更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对于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力问题吉利斯和帕金斯1990分析了通过城市化实现工业化的代价——不仅是基础设施费用和农村劳动者迁往城市的社会成本高昂而且还带来了城市拥挤、环境和犯罪等问题。刘易斯1989分析了英、美、法、德等发达国家当年的城市化费用他们“重新开始对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发展道路产生了兴趣即小型工业。当今每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曾经依靠小企业来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他们把小型企业分为两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传统小型工业第二个等级是小型现代化工厂。霍利斯·钱纳里等1988通过对战后100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建立了经济结构转变的多国模型提出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结构。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变导致了经济的发展劳动和资本资源跟随着结构转变从生产率低部门农业向生产率较高部门工业转移这种转移加速更快的增长。根据结构转变的不同程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工业化和发达经济阶段。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农业。在工业化阶段结构转换的重心发生了转移生产的重心开始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重工业生产。只要人均收入水平超过400美元1964年这就预示着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开始高于农业的贡献。在发达经济阶段制造业的产品收入弹性开始降低在三大产业比重都发生不同幅度的下降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对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突出。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变化最基本原因是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农业同其他产业部门的工资差额逐步消失这个渐进的消失过程促进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以及各产业的技术进步。
2.1.2 国内研究现状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是中国第三大经济体——县域经济发展最主流的研究问题。国内一些学者从工业化、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和县域生态经济产业发展问题等角度,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
对于影响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周龙弟1997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资源状况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范围二是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结构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进步渐渐地改变了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从而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三是产业制度与产业政策。章新华等2001归纳指出制约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产品供给、技术进步、政策制度、社会变革和国际贸易因素等。宋洪远、赵长保2002则认为延缓县域产业结构演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城市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滞缓工业化水平远高于城市化水平滞后了县域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特别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农民收入的减少农业生产投入能力降低。农民的农业收入低于同时期工业部门的工资收入直接影响了农村投资增长。三是财政资金从第一产业净流出财政支农支出减少。四是信贷资金从农村净流出金融部门支农力度减弱。薛国文2008从因素分析的角度认为县域产业结构受到下面几个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技术变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结构、经济政策、劳动力流向、国际贸易导向、资源条件、环境生存等因素。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业自由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演变一般由于市场产品的短缺、要么人为自发、或者政府培育新产业而实现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二阶段特色优势产业突显的整合发展阶段。对这时期的县域产业结构演变而言动力即可来自由于内部生成的企业也可来自外部引进的强势企业。第三阶段创新发展阶段。依靠全面创新提高经济效益水平和竞争力是这个时期县域经济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优势产业和企业规模更大且产业绩效影响范围达到省域、全国乃至全球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近。
对于驱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引擎问题贾根良1998提出在三大产业中劳动分工和产业、国家政策制度安排是产业变迁的根本原因。张弢灯等人2006认为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工业的现代化。传统农业要走向现代农业必须要有一个产业化的过程。农业不再是一个传统的生产部门而是逐渐成长为生产商业化流通市场化、现代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化社会化完全开放的现代化产业。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农业产业化符合中国县域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是中国长期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伴随着农业化的开始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又是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个重要趋势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正是“壮大县域经济”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有机结合体。县域新型工业化不仅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还加速了县域发展的现代化保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辜胜阻、李华2009则认为推动县域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就是要立足于发展特色产业。坚实的产业基础是强县的关键所在。加快推进产业化改革立足市场、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再生产中的纽带作用发扬地方特色发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同时将基础设施、运输渠道和贸易手段等硬件设施跟上去积极推进产业的非农化把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强化产业集群的效用依靠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立足市场比较优势把握市场的动向以当地的特色产业和特殊资源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根据县情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其中农业服务牵引型、工业催生型、城市辐射型、旅游开发型、矿产资源型、农产品加工型等不同产业发展模式是当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对于区域条件比较好的县域已经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发展基础的乡镇工业向园区集聚和已经拥有较高水平服务经济的产业要向县城集中发展现代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战略达到真正实现强县的目的。
对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模式方面周志祥1995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模式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模式是国家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转换模式。在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是农民脱离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产业从农村涌入城市的过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同步的相对宽松的人口环境和有利的工业化环境为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做出了较大贡献。因此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上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表现为一种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移动时以农业份额下降为主要动因的变革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县域非农化带动结构转换模式。后继工业化的国家如中国很难具备发达国家那样有利的工业化环境国家的工业化往往就是伴随着农村非农化的过程从县域的工业化过程上看就是在工业化时一部分农民仍然留在农业部门进行基础的物质生产另一部分农民将进入城镇包括小城镇和集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县域的经济产业结构表现为以非农产业比重上升为主要动因的变革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趋于完整化更接近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国和许多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这种发展模式。
王秉安、罗海成等人2008则通过对福建省25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实证科学分析各县的优势条件、制约因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总结出一些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①经济集中发展战略以福清陶瓷业和德化陶瓷业为例②县域经济特色发展战略以无锡灵山大佛和海圆明新月为例③县域经济定位发展战略以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和厦门“鼓浪屿之春”音乐节的定位为例④县域经济聚集发展战略以闽侯青口的东南汽车产业、南安的闽南第一建材市场、惠安的石雕产业和沙县的小吃产业为例⑤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以福建龙海和厦门同处于一个海湾辐射全区的特殊产业区域为例⑥县域经济乘势发展战略以福建的石狮、晋江为中心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安溪乌龙茶产业为例。
对于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对策方面许经勇2009认为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县域产业升级必须跳出旧的经济模式提出新发展思路要跳出“三农”与立足“三农”相结合这就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而转变农民的就业观念、产业观念。在中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形成了城市与乡村不均衡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要想打破此种体制结束此种不合理的局面就应该发展县域经济依靠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来冲破城市带来的束缚立足“三农”就是整合第一产业的生产要素发挥农村特有的土地生产能力支持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跳出“三农”就是要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进程提高县域经济产业的非农化的程度。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
王怀岳2009认为就当今中国县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根据不同县域比较优势的原则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转变从注重发展工业的规模过渡到重视重工业的效益发展强大的制造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资金很好地完成中国在工业化道路的后半阶段的任务。最后就是到远期内实现三次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第一、二产业积蓄的力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繁荣各种服务业。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经过这一序列的升级变革才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他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很好地阐述了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全面地解读了当今县域发展强县的一些有力举措同时还总结了国外一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和经验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及深刻的启示性特别是在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详细地论述了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突出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思路。
迟福林、夏锋2009认为当前应该把扩大内需作为推进县域经济产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中限制人们消费需求的是农村消费长期低迷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相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是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对于县域经济产业改革的方向应该从农村中的消费需求出发为此从县域经济的产业改革面临的挑战看应该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农村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大战略来全盘考虑。进行县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应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同时促进乡镇企业内部的产业升级引导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力求在层次结构上有所突破、技术方面有长足性的进步重点支持成长性好、就业容量大的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小城镇对那些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相应行政管理权限增强小城镇带动就业、优化产业、促进消费、辐射农村的作用。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2010认为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协调好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要协调产业之间的发展在保持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调动各方面力量统筹县域经济各领域的发展。二要做好兴工促农以城带乡等工作。县域是进行“三农”建设的主战场农村的发展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三要突破原有县域经济调制的概念打破常规的“县域经济=县域”的思维模式,统筹县域经济中社会板块、文化板块、生态板块、政治板块的协调发展,把握好“县域内县域经济关联因素”力推县域经济发展。四要将各种区域发展基本理论与县情相结合,掌握理论的精髓,因地制宜,进行实践创新,走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是一个理论体系不断升级,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要使得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必须发挥实践创新的魄力。
张晓山2011认为在新的时代需求下为了拉动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以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县域的经济范围内应该充分刺激城乡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依靠需求来推动产业的升级促进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农业向第二产业延伸最主要的是发展工业园区、高新产业园区农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家乐、现代新村、民俗农庄等乡村休闲旅游形成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的升级提高非农产业的比重。这其中涉及土地的利用问题需要占用耕地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这可能与现行的土地管理等的法律法规发生矛盾。这是造成发展县域经济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强与中央之间在这个交汇点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利益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县域经济、产业关系、经济改革等不同侧面对县域经济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李悦1983通过对经济生产与社会需求的相互作用提出关联分析论分析了不同产业部门结构变化与社会生产中的技术、供给、需求和国外供给需求等直接关联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给出了它们之间互相产生的间接关系。周振华1991通过对不同产业数据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关联效应、弹性效应、成长效应和开放效应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具体体现。宋亚平2006认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发展状态的相对封闭性折射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性。随着市场的融合和扩展县域经济最终还是要在开放中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态势。因此县域经济的建设者决不能简单地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搞地方经济保护主义而是要在政府的悉心照料下促进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孟宪江2007认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深化改革将给县域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各个方面进行多层次和系统的配套协调及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黄敏2009认为全国的县域经济大体上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是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保障。在应对危机中要立足资源、区位和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建议首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保障农产品销售市场其次以基地建设为推动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最后产业化始终密切联系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本书在以上大量文献的综合评述结合福建省永安市生态文明背景下产业优化升级绘制了永安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方法。三明市永安主要依靠产业承接、产业循环、产业集群推动永安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见图2-1。
图2-1 永安市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模式
2.2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2.2.1 生态经济产业
生态经济产业在生态经济中起着供给的作用见图2-2。曲福田2010认为生态经济产业的内容十分丰富指在保护、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将生态农业和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加工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姚昱2010认为生态工业可分为生态制造业、生态化企业、生态化加工业等。生态工业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或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工业结构生态化就是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把工业系统的结构规划成“资源生产”、“加工生产”、“还原生产”三大工业部门构成的工业生态链。其中资源生产部门相当于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主要进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及可再生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亦可再生资源逐渐取代不可再生资源为目标为工业生产提供初级原料和能源加工生产部门相当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以生产过程无浪费、无污染为目标将资源生产部门提供的出价资源加工转换成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工业品还原生产部门将副产品在资源化或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转化为新的工业品。生态服务业也就是指在服务设施、服务手段、服务渠道等方面充分体现生态理念在服务过程中无害于生态环境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树立和强化生态意识。依据上述可以得出县域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存在着紧密关系见图2-3。
图2-2 生态经济学基本框架
图2-3 县域产业与生态文明的关联
2.2.2 生态产业链
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可以减少废弃物排放甚至零排放,减轻环境压力和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创造生态产业链的系统消耗结构,使整个生态产业链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多样性和结构功能可控性,从而达到优化结构产出、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目标。按照这一生态产业链设计企业内部分工、设计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布局、设计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就有可能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结局。当然也就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孙若梅2010认为生态产业链有企业内部、园区内企业间和产业间等多个层次。企业内生态产业链是指同一企业不同车间之间形成的生态产业链即上游车间排放的废弃物成为中游车间的原料投入中游车间排放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的原料投入等。园区内企业间生态产业链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间所形成的生态产业链即上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成为中游企业的原料投入中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又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投入等。
生态工业园就是按照这一原理进行设计的。生态工业园内通过营建企业之间互相协同和共生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创造将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从而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园内企业具有互补关系互补企业聚集在同一园区共享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节约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工业生态经济系统也存在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链”那样的“产业生态链”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产业生态链指的是在不同产业部门形成类似生物链的生态产业链。例如工业部门生产塑料薄膜—农业部门使用塑料薄膜—农业部门报废后有服务业部门回收废旧塑料薄膜—废旧薄膜投入工业部门的塑料薄膜再生产。廖小华2011认为泰宁县域产业链的延伸模式着重突出了“泰宁路径”的内涵①高位接力。力抓、持续抓旅游把旅游产业作为龙头先导乃至生命产业。②顶级支点。泰宁始终坚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志向凭借争第一、做唯一的气魄借助高点支撑、凭借高端发力、实现高位发展以“不干则已 干则必成”的韧劲完成。③特色引路。始终坚持不怕有缺点就怕没特点的精品理念持续打造特色产品、项目、营销和管理等实现泰宁旅游的特色崛起。④项目带动。泰宁组合旅游把多项优势旅游项目结合起来打造旅游品牌。⑤产业联动。在旅游兴县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旅游辐射带动第一、二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龙头作用形成了独有的“泰宁路径”见图2-4。
图2-4 泰宁旅游产业链的延伸示意图
2.2.3 生态补偿机制
国外方面1972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环境委员会正式提出“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得到广泛认可。由于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加剧大量研究聚焦于生态环境公共物品的特性。萨缪尔森1954认为标准公共物品理论未考虑到生态环境公共物品的复杂性。公共物品理论从布坎南1965的研究开始已经开始突破标准模型的约束俱乐部物品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都大大扩展了人们对公共物品的人事范围。爱特伦1997对跨界外部性问题的研究证明污染付费政策未能给排放主体提供足够的激励因而需要在跨界污染治理中引入横向转移机制以促进合作利益的实现并据此提出最大化受益者得益的思想。
国内方面庄国泰1995认为狭义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是为了控制生态破坏而征收的费用其性质是行为的外部成本征收的目的是外部成本内部化。章铮1995认为将征收生态环境的补偿费看成对自然资源的环境价值进行补偿征收生态环境税的核心在于未损害生态而承担费用的一种责任这种费用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对生态环境损害的经济刺激手段。毛显强等2002从外部性理论出发认为生态补偿是通过对损坏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从而激励损害行为的主体减少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以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陈瑞莲等2005通过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认为在科斯和庇古手段之外还可采取流域区域明主协商和横向转移支付的准市场模式。秦鹏2005认为有必要建立协调区域关系、体现社会公平、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区域补偿制度。孙新章等人2006将生态补偿区分为对自然和对人的补偿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疗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采取惩罚性的措施对因保护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社会群体进行的经济补偿。曲福田、孙若梅等2010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分析框架为监督企业绿色生产及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生态补偿提供了理论模式借鉴见图2-5。
图2-5 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分析框架
2.3 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内外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动态
2.3.1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主要是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最具代表性。1970—1999年这些国家人口就业比重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的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现持续不断的上升趋势见表2-1。在产值方面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一样持续下降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同样呈现持续的下降趋势第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见表2-2。这些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符合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第一产业的发展为第二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使得第三产业具有成熟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产业结构的超前发展会加速一国经济的发展如过度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韩国在196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就高达45.6%1970年超过了50%到1989年已上升到59.4%,超过了同期的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产业发展的不协调给韩国带来了现代服务业中金融、通讯和信息产业的不成熟,重工业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现代化不高的第三产业对韩国的经济造成的后遗症,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明显。
表2-1 发达国家历史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分布结构[1]
表2-1 发达国家历史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分布结构(续)-1
表2-2 发达国家历史时期就业人口的三次产业分布结构
表2-2 发达国家历史时期就业人口的三次产业分布结构(续)-1
对表2-1和表2-2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产值均表现为持续而且没有回复的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都表现除了持续而且还有回复的上升趋势。
从英国、美国等先行工业化国家发展进程来看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经济增长阶段见表2-3。在这四个阶段中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首位要素不断发生更迭主导产业随着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变动而发生更替这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工业文明阶段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供给要素占首位。生态文明理念下知识、人才、技术、信息等对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再生性要素占首位。因此生产要素首先向生态化方向转移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生态文明背景下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增加资源和环境这个参数且这个资源从不可再生资源扩大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资源环境。
表2-3 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阶段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知识的可再生性和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过度依赖常规资源尤其是自然不可再生资源。由此,减少了自然资源的使用,通过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建立在生态化生产要素基础上的产业发展成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生态文明的建设。
从三次产业所占比例的雷达图看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的黄金比例33661其特点主要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三角形主要向第三产业凸其余是2012年三明市各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的比重其特点主要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所围成的三角形主要向第二产业凸可以看出三明市各县域经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发展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三明市县域经济三产比例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县域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大部分还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处理好制造业与服务产业协调问题满足第三产业发展要求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使得“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对于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不断完善、优化向最佳产业结构不断趋近具有重要意义见图2-6。
图2-6 2012年三明市各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黄金标准对比
环保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被国际上列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新型产业。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环保产业以高于GDP增长的12倍数增长为本国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1998年美国环保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1887亿美元欧盟达到1100亿美元产值如今全世界的6000多亿美元的环保市场中将近50%被日本占据。而我国环保产业的总值在2005年只有558亿美元只占GDP的2.85%即使到2008年总产值为1.55万亿元也只相当于GDP的5.17%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生态环保产业将达到GDP的7%8%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环保产业向世界认定的污染密集产业的渗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方向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见表2-4。产业对环境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可以提高企业或者产业内部的经济效益意味着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污染物的减少使得生产边际费用和末端治理费用减少。环保产业还是高关联度产业它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同它渗透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与其他产业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性这对于改善产业结构的合理度改善产业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见表2-5。
表2-4 世界银行认定的污染密集产业
表2-5 环保产业与其他产业相关系数[2]
环保产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的作用可以通过环境投入分析公式印证。
其数学公式为:
R=fWQTL
R=∫fqdt-∫gwdt-∫htdt+∫yldt
R=∫fq-gw-ht+yldt
在上式中R表示收益回报W为排污量Q表示产值T表示技术投入L表示减少的污染。假设在企业产量总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污染的处理造成排污量的降低同时回报提高
ΔR=∫Δgw-Δht+Δyldt
当ΔR>0时企业的技术投入就会获得收益回报企业总的收益增加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
2.3.2 国内研究动态
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中国不断强化生态县建设这正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集中体现。生态县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生态县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在中国各省份取得不错的进展与省情相结合突出生态重点形成自己独有的发展路径见表2-6。中国不断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指标提高县域经济产业生态化程度见表2-7和表2-8。
表2-6 部分省份生态建设重点
表2-6 部分省份生态建设重点(续)-1
表2-7 生态(市)县建设指标中环境保护类指标变化情况
表2-8 生态(市)县建设指标修订前后对比
陈志琴2011认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活的有机结构体系利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流动组合对整个县域生态经济实现过程的决策和调控将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发展县域生态经济需要注意加强全民生态教育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依靠科学技术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新的生态经济产业必须针对不同的经济类型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①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②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生态工业发展模式③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将人类活动的各个环节纳入生态生产的过程中。
周丽莉等2011通过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得出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发展县域经济最可行的办法是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使用彻底改变能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李克国2011通过对中国生态市现状建设指标的修订情况及建设意义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生态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是一致的生态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应从生态市建设指标出发弱化经济社会类指标突出生态环境类指标突出节能减排将生态文明作为生态市的建设目标。
2.4 简要评述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存在着国民经济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都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大致与此相似,总体表现出农业及其从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及其从业人员比重上升的高级化趋势。县域生态经济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不仅是县域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降低城市化成本的重要途径。影响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经济发展因素、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技术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国际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作用的差异,导致资源配置在产业上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差异。由于中国县域幅员辽阔,各地县域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内部产业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决定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必须选择不同的路径,有的可以走内生力量推动为主的发展道路,有的则必须选择外生力量拉动为主的发展道路。
在现有的研究中未能系统地解释县域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分工与集聚的关系并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同时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很多不同因素其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不同同一因素在不同区域以及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作用的强弱也不同有必要用实证等方法进一步定量分析揭示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具体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可能不同而现有研究中大多是从国家、省份这一相对宏观的层面来进行的对特定县域经济产业及其生态文明这一层面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对县域20年来产业结构演变的专题研究目前尚未发现。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演变个案的研究来揭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这不仅是对理论研究方面的证实和补充也可以为实践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3 研究背景分析
3.1 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3.1.1 三明市县域经济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4 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分析
4.1 机理分析框架建立的理论借鉴
4.1.1 生态贡献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发展和结构演变的起点。国际上关于生态对产业结构演变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探索见图4-1。生态因素对一国产业发展及结构转变有“三大贡献”一是微观层面的贡献见图4-2。微观层面也称为产业的“小循环”主要是以企业内部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物质和能源在生产和服务的使用量从而对传统的污染企业进行淘汰、改造、升级或者发展新的生态产业。对企业实际生产中的贡献侧重在生产工艺的改造、绿色技术创新、物料平衡以及生态设计等工程技术的运用推动企业内部生态产业链的延伸最终实现绿色消费。该层面的典型案例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的生态生产模式的建立。二是中观层面的贡献见图4-3。中观层面也称“中循环”。主要是以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区域内建立生态产业链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Raymond2000。对产业内部循环的贡献主要是以生态工业园区为主要的应用形式Lowe2001。三是宏观层面的贡献。宏观层面也称“大循环”。主要是以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社会效益为研究对象重点是集中在区域范围内的不同产业系统、工业群落、生态工业园之间通过有效集成来优化资源的使用把生态价值观、环境保护理念融入产业政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改善整体环境绩效最大可能地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王兆化等2003。生态大循环体系通过人类消费中和消费后物质与能量循环的研究实现整个消费过程的绿色化见图4-4。该层面的典型案例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归体系DSD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由企业内、园区内和产业间三个层面的循环共同促成生态产业链的形成。
图4-1 循环经济产业的研究进程
图4-2 企业生态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图4-3 生态工业园中产业结构示意图
图4-4 生态理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
由图4-3可知区域生态产业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运作需要公共设施A、生态产业链B和支持服务体系C共同参与围绕生态产业链的结构模型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调控。
4.1.2 产业标准结构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4.1.2.1 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
以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其产出的构成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从库兹涅茨开始就有很多产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产值结构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系出现了不少以产值结构作为衡量标准的标准结构。表4-1和表4-2是影响较大的产值标准结构模式。
表4-1 库兹涅茨模式1958
表4-2 钱纳里和塞尔奎因模式1970
表4-1和表4-2分别是以1958年和197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基准水平研究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状态下对应于各产业的一般结构。在研究产业高级化时不仅要考虑国民生产总值还要考虑各国的产业结构。
4.1.2.2 劳动力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
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的发展趋势人们为了得到更多的收入促使了劳动力向收入较高的产业流动形成了一定的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相比劳动力作为衡量标准具有直观、易于观察的优点。最早研究产业演变规律的指标就是劳动力结构。表4-3和表4-4是一些常见的以劳动力作为指标的标准结构。
表4-3 库兹尼茨模式1958
表4-4 塞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1980
表4-3和表4-4是以1958年和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基准水平研究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不同状态下对应于各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霍利斯·钱纳里等人1988的经济结构转变多国模型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所发生的变化由此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标准结构”见表4-5。在研究产业结构高级化时不仅要考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要考虑各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表4-5 不同收入水平所对应的经济结构[1]
表4-5 不同收入水平所对应的经济结构(续)-1
4.1.3 产业发展模式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1雁行形态发展模式
日本学者赤松在1960年对日本棉纺工业贸易的发展轨迹进行考察后首次提出来的并且经过日本纺织工业、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等的验证。雁行形态发展模式是一种揭示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途径的理论见图4-5。
图4-5 三明市县域产业雁行模式发展图
第一只雁是基础产业的发展。由于落后国家工业没发展起来,市场的开放程度较低,只有基础产业得到发展的空间。第二只雁是在基础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传统产业。由于生活需求引发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导致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传统产业得到很好发展。第三只雁是生态需求所促进产业的升级。依靠内外部优势,提高产业生态化层次。雁行形态说还有以下两种变形:①产业发展的秩序一般是从消费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是重工业的不断高度化过程;②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逐步精品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用的生产资料向生活用品生产资料转化。产业结构愈加多样化和高度化。
2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提出的,是一种揭示发达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途径的理论。他认为,工业发达的国家产业发展是以本国新产品开发为起点开始进行产品循环的,也就是新产品的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开发更新的产品,按照这种顺序不断循环上升。这种循环模式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科技的进步研发出新产品,扩大市场,直到市场饱和。第二阶段,产品出口,不断开拓国外市场。第三阶段,由于国外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推动了技术和资本的出口,将本国的技术和资金与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相结合。第四阶段,国外生产力的形成,导致此种产品的国际价格大大降低,又回到本国市场。从而造成发达的工业国家为了高额利润,只能放弃此种产品生产而去研发新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经济欠发达或者产业发展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回避风险大、花费大的技术研发过程,充分利用发达工业国家的技术和资金,与本地的优势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结合,通过低廉的成本把产品返销到工业发达的国家。可以大大推动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3同时开发发展模式
随着技术集约化的发展产业基础不断更新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将逐渐被新兴产业所代替产业结构发展了变革。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就是通过同时开发发展的模式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在这种形式下各个经济发达国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来抢占技术发展的先机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进程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位。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与先行的经济发达国家大致建立在这些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的脚步相近。由于技术含量和成本处于一个水平上因此这些产品的进口交易较少随着产品、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基础的巩固具有本国特点的产业已经成型。例如日本依靠这种模式对先行的经济发达国家的赶超已经接近尾声一些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和精密陶瓷等新材料技术集约型产业已经形成见图4-6。
图4-6 同时开发模式图
4产业承接模式
县域承接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竞争力和推进新兴工业化、新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承接产业转移不是兼收并蓄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县域承接产业转移要针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由温饱型向健康享受型转变的新形势围绕当地消费结构和产业发展需求。一方面要通过承接转移壮大原有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县域传统产业的升级步伐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逐步建立起特色化、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的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产业优先发展壮大产业实力和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不断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业功能。三明市是福建产业承接大户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承接路径见图4-7。
图4-7 三明市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4.1.4 经济发展阶段与县域产业结构演变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与类型》中利用二十多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律”形成了霍夫曼的工业阶段论指出伴随工业化阶段的进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不断下降。霍夫曼依据“霍夫曼系数”的变化趋势将工业化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生产资料工业发展是缓慢的消费资料工业生产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工业化的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虽然还是远远落后于消费资料工业但究其发展速度而言资本资料工业开始获得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工业化的第三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已经赶上了消费资料的规模在工业化的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就开始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研究的中心是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化过程工业化的重心是由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主要生产资本资料为主见表4-6。
表4-6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数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见表4-7。其中起飞阶段是一个社会由传统类型向现代化类型的根本转变过程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关键转变时期。根据罗斯托的解释起飞就是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经济的起飞需要三个条件①较高的积累率即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②需要主导部门带动起飞;③良好的起飞制度保障。当今,起飞是发展中国家的大事,应该使社会经营资本、农业和以天然资源的开发为基础的出口部门等实现现代化,打好产业基础。同时,合理选取迅速成长的主导部门,发挥其利润最大化以供投资再用。主导部门通过回顾、前瞻、旁侧三重影响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回顾影响是指对自己提供生产资料部门的影响;前瞻影响是指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指导作用;旁侧影响是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以任意改变,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发展中国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应该在政治、体制等社会环境给予配合,以保证本国经济的顺利起飞。
表4-7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划分
钱纳里和塞尔奎因认为经济的增长是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对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并将结构转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表4-8。在不同阶段非农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人均GDP低于100美元1964年农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之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其他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推动工业化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进而再到高级阶段发展。县域产业结构演变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不同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状态是不同的。
表4-8 钱纳里发展阶段
钱纳里对结构转变阶段的划分是基于对增长的部门原因和各要素对增长的贡献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发现总增长率源于需求和供给力量的相互作用。如果某一特定时期所有部门的增长率完全相同则每一部门对总增长的相对贡献仅取决于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见图4-8。在结构转变初期迅速增长部门如制造业其贡献率高于它在静态分析时的贡献而初级产品生产的贡献则低于它在静态分析时的贡献。在要素对增长的贡献方面劳动力贡献的下降反映了高收入水平上人口增长速度在减慢的趋势在发展的早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加快的现象源于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的存在以及随后发生的资源从农业转移资本贡献相对稳定的趋势决定资本边际产品的下降这抵消了投资率上升所起的作用见图4-9。
图4-8 增长的部门原因
图4-9 各要素对增长的贡献
因此,从上面的有关理论可知,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在没有大量的无偿援助和特别丰厚的天赋资源情况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起点是在农业部门可以为非农产业提供剩余产品、劳动力和资本储蓄的基础上。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部门和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
4.2 影响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三大关系”
4.2.1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1生态文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产业结构演变对生态文明的作用
在经济繁荣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通过资源的消耗程度、环境影响程度和生产废弃物排放对生态文明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耐性最大,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环境最严重,第二产业比重过大将破坏生态文明的建设。第三产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程度和对环境的破坏强度都是比较小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第一产业对土地资源的依耐性大,土地的有限性造成大量劳动力的剩余,形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将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资源优化利用是不符合的。以下是三明市产业结构转变对三明市生态文明的贡献。
由表4-9可以知道2000—2006年三明市的能源消耗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说明三明市经济的增长不是靠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而是伴随着能源投入的增长。整体来说三明市产业结构没有朝着能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向改变没有起到低投入、高产出的作用但是从2009—2012年通过结构调整不断改善这种局面。
表4-9 三明市产业结构变迁对能源消耗的贡献度测算
从表4-10可以看出2009—2012年每度结构变迁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最大2000—2012年期间每度产业结构变迁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而每段区间的贡献值都为正说明整个区间内三明市产业结构演变朝着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向演变。
表4-10 三明市产业结构转变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测算
从表4-11可知三明市产业结构演变对“三废”排放量强度控制不够稳定波动较大。2000—2002年每度产业结构演变对“三废”的排放强度控制的贡献度都为负值2002—2004年每度产业对废水的贡献度和废气的贡献度仍是负值且呈现较大幅度下降趋势每度产业结构演变对于固体废弃物控制的贡献值呈现为正值有大的提高在2004—2006年每度产业结构变迁除了对废气排放的贡献值为负值之外其他都为正数与之前的两个阶段相比大部分指标呈较大幅度的上升对固体废弃物控制的贡献度为正值与之前的一时间相比呈下降趋势2009—2012所有指标都为正值说明产业结构转变对“三废”排放都起着比较大的积极作用产业结构转变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综合起来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三明市产业结构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控制的方向转变。
表4-11 三明市产业结构转变对生态环境控制贡献度
表4-11 三明市产业结构转变对生态环境控制贡献度(续)-1
4.2.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关系
4.2.2.1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生推动力
1农业部门的原动力
一方面,农业剩余为产业结构演变提供了原动力。随着县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第一产业的农业布局不断优化,许多农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加工或销售企业,多数加工层已经高级化,龙头企业不断出现,产业能级不断提高,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随着农业经营方式日益革新,出现了农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新的产业发展方式。许多企业从传统的农业加工业升级为新兴工业。由于产业效益得到空前提高,县域经济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相应的物流、配套服务业也繁荣发展起来。因此,农业部门的发展特别是为县域工业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长空间却拓展乏力,大量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促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成为必然。由于耕地资源有限,中国又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矛盾突出,导致对农业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投入过剩,农业生产的增长极开始变弱。由于剩余劳动力被土地大量排挤,滞留的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必须走出农业生产部门,进入其他产业寻找就业出路是其必然的选择。
由以上两方面可知,农业部门为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提供了资金、技术、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是推动县域结构演变最原始,最重要的推动力。
2企业和政府主观能动性
商人网络是中国市场的非正式组织,往往是区域产业集聚、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网络力量,企业家或者创业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络,自主、自治的多种形式的商会、协会发展,发挥沟通政府、服务会员、互助联合的作用,企业家成为县域产业结构演变主要推动者。政府是县域经济产业政策制定者,通过扶持以企业家和创业者为主体,鼓励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中介组织的发展,对开展职业培训、知识合作、技术推广、投融资服务等活动进行政策扶持,是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领导者。
尤其市场的开拓不仅是企业职能,也是政府职责。政府组建由商业基础设施、商业软环境、管理与协调组成的商业“战略三角”,构建“内外联动、通达便捷、有机连接”的现代商业促进系统,支持企业在开拓大市场上不断实现突破。政府利用市场机制运作城市资本,加大社会公用事业的改革力度,凡能推向市场的都推向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资本的潜在价值。加快社会公用事业的开放步伐,广泛地吸纳多元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和建设。政府通过企业的作用,间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
4.2.2.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外生拉动力
1市场需求的拉动
市场需求对县域产业演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演变上。在需求总量上,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社会总需求也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上升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在需求结构上,随着城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消费需求中的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不断上升而生存需求的比重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即人们的消费对象由食物消费占主导转向非食品的消费占主导,对非生活必需品甚至奢侈品等产品有了更大的需求。在需求总量和结构转变的共同作用下,拉动县域产业结构的扩张成为必然。
2城市的辐射
城市的辐射主要表现为产业的转移、配套产业的发展、信息的影响。根据引力模型,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首先,产业转移。如今很多城市借助现代便捷交通设施,发挥交通干线经济轴的节点作用,加强自身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影响力。沿海很多城市进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型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内陆地区,通过多种形式的商业连锁和产业链实现城市跨区域合作。其次,配套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间产业的转移,区域合作的加强,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出现了很多有竞争力的区域特色配套产业发展。许多城市克服城乡内交通瓶颈,构筑城乡大交通,运用差异化的功能提升吸引力,构建县域公共产业发展平台,发挥生态效应,强化休闲娱乐功能,提升县域发展的内在配套产业质量。最后,信息的影响。城市的辐射还表现为信息的影响,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导位置显著,是信息汇聚交流的中心。城市的信息特别是市场产业发展信息向县域经济领域的传播和扩散,加速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进。城市辐射范围决定了区域之间要素流动的范围、产业分工合作的方向和紧密程度,如福建省大田县受到“泉州-厦门-三明-永安四边形”城市辐射效应的影响,南部地区将与泉州之间要素流动更大、产业分工合作更为紧密,北部地区将与三明市区之间要素流动更大、产业分工合作更为紧密。大田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区域合作机会,加强与厦泉、三明、永安等地区的产业联动,促进了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变。
3外资的注入
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资本要素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初期如果农业部门积累的资金对第二、三产业投资达不到应有的比率就应该采取吸引外资注入的手段如招商引资、加强发达地区资金的注入、争取外国援助或者外国私人投资。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在较短时间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资金要素上内外并重基地招商创投跟进见表4-12。通过外部资金与县域产业内部劳动力、技术、土地和原材料等的有机组合发挥内外资的结构组合效应。同时利用外部资金对先进技术和新产品的聚集通过技术和信息的空间扩散创造新的投资机会扩大外资对县域内部资本要素的诱导效应。统筹考虑资金来源、结构、投向等实施“内外并重、基地招商、创投跟进”战略满足县域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如江苏省在产业发展初期依托区位上的优势以上海为跳板吸引外资“三来一补”成为沪宁杭地区产业资金来源的主要形式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演化进程。
表4-12 县域企业资金需求解决方案
4制度与政策的促动
县域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起着导向作用。有的制度如产业政策可以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有些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影响需求、供给、技术等因素间接地导致县域产业结构的变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人均GDP越过3000美元正处于结构转型期。这个时期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劳动力供求关系、消费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处于剧烈变革之中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加大。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关键取决于是否采取有力的产业政策这个时期的产业制度和政策显得尤其重要。在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探索能助推产业发展又不违背国家政策准则的政策集成体系在市场准入、税收返还、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执法规范、政府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优惠政策等方面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县域产业的繁荣发展。
4.2.3 县域经济产业分工与集聚的关系
4.2.3.1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集聚
1县域经济产业链的集聚
产业链的实质:一是要形成上下游互相配套,减少产业整体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二是控制核心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产业链的集聚对区域产业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要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重视“产业链招商”,减少某些环节的“短板效应”。为何闽东南企业能在危机中寻找到机会、在危机中成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对接沿海先进企业管理机制,就是学习培育核心竞争力。一是向“上”走,走向新高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不一定完全拥有,一定得为我所用,构造自己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品牌等完整产业链。二是向“新”走,走出新天地,没有传统产业,只有传统观念。在传统产业中采取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管理流程,分享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部分。三是向“外”走,走出新视野。让自己产品走进全国市场,走进欧美市场。这种国际化经营道路是闽东南企业发展的根本。一个地区在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获取的利益具有很大差异。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打破了地区壁垒,消除地方之间的差异,并按照区域比较优势重新按照产业链进行分工,从而依据区域竞争优势创造富有影响的区域品牌,成为一个地区避免在趋同性中被边缘化的有效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农业,还是制造业,大力拓展产业链条,并逐步向高端产业链延伸,理所当然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2县域经济产业群的集聚
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和建设,主要立足于营造两个理想的环境,即为外来企业和内生型企业提供理想的创业发展环境和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和生活居住环境。通过营造环境,及时配套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吸引企业集聚,稳住企业发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实现两个本地化即外来企业本地化、农村人口本地化,形成两个竞争力即区域竞争力和城镇竞争力,达到两个目标即产业聚集和人口集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县域产业的聚集上必须抓大聚小,培育产业群。抓大,就是让规模大的企业更大,带动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聚小,就是让规模小的企业聚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产业集群的发达程度是与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抓大聚小的目的是促进特定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的企业,按照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合作关系,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增强区域产业支撑力主要是发挥技术溢出效应,发挥区域品牌效应,发挥制度规范效应,对接沿海新兴产业群,发展配套产业。例如福建泉州市重点培育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其中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很快。大田对接沿海新兴产业群,就是发展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这些产业和大型企业的配套产业,与泉州新兴产业共同成长。
4.2.3.2 县域经济产业的分工定位
1专业化特色产业村镇
专业市场是以一个类别或几个近似类别的商品为集中交易对象以现货批发经营为主兼顾零售的市场形式具有客户定位特定和经营行业特定的鲜明特色。专业化特色产业村镇是县域经济特色的载体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等沿海地区县域聚集繁荣、民营经济发达就是其重要表现。应该注重专业化村镇的基础建设开展错位竞争突出特色延长市场半径提高竞争力建设专业化特色产业。可以借鉴其他成功经验集成政策重点扶持持之以恒促进专业村、专业镇的发展形成村镇产业特色化、集群化、根植性、品牌化机制建设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村镇。根据产业特性和其他地区的经验专业村镇的主要模式见表4-13。
表4-13 专业村镇主要模式
表4-13 专业村镇主要模式(续)-1
2城市产业配套型中小企业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典型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不是指各类企业集中在一个园区而是上下游之间互为配套网络的中小企业之间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并不断衍生出新的中小企业。依据企业生成原因与方式的特点可从裂变、孵化、分立三个方面促进中小企业衍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见表4-14。对于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县域而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提供融资、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至关重要。
表4-14 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衍生方式
3县域传统特色产业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差异化是构建市场竞争优势的两个基本途径之一。构建具有差异化的特色或主题商业街区、特色专业市场是培育县域经济产业商贸竞争优势的关键。特色即亮点有特色就有品位就有未来与前途。在愈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为了谋求在整个经济发展的高端环节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一个永恒定律。利用好县域特色资源在发展中创造特色在结构调整中突出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打造特色在科技进步中提升特色。如温州苍南金乡镇有台挂历印刷、装订、销售经营企业200家从业人员1.8万人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占据全国台挂历市场总额的80%左右。标牌包装印刷产品在全国覆盖面达90%以上全国89%的食堂磁卡、饭菜票由金乡生产提供全国91%的单位证件学生、工商、税务部门标章来自金乡金乡包揽了全国大部分著名白酒酒瓶标识和包装盒金乡提供了全美34万警察、联合国维和部队等所有标章的生产。
从以上县域经济产业的分工和聚集的关系观察,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定位是建立在县域自身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的,应该对县域经济产业进行合理分工,以扬长避短。而县域产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发展,又是县域经济产业集聚的关键问题。在县域产业集聚的演进中,注重产业群、产业链各环节中在企业中的分工与专业化发展,处理好基础资源分配与产业集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聚集与分工的问题,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演变的前提与实质性问题。
4.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4.3.1 区位条件
阿尔弗雷德·韦伯有关于工业产业论认为,运费、劳动力费用、产业的聚集等因素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工业分布,这些聚集区具有交通方便、生产费用小、节约成本最大的特点。区位决定潜力。各个地区的区位条件不同,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和自然环境等条件具有很大差异,聚集条件也不同,这是全球经济呈现带状分布的重要原因。传统产业对交通费用比较敏感,水运和铁路是首要影响因素;高技术产业依赖人力资本,需要研发机构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面对面接触的依赖,倾向于选择大城市都市区或生态办公环境;生活性服务业取决于人口和需求能力,按照一定半径布局。区位条件又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交通网络的建设,对一个地区发展的模式和格局,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区位条件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础。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判断一个区域功能的高低主要看两点:一是这个区域与整个区域经济网络、世界经济体系相结合的形式与地位;二是这个区域对要素空间支配能力。也就是说,随着信息化和现代交通体系的发展,区域功能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其在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节点中所处的地位,区域竞争力的大小也越来越取决于其配置信息、要素的能力。区域规划和决策关键在于挖掘和塑造差异化的功能,以独特的功能在区域经济网络、全球经济网络中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不是单一取决于区域规模和生产规模等传统因素。“以功能比强弱”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成为现代区域竞争的核心法则。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因此,一个地区的区位条件,特别是区域的功能定位,对县域的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3.2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点,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结合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程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同县域产业结构会促使县域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反之,一定时期内的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对于产业结构也有相应的要求并通过投资或者其他更为直接的手段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县域产业结构有一定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限制着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程度和范围。因此,一个县的产业结构演变是不可能超越相应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一定会受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制约。在开放条件下,资源总量的限制性相对要小点,由于供需价格等因数,县域产业结构也会受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的方向必须与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最有效的模式就是采取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政府和市场犹如县城经营舞台上的一对舞伴,政府引导,市场跟进。解决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关键是解决三个问题,即县域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县域产业的个性化,县域产业的增值化。经营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步骤是县域的战略定位、县域发展的策略设计、县域规划与建筑设计、县域形象包装与推广。
4.3.3 投资结构
投资是改变产业结构中最为显而易见的因素。产业的生成和扩张都是通过投资来实现的。投资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投资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投资的方向和每个方向的投资金额就是所谓的投资结构。特别是投资的方向直接决定投资在各个产业的分布,演变方向,产业的综合实力。投资方向是投资在各个产业的第一次抉择,第一的选择将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发生偏移,也就是从宏观上影响产业的布局,具体表现为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比重发生的变化,以哪个产业为重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而投资数额是投资在各个产业间的第二次抉择。第二次的选择意味着将不等数额的资金投资分配给所选择的产业,这将导致获得较多投资的产业发展得比较快,而获得比较少的产业发展的速度就会相对较慢,造成不同产业获得不同的发展条件,产业发展质量的优劣不均。这两次投资上的选择就会造成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投资随着市场多样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除了政府投资外还需要各种民间资本的参与这就是出现了产业间的不同程度的融资需求。按产业结构划分就是金融机构的资金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何种经济产业领域简单地说就是资金用到哪里去了。一般可以分为第一产业融资需求、第二产业融资需求和第三产业的融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的力度各地逐渐出现现代农业集约农业、公司化农业等收益较高的经营主体随之产生了许多新兴的农业融资需求。由于不同县域的工业经济比重不同产生的融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从全国范围上看应该是县域经济中的第一融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流动资金和建筑业流动资金上。第三产业的融资需求基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保持同步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融资的需求越高这一产业需求的主体主要集中在物流交通和房地产业。目前许多县域经济体都实施集成投资政策构建投资环境高地。在现有体制下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即使是发达地区也不例外上海与浙江、江苏在税收返还、土地优惠等方面互相攀比上海浦西针对浦东的国家优惠政策普遍实行“S+1”政策即在浦东国家优惠政策基础上通过税收返还途径再优惠一成。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优惠政策无疑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
4.3.4 市场需求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任何产业的出现都是需求引起的,市场需求决定着一个产业或某项经济活动的存在价值,这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外在条件,决定着某一产业是否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产业发展没有迎合市场需求将不易立足并且难以发展,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着对应性。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个产业的产品都要在市场中进行交换,假如这个产业的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就会失去市场,这意味着这个产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失去了立足之地;反之,某个产业的产品在市场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那么这个产品就会在市场上走俏并且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这个产业就会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市场将不断扩大,因此市场需求结果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的趋势。
需求层次理论进一步说明,个人消费中用于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份额,将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而降低。市场上消费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不同程度上拉动了产业的发展。无论从消费需求的转变,还是从生产需求的转变来看,都要求县域经济内部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刺激二、三产业的市场消费需求,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以满足产业市场发展需求的多元化和丰富化。
4.3.5 劳务经济发展
劳动力的多层次转移产生了劳务经济,劳动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与投资有点相似。劳动力向哪个产业发生转移,这个产业必然得到很好的发展条件,缺少必要劳动力投入的产业,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近几年,县域劳动力转移出现新的特点:劳动力转移规模大、劳动力以青年为主、劳动力文化素质提高、劳动力自发性增强和劳动力具有兼职性。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从过去的三次产业革命可以看出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是沿着“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工业—高附加值加工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慢慢地发展起来的。配第-克拉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二产业转移,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聚集。库兹涅茨将配第-克拉定理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劳动力与国民收入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把产业分成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得出以下结论:一随着经济发展和时间推移,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整体上升,而工业部门劳动力比重在全部劳动力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呈上升趋势,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相对比重的上升趋势是同步的。
4.3.6 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根据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指出,一个地区的自然要素禀赋和可获得性要素禀赋必将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自然要素禀赋,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气候等要素,具有相对稳定性、先天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可获得性要素禀赋,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要素,具有可获得性或流动时效性。在要素禀赋结构中,县域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由于不同县域的地理环境,县域面积大小不一,它们拥有的自然要数禀赋也是千差万别的。在当今的经济发展条件下,要素禀赋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阶段,自然要素禀赋和可获得性要素禀赋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起始阶段,主要依靠自然要素禀赋和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拉动,此后,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加快,二、三产业竞争优势不断加强,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等可获得性要素禀赋的作用日益突出。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得益于发挥自然要素禀赋优势与可获得性要素禀赋的综合作用以及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的立足点之一就是产品成本允许的价格所能获得自然要素禀赋。由于自然资源的结构不同,对于一个县域有利的产业结构,对于另外县域未必同样有利,要在不同的自然要素禀赋的条件下实现同样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选择适合本县特点的产业或对产业结构作不同的调整。
自然要素禀赋和可获得性要素禀赋,决定了县域产业聚集的区位规划和县域产业聚集的程度。①特色农业及其加工区。主要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整合自然要素禀赋,发展特色农业,并通过加工转化提高附加价值。②矿产资源采选及其转化区。矿产资源丰富是主要特色,矿产资源采选及其转化一直是工业的主体,加工转化主要是煤电或煤化、水泥、冶铸和陶瓷,以及矿山机械等延伸制造业。目前,矿产品转化加工多数属于小企业,矿产品直接转化具有原料产地指向的规律,倾向于产地布局。特色农业和矿产资源加工业都比较好地发挥了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③现代制造业聚集区。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可获得性要素禀赋的获得。现代制造业布局,无论是目标市场导向的,还是成本导向的,多数倾向于在区域内交通干道沿线布局,特别是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是现代制造业聚集的优先区域。④商贸物流服务区。起主导作用的也是依靠可获得性要素禀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可获得性要素禀赋结构出现升级,以县城为主体,商贸业、运输物流业、居民服务业等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4.3.7 发展环境因素
环境是区域的根本,包括制度环境、社会环境、人居环境等。在信息时代,交通、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本流动、人才吸引、文化氛围等的需求愈趋强烈,区域环境已日益成为吸引现代资本流、信息流、物质流和人才流的关键因素。区域以环境定胜负,具有生态化、人性化环境的区域将获得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是一个区域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它可以让区域和谐共生,互促互进,恶劣的生态环境则是区域发展的最大威胁,最终将把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区域全部吞噬。未来区域竞争将越来越体现为生态环境的竞争,生存环境的区位、大小、质量、组合形态及应变未来种种发展可能的弹性,直接决定了区域总体发展状态的优劣。因此,区域规划实质上就是通过空间发展方式与发展时序的安排,来实现这种战略资源配置和使用综合效益最大化。新的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还表明,当今的空间规划已不再是仅仅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而更加注重通过空间要素提升和优化组合,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
以文化环境论输赢,文化是一个区域的底蕴。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区域是不可能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未来国家、地区、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实质上就是包括创新意识、制度环境在内的广义文化竞争。因此,衡量一个区域是否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品位和文化发展水平。挖掘和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富有特色的区域历史文化,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对吸引人才、聚集要素和提供优良的平台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世界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引起了很大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问题愈演愈烈,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环境保护已经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同时,环境保护也要求传统产业进行改变,以适应生态环境的要求。
4.3.8 技术变动
技术条件,是基础科学思想和理论的物质体现,通常以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新的形态而存在,技术变动主要是指技术结构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个别产业的扩张或各个行业以不同的速度扩张,最终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体系的出现也会导致新兴产业的诞生,或同时伴随着落后产业的淘汰,最终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的变动对于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是巨大的,历史上技术革命充分验证了技术在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经济资源要数构成的主角,技术变动是县域产业实现结构性变革的根本动力。从技术进步促进县域经济结构演变的机理来看,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工业品等相比是比较小,技术进步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增加,第一产业的整体收益有所下降。因此,第一产业的某些要素如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会流向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同时,县域的第二产业的某些工业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大,技术进步增加了其产出量,也提高该产业部门的收益,于是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就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运输、服务等需求也大幅提高,吸引了需求要素的流入,新要素的流入促进了县域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需求弹性最小的第一产业的衰退,提高了其产值效益水平。
技术的进步对县域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县域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对县域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县域经济的稳定性,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县域经济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新产品开发,以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减少了投入,产出水平不断升高,从而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抗干扰”能力,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二,县域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自动化、机械化的进程,摆脱了传统单纯的人力工作,使得县域劳动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产业资本的收益率越来越高。第三,县域经济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还提高劳动者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复杂技艺得到很大的提升,不断优化县域整个劳动力的层次水平,导致劳动力结构的科学转变间接促使县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四,县域经济技术改善了县域的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为经济增长的内容创造了新的社会形式,推动了县域产业的多样化趋势。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影响需求结构,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技术进步影响供给结构,从而直接导致产业结构变化。
4.3.9 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体现的是国家和政府关于经济活动的意愿,它主要是通过经济的杠杆和宏观行政政策来支持、调整产业的发展。经济政策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它不仅可以直接扶持或者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而且左右绝大多数影响产业结构的要素,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技术革命不是导致历史上经济革命的原因,技术革命只是伴随经济增长的一个现象或一个结果,是制度的创新为技术革命扫清了道路,唯有制度因素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都对招商引资花了大力气,没有实质性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创业、兴业的制度政策问题。通过制度环境的优化可以弥补地理环境的不足,改变观念,用招商引资的力气和精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达到事半功倍。创新制度是推动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创新。
首先,调整政府职能,构建县域管理创新体制。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是县域改善创业制度环境和兴业制度环境的主要目标。通过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规范政府行为,强化服务理念。其次,创新城乡土地制度,活化土地资源。处理好县城扩展过程中用地权属转换的利益关系和完善城区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储备制度的目标主要是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盘活土地存量,落实城市规划,增加政府收益。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市场主导的上海模式,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杭州模式,“双储双控”的天津模式(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双重储备和总量的双重控制)。在许多县市,土地储备制度,既培育和规范市场,又发挥土地的融资功能,有效地实现老城区空间的置换,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为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奠定了更成熟的条件。促使了土地流转要素和农业区划结合起来,和茶叶、速生林等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最后,优化创业制度环境,营造和谐创业氛围。创业是县域经济活力之源。拥有良好创业制度环境才是开发城乡居民的内在潜力、培育自立自主自强的创业精神和提升县域产业结构层次的保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创业能力,才能真正形成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和长远发展的动力。优化创业制度环境,才能推动人力资源变人才资本、民间资金变民间资本、土地资源变土地资本。如今许多县域发展都是采取先发展、后规范的制度模式,造成“业未创、心先疲”,烦琐的创业程序严重挫伤创业的积极性。对创业活动采取先发展、后规范的策略,除少数涉及公共安全的行业外,已经严重损害其他产业者的积极性,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在项目安排、融资担保、咨询服务、标准厂房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将引导县域企业朝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成为促进县域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力量。这一发展形式已经被许多县域采用并推广。
4.4 研究的理论基础
4.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在鉴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有不尽相同的解释,无论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怎么样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概念都离不开两方面内容,一是发展,即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二是可持续性,即人类发展有可持续性,同时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具有可持续性。
第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①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向前发展目前人们无论是发展经济繁荣文化还是保护环境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②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途径。一方面是满足当代人发展愿望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并且为人类提供可持续性资源的能力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是推动科技进步不仅要实现科技开源还必须在节流方面下工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废品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使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资源环境互相促进实现共荣。④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原则。公平性原则体现为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要在不损害让后代人享有与当代人同等的甚至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的权力又要使同代人中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拥有同等的、不受歧视的发展待遇。共同性原则是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担当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厉无畏、王振2005
第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点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上,即:①人与自然的和谐;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③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的平衡;④开源与节流的平衡;⑤物质生产与精神繁荣的平衡;⑥整体规范与自由竞争的平衡。
4.4.2 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
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生态系统质量朝着相反方向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环境保护具有外部经济性和公共物品特性,造成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对称,容易导致供应不足或盲目地过度开发,因此,如果只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很难保障其有效的供应。
第一,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定义: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它不仅具有经济激励作用、还衍生出“污染者付费”原则、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是环境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它通过政策的不断完善来调节人类生产活动行为,是调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关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内容强调应该立足现状,通过生态补偿将环境的外部性和非市场价值转化为真实的经济激励。经济与环境形成密切关联性表现为:经济的生态化、生态的经济化。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模式来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供求矛盾的重要手段,最终促使生态经济一体化。
第二,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①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或者谁损害谁付费的原则。在我们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政策时,应按照补偿的总体方针,立足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办法遵循的基本原则:“谁保护,谁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以及“总量控制、有奖有罚”的原则,在完善区域性的保护地区专项补助试点办法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对所在市、县(市)的主要补偿地区进行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②有利于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的原则。由于生态补偿标准的界定是整个生态补偿机制的重中之重,生态补偿标准的界定就是要处理好保护区与受益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地制宜,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把握好保护区的补偿力度和受益区的保护力度,遵循两者之间共同发展的原则,这是关乎生态补偿机制在区域性整体效果的关键。③满足需要与现实可行相结合的原则。从目前中国的补偿手段和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缺乏对补偿机制的正确认识,对实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和利益关系把握不当,忽视了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渠道的建立,也忽略了自身合适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经济结构的构建,造成了现实的政策因素和环境因素满足不了现实地区民众的目前需求,导致现实与需求差距过大或者整体的效益得不到最优化,鉴于此,应该确保对整个宏观的准确把握,最大限度地挖掘现实的潜力、不断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和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满足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需求。
4.4.3 产业经济理论
产业经济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形成较晚,其思想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代。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则来源广泛,遍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宏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各个经济学领域。产业经济学在当代中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又有新的发展。
第一产业经济理论的概述。产业经济理论是以产业分析理论和产业政策实践为背景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经济学融产业经济理论与产业政策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应用经济性质既有联结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中观层次又有不同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哲学基础由此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史忠良1999
第二,产业经济理论的内容。产业经济理论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产业经济是居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连接宏微观经济的纽带。
第三,产业经济理论的特点。①突出重点。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框架是“三论”,即规律论、结构论、组织论。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这一学科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三论”上,不与其他学科重复。②突出宽口径、厚基础原则。县域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为了把“三论”这个核心内容研究好,还必须以宏观理论为指导,没有宏观理论指导,就会失去宏观上的检验标准。③突出科学发展观。④突出和谐发展。
4.4.4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总和。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区域经济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为局部的结果。区域体系是由无数个区域实体组成的,每一个实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国家宏观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与分析微观经济下按照地域范围划分的经济实体及其运行,都看做是区域经济的运行。
第一区域经济理论的概念。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一国范围内某一特定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和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及变动趋势的经济科学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环境科学以及人口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领域。区域经济理论的贡献与独到之处就在于它以空间来观察经济现象对经济活动做出理性的解释和把握。区域经济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厉以宁2000
第二,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容。区位问题历来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基本内容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区域经济应用工具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包括:①要素禀赋问题;②增长极问题;③发展差距问题;④区域贸易问题;⑤梯度推移问题。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包括:①竞争关系;②合作关系。区域经济应用工具研究包括:①区域规划;②区域政策。
第三区域经济理论的特点。①区域性每一地域都有自己的特点。自然条件、资源条件、文化及语言特点所以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包括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重点、发展道路和途径等。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区域性是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②非均衡性非均衡性也是不平衡性。对于任何一个稍大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均衡的。有的地方发展速度快些发展水平高些有的地方发展速度慢些发展水平低些区域经济有一个公平和效率问题两者必须兼顾。③阶段性和连续性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阶段性。每一时期的特点不可能永远存在根据新的形式制定新的目标和新的发展方向。阶段之间应该是连续性的发展前后衔接的。④开放性区域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中通常没有制度、体制、运行机制上的根本差异人为限制的因素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吴克列2001
4.4.5 非均衡性增长理论
第一,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概念。非均衡发展理论注重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发展,注重总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较好地适应了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是一种更为现实、更为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因而成为区域开发理论的主流,得到了经济学者和决策层的广泛认同和接受。
第二非均衡理论的内容。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非均衡发展是为了最终达到区域均衡的途径是区域开发过程中可选择的发展战略之一。
第三,非均衡理论的基本模式:①增长极理论模式。所谓增长极,指的是在经济空间中起着类似磁极作用的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聚集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它自身不仅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能通过扩散方式以自身的提升和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围腹地的发展,继而实现互相促进的共荣发展。其主要应用的地区是在山区等环境比较不利的落后地区。②点轴理论模式。点轴理论的含义是: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备有利条件的大区间、省区间及地市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个点予以重点发展。这样伴随着某个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资源的匮乏和市场的饱和,很多集团经济开发的注意力投放到了较低级别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与此同时,发展轴线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纵深发展周围的潜力腹地,将以往较低级别的中心作为重点兼顾的发展中心,将以往不作为发展中心的点确定为较低级别的发展中心。其主要应用的地区是发展中或复兴中的地区。③网络理论认为,经济的空间结构是由节点、域面、网络三大要素相互交织构成的。不仅要加速生产要素在节点之间、域面之间,尤其是节点与域面之间流动的力度,不断向广度渗透延伸,不断完善点与面之间、域面与网络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产业经济集团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流,提高自身的扩散效应,在大范围的空间里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主要应用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或者经济正在快速腾飞的地区。
4.4.6 经济发展理论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朱文兴2007
第一经济发展理论的概念。发展经济理论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问题体系包括宏观发展理论、微观分析理论、结构发展理论等研究范畴涉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二元经济界结构、资本积累和外资利用、人口问题和就业、产业发展战略、技术革命和技术引进、收入分配、对外贸易等模式孙久文2006
第二,经济发展理论的内涵。经济发展内涵包括三个方面:①是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如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的深刻变化;②是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改善,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程度提高,人素质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注重效益性等;③是国民经济量的增长和扩张,如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的变化。
第三经济发展理论的特点。①经济发展强调了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不断“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和“新组合”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体系②经济发展是变动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一种变动和发展熊彼特1934
4.4.7 和谐发展理论
第一和谐发展理论的概述。和谐是一个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综合框架和谐描述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是事物内在联系之规律的精髓是事物存在的本质特征是事物静止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存在的也都是和谐的。没有事物的和谐也就不会有事物的存在和谐发展理论正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之规律的理论。和谐发展理论是指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和谐机制在最大程度上与效率是一致的。不和谐是绝对的和谐则是相对的。和谐管理的目的即是使系统由不和谐逐步趋近和谐的状态席酉民1989
第二和谐发展理论的内涵和谐理论的根本内容。和谐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同体中的他人与自我内在统一、协调发展的整体性实践它要求人类的实践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即从征服性、掠夺性、控制性、对抗性的实践方式转变为协调性、对话性、伙伴性的实践方式从而实现矛盾双方的良性互动、互利双赢陶火生2007
第三,和谐理论的特点。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发展则是和谐中的发展,从和谐到发展,再经过发展达到新的和谐,在和谐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和谐是多元的、共赢的、共享的发展理论。
5 生态文明理念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
5.1 三明市主导产业与区域布局
5.1.1 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赫希曼1958在《经济发展战略》中认为为达到促进资本积累并带动市场取得更大效益的目的通过产业关联效应与其他不同产业保持广泛的经济联系和技术支持是不同区域范围内主导产业的共性。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关联效应是发展地区主导产业重要发展因素。选择出来的主导产业一般是影响广度比较大、带动效应比较大的产业。罗斯托1970认为主导产业决策者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决策目标不同。罗斯托把经济增长五个阶段引申为六个阶段说认为经济增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强调主导产业发展的顺序不能随意变动任何国家或者地区产业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这是必经阶段。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是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罗斯托的六个成长阶段为地区经济阶段的划分、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很好的指导意义。筱原三代平1975根据日本当时经济产业结构的演进状况提出了以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基准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基准为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依据与方法。收入弹性基准作为产业发展的指标和准则是通过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来衡量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率基准的发展。由于各个部门在价格因素、生产率存在差异资本、政策等资源向生产成本低、生产率高、产业部门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倾斜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渐渐演变成了地区的主导产业。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1975在实现工业化目标的新经济形势下提出了两个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过密环境基准通过是否有利于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增强社会稳定和积累社会资本来衡量作为主导产业的标准。丰富劳动内容基准则是通过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程度来衡量作为主导产业的标准。
综合选取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结合三明市经济发展阶段、资源优势和区域功能定位得出以地区特色产业为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见图5-1。
图5-1 三明市生态建设中主导产业选择
5.1.2 三明市的主导产业
1汽车及零配件产业
三明市以中国重汽的入驻为契机,发展载重车、轻型汽车、专用车为主的汽车产业,构建立足东南、面向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的海西商用车生产基地。三明市围绕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汽车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以及汽车轮胎、汽车用布等汽车零配(部)件,提高汽车零配(部)件配套能力,形成汽车基础配件制造—汽车零配(部)件加工—汽车整车及销售产业链,进一步升级三明市传统汽车产业。
2冶金压延产业
三明市在巩固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培育发展具有市场竞争优势、附加值高的钢材产品,发展高强度船用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高等级管线钢板、高速铁路钢轨、高端压力容器用钢板、高强度角型钢等,做强产品规模,重点建设以高速动车组用钢、三明小蕉金属材料园、沙县金古工业园为主的冶金及压延产业基地。发展不锈钢复合材,开发生产石油化工防腐容器、建材、装饰、厨具等不锈钢复合材制品,形成“碳钢-不锈钢复合板材-不锈钢复合材-不锈钢复合材制品”产业链。开发生产铝、铜等有色金属线材、棒材、管材、板带箔材等,延伸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炼铁和炼钢的产业优势,围绕路面机械、橡胶机械、数控机械、矿业机械、林产机械等优势产业以及中国工程机械、高铁、城轨、风电、核电等产业的发展,开发生产金属铸锻件,同时推动大规模冲天炉、中频炉的双联熔化生产技术、冷温锻工艺、免高温热处理等技术和设备在铸锻行业中的应用,将三明市打造成海西铸锻中心。
3林产加工产业
三明市以木、竹为资源,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层积板、复合板、强化板等人造板,开发生产装饰板、木地板、建筑模板及家具、厨具、门窗等木竹制品,充分利用木竹加工剩余物加工木塑复合材、活性炭及其延伸制品,形成木竹为原料的“板材-制品-剩余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建设成全国的木竹材料及制品生产基地。加强原生纸浆和以原生纸浆为原料的纸和纸板的生产能力,增大文化用纸和产业用纸比重,提高包装用纸和生活用纸档次,促进造纸工业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装备现代化、生产清洁化、环境友好化方向发展,形成中国特种纸、高档纸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林产松脂资源,通过加成、异构化、氢化、聚合等改性方法,开发生产氢化松香、岐化松香、马来松香和聚合松香及其延伸的松香改性树脂、松香造纸施胶剂、松香水煤浆添加剂等产品,形成“改性松香-松香聚合物-松香延伸制品”产业链;充分利用松节油资源,开发生产松油醇、松香甘油酯、松香季戊四醇酯、萜烯香料等产品,延伸做大产业规模。
4矿产品深加工产业
三明市利用铅锌矿资源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铅锌粉体、铅锌合金、铅锌电池等,构建以铅锌矿为资源的“铅锌粉体-铅锌冶炼-铅锌制品”的产业链,打造以尤溪为主的铅锌产业基地。在铅锌冶炼过程中,实施“冶炼-制酸-发电-贵金属回收”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充分利用石英石、萤石资源和产业基础,一发展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硅化工,重点发展高分散疏水型白炭黑、医药用白炭黑、硅橡胶用白炭黑等;二发展以氟精细化学品为主的氟化工,重点发展医药和农用含氟精细化学品、织物和皮革等含氟表面活性剂、冶金和电子用含氟无机化学品等;三充分利用现有结晶硅、氢氟酸、氯碱、甲醇产业基础,开发生产有机硅和有机氟聚合物,打造氟硅大化工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方解石资源和碳酸钙产业基础,形成“超细碳酸钙粉体-碳酸钙/聚合物母粒-碳酸钙/聚合物复合纸材-碳酸钙/聚合物复合纸制品”产业链,打造碳酸钙特色产业。充分利用石墨资源,发展天然石墨制品等材料。充分利用钨矿、锰矿、铁矿、稀土等资源,发展特种金属材料。
5纺织产业
三明市调整纺织产品结构,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差别化纤维、新型人造纤维、生态纤维、特殊功能性纤维和多种纤维混纺等纱线及服装面料;应用高性能新型纤维以及纺粘、水刺、针刺及复合非织造等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生产建筑、交通、水利、环保、医疗、农业、箱包、制鞋等产业用布,拓展产业用纺织品新领域。应用高新技术,加快对化纤纺丝、纺纱、织造、染整等关键环节技术的改造,提升纺织产业链整体水平。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将三明的纺织基地建设成全国最具实力的牛仔布、革基布、无纺布产业基地。
5.1.3 三明市主导产业区域布局
三明市通过规划主导产业布局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布局调整。各县市、区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以园区建设为平台按照产业集聚模式以生态园区建设与集约用地的原则合理确定各产业集中区域突出产业特色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突出区域功能分工避免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合理规划园区将新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在规划的化工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内建设逐步推动现有企业进区入园。重点合理安排上下游企业之间资源循环利用的区域产业布局确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环境安全防护距离逐步提高工业园区的生态水准加快将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度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停并转步伐。淘汰、关闭工艺落后、设备设施简陋、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企业。通过特色园区的统一布局规划形成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三明经济开发区等产业群聚集区见表5-4。
表5-4 三明市主要生态工业园区与重点发展产业
从县域产业布局角度看。一方面三大产业集群地域分布不均除林产加工业分布县域较为广泛外其他产业分布集中。三明市林产加工业确定“一轴两翼”产业布局。一轴依托沙县金沙园、永安尼葛园、三明台商投资区等工业园区重点开发人造板及家具、纸及纸制品、装饰、装潢材料、林产化工产品、森林食品等五大系列。两翼明溪重点开发生物质利用清流重点开发人造板及家具、林化产品宁化重点开发装饰装潢材料和松香、松节油下游产品将乐重点开发木屋、小家具、滑梯、运动滑板、木竹玩具、木竹雕刻、鞋楦等木竹制品泰宁重点开发滑梯、木门等产品建宁重点开发办公用纸、工业用纸等纸制品深加工产品及森林食品大田重点开发生活用纸和装饰装潢材料尤溪重点开发涂装集成材、茶籽油系列产品。纺织产业主要分布在梅列区和尤溪。近年来梅列区重点实施三明纺织公司异地技改加强内部产业升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尤溪荣获福建省首个“中国革基布名城”促进尤溪经济开发区城南园的建设2011年纺织产业产值力争达到65亿元比去年增长了51%加快迈进纺织产业百亿元产值“俱乐部”市区和尤溪占三明市纺织工业的产值超过50%以上。冶金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市区、大田和尤溪三地共有冶金产业95家占该产业的75.34%,汽车及其机械产业则近九成分布在市区及永安两地,其中,永安市重点实施中国重汽海西汽车、建设新橡胶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永安北部工业汽车配套设施新产业园。
另一方面各县五大产业的发展极不均衡。在林产加工产业方面青纸、永安林业、大亚木业、镜山纸业、腾荣达、三和食品集团、明溪生物制药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快林纸、林板一体化产业发展。在机械及汽车零配件产业方面以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公司永安汽车厂为重点的载重汽车龙头企业以厦工集团三明重机公司为重点的路面及环保机械龙头企业以福建华橡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及双轮化机有限公司为重点的橡塑机械龙头企业以齐齐哈尔二机床三明制造公司为重点的数控机床龙头企业以三明齿轮箱公司为重点的工程机械零部件龙头企业逐步形成机械产业核心体系。在冶金及其压延加工业方面把三钢集团公司、小蕉轧钢厂、闽光冶炼公司、三钢劳服公司、明光新型材料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发展放在优先地位予以全力支持并鼓励其他地方中小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如2004年永安的冶金及压延产业、机械与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林产加工业规模以上三大产业共有34家实现产值11.48亿元、利税9690万元而清流规模以上三大产业仅有7家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840万元见图5-2。
图5-2 三明市主要生态工业园与产业的布局
5.2 三明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5.2.1 变量设置及释义
由于国家对县域的竞争力指标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从事行业和专业背景的不同各研究人员在指标体系的设计、选择以及建设上也存在着差异。县域竞争力的内涵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域竞争力的内涵不同指定的指标体系也是不同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县域竞争力以发展为外在表现和内在特征的反映经济运行的观测指标很多要客观综合地反映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多指标体系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本节选取15个特征变量。它们分别是X1地区GDPX2人均GDPX3第二产业占GDP比例X4第三产业占GDP比例X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6社会消费品零总额X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8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X9城镇化水平X10地方财政收入X11企业中长期贷款比重X12利润总额X13邮电业务总量X1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X15工业总产值。这些变量囊括了地区间经济总量、产业情况、居民生活情况等。
5.2.2 数据获得
1数据的获得
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年鉴》。
2数据的处理
所选的数据对于县域竞争力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由于这些变量数量过多,且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不便于分析。可以先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简化处理。
5.2.3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由表5-5的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非常高说明15个指标反映的经济信息有一定的重叠由此对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较为合适。
表5-5 因子相关系数矩阵
一般确定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通过计算得出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表5-6。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70.097%前三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814%。另外第2个和第3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分别为 1.442和1.216,通常所提取的主成分特征值应大于或等于 1。用这三个主要成分因子基本上能反映原指标的信息即可以用三个主成分因子来代替原来的 15个指标进行后续分析。然后进行主因子分解法并对其结果进行因子旋转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1]见表5-7。
表5-6 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比例及累计贡献比例
表5-7 因子负荷矩阵
表5-7 因子负荷矩阵(续)-1
5.2.4 结果分析
首先分析第一个因子在F1中X1地区GDPX3第二产业占GDP比例X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2利润总额X15工业总产值都具有较大的正载荷主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情况故将它命名为第二产业结构因子。在因子F2中X2人均GDPX4第三产业占GDP比例X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6社会消费品零总额X10地方财政收入X13邮电业务总量X1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具有较大的正载荷主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情况故将它命名为第三产业结构因子。在因子F3中X8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X9城镇化水平X11企业中长期贷款比重主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环境对GDP的贡献情况故将它命名为发展环境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给出的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因子得分并可以据此对观测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见表5-8。则单因子得分函数为
表5-8 因子得分矩阵
F1=0.143X1+0.033X2+0.248X3-0.197X4-0.003X5+0.101X6+0.155X7-0.064X8+0.045X9+0.084X10+0.121X11+0.166X12-0.075X13+0.098X14+0.152X15
F2=-0.022X1+0.093X2-0.408X3+0.576X4+0.163X5+0.042X6-0.054X7-0.099X8+0.065X9+0.051X10-0.088X11-0.152X12+0.311X13+0.057X14-0.076X15
F3=-0.129X1+0.078X2+0.103X3-0.060X4+0.073X5-0.068X6-0.112X7+0.569X8+0.116X9-0.012X10-0.509X11-0.003X12+0.058X13-0.087X14-0.049X15
以各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除以累计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公式F 综=0.70097F1+0.09613F2+0.08104F3/0.87814计算出11个城市单因子的得分值 F1、F2、F3及综合因子得分值 F。
三明市辖区、永安市、沙县、和大田等四个县市、区的综合得分大于0其中三明市辖区和永安市的综合得分大于1沙县和大田县综合得分大于0小于1其余各县的综合得分均小于0。说明三明市的县域竞争力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平衡见表5-9。
表5-9 三明市11县市、区竞争力排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三明市县域经济的竞争力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使用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来进行分类处理由于在所研究的统计总体中各县域的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本书使用层次聚类方法。按照三明市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值对其进行分类从树状图可以看出第一类仅包括三明市辖区。第二类包括沙县和永安市。第三类则包括大田县、将乐县、泰宁县、尤溪县、建宁县、清流县、明溪县和宁化县。由此可以看出三明市各县级县的县域竞争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见图5-3。
图5-3 三明市11县市、区分类树状图
如再细分从聚类分析的谱系图可以将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分为6类第1类三明市辖区以较发达的商业、科技教育实力为特色第2类永安市、沙县以重工业、商贸业为特色第3类泰宁、尤溪以人文、旅游经济为特色第4类大田、将乐以矿产冶金制造业为特色第5类清流、宁化以休闲农业经济为特色第6类明溪、建宁以竹、林等生产基地为特色。这与三明市各个县、市、区形成的特色区域资源经济格局基本是一致的。
5.3 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实证分析
5.3.1 模型的选取与分析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缩写SSM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在许多文献中经常被广泛用来分析产业的空间分布、地区就业结构变化、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和劳动力迁移的空间去向等现象。偏离-份额分析法将被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域的增长的差分解为3个分量[2]。偏离-份额分析法不仅说明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即结构因素与竞争力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还可以进行地区间经济增长结构决定因素差异的比较。
5.3.2 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1三次产业结构分量
全市各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分量为负值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分量为正值这说明2003年以来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第二产业发展较快。
2三次产业均处于相对扩张状态的地区有清流县
清流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三次产业的均衡发展。在农业方面,随着福建省最大的花卉苗木、淡水鱼、黄羊“三大基地”的重点建设,农村中“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台湾农民创业园平台的发展,集中带动建成一大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工业方面,清流县以资源深加工为关键,以总量、增效益,以氟产业、建材、煤炭、林产、轻纺重点,培育发展以红柱石、石英砂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业和过硫酸盐系列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形成食品、化工、建材、轻纺四大支柱产业,开始打造若干个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位置的产业集群。第三产业也有明显的进步。清流县以温泉旅游重点,立足“中国温泉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业发展为突破口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加强,清流逐渐成为“台商之家”,为信息、运输、劳务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注入了活力。
3第一、三产业相对扩张而第二产业相对收缩的有泰宁县
泰宁县第一、三产业相对具有区位竞争优势,竞争分量为正。旅游服务业是泰宁的支柱产业,随着泰宁“中国旅游主导型县域经济样板区、世界级丹霞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安养休闲小城”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加快了马术运动、五星级酒店、游艇、帆船等高端项目建设及“吃、购、娱”等旅游要素薄弱环节不断得到强化,提升了旅游业的综合配套,推动了海西(泰宁)文化产业园建设。在农业方面,随着现代休闲、生态农业经济不断发展,泰宁打造的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雷公藤药物种植加工基地、金湖有机鱼和乌凤鸡养殖加工基地,以及福建省重要的食用菌工厂化常年栽培基地、全市新兴茶叶基地等都已初具规模;另外,泰宁县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第二产业方面,由于泰宁县是三明市的旅游龙头和福建继武夷山、厦门之后的重点旅游区,除了旅游产业一枝独秀外,其他产业竞争能力相对薄弱,尤其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局面一直没有太大改变,在全市的位次和排名比较靠后。针对这一突出问题,下阶段应该以特色工业园为发展契机,突破工业短板。
4第二、三产业相对扩张而第一产业相对收缩的有沙县、大田县
这两个县同位于三明市南部经济结构较为相似第二、三产业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沙县作为三明“一轴两翼”的主轴位置充分把握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建设的新机遇积极拓展金沙园、金古园和现代物流开发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稳步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壮大龙头企业铸造产业链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在第三产业方面充分挖掘沙县小吃文化和民俗底蕴加快提升沙县小吃产业的结构升级。大田立足本地矿产资源坚持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深化内涵与拓展外延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加快产业链延伸做强传统产业打造轻纺新型面料、新型建材水泥、矿产品深加工、机械铸造、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五大产业集群。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大田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服务型企业也紧随其后繁荣起来拉动了大田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沙县和大田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但由于第二、三产业发展在资源上出现分配的不均导致第一产业的发展有所滞后。如大田和沙县的第二产业增长量分别为两县增长总量的48.58%和43.53%沙县第三产业增长量更是占其增长总量的48.15%。
5第一产业相对扩张而第二、三产业相对收缩的有永安市、将乐县和建宁县
以生态建县为发展契机,永安县、将乐县和建宁县引导闽台农业及海峡西岸绿色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三明市的规模建设,同时,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通过加强基础农业部门潜力的开发,走生态农业道路,形成对第二、三产业的有效推动。在工业方面,将乐县由于横向比较压力大,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建宁县由于投资持续增长压力大,战略支撑点较少;永安市由于企业发展压力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口增长放缓,企业面临市场需求减少。它们在产业内部结构上都出现高端产业比重过相对较小,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不多,产业高端化的发展任务较重。由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不足,导致对第三产业的推动效用减弱,生产型、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滞后。
6第三产业相对收缩而第一、二产业相对扩张的有明溪县和宁化县
明溪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福建省食用菌生产基地、重点林区县之一在原来的产业基础上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建设步伐的加快明溪县一、二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宁化县由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2002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42.49%即便到了2010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也达到了31.45%。第二产业支柱产业不突出,发展相对缓慢,无法对第三产业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明溪县和宁化县三次产业相比较而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7第三产业相对扩张而第一、二产业相对收缩的是三明市辖区和尤溪县
由于三明市辖区的地理优势,得到永安等工业较发达区的辐射,又是三明地区各类产品的主要集散地。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三明市辖区逐渐形成大型专业市场、特色物流园区、城市综合体协同发展的第三产业全面振兴的局面。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尤溪县通过对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以朱熹诞生地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和蓬莱山、福建最美梯田的自然风光旅游。同时,拉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的繁荣。三明市辖区和尤溪县的一、二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相对紧缩。
8随着三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出现三次产业都相对收缩的县
根据表5-10和表5-11可以看出三明市各市县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因素呈现出3种组合
1县域经济产业增长中的结构推动效应明显竞争力因素不具优势
结构因素为正值,而竞争力因素为负值的市(区)有:三明市辖区、永安市。它们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是一种有助于增长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地的竞争力因素是负值,并不是表明它们的竞争实力低于其他市县,仅表明在考察期的经济增长中,来自产业结构之外的因素影响不明显。
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的结构因素可以发现三明市辖区和永安市都是因为第二产业结构分量相对较大弥补了第一、三产业的不足。例如三明市辖区第二产业结构分量带来经济增长22.98亿元,第一、三产业结构分量带来的经济增长分别为-4.38亿元和-1.12亿元。
2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因素推动效应不明显竞争力因素起明显作用
结构因素为负值而竞争力因素为正值的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沙县和大田县。这5个县在考察期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产业结构之间的因素推动的。具体来看沙县三次产业都具有区位竞争优势大田在第二、三产业具有区位竞争优势明溪、清流和宁化在第一、三产业具有区位竞争优势。
3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和竞争力因素均不具优势
将乐、建宁、尤溪和泰宁这4个县的结构和竞争力因素均为负值表明这些县产业结构和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利的影响。从产业结构上看三次产业结构都存在着不合理。主要是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竞争力较弱第三产业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的问题。
5.3.3 三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
1三明市辖区
三明市辖区的第三产业结构因素为负值而竞争力因素为正值,表明该区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制约其发展的水平。三明市辖区作为三明市的中心城市,应该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在加快发展金融、信息、旅游、贸易、服务业的同时,提升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尽快从内部提高其整体实力。在第二次产业中,产业结构因素为正而竞争力因素为负,表明目前三明市辖区第二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还是趋于合理的,是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因此,应该重点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经济水平。在第一次产业中,产业的结构因素和竞争因素都为负,可以看出,三明市辖区的农业仍是产业发展的短板,农业部门作为区域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地位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发展现代农业。
2永安市
永安市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竞争力差,第一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和第三产业一样竞争力都减弱。因此,永安市应在加大资金和技术在第二产业的投资力度,特别是生态工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尽快提高第二产业竞争实力的同时,发展生态农业和创意农业,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注重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的优化提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应加快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娱乐、信息咨询和商贸服务业。以此来调节三次产业的发展步伐,打造海西生态文明城市,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海西新兴工贸城市。
3明溪、清流、宁化和大田等
这几个县的情况比较类似,近几年来这些县的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使得第二产业结构因素推动影响力比竞争力因素的明显,其他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均不具优势,都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大、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由于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的资源的占用过大,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发展的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因素推动弱、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等问题。因此,这些县域应在保持目前工业化发展速度的情况下,兼顾发展第一产业,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资力度,积极调整第一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提高第一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服务业,发挥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势,加强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推动效应,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5.4 生态文明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拓展的促进
5.4.1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存在的问题
1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污染物持续减排压力加大
近几年来,三明市县域工业比重上升的趋势仍将延续,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还需要较长时间,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将居高不下,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三明市的尤溪县、大田县已被列为国控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区域实施重金属减排,持续减排压力将不断增大。
2环境污染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加大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将呈现以下总体趋势:潜在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长期积累的问题开始暴露;污染来源从以工业和生活污染为主不断向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进一步加大。由于一些问题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难以得到全面解决,环境改善的滞后性与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将依然突出。
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环境问题更加凸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压力加大
随着县域产业规模的扩大,重大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大规模建设的推进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继续占用农田、林地、水域等生态用地,并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局部生态环境破坏。同时,随之带动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的集聚将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加剧水、气、声、固废污染及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问题。此外,随之带动的消费规模扩大及消费结构的转变也将给环境保护带来更大压力。
5.4.2 生态文明对三明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拓展战略的提升
1有利于发挥农业“三生”功能
农业具有生产性、生态性、生活性功能,生态文明发展不仅发挥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而且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与生活性功能,把农业生产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休闲观光农业有机结合为一体。
2有利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充分发挥生态文明保护农业资源,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依靠发展生态公益林有利于建设高标准经济林基地,优化林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和畜牧业,提高水产、畜牧产品保鲜、加工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外向型农业发展。
3有利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城镇体系产业结构生态化有利于林农渔业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和产、加、销一体化的形成,逐渐提高规模经营、巩固效益农业基础,保障绿色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形成农业生态要素市场,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生态服务体系,促进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生态化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4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农
县域生态文明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尤其生态化、节约化的新技术引进,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加强了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5有利于实行农业区域化布局
生态文明的渗透是实现农业区域化、市场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在区域布局上的作用,就是通过因地制宜,尽量实现农业的集中成片布局,推动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形成若干个集中分布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特色水产养殖区、花卉苗圃区及特色农业光观区等农业生产的分片布局形式,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工业化是三明市县域产业发展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三明市县域第二产业与生态文明的结合,深化产业的改革,调整了工业结构,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生态文明是推动县域工业化、提升县域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的关键:
1有利于优化制度环境
生态文明为县域经济的开放,外资的吸引,技术装备的改善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建立清洁生产示范企业。通过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依靠资源利用结构来调整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推陈出新,引导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的发展引导乡镇企业积极参与生态产业的经营,转变原来通过高投入、高污染、高破坏来增加产值的生产方式,而依靠减少投入、降低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来增加最终的产出。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形成优势企业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以生态要素为保障,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
2有利于引导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加速了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壮大产业规模,为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依托的矿产业、林产加工产业集群,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有利于淘汰落后工艺,改造提升现有产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发展生物工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及其他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绿色产业、无污染产业。
3有利于实施适度的空间调控
加快工业集中区的整合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集中布局、集中控污的原则,根据县域产业目标,以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进行分类布局,将资源及原材料使用上具有共性的企业集中布局,尽量放入形成合理的工业链,使上一级工厂生产的产品或排出的废物成为下一级或下几级工厂生产过程的原料、降低生产的运输成本,减少污染物,并有利于治污设施的集中配置。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布局和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群),集中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推出一批具有吸引力项目,配套好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筑巢引凤,发展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通过生态诱导逐渐形成结构合理、开放高效、无污染的现代工业聚集地。促进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新的时期,发展生态文明就是依托资源特色与市场需求,顺应旅游发展新趋势,突出优势,发掘内涵。开发有新意的景区景点,加强对外促销,不断强化旅游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的地位和综合效益功能,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城镇综合发展以及对农业资源开发、旅游商品生产、水库综合产业、观光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的带动效应。生态文明的建设直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1有利于加快风景区建设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建设要求,生态文明为现有景点改造和新景点建设提供了方向,丰富旅游内涵,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管理机制,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带动生态观光旅游、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
2有利于发展科技事业
随着生态要素参与生产,对污染和破坏的要求逐渐提高,生态、绿色等观念提升了科技兴县战略,加大了科技和教育事业投入,更新了人才的思想观念,提高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间接提高人口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为三明市建设生态县做出了重要贡献。
3有利于扩展县域第三产业
通过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组织的生态化,加快三明市各县域的农业、工业与农村服务的商贸、中介和信息等产业发展,开拓县域各类市场和物资、信息、技术、劳动等生产资源和生产要素市场。
4有利于发展其他服务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态文明直接相关的旅游业、餐饮服务业、休闲农业,与生态文明间接相关的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升级了新时期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满足生态文明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产业新体系。
5.5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分析
5.5.1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趋势
三明市县域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代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的经济格局,可以反映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应用张耀光等研究的产业重心轨迹的变化,可以形象地描述各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当重心位置在同一区域内变化时,产业顺序不发生变化;当重心位置跨区域变化时,意味着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以上趋势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有两种一是右旋模式包括三明市辖区、永安市、大田县、将乐县、尤溪县、沙县和泰宁县二是左旋模式包括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和建宁县。经济总量较大的县演进过程稳定如三明市辖区、永安市、沙县、尤溪县、大田县等其中三明市辖区从1990—2010年始终位于第三区在较长时间内产业结构保持稳定而经济总量小面积小的县演进过程不稳定如清流县1990—1995年的产业结构在第1区内按其发展走向应进入第2区但到2000年还是在第1区直到2000年后才从第1区跳到第6区2005年后进入第3区尤溪县按右旋模式演进1990—2000年都在第1区到2005年后回到第2区将乐县2005年后从第4区跳入第3区。泰宁县经济总量小但由于旅游业发展快速带动了第三产业不断繁荣在较短的时间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见表5-12。
表5-12 三明市县域产业重心转移轨迹[3]
表5-12 三明市县域产业重心转移轨迹(续)-1
5.5.2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水平的测度
县域产业结构水平演进趋势包括三层含义①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②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③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本节讨论的是第一种含义的产业结构水平的演进。与此相适应产业结构水平可以采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来测度。在计算公式中S为产业结构水平X为地区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产业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非农产业[4]。Wj为产业的权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非农产业设定的权重分别为 0.2、0.3和 0.5。采用以上测度公式,利用 1995 年、2000 年、2005年和 2010年三明市县域经济体的产业数据计算出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水平值见表5-13。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水平变动分析是通过不同年份的计算值进行对照从中探析三明市各县区产业结构水平演进的基本特点。
表5-13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水平
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了地区间产业结构水平高低不等产业结构水平县际差异较大但趋于缩小。1995年产业结构水平最低的尤溪县与产业结构水平最高的三明市区和永安市相比分别相差34.91个百分点和30.17个百分点与所辖县市最高的沙县相比两者的差距也达12.62个百分点。
5.5.3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水平差异
方差、变异系数和全距系数反映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应用Excel软件对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2年相应年份三次产业产值的相关系数计算得到表中不同年份的方差、变异系数和全距系数三项指标值三项指标的2000年均小于1995年2005年均小于2000年2010 年均小于2005年2012 年均小于2010年这表明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水平的地区差异在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水平低的地区提高幅度超过了产业结构水平高的地区见表5-14。
表5-14 三明市县域产业结构差异程度
5.5.4 三明市县域产业结构转换方向
虽然各县区产业结构总体在转换并且其转换方向各异。部分县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演进部分县区甚至发生产业结构“退化”部分县区则保持产业结构的稳定性。为了对各县区的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作比较仍然从各产业增长速度出发βi=1+X/1+X表示产业研究期间的比重变化则某产业增长速度与 GDP增长速度存在βi=1+X/1+X的关系其中βi为第i产业变动系数X为第 i产业的增长率X为GDP 增长率。当βi>1说明第i产业增长速度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这一产业已经或即将成为主导产业。βi<1 说明第i产业增长速度小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本节以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相关产业数据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相应年份间的产业变动系数见表5-15。根据第一、 二、 三产业变动的系数可以将各县区划为两类β1<1β2>1β3<1永安市、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尤溪县、将乐县、建宁县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已经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β1<1β2>1β3>1三明市辖区、沙县、 泰宁县),第二、三产业成为了该区域的主导产业。
表5-15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
可见不同县域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反映了不同县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正向的产业转变促进传统工业化向现代工业化转变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化方向转变。具体分析如下①三明市绝大部分县域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②绝大多数县域经济体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依据第一产业相对比重波动上升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发达区域如永安市另一类是欠发达区如尤溪县。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的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这实际上是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调整不可避免的阶段。③第二产业相对比重变动中2/3的县域经济体上升主要是新的工业基地、生态工业园的建立如大田县和明溪县、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不断推进和工业结构由初级产品向高端产业链发展。④从转换能力看1990—2005年除三明市辖区和沙县高水平的合理转换外其他县市区因工农业发展条件恶化第三产业相对比重下降产业结构转换出现了不合理化的趋势2005—2010年恶化趋势受到遏制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发展说明近年来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成效。
5.6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5.6.1 城乡一体化趋势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中国由城乡分离、对立发展到城乡结合,甚至到目前的呈现一体化,都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无可避免经历这个过程的,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的实行,城乡对立的私有制度已经被废除,这就为城乡合作、结合开辟了道路。由于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城市工业、县域农业的二元结构局面,城乡开始出现分离的趋势,严重阻碍了城乡的一体化趋势。直到改革开放,这种趋势才开始有了逆转,城乡逐渐朝着协作、结合的趋势发展。由于这种趋势的加快,对于城乡结构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城乡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产品、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多种领域交流不断加深,朝着多元交流的局面前进,这种趋势有利于县域农业的发展。其次,城乡合作,城乡工业的结合,使得县域不断承接城市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县域工业的发展,加速县域工业化的进程。最后,城乡结合的局面代替了城乡分离的局面,使得县域产业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产业结构的层次不断提高,这种新局面有利于县域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出现跨地区、跨城乡的大市场体系的建立,城乡的产业经济界限越来越模糊。
5.6.2 非农化的趋势
1非农化直接改变县域农业的内部产业结构
从在农业产业部门看,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在农业中林、牧、渔所占份额上升的趋势不断加强。从种植的作物上看,县域农业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下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的种类不断增多,产值也不断提高。虽然粮食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粮食的总产值不断提高。在美国和欧洲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出现非农化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在农村生活不下去,只能离开农村和土地,进入城市从事其他产业来获得生活来源。而中国县域的非农化,除了一些农民进城打工,成为农民工之外,相当一分部直接在县域之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这些转型的农民进入其他产业部门不是由于没有生活来源,而是为了扩宽自己的收入渠道,提高自身收入,或者是到城市见世面,学本事,积累资金和经验,再回到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经营。
2非农化过程出现兼业化
兼业化是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化出现的。一方面县域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经营并不是因为失去了农业的生产资料,而是增加收入和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早期农民缺乏经验和经济实力较差,在非农产业不能持续稳定的增收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放弃土地、放弃农业部门的经营。由于每个县域的历史和资源要素禀赋不一样,导致不同的县域在产业结构演变时,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也是不一样的。在农业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域一般向工业和采矿业转移,而交通较便利的、具有一定商业经济基础的县域一般向第三产业发展,再发展第二产业。
5.6.3 农业份额下降的趋势
农业份额下降的趋势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共同趋势。农业产品本身属性导致在产值方面的比重不断下降是农业份额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大低于其他产品的需求弹性,人们对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对于发展和享受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不断加大。另外一方面是农业科技发展所受到的制约因素大于工业,对于成果的转换比较慢,再加上农业的生长周期长,受自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决定了农业份额下降的趋势。农业的生产率低于工业只是历史的一种过渡阶段,是由目前科技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并且在农业部门中的广泛运用和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大大减低之后,农业生产率将赶上工业。但由于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对工业产品、服务的需求大大高于农产品。所以,农业份额下降的趋势在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中是不可逆转的。
5.6.4 产业内部专业化和多样化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不断促使社会需求多样化。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内部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不断有新的生产部门和行业衍生出来,两者共同作用产生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工业、企业集聚在一起充分发挥行业的力量,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进行集约生产,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或者是上下游企业进行集聚,深入挖掘资源的利用,充分发挥资源要素组合效用,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
在农业部门,新的产业部门,如花卉、盆景、昆虫饲养、休闲农场、观光农业等不断出现并迅速壮大。在工业部门,新的产业部门,如电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工业、仿古建筑工业、高新信息工业等新能源和新材料工业。在第三产业,新的部门如信息、咨询、淘宝等网络化的服务部门。新的产业、新的部门的出现和分工,使得县域经济产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趋势不断加强,造成社会生产日益扩大化,各产业、部门之间或者内部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不断完善内在的配合比例。即使受到市场波动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这种比例程度不会失调或者得到很快的恢复,始终推动各产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5.6.5 县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
县域生态化产业结构是指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构造起来的高效、和谐的产业结构。一般表现为多个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通过系统的耦合和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实现高效的产出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
三明市县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产业内部的生态化(组织的生态化),依靠绿色技术研发,绿色设计,推进清洁生产,开发绿色产品,实现绿色消费。绿色技术是指那些在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符合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知识和技术,它包含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创新一般是通过原材料、产品生产加工、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技术和与产品自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绿色化”相关过程来实现的。绿色设计则通过功能开发、材料选择、制造和装卸、面向循环设计环节实现的。通过以上两个步骤达到提高绿色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绿色特性,最终实现绿色消费行为。产业外部的生态化(空间的生态化),则是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来实现。生态工业园区是产业结构生态化的重要实践形式,一般是由几个企业、自然环境、居民区等共同构成,彼此合作,并与地方社区相互协调的一种区域性系统。按产业结构一般分为联合企业工业园区和综合型生态园区,联合生态工业园区通常是以一个大型联合企业为主,围绕联合企业的核心行业来构造工业生态系统。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区其内部存在着各种不同行业的企业,这些行业和企业之间形成多样化的工业生态共生系统。如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的核心是以信息化支持的区域系统集成,包含产品体系规划、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
5.6.6 县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方面指三次产业之间主导地位的更替,三明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原先的一、二、三过渡到二、三、一,最后朝着三、二、一的结构演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包含着技术结构和知识密集程度的提高。因为即使原来各个产业结构的比例不变,由于技术水平和知识密集程度的提高,县域的产业结构与原来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技术、知识的产业结构提升,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今后的较长一段时期会越来越明显。
5.7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5.7.1 变量设置及释义
非农化程度是衡量县域产业结构层次高低的重要指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将“非农产业的总产值[5]”设为因变量y其他6个经济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设为解释变量X1、X2、X3、X4、X5、X6分别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外商直接投资的合同总额”、“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科技费用支出总额”、“重工业的总产值”、“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
5.7.2 数据获取
本节采用福建省统计局和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公报公布的2000—2012年三明市产业数据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数据通过一定的整理最后进行定量分析见表5-16。在自变量选择时有的因素可能对应变量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自变量之间可能不完全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有种种互作关系。在逐步回归分析下就能弥补这种不足这样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效果会更较好。
表5-16 三明市产业经济指标
5.7.3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分析是以若干变量的观测数据为出发点通过对这种数据结构的分析研究寻找变量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它是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本节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常用SPSS13.0统计软件。
5.7.4 实证研究结果
①R2=0.99,说明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②对于显著性水平α=0.05F0.0564=F=1508.9624>6.16,所以回归方程十分显著。③设α=0.05t0.0254=2.7764系数β对应的t分别为t1=4.486t2=2.840t3=8.262t4=-2.896t5=-2.896t6=-4.448,其中|t|>2.7764i=1、2、3、4、5、6所以解释变量对y的线性作用显著见表5-17、表5-18、表5-19和表5-20。通过以上回归分析得出βii=1、2、3、4如下β0=417.409β1=0.420β2=0.019β3=0.0009801β4=-0.019β5=-0.418β6=-130.531,可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表5-17 剔除回归模型中的变量情况
表5-18 逐步回归每一步的回归模型统计量
表5-19 逐步回归每一步的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表5-20 逐步回归每一步的回归方程系数
Y=417.409+0.420X1+0.019X2+0.0009801X3-0.019X4-0.418X5-130.531X6
5.7.5 结果分析
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X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该指标起的作用就越大在本次分析中X6的系数绝对值最大说明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的降低对非农产业的增大具有显著的作用。2012年三明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创历史最低为1.673而同期的厦门市为0.569福州市为0.637泉州市为0.776,三明市生产能耗指标为福建省最高。因此,在这项指标上三明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非农产业产值在三明市经济起的作用不断增强,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指标对三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义更加大。因此,在县域经济中产业的优化变迁中,尤其要重视这项指标。努力降低各种能耗指标,以适应县域经济各领域协调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的合同总额、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科技费用支出总额等三个指标对非农产业的影响相对于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在模型中起的作用明显偏弱说明三明市各县在非农产业的投入还很不足如在20世纪7080年代兴建的工厂设施有的依然在使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园区比较少基础通信网络建设等其他基础设施明显少于同省份相对发达的厦门、福州等地区。
在回归模型中虽然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X1和重工业产值X5的作用没有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指标X6那样明显却是作为衡量县域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依据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X1和重工业产值X5由β1=0.42和β2=-0.418可知,此两项指标与非农产业分别成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关系,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对于高新产业的日益旺盛,高新产业的比重在第三产业及非农产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重工业在非农产业的比重将会降低,而重工业的产值会越来高,这才符合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迁趋势。
5.7.6 变量设置及释义
本节主要从微观方面通过建立截面时序模型Time Series/Cross Section model简称TS/CS模型又称Panel Data模型来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首先要确定被解释变量即因变量和解释变量即自变量。
本节选用被解释变量Y表示县域非农产业演变程度[6]这一被解释变量是连续型变量其数值越大表明三明市县域产业演变的程度越高。解释变量Xi=123n从可能影响县域产业演变的因素中挑选并尽可能包含所有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必须是可量化的。解释变量可以是连续型变量或者分类变量或者二者兼有。针对解释变量Xi的选择这一问题兼顾到变量的可量化及数据的可得性本节从众多经济指标中选取17个见表5-21。选取的指标充分体现了前文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其中通过反映区位条件、市场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技术条件制度和政策等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表5-21 模型中选定的解释变量及释义[7]
表5-21 模型中选定的解释变量及释义(续)-1
5.7.7 数据获取
上述所选17个变量的数据全部来自2001—2012年三明市所属10个县域经济体的产业发展数据运用这些数据来分析三明市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其结果真实、客观、科学。
5.7.8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截面时序模型Time Series/Cross Section modelTS/CS模型又称Panel Data模型该类模型的一般表达式是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化提升
1按参数随个体或时间不同而改变可分为4类①斜率系数是常数截距随个体不同而改变②斜率系数是常数截距随个体和时间不同而改变③全部系数随个体不同而变化④全部系数随个体和时间不同而改变。这4类模型中第①类由于参数的估计比较简单且所含假定有普遍意义应用最广泛第③、④类在参数估计上较困难实用很少由于本文对福建省三明市县域的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考虑到县别和时间的因素因此本文选用第②类TS/CS模型。于是1可等价地表达为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化提升
假定式2满足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所有假定零均值假定、同方差假定、无自相关假定、解释变量与扰动项不相关假定、解释变量的各观测值不能近似相同的假定。
对上述模型中的参数α0α1α2αk进行估计常用Eviews7.0统计软件。
5.7.9 实证研究结果
根据表5-22和图5-4把县域分成两类通过建立TS/CS模型借助于Eviews 6.0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结果见表5-23和表5-24。表5-23是第一类——永安市、沙县、泰宁县和将乐县4个县的产业结构演变显著性影响因素表5-24是第二类——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尤溪县、建宁县和大田县6个县的产业结构演变显著性影响因素。
图5-4 2001—2012年三明市10个县域经济体产业非农化趋势图
表5-22 2001—2012年三明市10个县域经济体产业非农化程度[8]
表5-23 永安市、沙县、泰宁县和将乐县产业结构演变显著性影响因素[9]
表5-23 永安市、沙县、泰宁县和将乐县产业结构演变显著性影响因素(续)-1
表5-24 明溪、清流、宁化、尤溪、建宁和大田产业结构演变显著性影响因素[10]
表5-24 明溪、清流、宁化、尤溪、建宁和大田产业结构演变显著性影响因素(续)-1
5.7.10 结果分析
通过对第一类永安、沙县、泰宁、将乐四个县的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显著性因素的实证分析见表5-23。模型结果显示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经济发达程度居所在县水平、工业总产值、重工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全县劳力总数的比例、各类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支出、所在县人均GDP、所在县恩格尔系数等因素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是显著的。在置信度为90%的水平上,除了以上影响因素是显著的之外,务农者占比和县域资金投放方向这两个因素对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第二类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尤溪县、建宁县和大田县的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工业总产值、重工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全县劳力总数的比例、县域资金投入使用方向、所在县恩格尔系数等因素对农村产业非农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在置信度为90%的水平上除了以上影响因素是显著的之外纯务农者占比和各类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这两个因素对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见表5-24。
5.8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通过模型分析生态文明背景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方向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产业数据分析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探究了三明市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及其布局现状。从两个角度探析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微观方面对三明市各个县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三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程度;宏观方面则从整个地区把握,分析三明市产业发展趋势及其显著性影响因素。为下文研究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特色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提供了实证经验。
6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个案分析
6.1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6.1.1 大田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关系的历史轨迹
1经济总量的变化
从整个大田县域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2010年大田县生产总值达844340万元是1991年51746万元的16.31倍年均递增超过10%。全县经营收入在1995年首次超过10亿元到2003年首次超过20亿元2008年和2010年连续突破50亿元和80亿元大关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此外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近几年县域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都接近于整个县的生产总值在所有产业中工业对县域经济总量的贡献最大见图6-2。
图6-2 大田县经营收入轨迹图
在大田县的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呈现逐步上升的总体趋势总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见图6-3。1994年以前农业产值呈上升趋势1994年农业产值47220万元是1991年的1.6倍年均递增7%1994年之后呈缓慢发展趋势到2001年农业产值仅为79306万元整个农业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前几年有所下降从2002年开始第一产业的产值上升速度又加快2010年第一产业的产值为178039万元是2001年的2.24倍年递增超过7%。在种植业生产方面农作物播种面积在1990—1994年呈上升趋势1994—2001年缓慢上升2002—2010年速度加快达到最高点65800万元这和第一产业的增长轨迹相似。大田县主要种植蔬菜和粮食粮食播种面积在这20年的变化不大基本为55000公顷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在最近几年整体有所下降2000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69500亩到2009年为378300亩粮食产值每年持续增长总体表现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波动上升这是造成第一产业发展最主要原因。在畜牧水产业方面以生猪和禽蛋为主还有部分水产品。在畜牧业收入中呈现波动上升趋势1995年出现第一个增长高峰达到28635万元在这之后几年内有所回落从1998年开始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加快年增长速度达到6%。在水产品的产值上由于大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没有海岸线主要的水产品都是淡水养殖种类相对较少规模不大每年的产值增长比较慢。2000年大田县水产品产值为2953万元到2010年也只有4407万元在农业产值中的增长属于相对缓慢见图6-4。
图6-3 大田县第一产业收入变化轨迹图
图6-4 大田县畜牧水产业产量变化轨迹图
在全县的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2002—2010年发展速度最快见图6-5。第二产业发展主体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其变化轨迹基本可以代表第二产业的轨迹而建筑业相对于工业的发展只有少量收入到2000年以后才有稍微的发展迹象。相对于重工业的发展大田县的轻工业发展与建筑业的发展轨迹有点相像到2002年后才有所发展之前发展相对缓慢。从图6-5与图6-2的比较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总体表现出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轨迹因此大田县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工业化推进的过程。
图6-5 大田县第二产业收入变化轨迹图
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快—慢—快”的波浪前进发展态势。第一阶段1990—1995年为第一个上升阶段年均增幅为45.7%1995年产值31297万元达到第一个最高点第二阶段1996—2003年为较慢发展阶段年均增幅10.2%2003年第三产业产值70651万元仅比1996年多了34008万元第三阶段2004—2010年为第二次上升阶段本阶段年均增幅超过60%产值绝对数处于历史最高的水平发展速度也属空前第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商业、饮食、服务业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归功于其他非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非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轨迹基本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轨迹吻合这就说明除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等之外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见图6-6。
图6-6 大田县第三产业收入变化轨迹图
2产业结构的演变
从全县产业结构的变迁来看非农化趋势明显特别是县域工业发达占据绝对的主导位置见图6-7。1991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7.627.314.2到2001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43.625.830.6到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21.153.225.7第一产业的收入占全县的生产总值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加速下降的态势1993年农业份额下降到30%以下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接近于20%农业在全县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变为倒数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则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强劲的上升态势比重在2007年超过40%2010年超过50%2008—2010年持续3年都在45%以上,以强大的势头加速工业化进程。
图6-7 大田县产业结构变化轨迹图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原因不仅在于耕地的不断减少而且还在于各种农业作物的播种面积的减少。据统计大田县2010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0.10亿元比上年增长4.1%。粮食种植面积82.86万亩比上年减少1.14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9.53万亩减少0.44万亩烟叶种植面积2.34万亩减少0.0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16万亩减少0.0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5.88万亩减少1.0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1.43万吨比上年减少0.17万吨减产1.5%其中稻谷7.84万吨减少0.21万吨减产2.6%。肉蛋奶总产量2.63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肉类总产量2.20万吨增长2.4%猪、牛、禽肉分别增长1.9%、7.0%、3.6%羊肉下降1.9%禽蛋产量0.43万吨增长2.1%奶产量38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4407吨增长21.9%。“十一五”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0%。粮食产量比2005年减少3.0万吨年均下降1.0%茶叶产量增加0.27万吨年均增长14.0%水果产量增加2.21万吨年均增长5.5%肉类总产量增加0.13万吨年均增长1.2%。虽然大田县从事农业还是有利可图,但随着耕地的减少,许多专业户只能离开本村到村外承包耕地从事种植业。
大田县第二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明显发展的速度为历年来最快其中工业是推动第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见图6-8。大田县的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工业内部的产业分工越来越明显出现较大规模的工业集群在工业内部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占据绝对优势制造业已经达到能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其中在规模以上工业“323”产业分类中“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分别完成产值36.97亿元、53.30亿元增长48.9%、49.3%占绝对比重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10亿元增长14.1%仍处于起步阶段见表6-1。
图6-8 1991年以来大田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表6-1 2010年规模工业“323”产业分类产值完成情况
3产业影响因素的变化
从全县的产业投资变化来看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款额、金融机构贷款额与第二产业的发展轨迹类似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与这三个因素的变化息息相关。财政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与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发展轨迹相似特别是社会消费品的零售产值与第一、二产业重叠在一起这说明与财政支出相比较社会消费品零售对第一、二产业的影响关系更大。大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重要时期发生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在这期间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速度大幅度加快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为历史以来最快。其发展规模、总量、速度等都与第一产业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见图6-9和图6-10。
图6-9 大田县各产业投资比重变化轨迹图
图6-10 1991年以来大田县社会消费品总额及其增长率
大田县2010年出口总额58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3.7%。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2645万美元增长1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80万美元增长32.0%。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2300万美元增长16.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31万美元增长37.7%。全年新批办外资企业5家。“十一五”期间大田县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2%见图6-11。
图6-11 2000年以来大田县对外经济情况
4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从大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情况来看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在三明市前列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见图6-12。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39元是1991年896元的7.6倍比全市平均数还要多出几百元高出6个百分点与同时期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就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其差距还有不断拉大的趋势。随着县域经济工业化、非农化的进程必须引导好农民的就业、增收观念确实提高农民的收入。
图6-12 大田县城镇居民及其农民人均收入变化轨迹
5县域产业非农化
非农化增长率与县域的GDP增长率的轨迹大体相似见图6-13。这说明在县域经济中非农化的速度与大田县地区生产总值密切相关实现GDP增长速度的提高县域的生产总量的扩大必须加快县域产业结构的非农化速度在兼顾第一产业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农林牧渔业的增长率与产业的非农化影响不是很大在1998年之前还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农业的增长对县域产业的非农化影响力在下降而外资的利用情况对县域经济产业的结构的演变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从1991年以来非农产业产值不断增加到2010年已经超过80%非农化速度相对较快见图6-14。
图6-13 大田县1991—2012年非农化与GDP变化轨迹
图6-14 大田县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图
6.1.2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时期划分
1改革突破时期1990—1992年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和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的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强。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使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政策对生产的快速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国家的政策向农业部门倾斜1990年以来粮、棉、油、糖等农副产品价格陆续开放空前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农村中稳定双层经营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始建立在较大的领域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集贸市场和资金、劳务、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扩大开放地区范围形成多功能、全方位开放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大田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发展迅速二、三产业开始有明显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这时的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发展林业、渔业、牧业和乡镇企业上这一些有利的政策因素使大田县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三年中经济总收入、财政收入、农业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倍、1.1倍、1.2倍和1.3倍年均递增分别为8.5%、6.5%、6.7%和13%。此时,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农业的生产总值相对其他产业开始下降,粮食和甘蔗的种植面积减少了,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了,产品直接销往三明市区等地。由于大田县地处福建中部,地理条件较好,气候优势明显,农产品产量相对于隔壁县市较高,农产品种类多样。农业的发展给第二、三产业带来了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一时期由于农产品出现结构性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对发展农产品加工的要求非常迫切,再加上市场开拓力度的不断加大,使这一时期大田县以蔬菜加工为主的工业得到了大发展,由于粮食生产的恢复和蔬菜、菌类种植面积的扩大,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原料,各种农产品开始被加工成各种工业产品。这一时期,农产品开始形成专业化加工产业,侧重以村工业的为主,加工产业创造的价值在整个县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以农业为主兼营其他的农户比例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形式开始多样化。
2发展起步时期1993—1996年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大田县的企业实现了第一次的大跨越并沿着专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促使大田县进入经济发展平均速度相对较快的一个时期。国家宽松的政策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环境。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县域经济开始由自发取向市场转向自觉取向市场的划时代里程碑意味着县域经济进入自觉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重要历史时期。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了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在这一大背景下大田县的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1996年全县的生产总值比1993年增加了一倍多。
这一阶段大田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于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农业生产总值虽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不断下降而农业所生产的价值不断加速上升之所以比重会下降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工业和服务业也开始加速发展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平均递增速度超过45%可以看出除了农业部门之外其他产业以空前的速度开始发展。随着大田县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工业经营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大田县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获得了大发展工业把农业的双层经营体制引入企业拥有更多的独立性工业小区的建设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活力。1993年规划的县级工业小区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有多家超千万元固定资产的企业在大田县工业区挂牌这些企业总资产达12463.6万元占到全县企业全部资产的51.64%。1996年正式投产的多家创产值超亿元占到全县企业总产值的57.34%。大田县的工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创造了乡镇企业产值快速发展的奇迹。1996年全县企业9932个是1993年私营企业数8801个的1.1倍。1996年全县企业总产值为180464万元全县第二产业产值38387万元占全县总产值的27%。同期也是第三产业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1996年总产值达到36643万元达到历史最高点。这一时期农业、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二产业的发展使得提供服务的服务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向企业化、多样化、一体化、分工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工业的空前的发展为运输业、各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全县企业服务的运输业和配套服务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大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比邻经济相对发达的闽南地区历来农民有到市区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商、务工、跑运输、搞服务等习惯具有发展第三产业的潜在优势。
伴随着大田县域经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第一产业生产力提高,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的下降,农村过剩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大田县域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从过剩到基本充分就业的转变。由于大田县耕地相对较少,农业能吸纳的劳动力极其有限,使剩余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寻找出路,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结构调整徘徊时期1997—2001年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减缓经济增长经过了一个反复、徘徊的过程。受中央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1997年大田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开始逐年下降于2001年达到最近十几年来最低增长5.2%。到2002年以后止跌回升、恢复性增长2003年总产值增长速度又恢复到1997年水平。1998年经济总量增长速度6.0%比1996年减少2.5%主要是由于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生产的滑坡1998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为26.5%比1996年下降0.5%1998年第二产业收入41201万元只比去年增加了2143万元。工业生产出现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受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影响单纯依靠矿产资源开采买卖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随着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慢慢枯竭一些依靠开采自然资源的企业产值不断减少而大田县的矿产、煤炭开采、加工产值占据全县工业的较大部分受到了较大影响同时受中央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一些初级的加工品价格走低影响大部分企业收入。二是上一阶段创办的一些大企业在1997年出现亏损、关停并转而同期创办的具有前景的小企业仍处于成长期新创造的价值不足以抵消大企业转行、倒闭带来的损失。由于工业企业的产值的下降加上运输费用的提高运输业也跟着滑坡从而导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变缓1998年比上一年增加收入740万元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下降0.6%。跨入21世纪到2002年大田县工业结构调整基本结束新兴的小企业逐步成长并形成纺织、矿产开采和食品加工三大工业支柱产业2000年的产值达6.14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71.65%。
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速度也变缓甚至出现倒退是1990年以来最缓慢的发展时期。1997年农业收入为104418万元与上一年107693万元相比减少了3275万元种植业收入为近几年最低点的50673万元、畜牧业收入在1997年达到1995以来最低点的18042万元渔业收入也有所下降在2000年达到近年最低的27918万元渔业出现明显的滑坡。农业收入水平的降低主要是随着二、三产业的产值下降人们生活收入水平降低对农业的需求有所下降。同期由于自然灾害原因、大田县山多地少的县情和大量开采矿山导致耕地减少。使得农业的发收入水平受客观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产值下降。
4加速发展时期2002—2006年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大田县企业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发展并沿着市场化、产业化、高优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推动大田县进入经济发展平均速度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2002年是党十六大召开的欢庆之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9.26亿元比上年增长5.0%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5%、2.4%和10.7%。农业总产值完成12.89亿元增长3.6%种养结构和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调减粮食播种面积1.88万亩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5万亩烟叶、食用菌、反季节蔬菜等产量明显增长畜牧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1%和6.3%名优特新品种覆盖面扩大早稻、晚稻优质率分别提高到45%和96%。工业总产值完成21.2亿元增长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0亿元累计实现产销率94%。
自2002年县域经济好转后紧接着大田县连续三年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2004年生产总值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达10.6%2005、2006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1.3%、12.8%。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2.50亿元现价预计数下同比2003年增长38.4%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1.4%。经济增长不仅速度较快而且质量较好。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00元比2003年增长40.6%农民人均纯收入4407元比2003年增长33.8%。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产业结构在加快发展中得到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3年的37.631.930.5调整为2006年的34.935.130.0,二产比重逐年提高。
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宽松的政策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大田县经济发展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这一大背景下工业区的建设为产业集群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大田县的工业总量和效益均实现成倍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03年的51家增加到2006年的109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10.3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从2003年的0.9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37亿元。工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经过《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规划纲要》的规划大田县形成水泥、冶铸及机械加工、轻纺服装三大产业集群出现了年产值超2亿元的海和钢铁、新岩水泥、华闽纸业和宏泰织造等龙头企业三大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35%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矿产品采选及加工、改造矿产、能源二大传统产业开工建设了苏桥煤矿、鹭峰矿业、璞溪口电站等项目应用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了聚祥生物科技等科技产业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华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具酶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列入863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生物医学关键试剂”重点项目填补了中国在工具酶系统产业化的空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组织实施了10项循环经济项目、推行清洁生产企业8家。2005年以来在交通便利的9个乡镇开发工业项目区投入5800万元规划7560亩平整土地2400多亩已入驻企业11家总投资2.72亿元;出台了鼓励民间资金投资的优惠政策,规定内外资享受同等待遇,进一步激发了民间投资积极性;出台了金融贡献奖,搭建了借贷平台,组织银企资金供需见面会,促进了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贷款投放。
这一阶段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田县第一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发展较好的一个时期。在第一产业方面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向效益型方向发展服务城市的城郊型农业特征凸显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36亿元比2003年增长20.1%年均增长6.3%。虽然粮食作物的播种逐年减少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农业的总产值不断上升。三年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其中大方广茶业被列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祥大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列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福梅辣椒协会被列为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点县茶叶协会5个组织被列为市级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新发展了屏山茶叶协会、桃源蔬菜协会等14家专业合作组织品牌创建工作步伐加快“仙顶”乌龙茶等5个产品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使用权“高峰”金姜等产品被确认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雪山”萝卜、“有道”台式乌龙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乡村“农家店”59个。通过以上措施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大田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年来培训新型农民1075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850人。这一期间全县16.58万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力有8.25万人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7%。
5稳步快速发展时期2007—2010年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随着党的十七大召开各项改革持续深化科学发展观得到深入实践积极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效地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大田县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工业经济稳步回升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市场发展进程加快组建了国投、城投等融资平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而工业企业则由于定位较为明确高新产业、新兴产业、生态工业园的产业集群效应开始发挥出来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受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引进来的步伐明显加快与台湾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联系进一步加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35.931.632.5调整为2010年的21.153.225.7。其中第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40%。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超过50%2010年第二产值为449116万元是2007年186101万元的2.4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12%。2010年工业产值为113.49亿元是2007年41.13亿元的2.7倍。虽然三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从2007年的31.7%降到2010年的25.7%但其产值也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产值21亿元。
大田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2010年大田县地区生产总值达84.43亿元年均增长14.1%人均GDP达到26139元财政总收入达6.68亿元年均增长17.7%其中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97亿元年均增长25.3%农业总产值30.10亿元年均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49亿元年均增长33.4%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城镇化率达43%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成功摘获“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工业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建材水泥、机械铸造、轻纺服装、煤矿资源开发、矿产品采选及加工等产业长足发展服务业发展活力增强旅游业实现良好开端。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持续增强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413万美元年均增长19.1%比规划目标高8.1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5年累计出口总额15832万美元年均增长26.2%,积极拓展大田县与台湾省交流合作,开展了经贸、文化、旅游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大田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在二、三产业明显发展的态势下农业部门也紧随其后。农业产量扩大产业特色明显。农林牧渔总产值由2007年的21.65亿元增加到2010年30.10亿元2000年不变价年均增长超过5%。农业结构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粮食、肉类等大宗农产品稳中有降茶叶和水果等经济作物较快增长。近几年大田培育了“山宝”雪蔗、“雪山”萝卜、“金阳”生姜、“阿佳”苦菜和“仙顶”高山生态茶等乡土品牌整体上农产品特色明显规模越来越大。例如近年大力发展的茶叶人均占有量在福建省县中排名前列。农民增长空间不断拓展收入持续增长扣除消费品价格因素的影响2007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11.55%。
6.2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分析
6.2.1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起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1区位的直接作用
大田县区位优势明显是名副其实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处于闽西北通往闽南沿海“金三角”的陆路要冲是三明市的南大门。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交通的中长期规划泉州—宁化高速公路、厦门—沙县高速公路、长汀永安泉州高速铁路的建设大田县将与泉州港、厦门港相连接并进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铁网不仅是闽西北、赣南通往泉州、莆田的战略通道也将成为闽北地区通往厦门的陆路要冲发挥内地进入沿海的“桥头堡”作用图6-15
图6-15 大田县区位分析图
2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
大田的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被誉为“闽中宝库”。其中煤炭储量2.9亿吨、石灰石5亿吨、铁锰矿1.5亿吨、瓷土3000万吨是全国首批百个重点产煤县、福建省十大重点矿区和五大重点铁矿区之一也是福建省水泥生产第二大县目前发现温泉4处汤泉、汤溪、京口温泉流量较大水温高全县有林地面积262.9万亩森林覆盖率68.7%森林蓄积量1112.4万立方米其中珍稀树种20多种药材资源也较丰富可药用的有957种尤其是素有南方人参之誉的绞股蓝。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大田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3制度与政策的支持
在县域经济结构转变的起步阶段国家制度与政策贡献突出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县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农业部门的发展农业出现大量的剩余产品同时为其他产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和经验。二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积极振兴支柱产业允许和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使发展潜力得以挖掘。三是所有制改革的创新支持和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充分挖掘民间内部资金对原来的国有企业进行承包经营为县域工业的发展带来活力。跨入20世纪90年代大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开始发生明显的改变从1991年开始的几年时间是大田县经济发展历史以来第一个发展高潮。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方向使得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清晰加快了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步伐。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的政策解决不合理的所有制问题改革一切阻碍产业发展的障碍发展乡镇企业解放生产力。大田县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极大地激活县域产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获得起步阶段所积累的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等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4技术条件的支撑
由于大田县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被誉为“闽中宝库”是福建省主要矿产地和全国首批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省内五大铁矿区之一也是福建省建材水泥原料基地县。凭借着自然资源优势促使早期传统工业发展比较快。因此大田县不仅具有传统的肉兔饲养、鳗鱼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传统农产品种养技术在手工业上拥有冶炼、造纸、瓷器、糕点、酿造等技术发展的良好开端在历史上已经具有瓷器、纺织、酿造等传统制作工艺尤其是矿冶工业发端早大田村民很早就发展采、选、冶及水泥、木材、矿山机械等工业再加上大田县位于福建省的中部地区周边的县域对这些传统技术和工艺的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大田县成为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集散地。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些传统技术和工艺得到很好的传承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支撑着大田县产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大田县产业结构演变的起步阶段区位条件、农业的发展、制度与政策和技术条件的支撑起到了主要的影响作用并由此形成既定路径见图6-16。图中虚线部分为可能的因素在大田县表现不明显或由于资料的不可得而使本文未能关注到。
图6-16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起步阶段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6.2.2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成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1制度创新的作用
大田县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2年以来的几年时间是大田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时期。大田县深化企业改革把着力点放在现有企业、现有资源的优化重组上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重点抓好改革企业的完善工作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制度创新是振兴县域经济必由之路。大田县调整政府职能,构建县城管理新体制。保证县城老区、新区与周边农村在空间上的整体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均溪、石牌、华兴三个乡镇,建立城区与郊区体制,以便集中财力和合理分配财力,构建制造业集中平台,建立聚集激励机制;制定规范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协调机制,按照一区多园管理体制,真正形成举全县之力办开发区、集中全县之力为项目的机制。集中办园区的前提:创新城乡土地制度,活化土地资源,完善城区土地储备制度,农村土地流转要和农业区划结合起来,和茶叶、速生林等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特别是速生林要有一个布局规划。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创业服务中心和创业基地,培育创业新星,降低创业门槛,在税费上扶持,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和谐创业氛围。引进县内外金融投资机构,加强银企合作,完善融资机制,更灵活地运用财政手段激活县域金融机制。集成投资政策,跟踪周边县市的政策动态,规范办事流程,将投资优惠政策与项目评估政策相结合,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税收征管力度,构建投资环境高地。在这些制度的规范和创新下,大田县域经济产业发展获得很好的软环境。
2市场导向的作用
大田县凭借地处山区与沿海的节点地区与外界交流多、信息灵的优势敏锐发现市场商机推动县域新兴产业的发展。如20世纪90年后期国内外市场的茶叶价格好大田在推广高山茶的基础上重点在品牌塑造上主打铁观音形象塑造上打造高山生态茶、发展茶叶加工业高山生态是市场营销概念其市场价值不在于高山而在于生态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氛围推动了制茶企业的兴起。其中铁观音在大田拥有独特性被推广成为大田县区域品牌。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饮用乌龙茶的人群迅速扩大。近年来形成了种植初加工深加工茶饮料茶食品茶生物科技产品产业链以及延伸的产业链——包装物印刷生产、茶具、会展、博览、茶山观光旅游等。2002年后大田县又瞄准国内生态农业市场、休闲产业园的商机通过在家门口泡茶、卖茶的自产自销模式并演绎为观光茶园、休闲茶乡的特色旅游品牌。并且引进了外资开启了生态建县的道路兴起许多生态加工园与之配套形成了新的产业链。
3特色产业的作用
大田县毗邻泉州等沿海经济活跃的闽南地区。依靠在发展中创造特色,在结构调整中突出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打造特色,在科技进步中提升特色,使得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依托。在县域经济中特色即亮点,有特色的产业就有发展的未来与前途。在愈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通过特色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县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农业方面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是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具体表现为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闽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大田的特色农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依靠充分发挥两大优势即发挥高山生态资源优势发展高山生态农业。发挥邻近闽南都市圈的区位优势发展都市农业建成一批茶叶、木薯、肉兔、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基地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培养了若干乡土品牌。尤其是茶叶发展很快有茶叶基地5.53万亩、加工厂752家是福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县主导制定了省地方标准《铁观音乌龙茶综合标准》被评为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及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在第三产业的旅游方面,大田县突出重点,打造四个特色集聚区。一是县城——石牌温泉——屏山等高山生态休闲旅游集聚区。二是县城——芳联堡——七星湖等湖区生态休闲旅游集聚区。三是县城——安良堡——泰安堡——魁城民俗村和古冶炼等民俗文化旅游聚集区。四是广平土堡(绍恢堡、光裕堡、潭城堡、深原堂)——北洋崎森林公园——文江漂流等山寨土堡民居旅游聚集区。通过把大田建设成旅游目的地,逐步提升区域形象,带动产业发展,使得旅游业成为大田县的特色支柱产业。
4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大田县产业结构演变的成长阶段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竞相发展非公有制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优化大田县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大田县通过深入实施外向拉动内外开放继续扩大组织参加了“9·8”投洽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和各项专场招商活动新引进12家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941万美元增长32.9%。外贸出口1205万美元增长44.7%创历史新高。引进内联项目10个吸纳区外资金1.29亿元增长46.2%。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702户新办私营企业99家其中新增规模以上私营企业12家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工业产值销售收入16.6亿元增长28.1%利税达到9648.26万元增长了56.22%新建设项目142个总投资3.6亿元投资总额为历年之最。2003—2006年新增私营企业261家个体私营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达65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0%重点项目企业发展到34家。2006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产值销售收入26.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01.2%税收15201.8万元比2003年增长146.4%。
5产业集聚的作用
大田县工业起始于纺织手工业和矿产的开采轻重工业独立出来以后就缺少必要的产业规划。纺织业利用民房作为厂房煤炭、矿产等乱山开采结果造成“处处办厂、到处冒烟”对工业的安全生产、县域运输道路、县域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诸多问题。2003年开始大田在重点建设京口项目区的基础上选择吴山、桃源、广平等交通便利和邻近周边县市的区域作为工业聚集点把邻近周边县市的地方作为选择工业园区优先选择的区域以便吸引跨区域投资者。同时对产业进行选择限制布局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建成生态型园区。因此大田县将矿产品和钢铁、水泥、陶瓷、煤电等众多原材料导向性的同类企业聚集发展将机械制造、服装纺织、电子信息等市场导向型的企业聚集发展消除这类企业的规模制约降低运费等成本促进特定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的企业按照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合作关系形成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极大增强大田县产业的支撑力。由于产业的集聚大田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型建材工业、矿产深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专业市场吸引了省内一些沿海城市的客商周边县市也把同类产品送来交易。
6合作资本的作用
大田县产业结构演变的推进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加速发展的阶段2003—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0.55亿元年均增长76.4%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8.34亿元年均增长68.9%开工建设了74项重点项目其中生产性项目53项。这些固定资产投资为大田县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为了筹集企业发展资金大田加强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加强对外资的利用2003—2006年新批办外商投资企业17家实际利用外资3547万美元外贸出口4782万美元实际利用区外资金6.78亿元年均增长66.5%。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413万美元是2000年的620万美元的2.3倍。同时,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发展,大田县的企业融资更多地倾向于利用民间资金。
由此可见大田县产业结构演变的成长阶段影响产业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哪个环节出了错都有可能制约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兴起、区域内外合作和特色产业等内生力量以及制度创新、市场导向以及产业的集聚和专业化的辐射等外生力量形成了这一阶段复杂多样的发展环境。在这些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这一阶段大田县产业结构演变的既定路径见图6-17。图中虚线部分为可能的因素在大田县表现不明显或由于资料的不可得而使本文未能关注到。
图6-17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成长阶段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6.2.3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成熟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1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在产业结构演变成熟时期,大田县强化城市在县域经济社会及城镇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高起点、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南进东拓北扩西延”,优化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来推动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同时,大田县加快东部生态宜居城市综合体、农业商住小区、赤岩广场、凤翔名宛商贸城、满田春、浩沙文化体育中心等新区开发和城北桥山片、城区渔池洋等旧城改造项目,加快赤岩公园建设。积极推进城区西北部市政交通通道建设,稳步推进“二产入园、三产进城”,强化城市产业功能,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完善配套公共设施,增强人口承载能力,打造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的县域中心。进一步做美环境、提升人气聚集、促进社会文明,建设成为闽中之秀——海峡西岸中部充满活力、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城市,这为大田县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非常好的硬环境。
2外部市场的影响
在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稳定时期,市场机制的完善是十分必要。产业发展的依据是市场,大田县充分挖掘潜在市场:①深度开发国内传统市场。同时,加快推进产业深度对接,大力吸引港澳台侨企业的投资,推进与港澳台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合作,加强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意产业、服务外包等产业领域的合作,提升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水平。如深入开展闽台农业(茶叶)合作,推进台商投资集中区建设。②积极扩展国外新兴市场,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生产型出口龙头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大田县的产业和资源优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电子、陶瓷、茶叶、林产、矿山机械等传统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建设,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延伸产业链;积极组织参会参展,大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会展活动,依托展会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完善外贸稳定增长机制,积极推进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认证工作,健全外贸稳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出口信贷,创新出口企业融资担保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研究国际贸易壁垒、汇率等动向,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引导和服务。
3深化区域合作
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稳定时期,大田县产业合作主要有三个方向:一重点加强与泉州、厦门等沿海中心城市的产业对接和联动互动,围绕山海协作示范园区建设,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二依托海西通道优势,加强与内陆地区在基础设施、战略资源、产业、旅游、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主动对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三角洲,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三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台湾的合作,依靠本地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融入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立足自身的实力与特色,推动跨区域经济与社会协作。随着区域协作意识不断加强,区域协作机制不断完善,促进区域协作向领域更加宽泛、层次更加深化、合作更加紧密的方向推进,构建突出重点、结构合理、互利共赢的区域协作体系。
由此可见大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成熟阶段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将主要来自于外部的区域合作和城市的内部提升。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这一阶段大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既定路径见图6-18。图中虚线部分为可能的因素在大田县表现不明显或由于资料的不可得而使本文未能关注到。
图6-18 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成熟阶段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通过上述大田产业结构演变路径可以看出大田县走出了一条“轻工业起步重工业为重点新兴产业推动”的依靠自我优势、自我发展的内生型主导县域产业结构演变道路。总体路径表现为“手工业→重工业→新兴产业”从具体路径来看产业结构演变的起点是农业农业的结构升级和农产品等手工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技术经验在工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重工业的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形成加速了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的进程。这一过程是分“三步”来完成的第一步是“起步”通过调整第一产业中农业内部结构通过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增加茶叶、油菜、烟叶、苎麻、甘蔗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果园和渔业养殖面积发展生态立体种植、生态养殖和农牧结合等生产模式促进了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变革为加工业、手工业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和资金准备同时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的发展为下一阶段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大发展塑造了市场主体做好了技术、资金和市场的准备。第二步是“快步”县域工业区的建成使大田县工业发展驶向“快车道”特别是重工业等大规模工业的发展大田县2/3的工业产值来自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发展。同时各乡镇的工业区的建设发挥了集聚效应带动了商贸、餐饮、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步是“稳步”经过前两步的发展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纺织业、水泥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大田县在原有产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形成了许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大田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加不断优化大田的产业结构。因此大田县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也是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外向化的过程。在起始阶段农业的发展和资源禀赋等内生影响因素在产业结构演变中居于主导地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的推进市场因素、区域辐射因素等外生力量的影响作用逐步加强。
6.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路径及大田县的启示
6.3.1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主要内容与一般路径
6.3.1.1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主要内容
县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进入了深层次的发展的阶段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一般发达国家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相似各产业与产业之间行业内部比例关系也比较合理县城产业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产业结构差别越来越小。这一阶段是目前中国广大县域经济产业升级、改革的重要时期由于目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明显大部分县域经济体都处于工业化的后半阶段多数地方要实现第三产业占主导的产业关系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由于中国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道路在一定的时期往往会产生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改进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不同步的矛盾很难用经济统计部门的确定的工业产值比重来衡量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进入生态文明生态因素渗透程度就成为衡量一个县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的重要指标魏后凯2008。进入生态文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优化不止是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内部结构的调整、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优化还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生态产业即县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姚昱2010。在当今各区域发展失衡产业结构大同小异收入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仅需要从劳动力结构、需求结构入手特别要针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问题加速高新技术的发展利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走自主创新道理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革新开展新一轮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和环保产业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杨德勇2011。因此在比较工业化的进程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产业生态特征来综合衡量。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主要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三个方面来推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见图6-19。
图6-19 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主要内容
6.3.1.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一般路径
钱纳里的研究则表明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再到高收入国家投资品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产值比重逐步增加而消费工业产值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参照钱纳里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见表4-1、表4-2。按照产业特征的标准本文把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见图6-20。这一路径的前提假设是县域农村中存在大量劳动力可以无限满足县域经济结构演变发展的需要。图中实线粗框为一般路径虚线框分别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产业特征其他部分则为各阶段相应的优化因素。
图6-20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一般路径
根据图6-20以第一产业农业为起点的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在第一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农林牧渔业产品和资金的积累或者有外部资金的注入的基础上如果地方的制度与政策环境适合于生态化的发展再加上绿色产品加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产品有市场销路、交通方便而且有传统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或其他手工工艺那么以绿色农产品加工家庭作坊和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县域加工业就开始出现人均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带动了提供绿色服务的商饮业的发展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进入了起步阶段。在起步阶段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经验积累绿色加工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假如这时期的政策环境有利于绿色行业的扩张资金渠道畅通设备生产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旺盛就会带动民营企业进入生态制造业等重工业领域的发展初期主要以清洁生产的企业为主后期则主要以高科技的专业化、循环化的大型制造业为主推动了城市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的绿色改造带动了县域的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个阶段就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成长阶段。在成长阶段企业资本积累速度加快生态观念不断增强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绿色生产制度在成长阶段已经形成的集约化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开始在空间和组织上集聚产业开始进行集群式发展产生了大批的专业化、区域化的产业集群同时引进了国外的先进设备和管理方式外资的实际利用额逐年提高此时出现了很多高科技工业园、信息技术工业区、生态工贸区等区域集中化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这时第三产业在强大的生态工业发展水平下开始出现了许多绿色新型服务企业如为提高人民生活的休闲农场、以生态为主的高新产业为企业生产和城镇生活提供服务行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生态文明得到践行步入知识经济繁荣时期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步入了成熟阶段。
通过图6-20可以比较清晰地解释在同一个时期内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程度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已进入成熟期而有的还处于成长阶段或者还在起步的阶段甚至有的县域如果制约条件没有重大改变可能将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如三明市的10个县2009年永安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到15%以内而其他有的县第一产业的比重都在30%以上特别是宁化县和尤溪县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9.26%和36.10%,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6.3.2 大田县产业结构演变的启示
中国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具有特殊性。县域作为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在缺乏模式借鉴的情况下,中国只能独自摸索发展,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工业化往往伴随着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即在工业化时,经历过手工业的发展、轻工业的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留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不断减少,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国县域产业结构的变革,表现为以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为主要动因的变革模式。中国县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又具有特殊性,不仅要协调三次产业的关系、还要协调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关系、产业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关系、产业分工与集聚的关系,各种因素交错综合地影响着县域产业结构演变。中国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大田县得到充分的验证。大田县演变路径也证明: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提供了要素替代和再开发的新机遇,而技术、资金对劳动力的替代,使得工业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技术集约型产业,推动了县域产业结构向着生态化演进。同时,县域非农化的发展,推动城镇化的水平,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市场购买力不断增强,缓解因市场供求矛盾引起的产业结构性问题。由此可见,通过推进县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不仅可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加速县域经济积累,而且有利于生态县(市)、和谐县城的建设,实现三大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协调发展。因此,中国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生态文明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县域产业结构演进方式是必然的选择。值得指出的是,大田县在产业梯度转移中实现更大发展,在品牌做大做强中实现不断增值的县域产业演变道路,得到了充分肯定。
6.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从三明市大田县的个案分析入手,从实践层面补充证明了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迁的路径特征,为后面得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一般路径的提出奠定实践基础。首先对大田县的产业发展进行概述,了解大田县三次产业发展变化的总体情况;再次对大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变迁的不同内容;然后根据前文的分析,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开始、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抽象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以进一步了解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迁的路径及其成因;最后得出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变迁的启示,认为走中国特色的县域绿色产业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7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园区实践与运行
7.1 生态工业园研究综述
7.1.1 生态工业园的提出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EIP是工业生态学理论在实践中最成功地运用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加拿大达尔湖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者们就对工业园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构思。1992年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首先提出了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并于1993年在美国环境管理委员会EPA上向全体会员介绍了这一概念。1995年EPA在一项环境技术规划中列入了一项EIP项目并且建议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EIP作为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实现这些效果仅通过该定义很难付诸实践。1996年10月美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生态工业园定义①生态工业园是指在某一社区范围内的各企业相互协作共同高效率地分享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信息、原料、水、能量、基础设施和自然居所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的提高最终实现社区内的人、经济和环境均衡发展②生态工业园是一个经过对原材料和能量交换进行精心规划过的工业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通过尽可能少地投入能量和原料而实现废物产生的最小化从而建立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Lowe2001在亚洲银行项目“Introduction to Eco-Industrial Parks”中对生态工业园的定义进行了全面总结认为生态工业园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它通过在管理包括能源、水和材料这些基本要素在内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合作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最终使该企业群落寻求一种比每个公司优化个体就会实现的个体效益的总和还要大得多的群体效益。简言之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就是要改善参与公司的经济表现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环境影响该理念被广泛推广并且应用到实际生产实践中。
2006年6月中国环境保护总局正式提出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能源或原料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7.1.2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7.1.2.1 国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工业在推动社会繁荣发展时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通过生态工业园为载体的区域生态产业链是根本上解决了工业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工业园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开始成为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新主题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发展模式不同取得的成效也不同。
1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卡伦堡工业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也是目前最成功的生态工业园。20世纪60年代初该园的火力发电厂和炼油厂已经开始工业生态方面的探索。从开始的只想利用“工业废物”产生收入从而减少成本不自觉地发展到向生态园靠拢形成有益于环境的共生关系。随着6个核心的参与者加入阿斯内斯火力发电厂丹麦最大燃煤火力发电厂、斯塔托伊尔丹麦最大炼油厂、吉普洛克石膏墙板厂、诺和诺德制药公司、A/S土壤修复公司和卡伦堡市区在过去的30年里这些参与者自发地发展成一系列双边互换关系。1985—2000年卡伦堡的共生系统在其副产品交换方面更加丰富该网络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截至2000年卡伦堡工业园已经拥有6家大型企业和上百家小型企业它们通过“废物”和信息、资金等纽带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工业共生系统。卡伦堡的工业共生仍然在不断进化其成功揭示人为创造这种副产品交换网络的可能性。尽管卡伦堡自发形成的内部联系还不尽完善但为21世纪新的工业园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2美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环境保护署和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支持下美国生态工业园开始发展起来涉及生物能源开发、废弃物处理、清洁工业、固体和液体废弃物再循环等多个方面。特别是1993年以来生态工业园得到快速发展。到2003年为止美国已经至少在40个地区建立了生态工业园项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这些工业园由于每个地区的特色和开发者的规划、管理的理念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代表着不同类型的规划生态工业园。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生态工业园见表7-1。
表7-1 美国生态工业园类型
3加拿大生态工业园
加拿大于1992年在伯恩赛德启动了“生态系统工业园”项目将生态功能与工业园的特征结合起来研究。生态工业园区包含了大量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它们以废物和能量的交换为纽带相互衔接起来。目前已经建成9座具有真正意义的工业园其中的伯恩塞斯的工业园是目前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发展非常迅速获得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伯恩塞斯德生态工业主要由在工业加工过程中产生剩余物的小型企业组成造纸厂、建筑板厂等园内工业活动丰富多样企业冗余度高使得工业共生网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园区的副产品交换网络相当丰富企业之间已经建成各种工业网络体系能量的梯度流动和废物循环利用在园区已经普遍建立起来园区已经向“工业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
4日本生态工业园
由于日本国内的资源很有限几十年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和资源耗尽使得日本政府选择生态工业园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日本在全国已经推行了各种各样的生态工业园项目这些项目目前排在亚洲首位。“零排放”是日本生态工业园的一大特色它是用于发展在一个企业内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工业共生活动或者作为一个区域内核区域间副产品交换的网络安排以零废物排放产生为最终目标的工业共生网络。其中EBARA公司藤泽生态工业园、水泥工业、酿造工业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园区项目和产业项目。
表7-2 日本生态工业园的“零排放”发展模式
这些项目的“零排放”措施表明,日本以生态工业园为平台的物料交换、废物再利用网络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在固定区域通过双边交换实现循环再利用和废物消除,依靠物流分析、修正资源使用和生产过程,通过全面和严格的废物分离,循环利用物料和减少废物,引入新技术把废物处理成其他工业原料的方式,正逐渐被视为提高日本商业和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7.1.2.2 国内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中国一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也积极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2001年开始山东鲁北企业集团鲁北化工、广西贵糖集团等纷纷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构想在政府的支持下大连、天津、烟台、苏州等国内一些比较早建立的大型开发区也积极参与生态工业园的管理试点建设。截至2008年12月国家环保部已经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并且批准建设了27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行业类园区9个综合类园区17个其中国家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国家级保税区1个省级环保产业园1个省级工业园区6个静脉产业类园区1个。从地区来看西部五个中东部地区22个见表7-3。从总体的态势看中国生态产业园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表7-3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①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是以某类工业行业的一个或几个企业为核心,通过物质和能量的集成,在更多类型的企业或相关行业企业间建立共生关系而形成的生态工业园;综合类生态工业园是由不同工业行业的企业组成的工业园,主要指在高新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生态工业园区;静脉产业(资源再生产业)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
表7-3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续)-1
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是“十二五”时期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也是十个工贸区中唯一著有“生态”两个字的工贸区。推进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是推动三明市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形成至关重要。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地处福建省中心地带,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构建联结沿海口岸、辐射中西部广阔经济腹地的海峡西岸中部枢纽,建设纵深推进的前锋平台和战略通道,拓展闽台交流合作,对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明生态工贸区是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演变的产物,也是未来中国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因此,本书对三明生态工贸区的实践分析,对研究新文明下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升级具有重大的作用。三明市工贸区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组织结构,整合产业园,突出产业差异化布局和专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三明台商投资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等几大园区,有序引导产业集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扩宽产业发展平台,使之成为支撑三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产业基地。生态工贸区有力、有序、有效地发展,为三明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宝贵机遇。
7.2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整体发展概况
7.2.1 区域范围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中部居于中国中西部地区通往海峡西岸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是三明市核心发展区也是产业最集聚、发展最有潜力、生态环境最优越的区域。范围包括梅列区、三元区全辖区沙县、永安市、明溪县的6个街道办事处、9个乡镇规划总面积3157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约77万人。其中核心区包括三明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规划区面积为258.9平方公里表7-4
表7-4 三明生态工贸区整体概况
表7-4 三明生态工贸区整体概况(续)-1
7.2.2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资源概况
区位条件。生态工贸区地处福建省中心地带是福建省沿海通往中西部地区的战略通道。近年来生态工贸区建成福银、泉三、永武3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8.86公里区内现有1条国道、3条省道鹰厦铁路贯穿生态工贸区中部。永宁高速公路、向莆铁路、南三龙铁路、沙县机场已在规划建设中。逐步成为东进西出、南联北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交通枢纽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土地资源。生态工贸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均拥有量大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中以农业用地为主建设用地仅占5.52%区内适宜成片建设用地约259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2%,目前土地开发强度不高,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还有较大的用地潜力。
水资源。生态工贸区水资源丰沛总量69.8亿立方米人均8146立方米是福建省人均水平的近2.5倍。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的沙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区可利用入境水资源量达2.4亿立方米,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充足的用水保障。
矿产资源。生态工贸区矿产资源种类有40多种以无烟煤、石灰岩、重晶石、黏土、铁矿为优势矿种储量大、品质优良开采条件好为矿产加工业及其下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
旅游资源。生态工贸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火山岩地貌在区域内均有分布沙溪景观优美宜人三明正顺庙、三元万寿岩、永安安贞堡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县小吃文化、永安抗战文化和笋竹文化独具内涵。
林业资源。生态工贸区所在的三明4县市、区林地面积50.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5.7%,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和毛竹重点产区,林竹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为林竹加工业、生物医药与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7.2.3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总体概况。生态工贸区主体所在的梅列区、三元区、永安市、沙县4个县市、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514.56亿元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2.53亿元分别占三明全市的52.8%和65.5%,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产业发展现状。生态工贸区已形成冶金、农林产品加工、机械及汽车制造、矿产加工、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化工、建材、纺织8大产业集群。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旅游等服务业快速成长。农业稳步发展已形成林竹、水果、蔬菜、食用菌、烟叶、畜禽等特色产业。
社会事业发展现状。生态工贸区所在的4县市、区有普通高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11所普通中学54所三明市区及永安市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初步确定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基本建成市、县二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
7.3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发展方向
7.3.1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存在问题及产业升级的基本原则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立足三明实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构建生态工贸区产业群、城镇群、交通网、生态链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互动并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筹兼顾。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原则、对策见表7-5。
表7-5 三明生态工贸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表7-5 三明生态工贸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续)-1
7.3.2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战略
生态文明语境下,三明生态工贸区制定发展战略重点,依托独特生态优势、现代交通体系、扎实产业基础,建设生态环境美、发展空间大、产业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增长区域。
海西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工贸区内全面实施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战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立足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产业集群,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推动生态工贸区跨越发展。
海西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工贸区内依托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陆地港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对接沿海、辐射内陆、联系南北”的海西中部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服务周边地区发展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建设更广阔区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
海西中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工贸区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打造海西中部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加快商贸、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发展,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海西中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地。
福建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加快三明中心城区与沙县、永安同城化步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功能布局,强化城市与园区的分工协作,加快人居环境建设,完善山、水、城相融合的景观体系,构建宜业宜居中心城市。
福建生态低碳发展示范区。工贸区突出生态工贸特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最新的生态环保安全标准,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生态绿地。
7.4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外部生态环境建设
7.4.1 生态建设
1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生态工贸区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确定生态安全体系,以沙溪为主体构建贯穿生态工贸区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廊道,北部构建以淘金山—瑞云山—罗卜岩为主体的生态绿圈,中部构建以格氏栲—仙人谷—三元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生态绿圈,南部构建以桃源洞—九龙竹海—天宝岩为主体的生态绿圈,与城市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地和城市公园等共同构成生态工贸区内以保护为主的多功能共生型的生态绿色服务体系,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提供绿化背景和天然屏障。
2强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工贸区内的特殊保护区内禁止矿产资源开采、工业生产、房地产开发等破坏性建设活动加强生态工贸区范围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特殊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见表7-6。
表7-6 三明生态工贸区省级以上重点保护区
表7-6 三明生态工贸区省级以上重点保护区(续)-1
3加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园区重点对沙溪上游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和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和生态重建。禁止在沙溪流域沿岸山体一侧开山采石,对严重水土流失区和裸露山体限期实施植被恢复工程。
4提高园林绿化水平
园区建设重视城市中心绿地和大型公园绿地建设精心实施园林工程围绕沙溪“一河两岸”绿化景观做好城市主要节点及进出口景观改造建设重点打造淘金山至三明新区、瑞云山至贵溪洋、仙人谷至列东、格氏栲至台江、桃源洞至永浆5个城市绿色廊道积极建设城市绿地公园构建精品城市绿色生态环境景观体系。
7.4.2 污染治理
1从严控制工业污水排放
工贸区内流域沿岸严格控制新、扩建重污染项目,以及增加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引导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加强流域涉水重点排污单位持证排污和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情况监管,监督中小企业加快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格要求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建立沙溪水质监测网络,对园区周边水体质量实时监督控制。
2引导养殖业有序发展
园区实施畜禽养殖业发展和污染防治规划,并进行规划环评。禁止在禁建区内新、扩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禁建区外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全面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鼓励采取利用沼气和粪便生产有机肥等循环经济模式。流域内禁止投饵类、施肥类网箱养殖,引导重要库区及水源地上游水域削减网箱养殖规模。
3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园区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脱氮脱磷、污泥处置等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政策措施。开展乡镇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置工程建设。争取到201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
4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园区重点实施以保护农村饮用水源为重点的“水源清洁”示范工程,集中连片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为重点的“家园清洁”工程,农村畜禽养殖和面源污染为重点的“田园清洁”工程,以及以巩固提高示范工程成果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5完善流域综合管理
工贸园完善整治监督、上下游联合交叉执法等制度,探索完善分段管理、分段负责的“河长”制,加强执法监管和监测监控。完善流域上下游补偿、生态补偿和饮用水源补偿机制。加强跨区、跨部门水质信息沟通,构建上下游水环境综合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水量水质综合调度,强化流域水电站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在线监控,提高水污染风险预警能力和防控水平。
7.4.3 环境保护
1大气环境保护
三明生态工贸园加强工业废气污染防治,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为重点,实施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在各工业园区内实行集中供热。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废气排放的治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有计划地实施搬迁改造。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固体废物处理
生态园强化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加强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建立废物回收体系和收集网络。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建立企业内部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源再利用和深加工系统,推进清洁生产。加强危险废物处置管理,制定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噪声和辐射环境保护
工贸区严格控制城市噪声污染,重点整治交通、施工、娱乐等扰民噪声。加强城市噪声监控,逐步将建成区全部纳入噪声达标区的控制范围。根据园区环境噪声功能分区,进行噪声分类、分级管理和控制。建设安全的核与辐射监管体系,加强电磁辐射水平调查监控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人口稠密区电磁辐射污染。
4环境目标控制
在环境指标方面生态工贸区力争到2020年城市空气质量全年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市区达93%以上永安、沙县达9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放射性废物安全收贮,环境电磁辐射符合国家标准。
7.4.4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1强化新能源、新技术应用
工贸区降低一次能源消费,提高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强化清洁生产、节能、节水、无废少废工艺、废物再生循环利用等技术应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2强化节能降耗
生态工贸区加强冶金、建材、化工、纺织、造纸、林木加工等重点行业加快推广应用电机变频调速、余热余压利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能量系统优化等技术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建立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持续强化节能。
3加强重点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
重点企业强化水循环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废气处理系统以及固废处理系统,加强企业内部水的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化工渣等固废的循环利用,减少新水、原材料消耗,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和三废低排放。
4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引导三明台商投资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埔岭汽车工业园等园区通过对入园企业实施产业引导和污染物集中控制,形成产业链环环相扣、物质封闭循环、能量多次利用、污染物集中控制、环境最大优化的生态工业园区。
7.5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内部产业结构升级
7.5.1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生态工贸区加快推进以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微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严格保护耕地和后备耕地资源,加快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施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产出率。把握设施农业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的机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2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生态工贸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围绕林竹生产,生态绿色畜禽水产品养殖,油茶、苗木、花卉、药材、果蔬、食用菌、烟叶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建设一批标准化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园区,开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层次和水平。
3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生态工贸区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更好地将农产品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开展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和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和完善永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创业基地,打造海西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大企业、大集团,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4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生态工贸区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引导农业生产主体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按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建立可追溯体系。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产品品牌基地建设,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争创知名品牌。
7.5.2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1汽车和机械装备产业
汽车产业是三明市特别是永安的传统支柱产业,三明生态工贸区扎实推进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商用车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商用汽车制造,带动发动机、变速箱、液压系统、刹车系统、汽车电子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建设三明商用车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电动公交、电瓶车、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延伸开发电动车配套电池;做大埔岭汽贸城和汽车文化主题园,完善产业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合。
以橡胶机械、路面机械、产业机械、机床制造、环保设备为重点,以华橡自控、厦工三重、三明机床等企业为龙头,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加快机械装备及零部件产业整合,拓展大型装备制造,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大力开发新型橡胶机械,做强高等级路面机械、工程机械,积极发展大型、高速、精密数控机床;推进新型纺织机械、食品机械、木工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开发;加快发展垃圾压实机、废水治理、噪声与振动治理等环保装备制造,建成海西机械装备产业基地。
2冶金及金属深加工产业
三明市的传统重工业在过去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三明生态工贸区,以三钢、闽光冶炼、通海镍业、天尊不锈钢、新越金属材料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技术创新,实施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低品位铁矿冶炼等技术创新工程,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彩涂板、镀锌板、特殊钢、低碳钢、不锈钢复合材、冷轧不锈钢薄板、冷轧硅钢片等系列深加工产品,提高板管等高附加值短缺钢材的生产能力,带动铜、铝、钨、镍合金及其制品发展,打造冶金压延及金属制品深加工产业链,建设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通过电子商务,将冶金压延及金属深加工产业与金属材料制品市场有机结合,建设海西金属材料交易市场,形成“研发-制造-加工-销售”完整的工商链。
3林产加工业
林产加工业是三明市县域经济的老牌传统产业。依据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三明市工贸区推进林产工业由板材向家具产业延伸,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林产工业深加工系列产品:依托大亚木业等企业,重点开发无甲醛、阻燃性等新型环保人造板,并向家具家居产业延伸;依托永林竹业等企业,重点开发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木塑(矿)复合等木竹新材料,生产木竹地板、门、窗、线条、墙板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化学木材、阻燃木材、增强木材、彩色木材、复合木材等改性木材及其应用项目等新型木材产业;依托美维克(沙县)林产化工等企业,重点推进油墨树脂、胶粘剂、药用等特殊活性炭、香精香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依托三和食品等企业,发展竹笋、食用菌、茶籽油等森林食品。
4纺织产业
纺织业是三明县域经济的四大传统产业之一,也是轻工业中最早发展起来的产业。因此,三明工贸区以化纤、棉纺、印染、产业用纺织品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宝华林实业、金德纺织、三明纺织、福维纺织、新立丰印染、田龙纺织染整等企业为龙头,调整纺织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升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水平,做大做强棉纺织、印染产业,发展家用与产业用纺织制品,加快开发新型纤维、高性能无纺布、功能革基布等产品,积极推进纺织产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染整、涂层等关键产业链环节,推进下游服装产业链延伸,加快建设集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纺织产业基地。
7.5.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现代物流业
县域的物流行业是为企业、商业重点服务的产业部门,生产性产业的繁荣离不开这些服务、配套行业的发展。三明市工贸区依托南三龙铁路、向莆铁路和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加快建设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和陆地港,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主体,吸引一批实力强、知名度高的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到园区落户,引导企业走规模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道路。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工商企业加快主辅分离步伐,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依托大型生产制造企业产业基地的发展,培育原材料和成品分拨物流市场,以及生活消费品配送物流市场,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2旅游业
随着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三明生态工贸区在立足三明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依托旅游景区、历史人文资源、山水生态环境培育知名旅游品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推进旅游资源整合促进大金湖旅游品牌与武夷山、永定土楼、古田会议旧址等知名旅游品牌融合发展拓展旅游精品线路将生态工贸区旅游业融入海西旅游业发展全局。加快建设格氏栲生态旅游度假区、瑞云山旅游休闲区、三明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三明林业博览园、桃源洞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综合提升、沙县小吃文化城-淘金山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旅游区、城市公园等一批精品景区和支撑性旅游项目打造集各类观光度假、会务休闲、户外运动、主题娱乐等为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建设海西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国内著名山水安养乐园。
3商贸服务业
商业是县域经济的老牌服务业,其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始终没变。三明生态工贸区通过提升中心城市商业服务功能,以农贸市场为基础,发展一批大型综合超市,建设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展酒店、餐饮、连锁超市、便利店、仓储式超市等现代商贸服务业。合理调整大型零售网点布局,科学配置零售业态,引导传统百货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扶持“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提升城市特色商业街区,重点打造阳光城商圈、徐碧新城商圈、下洋会展商圈、列西商圈等特色商圈。完善社区商贸服务网络,改造完善现有商业、服务业网点和设施,提升商贸服务水平。
4金融服务业
农村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活跃的金融行业。为了保证发展的资金来源,三明工贸区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创新金融服务,扩大信贷规模。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户生态工贸区,鼓励设立地区性总部、分支机构和营业部。加快培育各类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引导和用好民间资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明台金融合作,吸引台资金融机构来明发展。吸引国内外知名的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及其他各类保险。设立三明生态工贸区产业投资专项基金,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和集合债券。培育地方资本市场,支持各类优质企业上市融资,规范发展产权交易,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5其他服务业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县域服务业也充满了活力随着市场化的加深服务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形式行业的科技含量不断上升产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见表7-7。
表7-7 三明市其他服务产业类别
7.5.4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1新材料产业
三明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依靠本地区优势资源,三明市生态工贸区集约利用稀土资源,建设稀土深加工产业园区,发展稀土基础产业和功能材料及其深加工制品,稀土发光材料、中重稀土合金等稀土功能材料,逐步建立“稀土分离-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应用品-稀土应用产品配套装备”产业链。发挥萤石资源优势,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工等产品,并向聚四氟乙烯、聚氟乙烯丙烯等高附加值、无污染的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延伸。以天尊不锈钢为龙头,建立金属新材料生产基地。发展高强复合板、防水阻燃复合板、防水密封材料、全生物可降解环保新材料等低碳环保建材,矿渣建筑材料、粉煤灰轻质墙体材料等资源节约和节能建材。充分发挥竹资源优势,加快竹纤维产业化,并与化纤、棉等纤维合成,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纤维等新型纤维材料。
2新能源产业
开发新能源是当今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方向。新能源产业对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明生态工业区紧随时代发展趋势,依托三明工业硅产业基础,引进低能耗的综合冶金法多晶硅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建设“工业硅-多晶硅-晶体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太阳能发电”光伏产业链,形成多晶硅光伏产业基地,发展以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太阳能发电系统等产品,建设海西光伏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无患子等植物原料资源,以生物质能源项目为龙头,配套建设油类植物种植基地,发展生物质能源加工业。
3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
三明市生态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三明市生态工贸区依托生物多样性优势,建设红豆杉、草珊瑚、雷公藤、黄精、虎杖、银杏、金线莲、金银花、铁皮石斛等中草药材基地;壮大汇天药业、森发生物、华灿生物、三泰生物医药、麦丹生物等龙头企业,通过原料药开发,发展药用植物提纯技术,以药物中间体、生物酶为突破口,发展中药、中成药、植物原料药等生物技术、生物制造、生物医药和健康产品,并向生物材料等延伸,形成“原料基地培育-有效成分提取-生物制品加工”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链。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医药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合作,与台湾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形成了“政府+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企业+投资机构”的产业对外合作模式,逐步形成生物医药及生物高新技术产业。
7.6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实例
7.6.1 三明市综合园区型生态工业园
吉口新兴产业园位于三元区岩前镇至明溪县沙溪乡面积27平方公里属于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园区内分布着高新技术产业片区、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片区和特色资源深加工片区等不同行业见图7-1。高新技术产业片区发展红豆杉、雷公藤等特色资源型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以稀土新材料、氟精细化工新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及多晶硅光伏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片区发展纺织机械、食品机械、木工机械、农业机械、环保机械、通用零部件等产业机械特色资源深加工片区布局高档板式木家具、竹家具、办公家具及工艺品等木竹产品深加工和笋、食用菌等食品深加工项目。园区实现产业间的大循环共生关系紧密。
图7-1 三明市吉口新兴产业园示意图
贡川产业园位于永安市贡川镇面积23 平方公里属于综合性园区型园内分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片区、多功能新型木材产业片区、纺织新材料产业片区和轻工产业片区见图7-2。汽车零部件产业成为中国重汽的配套产业。多功能新型木材产业精深加工产生的废物为纺织新材料产业绿色环保纤维等项目和轻工业产业提供彩印、旅游工艺品的生产提供原料。而轻工产业与纺织新材料产业产生的废料反过来为多功能新型木材产业发展新型木材产业、木竹新材料提供新的制造材料。它们依据之间的关联性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原材料和废物紧密的循环共生的关系节约了运输、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保护了园区的生态环境。
图7-2 三明市贡川产业园示意图
金沙园位于沙县城区和富口镇面积45平方公里属于综合型生态产业园园区由机械制造片区、林产加工片区、轻纺服装园、食品加工片区和新兴产业片区组成见图7-3。机械制造片区以华橡自控、厦工三重、三明机床等企业为龙头生产数控机床、橡胶机械、工程机械、路面机械、矿山机械、汽车配件、铸造与机件加工发展“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产业集聚”的机械装备制造集中区林产加工片区以大亚木业为龙头成为人造板、家具、橱柜、装饰材料生产基地重点开发新型环保人造板形成以刨花板为基材的深度加工产品体系轻纺服装园承接晋江、石狮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食品加工片区以三和食品、麦丹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水竹笋、苯丙氨酸等项目扩大产能和提升产品质量以美维克为龙头重点以松香松节油深加工、特殊活性炭、香精香料深加工项目为主新兴产业片区重点发展氟化工新材料产业生产下游精细化工产品以无患子、中药材等为原料发展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生物质能源等项目。园区产业之间通过对废水、残渣等回收处理及其循环再造实现金沙工业园的生态化。
图7-3 三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示意图
尼葛园位于永安城区和曹远镇等乡镇面积17.29平方公里属于综合性生态产业园园区由纺织产业片区、林产加工产业片区、机械加工产业片区和新材料产业片区组成见图7-4。纺织产业研发生态纤维和高端生态纺织品提升棉纺织、化纤、纺纱、织造、工业用织造布、染整、家用纺织、制革纺织产业链整体水平形成海西工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林产加工产业以永林公司为龙头建设年产60万立方米的林板一体化项目研发中密度纤维板、层积板、竹木复合板、指接板等人造板和木屋制品、家具等深加工项目机械加工产业发展汽车零部件、内燃机配件、压缩机配件、年产30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等项目以及金属材料镀铜不锈钢带、纺织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项目。园区产业内部行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行业之间在原料、能源和产出的废水、废物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循环利用。
图7-4 三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尼葛园示意图
7.6.2 三明市联合企业型生态工业园
城南产业园位于梅列区和三元区面积13.2 平方公里属于联合型生态产业园园区由小蕉工业园、荆东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坂物流园组成见图7-5。小蕉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装备配套的特殊钢、低碳钢、不锈钢复合材、冷轧不锈钢薄板、冷轧硅钢片等项目建设三明金属新材料基地配套建设海西金属材料市场打造冶金及金属制品深加工工商链荆东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生物医药与生物产业大坂物流园为小蕉工业园和荆东生物医药产业园提供物流服务。园区产业之间通过共生、耦合实现能量、效率的最大化节约了经济和环境成本。
图7-5 三明市城南产业园示意图
埔岭汽车工业园位于永安城区埔岭面积20.7 平方公里属于联合型生态工业园园区由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片区、汽车配套服务片区组成见图7-6。园区以中国重汽为主体围绕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核心行业建设整车装配生产线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形成系列载货汽车、电动专用车、电动出租车、电动微卡、电动公交车等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链。配套建设汽车4S店、埔岭汽贸城、汽车物流等配套商贸服务业布局汽车文化主题园形成集赛车、旅游、休闲、汽车展览等于一体的高端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整个园区形成了以汽车大型联合企业为主围绕汽车产业所从事的核心行业构造工业生态链和工业生态系统。
图7-6 三明市埔岭汽车工业园示意图
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位于沙县城区虬江街道面积24平方公里属于联合型生态工业园园区由陆地港、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等联合企业和中央商务区组成见图7-7。陆地港依托信息对接和多式联运布局仓储中心、海关报验和集装箱中心形成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口岸监管、港口服务综合功能的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发展大型货物仓储、转运、配送、流通、包装、加工等现代物流产业链项目。空港物流园重点发展航空货运、航空快递形成仓储、中转、加工、包装、快递、配送、信息等物流产业链。中央商务区重点布局会展中心、金融中心、企业总部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各类专业市场等项目。整个三明物流生态工业园拥有完善的调控体系具有非常灵活的运行方式形成了多样化的物流生态产业体系。
图7-7 三明市现代物流开发区示意图
7.7 本章小结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以产业协作、交通便捷、生态良好、协调发展的生态工业园为载体,注重提升园区层次,加强各工业区产业链联系,打破以现有行政区划为界的发展格局,依靠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三城整合、多点联动、中心提升、特色支撑”战略,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优化生态公园区内产业功能布局。同时,生态工贸区立足产业实际,统筹生态工贸区城镇与产业布局,以城市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及区域内部主要通道为骨架,以生态产业园区发展为重点带动全局的发展,充分挖掘区域生态、资源产业、文化等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形成设施完善、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区域和谐、城乡协调的发展局面,建成发达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地,形成宜业宜居中心城市。三明生态工贸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三明市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典型实践,使得三明市的县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因素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绿色水平也不断提升,加深循环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渗透,优化了县域内三次产业之间以及三次产业内部的高级化演变,提升县域整体产业的发展质量。
8 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提升的对策建议
8.1 倡导低碳经济,突出战略性产业引领,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依托石油、天然气的“高碳经济”已面临衰退,选择“绿色生活”,进行“绿色消费”已成为当下时髦的话题。寻找绿色经济的商机、向绿色企业转型也正成为当下企业家的新思维。低碳并不等于高成本,通过成本规模的这种优势的生产,同时通过低碳技术的普遍运用,以及本身企业低碳行为的这种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巨大。在实践低碳经济的同时,也要强调绿色产品终端消费的实现,因为没有消费人群的推动,所有的低碳经济不能在消费行为中得到真正的主张和实践,很多主张只能停留在产业的内部。低负债和高增长,这是作为企业建立在低碳经济上本身的诉求。
一依靠社会责任投资者、企业执行者推动产业的绿色革命。一方面引入海外绿色基金模式运用股东倡导方法引导上市公司的投资影响绿色行业发展。直接对话是战术性的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创造了一种评价新出现问题的框架它提供了其他公司可以效仿的模式它使得管理层正襟危坐不能等闲视之艾米·多米尼2009。同时通过绿色基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进行社区投资的方式来促进绿色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学者在EMBA、MBA等课程班课堂上为来自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讲授和解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必要性、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意义、重要举措以及具体方法将绿色概念切实引申到企业中来促使企业从生态与经济综合的角度出发考察工业产品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到绿色消费的全过程协调企业生态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升他们的认识水平。运用绿色技术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制造”将企业内部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二将生态项目建设作为强力支撑,发挥民营经济在绿色战略中的主体作用。绿色项目建设是区域生态经济的内生张力源,也是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牵动性强、带动力足的绿色项目,通过打造生态产业链条,实现产业本土化,强化产业支撑,带动本土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更多的市场新主体,形成生产能力,提高经济质量,最大限度地释放绿色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能量,成为绿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推手”,同时,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的突出特点,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主体。政府应制定政策,加强引导的责任,发挥民营经济在绿色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对规模大并且产业关联性强的企业,进行督促引导建立现代绿色企业制度,扩大清洁生产规模,形成绿色产业集群,带动其他民营企业发展;坚持对小微企业通过典型示范、绿色技术援助、减免税费等措施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绿色环境,快速增加绿色企业的数量,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制定市场的准入标准,提高排放标准的门槛,鼓励技术领域创新,对一些碳关税等行政命令倒逼企业节能减排。另外,政府采购方面,可以向低碳绿色企业倾斜。
三建立“低碳指数”体系,强化县域经济的绿色实践。低碳概念的提出,跟以往的循环经济、环保理念有所不同,循环经济更强调的是手段,而低碳经济是指技术和产业都达到一定的排放要求,这个是产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真正达到绿色生活,低碳产业发展也要跟上,日常使用的产品、设施也要符合低碳的要求。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应积极参与绿色变革,推出“低碳指数”,运用数据测量区域在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的作为和贡献,把握新一轮经济转型中所出现的独特而普遍的规律,与企业、消费者共享发展的机遇。通过建立绿色指数体系的模式,参照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以及企业在节能减排、低碳等业务上的贡献和影响,选择最优代表性的企业,让更多有责任感的企业加入到绿色经济的大潮中来。同时,启动“绿色先锋企业”等评选活动,针对汽车、家电、地产、金融等主要行业的龙头公司,在环保、节能减排、经济转型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网络调查、专家打分、政府意见等形式,以年度为单位予以评分和排序,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四利用绿色营销推动,完善绿色产品消费政策。提高公众对绿色能源等新型产品的了解,建立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愿机制,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接受和使用,受到政府的宣传和引导、产业配套、能源消费环境与消费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核心问题还是要通过消费政策激励。通过这种强化社会绿色需求自主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市场营销模式,引导消费者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对使用绿色产品的消费适当补贴,调整消费过程中成本—收益结构,利用价差或其他方式,增强消费者对改善环境品质的偏好,树立自觉的环保意识,鼓励用户自愿认购绿色环保清洁能源,激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通过刺激消费达到扩大市场需求的效果。使公众认识到购买绿色产品是对推进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的贡献;使企业认识到购买绿色产品能提升企业良好公众形象和对社会贡献度;并充分发挥非营利环境组织的作用,共同促进环境事业发展。
8.2 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引导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
实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就是要“化”掉传统、落后、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组合、绿色性质的要素和机理的经济增长。以创新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做好废料、废气、废水处理和再加工,推动绿色开发、标准生产、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整体转型,实现特色产业向现代化水平迈进,形成现代、高效、富民、生态化的县域经济新形态。
一要加强区域内合作,形成绿色联盟新机制。县域政府之间、行业协会之间、企业之间建立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对资源优势互补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县域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县域产业在合理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双赢。通过外设派驻机构,建立与地方政府之间多层次的、利益共享的战略联盟体系,形成定期沟通、信息交流、招商合作等机制。建立跨区域行业协会联系机制,建立省会、市会-县域行业协会/商会联盟,形成信息交流、服务合作、招商合作等机制。重视与大中城市国有农副食品经营企业、大型零售商、专卖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产品终端销售机构的沟通、联系,建立战略联盟。
二挖掘县域人文生态环境潜力,完善环境政策。挖掘和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增强对要素的吸引力,提升环境质量对县域经济结构演变的层次化具有重要作用。坚持生态立县,建设“真山真水”生态城市,特别要重视新城区、县城边缘山坡和滨水地区的生态绿化建设,建设“宜居净土”。同时,生态环境只有赋予人文关怀,才更有魅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历史遗存、民间风俗等传统底蕴。探索在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能助推产业发展,又不违背国家政策准则的政策集成体系,在市场准入、税收返还、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执法规范、政府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优惠政策等方面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是规范县域金融秩序,壮大资本市场。在金融行业高度垄断的背景下,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存在于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高利贷等金融问题正是从县域经济而来,如今虽然各种金融创新不断涌现,但各类中小机构发展无序且缺乏有效监管,蕴含风险,出现一边是流动性过剩,另一边却是大批企业融资无门的局面。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控制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鉴于全国性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收益低、成本高,缺乏动力,应该大力发展县域股份制银行,主导县域金融走向规范。选择村镇银行和各县(市)农商行作为改造对象,在现有基础上将他们改造为县域股份制银行并大力发展,县域股份制银行以“资金使用本地化”为宗旨,解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企业“输血”,能够将县域金融的发展真正地引导到规范轨道上。同时,对县域股份制银行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适度放宽对它的监管要求,比如在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并鼓励县域股份制银行走出县域,拓展业务范围。积极推动县域股份制银行上市,与资本市场结缘,资金来源的社会化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除此之外,贷款转成承兑汇票加大融资成本,对票据滥用须严加查处,完善金融办建制,统一非银行类机构监管,加强县域金融监管。
四利用生态补偿协调供给结构,培育跨县域生态产业链。由于县域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不同,其支持的产业不同,形成的产业结构也不同,为了创造县域增长点,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就会在某一产业人为的集聚,从而达到政府扶持和优先发展某些新兴产业的目的,即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弥补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需要对某些危害生态的高成本企业进行补偿,其中资金是主要的补偿机制,绿色援助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补偿方式。绿色援助主要通过发展市场化生态补偿,建立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的市场交易机制,无偿对企业提供绿色技术培训服务,充分吸收民间资本,扩宽外资利用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高效利用产业,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和社会参与的一种生态补偿机制。同时,按照“受益者补偿,损坏者付费”原则,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农业旅游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大力开展生态修复,通过农机补贴、技术培训等形式,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此来强化项目准入监管。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特别是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各地根据主体功能区在发展上各有侧重,在产业上有所取舍,尤其是对禁止和限制类开发的地方,要加大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探索建立与生态保护挂钩的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建立真正符合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促进经济与生态双赢。因此,生态补偿机制在县域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硬性约束下,成为协调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各种关系,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影响的关键机制。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依靠区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产业选择、技术支持进行合理补偿,提高了资源供给成本,约束了那些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产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内容。
8.3 突破传统产业模式,实施县域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向战略
“生态产业化,就是要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产业生态化,就是要在既得金山银山的同时,又要保住绿水青山。”只要找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生态建设就可以有效地实现产业化,使生态建设在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让生态建设的成果得到不断的巩固发展。同时生态也是生产力,并且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在保护生态、积蓄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节约利用生态资源,实现产业生态化。
一加深生态因素的产业渗透,实现县域生态产业化。实现生态的产业化、科学跨越,要以低碳、循环、绿色经济理念为指导,依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带推动,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衔接,通过生态因素主导下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生产实现其价值。首先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基地,坚持种植业和养殖业相配套,实现两种生产良性互动和循环增收,大力扶助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名牌农副产品,拓宽流通渠道,优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实施农业污染源普查、加快林业发展、加强水土保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等生态保护工程。发挥生态富民作用,采取政府补贴、以奖代投的办法,鼓励区域生态农业平面种养模式、立体多维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多样循环经济模式。其次,发展生态工业。以生态引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对传统企业、产业链、产品进行生态化改造,同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绿色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开发,建设绿色能源生产基地,发展环保产业,拒绝高耗能、落后生产线、高污染企业,构建新型工业化路径体系。在创新中选择工业发展的生态切入点、结合点和承载点,发展产业集群规模经济模式、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循环模式。最后,发展生态服务业。对传统服务业主体进行生态化改造,实施服务过程的清洁化改造;在服务对象中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加强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生态化耦合,不断扩展服务业的发展领域。引导和支持生态产品合作研发,鼓励产业集聚、集中、集群整合,强化不同产业间的连带、互补、促进关系。着重分析县域生态产业化低的原因,更新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建立新型支柱产业评价体系,依靠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经济三大产业的技术置换,实现县域生态经济产业化。
二培育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县域产业生态化。县域产业的生态化就是把县域传统产业结构原来按照社会需求的各种要素进行转换并实现生态价值扩张,并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绿色技术含量为主导,改进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实现产业的生态化提升。目前许多县域产业集聚度不高,布局比较分散。围绕县城建设现代制造业核心区,以此带动、辐射县域其他有条件乡镇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显得尤其重要。现代制造核心区的建设,要求以生态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生态产业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构建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的空间机制,助推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在生态工业园的入驻企业考核方面,应注重招大引强,着力引进龙头型和团组式企业,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园区引资实效,强化园区承载,强化主导产业培育,坚持“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努力把生态园区建设成为做强工业经济的主载体、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平台、促进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将延伸产业链作为地区产业融合的重大举措。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和未来高速铁路的交通优势,以生态工业园区为块状特色产业群,承接转移的相关产业链,参与沿海、边地特色产业群的垂直分工网络。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新产品开发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按照“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鼓励县域企业与大的经济区、产业发达的邻县等大中型企业之间,通过投资办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大中型企业配套厂商,推动产业链延伸项目、产业配套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向乡镇特色工业园区集聚,提高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产业退城入园的新局面,把生态工业园建设成县域经济的绿色生态屏障。
8.4 依靠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与生态耦合,共建县域生态文明
现阶段,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把县域传统产业结构原来按照社会需求的各种要素进行转换并实现生态价值扩张,并以产业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含量为主导,改进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生态语境下,生态化成为县域产业演进升级的主导方向,如何实现绿色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成为县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县域内生性产业机制是否有利于产业升级发展。依靠产品、产业链、产业与生态的不断耦合推动着县域经济产业的不断纵深发展,促进要素供给、知识溢出、资源协调、生态资本等的整合,能够为县域经济产业生态转型、升级换代提供坚实的支撑。
一提升区域绿色品牌,强化县域生态市场支撑。在绿色品牌升级中,要扶持网络创业主体,形成网络创新文化,培育创造网络。在由“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园区品牌→区域品牌”构成的绿色品牌战略体系层级中,县域经济目前整体上处于以水果、茶叶等为标志的“产品品牌”阶段。应立足于现有优势和产业布局,围绕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定位,集中力量,着力推广有特色的绿色产业品牌,整合交通区位、生态环境、投资环境等区域品牌,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丰富和挖掘生态内涵,获取品牌知晓度、美誉度跃升的高端效应。
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拓展县域高端生态产业链。在自然资源丰富地区,资源开发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多数属于低端产业链,链条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中高端产业链,是今后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是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集中精力打造一两个矿产品转化加工集聚区,把矿产品优势延伸为制造业优势。二是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路子,扶持龙头企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典型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不是指各类企业集中在一个园区,而是上下游之间互为配套网络的中小企业之间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并不断衍生出新的中小企业。通过这些中小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和厂房、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开辟创业基地,激发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创业,尤其鼓励高校毕业生、港澳台人员、中青年经营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本地创业,形成多种形式的创业主体,利用研究成果扩展产业链,将先进技术引导到生产一线,锻造产业发展的微观组织链。
三搭建平台引人才,整合技术资源,强化生态科技支撑体系。人力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发挥高新技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通过政府补贴,开展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急需人才;通过行业协会建立公共培训平台,聘请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培训,为中小企业人才进行技术培训服务,实现人才培训的常态化、系统化和制度化;通过多形式、多渠道、跨区域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整合本地清洁生产技术力量、技术人员,招聘外地退休和兼职技术人员,建立绿色产业公共技术服务机制和平台。鼓励企事业单位实行人才“软引进”,只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工作一定时间,不要求全职工作。鼓励企业探索知识入股、技术入股、期权激励等分配形式,实施了“招才引智”工程,为高层次人才开发专项绿色基金,为海外留学人员建立“海外留学人员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强化对人才的利益激励。与此同时,在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服务示范工程,加大对生态科技的倾斜力度,带动创新技术的运用,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链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四融入城市市场高点提升产业空间层次。与以前的传统社会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现阶段城乡差距扩大的背景下社会需求的主体是城市居民大市场在城市。2007年建制市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的68%加上县城占89%而占常住人口56%的乡村在零售商品总额中仅占11%。因此,都市圈、大城市就是市场的高点,是支撑产业成长的主力军。县域产业发展,定位要比较高,引导企业按照产业链分工的比较优势,瞄准城市市场,融入到城市化大格局中去,融入都市圈一体化的大格局中去。形成由商业基础设施、商业软环境、管理与协调组成的商业“战略三角”,构建“内外联动、通达便捷、有机连接”的现代商业促进系统,支持企业在开拓大市场上不断实现突破。结合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公共信息平台,为企业和产品推广提供服务;构建区域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强化政府驻外机构的服务职能,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互动。
五抑制行业产能过剩,引导县域产业持续、循环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也包括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都存在着极为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为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方面,土地市场、资源市场、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定价机制不合理等导致的投资过热造成的,在产业中体现为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和部分重工业超前发展。县域产能过剩的控制主要集中在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方面。控制增量即加强沟通信息,综合运用节能环保等标准控制新开工项目,提高过剩产业在能耗、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严格对过剩行业项目的审查和贷款审批。而优化存量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通过产能置换,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的落后产能,将淘汰目标分解落实;二是鼓励兼并重组,出台配套措施解决兼并重组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县域产业的调整特别是一些过剩产能的淘汰,需要建立起一套涉及财政收入、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多方面完整的淘汰退出机制,引导县域产业的有序、循环发展。